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0)》。根据报告,当前全国自贸试验区扎实推进方案设定的任务目标情况良好,新形势下要求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体系,在多领域先行先试。▲ 报告发布现场(来源:中国经济网)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前18家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为3.8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14.8%;浙江、河南、四川自贸试验区增速表现亮眼。前18家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1310.1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16.4%,海南、福建、上海自贸试验区增速显著。根据报告,当前各自贸试验区扎实推进方案设定的任务目标情况良好。《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在原有12个自贸试验区的基础上,新设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6个自贸试验区,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设立18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作为改革开放新高地,自贸试验区成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重要阵地。2019年,18个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约31.9万家,其中外资企业6242家,进出口总额4.6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35.5亿元,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全国14. 6%的进出口和15. 2%的外商投资。《报告》指出,自贸试验区试行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改变了长期以来对外商投资逐案审批的管理方式。2019年,自贸试验区出台了第六版负面清单,与2013版相比,缩减比例达80.5%。其中限制类措施从2013版的152项管理措施缩减到2019版的17项,缩减比例达到88.8%,禁止类措施从2013版的38项管理措施缩减到2019版的20项,缩减比例达到47.4%。据统计,2019 年,国家层面共形成了66项自贸试验区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从领域来看,66项制度创新成果中,投资领域19项,贸易领域7项,金融开放创新领域7项,事中事后监管领域15项,优化税收征管领域6项,人员便利流动领域12项。商务部研究院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所所长崔卫杰表示,截至2020年9月底,前四批12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深化方案部署的试点任务已基本实施或正在实施。2019年新设的山东等6个自贸试验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试点任务实施率已超过86%。非洲大陆自贸区来了!中非合作更有“含金量”观察丨自贸区建设,如何抓住差异化改革的“牛鼻子”?观察丨从沿海到内地,自贸区为什么不断扩容?来源丨综合中国国际商会、中国经济网、央广网责编丨李晓红 监制丨李申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独家丨中欧班列系列漫画丨首次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的中国商品独家丨商务部研究院周密:中国和拉美远隔万里,为什么还能合作?
央广网武汉6月22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编写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19)》昨天(21日)在湖北武汉发布。报告显示,五年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各项试验任务落实良好,总体上实现了战略定位和发展定位。2019-06-22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根据报告,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方案》试验任务完成情况最好,完成率达到98.99%。广东、天津、福建等第二批3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已基本完成,任务完成率均超过90%;第二批自贸试验区2.0版《深化方案》已全面推开。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试验任务全面启动,截至2018年底,完成率总体超过70%,其中辽宁自贸试验区完成率超过90%。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自贸区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完成得最好,受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系统性、风险性等因素影响,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略有迟缓,但任务完成率也将近80%;各自贸区所有的差异化试验任务完成率是80.55%。截至2018年底,我国11个自贸试验区(不包括海南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立企业61万家,其中外资企业3.4万家,自贸区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二的面积,吸引了12%的外资,创造了12%的进出口。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说,当前,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进入全新阶段。唐文弘:建设自贸试验区的任务非常之重大,使命非常之光荣,在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创新方方面面必须走在前列。
央广网北京12月15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14日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0)》。根据报告,当前全国自贸试验区扎实推进方案设定的任务目标情况良好,新形势下要求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体系,在多领域先行先试。2020-12-15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前18家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为3.8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14.8%;浙江、河南、四川自贸试验区增速表现亮眼。前18家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1310.1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16.4%,海南、福建、上海自贸试验区增速显著。根据报告,当前各自贸试验区扎实推进方案设定的任务目标情况良好。商务部研究院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所所长崔卫杰:截至2020年9月底,前四批12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深化方案部署的试点任务已基本实施或正在实施。2019年新设的山东等6个自贸试验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试点任务实施率已超过86%。7年来,我国自贸试验区累计已经形成260项的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下一步,自贸试验区要探索的规则可能是在服务业扩大开放或者跨境服务贸易领域,比如负面清单模式,比如数据跨境有序流动,都是可以做的探索和尝试。
央广网北京6月21日消息(记者佟亚涛)作为全国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第一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6月21日在湖北武汉举行,并发布首份《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报告显示,五年来,自贸区各项试验任务落实良好。上海自贸区试验任务完成情况最好,3.0版《全面深化方案》完成率达到98.99%。广东、天津、福建第二批3个自贸区《总体方案》任务完成率都超过90%,2.0版《深化方案》也已经全面推开。湖北等第三批7个自贸区《总体方案》试验任务全面启动,完成率总体超过70%,其中辽宁自贸区完成率超过90%。“所有的《总体方案》中,对各自贸区都有共性的任务要求,包括改革投资管理体制、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推进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法治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从完成情况来看,自贸区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完成得最好,平均完成率达到96.58%。”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说,“受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系统性、风险性等因素影响,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略有迟缓,但任务完成率也将近80%。”除了共性试验任务外,各自贸区还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聚焦深化粤港澳合作、推动京津冀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方面,先后推出差异化试验任务509项,目前已完成410项,完成率超过80%。比如,浙江自贸试验区在保税燃料油供应等方面取得积极突破,两年内吸引3000多家油品企业落户。辽宁自贸试验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天津自贸区在租赁保理、汽车平行进口等方面形成竞争新优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张忠东介绍:“我们先后推进了保税仓储、第三方机构采信等政策,(天津自贸区)已经成为平行车汽车进口监管和汽车进价信息的聚集地。通过平行汽车的引进,消费者购买进口汽车的价格下浮了20%。”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介绍,自贸试验区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171项改革试点经验。“各自贸试验区引领开放经济的新机制构建,推动全国整体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也吸引了境内外企业到自贸试验区投资兴业。”数据显示,我国自贸区运行5年多来,成果显著,累计新设企业60多万家,外资企业近4万家,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二的面积,吸收了12%的外资、创造了12%的进出口额。仅在今年一季度,各自贸区实现进出口8970亿元,同比增长了23%。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顾学明介绍,下一步,自贸试验区将开始试点推动服务业领域和高端制造业服务环节的开放,重点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领域的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外商准入。未来自贸区还将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我国自贸试验区是制度型开放的先行者,从目前试验内容和试验任务来看,越来越多地向知识产权、环境保护、人才管理、劳工权益等新议题、新领域拓展。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相关措施,在各方面关心的技术中立、私人诉权、跨境数据自由流动等领域,加快完善我国的监管体制”,顾学明说。
央广网武汉6月22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作为全国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我国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了171项改革试点经验,有效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当前,自贸试验区建设正进入全新阶段。第一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昨天(21日)在湖北武汉举行,会上发布首份《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哪个自贸试验区试验任务完成情况最好?哪个领域开放程度略有迟缓?如何理解新时期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制度型开放”是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开放的新表述。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而事实上,这个转向中国从2013年就开始酝酿探索了。在第一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上,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说,近年来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规则某种程度上已落后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双边及区域贸易协定逐渐兴起,CETA、RCEP等这些各国通过谈判并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在市场开放度、标准上都超过WTO现有框架下的承诺,新的趋势已不可阻挡。顾学明说:“从涵盖的内容看,国际经贸规则逐步向边境后议题不断延伸和拓展。当前国际经贸规则除传统贸易投资议题外还涵盖了知识产权、环境、劳工、监管一致性、国有企业和竞争政策、反腐败等边境后议题。这些边境后议题属于一个国家经济主权范畴内的事务,涉及一国的经济体制、规制与政策,反映出当前的国际经贸规则已经深入到了国家的内部。”在这种形势下,是对标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缩小差距,还是固步自封、等待被超越被落下,中国用5年多新建12个自贸试验区做出了回答。而推动中国走向制度性开放,正是自贸试验区的重要使命。一份由商务部研究院编写的首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发布。根据报告,五年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各项试验任务落实良好,上海自贸区《全面深化方案》试验任务完成情况最好,完成率达到98.99%。广东、天津、福建等第二批3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已基本完成,任务完成率均超过90%;第二批自贸试验区2.0版《深化方案》已全面推开。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试验任务全面启动,截至2018年底,完成率总体超过70%,其中辽宁自贸试验区完成率超过90%。记者注意到,在各自贸区共同的五项试验任务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成度最高,推进金融开放创新略有迟缓,但平均完成率也近80%。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崔凡说,2018年以前,中国金融业对外资开放程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名较低,但随着证券、保险、银行业开放的时间表陆续公布,金融业面临全面开放格局。“自贸试验区的初心是开放压力测试,大家都对金融的开放有很多担心,自贸试验区应该不忘初心,在管控风险、开放压力测试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自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这三架马车要配套同步往前发展。”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马钦提及世行此前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排名一次性提升32位时说,报告中的调查并非来自各个国家或政府提供的数据,而是调查者主动收集而来。他对北京、上海明显改善的营商环境印象深刻,并透露,今年新报告中国排名将会进一步提高:“比如在北京和上海,一年前企业注册需要两三天才能够完成,但是今年只需要8天时间。这几个月,我们更神奇地看到,时间更短就可以完成。这些变化改变着北京和上海企业注册的效率。今年11月,世界银行新的营商环境报告将发布,中国的排名一定会进一步提高。这对于创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能够很好地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2019年6月,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呼之欲出,2019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即将出炉。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进入全新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建议,进一步完善自贸试验区的保障机制,尤其是法律保障。他说:“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中央一直提出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改革同时又需要打破原来的体制机制甚至法律规定。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如何通过更加有效的法治授权,让自贸区放开手脚、推进改革?还需要把探索成功的经验尽快上升为新的法律规章,法治保障是首要的。”
(通讯员余欢 全媒体记者胡采棣 实习生吕颜)4月13日,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胡礼鸣带领省政协调研组来到我市,调研自贸区建设情况。市政协主席岳兴平、副主席林芳立陪同。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振华宇科产业园、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简称襄阳自贸片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地,实地察看自贸区建设和外贸企业创新发展等情况,并就如何依托自贸区优势,抢抓外向型经济发展机遇,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据了解,振华宇科产业园作为我市首家电子信息特色“园中园”,通过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增值服务,先后吸引沿海地区3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形成了一条足不出园即可完成整机生产的5G产业链,园区累计实现产值30多亿元。调研组在充分肯定产业园建设发展成效的同时指出,要坚持将招大引强和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作为推动招商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强化产业链招商,助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并依托自贸区开放优势,培育有区域特色的外贸产业优势集群,切实提升经济外向度和发展“含金量”。在襄阳自贸片区综合服务中心,调研组详细了解了片区建设、主导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等情况。调研组建议,要持续培育壮大外向型经济,用好用活自贸区政策,做强做优制度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工作,完善相关配套,优化营商环境,为我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作出“襄阳贡献”。【来源:襄阳高新区】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3月27日,省委书记应勇在武汉市调研自贸区建设发展及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应勇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力支持推动各类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尽快恢复产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增强经济回升动力。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牢牢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化湖北自贸区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释放更大活力、取得更好发展。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共有武汉、襄阳、宜昌三个片区,其中武汉片区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光谷)的核心区域,涵盖了东湖综合保税区、光谷生物城、未来科技城、光谷中心城、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光谷现代服务业园、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下午,应勇来到东湖高新区光谷展示中心,详细了解高新区规划建设、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情况,听取自贸区武汉片区建设进展和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察看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果展示,并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应勇说,东湖高新区企业、高校密集,创新资源丰富,要充分发挥高校知识、创新溢出效应,为创新创业提供人才和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带动大学周边形成创新创业集聚带,推动校区、园区、社区联动融合发展。东湖综保区作为我省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也是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核心开放区,为武汉市和东湖高新区分别贡献年出口额超1/3和1/2。去年8月,东湖综保区二期正式封关运行,标志着自贸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在听取东湖综保区运营管理情况介绍后,应勇指出,要加强综保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为全省扩大开放提供更广阔的试验场和承载空间,精准服务外贸企业落地投产,打造湖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高地和形象窗口。联想武汉产业基地是全省出口龙头企业,目前已有6000余名员工返岗,预计月底万余名员工全部到岗,实现全面复工。应勇走进联想武汉产业基地综保区运营中心,察看联想最新产品和生产流程,并与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视频连线交流。应勇感谢联想集团为湖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湖北将全力支持包括联想在内的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恢复产能,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争取取得好业绩。欢迎联想继续扩大在鄂投资,实现更大发展。随后,应勇来到华为武汉研究所,这是华为公司重点构建的全球光能力中心、家庭终端研发中心、软件外包交付中心,目前员工复工率超过85%。应勇听取企业发展规划介绍,详细了解关键技术、核心产品研发应用等情况,并与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视频连线。应勇希望华为更好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同步协调复工复产,助力湖北经济复苏发展,为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聚集区作出更大贡献。“自贸试验区是制度创新的高地,不是优惠政策的洼地。”应勇强调,要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健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服务、政府管理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与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营商环境,政府就要努力为企业营造什么样的营商环境。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企业营造优良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活力。省领导王忠林、赵海山,武汉市市长周先旺参加调研。来源:湖北日报记者周呈思、张进、陈迹 编发:黄伟 审核:翟兴波 出品: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来源 | 湖北日报编辑 | 司琪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2020年上海自贸区运行状况分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自贸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9年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设立,落实国务院批准的总体方案,出台管理办法,完善体制机制,制定实施特殊支持政策,推动重大改革优先在新片区试点、重大项目优先在新片区布局、重大政策优先在新片区适用。新片区新设企业4025家,签约重点项目168个、总投资821.9亿元。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管理新体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正式印发实施,共列入事项131项,相比2018年版减少了20项,放开一批有含金量的措施,移出部分不符合清单定位的措施,持续推动缩短负面清单长度。服务“一带一路”的桥头堡作用持续发挥。目前,浦东企业在新加坡、捷克等3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近454个项目,中方投资额达74.2亿美元。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备。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不断拓展,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管理,成为境外融资、结售汇便利化等许多重要金融改革的基础。截止2019年12月底,累计开立FT账户13.1万个,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38112亿元,比上年增长49.4%,占全市39.0%;跨境人民币境外借款总额42.63亿元,增长6.9倍。政务服务更加高效透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超市、药店、便利店等14个行业全覆盖实现“一业一证”改革,平均办理时间缩短约90%。注重放管结合,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加强协同监管、集约监管、信用监管,目前发出《行业综合许可证》40张,确保行业健康发展。图表 2019年上海自贸区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速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局2019年1-12月,外高桥保税区完成进出口额1278.7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进口额968.5亿美元,增长4.0%,出口额310.1亿美元,下降1.3%。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完成进出口额32.5亿美元,同比下降2.6%,其中进口额12.4亿美元,下降31.2%,出口额20.1亿美元,增长31.1%。洋山保税港区完成进出口额125.6亿美元,下降3.1%,其中进口额80.7亿美元,下降8.9%,出口额44.9亿美元,增长9.3%。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完成进出口额104.1亿美元,增长29.8%,其中进口额56.6亿美元,增长43.6%,出口额47.5亿美元,增长16.4%。四区合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541.0亿美元,同比增长3.5%,其中进口额1118.3亿美元,增长3.8%,出口额422.7亿美元,增长2.7%。2019年保税区域新设企业1252家。按性质分,外资企业361家,内资企业891家。按行业分,贸易类企业533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类249家,租赁和商务服务类246家,物流类84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66家,文化体育类39家,其他35家。截至2019年底,保税区域现有注册企业3.27万家,按性质分,外资企业1.08万家,内资企业2.19万家。按行业分,贸易类1.56万家,租赁和商务服务类0.86万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类0.28万家,物流类0.24万家,金融类0.11万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0.10万家,制造业0.03万家,其他类0.09万家。中国自贸区行业投资机会与建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自贸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方向:严格地说,任何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都必须解决谁去投资(企业选择)、到何处去投资(区位选择)、投资于何种产业(产业选择)以及如何投资(方式选择)等四大基本问题。产业选择是中国对外投资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课题。一、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边际产业扩展论基准,中国企业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应选择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以此作为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切入点,不仅能够解决国内的剩余生产能力和剩余劳动力,而且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比较成熟,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中的部分企业逐步掌握了一定的核心生产技术,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例如多功能的机电设备、小批量的制造技术等,这些技术和相应的产品已趋于标准化,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夕阳工业”,已受到冷落或即将被淘汰,但对于那些低于或类似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东盟国家来说,则属于适用技术,具备相应的市场空间。此外,诸如玩具、服装等在国际竞争中属于大宗贸易产品,大型跨国企业的垄断性不强,适合中小企业去竞争。而且部分劳动密集产业如家用电器、纺织等行业,国内生产能力已相对过剩,处于比较劣势地位;而对于东盟部分国家却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是最佳的海外投资产业。通过劳动密集产业在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策略,可以实现产业的外部延伸和拓展,不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二、区域比较优势产业比较优势的来源主要包括产业资源禀赋、产业技术积累以及产业创新等。不同区域由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和外部经济的差异,资源配置效益显然不同。“区域比较优势”的重点在于比较经济优势是在一定的投资区位中产生,是跨国直接投资的基本依据,也是东道国和母国双方获益的内在经济根源。因此,只要某种产业对东盟直接投资能够在一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实现,并且能为双方带来比较利益,直接投资即成为可能。显而易见,“产业选择”是将其“区位选择”包含在其中。目前中国很多产业如家用电器、小型货车和摩托车等在东盟国家具有比较优势。并且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些产品在东盟国家很受欢迎,是目前直接投资的首选对象。另外,中国某些方面的技术在世界具有一定领先地位,如建筑业、航天工业等,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可以到东盟国家去开展投资经营活动。三、产品供求链长、国内连锁效应强、产业内贸易量大的产业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自贸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现阶段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属于“非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因此,在对东盟直接投资产业的选择上,必须选择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产业内贸易大,并且对国内产业的波及效应和升级拉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开展重点投资。主要包括:一是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优势,利用东盟国家的资源来增加国内产品供给;二是国内制造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东盟生产最终产品。这样既能够充分发挥中国的生产要素优势,又可以利用东盟广阔的市场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商品出口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大多以资源性产品、初级产品为主,这是企业和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中国发展对外投资的必经阶段。宏观层面上,国家应在具体的政策上引导企业向产业内贸易量大的产业投资,促进产业结构由初级产品产业向制造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带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技术密集型产业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的低层次、粗放型扩张方式向高度化、集约化转变。因此,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当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产业经济理论表明,从长远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主导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对外投资战略并不能完全促使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目标的实现。考虑到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目标,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应注重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是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这主要是由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能够形成对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直接牵引,有利于从根本上减少对外投资的非选择性损失。此外,对东盟直接投资扩展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五、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根据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当前形势下,有必要加大对发达国家的前瞻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学习型投资。通过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产业优化升级,从而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东盟国家虽然整体上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新加坡等少数国家的高科技实力仍不容忽视,这些国家的高科技行业尤其是IT行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从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看,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严重偏少,只占投资总额的10%左右。因此,在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对这一领域的投资应予以政策性的倾斜和支持。中国企业可以通过直接投资购买技术目标市场的企业股份,以控股方式获取其拥有的先进技术,也可以以独资方式进行竞争。
18个自贸区开展差别化探索,闯“放管服”新路——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从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至今,我国先后批准设立18个自贸试验区。近年来,各大自贸区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勇蹚“放管服”新路,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市场主体加速集聚、制度创新成效明显、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完善,不断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自贸试验区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也是中国吸收外资的重要平台。商务部近期调研显示,外资企业认为,政府服务高效、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是自贸试验区最具吸引力的3项因素。各具特色 各有优势从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至今,我国先后批准设立18个自贸试验区,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7年时间,各大自贸试验区针对市场主体关注的难点堵点,结合各自战略定位、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形成协同推进效应。以建设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为目标之一的天津自贸试验区,在贸易通关优化创新方面集中发力。天津市滨海新区常务副区长贾堤介绍,“二手车出口业务新模式”为汽车出口贸易提供了新思路,“保税航煤出口质量流量计计量新模式”压缩了50%的海关作业时长,证照“一口受理、并联办理”审批服务模式实现了“最多跑一次”,大大节约了企业办证时间。福建省商务厅副厅长钟木达介绍,福建自贸试验区大力推进投资、贸易、对台等领域改革,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银税互动”为3万多户守信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500余亿元;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国际贸易主要业务环节、主要运输工具和商品“一站式”办理。努力打造为西部门户城市开发开放引领区的四川自贸试验区,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省自贸办副主任邓德雄介绍,“空铁联运一单制”单证打破了铁路和航空联运壁垒,比非“航空+铁路”联运物流节约10%至40%的运输时间;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智能辅助申报服务,大幅度减轻申报负担,惠及全省小微企业约80万户。“自贸试验区着眼于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发展,不断破解突出问题,为优化营商环境探索现实路径,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持久利好。”国研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表示。复制推广 激发动力自贸试验区诞生伊始,就以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己任。经过多年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既“试”出切口小、见效快的政策创新,也“闯”出全流程、集成度较高的制度优化,为全国深化改革探索了新途径,为经济转型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自贸试验区深入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助力市场主体降本增效。例如,海南自贸试验区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帮助企业利用版权等无形资产融资。天津自贸试验区试点“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创新”,搭建银政企合作桥梁,有效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在减少企业成本、推动复工复产方面,多个自贸试验区从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租金减免等方面出台政策组合拳,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例如,河南自贸试验区组织开展“线上招商周”“银企对接会”等活动,帮助企业对接资源,推动重点项目及资金落户。湖北自贸试验区创新“股权转让登记远程确认服务模式”,累计为3000多位国外或省外的企业股东、高管等核实企业登记信息,节省成本近百万元。在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水平方面,自贸试验区围绕“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带动营商环境优化。例如,陕西自贸试验区运用“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提升机场整体运行协调能力,大幅提高了航班正常率。专家表示,自贸试验区区内改革试验与区外复制推广有机衔接,形成了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局面,推动各地改革意识、开放水平、行政效率、发展动能、经济活力不断提升,带动全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攻坚克难 扩大开放“中国设立自贸试验区的初衷就是要通过自主开放,展现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态度,以及维护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唐文弘此前公开表示,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自贸试验区将坚定不移地在扩大开放方面走在前列,以自贸试验区开放的确定性来应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推进复工复产、恢复和巩固供应链,助力全球供应链的重新运作、全球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继续压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全球投资者信心。同时,率先落实好各项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培育壮大外向型经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各自贸试验区也鼓足干劲,在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攻坚克难,助力经济“回血”。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加快新动能引育,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湖北自贸试验区将在继续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浙江自贸试验区将对标国际先进,打造国际海事服务基地;重庆和四川自贸试验区将研究探索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蓓文表示,在国际经贸环境恶化、全球生产供应链出现部分断裂的情况下,我国稳步推进自贸区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双向投资,助推世界经济稳定,表明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愿意与世界各国共享经济全球化的红利,展现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据蚌埠日报消息 10月17日,蚌埠市市委书记汪莹纯就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建设推进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抢抓战略机遇,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抓好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自贸区蚌埠片区建设,加快形成制度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实效。市委常委、秘书长高尚,副市长陈忠卫参加。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正式揭牌以来,已新登记注册企业86户,完成12个项目签约落户,累计投资总额157.9亿元。调研中,汪莹纯沿着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边界现场勘查,并深入部分重点企业和项目建设现场,详细了解蚌埠片区规划建设和项目推进情况。在京东数字经济皖北区域中心,汪莹纯详细查看中心建设运行情况,希望企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好平台载体,加快引进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协同推进电商与物流发展,加快打造立足蚌埠、辐射皖北的数字经济产业高地。在大富科技(蚌埠)研发总部、康宁硅硼药用玻璃管、国显科技液晶显示模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园安徽中科大禹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现场,汪莹纯深入了解研发创新、建设推进等情况,希望企业积极抢抓自贸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推进步伐,加大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积极拓展市场空间,为自贸区蚌埠片区建设不断注入新活力。在自贸区蚌埠片区招商中心,汪莹纯细致查看展馆布展情况,要求相关单位和部门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加速进行政策对接、产业对接、项目对接,进一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汪莹纯在调研中充分肯定了自贸区蚌埠片区近期工作推进取得的成绩。他指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建设,是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大行动,是加快建设“两个中心”的重大机遇和平台。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着眼带动沿淮、辐射皖北,全力加快自贸区蚌埠片区建设推进,把蚌埠片区打造成为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汪莹纯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聚焦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积极对标国内外先进规则,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建立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创新载体建设,促进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集聚,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要进一步强化项目招引,聚焦硅基、生物基、新能源等产业,着力推进开放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推动产业加速集聚发展。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勠力同心、尽锐出战,敢闯敢试、大胆探索,全力抓好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务求尽快形成制度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实效。 (记者 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