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2027年中国化工装备市场调查与市场全景评估报告计划男

2021-2027年中国化工装备市场调查与市场全景评估报告

报告格式:纸质版 电子版 纸质+电子版出品单位:智研咨询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化工装备市场调查与市场全景评估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化工装备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化工装备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化工装备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化工装备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化工装备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化工装备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化工装备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化工装备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报告目录:第一部分 产业环境透视第一章 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综述第一节 化工装备行业定义及特征一、行业定义 二、行业产品分类 三、行业特征分析 第二节 化工装备行业统计标准一、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 二、行业主要统计方法介绍 三、行业涵盖数据种类介绍 第三节 化工装备行业经济指标分析一、赢利性 二、成长速度 三、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四、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五、风险性 六、行业周期 第二章 中国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化工装备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三、化工装备行业标准 四、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五、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二节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一、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二、“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形势预测分析 三、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一、化工装备产业社会环境 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三、化工装备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一、化工装备行业技术发展现状调研 二、化工装备行业技术人才现状调研 三、化工装备行业技术发展动态 四、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五、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章 国际化工装备行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第一节 全球化工装备市场总体情况分析一、全球化工装备市场结构 二、全球化工装备行业发展分析 三、全球化工装备行业竞争格局 第二节 美国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经验借鉴一、美国化工装备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二、美国化工装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三、美国化工装备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四、美国化工装备行业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节 日本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经验借鉴一、日本化工装备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二、日本化工装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三、日本化工装备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四、日本化工装备行业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节 欧洲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经验借鉴一、欧洲化工装备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二、欧洲化工装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三、欧洲化工装备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四、欧洲化工装备行业对中国的启示 第二部分 市场深度调研第四章 中国化工装备行业运行现状分析第一节 我国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一、行业发展历程和阶段 二、行业发展概况及特点 三、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四、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第二节 2015-2019年化工装备行业运行现状分析一、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二、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第三节 2015-2019年化工装备市场经营情况分析一、行业工业总产值 二、行业销售额分析 三、行业产销量分析 四、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第四节 2015-2019年中国化工装备行业企业分析一、企业数量变化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结构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结构分析 四、从业人员数量分析 第五节 2015-2019年中国化工装备所属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一、所属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三、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六节 我国化工装备市场价格走势分析一、化工装备市场定价机制组成 二、化工装备市场价格影响因素 三、2015-2019年化工装备价格走势分析 四、2021-2027年化工装备价格走势预测分析 第五章 中国化工装备市场供需形势分析第一节 化工装备行业生产分析一、国内产品及原材料生产基地分布 二、产品及原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三、2015-2019年原材料产能情况分析 第二节 中国化工装备市场供需分析一、2015-2019年中国化工装备行业供给状况分析 1、中国化工装备行业供给分析 2、中国化工装备行业产品产量分析 3、重点企业产能及占有份额 二、2015-2019年中国化工装备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1、化工装备行业需求市场 2、化工装备行业客户结构 3、化工装备行业需求的地区差异 三、2015-2019年中国化工装备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三节 化工装备产品市场应用及需求预测分析一、化工装备产品应用市场总体需求分析 1、化工装备产品应用市场需求特征 2、化工装备产品应用市场需求总规模 二、2021-2027年化工装备行业领域需求量预测分析 1、化工装备行业需求产品功能预测分析 2、化工装备行业需求产品市场格局预测分析 三、重点行业化工装备产品需求分析预测 第六章 化工装备行业进出口结构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一节 化工装备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一、化工装备行业进出口综述 1、中国化工装备进出口的特点分析 2、中国化工装备进出口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3、中国化工装备进出口的贸易方式及经营企业分析 4、中国化工装备进出口政策与国际化经营 二、化工装备行业出口市场分析 1、2015-2019年行业出口整体状况分析 2、2015-2019年行业出口总额分析 3、2015-2019年行业出口产品结构 三、化工装备行业进口市场分析 1、2015-2019年行业进口整体状况分析 2、2015-2019年行业进口总额分析 3、2015-2019年行业进口产品结构 第二节 中国化工装备出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一、中国化工装备出口面临的挑战 二、化工装备行业进出口前景 三、化工装备行业进出口发展建议 第三部分 市场全景调研第七章 化工装备行业产业结构分析第一节 化工装备行业产业链分析一、产业链结构分析 二、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 三、产业价值链条的构成 四、产业链条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第二节 化工装备行业上游产业发展分析一、上游产业主要涉及范围 二、上游产业发展概况 三、上游产业产品价格走势 四、上游产业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化工装备行业下游产业发展分析一、下游产业主要分布 二、下游产业发展概况 三、下游产业产品价格走势 四、下游产业对行业的影响 第四节 产业结构发展预测分析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分析 二、产业结构调整中消费者需求的引导因素 三、中国化工装备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市场定位 四、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第八章 化工装备行业细分市场分析第一节 中国化工装备行业细分市场结构分析一、化工装备行业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二、化工装备行业细分结构特征分析 三、化工装备行业细分市场发展概况 四、化工装备行业市场结构变化趋势预测分析 第二节 传热设备一、传热设备市场发展现状调研 二、传热设备主要应用领域 三、传热设备产销规模分析 四、传热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五、传热设备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三节 传质设备一、传质设备市场发展态势 二、传质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 三、传质设备产销规模分析 四、传质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五、传质设备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四节 粉碎设备一、粉碎设备市场发展态势 二、粉碎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 三、粉碎设备产销规模分析 四、粉碎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五、粉碎设备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五节 混合设备一、混合设备市场发展态势 二、混合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 三、混合设备产销规模分析 四、混合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五、混合设备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六节 分离设备一、分离设备市场发展态势 二、分离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 三、分离设备产销规模分析 四、分离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五、分离设备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七节 制冷设备一、制冷设备市场发展态势 二、制冷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 三、制冷设备产销规模分析 四、制冷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五、制冷设备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八节 干燥设备一、干燥设备市场发展态势 二、干燥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 三、干燥设备产销规模分析 四、干燥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五、干燥设备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九节 包装设备一、包装设备市场发展态势 二、包装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 三、包装设备产销规模分析 四、包装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五、包装设备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十节 输送设备一、输送设备市场发展态势 二、输送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 三、输送设备产销规模分析 四、输送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五、输送设备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十一节 储运设备一、储运设备市场发展态势 二、储运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 三、储运设备产销规模分析 四、储运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五、储运设备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十二节 成型设备一、成型设备市场发展态势 二、成型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 三、成型设备产销规模分析 四、成型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五、成型设备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十三节 其它设备一、其他设备市场发展态势 二、其他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 三、其他设备产销规模分析 四、其他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五、其他设备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四部分 行业竞争格局第九章 化工装备所属行业区域市场分析第一节 行业总体区域结构特征分析一、行业区域结构总体特征 二、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三、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 四、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 五、行业效益指标区域分布分析 六、行业企业数的区域分布分析 第二节 华东地区化工装备市场发展分析一、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二、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三节 华南地区化工装备市场发展分析一、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二、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四节 华中地区化工装备市场发展分析一、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二、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五节 华北地区化工装备市场发展分析一、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二、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六节 东北地区化工装备市场发展分析一、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二、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七节 西部地区化工装备市场发展分析一、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二、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十章 2021-2027年化工装备行业竞争形势分析第一节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一、化工装备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二、化工装备行业集中度分析 1、市场集中度分析 2、企业集中度分析 3、区域集中度分析 4、集中度变化趋势预测分析 三、化工装备行业SWOT分析 第二节 中国化工装备行业竞争格局综述一、化工装备行业竞争概况 1、行业品牌竞争格局 2、行业企业竞争格局 3、行业产品竞争格局 二、中国化工装备行业竞争力分析 1、我国化工装备行业竞争力剖析 2、我国化工装备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 3、民企与外企比较分析 4、国内化工装备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途径 第三节 化工装备行业并购重组分析一、行业并购重组现状及其重要影响 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三、本土企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四、企业升级途径及并购重组风险分析 五、行业投资兼并与重组趋势预测 第十一章 中国化工装备行业重点企业经营分析第一节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四、企业技术水平分析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六、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第二节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四、企业技术水平分析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六、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第三节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四、企业技术水平分析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六、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第四节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四、企业技术水平分析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六、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第五节 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四、企业技术水平分析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六、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第六节 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四、企业技术水平分析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六、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第七节 山东景津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四、企业技术水平分析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六、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第八节 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四、企业技术水平分析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六、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第九节 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四、企业技术水平分析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六、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第十节 衡水海江压滤机集团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四、企业技术水平分析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六、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第五部分 发展前景展望第十二章 2021-2027年化工装备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分析第一节 2021-2027年化工装备市场发展前景一、化工装备市场发展潜力 二、化工装备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三、化工装备细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二节 2021-2027年化工装备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一、化工装备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2、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二、化工装备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1、化工装备行业市场容量预测分析 2、化工装备行业销售收入预测分析 三、化工装备行业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第三节 2021-2027年中国化工装备行业供需预测分析一、2021-2027年中国化工装备行业供给预测分析 二、2021-2027年中国化工装备行业产量预测分析 三、2021-2027年中国化工装备市场销量预测分析 四、2021-2027年中国化工装备行业供需平衡预测分析 第十三章 2021-2027年化工装备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第一节 中国化工装备行业投资特性分析一、化工装备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二、化工装备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三、化工装备行业盈利因素分析 第二节 中国化工装备行业投资情况分析一、化工装备行业总体投资及结构 二、化工装备行业投资规模状况分析 三、化工装备行业投资项目分析 第三节 中国化工装备行业投资风险一、化工装备行业供求风险 二、化工装备行业关联产业风险 三、化工装备行业产品结构风险 四、化工装备行业技术风险 第四节 化工装备行业投资机会一、产业链投资机会 二、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四、化工装备行业投资机遇 第六部分 发展战略研究第十四章 化工装备行业发展战略研究第一节 化工装备行业发展战略研究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 对中国化工装备品牌的战略思考一、化工装备品牌的重要性 二、化工装备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化工装备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中国化工装备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化工装备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 化工装备行业经营策略分析一、化工装备市场细分策略 二、化工装备市场创新策略 三、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四、化工装备新产品差异化战略 第四节化工装备行业投资战略研究一、2019年化工装备行业投资战略 二、2021-2027年化工装备行业投资战略 三、2021-2027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图表目录 图表 化工装备行业生命周期 图表 化工装备行业产业链结构 图表 2015-2019年中国化工装备所属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 2015-2019年中国化工装备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图表 2015-2019年中国化工装备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 2015-2019年中国化工装备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图表 2015-2019年中国化工装备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图表 2015-2019年全球化工装备行业市场规模 图表 2015-2019年中国化工装备行业市场规模 图表 2015-2019年化工装备行业工业总产值 图表 2015-2019年化工装备行业销售收入 图表 2015-2019年化工装备行业利润总额 图表 2015-2019年化工装备行业资产总计 图表 2015-2019年化工装备行业负债总计 图表 2015-2019年化工装备市场价格走势 图表 2015-2019年化工装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图表 2015-2019年化工装备行业产能分析 图表 2015-2019年化工装备行业需求分析 图表 2015-2019年化工装备行业进口数据 图表 2015-2019年化工装备行业集中度 图表 2021-2027年化工装备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图表 2021-2027年化工装备行业销售收入预测分析 图表 2021-2027年化工装备行业产量预测分析 图表 2021-2027年化工装备行业竞争格局预测分析更多图表见正文……

怨天怨地

中商产业研究院推出: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智能装备制造业是为一国工业生产体系和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提供技术设备的战略性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资金密集的特征,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近几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政策支持下智能制造装备快速发展。为了更好的了解智能制造装备在我国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报告从五个方面分析智能制造产业装备发展背景、产业发展现状、细分行业、重点企业、发展趋势。以下是报告详情:PART1:智能制造产业装备发展背景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制造业的基石。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了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颁布了一系列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国家战略。PART2: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发展现状智能制造装备是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在国家政策推动,制造业技术转型升级等背景下,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2016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值规模突破万亿,2018年突破15000亿,预计2020产值规模将突破2万亿。PART3:智能制造装备细分行业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产业的升级改造,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2018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47682套,市场规模425亿元。PART4:智能制造装备重点企业新松机器人隶属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前10名的核心牵头企业,国家机器人产业化基地,产品实现了智能制造领域全行业覆盖。新松机器人产品累计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3000余家国际企业提供产业升级服务。PART5:智能制造装备发展趋势智能制造装备呈现出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装备能根据用户要求完成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并对制造对象和制造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实现制造过程的优化。

今未珠曰

2020年全球智能农业装备市场调研及重点区域研究 智慧农业良机

(原标题:智慧农业背景下 智能农业装备迎来发展时机#农业种植#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在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的农机生产和使用大国,农业耕地面积广,但农业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较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全球产业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传统农业也不断与新兴科技技术结合,逐渐向精准农业、智慧农业转变。在智慧农业的大背景下,智能农业装备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机。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全球智能农业装备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重点区域研究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实现了从人力畜力到机械动力的历史转变,尤其近年来,电子科技、人工智能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智能农业装备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就目前来看,我国智能农业装备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农业装备的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制造水平以及生产效率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我国仍长期处于第三梯队,即中低端制造领域,国内农业装备中低端市场较为饱和,农业装备升级转型已成必然。 近年来,复合式、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农机装备已经逐渐成为智能农业装备的发展新方向,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球重点发展的智能农业装备包括自动驾驶拖拉机、农业机器人以及无人机三大类。而国内智能农业装备的使用可靠性和耐用度不足仍是我国相关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智能农业装备是智慧农业的发展基础,是现代化农业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农业已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智慧农业发展,多项政策文件中均提出要发展智慧农业及相关设备。2019年2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推进我国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稳定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进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协同发展;推动植保无人机、无人驾驶农机、农业机器人等新装备在规模种养领域率先应用。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发布《关于印发(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到围绕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等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应用研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在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装备不断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升级转型。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导下,智慧农业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智能农业装备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机。

流光其声

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19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我国轨道交通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自主研发、配套完整、设备先进、规模经营的集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和服务于一体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作用推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空间巨大。为进一步了解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中商产业研究院特别推出《2019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报告第一部分介绍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相关概述,第二部分对铁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客运量、货运量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我国轨道交通行业运营情况。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现状,主要阐述了全国和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第四部分介绍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重点企业,如中国中车、中国中铁等。最后分析了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前景。PART1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概况轨道交通装备是铁路、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所需各类装备的总称,主要涵盖了机车车辆、工程及养路机械、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安全保障、运营管理等各种机电装备。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上游是原材料、基础建筑,中游是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下游是公用事业、运输服务、其他。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是国家一直大力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中,均强调了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等先进制造业。PART2 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现状轨道交通装备是铁路、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所需各类装备的总称,本节详细介绍了铁路、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情况。PART3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现状伴随全球轨道交通行业技术创新更迭,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2014年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规模1680亿欧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突破2000亿欧元。随着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8746亿元。PART4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企业轨交装备行业依赖于较高的技术水平,行业壁垒高、集中度高。目前,行业内轨交设备技术水平较高的有中国中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铁工业、鼎汉技术。PART5 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前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的典型代表,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自主创新程度最高、国际创新竞争力最强、产业带动效应最明显的行业之一,已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在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中的核心竞争优势,是推动我国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在国家利好政策引导和市场强劲需求拉动下,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前景光明。

洪谦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市场前景研究报告》发布

中商情报网讯:智能制造是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业界认为,中国要完成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抓紧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机遇。产业园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未来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未来将大有可为。为了更好地了解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19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报告》从产业园概况、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现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环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现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案例、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趋势六大方面剖析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为智能制造装备从业人员和爱好者提供了参考信息。以下是报告详情:PART1:产业园概况根据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园区设立和建设情况,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对产业园区可做出这样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划出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包括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工业小区、技术示范区等。PART2: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现状分析目前,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已初步形成七大产业集聚区。其中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是装备制造的核心区。以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研发和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及西北地区,其中以辽、鲁、京、沪、苏、浙和陕等地区最为集中。此外,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专用装备产业在豫、鄂、粤等地区也都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其中以洛阳、襄樊、深圳最为突出。同时,工业机器人将是未来智能装备发展的一个新热点,京、沪、粤、苏将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市场。PART3: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环境工人生产力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如今制造业人力成本逐年上涨。2018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制造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逼近5万元。用工成本上涨压缩企业利润,导致制造业陷入了发展困境。智能制造装备节省用工成本,同时大幅提升生产效率。PART4: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现状分析以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实力雄厚、科技资源充裕,智能制造装备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大型制造企业已基本实现从机械化向自动化转型,在推动企业从数字化向软件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而以四川、陕西等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制造企业普遍处于从机械化向自动化升级阶段,智能制造装备实力及普及水平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园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因此东部沿海地区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位列全国前列,竞争力十足。PART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案例本章节重点介绍中山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南浔产业新城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襄阳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产业园、萧山机器人产业园、渭南3D打印产业园、荆门数控机床产业园。PART6: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趋势随着传统产业转型持续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迎来发展机遇,产业园将大有可为,园区规模将扩大,数量将增加。

息息相关

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第一章:半导体设备行业概述1.半导体设备简介:半导体设备,即在芯片制造和封测流程中应用到的设备,广义上也包括生产半导体原材料所需的机器设备。在整个芯片制造和封测过程中,会经过上千道加工工序,涉及到的设备种类大体有九大类,细分又可以划出百种不同的机台,占比较大市场份额的主要有: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离子注入机、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等。2.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行业基石:半导体设备总市值几百亿美元,支撑着全球上万亿的电子软硬件大生态,设备对整个半导体行业有着放大和支撑作用,其确立了整个半导体产业可达到的硬性尺寸标准边际值。因此,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制造的基石。3.半导体设备发展驱动因素导体行业持续增长: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动机,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技术迭代的基石。近年来,半导体行业政策红利不断,随着物联网、可穿戴设备、5G等下游产业的进一步兴起,半导体行业迎来快速发展阶段。2010-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销售额持续以两位数的增速增长,2019年达到7562.3亿元,同比增长15.8%;2020年上半年,销售额为3539亿元,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但仍同比增长16.1%。摩尔定律推动行业技术发展:根据摩尔定律演进,每隔18-24个月芯片性能将提升一倍。1971年英特尔发布的第一个处理器4004,就采用10微米工艺生产,仅包含2300多个晶体管。随后,晶体管的制程节点以0.7倍的速度递减,90nm、65nm、45nm、32nm、22nm、16nm、10nm、7nm等等相继被成功研制出来,目前正向5nm、3nm、2nm突破。对半导体设备来说,根据半导体行业内“一代设备,一代工艺,一代产品”的经验,半导体设备要超前半导体产品制造开发新一代产品每更新一代工艺制程,则需更新一代更为先进的制程设备。产业政策有效扶植推进:从政策环境上来看,随着半导体产业不断深化,我国对于半导体设备行业愈加重视。其主要表现在对于整个IC产业链企业的政策优待以及对于半导体设备行业的相关规划与推动。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项目(02专项),其以专项的形式组织了一批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进行了一系列重点工艺和技术的攻关,有效促进了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涌现出了一批拥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资本给产业带来新机遇: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奠定未来集成电路的战略发展方向,同时提出要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的重要举措。同年9月,在工信部和财政部的指导下,国开金融、华芯投资等共同签署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大基金正式设立(一期)。大基金一期共募得普通股987.2亿元,同时发行优先股400亿元,基金总规模达到1387.2亿元,以IC制造为主。2019年10月22日大基金二期正式成立,总规模高达2041.5亿元,于2020年3月开始进行实质投资,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等大基金一期投入相对较少的产业迎来发展机遇。第二章: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现状1.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全球半导体行业周期明显 新一轮上升周期来临:从全球半导体发展情况来看,受宏观经济变化及技术革新影响,半导体行业存在周期性。2017-2019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来到了下滑周期。2019年,全球固态存储及智能手机、PC需求增长放缓,全球贸易摩擦升温,导致全球半导体需求市场下滑,全年销售额为4121亿美元,同比下降12.1%。进入2020年,有5G商用化、数据中心、物联网、智慧城市、汽车电子等一系列新技术及市场需求做驱动,将给予半导体行业新的动能。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销售额出现下滑: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呈波动态势,2019年为597.5亿美元,比2018年的645.3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下降了7.4%。2020年一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55.7亿美元,比2019年第四季度减少13%,但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增长了13%。前道设备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在一个新晶圆投资建设中,设备投资一般占70-80%。按工艺流程分类,在新晶圆的设备投资中,晶圆加工的前道设备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约85%;封测设备占据约15%的比重,其中测试设备9%,封装设备6%。全球半导体设备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及大陆地区:从地区分布来看,2019年中国台湾是半导体设备的最大市场,销售额增长了68%,达到171.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比重为28.65%。中国大陆则以134.5亿美元的销售额保持其第二大设备市场的地位,占比为22.51%。排名第三的是韩国,销售额为99.7亿美元,同比下降44%,占比为16.69%。尽管日本,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新设备市场萎缩,但北美设备销售额在2019年跃升了40%,达到81.5亿美元,占比升到13.64%,这是该地区连续第三年增长。日美荷品牌占据全球前十大设备制造商地位:目前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集中度较高,以美国、荷兰、日本为代表的TOP10企业垄断了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90%以上的份额。美国著名设备公司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泰瑞达、科天半导体合计占据整个设备市场40%以上份额,而且均处于薄膜、刻蚀、前后道检测三大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地位。技术领先和近半的市场占有率,任何半导体制造企业都很难完全脱离美国半导体设备供应体系。巨头瓜分细分市场:从半导体设备的各细分行业来看,依旧是被TOP10供应商垄断,应用材料、ASML、东京电子(TEL)头部三家公司合计占比高达60%-90%。其中,应用材料、TEL等企业横跨多细分领域,成为航母级龙头企业。2.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SEMI数据显示,2013-2019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增速波动变化。2019年行业实现市场规模134.5亿美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较2018年有所回落。2020年一季度行业实现规模3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48%,可见我国半导体设备在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事件中受到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重一直在增长,2019年中国大陆在全球市场占比实现22.5%,较2018年增长了2.3个百分点。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虽然中国半导体专用设备企业销售规模不断增长,但整体国产率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目前中国半导体专用设备仍主要依赖进口。根据中国本土主要晶圆厂设备采购情况的统计数据,目前中国主要本土晶圆厂设备的国产化情况如下图。前道制程设备占主导地位:从产品细分结构来看,半导体设备主要分为前道制造设备以及后道封装测试设备。根据SEMI数据,2018年国内半导体设备主要集中在前道制程设备,其比重为78%,其中以光刻机、刻蚀机和薄膜沉积设备为主。此外,测试设备在半导体设备的占比为10%,封装设备在半导体设备中的比重约为7%。国内企业规模整体偏小:据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半导体设备TOP10企业共完成销售收入143.43亿元。2019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销售收入排列首位的是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其2019年半导体设备销售收入达到28.86亿元,其次为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为28.42亿元。但对标全球半导体设备企业的销售收入来看,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内企业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行业设备需求多依赖于国际品牌。资本市场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仍在追赶阶段,多数企业成立时间较短,从融资情况来看,2020年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企业的融资轮次多处于A轮以及战略投资。可见行业的融资情况仍处于初级阶段,从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未来行业或将吸收更多的资金。第三章:半导体设备行业细分市场分析1.光刻设备光刻设备简介:光刻工艺是半导体制造中最为重要的工艺步骤之一。光刻的本质是把临时电路结构复制到硅片上,这些结构首先以图形形式制作在掩膜版上;光源透过掩膜版将图形转移到硅片表面的光敏薄膜上。光刻工艺主要流程有涂胶、软烘、对准曝光、显影、坚膜烘焙、刻蚀、去除清洗等一系列步骤。 所涉及到的主要设备有光刻、涂布、曝光显影、量测和清洗设备,其中价值量最大且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是光刻机。光刻机发展历程分析:光刻机发展至今,已经历了5代产品的迭代。第一二代均为接触接近式光刻机,使用光源分别为436nm的g-line和365nm的i-line;第三代为扫描投影式光刻机,光源改进为248nm的KrF激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将最小工艺推进至180-130nm;第四代为浸没步进式投影式光刻机,是最具代表性的光刻机产品,1986年由ASML首先推出,采用193nmArF激光光源;第五代为EUV光刻机,采用极紫外光光源,是未来光刻机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2010年ASML推出第一台EUV光刻机NXE:3100, 目前其是全世界唯一一家能够设计和制造EUV设备的厂商。全球光刻机需求量在300台左右:目前全球光刻机被ASML、Canon和Nikon三家供应商包揽。从行业需求来看,全球每年光刻机产出量300-400台,2019年,全球TOP3企业光刻机合计销售量354台,较2018年下降了3.8%。在2019年的354台光刻机设备中,ASML贡献了229台,占据着超60%的市场份额。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光刻机top3企业销售量实现85台。ArF、i-line光刻机是主流:近年来,市场上销售的光刻机主要为EUV光刻机、ArF lm光刻机、ArF Dry光刻机、KrF光刻机和i-line光刻机。从2019年这五类光刻机的销量情况来看,ArF光刻机销量最高,达122台,其中ArF lm光刻机89台, ArF Dry光刻机33台。在这122台中,ASML贡献了大部分的份额。其次为i-line光刻机,销量为116台。光刻机国产化进行时:从中国市场来看,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SMEE)是我国国内唯一能够做光刻机的企业。上海微电已经量产的光刻机中,性能最好的是SSA600/200工艺,能够达到90nm的制程工艺,而最新的荷兰ASML公司所生产的N+1光刻机是采用最新的制程,能够达到7nm的程度。因此,国内晶圆厂所需要的高端光刻机完全依赖进口,国产化脚步有待加快。此外,从光刻机工作台、涂布显影、去胶/清洗等其他光刻设备来看,我国在研企业还有华卓精科、芯源微、屹唐半导体等。2.刻蚀设备刻蚀设备简介:刻蚀是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将晶圆表面附着的不必要的材质进行去除的过程。按照刻蚀工艺划分,刻蚀其主要分为干法刻蚀以及湿法刻蚀,干法刻蚀主要利用反应气体与等离子体进行刻蚀,利用等离子体与表面薄膜反应,形成挥发性物质,或者直接轰击薄膜表面市值被腐蚀的工艺。湿法刻蚀工艺主要是将刻蚀材料浸泡在腐蚀液内进行腐蚀,该刻蚀方法会导致材料的横向纵向同时腐蚀,会导致一定的线宽损失。目前来看,干法刻蚀在半导体刻蚀中占据绝对主流低位,市场占比超过90%。全球刻蚀设备市场规模至2025年有望达到155亿美元:近年来,全球刻蚀设备市场快速发展。2013年,全球刻蚀设备市场规模约为40亿美元,随着闪存技术突破,存储市场拉动刻蚀设备需求明显增大,至2019年市场规模突破百亿美元,达到115亿美元。 SEMI预测2025年全球刻蚀设备市场空间达到155亿美元,年复合增速约为12%,市场空间增量主要来自于存储制造对刻蚀设备的需求激增。三大巨头垄断市场:从刻蚀设备主要品牌来看,目前该领域被泛林半导体、TEL、应用材料三家海外巨头所垄断。2019年,三家企业合计占全球刻蚀设备市场90%左右,其中泛林半导体又以50%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工艺升级带动刻蚀机用量提升:根据中微公司披露的高阶制程刻蚀工艺来看,由于光刻机在20nm以下光刻步骤收到光波长度的限制,因此无法直接进行光刻与刻蚀步骤,而是通过多次光刻、刻蚀生产出符合人们要求的更微小的结构。目前普遍采用多重模板工艺原理, 即通过多次沉积、刻蚀等工艺,实现10nm线宽的制程。根据相关数据,14nm制程所需使用的刻蚀步骤达到64次,较28nm提升60%;7nm制程所需刻蚀步骤更是高达140次,较14nm提升118%,工艺升级持续推动刻蚀机用量提升。有望率先完成国产替代:从国内市场来看,刻蚀机尤其是介质刻蚀机,是我国最具优势的半导体设备领域,也是国产替代占比最高的重要半导体设备之一。目前我国主流设备中,去胶设备、刻蚀设备、热处理设备、清洗设备等的国产化率均已经达到20%以上。而这之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则要数刻蚀设备。我国目前在刻蚀设备商代表公司为中微公司、北方华创以及屹唐半导体。中微与北方作为我国两家设备龙头企业,偏重领域有一定区别。3.薄膜沉积设备薄膜沉积设备简介:薄膜的沉积,是一连串涉及原子的吸附、吸附原子在表面扩散及在适当的位置下聚结,以渐渐形成薄膜并成长的过程。薄膜沉积工艺主要有原子层沉积(ALD)、物理式真空镀膜(PVD)、化学式真空镀膜(CVD)三种工艺。全球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至2025年有望达到340亿美元:根据Maximize Market Research数据统计,全球半导体薄膜沉积市场2017年市场空间约为12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40亿美元,期间以年复合13.33%的速度增长。其中市场将以存储、AMOLED显示屏以及太阳能电站等新兴应用需求的增加为驱动薄膜沉积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CVD设备占据过半市场份额:从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主要类型来看,CVD设备占据着57%的薄膜沉积设备市场,领先于其他类型设备;其次是PVD,占比为25%;ALD及其他镀膜设备占据着18%的市场份额。薄膜沉积设备品牌竞争格局分析:从全球市场份额来看,ALD设备龙头TEL和ASM分别占据了31%和29%的市场份额,剩下40%的份额由其他厂商占据;而应用材料则基本垄断了PVD市场,占85%的比重,处于绝对龙头地位;在CVD市场中,应用材料全球占比约30%,连同泛林半导体的21%和TEL的19%,三大厂商占据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国产薄膜沉积设备取得重大进展:从国内市场看,中国薄膜沉积设备龙头有北方华创和沈阳拓荆。其中,北方华创产品线覆盖CVD、PVD和ALD三类;沈阳拓荆主攻CVD和ALD,目前技术储备均达到28/14nm节点。近年来两家公司分别在技术储备以及客户认证方面取得良好进展。2020年4月7日,北方华创宣布,其THEORISSN302D型12英寸氮化硅沉积设备进入国内集成电路制造龙头企业。该设备的交付,意味着国产立式LPCVD设备在先进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的应用拓展上实现重大进展。4.清洗设备清洗设备分类——以湿法清洗为主:半导体清洗设备针对不同的工艺需求,对晶圆表面进行无损伤清洗以去除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颗粒、自然氧化层、金属污染、有机物、牺牲层、抛光残留物等杂质。按照清洗原理来分,清洗工艺可分为干法清洗和湿法清洗。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将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目前90%以上的清洗步骤以湿法工艺为主。在湿法清洗工艺路线下,目前主流的清洗设备主要包括单片清洗设备、槽式清洗设备、组合式清洗设备和批式旋转喷淋清洗设备等,其中以单片清洗设备为主流。——清洗步骤贯穿全产业链:清洗设备直接影响集成电路的成品率,是贯穿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在单晶硅片制造、光刻、刻蚀、沉积等关键制程及封装工艺中均为必要环节,约占所有芯片制造工序步骤30%以上,且随着节点的推进,清洗工序的数量和重要性会继续提升,清洗设备的需求量也将相应增加。清洗设备发展现状——行业规模波动幅度较大:根据Gartner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规模为34.17亿美元,2019年和2020年受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下行的影响,有所下降,分别为30.49亿美元和25.39亿美元,预计2021年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复苏,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将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24 年预计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行业将达到31.93亿美元。——马太效应明显 行业集中度较高:目前,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主要由Screen(日本迪恩士)、TEL(日本东京电子)、Lam Research(美国拉姆研究)和SEMES(韩国)和拉姆研究等日美韩企业瓜分。根据Gartner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排名前四的企业合计占据约98%的市场份额,行业马太效应显著,市场高度集中;其中日本厂商迪恩士以市占率45.1%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国内清洗设备龙头盛美半导体市占率仅为2.3%。——国内生产企业屈指可数:目前,中国大陆能提供半导体清洗设备的企业较少,主要包括盛美股份、北方华创(002371)、芯源微(688037)以及至纯科技(603690)四家公司。此外,据中国国际招标网统计,在芯片和集成电路制造厂商长江存储、华虹无锡、上海华力二期项目共累计累计采购的200多台清洗设备中,按中标数量对供应商排序,依次是DNS、盛美股份、LAM、TEL以及北方华创,所占份额依次是48%、20.5%、20%、6%和1%,盛美股份在国产清洗设备供应商中排名第一。可见,盛美股份是国内半导体清洗设备行业龙头企业,未来其市场发展空间较大,有望打破外企垄断,扩大市场份额。5.封装设备封装设备分类:典型的半导体封装工艺流程为:划片、装片、键合、塑封、去飞边、电镀、打印 、切筋和成型 、外观检查、 成品测试 、包装出货。与封装流程对应的,整个封装设备包括切割减薄设备、划片机、贴片机、固化设备、引线焊接/键合设备、塑封及切筋设备等。发展现状——行业规模占全球比重持续上涨:据SEMI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封装设备市场规模约为42亿美元,另外根据VLSI数据,半导体设备中封装设备约占7%。假设该占比较稳定,结合SEMI最新数据,可估算得到2019全球封测设备市场空间约为41.86亿美元,2020年有望达到42.56亿美元。同时,根据SEMI数据,国内封装设备在半导体设备中的比重同样约为7%,2019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封装设备市场规模约为9.4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封测设备规模约为10.4 亿美元。从中国在全球的比重来看,2018-2020年我国半导体设备规模占全球比重不断上升,2019年约为22.5%。结合封测设备细分产品结构来看,根据VLSI数据,2018年全球半导体封装设备中的贴片机、划片机/检测设备、引线焊接设备、塑封/切筋成型设备等占比较大,分别约为 30%、28%、23%、18%。——市场仍以国际企业占据:目前,在全球封装设备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包括ASM Pacific、K&S、Shinkawa、Besi等,同时,我国半导体封装设备市场同样被这些国际企业占据,且国产化程度很低。6.测试设备设备分类——测试机比重居于首位:测试设备贯穿于集成电路生产制造流程(包括IC设计、制造以及封测)。晶圆在封装前和封装过程中需进行多次多种测试,如封装前的晶圆测试(WAT测试)、在封测过程中需进行CP测试、封装完成后需进行FT测试等,所涉及设备包括探针台、测试机、分选机等。——测试机比重居于首位:从产品的细分结构来看,根据SEMI数据,2018年我国半导体测试设备中测试机的占比达到63.1%,居于首位;其次分选机和探针台分别占比17.4%和15.2%。值得注意的是,在测试机的细分产品中,存储测试机和SOC测试机占据主要份额,其占比分别达到43.8%和23.5%。——行业规模保持增长:根据SEMI数据,国内测试设备在半导体设备行业的的比重约为10%,据此进行测算得到,2019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3.11亿美元,并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测试设备规模约为15亿美元。同时从全球角度来看,据Gartner数据,2016-2018年全球半导体测试设备的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态势,2018年行业规模为56.33亿美元,前瞻根据市场增速进行估算,2019年全球半导体测试设备规模约为65亿美元。——全球企业集中度较高: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目前全球半导体测试设备产业主要呈现美商Teradyne、日商Advantest、TEL等国际企业垄断的局面;而中国集成电路测试设备市场份额同样被国外企业瓜分,本土企业虽然与国际龙头相比在规模和技术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近几年进步较大,市场份额逐步提升,相继涌现出华峰测控、长川科技等企业。第四章: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痛点:融资环境仍不成熟,高端技术和人才的缺乏,国产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薄弱,国外出口限制。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趋势:设备将向高精度化与高集成化方向发展,各类技术等级设备并存发展,国产化进程加快。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随着国际产能不断向我国大陆地区转移,英特尔(Intel)、三星(Samsung)等国际大厂陆续在我国大陆地区投资建厂,同时在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下,我国大陆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热情高涨,我国大陆地区对半导体设备的需求巨大。结合全球半导体设备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以及下游需求旺盛的多重作用,未来几年,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0-2025年,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在15%左右的复合增长率稳步提升,到2025年,全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98亿美元。报告节选:(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红丝带

2021-2027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报告格式:纸质版 电子版 纸质+电子版出品单位:智研咨询 轨道交通装备是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所需各类装备的总称,主要涵盖了机车车辆、工程及养路机械、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安全保障、运营管理等各种机电装备。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明确提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部轨道车辆和机电设备的平均国产化率要确保不低于70%。目前,我国在轨道交通设备生产中,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卓有成效。 作为国家轨道交通运输重大技术装备的提供者,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直接关系国家和社会安全的重要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这使得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内竞争程度远低于一般装备制造业。同时,作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涉及国计民生,铁道部对行业内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并对铁路机车车辆产品的设计、生产、质量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审查,产品验收通过方可出厂;国家对城轨地铁车辆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严控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整车制造企业,以避免资源浪费、恶性竞争,从而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2008年以后,我国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计划,带动了国内基础设建设的发展,同时我国大型城市逐渐面临交通拥堵的问题,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运线路长度达到5766.6公里,新增长度达到734公里。2010-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单位:公里,%)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共十六章。首先介绍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发展环境、轨道交通装备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轨道交通装备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报告目录:第.一章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综述第.一节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相关概念概述一、行业概念及定义二、行业主要产品分类第二节 最近3-5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所属行业经济指标分析一、赢利性二、成长速度三、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四、进入壁垒/退出机制五、风险性六、行业周期七、竞争激烈程度指标八、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第三节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业链分析一、产业链结构分析二、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三、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四、行业产业链上游相关行业分析五、行业下游产业链相关行业分析六、上下游行业影响及风险提示第二章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第.一节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三、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相关标准四、行业相关发展规划五、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第二节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二、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第三节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一、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社会环境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三、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四节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一、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分析二、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发展水平三、2015-2019年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发展分析四、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五、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第三章 全球轨道交通装备所属行业发展状况分析第.一节 国际轨道交通建设进程分析一、国际轨道交通建设历程分析1、全球铁路建设历程分析2、全球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分析二、国际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规模三、国际轨道交通运营规模分析四、国际轨道交通建设前景分析第二节 主要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分析一、美国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分析1、美国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规划2、美国轨道交通装备供需分析3、美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前景二、德国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分析1、德国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规划2、德国轨道交通装备供需分析3、德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前景三、日本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分析1、日本轨道交通装备供需分析2、日本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前景四、韩国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分析1、韩国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规划2、韩国轨道交通装备供需分析3、韩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前景五、俄罗斯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分析1、俄罗斯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规划2、俄罗斯轨道交通装备供需分析3、俄罗斯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前景第四章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所属行业运行现状分析第.一节 轨道交通行业建设情况 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在建里程为6367.5公里。截至2018年末,全国各个城市规划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合计7,611.0公里。2010年到2018年,我国运营城轨长度的年均复合增速达19%。未来三年,我国运营城轨增速有望保持20%左右增长速度,2019年到2021年,新增里程数将达到1094.6公里、1371.1公里、1727.6公里。未来3年新增里程超4000公里,CBTC总需求达419.33亿元一、轨道交通建设建设项目分析二、轨道交通建设联合开发模式三、轨道交通项目设计管理模式四、轨道交通建设效益综合分析五、轨道交通拟建项目及建设趋势第二节 轨道交通行业运营情况一、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分析二、轨道交通客流量变化分析三、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四、轨道交通票制体系分析五、轨道交通价格对比分析六、轨道交通运营发展趋势第三节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所属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阶段二、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总体概况三、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特点分析四、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经营模式分析第四节 2015-2019年轨道交通装备所属行业发展现状一、2015-2019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所属行业规模1、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营业规模分析2、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投资规模分析3、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能规模分析二、2015-2019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所属行业发展分析1、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情况分析2、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研发情况分析三、2015-2019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发展分析1、中外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对比分析2、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主要企业动态分析第五节 2015-2019年轨道交通装备所属行业情况分析一、2015-2019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总体概况二、2015-2019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市场发展分析第五章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所属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第.一节 2015-2019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第二节 2015-2019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所属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第三节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所属行业供需分析一、2015-2019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供给情况1、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供给分析2、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量规模分析3、重点市场占有份额二、2015-2019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需求情况1、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需求市场2、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客户结构3、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需求的地区差异三、2015-2019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供需平衡分析第四节 轨道交通装备所属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一、轨道交通装备所属行业进出口综述二、轨道交通装备所属行业出口市场分析1、2015-2019年所属行业出口整体情况2、2015-2019年所属行业出口总额分析3、2015-2019年所属行业出口产品结构三、轨道交通装备所属行业进口市场分析1、2015-2019年所属行业进口整体情况2、2015-2019年所属行业进口总额分析3、2015-2019年所属行业进口产品结构第六章 中国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市场需求前景第.一节 机车车辆市场整体经营情况一、机车车辆市场产品结构分析二、机车车辆市场供需平衡分析三、机车车辆市场规模分析四、机车车辆市场盈利情况分析1、行业销售利润率分析2、行业产品毛利率分析3、行业总资产报酬率分析五、机车车辆市场运营情况分析1、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2、行业产成品周转率分析3、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第二节 铁路机车产品需求前景分析一、铁路机车需求规模分析二、铁路机车整体产量分析三、铁路机车国产化率分析四、铁路机车研制开发情况五、铁路机车需求潜力分析六、铁路机车发展前景预测七、铁路机车最新市场动向第三节 铁路客车车辆需求前景分析一、铁路客车需求规模分析二、铁路客车整体产量分析三、铁路客车国产化率分析四、铁路客车研制开发情况五、铁路客车需求潜力分析六、铁路客车发展前景预测七、铁路客车最新市场动向第四节 铁路货车车辆需求前景分析一、铁路货车需求规模分析二、铁路货车整体产量分析三、铁路货车国产化率分析四、铁路货车研制开发情况五、铁路货车需求潜力分析六、铁路货车发展前景预测第五节 动车组需求前景分析一、动车组需求规模分析二、动车组国产化率分析三、动车组研制开发情况1、内燃动车组2、电动车组3、“和谐号”动车组4、中国动车组研发动向四、动车组需求潜力分析五、动车组发展前景预测六、动车组最新市场动向第六节 城轨地铁车辆需求前景分析一、城轨地铁需求规模分析1、地铁车辆数量2、地铁线路数量3、地铁运营里程二、城轨地铁整体产量分析三、城轨地铁国产化率分析四、城轨地铁研制开发情况五、城轨地铁需求潜力分析六、城轨地铁发展前景预测

蜉蝣

BR报告|2021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调研报告

轨道交通装备是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主创新程度最高、国际竞争力最高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城市轨道交通按照国家标准共有7种制式,分别为地铁、轻轨、单轨、现代有轨电车、市域快轨和自动导向轨道系统(APM线),不同的制式有不同的适应性和特点(不同城轨交通制式的核心区别在于运输量,客流量是选择城轨交通制式的重要标准)。目前我国城轨交通制式以地铁为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低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66%、高收入国家的81%的平均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处于快速发展期。在此基础上,城镇化建设所形成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将进一步释放物流、人流等交通需求。城镇化率持续提升激活城轨市场需求潜力。从城轨运营线路长度及新增里程数看,2020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长度达到7978.19公里,新增1241.99公里,内地累计4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其中地铁占比达到了79%。轻轨217.6公里,占比2.73%;单轨98.5公里,占比1.23%;市域快轨805.7公里,占比10.1%;现代有轨电车485.7公里,占比6.09%;磁浮交通57.7公里,占比0.72%;APM10.2公里,占比0.13%。2020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城轨建设列入七大“新基建”之一,发改委明确提出“以轨道交通为重点健全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国家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发展新时期。从投资完成额看,2020年中国城轨产业完成投资额为5962亿。百睿智库(BR)认为,城轨作为“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重合领域,十四五期间轨道交通仍是重点发展领域,推测2021年轨道交通投资额增速为10%,达到6558亿元左右。从产业链看,轨道交通产业链主要包括设计咨询、建设施工、装备制造、运营与维护及增值服务五个环节,自身结构完整,其中铁路基础和整车制造领域市场份额较高。数据来源:安永报告从细分产业链通信系统看,据RT轨道交通统计,2020年,15家通信厂商分食通信系统市场蛋糕,中标总金额超过45亿。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登顶中标企业榜首,全年共计中标6个项目,中标金额达100385.37 万元,占据全年中标总金额的22%。其次是深圳市中兴系统集成技术有限公司,全年共计中标8个项目,中标总金额达88596.25万元。百睿智库(BR)通过对行业内相关企业的切实调研,秉承本报告对全球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市场发展特点、主要产品市场份额、各应用领域市场情况以及各代表企业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系统整理了重点企业调研数据、跟踪企业的发展动向,并前瞻性地分析了2021年行业发展前景,对企业提出了发展建议,输出《2021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调研报告》。为企业、政府、机构以及希望投资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人士,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版权说明: 本报告版权归百睿智库(BR)所有,仅供被授权企业公司内部使用,不得扩散给任何第三方使用。2021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调研报告目录第一章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概述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背景第二节 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历程第三节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阶段第二章 全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情况第一节 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现状一、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市场规模二、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区域分布三、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细分市场四、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竞争格局第二节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政策环境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政策对比第三节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现状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市场规模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区域分布三、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细分市场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竞争格局第四节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基础一、产业资金分析二、科研实力分析第三章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细分市场趋势分析第一节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细分市场分析第二节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整车趋势分析一、有轨电车二、地铁三、轻轨四、磁悬浮五、单轨交通六、市郊铁路第三节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车辆系统市场趋势分析一、信号通信系统二、车身配置三、电气系统四、牵引系统五、转向行走系统六、制动系统第四节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机电系统市场趋势分析一、综合监控系统设备二、通信系统设备三、信号与控制系统技术装备四、牵引供电系统技术设备五、车站设备第四章 中国轨道交通领域重点企业分析第一节 国际篇第二节 国内篇第五章 投资机会及经营策略建议第一节 中国轨道交通产业总体发展前景预测第二节 投资机会及建议第六章 风险提示第一节 宏观环境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汇率、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宏观政策等)第二节 产业政策风险第三节 产业链风险第四节 市场风险

忠狗

高端装备行业研究之动车组专题报告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轨道交通装备是“中国制造 2025”重点发展的十个领域之一,经过十几年 高速发展,取得国产化率和市场占有率的巨大提升,尤其是高铁成为中国制造 的一张名片,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十年,站在新起点上,中国城市 化率不断提升、一带一路持续推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现,中国轨道交通装 备产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招商银行研究院将以产品(动车组、机车和地铁 等)和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和中游部件等)两种视角发布多篇研究报告研究分 析未来轨道交通装备的市场规模以及上游产业发展趋势。2013-2019 年,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和动车组采购金额连续六年处于高 位,驱动高铁通车里程与动车组保有量持续高增长。截至 2019 年底,中国运 营高铁线路达3.5万公里,占全球2/3以上,共配属动车组3665组,占世界高 速列车总数的 3/4 以上,其中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 号”配属 280 列,国产化率达 85%以上,大幅高于“和谐号”70%左右国产 化率。对此市场不禁有疑问,如此之高的市场保有量是否意味着动车组市场趋 于饱和,“复兴号”国产化率提升体现在哪里?本篇报告将研究回答以上两个 问题。1. 中国高铁建设方兴未艾,动车组需求增量不减1.1 城市化建设将推动中国高铁网络进一步完善 铁路是伴随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起来的交通方式,高速铁路与城市化两者 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化不断加深,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发展导致 城市空间结构改变,最终促使城市经济区域布局变化,区域经济圈、城市群以 及都市圈应运而生。区域间、城市群间的人流、物流都释放出对准时、安全、 快捷交通的需求。凭借在中短途干线运输、支线城际运输中的主体地位,高速 铁路成为城市化建设必然要求。另一方面,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势必加速人流、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将促进卫星城市与中心城市以及城乡之间的重 新布局,加快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城市化推动中国大陆开启两波高铁建设浪潮,目前处于第二波浪潮中期。 2004 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规划建设“四纵四横” 200 公里/小时客运专线,拉开第一波高铁建设浪潮序幕。至 2015 年底,全国 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 1.9万公里,跨区域快速通道基 本形成,四大板块(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实现高速铁路联通。至此中国 高速铁路骨干网初步形成,解决有无问题后,中国高铁的区域结构性问题走到 台前。中国高铁的区域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环渤海和华东地区与中西部和东北 地区高铁网络覆盖率的巨大差异。考虑到经济以及人口规模,预计以湖南、湖 北等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将成为下一步解决高铁网络结构性问题的首要突破口。面对路网布局尚不完善,部分重点区域间、主要城市群间快速通道通而不 畅,部分跨区域通道运力紧张的结构性问题,国务院于 2016 年修编新的《中 长期铁路网规划》开启第二波高铁建设浪潮。在“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基础上, 于 2025 年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 充的高速铁路网。展望至 2030 年实现省会城市高速铁路通达、区际之间高效 便捷相连。我国目前正处于第二波高铁建设浪潮中期,高快速铁路建设将拉动 动车组车辆保有量进一步扩大。此外规模更外庞大的普通铁路电气化改造(包 括县际铁路建设等)有望延续至 2035 年后。1.2 铁路网建设支撑动车组需求增量保持稳定 1.2.1 “复兴号”将成为中国铁路客运主力产品 高速列车采用动车组型式。动车组是由动车与拖车组成、固定编组使用的 车组。动车组往返不需掉转车头或摘挂机车,非常适合高速铁路高密度公交化 穿梭运行。因此,高速铁路旅客列车普遍采用动车组型式。“复兴号”(CR)将成为中国铁路客运主力产品。国铁集团(铁路总公 司)将所有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在创新生产的动车组车辆命名为“和谐号” (CRH)动车组,包括 CRH1、CRH2、CRH3、CRH5、CRH6 及 CRH380 型动车组。“复兴号”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是继“和谐号”之后推 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列车。CR 是 China railway 的缩写,即“中国铁路”,三个级别为CR400/300/200,数字表示最高时速, 持续运营时速分别对应 350/250/160 公里,适用于我国高快速铁路和普通电气 化铁路等。“复兴号”于 2018 年首次上线运行,将陆续替代现有“和谐号” 和 25T 型铁路客车(绿皮车),成为我国下一代主力铁路车辆。1.2.2 未来 5-10 年复兴号订单规模约 5000 亿元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 2025 年铁路网规模达到 17.5 万公里左右, 其中高速铁路 3.8 万公里左右(不包括城际快速铁路),其中高速铁路基本连 接省会城市和其他 50 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覆盖全国、 以省会城市为支点覆盖周边的高速铁路网。展望到 2030 年,基本实现内外互 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联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根据 《规划》中未建成的干线高速铁路和支线快速铁路计算,未来 5-10 年将新建 通车高速铁路(包括城际快速铁路)23000 公里以上,从而拉动动车组保有量 同步增长。根据我国动车组保有量和高铁运营里程测算,动车组密度约为 0.8 辆每公里,未来 5-10年高快速铁路新增动车组需求约为 2300标准组,将保持 “和谐号”时代年新增约 400 组水平。此外,CR200 型动车组对 25T 客车的替代不应被忽视,考虑到 2019 年 CR200 型动车组采购超百列,预计未来 5-10 年总订单量有望超 1500 列。展 望未来 5-10 年,复兴号总订单规模有望超 4000 标准组(列),约合 5000 亿 元市场规模,年均 500-1000 亿元,不会低于“和谐号”时代水平。1.3 全球市场:高铁建设看中国 亚洲是高速铁路的主要市场。根据中国国家铁路局最新数据,截至 2019 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 3.5万公里,占全球 2/3以上。据 UIC于 2017 年 4 月发布的《High Speed Lines In the World》报告,全球远景规划高铁里 程达 5.08 万公里,亚洲规划高铁里程占全球达 66%,欧洲占比 23%。金砖国家是高速铁路重要增量市场。俄罗斯高速铁路未来规划里程达 2978 公里,超过欧洲老牌高速铁路大国的法国(1786 公里)和西班牙(1327 公 里),排名欧洲国家首位;印度高速铁路未来规划里程达 4630 公里,超过泰 国(2877 公里)和越南(1600 公里)等东南亚国家;南非高速铁路未来规划 里程达 2390 公里,在除亚洲和欧洲之外的世界各国中排名首位。未来 5-10 年,中国仍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高铁市场。从存量上看,截至 2019 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3.5万公里,占全球 2/3 以上;配属动 车组 3665 组,占世界高速列车总数的 3/4 以上。增量方面,从 2018-2020 年 短期规划来看,亚洲(除中国外)与欧洲合计规划里程不足中国年通车里程一 半,且按时完工率极低(国外高铁建设拖期严重)。长期规划上,采用与真实 需求更吻合的中国工程院通过各国铁路网规划统计的数据,未来 20-25 年,国 外高速铁路建设规划在 1.5-3万公里之间,与中国未来 5-10年规模相当。未来 5-10 年高速铁路市场看中国,中国决定全球市场格局。1.4 市场格局:地区垄断,中车一枝独秀 高速铁路牵扯到国家命脉有着特别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加之有着较高的 进入壁垒,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地区垄断局面。背靠巨大的国内市场,加之 高达95%的市场占有率,中国中车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商。 全球主要高铁制造企业包括:业务重心集中在北美、德国和英国等欧洲地区的 加拿大庞巴迪(阿尔斯通收购,尚需反垄断调查通过);业务集中在欧洲和北 美地区的法国阿尔斯通;在全球均有一定业务布局的德国西门子;业务集中在 亚太的日本川崎重工等。其中,西门子、庞巴迪和阿尔斯通在欧洲的市场份额 合计在 60%-80%之间,基本垄断欧洲市场。根据最新一期年报数据,中国中 车轨道交通装备收入独占行业第一梯队,位列全球第一,超过 1200 亿元,远 高于分列二三位的西门子和阿尔斯通。地区垄断格局下,兼并重组成为新进入者发力成熟市场或应对竞争的优先 选择。2014 年开始,日本日立将轨道交通总部迁往欧洲,并收购意大利安萨 尔多布雷达公司,发力欧洲市场;2015 年中国南北车合并,增强国际市场竞 争力;同年,阿尔斯通置换得到了 GE 的轨道交通信号业务,进一步强化信号 技术水平,并强化了其在北美市场的存在;2017 年,阿尔斯通与西门子签署 谅解备忘录,以联合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后被反垄断部门拒绝;2020 年阿尔斯通收购庞巴迪(尚需反垄断部门通过),以强化在北美、欧洲市场的 存在,应对中国中车等竞争对手竞争。频繁的兼并重组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 升,并增大了竞争对手争夺市场的难度,预计西门子、川崎重工等企业后续亦 会有兼并重组可能。 考虑到全球竞争格局与市场结构,加之贸易保护主义重现,对外技术合作 与市场拓展难度加大,未来 5-10 年国内市场仍是中国高铁制造企业发展的最 重要驱动力。在车辆上游设计与下游总成已经被中国中车垄断情况下,复兴号 上线运营意味着中国动车组中游部件产业进入全新时代。2. 动车组产业链:复兴号开启国产动车新时代动车组产业链包含的技术体系十分复杂,通常可总结为“九大关键技术” 和“十大配套部件”。“九大关键技术”包括动车组总成、转向架、车体、牵 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牵引控制、网络控制、制动系统,其中国 内企业在牵引系统、转向架和制动系统领域的技术突破是“复兴号”国产化率 提升的关键所在。以九大关键技术大面积国产化为基础,复兴号形成以关键原材料、关键部 件、关键系统为核心的国内完整产业链,国产化率超过85%,大幅高于和谐号 70%水平。随着对和谐号的逐步替代,高国产化水平的复兴号将使动车组产业链中本土企业份额进一步增加,新入企业将取得远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速。垄断 上游设计和下游总成的中国中车将受益于国产化率提升,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2.1 上游设计+下游总成:中车垄断 作为由政府主导的政策性较强的行业,中国高速铁路列车总成自发展伊始 就奠定了本土企业垄断的格局。2003 年原铁道部明确了将从国外引进时速 200 公里动车组和 300 公里以上高速动车组。2004 年国务院通过《中长期铁 路网规划》,规划超过 1.2 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组织时 速 200 公里动车组项目采购招标。公告明确投标企业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境内合法注册的,具备铁路动车组制造能力,并获得拥有成熟的时速 200 公 里铁路动车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国外合作方技术支持的中国制造企业(含中外 合资企业)”。2005 年 6 月又启动了时速 300 公里动车组采购项目。最终川 崎重工、阿尔斯通和西门子分别与中车青岛四方、中车长客和中车唐山机车签 订技术转让协议,由此,中国动车组市场形成中车四方庞巴迪(中车四方与庞 巴迪合资企业)与中国中车的垄断格局。中国中车旗下各大研究所是动车组列车本土化的重要技术支撑。目前我国 轨道交通车辆装备研发设计企业主要有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大连电力牵引研 发中心、大连机车研究所、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 承担任务各有侧重点。2004 年时速 200 公里动车组招标每包有 20 列,根据招标书的规定,每个 包里包括1列原装进口的原型车,2列散件进口,在国内完成组装,剩余17列 为国产化列车,国产化水平按步骤逐渐提高,到最后一列时国产化率要达到 70%。以此为起点,中国动车组背后的庞大中游产业链登台亮相。 2.2 中游部件:关键部件领域新入企业迎发展良机 转向架、牵引系统和制动系统合计占动车组总成本达 42%,对应约 2100 亿新车市场规模。太原重工、马鞍山钢铁、晋西车轴、重庆凯瑞、中车赛德、 北京纵横和天宜上佳等在各自领域打破国外垄断的企业迎来发展良机。2.2.1 转向架 转向架构成走行部,能够引导车辆沿轨道运行,并把车辆的重量和货物载 重传给钢轨,每个转向架由两组轮对、轴向油润装置、侧架、摇枕、弹簧减震 装置等组成。转向架构架和轮对是动车组转向架核心技术部件。国内动车组转向架主要总成企业有中车青岛四方、中车长客、中车南京浦 镇等,市场基本被中车下属企业及分支机构垄断,但轮对、齿轮箱和轴承等关 键零部件在“和谐号”时代仍被国外垄断(智奇相当于国外企业在中国的代 理)。在“复兴号”供应体系中,太原重工、马鞍山钢铁和晋西车轴已经打破 外资在轮对领域中的垄断地位;中车戚墅堰与重庆凯瑞的齿轮箱产品已经应用 在复兴号上,形成部分国产替代;轴承产品仍然被外企垄断,瓦房店轴承和洛 阳轴承的相关产品测试中,应给予关注。 2.2.2 牵引系统 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由 2 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动力单元组成,1 个基本动力 单元主要由 1 台主变压器、2 台牵引变流器、8 台牵引电机组成。“复兴号” 与“和谐号”的牵引系统国产化水平都处于较高水平(75%以上),市场基本 被铁科院下属北京纵横和中国中车下属的时代电气与永济电机垄断。相比之下,中车赛德成为复兴号受电弓总成企业之一,进一步提升了复兴号国产化率。目 前受电弓的碳滑板材料主要依赖从法国和德国进口,是实现牵引系统完全国产 化的最大障碍。2.2.3 制动系统 列车紧急制动主要是依靠车辆制动系统中的制动盘和闸片摩擦实现,闸片 性能对制动效果至关重要。高速动车在紧急制动时对制动装置功率要求非常严格,列车的制动功率与车速呈 3 次方关系,即列车速度提高 1 倍,制动功率需 要增加 7 倍。列车的紧急制动主要是依靠车辆制动系统中的制动盘和刹车片摩 擦实现的,而制动系统中刹车片的性能好坏对列车制动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和谐号制动系统 70%以上市场份额被德国克诺尔占据,在“复兴号”供应 链中,本土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北京纵横和中车戚墅堰打破克诺尔和法维莱在 制动盘和制动夹钳领域的垄断;天宜上佳、博深工具等企业实现制动闸片自主 化。3. 后市场:千亿市场近在咫尺中国动车组市场处于由中周期向后周期过渡阶段,后市场即将开启。根据 SCI Verkehr 统计显示,2016 年我国轨道交通运营维修后市场的市场规模占整 车市场规模的比重约为 26%,相比于日本(62%)、美国(61%)和德国 (59%)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动车组起步晚、发展 迅速,尚未进入大规模的市场维护阶段。随着动车组服役年限增加、存量提升 以及高铁网络趋于成熟,动车组市场必然从增量转向存量。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定期检修、状态检修和事后检修 3 种方式,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定期维修为主,状态检修为辅的轨道交通车辆检修 制度。动车组定期维修分为五级:一级检修属于运用范畴;二级检修在一级检 修基础上增加部分检修项目,同时提高检修深度;三级检修为重要部件检修, 在动车段或厂修完成;四级检修为系统分解检修;五级检修为对整车全面检修。目前我国动车组的检修基地有北京、武汉、广州、上海、沈阳、成都和西 安,国铁集团下属的七大动车组检修基地辐射全国,主要负责动车组的三四级 高级修,五级修通常由青岛四方、长客、唐山机车三家主机厂商负责。根据维修周期计算,在 12年中动车组检修一般包括两次三级修、一次四级 修和一次五级修共四个高级修周期。三级修价格一般占整车价值的 5.5%,四 级修占 12%,五级修占 23%。截至到 2019 年底,动车组保有量约为 3665 组, 自 08 年上量运行至今已有 11 年,即将进入五级检修,后市场即将开启。预计 未来 12 年动车组高级修市场空间至少为 4000 亿元,平均一个周期 1000 亿 元。规模巨大的动车组保有量和后市场将会释放出庞大的配件市场。动车组运 营期间需要经常维修更换的部件有刹车片、受电弓、轮对、门系统、连接器、 牵引电机、空调等。维修更换频繁的部件领域将孕育出重大投资机会。维修更换频繁的部件领域主要包括动车闸片和车轴轮对。制动闸片即刹车 片,每辆动车下四个轮对,每个轮对四个闸片,每列动车配 128 片闸片,闸片 均价 2000-4000 元/片,每年更换 2.5 次,动车组每年动车闸片需求至少为 30 亿元,约为新车闸片市场规模 20 倍,本土供应企业主要包括天宜上佳、浦然 轨道交通、博深工具等。动车组车轴轮对主要本土供应商为智奇铁路设备、晋 西车轴、太原重工和马鞍山钢铁等,年市场规模约为 40 亿元,约为新车轮对 市场规模 3 倍。4. 业务建议在可见的中长期内,中国仍是全球高速铁路发展的最重要驱动力,考虑到 全球地区垄断格局、贸易保护主义重现以及可能的政治影响,应优先关注企业 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增量上看,在高铁建设投资已然处于高位且增量有限的情况下,建议关注 能够受益于“复兴号”量产的新入产业链企业,以及受益后市场开启的子领域。 从存量上看,未来 5-10 年中国铁路建设将保持中高速,动车组市场有保证。 占据产业核心的企业将保持稳健经营,建议关注相关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区域方面,长春、青岛仍是中国中车最重要的生产基地,是动车组中游部 件产业向中国转移时选址的优先选择,同时复兴号上量运行将为南京带来更多 业务增量,建议相关分行关注当地投资机会。(报告来源:招商银行)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贵贱有时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装备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工程项目。承办单位 长春万丰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暂定名)注册资本:1亿元。注册地址: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经营范围:工业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实业与科技投资、生产、研发、销售。建设地点:本项目拟选场址位于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地块位于丙一街以东、甲二街以西、丙八路以南、甲一路以北。建设规模:本项目建成后,年产222套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装备。建设内容:本项目拟新建厂房、行政主楼、宿舍等,建筑面积共计57460m2,购臵加工、检测等设备638台/套,同时建设配套的供电、供水、暖通等公共设施。建设进度计划:本项目计划从2018年4月开始前期工作,2018年10月动工,2020年9月底竣工验收,建设期30个月。总投资及效益情况:本项目总投资为65167万元,包括建设投资45809万元,流动资金19358万元。所需全部资金拟用自有资金解决。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13.90%,投资回收期(静态,税后)8.56年,项目的盈利能力较好。研究结论与建议: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装备市场前景良好。项目厂房建设规模合理,设备排布紧凑,工艺稳定,设备先进。项目投资规模合理,各项财务指标较好,具备较好的盈利能力。综上,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是可行的。为保证项目盈利能力,建议公司在产品系统集成度、智能化方面不断提高,开发新领域客户,落实产品开发资金,掌握技术储备。股东情况:长春经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经开公司”)为本项目建设单位的100%控股股东。股东名称:长春经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6503.288万元公司类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民营控股)公司住所:长春市自由大路5188号经营范围:工业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实业与科技投资、生产、研发、销售。长春经开公司原名“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经长春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长体改联字[1993]129号文批准,于1993年3月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注册资本为18,000万元。1999年7月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字[1999]89号文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境内上市的人民币普通股7,500万股,并于1999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挂牌交易,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25,500万元。经过2000年5月实施的送股利润分配方案和2003年6月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行字[2003]51号文核准实施配股之后,长春经开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5,771.76万元。2004年6月公司名称变更为长春经开公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6月2日实施每10股转增3股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转增后注册资本增至46,503.29万元。截至2017年9月30日,长春经开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46,503.29万股。2020年的具体目标: 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实现突破。研发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支撑软件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30%。发展基础明显增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基本完善,制(修)订智能制造标准200项以上,面向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及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初步建立。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培育4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基本建立。重点领域发展成效显著。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50%,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普及率超过20%,运营成本、产品研制周期和产品不良品率大幅度降低。市场分析: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装备快速增长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装备经历高速增长,主要原因是更快的制造业周期和更高的柔性化加工要求。在新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背景下,各种类型的制造企业都需要加快自动化变革,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装备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装备处于机器人产业链的下游应用端,为终端客户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其负责工业机器人应用二次开发和周边自动化配套设备的集成,是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应用的重要组成。只有机器人本体是不能完成任何工作的,需要通过系统集成之后才能为终端客户所用。相较于机器人本体供应商,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装备供应商还要具有产品设计能力、对终端客户应用需求的工艺理解、相关项目经验等,提供可适应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标准化、个性化成套装备。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机器人本体(单元)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下游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装备是机器人商业化、大规模普及的关键。本体产品由于技术壁垒较高,有一定垄断性,议价能力比较强,毛利较高。而系统集成的壁垒相对较低,与上下游议价能力较弱,毛利水平不高,但其市场规模约3倍于本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