广州市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507.71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了“开门红”。而作为经济第一区的天河当仁不让,以GDP1118.76亿元位居全市各区首位,同比增长9.9%。这些数据的背后,离不开天河总部经济的贡献和支撑。近日,记者从广州市天河区商务金融局获悉,广州市发改委公布2018年度认定的470家总部企业中,天河区以149家位列榜首。仅天河区的总部企业就占据了全市的31.7%。其数量之多,领跑全市。149家总部企业为何扎堆于此?在天河,广州总部经济黄金带正聚集产业新力量,金融与现代服务业“金字招牌”释放吸引力。未来,天河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总部经济集聚区。总部企业扎堆金融与现代服务业“金字招牌”释放吸引力从高德置地写字楼35楼的落地窗向外看,CBD美景一览无遗,高楼林立的珠江新城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格外美丽。而起源于天河、已成长15年的总部企业广州尚品宅配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就落户于此。“将总部设在CBD,是因为这里能吸引顶级人才,对内便于公司发展;处于城市中心位置,金融机构集聚,对外便于公司上市后融资需求对接。”尚品宅配副总裁何裕炳说。何裕炳历数公司发展里程:作为新兴业态定制家居的代表,尚品宅配从五山初创到发展期落户CBD,总部一直扎根天河。近年来,依靠技术、软件上的优势,公司在家居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融合领域率先实践和探索。目前,尚品宅配子公司遍及全国11个城市,产业模式输出业务延伸至海外。纵观广州总部企业分布版图,越秀、天河和黄埔集中了全市六成以上的总部企业。其中,又以天河占比最大、企业最多,149家总部企业数量上领跑全市各区。总部企业为什么“扎堆”选天河?从天河区内“种子企业”到“总部企业”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天河作为广州经济核心区域的吸引力。如何裕炳所言,从人才到要素的集聚,带来了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而这必然与成熟的现代服务业分布密切相关。从产业发展来看,天河作为广州经济核心区域,金融与高端服务业两个“金字招牌”释放了极强的吸引力,使得这里成为了总部企业进驻广州的首选区域。天河区是广州的第一经济大区和城市的中心区,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该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统计,一季度,天河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19.33亿元,同比增长12.1%,占GDP比重73.2%。其中,人力资源服务、法律服务等细分行业分别增长23.5%和31.6%。现代服务业的高度集聚,使得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种发展资源要素在这里汇集,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总部经济在天河区聚集打下了基础。CBD成为了总部企业在广州落户扎根的首选区域。数据显示,目前共有109家总部企业的注册地址位于天河CBD,在这不到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天河73%的总部企业,去年一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82.54亿元,“含金量”颇高。天河CBD已成长为华南地区总部经济和金融、科技、商务等高端产业高度集聚区。特色产业集聚广州总部经济黄金带形成溢出效应在天河软件园管委会站下车,顺着思成路一路走过去,智慧城的核心区域内,网易总部二期等多个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兴建,沿途佳都科技、蓝盾信息等科技龙头企业、总部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星罗棋布。在天河智慧城,按照规划将打造为科技企业总部集聚区。以南方测绘为龙头,正加快打造地理信息产业园;以网易、佳都为龙头,依托网易智慧谷一期和二期项目、佳都新总部等重点平台,做强做优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优势产业。今年3月,位于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的广州金控总部大厦开建。建成后,广州金控集团及下属企业万联证券、广兴资本等,也将集体进驻大楼办公。“进驻金融城后,能有效提升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整合市属金融资产、链接区域金融资源。”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办副主任杨泽群表示。金融业是天河区的主导产业,2018年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占GDP比重达21.8%。未来,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将重点打造金融总部集聚区。盘点天河总部企业类型,其分布也与天河形成的四大主导产业的比重相呼应。统计显示,天河区总部企业集中在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些行业总部企业数量占全区的76%。其中,金融业总部企业占比36%,仅各大银行的广州分行,就有19家落户天河;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部企业占比21%,这其中,既有UC、酷狗科技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也有佳都科技等明星企业;此外,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总部企业占比19%。总部企业为天河带来什么?总部企业集聚CBD,而不仅仅止于CBD。伴随着总部企业的先后落户,总部经济发展延伸至天河智慧城、广州国际金融城,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广州总部经济黄金带正在形成。在这一黄金带上,越来越多的总部企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集聚天河,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溢出效应”,以总部企业为核心的区域产业链和创新链网络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乃华看来,总部经济能够带动天河甚至广州市的税收贡献、产业乘数、消费带动、劳动就业与社会资本这五大发展效应,总部企业的聚集也能够促进产业链延伸,加快优化经济社会结构,进而拉动整个行业领域或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广州市天河区大力实施总部经济带动战略,从平台建设、招商选资、政策扶持、服务配套等方面着手,打造总部经济“制高点”。这些总部企业不仅带来了税收、投资,也促进了楼宇经济发展,天河税收超亿元的“亿元楼”有60多栋,占比超过该区域甲级写字楼的一半。服务湾区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总部经济集聚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蓝图下,我们更有信心。作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类企业,酷狗将立足天河人才、配套等优势,继续深耕湾区市场,吸引港澳人才。”酷狗音乐CEO赵海舟说,未来,在科技创新方面,企业将布局人工智能,在音乐产业链智能硬件上重点投入。当下,天河区加快“筑巢引凤”,推进珠江新城CBD、天河智慧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等平台建设,以平台促总部企业集聚,进而提高总部企业辐射力,提升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能力。天河区有关部门表示,将建立总部企业培育库,构建从“种子企业”到“总部企业”的良性发展梯队。向符合产业导向、成长性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培育型企业提供支持和优质服务,争取将具有总部功能的企业培育成总部企业。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天河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窗口期、机遇期,连续12年实现经济总量领跑广州,总部经济将助力天河进一步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的增长极。顾乃华认为,目前,天河区总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企业质量、数量和产业的统筹规划方面还有一定发展空间。对此,他建议,要多措并举,整体提升天河区的总部经济发展能级,扩大总部经济影响力辐射范围,提高区域影响力,推动发展要素聚集。“国际金融城要抓住控高问题逐步解决的契机,加大开发建设力度,引进更多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来天河区建立总部大楼,打造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顾乃华说,同时,需要把握市“三中心一体系”“一江两岸三带”“黄金三角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坚持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强化“三区支撑”,抢占金融、科技、总部经济制高点。未来,天河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总部经济集聚区。提升总部经济能级,继续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和行业领军企业项目,将天河CBD打造为创新总部集聚地。支持本地总部企业拓展全球市场,提升总部管理职能。积极引进国际性、区域性经济组织与国际机构。在金融方面,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示范区。积极协调推进广州国际金融城开发建设。基于CEPA框架,争取在广州国际金融城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单一通行证”制度,有序推进获证港澳金融机构享受跨境金融便利措施。
10月23日,厦门总部经济发展大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上提出,厦门力争到2025年新增总部企业超过100家,成为国际知名、海丝沿线和东南沿海领先的总部经济核心区。发挥区域特有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厦门总部经济正展现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数据显示,去年厦门总部性质的企业营业收入占厦门全市企业营业收入的29.07%,实现利润总额占全市企业利润的43.09%,提供就业岗位22万个,成为厦门破解资源要素约束,抢占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关键一招。引育结合,总部经济赋能在厦门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1.3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汇聚了安踏、特步、九牧王等一批总部企业。通过在这里设置研发中心、结算中心、运营中心,总部经济正成为撬动厦门经济新增长点的有力杠杆。“2007年,安踏的营运中心落户厦门,那时候我们刚刚上市,市值不到200亿元,现在已经超过2500亿元。”在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看来,扎根厦门发展的10余年,安踏既是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如今,安踏在这块“福地”实现了快速发展,并以厦门为营运基地,辐射全国甚至全球。总部企业纷至沓来,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度,还有全球化的视野和活力,以及产业布局的乘数效应。28年前,厦门见证了ABB首家在华合资企业——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的诞生,并在ABB中国发展历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2018年11月,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投资20亿元的ABB厦门工业中心启用,成为ABB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制造基地之一,不仅服务中国市场,也为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供应产品。如今,在厦门,ABB拥有7家本地企业、3500多名员工。在ABB的带动下,施耐德、许继电气等相关上下游企业也落户厦门,红相电力、兴厦控电气等一批本土企业成长起来。多年来,厦门坚持一手抓增量,一手优存量,持续加大招引和培育力度,提升总部经济规模效益。在此次总部经济发展大会期间,厦门全市共签约项目66个,总投资1135亿元,其中23个项目在现场集中签约,总投资736亿元,涵盖了先进制造业、新基建、民生保障、电子信息等诸多领域。同时,厦门实施“三高”企业倍增发展战略,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扶持本土领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升级为总部企业,建发、国贸、象屿、厦航等一批本地总部企业崭露头角。打造生态,总部企业生根近日出炉的首个国家级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厦门以突出综合表现与北京、上海等共同跻身全国15个标杆城市行列。可以说,优质的营商环境一直是厦门吸引全球资本、总部企业的“强磁场”。“1998年,从进入中国伊始,戴尔就选择了厦门并在厦门设立中国总部,是最早布局厦门的全球500强企业之一。”谈起当初选择厦门的原因,戴尔科技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黄陈宏直言原因有二,一是厦门提出“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要将电子工业发展成厦门的支柱产业;二是为满足戴尔全球化、个性化的生产需求,厦门政府专门为戴尔建立一套海关信息管理系统。黄陈宏说,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厦门对戴尔的支持始终不折不扣。正是这样务实、创新、周到的保障,使得22年来戴尔在厦门发展的信念毫不动摇。近日,厦门再次为提升营商环境加码,重磅出台《关于加快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财税支持、人才建设、保障总部企业空间载体、优化金融环境等领域推出20多条措施,多维度、全方位推动厦门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厦门还提出总部经济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新增总部企业超过100家,总部经济营收和利润均超过全市企业的一半,税收收入达到全市税收收入30%,成为国际知名、海丝沿线和东南沿海领先的总部经济核心区。这个过程中,厦门将重点发展四类总部企业,即面向“海丝”的国际性总部企业、东南地区区域总部、职能型总部、成长型总部。科学布局“一基地多中心”,加快建设滨北超级总部基地,加快推进两岸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提升观音山—五缘湾商务营运中心总部经济功能,加快推进岛外新兴商务中心建设,形成岛内外联动、产业功能突出、环境生态优美、总部效应明显的总部经济空间布局。抢抓机遇,发力新经济总部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厦门获得了不少跨国企业、国内知名企业总部的青睐,尤其是一批新经济总部的落地,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2018年底,创立国内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医院联合体的微医集团与厦门结缘,投资国家医疗保障局的全国统一药械招采平台建设方——厦门海西医药交易中心。此后,厦门成为微医集团投资发展重点区域,作为集团“三医联动”业务总部,全面布局医疗、医药、医保业务及投资生态,已累计投资10亿元人民币。“厦门政府积极打造新经济企业发展土壤,以开放包容、有效举措、聚合要素等方式支持新经济企业落地。”微医集团高级副总裁孔祥谱介绍说,在打造高水平健康之城方面,厦门为数字健康产业业态发展及创新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还通过城市更新升级,挖掘发展空间、激发产业活力。目前,微医集团在厦已新设立2家公司,并购引入1家公司。以总部经济为抓手,厦门紧盯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出台促进新经济发展系列扶持政策,启动新经济产业园建设,着力营造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生态圈。如今,不仅微医集团、好未来、十荟团等新经济企业的区域总部、职能总部加速落地,阿里、美团、京东、滴滴等新经济头部企业纷纷来厦开拓业务。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公共事务总裁闻佳表示,接下来,阿里巴巴将深化和厦门在金融科技创新、数字生活新服务、数字城市建设、云计算、数字文旅等领域的合作,助力厦门成为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4月的第一周,喜讯从锡东新城传来:b-ONE宽岳骨科在越南胡志明市成功开展了首例MOBIO全膝和JUVENO全髋置换手术,正式进入东南亚关节市场,在中国和美国之外开辟了新的业务区域。今年春节后正式签约将总部落户锡东新城商务区内的宽岳生物,为当地生命科学产业高地的总部建设蓝图添上一笔。让企业的生产运营和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的空间耦合,领航产业发展的同时更辐射周围地区——占领价值链高端的“总部经济”,近年来在无锡经济舞台上的显示度不断提升;随之释放出的“总部效应”,愈发坚定了无锡加码发展“总部经济”的决心,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创新链核心。多年前撒下的种子正在开枝散叶最新发布的2019年度纳税百强榜单上,总部企业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无论是蝉联榜单第一名的阿斯利康,还是首度进入榜单前三的海力士,以及那些为人所熟知的企业:海澜、博世、中信特钢……都闪烁着耀眼的“总部”光芒。市财政局分析人士表示,总部企业“开枝散叶”,对地方的纳税贡献度呈上扬态势。这颗种子早在多年前就已撒下。2009年起,无锡先后出台了相关意见,鼓励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无锡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加快创新要素资源集聚。截至目前,我市拥有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36家、全省第三;40家经过市级认定的总部企业平均营收43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20%以上。发展的热情源于对总部经济认识的精准,以及对自我发展模式的自省。堪称全市总部经济“高地”的无锡高新区,向来是招商引资的“高地”。日益逼仄的资源和发展空间,让当地明智地驶上了“总部经济”的发展之路。聚焦微笑曲线两端的新项目招引和推动存量企业实施工厂总部化,高新区“移大树”和“育种苗”双管齐下。去年底,随着利纳马(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博尔豪夫(无锡)紧固件有限公司的通过认定,至此,高新区有19家企业挂上“跨国公司地区部和功能性机构”的牌子。微笑曲线告诉我们,位于两端的技术创新和市场销售才是一个企业真正赢利的部分。各个层级对总部企业的重视,折射出区域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在锡东新城,一个总部集聚区正在崛起之中。这代表了立足于区位、交通优势,在“交通圈”基础上建“经济圈”的一种总部发展模式。在京沪高铁无锡站和映月湖中央公园的中间地带,锡东新城商务区精心打造了一个绿色商务CBD,锡东创融大厦、红豆财富广场、雅迪总部等12个总部经济项目的15栋商务楼宇先后落地,创融、华夏、红豆、宁泰等一批总部楼宇投用,“总部”的发展氛围初步形成。彼此相融中显现总部之魅力总部企业的魅力有多大?来自无锡高新区的一组数字可作参考。截至目前,该区的总部经济已累计形成新增销售额约570亿元,新增税收约26亿元,新增研发人员超2200人。“大型总部企业的落地,可以带动一系列和产业链有关的配套企业的出现,带来很多的机会。”市发展改革委人士指出,发展总部经济为地区在税收贡献、人才集聚、科技创新甚至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效益。有研究表明,跨国公司总部向一个区域迁移,会带动几个、甚至十几个与其有紧密业务关联的上下游甚至服务公司随之迁移,即“产业乘数效应”。海力士正是一个实证。2018年9月,SK海力士中国销售总部签约落户;今年1月,SK海力士和无锡高新区签约共建集成电路产业园;紧随其后,还将布局半导体全产业链,同时推进学校、医院等项目落户。中信特钢的乘数效应已显现。兴澄特钢拥有两座10万吨级长江泊位,兼具公路、内河、长江和海运等交通物流优势。在江阴,兴澄与法尔胜、贝卡尔特等相关企业紧密合作,着力于钢材的深加工与产品链的延伸,构建有机循环的江阴产业圈。长于地面的枝繁叶茂,若向下深究是根与土的彼此相融。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阿斯利康,对无锡的意义非同一般。扎根无锡27年,近几年又陆续将中国物流中心、中国健康物联网创新中心、新药开发及供应大楼等功能性机构布局无锡。2018年,阿斯利康纳税近30亿元;去年,以近35亿元税收蝉联榜首,并且拉开了和第二名之间的距离。而无锡又对阿斯利康意味着什么?是“在华实践科学、运营及商业创新战略的重要基地,是助力中国成为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这句话的备注,2001年运营的无锡供应基地,成为阿斯利康全球战略性供应基地;2016年投运的中国物流中心,是其亚太区第一个独立配送中心;2019年与无锡市高新区合作共建的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则是其全球创新孵化理念首次在中国大陆落地。彼此成就、共同成长,写在了总部经济的核心深处。没有先天优势的城市如何引总部?市发展改革委提供的信息显示,目前无锡的总部经济涵盖了综合型、研发型、销售型以及金融、物流等范畴,稍作分析能进一步发现:本地的制造业根基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工厂总部化”是无锡高新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捷径”:到去年底,累计148家企业完成了“总部化”,其中包括区域/综合性总部、销售中心以及研发中心等多种形式。在江阴,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为当地经济增长贡献巨大。通过总部经济的形式,海澜之家将生产环节全部外包出去,在全国打造了一个服装产业链战略联盟。1992年进入江阴的贝卡尔特,继制造之外又叠加了地区研发中心的功能。“依托实体经济发展总部,成功率更高。”江阴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他说,在江阴的“中信系”正在谋求扩容,除了特钢制造之外,还将引入医疗总部、投资总部。无锡并不是一个对总部经济有着天然吸引力的城市,甚至毗邻上海的地理位置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总部的引力。市发展改革委对总部经济的调研结果提出了当前总部经济的短板:企业单体不大、聚集程度不均衡,人才引进优势不明显等。但迄今为止的实践同样让人意识到,立足本地产业发展与之匹配度高的企业总部,是一条可以复制推广的路。在江阴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这个交通并不占优势的城市,却让贝卡尔特、中信特钢、见龙国际等企业在此建了功能性总部。江阴市商务局人士认为,这是对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每年贝卡尔特总部高层都会来江阴拜访相关部门,每次都会谈到知识产权保护的话题,但最近几年的关键词却从头几年的“请求解决”变成了“感谢解决”。这源于江阴专门设立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庭,以及下设到企业的服务站点。显然,包含专业、靠谱的政府服务、和企业的“共情”能力等丰富内涵的营商环境,在决策的关键时刻会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记者 丛林 周洲)
重庆市作为国家4大直辖市之一,当地政府为了更好地促进当地民生的持续发展,推出总部经济招商优惠政策,该税收优惠政策已走过8个年头,各个方面已经非常成熟和稳定。如果企业需要入驻到税收洼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哪些细节。小编来一一为你解答。重庆总部经济招商主要是分为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一、渝东南地区可以享受哪些税收优惠政策注册制享受增值税地方留存的30%-50%返还奖励,企业所得税享受地方留存的30%-50%返还。二、渝东北地区可以享受哪些税收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和个人独资企业(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可核定征收,核定后税率0.5%-2.1%,总税负3%左右,使用范围:几乎个人所得税范畴均可适用,比如股东分红、股权收益、工资薪金,年底分红、缺少进项成本票、劳务报酬所得(工作室,网红主播)等。三、优惠政策的可持续性如何,怎样落实把握?重庆总部经济招商已经历经7年之久,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招商引资中已经逐渐成熟稳定。四、总部经济招商的财政奖励多久奖励一次?财政奖励的方式为先征后返,奖励每月兑现一次,当月缴税,次月享受扶持奖励。五、个人所得税的奖励是返还给企业还是个人?个人所得税的返还是以员工的“工资、薪金”为主的收入可以享受奖励。个税是企业进行代扣代缴,所以只接受以企业名义提交的申请。六、税收筹划方案是通用的么?不同行业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税收筹划方案,全力为企业减轻税负压力到最低。企业入驻全程(胡180)无需法人亲自(0834)到场办理,所有流程(2192)均由专人负责,享受一站式服务。(仔细阅读这段话中的数字)更多详情请关注《灵活的胖胖》
今年以来,实验区总部经济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这背后离不开总部经济产业工作小组的努力。成立以来,总部经济产业工作小组积极统筹协调各项工作,通过“政策+服务”、“高效+创新”,助推企业又好又快地落地发展。作为实验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今年总部经济产业佳绩频出。数据显示,目前实验区已注册总部企业55家,截至6月底,已纳统总部企业营业收入达86.81亿元,比增39.6%,提前半年超额完成年初既定的80亿元目标。徐顼 区总部经济产业工作小组常务副组长:一段时间来,平潭的总部经济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第一得益于平潭对政策的研究,政策的精准化,包括什么样类型的总部经济适合落地平潭;第二就是我们对企业的服务,对企业产业的把脉,知道和了解企业在平潭落地过程中需要什么;第三就是政策的实效性,我们兑现比较及时。总部经济发展得好,离不开“政策+服务”的有力支撑。去年年底,平潭专门成立“总部经济产业工作小组”,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为总部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在制度完善方面,出台《进一步完善扶持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细则》,起草制定《我区加快平台经济发展的若干举措》等产业政策,鼓励、支持、引导各类总部经济企业落户平潭。在为企业疏通堵点、克服痛点方面,建立周例会工作制度,通过周例会,让企业问题“不过夜”,目前,研究解决事项达45项。阮克玉 美罗药业(福建)有限公司总经理:企业只要去反馈,他们(总部经济产业工作小组)都会在例会中提出来,召集相关的部门,对我们的问题给予反馈、给予解决。他们有专门的机制针对我们反馈的问题给出反应,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除了服务好落地的企业,总部经济产业工作小组也积极做好招商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仅为来访企业做好政策解读,还多次开展产业政策推介,把更多优质企业引进来。叶兴义 福建纤链科技有限公司渠道总监:我们是做企业的,可能对政策的理解不是那么专业,只要我们向这些处室的人员请教,他们都会非常耐心地给我们解读,这个很重要。目前,实验区积极打好“政策+服务”的组合拳,筑牢“高效+创新”的支撑力,快速集聚符合实验区禀赋的总部经济业态,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徐顼 区总部经济产业工作小组常务副组长:优化我们的政策,总部经济在运行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创新,也遇到很多困难,我们把这些创新的做法变成方法,再进一步深化;还有就是进一步提高各个部门的协同性,使企业在落地过程中更加快捷、更加便利。(任明琴)
江苏是我国沿海发达的城市,地处东南沿海地区物产丰富,地理位置独特,是一座历史人文气息厚重、经济快速发展、国家重要战略的城市。但同时,江苏苏北地区也有很多地方发展得不是很好,经济还需要大力发展,伴随着就有总部经济招商的出现。总部经济招商是一种注册式招商,即企业无需在当地办公,只需要将企业注册在当地,可享受当地政府税收上的财政扶持。总部经济招商是目前比较火的一种招商模式,目前浙江,重庆,江苏等地都做得比较好。那企业在寻找一个税收低洼地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哪些方面呢?一是公司的规划发展,二是风险。这两者是企业在做税务筹划的时候必然考虑的方面。江苏的总部经济招商政策力度非常大,特别是有限公司的财政奖励政策,更是多个税收洼地中的翘楚。下面简单说说江苏总部经济招商方式如何具体享受优惠政策的方式:1、有限公司(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根据地方财政所得部分的50%-75%予以财政奖励;企业所得税按照地方财政所得部分的50%-75%予以财政奖励。比如说在园区成立一个主体公司的分公司、子公司或者新成立一家和主体公司业务相关的有限公司,当月纳税400万,则次月可以得到的财政奖励为:增值税:200万*(50%~75%)=100万~150万企业所得税:160万*(50%~75%)=80万~120万2.个人独资企业在分红的时候觉得股东分红的税率太高、公司没有成本票,利润虚高?都可以在园区成立一个个人独资企业。因为小规模纳税人截至2020年底,增值税的税率都为1%,个人经营所得税的税率也可以核定征收。整体的税率相比较于之前下降率不少。这样通过纳税筹划的方法就解决了企业成本、个人所得税、分红等问题。(多个行业适用)企业入驻全程(胡180)无需法人亲自(0834)到场办理,所有流程(2192)均由专人负责,享受一站式服务。(仔细阅读这段话中的数字)更多详情请关注《灵活的胖胖》
近年来,伴随着创新科技等相关产业逐渐成为经济转型的新增长点,总部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发展区域经济的核心动力。位于黄海之滨的青岛,亦将总部经济作为城市升级发展路径之一,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正依托全域建设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市北区,同样按下了总部经济的快进键。2020年3月20日,市北区发布创新中心核心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6大产业项目的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超200亿元,同时着力瞄准“新基建”项目。总部经济究竟有何魔力,引得诸多城市与企业纷纷参与其中?有了政策与项目的加持后,如市北区一般的主城核心区又该如何发力?总部经济究竟有何魔力?自《青岛市总部经济“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发布后,清晰地勾勒出了青岛总部经济的发展蓝图,青岛的总部经济也由此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此后,青岛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用“真金白银”吸引总部企业的入驻,推进总部经济集聚发展。所谓总部经济,是指一些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从而辐射带动所在区域发展,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而对于所在区域而言,争取来企业总部,便意味着抢到了一家企业最高端的人才及企业价值链最高端的部分,但总部经济能给区域带来的利好,却远不止于此。目前来看,总部经济以其对区域产生的产业聚集效应、产业关联效应、税收供应效应、就业乘数效应和资本放大效应等五大效应备受推崇,不管是企业本身带来的产业资源,对周边相关行业的带动与推进,还是区域为吸引总部企业所形成的良好营商环境、优惠税收政策等,均是能够快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红利。面向这一全民青睐的新型经济发展形态,青岛主城核心区之一的市北区也加快了布局。2020年初,青岛市委主要领导在《中共青岛市市北区委2019年工作报告》上批示:“市北作为青岛的老城区,要紧紧围绕航运贸易金融创新攻势,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为此,市北区围绕总部经济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出台了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并吸引了诸多企业与项目的到来。市北区发布总部经济发展政策6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2020年3月20日下午14:30,青岛国际贸易创新中心核心区总部经济政策暨项目签约仪式在中联自由港·湾1F规划展厅会议室正式启动。活动现场,市北区加快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发布,数字科技大道、青岛汇智创新产业园、中德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赋能中心、北京飞天联合青岛研发中心、小型卫星应用研究院和航天产业园6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超200亿元。政策中明确,市北区将依托“1412”和六个千亩建设,聚焦新兴产业,重点吸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龙头设立区域性总部和功能型总部,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全区新引进、培育一大批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和省、市、区各级总部,打造中国北方最具活力的总部经济发展高地。此外,市北尤其重视强化政策支持:对内,市北区将加大部门招引总部的奖励力度,对新引进总部企业当年实现区级贡献200万元以上的,给予部门、片区或街道5%的经费奖励。对外,加大税收补助、高管奖励、中介人奖励等扶持力度,对注册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省级及市级总部的企业,给予最高40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并根据年实际到账外资的情况,给予最高1亿元的奖励等多项奖补政策。此次签约的6个项目,涉及合作方不乏央企、“国字号”产业园等头部企业,不仅是市北区着力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一环,也是市北区瞄准新基建的重要体现。例如,旨在通过打造创新驱动的专业科技园区,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的产业生态圈的数字科技大道项目;推动浦软品牌业务全国拓展,打造集产业园区、孵化器、文体中心、居住于一体的青岛汇智创新产业园项目;引领带动市北区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的中德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赋能中心项目。而北京飞天联合青岛研发中心项目则引入了民用航空电子装备研发机构、生产技术服务企业和人才资源;小型卫星应用研究院项目引入了全球航天领域研发领军人物和欧洲卫星应用研发团队;航天产业园项目亦在努力建设成为市北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产业升级的新空间、科技创新的新高地。围绕创新中心核心区和中国北方滨海科创城建设,市北区聚焦“三新”、科技创新、新基建等产业以及总部经济项目开展精准招商。本次政策发布和6个项目签约,正是市北区瞄准“新基建”+总部经济招商的最新成果,也拉开了核心区产业招商攻势月的序幕。主城核心区该如何发力总部经济?在各类总部经济模式当中,企业是最主要的经营和决策主体,选择符合行业属性和企业发展需求的总部经济区域,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各地在吸引总部企业入驻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良好“土壤”,如优良的营商环境,优惠叠加的扶持政策,全面到位的服务体系等。而如今的市北区,伴随着“1412”和“六个千亩”布局的先后确认,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以及人工智能、轨道交通、数字科技、大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加速布局,已基本满足了发展总部经济的基本条件。伴随着此番总部经济发展政策的发布和相关项目的签约,如市北区这般的主城核心区究竟该如何发力总部经济?我们不妨从其他已经率先进行了总部经济布局的区域,学习一二。2019年6月,成都市武侯区发布《武侯区服务型总部经济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从明确的发展目标、清晰的产业布局、精准的市场需求、具体的行动支持、坚实的保障、优良的环境等各个方面明确了区域发展总部经济的关键要素。武汉市武汉市则将发展总部经济的关键放在了以项目引进人才上,武汉市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大力培育引进总部机构,建设一批总部经济示范产业园,培育引进各类500强企业总部和‘第二总部’”,以此实现其人才总量的进一步扩容。广州市提出,在美丽的白鹅潭沿江打造中心城区西沿江总部经济带,聚集金融、现代服务业及总部企业,凭借高度的交通可达性,构建世界级的中央商务区。三亚市海南亦在自贸区进行了三亚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启动区的规划布局,旨在打造成为国际化的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集聚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引领区。虽然定位不同,但每座城市的各个区域在对总部经济布局的时候,均已配备了上文所述的关键要素。而今,市北区以政策发布的方式明确了其布局总部经济的目标与产业方向,未来也将继续为落户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与环境,加快布局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总部经济,实现打造中国北方最具活力的总部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
楼宇经济取得显著成效楼宇经济是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出租楼宇引进各种企业,从而引进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以体现集约型、高密度为特点的一种经济形态。在当前我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环境下,楼宇经济通过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培育优质持续性税源,成为最具活力的城市经济发展形态,因此也成为各城市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众多城市将楼宇经济作为破解空间制约、促进产业聚集、推动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高起点实施楼宇规划建设,强力推动楼宇经济品质化、高端化、精细化发展,使楼宇经济成为引领城市转型发展、产业优化升级、财政持续增收的强力引擎。例如,重庆渝中区以“长江上游地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和总部经济基地”战略定位与“内陆香港”城市理想,推动区域经济集约、快速发展,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坚持向蓝天要空间、向空间求发展,全力打造楼宇经济发展高地。经过近年来的探索,楼宇经济已取得显著成效。在破解空间制约方面,楼宇经济变平面发展为立体发展,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如嘉兴南湖区重点围绕嘉兴总部商务花园、南湖区金融创新示范区、江南CBD等一批楼宇总部平台,建成楼宇37幢、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可招商楼宇面积约12.1万平方米。在促进产业聚集方面,楼宇经济集聚了都市甚至周边地区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形成了巨大的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不断打造着现代服务业的效益高地。如宁波海曙区自提出发展楼宇经济战略以来,逐步规划建设了和义路--灵桥路--鄞奉路沿江线、中山东(西)路沿线、机场路沿线三大楼宇集聚带。在推动转型发展方面,众多商务写字楼集聚产生的信息服务、咨询服务、中介服务和物业服务市场,带动了周边的信息、金融、餐饮、商贸等企业的聚集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了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与此同时,全国楼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宁波江东区为例,2017年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发展水平全市领先,全区已有税收亿元楼宇12幢、千万元楼宇86幢,楼宇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4%。楼宇经济仍存发展机遇城市楼宇既是经济的承载体,也是吸纳社会投资、获得稳定收益的重要实物资产。近两年来受国家对住宅地产市场的严格调控影响,大量资金从住宅地产领域涌入商业地产的开发当中,未来两年将有大批商务楼宇竣工开始进入招商运营阶段,若后期经营得当,这将有助于促进当地楼宇经济的发展。而且国家进一步对土地政策进行调整,将会给楼宇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国家要求各地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的用地政策并没有变。开发建设楼宇、发展楼宇经济是体现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土地前期报批上还是项目开发审批上有关部门都将给予重点保障。此外,各地政府和企业为应对经济下滑,都利用市场环境趋紧的倒逼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服务业。楼宇作为服务业、高科技和软件业等知识性产业的主要承载平台,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市场需求机遇。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规划分析报告》。
据了解,武汉市长周先旺前天(5日)在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武汉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支持东风汽车、中国信科、葛洲坝集团、中诚信、小米等各类总部企业跨越发展,支持更多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企业在武汉举办全球供应商大会。可见,武汉将从今年开始支持总部企业发展奖励和提质扩面。无独有偶,成都、重庆、西安等新一线城市也都将下阶段招商引资重心向打造总部经济倾斜。专家认为,这将形成头部城市强者愈强的闭环,可能造就中国城市格局的重新洗牌。“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据了解,总部经济的发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市场自发集聚,政府再参与规划,完善条件加快发展;另一种就是政府先行规划建设,通过招商吸引总部企业集聚。总部企业发展的两个方向:(1)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将总部迁移到中心城市,可以利用中心城市的科技、人才、信息、市场等优势寻求快速发展;(2)中心城市通过留下总部、吸引总部聚集带动服务业发展实现城市结构升级、产业转换和功能提升。在发达的中心城市,战略资源密集,其获取的成本较低;在欠发达地区,常规资源密集,其获取的成本较低。另外,由于总部经济能为企业带来五种收益:一是低成本获取战略资源,像高素质人才,雄厚资本等;二是提升品牌价值,“区域”品牌价值为企业所用;三是便捷生产者服务;四是产生总部聚集创新效应,包括观念、管理和技术;五是再配置效益。目前,多地纷纷布局总部经济,中商招商君为各位投资者及招商者整理出西安、上海、成都、广州等重点城市总部经济规划和奖励政策。重点城市总部经济认定与奖励图表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各地政策中,可总结出目前总部经济主要奖励是吸引新注册企业总部等,通过各种奖励支持企业发展和人才的引进。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发展可知总部经济的重要性。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总部企业累计资产、营业收入、利润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分别为七成、六成和九成,对全市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总部企业资产较2013年资产规模增长近五成,人均利润增长近三成;截至2017年7月底,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总部型机构已突破600家大关,共达605家,其中亚太区总部64家,投资性公司339家、研发中心416家。上海是中国内地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多的城市;再看广州,目前已有289家财富世界500强在广州投资或设立机构,而其中把总部或地区总部设在广州的就有120家。这意味着:每2家世界500强企业至少有一家在广州投资,大约每4家就有1家在广州设立总部等等。种种迹象表明,今日超级一线城市的发展均离不开总部经济的贡献,未来新一线城市的发展关键,必须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招商情报库】专注于资本时代招商引资,力求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招商引资平台,为广大的招商人员、企业和投资人提供服务及最新最实用的招商引资信息。
9月9日下午,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亚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区启动区城市设计暨概念性建筑方案国际征集——应征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选出了1个优秀设计方案和2个优良设计方案,以下是3个设计方案的展示。▲9月9日,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亚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区启动区城市设计暨概念性建筑方案评审会会场。袁永东 摄优秀方案优秀方案:A06号方案设计机构: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法国雅克·费尔叶建筑事务所、法国岱禾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事务所迎宾路总部经济特色商圈集聚区位于三亚主城区,是大三亚综合发展的核心,旨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型城市空间,总体设计理念突出城市功能。全新理念引领城市4大功能打造人群活动集聚、产业复合、空间聚合的城市核心功能区,通过4大单元空间设计,引入多元文化特征、多样人群聚集、多种空间形态,打造具有丰富活动的4片城市核聚落:即城市旅游聚落、商务商贸聚落、商业融合聚落、城市社区聚落。突出城市功能混合,打造高效集约的特色城市功能区。4大单元重新引入的全新产业结构,创造多样的功能流动方式,使城市的每个片区都成为高效集约、充满都市活力的功能区。构建多元都市空间和更具创造性的城市空间组合。结合4大单元现状建设情况、生态特征等因素,创造性的设计特色空间,打造10大功能节点,利用节点建筑、城市公园、空中平台、天桥等体现片区的都市时尚活力与魅力,成为单元的空间标志。建设全时段都市生活核心。打破三亚季节性过强的特征,策划多样的节庆、赛事、团体活动、主题购物等,打造全年全季都市生活核心,提倡全季节皆可畅游,全业态皆可体验,构建热闹缤纷的现代化活力三亚。月川单元集金融办公、国际消费、文化消费于一体月川单元规划面积73.67公顷,可建设用地35.65公顷空间结构:一轴——中央景观轴。连接山水,集休闲、娱乐、交流于一体的中央绿轴广场;两带——休闲绿带、生态绿带;西面——滨河休闲绿带串联活动空间;四区——金融总部区、时尚购物区、文创社区、滨水休闲区。并将采取分期开发及实施策略。遵循“交通优先、组团生长、弹性开发”的开发原则,先期启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好的用地,远期补充其他功能用地。东岸单元一带四区,形成绿色渗透的空间结构▲东岸片区设计效果图东岸单元规划面积205.26公顷,可建设用地37.79公顷。设计愿景及设计构思:无界绿洲、文旅消费中心、山水生境湿地、立体多维空间、慢行游憩体验。城市设计方案:一条无界共享带,连接两岸。东岸单元环拥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在提供基地良好基底的同时也对两岸空间造成了割裂,方案致力于畅通两岸,创建两岸的无界连接,共同推动东岸单元的发展。东岸单元在核心区提出一条无界共享带,这条共享带作为空间脊柱连接5个主题分区以及湿地公园两岸,形成“无界共享带+主题新区的结构”。“街区式+综合体消费体验”——旅、餐、购、娱的复合商圈。东岸单元环拥湿地公园,以湿地公园为核心创造最大化的商业界面,营造多元的购物体验。新东岸消费体验——多元形态的复合商圈。空间结构:一带四区,形成绿色渗透的空间结构。一带:公共活力共享带。一条公共活力共享带串联文化创意区、顶级消费街区与总部商务区,是单元内的公共服务轴。四区:四个功能片区。一是文化创意区,与千古情景区和海罗文化创意组团联动,形成前展示后办公,前消费后设计的街区。二是顶级消费区,汇聚旗舰品牌,打造主题购物消费集群。三是总部商务区,结合滨水生态营造生态办公体验。四是生态居住区,塑造滨水景观居住体验。以三亚“绿肾”东岸湿地公园为核心,使绿色向街区内渗透,形成东岸生态片区。生态渗透的绿地网络,单元规划绿地类型有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城市广场、街头绿地、生态绿地。其中湿地公园为基地特色,占地面积77公顷,该区域绿化覆盖率71%。分期实施,高效推进:一期以东岸湿地公园、安置房项目和迎宾路两侧的商务办公与生活配套项目开发为主,同时建造湿地公园旁边的地区级地标——湿地购物综合体,作为地区引爆项目,生态公园与消费形象初具雏形。二期在地区中心已成规模的基础上,以组团的开发形式向湿地公园与迎宾路两侧推进,以湿地公园二期周边购物中心和迎宾路两侧商务办公的综合开发为主。三期以湿地公园与千古情周边地块的联动开发为主,形成地区形象与功能空间的补充。海罗单元一心多轴多组团,优化社区国际生活品质▲海罗片区设计效果图海罗单元规划面积297.4公顷,近期可建设用地53.5公顷,远期可建设用地57.7公顷。设计愿景及构思:规划综合考虑现状路网建设情况,结合山体自然景观资源,形成路网垂直,绿链相互串联的多组团结构。空间结构—— 一心多轴多组团 一心:国际服务中心。以公共服务、国际物业、国际医疗、购物休闲、社区消费为主的国际服务中心。多轴:绿链渗透轴。链接东侧海螺岭、西南侧临春岭、三亚东河、北侧东岸生态湿地,形成由内向外的绿链渗透轴。多组团:国际社区。以多元居住产品、社区配套服务等功能为主,打造多组团式国际社区。分期实施策略,先期安置保障社区,提高拆迁推进,中期启动核心功能服务地块,提升片区引力和价值,后期启动迎宾路国际商业娱乐功能,进一步提升国际社区服务水平与城市地位。凤凰海岸缤纷海岸为主题的绝佳滨海一线腹地▲凤凰海岸片区设计效果图三亚湾核心区的重要滨海资源,功能混合,并且有着优美的滨海沙滩椰林景观带,是打造三亚国际精品旅游度假城市的精品担当。凤凰海岸景观以“缤纷海岸”为主题,修补串联现状与可开发地块,植入有吸引力的和高品质的旅游项目和公共空间,形成吃、住、行、食、购、娱的全方位缤纷海岸景观体验带。凤凰岛邮轮母港和国际游艇港作为三亚全球精品港湾,也是精品旅游名片,是缤纷海岸的鲜亮名片。支撑体系:从多方面建设绿色智慧城市形成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将全部通过浅地表排水系统流至沟渠、生态池、湿地和雨水花园。雨水收集装置能够置入景观花园,硬质铺地和人行道。滞留在地表以下的过量水源,在逐渐流回到河里之前会得到自然的处理。改水处理系统可提供该区域更多储水空间以减缓雨虹影响。废水在基地保留下来,排入河流之前先通过湿地和过滤系统得到净化。绿色建筑,在尊重环境的基础上来进行城市建设。建筑物设计应该最大程度上减小能源负荷,尤其是制冷负荷,从而节省能源和设备损耗。基础设施突出海绵城市设计。标志性建筑考虑作为新能源的利用的试验场;整体的水系系统作为生态廊道连接各基地内部绿地乃至于整个城市。生态空间设计,将建设连续的景观廊道。以三亚区域景观主体以及主要的空间轴线为基础,重建周围空间,以加强这些景观主体与元素,这是城市的自然和生态框架。细致的沟通联系。在城市自然与生态框架之间构建细致的联系:这些是街道和小巷,邻里花园,城市公园,滨水散步道,或公共广场。它们形成了精细的分支,使城市生态框架与景观元素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活力的公共空间与集聚点。城市中的战略位置,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之所,也是人们相遇、交流和故事交织之地。标志性建筑使得这些地方具有魅力。整体生态空间设计,从三亚的生态逻辑和基底出发,旨在设立大场地尺度下的景观规划战略,主要包括:强化连续的景观廊道,以水为轴,修复水系与驳岸空间,建立滨河景观廊道;构架城市交通与自然廊道,完善滨海绿色界面,构建城市与山岭界面的过渡带;创造活力的公共空间,以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和街区为载体,营造多样化的城市公共空间。优良方案一A04号方案设计机构: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城市设计效果图三亚背靠青山,面朝大海,河网密布,山、海、河、田、域构成得天独厚的城市格局。结合城市区位、资源、景观、人文等不同特点,如何因地制宜打造出个性化区域?此方案依托山水骨架、绿地系统等,规划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将三亚划分为海罗单元、东岸单元、月川单元、凤凰海岸单元等不同区域,遵循城市设计以及建筑设计哲学,赋予商业休闲、文化艺术、居住社区等不同功能,创造出自身的独特个性。因地制宜打造城市个性化区域依托三亚的山水骨架和绿地系统,规划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使其成为一个庞大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在空间规划上,景观带形成连续的绿色界面,景观轴线串联各组团,景观节点成为重点公共空间。根据城市区域特点,将空间划分为湿地公园、社区河公园、商业休闲海滨区、公共海滩、海洋节庆广场、水上电影广场、海洋艺术公园和海洋休闲区等,并打造石头造型的文化建筑,增强城市个性。具体而言,根据城市每个单元的特点,打造出简洁、多样统一、独特性和条理分明的城市秩序。其中,海罗住宅区面向三亚河,背向海螺岭,呈发散结构;东岸单元与湿地交流,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月川单元是区域核心,打造购物村结构;凤凰海岸单元位于西南部,海洋资源丰富。凤凰海岸深入挖掘海岸线资源打造发展高地凤凰海岸单元有海滩和2个离岸岛屿,整个沿海地区很有可能成为三亚的一大景点。新建建筑物包括办公楼、公寓楼、购物区和文化建筑、节庆场地、艺术公园、水上剧院以及主题公园。整个区域为娱乐、文化和教育而设计,将具有文化探索目的地、邮轮主题购物中心、商业、居住、配套、邮轮母港等重要功能。其一,该单元北部,靠近节庆广场和公共海滩以南,有酒店和办公楼,周围有小体量的购物村,有绿地环绕,以及迷人的海滩景色。其二,位于新峰路以南的是地标塔,配备办公楼、购物街、市政服务大楼。同时,还设有水上电影院,打造联动海岸资源的游览场所。其三,通往凤凰岛的桥旁,将由3栋不同大小和功能的建筑物组成。其中,海事博物馆展示渔业、海洋生物以及三亚历史,图书馆展示各方面海洋知识,以及一条商业街。此外,在邮轮母港将建造游轮主题公园,还将打造三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实现购物、娱乐、临时展览、餐馆等功能。海岸附近设有文化建筑,采用抽象的石头形式,进一步增强三亚的吸引力。月川单元居住购物办公等多功能汇聚月川单元是区域核心,也是唯一一个连贯完整的区域,它与河流在南部接壤,可以在此修建滨河公园。邻近的地块有公寓及住宅区,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月川南侧为购物村,市民游客可在此漫步和放松。空间规划越往北部体量越大,直到迎宾路为止,打造200米高的办公塔楼。东岸单元兼具“三亚绿肾”与总部办公功能▲东岸片区设计效果图东岸单元有湿地资源,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东岸湿地公园将打造成为一片海绵湿地、水上森林,在生态功能上成为“三亚绿肾”,在城市文化上成为土地记忆的“城市胶片”。核心设计理念是将小体量商业及文化建筑与湿地公园进行有机的融合。湿地公园连接着海罗单元的景观节点,社区滨水公园以及海罗岭。湿地公园周边以亲人尺度的商业建筑为主,远处以企业总部的高层建筑为背景。公园与多种业态的融合,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新颖多样的购物休闲方式,更有传统商业无法比拟的优美景观及开放的消费体验。具体而言,东岸单元将着力发展湿地公园的文化旅游、商业旗舰店、总部办公等。海罗单元呈现山与水对话的高品质空间海罗单元位于城市近郊海螺岭山脚,三亚河流经海罗单元,与海螺岭、湿地公园一同构成了海罗片区优美的自然景观资源。方案结合自然优美的景观资源,结合园林设计手法,将景观与城市融为一体。其中,三亚河、现有建筑、迎宾路构筑成天然的弧线构图,与海螺岭形成对话。三亚河以及景观轴线,把海罗地块天然地分割为居住地块和商业办公地块。地标塔楼位于轴线尽端,独特的造型为滨水区构筑灵动的天际线。同时,将北侧东岸单元的湿地延续到海罗单元,连接着三亚河,绿轴以至海螺岭,形成一系列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山与水的对话,建筑与环境交相辉映。根据规划,近期,该单元将建设配套设施、国际居住社区、人才公寓;远期,该打造成为具有总部办公、购物中心功能的区域。幕墙设计:城市尽展幻彩空间根据建筑功能,应用不同的幕墙模数。例如,办公楼可以应用竖向线条,线条可疏可密,开启扇可以隐藏在竖线条后面;酒店和公寓可以应用横线条,以带来更多自然采光。其中,对于超过200米的地标塔楼,建议采用竖线条,在中轴线的双塔,鼓励设计更多的空中大堂,尤其是楼顶的大堂;对于100-200米高塔楼,可以是竖向或者横向线条,或者呈网格式立面;对于100米以下的建筑,特别是滨水建筑,横向线条更适合,还可以带有弧形甚至是波浪形的滨水特色。对于节假日和重要活动,可以采用电脑控制的特殊场景。对于海角灯塔,可以创造出更具有特色的灯光效果,来吸引游客。绿色与智慧城市打造智能建筑,建筑物的自动化和传感器可以减少用电量,使建筑物更加智能和高效。智慧政府应制定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智能法律,提供智能经济,建立城市政府与私营经济之间的合作网络,在法律规定的城市工作和生活比率之间应该保持平衡。同时,提供公园和休闲区,收集雨水和中水以便再利用,节约资源;加强智能废物管理和智能零售,发展教育促进智慧城市发展;提升公民素质,保护环境并使用最新技术。优良方案二A03号方案设计机构: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老村盐埠商业街区。(效果图)三亚城市总体风貌:山、水、河、城。如何利用好这样的风貌?三亚市应采取“智慧+互联+协同”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这是建设智慧市政管理运营体系的有效举措。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构建新型雨水利用模式,三亚雨水管理模式,将由传统的“快速排水、集中收集和末端处理”,向可持续的“生态化、分散式和源头管理”转变。而“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的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以及南北向或南偏西15度的建筑朝向,有助于三亚建筑内通风顺畅,健康环保。生态格局提升策略:完整的山水格局体系与开放空间系统依托现状与上位规划结合,形成商业中心与文化广场相互结合,山海相映的格局:“四横四纵、多点辉映”的整体格局。“四横四纵”:两条文化旅游轴线、两条商业商务中心、四条横向绿化轴线。“多个节点”:多个商业商务、绿化景观节点。依托城市主要道路形成商业商务中心体系策划城市风貌提升策略:协调基础上的多样化城市风貌总体规划概念——山海互现,生态网络重构。产业发展与人文提升策略:安居乐业的国际旅游示范城市用地布局产业发展,总部经济综合贸易服务贸易科技创新教育培训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深入分析新区现有优势产业发展,选择具有增长裂变性及外溢增长需求的产业门类,结合当下热点的新技术环境,拓展升级,延伸产业自身的纵向产业链条,落实在产业细分门类中寻求核心竞争力。针对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外部导入与其高频互补型产业类型,包括基础研发、资本支撑、智库支持、会展推广等方向,完善横向产业链条,降低产业的技术更替风险及外部要素的依赖性,构建稳固的良性循环产业体系。导入现有自主创新政策,通过宽松的审批制度、多元的股权激励政策、导向的财税支持力度、完善的配套服务功能等,推动产业目标的实现。开发体育赛事产品:有效“动”起来高端轻奢商旅产品:邮轮体验、帆船出海、高尔夫私密性强,灵活性较高,有充分的时间可用于沟通交流,同时不会让氛围显得严肃凝重。此种方式适合高端客户。团体趣味商旅产品:竹竿舞、射弩、押加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三月三”系列体育项目以及沙滩排球、登山比赛等运动如果能增加到团体性会议之中,则能大大丰富其会议内容,增强趣味性、提升团队凝聚力。青春刺激商旅产品:作为会后的一种休闲运动,轻松、刺激、有挑战性是不错的选择,冲浪、潜水、海钓都具有这类特性。这类运动锁定的对象则以小型公司短暂性的公务出差的年轻有朝气的客人。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凤凰岛邮轮母港凤凰一岛新设计的建筑与原有建筑风格协调,共同打造高端休闲度假岛。凤凰二岛配套国际海员俱乐部、超星级酒店、集餐饮娱乐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海港城。可同时停靠5艘邮轮。国际自贸服务与旅游消费区 包括6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国际邮轮岛、国际旅游休闲岛、自贸服务旗舰区、国际旅游消费区、文化艺术体验区、南边海游艇主题消费区。月川单元定位:总部商务和休闲商业区。包括4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区:总部商务区、老村盐埠商业街区、城市印记展示区、安置区。东岸——海罗单元定位:花园总部、国际社区及休闲消费区。建筑功能以住宅、商务、商业为主,提供国际多元化的文化、体育、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通过立体、混合、多元的功能业态布局方式,保证花园总部、国际社区、湿地休闲消费区等各组团的功能活动需求。多个单元,多个增长点一、凤凰单元城市优势:三亚是中国唯一的“国际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也是全亚洲最顶级的度假胜地之一。得天独厚的环境,使三亚成为中国最理想的避寒过冬、消暑度夏和度假休闲胜地。区位优势:凤凰岛位于“阳光海岸”的核心,而“阳光海岸”是三亚市区旅游开发的核心。凤凰岛标志性建筑群的建成,将打造三亚市崭新的“城市名片”,成为全世界游客对三亚市的标志性印象。资源优势:国际邮轮港,是凤凰岛价值提升的重要来源。凤凰岛拥有中国南海之滨唯一的国际客运港,而且是中国唯一的十万吨国际邮轮港,集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与财富。二、月川单元由于本项目建筑体量大,在业态运营模式上,商业按照50%销售和50%租赁的模式计算收入,酒店均按经营收入考虑。本项目测算暂按照建设期5年,经营期按20年考虑,主要分析经营20年内可能所获得的营业收入以及相应发生的各类成本及税。三、东岸单元▲东岸湿地公园休息消费中心。(效果图)一、二期建设,都包括商业建筑、办公建筑、酒店建筑、市政园林景观及广场。四、海罗单元一期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市政园林景观及广场;二期包括商业建筑、度假别墅、居住建筑、市政园林景观及广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智慧+互联+协同”“智慧+互联+协同”——建设智慧市政管理运营体系“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构建新型雨水利用模式雨水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快速排水、集中收集和末端处理”向持续的“生态化、分散式和源头管理”转变。“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建筑朝向:在经过对三亚气候的研究后,南北向或南偏西15度,适宜规划范围内建筑夏季及冬季风向,有助于建筑内通风。智慧信息平台:多网合一:建立基于“智慧城市”理念下的多网融合的领先通讯平台。宽带随行:建立起有线无线结合的高性能、高带宽的通信网络,支撑城市的通信、娱乐、信息和生活的全新综合信息服务。应需而动:异构的网络间协同工作,用户按需自动接入合适的网络,在网络间切换时,能获得不间断的、统一的业务体验。来源:三亚发布综合整理自海南日报、三亚日报编辑:向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