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快讯!陕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专业城市化

快讯!陕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专业

快讯!陕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专业具体详情查看官网

魂狩

浙大硕士考进中医药大学,工地背沙儿子考清华:生活需要更多努力

26岁的浙江大学化学硕士张韫喆辞职重新参加高考,今年取得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专业本科的录取通知书。在这之前,他已经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SCI一篇,国家专利两篇,凭着论文成果,他会有不错的工作。有网友认为,张韫喆两次高考是因为化学行业的“钱景”不如中医养生,这种选择更多是因为“现实生活。”仿佛从学生时代开始,我们就一直被“现实生活逼迫”:每天学习学习再学习,考试刷题争分,努力提高文凭的含金量,力争考入985、211。毕业后呢?一位刚刚参加工作的网友抱怨说,费劲地跟了一天单,打了几十个沟通电话,结果临下班时“单子黄了”。回到逼仄的出租屋,看着空荡荡的屋子,眼泪止不住地流:自己一个名牌大学生,努力的结果只能回报这样的现实生活吗?河北廊坊安装空调工人小高,遇到炎热的夏季,一天装13、14台空调“很平常”,晚上11点还在16楼帮人装空调,吃饭都是简单应付。他向家人谎称自己从不干危险的活,但每次回头看看刚才的落脚点,总会感到一阵阵心悸:不干怎么办?家里日常处处要花钱,这个月又要交学费房租了。许多人面对现实生活的压迫,始终在缓步前行,期待着黎明的出现,守得云开见日出。2019年全国高考,云南省曲靖市阿都乡的贫困考生林万东的理科成绩是713分,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录取。林万东有姐弟三人,姐姐在上大学,弟弟还在念高一,父亲因病不能干重体力劳动,全家的经济来源只靠母亲在昆明一家工地上搬砖背沙。承受着超过多数家庭的生活压力,这个有两名大学生、一名高中生的农村家庭始终没有被压倒。想起妈妈每天干着和男工一样的重体力活,林万东在日记中写道:“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接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林万东父母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林万林,这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深刻地体验到“知识改变命运”的滋味:“一个成器的孩子,不仅仅带给父母喜悦,甚至还寄托着他们的尊严。”生活在逼迫我们做出选择,要么就此沉沦,要么奋发向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几年没有收入,一部动画打磨六载,最终像网中的哪吒那样,完美地诠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含义,这就是在现实生活逼迫下展示出的魄力。生活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如今的社会,很多人把“赚钱多少”转换成“生活如意程度”的回报。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也不能否认金钱对于生活的重要性。不过,面对生活,人生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值得去做。能打破困境的,只有自己。面对生活的逼迫,你不破,无人替你开局。不要嘲笑和苛责“浙大硕士”辞职去追梦医学,毕竟他在面对现实生活时,保持了勇气,决心和毅力;也不要怜悯林万东,他的坚强和努力远远超过生活带给他的逼迫。开局之后,无论回报如何,都应当感恩现实生活,并且全力以赴努力。正如林万东所言:我知道自己将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我不在意前方是艰难险阻,还是五彩缤纷。这是一条新的路,而我将努力带着我的家人在这条路上一起走向幸福。

不空

46岁研究生回炉本科学中医,备考三个月,和儿子同年上大学!

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武建鑫张旭只要有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湖北民族大学医学部2020级本科新生王野飞,很好得阐释了这句话——46岁的他带着研究社学历,回炉考取本科学中医学专业。“我就是比较能折腾。”王野飞说,重返校园前,在家乡吉林的培训机构做老师;在此之前,他在三峡大学就读中文系硕士;再往前推,他在家乡榆树市大岭乡当了12年语文老师。备考三个月和儿子同年上大学齐寸短发、灰色夹克、棕色手提袋、操一口东北腔的王野飞经常被同学误为是老师,但其实他是湖北民族大学中医学专业2020级新生。46岁的他选择回炉重造,更巧的是,今年他的儿子王在天也考上了四川的一所大学。今年4月,王野飞停掉手头工作,开始全身心备战高考。早在2017年,王野飞就有了转行的想法,在教育培训机构从业近10年,虽然收入可观,但是他从工作中感受不到快乐。此前因为儿子还没有高考,他继续在培训机构工作。“今年孩子也高考,我想时机成熟了,我也要为自己的梦想拼一把了。”王野飞回忆。虽是老师,想顺利通过高考也不容易。自学备考期间,王在野每天4点半左右起床,起床后步行到自习室,一呆就到晚上10点左右。为了节约时间,他让母亲给包了很多饺子放在冰箱,20个饺子是他每天的午餐。“数学是真的不太会,我很多年不学数学了,所以是复习的重点。语文还好,英语我读研究生时也打下了基础。”王野飞说,每天上午的时间他都用来做数学习题,到高考前夕,他书桌上的A4草稿纸堆积在一起已经有30多厘米高。高考前,王野飞其实心里没有底,“我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在学校参加过模拟考试,所以做好了再复习一年的打算。”但是考试成绩出来后,王野飞总分502分,在吉林省位于6千余名的位次,对于这个成绩他很满意。王野飞重返校园求学,在家人和亲朋眼中很正常。“我爸一直是一个爱折腾、也能折腾成功的人。我已经习惯了,也不觉得惊讶。我们同一年上大学,这种缘分真的很奇妙。”王野飞的儿子王在天说。他的挚友王宇琳更是说道,“他这辈子活了别人3个辈子,想做的都努力去做了。”到校成18名学生的大哥哥“我跟湖北有缘分,我在民大特别快乐,学校特别好,老师同学都很好。”开学一个月后,王野飞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去年国庆,王野飞和家人就曾来过湖北恩施,在恩施游玩时他还曾路过学校。“我们自驾去土司城的路上,路过学校校门口,那时候我就觉得校门很漂亮,这个学校很有历史底蕴,在我心里留下了美丽的初印象。”王野飞说。高考成绩出来后,王野飞在网上搜索学校,该校吸引了他的注意,加上他爱人苏健在离恩施很近的重庆教书,综合考虑后他选择了这所学校。王野飞说:“一个月前,来到学校报到时,桂花香味喷鼻,到处都是青春的面庞,我感觉开启了第二人生。”现在,王野飞是该校中医学专业14班的一员,是18个同学的大哥哥,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王野飞跟同学们的大哥哥一样,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很积极,给班上的学生带了好头。很多任课老师跟我说这个班的学习氛围,上课积极性很高。”王野飞的班主任李震阳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次上课前15分钟王野飞都已坐在教室认真学习专业书籍,每次他也基本是第一个上交作业。“好多次我们都还在写作业,或者是还在查资料,王哥就已经写好了。写好后他也会跟我们交流作业,感觉他知识储备比我们多,给了我学习上蛮多帮助。”王野飞的室友陈少凡说。王野飞则说,有时候班上的同学是他的小老师,在手机和电脑的使用上,4个室友给了他很多帮助。“收看群消息,在线发送资料……这些都是他们帮我完成。”王野飞说。教书12余年后考研给自己充电“从小就想做老师。一心想做老师,所以当年选择了师范类的学校,这是追梦的开始。”王野飞回忆自己教书育人的12年教书生涯时说。1995年,王野飞从吉林师范学院(现北华大学)毕业,回到了高中母校榆树市大岭一中任教语文,先后完整带完3届学生,另带了几届高三学生。他带的400余名学生,大多考上本科或高职学校继续学习。“那时我每个月的工资大概是300多元,但那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我想着为祖国培养了这么多人才,心里很快乐。”王野飞说。他还回忆起自己教书期间曾帮助一个差点辍学的学生娄立娜,“我们那个地方穷,一个家庭供不起两个学生。但是娄立娜成绩好,是个好苗子,我就多次跟家长沟通说服他们让孩子继续上学,学校这边我们也积极沟通提供帮扶。”最后,娄立娜继续完成学业。但在教学过程中,王野飞也渐渐发现知识积累的局限,“有些知识自己搞不懂,很难受”。2005年,他开始备战研究生考试。“我学习没什么窍门,就是刻苦吃苦。”在面对自己最薄弱的英语复习时,王野飞把词汇书看了近10遍,一边看一边写,最终英语成绩考了60多分。专业课复习,他把《现代汉语》全国通用的几个教材版本和辅导资料全部买回家,自己摸索学习。2006年,研究生初试成绩367分,第一志愿填报苏州大学落榜后,他调剂到三峡大学,开始跟湖北结缘。2007年,王野飞进入三峡大学中文专业学习。在校3年,王野飞通过新的学习不断总结思考自己之前的教学中的困惑,给自己充电。2010年,他毕业后回到家乡和朋友合办教育培训机构,开始新的人生阶段。抗疫英雄事迹让他决定人生新方向这次求学,为什么选了中医专业?王野飞说,首先是跟他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据王野飞介绍,他的父亲14岁就开始学习中医,做了一辈子的中医。“小时候,我父亲就教过我摘抄和背诵中医方剂。”王野飞说,父亲的医德对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父亲曾经写过随笔记录他自己行医的事情,他写的一句话‘救死扶伤遍地亲’让我很有感触。”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事迹,更让王野飞看到了中医的力量与价值,也让他更坚定了自己人生新的方向。记者了解到,王野飞每天都有6到8节课,早上7点还有早自习,但他从没迟到过,课下他大都在图书馆学习。“之前王野飞就咨询过我,图书馆有哪些文献,如何借阅。他还问了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他有时间能不能去蹭课听。”李震阳告诉记者。“我现在真觉得时间不够用,我有好多知识要学习,现在的人生紧凑充实。”王野飞说,希望5年之后能学有所成,能帮助到更多人。(来源: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洒心去欲

26岁浙大硕士再战高考,511分考入山东中医药大学,只为“追梦”

最近看到《齐鲁晚报》发布的一篇文章,大概内容在讲有一位26岁的浙大硕士生,由于在2011年高考完填报志愿时未能如愿以偿选到自己最喜欢的医学专业。然后,准备想通过选择与医学相关的专业来“曲线学医”完成自己的愿望,但是,未曾想,从本科专业选择化学专业到保研到浙江大学的药物化学专业,本以为自己的这些选择,会离自己的“医学梦”越来越近,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无论是本科时学习的化学专业还是读硕士期间学习的药物化学专业,都与自己心目中的“医学专业”相差甚远,自己学习起来也是痛苦万分,因为对于这些不感兴趣的专业没有任何兴趣,所有的学习都只为应付导师的任务。那么,看完这篇文章,其实非常有感触,下面就用这篇文章来谈谈关于这件事情的看法,但愿能够对有类似困扰的同学们一些思考吧。首先,这位同学太过于优柔寡断,这个在我们做出很多决定的时候,都是一个大忌,很容易让我们错失良机。比如,他在高考完选择专业的时候,就是由于没有坚持自己的喜好,听从了父母的建议选择了压根就不喜欢的化学专业,这才是他转了一圈又回到起点的主要原因。其次,刚上大学时,当发现自己对于化学专业丝毫没有兴趣的时候,本来是有机会退学复读的,他当时也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他最后又犹豫了,听别人说,还可以跨专业考研,然后,他就放弃了退学复读的想法。又一次完美地错过了纠错的机会。等他上了研究生才发现,原来自己又想错了,这个时候,一切都晚了。他只能选择重新参加高考圆自己“医学梦”的举措。所以,给有类似想法的同学一些建议:1、做决定不要犹豫,很多决定都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只有好坏之分,只要选择了就坚持即可。我们无论做什么决定,都不要犹豫,更不要因为“所谓的有人说,可以这样做,还有人说,还可以那样做”。这些来自有人说的信息有多少能够可信,希望大家能够做一个权衡,包括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也是没有切身实践过,只是从其它渠道打听而来的。可信度真不高。就比如,有很多人(包括现实中以及网络上)都在说,高考志愿专业随便选,大不了到了大学转专业,大家要是真的信了这种“鬼话”,到了大学,你多半会“骂娘”。因为,你会发现在大部分大学里面,转专业比登天还难。2、想改变越早越好,容错成本越低这个道理很简单,假如高考结束后,对于录取的专业一点也不喜欢,可以果断选择去复读,这个容错成本是最低的,但是,没有多少人会干脆利落地做出这个决定,主要就是因为心存幻想,再加上对于所选专业又不是很了解。所以说,想做出这个决定,一定要对录取自己的专业进行深入研究,多找一些已经在学习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问问。而对于转专业的难度,建议直接联系学院的老师,具体咨询,千万别不好意思,这个是跟自己前途与利益切身相关的。就像文章中这位同学,他哪怕是主动多去询问,调研,对于研究生期间要学的专业怎么也能够搞清楚,压根不需要读研以后才会发现与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什么信息找不到?即使是那些大一退学复读的同学也要比等到大学毕业才傻眼的同学明智不少,容错也要小很多。因为时间越长,自己就会陷入越深,想放弃重新来过就意味着要放弃得越多,报考时间、年龄、金钱这都是成本。3、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就不要再畏畏缩缩,坚持走下去就好在我看来,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是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受益大小之分,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对自己做出的选择往往比较后悔,心想:“要是那样就好了”,但是,我们肯定没有想过,要是不做出现在的选择,我们又怎么能够知道现在的选择到底好不好?所以说,无论做出什么选择,这个选择肯定是当时我们的最佳选择,坚信这一点,才会让我们能够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就像文章中的这位浙大硕士生,我相信,经过他的这些经历,对于如今做出的选择,绝对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也是他最想做出的那个选择。希望他能够将自己选择的这条来之不易的道路坚定地走下去,去完成自己的医学梦。最后,我们将以上内容进行一个总结,因为写这篇文章,让我突然想起了一位高中最好的同学,也是我的同桌。他在高考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时候,在家人强烈的建议之前,选择了医学专业(这个是很多家长最喜欢的一个专业),但是,经过他深思熟虑与上网了解以后,他后悔了,家人说什么都不去读这个专业,即使是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他都没有去学校拿。这一次,他彻底守住了自己的底线,没有丝毫对家人妥协的意思,然后果断报了复读班,当别人兴奋地准备上大学的时候,他却早已经坐到了复读教室,开启了自己的复读生活,拿出高考题默默地做了起来。大家肯定想知道结果如何,结果就是他第二年参考高考,以复读学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一所非常好的985重点大学,至于专业,当然是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专业,这一次,他没有给家人一点机会。讲这个故事的目的,不是说让大家都去模仿,都去复读,我想说的是,无论我们做什么决定,不要犹豫,果断而决绝往往是最好的方式(当然,不是冲动,冲动是魔鬼,注意区分),这个果断是建立在充分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果断也是降低容错成本的最好方法,越拖成本越高,越陷越深。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多一些果断,少一些犹豫,少一些遗憾!原创不易,您的点赞与分享是我最大的动力,感谢您的点赞与分享!

生于陵屯

强化中医经典理论学习 完善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模式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曾芳:强化中医经典理论学习 完善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模式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当前我国正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自2014年,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这将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推进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目前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面临哪些问题?如何在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就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曾芳。中国社会科学网:您认为,当前我国中医药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哪些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曾芳:当前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推进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在规模化培养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探索改革培养模式加以解决。第一,中医思维弱化与中医技能退化突出。大部分规培基地过于强化西医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和中医技能的训练严重不足。第二,导师指导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师承是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三年培养中,规培占33个月,其中包括24个月通科轮转。这使得研究生在至少24个月内不能得到导师的有效指导,导师对学生的培养流于形式。第三,规培基地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各规培基地不仅要接纳社会规培生,接纳参加规培的研究生,还要接纳本科实习生和进修医生。本就数量不足的规培基地处于超负荷运转,医生多于病人的情形比比皆是,规培的质量令人堪忧。中国社会科学网:对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提出什么具体建议?曾芳: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在59条重点任务中提出“强化中医思维培养,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在61条中提出“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在64条中提出“完善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发布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的召开,为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完善提供了方向和遵循。我建议以学制三年、6个学期的标准,重新设置各阶段培养任务,构建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1+2+3”模式。具体包括:1个学期的中医经典集中强化学习;2个学期的跟师学习,强化中医临床思维;3个学期的临床培训,强化临床基础和专科技能。第一,构建“通”“专”并重的中医经典课程体系。首先,在培养计划中单独设立1个学期集中强化中医经典理论学习,构建以中医四大经典为主的“通识经典课程”,突出学科专业特色的“专科经典课程”的中医经典课程体系。其次,改革完善考评机制,以一年一次的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为抓手,以考促学,引导学生养成“重经典、懂经典、用经典”的学习和实践习惯。第二,夯实“师承”与“院校”相融合的培养模式。设立2个学期跟师学习,通过专科跟诊、床旁教学、技艺实践等形式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医临床思维和能力技艺训练。具体可通过优化导师遴选和考核方案、单设教学门诊、教学病床等,确保“师承”教育的质量;通过跟诊日记、学习心得、技能测试等方式,加强跟师学习阶段的过程管理和考核。第三,构建“规范”与“个性”相融合的教育体系。继续保留3学期规范化培训,使学生在通科轮转中掌握处理临床各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同时新设置2学期跟师学习,使学生在师承跟师中掌握独具特色的专科技艺,实现以“标准化”为特征的医教协同规培训练与以“个性化”为特征的跟师训练相结合。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华夏 曾江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银冲

那些年我的研究生岁月:谈论文作假到学术不作为到中医科研现状

前段时间某明星的论文作假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遭到广大网络人民的口诛笔伐,可谓凄凄惨惨,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做人要务实,不要弄虚作假!实际上这种行为的背后隐藏的是学术的不作为。什么是学术不作为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尸位素餐,占据着良好优越的位置和条件,拿着国家给予的各项基金财政支持,但是最后却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出来,说好听点这叫不作为,拿钱不干活,说不好听点,这就是骗子,骗的是国家的钱,骗的是纳税人的钱!而论文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就是学术不作为的升级版,也可以说是学术乱作为,因为拿不出成果,没有东西出来,那么就通过弄虚作假搞一些所谓的成果出来,殊不知,谎言迟早是要被戳破的!中国学术圈的乱象已经不是这两天的事情,早在前年世界学术出版巨头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宣布撤回旗下医疗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于2012年至2015年发表的107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于中国作者,涉及协和等国内知名医院、医学院的524名医生。当然这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畴,作为一个关心和热爱传统医学的人士。我们借此机会谈谈中医学术圈的不作为现象有多么严重!严重到哪个程度呢?列举几位中医界的泰斗的说辞。著名中医焦树德教授曾说:"现在的政策导向是强调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实际上就是用西医的方法研究中医。几十年了,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成果都没有。这么大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全白花了。"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指出:"研究生把大量精力花费在动物实验上,毕业后到了临床全都用不上,浪费人力物力。"全国著名老中医李今庸教授说:"一些人以牺牲中医临床疗效为代价,来换取对中医药学发展毫无裨益的动物实验结果,培养的博士生不能用中医思路看病,还名之曰'研究型人才'。”甚至还有一些中医药大学的博士谈到现在的中医硕士、博士论文的数据大多是假的。因为几千年来,中医都是从临床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可是现在中医界讲究用实证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验证中医,这个明显行不通,怎么办呢?只好造假。由此可见,中医学术界的不作为甚至乱作为情况有多么厉害。因此,我们强烈呼吁,要做符合中医自身特点和有利于中医理论和临床发展的科研,中医科研课题的申请要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目的为导向。培养真正的中医理论和临床人才!

不亦善乎

46岁研究生回炉本科学中医,备考三个月,和儿子同年上大学

只要有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湖北民族大学医学部2020级本科新生王野飞,很好得阐释了这句话——46岁的他带着研究社学历,回炉考取本科学中医学专业。“我就是比较能折腾。”王野飞说,重返校园前,在家乡吉林的培训机构做老师;在此之前,他在三峡大学就读中文系硕士;再往前推,他在家乡榆树市大岭乡当了12年语文老师。备考三个月和儿子同年上大学齐寸短发、灰色夹克、棕色手提袋、操一口东北腔的王野飞经常被同学误为是老师,但其实他是湖北民族大学中医学专业2020级新生。46岁的他选择回炉重造,更巧的是,今年他的儿子王在天也考上了四川的一所大学。今年4月,王野飞停掉手头工作,开始全身心备战高考。早在2017年,王野飞就有了转行的想法,在教育培训机构从业近10年,虽然收入可观,但是他从工作中感受不到快乐。此前因为儿子还没有高考,他继续在培训机构工作。“今年孩子也高考,我想时机成熟了,我也要为自己的梦想拼一把了。”王野飞回忆。虽是老师,想顺利通过高考也不容易。自学备考期间,王在野每天4点半左右起床,起床后步行到自习室,一呆就到晚上10点左右。为了节约时间,他让母亲给包了很多饺子放在冰箱,20个饺子是他每天的午餐。“数学是真的不太会,我很多年不学数学了,所以是复习的重点。语文还好,英语我读研究生时也打下了基础。”王野飞说,每天上午的时间他都用来做数学习题,到高考前夕,他书桌上的A4草稿纸堆积在一起已经有30多厘米高。高考前,王野飞其实心里没有底,“我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在学校参加过模拟考试,所以做好了再复习一年的打算。”但是考试成绩出来后,王野飞总分502分,在吉林省位于6千余名的位次,对于这个成绩他很满意。王野飞重返校园求学,在家人和亲朋眼中很正常。“我爸一直是一个爱折腾、也能折腾成功的人。我已经习惯了,也不觉得惊讶。我们同一年上大学,这种缘分真的很奇妙。”王野飞的儿子王在天说。他的挚友王宇琳更是说道,“他这辈子活了别人3个辈子,想做的都努力去做了。”到校成18名学生的大哥哥“我跟湖北有缘分,我在民大特别快乐,学校特别好,老师同学都很好。”开学一个月后,王野飞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去年国庆,王野飞和家人就曾来过湖北恩施,在恩施游玩时他还曾路过学校。“我们自驾去土司城的路上,路过学校校门口,那时候我就觉得校门很漂亮,这个学校很有历史底蕴,在我心里留下了美丽的初印象。”王野飞说。高考成绩出来后,王野飞在网上搜索学校,该校吸引了他的注意,加上他爱人苏健在离恩施很近的重庆教书,综合考虑后他选择了这所学校。王野飞说:“一个月前,来到学校报到时,桂花香味喷鼻,到处都是青春的面庞,我感觉开启了第二人生。”现在,王野飞是该校中医学专业14班的一员,是18个同学的大哥哥,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王野飞跟同学们的大哥哥一样,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很积极,给班上的学生带了好头。很多任课老师跟我说这个班的学习氛围,上课积极性很高。”王野飞的班主任李震阳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次上课前15分钟王野飞都已坐在教室认真学习专业书籍,每次他也基本是第一个上交作业。“好多次我们都还在写作业,或者是还在查资料,王哥就已经写好了。写好后他也会跟我们交流作业,感觉他知识储备比我们多,给了我学习上蛮多帮助。”王野飞的室友陈少凡说。王野飞则说,有时候班上的同学是他的小老师,在手机和电脑的使用上,4个室友给了他很多帮助。“收看群消息,在线发送资料……这些都是他们帮我完成。”王野飞说。教书12余年后考研给自己充电“从小就想做老师。一心想做老师,所以当年选择了师范类的学校,这是追梦的开始。”王野飞回忆自己教书育人的12年教书生涯时说。1995年,王野飞从吉林师范学院(现北华大学)毕业,回到了高中母校榆树市大岭一中任教语文,先后完整带完3届学生,另带了几届高三学生。他带的400余名学生,大多考上本科或高职学校继续学习。“那时我每个月的工资大概是300多元,但那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我想着为祖国培养了这么多人才,心里很快乐。”王野飞说。他还回忆起自己教书期间曾帮助一个差点辍学的学生娄立娜,“我们那个地方穷,一个家庭供不起两个学生。但是娄立娜成绩好,是个好苗子,我就多次跟家长沟通说服他们让孩子继续上学,学校这边我们也积极沟通提供帮扶。”最后,娄立娜继续完成学业。但在教学过程中,王野飞也渐渐发现知识积累的局限,“有些知识自己搞不懂,很难受”。2005年,他开始备战研究生考试。“我学习没什么窍门,就是刻苦吃苦。”在面对自己最薄弱的英语复习时,王野飞把词汇书看了近10遍,一边看一边写,最终英语成绩考了60多分。专业课复习,他把《现代汉语》全国通用的几个教材版本和辅导资料全部买回家,自己摸索学习。2006年,研究生初试成绩367分,第一志愿填报苏州大学落榜后,他调剂到三峡大学,开始跟湖北结缘。2007年,王野飞进入三峡大学中文专业学习。在校3年,王野飞通过新的学习不断总结思考自己之前的教学中的困惑,给自己充电。2010年,他毕业后回到家乡和朋友合办教育培训机构,开始新的人生阶段。抗疫英雄事迹让他决定人生新方向这次求学,为什么选了中医专业?王野飞说,首先是跟他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据王野飞介绍,他的父亲14岁就开始学习中医,做了一辈子的中医。“小时候,我父亲就教过我摘抄和背诵中医方剂。”王野飞说,父亲的医德对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父亲曾经写过随笔记录他自己行医的事情,他写的一句话‘救死扶伤遍地亲’让我很有感触。”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事迹,更让王野飞看到了中医的力量与价值,也让他更坚定了自己人生新的方向。记者了解到,王野飞每天都有6到8节课,早上7点还有早自习,但他从没迟到过,课下他大都在图书馆学习。“之前王野飞就咨询过我,图书馆有哪些文献,如何借阅。他还问了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他有时间能不能去蹭课听。”李震阳告诉记者。“我现在真觉得时间不够用,我有好多知识要学习,现在的人生紧凑充实。”王野飞说,希望5年之后能学有所成,能帮助到更多人。来源:楚天都市报

谓也

想学医的考生看过来,浙江中医药大学专业丰富,考研率高

通讯员 储著胜 记者 方秀芬在浙江中医药大学校园里漫步,随处可见“桐君大道”“时珍广场”“仲景广场”等,这些道路和景观直接采用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名家经典命名而来;伫立在校园里的中医药文化碑廊和浙江中医药博物馆这些建筑无不彰显着中医药的文化特色。一直以来,浙江中医药大学致力于建设以中医中药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优势突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目前,该校设有16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和2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近日,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布了2020年招生计划,据浙江中医药大学分管招生的学生处副处长胡丽伟介绍,2020年招生计划略有增加,普通高考计划招生2417人,其中浙江省1913人。新增中医骨伤科学(五年制)专业,计划招30人。另据介绍,浙江中医药大学独立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2020年招生计划与2019年持平,普通高考招生总体计划932人。高分考生择优录入两个直博实验班目前,浙江中医药大学开设本科专业33个,涉及五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 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20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出台对优秀生报考的激励。浙江中医药大学分管招生的学生处副处长胡丽伟介绍,高考总分位次号在全省前10000名(含)和前20000名(含)的浙江省进档考生,报考该校中医学和中药学专业,分别择优录入“中医学直博实验班”和“中药学直博实验班”,实施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大学本科阶段免除所有学费,研究生阶段设立专项奖学金;各培养阶段经考评通过后,直接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并在科研训练、导师配备、出国交流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在全国率先实行“医教结合”培养模式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该校一直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 61年的办学历程 中,浙中医大始终坚持特色办学, 紧扣社会需求的时代脉搏,坚持 “院校教育中结合师承、课程体系中突出经典、实践教学中强化临 床、评价模式中鼓励创新”,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医药才培养的特色之路。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两种主要模式。经过多年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院 校-师承-家传”三位一体的中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正因为这样的培养模式,该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行业高度认可,其中中医类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名列全国前茅,护理师资格考试通过率100%,充分反应了该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核心竞争力高。随着中医药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该校毕业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毕业生升学率(考研率)远超全省平均水平。以2019年为例,浙江中医药大学平均升学率为23.24%,升学率超25%的专业有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生物科学。2020年最新数据显示,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录取率达64.3%,被“双一流”高校录取的人数占全部录取人数的39.1%,其中北京大学1人、复旦大学1人、上海交通大学6人、同济大学1人、浙江大学33人、华中科技大学3人等。答记者问问:学校业余生活安排的怎么样,学校安全工作怎么样?胡丽伟:学校不断深化平安校园和文化校园建设。学生课余活动丰富,既有精彩的学术讲座,也有有趣的社团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多方面提升综合素质。为学生活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安全工作,从新生始业教育开始,安全教育伴随着学生的大学生活,同时,学校也在软硬件措施上充分保障学生的安全,让学生学的安心,家长放心。问:学校除了主修课程之外,选修课程多吗?有哪些特色选修课程?胡丽伟: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选修课,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人文社科类课程,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选择《科学走进中医》之类的医学常识课程。问:大家比较关心收费问题,按专业的收费是怎样的?学校的住宿情况是什么样的?胡丽伟:浙江中医药大学学费在5300-6900之间,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学费在17000-26250之间。具体各专业学费考生可在我校本科招生网专业计划表里查看。新生入学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在校内(校外)学生公寓住宿。住宿费按学年收取,宿舍均有独立卫生间和热水供应,学生可自主选择是否租赁安装空调。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可以给他调整专业的机会和时间?有保研机会吗?胡丽伟:学校尊重学生专业兴趣和特长,实行校内学生转专业政策,为每个学生提供优秀生转专业、专业不适应转专业、特长生转专业和退役复学学生转专业四类转专业途径,学生可在入学后两年内根据各自需求和实际,进行自由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为本硕连读专业,同时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2020年,我校对优秀考生出台激励措施,择优选拔优秀学生实施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具体政策详见我校本科生招生章程。请问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如何?胡丽伟:浙江省自2017年新高考改革后,院校按专业志愿平行录取,学校各专业录取分数均有所不同。近三年,学校约80%左右的计划在一段录取时完成,各专业总体平均分超600分,也有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在一段线下。具体录取分数考生可登陆学校本科招生网或关注浙江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微信公众号进行查看。编辑 杨俏颖

万物云云

浙大硕士为学中医再高考,为了理想,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奋不顾身?

为了理想,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奋不顾身?真的可以不管不顾?最近爆出的新闻中,有一个人是这么做的。张韫喆本人他叫张韫喆,浙江大学化学硕士,26岁。2018年以优异的成绩从浙江大学硕士毕业之后,同年年底,从上海医药上市公司辞去月入过万的工作,复习高考,最终于今年考取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专业。张韫喆的录取通知书张韫喆本人看到这里,小编只能说佩服他,却绝不赞同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韫喆的医学高考成了一种执念,成了一种自私的表现。可能您会说,理想是自己的事,自己对自己负责即可。可是,行走在这个世间,我们真的只用对自己负责么?张韫喆今年二十六岁,完全可以无视自己的年龄,重新高考,回炉重造。可是,一天天老去的父母等得起么?有太多反驳张韫喆的理由:一、放弃了名校光环,低就了一所普通医学学校。小编这里没有贬低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意思,纯从学校论,浙江大学肯定优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张韫喆所读的专业,是中医养生学。在中医领域,这个专业算不得是热门专业。就业面相对窄一点,主要是医院的治未病科、体检中心、老年病慢性病中心或者社区的预防保健工作。张韫喆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证小编看不懂,张韫喆的选择,究竟是为了什么?二、医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本很高。医学本科生,一般需要读“大五”,毕业之后还要参加长达二三年的实习培训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也就是说,张韫喆重读本科,到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至少还得七年的时间。本科毕业的张韫喆能否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小编不敢乱推断。如果本科毕业的张韫喆,工作不顺利,他还得读研甚至读博。硕士三年、博士三年,等现年26岁的张韫喆博士毕业,至少还得十一年。这还是理想情况下的推测,不考虑硕士、博士是否能顺利毕业。十一年之后,博士毕业的张韫喆,已经三十七岁,人到中年,在这个行业还只能算得上初出茅庐的新人,值么?三、除了重新高考,是否没有别的路可以实现理想?如果只有一条路能实现张韫喆的理想,我还多少可以理解一些。可是,事实上,除了重新高考,张韫喆完全有别的路可以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试的内容和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截图也就是说,想从医的张韫喆,完全没必要做如此冒险的行为,一边工作,一边拜师学医。当然,小编相信这样的路也许不容易,但相比11年的重新考试进阶的方式,拜师从医并考取执业医师证,实在算不得什么困难的事。小编写到这里,只有一声长长的叹息。小编不理解,张韫喆究竟是心中理想的执念?还是真的清楚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张韫喆本人2011年,8年前的张韫喆因分差太大,与山大临床医学专业失之交臂。他没有选择复读,而是在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专业学习。2015年,本科毕业的张韫喆没有选择重新高考,而是以优异成绩保送到浙江大学药物化学。这说明,张韫喆完全有能力学好化学专业。研一的张韫喆发现这个专业跟自己想象相去甚远,他没有选择中断这条路,而是选择将研究生读完。2018年,研究生读完,顺利入职上市医药公司的张韫喆,却选择了重新高考,准备11年的征途。小编想说的是,看似主张明确的张韫喆,其实很糊涂。本科就知道所学专业不是自己所喜欢,他没有选择断舍离;研一的时候,发现这条路不对,也没有选择放弃。什么都想拿到,最终的结果是,其实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直到走入社会后,发现实在太痛苦,才选择从头再来。小编想说的是,这不是理想,而是心理痛苦到无可逃遁,最终打着理想的旗帜,重新再来。最后,还是祝福他,希望11年的他不后悔今天的选择!

买衣服

硕士研究生石伯伦作为全国中医药院校唯一入选学员参加“团团夏令营”

东北网9月17日讯(记者 姜姗姗)近日,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举办首届“团团夏令营”,面向全国遴选100名红色正能量青年体验红军生活、共话青春理想、学习国情知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级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石伯伦作为全国中医药院校唯一入选学员参加夏令营。青年培训班合影。石伯伦为学校研究生党员作报告。硕士研究生石伯伦。石伯伦在“团团夏令营”期间,参加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实践体验等项目,与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有志杰出青年在这里唱红歌、走红路、吃红饭、上红课、读红书,共同学习、共筑理想、共话青春。夏令营结束后,石伯伦还为学校研究生党员作题为《弘扬时代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报告。他从情系井冈山、初上井冈山、井冈山精神、当代青年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如何走好属于我们的新长征路、将共产主义进行到底六个方面,与研究生党员们分享自己在“团团夏令营”期间的所见所闻。研究生党员纷纷表示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青年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而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