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大橘,今天又来找大家聊天啦,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2个多月了,准大一新生们基本已经进入了大学的校园,而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们也在准备实习或者跟考研相关的事情。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学历教育,目前我国大概有300万左右的研究生,在今年9月22日的时候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并宣布了一个新消息,那就是印发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表示教育部门要针对研究生教育进行改革,合理制定跟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并加大分流的力度,让那些不合格的学生无法毕业。其实《意见》的出台主要是为了弥补研究生培养中的5大不足之处,第一个是对研究生教育规律认识不到位,部分学校只顾着扩大招生规模,反而忽略了高质量、个性化的培养。第二个是学科专业刚刚起步,对紧缺型人才和部分“卡脖子”技术突破的支撑不够有力。第三个是部分导师指导能力不够,师德师风的建设需要加强,在扩大导师规模时要慎之又慎。第四个是研究生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分类培养体系的建设还有待持续深化,对重点学科的和基础学科的保障也不是特别到位。第五个是相关规定滞后于实践发展,对分级管理和分类评价有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位“注水”现象。对于上述几个问题,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表示研究生培养需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深层次和结构性的变革,而且研究生培养要以“立德树人、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工作主线,不断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导师还要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此外还要推进学科专业的调整,设置较差学科门类,不断优化学科的专业结构,并完善人才的培养体系,而且还要强化导师岗位管理,把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等方面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中。除了对研究生教育规划了路径外,教育部还研拟了“十大专项行动”,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推进科技创新做出贡献,各位小伙伴们,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已经公布,据统计,报考研究生人数达到290万,比上一年增长近50万,很多考生甚至是二战,三战考研,相应地录取人数估计也会略有增加。考研已经成了很多本科毕业生的第一选择,毕竟拥有研究生学历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就业和发展前景总体上也比本科生好得多。虽然考取和攻读研究生的人数较多,但总体上我国硕士研究生以上高水平人才比例仍然很小,博士研究生人数和比例就更少了。博士研究生等高水平人才比例仍然很低根据教育部2018年的统计数据,当年博士毕业生58032人,招生人数83878,在校博士生人数361997,各项数据人数约为硕士研究生的11分之一,约为普通本科生的150分之一,如果加上专科生,这个比例就更低了(详见下图)。据第三方统计,截止到2017年,全国拥有博士研究生学位的人数大约为70万。所以总体来说,博士生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仍然非常低,是非常稀缺的高水平人才。图片截图自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就业单位层次相对较高结合近几年各高校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统计,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去向主要是高等院校,所占比例超过了40%,其次是科研院所,以及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下图为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总体上来说,博士研究生就业单位层次相对都比较高,其发展前景也是非常不错的。博士研究生就业各方面待遇较好前两天看到了一所地市的二本院校的招聘信息“对于学校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学校为其办理正式入编手续,聘期内按照校内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标准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学校根据不同人才层次提供相应的安家费、科研经费和校内岗位津贴。”从表中可以看出,单位给予的安家费最高达180万,最低也有45万或80平房屋一套。另外每年还有各种津贴补贴等。但是硕士研究生的待遇则有很大差别:“硕士研究生实行不占编制聘用(即过去的“人事代理”),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学校在编在岗同类人员执行,按国家和地方政策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可见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待遇方面有着质的区别。下图是据第三方统计的不同层次学校,不同学历之间的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时的平均薪酬对比,可以看出,博士生平均比本科生高出3000到5000,比硕士研究生也平均高出1500到3000每个月。不同层次的学校之间也有较大区别,985、211高校比一般高校各个学历段的平均薪资都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博士生之间的差距更大。各地高水平人才紧缺,福利待遇好除了工资更高,博士研究生在其他待遇方面也有明显优势。昨天早上刚看到一则新闻,刚过完年,各大城市就开始了新一轮人才大战,尤其以二三线城市为甚。为了吸引高水平人才,各个城市都给出了相当优厚的条件:放宽条件解决户口问题,给予住房补贴(或直接分配住房),给予科研启动经费,给予绩效津贴,帮助解决家属工作,孩子上学等问题。总之为了吸引和留住高水平人才,各个大城市尽全力帮助解决后顾之忧。所以目前来说,博士研究生是非常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同样也是相对高收入的人群,当然相应的社会贡献也是非常突出的。对于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来说,只要能坚持学习深造,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还是非常值得的。
现在很多已经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准研究生们,不知道你们是否考虑过自己以后的发展呢?是硕士毕业直接工作还是继续深造读博呢?当然,我相信肯定有很多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而其中必然会有很多同学愿意继续深造攻读博士。那么你或许不知道的是,当你和你导师说要读博士的话,在很大程度上他都会建议你认真思考或者直接不建议攻读博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了解一下:第一,现在的博士非常难毕业。当下流行这样一句话,考博容易,毕业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博士的毕业难度远远超于本科和硕士,它需要的绝对是你在你所研究领域的绝对专业,对你的论文提出更高的要求,绝对不是一篇没有营养的论文就可以顺利通过的!!!第二,你的导师在时间的接触对你也有一定的了解。在和导师相处的这些日子里,导师肯定会对你有一定的了解。对你是否适合读博士也有自己的看法,对你是否能够认真做学术研究也有自己的观点?因此当你的导师和你说,建议你不要考博的时候,我觉得你还是要认真考虑一下的。当然最后的决定权肯定还是在你手里。第三,现在我们还经常说,金本科,银硕士铜本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种总结,其实这句话足够说明我们所读本科的重要性。尤其是现在在一些好的用工单位招聘的时候都特别注意员工的第一学历,因此本科对于大家或许来说更为重要。第四,年龄成问题。其实当你一想到年龄问题时,你就会对读博的向往大大降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硕士毕业一般是27岁,如果博士正常毕业你也已经29岁了,但问题是博士正常毕业的又是很少的,这就意味着当你博士毕业时你都30岁左右了。不管是对于女生或者是男生,我相信这都是我们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可是话反过来说,读博士的前景依然是非常光明的。这在我们当下社会上,博士的社会认可度是非常的高。尤其是前一段时间的各一线城市的人才引进计划中,对博士所提供的福利远远高于硕士各学士。像天津的落户政策中明确规定只要是博士可以自由选择落户地点,你想落户在天津的哪个区都可以。同时一些用工单位给博士所提供的福利也是非常的高,可以拿到较高的工资还可以享受周转房等等。因此博士毕业后必然会有相应的优越性在当下社会中,所以在读研期间你是否要读博还是要综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
目前国内研究生教育再度有扩招趋势,此文就研究生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290万!目前笔者就读于包邮区某工科211,由于切身体会,净量中立来说。首先,推行研究生教育不管是出发点还是结果都是好的,这点毋庸置疑。国内的研究生教育经过几十年发展,制度已经趋于完善,但也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事。比如武汉某211高校的“爸爸”事件,中科大某博士自杀,某博士电影明星不知“知网”如此,让我们也可以看见工科高校研究生压力巨大,也可以看见部分学校的审查制度还存在改进空间。从身边同学讨论可以,对学生而言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导师责任制”,这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更加容易变成老板与打工者的关系。不过这种制度也有优点,就是可以让学生发挥最大能力去科研。我院就有一厉害博士,博士期间发了4篇一区,1篇二区。这样的人必然少数,总体来说,理工科研究生压力大是事实。从国家角度来看,政府支持几乎全体研究生,每年的研究生奖学金可以冲抵掉学费,每月的600津贴可以保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更有优秀的10%得到国家奖学金。国家大力支持,无疑国家还是对研究生教育充满的期待,广大研究生同学也应不负使命。个人角度来看,研究生过程无疑是一个镀金,培养自己独立人格的重要过程。只从找工作角度来看,热门的专业找到10k×14的工作是很正常的事,非热门专业也可以找到8k×13的工作。去年校招,我们一个小的研究院就有5个华为,其中4个海外(3年100W),中兴也有10好几,其他的一般也是大中型国企或中外合资。这些工作是同类本科水平所难达到的。由于读研时间比较紧,想考事业编的同学还是不建议考。以上,有不对或者不同看到可以发评论一起讨论。
欢迎点击关注!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哦!教育部最近发布了一则通知,《教育部发文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及培养管理工作》,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行了非常严格的规定。通知指出,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上升,到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达到了将近300万人,按照高考人数统计,将近有一半的本科生都在考研。然而,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学校无论在师资上还是软硬件设备上,都已经有些跟不上,尤其是扩招比较快的几年。现在一个导师有七八个甚至二十多个研究生,平时根本管不过来。导致研究生的质量也在下降。所以,教育部才会如此重视研究生教育,发布这则通知。比如前段时间网上吵得沸沸扬扬的翟天临博士论文和“不知知网”事件,就是一次学术不端行为。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议论和非议,就是人们对这种事情的不满和愤怒,因为学术是神圣的,容不得半丝马虎,必须要踏踏实实做一些研究工作,才能够做出一些成果。这些成果才是真正造福于社会的成果。虽然翟天临事件已经过去,但留在人们心中的影响仍未褪去。教育部此次出手,就明确了要加强对在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从论文开题到毕业答辩再到学位授予,都要严格把关,一旦发现论文造假,彻底实现“零容忍”!此外,就像翟天临事件中,追究翟天临的导师的责任一样,此次通知也对导师行为进行了规范。要求导师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出现任何违反师德的行为,如果发现,采取一票否决制,严重的可能会取消导师的招生资格,甚至被辞退。从这些措辞中可以看出,这份通知是动真格的了。看到这份通知,很多网友直呼“幸亏已经毕业了!”是啊,跟以前的放羊式研究生教育相比,这种教育模式当然是压力山大,但正因为压力山大,才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优秀的人才,从来都不是轻松生活中培养出来的。但愿在这样的模式下,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研究生人才!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欢迎留言评论交流。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 屈旌近日,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清退理由大都是“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个别研究生入学15年都没毕业。(据1月19日《中国之声》)这次高校的清退行动,得到了广大网友普遍赞赏。因为那些被清退的学生,俨然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即便学校给了很多缓冲时间,依然没有能好好完成学业,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这也是对所有在读研究生的警示和提醒,对大学教育质量的坚守。大学把牢毕业门槛,给学生们敲响了勤勉奋进的警钟,打破考进门就能顺利毕业的迷思。同时,也能鞭策在校学生好好学习,让他们知道大学不是混日子的地方,读研更不是逃避进入社会的休闲港湾。如果不抓紧时间,增进学术修养,提高知识技能,不仅今后就业竞争力堪忧,甚至都过不了学校考核这一关。高校主动清理门户,也是为了维护教育的尊严和学校的声誉。学堂本是读书之地,学生的主业就是学习。学习不用心,屡教不悔改的,就是应该按制度处理,实在该清退的,就应果断清退。如果笃志勤学的学生和躲懒取巧的学生,同样有机会毕业拿学位证,那岂不是太不公平了?从前,或许从爱护人才、顾及情面、避免不良影响等原因出发,没有严格执行,如今既然做出了表率,就应贯彻到底。毕竟,大学的声名,源自于其卓越的学术成果和优秀的人才培养。而母校的荣光,也是所有学生的荣光。如果大学不能对研究生严格要求,让其混学位,便是对社会不负责。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精英人才,容不得混,也经不起混。入学时有层层考试把关,就应实事求是,择优录取;入学后要切实严格管理,让导师责任得以落实,授人以渔,提高研究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毕业时要坚持严进严出,让不合格的就清退成为一种常态,促进良性竞争,为社会锻造更多创造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声 音《经济日报》:这也是一张警示单:大学绝不是混日子的地方,进校门读研不等于学位到手。央广网:教育部为高校清退研究生提供底气,同学们,再混日子不可取了。绘图/刘阳
人民网北京7月30日电(孙竞 熊旭 李依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全国高校引发热烈反响。高校教育工作者备受鼓舞,也倍感振奋。他们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人民群众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等最前沿,培养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指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加快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元元在29日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发言表示,学校将充分利用好抗击疫情这一最鲜活、最生动、最宝贵的素材,培育研究生家国情怀、奋斗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有品德、有品质、有品位”的卓越医学人才。作为高校代表之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也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他提到,学校将继续践行“四个服务”历史使命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走以红色基因为魂,以服务国家需求为核,以提升质量内涵为主线的特色研究生教育之路,接续培育电子信息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谈到,学校将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凝练学科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实现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中国梦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研究生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表示,近年来,学校面向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需求,扎根中国大地,努力构建高水平的育人体系。学校今后将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油气领域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高层次人才,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振奋人心、高屋建瓴,为我国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吹响了号角。”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孙治荣认为,发展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强校之基。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将实验室建在乡下田间,研究生长期驻守在农村和生产第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该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研工部部长郭鑫表示,未来学校仍将扎根中国大地,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研究生教育。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长周宗奎谈到,学校将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一流研究生教育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培养领军人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要准确判断研究生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牢牢把握战略机遇。”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表示,要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以服务国家为导向,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加快培养引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指出,学校将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在强化学科内涵发展、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学生评价、严格校风学风等方面共同发力,加大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力度,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加快培养服务国家需求、面向科技发展前沿的高层次人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将牢牢把握战略机遇,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马俊杰说,学校将奋力开创研究生教育新局面,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积极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提高研究和创新能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葛世荣表示,面向未来,学校将以建设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为目标,实行创新型研究生教育,把奉献能源事业情怀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继续为我国能源工业培养大批高层次人才,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强大动力。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翟文豹认为,高校应该深刻理解研究生教育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作为航空类院校,学校将把服务航空、服务国防、助力辽宁振兴作为重要面向,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迈上新台阶,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培养更多高端科技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科技的最佳结合部,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长安大学副校长赵祥模提到,要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工作,大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推进招生工作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学术评价标准,建设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明确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事业工作的重点。”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说,高校必须抓住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关键,坚持德才兼备,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必须紧紧围绕国家与行业重大需求,不断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我校作为全国较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将继续以‘打造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为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谈到,将狠抓导师队伍建设,激励和引导广大研究生走进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走进重大工程建设中、走进大型领军企业中,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研究生承担着国家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河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强表示,学校近年来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积极与地方企业联合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今后仍将下功夫培养适应多领域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黄海军表示,近年来,北航形成了以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大成果、大贡献为特色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今后将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努力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总书记的指示,指明了研究生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姜国华谈到,造就大批德才兼备、拔尖创新的高层次人才,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力量,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和光荣的任务。“立德树人和创新性培养是开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新局面的有效路径,应该在今后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中贯彻执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郑承军指出,今后的研究生教育教学要创新培养模式,强化科教融合、学科交叉、开放协同,围绕国家战略和事业发展,打造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培养特色。中国民航大学是民航行业唯一的本、硕、博各层次人才培养贯通的的高等学府,该校研究生部主任贾宝惠说,学校今后将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根本宗旨,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实现民航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2019年考研可以说是史上最惨烈的一年,受到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影响,2019年考研总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但是全国录取人数只有72万。这其中还包括十几万的推免学生以及大约12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这样计算下来,大约也只有45万考生录取,全国报录比均在5:1,竞争明显增大。很多2019年考生经历从最初查到分数的欣喜若狂到后面的平静,最后无缘参加复试无奈。调剂成了大批考研人唯一退路,随着后面高校调剂窗口陆续放开,仅有的希望似乎也慢慢破灭了。2019年的考研国家线及34所自划线都高于前几年,很多院校的实际复试线明显高于往年,没有进入第一志愿学校参加调剂的考生人数也大大增加。所以今年调剂火爆,调剂的学生中出现很多高分考生现在现象也是必然的。今年调剂火爆,以往很多普通院校硕士生源并不充足,第一志愿报考考生并不多,但是因为调剂,这些院校完成计划招生人数。西南地区的几所普通本科院校的经济类专业实力一般,名气不显,每年的生源也不是很好,但是今年得益于调剂,这些院校都接收到很多考生的调剂申请,也远远超过了调剂名额,完成了院校硕士招生计划。对于往年调剂界的“宠儿”院校,今年上了热搜的贵州大学,虽然是在B区,由于是211实力也不错,学校位置好,所以成为大部分调剂考生的首选院校之一。这几年考研报考人数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短时间内也不会下降,2019年考研人数上升到290万,从考研趋势上看,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很有可能会超过300万。之所以会出现“考研热”现象,一方面是因为考研究生是大学生提升自我学历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大,工作门槛高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考研大军中。从报考人数上看,考研趋势激烈,但是我国目前接受研究生教育总人数是在800多万,但是除以我国14亿人分母,研究生学历比例也只有0.6%左右。从长远角度看,“考研热”有助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越来越大,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很多高校也新增了不少硕士点。新增硕士点招到足够学生,使得目前接受研究生教育人越来越多,对于提升全面素质有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当然,目前研究生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片面追求数量,不重视培养质量,整体毕业把关不够严格等现象也是存在的,这些问题也是需要逐渐改进的。你对考研热和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怎么看?
今天上午,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透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培养1000万余博士、硕士,今年在学研究生将达到300万人,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但我国研究生教育仍存在五大方面突出问题,包括高质量、个性化培养不足、“卡脖子”技术突破的支撑不够有力、研究生培养机制还不完善等。沈阳农大研究生的暑期生活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洪大用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培养1000万多博士、硕士,今年在学研究生将达到300万人,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经过70多年的奋斗,我国构建了比较完备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培养,有力支撑了科技创新和国家战略发展。洪大用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对研究生教育规律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学校还片面追求规模扩张,高质量、个性化培养不足;二是学科专业调整刚刚起步,对紧缺人才培养和“卡脖子”技术突破的支撑不够有力,学位授权改革有待持续深化;三是导师规模不断扩大,总体素质有保障,但一些导师责任没有压实、指导能力不够,师德师风建设仍需加强;四是研究生培养机制还不完善,分类培养体系建设有待持续深化,差异化、多渠道投入机制尚不健全,对重点学科、基础学科保障还不到位;五是法律法规滞后于实践发展,对分级管理和分类评价有影响。一些单位内部质量管控不到位,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位“注水”现象。他说,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了新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推动研究生教育深层次、结构性变革,加快发展更多机会、更好品质、更佳体验、更强力量的研究生教育。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流程编辑:u010
就在昨日国家教育部官网公布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培养管理工作的通知,这一通知主要是说明,教育部将对存在问题的学位授予单位进行合格评估、学位论文抽检,对于问题严重的将撤销学位授权、视情况限制申请新增学位授权。近年来未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选择报考研究生提升学历的学生不断增加,于此同时拥有自主招收研究生的院校也在不断增加。在人数增加院校增加的情况下,慢慢的就有很多问题被爆出来,此次通知也是明确指出在研究生考试招生过程中,存在个别单位和人员违规违纪现象,学术不端、论文作假等问题发生,暴露了导师责任还未完全落实,研究生学习和自我管理主动性还不足,一些单位组织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确实在2月份考研初试成绩公布之时,就有爆出某985大学招生成绩被篡改,一时间也是议论纷纷。为了防止各种问题频出,教育此次发文更是做了明确规范,在2019年将运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把学位授予、师德校风存在突出问题的学位授予单位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对于情节严重、无法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坚决撤销学位授权。对问题严重的培养单位,视情况限制申请新增学位授权。在2019年考研复试之前这样的关键阶段,教育部的此次发文也是很有深意,也算是对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一个提醒。随着教育部的这项通知下发,今年以及之后首先对研究生招生就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首先在复试的过程中都是要全程录音录像的,复试小组的每位成员都是要保持独立评分,然后再统一管理,任何人都不能做改动。其次对于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应当按初试成绩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而不得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其次还规定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条件,以往来说对名校、本校的考研生更有优待,这一规定对大部分的考生来说也更能体现出了公平公正。而在研究生培养这一块上,对于导师以及对学生论文都有过硬的要求,按照要求必须把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同时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学术不端行为坚决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以上的两个文件,一个是关于研究生招生、一个是关于研究生培养,两者都是为了进一步杜绝一些不良现象,难度是加大了,但是对于那些真正在学习的学生来说,还是会拍手叫好表示赞同的,毕竟真正的教育公平才是学生更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