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初试专业课科目考试已经结束了,文都考研网及时为大家整理2021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各位考生有帮助,本文整理:2021考研中医临综真题考后点评。首先,先祝贺各位21考研的学子,今天过后,将是新的开始,不管考试成绩好坏,都是人生一次不错的转折点!对于如何学好中医临综专业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属于导学,学会考研专业课怎么复习,大概考察哪些内容及科目就可以了。第二步属于基础学习,基础学习需要的不是把每个知识点都记住,而是要能够把笔记做好,知道哪里是重点,尽量去记忆,重点放在中基中诊中药方剂四个科目即可。第三步是强化阶段,需要高强度背诵知识点,中药方剂此时变成了中医里的英语单词,需要每天巩固一定的数量,反复学习,其他几个科目需要以背诵记忆为主,最 佳是精准记忆,一字不差最 好。最后是冲刺阶段和押 题阶段,这个阶段是背诵必考点,掌握做题技巧,充分为考试及模拟考场状态做准备。例如,在做题中掌握题眼做题法,可以快速且准确的帮助你们解决病历题。阴虚的题眼有且只有四个:烦;盗汗;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气虚题眼:乏力;气短;神疲;动则加重等。在2018年考研真题的第42题:患者女性,54岁。糖尿病史3年,近来胸胁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动则益甚,倦怠乏力,舌质淡红少津,脉细。治法宜选用A.益气温阳,活血通脉B.温补阳气,振奋心阳C.益气养阴,活血通脉D.滋阴清热,养心和络四个选项就可以快 速通 过题眼做题法定出气阴两虚,从而选择C选项。除了技巧还可以通过锻炼真题试卷来掌握真题题号对应的知识点,从而对考试更加的得心应手,让自己在考场上更加有信心。接下来的就是拿下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10月28日】 考研余53日大助攻! 中医考研Anki 极致真题库 中医诊断学与中药学已经落地了 统计为3400张卡片!相关同仁找我领取! 西医综合5门科目19110张卡片已经全部落地用法介绍:1.这个真题其实是一个题海,可以当 搜索器用!直接搜索年份加题号就能直接找到那个题!比如搜索2019N30A 三秒钟就能直接定位,然后用预览功能直接搞定!直接爽歪歪2. 可以当医考帮用!点击左下角按钮 直接展现每个题目的所有解析,就达到了医考帮模式!3.命题人模式:可以跨学科纵向 检索相关关键词!比如搜索 低白蛋白血症 就把内科学 肾小球疾病 和病理学的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 有关考点搜索出来了!呜呼太爽了 4.筛选记忆 :可以把相关搜索拎出来单独形成数据进行循环记忆!搞定之后再还原就行!5.可量化的学习:比如说每一块学习 100张卡片,然后再设置新学习为零,复习全部!就可以学完100张之后复习了!可量化心中有数 想学多少学多少!6.等等其他优势不再列举 现在已经全部完成中医综合 西医综合重点知识和真题库 相关部分,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张剑黄皮书Anki一盘棋,考研政治历年 选择题分析题,会做肖8,308护理综合,西医执业医师!评论区为中药学真题库!
以下考题来自考生回忆版,如有错误请大家留言指正。一、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1.5分:第3781小题,每小题2分:共1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叙述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A. 尝贵后贱.可至脱营B. 形与神俱,不可分离C.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D. 四季变动,脉与之I-.下2. “地气上而为云,天气下而为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体现的气机形式 是A. 气与形之间的转化B. 形与形之间的转化C. 气与气之间的转化D. 形体自身的更新转化3. 下列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 佐金平木B. 泄心淸肝C. 疏肝健脾D. 培土制水4. 《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的含义是A. 肾阳帮助脾胃的运化功能B. 肾气的固摄主司二便的排泄C肾为封藏之本,主司精的藏泄D. 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主司尿液的生成与排泄5. 卫气的分布特点是A. 熏于肓膜,散于胸腹B. 上出息道,下走气街C. 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D. 以三焦为通道,流经五脏六腑6. 贯股,入肺,络心的经脉是A手少阴心经B足少阴肾经C足太阴脾经D足厥阴肝经7. “|大|于湿,首如裹”,(《素问生气通天论》)主要反映的是A湿为阴邪,易伤阳气B湿性黏滞,易阻气机C湿性秽浊,蒙蔽心窍D湿性重浊,阻遏消阳A真.实假虚8. 因脾虚运化无力而肮腹胀满疼痛,时作时止A 真实假虚B真虚假实C虚实夹杂D由虚转实9. 下列有关标本的表述,错误的是A.正气为本,邪气为标B. 症状为本,病因为标C. 先病为本,后病为标D. 里病为本,表病为标10. 下列选项中,属于紧脉所主病症的是A. 气滞B. 疼痛C. 血瘀D. 惊恐11. 下列证型中,不属于白色主证的是A. 气虚证B. 阳虚证C. 实寒证D. 内湿证12. 下列各组舌象中,均可见于阴虚证的是A. 裂纹舌、 瘦薄舌B. 裂纹舌、强硬舌C. 点刺舌、短缩舌D. 瘦薄舌、吐弄舌13. 以浮、细、无力而软为特征的脉象是A. 伏脉B. 弱脉C. 濡脉D. 微脉14. 证见发热重恶寒轻,鼻流黄涕,心悸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可见于A. 表寒里热B. 表里俱热C. 表里俱实D. 表里俱虚15. 下列选项中,属于风淫证表现的是A. 手足震颤B. 手足蠕动C. 肢体麻木D. 皮肤瘙痒16. 胸胁胀满,咳嗽转侧引饮,苔白滑,脉弦A. 痰证B. 饮证C. 水停证D. 湿证17. 症见牙龈肿痛,舌红,脉滑数A. 胃火炽盛B. 小肠实热C. 肝胆湿热D. 肺热炽盛18. 眩晕,而红耳赤,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有力者,证属A. 肝阴虚证B. OI PH上亢C. 肝火炽盛D. 肾阴虚证19. 解表宜生用,止泻宜煨用:A. 防风B. 葛根C. 升麻D. 苍术20. 治疗饮食积滞,泻而不畅的常用药是A. 火麻仁B. 大腹皮C. 大黄D. 甘遂21. 既能治疗风寒湿痹,又能治疗疥癣、湿疹的药物是A. 海桐皮B. 威灵仙C. 川乌D. 桑枝22. 惹茂仁具有而茯苓不具有的功效是A. 清心除烦B. 健脾C. 宁心安神D. 解毒散结23. 具有理气宽中,行气消胀药效的药物是A. 荔枝核B. 枳壳C. 川楝子D. 甘松24. 自然铜和苏木的共同功效是A.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B. 活血化瘀.续筋接骨C.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D. 活血化瘀,疗伤止痛25天南星的功效A.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B.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消痞散结C. 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D. 温肺化饮,祛痰开窍,散结消肿26. 苏合香丸入丸散服的剂量A. 0.06-0.1gB. 0.3-1gC. 1.5-3gD. 5-10g27. 可用牡蛎不用龙骨的是A. 肝阳上亢.头痛眩晕B. 肾虚不顾,遗精滑精C. 瘗痂痰核,症瘤积聚D. 心神不宁,失眠多梦28. 蒿苓清胆汤的组成里所包含的药物A. 半豆、青皮B. 枳壳、竹茹C. 白术、茯苓D. 茵陈、滑石29. 以下方剂中含有白芷,芍药,黄芩,桔梗的是A. 柴葛解肌汤B. 九味羌活汤C. 大秦充汤D. 防风通圣散30. 木香槟榔丸的功用A. 消导化积,清热祛湿B. 润肠泄热,行气通便C. 行气导滞,攻积泄热D. 清热通便,行气活血31. 下列滋阴填精,益气壮阳为功效的方剂为A. 右归丸B. 肾气丸C. 地黄饮子D. 龟鹿二仙胶32. 患者大便秘结,腹胀满硬,神倦少气,口干咽燥,唇焦舌裂,苔焦黑燥裂, 脉沉细.宜用A. 麻子仁丸B. 増液承气汤C. 调胃承气汤D. 新加黄龙汤33. 患者下肢暗红微肿灼热,局部溃烂腐臭,疼痛剧烈,发热口渴,开红,脉数A. 五味消毒饮B. 四妙勇安汤C. 仙方活命饮D. 黄连解毒汤34. 下列方剂中,既能体现涩补兼济,又能体现心肾并调的是A. 缩泉丸B. 天王补心丹C. 金锁固精丸D. 桑螺靖散35. 配伍中重在健脾,辅以利湿去浊.稍佐疏用的方剂A. 完带汤B. 四君子汤C. 补中益气汤D. 痛泻要方36. 下列方剂中,适用于肺肾阴虚,痰湿内盛证的是A. 导痰汤B. 涤痰汤C. 金水六君煎D. 半夏白术天麻汤37. 男性,37岁。2天前因天气炎热长时间吹空调后出现咳嗽,咯吐白稀痰,白 服甘草片后症状缓解不明显。遂来诊,刻下症咳嗽声重,咯吐白痰.咽痒伴鼻塞, 流淸涕,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其治法宜选用A.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B. 疏风淸肺,润燥止咳C.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D. 疏风宣肺,止咳化痰38. 女性,55岁。平素手足不温。1周前晨起外出活动时,突发心前区憋闷疼痛, 疼痛剧烈,心痛彻背,心悸,舌苔薄白,脉沉细,可选用的处方是A. 血府逐瘀汤合左归丸B. 瓜篓雄白白酒汤合涤痰汤C. 参附汤合右归丸D. 枳实殖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39. 女性,28岁。昨晚I大I饮食不洁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赤白相 兼,肛门灼热,舌苔黄腻,脉滑数.宜选用A.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B. 清肠化湿,调气和血C. 调和气血,消食止泻D. 温中清肠,调气化滞40.女性,70岁。大便难解,欲便不得出,用力努挣后汗出短气,便后乏力,舌 苔薄白,脉弱,治宜选用A. 黄芷汤B. 润肠丸C. 济川煎D. 济生肾气丸41. 女性,45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劳累即发,神疲乏力,唇甲色淡,心悸 不寐.舌淡苔薄白.脉细A. 天麻钩藤饮B. 归脾汤C. 半夏白术天麻汤D. 右归饮42. 男性,72岁。支气管哮喘病10年,抽烟史40年。10天受凉感冒,经治疗后 体温恢复正常,鼻塞,关节疼痛症状消失,刻下症:喘息不得平卧,咳痰淸稀、 下肢浮肿,心悸,面唇有紫,怕冷,苫淡苔白骨.脉沉数。选方用A.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B. 真武汤合五苓散C. 小育龙汤合涤痰汤D. 补虚汤合参蛤散43. 男性,56岁。恶寒发热,品塞流涕,咳嗽,痰白,乏力气短,自汗,舌淡苔 薄白,脉浮无力。治法宜用A. 辛凉解表,疏风清热B.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C. 益气养阴,疏风解表D. 益气解表,调和营卫44. 男性,65岁。慢性支气管哮喘病史20年。平时动则汗出,喘促气短,语声低 微,舌淡,苔白,脉弱,治法宜选用A. 健脾益气B. 补肺益气C. 敛肺平喘D. 补肾纳气45. 男性,33岁。两天前与朋友聚餐后出现胃痛。刻下症:胃痛剧烈,痛处拒按, 呕吐酸腐,大便两日未行,舌苔黄燥,脉沉滑。治宣选用保和丸合A. 香蕾散B. 枳实导滞丸C. 清中汤D. 大承气汤46. 女性,25岁。三年前感冒后出现双侧眼睑水肿,继而全身水肿,伴有发热咽 痛。经西医治疗后水肿缓解,近三年水肿时轻时重,此次无明显诱因双下肢水肿 加重,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小便短少,四肢倦怠,纳呆便漉,舌淡苔白腻,脉沉 缓A. 实脾饮B. 胃苓汤C. 越婢加术汤D. 真.武汤47. 女性,60岁。2型糖尿病10年。口渴引饮,饮食减少,伴体重下降,精神不 振,四肢乏力,体痩,舌质淡红,苔白而F,脉弱,治宜选用A. 七味白术散B. K女煎C. 消渴方D. 六味地黄丸48. 某患者,3月前晚上未盖衣被后,刻下症:关节疼痛,阴雨天加重,其治法是A.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B. 化痰行瘀,蠲痹通络C. 散寒通络,祛风除湿D.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49. 女性40岁。平素心悸不安与家人争吵后出现心痛、胸闷、心胸刺痛、唇甲青 紫、唇暗舌有瘀斑A. 柴胡疏肝散B. 安神定志丸C. 参附汤合右归饮D. 瓜萎旌白白酒汤50. 男性,36岁。一个月前因夜间睡眠没有盖被子受凉后出现腰痛.转展难侧, 酸痛困重,屈伸不利,舌质淡,脉迟缓,治法宜选用A. 祛风除湿,舒筋止痛B. 散寒除湿,温经通络C. 活血化瘀,通纟备止痛D. 补肾壮阳.温煦经脉51. 女性52岁。平素情态抑郁,一周后胸肋疼痛,发热恶寒交替,口苦口 F, 头痛心烦,舌苔薄白,脉弦A. 小柴胡汤B. 逍遥散C. 柴胡疏肝散D. 当归四逆散52. 下列符合“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是A. 针刺丰隆治疗癫狂B. 针刺阴谷治疗膝痛C. 针刺通里治疗咽痛D. 针刺鱼际治疗失语53. 下列有关毫针单式补泻手法的叙述,属于补法的是A. 徐徐刺入,急速出针B. 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刺入C. 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岀针D捻转手法向后重,向前用力轻者54. 下列选项属于远部取穴的是A. 咳嗽选风门B. 不寐选神门C. 胃痛选内庭D. 多汗选复溜55. 治疗郁证的主穴是A. 内关、部门、膻中、心俞、巨阙B. 水沟、大椎、内关、中冲、劳宫C. 内关、水沟、后溪、太冲、丰隆D. 印堂、百会、内关、太冲、神门(56-58题共用题干)男性,40岁。因饮食不规律5年前出现胃脘部疼痛,经治疗后好转.胃痛 时发时止。1天前因受凉后疼痛加重.遂来就诊。刻下症见:胃痛隐隐,喜温喜 按,神疲纳呆,大便澹薄,手足不温,片淡苔白,脉迟缓。56. 辨证为A. 湿热中阻证B寒邪克胃证C. 脾丹虚寒证D. 瘀血停胃证57. 选方为A.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B. 良附丸合香苏散C. 黄芭建中汤D. 木香黄连汤58. 若患者伴有泛酸,治宜选配A. 海螺蜻、煅瓦楞子B. 干姜、姜半夏C. 黄连、髙良姜D. 陈皮、竹茹(59-61题共用题干)男性,30岁。乙肝病毒肝炎病史2年。逐渐出现虹膜黄染,皮肤变黄,伴 舌淡不渴,头身困重,腕腹胀满,大便澹,舌谈苔腻,脉沉迟。59. 辨证为A. 阳黄之热重于湿B. 阳黄之湿重于热C. 阴黄之寒湿困脾D. 阴黄之瘀血阻滞60. 治宜选用A. 茵陈术附汤B. 茵陈蒿汤C. 整甲煎丸D. 茵陈四苓散61. 患者经上述治疗后黄染逐渐消退,仍见脱腹痞,肢倦乏力,胁肋隐痛,不欲 饮食,舌苔薄白,脉弦,宜选用A. 一贯煎B. 归芍六君子汤C. 逍遥散D. 黄芷益气汤(62-64题共用题干)男性,60岁。黄疸反复发作数十年。出现腹大胀满如蛙腹,晨轻暮重,肢 冷浮肿,血色苍黄,痞闷纳呆,舌胖苔白,脉沉细62. 其证候是A. 水湿困脾证B. 气滞湿阻证C. 脾肾阳虚证D. 川脾血瘀证63. 治宜选用A. 调营饮B. 附子理苓汤C. 实脾饮D. 肖苓汤64. 若出现腰膝酸冷,则应该加A. 山茱英、山药B. 木瓜C干姜、白术D. 淫羊帽、肉女蓉(65-67题共用题干)男性,52岁。近1月出现吞咽时有梗阻感,胸膈痞满,情绪抑郁时加重,嗳气频作,口 F咽燥,大便秘结,苫红,苔薄腻,脉弦滑65. 其证候是A. 肝气郁结证B瘀血内结证C. 津亏热结证D. 痰气交阻证66. 治方运用A. 沙参麦冬汤B. 启膈散C. 通幽汤D. 柴胡疏叶散67. 所选的治法是A. 补气健脾B. 化痰健脾C. 温补脾肾D. 化痰降逆(6870题共用题干)男性,59岁。高血压病史10年。昨日中午突发头晕目眩,语言不利.左侧 肢体软弱无力,口黏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68. 针灸治疗宜主选A. 任脉,手少阴,足阳明B. 督脉,手太阳,足太阴C. 督脉,手厥阴,足太阴D. 任脉,手厥阴,足少阳69. 其配穴A. 太冲、太溪、足临泣B. 曲池、内庭、丰隆C. 丰隆、合谷、阴陵泉D. 气海、血海、足三里70. 该主大的治法A. 平肝潜阳,疏风通络B. 活血止痛,疏风通络C. 祛风化痰,疏风通络D. 清热化痰,疏风通络(7173题共用题干)女性.46岁。近半年烘热汗出,情志不宁,行经或前或后,伴头晕日眩. 心烦易怒,胸胁胀满,舌红少苔,脉弦细。71. 针灸治疗除任脉、相应背腧穴外还应选取A. 足太阴经B. 足厥阴经C. 足少阴经D. 足少阳经72. 其主穴是A. 中极、三阴交、带脉、脾俞、白环俞B. 关元、三阴交、肾俞、足三里C. 气海、三阴交、太溪、肾俞、用俞D. 气海、三阴交、脾俞、足三里73. 其配穴是A. 志室、命门B. 照海、涌泉C. 中肮、丰隆D. 风池、太冲74. 一般认为职业是人们常规谋生的手段,而专业是对公众期待的责任冇公开承 诺的职业团体。以下对医学专业叙述不正确的有A. 医学专业需要通过系统的训练B. 医学专业没有既定的职业目标C. 医学专业的定位高于利益需求D医学专业要求专业共同体自律75. 下列医生在与患者的语言交流中,属于恰当沟通用语的是A. “不检查,一切后果自负”B. “医学上的东西,跟你说多了你也不懂”C. “我们只管看病,其他事情管不了”D. “请按医嘱服药,病情有变化随时就诊”76. 女性.19岁、海外留学回国休假,患者诉出国后月经不调,担心因不适应国 外气候身体出现问题,此时最佳的诊疗是A. 关注月经异常情况并予以诊疗B. 关注月经情况,了解患者在国外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予以诊治C. 关注月经情况,了解患者在国外的社会适应性并予以诊治D. 关注月经情况,了解患者在国外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性并予以诊治和安 慰77. 女性,22岁。因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复发入院治疗,拒绝治疗,心情低落。 这时不合适的医患交流是A. 树立信心B. 强调治疗依从性,否则就转院治疗C.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D. 帮助克服恐惧78. 辅助生殖技术符合伦理道是A. 为不育夫妇提供可选择性别的技术 R为夫妇提供增强下一代智力C. 为未婚女性提供精子或胚胎D. 为不孕夫妇解决生育问题。79. 医学遗传咨询,从伦理角度看,正确的是A. 医生的意见是指令性的,因为医生的意见是专业的B. 医生的意见是指令性的,因为医生与病人的价值是一致的C. 医生的意见是非指令性的,因为要以病人的价值为中心D医生的意见是非指令性的,因为要以医生的价值为中心80. 临床试验的目的是A. 受试者得到经济利益B. 受试者得到身体健康C. 医者得到论文材料D. 为了发展和推广应普遍的知识81.缺失二、B型题:82-105小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A、B、C、D是其下两道 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 次。A. 心与肾B. 心与肺C肝与肾D.肺与脾82. 体现气血互用的关系的是83. 体现精神互济关系的是A.阻滞气机B.致病广泛C.病位固定.D.耗伤气血,84. 痰饮的治病特点是85结石病的治病特点是A. 痰火扰神B. 痰蒙神窍C. 风痰阻络D. 痰湿内阻86. 患者精神错乱,神昏瞻语,苔腻脉弦滑。证属87. 患者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言语咨涩,苔腻脉滑者。证属A. 血虚B. 血瘀C. 血寒D. 血热88. 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多,色深红89.阴道流血不止,量少,色暗有血块,多见于A.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退黄B. 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淸IH明目C.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D.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90. 重楼的功效91. 漏芦的功效A. 整甲B. 龟甲C. 墨旱莲D. 女贞子92. 既治阴虚火旺,头晕目眩,又治阴虚血热之崩漏,月经过多的药物是93. 既治阴虚阳亢.头晕日眩,又可治疗血滞经闭,痛癥.久疟疟母的药物是A. 乳香、没药B. 丹皮、丹参C. 桃仁、地龙D. 川乌、丹参94. 活络效灵丹的组成有95. 小活络丹的组成中含有A. 健脾丸B. 枳实消痞丸C. 半夏泻心汤D. 参苓白术散96. 肮腹痞闷,食少难消,大便澹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弱治宣选用97. 患者心下病满,不欲饮食,大便不畅,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弦,治宜选 用A. 清热燥湿,分消止泻B. 温散健脾.燥湿止泻C. 温中散寒,化湿止泻D.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98. 患者泄下迫热,粪便黄褐恶臭,肛门红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99. 患者澹泄日久,食少纳呆,面色微黄,舌白苔薄,脉微细。治宜选用A腹痛湿热壅滞B腹痛肝郁气滞C腹痛饮食积滞D腹痛气滞血瘀100. 患者臆腹胀满,疼痛拒按,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暧腐吞酸,厌食,舌苔厚 腻,脉滑,诊断101. 腹痛之.得矢气则舒,遇忧思则加剧.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诊断A. 太白B. 束骨C. 侠溪D. 太冲(另一种回忆行间)102. 位于第一跖趾关节赤白肉际处的腧穴是103. 在跖区,第5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处的腧穴是A. 曲池B. 外美C. 足三里D. 上巨虚104. 胃脘胀满,呕吐酸腐量多,选用105. 腹胀肠鸣.大便秘结难下.选用三、X型题:106-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 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清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06. 以下各项中.与金元时期医家刘完素学术主张相关的是A.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B. 用药偏于寒凉C. 六气皆从火化D. 五志过极皆能化火10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阴阳互根互用的是A. 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B.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C. 阴消则阳长,阳消则阴长D.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108. 下列各项中,关于脾的生理特性说法正确的是A. 以通为用B. 以升为健C. 喜燥恶湿D. 以降为顺109. 下列关于脑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为髓海B. 为元神之府C. 主感觉运动D. 主宰精神活动110. 与血液生成和运行皆有关的脏腑是A. 肾B. 肺C. 脾D. 心111. 与演出相关的有A. 阳加于阴谓之汗B. 心神的主宰作用C. 肺气的宣发布津作用D. 卫气温分肉,肥媵理,司开阖112. 下列选项中,足阳明胃经经过的地方是A. 下齿B. 气街C. 腋窝D. 足大趾端113. 寒性收引致病可见A. 胸膈满闷,苔白B. 肢体沉重,便澹C. 头身疼痛,无汗D. 冷厥不仁,脉紧114. 津液失常可导致A. 湿浊困阻B. 水液贮留C. 成痰成饮D. 伤津耗液115. 扶正和祛邪兼施适用于A. 实中央虚B. 虚中央实C. 真实假虚D. 真虚假实116. 皮肤出现红色皮疹,抚之碍手,压之褪色,可见于A. 热气疮B. 疔疮C. 瘾疹D. 麻疹117. 下列各项中,可以导致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的是A. 寒凝筋脉B. 气血虚衰C. 心脾积热D肝肾阴虚118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耳聋的常见病因的是A肾精不足BUI血亏虚C肝胆火旺D心火亢盛119.虚证的疼痛可表现为A. 空痛B. 掣痛C. 冷痛D. 酸痛120.下面各组脉象中,均可见于热证的是A. 短洪B. 滑长C. 促疾D. 迟数121 .下列属于寒证和热证的鉴别要点的是A. 而色白和红B. 大便干结和溏便C. 小便清长和短黄D. 脉象有力和无力122. 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火亢盛证表现的是A. 小便赤涩灼痛B. 咽喉肿痛C. 舌上生疮D. 吐血I血123. 痰湿阻肺和痰热壅肺均可见A. 咳嗽胸闷B. 气喘痰鸣C. 咯脓血痰D. 胁肋胀痛124. 肾气不固证和肾阳虚衰证的证候均可见的是A. 下肢水肿B. 带下清稀量多C. 夜尿频多D. 滑精或早泄125. 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证属A. 表热证B. 卫分证C. 太阳中风证D. 火淫证126. 按照药性理论,苦味药多用于治疗A. 便秘B. 阴虚火旺C. 气逆咳喘D. 火热证127. 下列各项中,属于妊娠禁用药的是A. 桃仁B. 水蛭C. 草乌D. 巴豆霜128. 下列各项中,入汤剂要先煎的是A. 珍珠母B. 肉豆蔻C. 草果D. 龟甲129.下列药物中,宜睡前服用的是A. 安神药B. 涩精止遗药C. 缓肠通便匆D. 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130. 下列药物中,既治虫积腹痛,又治便秘的药物是A. 槟榔B. 雷丸C. 框子D. 使君子131. 土荆皮的功效是A. 杀虫B. 疗癣C. 祛风D. 止痒132. 下列药物中,具有化浊降脂的功效的是A. 木瓜B. 泽泻C. 山楂D制何首乌133. 下列药物中,不可以同用的药组是A. 芒硝、三棱B. 草乌、白芷C. 砒石、水银D. 郁金、丁香134. 乌梅与诃子的功效共同点是A. 利咽开音B. 敛肺止咳C. 涩肠止泻D. 生津止渴135. 下列药物中,既治血热出血,又治热毒痈肿的是A芦根B. 芝麻根C. 白茅根D. 栀子136. 大黄与黄苓同用的方剂是A. 滚痰丸B. 凉隔散C. 大柴胡汤D. 普济消毒饮137. 组成药物中有诃子的方剂是A. 真.人养脏汤B. 咳血方C. 四神丸D. 止嗽散138. 下列方剂中,含人参、麦冬、五味子的是A. 石斛夜光丸B. 九仙散C. 天王补心丹D. 地黄饮子139. 下列各项中,具有滋阴息风作用的方剂是A. 镇肝熄风汤B. 大定风珠C. 天麻钩藤饮D. 阿胶鸡子黄汤140. 下列功效是清热燥湿的方剂是A. 芍药汤B. 二妙散C. 淸络饮D. 八正散141. 防风通圣散用于治疗A. 疮疡肿毒B. 肠风痔漏C. 丹斑瘾疹D. 大便秘结142. 理中丸用于阳虚所致A. 胸痹B. 失血C. 小儿慢惊D. 呕吐143. 犀黄丸可用于治疗A. 横孩B. 痰核C. 瘰疬D. 流注144. 以下方剂配伍当归,用于治疗咳逆上气的方剂是A. 苏子降气汤B. 百合固金汤C. 当归四逆汤D. 血府逐瘀汤145. 组方配伍“寓通于补”的方剂是A. 麻子仁丸B. 补中益气汤C. 济川煎D. 増液汤146. 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寐证型的是A. 肝火扰心B. 心肾不交D.心脾两虚D.心胆两虚14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痰浊头痛的临床表现的是A. 头痛欲裂B. 头痛如裹C. 头痛昏蒙沉重D. 头痛如胀148. 下列属于阴水证型的是A. 瘀水互结B. 脾阳虚衰C. 肾阳衰微D. 水湿浸溃149. 患者尿频、尿急、尿痛,小腹拘急疼痛。在辨病时需要与以下病证区分的是A. 瘾闭B. 关格C. 腹痛D. 尿浊150. 鼓胀长期不愈,其变证常见A. 黄疸B. 出血C. 积证D. 神昏151. 下列病证中,宜用归脾汤的是A. 心血不足之心悸B. 血虚之便秘C. 脾不统血之尿血D. 气血不足之眩晕152. 郁证的常见证型有A. 肝气郁结B. 痰气郁结C. 心神失养D. 心脾两虚153. 下列属于汗岀辨证的是A. 辨汗出量B. 辨伴随症状C. 辨汗岀部位D. 辨自汗盗汗154. 痉证的常用治法有A. 祛风散寒B. 清热除湿C. 豁痰开窍D. 滋阴降火155. 虚劳的辨证要点包括A. 气血阴阳的辨证B. 夹杂兼症C. 虚实的辨证D. 预后转归的辨证156. 瘿瘤的基本病机A.气机郁滞B.肝肾阴虚C. 血脉瘀阻D. 津凝痰聚157. 下列各项中,属于虚喘证常见证型的是A. 肺虚证B. 脾虚证C. 肾虚证D. 喘脱证158. 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腧穴均可治疗的病证A. 神志病B. 热病C. 耳病D. 口齿病159. 下列腧穴中,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的是A. 丝竹空B. 阳溪C肩髅D.翳风160. 下列各组腧穴中,相距3寸的有A. 手三里、曲池B. 地机、阴陵泉C. 命门、志室D. 足三里、上巨虚161. 下列腧穴中,不宜直刺和深刺的是A. 肓俞B. 小肠俞C. 天池D. 风门162. 下列选项中,常用隔姜灸治疗的是A. 休息痢B. 痛痹C. 寒秘D. 瘰疬初起163. 下列五输穴中,五行属土且为输穴的是A. 神门B. 太白C. 阳陵泉D. 曲池164. 眩晕配穴正确的是A. 肝阳上亢:行间、侠溪、太溪B. 痰浊中阻:丰隆、中脘、头维C. 气血虚弱:气海、脾俞、胃俞D. 肾精不足:太溪、悬钟、三阴交165. 选用中极、次参、三明交治疗痛经,选用的配穴方法是A. 本经配穴B. 前后配穴C. 表里经配穴D. 远近配穴#2021考研#
【10月23日3.0版本】考研还有58天 ,西医诊断学继前三次升级之后,已经全部落地! 当你遇到一些疾病的症状 还有一些检查不会的时候,西医诊断学至关重要! 耗时50多个小时 打造的这个中医诊断学 在我看来已经非常完美的版本! 现在已经全部落地西医和中医的重点知识和西医Anki5000多个题目真题库! 中医真题库落地了中医诊断!如果都能刷完这些的话 那西医综合 240+还是没问题的! 首先 量足够大 第二 对抗遗忘增量学习威力很猛! 1.01的n次方已经了不得! 考研政治优题库+肖四肖八ing,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张剑黄皮书、考研英文作文网课版朱伟,308护理综合,非自主命题院校。 评论区为西医诊断学全部
很多同学找我交流说 终于找回了爽快的感觉,其实还不是最爽!一定要在设计版面上,字体 颜色的清爽程度上!逻辑的科学上 进一步优化升级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对抗遗忘学习 不是空洞的口号 而是实践的行动!每一次 升级优化背后都是近8小时的付出! 整理过思维导图 梳理过幕布的人应该了解!比这种要麻烦5倍 因为有里边有音频,付出自己的时间 而且手工做出来! 获得之后且用且珍惜 共同持久 终身学习!【10月26日】 执业医师科目药理学升级为最新! 最近医学考研科目 诊断学医学人文知识 完全为最新! 西医综合 历年考研Anki 95~2019年极致抗遗忘真题库文字升级为蓝色字体经测试更加清爽!西医综合重点知识已经全部升级完成 中医综合已经落地,方剂学方歌最新落地! 中医综合历年考研 95~2019年Anki真题库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部分已经完成!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张剑黄皮书 2017~2019年 已经完成 考研政治优题库 Anki全部完成!考研英语作文朱伟网课版 用大纲伸缩+拼写功能 正在实施中..... 相关同仁可以 查看评论区链接 找我交流领取 遇见Anki,预见更强的自己!
“如何选择一本高品质中医考研教辅,助我考上理想的中医高校?”这是每个中医考研同学都面临的现实问题。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小李今年考研估分370分左右,虽然分数线没出,但她这个成绩考本校无疑是稳了。老师、同学都很吃惊,要知道,大一大二时的她,成绩常常徘徊在中游,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中等生。为什么她考研能一鸣惊人?大家们都说她找对了学习方法,我们说,其实是她选择了《中综傲视宝典》并早复习。去年的这个时候,成绩依旧中等的小张很慌张:成绩一般,基础不牢固,考研看似距离自己那么遥远。小张找到我们老师询问,中医知识浩如烟海,如何能在考研这场战役中脱颖而出?博傲何老师说,考研最忌讳无头苍蝇一样,乱学乱看,必然是浪费时间,因为没有形成知识体系。选择一本高质量的教辅可以帮助同学节省复习时间和成本,让同学把精力固定在吃透薄弱知识点上,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为什么建议同学选择这套教辅备战20考研?我们给出的理由是:百名教师依托10年教学经验编写重难点取向帮孩子尽快梳理教辅的选择,质比量更重要。一本高质量的考研教辅,最终效果在于通过科学的知识体系,将重难点以便于学习的方式传递给大家,只要同学们将其中的题目和知识吃透,学习就能得到质的提升。而《中综傲视宝典》,就是它知识体系的科学性。本书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加入了“复习点睛”、“命题特点”、“复习侧重”等内容,以方便整体把握考试特点、复习方向。它将最重要的内容以极度精炼的方式传递给大家,进而带给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成果。小题锁定必考,大题立足真题分门别类练习,学科老师都难如此细致我们都知道,中医学科,课本的知识量很大,但考试中考查的重难点也很多。《中综傲视宝典》在做的事情就是找到考试中的常见知识、常见题型分门别类地进行编排,让同学们加以训练。一是在书中补充完善上一年的全部考试真题;二是补全往年遗漏未录的但仍有价值的真题,尤其是《方剂学》和《中医内科学》,补题比较多,考生再也不用担心真题不全的情况;三是对个别题目的答案作了更正,部分题目的解析也做了修改,使之更加合理,而且个别题目的位置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相信众编委付出的大量心血和努力是值得的,相信考研朋友们的期待一定不会失望,20版《中医综合傲视宝典》一定是最棒的,是考研终极致胜的真正宝典!来源:中综傲视宝典
很多同学有志于在医学的道路上远走,加之近年来各大医院对学历的要求提高,所以医学也成为考研的一大热门。但具体该如何复习呢,分享一篇前辈的经验。中医综合的复习,开始是面对茫茫书海手足无措,渐渐有了经验,时间却已经不多。因此希望把我复习的经验写出来,毕竟是过来人语,希望能对诸位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看真题是效率最高的方法 要说中医综合的复习,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真题。今年考试时我发现起码有一半的考题都似曾相识,可惜当时不注重背答案,做起来还是很茫然。因此诸位学弟学妹要注意了,咱们中医综合的考试重题率是很高的,或者即使不是原题重现,考的知识点还是差不多的。因此那种希望从头到尾把课本看的很熟,来一个我打一个,来两个我打一双,这种方法,当然不是不对,但是太累了,效率不高。你在这一科上花的时间太多,势必会对别的科造成影响。 做真题就相当于有老师在给你划重点。因为咱们复习,课本往那一摞,觉得好多啊,但其实他要命题,基本上还是有限的那几个地方。因为一是这些地方重要,二是这些地方好命题。因此先把真题上涉及的知识点都掌握了,考试就有底了。 怎么做真题呢?首先弄一本口碑好的真题,因为现在市面上的很多真题答案错误百出,会给我们造成很多困扰。我没法给出建议哪一本比较好,因为今年我所做的,以及我同学做的、从网上下的真题,错误都挺多。勉强说来240分的真题部分错误相对少一点,但它的预测题错误很多。 真题有错误不要紧,因为最终你还是要通过这个真题去找书上的知识点、去掌握它。从这个意义上讲,买一本错误百出的真题也未必是坏事,因为这可以督促你积极对照课本找答案,所以不必在真题质量上太过纠结。不仅要掌握这个知识点本身,还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点、相类似的知识点。比如中基某一年考到五行配属五脏的问题,问肝为什么属木。看到这个题,就应该想到把心脾肺肾都看了。结果过了两年脾和肾也考了。这就是相类似的知识点。又比如考某舌象是什么病,下面四个选项。做题时不仅要把正确选项记住,还要掌握其他三个选项中的病,各自的舌象是什么。 如此一来,照这种方法做真题,凡是真题上涉及的知识,都能掌握了,就很厉害了,因为这个信息量已经很大了。 尤其是有的同学一看真题,其中涉及到经典(主要是内经)的原文,觉得很恐怖,怎么考研的范围这么广啊,内经原文都考。但一年一年看下来,发现考来考去就那么几句。最经典的例子:1、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等等五句;2、是故多食酸,则筋急而爪枯等等五句;3、太阳之脉,其终者等等六句。今年考了个“久行伤筋”,明年可能就考“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视伤血”。这些都是可以联想到的。所以把真题掌握好很重要。 另外在复习真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的一点,是错过的题要反复做。我和我的同学都有这个经验,发现当时怎么错的,过一阵子再做,错的一摸一样,那当时那一遍就相当于白做了,因为说明那个知识点还是没有掌握。我们的整个复习过程,就是发现自己哪里不足,然后掌握它。如果当时做错的现在还错,那当时就相当于做了无用功了。 要是能将真题以及涉及的知识点都掌握,我觉得60%的分数拿到没有问题。 不过还要注意,中基、中诊重题率相对较高,中药、方剂、中内重题率就低了,因为这几科内容很多,命题点很多,但大致方向是一致的。比如方剂喜欢考功用,今天考这个方子的,明天就考那个方子的。做真题就是要从真题中把握命题规律。 当然了,真题全部掌握不代表万事大吉,每年都有新题,上面也说过,只能保证60%的分数。但是真题熟练掌握的,很容易就能把握命题方向,真要看起课本来也能抓住重点。事实上,真有决心和毅力将真题熟练掌握的,通常复习的都比较好。 PS:每年考试情况可能不一样,今年真题的重题多,明年就不一定了。但最关键的还是通过真题抓重点。 具体每科的复习经验 至于每一科具体而言如何复习,我的建议是:先抓重点,再看其余。 中医综合一共考六本书: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内、针灸。 我当时用的就是老牛耕地的办法,每本书都从头到尾的看。现在看看,吃力不讨好,费时间效率低,看过的很难记住,而且严重影响了英语和政治的复习。如果再让我复习一遍的话,我会采取抓重点的方法,即每本书先把重点的地方看全看好了,这就抓住了考试的重点,对于考试就有底了。这相当于有了骨骼。有余力的,再往上面填血肉。 (一)中基 这本书我的感觉是做真题很重要。基本上每年都有很高的重题率。它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真题上都有。这科我没啥好的经验,所以就不多说了。 (二)中诊 上篇,舌诊、脉诊每年必考。这两部分必须看熟。 脉诊——先背过后面那个表格,即7版教材118页那个表格。每种脉的脉象、主病,以及浮脉类有哪些,沉脉类有哪些等等,都要记清楚。但是死记硬背容易忘。不好理解的需要借助前面的讲解。比如促、结、代脉。 这个表格背过了就有底了,再看其他的。主要有:1、脉象的胃、神、根各自的含义,就一句话,很容易记住。2、《脉经》《难经》《景岳全书》《医宗金鉴》中寸关尺各自代表什么,有一年考了《难经》中右寸主肺与大肠。3、120页相兼脉主病。4、121页各种真脏脉,这个虽然临床上n多年都碰不上但是考研特别喜欢考。十怪脉、七绝脉(这两个名词书上没有,看真题解析),各自的脉形、意义。书上没有的知识点可以看真题的解析,一般的真题书上都有。5、妇人脉与小儿脉。内容都很少,看一遍就差不多能记住了。 看完了这些脉诊就差不多了,不放心就再从头看一遍,看到有什么觉得可以命题的点就记一下。但这些重点要记住。 舌诊——这部分是看起来最晕的,没别的办法就是要好好看。看的时候最好抄下来,左边是舌象,右边是意义,要抄的很细,比如淡白舌,不仅要抄书上的临床意义一条。下面的淡白光莹、淡白湿润等,也都要各列一条。然后就是看着左边想右边,看着右边想左边,直到看熟为止。整本中诊最难复习的部分在舌诊,所以这部分要花时间。 上篇诊法除了舌脉外其他部分的命题点也都很多,看真题就差不多有个脉络了。 中篇的辨证,当时我们学的时候,老师有很好的笔记,我是照着老师的笔记复习的。其余没什么好的经验,就不多说了。不过我感觉,这一部分对于以后中内的复习很有好处,所以推荐大家背目录,尤其是脏腑辨证那一块,把每个脏腑的证型都记住,整个中医复习的框架就有了。 (三)中药 中药实在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活儿,因为它不但内容多而且考得细,因此常看课本是正道。而且很麻烦的是,中药是前五科中真题的重题率最低的。 至于要应对考试,我有以下建议,那就是“七步走”。 第一步,把每味考纲上规定的药的功效一条背过,滚瓜烂熟。这是整个中药复习中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做好了中药复习一半的任务就完成了。最好先背目录,哪一位药属于哪一类,这样会省一些事。 第二步,根据考纲,背相关药的来源。背的时候看着目录,把要背的药标记出来,然后看着药名,想药的形态,它的用药部位是什么。一般背部位就够了,至于植物所属的科属,很多年前年考过一次,再没考过,可以先放一放。 着重要鉴别的是根和根茎、种子和果实。比如女贞子是果实、地肤子是果实、马钱子是种子,等等。 其实来源历年考的就少,但考纲上既然规定了还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来源并不难记,如果学过中药鉴定学就更easy了。基本上看过一遍,把不好记的、容易混淆的抄下来,再看一遍,就差不多了。 第三步,背药性。这个个人情况不同,量力而为。要说明的是药性这东西每年最多一道题,而且常常是有中医基础的人都能做对的,所以在药性上花的时间要慎重。四气的话喜欢考特殊的,比如川楝子在大队辛温行气中唯独属寒。归经的话似乎(只是似乎哈)喜欢考理气药。另外也喜欢考这样的:某一大类药有特殊的归经。比如补血药多归心肝经。 第四步,背应用。 应用的内容非常庞杂,看起来无从下手。但仔细看看命题,其实他的命题点有规律可循。因此我有如下建议:第一遍看应用的时候,拿着红笔划重点。 画什么重点呢? 1、特殊应用 有了第一步的基础,背应用应该不难,要拿着功效对照下面所列的应用,一般都很好理解。而且每种应用后都会出代表方,可以凭此代表方加深记忆,又可以兼复习方剂。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特殊的应用,比如金银花治痢疾,苍术治目盲,考试最喜欢考这个,中规中矩的反而考得少。 2、特殊话语 比如,“之要药”“不论寒热皆可配用”“善于”,以及一些特殊评价,如“血中之气药,气中之血药”,这些通常都是一味药区别于大队同类药的特殊之处,相当于它们的个性,要十分注意。 这样画完重点之后,平均每味药都有一两句话,后来再看的时候就要着重看这些。 第五步,背用法用量。 用量的话喜欢考贵重药、有毒药、芳香药、动物药等,总之是非常规药量的用药。我看的时候就是把这些药都标出来,然后抄下来背。抄下的大约占需要背的药(考纲上规定要背用法用量的)三分之一。背的时候也不用死记硬背,背过在哪个区间就行了,比如麝香是0.03-0.1g,那就是在0.01-0.1之间。蟾酥在0.015-0.03g,也是这个区间,但比麝香还少。一般考试就考个大概,在哪个数量级上。 煎服方法哪些是重点也很清楚,不必多说。 第六步,使用注意。 第七步,鉴别用药。 如果前面的功效应用都背好了,这个就不难,看一遍就够了。 这七步是针对各论来说的。我的经验是按这七步走,即先背所有的来源、再背所有的药性、等等类推,而且最好看着目录背。而非看一味药,就把它的来源、药性之类的全都背了。这样一是容易晕,二是容易漏。但不同人方法不同,我仅仅是个人感觉。对于基础不牢且时间充足的同学,还是先把课本从头到尾大体看一遍,再按照这七步走比较稳妥。否则没有基础一上手就开始背,要记住比较困难。 各论部分真题的重题率是比较低的,因为知识点太多了。但总论部分就要借助真题了,而且真题重题率很高。因为它的命题点就那些。不多说了,对着真题找重点就行了。 其实学习中药就像认识一个一个的人,他们的名字长相性格脾气、适合干什么事有什么活儿可以让他们干,以及各自还有的特性,等等。每位药都是完整有个性的,等着你去了解去熟悉,每多看一点,就对每个人有更完整的了解。而非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孤立的,很枯燥的等着你去记忆。就好比徐大椿《医学源流论》里“用药如用兵”的比喻,作为医生要调兵遣将,当然要对手下的士兵有所了解。带着这样的心态看中药,可能就不会那么痛苦了吧。 (四)方剂 复习方剂的时候我很痛苦,因为一翻开课本,好多内容啊,这也觉得应该看,那也觉得应该看,最后弄得头晕脑胀,啥都不想看了,就把书扔了。过一阵子翻翻真题,又看看课本,才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 哪几个地方呢? 一、组成+用法 二、功用 三、主治 这三个地方的内容,可占到命题的80%以上。 至于有的时候还会考到某方中某味药配伍的意义。我当初就是被真题中的这种题吓到,以为方解全部要看,结果看的晕头转向,还什么都记不住。 后来发现,这种题考的并不多,而且即便看了,也未必有效果。因为一是不同教材说法都不一样,有的我看过了,一样做不对。二是出题人一般水平是比较高的,不会出争议性很大的,凭借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做对的。三是有一定重题率。 所以看方解这一部分可以放一放,把上面所提到的三个地方先掌握,再来看这部分。具体的一些地方下面会说到。 转过来再看这三个地方,就会发现内容并不多。今年要考的方子是240多个,每个方子就这么两三句话,比中药少多了。 因此对于方剂的复习,我的建议仿照中药,也分这几步走。 第一步,背方歌。 第二步,背功用、主治。 需要强调的是,这两步都是要背到滚瓜烂熟,一字不差才可以。方歌不用说了。功用一条,考试常常考原话,而且经常把很相似的几句放在一起,因此试图从组成中推出功效的做法并不稳妥。至于主治,第一句即主病当然要背熟。后面的症状不用背,但也要看熟,能认出来是哪种病哪个方子,因为考试常常是把这一句拿出来让选方子。另外有的方子在症状之后还偷偷摸摸的来一句:“以及”“亦治”看得快的很容易漏过去,殊不知考试会从这里命题。比如开窍剂的那几个方子。 第三步,在方歌上标注。 背过方歌不算完,因为还有很多重要的事等着呢。因此要在方歌上将相关的东西标出来。标什么呢? 1、药名 虽然方歌上有药,但这个药不够清楚。我把容易混淆的列在下面。 枳——枳实、枳壳 桂——肉桂、桂枝 地——生地、熟地 前——白前、前胡 丹——丹参、丹皮 姜——生姜、干姜、炮姜、高良姜(厚朴温中汤) 草——生甘草、炙甘草 香——木香、沉香、檀香、青木香等, 蔻——白蔻仁、肉豆蔻、草豆蔻(厚朴温中汤) 牛膝——川牛膝、怀牛膝 荆芥——荆芥、荆芥穗 瓜蒌——瓜蒌仁、瓜蒌实 萸——山茱萸、吴茱萸 大腹——大腹皮、槟榔(实脾散) 贝母——川贝、浙贝 木——木香、青木香 冬——天冬、麦冬 芍——白芍、赤芍 可能还有遗漏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上述列举的,以前9个比较重要。这是我标注的。教材不同可能方歌也不同。 2、遗漏的药 方歌中的药不一定是全的,比如苏子降气汤。因此一定要对照课本以及下面煎服方法,把遗漏的药标注在旁边。 3、特殊药量 考试要考药量的话,一般考经方的,比如旋覆代赭汤。经方中药量特别大的要注意,比如吴茱萸汤中的生姜,小柴胡汤中的柴胡。 另外就是特殊的比例。不会很多,顶多十个。我想起来的:当归补血汤中黄芪:当归=5:1;当归六黄汤中黄芪:他药=2:1;麻杏甘石汤中石膏:麻黄=2:1;左金丸中黄连:吴茱萸=6:1;大补阴丸滋阴药:降火药=3:2;等等。这些特殊药量也要标注在方歌上。 4、特殊煎服方法 比如今年就考了小柴胡汤去滓再煎。 再发表一下评论,我觉得这几年对经方的考察越来越频繁了。比如药量、煎服法、还有最让人头疼的加减法。基本每年都有经方的题。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经方啊。 每一首方子需要标注的都不太多,直接标在方歌上即可。标注完了以后,在把方歌背完的基础上,就把标注的这些再背过或熟悉。 做完了这前三步,基本上方剂部分80%的知识点就有了。 剩下20%的分数,要想通过看课本的方式全部稳妥的拿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课本内容太庞杂。但是有选择的看书做题,拿到这20%的大部分是没有问题的。 这20%的命题点在哪里呢? 1、君药; 2、某些药在方中的作用; 3、方子的治法,比如培土生金,金水并补; 4、加减法; 5、病机,很少很少考,考了的也是一看就会的。 针对这几条,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真题。如前所述,方剂的真题重题率相对较低,而重题的部分大多是在这几个方面。所以复习这几个方面最先做的是真题。 做完了真题,这几个方面60%的分数拿到也差不多了。 还不放心的,可以照以下方法再复习。 针对君药,有余力的可以把每个方子的君药背过。应该不难背,因为大多数在方名中就有。至于那些君药和方名不一致的要着重注意。如炙甘草汤。这些真题上都有。 针对某些药在方中的作用,真要仔细看书,跟大海捞针差不多。不过看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特殊的。我个人觉得看真题比较好。 针对方子的治法,可以看方解的最后面。一般一个方子就一两句话,能把这句话和方子联系起来就行。 针对加减法,我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关注一下经方的加减法。可是有一年还考了二陈汤的加减法,真是没办法。 病机很少考。 复习方剂时很痛苦。其实考完之后回过头来想想,给方剂命题的老师也挺难的,尤其是想出点新题,很不容易。方剂不像中药,随手拈来都是题,还不重样。方剂的命题点就那么多,要想在方解上出点新题,又怕争议太大,所以只能在出过的题中找。因此大家复习也不要压力太大,从重点入手就好了。 个人感觉方剂是最好复习的一科,因为命题什么的很有规律。 方剂的部分就说这么多吧。这里只是说了我的经验,未必对每个人都实用。而且我复习的也不是很好,现在不过是回过头来,想,要是我那时怎样怎样复习就好了。所以大家看看便罢,不要太在意。 PS:我复习所用的教材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蓝皮的,方歌可能与五年制教材不一样。 (五)中内 中内也是很头疼的一门课。我同学评价说——“常看常新”,意思是每一遍看都跟新的似的,先前复习的很容易忘。 这门课,很靠能力,死记硬背一般不好用。比如他出哪一种病哪一个证型的治法是什么,要是全都背过,不是要人命吗。但话又说回来,要是能力比较好,一看就能分辨出来。 关于这门课,我不敢多说,唯恐动辄得咎。因为系统庞杂,我若说得太简单,就怕同学遗漏。所以仅仅简单说说经验。大家不要太在意我说的。 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如下: 一、每个病的证型。我当时是仿照方歌的方式,变成歌诀来背的。比如癃闭:“膀胱肺肝浊脾肾。”当然我编的不好,个人会有个人的方法。这样看起来似乎繁琐,还不如靠理解来背诵。实际上背多了就知道,病与病之间很容易混淆,而编成歌诀来记不容易忘。中医内科学一共才51个病,每个病一句话,再加上是自己编的,很容易记住的。 二、每种证型的代表方。把每种证型的代表方抄下来,左边一列,右边一列。背的时候看着左边想右边,把每种证型的代表方记住。注意写代表方时不是把明显列出的那个方子记住就行了,底下的加减法中常常有大量的信息,会列出一些方子。这些方子是近年来常考的地方,所以抄代表方的时候一定要把下面提到的也一并抄上,并且弄清楚适用范围。 注意,我以上所说的两步仅仅是记忆的方法,但实际考的时候,他常常是列出一系列症状然后让你辨证选方。所以一定要看书,能辨出证来,否则上面的就白背了。 三、每种病(不是每个证)的病机、治法。病机一句话,加上所涉及的脏腑。治法一到三句话不等。都是要好好记忆的。 与其他科不同,方剂中药死记硬背的东西背过了,80%的分数就没问题了。但这门课,以上三步走完了,顶多能拿一半的分数。 还有大量的命题点在哪呢?我大体列举一下。 1、历史沿革。这个每年至多考一道题,但是知识点巨多无比。 真要复习的话,不要信考纲上列举的那几个。不要以为那些就是范围,实际上考到的没有几个是从那个范围中出的。所以考试所覆盖的范围其实是整本书中所有病的历史沿革。 真要想把这个分数拿到手,只能看和背。多看书,直到看熟为止,再重点记忆。我当时吃亏在在这个上面花时间太多,所以大家要把这个部分往后放,有了余力,比较从容的时候再看这个。 2、病因。这个考得不多,但也会考。死记硬背是没用的,只能靠理解。注意特殊的,比如瘿病的水土因素,心悸的感受外邪。看病因病机的时候,每一条都跟这个病联系一下。比如心悸的几个病因,你就想象,一个人过度劳累,心悸了,好理解。情绪不对了,心悸了,好理解。感受外邪怎么心悸呢?对了,风湿性心脏病就是个例子,好,这个也理解了。这样做题时再碰上相关选项就能选出来。 3、病机。除去上面所说病机一句、涉及脏腑一句外,病机中的命题点还是很多的。比如预后转归就常考。多看多理解啊。 4、诊断。考得不多。 5、辨证。常考的是辨证的纲领。 6、每种证型所列治法。这个考的也很多,和病机不相上下。复习这个我觉得没办法,死记硬背完全不可能,只能理解。有一个不成熟的窍门是参考对症的方子理解。比如今年的一道题,记不清了,大概是出了一组症状,问治法。底下的四个选项很相似,光靠分析难以选出。我就想起这个证不是血府逐瘀汤主治么,就按照血府逐瘀汤的治法选了,回去对照一下果然是。 总之,这门课多看书是正道。看书看得熟了理解了,才算复习好了,死记硬背的那些不够用。其实我们要上临床,自然要对每种病有全面透彻的认识,多看点有好处。 由于这门课复习时确实没总结出多少规律,再加上没把中内书带回来作参考,所以这一部分写得很不好,大家看看就行,别太当真。大家多看真题,从真题上总结命题规律。这门课可命题的点很多,因此重题率相对较低,大家不要指望通过做真题掌握知识点,而是要通过真题把握命题的规律,关注没考过的知识点。当然,真题都是要掌握的。 (六)针灸 这门课很特殊,因为它是从07年才开始考的,而且知识点很多,所以几乎没有重题率,一年一个样。 但是大家也不要害怕,因为他所考的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对于针灸专业的同学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基本不用复习。对于非针灸专业的同学,凡是上过针灸课的,也很容易知道重点在哪里。 对于他的考点,大家要以考纲为准。因为不同的学校以及专业教材可能是不同的,而命题者所依据的似乎是绿皮的七版五年制教材。有的教材可能还有头针耳针等内容,但这些考纲上没有,是不考察的。 还有这科与中基的经络部分是相通的。中基强调经络循行,这里强调腧穴,所以要把二者融会贯通。 对于他的考点,考纲上说的很清楚了。其实内容并不多,该死记硬背的好好背过就行,我只发表一下个人感想。 1、关于最后一部分内科病症的治疗,真要好好复习起来,可能会占去针灸复习时间的一半还多,但他最后考试时涉及的分值不超过10%。而且内容那么多,复习完了不一定能记住多少。而做题时,基本还是靠能力。所以这一部分不要死记硬背,大体看一遍没有太磕磕绊绊不能理解的地方就行,真有余力了再回过头来好好看。真正占分的地方在前面,而且并不难复习,都是最基本的。 2、腧穴总论、各论、针灸治疗原则等一看就是重点。这里提醒大家不要忽略刺灸法之类。不要看着他长得不那么严格就觉得不是重点,事实上每年都命题。因为命题时似乎都是有分值分配的,每个章节必须出多少道题。我今年就吃亏在没好好看刺灸法,涉及的题就做错了。所以提醒师弟师妹千万注意啊。 3、十二经腧穴主治概要那个表格灰常灰常重要啊,一定要背熟。此年年必考之处,兵家必争之地。 4、关于腧穴的主治,背起来也真是很让人崩溃的。参考内科病症治疗部分的看法,以融会贯通的理解为主,有时间再好好背。真正命题的大头在2、3点所提到的部分。这些部分复习起来需要的精力占整个针灸复习的50%不到,分值却在80%以上。所以对于复习的同学,尤其是时间比较紧张的同学,一定要学会抓重点啊。 关于中医综合的复习就说这么多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仅是我个人的经验,何况我自己考的也不是很好,只是回过头来反思,如果再让我复习一遍,我会这样复习。因此以上的东西大家不要太在意。学习贵在自觉,从自性中领悟,外在的经验只能作为助益,真觉得有用,就把它融入到自己的计划中。我写这篇东西,只是为了强调抓重点的重要性,对于准备考试而言,我所说的东西,大多是重点,而非全部,所以多看书永远是正道。何况我所说的,是应付考试方法,不是学习之道,望诸君知我用心。 愿各位考研都能取得理想成绩!
中医学专业是一个既注重中医知识又注重实践的学科,很多人觉得中医学应该是中医学家学渊源的考生学习更好,所以觉得中医从大学开始学有点晚,事实上每一个考入中医药大学去学中医、针灸推拿的学生,大都不是家传中医从娃娃开始学起的,也根本不会有多少人从娃娃开始学中医。中医从大学开始学,也根本不会晚,不过中医学考研后就业更好。目前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很少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深入地学习过中医理论和技能,大部分人都是在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知识与技能的。你根本不用担心从大学开始学习中医会晚,很多人就是上大学才开始学中医,也一样能够成为中医名家。现代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习内容不仅包括了传统中医的理论和技能,也包括了大量的西医基础理论,诸如人体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内容。所以现代中医学类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非常多。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学本科都是五年时间,这五年需要全力以赴才能够学业有成。大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医学类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特别多,必须要珍惜在校期间的每一天,在有限的求学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将来的从医之路才能更好走。对于绝大部分医学生来说,在院校中的学习,都只是学了基本理论,更多的实用临床诊断、治疗技能,都在后续的工作实践中学来的。医学类专业毕业生需要大量临床实践才能真正成长起来,想要成为真正有能力独立执业的中医,不仅要在院校里认真学习,从院校毕业后,还要想办法在临床中去大量实践,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不论中医还是西医,都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这是医学专业毕业生不可能避开的规律。对于中医学考研,2020考生报考这25所高校不错。这是教育部根据每所院校实力的实力进行的排名,前面三所A+学科的中医药大学分别是北京、上海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也都是双一流院校,其它紧随其后的天津、广州、成都中医药大学也都进入了双一流行列。其它实力强的中医药大学还有,黑龙江、辽宁、浙江、山东、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能考入这些高校都是很不错的。总之,想学中医,从上大学开始起步,选择了中医这条路,就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必须克服浮躁的心态,扎扎实实学习基本理论,认认真真进行临床实践,要有长期学习、厚积薄发的思想准备,才能成为中医高手。大家对于考研中医药大学怎么看?
再过几天,就进入五月份了,距离20年考研初试还剩下200余天了。希望初试考取一个理想成绩的同学都步入正轨了吧,是否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复习了呢?这篇文章是希望同学们对自己目前的复习进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进度慢或者没开始复习的同学可要抓紧了。此外小编整理了往届某同学复习到五月份的各科平均进度,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哦~1、中医综合无论对于一战考生还是二战考生,中综的复习都不容忽视,因为中综是一门需要背诵记忆和不断重复的科目,准备的越早,记忆的效果越好。首先我们看下中综各科的特点:中医基础理论:要求一定理解能力。但并不难,作为中医院校的学子,四年时间内我们一直受中医思维的影响,中基课本里的内容,比如“肺主治节,通调水道”大家都知道,但绝大部分人只是有个模糊的印象,而考研的问题是将会是:肺通调水道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将模糊的印象其具体化,并且针对性的记忆。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的内容多而杂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记忆。比如舌象,脉象,脏腑辩证等,都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门学科建议后期复习时用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突击猛攻。中药学:内容亦较多,但知识解构清晰,方便记忆。方剂学:特点同中药学。内科学:只有50多章,但内容多,分值最高,是最需要强化的科目。针灸学:分基础和治疗两部分,虽然知识点比较杂乱,但整体记忆比较轻松。不论之前记得基础如何,在这个时间段,中药和方剂都要过了一遍。不管你记的如何,能记住多少,但至少看了一遍这两门课,或者背了一遍中药的功效和方剂的歌诀。脑子里有了初步的印象。2、英语如果你的英语基础很差,那么你就要提早看了,前期主要就是背单词,然后跟着一些考研公众号或者是分析长难句,每天分析两个。因为他们很多都是挑选的理念真题里的长难句,在这个过程中熟悉了一些真题的阅读。在五月底的时候,我并不能确定记住了多少单词,当时基本就是每天看上70~100个,到五月底的时候,单词基本过了一遍。每一天复习前一天的,就是有没记住的也没关系,也要继续往后看,反正还要接着过第二遍第三遍的。不然可能就会永远停在头几个章节。长难句则是,每天做句子分析,把其中不会的单词都单独抄出来。这些单词基本都是核心词汇。这个过程主要是训练一些语法知识点和语感。3、政治政治在暑假之前我是没有看的,基本就是先预定了一套肖秀荣的书,暑假才开始的。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是这样的:如果你把中综合英语两门课的基础打牢,政治八月份复习刚刚好,也不费时间。但是如果另外两门课都没学好,没有基础打牢,然后后期花费很多时间背单词和中药方剂,你就会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光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就会累死累活。但是如果把这些基础工作在早期做好,后面就会很轻松。小编建议: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所以复习进度也没有早晚之说,我知道最早的18年十年就订购资料复习了,而有的同学可能打算暑假才开始。所以说,身边的复习进度仅供参考,你要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并坚决执行。这阵子把薄弱的基础打牢,冲刺阶段才能心不慌,理想的学校也离你不远啦!
2021中医临综考试大纲发布后,文都考研的老师们第一时间与2020考试大纲进行比对,惊喜地发现:今年的考试大纲与去年完全一致!2021中医临综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到,今年考试形式与试卷内容、题型结构保持不变,考察内容,具体细目也与去年保持一致。因此,依照去年中医临综考试大纲复习的考生们大可放下心来,不会打乱现阶段复习节奏,继续目前的复习思路及方向即可。中医临综考试大纲现已经公布,大家要在巩固进阶时期如何更进一步,文都考研小编有以下3点建议:1、梳理考试大纲内容,提高常见命题点敏感程度考研大纲中,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题型分类、具体分值,是每一位考生都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其中,中医内科学分值占比高达28%,因此,想要考试获得满意的成绩,中医内科学部分必然是需要重点掌握的。考察内容方面,以中药学部分为例,大纲将中药学部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需要重点掌握它们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另外一部分则为次重点需要掌握的药物。那么对于考生而言,前面部分的中药必然是需要更加重点掌握的内容。因此,通读大纲,深层次分析,才能抓住其中常见的命题点。2、依据大纲,回归教材,深度复习,自我检测梳理大纲之后,考生们便可以回归教材,针对其中重难点逐条进行深度复习。同时,考生还可以利用考试大纲考察自己复习情况,找出自己的知识盲区,查漏补缺,完成自我检测,这样才是真正高效的复习。3、重视历年真题自从2017年大纲改革以来,近几年中医临综考试大纲都没有大幅度变化,考试内容及难度也相对稳定。因此,对于考生而言,除了熟悉大纲内容之外,最能快速了解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就是对真题的练习了。通过反复练习真题,提前熟悉试题形式,锻炼解题技巧,才能真正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考试大纲之后附有近两年的真题,各位考生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考研最后,通过考试大纲研读和使用,是考生们了解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最为重要的方式,提高重点考点敏感程度,了解命题规律,才能真正考场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