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原专科同学,去年通过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录取的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从专科到研究生的逆袭之路,由此展开。“记得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刻还是比较激动的 ,历历在目犹如是在昨天刚发生,毕竟自己当时对自己能力也怀疑过,也暗地里问过自己是不是考研给自己定位定高了。还好,最终结局喜人,平稳上岸。”大专时代既然谈到这个话题,那就还是从专科开始谈及吧,我专科就读于上海浦东新区某私立民办学校,高考后被录取大专。但我想说的是读专科不可怕,怕的是读专科之后不敢正确认识自己,总是回避、总是去逃避一些问题,无论是实习、和亲朋好友交流学校还是毕业找工作。我一开始还是内心有点虚荣的,总觉得自己读个大专很不好意思和往昔高中同学或者亲戚朋友交流,后来因为我本身也是个比较开朗外向的人,所以也没过多久也就释然了,但还是心里有种想提升自我的想法。这里我的性格本身就是比较开朗所以比较容易释然,有些同学比较沉闷的可能就导致未来三年专科期间总有点不甘心。其实,很多本科生一毕业的工资还没有专科生毕业好找工作,专科教育的投资还是比较划算比本科少一年,学费也少一点,最主要的是学的实践操作比较多,老师比较注重实践能力。进击专升本专升本我是比较有心得的,在上海没个本科文凭不行,当时想考的是华东政法大学或者是上海政法学院,认认真真备考了几个月忽然发现自己比人家差太远了。辅导班很多学生英语太强了,我想,升本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本科学历,所以在学校、专业上并没有做很深的研究,只要有资质考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就可以,我随即放弃了二本以上的学校,考了本校的专升本。现在看来,自己并不遗憾,相较来说我真的很需要一个本科文凭去考编制。当时自己的心态主要是在专科实习的时候遇到一些领导岗位的学历都是本科以上,所以就很单纯的奔着专升本去了,其余的没多想。专升本的逆袭升本后慢慢的开始了健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跑跑步提升提升自己身体素质。考研是我偶然间做的决定,当时知道考研的同班同学基本上没有,所以我也就没怎么上心,买了点资料,上午搜一搜帖子到了有关考研的东西,当时被打动,觉得倒不如索性真去考一次,考不中我就去上班,反正这波不亏。后来想想我这种没有压力的考研心态真的是考研党中最好的,毕竟有的时候进度完不成我也不会很焦虑,心态就是那种出奇的平和,有点像老干部……研究生上岸大三那个暑假之前算是我正视自己,准备一本正经的考研了,考什么学校我当时犯了难,一开始想自己随便读什么学校,只要能录取就好,后来还是在百度上看到了一个帖子很励志,这个真的叫励志不能叫鸡汤,一个前辈专科专升本考进清华的,看的我有点感触,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他的平和心态。当时在百度上看这个学校,很喜欢那种北大学校大门雕梁画栋的风格,偶然间看见上海交通大学也有这个庙门,现在我住在徐家汇校区,我们称之为庙门,这个门也成为了支撑我走到这里的一个念想。每个专科同学都有这样的可能首先,认识到差距。专科和本科在学制、学位、学科专业、师资力量、学习环境和氛围、理论和实践的能力、社会认可度、就业渠道及发展前景、教学目标、毕业的起薪标准、拥有的知识面及人生视野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其次,根据自身情况做选择。每个同学的自身情况与目标都不相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取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再进行有规划的备考。然后,坚持下去。山东专升本新政改推出后,需要专科同学们提前进入备考状态,在大一时了解考试动态,掌握考试大纲,为2020年及以后的专升本考试做好准备。最后,心态问题。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去考试、处理备考“障碍”,不因为短暂的困难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你,也有机会成为下一个逆袭者。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考研调剂需要哪些条件?调剂,除了初试分数必须超过国家线之外,很多学校往往还有一些限制条件。首先是,打算调剂的目标学校的相关专业必须有调剂名额。如果没有调剂名额,分数再高,也没用。其次,得看看打算调剂的目标学校有没有具体要求。现在很多有调剂名额的学校(或科研院所)都对考生的本科背景及第一志愿学校有一些要求,即所谓的双985(本科985+第一志愿985),或者双985/211(本科是985或211+第一志愿是985或211);另外,有些学校的某些专业只进行校内调剂,也就是只有第一志愿报考该校其他相近专业的考生才能调剂。法学类专业有机会调剂到华东政法大学吗?具体到华东政法大学这所学校,由于目前很多信息尚未到公布的时候,我们只能参考2018年的情况。很不幸,该校2018年虽然有法学相关的调剂名额,但其法律学院及国际法学院均只接收校内调剂。2018年华东政法大学考研调剂信息结论一:按照今年的形势看,该校这两个学院大概率同样只会进行校内调剂。好消息是,2018年该校的法硕教育中心不但有较多调剂名额,而且并不要求第一志愿报考该校,也就是可以进行校外调剂。2018年华东政法大学考研调剂信息而且,调剂要求只是说优先接受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及优秀考生,并未硬性限定本科必须是双一流。当然,这个单位招收的是专业型硕士,考虑到学硕可以调剂到专硕,可以得到,结论二:如果分数超过国家线较多,调剂华东政法的法硕教育中心,成功的机会很大。当然,上面我们只是参考2018年的情况得出的初步结论。今年情况是否有变,还不得而知,只能密切关注该校的相关信息,到时候以该校官方公布为准。你对考研调剂怎么看?如果第一志愿失利,你会选择调剂吗?
虽然现在大家都在说法学专业的热潮已过,但那时就目前的毕业生就业现状来说,法学类专业的就业薪资还不算低,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进一步完善,这一类的人才一直被需要,而且一般资历越久越吃香。法学类人才不似其他专业就业方面广阔,想要在本行业发展的一般可选择性不够高,但是只要能坚持下来的,未来都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才。最好也最难考的4所政法类大学,实力强劲,考上后前途不用愁!华东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堪称政法类高校一流大学,即使排不上第一,也能在中国政法大学之后排居第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学类项目、司法部项目立项数近五年多次获得全国第一,作为法学界著名的“五院四系”成员之一,真心不是盖的。华东政法大学开设的专业主要以法学为主。从发展历史来看,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老牌院校。毕业生大多任职于国内的法律行业,在职场上和校友打交道的几率是最大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中国政法大学是国内最顶尖的政法院校,没有之一,无论是在教师资源、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校园环境、甚至生源质量方面都是一流的顶尖,培育了无数的政法类人才,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就业率可以达到97%以上,毕竟学校的名气和实力在明面上摆着,社会上公司单位根本没有办法拒绝这种出色有优秀!西南政法大学建立于1950年,位于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在美国成立了第一个孔子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经济法学、诉讼法学都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实力很强。西南政法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法律院校之一,被誉为中国法学界的“黄埔军校”。该校已成为西部地区法学教学科研实力最雄厚、在全国法学和法律界有重要影响的高级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每年为我国培养了大量法律人才。西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是这所学校在政法类专业中有着重要地位的。西北政法大学位于最近比较火的网红城市西安,还是有着一定的地理优势的。正因为这所学校建校比较早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法学专业,不仅仅是只有法学专业特别强,想侦查学、金融学、哲学、经济学等专业都是特别强的,对这些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这个学校。随着大学扩招,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多达几百万,大学毕业证也越来越没有值钱,很多人在就业时竞争非常激烈,大部分知名企业招收人才的条件也越来越苛刻,名校毕业或者研究生成了最基础的标准,而对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竞争优势很小,所以很多人为了能够更好的工作,决定考研,提高自己的含金量,这样毕业以后更容易找到工作。对此,你怎么看呢?
中国最好的“政法类”大学分五档,考上前三档,毕业就是铁饭碗!政法类大学指的是以法学类、政治学类专业为主的大学,主要为政法系统培养专门的人才,因而,政法类大学既包括了以政法为名的大学,也包括了一些警察学院、政治学院。实际上,国内政法类并不算太多,只有40多所,比较知名的便是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以及西南政法大学等。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国内的政法类大学,特意整理了36所最好的政法类大学,并按照综合实力分为了五档,考上前三档,毕业一般就是铁饭碗了。第一档: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前身由原来的北大法律系、清华政治学系、燕大法律系和政治学系以及辅仁大学社会学系等合并组建而成。尽管规模不大,但在政法领域,中国政法大学拥有无可比拟的地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政法大学占据着国内法学的半壁江山。当然,尽管近些年面临一些问题,但在政法类大学中,依旧是老大哥,毕业生大多进入政法系统,因而说法大的同学,毕业就是铁饭碗一点也没错。第二档:西政和公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近些年发展不错,尽管只是一所“四非”,但前身源自于重大、川大、云大、贵大等的法律系,被当地人誉为法学界的“西南联大”。其中法学还是A类学科,经济法学和诉讼法学两个专业在国内也是一流水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国内最好的公安大学,是公安部直属的一流学科大学,其中公安学是自定的一流学科,公大每年的入警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因而,毕业就是铁饭碗!第三档:其他部属政法类大学华东政法大学除了以上三所政法类大学外,还有国际关系学院、武警部队学院、刑事警察学院、司法警官学院等部属政法类大学,这些大学都是领域内一等一的大学,并不是说实力比前面三所大学差,而是因为规模比较小,就综合实力来说比较靠后。另外,华东政法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也是国内比较知名的政法大学。第四档:发达地区警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发达地区的警校的入警率都很高,不过一般都限定了只能报考当地警校。除了发达地区的警校外,还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安海警学院以及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等部属大学同样非常不错。虽然相比军校来说,警校并不包分配,但警校毕业生考警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入警率都非常高。可以说毕业大部分人都是铁饭碗!第五档:地方政法大学和欠发达地区的警校警校生地方性的政法大学,例如上海政法大学、山东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大学等等,尽管规模都不大,但在当地的政法领域还是比较吃香的,另外,便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警校,有些甚至都是专科,但实际上这些学校也都由较高的入警率,只要不是太差劲,毕业也能够轻松考上铁饭碗!中国最好的“政法类”大学分五档,具体如下图所示:中国最好的“政法类”大学总而言之,虽然政法类大学不多,但几乎每一所都是好学校,大体上可以分为五档,考上前三档,毕业就是铁饭碗,考上后两档,只要是警校,毕业也能比较轻松的考上警察,成为铁饭碗。当然,近些年大量的高校开设法学专业,法学毕业生就业还是比较难的,本科毕业没有通过法考,就只能考研或者转行。法考临近了,祝愿所有人好运!
“你为什么要考研?”对于这一问题,答案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是改变命运的跳板?是追寻自己的热爱?抑或只是盲目跟风?对于考研,不同的考生心中有不同的目的和原因,这也与每个人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信念密不可分。01读研只能获得看得见的学历和摸不着的未来张鑫本科就读于河南省的一所普通一本院校,专业是行政管理。这是他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三跨”的他选择了报考法学,一方面是因为他觉得法学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好,同时复习资料比较少,准备起来不复杂,竞争也相对公平。另一方面,张鑫身边的学长学姐中,很多人也都选择了这个专业。他认为自己选择法学也有盲目跟风的心理。本科阶段,张鑫的综测在班里能排到二十名左右,这在他们120个人的班级里算是比较靠前,但是他对自己的本科专业并不太感兴趣。虽然大部分老师都算比较尽责,但是大学四年,他感到自己的专业素养并没有提升很多。“我觉得自己属于夹在中间的那一群人,不上不下,既不是在大学里纯玩儿混日子,但也说不上优秀。”这是张鑫对自己的评价。除去学习,张鑫参加了学院的篮球队,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篮球之中。他认为自己在大学里过得蛮充实的,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也有后悔的地方,由于参加的学生活动比较少,影响了他获得保研的资格。对于考研,张鑫并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但是因为身边大部分同学都在考研,张鑫认为这是大势所趋。并且,他也可以通过研究生的三年,想一想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寻找更好的机会,到时候再去选择职业。第一年,张鑫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学,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喜欢的女生保研到了上海,所以张鑫也想跟着去。当然,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城市,他也想去开阔一下视野。并且与上海其他名校相比,上交的分数线低一些,学费也不高。在准备一战的过程中,张鑫觉得自己像个无头苍蝇。在那年9月之前,张鑫对复习都没有什么规划,复习进度也并不稳定。但当9月得知自己没有获得保研资格后,张鑫的压力突然开始增大,他开始玩命地学。由于复习时间紧张,张鑫认为常规复习方法见效太慢,于是就选择开始疯狂背诵专业书,只留出很少的时间去复习政治和英语。最后三四个月,张鑫每天要求自己学习14个小时。无论有多困,他每晚都会学到一两点,并且在第二天七点就起床,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下来。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在背书的过程中喜欢来回走动,那段时间,他每天的步数都达到3万步左右,经常在朋友中排第一。(考研生在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复习。图片来自微博@央视新闻)一战复习期间,张鑫并没有特别大的压力,虽然偶尔也想过放弃,但是很少出现情绪崩溃的状况,最常见的只是学累了想休息。“第一年开始备考的时间比较晚,所以算是孤注一掷。当时觉得自己学多少都是赚了,考不上也无所谓,大不了再来一年。”第一年的考试成绩公布后,张鑫离录取分数线还差了一点。当时他并没有感到特别难受,只是对未来思考了很久。是考公务员?还是直接工作?但再次开学见到身边考上研的同学时,张鑫感到自己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斗志又被重新激起。“在我们学校,对毕业生最大的肯定就是他考上名校的研究生,风光无限,大家都会认为他大学没白上。”由于无法接受失败,不服气的张鑫选择了二战,希望再次证明自己。这次,张鑫选择了浙江大学的法学专业。虽然明知二战的压力更大,但是他并没有妥协,还是想挑战一下名校。(有“考研神校”之称的曲阜师范大学,拥有非常高的考研率。大部分同学在刚入校时就以考研为目标。图片来自“曲阜师范大学”公众号)张鑫在毕业后选择先通过校招进入了一家知名公司做销售。在其位于天津的某家工厂里,张鑫边培训边复习。这次工作让张鑫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去车间干活,有时还要值夜班,真的是又困又累。和工作相比,上学的那种疲惫真的不算什么,毕竟工作要面临经济、家庭等各种方面的压力,同时还要牵涉到很多非常复杂的利益关系。”但是他只在那里待了一个多月就离职了,然后专心准备二战。虽然第二年比第一年有基础,但是张鑫明显感到第二年压力比第一年大很多,更容易胡思乱想了,效率也不如第一年高。“因为已经考过一次,所以对于每天的学习,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明明可以做到更好,一旦进度不满意,我就会否定自己。”张鑫在第二年的准备过程中经常崩溃,尤其是在晚上失眠的时候。张鑫经常躺在床上直到四五点,但是又不想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所以这时就会特别焦虑。就考试来说,张鑫认为考察的范围其实都在书上。如果考题答不上来,那很可能是没有复习到位。所以,张鑫始终认为考研最关键的是努力,到最后大家比的就是谁更能吃苦。张鑫也想过如果自己二战没能成功上岸会怎样。如果这次还没考上,他想通过调剂来继续自己的学业,只要有学校录取他都会接受。但是他目前也在准备即将到来的省考,希望能考上公务员,这样自己也能多一个选择。但是现在,张鑫却认为考研的作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看到身边研究生毕业出来的学长学姐在找工作方面也和自己存在相同的困境,甚至也在报考公务员,张鑫觉得他们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又绕了回来,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命运上根本的改变。只不过是用三年换来了一个逃避直面社会的借口罢了。“我发现,学习能力强,真的不等于工作能力强。世界上不只有考研这条路可以走,只要有能力,到哪里都可以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考研并不是捷径,如果没能力,光凭文凭照样没用。”张鑫这样反思道。张鑫现在认为,读研究生只能获取一个看得见的学历,但是未来依然是摸不着的。而如果直接工作,除了获得实实在在的薪酬,并且还可以获得能力的提升。虽然这是看不见的,但毕竟在成长。这也是他这一路走来最大的体会。02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要犹豫太多童波本科就读于北京某新传专业非常强势的学校,但是她今年却选择报考南京大学的社会学。选择这一专业完全是以兴趣为导向。在本科时期,童波经常接触社会学的知识。她对于通过深层理论去解读社会现象很感兴趣,对背后的规律也有非常强的好奇心。童波表示自己想通过读研去做一些相关的研究。考研报考南大,是因为她认为南大在社科领域属于老牌院校,在这一专业领域中非常强。另外,读研期间换一个城市也是童波的重要想法。(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教学楼。图片来自南京大学公众号)选择考研,童波说很重要的原因是家人的支持。“父亲要求我考研,在我还没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就把考研列为我的人生规划”。另一方面,童波也表示,目前学历通货膨胀,拥有研究生的文凭也能够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份加持。另外,因为本科专业过于重视实务,童波也想在研究生阶段多读一些理论。童波在本科阶段就过得比较自在,她在大学中更多地凭借兴趣来进行选择。童波参加过校电视台和天文协会等社团,还经常在学院组织的读书会里进行分享。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她也有所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我就会非常认真地听,不感兴趣的课程我也会划水。我觉得这种状态非常好。”童波在整个考研复习阶段中一直稳扎稳打,每天保持八到九个小时的学习,在这之中并没有感到特别多的焦虑。复习的强度也看状态,童波认为自己并不会将自己逼得很紧,也没有因情绪崩溃而影响自己的复习状态。童波经常会想自己如果考不上会怎么办。但她并不会因此而伤心,因为她觉得自己还有其他后路,比如直接就业。“工作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尽早实现经济独立。即使没有考研,我还有很多别的事情可以做。考上研可能也并不是一件好事。”童波特别强调了考研动机的重要性。她认为,如果对于所报考专业非常感兴趣,在复习过程中能学到很多知识,她对此感到非常满足。在童波看来,如果只为了文凭去考研,那很可能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崩溃。童波认为考研这一经历非常宝贵。她觉得,一个人能够沉下心来学到这么多东西,是非常难得的。“考研改善了我的拖延症,锻炼了我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的能力。因为毕竟是在为自己喜欢的学科而付出,这种感觉非常好。”童波并不认为考研可以实现阶层跃升,她觉得这并不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回顾这一段经历,童波说道“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要犹豫太多。犹豫就会败北,不要去拖延,只要投入进去,过程其实还是蛮爽的。”03工作并没有那么可怕,学习也同样很累季律本科就读于河南一所二本院校,专业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次同样是二战,报考的是郑州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季律对于自己本科阶段的生活并不满意,他觉得自己大学四年什么也没学到。他经常翘课、打游戏,或者就在寝室躺着。“我觉得在大学里自己在知识上的增长很少,唯一学到的可能就是为人处世,身边的同学也都和我一样。”对于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季律很直接地表示,考研就是想取得一个更高的学历,因为他认为学历越高,工作待遇就会越好。逃避社会也是另一原因,季律始终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缺乏一个人去面对社会的勇气。“我在学校感到很安逸。想到要工作,就会被网上的那些996工作制吓到,我不想去过那样的生活。”(逃避工作也许是不少同学选择考研的重要原因。图片来自人民网)季律并不是一个喜欢做规划的人。今年由于疫情影响,直到7月才开始在学校附近租房子复习。由于第一年专业课和英语成绩不理想,所以他调整了复习重心。季律以周为单位进行规划,不会具体细化到每天。复习的强度也主要看心情,如果心情低落复习的效果就会很差。在去年9月份,季律经历了一场情绪崩溃。季律回忆那段时间很久没和人说过话,由于身边没人陪伴,非常孤单压抑。自己一个人在外租房,怠惰消极的情绪也会慢慢滋长。“当时越复习就越着急,越着急复习效果也就越差。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总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特别负能量。”季律最害怕的就是在做完练习题后对照答案,如果正确率突然下降,他就会非常焦虑,会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有一段时间,季律的心思完全不在复习上,经常去网吧上网以逃避负面情绪,甚至曾经连续一周都泡在网吧。对于考研,季律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一战考研的前一晚,季律在考场附近的宾馆住,晚上看书也学不进去,躺在床上也睡不着,始终在胡思乱想。季律知道自己确实没有好好复习,但是走到今天也非常累。当时他已经非常绝望,对“上岸”也不太抱希望。“就像明知道是死路一条,但是我还是要把路走完。这大半年感觉挺对不起父母的,因为自己根本没有努力去学。那天晚上一直在犹豫第二天是否要踏进考场,因为这样就不会出成绩,也不会让父母知道。在那一刻我甚至还有轻生的想法,但是最终理智占了上风。因为我知道,即使我没有努力,也不代表我是废人。”那晚季律直到第二天6点才睡着,紧接着就醒来去考场了。进考场后,季律发现里面有很多空座位,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一个胜利者,因为起码还有勇气坐在这里。考试结束后,季律虽然觉得心中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但是由于结果还没出来,他始终带着一颗不安的心去发泄。对于考上研究生的生活,季律并没有憧憬过。他只认为这可以带给家人喜悦。“我也不知道研究生具体意味什么,只知道往上考就对了”。季律也想过自己如果考不上会怎么办,他说他大概会继续去考公务员。谈起考研带给他的改变,季律认为自己经历了二战,觉得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直接面对的。“去年9月份的那段经历,让我突然感觉失去了目标和方向,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值得自己去努力了。但是现在走出来后再回头看,我肯定再也不会回到那种状态了。”季律并不后悔自己选择二战,他在考完后选择去地铁当一名安检员,用来打发自己这几个月的空闲时间。季律发现,其实工作也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学习同样也很累。04考研就是学会悦纳自我的过程出生于1990年的诗孟,今年是他第三次参加考研。这一次,诗孟报考的是华中师范大学,专业是心理健康教育学。诗孟算是大龄考研。他在2009年就参加了高考,由于成绩不理想,只进入了一所民办专科,但后来因为他对这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并不满意,所以只读了两年就退了学。而从2013年下半年起,家在湖北的诗孟就在北大附近租了房子去旁听心理学课程,并在14年考上了自考专科。诗孟为自己安排得非常紧凑,16年拿到专科学位之后,他又开始准备自考本科,并在19年成功获得本科学位证书。因为当时根据规定,获得自考专科学位后,过两年才能报考研究生,所以诗孟从18年起就开启了自己的考研之路。三战的诗孟,前两次分别想报考江西师范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但不巧的是,这两所院校在他报考当年都调整了报考政策,明确不招收自考专科考生,所以,当时本科还未获得证书的诗孟就被挡在了报名门外,最后只能选择报考信阳师范学院。但这两次考试的结果都不令人满意。第一年考研,诗孟连所在专业的国家线都未能达到。不甘心的诗孟选择了二战,但仍不理想,虽然这次过了国家线,但距报考院校的录取线却仍差不少。诗孟最终选择了调剂,但在复试时又被刷了下来。(根据《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报告》,2019年二战及以上的考生占比35.1%。图片来自腾讯网。)2020年,获得成人本科学历的他,由于满足了许多院校的报考条件,于是诗孟今年选择冲刺华中师范大学。他觉得这所学校的师范类专业很强,招收人数也比较多,竞争并不算激烈。同时家乡那边人的认可度也比较高,未来找工作也更容易些。诗孟坚持考研的原因是想成为一名心理教师,这是他的理想。由于自己的学历不够好,所以实现这一梦想的唯一途径就是考研。而当被问到为何希望从事教育行业时,诗孟表示这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诗孟长期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这直接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2011年退学的诗孟也曾工作过一段时间,但当时他被抑郁困扰得很厉害,失眠、没食欲、情绪低落,这都让诗孟没办法再坚持工作。诗孟也曾咨询过医生,但是长期吃药的开销及副作用让他不再寻求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家人也不能理解诗孟的情况,并认为这只是诗孟想多了。所以,诗孟最终就选择自己学习心理学专业的知识来寻找办法让自己走出抑郁。诗孟认为这种方法是有效果的。在了解到抑郁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后,诗孟有意识地去做出一些调整。原本比较孤僻的诗孟,变得经常和别人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都显著地改善了诗孟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因为自己承受过抑郁的痛苦,诗孟希望在未来能够回到家乡的学校去担任一名心理健康老师,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不要让他们再像自己一样受到心理方面的困扰。所以,诗孟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因为在他看来,复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也是不断增加对自己的理解,学会悦纳自我的过程。对于今年能否成功上岸,诗孟表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是他也提到,如果万一考不上,他还是要继续考。“读研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不读,我就没办法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我并不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我在这期间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但诗孟的父母并不支持他,甚至经常打击他。诗孟和父母的关系并不好,平常也很少联系。备考的这几年,一大部分的生活开支都是找亲戚借的。但诗孟却表示理解,“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并且我之前的学业也不太顺利,所以他们不太相信我。但我是能理解他们的。”而且诗孟认为,考研只是想提高自己,不是为了证明给父母看。备考的前两年,诗孟在清华校园里租了一间房子,因为他觉得校园里的学习环境比较好,并且生活成本低。诗孟在清华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于是他就在2018年创办了一个清华考研群,目前群规模已经接近200人。(清华校园。图片来自清华大学官网)诗孟想通过这个考研群,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他们一起交流学习方法、分享学习资料,打卡学习。在这个群里面,大部分同学都要冲刺清北,但每年最终能成功考上的平均只有两三个。其中,很多同学今年也同样是三战甚至四战,并且在诗孟认识的人中,很多人也表示即使今年还不能上岸也要继续考,并不会放弃。而谈到考研带给自己最大的变化,诗孟表示因为自己在清华的这几年,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透过别人对自己的反馈,他也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现在变得越来越乐观,越来越自信了。我明白了自己以后想成为怎样的人,并且知道怎样应该去改变自己。”另外,诗孟通过不断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去调整自己,现在,他已经从抑郁状态走了出来。诗孟相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05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会产生惰性今年研三的于轼,在30岁的时候决定考研,那时她已经工作将近10年了。于轼本科就读于辽宁省某二本院校,新闻类专业。虽然学校提供的机会并不多,但拥有职业理想的于轼在大学期间充分抓住一切可能去提升自己。她经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并在大三就去了一家电视台实习长达一年。她评价自己在本科过得非常出风头,虽然学校可能不是特别好,但是自己并没有虚度。本科毕业的于轼在2009年参加了工作,进入了某地级市的电视台。当过记者和主持人。事业稳定的于轼后来选择了结婚,突然之间,她发现自己整个人变得很安逸。每天五点下班的于轼都会待在家中刷剧。她的先生觉得她太闲了,就对于轼半开玩笑的说:“那你就去考研究生吧”。这句话于轼真的当了真。2016年,于轼就开始准备考研,由于第一年完全不知道如何复习,并且很多专业知识都遗忘了太长时间,全凭感觉的她最后并没有如愿考上。(在《令人心动的offer2》中,丁辉也是在工作后决定考研,并且最终成功考入华东政法大学。图片来自《令人心动的offer2》截图)一战失利的她选择了继续。第二年,于轼报了一个考研辅导班,并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挤时间去听课和背诵。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动,于轼的工作时间被安排在了晚上。她可以在白天抽出6-7个小时来复习。即便出差,于轼也不敢耽误自己的复习进度。她把所有资料书中需要背诵的地方都用手机拍下来,找时间来背诵。回想那段备考的经历,于轼认为将其称之为刻骨铭心都不为过。她在复习过程中比较焦虑。在二战那年的12月份,于轼每天早晨起来都会哭一场,听着范玮琪《最初的梦想》一边听一边哭,然后再拍张照片,像打卡一样,数着日子过。有一段时间,于轼的先生出差。出门前在冰箱中准备了很多吃的,但于轼根本没有食欲,每天她只能吃下半碗小米粥或者半袋方便面。(在职考研并不容易,在前不久一例北京新冠案例的流调公布后,其所承受的生活压力让人唏嘘。图片来自网络)但是于轼并没有想过自己如果考不上会怎样,她觉得自己还会接着再考。在她看来,考几年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岁数对于轼来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我觉得时间一恍惚之间,十多年就过去了,这一年两年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出录取结果的那天,于轼正要准备上晚班,当时她突然知道可以查询结果了。但是网页却怎么也刷不开。到了单位后,身为主持人的她也顾不上成绩这回事儿。在休息时间,于轼又偷偷地打开手机查询,突然看到“全日制已录取”的字样映入眼中。那天,她感觉自己在主持中抑制不住地颤抖,想飞奔回家告诉家人这一好消息。那天晚上,她反复打开手机去看录取结果,脸上也绷不住地笑。于轼辞掉了工作去读研。和先生两地分居的她也并没有感到特别苦情。先生安慰于轼,在她不顺心的时候给予了非常多的鼓励。读研的这几年,于轼感到自己变得柔软了,以前经常生气的她现在学会了包容,她认为这或许是和自己的年龄与经历有关。比身边同学大不少的她,她经常感觉在体力、脑力和精力等方面和年轻人有很大的差距。于轼特别害怕听到同学说“那个大姐怎么这个样?都那么大岁数了,咱们还是多理解理解她吧”。也害怕惹别人反感。“我其实希望大家都开心,别给大家添麻烦,能做点什么就做点儿什么,不要成为大家不开心的源泉。”并且,于轼在这段时间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由于长期缺乏变化的工作,于轼感觉她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读研之后,她发现自己的知识可能还不如本科生。面对这样的差距,于轼表示懊悔也也没用,她对此是服气的,“能做点啥就做点儿啥,只要别像以前天天那么混就行。”(图片来自电影《死亡诗社》)反观工作与读研,于轼明白了,人有经历并不代表有经验,如果不去思考,那么时间只是一个数字,带来不了实质上的进步和能力的提升。“有时候我会去想我这将近10年都在干什么。如果时间重来,我不会这么晚才考研究生,工作时间太长了,当你的生活进入一种稳定的状态,真的会产生惰性的。人只有变化才会有成长,不变化的话,时间真的会从指缝中溜走。”毕业之后,于轼并不打算再回家工作了,她想去南方更宜居的城市,并把全家人都接过去,给他们一个比较好的生活环境。最后,于轼总结道:“庆幸的是,我考了而且考上了。不幸的是,考得有点儿晚,但尽管有些晚,也还好考上了。即便读研期间没有什么成绩,我也挺满意的。我真的重新认识了自己。这三年也算是一种修行吧。”
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后,相信广大考生会有很多疑问亟待咨询。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了更好地解答广大考生的疑问,我们结合以往工作的经验,汇总了考生们常见的九个问题。后续将根据研招网最近通知进行分数线及复试等信息的及时发布。Q1、华东政法大学各专业的分数线发布及复试时间为何时?回答:受疫情影响,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线需要等国家线公布后开始拟定并安排相关复试工作。相关分数线的发布时间请注意查看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我校研究生教育院网站和微信发布的相关信息。Q2、需要复核成绩的应如何操作?回答:考生如对初试成绩有异议,可按以下时间和办法申请成绩复核。具体事项如下:1、全国统考科目(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三、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成绩复核,考生届时可于3月2日(星期一)9:00至3月3日(星期二)16:00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上海招考热线”网站,点击进入首页“成绩查询”栏目,进行网上申请(不接受现场申请),具体登记流程请登陆该网站查询。2、学校自命题科目成绩复核时间为3月2日至3日,考生登陆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系统学生版申请成绩复核。若经核查成绩有误,招办将于3月4日电话告知考生本人并更正,无误的则不再答复考生。3.根据有关规定,成绩复核只核查考生答卷是否有漏评、加分错、登分错,不重新评阅答卷,复核结果只向考生提供所复核科目成绩总分,考生本人不得查阅答卷。学校不接受考生本人或委托他人到现场申请成绩复核,逾期不再受理。Q3、如何看相关专业是否有调剂名额?回答:如个别专业方向生源不满,学校将会在公布各专业复试分数线的同时推出相关调剂公告,请留意我校研究生教育院官网及微信相关通告,也可参考去年《2019年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工作方案》。Q4、差额复试的比例是多少?回答:原则上为1:1.2,个别专业根据具体招生实际情况可能会有相应调整,具体可及时注意查看华政研究生教育院及微信发布的《华东政法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方案》或参考《华东政法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方案》。Q5、复试需要提前准备什么材料吗?回答:复试准备材料可以先参考去年《华东政法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方案》进行相关准备,并请及时注意查看我校研究生教育院官网及微信发布的最近复试通告。Q6、怎样可以知道统考招生计划数?回答:可用硕士招生简章公布的专业招生计划减去实际推免录取人数获得大致统考招生人数,相关人数均可在华政研究生教育院官网进行查询。最终招生计划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Q7、各专业是否会公布排名?回答:各专业均不公布排名,是否能进入复试需要等华政复试分数线出来。Q8、学校是否相关专业会有扩招?回答:学校招生计划会统筹考虑学科、师资、住宿等办学条件,招生计划以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为准。考生可及时注意查看华政研究生教育院及微信相关通知。Q9、复试是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今年是否可能会网络复试?回答:我校各专业在报考阶段均不需要联系导师,录取入学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有关是否采取网络复试等方式,教育部将会根据疫情防控进展,在充分考虑师生健康和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安排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请耐心等待学校的后续通知。来源: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法考”主观题考试进入备考冲刺!你,准备就绪了吗?今天,官微为你送上考前“定心丸”!高分学霸为你分享必过秘籍更有考场迎战指南为华政“法考人”助力!黄艺萱 法律学院客观题:210 / 主观题:134考试时最重要的就是在紧张中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我在刚开始有点紧张,特别是刚开考的那几分钟,大家都在噼里啪啦地敲着理论题,我因为对键盘不太习惯,一直打错字导致进度很慢,有点担心自己会因为进度慢写不完。但其实,我感觉第一题理论法有点像为后面的大案例题做的过渡,所以尽量在第一道题时就找到自己的考试节奏,为后面几道案例分析题做好准备。我最终也在写理论法的过程中进入了状态。备考期间整理的法条在考前就要做好自己找不到法条的准备,我在考试时没有翻到部分法条,本就对答题没有把握,再加上没有法条的支撑,觉得自己的答案更加单薄。对于这些小题,我的策略是先大概写一下答案,然后跳过,先完成其他小问,等整道题做完了再尝试检索有没有相对应的法条作为补充。否则,可能会在找法条上浪费过多时间,影响其他题的做题进度。主观题复习准备主观题考试的最后几天是我备考期间最焦虑的时候,每天都在“感觉自己过不了”和“努努力还有救”的心态间反复横跳。这时候便需要放松自己的心态,再咬牙坚持一下。失败不是悲剧,放弃才是。在复习策略上,我选择在备考最后几天回顾一些重点真题案例和熟悉重点法条的位置。在第一遍做题中我标注了一些需要重新做的重点案例,在最后几天的复习中,我选择将筛选出来的案例重写一遍。复习时的文档另外,反复熟悉重点法条的大概内容和位置也很重要。除了在做题中对法条进行记忆外,我会每天抽1-2小时完善和回顾总结的重点法条,结合自己整理的各科重难点法条索引和老师总结的重点法条,简要记忆这些法条的位置和大概内容。学弟学妹们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坚持到底,不要放弃,相信自己会迎来最好的结果。胡同学 经济法学院客观题:204 / 主观题:132在备考的最后几天,可以战略性地多花一些时间在理论法的背诵上,这是一门“背多分”学科。同时,可以每天把其他每门学科的重点自己梳理一遍,使思维对考点保持敏锐度。除此以外,建议大家再做一到两套完整的模考题,目的是把握考试时间的分配安排。在考试时遇到令人焦灼的题目时,不要绝望、不要放弃,一方面,沉下心来“抠考点”,一分一分地争取;另一方面,每年“法考”其实都会存在根据整体排名比例进行调分的情况,因此只要尽自己能力做到最好即可。去年考试结束后,我听说考场可能会有电子法条发生卡顿、电脑中途宕机等突发情况发生,面对这类状况,大家不要慌乱,立即告知监考老师,只有这样才能最快地解决问题,也不要让这些事影响答题心态。主观题考验对法律的理解能力、运用及论述能力,复习时需注重对法律整体框架的把握,如果时间并不充裕的话,可以采用默写大纲的方式,来判断自己是否掌握了每一个细节。我分享给大家一个小技巧:对法条有充足的了解,在考试时能迅速地定位到你需要的法条的位置,具体到在哪一部法律文件的哪个章节。诉讼法查阅法条,能最大程度地确保细节的准确度。回顾当初准备法考的那段时间,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满足,自习教室也很有学习氛围,从早到晚大家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这是一段很难再次体会到的人生经历。各位学弟学妹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等“法考”结束后回头看,会发现其实那只是很简单的一个试炼。幸运总会眷顾努力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贾同学 法律学院客观题:201 / 主观题:133由于主观题考试时间十分紧迫,在进入考场前,我就先把每道题大概要花费的时长提前固定了下来,比如理论法我只能花十五分钟,类似这样。在真正进入考场后,再根据题目的难易度调整,但心中一定要有对时间节奏的把控,如果答题时长远超自己的预估,那便需要停笔去作答后一道题了。许多人由于在前面大题时间投入过多,导致没有写完,甚至一道大题都空着,这就很吃亏。在看到题目后,一定要快速反应、快速动笔。刑法的案例一般会冗长且复杂,但并没有很多时间给我们做过多思考,细细分析根本来不及。并且刑法案例涵盖的点很多,多写上去一点便能多拿一分。在考试时更不能太过依赖法条,先写下自己能想到的点,哪怕是关键词也可以先填上去。我在考试时最大的感触就是题量真的很大,一直写到了最后一秒钟。其实参加考试的同学面对着同一份试卷、同样的题量,你写不完别人也写不完,但是谁在有限时间内写的得分点多,谁就胜利。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把每一道题都答上去,坚持写到最后。另外,在考试时,大家要注意不要被身边的人影响心态。我在考主观题时,余光瞟到身边的女生很早就停止答题,而自己根本没有喘息的时间,心态有点崩溃,深呼吸了好几次勉强控制住自己,不让自己放弃。所以大家不要因为别人的状态影响自己的节奏,不要怀疑自己。其实到了主观题考试这时候,经历了客观题考试,大家的知识储备是充足的。并且主观题重点非常突出,方方面面都复习到,做好了准备,在考场上就能游刃有余地发挥。在经历了“法考”之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更深层次地学习了法律。在课堂上学习时,老师会重点讲述理论知识,会注重训练法学思维。但“法考”则是对我们法律技能的提升,让我们学会真正地运用法律。经过他,我才成为了一位真正的法律人。华政学子都是十分优秀的,大家接受的法学教育都是顶尖的,因此不必太过紧张。考前调整好状态,保持适度紧张,稳住心态。皇天不负有心人,加油!冯禾坤 法律学院客观题:207 / 主观题:126已经到了主观题的冲刺阶段,建议大家在理论题上再投入一点时间,因为它需要更多背诵,而且是开篇第一题。一个好的开始是良好考试状态的关键因素。而且理论题的范围相对比较窄,得分几率也会很大。其次就是注意休息。越到考前越容易紧张,感觉自己学不进去。到了主观题备考后期,感到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是人之常情,不用过于苛求自己,学习的强度、时长因人而异,在复习中也要重视休息和锻炼。实在读不进去,不如好好休息,让学习更有效、更高效。第三,同学们要熟悉考试系统,现在可以再参加几次模拟考试。我在主观题复习后期基本每天都会模拟一次;在复习时也可以多开几个word文档,使法条、答题区、题目都显示在屏幕上,熟悉考试的感觉,这将在考试时帮助你节约很多时间。学习时长大家都是经历过高考的,其实“法考”跟普通考试也没有太大差别。考试时遇到毫无头绪的题目不要纠结,先将自己脑海中能想到的答案全部写上去。因为主观题考试时间非常紧张,犹豫的时间会占用答题的时间。在我真正考试时,等待答题期间会有点紧张,但真正拿到卷子时其实就释然了,想着答完题就能好好放松自己。考场上碰到难题或时间不够时,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心态,容易紧张或崩溃。其实“法考”毕竟是一个通过率考试,所以不用太在意分数的得失。难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难题,这道题就相当于高考的压轴题,所以不用担心,把会的题目做好,稳住就能稳过。摄于备考期间的图书馆在遇到来不及答完的情况时,便要放弃追求完美的心理,每题写一下要点。这样每题都写一点,比较会的题目多写一点,让自己的分数最大化。查分数时的情景我已经印象不深了,只记得查到成绩时很开心,也希望即将参加主观题考试的同学们在查分时都一样开心。明年的今天,就是你拿到证书的日子!天道酬勤,功不唐捐加油!华政“法考人”!祝你功成凯旋!来源:华东政法大学 采写 | 冯益欣 董若双 审稿 | 钟怡晖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华东政法大学是“五院四系”成员,政法类专业非常受学子喜欢;上海大学是综合类211院校,不仅在国内实力强,在国外也是享有盛名;两所院校同在上海,一所是政法类高校,一所是211高校,这明显是一道特色院校与211高校选择的问题啊,那么考生报考,是去明显具有专业特色的华东政法大学好还是去名声较大211上海大学好呢?第一部分:两所院校录取分数不同才是最主要考虑问题以江西考生为例:图中数据是2018年华东政法大学对江西考生录取分数,从分数数据我们知道,华东政法大学对江西文科生录取最低分是621分、法学类最低是626分(法学类卓越人才培训班分数最高),对江西理科考生录取最低分是584分,平均分也在600分以上!而2018年上海大学对江西文科考生录取最低分是620分,江西理科考生606分!两所院校对江西文科考生录取分数相差不大,而对理科考生就有所不同了,上海大学录取分数更高,所以在选择报考这两所院校时要考虑你是文科还是理科,才能做出更好选择!第二部分:两所院校名声不同上海大学简称“上大”,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前身是1922年创办,在1994年时通过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上海大学,经过上海经济的崛起,上海大学的迅速发展,现在的上海大学综合实力在2019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第59名,2019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第41名,可能大家觉得这两份排名不靠谱,在2019年刚刚公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国内有42所高校入围,上海大学在国内高校排第16名,并且是全球大学前500强,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啊!华东政法大学校华东政法大学简称“华政”,前身是1952年由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社会系合并组建叫华东政法大学,经过多次变革复校,2007年更名华东政法大学,主要以法学为主,是“五院四系”成员,华东政法大学综合实力一般,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第201名,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是115名!上海大学在国内、国际名声比较大,综合实力强,很受学生喜欢;华东政法大学属于“专业鲜明”的院校,国内政法高校不多,所以华政在政法类高校非常出名,对政法类专业有爱好的考生比较喜欢,但综合实力一般!第三部分:两所院校特色专业不同选择一所大学,不仅要看院校录取分数、院校位置、院校名声与实力,更要看它的特色专业,因为专业关系到我们的就业!上海大学是综合类高校,专业具有,其美术学、金属材料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4个专业其国家级特色专业,并且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入选ESI全球前1%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社会学、美术学入选A-学科,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机械工程、冶金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等23个学科是B档学科!华东政法大学相对上海大学专业减少但比较精深,法学、侦查学两个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华东政法大学只有4个学科入选,其中法学是A档学科,全国排名第五,政治学是B档学科,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C档,另外金融学、知识产权、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还不错!两所高校特色专业差距非常明显,在专业对比上,上海大学可选专业很多,华东政法大学可选专业比较少,并且都是以文科类专业为主,没有工科专业!第四部分:两所院校就业方向不同就业方向的不同,主要是专业选择的不同,在第三部分我已经说过了,如果你想从事法律、侦查一类的,那华东政法大学当然是最好选择,毕竟它是政法类高校,院校资源丰富,企业认可度比较高!可如果你想从事建筑类、电子信息类或医学就业,那你只能选择上海大学了,华东政法大学工科专业几乎没有,新开设的“互联网+法律”大数据专业也是与法学有关!综上所述选择上海大学还是选择华东政法大学,一是看你的分数,二是看你选择的专业方向,想学工科类专业就选择上海大学,想学政法类专业那就上华东政法大学,愿你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做出合理选择!
在我国政法类高校中,最好的大学是一所211工程院校,位于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除了这所大学,位于重庆的西南政法大学,以及位于上海的华东政法大学,算得上是我国政法类高校中非常拔尖的大学,这些高校在法学相关的学科中,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当然,开设法学相关专业并非政法类高校的“专属”,一些综合性的高校(比如985、211工程院校)也会有相关专业的开设,而且有些高校的实力也非常突出,最典型的比如我国人文社科相关专业中数一数二的中国人民大学。那么,对于想报考法学专业的同学们来说,应该选择政法类高校中的佼佼者华东政法大学,还是选择一所985、211工程院校呢?对于很多学子而言,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是很多考生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因为专业问题,与我们将来毕业之后的就业、深造等直接相关,这就要求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要慎重。我们先不说到底应该选择哪一类大学更好,先来看华东政法大学和一些985、211工程院校的优势对比。在我国法学专业领域内,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显示,本学科中有两所大学的实力最为强劲,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仅次于这两所大学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这三所985工程重点大学,以及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这两所政法类高校。可以看得出来,在法学相关的学科领域内,华东政法大学的实力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与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相媲美,可以说,这所大学在本学科领域内占据绝对优势。如果大家要报考法学专业,目前和华东政法大学实力相当的高校只有如上的几所985院校(除了中国政法大学),但是这些高校的分数线往往也非常之高,大家在报考相关大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方面。在选择华东政法大还是985、211高校这个问题上,各位同学首先要考虑自己的成绩问题,如果成绩能达到顶尖985院校的水平,可以尽量选择这些综合性的985工程重点大学,或者选择中国政法大学这所顶尖的211院校。其次,专业的问题,有些同学可能会抱着“退而求其次”的想法,报考一所专业实力不如华东政法大学的一所985或者211综合性大学,在法学相关学科领域内,实力比华东政法大学较差的学校还有很多。最后还要考虑自己的个人喜好,高校所在地等因素,我们报考一所大学,就意味着要在这所大学度过将来的4年时间,所以选择自己更喜欢读大学的城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希望大家能够结合如上一些因素,做出自己的选择。大学视野为您解疑答惑,如果大家还有更多的问题,欢迎提问交流!
采访 | 陈蕾 王莹 金原原 王蕾文字 | 陈蕾 王莹 金原原编辑 | 王蕾排版 | 黄雯责编 | 孟娜当转专业与期末考的压力双双袭来,豆豆坦言自己几近崩溃;在选择转系文科之前,热门的理科专业曾让宁宁头疼不已;孙卉佳很感谢本科的小语种专业,让她考研时多了选择的道路;吴雨涵说自己永远忘不了身为跨专业学生,一路走来的孤独无措。《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于今年首次突破300万,这其中不乏跨考考生与本科阶段转专业考生。在大学转专业制度、复合型人才走向的宏观讨论之时,对一名本科学生而言,或许,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才是他们寻求改变的最初动因。专业的价值不由市场定义,专业的转变也不意味着全然舍旧迎新。这一次,让我们聊聊象牙塔内,围绕专业所产生的抉择与离开,以及那些未曾被忘却的热爱与理想,如何贴地飞行。(文中人名皆为化名)渴望:心向往之,便一往无前那本该是平凡的夜晚。豆豆正在和闺蜜吃海底捞,无意中摸了摸桌上震动的手机——班群中发来一张密密麻麻的表格,那行印有自己名字的小字,咻地打破了她平静的心情。考入华政的法学曾是豆豆的愿望,可遗憾的是,她并没有如愿进入华政法学,而是进入了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习。豆豆是一个比较佛系的人,大一时,她想过转专业,但有时又不能坚定自己的想法,对于那时的她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当前的事,这样才有资格去谈其他。经历了痛苦与挑战,大二,她终于进入了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学习。不过,现实可不是那么美好,新环境中繁重的课业任务,让她猝不及防。(豆豆的课程表)很多的专业课她都没有学过,从大二直接学习这些课程,她感觉非常困难:“国际金融法律学院的一些课是双语的,老师的课件都是英文版,这些都让我感觉到一头雾水。”挫败感油然而生。豆豆的课余时间非常有限,只能挤出时间,去找相关资料学习法学知识,弥补一些概念缺失。除此之外,她还要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补上文伯书院大一的学分,并兼顾日语辅修。她有时会感到分身乏术,时常问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转专业这条路。短暂的抱怨过后,依然要继续努力。“我有一个优势就是当我在大一的时候就已经学过逻辑,所以不用再重新修这门课。”然而,多数本科生却并不如豆豆那般幸运。更普遍的情境是:转专业前后差异巨大的学习生活难以适应,知识断层,甚至还要跨越文理之间的巨大鸿沟。在专业热度和市场需求的现实压力下,“读文or读理?”让许多转专业学生游移不定,文理之间泾渭成为横亘在转专业道路上的一道厚重壁垒。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的宁宁在面对转专业时却打破了那道壁垒。宁宁高中时学的是文科,却在阴差阳错下,被调剂到了上师大的园艺专业。“我对园艺没有什么兴趣,而且它是理科专业,对我来说学起来真的很费力。”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等内容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得宁宁喘不过气来。(宁宁大一学习园艺时种的花)“大一就想着无论如何也要转回我喜欢且更加擅长的文科。”就像荣格的那句名言所说的:做什么事能让时间过得飞快并令你快乐,这个答案就是你在尘世的追求。宁宁早早地认清了自己要走的路,决定遵从内心的召唤。所幸,上师大的转专业政策颇为人性化。和其他大多数学校不同,上师大并非以绩点高低作为唯一的转专业标准,而是采用笔试+面试的综合考核方法。“绩点和英语只是入门门槛,如果绩点高的话也是个加分项。我们学校的政策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转专业政策的灵活性成为了宁宁转专业道路上的一个助力。鉴于当今就业市场上人文社科被唱衰而理工类专业大受追捧的情况,“弃理从文”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令人惊讶的选择,但宁宁对此却并不在乎,她认为文理专业都各有各的优点,关键在于能在哪个专业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至于就业,小学教育专业的就业率高达百分之九十,所以对我来说没有市场需求的困惑。”宁宁并不是个例。据人民网调查显示,在高校群体中,每八个本科新生中就有一个人想要转专业。当前大学生真正了解专业的比例并不高,大一下选择调换专业无可厚非。然而,要警惕的是对转专业的盲从,在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律下,所谓的冷门或热门专业会因供需关系而发生转化。如果仅仅是因为困难而不喜欢一个专业,那么即便是换一个专业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与其费心思寻找“好专业”,不如在一个专业里“做好”。(园艺恒温培育无土栽培)突破:换一条道路,短板也成优势除了转专业的同学,还有一些人挤进考研的千军万马,实现了人生中的重大转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普及化,专家指出,从各种发展迹象看,研究生教育会成为下一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在今年的考研大军中,有约1/6的同学选择了不同专业的跨考。“当时手超级抖啊,准考证号码输了好几遍才输对,然后就开始尖叫,没想到自己能考这么高。”对于日语专业跨考出版专业的孙卉佳来说,2月19突然提前的查分日,伴着那个晚上不停闪烁的手机屏幕,注定难以忘怀。她是在大三决定下来考研的。“当时我做了个excel,把院校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分数线、报录比等等做成一个表格,横向对比才能发现合适自己的。”“而且光看这个也不够,还要去看那些跨考经验贴,看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自己能不能接受。”作为一个“出版”零基础选手,孙卉佳经常向学姐借鉴经验,购买笔记进行整理,“如果没有一个人可以带着你的话,还是会比较摸不着头脑。”尽管如此日复一日地学,随着考研日期将近,压力还是找上了门,她开始失眠,感觉很多东西都没掌握。相比于同专业考研的同学,基础上的缺陷是跨考同学面临的一个共通问题。让孙卉佳印象比较深的,是对出版史的学习——后来她选择用做框架的方式,来区分各个朝代的出版特点,同时后期不断背书,以勤补“缺”。(孙卉佳画满记号的出版学考研教材)跨专业考研对于孙卉佳来说也有优势。一方面,日语的背景让她相比本专业考研的同学有了与众不同之处。准备期间,孙卉佳发现“出版专业挺欢迎小语种人才的。”面试时的老师也没有在太过专业的问题上刁难她。另一方面,本科扎实的日语功底,为她考研时省下了很多复习的时间。谈及专业的选择,孙卉佳坦言,其实自己没有与身边人有太多的交流,像是宁宁一样,她更看重自己的意愿。尽管很多人说出版行业是个夕阳产业,但孙卉佳觉得,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做的好和不好的情况。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是既冲击又融合的关系,传统行业真正需要的是向前的变革。“2.16-12.20,三百多天的努力,永远不忘来时的路12月22号是冬至,是一年中夜最长的时候过了这天,白昼就开始变长了黎明就要来了,坚持到最后一刻,永远奋斗,永远热泪盈眶”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前夜,孙卉佳这样写道。(孙卉佳备战跨考期间的书桌)认准:过去的没有过去,将来的也在现在“那段时间我像是在一个关了灯的黑屋子里面洗衣服。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洗干净,感觉已经搓得手上的皮都破了,血肉都出来了,但还在搓,因为不知道衣服有没有洗干净。”回想起当初的备考感受,从法学专业进入新闻专业的吴雨涵如是说。吴从小就有一种新闻理想,小学的时候做过小记者,高考前五个志愿全是新闻,当她一个个列举当时填的校名时,这一切好像都发生在昨天。只不过心中的白月光在当时没有照进现实。但毕竟,被知名法学院的法学专业录取,自己认可,家人也支持。带着对象牙塔的憧憬,吴雨涵跨进了“法门”。本科期间,她蹭过校园名师的法学课,也参加过有学校特色的活动。品味着眼前“红玫瑰”的同时,心头的“一抹白”也没有失去她的魅力,吴雨涵在校媒任职,一待就是三年。实习时她分别前往了法院、电视台和报社,“对比下来,我发现我可能不太适合做法律的工作。”那时的她还只是尝试,并没有下定决心跨考,也不知道之后的一件事会改变自己之前的航向。大三上,在校媒任职的她出了一篇稿子,却遭到了很多人的抨击,甚至个人信息被公开。“我一个礼拜都没去上课,因为那时候不敢在路上走,感觉大家都在说这件事,无形的巴掌拍在自己脸上。”这件事让吴雨涵低沉了好一阵子,身在校媒,却觉得自己都不懂舆论,不懂传播原理。今年5月的“清华取消新闻本科”事件引发过大家对于“新闻有没有学”的探讨。而当时的吴雨涵想的很明确,“新闻有学”,她很想给自己一个交代,决心以后要学新闻传播。原来报好的法考班她退掉了,资料全不要了。踏上这条路的伊始就意味着肯定会面临孤独无措的那些时候。身边的同学按部就班地准备法考,吴雨涵不好意思去打扰别人。“当我想哭或者背不下去的时候,没法找一个人倾诉。”9月时,吴雨涵觉得自己书要看不完了,这时候打开朋友圈,看到的都是刷客观题通过的喜报。那时的落差让吴雨涵记忆犹新,“我们学校法考通过率挺高的,但考研失败率极高,为什么要逼自己走那样一条路?”没有老师的引导,缺乏环境知识的熏陶,在不同的译名之间纠结,因为理解错误搞不懂概念,跨考小白的道路并不轻松。但窗外的白月光就是有她的魅力,靠近她的时候或许碰到的都是荆棘,生生地刺在身上特别疼,但还是忍不住想向她靠近。现在回想当初的那段过程,吴雨涵觉得:“只要做到自己的最大极限,结果都是好的。知识是学不完的,真的。”(吴雨涵备考期间的手机壁纸截图)好在最后的一切,还算苦尽甘来。终于站在了当年的月亮脚下,她手中仍捧着那朵陪了她四年的“红玫瑰”。“法学学习对于逻辑思维、冷思考能力的培养都有帮助。法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些是相通的。”她期待着以后能和老师探讨法制新闻的困境,或是新闻法的发展瓶颈。“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法律来规范,新闻也是如此。”月光的照耀下,无论是手中的玫瑰,还是前方未知的道路,显得那么生机勃勃。“我准备考研的时候哭过。但是我边哭、边背书也不影响。虽然难过归难过,但我还是可以学得进去。所以我觉得只要你的目标明确了,你会愿意承受这些带给你的一切困难,你会披荆斩棘,最后达到心中的目标。”对于千千万万转专业学生和跨考生来说,专业的改变既带来了变动的挑战与忧虑,也赋予了个体命运前所未有的张力。在本文四个成功案例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每年数量庞大的转系大军中,不乏无数失败者。转系只是人生抉择中的一种,抛开一时的成败,从更广阔的人生角度出发,转系过程中付出的汗水与努力、交叉学科所赋予学子的多元化思维,不断探求认清心中所爱的过程,才是真正宝贵的财富。这也正应了那句“凡所过往,皆为序章。”若是全力以赴,生命便会自寻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