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重要的食物源和营养源,是居民菜篮子中的当家品种和餐饮业的主要原料。猪肉产业规模庞大,企业数量众多,该产业的食品安全和稳定供给,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严格监管,并为亿万消费者所关注。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转型升级,居民饮食开始向多样化、科学化转变,老百姓对猪肉的需求量有所减弱。据统计,2017年中国猪肉市场零售规模为12015亿元,同比下降12.3%。
今年以来,我市猪肉市场价格随全国市场走势不断攀升,影响居民消费。为及时掌握全市猪肉市场的供应情况,市商务局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全市肉类批发、零售市场开展调研,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与有关商贸企业共商对策,切实保障我市猪肉市场供应。一、猪肉市场运行情况为切实摸清猪肉价格上涨的真实情况,市商务局调研组调研猪肉经销单位42个,走访猪肉摊位48个,与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船营区动检所等3个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重点调研了吉林市万鑫屠宰厂、鑫龙屠宰厂等2家大型屠宰厂;东北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东、苏洲街等2个菜市场;大润发、欧亚、华联新生活等9个大中小商超;东市农贸、绿叶农贸、苏洲街农贸、雅堂优客农贸、长春路市场、二十三中市场、中东新生活等7个农贸市场;黄旗街、向阳、大华、南宁路等4个早日市;华正、金锣、法特等12个冷鲜肉专卖店和肉床;华正肉批零配送中心、得利斯肉品批发中心等5个肉品批发中心。从今年一季度开始,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明显上涨。目前,生猪价格为17.75元/斤,同比上涨343.99%。猪肉市场零售价格31.16元/斤,也较前期上涨5倍多,猪肉及其替代品价格也明显上涨。具体情况见下表。全市生猪屠宰日上市量市900头左右,按每头75公斤计算,约67.5吨。其中吉林市城区日生猪屠宰量300头左右,约22.5吨,占33.3%市场份额;吉林市两家大型机械化屠宰企业市场供应量约为180头,约13.5吨,其中万鑫屠宰厂日宰140头,约10.5吨,鑫龙屠宰厂日宰50头,约3.75吨;其余为城市周边小型屠宰厂。吉林市城区日外进冷鲜猪600头,约45吨,约占吉林市猪肉供应量的66.7%。外地猪肉几乎全部为品牌冷鲜猪肉,猪肉品牌主要为雨润、双汇、得利斯、华正、金锣等。其中雨润43头,双汇74头,得利斯43头,华正74头,金锣74头,其它292头。目前,市政府储备冻猪肉1635吨,储备企业为得利斯公司,以备应急调用。从调研情况看,吉林市猪肉市场供应稳定,对肉价上涨消费者大多能理性看待,没有出现抢购现象。二、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分析一是去年受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毛猪数量减少。我市按照国家要求扑杀感染猪瘟的生猪,导致生猪数量、猪肉产量下降,苗猪等价格持续走高。目前,我市10kg苗猪价格已高达1500元/头,同比上涨100%以上。苗猪价格走高,增加了饲养成本,养殖场户受制于资金等不足因素,难以增加养殖规模,进而影响整个生猪供给量的增长。二是全市范围内的乡村环保整治,导致生猪存栏总数下降。从2015年开始,出于养殖生猪影响环境的考虑,对一些环保不达标、规模不够的小型养猪场进行了关停,这也是导致当前生猪供给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季节性消费增加。进入冬季以来,猪肉需求量增加,市场采购量也有所增加,需求量的增加将持续影响猪肉市场价格保持高位。三、猪肉市场走势分析从目前吉林市猪肉市场运行态势看,猪肉价格短期内还将保持相对高位运行。影响市场供应总量增长的不利因素,一是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生猪产能恢复周期长、制约多。二是非洲猪瘟疫苗目前虽在加紧研制并将进入临床试验,但尚未上市并大规模商业化使用,这将使规模化养猪存在巨大疫情风险。这也是不少猪农虽然看到养猪赚钱,却不敢出手养猪、生猪存栏量回升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猪的成长周期较长,从猪仔长成商品猪,需要1.5年。从受精卵到母猪,需要8个月的母猪成熟期。从母猪妊娠-产仔-哺乳,近4.5-5个月的生长周期;从小猪育肥到商品猪,则需要4-5个月时间。因此,生猪大规模养殖、大批量上市以平抑猪肉价格的可能性短期内较难实现。所以,即将到来的2020年元旦春节前后猪肉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走势。同时,影响市场猪肉供应量增价稳的有利因素也正在积蓄:一是我市应对猪肉涨价出台了《吉林市冻猪肉储备管理办法》,储备了应急冻猪肉。二是国家和省、市扶持生猪规模养殖的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生猪存栏量正在回升。目前,各地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猪场(户)和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户)异地重建等都将给予适当补助。三是价格上涨导致消费结构改变。猪肉价格上涨前后,人们消费猪肉的数量平均每个月7斤左右下降到不足1斤,消费减少了86%。随着猪肉价格不断攀升,其他肉类替代消费比重将会逐步提高。未来鸡肉、牛肉、人造肉的提价空间被慢慢打开。四、应对措施从肉类市场总体情况的来看,生猪生产呈现恢复态势,年底或明年上半年生猪产能有望探底回升,明年底或后年上半年有望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针对目前猪肉市场供应状况,将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全市猪肉市场供应稳定。一是稳控批发环节,努力扩大货源。组织吉林市肉品批发企业,加大外进猪肉调运力度。目前东北亚、江山等农批市场已积极联系外埠肉批发商加大对吉林市的调运量。二是把住零售环节,稳定市场秩序。号召大型商超和大宗采购商加大猪肉自采力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经营成本,扩大猪肉供应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号召商超对猪肉开展打折促销,稳定猪肉市场供销秩序。目前,大润发、欧亚等大型商超已扩大自采量,自营猪肉比联营猪肉价格低2-10元/斤。三是强化市场监控,及时预测预警。市商务局将密切监控肉类市场运行动态,及时向相关企业、上级部门反馈市场供应情况,确保猪肉市场平稳有序。四是建立和落实好猪肉储备调节制度,做好冻猪肉储备工作。前期国务院出台《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措施》,近期我市出台了《吉林市冻猪肉储备管理办法》,我们将按照《办法》要求,密切配合发改委(应急储备)等部门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事件、全市或者部分地区肉类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等需要动用储备肉的情形时,建议政府适时投放,全力保障肉品市场供应,满足百姓消费需求。五、相关建议(一)加快生猪产业链整合,探索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建议探索开展新型产业合作经营,集中散户,实行生猪规模化养殖和订单式生产。一是鼓励大型屠宰加工企业与规模养殖场(户)合作,让屠宰和养殖形成合力,提升全行业的抗风险能力;二是加强养殖场(户)自身的合作,如引进大型生猪饲养龙头企业并与之参股合作,组建专业合作社或者联合社,增强养殖环节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提高生猪养殖的组织性、计划性,减少盲目生产带来的价格波动。三是从长远考虑只有形成当地稳定的生猪养殖产业基地,方能保证市场供应,建议支持加快正大百万头生猪等重点项目建设,使我市从根本上解决没有大型规模养殖场的问题。(二)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民养猪积极性。对生猪重点养殖企业给予支持,对饲养母猪的养殖场和专业户给予一定的补助,保护母猪生产能力,提高生猪出栏率,缓解生猪周期性波动对市场的影响。(三)强化猪肉检疫检验,切实加强对生猪屠宰环节的管理。杜绝病死猪肉、注水肉上市,保证正常的市场秩序。(四)加快城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强猪肉等市民群众生活必须品的储备,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平抑肉类价格波动。尽快启动城市“菜篮子”农贸市场工程建设,力争今年建成几个“菜篮子”农贸市场项目样板,并逐步推广。同时加大猪肉储备力度,在货源紧缺、供给不足时,增加市场的投放量,通过供应量的增加来平抑物价,稳定市场秩序。来源: 商务部网站
中商情报网讯:2019年,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和一些地方不当禁养限养等因素影响,2019年全国生猪产能下降较多,猪价涨幅较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生猪存栏31041万头,比上年下降27.5%,全年生猪出栏54419万头,比上年下降21.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猪肉产量同比下降21.3%人类多食用家畜、家禽肉,以猪、牛、羊、鸡、鸭为主,并以此为原材料生产肉制品。而由于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肉类消费以猪肉为主。整体看来,我国猪肉产量变动幅度不大,但仍表现出下滑的趋势。2017年猪肉产量为5451.8万吨,2018年下降至5403.74万吨。2019年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的猪肉产量出现明显的下降。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猪肉产量4255万吨,比上年下降21.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猪肉价格由升转降自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全国猪肉市场波动始终是各方关注的热点。今年3月份猪肉价格开始起飞,但并没有持续上涨。随着国家储蓄冻猪肉的投放等一系列措施稳定猪肉价格后,猪肉价格涨幅有所缓和甚至由升转降。具体来看:8月份开始,猪肉价格环比涨幅趋缓,同比则从11月份开始趋缓。统计局12月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同比上涨97.0%,环比下降5.6%,猪肉价格由升转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生猪养殖盈利高达660元/头市场供给不足导致猪肉价格、进口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年生猪养殖头均盈利高达660元。数据来源:全国畜牧总站、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具体来看,2019年前三季度生猪产能持续下降,四季度开始有所回升。前期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很多大型养殖企业都通过调减生猪产能、放缓扩张步伐等方式,来应对疫情风险。后期随着大量小散户的退出及疫情逐步趋稳,大型企业集团开始实施新一轮扩张计划,“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陆续在各地上马。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9年种猪供应也较为紧缺。一方面供应少、价格高,另一方面外部引种风险较大,不少养殖场户选择从商品猪中留种。农业农村部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12月屠宰企业公母猪屠宰比例分别为70%和30%,母猪数量明显偏少,说明有不少商品母猪被留作种用。正常情况下,商品母猪繁殖效率比二元母猪低15%~20%,虽然效率降低,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能不足的影响。展望2020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供应仍面临较大压力,如果疫情稳定,下半年开始,市场供给将逐步增加。从外部因素看,2020年猪肉进口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但受全球贸易量制约,增幅有限。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生猪生产的恢复。综合判断,2020年猪肉市场将延续供给偏紧的态势,生猪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猪肉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中商情报网讯: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的畜、禽、水产等农产品以及各种粮食加工作物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务工、生活,致使从事养殖业的农户数量大幅减少,导致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规模化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随着对生猪养殖行业的环保要求越发严格,中小散户退出生猪养殖,加上生猪价格的波动性和周期性的影响,全国生猪出栏量略有下降。2019年,受环保政策、规模化养殖趋势、“非洲猪瘟”等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生猪出栏量出现较大幅度减少,同比下降21.57%。2020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对我国生猪供给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目前,中国疫情已经得到控制,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2020年下半年,我国生猪市场供需将恢复正常,预测2020年我国生猪出栏量为68400万头。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随着对生猪养殖的环保要求越发严格,中小散户退出生猪养殖,加上生猪价格的波动性和周期性的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量总体处于下降的趋势,已由2012年年末的48030万头减至2019年年末的31041万头。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2120万头,较去年四季度末增长3.5%。预测2020年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1995万头。进口方面,根据我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7年-2019年,我国猪肉进口量分别为121.68万吨、119.28万吨和199.42万吨,占全国猪肉产量的比例分别为2.28%、2.21%和4.69%,占比较小。2019年国内猪肉供给不足,进口量有所增加。2019年我国猪肉进口量为199.42万吨。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趋势:(1)规模化生态养殖成为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但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等机会成本的增加以及环保监管等因素的影响,散养户退出明显,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的程度正在明显提升。目前一些大型的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养殖模式的企业已经将合作养殖户的标准提高到5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将是生猪养殖行业的主要趋势。(2)生猪标准化养殖和精细化饲养趋势我国生猪中小规模养殖户受规模的影响和资金、人员的限制,生产和管理还属于粗放式经营,科学饲养的意识淡薄,精细化管理水平严重滞后。2010年以来,农业部先后颁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旨在推进生猪及其他畜禽的标准化养殖,并且每年都会评选一批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生猪养殖的标准化也促进了养殖的精细化,目前标准化的养殖场基本都做到了对猪舍的精细设计,做到了各疫病防控环节的精细把控及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养殖标准化和精细化要求将是生猪养殖行业未来发展的必要趋势。(3)向养殖居宰加工一体化方向发展,冷鲜肉及深加工肉制品供给将加大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未来生猪的跨省调运可能受到严格管控,猪肉市场的格局可能发生较大改变。由于我国北方生猪产区的本地消费能力有限,生猪跨省调运受到严格管控,将迫使大型养殖企业加大猪肉制品深加工的投资和布局。未来东北、河南等北方主要生猪产区的屠宰加工能力将明显提升,以满足“调猪向调肉”转变的政策需求。同时,随着“调猪向调肉”政策的执行,猪肉消费者对热鲜肉的偏好可能受到影响,大型养殖企业将增加冷鲜肉及深加工肉制品的市场供给。(4)食品安全日益受重视,促进高端猪肉品牌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以散养为主的养殖模式是引发猪肉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散养情况下,政府监管部门无法对散养户进行全面监管,猪肉质量和安全无法保证,这种情形客观上促进了国内高端猪肉品牌的发展。对于规模养殖企业来说,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极高,规模养殖企业将食品安全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规模化的养殖企业具备更高的养殖和育种水平,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出肉质和口感更好的肉猪,同时养殖成本也因为规模化的优势而更低。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民以食为天。一直以来,猪肉价格备受市民关注。从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猪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最高时进入“30”元时代。 今年9月以来,随着全省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向好,生猪存栏量持续增加,供求关系逐步改善,全省猪肉价格持续下降。当下,猪肉价格已降至“20元”时代。贵阳某超市猪肉销售点。“这几天猪肉价格比之前便宜几块钱,就多买一些。”11月19 日下午2点半,34岁的熊女士在位于乌当区的振华综合农贸市场挑了三斤多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打算晚饭煮个清汤猪肉火锅。 记者在振华综合农贸市场内猪肉销售区域内看到,六七个猪肉销售摊位由东向西一字排开,肉案上,五花、排骨、肋条、猪蹄……应有尽有,前来买肉的顾客络绎不绝。 “最近猪肉价格降了一些,五花肉24块左右一斤,排骨28,肥肉23,大概比以前降了两三块钱。价格降下来,销量要比以前增加一些,一天大概能卖400多斤吧。”振华综合农贸市场的猪肉经销商王女士说。销售猪肉的摊贩。随后,记者来到贵阳市云岩区某超市。相比综合农贸市场,超市的猪肉价格要略高一些。超市统一的价格板挂在每个猪肉摊位的上方,一字排骨29.8元一斤,后腿肉25.8元一斤,板筋38元/斤,猪肉馅25.8元一斤…… 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比上半年,猪肉价格确实降低了不少。 猪肉降价,不仅仅发生在贵阳市。记者探访发现,全省各地的猪肉价格也比以前便宜多了。 在都匀市育英巷菜市场内,猪肉摊主徐女士称,最近这几天猪肉价格开始降了,现在猪肉价格在23到25元左右一斤,“现在屠宰场的生猪相对要多一些,价格也便宜了,所以导致了降价。如果价格再往下降点,生意可能还要好些。 ”某超市市民购买猪肉。合力超市余庆店店长廖耀明告诉记者:“近期猪肉的市场进价基本上下滑了12%到15%,猪肉销售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回落,其中各骨头类和前后腿肉的销售价格降幅最大。” 伴随着猪肉降价而来的,是市民购买力和购买意愿的提升。 “比以前便宜很多,买一斤要少花五六块钱,就比较舍得买回去煮,大人也比较舍得吃。以前贵的事后都是买给小孩吃,大人比较少吃。”都匀市民庄女士说。 “我家炒菜都习惯放点猪肉,这样味道会更香点。”遵义市民张先生笑称,不管价格降不降,猪肉还是要吃的,“当然还是降下来好。”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钺洁 王维维编辑 唐怒娇 梁圣编审 陈毓钊
本网讯 (双牌融媒记者 江南好)受全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影响,近期我县猪肉价格也同步上升,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8月30日上午,县委副书记、县长肖质彬调研全县猪肉市场供应情况时强调,各有关部门要从关切民生、解决民忧,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抓好猪肉等副食品供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猪肉市场稳定。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雷秀新等陪同。在县定点屠宰场,肖质彬一行参观了流水化屠宰车间,详细了解生猪屠宰入场、待宰、同步检疫、现场出证等流程,对屠宰场实施专人专职专责,关键位置设置视频监控等方式把控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在生猪屠宰全过程中严把肉品品质检验和动物产品检疫两道质量关表示满意。在大润发超市,肖质彬详细询问了猪肉产品的货源供应、市场销售、价格变化等方面的情况,要求超市严格把控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坚决不能让未经检验检疫的猪肉流入市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肖质彬指出,猪肉等农副产品是市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品,其供应情况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各有关部门要从关切民生、解决民忧,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猪肉等农副产品市场供应的重要性,密切关注市场情况,认真抓好猪肉等副食品供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猪肉市场稳定。肖质彬要求,县市监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好市场秩序。严肃查处生产加工销售病死猪和注水肉等违法行为,严防注水猪肉、病死猪肉、不合格猪肉流入市场;县发改物价部门要加强猪肉等农副产品价格监管,做好市场供求和价格监测,坚决打击哄抬物价行为,防止出现大规模的连锁社会反应。县定点屠宰场要把好生猪屠宰的入场关和出厂关,严格把控生猪屠宰每一环节的质量关,切实保障市民日常需求,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扎实做好猪肉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稳价工作,为切实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产品需求,防止物价联动上涨。1月9日,县委副书记、县长史洁带领县市管、工信、畜牧、发改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保障市场猪肉供应和价格稳定情况进行调研。副县长李二平一同调研。史洁先后来到开元便民综合市场、陆水山海超市深入了解猪肉价格、食品卫生、销售服务和市场供需等情况。史洁强调,县城各肉类市场和零售店要充分备足货源,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保障节日市场供应;要充分认清当前生猪稳定保供形势,多措并举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肉类市场供应各项工作,稳定市场价格,确保食品安全和防疫安全,让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全;要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开展隐患排查,制定工作预案,确保消费场所人员安全、消防安全、商品运输安全。为确保春节期间猪肉市场质量安全,寿阳县在检查生猪产品经营户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对生猪产品“两证、两章”和病毒检测合格报告的监督检查,严防带病、染疫或可疑肉品流入市场,确保市场上的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合格。严厉打击经营病死、染疫生猪产品或生猪产品来源不明、检验检疫票证不全等违法行为,组织力量开展市场巡查和随机抽查,对近期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较快的生猪等商品,严肃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据了解,2019年底寿阳县生猪存栏8.2万头,同比增长15.5%。生猪出栏17.9万头,同比增长82.65%。目前,全县生猪生产发展持续稳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END-审核:柳月丽责编:王晓英文图:孙 凯编辑:李素琴寿阳发布
中商情报网讯:2018年8月,“非洲猪瘟”病例首次在我国出现。受非洲猪瘟疫情和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生猪和能繁母猪的存栏量持续下降,市场供给阶段性趋紧,生猪价格大幅上涨,2019年上半年,猪肉市场价格走势和商品肉猪市场价格走势相近。从年初猪肉价格震荡下行开始,2月份猪肉价格最低跌至22.36元/公斤,3月份开始反弹,此后猪肉价格不断上涨。尽管目前政府针对生猪和猪肉供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但由于生猪繁育养殖到出栏仍需约10个月时间,预计2019年全年猪肉产量下滑至4475万吨。而猪肉供给减少、猪肉价格上涨,未来猪肉消费也将有所下降。到2020年市场将逐渐回升。值得注意的是,未来我国猪肉市场供需将进一步扩大。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猪肉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19年中国猪肉市场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报告从猪肉市场基本概况、猪肉市场发展环境、猪肉市场供需形势、猪肉市场进出口贸易分析以及猪肉行业重点企业五大方面剖析我国猪肉发展现状,接着进一步分析未来两年猪肉市场产销量及供需缺口,最后总结了我国猪肉未来发展趋势,以下是报告详情:PART1:中国猪肉市场基本概况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副食品,人体重要的食物源和营养源。猪肉产业规模庞大,企业数量众多,该产业的食品安全和稳定供给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严格监管,并为亿万消费者所关注。生猪价格波动决定下游产品价格波动,生鲜肉价格调整较为及时,但零售价格较批发价格仍有时滞。PART2:猪肉市场发展环境分析目前非洲猪瘟肆虐全球,国际猪肉价格也呈快速上涨趋势,能代表国际指标的欧盟猪肉价格已上涨2成。进入2019年后,非洲猪瘟疫情已蔓延至越南等国家,截止目前亚洲已有9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疫情。其中,中国出现非洲猪瘟疫情最早,在2018年8月份,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确诊,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自2018年8月初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截至2019年7月3日,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43起,扑杀生猪116万余头。2019年以来,中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44起,除4月份外,其他5个月新发生疫情均为个位数。目前,全国25个省区的疫区已经全部解除封锁。总体看,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势头明显减缓,正常的生猪生产和运销秩序正在逐步恢复。受此影响,中国猪肉供给低迷,猪肉价格疯狂上涨。2019年8月猪肉均价约31元,同比大幅增长56%。针对猪肉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问题,近期,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保供稳价的方案和措施,大力支持生猪养殖能力建设,增强储备调控能力,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等。PART3:猪肉市场供需形势分析人类多食用家畜、家禽肉,以猪、牛、羊、鸡、鸭为主,并以此为原材料生产肉制品。而由于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肉类消费以猪肉为主。整体看来,我国猪肉产量变动幅度不大,但仍表现出下滑的趋势。2017年猪肉产量为5451.8万吨,2018年下降至5403.74万吨。再加上猪瘟的影响,2019年的猪肉产量将会出现明显的下降。我国是肉类食品消费大国。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猪肉消费量高达5595万吨,为猪肉消费第一国,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其中欧盟国家猪肉消费排名第二,消费量为2116.5万吨,美国以994.7万吨排名第三。纵观近年来猪肉消费数据,我国猪肉消费居高不下,平均年消费量为5461.7万吨,消费体量十分庞大。伴随生猪供给大幅下滑,猪价已出现大幅上涨态势。今年3月份开始,猪价呈持续上涨的走势,近期涨幅有所扩大,6月份猪肉批发市场均价每公斤21.59元,环比涨4.7%,同比高29.8%,7月猪肉均价每公斤进一步涨至23.64元。8月份猪肉价格达28.49元。猪价上涨较快主要是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生猪和能繁母猪的产能持续下降,猪肉市场供给偏紧的效应近期开始集中显现。PART4:猪肉市场进出口贸易分析2018年以来,由于受到中国美贸易战的影响,中国多次调整对美大豆、玉米和猪肉产品等关税。2018年4月2日,中国对美7项猪肉相关商品加征25%关税,7月6日再次对美11项猪肉产品加征25%关税。此两次加征关税后,美国猪肉出口到中国的总关税将高达70%。2016年由于国内猪价高企,进口肉价格优势明显,进口量增加至162万吨,进口额超30亿美元。近两年随着猪价的下降,加上中美贸易战影响,2018年进口量降低至119万吨,到2019年1-8月累计猪肉进口量为116.39万吨,进口金额达到23.17亿美元,超过2018全年进口额。猪肉出口方面,从2007年起,中国从猪肉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2018年中国猪肉出口数量为4.18万吨,同比下降18.6%,全年猪肉出口金额1.95亿美元,同比减少24.5%。自2014年至2018年,我国猪肉出口数量呈波动下降的趋势,2017年我国猪肉出口量反弹微涨,2018年猪肉出口量额再次下跌。到2019年1-8月,我国养猪业整体存栏继续下降,屠宰量减少,释放进口需求,出口仍然延续这一下跌趋势。PART5:猪肉行业重点企业分析本报告重点介绍了温氏股份、雏鹰农牧、正邦科技、双汇发展、雨润食品、新五丰等六大猪肉企业。PART6:猪肉市场发展趋势预测2018年8月份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在国内各地持续扩散,随着疫情之下行业产能持续去化,行业供给的大幅缩减将推动生猪价格进一步上涨。尽管目前政府针对生猪和猪肉供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但由于生猪繁育养殖到出栏仍需约10个月时间,预计2019年全年猪肉产量下滑至4475万吨。而猪肉供给减少、猪肉价格上涨,未来猪肉消费也将有所下降。到2020年市场将逐渐回升。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请下载《2019年中国猪肉市场投资前景研究报告》,http://wk.askci.com/details/3b542862d8784fea81d4bc6cbd271652/
猪肉涨涨涨市民吃不起百姓关注肉价还会涨多少?近期我们的记者走进市场走进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了采访调查↓↓↓12:54张婧琳李晓峰报道大家都在看会宁贫困群众圆了安居梦会宁大棚西瓜成为农民增收的“金蛋蛋”县委书记王科健强调:以决战决胜之势夺取整县脱贫全面胜利会宁:圣女果映红脱贫路百名记者齐聚会师圣地颗颗爱心凝真情 盏盏路灯照山村编辑:王建 责编:刘缇编审:王军强 监制:姚鹏飞出品: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陆家嘴大宗商品论坛作者: 申万期货研究所 摘要:4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公告,批准了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生猪期货交易。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和消费国,尽管近些年随着生活富裕、口味多元,全国猪肉产量已从2014年最高峰时的5821万吨下降到2019年的4255万吨,但仍然稳占全球约一半份额。猪肉价格对CPI的影响较大,虽然2016年以来国家下调了猪肉在CPI中的比重,但是猪肉价格仍然是CPI的重要风向标。一、生猪产业链概况生猪是对未宰杀的除种猪以外的家猪的统称。生猪肉可食用,皮可制革,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易饲养,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猪出生后5-12个月可以配种,妊娠期约为4个月。猪的平均寿命为20年。猪肉细嫩味美,营养丰富 ,是人类主要肉食品之一。除以鲜肉供食用外,还适于加工成火腿、腌肉、香肠和肉松等制品。猪皮、猪鬃和猪肠衣可作工业原料。猪血和猪骨可分别制成血粉和骨粉作饲料用。猪的内脏和腺体可以提制多种医疗药品。1.1 国内生猪产业概况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和消费国,尽管近些年随着生活富裕、口味多元,全国猪肉产量已从2014年最高峰时的5821万吨下降到2019年的4255万吨,但仍然稳占全球约一半份额。2019年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比重约为56%。从国内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猪肉占比稳步下降。1980年,国内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94%以上,到2000年,随着禽肉产量大幅增加至20%以上,猪肉大幅下降至65%左右,牛羊肉合计约占13%。之后,猪肉占比缓慢下降,至2018年约占63%,之后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原因,猪肉占比在2019年大幅下降至56%。生猪产业也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生猪产业链主要由五方面组成,包括饲料、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1.2 饲料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饲料大国,年产商品饲料超过2亿吨,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饲料工业,就没有现代化的养殖业。工业饲料在养殖业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在生猪养殖中约为75%(2005年仅30%),在蛋禽和肉禽养殖中超过了90%。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工业饲料累计产量26184万吨。1.3 养殖目前,国内生猪养殖主要有专业育肥猪养殖,专业母猪养殖和自繁自养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中,公司将统一将饲料、仔猪、药品出售给农户,由农户负责饲养,育肥后按预定价收购。双方合作关系较松散,农民承担养猪风险和疫病风险,但企业对生猪质量较难控制,在猪源紧张时,农民可能将猪卖给出价更高方。雏鹰模式则是企业自行建设养殖场,农民交一定保证金后(通常1-2万),到养殖场为企业养猪,同样饲料、仔猪、兽药等通过统一采购,统一使用,比第一种模式而言,企业对农户的监管更强,质量更可控。缺点则是最近投入较大,且由于养殖场建设较分散,还需配备相应管理和技术人员。现代自动化养殖场在资本和技术上投入最大,回报期长,但单场饲养规模也最大,实行工业化、自动化、一体化的管理。随着产业发展,这一模式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生猪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其原因主要在几个方面。一是料肉比偏高,据统计,目前国内60-90kg阶段生猪育肥料的料肉比约为2.77。二是国内的PSY(每头母猪每年所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较低,目前国内规模养殖场二元母猪PSY在21左右,而养猪发达国家的规模养殖场平均PSY超过25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非洲猪瘟的影响下,有大量三元母猪作为母猪留种的现象,这种母猪的平均PSY则相对较低,在14左右。三是我国饲料成本较高,主要是国内玉米价格相对国际玉米价格高约10-20%。四是国内生猪养殖的行业集中度和规模化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人工成本较高。1.4 屠宰和加工屠宰和加工产业链主要包括畜禽宰杀、鲜肉分割、冷藏、冷冻和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按生产加工方式的发达程度可依次归类:包括农民自宰自食和非法私自屠宰的手工作坊,经国家批准的定点屠宰厂,大规模现代化肉类加工企业的屠宰厂三种。目前同样行业集中度低,但好于养殖业。当猪价上涨时,屠宰加工业利润率下降。主要由于上游养殖业定价权较高,而下游消费弹性较低,中间的屠宰利润与猪价反相关。二、生猪市场概况2.1 价格猪肉价格对CPI的影响一直是比较大的,虽然2016年以来国家下调了猪肉在CPI中的比重,但是猪肉价格仍然是CPI的重要风向标。随着养殖规模化,猪肉的价格从2015年到2018年呈现下降的趋势,不过目前我国的规模化养殖还处于较初级阶段,猪肉价格的波动对存栏和补栏的影响仍然较大。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导致国内生猪产能大幅收缩,猪肉价格大幅上涨。2.2 猪周期猪周期是猪肉价格涨跌的一种经济现象,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猪肉价格高刺激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到很低打击了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2006.1 - 2009.11(46个月),底→顶→底。2005年猪价大跌,养猪户主动淘汰繁殖能力下降的能繁母猪(减少仔猪,维持生计)。2006年11月爆发了大规模的猪蓝耳病,直到2007年5月国家紧急部署蓝耳病疫苗生产,疫情才逐步得到控制;但这导致了2007年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急剧下降,猪肉价格快速上涨。2008年国家大量引进种猪,随后生猪存栏快速回升,猪价随之大幅回落。2009.12 - 2013.12(48个月),价格变化:底→顶→底。2010年冬到2011年春,部分省区发生仔猪流行性腹泻,叠加散养户退出,饲料、人工、仔猪等成本上升等因素,猪肉涨价。随后养殖户扩充,各路行内外资本加快养殖业投资的步伐,导致供给迅速回升,猪肉价格下跌。2014.1 - 2018.4(53个月),价格变化:底→顶→底。2014年底,生猪养殖业集体亏损,养殖户淘汰能繁母猪意愿增加。环保政策不断收紧趋严,延长了产能恢复周期。前两个周期除了亏损导致退出的原因,还有疫情的因素;本轮周期既有疫情的因素,同时出现了规模化进程加速、环保政策趋严、国家对高价猪肉容忍度提升等多方面的因素。三、生猪期货即将上市4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公告,批准了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生猪期货交易。公告称:生猪是我国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规模近万亿元。生猪产业链以生猪养殖业为中心,涉及饲料加工、兽药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饮等诸多行业。推出生猪期货是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生猪期货功能的充分发挥,对于完善生猪价格形成机制、提升市场主体风险管理能力和助力生猪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下一步,证监会将督促大连商品交易所扎实做好生猪期货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生猪期货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二十年来,大商所持续研究和推动生猪期货上市,在对产业进行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对相关重点、难点和风险点问题形成了针对性的创新解决方案。目前已完成生猪期货合约和规则方案的整体设计,交割仓库征集正有序推进,相关业务、技术系统也已准备就绪。关于生猪期货的具体合约和相关细则,目前交易所还未发布任何信息,投资者还需要耐心等待交易所对生猪期货的进一步通知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