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这可能是目前最新最全的行业研究报告颜渊

这可能是目前最新最全的行业研究报告

最近我又亲手采集了2020年初到2020年9月最新一批行业研究报告,一共挑选汇总了接近1800份行业研究报告,大小为5.5G多一点。这是压缩包大小所有分享的报告,是截止目前日期为止最新最全的行业资讯与数据信息。在整理分类的时候,我已经按获取渠道、行业分类作为子目录名挨个分好类。主要渠道来源30多个、包括阿里研究院、CBNData、百度指数、360营销研究院等、新浪微博数据中心、以及艾媒、艾瑞、CNNIC等专业机构。2020年是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是大浪淘沙的一年,历史更替、行业变革。作为普通人的 我们,迷迷糊糊的看着朦朦胧胧的世界,或迷茫、或浮沉,我们再次来到一个决定命运的交叉口。这时候,知识和数据将为我们指引航向。如此精彩的内容,无私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有此需求的人,这也是我们社群的宗旨。先上几张截图大家感受一下费了我好大功夫现在2020年1月—2020年9月最新的行业研究报告总量接近1800份的珍贵数据全都分享给您同时我也会每天收集+更新相关数据如果您觉得这份资料对您有帮助希望获取完整的内容参考学习您可以关注+评论+转发然后私信:2020感谢您的支持!

国为虚厉

竞争对手都在看的2020行业报告,你知道吗?

来源:创业邦当今时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商机和模式层出不穷。如果不善于摸索和预判商机,大到创业失败,小到项目失败、工作不保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果一开始,就确定该行业:它有着怎样的发展前途、市场容量有多少、具体量化是多少…结果将截然不同。快速学习、分析与抢占一个行业最好的方式——了解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有人就会说了,没有这些信息我这不也活得好好的?想知道任何信息,随便搜索就有了呀!你可知道?正因为互联网的信息爆炸,“随便搜索”可能吞没了你的大量时间、甚至错误信息会给让你承受意想不到的代价。专业的行业报告 能帮你:如果你是管理者和创业者,创业前期透彻了解行业现状和前途,助你写BP方法2:下载创业邦APP,已购商品直接学习。有疑问添加邦妹微信(ID:cyzone666)。

其名为槔

2019年百度百家号内容行业研究报告

百家号三周年之际,我们联合新榜研究院发布《内容行业研究报告》,经过三年的发展,百家号已发展为内容生产者的必选平台之一,内容创作者入驻数量已超220万。《内容行业研究报告》发现美食、体育等专业垂直领域用户黏性更高,竞争相对较小,适合新账号突围。报告还为创作者总结出内容形式的三大规律:传统内容看图文,视觉冲击看图集,生动简单看视频。以下是《内容行业研究报告》详细信息:为激励优质创作者,百家号已推出“金芒计划”、“百家榜” 、“红人计划” 等三大扶持计划和六大变现方式,为优质内容创作者提供资金和流量支持。时光荏苒,初心不变!未来,百家号将持续发挥技术优势,努力建设更加多元的内容生态,为创作者提供成就自我、影响世界的机会,推动内容行业健康发展!

天安门

2019年中国电子竞技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市场:中国电竞市场的未来增长主要来自电竞生态市场,预计在2020年时中国电竞生态将占据27.8%的中国电竞市场份额,达到375亿。商业:电竞商业化模式走向生活化、深度战略化。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与耐克中国(耐克)开启长期、深度的合作,指明了整个电竞行业商业化价值未来的探索方向。资本:电竞俱乐部的商业价值逐渐凸显,不同背景的资本新血注入电竞俱乐部。大量新兴俱乐部的加入使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也促使电竞俱乐部行业高速迈向职业化、专业化。游戏:MOBA类游戏仍旧风靡市场,伴随着有新的类绝地求生游戏出现在市场上。赛事:电竞赛事的主场化能有效拉动整体行业增长。预计在2020年时中国电竞市场用户规模会达到4.3亿,大量观赛需求仍未被满足。▌中国电竞行业发展趋势图俱乐部夺冠引起广泛关注▌中国电竞市场规模商业化推动电竞生态市场规模提升随着移动竞技游戏的增速放缓以及PC竞技游戏的触顶,中国电竞市场的未来增长主要来源于电竞生态市场。而赛事的商业化的强力推动将会进一步提升电竞生态扩张,为行业增长提供持久续航。电竞生态市场规模迅速提升从整体中国电竞市场的变化中可以看到,电竞游戏收入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电竞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尽管如此,中国电竞生态市场仍在持续提高占比。预计在2020年时中国电竞生态将占据27.8%的中国电竞市场份额。▌中国电竞用户规模用户增长趋缓等待下一款爆品经历了之前的《王者荣耀》与《刺激战场》,移动竞技游戏市场正在等待下一款爆款的出现以保持用户高速增长。另外值得注意的趋势是,电竞游戏用户正在逐步转换成电竞赛事观众,大量观赛需求仍未被满足。▌中国电竞产业链▌中国电竞产业图谱▌中国电竞产业发展趋势头部企业、市场条件成熟推动主场化由于过去线下电竞观赛的条件较少、没有强力的主场化推动者以及缺乏足够的线下电竞内容提供消费市场,电竞赛事的观看渠道主要以线上为主。近年来直播平台的兴起满足了电竞赛事的线上观赛需求,线下市场仍未被满足。随着全国电竞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以及头部电竞企业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电竞俱乐部主场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中。主场化正向全国推行目前在头部电竞企业的推动下,主场化正在逐步推向全国。目前俱乐部场馆落地的城市均有较好的电竞用户基础且成功举办过多个电竞赛事。未来随着主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城市的电竞用户拥有自己的主场俱乐部。而主场化的推广除了能满足各大城市线下电竞观赛需求外,对当地的电竞产业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如落地西安的WE俱乐部与落地杭州的LGD俱乐部,均与当地城市展开紧密联系,共同打造城市电竞文化名片。▌中国电竞赛事发展趋势电竞商业化模式走向生活化、深度战略化电竞商业化价值的展现,除了赛场上的品牌植入之外,赛场下的深度战略化合作、生活化产品合作、发挥数字体育优势方面的衍生内容服务合作等,也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电竞商业化模式走向生活化、深度战略化——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与耐克中国(耐克)开启长期、深度的合作。与众多传统体育联盟拥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体育品牌的加入,除印证了电竞运动的商业价值逐渐被认可之外,还指明了整个电竞行业商业化价值未来的探索方向。2018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夺冠影响力强S8中国夺冠深入人心,电子竞技逐渐社会主流价值所认可。据调研,超过83%的用户认为中国亚运会电竞项目夺冠对中国电竞行业的正面影响大;超过85%的用户认为中国夺得S8全球总决赛冠军对中国电竞行业的正面影响大。▌电竞游戏运营公司发展趋势亲自下场力推赛事商业化主场化尽管电竞市场已经逐渐成熟——拥有深厚的用户积累的同时整个生态产业链已发展多年。但是在推动主场化上仍需要一个主力推动者,那就是游戏公司。无论是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里还是在行业之外的存在,游戏公司是唯一能够将赛事联盟、俱乐部、当地地产商等多方纠集一起讨论主场化、联盟化这个大事项的存在。腾讯通过调集电竞行业内外的资源通过五年时间将整个电竞产业推向主场化时代。▌电竞游戏运营公司发展趋势赛事运营公司独立,加强赛事管理完善体系主场化与联盟化的推进除了大量资源的投入外,对更加全面的联盟管理与赛事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面对更高的联盟管理与赛事体系要求,游戏公司将原本面对赛事的职能部门独立,成立新的电竞赛事子公司(如今年成立的腾竞体育),从而针对电竞赛事联盟体系的规则、商业模式以及人才职业化体系进行完善,并且对赛事IP衍生内容进行进一步开发。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升了电竞赛事的管理效率,加速了主场化联盟化的推进进程。▌中国电竞俱乐部发展趋势多方资本纷纷加入为了保障俱乐部的竞技水平与运营收益,电竞赛事也在不断地进行赛制改革以吸引更多资本入场。其中,升降级制度的取消加强了电竞俱乐部的稳定性,让俱乐部拥有更多精力在商业化运营的同时保障了投资方的权益。随着电竞俱乐部的商业价值逐渐凸显,不同背景的资本新血注入电竞俱乐部。俱乐部的不同资源也带动了他们在内容上的升级与变化。而相关的赛事也通过各个俱乐部与各大品牌主们产生直接联系,吸引更多商业资源。这些背景也成为赛事席位授权时所考虑到的。▌中国电竞俱乐部发展趋势行业竞争加剧,迈向职业化大量新兴俱乐部的加入使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也促使电竞俱乐部行业高速迈向职业化、专业化。传统俱乐部起步早,具有深厚的行业积累与品牌资本;而资本投资型俱乐部承接公司化管理运营模式,继承母公司的各项资源、技术与团队。但是如何在保障成绩的前提下实现多元化的商业价值是各电竞俱乐部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电竞俱乐部发展趋势提升俱乐部价值,打造俱乐部新文化除了对当地的电竞产业产生促进作用外,主场化将有效提升电竞俱乐部的价值并推动俱乐部的价值发展。拥有属于自己的主场电竞场馆后,俱乐部的品牌价值不仅能在线上电竞赛事中得到体现,还将以主场所在城市为载体下沉到线下,拥有向外投递的线下场景。此外,电竞俱乐部将会与城市本地文化相结合形成新的俱乐部文化,成为当地城市的另一张电竞名片。▌中国电竞内容制作公司发展趋势与游戏厂商共运营电竞赛事在未来,为顺应电竞主客场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电竞内容制作公司不会局限于承办角色,更多的会在保持、创新制作水平的基础上与游戏厂商共同投资、共同招商、共同创造、共同运营电竞赛事。此外,虽然电竞内容制作行业在内容产出方面已非常丰满,但在规划电竞内容产出、系统化电竞内容制作程序以及拓宽内容传播渠道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向多元化运营方向发展电竞内容制作公司在未来会开展多元化运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原有商业模式上增加了广告销售服务,比如获取、疏导、投放电竞资源等;第二,除加大内容制作效率、拓宽内容营销渠道外,更多地向定制化内容进军,并提供电竞泛娱乐内容定制服务,如帮助主场俱乐部提供深度定制化赛事内容运营、直播综艺和艺人经纪等服务;第三,电竞内容制作公司已经开始与电竞地产合作, 提供与电竞相关的赛事内容与主题运营服务。▌中国电竞生态发展趋势“电竞+地产”新业态目前已有部分地产公司已经携手俱乐部打造电竞商业综合体,进一步开发电竞的商业价值。电竞地产通过提供新的商圈主题满足房地产商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可满足用户电竞线下娱乐需求, 提供综合线下电竞娱乐体验;调研数据显示,愿意在线下进行消费娱乐的电竞用户高达60.6%。另外,线下地产商圈将成为电竞重要的流量入口,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流量资源互补。但是由于建设工期等因素,距离电竞地产投入商业化运营仍有一段时间。▌竞技游戏发展趋势“吃鸡玩法”的演进与扩散优秀的电竞游戏机制会在不同产品上不断完善,并且融入其他类型的游戏中。而这种机制不仅仅会促进新类型游戏的发展,也将给传统游戏带来不同的体验。目前不断有新的类绝地求生游戏出现在市场上,而经典游戏俄罗斯方块也加入了百人同屏乱斗,显著提升了游戏的对战乐趣。预计未来此类玩法的游戏将会进一步演化,并且更多类型的游戏将会加入此类玩法。▌电竞用户短视频行为调查电竞短视频内容受到电竞用户的广泛关注占总用户比例接近76%的中国电竞用户会观看电竞短视频内容。电竞用户最多观看的短视频内容为游戏教学内容、赛事集锦以及主播日常。▌关注俱乐部与选手情况直播平台为主要关注渠道来源通过直播平台关注俱乐部及选手的用户占比最高,超过80%。在俱乐部周边付费方面,愿意消费100-500元的用户占比最高,为41.2%。▌用户赛事认同度英雄联盟赛事认同度极高大多数用户对英雄联盟赛季是体育项目这一议题认同度较高,表明英雄联盟在这些年内通过游戏的竞技性以及赛事的成熟度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可。接近97%的用户认同英雄联盟赛事是专业的电竞项目,超过89%的用户认同英雄联盟赛事是专业的体育项目。(文章来源:格隆汇)

多食

2017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研究报告

文 | 张祥、梁立明、刘利来源 | 投中研究院一、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环境分析1.1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平稳,经济增长虽然放缓但呈现出良好的复苏形式。虽然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但是中国内部经济发展转型有了新进展,实现了总体经济的平衡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较2016年放缓,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已达 59.33 亿元,同比增长 6.9%,宏观经济“L”型趋势仍将继续。由于投资增速回落的影响,2017全年 GDP 增速放缓,维持在 6.9%。需求端周期性下行的因素,与来自政策端的稳增长和供给侧改革的上行因素互为平衡,经济基本面维持大体平稳增长。投中研究院预计,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趋稳,同时鉴于2017年底通过的特朗普减税法案有望进一步刺激美国需求扩张,因此中国经济将受到部分冲击,而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复苏好于预期,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外部需求有明显改善作用。图1:中国GDP趋势图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内经济持续稳定,最新发布的2017年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6%,连续 15个月站在50%荣枯线之上。从PMI看,2017年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作用凸显,企稳态势巩固,向好发展态势进一步明显。主要呈现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经济发展效益提高、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加快等特点。图2:中国PMI指数趋势图1.2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趋势1.2.1 国内金融市场趋势概述从国际上来看,由于发达国家政策转向,美联储加息节奏加快,同时由于美国减税政策实行,资金回流美国的强烈预期导致新兴市场面临的资本外流压力不断增大,基本面风险快速上升。目前中国再次面临QE宽松时代压力,流动性的负面影响或许会再度出现,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政策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也会对新兴市场形成冲击。从国内来看,2017年可以说是中国金融领域的规范年,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给国家定下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的主基调”。受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基建投资继续发力、房地产市场降温等影响,信贷结构更加均衡。非金融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生产稳定和企业盈利温和增长,带动相关融资需求继续平稳有增。图3:中国主要投资增速发展预计2018年,宽财政政策持续,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的信贷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同时,由于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消费贷”业务的治理,个人按揭贷款增长将回落。预计2018年M2增长10%左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13%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14万亿元。1.2.2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情况分析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居民总资产中,金融资产的占比逐年提升,从2004 年的 34%提升至 2016 年的 44%。伴随着金融资产规模扩张,居民对金融资产的多样化和专业化配置需求增加。图4:我国居民总资产类型伴随十年经济发展,中国私人财富市场规模十年增长五倍,持续释放可观的增长潜力和巨大的市场价值。2016年,在国内经济L型运行的背景下,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高净值人群数量达到158万人,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到165万亿元。预计2017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将继续稳步增长,高净值人群将达到187万人左右,个人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将达到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4%。伴随十年经济发展,中国私人财富市场规模十年增长五倍,持续释放可观的增长潜力和巨大的市场价值。2016年,在国内经济L型运行的背景下,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高净值人群数量达到158万人,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到165万亿元。预计2017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将继续稳步增长,高净值人群将达到187万人左右,个人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将达到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4%。图5:中国私人财富市场趋势图图6:中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规模但是,从整体配置上来看,无风险资产依然是居民偏好的资产,大部分财富分配在现金、债券和储蓄方面。这一类投资产品虽然风险低,但对应收益率也较低,很难补偿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目前,虽然可投资产品较多,但是许多产品门槛较高,限制了居民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进行合理资产配置的能力,投资渠道的狭窄使得居民难以进行投资组合的调整。因此,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投资渠道的拓宽,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是家庭金融资产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二、活跃财富管理机构发展状况2.1 财富管理机构发展格局2.1.1 中国财富管理概述伴随着我国GDP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与此对应的财富管理市场也经历了十几年的迅猛增长。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已超150万亿元,其中主要是由银行理财、保险、信托、公募及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组成。其产品形式会涵盖银行理财、信托、股权投资基金、债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基金、券商资管计划、保险资管产品,投资型保险,期货资管等等。图7:中国各大类型机构管理资产总规模按照财富管理的定义来看,财富管理的涵盖很广,会涉及到银行理财、保险、信托、公募及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等等。其产品形式会涵盖银行理财、信托、股权投资基金、债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基金、券商资管计划、保险资管产品,投资型保险,期货资管等等。2.1.2 中国保险资管概述2007年我国保险业受到内在发展需求动力和国民经济高速成长环境的双重推动,保险总资产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其实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保监会逐步出台了保险投资新政13条,极大地拓宽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并且减少了以往的投资比例限制;2013年9月,中国保监会向各大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保险资金运用的自由度进一步增加。投资领域和比例的放开,进一步促进了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的提升。图8:中国保险行业总资产规模截至2017年,在低息环境下,保险产品吸引力显著增加,保单销售持续好转。寿险业正向循环已启动,高投资收益减弱了产品销售难度,进一步提升了保险产品吸引力,寿险业务规模增速加快。此外,股市对保险投资收益率也具有重要贡献。图9:中国保险行业资金投资情况2.1.3 中国信托投资概述2017年以来,信托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迅速,财富管理能力更加完善。根据信托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信托行业管理的资产规模保持稳健增长,截至 2017年3季度,信托资产余额达24.41万亿元,比2季度末增加了1.27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同比增速为34.33%,环比增长了5.47%。图10:中国信托业资产及增速近年来,在资产运用方式上,信托业加大了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等投资类业务的比重,提升了投资管理水平,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季度末,资金信托投向证券领域的规模为2.96万亿元,同比增长4.23%,其中,3季度投资于股票的信托资金为8858亿元。在新增产品类型上,信托公司不断创新推出各种主动管理的信托;在配置领域上,信托公司聚焦特色领域,不断提升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加速在新兴产业等领域的股权投资业务转型步伐和布局力度。2.1.4 中国公募基金概览经过不断发展,我国公募基金已经覆盖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国际主流产品类型。截至2017年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131家,公募产品数量为4742只,较2012年年末增长277%。在投资范围上,除传统二级市场外,公募基金还可以投资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等衍生品,投资范围不断扩大,进一步推动了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表1:中国各类型公募基金公募基金投资门槛较低,公募基金个人投资者数量近2亿,其中85%是持有基金资产规模5万元以下的投资者,奠定了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根基,也成为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率先实现金融理财与金融支付的融合,推动了互联网基金、普惠金融的大发展。图11:公募基金业绩对比目前公募基金存在着产品同质化、投资渠道窄、跟风性严重等缺点。2.1.5 中国私募基金概览近两年,私募类基金发展迅速,截至 2017 年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 管理人 22446 家,同比增长 28.76%;已备案私募基金 66418 只, 同比增长42.82%;管理基金规模11.10万亿元,同比增长40.68%。 私募基金管理人员工总人数 23.83 万人,同比减少 3.37 万人, 其中,已在从业人员系统注册员工人数 19.40 万人。图12:公募私募基金规模对比图2.1.6 中国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概览对应投资者日益加剧的财富管理需求,第三方理财机构从无到有,迅速崛起,仅十余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财富管理市场的重要角色,自2010年11月诺亚财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后,成为独立财富管理机构的标杆,使得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获得越来越多人的信任,中国财富管理机构总数量已超过万家。目前,国内独立财富管理机构的市场份额仍然较小,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独立财富管理占据整个财富管理市场份额的60%以上;在台湾、香港等地也占30%左右,所以伴随着大众富裕人群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投中研究院预计未来发展潜力最大,速度最快的将是独立财富管理机构。混合型资产配置产品,是第三方财富机构的一种“创新”。主要做跨市场、跨品类的配置,既投二级市场也投一级市场,在固定收益的基础上博取浮动收益。由于私募专业化经营要求日益明确,原来跨市场、跨品类做配置的混合型产品已不符合监管要求,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现已停发相关产品。然而,不同财富管理机构的资产获取能力差别很大,主要受制于各个财富管理机构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能力。2.1.7 中国银行财富管理概览就目前国内而言,规模最大、最具有影响力的仍然是银行理财业务,因为对于具有传统商业银行背景而占有大量客户群体,可以很自然延伸到财富管理领域,因此,在传统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的关系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中国财富管理业务的主力军。由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而银行在居民心中又是信誉的保障,所以会持续推动居民的理财需求,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理财规模呈现逐步提升的状态,2007年底,银行理财规模仅有5000亿水平;随后在09年底突破万亿后迎来加速提升;2013年底突破10万亿元,到2015年国内银行理财规模已突破20万亿元,截至 2017 年 6 月底,总体体量已接近30万亿规模,但增速逐渐下降。全国共有 555 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数 8.58万只,比2016年末增长1.16万只;理财产品存续余额 28.38万亿元,比2016年末减少 0.67万亿元。2017年上半年,银行业理财市场累计发行理财产品11.92万只,累计募集资金83.44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结构以一般个人类产品为主,截至2017年6月底,一般个人类产品存续余额为13.14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总额的46.30%,占比高达一半。同时,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银行还不能很好的理解财富管理这一行业,甚至是认为只是对高净值个人高息揽储的一种方式,另外将银行销售自身理财产品以及基金、证券、信托、私募等投资机构的理财产品的一种通道业务。2.2 财富管理模式与案例分析2.2.1 中国财富管理模式分析目前,国外财富管理机构的业务模式按照收入构成的比重不同一般分为两种,即欧洲模式和北美模式。其中,欧洲模式是以信托文化为基础,以家庭资产的安全、保值和代际传承为主要目标,财产保全、继承、避税和养老金规划是财富管理的主要内容,其主要是按资产总额收取相应管理费;而北美模式则是以投资银行、家庭办公室和独立咨询顾问提供投顾服务为主,主动追求财富增值,其主要是按照交易收取手续费。从全球市场来看,财富管理机构的收入来源主要有四种,一是理财规划及咨询费用;二是客户资产管理费或称为会员制服务费;三是获得产品利润分成;四是销售佣金。其中三种收入是向买方客户收费,而第四种则是向卖方机构收取。对于国外的财富管理机构而言,较为成熟的收费模式是按照资产总额向客户收取资产管理费,即上述第二种收入来源,金额一般是所管理客户资产的0.8%-1%左右。而中国财富管理机构的收入更倾向于向卖方收取,即通过向卖方提供理财产品分销渠道,从而赚取代销产品的佣金。但这种收费模式会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由于利益的冲突必然会导致财富管理机构的服务重心偏移,其向客户推荐产品时会以佣金高的产品作为重点,从而忽视产品的风险,以及客户对产品风险的承受情况。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这种收费模式会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财富管理公司的收入模式也开始向两端化发展。一方面是一些国内大型的财富管理机构如诺亚财富、钜派财富、宜信财富等,正从最初的代销产品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财富管理机构转型,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成立具有牌照的资产管理机构进军资产管理行业,参与资产端和产品端,从而获取一定的管理费收入。另一方面是国内市场还出现一些小型的财富管理机构开始注重客户需求研究和资产配置建议,从产品导向转为以客户为导向,从而向买方收取一定的咨询服务费用。2.2.2 产品构成分析全球财富管理机构的产品主要分为五大类,第一,货币类:主要包括现金、信贷、信托等;第二,固定收益类:主要包括债券、债券类基金等;第三,权益类:主要包括股票投资组合、股票基金、并购基金、共同基金等;第四,房地产:主要包括商用房地产、房地产信托基金、住宅类房地产、未开发物业、农地等。第五,另类投资:主要包括结构性产品、金融衍生品、外汇、避险基金、大宗商品、VC/PE投资等。表2:财富管理产品类型2.2.3 案例分析——华设财富(一)公司概括华设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设财富”)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为投资者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财富管理与家庭规划服务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华设财富凭借着稳健的市场表现,于 2018年成功获得C轮战略投资,汇聚上市公司、国资机构、顶级投资机构、金融机构等十多家实力雄厚的明星股东,主要投资方包括华软资本、绿庭投资、海泰戈壁、浙商创投、中金在线、耀莱股份、影都之星、渤海小村等知名企业和创投机构。截至2017年底,华设财富完成立足于上海和北京,并重点性布局全国的目标,已在成都、深圳、杭州、台州等地设立十余家分支机构。(二)业务板块华设财富以研发高品质金融产品为核心竞争力。目前已拥有私募管理人牌照,参股了一家证券公司,业务产品覆盖范围已涵盖债权投资、股权投资、阳光私募、PE、海外保险、境外投资等,并且还在积极申请全金融牌照。华设集团下设有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商学院、以及金融科技四大板块业务,形成两纵两横相互作用推动发展的内部生态。其中财富管理业务包括投资规划、资产保全规划、移民规划、退休养老规划、子女教育规划和保障计划共六大财务规划;类固定收益类咨询、权益类咨询、保险类咨询、移民类咨询、服务类咨询共五大家庭财富配置方案;另外还设有“家族办公室”,主要面向十亿元级以上的超高净值客户,为其提供综合财富管理服务和财富传承的整体解决方案,为家族用户制定个性化的资产管理方案,通常涵盖税务管理、海外资产配置、子女教育、移民等方面。截止2017年底,华设财富已为超过万名高净值会员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为客户配置资产规模达300亿元,资产管理总规模达400亿元,且华设财富从创立至今所售金融产品均已100%安全兑付。(三)风控体系华设财富具有长期严谨的风控理念,并将风控能力视为自身的核心竞争以及业务快速安全扩张的基础,通过设立产品采集部、风险控制部和风险管理委员会这种独特的三级风控体系来对产品进行全面监控。同时华设财富搭建风控管理体系定期检视各业务环节的内控制度、流程评估和揭示业务风险;搭建投后管理体系实时跟踪已投项目、已发产品的情况,及时披露关键信息,定期发布投后报告;搭建法律合规体系进行法律法规宣导培训、诉讼案件管理、合规评审、法律评审、反洗钱等合规性审核,这“三位一体”的风险控制体系帮助华设财富实现了从产品的需求反馈、采集、筛选、考察、存续管理、跟踪兑付的全流程监控。图13:华设财富风险管理体系华设财富在产品的选择、研发和筛选上有一套极为严格的流程。首先,华设财富会基于对金融行业的理解与市场经验对产品的供应商进行评估,有针对性的选择优质的商业银行、基金公司、资管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及企业融资方。其次,华设财富在产品、风控及法务三方协作下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包括现场调查、企业结构审核、历史财务分析及财务预测、合规性审查,必要时还会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再其次,由华设财富管理层、首席运营官、首席风控官、首席营销官、法律及财务专业人士组成风险评审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对产品进行高标准的审核,除内部尽职调查结果外,还会听取外部专业机构、行业专家的意见,全面、独立、客观的对产品进行评估。另外,华设财富积极了解客户的资金来源及实力、历史投资经历、预期投资目标、投资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等,从而对客户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华设财富会在在产品或项目的存续期间就产品或项目本身向客户进行及时且充分的信息披露。2.2.4 案例分析——诺远资产(一)公司概括诺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北京,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依托核心团队在金融服务领域二十余年的深厚积淀,诺远资产秉承“稳健安全,阳光透明”的理念,致力于为广大高净值人群提供优质、完善的私人银行业务及资产配置服务。(二)业务板块诺远资产母公司为汉富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富控股”),汉富控股创始于2006年,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如今旗下业务涵盖了私募股权投资、产业直投、不动产基金、PPP项目投资、私人银行业务、家族信托、普惠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金融资产交易、征信咨询等多个领域。(三)风控体系诺远资产依托母公司汉富控股风险管理委员会、事业群风险管理委员会、公司风险管理部门三位一体相结合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制定风险策略、风险评估、风险监测、危机处理、风险督导、风险文化建设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图14:诺远资产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是实现资金端与资产端一体化架构的保障。无论怎样的业务模式,底层本质上是各种类别的资产在运作。汉富控股拥有一套完善的风控体系,每一个业务类型也都有各自的体系化流程,对于不同类别的资产,风控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体系化解决的是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具体业务的风险则需要专业分工。在团队上,汉富控股拥有一支800人规模的专业风控团队,核心成员平均拥有10年以上风险管控经验。在项目风控方面,汉富控股通过严格的项目筛选流程和评价体系,聘请第三方机构参与尽职调查,邀请行业内专家参与项目评估,投委会引入外部决策委员,建立项目评估和决策人员与跟项目投之间的对应规则等,严格控制项目风险。首先是风险前置,在前期引入资产时就充分落实相关手段和措施。一方面,对资产的持有者、资产质量以及资产未来的获利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在投资之后会更多的协助企业,做好投后管理。同时,汉富控股目前负责投资的每一个合伙人都有自己专注的领域,在该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业务资源、人脉资源、产业资源等,可以对风险进行更好的处理。这样一来,在投前和投后两端均对风控进行了有效保障。随着行业监管趋严及监管对象的多元化,诺远资产将以价值发现及风险控制能力为两大核心竞争力,在合法合规基础上实现稳健运营,不断完善全产业链布局及全产品体系的构建。在业务层面,诺远资产将通过必要牌照的获取、资产类别多元化及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来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资产配置服务。2.2.5 案例分析——诺亚财富(一)公司概括诺亚财富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旗下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业务发展相关金融牌照与资格的综合金融服务管理集团。目前诺亚财富已在全国有超过222家分公司,覆盖国内78座城市。根据诺亚财富官网数据显示,其累计管理资产超过4700亿元,服务超过17万名高净值客户和企业,其中海外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98亿元。(二)业务板块诺亚财富作为一个完整的综合金融平台,旗下共有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全球开放产品平台和互联网金融四大业务板块,为客户提供包括投资、保险、教育、家族服务、汽车租赁、海外配置等完整的服务。首先在财富管理方面,诺亚财富与超过78家基金公司合作,管理销售超过2000支公募基金产品及100多支私募精选基金,为客户提供高端财富管理服务,另外诺亚财富还为高净值家族客户资产配置、顾问咨询等服务以及基于高净值客户需求延伸出的教育服务。其次在资产管理方面,诺亚财富于2010年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歌斐资产,以母基金为产品主线,业务范围涵盖私募股权投资、房地产基金投资、公开市场投资、机构渠道业务、家族财富及全权委托业务等多元化领域,其管理资产规模达1429亿元。再其次在全球开放产品平台方面,诺亚财富立足香港,放眼海外,为客户提供海外资产配置服务,并且还为客户定制各类综合保障计划以及提供融资租赁服务。最后在互联网金融方面,诺亚财富通过旗下“财富派”平台和“诺亚金通”涉足在线理财和线上支付服务。(三)风控体系在风控体系建设上,诺亚财富实行全面多维度的产品筛选、评价和后续管理体系,从而有效的把控产品的风险。首先在产品筛选上,诺亚财富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管理流程,即“金融产品研究系统平台—投资策略会—产品立项会—风险控制委员会—产品通过会—产品存续管理—产品回顾及持续改进”。根据该流程,每个产品都要经过投资策略会、立项会和风控委员会三道关口。投资策略会每三个月召开一次,由投资策略师根据未来三个月市场趋势,划定目标产品范围;然后经产品经理调研后立项,再由各个部门、客户进行评价;最终产品要通过风控委员会的审核后,方可最终上线。据不完全统计,诺亚,财富每年分析与跟踪的产品超过2000个,而最终上线产品通过率仅不到5%。另外,诺亚财富还深入前端参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包括项目寻找、在产品推出过程中向产品供应商提出建议等,并对产品挂钩的基础资产和风险进行跟踪管理,保证了产品品质,并有效控制了风险。其次在产品评价上,诺亚财富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建立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风控逻辑,严格按照“投资理念、投资流程、投资业绩和投资人员”的4P准则,对市场上各类金融产品展开独立持续的调研、分析和评估,筛选构建理财精品池。比如对固定收益类产品,评价指标包括产品和发行机构两类,权重分别为70%和30%,并根据股权质押、证券结构化等各细类产品的差别,对每个指标设定了不同的标准。最后在后续管理上,诺亚财富坚持严谨的存续产品服务,从以下五大方面把控产品风险:1、专业团队:专人专岗,每一类存续产品都有专业团队进行投后跟踪;2、管理标准:有健全的标准化流程与投后管理制度,保障各项服务管理落实到位并持续改进;3、定期披露:通过会员专区、移动客户端等信息渠道,及时定期向投资人披露项目的最新情况;4、诺亚解读:对存续项目进行跟踪分析,形成有诺亚观点的解读报告。5、投后管理:对产品项目资金投入,运营状况和集团资产负债、现金流等实施有效的动态监控与管理。2.3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概况2.3.1 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在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互联网金融业也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时期。自2013年余额宝出现以后,互联网金融走进了普通人的视野。第三方支付、众筹平台、互联网保险、互联网银行相继获批运营,同时,券商、基金、信托等也开始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随后几年,由于互联网金融有着远低于传统金融机构的门槛,所以一时间大量企业涌入互联网金融领域,也使得公众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信任度降低。进入2017年,互联网金融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从危机中逐渐走出,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逐渐成熟平稳的时代,同时,由于蚂蚁金服、陆金所、京东金融三大互联网金融巨头上市预期,使得互联网金融热情重燃,将显著提升一批综合竞争实力较强的中小型互联网金融公司。表3:主要互联网金融公司估值及投资人2.3.2 互联网金融政策分析互联网金融日益得到国家重视,李克强总理多次发表谈话,鼓励和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行政部门和监管部门也纷纷出台政策,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及业务模式进行引导和规范。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这是“互联网金融”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说明政府鼓励支持包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非常明显。表4:互联网金融相关政策投中研究院认为,互联网金融历经野蛮生长到规范经营的历程后,行业、监管、市场均形成了风险防范是金融业务的核心要素的共识。金融牌照通过事前准入限制、事中监管体系及事后追责制度,严控互联网金融相关风险,因而牌照成为优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稀缺性牌照获取将为互联网金融公司获得超额估值溢价。三、科技金融行业发展状况目前,中国金融科技企业中89%的公司是提供支付、借贷等个人金融服务的,而美国金融科技风险投资的兴趣正在从网络借贷向保险科技和财富管理转移,网络借贷公司获得的融资额占全部金融科技融资额的比例从2015年的58%下降到20%,而保险科技和财富管理领域金融科技公司融资额的占比则由忽略不计提高到41%。投中研究院认为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会成为未来财富管理行业的一种新趋势,基于此,我们对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行业现状、中美对比以及投融资情况进行分析,以更好地展望财富管理行业的未来。3.1 金融科技的定义及发展历程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行业爆发,金融科技企业专注提升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倒逼传统金融机构改善金融服务。金融科技(Fintech)是金融(Finance)和科技(Technology)的合成词,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花旗银行发起的一个发展项目“金融服务技术联盟”(Financial ServicesTechnology Consortium),后被简称为Financial Technology,即Fintech。全球不同的机构组织、学者专家对于金融科技有着不同的界定角度,按照国际权威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金融科技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模式、业务、流程与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按照这一定义,金融科技既可以包括前端产业也包含后台技术。投中研究院从新兴科技推动金融行业变革和金融行业创新商业模式演进两个方面,将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划分成三大阶段。表5:中国科技金融发展阶段2004年以前,可界定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初始萌芽阶段,即金融科技1.0阶段。在1967年以前,全球金融行业与科技行业相对独立,但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科技已经开始推动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自1967年世界上第一台ATM出现,金融行业与科技行业才开始真正的融合。在这一阶段内,全球及中国金融行业开始大量增加传统IT技术的应用,实现无纸化办公以及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发展。商业银行的信贷系统、清算系统及综合业务系统则是金融IT阶段下最具代表性的产物。从2004年开始,可以界定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模式创新阶段,即金融科技2.0阶段。在这一阶段,金融科技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与信息通讯技术独立提供金融服务或者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金融服务,开始从后台系统渗透到传统金融的核心业务中,并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的渠道来汇集海量的用户和信息,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的互联互通,从而实现了对传统金融行业发展的颠覆。在这一阶段下,移动支付、P2P、互联网保险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产品得以发展壮大,其中支付宝、拍拍贷以及余额宝的出现都对与我国金融科技发展产生了十足的影响,且依据经验及技术能力的优势,自身及行业地位得到一定提升。自2016年起,可以界定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技术升级阶段,即金融科技3.0阶段。在这一阶段,金融科技开始代替互联网金融,行业也从模式创新转向技术创新聚焦,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创新,金融科技全面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多个领域,从而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代表技术就是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但在当下,我国尚处在发展初期的金融科技行业鱼龙混杂,部分金融科技企业是真正的技术创新还是说只为了规避愈加严格的互联网金融政策监管,这还有待市场的检验。3.2 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分析我国金融科技行业的起步虽然较晚,但依托于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行业实力还是不容小觑,例如蚂蚁金服、陆金所、众安保险等多家企业已发展成为全球金融科技行业巨头。投中研究院分析认为,金融科技行业的向好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大方面:首先在政策方面,我国多次发文鼓励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并且出台一系列措施引导金融科技的探索与建设,例如李克强总理连续四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互联网金融,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互联网金融要有包容的态度,国务院也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提及了促进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等;面对发展初期的行业乱象,我国政府也不断出台整治与监管措施,以规范和引导金融科技行业向好发展。其次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金融的改革与创新则成为深化供给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动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创新发展的核心之一。而实现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基础建设则在于融合技术创新,即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金融产品及服务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弥补金融资源浪费、提升资金利用率等,从而弥补传统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并进一步满足更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最后在技术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拥有较强互联网人口优势及技术优势,而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一方面可极大提高金融交易与投资的便捷化程度,另一方面则可以推动金融科技领域用户数量与交易数量的上升。另外,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以及我国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领域不断发力,也将对金融科技行业发展产生较大的推动力。3.3 金融科技行业上的中美对比从发展路径上看,美国的金融科技是传统金融公司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提供的低门槛金融服务,以技术创新的方式优化金融服务和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美国基于发达的线下金融体系,大规模的吸收科技专业人员来改进原有商业模式,从而覆盖到传统金融体系遗漏的客户和市场缝隙,以及提高已有业务的效率。而中国的金融科技则是互联网金融转型升级的延伸,是脱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中国在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科技型企业利用互联网的发展优势展开金融业务,从而填补市场上的空白,促进传统金融机构的创新。从监管上看,美国对基于以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金融科技业态采用功能性监管,即不论金融科技以何种形态出现,抓住金融科技的金融本质,把金融科技所涉及的金融业务,按照其功能纳入现有金融监管体系,这种监管模式相对较为严格,以稳定为主。而中国的金融科技以市场和商业模式为驱动,在起步初期监管环境相对包容,给中国金融科技提供了宽松的探索机会,同样也提供了发展的灰色地带,在局部风险暴露之后,监管力度加强,这种监管模式属于被动式监管,以发展为主。从创新主体上看,美国的金融科技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但其数量较多,覆盖的领域较为广泛,且金融科技的企业的运作模式规范、创新能力强,技术先进,风控能力强。而中国的金融科技企业则是以互联网巨头为主力军,这主要是由于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既拥有技术、资金等优势,也拥有较强的用户数据优势,基于此建立了“互联网+金融”闭环,因而在第三方支付等金融业务细分市场中占据了领先地位。从技术应用上看,美国的金融科技企业优势在于底层技术的创新力,如PayPal最早使用互联网技术探索第三方支付的创新,Lending Club最早配合监管探索出了P2P规范发展的模式。而中国的金融科技企业则借助技术变革,扎根于现实应用中,依托于网络导流和场景优势,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便捷性。如阿里巴巴发起设立互联网民营银行——网商银行等。3.4 金融科技投融资分析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全球金融科技行业的投资较为火爆。从2013年到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总额从38亿美元增长到163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约为49.8%。在2016年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及监管趋严,全球金融科技行业的总投资额略有下降,但投资数量还是有小幅上涨,到2017年投资额及投资数量均有明显上涨,这都表明了该行业的前景还是可期的。图15:2013-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情况纵观2017年,中国市场已经逐渐成为了全球金融科技市场的新生力量。从投资数量上看,中国市场全年完成322笔投资,占全球总量的39.4%;从投资金额上看,中国市场全年累计投资额高达507.1亿元,占全球总量的63.0%,另值一提的是,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行业所获得投资数额最大的20家公司中有14家来自中国。中国金融科技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其竞争优势已经逐渐显现,有较强的实力实现弯道超车。从中国金融科技企业的角度看,2017年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严监管下行业淘汰加速,部分企业清算或徘徊在死亡边缘;而另一边则是“金融科技独角兽”掀起境外上市热潮。据投中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17年共有8家金融科技企业登陆全球资本市场,包括信而富、众安保险、趣店、和信贷、拍拍贷、融360、易鑫、乐信,其中众安保险于2017年9月22日在香港上市,融资15亿美元,创下2017年以来全球金融科技领域最高融资记录。另外全球金融科技行业独角兽巨头的蚂蚁金服、陆金所、京东金融虽尚未上市,但其在开发电子商务和第三方支付方面都占领了强大的市场份额和用户基数。四、财富管理行业趋势预测与问题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总量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50万亿元,而过往这百万亿元规模的财富管理市场以银行、基金、券商、信托等传统金融机构为主为客户提供投顾服务、配置资产。目前,在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改革下,财富管理过去高开发,高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行业进入大浪淘沙的时代。在这次浪潮中,金融科技公司凭借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颠覆性的技术应用,实现数据的精准定价和匹配,以后发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深耕财富管理市场,并形成了以蚂蚁金服、陆金所、京东金融等行业龙头公司割据的市场态势。智能投顾作为新兴的在线财富管理服务,可根据个人投资者提供的风险承受水平、收益目标以及风格偏好等要求,运用一系列智能算法及投资组合优化等理论模型,为用户提供最终的投资参考,并对市场的动态对资产配置再平衡提供建议。当前,我国智能投顾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银行、基金、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应用,加速转型布局财富管理,如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天弘基金风向篮子、海通证券e海通财等;二是,互联网金融凭借自身的金融科技优势,不断进行金融科技产品拓展,而这其中可根据参与者的类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初创金融科技公司,如积木盒子、雪球等;二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如挖财的钱管家;三是BATJ等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巴巴的蚂蚁聚宝、腾讯的微众银行、百度的股市通、京东智投等。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潜力无限,并且金融科技公司在财富管理领域急速崛起。根据BI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10%的资产由智能投顾管理,市场规模约合8.1万亿美元,其中亚洲市场规模将达到2.4万亿美元,美国市场规模将达到2.2万亿美元,智能投顾将开启财富管理的新时代。而且智能投顾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场景化应用,一方面可基于机器学习和算法的投资工具有效解决传统投顾边际成本高、无法覆盖长尾用户的问题;其次可以通过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重构数据处理方式,提升服务效率;最后智能投顾还可通过大数据技术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增强用户黏性。不可否认,智能投顾的兴起对于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且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但在当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挑战。一是准入门槛与资质问题,2017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起草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第二十二条明确指出,“金融机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采用机器人投资顾问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取得相应的投资顾问资质,充分披露信息,报备智能投顾模型的主要参数以及资产配置的主要逻辑”。这一新规的出台表明了持牌经营对开展智能投顾的金融机构及企业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一些初创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公司而言,存在缺少必要牌照而存在合规性风险。二是业务模式受限问题,中国《证券法》以及《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都要求投资咨询服务于资产管理业务分离,即投资咨询服务仅限于提供投资建议和辅助决策,不得代理委托人从事证券投资。这一规定就限制了我国智能投顾业务暂时还无法进入到智能化自动交易层面。三是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问题,一方面中国智能投顾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内存在一定比例的缺乏投资经验的非合格投资者,而另一方面智能投顾平台所提供的问卷问题不够详尽,尚不足以准确判断投资者的资质与需求,故会在一定的投资人资质或需求与产品不匹配风险。五、财富管理展望与评价5.1 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展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财富的不断增加,居民理财需求的不断增长,财富管理市场的业务范围得到极大拓展,财富管理机构的重要性和价值正在凸显。当下,财富管理行业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监管趋严随着各项监管政策的落地与实施,财富管理进入强监管时代。财富管理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逐渐暴露出财富管理机构良莠不齐、行业业务缺乏统一标准、部分资金脱实向虚、空转套利等问题与风险。面对还不是很成熟的财富管理市场,监管趋严是必然的趋势。就在今年央行发布了统一资管监管标准的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这一《指导意见》被认为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对大资管市场产生影响的纲领性文件。受监管趋严的影响,财富管理市场将迎来优胜劣汰、剩者为王的新阶段。强监管将倒逼财富管理机构在产品管理、销售、客户管理方面都需要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并且提升自身免疫力,从而减少行业新进入机会及竞争对手。模式转变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财富管理行业逐渐从产品驱动向客户需求驱动转变。一方面是由于国内金融资产类型越来越多元化,但金融产品面临产品同质化、产品替代性较强等问题,导致财富管理行业以产品驱动的模式难以继续。而另一方面,中国数量庞大的高净值群体人数依然在不断增长,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的趋势。在这一趋势下,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地了解客户需求并据此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的财富管理机构将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智能投顾随着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以及金融科技公司的快速变革,凭借现代信息技术的智能投顾正在改变财富管理行业。目前,中国智能投顾行业尚属起步,市场环境、政策法规、投资者心态三大方面尚待进一步健全,即便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的初创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BATJ科技巨头、传统券商、银行等仍纷纷依靠自己的优势在智能投顾上进行布局。一方面智能投顾低门槛、低费率的特点将为更多的人提供精准的财富管理服务,从而逐步实现财富管理普惠化;另一方面智能投顾基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可研发出更多的资产配置组合,从而逐步实现财富管理多元化。5.2 财富管理行业评价基于过往数年对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长期跟踪研究,依托投中信息旗下CVSource金融数据终端的数据,投中研究院从财富管理机构存续年限、管理规模、投资方向、专业性、投资者服务、行业影响力、客户满意度、产品风险控制等维度,对活跃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独立财富管理机构进行综合评定,力求精准呈现中国财富管理机构在投资领域中的竞争力图谱。投中2017年中国最受青睐财富管理投资机构TOP3【按音序排列】投中2017年中国最具创新财富管理投资机构TOP3【按音序排列】研究垂询张祥 Aaron Zhang 高级研究经理Email:Aaron.zhang@chinaventure.com.cn梁立明 Mia Liang 分析师Email:Mia.liang@chinaventure.com.cn刘利 Ashley Liu 分析师Email:Ashley.liu@chinaventure.com.cn媒体垂询历建元 Lee Li 媒介经理Email:Lee.li@chinaventure.com.cn关于投中研究院投中研究院隶属于投中信息,致力于围绕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开展资本研究、产业研究、投资咨询等业务,通过精准数据挖掘及行业深度洞察,为客户提供最具价值的一站式研究支持与咨询服务。关于投中信息投中信息 【证券代码:835562】业务始于2005年,正式成立于2008年,是中国领先的股权投资市场信息咨询专业服务机构。作为私募股权行业的观察者,投中信息致力于解决股权投资行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让出资者更加了解股权基金的运作状态, 让基金管理者更加洞彻产业发展趋势,为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源与专业化的金融服务。通过十余年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合作,投中信息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和人才优势,并凭借优秀的专业能力赢得基金管理机构的长期信任,在行业内拥有大量的数据存量和客户资源。投中信息通过全面的产品体系,传递及时、准确的股权交易数据与情报,为投资机构、投资银行、战略投资者、资产管理公司提供数据、资讯及分析工具;为企业提供专业的行业研究与业务实践咨询服务;为机构出资人提供全面的投资咨询顾问业务,帮助投资机构进行深度品牌管理与营销传播工作。引用说明本文由投中信息公开对媒体发布,如蒙引用,请注明:投中信息。并请将样刊两份寄至: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1号中汇广场A座7层 100007 收件人:历建元法律声明本报告为上海投中信息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投中信息)制作,数据部分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本报告只作为投资参考资料,报告中信息及所表达观点并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报告包含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本、数据、图片、图标、LOGO等)的所有权归属投中信息,受中国及国际版权法的保护。本报告及其任何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文本、数据、图片等)在用于再造、复制、传播时(无论是否用于商业、盈利、广告等目的),必须保留投中信息 LOGO,并注明出处为“投中研究院”。如果用于商业、盈利、广告等目的,需征得投中信息同意并有书面特别授权,同时需注明出处“投中研究院”。版权声明:1.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准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违者必究。2.投中网每日分享PE/VC圈重磅新闻,内容涵盖PE/VC行业热点、突发新闻、投融资事件、前沿人物心路、创业圈动态等业内最新信息。关注投中网即可获得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冥冥之中

私域论专题报告(2):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孩子王是唯一 一家在官网上明确自我身份为“数据驱动的,基于用户关系经营的创新型新家庭全渠道服务商”的企业。私域当下,究竟是私域成就了孩子王,还是孩子王证明了私域呢?孩子王以“中心力场火车模型”为经营思想、以“长期关系牢固度方程式”为经营KPI。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平台化”私域行业最佳实践案例。 一、引言1.1 开车的是孩子王,搭车的才是私域网上针对孩子王经营策略做“新闻稿”式分析的文章已有不少,这类文章不外乎就是用“事实还原”的描述方法做了一次知识普及。普及了孩子王的门店活动、育儿顾问、孩子王APP、黑金会员等。知识普及听一遍也就够了。我就不再炒冷饭了。不过,鉴于私域论边界,我依然套用“私域经营方程式”为各位总结一下孩子王的私域经营关键要素(这个方程式在我另外一篇文章《私域论专题报告(1):行业分析报告(完美日记)》中有全面阐述。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去看)。私域是2018年才火起来的词,孩子王2009年4月就已成立。而且从孩子王创始人访谈中提到的“传统零售经营其实是经营物业”这个论断也可分析。孩子王成立之初的企业基因就已和传统品牌经营有所不同,准确说孩子王成立之初就已孕育着“用户关系深度经营”的生命之本。孩子王成就有其必然性。但我们可以肯定:不是私域成就了孩子王,而是孩子王证明了私域。开车的是孩子王,搭车的才是私域!1.2 看历史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看待历史的前因后果,视角不同,结果迥异。站在上帝视角看历史无疑是其中最无效也是最愚蠢的方法!比如你看历史学习毛泽东思想,若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生活”的结果性思维看到的就必然只是一个个必然成功故事。唯有深究毛主席是怎么从一介书生成长为军事家,怎么从师范生成长为思想家。思辨底层有哪些关键成功要素呢,为什么不是别人而是毛泽东成就一切。 唯有这样你才可领悟出做事为人的元知识和真理论。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仔细看一下孩子王的官网,观其表象仅可学其形、辩其内质方可明其理。所以本文将不会从“私域经营方程式”这个术的分析维度给各位剖析孩子王的成功(这种分析方式也必然无法触达事务本质),而会努力尝试从“经营商业模式”这个道的底层分析维度做剖析。不足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二、引言从交易关系2.1 单次交易效率这杆红旗还可以打多久大部分企业的经营商业模式其实是经营顾客单次交易效率;也就是将顾客单次交易成功的效率提到最优。比如汽车行业,会做品牌,筑生产、建4S店、招销售。目的就是让消费者认可品牌力、让消费者有需求在周边地理找到最近4S店、让消费者能够在门店通过听/看/摸立体化了解产品。多快好省的成交客户。基于这样的经营体系,大部分企业的组织架构也及其清晰。品牌中心、研发中心、制造中心、零售中心、培训中心(可以对对位看身边的企业是否如此)。整体企业的KPI也只有一个指标“成单率”。交易关系效率可用一个方程式来助于理解,提升方程式中关键指标即可提升交易关系效率:品牌力就是做广告、请代言,占领用户心智,形成你虽然没有用过我的产品但你会觉得我很好的错觉;渠道力就是签代理、开门店,形成无孔不入包围式零售格局;销售力就是做培训、打价格。形成最短时间头脑发热成交。我们接下来无需分析这种经营商业模式的有效性,我们只需从用户购买这些服务的成本角度(也就是让利消费者),分析一下该商业模式的竞争残酷性;2.2 从成本阶梯图看企业让利消费者行为变迁在单次交易效率方程式的指引下,企业的竞争必然是一个白热化的局面,产品战、价格战、渠道战每一处战场都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普通消费者的唯一趋向也指向“高性价比”、这会日日倒逼企业趋于成本价去销售产品。对于企业而言哪个渠道的交易效率最高我就选他。所以在品牌力层面为提效降本则会从明星代言转化为国货联名;在渠道力层面为提效降本则从门店渠道转向电商渠道,在销售力层面为提效降本则从销售员零售转向直播带货。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电商兴起、直播兴起的原因所在。没有品牌的痛苦挣扎怎么有李佳琪的成功。不知道小伙伴们注意到上图的比例分配没有,上图的成本变迁史更准确一点其实是一部营销端挣扎血泪史。换言之,以往的让利更多聚焦在砍营销费用,产品设计和研发几乎雷打不动,因为产品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所在,最多也是制造外包,可成本依然存在。老板们定会歇斯底里得说:不能砍了,营销砍了不外乎是新瓶装老酒,换个地方抓流量,可产品设计和研发都砍了,没产品可卖,这不是逼我做传销么?!不可排除未来会有更高效的营销端工具助力单次交易效率的提升,比如VR、智能机器人。可针对品牌商而言,能砍的成本已趋于极致。不过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看企业生存路径。或许品牌商的经营格局和经营策略就应该升级换脑了呢。举考试为例,A科平常能考90分,再努力也只能提高10分;B科平常能考60分,努努力或许就可以80分。一杆红旗下死撑到底,不是战略笃定,而是决策落伍。孩子王会告诉我们换一杆红旗打,也可走出一片新天地。三、孩子王经营商业模型3.1 企业价值链金字塔我们来看一家企业的行业价值链金字塔。了解在整个利益分配中的分配权、了解在业务价值链中的话语权。第一层:OEM行业最底层做OEM出卖的就是劳动力,掌握的核心能力是生产力,价值分配中虽然干的是最累最苦的活,可拿得是最少的钱;第二层:品牌商接下来有了自己的品牌,开始设计和营销自营了,这时候价值链已提升为知识工种型,利润也有一定提升。不过该阶段的痛苦就是跨品类经营则成本翻倍提升,因为每条品类的研产销都相对独立,而且对于用户而言,用户形成的心智模型长期为单一品牌认知。也就是“格力只做空调非常好”这样的潜意识认知。用户教育成本极高。一个新品类雷同一次新创业。第三层:平台然后就是平台阶段,平台阶段的意思就是做连接器,一端连接消费侧、一端连接供给侧。比如互联网企业干的事情。淘宝、京东、饿了么、人人车等。这个阶段显著的特点就是“只搭台子不唱戏”。这个阶段提供的不是单一产品,而是服务解决方案。饿了么提供外卖解决方案、人人车提供二手车解决方案。这个阶段赚取的不是差价,而是佣金。最高层:投融资最高一层是企业股份计算器,风投越早,上市后回报率越高。因话题边界问题,该层就不详细展开讨论了。3.2 孩子王商业图谱孩子王的经营商业模式是经营顾客长期关系;也就是上面的“平台层”;请注意(敲黑板)这绝对不是做私域营销那么简单。而是孩子王不仅将长期关系经营输送到自我血脉之中,更可怕的是将”长期关系经营“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赋能输出到整个产业链,孩子王做的是一个类淘宝平台;整个商业图谱分为两层,底层是道之层,通过“中心力场火车模型”构建经营理念(中心)、核心能力体系(力)、业务渠道场所(场)。上层是术之层,依托道之层的能力,联合外部服务商户,为用户提供多SKU服务品类,高效的服务频次。构建“中心力场火车模型”搭建的是类淘宝平台能力。围绕“家庭全渠道服务”这个业务目标,链接并赋能行业生态链中的服务商。3.3 长期关系牢固度方程式同时,孩子王给用户的价值是紧紧的用服务将用户粘结在平台之上。这个粘结能力我们称作“长期关系牢固度方程式”。有效服务种类决定了顾客的选择自由度和上帝满足感。有效服务频次决定了顾客的服务满意度和身份归属感。前者考察的是顾客全生命周期的覆盖度;后者考察的是顾客的联系次数维度。服务种类不是简单的做加法,即不可ALL IN自营。我在《“4级跳跃产品方法论”助力挖掘SaaS云会议蓝海市场》中第三级有提到的“数一数二战略”可证明之。因为行业发展规律必然“数一数二”。也就是每一个细分行业发展到最后都剩下几家头部玩家。企业若简单的做加法就是“拿着自己的兴趣去挑战别人的专业”,与其博一时之快感,不若好好经营自我能力,开放合作共赢共创。未来也必然不会成为“狗日的***”。有效服务频次也绝对不是量的积累,而是质的计算。无论是提供数字化工具、IM能力,还是提供培训等。这些都没有触达到有效服务频次执行者(销售人员/用户服务人员)的内心。他们的内心就是解决人性问题。人类活动三要素提到,人类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是心脑手合一。心要想做,解决动机问题;脑要能做,解决能力问题;手要会做,解决工具问题;孩子王具体策略中提到的整个企业的经营考评指标,150元的线下服务单客成本,育儿顾问KPI考核变革、育儿大学的培训都是解决三要素问题。这些才是有效服务频次要去重点解决的关键要素。不改组织和考评的用户服务都是耍流氓!3.4 中心立场火车模型详解下面我来详细解说一下中心立场火车模型的构造。一家企业供应链再强大,也不可能自营所有产品;我们通过盘点孩子王的服务品类,可以对孩子王的经营有一个全方面认知。孩子王绝对不可自营如此之多的产品SKU。那凭什么这么多供应商会乐于与孩子王平台合作呢。那一定是孩子王提供了其他平台所没有的东西。我们通过分析孩子王的经营实操,总结了“中心立场火车模型”来阐述孩子王的平台价值。中心是火车头,提供引擎动力和目标方向;场是铁轨,提供渠道空间和业务舞台、而且不同的中心配套不同的场,所以铁轨必须和火车头配套使用,铁轨上走汽车是走不了的;力是轮子、是一种转化媒介,火车头的引擎能力要通过轮子转化成拉力,火车头没有轮子就只能空转。那么后面的车厢就是服务了。在中心层面:孩子王将整个组织都定义为“数据驱动的,基于用户关系经营的创新型新家庭全渠道服务商”的企业。孩子王的经营考核指标是会员ARPU值;企业架构只有三大中心“顾客研究中心、顾客支持中心、顾客经营中心”;育儿顾问产品经理制增强顾客深度关系职能弱化营销卖货职能。绝对不会是掏钱时顾客是上帝,掏完钱让顾客去见上帝。试问现在哪家企业经营私域有如此魄力这么做的呢?中心是火车头,这为整个服务链条注入了引擎动力和目标方向。在场层面:孩子王提供全渠道营销体系,构建强粘结的用户服务渠道。线下有门店、活动引流;线上有APP、IM和商品引流;供应链有商家门户平台、数据化工具赋能。场是轨道,这为整个服务链条铺设渠道空间和业务舞台。在力层面:孩子王提供育儿服务组织来承载,这个组织包括三个层面,育儿顾问做连接、育儿专家做知识、育儿大学做传播。400多个用户标签、1000多场线下活动、都是要烧钱的活。育儿顾问的能力和杀伤力我在此就不多介绍了。孩子王做的加法80%都围绕的是“深度用户服务能力”构建。这也是各个供应商看重孩子王平台价值的地方,也是孩子王的行业门槛所在。力是轮子,这为整个服务链条的目标达成提供转化器效益,目标达成的抓手,吸引合作方共同成长。四、从孩子王我们学到什么看历史少说是什么,而要多问为什么深度用户经营是可以拿来卖钱、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聚焦特定圈层人群比简单做用户基数的未来潜力更大;中心力场火车模型是构建企业能力体系的方法论;人性三要素不变革,火车是跑不动的;不改组织和考评的业务变革统统都是耍流氓!本文由 @ boyka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性空

什么专业就业最“吃香”?研究报告告诉你……

高考渐近,志愿填报再度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话题。近日,研究机构麦可思以最新本科毕业生就业数据为依据,分别对毕业生规模较大的人文、理工、商科类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解析,供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参考。数据显示,对于人文学科来说,教育学类专业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双料冠军,外国语言文学类收入最高,教育行业是人文毕业生就业主要方向。对于理工学科来说,理工,计算机类专业月收入、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均名列前茅,数学类专业就业满意度最高。人文类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类收入最高 2019届本科毕业生人数较多的人文专业类中,外国语言文学类以5336元位居月收入榜首,其次是设计学类(5137元)和中国语言文学类(5050元)。就业满意度方面,教育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均为73%。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方面,教育学类专业同样高居榜首,将近九成毕业生(89%)能够学以致用。尽管月收入并不抢眼,但教育学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较高,可见收入多少并非决定就业质量的唯一因素。从数据来看,教育行业是人文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或许与近年来教育行业不断发展,专业人才需求极速上升有关。该研究中,“人文”学科包括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本科学科门类。理工类:数学类专业就业满意度最高毕业生人数较多的10个理工专业类中,计算机类专业就业质量综合较高,月收入(6858元)、就业满意度(71%)、工作与专业相关度(77%)均位居各项指标榜的前三位。在就业方面,除了IT行业等计算机类毕业生“理所当然”的就业去向外,教育业也吸引了不少计算机专业人才,随着在线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或将持续增长。电子信息类和自动化类专业月收入也较高,分别为6145元和5899元。数学类则位居就业满意度之首(76%)。毕业生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比例最高的是土木类,为88%。从数据中不难发现,伴随人工智能、5G通信等高新技术迅速发展,IT、互联网相关专业人才需求旺盛,相关工作收入与满意度也普遍较高。该研究中“理工”包括理学、工学等本科学科门类。商科类:金融学类收入最高再来看2019届本科生中毕业生规模较大的商科专业类。金融学类专业在月收入(5638元)和就业满意度(67%)方面优势明显。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整体就业质量较高,月收入(5625元)、就业满意度(68%)、工作与专业相关度(78%)排名均靠前。金融人员、财务/审计/税务/统计人员是商科类专业毕业生从事较多的工作岗位。该研究中“商科”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等本科学科门类。该研究特别提醒的是,以上数据均展示的是往年对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未来发展如何还未可知。建议考生在选择专业时,综合考虑月收入、职业发展前景、社会需求、个人兴趣偏好等多个因素,切不可盲目跟风。该研究样本来源于:201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0年3月初完成。其中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6万,覆盖了382个本科专业,以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587个职业、325个行业。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来源:大洋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恐龙王

36氪研究院|2020年中国“AI+安防”行业研究报告

五个发展历程后,中国安防事业进入智慧化监控阶段中国安防事业兴起于1980年前后,当时的摄像设备只能从日本进口,且应用场景少。发展至今,中国安防事业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和五次技术变革,分别为模拟监控阶段、数字监控阶段、高清化/网络化监控阶段、智能化监控阶段和智慧化监控阶段。制图:36氪研究院随着AI技术逐步发展成熟且被应用于安防行业后,新型智慧化监控系统逐步发展起来。在生物识别技术、语音语义分析技术、视频监控系统、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推动下,“AI+安防”概念兴起。AI推动传统安防转型升级,“AI+安防”发展空间较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政府、企业及民众对安全管控提出了新需求。此外,中国安防应用涉及到公安、交通、家庭、金融、教育、楼宇等极其丰富的场景,影响范围较为广泛。 制图:36氪研究院在新需求的驱动下,传统安防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AI技术在安防领域的率先应用,为安防领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AI+安防”行业逐步兴起。该产业链条由上游的模组、芯片等厂商,中游的AI技术提供商、Saas服务商、安防产品硬件厂商和下游专门的渠道运营服务商等组成。“AI+安防”能通过主动预警的方式,帮助政府在公共安全领域实现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提前化解潜在风险。随着AI技术在安防领域的深入应用,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将被进一步打开。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中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元。市场需求、AI发展和政策支持均推动“AI+安防”行业高速发展社会安全新需求的不断提升,推动安防行业创新发展。从个人信息安全,到家庭、小区、社会、国家安全等都对“AI+安防”产品提出迫切需求。“AI+安防”在满足政府需求的基础之上,逐渐走向民用服务领域。“AI+安防”技术提供商链接产业上下游,形成一体化服务的生态闭环。头部安防企业通过自身的技术和硬件设备采集、获取场景化数据,利用个性化解决服务方案切实解决行业痛点,形成纵向生态链,进而完成场景闭环,创造更多商业价值。同时,“十三五”规划、十九大报告等均指出要加强安防视频监控建设,加大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础设施搭建。多项政策的叠加支持为“AI+安防”发展和应用落地等提供了充足资金支持,也为其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本篇报告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AI+安防”的概念及行业发展历程2、“AI+安防”行业的发展驱动力及发展瓶颈3、“AI+安防”产业上下游重点企业盘点4、AI安防企业商业化分析5、“AI+安防”的场景分析6、“AI+安防”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以下为《AI助力安防行业向智能化转型》36氪研究院-《2020年中国“AI+安防”行业研究报告》全文。点击报告下载全文,提取码:6n2o关于36氪研究院36氪研究院根据行业发展、资本热度、政策导向等定期输出高质量研究报告,研究方向覆盖人工智能、5G、区块链、医疗、金融、物流、文娱、消费、汽车、教育等多个领域,帮助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等快速了解行业动态,把握发展机遇和明确发展方向。同时,研究院致力于为全国各级政府、企业、VC/PE机构、政府引导基金、孵化器/产业园区等提供专业定制化咨询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行业研究、产业规划、用户研究、股权投资研究、指数研究、投资配置、基金/企业尽调、战略规划、园区规划等。分析师:李晓晓 lixiaoxiao@36kr.com Wechat:15011504594 ;关注泛人工智能、文娱消费领域

穷达

艾媒咨询:2020Q1中国在线直播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宅经济”助推直播行业,预计2020年在线直播行业用户规模将达5.26亿人。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用户规模数达5.04亿人,用户群体庞大。中国在线直播行业整体保持稳定提升、深耕存量的发展态势,预计2020年在线直播行业用户规模将达5.26亿人。85后、90后用户成主流,资讯新闻成为疫情期间用户的重点关注内容。直播形式的时效性、可视化、互动性特点使其成为疫情期间资讯传播的重要媒介,超六成直播用户偏好新闻资讯类直播。同时,各直播平台积极抗“疫”、传播正能量、践行企业责任的活动得到用户的普遍认可,实现了直播的社会价值。重构运营场景、助推传统行业,在线直播行业旨在拓宽商业潜力与社会价值。“直播+”模式赋能传统产业,大数据、高流量、多渠道等优势实现政企数字化转型。与消费场景、商业模式、公益渠道相结合,在线直播行业旨在实现更大的商业潜力与社会价值。2020年5G商用、VR/AR技术升级直播,高清流畅、实时互动成为可能。深耕模式,拓宽渠道,直播将不再仅仅是直播。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在线直播行业进入多维发展阶段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的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2005年,YY语音、六间房等娱乐直播平台以秀场直播、观众打赏作为主要运营模式;2014年以来,随着国家对电竞的政策扶持加强、电竞游戏技术进步,斗鱼、虎牙、熊猫直播等“小而美”的游戏直播平台高速发展;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于2017年兴起,素人主播、丰富内容吸引更多用户;2019年,李佳琪、薇娅等网红直播间的火热将电商直播平台推至行业风口。中国在线直播行业发展进入多维发展、多强并行的成熟阶段。疫情期间在线直播行业面临新机遇与挑战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达5.26亿人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在线直播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在经历行业高速增长后,目前在线直播行业进入深耕存量、细化模式的阶段,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将达5.26亿人。疫情期间“宅经济”的兴起或刺激行业加速增长。中国在线直播行业图谱2020年中国在线直播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数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3月,YY直播以2427.5万人的月均活跃用户数排在娱乐类直播平台首位。游戏类直播平台中,虎牙直播、斗鱼直播月均活跃用户数领先,月活分别为2696.4万人及2163.4万人。行业动态:直播出海,布局海外业务深耕本土、固化存量之余,越来越多直播平台通过自营或收购模式布局海外业务,进军全球市场。直播出海关键在于平衡本土特色与全球标准间的稳定关系,把握新市场人口红利、移动端红利,吸引用户群体、提高用户粘性、培养用户习惯。行业动态:“直播+公益”,传播正能量以公益为目的,以直播为载体,直播的可视化、传统广度、实时交流等特性赋能新公益。目前,淘宝直播、斗鱼直播、快手直播、KK直播等主流直播平台加入公益版块,关注环保、农村经济、疾病、特殊群体等题材,利用平台的高流量与关注度传递正能量内容。频次、时长增加,疫情期间用户习惯进一步养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超七成受访用户表示观看直播的频次和时长均增加,其中出现“明显增加”情况的分别占到34.1%与40.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用户观看直播的习惯在疫情期间进一步养成,这将有助于直播平台固化用户群体、增加用户粘性、转增量为存量。娱乐放松是疫情期间用户收看直播的主要原因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消遣娱乐及消磨时间是疫情期间用户观看直播的主要原因。同时了解与疫情相关的新闻动态也是用户收看直播的动机之一,实时性、可视化的特点使更多用户倾向于以直播形式了解资讯。疫情动态成为疫情期间直播用户的关注内容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直播用户最多关注的是疫情相关新闻动态,其次是泛娱乐直播内容。直播形式的高频次更新、实时报道与互动交流等特点帮助用户更迅速、更直接的了解疫情发展动态。新闻资讯成为疫情期间直播用户的偏好形式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超六成直播用户偏好新闻资讯类直播。相较于传统媒体,直播平台上的自媒体用户具备资讯更新的时效性,可视化的直播形式也助于内容的传播与理解,从而提高新闻动态传播的速度与广度。公益活动信息获取渠道多元,以线上渠道为主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半数以上受访用户通过新闻资讯报道、社交媒体、官方宣传等渠道了解直播平台公益活动,获取渠道多元且集中于线上渠道。针对于此各直播平台在维持线上渠道渗透宣传的同时,可加大对线下渠道的铺设,增加用户信息获取的来源。直播平台社会责任感认可度排行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快手直播用户对平台社会责任感认可度最高,虎牙直播、KK直播排名二三位。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落实社会责任感的公益活动包括平台开展抗疫公益活动、鼓励主播推广公益项目、以及普通主播培养计划等,旨在传递正能量文化、提高企业品牌形象。虎牙直播:营收持续增长,构建直播生态自2014年11月成立以来,虎牙直播一直采取精品化内容战略、深耕游戏领域。通过与热门主播合作、创造优质内容,虎牙直播成长为国内用户活跃度领跑全行业的游戏直播平台。2019年虎牙直播实现营收8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近80%。虎牙直播:“虎牙文化”打造正能量版块2018年8月,“虎牙文化”版块上线。作为虎牙直播传播正能量的核心品类,“虎牙文化”丰富平台内容、构建平台版块,践行社会企业的主体责任。版块内容涵盖环保、扶贫、区域经济等多元化主题,为在线直播行业的公益事业树立榜样。KK直播:深耕泛娱乐直播,寻求合作与突破作为国内手机娱乐直播的开创者,KK直播以粉丝经济为基础,通过深度运营、领先的音视频直播技术和产业链布局,深耕中国下沉市场,实现累积注册用户1.5亿,构筑了强大的平台生态和流量变现模式。丰富主播生态、战略合作、直播出海,KK直播不断寻求发展新机。KK直播:聚焦文化公益,践行社会责任KK直播近年来在“直播+”领域表现突出,大力推出各类文化教育节目,打造优质文娱内容;同时聚焦公益,丰富直播内容的同时逐步完成品牌形象升级,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疫情期间,KK直播通过公益活动、公益节目等方式,在帮助复工复产、恢复地方经济、爱心科普多方面积极抗”疫“,传递正能量。中国在线直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直播+”重构传统消费场景,助推企业转型“直播+”模式颠覆传统“人”、“货”、“场”关系,构建以客户数据为中心、以直播渗透为渠道的全新消费场景,实现传统行业的数据化转型。相较于线下营销,直播模式突破时空界限、成本更低、转换率更高,同时全程线上的流程便于企业留存与复盘数据。“直播+”模式助推企业销售与运营线上化,聚焦私域流量的精耕细作与沉淀转化。技术赋能,实时交互等性能加速发展随着5G商用落地,5G技术赋能直播升级可期。画质清晰、速度流畅的直播逐步实现,同时5G技术催熟沉浸式、实时交互的直播模式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的直播体验。同时VR/AR等技术的应用布局直播平台的差异化优势,成为下一步直播平台留存用户、提高收益的制胜关键。在线直播专业化运营,完善主播生态随着在线直播行业产业链的布局成熟,在线直播行业深耕存量,专注于精细化、专业化运营。作为平台差异化战略的重要一环,直播平台将加强主播培养及筛选机制,构建全面、完善的主播生态以创造优质内容。以此强化平台优势,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赢得用户。直播电商、在线教育风头正盛,催熟产业融合疫情期间“宅经济”的兴起催熟直播电商、直播教育领域的发展,高渗透率、高转化率的直播模式助推产业融合。一方面,直播模式拓宽合作边界,“直播+旅游”、“直播+健身”等万物皆可直播;同时,进一步挖掘深度,“直播+就业”、“直播+医疗”等专业领域的产业融合、“破壁”发展指日可待。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0Q1中国在线直播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酸模

2017年中国企业级SaaS行业研究报告

国内的企业级SaaS市场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无论从市场热度还是产业成熟度来看,都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喜人变化。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但流量红利日益衰竭,“纺锤型”的宏观企业结构构造出独特的企业级市场面貌,C端市场与B端市场从若即若离走向融合。站在“风口”之后,SaaS市场依然让人有些捉摸不透。本报告从SaaS的源起、演进、主要类型说起,向客户阐明SaaS模式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为创业者梳理行业发展动态与企业经营策略,也给投资者提供行业未来发展的挑战与趋势作为参考。核心观点:1. 2017年国内SaaS行业市场规模为168.7亿元,增长率为32.3%,未来几年仍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2. 中国SaaS市场占全球的比重将从2017年的5.5%增至2020年的9.4%。3. BI、安全、营销类SaaS更受一级市场青睐,垂直行业市场则呈现出高度碎片化。4. 总体来看,SaaS化进程与商业价值链的路径方向相反:由价值链末端的C端用户开始不断向上游倒逼。目前终端to C行业的SaaS化成熟度最高。尽管“云”早已不再是艰深的技术名词,而是进入普通民众的日常语汇中,但大多用户对“云”的认知往往来自于“云盘”“云端存储”。从这些toC的SaaS应用中,人们获得了“云”的最初认知与宝贵的一手使用经验。SaaS由于直接提供应用服务,天生就与用户的距离更近,也是云服务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类。其实,就SaaS本身的定义而言,但凡直接向用户提供最终服务,而其背后的计算、数据存储都无需本地运行的,都可被归为SaaS服务。因此广义上,SaaS几乎可以包含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所有Web应用,包括搜索引擎、邮箱、地图、视频网站等等。但通常意义上,人们提到的“SaaS”都用来指代toB的SaaS服务,即面向企业提供的、部署在服务提供商自己的服务器上的、按需订购的、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服务。本报告也只聚焦于企业级SaaS市场。SaaS是对传统软件交付形式的变革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SaaS的实质是应用交付形式的一次变革。传统软件的交付,最简单的就是采用单机软件的形式,即在每个用户的电脑上安装一套应用程序,程序的运行、数据存储等都在本地进行。这些彼此独立的应用程序使得集中管理难以实现。而在SaaS模式中,应用程序运行在SaaS厂商自己的服务器中(即所谓“云端”),大多情况下直接基于Web进行交付,无需本地安装与部署,且可以同时向多租户提供服务。核心价值:删繁就简,直接向客户交付简单易用的服务SaaS作为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与云服务一脉相承,即通过专业化的社会分工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如果说IaaS层省去的是客户对基础设施层的操心,PaaS层省去客户对中间件、数据库等应用开发环境的关心,那么SaaS层则是几乎向客户隐去了所有IT相关的部署与管理流程,直接将最终服务和盘托出。这个核心特色至少能够给客户带来四点好处:一是简化管理,二是产品快速迭代和自动更新,三是付费方式灵活减轻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四是获得更具针对性、更能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的客户服务。我们绝不能将SaaS简单地理解为“互联网+软件”,其背后所蕴含的“从销售硬件产品到售卖服务”的产品理念才是其真正的价值与潮流所在。二、企业级SaaS市场发展现状风起云涌,国内SaaS市场将保持30%以上增长率国内SaaS市场在2014-2015年经历了短暂的爆发式增长,增速分别高达71.3%和65.4%。从2016年开始,SaaS市场进入相对理性平稳的发展阶段,将保持30%-40%的按年增长率。预计2017年国内SaaS市场规模将达到168.7亿元,2020年将达到473.4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青出于蓝,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实现弯道超车美国SaaS市场在其成熟、平稳发展的宏观经济大环境下,呈现出与中国较为不同的市场特征。由于美国企业的信息化产品使用率高,SaaS市场的发展空间其实来自于传统软件向SaaS的转化。而中国的SaaS市场受到创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和企业信息化产品使用率提升的双重利好,发展速度更快。另外,在中国异常发达的移动互联网经济下,SaaS产品也顺应潮流率先走向移动化。BI、安全、营销更受一级市场青睐,垂直行业市场则呈现高度碎片化梳理2017年Q1-Q3国内SaaS领域在一级市场的融资事件,共有169笔融资。从业务垂直型市场来看,BI大数据分析、运维管理与安全、CRM(尤其是营销)更受到一级市场青睐,其次为HRM领域。而行业垂直型市场则呈现出高度碎片化特征,在特定垂直行业中获得融资超过2笔的仅有电商、零售、金融、制造等少数行业。SaaS行业产业图谱:业务垂直型 信息量大,点击图片,大图更清晰~SaaS行业产业图谱:行业垂直型 信息量大,点击图片,大图更清晰~三、SaaS企业经营策略分析细水长流,续约和留存是SaaS业务的基石和传统软件厂商的“一锤子买卖”相比,SaaS厂商的一个显著差异在于强烈依赖用户的续费。而且企业级服务的获客成本一向颇高,厂商能否尽快从客户续费中收回获客成本,也是考验其经营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总的来看,对SaaS厂商而言较为核心的运营指标包括:获客成本(CAC)、客户生命周期价值(LTV)、月/年经常性收入(MRR/ARR)、月均客单价(ARPA)、客户流失率(Churn)等等,覆盖客户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节点。目前行业内普遍的观点认为,LTV在CAC的3-5倍以上,获客成本能够在12个月内收回(即CAC小于12倍的MRR),客户流失率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欧美主流观点认为流失率应在5%以内,但在国内受国情影响极难达成),是一个SaaS厂商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性指标。当然,由于企业在具体经营发展中存在业务模式、客户特征、市场竞争态势等诸方面的差异,并不建议一味死磕上述标准。岂在朝暮,培养客户的持续付费意愿是SaaS商业模式的基础SaaS产品的前期投入主要集中于产品研发以及固定的IT支出,得益于其能够同时为多租户提供服务的特性,使得SaaS的边际成本极低。这既给SaaS厂商带来了相当可观的边际利润,也让厂商在面对同类竞争时得以在价格上做出更多让步。价格上的不断让步最终催生了免费模式,动摇了作为SaaS产品商业根基的订阅模式,引发了行业内的大量争论。诚然,免费模式作为“噱头”有利于前期吸引用户,迅速做大用户量。很多声称产品免费的企业实际依赖增值服务、周边服务、硬件设备等途径获得收入,但在国内目前的市场情形下,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没有足够壮大的用户群体带来足够多的流量,单纯依靠此类增值或周边服务支撑企业运营发展将步履维艰。产品在早期采取低价或免费模式集聚用户,是通过牺牲营收的方式降低获客成本的有效途径,但归根结底,通过切入客户生产经营的核心痛点,培养客户对此进行持续付费的意愿,才是SaaS商业模式的基础。各有千秋,中小企业具有数量优势,大客户付费能力强在客户定位上,不同的SaaS厂商有着截然不同的选择。部分厂商专注于大型企业客户,偏向casebycase的服务;部分厂商专注于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客户;也有厂商同时做两边的市场。整体而言,SaaS服务从其商业特性上来看,按需订购的模式天生更加适合现金流不够充分的初创型企业,而且国内7000多万小微企业是任何厂商都难以忽略的巨大市场。但大型客户的客单价高,付费能力和留存情况都好于中小企业,促使部分企业致力于为大型客户提供定制化的SaaS产品与服务。各取所长,直销提升服务质量,分销降低销售成本SaaS的销售模式与传统软件类似,大体上可分为直销与分销两种模式。但由于传统的渠道代理商对SaaS的认知度依然不足,再加上SaaS的回款周期更长,渠道商代理SaaS类产品的意愿并不强烈,因而很多初创SaaS厂商实际上是被迫采用直销模式。直销由于跳过了中间环节,自有销售团队直接与客户接触,在贯彻企业文化与对产品理念的理解上显然能有更好的表现。而且随着产品的不断迭代,复杂度也必然不断提升,传统的分销渠道人员接受的培训不足,越来越难以适应产品定制化服务与落地实施的要求。当然,分销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十分有效地降低企业销售成本,帮助产品短期内迅速打开市场,提升品牌认知度。求同存异,定制化是SaaS服务的必然方向在传统企业管理软件时代,定制化服务在软件的咨询、安装、部署过程中在所难免。一些厂商将其中具有普遍共性的功能提取出来,以互联网服务的形式提供“批量化”的标准产品,成为SaaS产品的最初理念。这样的标准化产品实际上的确足以解决大部分企业的简单需求,也是很多早期SaaS产品能够快速获取用户的原因,包括SaaS极高的边际利润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商业逻辑假设之上。但随着客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并提出新的需求,随着企业向垂直行业发力,随着产品开始接触到大中型企业客户,定制化需求必将成为SaaS厂商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归根结底,SaaS的实质是一种服务,其商业逻辑绝不是让客户被动地适应产品。进入中后期的SaaS产品不妨参考国际厂商的做法,既最大化提取企业的共性需求提供标准化产品,又针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或开发平台,尽可能平衡中小企业廉价标准化产品需求与大客户定制化需求的关系。风雨同舟,客户成功是SaaS区别于传统软件的核心SaaS产品在商业模式上取得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在于产品能够解决企业的核心业务问题。只有找到企业业务上存在的核心痛点,才能让企业因为刚需而产生持续的付费意愿。此外,市面上大多SaaS产品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内都面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而产品在功能层面却难以做到差异化,因此最终仍然拼的是服务。在服务层面,由于商业模式的差异,SaaS显然比传统软件向前走出更多,尤其是在Salesforce的全力提倡下日渐火热的“客户成功”的服务理念。区别于客户支持与客户服务,客户成功更加强调主动获取客户需求,帮助客户最终达成其商业目标。这也促使不少国内SaaS厂商组建了专门的客户成功团队,并建立起一套相对科学的客户成功体系。可以说,客户成功理念正是SaaS模式区别于传统软件的核心所在,是客户服务理念的一次升级,在SaaS企业的整体销售转化、用户留存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四、SaaS服务的行业应用场景溯游而上,SaaS化进程由价值链末端向上游不断倒逼纵观整个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个人消费者是最先受惠于其“去中心化”的技术特征的群体,这又反过来助推了整体互联网经济十多年的飞速发展。随着互联网C端市场的日益壮大,用户使用习惯被养成,同时吸聚了大量流量与数据,互联网开始逐步从价值链下游向上游改造,呈现出与价值链逆向的互联网化进程。作为互联网经济的一部分,SaaS化的进程也遵循着价值链末端(即用户)向上游不断倒逼的规律。目前来看,企业级SaaS在社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中,如餐饮、零售、美业、酒旅、物业管理、售楼、广告营销等,成熟度相对较高。这些直接toC的行业在业务环节上相对更加快捷和标准化,也更加适合早期标准化SaaS产品的切入。处于价值链中间环节的物流、外贸、采购、工程施工等行业,在下游环节的带动下,也陆续迈出了互联网转型的步伐,正处于发展勃兴期。而最上游的生产制造环节如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等领域,目前的SaaS化进展相对缓慢,未来的改造空间十分巨大。五、SaaS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厚积薄发,勿因前期持续亏损而失去耐心由于SaaS企业在盈利模式上有别于传统软件厂商,客户的付费需分期确认收入,形成递延收入,而企业当期投入的获客营销成本、实施服务成本等在短期内难以收回,导致SaaS企业在前期往往面临持续亏损且亏损不断扩大的局面。纵观国内外诸多成功的SaaS企业,早期的扩张带来严重亏损的现象实属正常。况且企业级市场向来都不似C端市场一般容易爆发,需要企业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打磨产品与服务。SaaS创业者切不必因为一时的入不敷出而焦躁,投资者也不必因为看不见投资回报而失去对创业者的耐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SaaS企业由于现金回流慢,也成为一个异常“烧钱”的行当,一旦在早期发展中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将在后继的竞争中失去大量机会。胜者通吃,同质化竞争中要么脱颖而出要么自取灭亡由于突破了地域桎梏,“胜者通吃”的现象在互联网诸多领域都屡见不鲜,尤其是当行业内的产品功能上趋于同质化时,先进入市场的或最快规模化占据市场份额的玩家往往能够笑到最后。这一规律在SaaS行业同样适用。首先,单纯从技术、功能上来说,同一赛道内的玩家基本水平相当,产品功能上的差距几乎都不难通过快速开发与迭代来弥补。其次,SaaS行业的长尾市场不大,因此SaaS产品蜂拥进入几大主流赛道,又难以在功能上形成壁垒,从而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恶战中。各赛道内的头部玩家或是进入的时间早,或是扩张速度快,或是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从而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循环,体量持续壮大。企业如何找准自身竞争优势点,不脱离第一梯队,将是下一阶段面临的首要挑战之一。厉兵秣马,C端巨头将适时收割B端市场当我们沉浸于企业级市场的探讨时,容易惯性地忽略另一边瞬息万变的C端市场。诚然,二者无论市场特征还是发展思路上都大相径庭,往往保持着一种“礼尚往来”的上下游互补关系。但在C端已经相当成熟的部分企业,面对市场与业务的天花板,早已对这边的B端市场虎视眈眈。这些C端巨头牢牢占据用户生活与消费场景,手握流量,期待通过发展B端业务掌握更多供应链数据;而企业级SaaS厂商(尤其是做ToC行业SaaS应用的厂商)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在某些功能点上触及C端消费者,一定程度上开始接触C端消费者的数据。二者的碰撞让原本相对平和的市场环境生出更多变数:C端巨头由于自带流量,握有用户,容易“挟天子以令诸侯”,对上游商家产生强大的震慑作用,将给目前的企业级SaaS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总的来说,出于业务增长需要和对上游数据的渴望,有实力的C端玩家将适时切入企业级市场,而已深耕多年的SaaS厂商也或能凭借客户的使用粘性与之抗衡,找到自身竞争差异点,避免被巨头围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与跨界将成为常态纵观近两年SaaS行业的动态,产品之间突破原有界限、走向融合与跨界,将成为行业常态。融合与跨界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是业务垂直型SaaS产品在向周边环节延伸服务,其中较为显著的是IM类产品纷纷以沟通功能为基础扩充OA类服务,另外CRM与OA/HRM、ERP与财务/CRM等也往往存在功能上的重叠,其中的界限日益模糊。其二是业务垂直与行业垂直类产品逐渐走向混合:例如CRM、HRM等行业通用型SaaS产品越来越强调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或是借助开放平台与合作伙伴集成更多行业版本的产品;行业垂直型产品在原有行业站稳脚跟后,也开始尝试将通用需求抽象出来,向更多行业推广产品。其三是在部分领域,如人力、财务、法务等,SaaS也将走向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道路。总的来看,正因为SaaS的本质在于服务,那么凡是客户的需求就都是厂商的努力方向。在这样的发展动力面前,一切人为的类型划分都显得苍白,SaaS厂商必将无视边界,不断寻求最合适的业务范围。殊途同归,SaaS走向平台化,与PaaS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一个让SaaS厂商难以忽视的事实是,企业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整体化的解决方案,而非过去彼此独立的CRM、ERP、OA产品。这样的观念变化其实并不难理解——随着整体市场走向成熟,客户早已不复当年的小步试水,在使用SaaS产品的同时也希望进一步简化企业的IT管理——这实际上类似于IaaS层从独立的计算、存储、网络走向超融合,或者PC时代从DIY组装机到品牌机/一体机的变化。其次,SaaS厂商在撬动大型客户时,强大的定制化能力成为极大的加分项。市场上较有实力的SaaS厂商几乎都正在或计划走向平台化,实质上建立起自己初级的PaaS平台。此举一方面能够集成客户的其他自有或第三方应用,打破数据孤岛,另一方面试图通过开放API、吸引ISV的开发与集成来打造生态,增强其影响力与话语权。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PaaS企业向上提供应用层的服务,延长自身的服务链条。SaaS服务离客户的实际业务更近,与企业业务场景的联系更加紧密,无疑给PaaS企业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虽然SaaS与PaaS的服务对象与内容起初大相径庭,但在企业级市场“攻城略地”的争夺中,二者的界限日益模糊,最终都走向企业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与一站式管理平台。更上层楼,数据价值不断提升将变革SaaS的商业模式SaaS与传统软件的一大不同在于SaaS厂商实际掌握了大量客户数据,这些数据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SaaS厂商的重视,正推动着不少厂商从提供简单的工具服务到提供数据服务的转变。当然,这里的数据服务不只是停留在财务报表、数据统计与分析之类的静态层面,而是要基于客户的业务数据为其决策提供支持,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更进一步,当厂商拥有足够多的客户、积累到足够大的数据量时(也即拥有了真正的行业大数据能力时),可以挖掘出更多数据服务的可能性,例如精准营销、授信、金融服务等等。可以说,对数据的重视与利用,一方面给整个SaaS行业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变革,即基于软件自身的数据价值延展出更多增值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行业发展思路上的转型。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SaaS厂商合理地利用数据、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不仅能为客户自身带来收益,而且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