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新闻资讯行业研究报告》发布申徒嘉曰

《2019年新闻资讯行业研究报告》发布

极光大数据日前发布了《2019年新闻资讯行业研究报告》。报告从用户行为、平台用户画像等多个方面分析用户对于各新闻资讯平台的品牌印象及行业概况。其中,一点资讯在资讯平台推荐度、人均单次使用时长、30日活跃留存率均位列第一,获评大众化、有品质和值得信赖的资讯平台。而今日头条、腾讯新闻也分别在DAU、使用时长、美誉度等方面表现优异。报告数据显示,一点资讯在各新闻资讯平台用户推荐度方面以7.211分位居榜首,这意味着相比于其他新闻资讯平台,用户更倾向于向周边亲友推荐使用一点资讯,也侧面反映出用户对平台内容和产品的高度认可。用户眼中,一点资讯的品牌印象获评大众化、有品质和值得信赖的资讯平台。除了品牌美誉度,一点资讯的用户忠诚度方面也表现优异。数据显示,一点资讯人均单次使用时长为16.8分钟,在新闻资讯APP中位列第一,高于第二名今日头条的14.6分钟。同时,平台30天活跃留存率高达21.7%,在众多新闻资讯APP中同样居于首位,成为人均使用时长和用户留存维度的“双料冠军”。使用时长和留存率反映了用户的忠诚度,同时也关乎用户习惯的养成。整体而言,一点资讯展示出强劲的平台实力,在用户心中树立了优质的品牌形象。当前国内移动资讯行业中,智能推荐算法在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的同时,也引发用户对于内容质量、价值观问题、算法黑箱等多方面忧虑。一点资讯能够在用户心中建立有品质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并受到用户广泛认可,源于自身对于价值内容的一贯追求。作为内容分发平台,一点资讯在底层技术架构融合了搜索和个性化推荐技术,以用户“兴趣”为核心,基于“智能算法 人工编辑”的人机协同模式,以寻求技术和价值之间的平衡之道,致力于让用户随时随地高效、智能地获取对自身有价值的内容信息。手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两大牌照,一点资讯持续对自身的内容生态进行梳理和优化,严格把控内容,为内容消费者打造一个更好的资讯阅读环境。据了解,2018年一点资讯关停了9800多个自媒体,清除平台垃圾内容,通过专业内容生态团队把控,保证价值内容的输出。秉持“有趣更有用”的理念,一点资讯在算法和价值的双重加持下,既满足用户对有趣有料的热点内容和娱乐内容的需求,也满足用户对有用、有价值、有品质的内容需求,最终形成了很强的用户黏性。报告显示,一点资讯日人均使用时长高达80.5分钟,仅次于第一名今日头条的89.2分钟,远高于第三名网易新闻的29分钟。此外,在用户构成方面,一点资讯中、重度用户占比高达54.6%,其中,重度用户占比25.6%。在用户群体画像方面,一点资讯整体用户趋于年轻化,主要聚居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男性占据主力位置。其中,25岁以下用户占比达到29.7%,26-35岁用户占比达到43.9%,85后用户超过七成,用户群体整体趋于年轻化,而男性也成为绝对用户主力,占比高达61.3%。在地域分布上,一点资讯用户城市等级分布基本与全体移动网民保持一致,分布最多的省份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河南,上海、北京和广州则成为用户占比最高的三座城市。高黏性的用户群体为一点资讯的优质内容版图拓展和商业变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内容拓展方面,一点资讯联合业内领先的大内容平台,不断拓展内容合作边界,先后引入音频、视频、小说、漫画等不同内容载体的优质内容,构建多种形态结合的内容平台,充分满足用户多元化内容消费需求,多项数据的行业领先也印证了用户对于平台的高认可度。而基于兴趣引擎,一点资讯能够向用户精准推荐内容,运用兴趣营销方式满足个性化广告需求,在商业拓展方面也更加重视电子书、音视频等多元化内容平台的合作,同时面向广告主也能满足个性化的广告价值诉求,帮助广告主实现品牌对目标客户 的有效触达。随着移动互联网增速放缓,流量红利的“潮水”逐渐退去,真正吸引大众的始终还是价值内容。在人机协同的内容分发模式下,一点资讯将充分发挥算法技术的优势,用有温度的优质内容,致力成为用户心中值得信赖的内容平台,实现品牌与用户的共生、双赢。(李新宇)

鬼吃鬼

2019年汽车资讯行业研究报告:汽车资讯行业男性用户近8成(可下载)

获取《2019年汽车资讯行业研究报告》完整版,请关注gongzhonghao:vrsina,后台回复“汽车行业”,该报告编号为20bg0025。极光 (Aurora Mobile,NASDAQ:JG)发布《2019年汽车资讯行业研究报告》,从汽车资讯行业概况、汽车资讯app运营情况、汽车资讯平台特点与评价、汽车资讯平台用户画像等多维度分析当前汽车资讯行业的市场格局。极光观点:汽车资讯行业广告流量价值高。作为用户接触汽车信息的核心渠道,汽车资讯平台同时也是汽车厂商广告的主要投放对象易车是汽车资讯行业最具增长力的平台,渗透率及DAU同比增幅明显汽车资讯平台以价格透明、智能推荐信息精准的特点为人们所熟知汽车资讯行业男性用户占比近8成,年龄段集中在26-35岁  一、汽车资讯行业概况汽车资讯行业汽车资讯和信息查询与交易是汽车资讯平台的两大主要服务模块。汽车资讯行业为用户提供汽车相关的资讯以及与汽车交易相关的服务,满足用户对汽车资讯、知识、测评以及查车、看车、购车等方面的需求。汽车资讯行业活跃用户规模与渗透率极光的统计结果显示,汽车资讯行业渗透率今年上半年比较稳定,下半年有所增长,2019年11月达8.32%,行业MAU在下半年也有所增长,11月超过6千万。汽车资讯行业商业模式汽车资讯平台是用户接触汽车信息的核心渠道,汽车资讯平台整合汽车厂商、经销商、汽车媒体、行业协会、用户评论等各方信息,打造一站式资讯平台,用户在平台上可获取全面且透明的汽车信息,还能进行咨询、询价、对比甚至交易。广告投放渠道与广告流量价值汽车资讯平台作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媒体渠道,成为汽车厂商广告投放的首选,该类广告主要通过平台页面广告以及推荐、搜索排行等方式实现。经极光流量价值模型评估,汽车资讯行业app广告流量价值达131.3亿元。二、汽车资讯app运营情况主要汽车资讯app渗透率根据极光的统计结果,易车在过去一年增幅明显,渗透率同比增长1.6倍;同时,汽车资讯行业集中度非常高,且在易车增长的带动下,汽车资讯行业集中度同比上升明显,top 4 app现已占据行业用户数量的94.2%。汽车资讯app DAU易车系app最具增长力根据极光的统计结果,易车系app 11月月均DAU达552.1万,近一年DAU增长显著,是汽车资讯行业最具增长力的平台。汽车资讯app人均日均启动频次根据极光的统计结果,汽车之家的人均日均启动频次最高,达2.33次。主要汽车资讯app人均日启动频次超2次,其中易车人均日启动频次为2.16次,排名第二。三、汽车资讯平台特点与评价汽车资讯平台对用户的意义汽车资讯平台是用户查询汽车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根据极光的统计结果,64.1%的用户在查询汽车信息时选择汽车资讯平台,其次是汽车门店、汽车市场。同时,选择从汽车类公众号、微博等平台获取汽车资讯的人占比最少。汽车资讯平台的优势根据极光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到用户评价”是汽车资讯平台的主要优势。同时,相对其他渠道,汽车资讯平台在评价反馈、价格显示和信息对比方面的特点较受用户喜爱。汽车资讯平台认知度根据极光的统计结果,在汽车资讯行业用户中,汽车之家的认知度近七成,达68.1%居于行业首位;易车系的易车与汽车报价大全的用户认知度分别达64.2%和57.9%。汽车资讯平台用户忠诚度易车和汽车之家的用户继续使用意愿较高根据极光的统计结果,易车和汽车之家的每10位用户中,9位有意愿继续使用该平台;汽车报价大全用户的继续使用率在八成以上。汽车资讯平台特点(1)更多用户认为易车系平台价格透明易车系平台以价格透明、本地化服务等特点为用户所熟知,根据极光的统计结果,28.5%的用户认可易车平台价格信息的开放性。汽车资讯平台特点(2)根据极光的统计结果,28.6%的用户认为易车智能推荐信息精准,其次是汽车之家和汽车报价大全。四、汽车资讯平台用户画像汽车资讯行业用户画像根据极光的统计结果,汽车资讯行业用户特征明显,男性用户占比近8成,年龄段集中在26-35岁。同时,城市等级分布较为分散,一二线城市与下沉市场各占一半。易车用户画像根据极光的统计结果,易车用户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比例达16.8%,年龄分布相对行业更为分散,25岁及以下年轻用户占比更高,33.6%的用户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汽车之家用户画像根据极光的统计结果,汽车之家男性用户占比超8成,26-35岁年龄段占比超6成,中专-大专学历人群占比达57.5%,近四成用户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汽车报价大全用户画像根据极光的统计结果,汽车报价大全用户中,35岁及以下人群占八成,主要用户学历分布在大专及以下,30%的用户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报告说明1,数据来源1)极光 (Aurora Mobile, NASDAQ:JG),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2)极光调研数据,通过极光调研平台进行网络调研,总样本数:319;3)其他合法收集的数据。以上均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经用户合法授权采集数据,同时经过对数据脱敏后形成大数据分析报告。2,数据周期报告整体时间段: 2018年11月- 2019年11月。3,数据指标说明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4,免责声明极光JIGUANG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统计分析领域中的任何数据来源和技术方法均存在局限性,极光JIGUANG也不例外。极光JIGUANG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JIGUANG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JIGUANG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5,报告其他说明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鬼熄灯

艾媒咨询:后疫情时代中国在线文娱行业研究报告

受疫情蔓延影响,线下文娱活动受限,大众娱乐消费渠道由线下转为线上,在线文娱平台通过媒介优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助力防疫抗疫,并由娱乐导向拓展到兼具资讯、社交、教育特征。后疫情时代,在线文娱的内容品质将成为平台竞争的优势所在, 由此,在线文娱内容各形态将进一步交叉结合,与电商、教育、文旅等业态也将深度融合。(《艾媒咨询|后疫情时代中国在线文娱行业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62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核心观点2020年中国在线文娱市场规模将超5000亿元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疫情和春节叠加下,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在线文娱市场规模将超5000亿元,增长率达到30%以上。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5G时代下,新业态、新形式的创新突破将有望持续为中国在线文娱市场提供活力。在线文娱平台发挥媒介优势助力抗疫,线上文娱平台业务收入提升疫情影响下,在线文娱平台通过媒介优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助力防疫抗疫,并由娱乐导向拓展到兼具资讯、社交、教育特征。此外,在线下文娱消费影响惨重的同时,线上文化娱乐相对活跃,以网络游戏、在线视频等为代表的在线文娱细分领域迎来阶段式增长。在线文娱市场呈现新内容、新业态,5G技术驱动用户在线娱乐体验提升后疫情时代,在线文娱内容各形态将进一步交叉结合,与电商、教育、文旅等业态也将深度融合。5G时代下,AR、VR等技术新科技将为中国在线文娱行业带来全方位的体系重构以及娱乐体验升级。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在线文娱行业范畴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交互技术,与中国文娱消费深度融合,催生出在线文娱新业态、新模式。在线文娱既包括传统文娱内容数字化变革(如影视、音乐、文学、动漫、游戏),又包括新兴娱乐消费业态(如短视频、直播、电竞等)。中国在线文娱行业平台应用图谱疫情对在线文娱C端用户的影响疫情催化新文娱、新消费随着疫情的扩散,各地陆续出台了限制公共聚集活动、文化娱乐场所营业的要求和延迟复工复学的通知。线下活动受限,居家隔离期间,广大网民线上娱乐需求增长刺激各种云娱乐方式拓展。2020年3月中国在线娱乐应用用户规模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3月,中国各类网络娱乐应用的用户规模均有所增长,其中网络直播细分场景增速最为明显。疫情影响下,大众文化娱乐需求转向线上释放,中国在线娱乐应用用户规模迎来阶段式增长。 疫情对在线文娱B端业务的影响疫情影响下,线下文娱消费影响惨重,影视行业首当其冲。而线上娱乐等“宅经济”活动相对活跃,在线视频平台、直播、游戏等行业受冲击较小,甚至迎来利好发展机会。在线文娱平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助力抗击疫情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统筹引导下,全国网络视听媒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通过开设疫情专区、组织直播答题、开展公益项目等,及时跟进疫情信息,科普防疫知识;此外,还上线战疫MV、宣传片等强化民众战疫防控的信心。经此战疫,在线文娱平台已扩展为新型资讯平台。 2020年中国在线文娱行业投融资情况概览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在线文娱市场规模超1400亿元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疫情与春节叠加下,用户线上文化娱乐诉求激增,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在线文娱市场规模超1400亿元,增长率达到27.7%。政策驱动、规范在线文娱健康向上发展一直以来,国家对文娱产业都十分重视,特别是在线文娱细分领域。随着政府部门对中国在线文娱产业的扶持、监管,相应的政策措施随之落地,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在线文娱产业的快速发展。后疫情时代中国在线文娱行业面临新机遇与挑战2020年中国在线文娱市场规模将超5000亿元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在线文娱市场规模将超5000亿元,较2019年增长30%以上。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疫情影响,在线文娱产业得到激发保持增长态势,业内平台同时加紧业务布局以及升级,产业价值进一步放大。后疫情时代,中国在线文娱市场将借助5G广泛商用、人工智能技术升级等产业变革力量,实现新业态、新形式的创新突破,也有望为市场后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在线音乐平台成疫情期间网民活跃主要渠道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对比2019年12月,2020年中国主流在线音乐平台增长较为明显,其中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两大音乐平台增长率达到1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疫情期间,网民在居家隔离过程中对线上娱乐需求显著,其中在线音乐平台成为网民社交、娱乐、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之一。在线音乐平台“声援”防疫战疫在线音乐平台未来布局规划酷我音乐:融合电台、直播等多元内容的音乐平台酷我音乐:音乐+声音,输送抗击疫情正能量在这场抗疫作战中,国内在线数字音乐平台酷我音乐积极行动,从抗疫专栏、疫情专辑、视频推荐等多种形式进行正能量引导,用“音乐”与“声音”形式为抗击疫情输送正能量。酷我音乐:以原创力量为核心,打造音乐极致体验游戏企业主动承担责任,助力疫情防控面对疫情的肆虐,游戏企业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疫区,或直接捐助或在游戏内组织支援活动,同时,还在游戏产品中进行防疫科普。此外,为祭奠受难者以及感恩一线防疫人员,各游戏平台集体进行祭奠活动,停服一天。疫情期间上市游戏企业经营业绩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网络游戏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2020年第一季度,腾讯、网易、三七互娱等典型上市游戏企业网络游戏收入均实现增长,平均增长率达到30%。疫情时期及后疫情时代对网络游戏行业的影响分析疫情期间,网络游戏行业呈现新的特征。而进入后疫情时代,玩家整体娱乐热情回归常态,游戏习惯仍存在,但对新游戏、新玩法有着更大的需求。后疫情时代下,游戏平台的竞争也将回归到游戏IP精细化运营与玩法创新上。后疫情时代主流游戏企业未来布局规划后疫情时代,中国网络游戏行业面临新的机遇,而版号管控、内容政策、未成年防沉迷等仍对其产生较大影响。在此情况下,主流游戏平台仍以精品自研IP为核心,向代理发行、业务出海、全链路开发等展开多元化布局。腾讯游戏:全球游戏开发和服务运营商 腾讯游戏:以游戏方式支持防疫战疫长视频平台通过资源开放、更新丰富大众生活为配合疫情防控,视频平台通过开放电影资源,以及更新电视剧、综艺、纪录片等方式,丰富大众居家生活,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需求。 云综艺创新综艺形式,扩充综艺市场供给疫情期间,传统综艺形式向新媒体转型发展,视频连线、云录制、云直播等形式层出不穷,新综艺纷纷上线,很大限度上在短期内扩充了综艺供给,也为日后跨地区等特殊情况的综艺录制提供创新思路。疫情时期及后疫情时代对在线视频行业的影响分析后疫情时代在线视频企业未来布局规划后疫情时代下,伴随流量红利的日益消退,在线视频企业也将走向精细化、差异化以及多元化运营,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线视频平台主要从内容创作、形式创新以及用户聚焦等层面展开未来战略布局。爱奇艺:中国在线视频娱乐服务提供商爱奇艺:订阅会员规模及服务收入显著增长疫情期间,用户线上娱乐需求激增,与此同时,爱奇艺平台凭借《爱情公寓5》《唐人街探案》等剧集,以及《潮流合伙人》等综艺节目获得用户的青睐,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爱奇艺订阅会员规模达1.19亿人,同比增长23%,而会员服务收入也较2019年同期增长35%。疫情时期及后疫情时代对在线阅读行业的影响分析疫情期间,在线阅读行业呈现新的特征。而进入后疫情时代,读者热情回归常态,阅读、听书习惯仍存在,但休闲娱乐时间减少,对新书有着更大的需求。后疫情时代下,在线阅读平台的竞争也将回归到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的内容传输方面。中文在线:构建多元优势的数字内容生态中文在线:优质内容供给+共建,满足用户泛娱乐需求中文在线持续以有声书、数字内容供给行业,满足用户多元的泛娱乐需求。其拥有123万集/部、 28万小时的有声书资源;同时,与数字阅读、有声书、IP衍生领域的主流平台达成合作,共建数字内容渠道矩阵。中文在线:Chapters聚焦欧美市场,领跑海外阅读新赛道中文在线自2017年成立美国公司开启国际化战略后,随即由美国公司自主研发推出互动式视觉小说平台“Chapters”。 Chapters融入了中文在线文学基因与AVG游戏的强叙事风格,并将阅读模式从单线文字作品转化为图文并茂的形式,打破了传统单向阅读模式。截止至2020年3月,Chapters注册用户已达1500万。后疫情时代在线文娱行业发展趋势展望用户在线文娱习惯持续养成,中国在线文娱市场持续升温后疫情时代下,用户在线文娱习惯持续养成,中国在线文娱市场将保持持续升温态势。而在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的背景下,以90、00后年轻用户群以及三四线城市及以下的下沉市场将成为中国在线文娱平台重点布局的新消费群体。在线文娱市场呈现新内容、新业态后疫情时代,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动漫、网络文学、游戏、音乐等在线文娱内容形态将进一步交叉结合。此外,在线文娱与电商、教育、文旅等业态也将深度融合。与此同时,伴随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发展渗透,传统文娱也将加速线上化进程,以云综艺为典型的新型在线文娱类型将日益增多。5G技术驱动硬件与软件结合,用户在线娱乐体验提升后疫情时代下,5G新基建也在加速落地。5G时代下,AR、VR等技术也将进一步提升虚拟界面的表达能力。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新科技将为中国在线文娱行业带来全方位的体系重构以及娱乐体验升级,以互动广告、360°全景视角、AI虚拟人等全新的交互体验将不断优化。在线文娱行业原创潜力爆发,IP变现成主要变现路径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线文娱的核心载体仍以文化娱乐为主,内容品质将成为平台竞争的优势所在。后疫情时代,原创力量的潜力持续提升,IP打造将与潮流、品牌、国风等新元素更为密切结合。以音乐综艺为例,挖掘多元音乐生态的音乐综艺逐渐成为中国原创音乐人创作、培养的平台,围绕音乐综艺IP打造的内容付费、线下见面会、衍生品等进行的全链路IP开发,将为在线文娱行业释放更大的内容价值。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后疫情时代中国在线文娱行业研究报告》。

且夫得者

「资讯」重磅发布!2020内容产业年度报告

来源:财联社开篇2020新年伊始,以“新媒体,找新榜”为使命的互联网内容科技公司新榜在京举办每年一度的新榜大会,并发布《2020年内容产业年度报告》。这份报告围绕“科技赋能、内容破界”的大会主题,从内容受众破界、内容创作者破界、内容职能破界三个部分展开,分析了在经济、科技、社会等大背景下,内容供需双方的升级态势,以及内容向其他产业的积极渗透。下面,让我们开始这一趟破界之旅。受众破界科技助力内容生产与分发,内容创作与传播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从而使那些在常规印象中专属于特定受众群体的内容能够突破圈层,实现内容在受众层面的破界。首先,内容传播突破城乡地域的界限,城乡之间在内容层面互通有无。城乡用户同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而各大内容平台的搭建完善则使得各类内容能够迅速突破圈层,加快传播。村镇用户的眼界有了极大扩宽,观看图文与短视频的目的与城市用户并无二样。新榜调研数据显示,城乡用户观看图文与短视频的目的均集中在休闲放松、增长见识与学习技能三点上。另外,随着短视频拍摄制作门槛的进一步降低,村镇用户已经成为短视频内容创作的生力军,62.6%的村镇用户在2019年发布过短视频。新榜调研数据表明,44.9%的城市用户对乡村风格的内容感兴趣,三农优质内容使得大量乡间好物被看见、被喜欢、被消费,城里人更加真实地感受广袤乡村。这种内容的破界交流达到了“内容扶贫”的效果:村镇用户通过内容平台也可以学习大量的农业以及相关生产生活技能知识(教育扶贫);他们也通过短视频与直播圈粉、卖货,打通农产品销售通路(电商扶贫);村镇的优美自然风光能够得到发现与欣赏,吸引城里人从在内容平台“云农家乐”到亲身前往实地打卡游玩(文旅扶贫)。其次,内容的传播突破了老少代际的界限。我们在90后、00后身上,除了能感受到他们的年轻活力之外,也能发现一些超越常规认知的现象,既有在某些领域极致的专业性,也有修身养性的“惜命”表现。一方面,年轻一代人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优势逐渐开始显现,自身才华与钻研精神使得他们能够在更短时间内达到某方面的极致专业,并能够在内容平台展示自己的能力。这其中的佼佼者已经通过内容平台进行授课,圈粉变现。另一方面,90后也已开始注重自身保养,对抗初老。新榜调研数据显示,近八成的90后用户对养生内容感兴趣,90后用户也已成为各类保健养生品的消费主力军。再看老年人群体,除了传统思想较浓重的“老老人”之外,消费积极、兴趣广泛的“新老人”的关注点则紧跟流行趋势。新榜调研发现,老年用户对流行文化内容感兴趣的占比达到了72.4%。他们的手机中安装了各种新闻、视频APP,并且,他们对于内容消费也表现得相当积极,不输于年轻人。再者,内容的传播突破了国家文化的界限。以短视频为代表的自媒体内容平台在国内的普及,为外国友人提供了一个更为直观的在中国展示的舞台。这其中涌现出一批人气爆棚、深受国内用户喜爱的“老外”。新榜分析了其中较为活跃的100张外国面孔,他们遍布世界各地,以搞笑和美女类目居多。与此同时,以李子柒为代表的中国创作者,也在推动内容出海、文化输出,促进跨国境的内容双向交流,得到了全球用户和中国主流媒体的关注和赞许。分析这些优秀的出海创作者发现,其内容具有六个共性标签:突破语言壁垒、美食等高共鸣领域、中国烙印、独特创意、视频制作精良、视听感官享受。创作者破界创作者同样在破界,他们的创作介质、身份背景更加多元,传播能力进一步下放,人人皆可创作,内容的江湖更加异彩纷呈。第一,创作介质破界,短视频供需两旺,与图文分庭抗礼。2019年,短视频的火越烧越旺。根据CNNIC数据,去年上半年短视频应用使用时长继续提升。新榜调研数据显示,用户花费在短视频的时间相比于图文、漫画、直播、音频,有大幅提升。另外,新榜每年一度的创作者调研也表明,从事图文创作的比例在下降,而短视频比例有明显上升。部分创作者从图文转战短视频,不同介质之间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使得内容生态更加丰富。根据新榜汇总微信、抖音、淘直播2019年TOP100的账号数据,我们能清晰看到不同介质如同泾渭分明的江河一般,极少交汇。微信与抖音有4%的重合率,微信与淘直播是0,抖音与淘直播只有1%。不同的河流内部则是风起云涌,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相比于微信,抖音与淘直播的迭代速度非常快,在全年抖音Top100的榜单中,仅有1.4%的账号上榜10次以上,多数账号在一夜风光之后就归于平静。无恒强者,没有赢家通吃,这是这条赛道的魅力,也是残酷之处。选择短视频这条赛道的勇士也请注意你的起跑姿势,在抖音平台中,我们看到在时尚、情感、美食、才艺这些门类,不论是参与者数量、所获得的流量都已经呈现出了红海局面,而文化、旅游、健康、科技等知识技能领域仍有机会。并且,在短视频生产过程中,单打独斗的小作坊无法发挥势能,MCN的工业化生产成为主流的生产模式,通过高投入、多人作战,以小组赛马的方式决出爆款,再快速复制,稳定输出,打好持久战。新榜近日上线的抖音全场景AI数据平台“新抖”,能够全面发掘热门视频、音乐,爆款商品及优质账号,有效助力账号运营变现,品牌策略投放。主要功能包括受众人群画像、AI协同过滤、搜索结果聚合查询、作品回采、分钟级监测等,覆盖素材创意、高效运营、种草带货、私有数据管理等多场景需求。第二,创作者的身份也在破界。原先,“做内容的人”特指媒体工作者,而在今天,“内容人”的外延扩大。根据新榜调研,具有媒体从业经验的创作者仅占两成,四成人士跨行而来、背景多元。其中,以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居多,也不乏基建、教育、零售行业的人涌入进来。去年一些火出圈的创作者背景也很有趣,比如说“本亮大叔”是一位地道的农民,“老四的快乐生活”是一名快递员。与此同时,随着新消费等形态崛起,传播导向型组织纷纷涌现,内容相关岗位也日渐成为企业的标配。根据猎聘研究院大数据,企业招聘与“新媒体”有关的岗位数量持续增多,其中非互联网非媒体行业的企业占将近一半。针对企业对新媒体运营的需求,新榜学院推出了从基础到进阶、再到高阶的综合课程,帮助企业高效组建团队、生产内容,通过建立私域流量,实现销售转化。第三,创作能力破界,KOC的传播势能和商业价值突显。KOC,是能够影响周围人群的发声者。从新榜KOC自助接单平台“社群宝”的入驻群名词频能看出,在育儿、团购、车友、健康等领域中,一直隐藏着“身边的意见领袖”。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营销重心的转移,继明星、KOL之后,KOC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释放商业价值。头部内容APP和第三方公司提供了标准化的自助交易平台,让广告主与KOC的双选变得更便捷。新榜KOC自助接单平台“自媒宝”的交易数据显示,接单公众号中,近半数的粉丝在1万以下,成交订单的文章阅读数一大半不到500。抖音和快手的接单平台中也已经有了KOC的标准报价。KOC具有成本低廉、“注水率”低、接近精准用户的优点,在内容营销中可以发挥聚沙成塔的效用。新榜KOC自助接单平台“自媒宝”中有一些有趣的案例,比如某招投标信息平台,是非常B端、小众的行业,可做营销的渠道非常有限,通过自媒宝,他们可以触达到各地的资讯网站、行业网站。该客户一年多次投放,只花了28万,就实现了77万次的精准曝光,并获取了有价值的销售线索。此外,KOC不仅有量和价的优势,还可以实现CPS分销,直接带来转化。在品牌整合营销中,KOC也逐渐成为重要补充。携程去年20周年举办了很多活动,其中包含了在北京、上海两城市地铁举办的“镜兴旅行图鉴”活动,当时采用了KOL推广+KOC曝光的模式,引导小红书素人打卡,这种模式能够将品牌的理念触达到目标群体的最末端。内容职能破界内容为水,善利万物。在今天,内容已经渗透各行各业,成为重要的职能工具,帮助企业实现品牌溢价、货架更新和CRM工具升级。内容职能破界之一——内容成全“新品牌”做内容的人都认可这样一个观点——“用产品的思维做内容”,而对于企业,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即“用内容的思维做品牌”。中国的新一代消费势力正在崛起,新兴消费者选购商品时远不止消费“功能”,而是更加重视文化内涵,产品需求和内容需求深度融合。根据新榜的调研,77.2%的消费者表示一件商品的文化内涵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其中有10.1%甚至表示文化内涵是其购买商品的首要决策因素。其中,消费者购买服装饰品、家居用品和食品酒水时尤其看重文化内涵,购买汽车、3C数码产品则功能和文化内涵并重,消费美妆和母婴产品时则更关注功能。企业通过内容为产品增值,从而升级新品牌的主要途径有二:内功,产品自带内容基因;外功,借用KOL内容属性。拥有内容基因的产品本身就可以自然诱发社交谈资,具有自传播能力。内容基因深入到产品中,可以从品牌故事、品牌理念、产品创意、产品包装等角度体现出来,实现产品增值。因为有了内容的注入,所以有了对抗人生低谷的励志褚橙、0糖0脂0卡的健康饮品元气森林、结合地域文化的可口可乐城市罐和为礼物而生的高颜值香薰观夏。头部KOL具有原创性和影响力,头部KOL和品牌合作进行内容营销、联合出品,让普通产品溢价,溢出的价值就是内容的价值。2019年上半年,中国平安通过新榜内容营销服务进行了一系列的KOL投放,推广“平安励志计划”,其中,GQ实验室的原创条漫还原年轻人的生活场景,对比强烈、表达幽默,获得10W+阅读。内容职能破界之二——内容成就“新货架”2019年,短视频和直播成为不能忽视的新红利渠道。新榜调研显示,68.5%的消费者表示2019年的非计划性消费相比去年有增加,其中21.1%表示增加幅度较大。短视频带货和直播电商是催化非计划性消费增长的因子,多媒体全方位的商品展示、融合消费场景的种草内容、深谙人性的销售套路、诱人的价格和促销,激起手机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指购天下,拔草买不停。短视频带货和直播电商,这些新货架既是广告也是卖场,不仅占领用户心智,并且即时驱动购买行为。无论是短视频带货还是直播电商,人货场皆缺一不可,不同点是前者更多是内容力的较量,后者则更多依赖商品力的比拼。短视频带货根据新榜调研和双十一抖音官方数据,美妆、服饰、美食三类商品通过短视频带货转化效果较好,其次是日用、母婴。这几类商品单价低、佣金高,且决策成本低、消费频率高,符合消费者和创作者双方诉求,更容易在短视频平台成为爆品。短视频带货的逻辑可以简单归纳为:优质内容+规模效应。好的产品要依托好的内容,目前高转化的带货短视频可以归纳为种草类、评测类和剧情类三类。同时,平台开始发力打击低质内容,三页流、蒙概率、伪原创等内容都是平台重点肃清对象。短视频带货追求的不是一次性的单品爆炸,而是规模化的回报。一般情况下,当商品销售净收入大于各项成本之和(制作、流量、税费等),就可以进行规模投放,从而获得稳健收益。随着短视频带货更加规范,创作者需要将重心偏向内容制作,而不是钻空子、薅流量。短视频主要通过算法分发,粉丝并不是核心要素,大KOL也不能百发百中,规模化的KOC矩阵是品效合一的保障。新榜经过近一年的验证和优化,推出KOL+KOC带货组合套餐——「魔抖矩阵」,一方面对接顶流MCN达人和海量KOC,提供商品匹配和优质内容脚本,另一方面对接品牌货主,进行规模化的带货投放,品效合一。直播电商2019年被称为直播电商元年,根据光大证券数据,预计2019年淘宝直播实现GMV2500亿,抖音直播、快手直播分别实现GMV400亿和250亿。一线主播的年销售能力比肩一线城市大型商场。除了在淘宝生态内具有惊人的导购能力,以薇娅、李佳琦为代表的淘宝头部主播,已经具备突破全网的内容力和影响力,他们的百度指数保持在月均1万以上,并开始参加杂志、综艺等拍摄。主播的出圈也意味着直播电商这一购物形态正在被消费者广泛熟知和接纳。直播间本质是线上卖场,高性价比的商品是用户消费的首要原因。主播的控场和销售能力以及直播时长是促成销售的直接动力。此外,商品的选择、品牌及供应链对接、直播策划与执行,都需要依靠强大的运营保证。直播的形式解决了种草拔草分离的问题,能够有效地帮助平台实现商业闭环,正在成为电商标配。以小红书、拼多多为代表的各大电商平台,去年陆续上线直播功能。品牌也开始重视重视直播电商,培养自家主播,并将直播作为日销渠道,天猫双11预售首日,1.7万个品牌开启直播。此外,原产地直播也成为新趋势,直播电商极大缩短了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链条。内容职能破界之三——内容成为“新工具”2019年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同比下降8.8%,线上广告遭遇第一次下跌。另一方面,企业在客户体验和关系管理(CRM)软件方面的支出、微信营销生态的投入和APP内容运营上增加了较多的投入。企业预算流向CRM,内容池建设是重要构成,内容成为运营企业私域、塑造更广深用户链接的重要工具。内容作用于企业CRM的各个链条。新榜内容云的客户服务案例证明,企业通过在私域(微信生态/APP)上不断更新优质内容,能够获取用户关注并与之建立持续沟通,在运营的过程中,企业通过用户的内容偏好建立标签,细化用户画像,根据用户偏好精准分发,实现销售转化。目前,招商银行掌上生活APP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内容生态,除自产内容及采购版权外,还邀请内容创作者入驻,内容涵盖金融、美食、旅行、科技、汽车、影视等多个方面,为用户供给丰富的内容。此外,2019年12月企业微信3.0版本的公布也值得关注。新版本带来更加完善的私域运营方案。企业员工拥有官方认证身份,可以通过个人号、微信群、朋友圈与客户深度链接。同时,企业微信继承了微信的支付、小程序等服务能力,通过企业微信,企业可以打通微信生态,直接触达消费市场,实现用户细分、数字管理和精准转化。新榜“企微通”,是搭载在企业微信环境下的客户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和管理最宝贵的私域流量池,配合小程序等,有效提升用户留存和交易。结语2019年的新媒体内容产业,变数在增加,变化在加速,内容受众的消费水准在提高、需求更多元,借助科技赋能,内容创作者、平台纷纷打破既有的势力范围,出圈、迭代,将内容的媒体价值和商业价值最大化。在流量红利消失的激烈竞争中,有人为了停滞不前的阅读量和营收而焦虑,有人破界成功、迅速崛起,我们坚信,机会始终存在,但只留给那些迎难而上、拥抱变化、主动适应的勤奋者,新的一年,新榜将与各位继续并肩前行!

感兴

艾媒咨询:2020上半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在疫情期间“宅经济”的刺激下,在线直播行业恢复了强势增长劲头,预计2020年用户规模将有望达到5.26亿人。在线直播行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形成创新模式“直播+”,同时,专业性更高、制作更精良的 PGC内容也成为直播行业内容创新的发展方向。直播平台以媒介优势与扶贫、公益课程相结合,传递正能量实现社会价值。(《艾媒咨询|2020上半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38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核心观点“宅经济”助推直播行业,2020年在线直播行业用户规模预计达5.26亿人。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整体保持稳定上升的发展态势。网络直播行业在经历高速增长后经历了2018-2019年的行业沉淀阶段,而2020年在疫情期间“宅经济”的刺激行业又恢复了强势增长劲头。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将有望达到5.26亿人。深耕内容,多领域渗透,在线直播行业深挖经济潜力同时彰显社会价值。“直播+”模式赋能传统产业,重构传统场景、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多领域渗透带动社会就业新动态,跨界直播、跨界综艺等形式层出不穷。直播平台以自身流量优势旨在实现社会价值,在助力公益、助农扶贫和抗议救援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内容不断丰富,在线直播成为社会主流声音传播渠道。疫情期间,各直播平台和新闻机构等严肃媒体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及时宣传最新资讯,助力抗议救援。未来直播平台不仅是娱乐内容传播的平台,同时也能成为社会主流资讯内容传播的重要渠道。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在线直播行业进入多维发展阶段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的发展主要经历四个时代。2005年开始的第一个时代可以概括为秀场直播互动时代,YY语音、六间房等秀场直播平台以秀场直播、观众打赏作为主要运营模式;2014年以来,随着游戏市场的发展,斗鱼、虎牙等游戏直播平台高速发展;2017年以来随着移动设备进一步普及,移动互联网用户逐渐扩大,庞大的用户群为垂直内容的演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19年,“云购物”、“云学习”、“云演出”等各种各样的直播创新层出不穷,直播与传统行业进一步融合。中国在线直播行业发展进入多维发展、多强并行的成熟阶段。中国在线直播行业图谱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用户规模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整体保持稳定上升的发展态势。网络直播行业在经历高速增长后经历了2018-2019年的行业沉淀阶段,而2020年疫情期间受到“宅经济”的刺激行业又恢复了强势增长劲头。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用户规模将有望达到5.26亿人。模式创新:直播+赋能传统产业“直播+”模式以直播媒介输出社会价值,模式重构传统场景、创新商业模式,促进在线直播向细分领域拓展。主要包括直播+电商、直播+文旅、直播+本地生活、直播+教培、直播+演出等,进一步提升直播渗透率,使在线直播更加生活化、日常化。内容创新:UGC走向PGC,平台发力自制内容赛道当市场继续发展,观众对同质化的 UGC 内容审美疲劳,那么专业性更高、制作更精良的 PGC内容则成为直播行业新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除了UGC内容,越来越多的直播平台已经开始涉足PGC内容,其根本目的是通过高质量的PGC内容来获得更多的泛用户并提高人口红利。公益力量:平台传递正能量,主担社会责任直播平台以媒介优势实现社会价值,主要包括直播+扶贫、直播+抗疫、直播+公益课程等方式,在公益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为重要的角色。2020上半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发展特征总结直播+发展潜力直播+万物趋势凸显,直播+电商、直播+文旅、直播+本地生活、直播+教培、直播+演出等创新模式层出不穷,成为商家营销新模式以及大众文化娱乐基础媒介。直播+社会价值直播平台凭借其大流量的媒介优势,加速实现社会价值。直播企业严格自律,深化内容生产;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肩负网络视听媒介平台传播使命。用户观看需求多样化,集娱乐、购物、学习于一体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 2020上半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用户观看直播的原因和动机中,前三分别是消遣娱乐、了解产品信息和获取知识技能。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用户观看直播主的需求逐渐多样化,不再仅限于娱乐,在线直播平台也开始针对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升级直播产品和内容。直播+渗透至各个领域,娱乐消遣仍为主流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 2020上半年,直播+娱乐消遣仍是主流,除娱乐消遣外, “直播+”渗透到更广泛的领域,休闲购物、社交互动、资讯传播、营销推广、学习培训等不同场景都用到直播+。趣味挑战成为泛娱乐平台直播用户的偏好创新形式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用户对泛娱乐平台创新内容更偏于新奇有趣的趣味挑战、脱口秀形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直播平台内容生态不断丰富完善,创新高质量、丰富有趣的内容将成为泛娱乐直播平台的重要立足点。近六成用户认为直播平台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近六成受访用户认为直播平台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突出,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当前,随着直播+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直播平台也利用直播+媒介优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内容同质化泛娱乐直播平台最大痛点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用户认为泛娱乐直播平台存在内容同质化问题,此外,主播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创新及内容低俗也成为用户关注重点。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娱乐平台应该积极创新,提升直播内容的质量以更好地发展。用户认为内容优化为解决规范化问题最主要途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用户认为解决泛娱乐平台规范问题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平台自身。四成用户认为平台应加大优质自制节目、内容的布局。此外用户也认为提高监督意识,及时举报反馈不良内容及现象是重要途径。KK直播:深耕内容,寻求发展新机遇作为国内手机娱乐直播的开创者,KK直播深耕泛娱乐直播,寻求合作与突破,独立主播数量达20万,合作经纪公司超过600家,实现累积注册用户1.5亿,构筑了强大的平台生态和流量变现模式。 KK直播深耕平台内容,以强互动性获得高用户黏性和满意度,通过战略合作、直播出海等方式不断寻求发展新机。KK直播:承担社会责任,社会价值凸显KK直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等主办的2020创新型国家发展论坛暨发布会中荣获金i奖“2020年度正能量先锋直播平台”奖项。截至2020年6月底,KK直播已完成正能量主题直播8500多场,涉及文化、科技、历史、军事、体育、教育、公益等众多内容,累计直播时长3.3万余小时,在线观看4.1亿人次,参与主播达500余名。中国在线直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直播内容日渐丰富,精品化发展,赋能主流媒体,传递主流声音监管逐步完善、平台布局日益成熟、年轻用户群为主的用户需求等加快在线直播行业内容生产的精品化和去俗化。目前直播行业的内容生态已经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从疫情期间新闻机构等严肃媒体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可以看出,严肃内容与社会民生、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用户对于严肃内容的需求仍然是刚需,直播平台不仅是娱乐内容传播的平台,同时也是严肃内容的传播渠道,为传递主流声音提供了新的阵地。技术赋能升级直播体验,“直播+”融入各个场景随着5G等新基建浪潮发展,技术赋能直播升级可期。直播画质清晰度、速度流畅度将有大幅提升,同时新技术催生沉浸式、实时交互的直播模式发展,助推直播体验升级。此外,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直播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行业生态日益丰富。直播+电商、直播+文旅、直播+本地生活、直播+教培、直播+演出等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深挖下沉市场人口红利直播场景发挥下沉优势,赋能传统行业挖掘下沉城市用户红利。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用户下沉是近年来互联网发展的关键点之一,对于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娱乐方式较少,而空闲的娱乐时间较为丰富,加强对该部分用户的挖掘,可以为在线直播开辟市场空间。在线直播市场下沉发展,也将推进在线直播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直播助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直播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起助推作用,后疫情时代,直播搭建的多渠道并行方案成增强经济韧性的有效路径。以罗永浩电商直播为代表的消费现象,体现出了直播这种媒介形式极强的互动性和临场感,直播所构筑起的互动场景,充分满足了消费者追求真实、现场示范商品等心理需求,相对于传统的电商模式,激发了用户购物欲望。可以预见即使疫情结束,未来直播也将成为零售业、制造业等行业的标配销售渠道。本文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0上半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研究报告》。

想入非非

艾媒咨询|2020-2021年中国电子商票行业研究及趋势分析报告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票据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达到百万亿级。随着中国实体经济恢复向好,金融活动将会更加活跃,商票融资方式逐步多样化,为电子商票的发展提供了机遇。2009年以来,中国电子商票行业迅速发展,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参与者的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9年底,中国票据交易系统共接入法人机构2884家,会员2913家,系统参与者101622家。(《艾媒咨询|2020-2021年中国电子商票行业研究及趋势分析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198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商业汇票行业界定和分类1、行业基本概念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汇票一般有三个当事人,即出票人、收款人和付款人。(1)出票人工商企业需要使用商业汇票时,可成为出票人。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的主要区别是:银行汇票的出票人是银行,商业汇票的出票人是工商企业。(2)收款人是商业汇票上实际载明的收取汇票金额的人。其有以下情况:A、如果出票人是基础关系中的债务人,收款人应当是其相对债权人;该债权人收到票据后,向与出票人有资金关系的其他工商企业或银行提示承兑,该债权人即可凭票据在规定日期收取款项。B、如果出票人是基础关系中的债权人,那么出票人应当是收款人;在这种情况下,出票人作为债权人向其相对债务人签发汇票,再由该债务人向其开户银行提示承兑(并供应充足资金)后,再将汇票还给出票人;原出票人可在规定日期持票通过银行收取债务人的票面金额。(3)付款人即对商业汇票金额实际付款的人。其有以下情况:A、在出票人是债务人时,其相对债权人成为票据收款人,相对债权人可持票向出票人的开户银行提示承兑,由该银行从出票人的银行存款中代为付款,出票人是实际付款人;或者根据与出票人的约定,该债权人向与出票人有资金关系的其他工商企业提示承兑,该工商企业向该债权人付款并成为实际付款人;B、在出票人是债权人时,其相对债务人收到票据后,可持票向其开户银行提示承兑并供应充足的资金,由该银行从该债务人的银行存款中向出票人代为付款,该债务人是实际付款人。 2、行业分类根据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汇票主要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1)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票据。商业汇票的付款人为承兑人。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为在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2)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并由其开户银行承兑的票据。每张票面金额最高为1000万元(含)。银行承兑汇票按票面金额向承兑申请人收取万分之五的手续费,不足10元的按10元计。承兑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承兑申请人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未付款的,按规定计收逾期罚息。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A、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B、与承兑银行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C、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购销合同及其增值税发票;D、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良好的结算记录和结算信誉;E、与银行信贷关系良好,无贷款逾期记录;F、能提供相应的担保,或按要求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5、应用领域商业汇票可以背书转让,是一种信用性票据。票据一般适用于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有延期付款需求的各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医疗卫生、机关学校等单位,特别是商品价格较高,交易金额较大的民营企业之间使用这种票据比较普遍。钢铁、汽车、石油、家电、医药行业交易票据使用量相当大。目前,在钢铁、汽车、石油、家电、医药等行业,商业汇票结算使用量在80%以上。大宗商品贸易中使用票据最多,煤炭、钢材、合金、水泥等等市场上都大量采用票据支付手段,主要是涉及金额大,可充分使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活动发展。在交易计价中,不同期限票据相应商品的价格折扣不同,可将票据对应贴息充分考虑进商品的价格内。此外,钢铁经销商、汽车经销商、成品油经销商、医药经销商对银行需求的主要融资工具就是票据。这些行业票据使用多年,各交易主体对票据较为熟悉。公路、航空、大学、医院、铁路、报纸、电力这些行业属于使用票据的新贵,这些年票据使用量逐年上升。这些客户使用票据得益于银行大力营销,多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出于竞争考虑才取得的票据营销结果。这些客户是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的主要客户群体。普遍实力较强、履约能力较好,因此,这些客户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在市场接受承兑较好。 第一章:2019-2020年中国商业汇票发展环境分析 1.1 2019-2020年中国商业汇票行业PEST分析1.1.1 政治和法律环境(1)2019年中国商业汇票政策环境:行业法规中国商业汇票行业的运行以2004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和2016年发布的《票据交易管理办法》为基础。随着商业汇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行业内出现套利乱象,2019年银行业对商业汇票行业监管趋于严格。2019年监管层对票据市场影响的着力点主要在票据“供给端”,力在引导票据业务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票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3)社会融资规模2020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继续扩大,2月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较1月大幅减少近75%,而该数据在3月却迎来爆发式增长,达到了51.8亿元,并在上半年的剩余时段逐渐趋于稳定。8月新增信贷1.28万亿,同比多增700亿,基本符合季节性特征;信贷余额增速13%,已经连续3个月走平或回落,显示了信贷延续收紧、货币政策边际收敛。从信贷结构上看,8月信贷结构进一步改善。8月新增居民短贷2844亿,创过去5年以来同期最高值,对应8月消费同比实现年内首次正增长,居民端短贷连续第六个月实现同比多增,与居民消费持续好转相一致;居民中长期贷款5571亿,虽然低于7月值,但连续三个月同比多增超过1000亿,反映了房地产销售的持续向好。企业端,中长期贷款当月净增7252亿元,继续明显好于企业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显示了基建、房地产投资持续向好,对贷款的需求旺盛。票据融资是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目前,使用票据融资的企业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六成。票据在解决账款拖欠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随着票据融资便利性提高、融资成本降低,票据流转加快,大量企业通过签发和转让票据解决账款拖欠和资金周转问题。据统计,已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中,中小微企业的比重为62%。(4)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在技术创新的政策驱动下,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呈明显上升态势。2019年中国工业增加总值317109亿元,同比增长5.3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工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为电子商票的发展提供了空间。1.1.3 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2)企业借贷情况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9年中国企业盈利恶化、融资环境趋紧,资产负债率上升十分显著,实体经济杠杆率较高。从资产端来看,企业应收账款涨幅趋快,企业货币周转速度趋缓,现金流断裂风险增大。数据显示, 2019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7.40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5%。分地区来看, 2019年末东部地区工业企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15306亿元,升幅同比回落2.9%,中部地区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33965亿元,升幅同比回落5.8%,西部地区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24749亿元,升幅同比回落7.7%。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19年尽管升幅下降,但是应收款金额仍较庞大。若应收账款票据化,应收账款应走票据化之路,将发挥票据支付,融资等功能。企业可以类似较低的票据贴现成本获得资金,又能加快资金周转率提升经营利润,深化票据融资功能,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极大提高融资效率。 1.3 2019-2020年中国商业汇票行业生命周期分析(2)产业周期中国的商业汇票产业到目前为止总共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99年起步的探索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商品加速生产和流通,票据作为商业信用的载体获得新生,成为九十年代解决企业间“三角债”问题的主要工具,故而该阶段的特征是票据业务呈自然发展状态,承兑业务发展较快,贴现业务相对较少,票据交易极为不活跃。第二阶段是2000—2015年的迅猛增长阶段。2015年票据市场累计贴现量达到102.1万亿元,较1999年增长409倍,年均增长率达到45.61%;累计承兑量22.4万亿元,较1999增长44倍,年均增长率26.71%。这一阶段,经济繁荣带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和票源增加,票据作为重要的信贷资产得到商业银行的广泛重视,票据的多重功能迎合了中小银行的需求。因此,票据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承兑业务增速高于宏观经济增长,票据资产交易属性更加明显,流通周转速度加快。第三阶段是2016年至今的规范稳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金融去杠杆和监管强化逐步得到推进和深化,票据市场前期高速增长所积累的风险集中爆发,票据业务开始回归本源,资金内循环和嵌套减少,业务链条缩短,监管套利叫停,业务开展更趋规范和稳健,总体行业趋势向好,交易规模出现萎缩。(1)票据行业业务增长性2019年全年中国票据业务总量达13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9.04%。从承兑业务来看,2019年签发承兑20.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5%;企业背书4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6.86%;从贴现业务来看,全年累计票据贴现12.46万亿元,同比增长25.33%,全市场贴现未到期金额为8.0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9万亿元,增长22.55%。;从票据交易来看,票据交易50.94万亿元,同比增长22.01%。2020年上半年,在全力抗击新冠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过程中,票据市场落实逆周期调控政策要求,快速地扩大票据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服务实体企业的导向更加突出。上半年,票据市场业务总量7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7.26%。其中,签发承兑11.68万亿元,增长16.58%;背书22.81万亿元,增长2.5%;贴现7.86万亿元,增长24.23%;交易34.83万亿元,增长28.0%。 第二章:2019-2020年中国商业汇票行业发展概况 2.1 2019-2020年中国商业汇票行业整体运行情况综述2.1.1 商业汇票行业产品结构(1)票据承兑市场票据承兑是指票据付款人承诺在票据到期日支付票载金额的行为,是汇票特有的票据行为,主要目的在于明确汇票付款人的票据责任。承兑的本质是经营信用,由出票人通过申请银行开具由银行或者企业自身承兑后的商业汇票给收款人。在承兑的过程中商业承兑汇票基于企业自身经营和信用状况的好坏,而银行承兑汇票实现了商业信用增信为银行信用。票据承兑市场是票据市场的一级市场(即发行市场),在这个市场里票据作为一种信用凭证诞生,实现融资的功能。(4)票据再贴现市场票据再贴现是指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汇票向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贴现,实际上是中国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再贴现是中国人民银行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之一,它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筹资成本,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控制货币供应总量,而且可以按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有选择地对不同种类的票据进行融资,促进结构调整。票据再贴现市场是票据市场的三级市场。 2.1.2 2020年商业汇票行业运行特点(1)市场利率2020年上半年,中国票据市场利率先降后升,政策传导效率较高。一是交易端利率同比下行、环比回升。6月份,票据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2.56%,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98%,较上年同期皆有下降。二是贴现端利率同步变化。6月份,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2.83%,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分别下降80和41个基点,较同期LPR(一年期)低102个基点,较好实现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政策目标。7-8月份,受人民银行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政策影响,在货币市场利率整体走高的情况下,票据利率延续前期的上升势头。8 月,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 3.03%,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 2.72%,较上月均上升 8 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 2.18%,较上月上升 14 个基点。 2.3 2019-2020年中国商业汇票行业企业分析2.3.1 2019年中国商业汇票行业企业数量区域结构票据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常用的金融工具,其规模的大小能够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活跃程度。2019年中国华东和华中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用票量增长较快,其票据签发及背书量合计市场占比达到60.77%。2020年第一季度(Q1),东部地区的票据签发及分布比例最高,达到66.56%,中部及西部地区则都占据一成左右的业务量。2.3.2 2019年中国商业汇票行业企业数量规模结构2020年,中小微企业市场占比高位回落,票据已经成为解决民企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工具。2020年3月末,出票人为大型、中型和小微企业的票据承兑余额分别为 3.98、2.91 和 6.53 万亿元,占承兑余额比例为 29.68%、21.67%和 48.65%,同比分别上升 0.06、下降 0.71 和上升 0.64 个百分点。从贴现看,3 月末贴现申请人为大型、中型和小微企业的贴现余额分别为 1.69、1.60 和 5.82 万亿元,占贴现余额比例为 18.6%、17.56%和 63.84%,同比分别上升 2.4、1.67 和下降 4.07 个百分点。 第三章:2020年中国电子商票发展阶段及环境分析 3.1 中国电子商票行业衍变历程中国的商业汇票市场发展历程较短,起步也比较晚,在改革开放后基于社会经济的需要,通过研究和借鉴西方的模式,直到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才开始推行“三票一卡”,倡导商业银行发展票据业务。当年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率先办理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人行开始试办再贴现业务。3.3 2019-2020年电子商票发展产业环境3.3.1 票据市场规模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商票承兑、贴现、转贴现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促进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06〕385号)出台以后,商票的贴现和再贴现业务也逐步开展起来。根据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数据,票据市场在经历去杠杆和脱虚向实后,各类业务取得明显增长。2019年的全年业务总量达13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9.04%;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上半年业务量也达到77.81万亿元,预计今年全年的票据业务量将超过2019年。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票据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达到百万亿级。随着中国实体经济恢复向好,金融活动将会更加活跃,加上社会接受度持续扩大,企业的开票需求会不断增加,商票发展前景巨大,特别是电子商票的发展持续向好。3.3.2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DCS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lectronic Commercial Draft System)简称ECDS,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依托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接收、登记、转发电子商业汇票数据电文,提供与电子商业汇票货币给付、资金清算行为相关服务并提供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和商业汇票公开报价服务的综合性业务处理平台。《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规定,电子商票的出票、承兑、背书、保证、提示付款和追索等业务,必须通过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办理。第四章:2019-2020年中国电子商票发展驱动因素分析2009年以来,中国电子商票行业迅速发展,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参与者的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9年底,中国票据交易系统共接入法人机构2884家,会员2913家,系统参与者101622家。随着电子商票行业的运营模式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市场探索出了顺应市场发展的新路径,丰富了电子商票的市场主体和产品。当前,中国电子商票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经济环境、社会需求和技术迭代四个方面。4.2 2020年中国电子商票行业发展社会需求调查分析4.2.1 市场需求发展电子票据尤其是电子商票是货币供给侧改革的重大举措,商业汇票具有支付工具和信用工具的综合功能,以上下游关系密切的产业链龙头企业或集团企业为重点,作为应收、应付款工具,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使用电票。进一步普及电票账户,推广电票直接支付功能,从而实现零成本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GDP健康快速增长。近年来,中国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余额呈递增的趋势,2020年1-7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类企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余额为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流动资金的风险依然存在,流动性风险有增加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引导企业广泛运用电子商票作为应收应付款工具,盘活企业应收账款,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成为企业出路之一。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一方面,上市公司在接受商票作为销售回款凭证的意愿增加,开始对商票作为商业信用载体的工具认识程度加深。另一方面,企业也希望通过借助自己的应付商票去构建自己的商业信用体系。在宏观经济复杂的背景下,截止2019年半年度的应付商票余额已经超过过去历年年度余额。根据目前经济下行形势,上市公司在银行取得的授信额度减少,导致信贷或银票的承兑额度也在减少。以及随着供应链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供应链层级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供应链条上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需要盘活。此外,商票这一结算工具,可以作为更有力的确权工具,可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践行大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在票据融资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企业票据融资的意愿增强。相对贷款和其他融资方式,票据期限短、便利性高、流动性好,是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同时,再贴现政策加大信贷结构的引导优化,票据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4.2.2 商票交易二级市场票据市场是票据进行交易的场所,由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组成。一级市场主要完成票据的签发、贴现业务,为二级市场提供基础票源;二级市场是票据或票据衍生品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转贴现、再贴现等交易的场所。因而,电子商票交易市场也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由于电子商票流通性比纸质商票好,因而有利于激发二级市场的活力。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一级票据市场增加了社会企业的融资通道和融资总量,二级票据市场较低企业贴现成本,二者推动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未来,随着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近一步普及,纸票商票和电子商票加速融合,票据市场将会迸发出新活力,有力促进中国实体经济和资金市场的发展。第五章:2019-2020年中国电子商票行业核心数据分析5.1 中国电子商票市场规模及发展潜力数据分析自2009年上线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以来,中国电子商票交易实现了快速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家当前的经济更加繁荣,企业开票贴票需求增加;国家也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推动商票融资发展;国际贸易摩擦趋缓,国际经济环境持续向好。内外发展环境共同推动下,加上金融科技技术迭代升级,中国电子商票市场迎来了繁荣发展时代。5.1.1 中国电子商票市场规模数据分析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作为电子支付在票据业务中的应用方式整体增长较快,自2009年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开始,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业务始终保持快速增长。2019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业务量共计为102.60万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61%。(注:2013年以前,统计业务仅包括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出票和承兑业务,2013年统计口径变化,增加贴现和转贴现业务;2017年统计口径再次发生变化,统计业务增加质押式回购业务)从电子商票出票总金额增速来看,2011-2019年,增速出现波动下降趋势。2011年增速高达100%,2012-2013年分别降至74.07%、69.15%,到了2014年回升至96.86%,随后除了2015年,几乎一路下降,但仍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速水平。 5.2.1 2020年疫情期间中国电子商票舆情监测数据2020年的新冠状疫情抑制了人们短期的线下需求,对行业形成的只是了短期冲击。但从行业企业来看,特别是餐饮、影院、线下培训等线下场景消费型的中小企业,疫情期间企业收入和现金流被迫中断,然而租金等刚性成本持续产生,这种短期经营困难可能直接导致部分企业被淘汰出局。因此,不少中小企业呼吁政府出台政策,减免房租,减少税费,增加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倾斜性支持,实际增加企业低息贷款,以帮助中小企业渡过这次的难关。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控系统显示,经过疫情较为艰难的第一季度后,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稳步推进,复工复产的脚步也在加快,因而4-5月份企业票据活动开始回升,到了2020年6月到9月中旬,除了6月28日央行出台《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引起短暂的网络关注外,全国对电子商票一直保持相对较低的网络热度。虽然热度较低,但是电子商票作为企业商业信用贷款的一种模式,其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交易等票据业务与供应链金融密切相关,因而拥有票据业务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都会密切关注电子商票行业动态。 5.2.2 2020年疫情期间中国电子商票行业结构数据随着疫情对中国影响的逐渐减弱,中国商票业务量明显增长,2020年7月达到76107.66亿元。其中,商票转贴现业务33119.09亿元,资金占比最高,但同比下降最多,降幅达到16.43%;回购业务18804.77亿元,同比增长最高,增幅58.65%。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27日,2月中国商票日均承兑发生额(剔除春节假期)是467亿元,日均贴现额(剔除春节假期)333亿元,最高日贴现额是617亿元;而今年1月的日均承兑发生额是824亿元,日均贴现额是544亿元,最高日贴现额达1108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疫情爆发和开工率较低的影响,商票业务量大幅下降。但随着疫情防控工作持续推进和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有序复工复产,商票业务也逐渐恢复至上年日常水平。 第六章:2020年中国电子商票用户及潜在用户调查数据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在2020年3月19-23日,针对中国电子商票用户使用情况、用户体验及潜在用户使用意向等进行问卷调研。回收的调研数据删除排出题及前后回答矛盾等数据后,合集有效调研样本325个。6.1 中国受访者对电子商票了解程度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开发出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效率性和安全性,使传统票据的支付功能得以了充分发挥,同时还使票据的融资功能大大加强,使商事主体获得短期小额融资更加便捷。电子商业汇票的使用,也衍生出许多新的金融产品,如第三方电子商票交易平台,在线撮合买方和卖方,降低了企业商票融资的时间成本。商业汇票的社会普及度和接受度仍有待提高,特别是电子化的商业汇票,企业对其安全性等问题仍有顾虑,研究商业用户汇票用户的行为有利于了解用户需求,方便商票交易平台和商票市场金融机构、商业信用机构等主体有针对性地运营产品,从而进一步推进电子商业汇票的发展。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了解电子商业汇票的主要是通过银行客户介绍和商业合作伙伴介绍,占比分别达到25.30%和19.95%。其他渠道如商业媒体介绍、客户介绍、商票中介介绍、公司其他业务线介绍也在慢慢发展,占比在10%左右。银行渠道仍是企业了解商票信息的主要渠道,一方面因为银行是商业汇票承兑的重要主体,掌握更完整、权威的商票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商业汇票主要是对企业端的金融产品,相关的信息也只是在内行人士中传播,普及性的专业商票资讯相对较少。此外,通过人际关系了解电子商票信息也是主要渠道,占比总和远远超过了银行渠道。这说明,目前市场上缺乏一个正式的、专业的电子商票信息披露渠道。票据中介也是票据经纪,具体业务主要集中在票据直贴这一环节,由票据经纪公司根据地区,银行,票面金额和期限等因素,为有融资需求的持票客户提供贴现利率报价,促使成交,收取佣金。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将有利于活跃票据市场,并对加快票据融资,降低贴现成本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6.2 中国受访者的电子商票使用场景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企业主要使用电子商业汇票进行产品采购和支付,占比分别为41.33%和37.33%;商票融资的占比较低,仅为7.11%。商票的支付功能相对突出,因为其可以作为信用货币在实体企业间流转,提高实体企业的经济效益、盘活存量资产。但随着中国电子票据业务的发展,电子商业汇票作为新型金融工具在市场经济中亦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融资功能,商业汇票的流通性和远期性为电子商业汇票的融资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中国商票融资主要模式有小额贷款公司商票质押贷款模式、担保公司票据收票收益权买断模式、保理公司债权转让模式和P2P平台商票质押模式四种。 第七章:2020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商票服务平台案例分析 7.1 同城票据网经营情况分析7.1.1 交易平台简介(1)平台基本信息分析同城票据网是江苏银承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一家第三方票据服务平台,成立于2012年7月,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供应链承兑服务平台。同城票据网业务重点是帮助企业客户、银行及票据服务商匹配合适的票据市场渠道,撮合持票方和资金方达成交易,而平台本身并不直接参与交易。据全国信息公开网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江苏银承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诉讼裁判相关历史,说明该企业经营信誉良好。(2)股权结构信息同城票据网共有3位发起人,均为自然人股东,其中认缴出资金额最大的是兼任江苏银承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的曹石金,其出资比例为80.0%。基于同城票据网为创新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做出的重要贡献,曹金石于2019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科创大会上荣获全球科技创新奖。7.1.5 平台竞争力分析同城票据网属于早期进入相关市场,运营团队是由资深的金融票据和互联网领域人士组成,创始人团队也均拥有十余年的行业经验,团队层面,同城票据网具有更丰富的从业经验。在资源支持层面,同城票据网经历了2次行业内规模较大的融资以及入选2019年南京江北新区科技服务机构名单,使得平台的技术研发投入以及市场拓展方面具有可靠的条件保障。在产品层面,同城票据网交易平台的搭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拥有处理和匹配海量数据的能力,不仅能提高机构交易效率和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还能大大提高票据融资管理服务的安全性,满足了市场对票据流转相关业务的要求。在企业创新能力层面,同城票据网持续发力,到2019年累计公开的知识产权数量达到41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均在2019年通过审查并公开。第八章:2020-2021年中国电子商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8.1 中国电子商票行业发展挑战分析8.1.1商业承兑汇票相关法律案件统计电票时代虽然省去了许多纸质商票的操作流程,提高了商票的流转效率,但是在商票流转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买卖合同纠纷、票据纠纷、票据追索权等民事纠纷和刑事犯罪行为依然存在。数据显示,2014-2019年期间,中国电子商票相关判决书数量持续增加,其中2019年,基层法院电子商票相关判决书达到1196份,比上一年同期翻一倍多。截至2020年9月23日,基层法院电子商票相关判决书367份,其中纠纷点主要是票据的追索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电子票据的普及以及电子商票交易平台的发展,电子商票的市场接受度更高,市场发展更加活跃,进入者不断增加,因而在交易过程中不可以避免出现票据纠纷等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而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市场监管持续收紧,原来游走来法律边缘的行为被纳入法律规范中,因而相关的民事违法案件和刑事违法案件数量增加。从电子商票相关判决书执行法院所在地来看,华东、华南、西南、华北等地比重较高,华中、西北和东北等地比例较小。具体来看,华东地区占比35%,判决书总数418份,其中江苏190份,浙江73份,上海52份,山东58份,安徽45份;其次为华南地区,占比23%,判决书总数274份,其中广东252份,福建9份,广西8份,海南5份;西南地区比重为18%,判决书总数220份,其中重庆167份,四川43份,云南7份,贵州3份;华北地区占比14%,判决书总数161份,其中北京68份,天津41份,河北40份,山西9份,内蒙古3份;华中地区占比6%,判决书总数69份,河南28份,湖北16份,湖南14份,江西11份;西北地区占比3%,判决书总数39份,其中陕西32份,新疆5份,宁夏、青海各1份;东北地区比重最小,判决书总数16份,其中辽宁12份,吉林和黑龙江各2份。8.2 中国电子商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8.2.1 中国电子商票行业发展前景分析(1)企业票据融资占短期融资的比重较高,中小企业成为主要需求方近几年来,票据融资在企业短期融资中的比例均处于25%~30%之间。2009~2016年,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从10.3万亿增长到18.1万亿,未到期余额从4.1万亿增长到9万亿,交易量从23.2万亿增长到84.5万亿,其中2015年的票据交易量更是突破100万亿,票据已经成为各家金融机构重要的金融资产配置标的。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艾媒咨询|2020-2021年中国电子商票行业研究及趋势分析报告》。

向南方

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相关政府/学校以更开放的姿态对待社会各类业态的进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同时2.0时代希望将1.0时代买来的设备用起来,收集并实现各类数据的连通,以数据为驱动来提升教学效率和体验。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大约贡献了70%-80%的份额,国家拨款是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教育信息化市场产业链上各服务环节的界限趋于模糊,但上中下游市场特点明显:上游重资产,中游重渠道,下游重效率和体验。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呈现出市场体量大、市场高度分散、地域性强的特点,垄断型企业尚未出现意味着市场可供攫取的空间非常大,各领域企业伸出触手开始圈地。现阶段教育信息化行业处于缓慢平稳增长期,企业间竞争加剧的同时合作也不断深入。新技术带来的产品和服务升级、C端用户付费市场的拓展等都是刺激行业快速增长的机会点。宏观环境:坐享天时地利人和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的必要性从B端到C端研究的转变:教育行业toC市场重点在于满足C端用户对“效果”的满意度,而toB市场则更加强调帮助企业客户提高管理和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作为与toC截然不同的市场,教育信息化行业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与发展逻辑,对其开展系统性的研究也极具必要性。市场成型且进入发声期: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已经明确成型且处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各类玩家纷纷通过投资、并购、战略合作等形式整合并最大化输出自身资源,进而为学校、政府、教育机构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占领更大的市场。因此针对教育信息化市场的研究需更加关注企业的服务链路及其周边潜在机会,分析业内重点企业的布局和运营思路,帮助市场玩家或待进入的企业了解行业重点竞争领域、洞悉行业发展动态,促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市场空间大,潜在机会多:从需求端看,50.7万余所学校(含学前教育)、2.6亿余在校生(含在园人数)和1600余万在校老师,对信息化的需求庞大且持续。从供给端机会看:1)硬件产品会随着技术升级而进行产品迭代;2)软件及服务产品随着服务场景的深化、数据分析技术优化、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而有更多可供挖掘的个性化的、定制化的服务类型;3)内容方面,新增科目知识体系的合作开发、原有科目知识图谱的建立与抽象等都是潜在机会;4)B端提供服务后,潜在的C端流量入口已经占据,对C端付费市场的挖掘仍充满想象空间。主要服务类型软件/技术服务和内容服务是目前最为活跃的两种服务类型现阶段教育信息化企业主要有四种服务类型:1)硬件提供商;2)教务管理软件/技术平台提供商;3)教学管理软件或教学内容提供商;4)补充性的课程解决方案提供商。第一种和第二种侧重于教学、教务线上化,得益于政策自上而下的推动,市场发展快且相对成熟,行业主流玩家多具有成立时间长、具有政府背景或母公司支持的企业。第三种和第四中则是将服务场景拓展至教学过程中,多为创业公司在不断摸索,向学校(B端)或学生/家长(C端)收费是其主要业务展开逻辑。第三、四种模式主要有三个问题:其一,服务对象涉及老师、学生甚至家长,不同用户在需求、使用习惯、使用目的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企业需要考虑开发成本、开发周期和差异化竞争等因素;其二,受政策影响大,企业的业务逻辑可能因为政策不向好而停滞,甚至终止;其三,如何为C端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收费需要不断摸索和验证。政策环境:教育信息化2.0做创收以“用”为出发,以数据为驱动,以提升效率和体验为根本,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技术环境:教育+科技的不断试探成熟技术向教育领域“蔓延”,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效率技术在教育的应用滞后性强,即技术成熟了,与教育的适配性或融合度不一定高。整体来看,现阶段中国的教育+技术主要有三点特征:其一,体制内学校受教育部门监管严格,改革难以推进,其受技术影响的速度和程度都比体制外培训机构慢;其二,高学龄阶段受众成熟度和自控力比较高,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更深;其三,技术多应用在教学活动的外围层次(即“练-测-评”),相关的学习数据结构化程度高,分析和反馈机制好;与思考和规划相关的核心环节“教”现阶段尚处于初级阶段,产生的数据也是非结构化的,数据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但即便如此,师生的教学效率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未来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市场空间:四千亿市场等待被分割教育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2019年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艾瑞咨询统计及核算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未来两年持续增长但增速趋于稳定。教育信息化1.0时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硬件设备自上而下的推广和购买。十九大之后,硬件普及基本完成,教育信息化2.0时代刚进入以客户为导向的软件和服务市场,市场处于赛道抢占期。未来,随着5G、AI、VR/AR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新的硬件升级、覆盖于整个教学活动的软件服务以及C端用户的付费场景增加等,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将迎来一波新的高速增长机会点。产业链条:要产品要服务更要有渠道现阶段教育信息化产业链结构上游企业市场集中度高,中游市场极度离散,中游企业对下游市场的拓展受渠道关系影响大中游端:重渠道、重合作赛道技术+合作是硬件产商迎接一下增长红利的关键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供应商优劣势明显。其中优势主要有三点:其一,采购政策自上而下推行,市场盈利模式清晰(即直接向政府/学校收费);其二,受技术推动,硬件产品的品类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其三,经过教育信息化1.0的建设期,厂商已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和渠道。反观不足,也有三点:首先,硬件设备未真正用起来,用户对产品依赖性差;其次,现阶段硬件普及基本完成,预算申请难度大,市场增量空间有限,未来市场红利可能出现在与技术升级相关的硬件设备升级或迭代方面;最后,市场渠道依赖性强,很难全国性扩张。就未来而言,硬件设备产商一方面需要把握新技术(如5G)的节点,加速产品升级或迭代,另一方面,更需要与软件产商、集成商深度结合,互利互惠。中游端:重渠道、重体验赛道(1)教育信息化软件服务市场重视用户体验,易垂直细分、易聚集流量、易规模经济,但也易沦为标准化产品中游端:重渠道、重体验赛道(2)综合类服务供应商本身具有很强的渠道优势和客户资源,对内可提供整套服务,对外拓展可成为系统集成商的角色市场特征:多方混战,各显神通特征二:市场极度分散(1)A股上市企业教育业务占教育信息化市场的比重不足4%教育信息化覆盖的服务场景广,服务对象涉及从学校到政府、从校长到教职工、从学生到家长等各个类型,服务内容囊括了政府管理、学校运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家校沟通等方方面面。从市场主流玩家来看,包含传统教育信息化企业、新兴创业型教育信息化企业、大的互联网企业、传统教育企业以及其他或转型或布局的企业五大类,市场参与者众多,但又高度离散。据艾瑞不完全统计,2018年部分A股上市的教育信息化企业中教育营收大致150亿左右,占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的比重在3.7%左右,市场极度分散。特征二:市场极度分散(2)部分A股教育信息化企业的服务内容和营收情况从部分A股教育信息化企业的服务内容来看,单一服务类别的企业较少,大部分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服务。这与他们进入市场较早,积累了足够的渠道资源、客户资源等息息相关,同时这些资源的积累为他们向系统集成商的角色过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现阶段A股上市的教育信息化企业营收高,但教育业务占比低,教育市场服务竞争激烈。发展启示:搜索新一轮市场增长点启示一:部分玩家向集成商发展系统集成商的数量和类型增加,市场扁平化程度高据艾瑞不完全统计,A股上市的教育信息化企业中有超过50%的企业提供系统集成服务,新三板中有25%的企业同时发展系统集成服务,整个市场玩家中系统集成商仍有较大空间可供攫取,市场扁平化程度有望增加。渠道、客户资源、口碑、管理、服务、技术和整合能力等是系统集成商的核心要素,对于渠道依赖性强、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的教育信息化行业而言,很多厂商都可以结合自身优势资源而向系统集成商发展,通过拓展服务类别和服务范围,既可以夯实已经建立的客户资源,又可以丰富/构建产品体系,提升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当然提供集成服务时尽量做到服务体系轻量化、操作/管理简易化。启示二:“马斯洛需求”的适用性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市场空间大,拓展相对容易不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程度受当地的经济、政策等影响而不同。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经济水平高,高精尖产业多,其教育信息化程度高且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更加具象,如将什么知识通过什么方式点引爆后,可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针对性的学习路径设计和学习内容推送等。贫困地区属于市场空白区,他们的诉求比较集中,即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师生教学需求。相比较而言,欠发达地区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生对教育信息化都有一定认知,并且希望通过信息化助力当地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普及,故当地对教育信息化企业接纳度高。能够带来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沉浸感的企业将优先获得当地市场“入场券”。启示三:C端增值服务市场值得拓展如何将C端流量转化为付费用户是关键目前教育信息化市场比较成熟且经过市场验证的服务模式是直接向教育部门/学校/教育机构售卖自上而下的硬件产品、软件、平台,对于将教育部门/学校/教育机构作为通道打开C端流量入口进而向C端收费的模式(即2B2C模式)一直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有成功的案例(如口语100向学生收取人工智能老师的服务费用),但就整个市场而言,2B2C模式的服务价值需要不断挖掘和放大,以满足C端市场的付费意愿和期许。整体来看,企业想要针对C端用户收费,首先需要了解用户不同阶段的需求,其次要结合自身资源制定满足用户需求的方案,最后要衡量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够打破用户付费意愿与需求程度之间的落差。在提供C端服务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两点,即投入产出比和实时把握政策风向。总结:建议&展望—整体市场从需求满足看,短期内重点满足定制化需求,长期看需要关注行业标准化走势;从客户拓展看,离客户越近的渠道,其投资价值越高总结:建议&展望—细分市场大企业打造生态布局,小企业提升服务价值对于上游产商:明确自身业务体系构建的方向和全局性,针对性的寻找下游合作伙伴,打造企业全产业的生态布局。对于中游硬件提供商:1)5G风口下VR/AR市场、直播教学市场值得重点关注。2)大的硬件提供商可以利用自身渠道、客户等优势直接向系统集成商过渡。3)细分垂直领域对硬件设备的需求也可能出现小而美的市场,如音乐类。对于中游软件提供商:1)对于深度垂直且易沦为标准品的软件服务商,主要有两种路径:其一,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发展;其二,守住学校流量入口,争取C端市场,保证潜在增量空间。但现阶段从可行性方面看,更看好第一种路径。2)对于深度接触教学活动的软件服务商,如教学系统,挖掘并利用自身的数据资源以建立竞争壁垒是当前重点。目前来讲,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权威机构合作开采数据资源的价值似乎更具可行性。对于中游内容提供商:重点要明确自身对校内教育资源的“补充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市场新兴的、尚未建立健全的学科是最好的切入点。但内容提供商需要传递出内容的专业、权威性,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与学校合作,共同研发知识框架和教学内容体系;其二,与业内专家/专业机构合作开发。除了课程内容之外,与新兴硬件相匹配的教学内容资源的开发(如VR/AR在实验、特定教学场景)也表现出一定潜力。

胡同警

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企业直播行业研究报告

企业直播是部署在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上的网络直播系统,主要为企业级用户提供视频直播服务,包括内容传播、营销获客和商业应用等形式。数字化转型时期,伴随直播+的崛起,企业对企业级直播有着巨大的需求。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企业直播行业B端用户超过120万家,预计2025年中国企业直播市场规模将超过2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6.9%。随着企业直播的发展成熟,以及直播+行业覆盖不断垂直化、专业化、成熟化,未来B端直播市场前景巨大。(《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企业直播行业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69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核心观点企业级直播需求巨大,未来使用场景将全面深化在数字化转型时期,伴随直播+的崛起,企业在对内沟通协作,对外营销推广方面都对企业级直播有着巨大的需求。可预见,未来的企业级直播服务将日益向细分化、垂直化发展,企业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涵盖金融、教育、培训、医疗等众多领域。企业级直播加速渗透, 2020年中国企业直播行业B端用户超过120万家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企业直播行业B端用户超过120万家,预计2025年中国企业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2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6.9%。伴随2B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企业级直播厂商的垂直化深耕,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企业级直播都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5G、云计算等技术加速推进企业直播发展,直播+万物成可能云计算、AI、大数据等技术在5G赋能下,将激活企业直播行业生态价值,一方面直播+业态加速破圈,直播+万物迸发新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产业上中下游生态价值提升,伴随全场景深化,直播+营销、直播+运营、直播+数据、直播+视频制作等后端服务不断延展,企业级直播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路径。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企业直播定义: 企业级视频直播服务企业直播是部署在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上的网络直播系统,主要为企业级用户提供视频直播服务,包括内容传播、营销获客和商业应用等形式。企业直播作为B端直播生态类型,与覆盖游戏、社交、娱乐等C端直播有所不同,其实用性、商务性更强,旨在满足教育、医疗、电商等各行业企业的营销、管理需求。中国企业直播行业发展历程企业直播行业主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直播服务兴起,多种直播媒介帮助企业/主播触达消费者,为企业直播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是探索期,用户了解与接受度逐渐提高,直播场景覆盖面拓宽;第三阶段是快速成长阶段,体量规模迅速扩大。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疫情催化、5G/AI技术等以及平台布局推动下,企业直播服务市场将在三到五年内持续保持增长态势,进入高速发展期。发展背景:政策、技术、资本推动企业直播发展技术环境:CDN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是企业直播上游两大基础性技术。CDN行业的发展将会使得直播的流畅性更好;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体验更好。5G的推广使得直播的画质、信号可靠性、延迟大幅提高(例如5G+8K)。发展背景:大经济发展为企业直播发展创造环境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情况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近年来,传统企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不断革新,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逐步融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19年底,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3%。企业用户:预计2025年企业用户将超270万家企业直播正成为企业结构性升级的重要环节,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有超过120万家企业使用企业直播服务。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数字化转型和私域流量构建需求推动下,未来使用企业直播服务的企业用户将显著增长,2025年中国企业直播行业的企业用户将达到270万家。市场规模:2025中国企业直播市场规模将达260亿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企业直播市场规模达到40.5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发展环境趋好、平台稳步推进布局以及企业用户需求提升驱动下,企业直播市场价值有望进一步释放,预计2025年中国企业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2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6.9%。产业图谱:企业直播产业生态已逐步成型产业结构: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并进共建产业生态企业直播服务商通常为SaaS级软件服务商,主要采购上游云服务商的IaaS级基础资源,协同硬件、软件、渠道基础服务商,向下游企业用户提供视频直播类解决方案。伴随基础资源的搭建,部分具有雄厚资本和丰富资源的上游云服务商和中游企业直播平台,其业务能力逐步向PaaS级升级,产业链也随之延伸拓展。行业热点:企业直播生态联动,提升直播+服务效能行业热点:企业直播深耕垂直领域,服务垂直细化行业热点:企业直播深耕垂直领域,服务垂直细化企业直播服务商:企业直播+业务布局向全领域铺开当前,“直播+”已渗透进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大数据、直播时代,视频直播日渐成为企业营销的主要模式。为满足企业客户多元、细化的营销需求,企业直播服务商的业务布局向细分化、垂直化发展,企业应用场景逐步丰富,涵盖电商、金融、教育、医疗等多领域,在5G赋能下,直播+万物、直播+各行业将成为可能。中国企业直播发展趋势iiMeid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企业直播服务场景不断拓展,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伴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直播成企业降本增效重要工具。需求端:疫情激发企业直播需求,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企业直播成企业降本增效重要工具。应用端:平台服务场景细分,技术部署持续推进,企业自建视频媒体中心或成主流,企业信息化进程加速发展。需求端:中国企业直播在多行业得到应用随着企业直播的商业价值被不断挖掘,目前企业直播在教育、金融、信息技术、传媒、电商、医疗、汽车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反映出企业直播对不同行业的高适配性。应用端:中国企业直播平台服务类型伴随智能交互直播时代的高速发展,“直播+”赋能效用日益凸显,企业直播平台不断涌现。当前,企业直播平台按照服务类型主要分为企业级SaaS标准化服务、传统定制化服务、PaaS平台化服务以及上下游衍生服务等。行业门槛越趋提升企业端直播需求逐渐深挖,对企业直播平台服务商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客户业务、场景、服务等特性,搭建出适配的直播服务方案,将成为企业直播服务商的重要挑战。企业客户未来直播需求的实现,将要求服务商实现底层技术以及多样性场景的无缝对接,提供企业直播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定制化服务能力。企业直播竞争门槛越趋提升,底层技术能力将成为企业直播行业未来发展竞争的核心要点。应用端:企业直播技术部署近年来中国云计算市场快速发展,基于成本控制和数据安全需求,公有云和私有云将长期并存,并有混合部署的融合趋势。混合云方案融合公有云与私有云的优势,允许企业根据业务需求在不同的云环境中分配工作负载,在享受公有云低成本的功能迭代和稳定性能的同时,保持对内业务定制的能力。在直播系统搭建方面,aPaaS服务兼具PaaS和SaaS服务优势,能够更好满足企业根据不同的行业或场景搭建直播平台的需求。企业直播需求持续深挖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直播成为了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工具。从员工管理、到客户营销以及供应链对接,企业直播在各个环节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现企业直播的进一步渗透之后,企业对于直播在日常运营的地位将愈加重视,企业在直播上的需求有望得到持续深挖。而随着企业在直播应用的愈加广泛,企业服务付费意愿也将愈加提升,企业直播市场将迎来持续稳步发展阶段。中国企业直播平台综合竞争力分析企业直播服务商主要提供SaaS级和PaaS级两大类服务,SaaS级服务为主导;从行业范围看,又分为覆盖全行业的通用型服务商,以及深耕某一细分领域的垂直型服务商。其中,以目睹为代表的的通用型服务商不仅有SaaS级一站式标准直播服务,还重点辐射服务于中大型客户,保利威、百家云等则主要覆盖教育领域,微赞则以中小微型企业为主。中国企业直播平台产品服务对比产品服务体系作为企业直播服务商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各平台在视频直播平台、视频云服务等多重场景已逐步落地,而全场景、全周期视频场景服务,则对企业直播服务商提出更高的要求。目睹直播凭借深厚的专业积累,已实现企业级直播视频云和全周期运营服务的布局。企业级直播产品核心优势分析伴随企业直播行业产业链的完善,云服务、大数据的运用,企业直播服务商服务能力也不断提升。在面向企业级客户时,基于客户在营销方案及数据安全的需求,从平台开发,到多终端覆盖,再到对数据安全、权限管理、多种云部署等以及提供直播之外的数据统计服务,企业直播服务商为企业客户提供一整套数字化管理方案。中国企业直播平台产品服务对比企业直播平台需针对行业痛点,解决客户业务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提升客户转化效率,进行更有效的品牌传播,帮助客户进行高效沟通与业务协同。随着行业发展,客户需求不断升级,能够帮助用户实现全方位精细化运营,打造完善服务生态的企业直播服务平台将占据市场竞争有利位置。中国企业直播平台产品服务对比企业直播赋能企业对内沟通培训、对外营销传播,直播三大难点:互动、风控、并发都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而高清流媒体服务引擎、场景覆盖能力和面向大企业的技术服务水平是直播成功的关键。行业技术领跑的企业直播平台,已实现为客户提供易融合的解决方案能力,打造底层技术与应用层使用场景的无缝对接。目睹综合能力优势突出,企业满意度最高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目睹直播平台服务综合能力优势显著,在服务范围、定制化服务、技术实力以及用户满意度等多方面满足企业用户的需求。目睹、微吼居企业直播平台综合竞争力第一梯队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企业直播平台综合竞争力排行中,目睹、微吼位列第一梯队。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凭借扎根于中大客户企业直播的服务基础,目睹在底层技术的积累以及全链路服务能力上位居行业前列。而微吼则定位于企业级视频直播营销云,持续深耕直播营销,持续完善直播营销生态服务。中国企业直播典型细分应用场景经过多年发展,企业直播不断向垂直领域深耕,当前已广泛应用于教育、传媒、医疗等行业,企业直播营销、电商直播、教育直播等典型应用场景快速演进。伴随直播+的持续渗透,直播+万物的趋势日益明显。企业管理应用企业管理应用案例:华东医药在线医疗直播平台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应用模式,被医疗企业运用于日常企业管理之中。在线医疗直播凭借其保护隐私、企业专属和成本低廉的特性,被视作线下会议的补足,可避免线下会议直接覆盖人数过少、经济成本高、组织会议时间长和效果欠佳等问题。品牌营销直播品牌营销直播案例:广联达使用仅半年,广联达就实现了对全国渠道及业务进行赋能和统一管理,减轻了渠道及业务线的线上营销工作量和财务支出,并收集沉淀了近十万条用户数据,完善了数字营销平台线上环节的建设,线上直播调研满意度达 96.9%。自建电商直播:私域营销触达客户提升转化目前,中国互联网平台流量马太效应显著,公域流量池中获客难度提升,因此,私域流量营销策略受到重视。企业自建电商直播可通过搭建私域流量池,为企业客户在视频时代打造的营销视频化、营销数据化和流量私域化的企业营销方式,助力企业客户高效获客转化。教育直播教育直播案例:南京审计大学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 ,南京审计大学联合目睹直播打造专业直播教学系统,通过视频形式召开全校教学工作会议,部署动员新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在保障基础教学之余,更以特色教学工具助力复学活动开展。网络直播系统开通4天,就陆续有365位教师通过云端发起777 次直播课程,共计4.2 万人次大学生云上课。文体活动直播文体活动直播案例:DTF 戴尔科技峰会目睹直播连续多年支持DTF戴尔科技峰会,每年均可安全稳定无误地支持多达数十个主分论坛直播执行工作。通过为大会搭建专属直播门户,辅以多流直播、照片直播、精彩视频实时剪辑、直播间互动等形式实时传递最新直播画面,锁定观看人员不流失,目睹也是国内最早为大型峰会直播提供 AI 实时字幕的企业直播平台。文体活动直播案例:DTF 戴尔科技峰会疫情加推市场发展 行业头部企业占竞争先机2020年疫情为节点,前期中国企业直播服务市场逐年逐步增长,以大型企业客户为主;2020年后疫情爆发,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线下商业运转,造成巨大损失,在疫情期间,大量中小型客户完成市场教育,防疫常态化或将成为企业在中长期所面临的发展环境。从市场竞争格局看,位于第一梯队的企业直播服务商将在综合服务、技术研发以及资源聚集上形成明显优势,占据市场份额大头。企业直播价值凸显 企业自建视频媒体中心或成主流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升级以及减少开发成本,企业可以快速共享前台信息和形成有效的交互促进机制,企业自建视频媒体中心随之产生。搭建企业视频媒体中心,构建统一业务管理通道,满足企业系统集成性等需求,凸显企业直播的价值。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企业直播的发展成熟,自建视频媒体中心或成主流。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企业直播行业研究报告》。

芣苡

储能行业研究报告

储能技术可链接能源系统多个环节,可广泛应用于电网侧、电源侧、用户侧等多个场景,在能源革命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自2017 年10 月,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国家和地方各类储能相关支持性政策密集出台。目前已形成包括针对现货、辅助服务、光储充、商业楼宇、梯次利用、需求侧响应、可再生能源并网等在内的储能政策体系。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有关事项》,储能纳入国家和地方“十四五”规划已成定局。但与此同时,储能的外部性特征明显,储能服务所产生的利益广泛地散布在不同的主体身上,不是储能所有的潜在好处都可以被套利。因而,国家部委和相关地方政府有必要继续完善相关政策,形成更易落地的政策机制,进一步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切实激发市场活力,形成多情景下的清晰的商业模式。一、发展规模2019 年,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9520.5MW,新增装机为2895.1MW,与2018 年的高增长相比,2019 年全球市场有所回落,但仍维持了平衡发展的态势。2019 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1709.6MW,新增投运规模为636.9MW,同比下滑6.7%,但仍位居全球榜首。在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占比88.8%,同比2018 年提升2.5 个百分点。中国市场这一数据为80.6%,同比提升近10 个百分点。二、市场趋势2019 年国内储能市场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从电网端、用户端转向发电端。随着政策机制的改变,与2018 年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快速发展相比,2019 年储能技术在发电端,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储能领域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二是储能成为企业实施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的重要抓手。多家大型能源企业通过股权投资、战略合作等不同方式加强与储能设备提供商的合作,大力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储能技术提供商也在积极拓展转型成为解决方案提供商和项目开发商,提供多元化的能源服务。三是开展多场景应用模式探索。光储充、5G 基站、船舶岸电、共享储能等领域成为储能应用新热点。三、应用场景截至2019 年底,中国电池储能市场中,集中式新能源、电源侧辅助服务、电网侧储能、分布式及微网、工商业削峰填谷装机规模分别为342.0MW(20.2%)、471.9MW (28.3%)、391.7MW (23.1%)、179.6MW (10.6%)、331.1MW (19.5%)。1.集中式新能源+储能主流投资方:大型能源集团主要储能系统供应商:宁德时代、阳光三星、科陆电子、比亚迪等。商业模式:新能源发电场站业主投资运营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关键要素:一是经济性仍有待提升:近年来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价格已经降到了每千瓦时0.5 元/次,但与平价上网的新能源发电项目相比,通过配置储能以电量置换的方式并不具备经济性。二是建设模式有待完善:储能对电网侧、电源侧、用户侧均有重要意义。单纯要求可再生能源电站配套储能,在效率上不一定是最有效的。三是政策保障存在不确定性: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调度保障难以落实,辅助服务补偿缺少长效机制。2.电源侧调频主流投资方:大型发电公司主要储能系统供应商:科陆电子、北京瑞能、阳光三星等。商业模式:储能企业与发电企业双方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进行利益分成,赢利点即辅助服务补偿收益。关键要素:一是调频市场竞争加剧:随着越来越多的储能企业开始进入这一市场,竞争也变得相对激烈,储能企业与火电厂的议价能力不断降低,分成比例不断下跌。二是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在向“辅助服务市场”过渡的过程中,调频补偿价格不断下降,储能调频项目的投资风险日趋加大。而储能参与调峰、备用等服务的机制尚未理顺。3.电网侧储能主流投资方:大型能源集团主要储能系统供应商:宁德时代、阳光三星、科陆电子、比亚迪等。商业模式:一是电网公司辅业单位投资建设,主业单位租赁经营;二是电网公司辅业单位投资建设,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营,电站收益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关键要素:一是电价机制:2018 年,在电网公司的快速推动下,电网侧储能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随着《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的发布,包含储能设施在内的与电网企业输配电业务无关的费用,不得计入输配电定价成本,电网侧储能投资在2019 年踩了急刹车。二是公司战略:目前,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均将电化学储能纳入了各自的战略规划。储能成为电网公司大力发展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抓手。4.分布式及微网主流投资方:政府、大型能源集团或储能系统供应商主要储能系统供应商:阳光三星、圣阳电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深圳欣旺达等。商业模式:短期内,受成本制约,仍以示范为主,政府配套支持。关键要素:政府配套支持政策;当地上网电价。5.用户侧(工商业削峰填谷等)主流投资方:储能系统供应商主要储能系统供应商:南都电源等商业模式:用户自行建设运营、合同能源管理。关键要素:一是峰谷价差:近年来,国内用户侧储能增长迅猛,主要有赖于峰谷价差这一清晰可见的商业套利。然而,由于连续两轮一般工商业电价大幅下降20%,导致峰谷价差套利空间进一步缩小,用户侧项目已经到了利润边缘化的境地。二是储能补贴:国外所有储能的补贴,实际都跟分布式用户侧、分布式发电相关的场合,才会有补贴。在规模单体小造价很高,包括用户侧没有实现像电网侧的规模效益,这需要更多政策。三是安全风险:同时,由于业主或相关消防机构对商业楼宇,尤其是地下停车场安装储能设备带来的安全风险的担忧,以及相关消防安全标准的缺失,导致一批商业储能项目无限期延迟。虽然2019 年中国储能装机的规模速度有所降低,但仍稳步增长。中国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仍然没有变。随着国家2060 年碳中和发展目标的确立,我国将进一步加快转变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深度减排,推动相关行业的深刻变革。储能技术在能源革命中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本降低,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储能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指日可待。

魔唇劫

艾媒咨询:2020Q1中国在线直播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宅经济”助推直播行业,预计2020年在线直播行业用户规模将达5.26亿人。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用户规模数达5.04亿人,用户群体庞大。中国在线直播行业整体保持稳定提升、深耕存量的发展态势,预计2020年在线直播行业用户规模将达5.26亿人。85后、90后用户成主流,资讯新闻成为疫情期间用户的重点关注内容。直播形式的时效性、可视化、互动性特点使其成为疫情期间资讯传播的重要媒介,超六成直播用户偏好新闻资讯类直播。同时,各直播平台积极抗“疫”、传播正能量、践行企业责任的活动得到用户的普遍认可,实现了直播的社会价值。重构运营场景、助推传统行业,在线直播行业旨在拓宽商业潜力与社会价值。“直播+”模式赋能传统产业,大数据、高流量、多渠道等优势实现政企数字化转型。与消费场景、商业模式、公益渠道相结合,在线直播行业旨在实现更大的商业潜力与社会价值。2020年5G商用、VR/AR技术升级直播,高清流畅、实时互动成为可能。深耕模式,拓宽渠道,直播将不再仅仅是直播。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在线直播行业进入多维发展阶段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的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2005年,YY语音、六间房等娱乐直播平台以秀场直播、观众打赏作为主要运营模式;2014年以来,随着国家对电竞的政策扶持加强、电竞游戏技术进步,斗鱼、虎牙、熊猫直播等“小而美”的游戏直播平台高速发展;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于2017年兴起,素人主播、丰富内容吸引更多用户;2019年,李佳琪、薇娅等网红直播间的火热将电商直播平台推至行业风口。中国在线直播行业发展进入多维发展、多强并行的成熟阶段。疫情期间在线直播行业面临新机遇与挑战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达5.26亿人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在线直播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在经历行业高速增长后,目前在线直播行业进入深耕存量、细化模式的阶段,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将达5.26亿人。疫情期间“宅经济”的兴起或刺激行业加速增长。中国在线直播行业图谱2020年中国在线直播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数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3月,YY直播以2427.5万人的月均活跃用户数排在娱乐类直播平台首位。游戏类直播平台中,虎牙直播、斗鱼直播月均活跃用户数领先,月活分别为2696.4万人及2163.4万人。行业动态:直播出海,布局海外业务深耕本土、固化存量之余,越来越多直播平台通过自营或收购模式布局海外业务,进军全球市场。直播出海关键在于平衡本土特色与全球标准间的稳定关系,把握新市场人口红利、移动端红利,吸引用户群体、提高用户粘性、培养用户习惯。行业动态:“直播+公益”,传播正能量以公益为目的,以直播为载体,直播的可视化、传统广度、实时交流等特性赋能新公益。目前,淘宝直播、斗鱼直播、快手直播、KK直播等主流直播平台加入公益版块,关注环保、农村经济、疾病、特殊群体等题材,利用平台的高流量与关注度传递正能量内容。频次、时长增加,疫情期间用户习惯进一步养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超七成受访用户表示观看直播的频次和时长均增加,其中出现“明显增加”情况的分别占到34.1%与40.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用户观看直播的习惯在疫情期间进一步养成,这将有助于直播平台固化用户群体、增加用户粘性、转增量为存量。娱乐放松是疫情期间用户收看直播的主要原因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消遣娱乐及消磨时间是疫情期间用户观看直播的主要原因。同时了解与疫情相关的新闻动态也是用户收看直播的动机之一,实时性、可视化的特点使更多用户倾向于以直播形式了解资讯。疫情动态成为疫情期间直播用户的关注内容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直播用户最多关注的是疫情相关新闻动态,其次是泛娱乐直播内容。直播形式的高频次更新、实时报道与互动交流等特点帮助用户更迅速、更直接的了解疫情发展动态。新闻资讯成为疫情期间直播用户的偏好形式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超六成直播用户偏好新闻资讯类直播。相较于传统媒体,直播平台上的自媒体用户具备资讯更新的时效性,可视化的直播形式也助于内容的传播与理解,从而提高新闻动态传播的速度与广度。公益活动信息获取渠道多元,以线上渠道为主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半数以上受访用户通过新闻资讯报道、社交媒体、官方宣传等渠道了解直播平台公益活动,获取渠道多元且集中于线上渠道。针对于此各直播平台在维持线上渠道渗透宣传的同时,可加大对线下渠道的铺设,增加用户信息获取的来源。直播平台社会责任感认可度排行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快手直播用户对平台社会责任感认可度最高,虎牙直播、KK直播排名二三位。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落实社会责任感的公益活动包括平台开展抗疫公益活动、鼓励主播推广公益项目、以及普通主播培养计划等,旨在传递正能量文化、提高企业品牌形象。虎牙直播:营收持续增长,构建直播生态自2014年11月成立以来,虎牙直播一直采取精品化内容战略、深耕游戏领域。通过与热门主播合作、创造优质内容,虎牙直播成长为国内用户活跃度领跑全行业的游戏直播平台。2019年虎牙直播实现营收8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近80%。虎牙直播:“虎牙文化”打造正能量版块2018年8月,“虎牙文化”版块上线。作为虎牙直播传播正能量的核心品类,“虎牙文化”丰富平台内容、构建平台版块,践行社会企业的主体责任。版块内容涵盖环保、扶贫、区域经济等多元化主题,为在线直播行业的公益事业树立榜样。KK直播:深耕泛娱乐直播,寻求合作与突破作为国内手机娱乐直播的开创者,KK直播以粉丝经济为基础,通过深度运营、领先的音视频直播技术和产业链布局,深耕中国下沉市场,实现累积注册用户1.5亿,构筑了强大的平台生态和流量变现模式。丰富主播生态、战略合作、直播出海,KK直播不断寻求发展新机。KK直播:聚焦文化公益,践行社会责任KK直播近年来在“直播+”领域表现突出,大力推出各类文化教育节目,打造优质文娱内容;同时聚焦公益,丰富直播内容的同时逐步完成品牌形象升级,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疫情期间,KK直播通过公益活动、公益节目等方式,在帮助复工复产、恢复地方经济、爱心科普多方面积极抗”疫“,传递正能量。中国在线直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直播+”重构传统消费场景,助推企业转型“直播+”模式颠覆传统“人”、“货”、“场”关系,构建以客户数据为中心、以直播渗透为渠道的全新消费场景,实现传统行业的数据化转型。相较于线下营销,直播模式突破时空界限、成本更低、转换率更高,同时全程线上的流程便于企业留存与复盘数据。“直播+”模式助推企业销售与运营线上化,聚焦私域流量的精耕细作与沉淀转化。技术赋能,实时交互等性能加速发展随着5G商用落地,5G技术赋能直播升级可期。画质清晰、速度流畅的直播逐步实现,同时5G技术催熟沉浸式、实时交互的直播模式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的直播体验。同时VR/AR等技术的应用布局直播平台的差异化优势,成为下一步直播平台留存用户、提高收益的制胜关键。在线直播专业化运营,完善主播生态随着在线直播行业产业链的布局成熟,在线直播行业深耕存量,专注于精细化、专业化运营。作为平台差异化战略的重要一环,直播平台将加强主播培养及筛选机制,构建全面、完善的主播生态以创造优质内容。以此强化平台优势,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赢得用户。直播电商、在线教育风头正盛,催熟产业融合疫情期间“宅经济”的兴起催熟直播电商、直播教育领域的发展,高渗透率、高转化率的直播模式助推产业融合。一方面,直播模式拓宽合作边界,“直播+旅游”、“直播+健身”等万物皆可直播;同时,进一步挖掘深度,“直播+就业”、“直播+医疗”等专业领域的产业融合、“破壁”发展指日可待。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0Q1中国在线直播行业专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