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每年本科毕业的学生太多了,由于工作竞争压力大,各岗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多数学生选择攻读研究生(本文所指研究生皆为硕士研究生),希望给自己镀金,以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关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区别你知道吗?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一、学习年限不同现在本科阶段大多是四年制,医学等少数专业可能有五年制,研究生年限一般2-3年,每个学校的培养方案不太一样,具体年限一般没有统一规定。需格外指出的是专硕年限一般不会高于学硕年限(这里算的是正常毕业时间,延期毕业不算)。有的学校学硕和专硕年限一样,有的学校学硕年限3年,专硕2年。二、学习方式不同本科阶段大多集中在一个教室上课,由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进行学习和实验等,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课本的学习上,课程可能也比较多,除了规定上课时间,其余时间基本可以自己安排。研究生培养采用的是导师制,一个导师带领着好几个学生学习,真正的上课时间很少,大概只有一学期到一学年,剩余时间基本都泡在实验室,假期也比较少。三、毕业要求不一样现在本科生毕不了业的很少很少,基本上修满所需学分,毕业之前挂科的科目也通过了,这样毕业问题不大,所谓的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要求比较低。研究生要求就要严格得多,一般来说专硕毕业要求要低于学硕,不少学校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SCI论文或者获得专利,这才能达到毕业要求。有的比较严格老师对毕业要求更高,各位同学在选择导师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四、奖助体系有区别本科阶段也有奖助体系,不过金额和覆盖面比较低,只有成绩特别优秀的同学才有机会拿到奖学金。研究生阶段奖助金额和覆盖面比较大。首先是国家助学金,6000元/年,全日制研究生都有,分10个月发,一个月600元;另外还有国家奖学金,学校设立的各种奖学金等等。国家级奖学金难度比较大,但金额也比较高,覆盖面也不是很广。学校设立的学业奖学金基本上100%覆盖,金额一般在一年5000以上。另外,对于一些理工科同学来说,金额更多,跟着导师后面做实验,导师会发工资(当然,这个还得看导师情况),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年一般在2万左右。我所列举的情况是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状况,每个学校读都不太一样,更多区别欢迎大家评论。
“有人说,研究生上学是不用花钱的,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一位家长问。必须肯定,这绝对不是真的,现在读研都是要花钱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想要读研估计读研是没有办法的。研究生上学到底要不要花钱呢?当然是要花的!研究生上学不花钱,应该说的是6年前的公费读研这种好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公费读研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研究生的学费还是需要研友自己“买单”。尽管公费读研的好事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还是有一些家长相当任性地一口咬定“研究生上学不花钱”,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呢?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清楚:研究生分为专硕和学硕,专硕和学硕的学费是不一样的:学硕的学费是比较便宜的,一般在8K左右;而专硕则就不一定了,档次越高的专硕,学费就越高——有的专硕学费可能不超过五位数,而一些研究生院专硕的学费奇高无比,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专硕每年学费达到五万多,北大经济学院和北大光华学院的专硕学费也不便宜。如果孩子选择的是学硕,在每年学费都在一万元以下的情况下,那么在学费上的负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而成为研究生之后,在目标院校如果表现不错,研究生可以得到六百元左右的国家助学金、两三百元左右的科研津贴和每年三五千左右的学校奖学金(学硕奖学金一般分三档,第一档1W左右,第二档7K左右,第三档3-5K,专硕稍微高一些),而这些钱如果都能顺利拿到手,用来堵住专硕生读研学费的缺口,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至于专硕生的生活费,有些人采用勤工俭学的方式解决生活费上的燃眉之急,比如我的好多朋友在读研期间搞自媒体,有的每月收益一两千,有的每个月收入上万左右。而这些牛人在兼职收益不错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向家里人要过钱。这就给人创造“研究生读研不花钱”的假象。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不是每一个研究生都能在兼职中赚到足额的生活费,不是所有的硕士生在读研期间都能拿到学校的奖学金,毕竟还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与学校的奖学金“擦肩而过”。故此,读研期间不花钱,基本上是属于无稽之谈。综上所述,研究生读研,作为家长,在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投资”的,不能因为人云亦云而让孩子“自生自灭”,特别是考上专硕的研究生,他们不一定能把学费和生活费搞定,在经济方面仍需要家长的支持。
很多人会选择在大学毕业之后进一步读研究生,但是研究生分为两年制和三年制,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两年的研究生和三年的研究生有什么不同。第一,三年的研究生是学硕,而两年的是专硕,根据年份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出来二者之间的不同。学硕是三年的学习时间而专硕是两年的学习时间,因此这两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进度和教学安排上会有一定的不同,比如学硕在研二开始准备开题报告,研三论文答辩。而专硕士研一准备开题报告,研二论文答辩,因此与学硕学生相比,专硕学生是比较繁忙的,并且在每一个阶段都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相比而言,学术的时间则比较充裕,可以慢慢地处理这些事情。第二,专硕和学术之间的教学模式不同,学硕更多的是注重理论教学,而专硕更多的是应用教学,这二者之间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如果你已经进入到研究生学习阶段你会发现,读学硕的学生更多的是在看书、看文献,而专硕学生的实践课程则更多,几乎每天都需要动手去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三,在读博士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每个考研的学生应该都清楚,如果有读博士的打算的话,那么尽量不要考专硕,而要尽量报考学硕,虽然专硕和学硕都可以报考博士,但是学硕更受博士导师的欢迎,而专硕则因为各种条件限制让导师并不是很喜欢。同时,学硕可以直博而专硕不可以直播,因此,如果有读博的想法,学硕更适合。当然在这里并不是否定专硕,随着这几年报考专硕的考生越来越多,专硕的热度也在不断增加,所以说专硕也是很值得报考的。三年的硕士研究生和两年的硕士研究生虽然有一定的不同,但是不会构成二者之间的等级差别,学术和专硕都一样,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根据自己未来的需求发展来决定考学硕还是专硕就可以了。
时代变化之快,研究生已经不再是凤毛麟角,相反,现在的大学生们都会将考研列入学习计划中。在校大学生们热衷考研,在职人员也会因种种原因选择回校再深造。研究生报考人数每年都在飙升,在校研究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近几年研究生报考现状,专硕研究生占比较大今年广东省在校研究生已经超过了十三万人,同时,广东省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远超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硕占总招生的60%。越来越多高校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专业型学位硕士报考人数开始慢慢超过学术型学位硕士,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政策也有着改变,开始逐渐偏向专业型学位硕士,专业型学位硕士的招生比例已经赶超学术型硕士。我国开设专业型硕士的时间并不长,过去几年大众不太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专业型硕士学位才逐渐被接受。早期高校里的专业硕士大都是调剂过来的,很少一部分是主动考进来的。其实在西方,专业型硕士学位比例早就超过了学术型硕士学位,很多出国留学读书的学生,最后拿到手的也是专业型硕士学位证书。近几年国内完全不一样了,专业型硕士学位的报考人数增长迅猛,备受关注。这种巨大的变化说明了一种情况,考生们正在不断接受、认可专业型学位硕士。专业型学位硕士人数逐渐增加,这些转变说明了什么?第一点:专硕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早期,因为高校的专业硕士生源主要是往届毕业生以及一些在职人员,在校培养时间不长,社会普遍认为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相对简单,用人单位对证书的含金量有所质疑。时过境迁,人们发现两者是在培养不同方向的人才,一个培养的重心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培养更高层次的高素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一个则是侧重学术理论性的培养。另外,高校在不断提升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高校的培养体系在不断完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专业型硕士的学历含金量不会越来越水,只会越来越高。第二点:考生越来越认可专硕生专业型学位硕士在学制上比学术型学位硕士更受考生的喜爱,课程设置上也比学硕更为灵活,主抓实战,侧重培养学生如何将学术知识应用到实践和工作中。专业型学位硕士考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考察内容多元化,注重学生的多方面发展。现在社会的就业压力如此大,考生在选择学历深造时目的性也会更强,专业型硕士相对于学术型硕士,更能同时兼顾学历和实用性。加上当前社会大多数企业对专业硕士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发展前景也是可喜的,就业前景不错,竞争力和学术型硕士相比不差多少,自然越来越多的考生愿意选择报考专业型学位硕士。另外,专硕采用双导师制,学生不仅在学习上多了一位领路人,在日后找工作时也多了一点人脉。同时硕士研究生的毕业难度小一点,论文要求也低一点,考生更容易毕业拿到文凭。第三点:考试难度相对较低,考生成功的机会更大研究生考试总体来说并不比高考轻松,考生们的压力并不比高三的学生小,尤其一些考生还有本科毕业论文的压力。而专业型学位硕士相对学术型,考试难度更小,导师面试也更容易些。对于很多只需要一张研究生学历文凭的考生来说,选择报考专业型学位硕士意味着少了很多压力。此外,各大院校正在不断开放专业性学位硕士的招生名额,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的成功率,考生成功的机会更大。这种前提下,报考同样的研究生考试,考生当然更愿意选择报考专硕。众多考生当中,哪些人适合报考专业型硕士学位呢?第一类:备考专业课基础薄弱的考生学硕考试比专硕考试总体更难一些。在实际应用这一块,专硕比学硕考虑的更深;但在理论知识这一块,专硕又比学硕简单许多。若你的专业课基础比较薄弱,备考期间精力又不是很足,或者准备跨专业考研,报考专业型硕士学位相对来说更有优势。比如:文科生跨考理科专业,工学院学生想考金融专业等,专硕为更多学生开启了新方向。第二类:就业不走学术路线的考生各大高校的专硕培养方向主打实用,相对于学硕,专硕的培养重点更多是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专硕比学硕更加侧重教学实践,但在专业的深度造诣上不如学硕。若读研的目的是为了有个学历,增加自己找工作的筹码,报考专业型学位硕士是个不错的选择;若打算在专业上、学术研究上有所成就,那么建议不要报考专业型硕士学位,报考学术型学位硕士更有深度一点。比如一个农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想要以后在植物农药研究这一块有所深究,或者说由于其本身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未来想要找到一份专业相关的好工作,就必须有个学术性很强的硕士学位,不建议报考专业型硕士学位。专业型硕士学位已经成了研究生报考的大热门,各大高校对专业型硕士学位的支持也是有目共睹的,这并不是一个新型学位,早就存在了。因其特有的优势,发展的非常迅速,而且学术型硕士学位和专业型硕士学位,在学历含金量上也渐渐趋于相等。【羊驼有话说】两种类型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广大考生在报考时,选择学术型硕士学位还是专业型硕士学位作为备考方向,建议还是要结合自身的各方面情况来做选择。#1月新年启航计划#
研究生考试可以说是近年来非常火热的一场考试,每年都有很多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甚至是是毕业好多年的学生重新辞职考研。由此可见研究生的竞争力度还是非常大的,笔者有一个同学就是在工作了几年之后又重新辞职考研的,并且在研究生初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往届毕业生在考研人数中占比很大,但是占比最大的还是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由于是第一次考研对很多考研的事情了解得都不是很透彻想。像学校和专业的选取,考学硕还是专硕?如何备考等方面都不如往届毕业生有经验。如果要细说的话,里面的东西是非常多的。笔者今天就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大家说一下学硕和专硕的区别,以供大家参考。一、通关难度单就通过难度而言的话,笔者认为专硕和学硕是不相上下的,不过他们各有“侧重”。拿考试难度来说,学硕比专硕是要难的。至于专业课,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学说和专硕都是有区别的,笔者就不细说了。说一下公共课,专硕的公共课是考英二和数二,而学硕是考英一、数三和数一,相信有所了解的同学们都知道,这样一看,学硕的难度是比专硕要大的。不过笔者在前文中提到专硕和学硕的通关难度是一样大的,笔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专硕的竞争压力很大。因为现在每年专属的报名人数比学硕还要多,专硕难度不仅体现在初试中,在复试中也有所体现,学硕的复试比一般在1:1到1.25之间,而在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某些学校的专硕复试比高达1:3。这就意味着有绝大多数人进入了复试,但最终还是会被刷下来,还要面临调剂。二、未来发展笔者所说的未来发展就是学硕和专硕不同的培养模式。当时专硕的提出就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专硕的培养模式也是在朝着就业方向进行的。一般专硕的学习课程会集中在研一,专硕在寒暑企业要实习,学校也会对专硕的学生有相应的实习要求,专硕学生必须在拿到相应的实习学分之后才能毕业。而且专硕的学制一般为两年,课程集中在研一,玩儿就要开始实习了。相比之下学硕更注重的是学术研究,对应的,学校会有相应的要求。学生必须在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论文必须得达到学校的标准,之后才能毕业。随着国家对各种论文的严格要求,研究生现在毕业的难度也非常大。如果读学硕的话,在毕业之后学生可以选择读博或者工作。而对于专硕而言,工作会更好一些。三、学习费用研究生期间的学习费用与本科时差不多包括学费、住宿费以及生活费。学生的学费标准是8000/年,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专硕的学费一般来说是比学硕的学费要贵的,不同的学校专硕学费的档次也不一样。笔者建议学生可以提前到自己目标院校的网站上下载招生简章进行查阅。虽然费用与本科期间差不多,但是研究生期间会有相应的补助政策。比如学业奖学金,一般会分为全额和半额两个档次,不同学校的发放比例也不同。除此之外学校还有助学金,助学金是每个人都获得的,一般情况下是600/月,不同的学校发放月数不同,但大多数学校都是发放十个月份的,部分学校会发放12个月份。这样一来学生的生活费就有了保障,总的来说,研究生期间的花销费用并不大,很多学生,还会在研究生期间有了自己的存款。四、关于读博笔者认为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有的学生读研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便于自己以后找个好工作而有的学生读研是为了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以便于自己以后留在大学任教,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要进一步的读博。专所和学硕对于以后读博士有不同的影响,正如笔者在前文中所提到的那样,学硕就是搞学术的,这都是在为以后读博打基础,有的学生在研究生期间表现优异的话还会直博,导师们一般也都会发现某些学生的学术天分比较好,会推荐这些学生去读博士。而且在研究生期间,学硕学生与老师的接触是比专硕学生要多得,你不读博的话可以提前向老师说明情况,老师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你推荐学校和导师,这样会省去很多麻烦。不过,笔者的意思并不是说专硕就不可以考研了,专硕也是可以考研的。因为有很多人在读研期间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比如自己本来考了专硕,但是想进一步的读博提升自己也是可以的,只不过相对于学硕来说难度要大一些,因为专硕相对而言在学术方面有些薄弱,而博士对学生的学术研究方面的要求非常高,专硕如果在毕业之后想读博的话一定要在研究生期间专注于搞学术。不过随着考研热的到来,很多学生考研并不是因为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追随潮流,因为大家都靠自己也要去考。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有因必有果”。如果你目的不纯粹的话,很可能就算你到时候考上了在考研期间会发现那并不是你想要的生活,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抵触情绪,大家不要觉得危言耸听,这种现象在当今研究生中是很普遍的。因此笔者建议,同学们要首先想想自己考研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追随大众?还是为了逃避工作?不管是这两种的哪一种笔者都都不建议进行考研。笔者所说的这几点就是专硕和学硕主要区别的几点,相信读者在看完之后对专硕和学硕有了一个很明确的了解。笔者建议考生在做选择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而来。看自己是想工作,还是想进一步地提升自己的学历。如果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的话可以考取专硕,如果想再进一步提升自己学历的话,笔者建议考学硕。
当前,大学生考研人数越来越多,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报考研究生人数或将达到400万人,当前已经有很多高校都公布了考研报名人数,部分学校同比报考人数确实出现了大幅增长,有些高校报考人数更是创了历史新高,由此可以推测今年的考研人数很有可能才创新高。近日,笔者查询了部分高校的招生简章,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很多学校的招生简章中都明确指出,采取住宿申请制度,鼓励学生申请不在学校住宿,并且有些学校提出符合住宿资格的学生才能申请。同时在很多学校的招生简章都明确指出,不再为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共住宿,其中这种安排在前几年已经有所体现,但是并不普遍。但是根据目前一些学校发布的招生简章来看,很多学校都提出了类似要求。例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有何区别?1、培养方向上的区别:专硕更加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学硕更加倾向与培养科研人才。2、招生上的区别:多数学校的学硕和专业招生是没有区别的,但是个别的学校招收的专业专硕需要具备一定工作经历。3、学习方式上的区别:学硕要求全日制脱产学习,专硕有半脱产和全日制学习两种方式。4、学费上的区别:学硕的学费一般在8000元左右,专硕的学费就要高一些,但是一般都在1000万以上,但是MBA和MPA的学费要高的多。当前,国家也大力提倡学生报考专业硕士,培养不同类型的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硕士的招生比例也在逐年提高,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校不再为专业硕士提供住宿了呢?笔者认为主要因为学校寝室资源紧张,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当前很多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人数都在逐年增加,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后勤保障已经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当前学校的在校生主要有本科生、留学生、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的住宿必须满足,学术型也要供给,所以只能在专硕和非全研究生中压缩了。这样的后果无形中会给专硕和非全学生带来经济上的压力,也会带来安全的隐患。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所以2021年报考想要考研的同学,一定要仔细阅读学校的招生简章,提前做好规划和打算!
7月28日,一位北京大学2018级专业硕士发了一篇《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万》的贴火了。该同学称,今年入读北京大学的专硕新生至少有45%无法入住学校万柳公寓,且学校未提供其他安排,需要学生自行解决。校方回应:今年万柳学区只能帮助部分2018级全日制专业硕士同学解决住宿需求,对于其余同学,计划通过调整圆明园校区进修教师、访问学者原定住宿安排,帮助解决住宿问题。学术型硕士,主要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在教学上更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专业型硕士,主要以培养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主,在教学上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通过新闻我们发现学硕和专硕是有区别的,那么除了上述住宿问题,学硕和专硕还有哪些不同呢?1.学费和奖学金不同学术型硕士:每年的学费大约8000元。全日制专硕:每年学费1.2万~1.5万,非全日制每年学费2万~3万。奖学金因学校而异,有的两者相同,有的学校专硕奖学金少。2.考试内容有不同。一般来说,专硕的英语考试比学硕相对简单,但也要看具体的学校,有的学校两者的英语考试是相同的。专业课因学校的不同而不同。3.在校学习时间不同。学术型硕士:全日制学习,学制一般为3年。专业型硕士:一般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的学制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的学制一般为3年。4.继续深造差异专硕不能直博,其它的一样。如果考国外的博士两者几乎没有差异。5.考试难度专硕和学硕基本相当,虽然有的学校专硕录取分数高但是招收的人数多。近年来,国家正在加大专硕的招生比例减少学硕的招生数目。6.工作经验部分专硕报考需要工作经验,工作年限要求具体看学校和专业。7.学历和学位证书专硕和学硕一样都有学历和学位证书。
在我决定考研那一刻起,我的众学长学姐们都告诉我,你要是觉得自己非常有实力,你就去考北大,那,是最公平的地方。作为众学子心中的高等学府,北大自然是无数人都向往追求并为之拼搏奋斗的地方。可是,考上了就可以无忧无虑在那学习了吗?现实似乎不是这样。近日,一篇名为《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20万》的文章火了。事情还要从7月27日下午说起,北京大学2018级法学专硕新生潘某接到一条短信,称对于申请在北京大学万柳公寓住宿的2018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校无法满足全部住宿要求,按录取比例的55%配置床位。而接到通知的不止他一人,7月11日到7月27日,社会系,中文系创意写作,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等院系的专业型硕士新生先后收到短信通知,住宿将由抽签决定,各学院抽签方案也不尽相同,未抽到的学生要自行解决住宿问题。此前,北京大学法学院招生简章中写着“全日制法硕可申请入住北京大学万柳学生公寓,每年1500元。尽管《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写着,“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人事档案不转入我校的学术型研究生,学校不安排住宿。”先来看一下北京的房价,潘某通过网上查得离学院 5 公里的六道口地铁站附近的一个上下铺床位,每月最低也要 900 元,是住在万柳的 7 倍。新生群里,有人接到中介闻讯打来的电话,学校周边一居室报价每月 3000 元起,一年 3.6 万,是住在万柳的 24 倍。寒门学子,如何住得起?学硕与专硕的区别通俗讲,学硕就是学术研究型硕士,一般为三年制,专硕就是专业型硕士,经教育部部署,从2009年开始面向应届生招生,是应用技术型硕士,一般为两年制,也有一些院校为三年制。学硕可以直博,而专硕不可以,专硕读博仍然需要考试。学硕学费相对便宜,奖学金多,专硕学费贵,有的甚至没有奖学金。学硕可以调到专硕,而专硕不可以调学硕。社会上,学硕的认可度仍然比专硕要高得多,尽管二者都是全日制硕士。学生:学费生活费都是借的,难道又要借住宿费了?就像这段时间大火的700+学霸所说的感谢贫穷那样,寒门出一个“贵子”真的不容易,尽管专硕在考试难度上,专硕要低于学硕,但北京大学的专业型硕士也不见得那么好考。潘某听到此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不想读了,但是后来转念一想,应该争取一下。贫穷,真的是一种最致命的病。某考研机构主要负责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多掏点钱上咯。下图为北京大学部分专业硕士学位学费。可以看出并不便宜,寒门实在难上。专硕也是学生,为何待遇如此凄凉?同学硕一样,专硕也是通过正规考试录取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而此现象在学硕中并没有出现,足见其待遇之差。虽然专硕考试相对于学硕来说简单点,但是随着近年来报考人数呈爆发式的增长,专硕也不好考。而学硕以及专硕中,推免生要占到很大一部分名额,统招人数逐减少,而推免,大部分来自211,985和双一流,甚至有部分学校不惜刷掉统考人数,通过调剂系统去拦截来自名校的优秀生源。招录环节闭口不提无宿舍问题,开学报到在即,家境贫寒的,是上还是不上?2018 级中文系专硕希某是那篇《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万》作者之一,在接受《财新》采访时,希莹表示最令她失望的是校方临时性的决策方式,“在招录环节闭口不提没有宿舍的问题,却在众多专硕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等待 9 月报道的开学前夕临时变卦。”让学生如何承受?校方: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此事一出,在广泛传播之下,校方也做出了回应。7 月 28 日当晚 7 点半,北大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在未名 BBS 回复了法学院的联名信,称“将通过调整圆明园校区住宿安排,为无法在万柳入住的同学解决住宿问题”,但并未明确说明具体方案。7 月 30 日(周一)上午 10 点,法学院院长潘剑锋向 292 名法硕新生回复了邮件:“信中所反映的情况知悉,相关要求我们会向学校反映……为学生争取合法的利益,是我们共同的认识。但学校有自己的困难……这样的结果,据我们所知,学校已经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而这整件事背后,似乎是学硕与专硕之间巨大的待遇鸿沟,专业型硕士学费一年比一年高,多数高校都是居高不下,考取难度也在逐年增加。在《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两者的差异也凸显在住宿上: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校可安排住宿;专业学位研究生则不安排住宿。目前此事仍在积极解决中,每一个消息,都牵动着万千学子的心。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新京报快评栏目指出,将质疑引向专硕与学硕、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地位之分,沿袭的还是“学校办社会”的思维。寄宿制管理方式已明显不适应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对于不应由大学承担的责任,该剥离的迟早要剥离。注:部分信息和资料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实,欢迎各位指正,观点若有不对,也欢迎各位进行纠正,侵删,学生潘某和希某为化名。
来源:新京报昨天,一篇《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万》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文中称,7月26日上午,学校召开各院系会议说明因宿舍资源紧张,至少有45%的专硕新生将无法入住万柳公寓,学生自行解决住宿问题;可以拥有宿舍的55%的“幸运儿”将由抽签决定。对此,北京大学公寓服务中心回应称,拟通过调整圆明园校区进修教师、访问学者原定住宿安排,帮助其余同学解决住宿问题。通知称无法满足全部住宿需求根据《北京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显示,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不安排住宿。“虽然学校的招生简章上说了不给全日制专硕提供宿舍,往年其实都是提供宿舍的。这两天突然很多院系都说不提供宿舍。”一名艺术学院2018级艺术专硕生说。“以前学长学姐都是全部提供住宿的。”一名2018级的法硕生告诉记者。昨天下午,他收到通知短信:“全校2018级专业硕士研究生住宿床位资源发生重大变动,对于申请在万柳公寓住宿的2018级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校无法满足全部住宿要求,且差额较大(目前按录取人数的55%比例配置床位)。”在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材料中,还附有完整的万柳生活指南与法硕入住流程。采取抽签方式配置55%的床位不少学院通过抽签方式可为55%的“幸运儿”配置床位。据了解,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均出台了抽签方案。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18级专业硕士生有40人,据《关于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18级专业硕士生住宿方案的说明(拟)》,心理学院能提供22个床位,采用“微信红包拼手气抽签,三年间轮换住宿”的方式。该《说明(拟)》还表明一个重要前提——这22个床位的提供仍有变动风险。“万柳公寓表示‘争取保障今年的22个床位在学制内(3年)不减少。’这意味着其中存在变化的风险,目前无法规避。因此,以下分配方案是在假设今后的3年22个床位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提出。”根据心理学院给出的方案,首先抽签确定4位同学为“幸运儿”;然后抽签确定两期轮换住宿名单(各18人)。抽签及排序方式安排是:由学院有关老师在“18专硕班”微信群中的指定时间点以随机金额方式发放与抽签人数相同的红包数,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领取红包金额从小到大排序,领取红包数额最少者排第一,次少者排第二,并以此类推依次排序;领取红包数额若相同,则先领取者排序在前;若在指定时段内不领取红包则排序位列最后。学生称自行解决住宿有负担对于抽签分配55%的床位,学生们表示不满,“我们都不想靠莫名其妙的抽签就决定十多万的支出,还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得到解决。”据《北京大学2018年专业研究生简章》,专硕学费普遍高于学硕,法律硕士(法学)两年学费4.4万元,艺术硕士三年学费3万元,全日制工程管理专硕两年9.9万元。“离开学还有一个多月,在海淀地区再去租房子很困难。”一些学生表示。■ 回应校方:将协调圆明园校区解决住宿问题针对学生反映的住宿问题,北京大学公寓服务中心昨晚在校内论坛上做出回应。校方在情况说明中称,《北京大学2018年硕土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第六条“住宿安排”中已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人事档案不转入我校的学术型研究生,学校不安排住宿”。考虑到全日制专业硕士同学学业生活实际,多年来相关院系通过各种途径,在万柳学区和校园周边帮助联系,协调住宿事宜。校方还称,万柳学区可供院系协调使用床位数需在各类招生录取结束后,并结合延期毕业情况,每年7月下旬才能最终确定。今年万柳学区只能帮助部分2018级全日制专业硕士同学解决住宿需求。鉴于有同学反映住宿困难,28日下午,相关院系会同研究生院、公寓服务中心、圆明园校区共同协商,拟通过调整圆明园校区进修教师、访问学者原定住宿安排,帮助其余同学解决住宿问题。(记者 王俊)
作为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北京大学,最近发生的事情似乎特别多。先是作为北大校长的林建华先生,在北大120周年校庆的典礼上读错字。最近,一大批2018级北京大学专硕学生入校后,才发现学校根本就没有自己居住的宿舍,并且没宿舍学生的比例还不少,大概占到2018级专硕学生的45%左右。而北大给出的方案更奇葩:其竟要学生抓阄决定到底谁入住。咱也不知道他这抓阄的‘智慧’来源于哪里?你说这是不是咄咄怪事,:这么多学生入校后竟发现学校没自己的宿舍。那么多的副校长、各院院长、系主任以及数百名的后勤人员都干什么去了?本年度招收多少专硕学生、学校内又有多少可以为他们提供的宿舍,难道脑袋里就每个统筹吗?心里就每个数吗?这种事情即便一个偏远山区的幼儿园园长也能办明白、也不会让这种事发生。可它却偏偏竟然在最高学府北大发生了。那么多的校领导每天都在忙什么······最令人震惊的是学校竟然草率地做出了个‘抓阄’的决定。你在做这个决策前,考虑到男女生的比例、学生的家庭状况等诸多因素了吗?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北大附近一个差不多的单间,每个月大概就需要1500块左右的租金。一个贫困的农家子弟若没有抓到住学校宿舍的阄,那么每年他光住宿费一项,就要多花出两万来块钱。这笔钱他远在偏远农村的父母,不知又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多久。想着、想着眼泪不禁流了下来······一个学校就应该以学生为本,作为高等学府的北京大学就更应该如此。因为学生才是学校的未来、社会的未来乃至于国家的未来。北大老校长胡适先生的铜像,虽然还在北大校园里挺立着、胡适先生也目视远方看着他曾经工作过的校园,可除了未名湖与博雅塔,却再也找不到老北大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