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其发展也为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全球产业格局的转变,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整体营业收入规模超38万亿元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呈现增长趋势,2019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0581.5亿元,同比增长3.44%,增速较2018年有所放缓,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营业收入为167454.2亿元,同比下降6.94%。金属制品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速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金属制品业营业收入整体波动发展,整体在30000亿元以上范围发展,2019年达到34322.9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较2018年有所提升,2020年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金属制品业营业收入下降为14884.7亿元,同比下降11.8%。通用设备制造业规模波动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通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整体波动发展,整体在35000亿元以上水平波动发展,2019年达到38264.7亿元,同比增长3.9%。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通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17273.3亿元,同比下降8.9%。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恢复近3万亿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自2017年大幅下降后开始恢复增长,2019年达到29473.3亿元,同比增长6.3%。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14000.3亿元,同比下降6.1%。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有所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2016-2019年中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整体波动下滑,2019年我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为80846.7亿元,同比下降1.8%。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34426.7亿元,同比下降11.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波动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整体波动下降,2018年连续两年下滑,2019年小幅增长4.5%,达到11275.3亿元。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4774.5亿元,同比下降11.7%,降幅较大。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营业收入突破6.5万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我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营业收入整体上较为稳定,在60000亿元以上水平,增长速度逐渐上升;2019年营业收入为65438.4亿元,同比增长5.9%。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行业营业收入下降为27627亿元,同比下降11.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速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自2019年其营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2019年营业收入达到113717.6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较2018年下降5.8个百分点,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行业营业收入增速持续下滑,2020年上半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为51366.6亿元,同比增长2.3%。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规模降幅最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持续下滑,有8741.9亿元下降至6862.4亿元,2019年行业营业收入有所恢复,达到7242.6亿元,同比增长5.5%,但与2016年相比仍然有所收缩。2020年受疫情影响,行业营业收入增速大幅下降,2020年上半年,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3101.1亿元,同比下降12.8%。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有待提升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已进入到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行列,但是与美国、德国、日本等装备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还亟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因此,在我国加速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如何实现由“大”到“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稳速高质增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其发展也为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全球产业格局的转变,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整体营业收入规模超38万亿元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呈现增长趋势,2019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0581.5亿元,同比增长3.44%,增速较2018年有所放缓,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营业收入为167454.2亿元,同比下降6.94%。金属制品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速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金属制品业营业收入整体波动发展,整体在30000亿元以上范围发展,2019年达到34322.9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较2018年有所提升,2020年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金属制品业营业收入下降为14884.7亿元,同比下降11.8%。通用设备制造业规模波动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通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整体波动发展,整体在35000亿元以上水平波动发展,2019年达到38264.7亿元,同比增长3.9%。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通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17273.3亿元,同比下降8.9%。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恢复近3万亿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自2017年大幅下降后开始恢复增长,2019年达到29473.3亿元,同比增长6.3%。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14000.3亿元,同比下降6.1%。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有所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2016-2019年中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整体波动下滑,2019年我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为80846.7亿元,同比下降1.8%。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34426.7亿元,同比下降11.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波动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整体波动下降,2018年连续两年下滑,2019年小幅增长4.5%,达到11275.3亿元。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4774.5亿元,同比下降11.7%,降幅较大。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营业收入突破6.5万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我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营业收入整体上较为稳定,在60000亿元以上水平,增长速度逐渐上升;2019年营业收入为65438.4亿元,同比增长5.9%。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行业营业收入下降为27627亿元,同比下降11.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速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自2019年其营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2019年营业收入达到113717.6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较2018年下降5.8个百分点,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行业营业收入增速持续下滑,2020年上半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为51366.6亿元,同比增长2.3%。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规模降幅最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持续下滑,有8741.9亿元下降至6862.4亿元,2019年行业营业收入有所恢复,达到7242.6亿元,同比增长5.5%,但与2016年相比仍然有所收缩。2020年受疫情影响,行业营业收入增速大幅下降,2020年上半年,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3101.1亿元,同比下降12.8%。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有待提升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已进入到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行列,但是与美国、德国、日本等装备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还亟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因此,在我国加速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如何实现由“大”到“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稳速高质增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 工程机械:三季度淡季不淡,全年高增长大势已定。政府逆周期调节持续发力,工程机械行业三季度淡季不淡。以挖掘机为例,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1-9月我国共销售挖掘机23.65万台,同比增长32%,已超去年全年。行业内9家主要的公司在2020Q1-Q3实现营收2166亿元,同比增长24.77%;实现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33.88%。考虑到下游基建工程回暖带来的增量需求及环保政策趋严带来的存量更新需求,工程机械行业全年高增大势已定。■ 轨交装备:前三季度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略有放缓,四季度或适当加速。疫情影响减弱叠加国铁集团调增投资计划,二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逆势增长,2020H1累计完成3258亿元,同比增长1.20%,实现自2013年以来半年度投资额最大值。由于二季度超额完成投资计划,三季度以来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略有放缓,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531亿元,同比微降0.26%,其中9月完成991.56亿元,同比下降5.55%。展望全年,考虑到前三季度铁路固定投资微降,为进一步完成全年投资计划,我们预计第四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或将适当加速,2020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或超8100亿元。■ 工业机器人: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工业机器人产量持续高增。三季度以来,工业机器人当月产量同比增速持续攀升,2020年9月工业机器人单月产量同比达68.98%,创下2017年10月以来最高值,此轮工业机器人的上行趋势基本确定。截至2020年9月,3C、汽车和电气机械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1.7%、-16.7%、-12.1%,较一季度均大幅好转。展望全年,在3C领域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汽车销量步入上行通道的大环境下,我们对工业机器人全年行业景气度保持乐观。相关报告高端装备制造业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跟踪报告——坐等云起时高端装备制造业2020年半年度跟踪报告——王者归来正文中国高端制造业在三季度保持了良好复苏势头,工程机械和工业机器人行业在前三季度均取得了超预期的业绩表现,而轨道交通行业受车辆招标放缓影响目前仍然承压。展望未来,工程机械方面,我们看好政府逆周期调节下的需求释放,认为工程机械行业全年业绩增长具备高确定性;轨道交通方面,车辆招标放缓,中车业绩承压,全年业绩情况仍取决于四季度车辆招标情况;工业机器人方面,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边际减弱,在3C领域固定资产保持增长、汽车销量步入上行通道的大环境下,我们对工业机器人全年行业景气度保持乐观。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延续,全年高增长大势已定1-1 行业概况:三季度淡季不淡政府逆周期调节淡季不淡,工程机械行业实现逆势增长。由于季节性原因,三季度本是工程机械传统淡季,今年却呈现淡季不淡的局面。以挖掘机为例,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1-9月我国共销售挖掘机23.65万台,同比增长32%,已超去年全年。第三季度共销售挖掘机6.6万台,同比增长57.4%。其中,7-9月挖机销量分别为1.91、2.09及2.60万台,增速分别达到54.7%、51.3%及64.8%,增速连超预期。展望全年,工程机械行业全年高增大势已定。图1:2014Q1-2020Q3国内主要企业挖掘机单季度销量(单位:万台)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挖掘机出口较二季度有所恢复,内销支撑行业景气度向好。二季度以来,受海外疫情影响,挖掘机出口数量较一季度大幅下滑。随着海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三季度挖掘机出口逐渐反弹。2020前三季度挖掘机出口2.37万台,同比增长22.2%,出口销量占比为10.02%。其中9月出口同比增速已达31.30%,出口销量占比达13.20%;内销方面,得益于国内行业高景气度,前三季度实现销量21.28万台,同比增长33.2%,占总销量比重为89.98%。国内市场作为总需求的绝对驱动力将继续支撑行业全年景气度向好,随着海外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出口也将为行业贡献增长动力。图2:2009-2020Q3中国挖掘机销量结构图资料来源:工程机械协会、招商银行研究院图3:2020年以来国内主要企业挖掘机出口销量资料来源:工程机械协会、招商银行研究院1-2 板块营收、利润保持高增速,净利率达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行业景气向好,板块盈利能力超预期。我国工程机械领域主要公司在2020Q1-Q3实现营收2166亿元,同比增长24.77%;实现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33.88%;板块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68亿元,延续2020H1现金流由负转正后的正向态势;2020Q1-Q3板块毛利率为21.07%,较去年同期的22.71%有所下降,但净利率不降反增,2020Q1-Q3净利率达7.76%,达2012年以来的最高净利率水平。图4:工程机械行业主要公司营收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5:工程机械行业主要公司归母净利润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注:上述工程机械板块上市公司包括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柳工、厦工、山推股份、山河智能、安徽合力、杭叉集团。图6:行业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亿元)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7:行业毛利率、净利率(%)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1-3 龙头公司表现:强者恒强,徐工业绩低于预期强者恒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营收方面,行业三巨头(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徐工机械)占行业主要公司比例达到78%,创近年新高;归母净利润方面,三巨头占比由2019年的92%降为2020Q1-Q3的88%,占比下降主要系徐工机械2020Q1-Q3计提合计12.58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所致。图8:三巨头营业收入占行业主要公司比例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9:三巨头归母净利润占行业主要公司比例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三巨头营收均保持增长态势,徐工机械净利润不增反降。受益于下游行业高景气及市占率提升,三一重工2020Q1-Q3收入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中联重科营收利润展现出更高弹性,20Q1-Q3 收入增长42%,同时归母净利润大增63%;受汇率波动和减值损失影响,徐工机械营收利润并未同步增长,收入在增长19%的同时归母净利润下降19%。目前徐工混改方案已获批,未来有望释放公司经营活力,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图10:三一重工20Q1-Q3收入增长24%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11:三一重工20Q1-Q3归母净利润增长36%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12:中联重科20Q1-Q3收入大增42%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13:中联重科20Q1-Q3归母净利润大增63%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14:徐工机械20Q1-Q3收入增长19%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15:徐工机械20Q1-Q3归母净利润下降19%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三一、中联重科费用管控成效渐显,前三季度净利率逆势提升。2020Q1-Q3三巨头平均毛利率和平均净利率分别为25.61%、11.64%,平均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36个百分点,平均净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0.33个百分点。分别来看:(1)三一重工20Q1-Q3实现毛利率30.30%,同比下降2.24个百分点。净利率达17.47%,同比提升1.44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主要系会计准则变化,将运输成本由期间费用转移至成本核算以及产品结构变动所致,净利率提升主要系公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效显现,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2)中联重科20Q1-Q3实现毛利率28.51%,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净利率达12.68%,同比提升1.78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动所致,净利率提升主要系公司前三季度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88个百分点;(3)徐工机械20Q1-Q3实现毛利率18.02%,较去年同期的18.57%基本保持稳定,净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25个百分点至4.77%,主要原因系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所致。图16:三巨头毛利率变动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17:三巨头净利率变动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三一重工现金流状况达同期历史最高水平,徐工机械盈利质量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周转率方面,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均较去年提升,徐工机械小幅下降。现金流方面,2020Q1-Q3三一重工现金流同比增长16.7%,达110.2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中联重科现金流达40.2亿元,较去年同期49.6亿元下降19.1%;徐工机械现金流为7亿元,较去年同期31亿元下降77.4%。图18:三巨头应收账款周转率变动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19:三巨头现金流变动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轨交装备:铁路招标进度放缓,中车业绩仍然承压2-1 三季度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四季度或适当加速三季度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四季度或适当加速。疫情影响减弱叠加国铁集团调增投资计划,二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逆势增长,2020H1累计完成3258亿元,同比增长1.20%,实现自2013年以来半年度投资额最大值。由于二季度超额完成投资计划,三季度以来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略有放缓,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531亿元,同比微降0.26%,其中9月完成991.56亿元,同比下降5.55%。展望全年,考虑到前三季度铁路固定投资微降,为进一步完成全年投资计划,我们预计第四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或将适当加速,2020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或超8100亿元。图20:2015以来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21:2020Q1-Q3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微降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2-2 动车招标已超去年全年,货车机车低于预期2020Q1-Q3国铁集团车辆招标力度不及预期,客车招标采购仍未开启。动车组方面,今年6月,国铁集团就时速2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8辆编组)公开采购137组(开标时间后延至9月),标志着高速动车组招标在停滞一年后重启。截至今年9月底,动车组共招标162组,已超2019年。考虑到今年动车招标时间相对较晚,订单交付完成时间或延后至2021年,对相关公司明年的业绩产生积极影响。铁路客车方面,自铁总2018年6月招标263辆25G型铁路客车后,铁路客车已逾两年未招标。展望未来,动力集中式动车组替代传统客车是大势所趋,铁路客车采购需求仍有待观察。图22:2008年以来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变化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23:截至2020Q3国铁集团动车采购情况资料来源:中国铁路物资采购商务平台,招商银行研究院图24:2013-2020Q3铁路动车组采购招标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25:2012-2020Q3铁路客车采购招标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货车、机车招标低于预期,第三季度皆未新增招标。2019年铁路货车及机车采购量低于预期,其中铁路货车实际招标量为4.2万辆,铁路机车实际招标量为419台。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铁路货车、机车采购需求延后,招标情况仍然低于预期。2020Q1-Q3铁路货车共招标32040辆、铁路机车共招标269辆,其中,第三季度未新增机车及货车招标。图26:2012-2020Q3铁路货车采购招标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27:2013-2020Q3铁路机车采购招标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28:截至2020Q3国铁集团货车采购情况资料来源:中国铁路物资采购商务平台,招商银行研究院图29:截至2020Q3国铁集团机车采购情况资料来源:中国铁路物资采购商务平台,招商银行研究院2-3 中车业绩仍然承压,各项业务表现分化 中车营业收入和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在2020H1的基础上有所改善,但经营业绩仍然承压。2020Q1-Q3中国中车实现营业收入1457.75亿元(YoY-5.66%,较中报-7.0%有所收窄),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7.93亿元(YoY-19.25%,与中报-22.76%有所收窄),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3.72亿元(同比-3.43%),实现归母净利润31.01亿元(同比-14.62%)。从订单角度看,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约1523亿元,其中国际业务签约额约162亿元。新签订单总额较去年同期1770亿元下降约14%,国际业务订单总额较去年同期171亿元下降约5%。图30:2020Q1-Q3中车营业总收入及增速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31:2020Q1-Q3中车归母净利润及增速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新产业业务或将成为中车全年最确定性的业绩增长点。分业务来看,2020Q1-Q3铁路装备实现营收563.05亿元(YoY -36.38%),占总营收比重为38.62%(-18.66pcts);新产业实现营收449.51亿元(YoY +37.29%),占总营收比重为30.84%(+9.65pcts);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实现营收395.94亿元(YoY +44.82%),占总营收比重为27.16%(+9.47pcts);现代服务实现营收49.26亿元(YoY -17.02%),占营收比重为3.38%(-0.46pct)。其中,铁路装备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滑主要是铁路产品(机车、客车、动车组和货车等)销量下降所致;新产业同比逆势增长主要系风电业务收入增加所致;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同比大增主要系交付的城轨地铁产品销量增加所致;现代服务业务收入下滑系公司进一步缩减物流贸易规模所致。展望全年,我们预计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和新产业仍将是中车最确定性的增长点。图32:中车各业务板块收入情况(亿元,%)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33:中车各业务板块占营收比重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受国铁集团招标及相关产品交付延迟影响,中车铁路装备业务不达预期。动车及客车方面,2020Q1-Q3中车动车组实现营收330.83亿元(YoY -33.04%),客车实现营收27.09亿元(YoY -68.84%),机车实现营收90.01亿元(YoY -44.38%),货车实现营收115.12亿元(YoY -19.05%)。展望全年,铁路装备业务主要取决于动车组和货车的招标情况。图34:2020Q1-Q3中国中车主要铁路装备收入情况(亿元,%)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产品结构变化拖累整体毛利率,研发费用率上涨带动期间费用率提升。2020Q1-Q3中车毛利率为21.96%,同比下滑0.59pct,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所致。2020Q1-Q3中车期间费用率较去年同期14.31%上升0.98pct至15.29%,其中销售费用率为3.38%,管理费用率为6.11%,财务费用率为0.54%,研发费用率为5.27%。期间费用率上升主要系本期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增加0.65pct所致。图35:中车毛利率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36:中车期间费用率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工业机器人:行业景气度回升,上行趋势确定3-1 汽车、3C行业复苏, 工业机器人产量高增工业机器人产量高增,行业上行趋势确定。进入三季度后,工业机器人当月产量同比增速持续攀升,2020年9月工业机器人单月产量同比达68.98%,创下2017年10月以来最高值。2020Q1-Q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16.07万台,同比增加18.20%,累计产量同比创下2018年9月以来最高点,此轮工业机器人的上行趋势基本确定。图37:我国工业机器人单月产量及同比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38:我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及累计同比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对全年景气度保持乐观。汽车、电子行业是全球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在2019年应用占比分别达28.15%、23.59%。截至2020年9月,3C、汽车和电气机械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1.7%、-16.7%、-12.1%。其中,第三季度3C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15.31%(第一季度为同比-10.20%),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66%(第一季度为-27.20%),电气机械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06%(第一季度为同比-27.80%)。此外,汽车方面,今年4月以来,汽车当月销量同比由负转正,5月份以来汽车当月销量同比均保持在10%以上,我国汽车行业明显回暖,产销量逐渐步入上行通道。展望全年,在3C领域固定资产保持增长、汽车销量处于上行通道的大环境下,我们对工业机器人全年行业景气度保持乐观。图39: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工业机器人主要下游投资累计同比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40:2020年5月份以来汽车当月销量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3-2 板块公司营收高速增长,盈利质量大幅改善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升,板块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利润大幅上涨。2020Q1-Q3工业机器人板块公司(以27家工业机器人业务占主营业务比重较高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现营业收入290.58亿元,归母净利润25.6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17%和120.00%;现金流量净额方面,受销售回款增加及政府扶持等因素影响,二季度以来板块现金流转正,三季度延续正现金流;盈利能力方面,随着复工复产的顺利进行,下游行业景气度回升,2020Q1-Q3行业毛利率为31.14%,较一季度30.71%稳中有升。行业净利率由二季度转正,2020Q1-Q3行业净利率为9.89%,较一季度-46.38%大幅提升。图41:工业机器人板块公司整体营收及增速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42:工业机器人板块公司单季度营收及增速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43:工业机器人板块公司整体归母净利润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44:工业机器人板块公司单季度归母净利润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45:工业机器人板块公司现金流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46:工业机器人板块公司季度毛利率、净利率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3-3 行业景气度回升,样本公司业绩大增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我国工业机器人头部样本公司在2020Q1-Q3实现营业收入110.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34%。其中,拓斯达受益于口罩机等抗疫产品链业务业绩大增,2020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86.35%,实现归母净利润5.18亿元,同比增长261.68%。公司订单及收款情况良好,截止今年三季度,公司合同负债金额为5.07亿元,较二季度2.21亿元继续提升;受益于工业机器人行业景气复苏及收购的CLOOS并表,埃斯顿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2.23%至17.6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96%至0.85亿元;受益于下游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回升,博杰股份销售订单高增,前三季度营收增长64.46%至10.8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1.07%至3.07亿元。前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0.78%、166.0%、273.5%,业绩增速持续提升。 图47:行业头部样本公司营收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48:行业头部样本公司归母净利润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49:拓斯达营收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50:拓斯达归母净利润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51:埃斯顿营收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52:埃斯顿归母净利润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53:博杰股份营收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54:博杰股份归母净利润情况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盈利能力方面,20Q1-Q3头部样本公司平均毛利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水平均实现大幅增长,分别达到39.2%和26.8%,均达2015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其中,拓斯达毛利率同比提升17.09pcts至53.54%,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提升24.28pcts至40.91%;受益于射频和声学测试设备等高毛利率业务占比提升,博杰股份盈利能力高居头部企业首位,毛利率同比提升5.31pcts至54.48%,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提升18.41pcts至49.72%;埃斯顿前三季度毛利率36.90%,与去年同期36.47%基本持平,净利率受销售、管理费用维持高投入以及并购产生大额贷款利息影响,由去年同期7.46%下滑1.96个百分点至5.50%。图55:头部样本公司平均毛利率水平(%)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56:头部样本公司平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注:上述行业头部样本公司包括A股上市公司机器人、博实股份、科瑞技术、拓斯达、博杰股份、埃斯顿、三丰智能、克莱机电。图57:工业机器人头部样本公司业绩概况(时间截至2020年11月23日)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高端装备制造业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跟踪报告——坐等云起时高端装备制造业2020年半年度跟踪报告——王者归来转载声明:1、原创文章在推送一天后才可进行转载。2、转载时需要保留全文所有内容,不得进行任何删改。转载时注明出处,并在“原文链接”中保留原始公众号文章链接。3、授权方式:一般转载只需要正常标注信息即可。若发现未经授权转载者,一律举报。毕竟原创不易,感谢您对招商银行研究的认可和理解。注意:未经作者同意不得二次转载,转载时必须保留本转载声明。责任编辑|余然
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装备制造业的投资机会该如何把握?04:15消费、医药板块容易诞生牛股众人皆知,但容易被忽视的装备制造板块也不乏投资机会。比如近一年内春风动力从18元涨到97元,实现了5倍左右的最大涨幅。三一重工、先导智能、恒力液压、巨星科技、杭氧股份等细分制造业龙头,也纷纷走出了长牛趋势。那么投资者如何深挖装备制造业的投资机会?华泰证券研究所高端制造研究负责人、机械首席章诚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主要有三点:一是要选择好行业,下半年相对看好半导体设备、新能源汽车设备等细分领域,其中半导体设备可能会是景气度最高的。二是要选择各领域当中前两名的企业,在制造业中前两名通常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三是观察企业毛利率、收入增速的是否出现向上的变化。关注四个高端制造子行业在高端制造业中,章诚重点关注半导体设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设备、工业服务四个细分领域。章诚认为半导体设备可能会是下半年最景气的。一是,受到下游的需求回升的影响,包括5G升级、消费电子被抑制的需求重新开始释放,半导体设备行业需求将迎来一个向上拐点。二是,半导体设备现在有接近2000亿的市场,但90%都是用国外设备,国产化率比较低,但是反过来也说明中国企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目前国产化率正在慢慢的提升过程中,国内公司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目前,半导体板块估值水涨船高,动辄百倍PE,市场近期回调幅度不小。那么,该板块的高估值还能维持吗?章诚认为,估值是市场选择的一个结果。高端制造业的毛利率肯定是高的,本质还是在于它的稀缺性。“我觉得只要未来公司的毛利率不回到一个很平庸的状态,而是维持在50%至70%的水平,收入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长,那市场就不会去担心它,也不太有理由说估值会掉头向下。”新能源汽车设备也是章诚比较看好的领域。他认为,动力电池中长期需求明确,欧洲与中国将成为扩产主战场,重点关注锂电设备的成长空间。“宁德时代的扩张带动了一大批公司的崛起,国内锂电设备国产化率高,这些公司开始进入海外拓展关键阶段。现在电动车的销量刚刚开始回升,最迟明年下半年,一些电池设备公司有望迎来新的订单。”章诚介绍道。再往后几年看,章诚认为,机器人行业会迎来投资机会。机器人的范畴其实非常广,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未来有很多的场景可以应用,这个行业暂时看不到天花板。三个步骤选择优质标的经济学有一个著名原理叫微笑曲线,制造业是在最底部区间,它的利润率也最低,占据两头较高位置的一个是品牌、一个是技术。章诚认为,未来只有占据微笑曲线两端的制造业企业,在业绩和市值上会表现更佳。制造业大部分是对企业的,品牌需要日积月累,而不是做广告做出来的,所以更倾向于寻找微笑曲线当中靠近技术端的企业。在微笑曲线中占据高端的优质标的,具体要如何选择呢?他认为,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选行业,在制造业领域,判断行业的趋势比判断公司本身要重要得多。很多制造业公司的诞生和壮大都有时代背景,选择行业要跟随国家整体的战略方向。第二步是选各自行业领域当中前两名的龙头企业。因为现在的制造业跟原来不一样,第一名可能就占到40%-50%的市场份额,第二名再拿掉20%-30%,剩下的企业市场份额非常小。第三步是观察这些企业毛利率、收入增速的变化。一家优秀的公司,特别是当股价开始重新走得比较强的时候,一般都是在订单开始变化,导致收入的向上拐点出现的时候。章诚表示,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每次经济的走强和市场走强都离不开制造业板块。但是要注意的是,制造业公司的波动性很高,因为它的固定成本非常高,需要买机器、建厂房等重资产投入。“所以对我们来说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就是当这个行业表现非常好的时候,我们反而要去警惕是不是周期会到头了。”做聚焦于行业的研究员“我大概做了11年的研究,我觉得中国制造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给我的超预期程度和惊喜感非常强。”章诚在采访中说道,制造业在外部政策和环境变化下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给予了市场很大的信心。一是经受住了贸易摩擦的考验。从报表来看很多企业收入不减反增,因为企业做了主动的产品升级。二是经受了2020年初的疫情考验,当时很多企业无法开工遭受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现在都挺过来。未来伴随着经济复苏,这些公司的业绩可能还会再创新高。在研究方法上,比起单纯做二级市场股票的研究,章诚与团队更偏向于产业的投资研究,在投资思路上将一、二级市场相结合。他表示,自己的研究团队对很多公司的研究、跟踪超过十年的时间,无论公司业绩好坏,都一直陪伴着这个企业。“当企业发展好的时候,我们的话语权就更强,还能更客观和专业,这是我们想做的不一样的研究。”注册制之下,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作用大幅提高,卖方研究也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和挑战。章诚团队撰写了“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的投价报告,团队一直以来采用聚焦于行业的研究方法,对于评估公司价值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总结来看,他认为做好合理的定价主要有三点:一是,定价的时候要本着公允的态度。二是,要从市场空间和行业地位去判断,而不是按照以往根据利润给出估值的估值体系。三是,积累丰富的经验,判断公司在二级市场可能会有多少的市值。
随着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智能制造行业无论是在全球还是我国都得以快速发展。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值规模将达20900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困境(1)国际厂商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先发优势仍然明显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起步较晚,国际厂商基于其技术及先发优势,在某些高端核心零部件领域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在此领域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内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技术研发实力的积累,设计研发人员的引进或培养,具有战略效益的研发项目的推进等,都需要资金支持以及时间积累。(2)专业人才紧缺智能装备行业尤其在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要求从业企业相关专业人才具有机械、电气、光学、自动控制、信息化等复合知识背景、对下游行业制造过程具有深度的理解、以及丰富的实施经验。系统整体设计带头人以及各专业领域相关人才对于行业企业来说并不是很容易获得,并且也还需要企业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对行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鼓励性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为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推动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将为我国智能制造设备生产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市场空间。(2)经济环境进入新常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3)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业从科学概念逐渐开始产业化,与制造业逐步深度融合,更多的终端和设备将接入物联网,以塑造一个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世界。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生产制造更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产品研制周期将不断缩短、资源能源消耗逐步降低、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4)人口结构变化新红利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数量红利将逐步消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教育经费的不断投入、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为我国带来“工程师”红利。而智能制造领域将会是工程师红利释放受益较大的领域,通过推行智能制造,实现机器换人、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应对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由依靠低成本获取生产要素向依靠高效率组织生产要素转变的重要方式。(5)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近年来,以创新发展为基点,彻底改变过去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不仅是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更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闫晓虹)中国装备制造业正致力探寻创新发展之路。由工信智库联盟指导、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主办的“百万庄论坛:2019年工信智库联盟系列活动暨机工智库发布会”15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以“变局与应变之策——中国装备制造业探寻创新发展之路”为主题,针对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热点问题,发布机工智库最新研究成果。资料图:第十七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院长李奇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国际贸易秩序重塑、新一轮产业革命兴起的变革期。最近10年是决定未来百年产业格局的关键时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持续加大推动本国制造业发展。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制造业强国都纷纷发布新的工业规划,着力点都聚焦在先进制造业等领域,致力于抓住产业变革的窗口机会。李奇称,迄今中国已发展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制造业已经与全球产业链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也应该看到,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突出,例如生产制造重大技术装备和高端装备产品的专用生产设备、专用生产线等主要依赖进口,制约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在制造工艺方面,在高速、高精、高强、高稳定性等方面和国外相比仍有差距。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发展也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与会专家指出,针对上述复杂局面,在应对手段上,中国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等多维发力,政策制定既要满足市场原则和国际惯例,同时又要具有中国产业发展特点。李奇认为,产业变革时期也正是新的产业模式诞生的机遇期,研究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历史,一个国家制造业从大变强很重要的标志是产生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领先企业,他们在技术引领和市场主导之后更加奋发进取,能够结合国情、融合文化,以变求变,最终产生自己的制造模式乃至制造哲学。机工智库调研发现,目前中国制造业已经出现一批具有领先优势的企业,它们不仅在规模上领先,而且能够融合中国文化,结合产业发展的特色优势,吸纳先进制造技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它们将是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主力军,也是中国制造模式的主要塑造者。与会专家强调,装备制造业是强国之本。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局势,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化发展,实现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是中国加快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路径选择。(完)
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各省市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的水平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异使我国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效率低、利润少。智能制造装备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为智能制造装备系统的主要特征体现了制造业生产的智能化,意味着从本质上提高生产效率,我国也将大力发展。近几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各省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政策支持下智能制造装备快速发展。2018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2020年5月,《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指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应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创新发展和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共性需求,积累储备一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建设发展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基地。在各省市政府对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政策支持下,各省市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珠三角地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和江门等地。深圳市正着力建设华南地区数控系统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和机械手的研发与生产。长三角城市群2019年总GDP达到23.73万亿元,远超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地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基础深厚。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等省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经济优势,是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其中,北京是全国航空、卫星、数控机床等行业的研发中心,辽宁、山东和河北依托其海洋优势,在原有装备工业基础上已逐步发展成为海洋工程装备、数控机床以及轨道交通装备的产业聚集区。环渤海地区优势明显环渤海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因而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众多。2020年6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遴选工作。2019年度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包括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一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等,类型包括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2019年5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北京市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供应商推荐目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中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有28家供应商,产品类型包括高速高效精密五轴加工中心、数控电火花机床、人机协作机器人等。山东依托其海洋优势,在海洋工程装备、数控机床以及轨道交通装备等逐步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持续加快,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加快向集群化发展,经过多年的培育,山东省成长起一批如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智能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打造出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优势品牌。中国制造业产能巨大,但同时又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有强烈的智能化改造需求。由于自主创新不足,产业结构较落后及能源消耗过大等劣势,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未来,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加大研发投入,并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区域平衡发展。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中商情报网讯: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起步相对较晚,与其他国家仍有差距,近几年正在迎头追赶。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将近2万亿元。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2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中商产业研究院梳理出国内装备制造业开发区568个。据统计,国内装备制造业开发区分布广,沿海地区省市、中部地区省市拥有数量较多,尤其部分传统装备制造业大省开发区数量位居前列。按开发区数量来看,拥有装备制造业开发区数量最多的省市为河北省,开发区数量达85个;河南省位列第二,拥有装备制造业开发区数量达56个;江苏省第三,拥有装备制造业开发区数量达47个。整体来看,装备制造业开发区数量在20个及以上的省市有9个;装备制造业开发区数量在10个及以上的省市有19个。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面积来看,共18个省市的装备制造业开发区总面积在1万公顷以上。其中,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开发区总面积排名全国第一,达7.67万公顷。河南省装备制造开发区总面积排名第二,为4.3万公顷;安徽省排名第三,装备制造业开发区总面积为2.74公顷。整体来看,分省市装备制造业开发区面积依次为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辽宁省、浙江省、重庆市、四川省以及湖北省。具体来看,位于上海市的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最大,达5777公顷,主导产业包括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其次为河北省的河北丰南经济开发区、新疆的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省的河北衡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上开发区面积排名全国前五,合计达2.24万公顷。【招商情报库】专注于资本时代招商引资,力求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招商引资平台,为广大的招商人员、企业和投资人提供服务及最新最实用的招商引资信息。
中商情报网讯: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智能制造行业无论是在全球还是我国都得以快速发展。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值规模将达20900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巨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主要指用于研发、制造、物流、企业管理等环节的各种控制、优化和管理系统,以及包括基于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等)的系统集成业务。2018年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1560亿元,同比增长21.88%,比2017年同期高1.08个百分点。未来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达2380亿元。数据来源:gongkong、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较快,是全球重要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随着我国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的需求日益凸显,自动化升级的应用更加深入,同时伴随着下游制造业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速度将再次提速。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鼓励性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为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推动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将为我国智能制造设备生产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市场空间。(2)经济环境进入新常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3)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业从科学概念逐渐开始产业化,与制造业逐步深度融合,更多的终端和设备将接入物联网,以塑造一个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世界。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生产制造更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产品研制周期将不断缩短、资源能源消耗逐步降低、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4)人口结构变化新红利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数量红利将逐步消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教育经费的不断投入、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为我国带来“工程师”红利。而智能制造领域将会是工程师红利释放受益较大的领域,通过推行智能制造,实现机器换人、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应对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由依靠低成本获取生产要素向依靠高效率组织生产要素转变的重要方式。(5)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近年来,以创新发展为基点,彻底改变过去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不仅是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更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中商情报网讯:当今,世界各国致力于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制造业必然发展趋势,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近年来,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5-1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值规模将达20900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国家高度重视行业的发展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该行业发展的重大政策。(2)下游行业产业升级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当前正处于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各领域对高性能智能制造装备的市场需求巨大。特别是近年来,伴随国内市场消费升级,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下游新兴细分市场不断涌现,为智能制造装备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3)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是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较为紧密的周期性行业。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整体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GDP增长率保持6%以上较快增长速度,宏观经济形势向好,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支持。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将继续发展演变,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疫情情况逐渐得到控制,国内经济将逐渐恢复。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国内上产总值达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工业智能化技术日益成熟全球各国均集中科研力量发展工业智能化技术,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企业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逐步积累了智能制造装备所需的相关核心技术,全面提高了自动化装备的智能化技术附加值。(5)劳动力成本上升近年来,我国生产一线工人缺乏,用工成本的上升已日益成为制约众多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上述问题,大量制造型企业拟寻求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的帮助,采购能适应自身生产特点,具备针对性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率和智能化程度,以替代传统人工或半自动的生产方式。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