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学员咨询:想读博,问一下全日制博士和非全日制博士到底有什么区别?全日制博士和非全日制博士有很多区别,听我慢慢说……博士生教学工作是我国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工作,目前我国的博士生教学工作主要包括2种,一种是全日制博士,一种是在职博士,也就是非全日制博士。全日制博士全日制一般指学习时间上的一种分类,顾名思义是按照国家法定工作、学习时间进行全天候学习的一种方式。那么全日制博士,就是指符合国家博士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高校录取并全脱产在校学习的博士。全日制博士通常分为定向、非定向、委托培养、自筹经费四种。入学时都需要考英语、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等几门课目。非全日制博士非全日制博士也就是在职博士,是指学习方式相对脱产形式而言,即通过正常入学考试(统考或单考)取得入学资格,在培养单位教学或培养方案许可的情况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博士生。非全日制博士是在全日制博士的基础上开展的,开展在职博士的教学工作主要是以现有的博士全日制学科为基础,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良好的教学环境组织开展在职博士的教学工作。非全日制博士的教学工作通常是以高级研修班的形式开展的,在职人员可以在满足在职博士的招生条件的基础上,以统招的方式或者是免试入学的方式参加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的学习的重难点是加强在职人员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提高在职博士的专业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全日制博士和非全日制博士的具体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招生方式不同非全日制博士的教育是专门针对在职人员开设的教育方式,一般招生院校采取的是自主招生的方式,没有统一的考试。全日制博士是要参加统考的。2、招生对象不同非全日制博士的考生都是社会在职人员,而且想要报考必须要获得硕士学位满五年,这也是硬性要求,同时年龄不能过大,而且考生需要边学习边工作。全日制博士的考生从都是应届硕士毕业生,他们是不需要边学习边工作。3、上课方式不同很多非全日制博士招生院校都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考生不用全天在校学习,学习时间灵活成为这种教育方式的一大特色。全日制博士则需要全天在校学习。4、获得证书不同非全日制博士分为同等学力博士和双证博士。报考同等学力博士的考生是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的,毕业后考生只能够获得博士学位,不能获得学历证书,但是报考双证博士的社会在职人员是需要参加入学考试的,报考难度比较大,但是毕业后是可以获得学历和学位证书。全日制博士参加统一入学考试被学校录取之后,通过脱产学习毕业时会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5、报考条件不同全日制博士不仅招收统招硕士生,还招收获得专业硕士学位的非全日制双证研究生,相较而言,非全日制博士更倾向于培养高层次的高级人才。非全日制博士的报考条件1、拥有硕士学位或具备研究生同等学力并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专业人士;本科毕业但具有3年以上高管经验的精英人士;2、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3、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条件优秀者可以适当放宽。全日制博士的报考条件1、已获得硕士学位(在国外获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的人员;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须是国家统招硕士生,且最迟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满足同等学力报考条件的其他人员(注:单证的专业学位考生报考须在报名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报考医学专业学位者,还必须具有相应专业的执业医师资格。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报考博士生的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有两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6、学习期间收入来源不同非全日制博士的工资是单位补助,就全勤来说,由于钱是单位出,导师可以轻松地给他们开全勤。而他们本来在原单位都基本拿不到全勤奖的。所以很多报考在职博士的人在原单位地位不低,大多都是来镀金的,为了更好评职称等。全日制博士收入来自于国家,非全日制博士补贴来自单位。7、科研视野不同在科研视野上,全日制博士接触地科研会相对较少。而非全日制博士的视野就开阔地多。一般来说,非全日博士的科研项目因满足原单位的需求,跟导师更贴近“合作”模式,他们的科研能力更强,研究针对性更强,研究更有效率。他们见识广,本来就在本行业经营多年,很多地方比导师更熟悉,主观上更积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开展博士的教学工作要以提高博士研究人员培养质量为核心,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同时要不断的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教学体系,提升博士生教学的水平,为更多的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和平台。所以,从全日制博士到非全日制博士,在整个博士的发展的历程当中,不变的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核心,改变的是教学方式。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水准越来越高2020年第3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报名完毕,从每年获奖的作品来看,参赛的中小学的科研水准逐步提升,有些获奖作品的水准看比硕博士研究生的水平,那么中国的天才少年们真的有这么多吗?毕竟可以达到硕博士毕业生水准的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的工作实验数据的累积。从中小学就开始追求所谓的科技创新,不如来一场基础知识大赛比拼更实际,毕竟所谓的科技创新对于硕博士毕业生,甚至科研教授们来说都是难事,那么为何会有这么多的青少年参赛呢?他们真的对科技知识感兴趣吗?逐年升高的参赛作品真的是他们自己的真实水准吗?如果不是,他们是为了什么?高校的自主招生考生不够,兴趣往上凑,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高考不再是走进名校唯一的渠道,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启了自主招生模式,越是排名靠前的高校,自主招生的名额和比例就越高,而且全国各大高校自主招生的标准各有不同,有些高校注重学科特长,有些高校要求全面发展,把体育特长也作为重要的自主招生因素之一,其中更多的对考生考研综合能力的考察,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甚至可以为自主招生的录取标准降低至一本线,因此花钱让孩子参加科技大赛,通过购买论文或者替孩子代笔获得大奖,是未来孩子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名校的便捷通道,有了类似的捷径,真正靠自己实力获得大奖的青少年学生非常少,毕竟有限的学识知识不能和真正的硕博士、甚至教授相媲美!也可以这么说,高校所谓的自主招生,助长了学术不端风气下沉至中小学,就像娱乐明星翟天临和仝卓事件的曝光,其实就是揭示了盘踞多年的教育潜规则,教育反腐居然靠娱乐明星,希望下一个娱乐明星可以身披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的光环,到时候在给粉丝曝出更多的内幕!一切为了人才的培养其实教育部放开高校自主招生,主要是为了人才的培养,毕竟很多偏科的天才学子,很可能因为综合成绩不佳而错失进入名校的机会,中国有全球最扎实的基础教育基石,然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却并不出彩,应试教育则是被诟病最多的因素,然而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应试教育模式的高考是最公平和最容易改变人生的机会之一,毕竟对于那些交学费都困难的普通家庭孩子而言,个人特长培养和从小的科技创新活动都是奢侈的梦想!青少年的科技创新和高校的自主招生的初衷都是为了更好的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但是一定要培养孩子们从小严谨的科研学术风,一项科研创新自己占比多少,在参赛时要说清楚,否则,那些拿着硕博甚至教授作品的中小学生,从小就拿着别人的作品为自己的人生捷径搭桥,那么未来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都是错误的方向!
众所周知考博容易,但是博士毕业难,但是其实考博也难,难倒不是因为题难,因为题难大家都难,考博的难体现在两点:一是难在了考博的复试,因为在考博复试阶段博导有一票否决权,博导如果不想要你那么你就没有机会被他录取。二是考博几乎没机会调剂。你像考研复试没有通过,还会有机会调剂,但是考博几乎没有机会调剂,因为你不能往外面学校调剂,只能校内调剂,校内调剂也需要博导愿意要你,难度可想而知。那么为什么博导在招生方面有自主决定权?原因主要有三点:博士第一,博士能否顺利毕业,关系博导招生资格。现在一些大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都有规定,如果博士没有顺利毕业,会取消博导两年的招生资格,因此对于博导而言,由自己来选择录取谁显然更为合适,这样博导可以招到有学术潜力的学生。否则博士毕业不了,论文写不出来,博士学生耽搁了几年,博导也会受到影响。第二,博士培养需要经费。而经费就需要从博导的课题经费里面出,对于理工科博士而言,做实验需要实验室和仪器,这些都要花费一些经费,这些实验的成本非常昂贵。因此为了博导经费的学术产出最大化,必须选出对博导来讲有潜力的学生,因此博导在博士招生方面有自主决定权。博士毕业第三,由博士和导师的师承关系决定。博士和导师的关系,更像是师徒关系,一般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会让自己的博士继续研究,希望在这一领域能研究出成果。博导更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展开学术研究,如果招的学生研究方向和自己不同,专业和自己的专业不太接近,就不容易在博导的研究方向上研究出成果,因此博导在招生方面有自主决定权。博导但是从实践情况来看,博导在招生方面有自主决定权也容易产生一些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招生不透明。比如一些博导在招生时候会明确给联系他的学生说自己报考的学生已经有人了,请联系其他导师,但是真实的情况可能就只有一个学生报考他的博士。二是考博的复试过程缺乏监督,形同虚设。比如某个研究生连续两年报考某个学校博士,第二次考了第一名,但是博导的学生也进面试了,在这种情况下博导会录取自己的学生,考第一名的那个学生只能接受失败的现实。博士毕业为此有必要在给予博导自主招生权利之外,如何纳入有效监督,让博士考试更加的公平,让更多有志于学术钻研的年轻人能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
高等教育阶段的不同两会上高校的谏言在2019年的两会期间,中山大学的代表谏言教育部放开高校博士招生名额,因为在目前的博士模式下,每年中山大学有2200多名博士生导师,而每年的博士生名额仅有1700名,造成每年几百名博士生导师没有招生名额,反而在教育部计划名额下,很多不满足博士培养的高校,白白浪费大量的博士生名额,例如翟天临式的注水博士成为2019年的热点!还有苏州大学的人大代表谏言,双一流高校建设要采取升降制度,苏州大学等一些优质非双一流高校的师资和整体实力已经超过很多双一流高校,为了提升中国高校的教育质量,一些落后的双一流高校应该退出双一流高校的行列!两会上高校的谏言很多都是针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分化而做出的建议,而导师的研究生自主招生权利也是目前舆论的焦点!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导师需要跟多的研究生招生权利目前中国的高等研究生教育还处于计划平均主义,很多不符合博士点的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大跃进时期,通过各种手段申请到博士点,每年教育部给予这些高校博士生名额,而像中山大学这些师资强校,却得不到应有的名额,如果给予考生同样的选择权利,考生们一定会用普通高校的博士名额去中山大学去读博士,而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生的招生权利都给予教授自身,只要自己有项目就可以招生,而不是机械式的名额分配制度,致使一些高校有项目不能招博士,而一些高校没有项目却盲目招博士!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社会对研究生的误解目前中国社会已经把本科、硕士、博士统一认定为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获得学位,其实本科阶段有点像高中教育,属于知识的获取,而硕士和博士属于研究生阶段,这个阶段和本科是完全不同的阶段,研究生属于科研实验工作,本科生知识更广,研究生知识更专,本科生要求是简单了解,而研究生阶段则是需要深入探讨,因此本科阶段只要求努力学习就可以获得高分和成功,而研究生阶段却讲究科研思维和灵活,这也是为何很多在高中和本科阶段的学霸到了研究生阶段却变得平庸的原因,前一阵中科大一名从小到大,甚至在本科阶段获奖无数的学生,由于硕博连读期间没有发表一篇论文最后选择自杀的惨剧,这个背后就是高校教授想要获得研究生招生自主权利的重要原因,因为有些学生虽然非常的努力,但是他们却不适合从事科研工作,人们常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努力的人,造成的破坏性就越大,因此科研工作同样如此,一个不适合做科研的人,盲目挑战了硕博连读却毕不了业,最后连硕士文凭都拿不到,因此很多人都很谨慎地先攻读硕士,看自己是否合适做科研,再考虑攻读博士学位,毕竟博士非常难毕业,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高达66%比例的博士生不能按时完成毕业
近日,知乎上一则题为「如何看待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强基计划 6 年本博连读的火箭计划」的问题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短短时间内就已经收获了超过 100 个回答。一如问题的火爆,这个被大家关注的「火箭计划」确实也十分劲爆,具体而言,这次被网友们热议的北大物院强基计划「3+X」培养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加速计划,本博共计 7 年;另一种是火箭计划,本博共计 6 年。两个计划的共通之处便是本科缩短为 3 年,保研申请从大三结束的暑假提前至大二结束的暑假,区别在于火箭计划拿到博士学位只需要 3 年。试想一下,大家本科毕业需要 4 年,再读个硕士需要 3 年,加起来一共七年,而坐上火箭的北大物院学生,已经喜提博士学位。听起来,可不是真香吗?本博计划「真香」的背后,却是强基计划的遇冷6 年时光,拿到两个学位,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自然求之不得,但与看起来「真香」的培养计划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高校「强基计划」的集体遇冷。2020 年 1 月 15 日,《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宣布自 2020 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启动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简称「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相比,「强基计划」将招生专业局限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且探索本硕博连读,并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即便存在上述这些优惠政策,试点高校「强基计划」的首届招生还是遭遇了大范围「的遇冷」,不少大学都发布了强基计划的补招通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补招 9 个专业共 46 人,补招比为 21.9%;北京理工大学:补招 4 个专业 67 人,补招比为 44.6%;西安交通大学:补招 5 个专业 71 人,补招比为 33.8%;兰州大学:补招 6 个专业 65 人,补招比为 30.9%;南京大学:补招 6 个专业,补招人数不超过 69 人......然而,没有补招的高校也不等于已经完成了招生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官网信息介绍,该校今年强基计划指标 120 人,但只录取了 64 人。至于北京大学这样的「世一大」是否招满了人数,由于没有公布招生计划,我们并不得而知,但是大家可以从 842 这个数字中自行品味一番。在「强基计划」招生遇冷的大背景之下,高校制定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培养计划也未尝不可,要是对来年的招生产生一些积极正面的影响,那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不止「火箭计划」,这些年来加速的博士培养对于博士培养而言,「火箭计划」无愧于火箭二字,6 年完成本博,喜提学位,除了北大物理学院之外,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也有类似的政策。根据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世强介绍,「鹿鸣书院强基班」将打通本硕博 3 个教育阶段,通过「3+5 本博直通」项目探索我国自主培养生命科学人才的方案,虽然需要 8 年才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但是考虑到生科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8 年也算是一个很快的速度了。对于「鹿鸣书院强基班」的本科生而言,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实验室轮转;大二进入实验室参加科研训练,学院提供相当于硕士生的研究和学习条件以及奖学金;大四通过博士开题报告后,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享受优越的博士奖学金。事实上,不止是「强基计划」的各种政策,近些年来,我国的博士培养计划一直在加速,硕博连读、直博生等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家的眼前。硕博连读:招生单位从本单位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一般在硕士二年级时进行选拔。复旦大学直博生:全称为本科直博生,指在应届本科毕业后,跳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直接以博士研究生身份攻读博士学位。图片来源:北京大学相比于本科毕业(4 年),再读完硕士(3 年),申请博士(4/5 年)而言,硕博连读(5-6 年)和直博(5 年)在培养时间上已经大大缩短。除了通过直博、硕博连读缩短博士生的基本学制,一些高校还明文缩短了博士生的最长有效修业年限。图片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今年 9 月份,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公布了一系列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改革重大举措,其中就包括「推进博士生和专硕生基本学制改革」,具体而言,自 2021 级起,将博士生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由 8 年改为 6 年。随着「强基计划」培养计划的出炉,博士培养进一步加速,结果孰好孰坏,仍未可知。新学制:「真香」?还是加速「内卷」?制定培养方案是学校或者学院的职责,但是读本、攻博的还是学生本人,对于这样一个火箭般的培养计划,选择之前,着实需要好好权衡一番。毕竟,计划虽然香,但是真的可以按时毕业吗?可能,但是不要太过于乐观。在美国,博士生入学后十多年才毕业也是很正常的事。图片来源:NSF而在我国,根据一项调查数据,2011 年以来,北京大学每年的博士生延期毕业率均超过 40%,更有甚者,根据厦门大学 2015 年的官方数据,博士生延毕率超过 60%,这意味着许多博士生没有办法在规定的基本年限内达到毕业要求。除了可能的延毕问题,将 8 年乃至 10 年的本科、博士培养压缩到 6 年完成,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可想而知。近年来,博士生的心理状况一直是一个被大家热议的话题。2017 年,Science在线报道了一项精神健康调研的结果,发现 51% 的研究生存在轻度心理压力,32% 的研究生有罹患常见精神疾病的风险;图片来源:Science2019 年,Nature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 6300 名研究生中,有 36% 的研究生曾因为压力导致的抑郁寻求过外界的帮助,中国学生存在抑郁的比例甚至超过 4 成。对于「强基计划」培养的本科生而言,过大的学业压力是否会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虽然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我们依旧希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未来的中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年轻科研英才。抛开可能的延毕、抑郁问题,「火箭计划」的快速培养或许可以在未来的数年里培养出一批 23 岁、24 岁的博士,相比于其他培养渠道培养出的博士,这些「小博士」们争出了 3-4 年时间。要知道,对于就业而言,无疑是很大的优势。以厦大南强青年拔尖人才为例,计划明确对应征者的年龄做出了规定,B 类人才不超过 33 周岁。图片来源:厦门大学还在为毕业苦苦挣扎的诸位,闻到内卷的气息了吗?
已经37岁“高龄”,只有高中学历,靠蹬三轮车卖苦力为生,这不正是一个现实版的“骆驼祥子”吗?如果换成你身处如此境地,你能做什么呢?大多数人无非是将蹬三轮车进行到底罢了。可是,有一个人却完成了逆袭,被位列“双一流”的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其后又在贵州一所大学任教,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那么,在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被知识改变命运的蔡伟。蔡伟是典型的偏科生,高中时,语文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但数理化成绩最低时只有十几分。在现行高考体制下,落榜是毫无疑问的,甚至拿到高中学历都费劲。在待业的一年多时间里,蔡伟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和别人不同,他最痴迷的是那些大家都不愿看也看不懂的古书。外形奇怪的文字、晦涩难懂的意思,一般人看一页都费劲,可蔡伟一看就是一天,整整看了三百多本,而且还做了详细的学习记录。进入工厂后,尽管工作繁忙,但他仍保持着爱读书的习惯,基本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看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将锦州所有能找到的,能看的书都看遍了。”九十年代,正赶上国有企业的破产大潮,蔡伟所在的橡胶厂未能幸免,他下岗了。摆在面前两条路:一条是卖力气,再一条是下海做小生意。他卖过馒头、卖过冰棒,还卖过瓜子、花生,但只要是闲下来,哪怕是等顾客的间隙,他都会用来看书,可以说到了痴迷的地步。为了记笔记,他搜集行人随手丢弃的废烟纸盒,记在里面的锡纸上。尽管赚钱不多,维持温饱已属不易,但只要有余钱,他都花在买书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蔡伟都沉浸在古文字的“孤岛”上,别人不能理解他,他也毫不在意别人投来的异样眼光。直到一次,有人拿来收藏的民国古画咨询真伪,他通过上面的古字一眼看出是赝品,才换来了别人的认可。在自学过程中,蔡伟向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知名学者写信请教问题、提出建议。问题的专业性和建议的准确性让这些全国古文献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深为叹服,不敢相信出自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人之手。随着交往的深入,他们越来越认为蔡伟是一个古文献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人才,有着天然的敏锐自觉和深厚的古文字功底。恰好2000年,复旦大学开始实施一项制度:两院院士、杰出教授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老师,可以自主招收博士生。考题由导师自己定,学生可以不参加统考。这样,一直和蔡伟有联系的复旦大学知名的古文字学家裘锡圭教授有自主招生权。于是,蔡伟终于实现了从三轮车夫到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的人生逆袭。也许有人会说,蔡伟是幸运的,他的经历不可复制。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且偶然性和必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从蔡伟的例子看,“必然性”是他从车夫一跃成为博士,两种天壤之别身份的互换;“偶然性”则是他在帮别人鉴别古画时的准确判断、在和裘锡圭教授等知名学者有了交往、2000年复旦大学实施的新政策给了他机会;但深入的想一想,这种看似“偶然性”的机会难道不是他从小就热爱语文,打下了很好的文字基础,并且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古文字等“必然性”条件所换来的吗?天道酬勤,只要你坚持、只要你努力,鲤鱼也能跳龙门,这就是你应该知道的公开的“秘密”!
十大高校博士生和本科生规模对比博士生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虽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扩招,博士生每年招生规模也高达5万人,但是博士生招生指标大部分被中科院和教育部重点高校所占据,由于博士生招生改革,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不需要考试,只要博士生导师通过面试,通过学校内部的考核合格就可以直接录取,因此博士生申请要比硕士研究生考试要简单的多,但是由于大部分高校属于自主招生,高校每年的博士生指标非常的少,大部分高校尤其是985高校的教授们更喜欢自己本校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因此如果想要攻读博士,一定要关注自己就读的高校的博士生招生指标,如果你在郑州大学读本科和硕士,那么你想要申请到博士学位的机会就非常的小。勇敢努力的万蕊雪 从中山大学到清华的努力2018年中国最火的博士生莫过于清华大学的万蕊雪,博士还没有毕业就手握6篇《science》和2篇《cell》主刊论文,还获得了世界顶级科技期刊《科学》杂志评选的青年科学家奖,成为首位获得此项荣誉的中国本土博士生,当年万蕊雪作为中山大学的本科生,借助自己对生物的兴趣爱好和优秀的成绩,尝试报名清华大学施一公团队实习的机会,从此万蕊雪在清华大学完成本科毕业设计直到在清华大学直博。中科院自杀博士生不断自杀的博士生事件攻读博士学位并不适合所有人,特别是把攻读博士作为逃避就业压力的人群,攻读博士需要兴趣和爱好,可以一心投入科研实验工作中,没有早九晚五,很多科研工作者经常深夜加班工作做实验,想要好的科研数据结果,就必须通过大量的科研实验,其实在海外高校每年中途放弃博士学位的学生有很多,反而在国内博士如果毕不了业就成异类,各种自杀事件让很多教授不敢强加压力给自己的博士生,加上国内很多不合格的博士生导师,造成中国高校博士毕业生基本上科研水平都很低,很多教授还得自己帮着自己的学生写论文毕业!选好导师是博士毕业的捷径 选择好的博士生导师是博士毕业的捷径首先选择自己爱好的科研方向,其实先从感兴趣的高校中寻找合格的博士生导师,尽量规避带行政职位的教授,这些教授的博士生名额基本被本校自己的硕士生占据,做这样的尝试基本属于白费功夫,而且行政职务教授非常忙,很难有时间指导学生做科研,最佳的选择是刚入校不久的海归教授,这些年轻的教授自身的科研水平非常高,大部分被特聘的年轻教授都有多年的海外科研经历,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其次,这些新入职的教授由于刚回国,本校优秀的研究生一般都被自己的导师截流,这些教授需要组建自己的团队,他们更偏重那些努力的研究生,如果寻找到一位冷门的新教授,那么你的博士生涯就会顺利很多,这些新入职的特聘海归教授都会有考核任务,他们的科研干劲非常足,跟着这些导师,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也变得容易很多,所以选好博士生导师是博士毕业的最佳捷径!单选|博士毕业努力重要还是选择重要?博士生选择比努力重要的多!运气是给努力的人准备的!博士生导师可以影响你的人生!还是自己的努力比选择重要!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 2019 级博士生的奖学金政策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据网友爆料:「南方科技大学随意更改 2019 级博士生的奖学金政策,从招生宣传到最终落实,经历了数次更改,严重损害了 2019 级博士生群体利益」。图片来源:知乎相关问题一经提出,便收获了近百个回答,尽管有少部分其他高校的同学对南科大的补助水平表示了羡慕,但大多数回答都反映了南科大学生对学校政策的不满。毕竟,科研归科研,涉及到与生活质量相关的补助问题,那自然不能含糊。而这也不是第一次有网友就此问题在某乎提问,不难看出,南科大 2019 级博士奖学金补助政策「朝令夕改」的问题着实对该年级的学生们有着不小的影响。图片来源:知乎究竟是怎样的「骚操作」才能让一众博士如此不忿,所谓的政策变动又是如何,且让我们一一道来。朝令夕改,让人不得不吐槽的奖助政策具体来看本次的南科大 2019 级的博士奖助政策问题,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该校其他各级的奖助政策。2019 级之前,南科大采取联培的方式招收硕博生,不论是与海内高校或是海外高校合作,奖学金政策均是全覆盖。图片来源: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资助管理规定(2016 年审议通过)2019 级之后,也就是 2020 级,第二批南科大自主招生的博士生,其奖助政策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就已经明文告知,为奖学金 6666 元 / 月 + 30% 的竞争奖学金。对于 2019 级的博士生来说,情况就显得有些复杂,前前后后发生了几次改动。招生宣传时,校方使用的宣传材料中提到每年 10 万元奖学金全覆盖。入校时则明确为 6 万元基础奖学金 + 2-4 万元的竞争性奖学金,竞争性奖学金获得比例为 50%。图片来源:知乎随后,南科大发布官方文件,按生源质量划分等级,将奖学金分为每年 6 万基础奖(100% 获得)+2-4 万竞争奖(50% 获得)和 8 万元基础奖(100% 获得)+2 万竞争奖(50% 获得)。图片来源: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资助管理规定(2018 年审议通过)此后,由于学生的抗议,南科大统一按照入学前承诺的 8 万元基础奖(100% 获得)+2 万竞争奖,发放基础奖学金 8 万元一年。近期,有材料表明,南科大将 2 万元竞争奖从 50% 覆盖,改为 35% 覆盖;图片来源:知乎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了差距,那人比人,最后不得气死个人吗?是招生的噱头,还是行政的混乱,飘忽不定的奖助政策谁来背锅?重新回到开篇咱们提到的问题,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南科大 2019 级博士们对奖助政策的变动如此不满,毕竟招生前后的政策落差太大,而入学后奖助政策依旧在调整,甚至还划分了所谓的生源等级,确实不太合理。问题确实存在,但谁来背锅,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些网友认为,招生前后的待遇落差是导致学生不满的一大来源。对于准备读博的科研狗而言,博士的奖学金政策一直是不少人在择校时的一项重要考量,故而招生宣传时,一个高校如果在奖学金上有巨大优势,那无疑就具有很大的招生优势。对于南科大这样一个「帽子」不多的高校而言,如何能在自主招收博士生时,吸引优秀的生源报考,那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无非就是砸钱。图片来源:知乎一年 10 万的奖学金,对于科研狗来说,真的不要太多。要知道,2017 年,国家明确提出要提高博士生待遇,然而落实到实处,每月也不过就 1750 元,使是北大,一年的奖学金也和 10 万相去甚远。图片来源:北京大学但是,雷声大,雨点小,放了狠话又无法兑现,缺乏契约精神,自然要面临一些无法避免的后果。此外,更多的同学在回答中还谈到了学校行政的混乱。图片来源:知乎在学生入学后,南科大如果确定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政策,并且不「朝令夕改」,那学生们也不会浪费宝贵的科研时间来和学校拉锯,扯皮。政策的反复变动和混乱确实和学习的行政有着不小的关系,但行政管理的混乱影响的远不止生奖学金政策的调整。据网友爆料,南科大在不给出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给访问学生的卡增加扣费,有的食堂增收 35%,有的增收 100%,不仅如此,知乎上还有不少关于南科大宿舍,封闭管理的吐槽。无怪乎,南科大曾经引以为豪的「去行政化」,在如今却被自己的学生屡屡吐槽。但说实话,只要涉及到奖助政策的变动,必然会引来学生的争议和不满。补助政策调整之下,没有不被吐槽的高校硕博的补助问题一向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只要涉及到奖学金政策调整,要么就是老生抗议,要么就是新生鸣不平。前段时间,哈尔滨工业大学出台新规,宣布 2020 年起新入学的博士研究生科研补助增加,但是之前入学的博士生的基本奖助学金仍按原办法执行,即 2020 年之前的博士生每人每年可拿基本奖助学金 3.7 万元至 4.4 万元,2020 年及其后的博士生则为 4.3 万元至 5 万元,两者之间差了 6000 元。不出意外,老生觉得不公平了,于是,某乎上马上就出现了相关问题。图片来源:知乎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作为国内顶级名校,北京大学 2017 年改革奖助体系,开始实施新的「博士研究生岗位奖学金资助体系」,在新体系之下,2017 级新生实际获得的补助少于 2017 级之前的老生,同样引发了一些新生的不满。图片来源:北大未名 BBS但不同于南科大在入学后反复对学生的奖学金政策进行修改,上述高校的新规基本还是一口唾沫一个钉,毕竟不同时期,高校的经费预算不同,按照实际情况去修改政策,调整奖助学金水平也无可厚非,「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看似不公,却也是高校调整补助水平时的无奈之举。常言道,谈钱伤感情,但是不谈却也不太现实。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去争取更加公平的对待自无不可,但是也不应过分牵扯自身的精力,闲暇时间,不妨做点和专业相关的兼职,开源节流。对于高校而言,只希望领导们能多多考虑学生,涨一涨补助,别砸了自己的招牌。
1、西湖大学博士研究生正在招生 申请时间仅余10天4月2日,西湖大学正式获批设立,其前身是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界面记者查询西湖高研院官网获悉,该院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跨学科联合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项目2018年招生工作正在进行中,截止日期为4月11日17时,招生对象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以及学士、硕士学位获得者。2、自主招生体质优秀可加分——清华大学重“体”更重“育”在教育部近日宣布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的背景下,清华大学发布的一则自主招生考试体质测试优秀的学生可获5分加分的消息颇受关注。从2011年以来,国内不少高校也开始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增加体质测试环节,并将体质测试结果作为考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条件。3、最新消息!除哥大、宾大,申请哈佛也将无需SAT写作成绩!SAT/ACT考试是美国大学录取审核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令很多同学头疼的考试之一。不过好在,有很多美国大学正陆续取消对SAT考试成绩的硬性要求,或将SAT/ACT考试成绩变为可选提交的成绩,即test-optional或test-flexibility。4、"正大杯"2018大学生双创营销大赛重庆站正式启动据介绍,“正大杯”大学生双创营销大赛由正大食品集团主办,重庆站自2017年开始举办以来,得到了重庆多所院校的支持与参与。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重庆三峡学院两所院校的启动仪式上,正大集团及高校的相关领导分别致辞对本次大赛提出了殷切期望。5、畅通校园“最后一百米” 快递超市管好包裹等主人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成为“互联网+”发展最快的领域,并已影响到诸多行业。电商的迅猛发展,让网购成为了一种很重要的消费方式。如今很多年轻人都爱在网上买东西,而高校的大学生也渐成为网购主力军之一。高校学生抱怨、快递员苦恼。高校作为学习的净土,如果任由各家快递员随意穿梭派件,势必会对校园的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回望一下今日高校相关资讯,你有什么想说的?一起来聊聊吧…
大家好,小编是小熊爱生活的作者,此百家号不讨论政治,不涉及敏感话题,定期的和大家分享一些大千世界的事情。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你知道考博士有多难么?念完大学,还要念研究生,然后才能念博士。今三年,明三年,辛辛苦苦又三年!一个博士,起码要在大学里呆十年得时间,这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是难以想象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要是没有一定的理想,他不会想念博士。大学校园里啥也没有,除了书本和师生。学习、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终年如一日,你愿意么?我在报名的时候,碰到一个40岁的大哥,他自己也说,“我是不是不该来了?”可是我没说,花甲老人还上大学呢!确实,本硕博连读还好一点,要是工作几年,又回学校念书,还有些麻烦,特别是有家庭的人!还有一些学生,在读博期间结婚,现在学校也放宽了,而且读博的时候,也到了适婚年龄,是允许的事情!有一个报名的人,是来着车来的,时间还很赶,还有工作。这样的人,最后没被录取,因为他可能就是为了文凭!有点尴尬的事情,是很多同学报考的时候没有专家推荐书,宽松的学校可以在面试的时候补交。毕业很多年了,为工作各奔东西,与老师也疏与联系,要是一年没考上,还要三番四次找老师!现在博士试行自主招生,一个同学报了名,审核通过,交了250块报名费,下载了准考证,考试那天去了,却连考试也没参加。招考办说是自主招生,要参加英语测试,通过的考生才能参加考试,但是也没人通知他参加英语测试!所以您看,考博也不容易,而且博士招生名额有限,一个导师一年就招一两个学生,要求非常高!博士发家致富的概率,应该要远远低于街上摆摊炒饭的大爷,余生基本还是要继续挣扎在生存线上,像前一段网上热炒那位延边大学历史学博士一样落到送快递也不是没有可能的。都说人生三十而立,过去的同学早已孩子都在自拍玩抖音,车房一切就位,而对于我们的博士来讲,如果出身的家庭,不是爸爸开矿或者就是爸爸挖矿,到了此时全部身家也不过是学校每月的800元补助(文科)。然也能做导师苦力挣点零花钱,但毕竟微薄可怜,大部分文科博士干脆一毛钱没有。这点经济来源,不要说谈个女朋友什么的了,连吃饭开房的钱其实都不够;而对不少女博士而言,人生已然错过了最好的结婚年纪乃至生育时机。此情此境,你说博士们如何心理不煎熬?有的同学调侃,说考不上博士的同学,去考公务员了!近期有一个好消息,就是博士扩招,这让很多在大学墙外徘徊的考生看到了希望!最后,再给您提个醒,读博士比不得赚大钱,也许,您适合赚大钱,但是不适合读博士!毕竟,读完博士也许只是个教书匠!所说这些,还仅仅只是经济与婚姻层面,其余像课题、人事、学业、恋爱等等上面的苦痛更是不忍细说。总之,浪掷三五年大好时光去换取一顶博士帽,对于多数青年来说,不能不说一个艰难的选择,一个快乐并痛着的过程。本文是小熊爱生活对该事件的个人观点,感谢大家的阅读。声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欢迎关注,如有各种想法都可在下方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