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中国中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石涛

2019年中国中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即中医所用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因此,中医药的产业链也是从上游的动物养殖、矿物采集、中药材种植,经过一次列的采收和粗加工后,我们的中药材材料便流入中药材专业市场或药材批发市场,由仓储、物流、贸易等来到中成药企业和中药饮片企业;后进入我们的下游医院、药房、超市等,从而到达消费者手中。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制定,有预测表明到2020年中国健康产业产值将达到8万亿,到2030年达到16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成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那么目前国家有那些中医药行业相关政策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出2015-2018年国内重要的中医药政策。以下是详情: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医药市场现状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29日,在医药健康上市公司中,共发生140起并购事件,总金额近660亿元,涉及生物药企、医疗服务机构、零售药店等各个领域。我国医药行业并购现象频繁出现,医药行业重组愈发激烈,与我国医药行业不断发展密切相关,优胜劣汰也成为必然趋势。2018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32122亿元,同比增长5.6%。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中医药细分市场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剂和精制工艺加工而成的可以直接使用的制剂。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保健,各类中成药需求在不断增大。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近年来中国药品流通行业中成药类销售总额逐年增长。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中药饮片是中药注射剂的最佳替代品之一。对中药注射剂的限制称为中药饮片行业的又一大利好。2018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制造业营业收入为2395亿元,利润总额为165亿元。中药饮片行业作为传统中药产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医药工业里近十年增长最快的子行业。受益于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重视,中药饮片在医疗改革大潮中迎来利好。预计2020年中医饮片市场规模将有望达3920亿元。2018年我国药材及饮片出口额为10.31亿美元,同比下降9.49%。2018年我国药材及饮片进口额为2.85亿美元,同比增长9.16%。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在过去7年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可见,未来我国中药行业具有强大的潜在发展空间。中国药妆:目前,国内药品业务的发展空间正在不断被压缩,主要受到传统业务增速放缓、降价等原因的影响。据了解,包括同仁堂、自云山、康恩贝等上市药企均已涉足日化领域。然而,在日化领域,药企的药妆战略并不乐观。2018年我国药妆市场高达760亿元,预计,2019年我国药妆市场规模将破800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未来发展前景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速,总体健康需求显著提高,人民群众保健意识普遍增强,对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我国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大量有消费能力的老年人群也必然拉动医疗保健市场的需求。政策助力,进一步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活力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有潜力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而根据《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制定的中医药行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823亿元,年复合增速15%,中药企业收入占整体行业比重从29.26%上升到33.26%。事实上,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进一步激发,相关企业也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互联网+中医药健康产业”将成未来发展热点随着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新时代、新形势下老百姓健康需求的变化,医改攻坚带来的医疗服务格局调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潮流的涌现发展,必将为医疗服务提升优化释放出巨大空间。目前互联网+中医药领域的发展来看主要有几种模式:中药材电商、在线问诊、O2O送药、O2O推拿保健,以及通过互联网进行健康管理、中医媒体、中医教育及智能化设备等。从投资数量上看,中医O2O、在线问诊、中医连锁获投数量最多。未来随着5G的快速发展,中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可观。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芙蓉镇

中国中医药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附图表)

日前,据国家中医药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表示,社会各界认为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比达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比达90.6%。根据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中医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能够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能够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中医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中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中药的市场规模为3918亿元,占中国医药市场的32.1%。2011-2015年,中国中药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16.8%,远高于GDP的增速。2016-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仍将快速发展,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580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2%。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剂和精制工艺加工而成的可以直接使用的制剂,包括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膏药,以及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作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专科用药。2019年,中国中成药累计产量达到246.4万吨。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中药饮片市场: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增速回升,主要原因是中药饮片不受零加成影响,同时也不计入药占比(药占比<30%),因此终端医院使用中药饮片的意愿加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2020年中国中药饮片市场销售收入有望达到2525亿元。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中药配方颗粒市场:2019年11月,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了《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对中药配方颗粒有了更细化的要求。此外也发布了《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试点统一标准的公示》,公布了160个品种试点统一标准。随着中药配方颗粒政策逐步放开,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布局这一领域,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将不断增长,预计2020年中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销售额将近155亿元。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大肉票

2020年中国中医药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前景预测(附图表)

中商情报网讯:中医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一、中医药产业链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中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从产业链来看,中医药行业可以分为中药材等原材料的种植、养殖,经过加工后成为中成药药材。除了可以直接进行中药材贸易以外,在生产后还可以作为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等产品,在医药市场中流通。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二、中医药市场分析中药产业作为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最重要的民族产业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意义。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中药的市场规模为3918亿元,占中国医药市场的32.1%。2011-2015年,中国中药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16.8%,远高于GDP的增速。2016-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仍将快速发展,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580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2%。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1)中药材市场我国中医药产业链布局完整,中药材的种植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总体来看,我国中药材种植分布呈现不均衡性,从东北至西南由少增多,但常用药材的蕴藏量仍以北方最多。2014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4000万亩;2017年达到5045万亩。我国中药材主要集中在吉林、辽宁、河北、宁夏、甘肃、湖北、安徽、湖南、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市。目前,各地推动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和《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张,商务部预计到2020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超过6620万亩(含林地种植面积),种植品种供应量或将进一步激增。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市场不断发展,随着需求不断增长,中药材市场也扩大。2018年,我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达到1518.4亿元;2019年约为1725.2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将近1919亿元。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中成药市场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剂和精制工艺加工而成的可以直接使用的制剂,包括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膏药,以及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作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专科用药。2019年,中国中成药累计产量达到246.4万吨。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3)中药饮片市场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增速回升,主要原因是中药饮片不受零加成影响,同时也不计入药占比(药占比<30%),因此终端医院使用中药饮片的意愿加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2020年中国中药饮片市场销售收入有望达到2525亿元。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4)中药配方颗粒市场2019年11月,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了《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对中药配方颗粒有了更细化的要求。此外也发布了《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试点统一标准的公示》,公布了160个品种试点统一标准。随着中药配方颗粒政策逐步放开,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布局这一领域,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将不断增长,预计2020年中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销售额将近155亿元。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三、中医药行业发展前景(1)利好政策推动中药产业健康发展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有潜力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而根据《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制定的中医药行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823亿元,年复合增速15%,中药企业收入占整体行业比重从29.26%上升到33.26%。事实上,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进一步激发,相关企业也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2)“智慧+中医药”打造行业新格局随着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新时代、新形势下老百姓健康需求的变化,医改攻坚带来的医疗服务格局调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潮流的涌现发展,必将为医疗服务提升优化释放出巨大空间。目前“智慧+中医药”领域的发展来看主要有几种模式:中药材电商、在线问诊、O2O送药、O2O推拿保健,以及通过互联网进行健康管理、中医媒体、中医教育及智能化设备等。从投资数量上看,中医O2O、在线问诊、中医连锁获投数量最多。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医药行业发展更具多样性。(3)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强大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制定,有预测表明到2020年中国健康产业产值将达到8万亿,到2030年达到16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中,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成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在利好政策、大健康概念等因素影响下,中医药大健康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0年将超3万亿元,到2025年有望达到7.5万亿元。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详情数据及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中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报告》从五大方面分析当前我国中医药行业概况、中医药行业发展环境PEST分析、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中医药主要企业以及中医药行业发展前景。报告详情请点击:《2020年中国中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http://wk.askci.com/details/ad85604919c143a7ab5c8f707c32c799/

操术

我国中药材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报告!

来源:农业农村部 由中国农业监测报告撰稿人:张东伟 甘肃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王建连 甘肃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经济师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多达12807种。中药材广植于我国贫困地区,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中药材生产和市场状况,提出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组织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对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中药材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但优良品种短缺的问题亟待解决;二是中药材消费量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野生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的风险需高度重视;三是加工流通趋于规范,但因多头监管或监管错位导致的中药材来源混杂、难以追溯的现状依然存在;四是进出口品种数量年际间波动较大,但中药材贸易顺差格局或仍将保持。五是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等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仍需防控。六是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成本高、种植效益不稳定依然是阻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产业发展现状我国中药资源品种达12807种,常用的600多种中药材中,有300多种已实现人工种养,栽培、养殖中药材品种的产量占中药材供应量的70%以上。(一)生产现状1.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011-2018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增长了2566万亩,增长率90.35%;中药材行业产量增加141.1万吨,增长率46.19%。2018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406万亩,比上年增长7.16%(图1);中药材行业产量446.6万吨,比上年增长5.26%(图2)。图1 2011-2018年中国中药材种植面积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药材天地网图2 2011-2018年中国中药材行业产量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中药材贸易网2.生态种植模式逐步形成。全国已有21个省市区约60余种中药材开展了生态种植的探索和实践。如东北地区人参生态种植(林下参)模式,华北地区连翘“二保护、三不管、二混栽”野生抚育与生态种植技术模式,浙江省重楼、三叶青、金线莲、前胡、黄精等林下生态种植与仿野生栽培模式,宁夏蒙古黄芪农田栽培中形成的“春发草库、伏耕培肥、秋季播种、双膜覆盖、水肥一体、农机农艺结合”的农田生态种植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等,均采用模仿野生生境的生态种植方式,从源头上有效提升了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二)消费现状1.中医诊疗量上升促进中药材消费量增长。2014-2018年,全国中医类医院增加了1207所,增长率32.3%,中医类医院诊疗量增长了9994.6万人次,增长率18.8%。2011-2018年,中国中药材的消费量呈逐年增加趋势,2011年中国中药材市场需求量为289.5万吨,2018年增长至420.3万吨,增长率42.5%(图3)。图3 2011-2018年中国中药材消费量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药材天地网2.药食同源品种消费量增幅明显。2014-2017年,药食同源品种消费需求总量年增长率由5.4%提高至9.5%,远高于非药食同源品种(图4)。其中以人参、三七、枸杞子、黄芪、当归、花茶等药食同源品种增幅相对较高。图4 2014-2017年药食同源品种需求总量年增长率数据来源: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2017(三)加工流通现状1.中药饮片产业发展态势向好。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成中药饮片。2014-2018年,中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增长40.7%(图5),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抽检合格率提升20个百分点(图6)。图5 2014-2018年中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药材天地网图6 2014-2018年中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抽检合格率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2.流通追溯体系初步建立。2018年已初步建成了以中央、地方追溯管理平台为核心,以中药材种养殖、中药材经营、专业市场、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饮片经营和使用六大环节追溯子系统为支撑的流通追溯体系,涉及全国18个省(市)约2000家企业、1.5万家商户。(四)进出口现状1.中药材进口额波动明显。2014-2018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进口额波动幅度明显。其中,2014-2016年,由于大宗品种量价齐跌,中药材及饮片进口额下跌幅度较大,下降39.1%;2017-2018年进口额逐渐上升,2018年较2016年增长107.1%,较2014年增长26.1%(图7)。图7 2014-2018 年中国中药材及饮片进口额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中国海关2.出口额波动性下降。2018年,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量降至19.8万吨,降幅11.3%;出口额10.3亿美元,降幅9.5%;2018年出口额较2014年降20.8%(图8)。图8 2014-2018 年中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中国海关(五)市场价格1.市场价格整体趋于下行。2014-2018年,全国中药材价格走势整体趋于下行,且年际间波动明显(图9)。图9 2014-2018年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2.家种中药材价格呈整体下行趋势。2014-2018年,家种中药材价格整体下行,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初,价格虽有反弹,但总体下降趋势明显(图10)。图10 2014-2018年中药材家种100价格指数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3.野生中药材价格呈平稳上涨态势。2014-2018年,野生中药材市场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年间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上涨趋势明显(图11)。图11 2014-2018年中药材野生99价格指数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六)成本收益(以甘肃当归为例)目前,农户种植当归成本约1350元/亩(主要含种子种苗、农药、化肥、初加工、材料等费用),人工成本基本不计;种植大户通过承包土地进行种植,每亩种植成本约3300元。如按2018年当归鲜货平均每亩单产450公斤(折干货每亩129公斤),鲜货统货平均价格每公斤6元、干货统货平均价格每公斤30元计。农户种植当归,鲜货出售平均每亩收益约1350元,干货出售平均收益约2520元;种植大户承包土地种植和合作社种植当归,鲜货出售平均每亩收益约-600元,干货出售平均收益约570元。因中药材各品种种植方式不一,种植成本收益差异较大。就甘肃而言,农户自主种植(不计人工及土地成本)效益尚可,种植大户承包土地种植,成本相对较高。二、中药材产业发展前景展望(一)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市场规模稳定增长。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化,中药材产业区域布局将更加合理,品种结构更加丰富,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种植机械改良,加工工艺技术创新,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市场规模稳定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二)药食同源品种需求增大,饲用中药原料品种快速增长。保健食品、天然绿色食品开发,带动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市场的刚性需求增加;中药材用于动物饲料生产,为相关中药材生产提供新的机遇,饲用中草药、植物提取物、生物发酵饲料等所需中药原料的将迎来快速增长。(三)国际竞争优势和贸易顺差格局将继续保持。“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了中药材贸易范围;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和特有疗效,给中药材带来长期需求上升的积极影响,助推中药材贸易顺差格局稳定。(四)价格总体小幅上涨,周期性波动明显。受农产品行情波动影响,国内中药材行情出现错峰周期性波动;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质量提升,进而助推价格上涨;“植物抗生素”类药材受疫情影响,年度涨幅波动明显。三、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一)总体情况中药材广植于我国贫困地区。2018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40万亩,约占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76%,中药材产业覆盖了全省87.9%的贫困县(区),涉及54.6%的贫困人口,中药材核心产区农民种植药材收益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超过50%;云南省88个贫困县中药材覆盖面积突破600万亩,药农人均年收入一般在3100元以上;贵州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660万亩,产值超过150亿元,带动11.63万户贫困户、37.1万贫困人口增收;河北省62个贫困县中,43个县将中药材作为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亩均纯收入近2000元;山西陵川县六泉乡西石盘村人均纯收入7120元,90%以上来自中药材。(二)主要经验1.注重产业扶贫,加强顶层设计。立足中药材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现状,将贫困户纳入到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中,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脱贫带动作用,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区域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加强顶层设计,高起点、大手笔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和目标,构建发展新格局。2.发挥特色优势,强化产业培育。针对中药材道地产区的天然优势,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强化特色、放大优势,以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目标,建立优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强化源头管理,推进中药材产业向品种道地性、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方向发展,形成道地药材独特优势;同时,注重生产大户和龙头企业培育,加强中药材种植、加工及多功能开发的全产业链建设,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3.加强配套政策扶植,建立综合保障机制。通过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以保障农户利益为核心,从政府财政补贴扶持、银行配套贷款支持、保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等方面建立多位一体的综合保障机制。4.多种模式灵活使用,突出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采用“科技推广+扶贫”“市场主体+新经济组织+农户”“企业+劳务输转”“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基地”等多种模式,突出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全方位立体性地带动农户脱贫致富。(三)典型案例分析甘肃省陇西县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基地”模式,带动贫困农户参与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工作,脱贫效果明显。2019年全县16个乡镇86个贫困村的81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种植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田11314.65亩,占全县中药材种子种苗面积的22.8%;企业和合作社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555亩,带动7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收益。甘肃省渭源县通过“科技推广+扶贫”的“造血式”扶贫模式,“市场主体+新经济组织+农户”的企业帮扶增效增收模式,“企业+劳务输转”的就近用工务工模式,2018年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累计带动1800多人就业,户均年实现增收8600多元。四、主要问题及风险分析(一)主要问题1.繁育种苗优良品种短缺,野生资源品种锐减。一是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不规范,繁育品种质量参差不齐,优良品种短缺;二是对野生资源的无序化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的潜在风险。2.种植规范化程度低,药用品质和药材质量安全受影响。一是种植规模小,无序跟风种植造成药材道地性丧失、药用品质下降;二是种植管理模式粗放,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当,产品质量安全受影响。3.加工标准化程度低,仓储运输环节问题多。一是产地加工基础薄弱,标准规范缺乏,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容易造成产地初加工的模糊监管与监管盲区,加工过程易导致中药材质量品种受损;二是专业仓库缺少,仓储设施与养护技术落后,物流标准与行业监管不力,仓储流通环节人为造成变质、污染,影响药用品质。4.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经营销售杂乱多样。一是大部分中药材加工前属于农副产品,加工成饮片后则属于药材,生产、加工多头监管或监管错位,导致管理不到位,经营方式杂乱多样;二是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滞后,产品种植信息不透明,市场准入标准缺乏,中药材流通溯源难度加大。(二)风险分析1.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影响。气象因素的不确定性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中药材生产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与气象灾害相伴而生的病虫害,严重影响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严重威胁中药材产业安全。2.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风险。中药材生产周期长、道地性强,品种间不可替代,在市场管理工具相对缺失、游资炒作等因素的直接影响下,极易导致市场供需失衡,药材价格暴涨暴跌,种植风险加剧。3.对外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国际贸易新关系的确定、新市场的开拓、贸易环境及形势的变化,都将给中国中药材进出口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4.疫情的不确定性影响。突发的疫情可导致相关中药材品种市场需求迅速上升,拉动市场价格飙升,对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相关利益主体带来收益。但相对于不能在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药材品种的各环节相关利益主体而言,则可能因为短期内生产经营活动受限,产品流通受阻,面临销货流量下降、产品积压、固定支出增加等风险,对产业发展造成不确定性影响。五、政策措施建议(一)健全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保障和监管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和扶持,发挥市场活力;建立并完善符合中药材产业发展需求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在组织协调、行业咨询、标准制定、监测研究、人才培养和第三方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保障有序发展。(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药材生产高质量发展。加强布局和引导,建设国家和区域中药大健康产业示范基地,有序推进道地中药材品牌工程;整合优势资源,培育知名品牌和企业;强化科技支撑,提高中药大健康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加快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强化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监管力度,从源头保证中药材质量品质。(三)加快中药材市场培育,建立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建立现代中药材商业流通体系,完善中药材商业中心和物流中心;发展互联网中药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健全销售网络渠道;打造现代化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加快质量追溯系统建立,确保中药材质量全程可控。(四)拓展中药材国际市场,缓解国内供需矛盾。转变发展思路,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创建综合实力强、国际影响力突出的中医药服务贸易示范区,扩大中药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和知名度,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调剂余缺,保障供需基本平衡。

陈家泠

2018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

前言为引导中药材产销衔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商务部于2012年初建立了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系统,集中采集发布中药材重点品种相关信息。目前,系统数据来源于100余个中药材产地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17家中药材市场、7家中药材网站及中国海关。2017年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旨在客观呈现中药材流通市场运行状况,分析市场运行特点,展望市场发展趋势,为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学术机构提供参考。2017年我国中医药新政密集出台,尤其是《中医药法》的实施以及《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发布,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在此背景下,全国中药材供给规模继续扩大,流通环节资源优化提升,集约化产地加工方式凸显,“互联网+”新型贸易方式兴起,中药材流通市场加快转型升级。一、2017年中药材国内市场分析(一)中药材市场价格整体保持平稳,品种价格波动幅度收窄2017年中药材流通市场价格整体保持平稳,略有下滑。从反映全国中药材整体价格情况的“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我国200种主要大宗中药材市场价格的综合加权)来看,价格指数在年初最高达到2700点,随后缓慢回落,年底12月31日点位为2350.80点,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016年的年初点位。从价格指数综合分析,2017年价格呈现小幅波动态势。具体来看,我国中药材流通市场常见的741个中药材流通品种中,220个品种价格上涨,334个品种价格持平,187个品种价格下跌。与2016年相比,2017年涨价品种数量减少7%,价格持平品种数量减少12%,涨价和持平品种数量合计下降10%,价格下跌品种数增加48%。220个涨价品种价格平均涨幅为24%(2016年全年涨价品种平均涨幅为39%),价格涨幅较去年收窄,市场进一步稳定。其中,价格涨幅排名前20的品种,平均涨价幅度为101%,与2016年相比涨价幅度大幅降低,涨价品种多以小品种为主,市场、资本和气候对品种影响较大。187个价格下跌品种价格平均跌幅为13%(2016年平均跌幅为18%),价格跌幅较去年收窄,整体跌幅不大。其中,跌幅排名前20的品种平均跌幅45%,与去年持平。但是,大宗品种川芎、板蓝根分别下跌42%、36%,药食同源品种柠檬、益智仁分别下跌50%、43%,再加上产新后新货将大量上市,后期下行压力较大。(二)中药材种植受到政策鼓励,家种品种供应量持续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国家对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增强,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较上年增长3.5%,种植面积达到3466.89万亩(不含林地和野生药材),家种药材供应量持续增加。同时,各地推动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和《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张,预计到2020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超过6620万亩(含林地种植面积),种植品种供应量或将进一步激增。因此,反映家种中药材价格运行情况的“中药材家种100价格指数”(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00种家种中药材市场价格的综合加权)2017年整体下行,从2500点调整到2200点左右,下降332.01点,环比下降13.14%。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药材种植品种供应量正在持续增大。(三)野生及动物类药材产能不足,需求稳定增长长期以来,动物类药材多为野生。由于野生资源稀缺,且逐年枯竭,国家对其实施严格的政策保护,再加上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使得野生及动物类药材供给出现不足,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价格呈现平稳上升态势。2017年,反映野生药材价格运行情况的“中药材野生99价格指数”(我国流通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99种野生中药材市场价格的综合加权)上半年突破3000点,上行至3200点附近,下半年小幅度回调,上涨117.4点,环比上涨3.93%。71个动物类品种中,34%的品种价格上涨,平均涨幅25.41%,珍珠、五谷虫、蝉蜕等上浮较大;24%的品种价格下跌,平均跌幅跌16.20%,鹿角霜、龟甲和蟋蟀降幅明显。(四)药食同源品种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增长主力2017年,药食同源品种发展势头强劲,相关品种需求总量增长率为9.5%,远高于非药食同源品种。随着中药饮片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型布局药食同源类产品,将一些滋补类药材用于食品、保健食品,从而刺激此类药材销量不断增加。据阿里健康发布的《2017年度健康消费报告》显示,40岁以下人群已成为健康消费的主力军,在消费人群中占比达72%。同时,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也直接刺激了药食同源产品的消费。天地网统计数据显示,人参、三七、枸杞子、花茶等药食同源品种近两年保持了8%以上的销售增幅。二、2017年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分析(一)国际市场回暖,中药材进出口量齐增2017年,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带动我国中药材出口数量增加,全年中药材出口数量22.35万吨,同比增长9.51%,但受国内部分药材价格下跌影响,中药材平均出口价格大幅跌至5.1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0.72%,中药材出口额11.39亿美元,同比微降2.23%。我国出口的主要品种有人参、枸杞子、肉桂、红枣、茯苓等。2017年,我国进口中药材9.10万吨,同比增加13.62%,平均进口价格2.87美元/公斤,同比上涨14.15%,中药材进口总额2.61亿美元,同比增长29.69%,远高于我国货物进口额18.7%的同比增长。我国进口的主要品种有龙眼、西洋参、鹿茸、西红花、乳香、没药及血竭等。(二)传统市场稳定,亚洲仍为进出口主要地区2017年,我国向亚洲地区出口中药材18.54万吨,出口 额9.71亿美元,占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额的80%。其中,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是亚洲地区的主要市场,主要出口品种有人参、枸杞子、茯苓、半夏、地黄等。2017年,日本超越中国香港成为我中药材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出口占比达21.67%。我国对欧洲、北美洲等地区的出口占比则相对较小。我国从亚洲地区进口中药材8.26万吨,占我国中药材进口总量的90.77%;进口额1.64亿美元,占我国中药材进口总额的62.79%。亚洲地区的主要货源国家为泰国、印度尼西亚和伊朗等,主要品种有龙眼,番红花,乳香、没药及血竭等。(三)“一带一路”助力,带动中药材出口大幅增长2017年,我国对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中药材出口呈现高速增长势头,出口量分别占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量的13.70%和34.01%,同比分别上升80.33%和51.43%,出口金额分别占出口总额的18.35%和25.89%,同比分别上升54.40%和38.35%,远高于我国中药材出口整体水平。2017年,我国对越南中药材出口数量1.39万吨,同比增长261.15%,出口额高达1.12亿美元,同比增长398.60%,占我国对东盟中药材出口总额的54%,占我国对“一带一路”地区中药材出口额的38%。尤其是对越南中药材边境小额贸易发展迅速,边境小额贸易出口额占我国对越南中药材出口总额的88.70%。(四)贵细中药材进口劲增,人参产业亟待深挖2017年,我国中药材十大出口品种为:人参、枸杞子、肉桂、红枣、茯苓、冬虫夏草、半夏、当归、党参、西洋参,以药食两用品种为主;出口额同比增加14.08%,占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额的44%。我国中药材十大进口品种为:龙眼、西洋参、鹿茸、乳香、没药及血蝎、番红花、人参、甘草、加纳籽等、龟壳、石斛;进口额同比增长61.07%,占我国中药材进口总额的93.13%。其中,鹿茸、人参、西洋参、番红花4种贵细中药材进口额同比大幅增加,占2017年中药材进口额的39.04%,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进口大品种甘草的进口量和进口额同比大幅减少约40%。长期以来,我国既是人参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但人参的进出口状况却存在巨大反差。2017年,人参出口额是进口额的8倍,但出口价格却是进口价格的14.33%;人参出口量微弱上升,进口量大幅度增长,进口量同比高达137.58%;人参出口平均价格为51.84美元/公斤,同比大幅下降27.32%,出口价格低于国内人参统货交易价。而人参进口平均价格却 高达361.81美元/公斤,同比增长4.85%,这突显了我国人参产业出口主要是以原料为主,量大但附加值低;而进口人参则主要是价值高的精加工产品,量小但附加值高。因此,亟待在人参产业整合、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精耕细作。(五)行业标准提升,出口药材质量持续好转2017年,我国出口药材整体质量继续提升。全年中药材因质量问题被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扣留和退回44次,相比2016年的56次、2015年的103次大幅减少。其中,人参因《中国药典》2015版中增加了农残限量规定,出口质量改善尤为明显。2015年人参出口退回或扣留次数为15次,2016年下降至9次,到2017年全年无扣留和退回情况(含人参粉和人参提取物)。干枣因《中国药典》2015版中添加不安全添加物、色素和糖精等要求,被扣留和退回情况也大有好转,2016年14次,2017年下降到3次。2017年,出口中药材因农药残留被退回次数有所下降,从2015年的31次下降到21次。需要注意的是枸杞子,2017年被退回10次之多,亟待建立无公害种植技术体系来保障枸杞子药材质量。(六)民营企业保持领先,成为中药材进出口主力2017年,民营企业在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市场中所占份额为70.76%,同比略有下滑,与2015年持平,占据出口份额之首;国有企业市场份额上升至16.34%;三资企业市场份额同比持平。民营企业在中药材及饮片进口市场中所占份额为59.46%,占据进口份额之首;国有企业市场份额为17.14%;三资企业市场份额23.40%。但民营企业的单体进出口实力与国营企业、三资企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2017年,单家民营企业平均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75.0万美元和79.5万美元,国营企业分别是其1.61倍和2.33倍,三资企业则是其1.98倍和2.02倍,虽然平均每家民营企业中药材进口额远低于国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但是平均每家民营企业中药材进口数量却远远超过国营企业和三资企业,说明在进口品种或进口价格等方面,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也存在较大差异。三、中药材流通发展趋势研判(一)中药材品种出现新行情1.品种价格继续震荡调整。预计2018年药材走势同2015年相似,整体震荡调整。其中,家种大宗品种价格难以乐观,小品种、野生品种、动物类品种价格则有望走高。2018年我国部分地区已发生干旱、洪涝、冰雹、“倒春寒”等气象灾害,需要继续关注特殊气候因素对中药材整体行情的影响。2.家种药材供应量扩大。近年来,受到供给侧改革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政策实施及种植粮食作物收益下滑的影响,中药材种植关注度不断上涨,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随着土地确权和中药材种植机械的改良和升级,在我国中北部区域中药材种植向农场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到2020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规模预计超过6620万亩(含林地种植面积)。家种药材供应量在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增大,特别是机械化种植家种药材供应量需要重点关注。3.药食同源品种需求增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愈加重视科学健康和科学养生。“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提出的“预防为主”理论与中医“治未病”理论同出一辙,预计将带来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需求量的进一步扩大。(二)中药材市场预示新变化1.优质中药材需求量扩大。近年来,相关部门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共发布46次药品不合格信息,涉及5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的超千批次药品。其中中药饮片类不合格批次占比65.98%。在此过程中,不少中药生产企业受到处罚,亳州市场开始大规模整顿,中药生产企业转向产地寻求优质中药材的趋势越 来越明显,预计优质中药材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2.鲜食中药材刺激冷链配送升级。今后,随着社会消费升级,不论是医疗机构、零售药店,还是超市、菜场,以及电商平台,对鲜食中药材的需求量都不断扩大。由于受到供应季节、保鲜方式、冷链配送等方面的影响,鲜食中药材的供应数量和质量均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当前,我国药品冷链配送体系已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鲜食中药材的冷链配送业务将逐步成为中药材流通的新增长点。3.中药材市场交易创新变革。2016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发布,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发展,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已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融入“互联网+”浪潮的中药材电商平台引发行业巨大变革。珍药材、天地网、绿金在线等一大批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中药材规范种植、道地药材溯源、供需信息发布、金融辅助等服务,为解决中药材从种植到流通的各类问题提供了新模式、新途径。(三)中药材产地呈现新形势1.医药企业加速产地布局。按照《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的要求,中国中药、康美、天士力、天地网、珍宝岛、九州通、香雪等上市公司纷纷以多种形式下沉产地,产地资源竞争日趋激烈,中药材定制化 生产、产地集中加工、托管式仓储、供应链金融、中药材视频直播和溯源等新型业务模式和技术都已在各大中药材产地兴起和应用。2.集约化产地加工雏形初现。中药材生产流通体系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推进其集约化、现代化、标准化已成为行业共识。2014年,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在全国道地药材主产区规划了90家中药材物流基地。截至目前,全国52家企业参与基地建设,其中11家中药材现代物流基地上线运营。同时,《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的出台,也为中药材产地加工进一步集约化提供了技术规范。3.产地市场交易日趋活跃。近年来,产地市场采购已成为中药材采购的趋势,特别是大宗药材采购活动逐步向产地延伸。在大型医药企业纷纷赴产地市场采购的同时,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仅有亳州市场交易保持活跃,安国、玉林、成都和清平市场交易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他专业市场也相对冷清。

普契尼

中药行业主要发展趋势及风险分析(附报告目录)

中药行业主要发展趋势及风险分析(附报告目录)1、行业概况中药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领域,其具有较低的耐药性、较小的毒副作用及较少的不良反应等特点,受到各类疾病患者的青睐。而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关注养生保健,促使各类中成药需求在不断增大;另外,受国家实施中药现代化等因素拉动,我国的中成药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总体来说,中成药作为医药制造业下面的中药子行业,近五年来发展态势稳步提升。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中药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行业发展趋势方面,医药行业一直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行业”,中药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领域,其具有较低的耐药性、较小的毒副作用及较少的不良反应等特点,受到各类疾病患者的青睐。随着医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为推动中医药行业结构优化与发展,陆续出台了新版 GMP 标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及《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政策及我国首部中医药法律《中医药法(草案)》进入立法程序,中成药行业迎来政策红利推动发展的时期。在相关法规政策的推动支持下,加之支持中药行业长期发展的人口增长、老龄化、城镇化等因素的持续存在,预计未来几年中成药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时机。2、行业主要趋势中药行业主要发展趋势资料来源:普华有策(1) 医药产品研发创新化新药产品研发投入较大、研发周期较长,因此多数企业选择生产仿制药,以快速实现经济效益,目前仿制药占我国药品生产的 90%以上。与仿制药相对应的是具有专利保护的创新性新药(即原研药)。随着国内部分企业资金实力的不断提升及研发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其通过自主开发或与外部专业机构合作开发的方式,积极对创新性新药进行研究开发,部分产品通过临床试验得到广泛验证,产品上市后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同时,“4+7 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中涉及的中标品种较原中标价平均降价 52%,降幅最高达到 90%以上,仿制药盈利空间的压缩将迫使更多医药生产企业进行新药的研发。未来随着国内医药制造企业技术能力的持续提高,我国创新性新药的数量和种类将实现进一步增加,行业将呈现产品研发创新化趋势。(2)药品市场推广规范化药店和医院药房是医药产品销售的终端,一定程度能够影响购买者的消费选择。因此,部分医药制造企业为扩大自有产品销量,抢占市场份额,往往通过销售提成的方式,提升药店及医院药房推广本企业产品的意愿,从而影响行业的正当竞争。随着国内部分企业新药研发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医药产品知识的不断丰富,以及我国医疗保险覆盖药品及人群的逐步扩大,消费者能够一定程度根据自身症状对药品做出选择,减少药店及医院药房以销售提成为目的的产品销售。而“两票制”的实施、药品带量采购以及 DRGs(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逐步在国内的推广,将共同促进药品市场推广规范化。(3)行业监管体制趋于严格随着我国药品监管部门成为 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正式成员以及一系列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修订实施,药品行业呈现出越来越严格的监管要求,对于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研发、药品生产及质量管控等方面的标准进一步提高,这将有利于提高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行业有序竞争和优胜劣汰,提高行业门槛。3、行业主要面临的风险目前,中成药已经形成了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性现代经济产业,由中药种植业(农业)、中成药制造业和中成药流通业(商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随着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及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化学药毒副作用相对较大,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中医药学优势凸显,中成药发展迅猛。同时,行业也面临着相关风险,具体如下:(1)新药研发风险新药研发是世界上知识密集程度和资金密集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还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特别是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后,需要医药企业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以支持临床研究的全面开展。与国外的医药巨头相比,我国的医药行业起步较晚,研发投入普遍不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医药行业基础相对薄弱,在新药研发风险较高,总体收入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国内医药企业对新药研发的投入较为谨慎。近年来,国内许多医药企业已意识到新药研发的重要性,纷纷加大投入,但若在研发过程中不能控制好风险,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进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2)药品质量风险药品是治病救人的一种健康资源,真假、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我国当前食品药品事故频发,防控风险向来都是食品药品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我国建立了食品药品质量标准体系,对药品上市前的研发、注册、审批、生产、经营进行全过程监督,但药品流通中因其利润率高、监管难度大,市场上假药伪劣药依然层出不穷,给整个行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药品生产涉及环节多,原材料、辅料、生产、存储、运输、销售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进而造成药品安全事故。因此,药品质量安全隐患是药品制造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风险。目录第1章:中国中成药行业发展综述1.1 研究方法与数据统计标准1.1.1 行业研究方法概述1.1.2 行业数据来源1.1.3 行业数据统计标准1.2 中成药行业定义及分类1.2.1 行业概念及定义1.2.2 行业主要产品分类1.2.3 中药保护品种种类1.3 中成药行业产业链分析1.3.1 中成药行业产业链分析(1)中成药行业产业链简介(2)上下游产业对中成药的影响分析1)上游产业对行业的影响2)下游产业对行业的影响1.3.2 中成药行业上游产业分析(1)中药饮片行业发展分析1)中药饮片市场规模2)中药饮片竞争格局3)中药饮片区域分布(2)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分析1)植物提取物市场规模2)植物提取物竞争格局3)植物提取物盈利水平1.3.3 中成药行业销售终端分析(1)药品终端发展现状1)药品终端市场规模2)药品终端市场结构(2)医院终端发展现状1)医院用药市场规模2)医院中药用药规模3)中医医疗机构供给(3)药店终端发展现状1)药店终端市场规模2)药店数量增长情况1.4 中成药行业发展特性分析1.4.1 行业经济地位分析1.4.2 行业经济周期分析1.5 中成药行业发展环境分析1.5.1 环境给行业带来的机遇与威胁1.5.2 中成药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中成药行业监管体制(2)中成药行业政策法规(3)中成药行业发展规划1.5.3 中成药行业经济环境分析1.5.4 中成药行业质量与安全环境第2章:中药材种植与市场需求分析2.1 中药资源分布总体概况2.1.1 中药资源自然属性构成(1)药用植物种类(2)药用动物种类(3)药用矿物种类2.1.2 中药资源应用种类情况(1)中药材种类1)各地生产经营的中药材种类2)《药典》收载的中药材种类3)地方标准收载的药材种类4)出口的药材种类5)贵重药材的种类(2)民间药/民族药种类2.1.3 中药资源区划及其分布2.2 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分析2.2.1 中药材种植面积与种类2.2.2 中药材种植产值效益参考2.2.3 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现状2.2.4 中药材GAP基地认证现状(1)中药材GAP认证检查情况(2)中药材GAP认证范围情况2.2.5 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前景2.3 中药材产品市场需求分析2.3.1 中药材市场需求概况2.3.2 中药材区域分布情况2.3.3 中药材价格波动分析(1)中药材价格影响因素(2)中药材价格现状分析(3)中药材价格走势分析2.4 中药材交易市场经营分析2.4.1 中药材区域市场发展概况2.4.2 中药材交易市场药材种类2.4.3 中药材交易市场经营规模2.5 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第3章:中成药行业发展运行概况3.1 中成药行业发展状况分析3.1.1 中国中成药行业发展总体概况3.1.2 中国中成药行业发展主要特点(1)中成药生产总量高速增长(2)中成药供需结构反差大(3)中成药市场行为不成熟3.1.3 中国中成药行业产量规模分析(1)产量增长情况(2)产量区域分布3.1.4 中国中成药所属行业经营情况分析(1)中成药行业经营效益分析(2)中成药所属行业盈利能力分析(3)中成药行业营运能力分析(4)中成药所属行业偿债能力分析(5)中成药行业发展能力分析3.1.5 中国中成药行业经济指标分析3.2 中成药行业供需平衡分析3.2.1 全国中成药行业供给情况分析(1)全国中成药行业总产值分析(2)全国中成药行业产成品分析3.2.2 各地区中成药行业供给情况分析(1)总产值排名前10个地区分析(2)产成品排名前10个地区分析3.2.3 全国中成药行业需求情况分析(1)全国中成药行业销售产值分析(2)全国中成药所属行业销售收入分析3.2.4 各地区中成药行业需求情况分析(1)销售产值排名前10个地区分析(2)销售收入排名前10个地区分析3.2.5 全国中成药所属行业产销率分析3.3 中成药对外贸易现状分析3.3.1 中成药出口量情况(1)年度出口量增长情况(2)月度出口量对比分析3.3.2 中成药出口额情况(1)年度出口额增长情况(2)月度出口额对比分析3.3.3 中药对外贸易国别(1)分国别出口规模(2)分国别出口商品3.3.4 中成药主要出口品种3.3.5 中药对外贸易瓶颈第4章:中成药行业竞争状况分析4.1 国际市场竞争状况4.1.1 国际中成药市场发展状况4.1.2 国际中成药市场竞争格局4.1.3 国际重点中成药市场分析(1)欧洲市场(2)美国市场(3)亚洲市场4.2 国内市场竞争状况4.2.1 国内中成药行业区域分布4.2.2 国内中成药行业竞争格局4.2.3 国内中成药行业集中度分析(1)行业销售集中度分析(2)行业资产集中度分析(3)行业利润集中度分析4.3 投资兼并重组情况4.3.1 投资兼并重组现状4.3.2 投资兼并重组案例(1)中成药行业投资案例(2)中成药行业并购案例第5章:中成药领先企业经营分析5.1 中成药企业发展总体状况5.1.1 中成药企业规模排名情况5.1.2 中成药行业销售收入状况5.1.3 中成药行业资产总额状况5.1.4 中成药行业利润总额状况5.2 中成药领先企业个案分析5.2.1 A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5.2.2 B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5.2.3 C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5.2.4 D公司经营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5.2.5 E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第6章:中成药产品市场前景预测6.1 行业主要产品结构特征6.2 心脑血管疾病中药市场分析6.2.1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现状与趋势(1)心脑血管疾病流行情况(2)心脑血管疾病治 疗情况6.2.2 心脑血管疾病用中药药理特征6.2.3 心脑血管疾病用中药市场规模(1)心脑血管中药总体市场规模(2)心脑血管中药医院用药规模1)样本医院心脑血管中药 用药规模2)样本医院心血管中药 用药规模3)样本医院脑血管中药 用药规模6.2.4 心脑血管疾病用中药产品结构(1)心脑血管疾病用中药产品结构1)分亚类2)分剂型(2)心血管用中药产品结构(3)脑血管用中药产品结构6.2.5 心脑血管疾病用中药企业格局(1)心血管用中药企业格局(2)脑血管用中药企业格局6.2.6 心脑血管疾病用中药产品分析6.2.7 心脑血管疾病用中药前景预测(1)行业 需求潜力(2)市场前景预测6.3 肿瘤疾病中药市场分析6.3.1 肿瘤疾病发病现状与趋势(1)肿瘤疾病流行情况(2)肿瘤疾病治疗情况6.3.2 肿瘤疾病用中药药理特征6.3.3 肿瘤疾病用中药市场规模(1)抗肿瘤中药总体市场规模(2)抗肿瘤中药医院用药规模6.3.4 肿瘤疾病用中药产品结构6.3.5 肿瘤疾病用中药企业格局6.3.6 肿瘤疾病用中药前景预测(1)行业需求潜力(2)市场前景预测6.4 呼吸系统疾病中药市场分析6.4.1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现状与趋势(1)呼吸系统疾病流行情况(2)呼吸系统疾病治 疗情况6.4.2 呼吸系统疾病用中药药理特征6.4.3 呼吸系统疾病用中药市场规模(1)呼吸系统疾病用中药市场规模(2)清热解 毒用药市场规模1)总体市场规模2)医院用药规模(3)化痰止咳平喘用药市场规模1)零售市场规模2)医院用药规模(4)感冒用药市场规模1)零售市场规模2)医院用药规模6.4.4 呼吸系统疾病用中药产品结构(1)呼吸系统疾病用中药产品结构(2)清热解毒中药产品结构(3)化痰止咳中药产品结构1)化痰止咳药物样本医院用药结构2)化痰止咳药物零售市场用药结构(4)感冒用药产品结构1)感冒用药样本医院用药结构2)感冒用药零售市场用药结构6.4.5 呼吸系统疾病用中药企业格局(1)清热解毒药物企业格局(2)止咳化痰平喘药物企业格局(3)感冒用药企业格局6.4.6 呼吸系统疾病用中药前景预测(1)行业需求潜力(2)市场前景预测6.5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药市场分析6.5.1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发病现状与趋势(1)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流行情况(2)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治 疗情况6.5.2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中药药理特征6.5.3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中药市场规模(1)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中药总体规模(2)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中药细分产品规模6.5.4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中药产品结构(1)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中药产品结构(2)骨科止痛药产品结构(3)跌打损伤药产品结构(4)风湿性疾病用药产品结构(5)骨质疏松用药产品结构6.5.5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中药企业格局(1)骨 科止痛药企业格局(2)跌打损伤药企业格局(3)风 湿性疾病用药企业格局(4)骨质疏松用药企业格局6.5.6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中药前景预测(1)行业需求潜力(2)市场前景预测6.6 消化系统疾病中药市场分析6.6.1 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现状与趋势(1)消化系统疾病流行情况(2)消化系统疾病治 疗情况6.6.2 消化系统疾病用中药药理特征6.6.3 消化系统疾病用中药市场规模(1)消化系统疾病用中药市场规模(2)消化系统疾病用中药细分产品规模6.6.4 消化系统疾病用中药产品结构(1)消化系统疾病用中药产品结构(2)肝炎用药需求结构(3)胃炎中药需求结构(4)痔疮用药需求结构(5)糖尿病药需求结构6.6.5 消化系统疾病用中药企业格局(1)肝炎用药企业格局(2)胃炎用药企业格局(3)痔疮用药企业格局(4)糖尿病药企业格局6.6.6 消化系统疾病用中药前景预测6.7 妇科疾病中药市场分析6.7.1 妇科疾病发病现状与趋势6.7.2 妇科疾病用中药药理特征6.7.3 妇科疾病用中药市场规模(1)妇科疾病中药市场规模1)OTC市场规模2)医院用药规模(2)妇科疾病中药细分产品规模6.7.4 妇科疾病用中药产品结构(1)妇科疾病用中药产品结构1)分亚类2)分剂型(2)妇科炎症用中药产品结构(3)妇科调经类中药产品结构(4)妇科其他类中药产品结构6.7.5 妇科疾病用中药企业格局(1)妇科炎症用中药企业格局(2)妇科调经类中药企业格局(3)妇科其他类中药企业格局6.7.6 妇科疾病用中药前景预测6.8 泌尿系统疾病中药市场分析6.8.1 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现状与趋势(1)泌尿系统疾病流行情况(2)泌尿系统疾病治 疗情况6.8.2 泌尿系统疾病中药市场规模(1)泌尿系统疾病中药总体规模(2)泌尿系统疾病中药细分产品规模6.8.3 泌尿系统疾病中药产品结构(1)泌尿系统疾病中药需求结构(2)肾病用药产品结构(3)尿路感染用药产品结构(4)前列腺用药产品结构6.8.4 泌尿系统疾病中药企业格局(1)肾病用药企业结构(2)尿路感染用药企业结构(3)前列腺用药企业结构6.8.5 泌尿系统疾病中药前景预测6.9 其他主要中成药产品市场分析6.9.1 神经系统中成药市场前景预测(1)神经系统中成药市场规模1)神经系统中药总体规模2)神经系统中药细分产品规模(2)神经系统中成药产品结构1)总体产品结构2)安神补脑药产品结构3)头痛药(偏头痛)产品结构(3)神经系统中成药企业格局1)安神补脑药企业结构2)头痛药(偏头痛)企业结构(4)神经系统中成药市场前景6.9.2 官科中成药市场前景预测(1)五官科中成药市场规模1)五官科中药总体规模2)五官科中药细分产品规模(2)五官科中成药市场竞争1)总体产品结构2)咽喉用药产品结构3)鼻炎用药产品结构(3)五官科中成药市场前景6.9.3 皮肤科中成药市场前景预测(1)皮肤科中成药市场规模1)皮肤科中成药总体规模2)皮肤科中药医院用药规模3)皮肤科中药细分产品规模(2)皮肤科中成药产品结构1)总体产品结构2)皮肤瘙痒药产品结构3)烧烫伤药产品结构(3)皮肤科中成药市场前景6.9.4 补血补气中成药市场前景预测(1)补血补气中药市场规模1)补血补气中药总体规模2)补血补气中药细分产品规模3)补血中药市场规模4)补气中药市场规模(2)补血补气中药产品结构1)总体产品结构2)补血中药产品结构3)补气中药产品结构(3)补血补气中药企业格局1)补血中药企业格局2)补气中药企业格局第7章:中成药区域市场前景预测7.1 行业总体区域结构特征分析7.1.1 行业区域结构总体特征7.1.2 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7.1.3 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7.1.4 行业效益指标区域分布分析7.1.5 行业企业数的区域分布分析7.2 吉林省中成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7.2.1 吉林省中成药行业发展规划7.2.2 吉林省中药材种植现状分析(1)吉林省中药材资源分布(2)吉林省中药材种植现状(3)吉林省中药材GAP基地种植品种(4)吉林省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水平7.2.3 吉林省中成药行业运行状况7.2.4 吉林省中成药行业地位分析7.2.5 吉林省中成药行业企业分析(1)企业集中度分析(2)企业发展及盈亏状况分析7.2.6 吉林省中成药产量增长情况7.2.7 吉林省中成药行业前景预测7.3 江西省中成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7.3.1 江西省中成药行业发展规划7.3.2 江西省中药材种植现状分析7.3.3 江西省中成药行业运行状况7.3.4 江西省中成药行业地位分析7.3.5 江西省中成药行业企业分析(1)企业集中度分析(2)企业发展及盈亏状况分析7.3.6 江西省中成药产量增长情况7.3.7 江西省中成药行业前景预测7.4 山东省中成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7.4.1 山东省中成药行业发展规划7.4.2 山东省中药材种植现状分析(1)山东省中药材生产地位(2)山东省中药材种植特点(3)山东省中药材区域分布(4)中药材GAP基地种植品种(5)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水平7.4.3 山东省中成药行业运行状况7.4.4 山东省中成药行业地位分析7.4.5 山东省中成药行业企业分析(1)企业集中度分析(2)企业发展及盈亏状况分析7.4.6 山东省中成药产量增长情况7.4.7 山东省中成药行业前景预测7.5 四川省中成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7.5.1 四川省中成药行业发展规划7.5.2 四川省中药材种植现状分析(1)四川省中药材资源分布(2)四川省中药材种植现状(3)四川省中药材GAP基地种植品种(4)四川省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水平7.5.3 四川省中成药行业运行状况7.5.4 四川省中成药行业地位分析7.5.5 四川省中成药行业企业分析(1)企业集中度分析(2)企业发展及盈亏状况分析7.5.6 四川省中成药产量增长情况7.5.7 四川省中成药行业前景预测7.6 广东省中成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7.6.1 广东省中成药行业发展规划7.6.2 广东省中药材种植现状分析(1)广东省中药材资源分布(2)广东省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水平7.6.3 广东省中成药行业运行状况7.6.4 广东省中成药行业地位分析7.6.5 广东省中成药行业企业分析(1)企业集中度分析(2)企业发展及盈亏状况分析7.6.6 广东省中成药产量增长情况7.6.7 广东省中成药行业前景预测7.7 广西中成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7.7.1 广西中成药行业发展规划7.7.2 广西中药材种植现状分析(1)广西中药材资源分布(2)广西中药材种植现状7.7.3 广西中成药行业运行状况7.7.4 广西中成药行业地位分析7.7.5 广西中成药行业企业分析(1)企业集中度分析(2)企业发展及盈亏状况分析7.7.6 广西中成药产量增长情况7.7.7 广西中成药行业前景预测(1)发展趋势(2)发展前景7.8 贵州省中成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7.8.1 贵州省中成药行业发展规划7.8.2 贵州省中药材种植现状分析(1)贵州省中药材资源分布(2)贵州省中药材种植现状(3)贵州省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水平7.8.3 贵州省中成药行业运行状况7.8.4 贵州省中成药行业地位分析7.8.5 贵州省中成药行业企业分析(1)企业集中度分析(2)企业发展及盈亏状况分析7.8.6 贵州省中成药产量增长情况7.8.7 贵州省中成药行业前景预测7.9 湖北省中成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7.9.1 湖北省中成药行业发展规划7.9.2 湖北省中药材种植现状分析7.9.3 湖北省中成药行业运行状况7.9.4 湖北省中成药行业地位分析7.9.5 湖北省中成药行业企业分析(1)企业集中度分析(2)企业发展及盈亏状况分析7.9.6 湖北省中成药产量增长情况7.9.7 湖北省中成药行业前景预测7.10 河南省中成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7.10.1 河南省中成药行业发展规划7.10.2 河南省中药材种植现状分析(1)河南省中药材资源分布(2)河南省中药材种植现状(3)河南省中药材GAP基地种植品种(4)河南省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水平7.10.3 河南省中成药行业运行状况7.10.4 河南省中成药行业地位分析7.10.5 河南省中成药行业企业分析(1)企业集中度分析(2)企业发展及盈亏状况分析7.10.6 河南省中成药产量增长情况7.10.7 河南省中成药行业前景预测7.11 湖南省中成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7.11.1 湖南省中成药行业发展规划7.11.2 湖南省中药材种植现状分析7.11.3 湖南省中成药行业运行状况7.11.4 湖南省中成药行业地位分析7.11.5 湖南省中成药行业企业分析(1)企业集中度分析(2)企业发展及盈亏状况分析7.11.6 湖南省中成药产量增长情况7.11.7 湖南省中成药行业前景预测7.12 云南省中成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7.12.1 云南省中成药行业发展规划7.12.2 云南省中药材种植现状分析(1)云南省中药材资源分布(2)云南省中药材种植现状(3)云南省中药材GAP基地种植品种(4)云南省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水平7.12.3 云南省中成药行业运行状况7.12.4 云南省中成药行业地位分析7.12.5 云南省中成药行业企业分析(1)企业集中度分析(2)企业发展及盈亏状况分析7.12.6 云南省中成药产量增长情况7.12.7 云南省中成药行业前景预测第8章:中药现代化发展前景预测8.1 中药现代化发展现状8.1.1 中药现代化总体目标8.1.2 中药现代化主要内容8.1.3 中药现代化研究关键8.1.4 我国中药现代化现状8.2 中药现代化技术趋势8.2.1 现代中药新技术应用8.2.2 科技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1)数学方法的运用(2)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的应用(3)生物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4)纳米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1)中药的纳米技术2)中药的纳米胶囊技术3)纳米中药的发展前景8.2.3 实现中药现代化的研发途径8.3 中药现代化——中药注射剂8.3.1 中药注射剂产品概况(1)中药注射剂产品分类(2)中药注射剂产品概述(3)中药注射剂产品格局(4)中药注射液组分分布8.3.2 中药注射剂市场规模8.3.3 中药注射剂竞争格局8.3.4 中药注射剂市场集中度(1)总体市场集中度(2)心脑血管市场集中度(3)抗肿瘤市场集中度(4)清热解 毒市场集中度8.3.5 中药注射剂重点品种(1)心血管类注射剂(2)抗肿瘤类注射剂(3)清热解 毒类注射剂8.3.6 中药注射剂审批情况8.3.7 中药注射剂发展前景8.3.8 中药注射剂投资建议(1)中药注射剂行业投资价值(2)中药注射剂行业投资建议8.4 中药现代化——中药配方颗粒8.4.1 中药配方颗粒产品概况(1)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2)中药配方颗粒相关政策8.4.2 中药配方颗粒需求调查8.4.3 中药配方颗粒发展历程8.4.4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8.4.5 中药配方颗粒竞争格局8.4.6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1)天江药业(2)北京康仁堂(3)华润三九(4)其他8.4.7 中药配方颗粒发展前景第9章:中成药行业投资战略规划9.1 中成药行业投资风险与壁垒9.1.1 中成药行业投资风险(1)政策风险(2)技术风险(3)供求风险(4)宏观经济波动风险(5)关联产业风险(6)其他风险9.1.2 中成药行业进入壁垒(1)政策壁垒(2)资金壁垒(3)技术壁垒(4)其他壁垒9.2 中成药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9.2.1 中成药行业发展趋势9.2.2 中成药行业发展前景(1)产量规模预测(2)工业产值预测(3)销售收入预测9.3 中成药行业投资机会分析9.3.1 中成药行业投资价值9.3.2 中成药行业投资机会

雏菊

2021年中国中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图)

中商情报网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明进步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药具有性质稳定、疗效确切、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以及服用、携带、贮藏较为方便等优点。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中医药市场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诊疗量来看,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版)数据,2018年我国中医类医疗机构总诊疗量达到10.71亿人次,自2010年以来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中医类医院病床使用率达到84.80%,公立中医类医院人均药品费用达到132.80元/次,中药产品占门诊药费比例为54.60%。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中医类诊疗量可达123507万人次。随着我国对“振兴中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成药在医药行业规模中的比重将逐渐增加,中成药市场在我国医药市场的地位日益提升。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未来发展前景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019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筛选5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100项适宜技术、10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向社会发布;优化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医疗机构制剂等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审评技术要求,加快中药新药审批等促进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举措。2.人口老龄化、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带来对医药需求的增长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中指出,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0%左右,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支出将持续增长。老龄人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的发病率较高,老龄人口的增长将导致对医药需求的增长。医疗保健支出属于居民必备支出,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重视程度也会相应提高,从而拉动对药品的需求。3.悠久的中医药文化优势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享誉盛名的三大国粹之一,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拥有完善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文化中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理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同时,中医药相较于其他医学拥有独特的优势特色,国医大师邓铁涛曾用“简、便、验、廉”四字作出总结。4.全民医保带来需求扩容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医疗保障服务覆盖率不断提高,部分省市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了100%,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35,436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978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的增长带来了医药需求的扩容。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中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托斯卡

2021年中国中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明进步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药具有性质稳定、疗效确切、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以及服用、携带、贮藏较为方便等优点。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中医药市场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诊疗量来看,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版)数据,2018年我国中医类医疗机构总诊疗量达到10.71亿人次,自2010年以来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中医类医院病床使用率达到84.80%,公立中医类医院人均药品费用达到132.80元/次,中药产品占门诊药费比例为54.60%。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中医类诊疗量可达123507万人次。随着我国对“振兴中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成药在医药行业规模中的比重将逐渐增加,中成药市场在我国医药市场的地位日益提升。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未来发展前景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019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筛选5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100项适宜技术、10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向社会发布;优化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医疗机构制剂等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审评技术要求,加快中药新药审批等促进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举措。2.人口老龄化、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带来对医药需求的增长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中指出,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0%左右,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支出将持续增长。老龄人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的发病率较高,老龄人口的增长将导致对医药需求的增长。医疗保健支出属于居民必备支出,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重视程度也会相应提高,从而拉动对药品的需求。3.悠久的中医药文化优势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享誉盛名的三大国粹之一,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拥有完善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文化中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理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同时,中医药相较于其他医学拥有独特的优势特色,国医大师邓铁涛曾用“简、便、验、廉”四字作出总结。4.全民医保带来需求扩容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医疗保障服务覆盖率不断提高,部分省市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了100%,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35,436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978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的增长带来了医药需求的扩容。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中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卡拉鹰

2021年中国中医药产业细分行业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预测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在预防、治疗、恢复等方面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通过中医药抗击疫情的切实效果,提升了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程度,为中医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细分产业中医药主要产品按照诊疗范围分为清热解毒类、妇科类、心血管系统类、补益类药品。各细分市场概况如下:1.清热解毒类用药清热解毒为中医名词,清热解毒类药物早己被临床证实确有抗菌的功效,加之其毒副作用较小,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使用中长期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我国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在公立医疗机构及城市零售药店的销售额从278.23亿元增长至308.8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54%。数据来源:米内网、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妇科用药妇科疾病是指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妇科用中成药没有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小,且病愈后仍有调理性的汤剂药方,具有一定优势。从妇科用中成药市场规模来看,2018年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和城市零售药店妇科用中成药市场销售额达到150.48亿元,近年来总体规模趋于稳定。从市场结构上来看,妇科炎症用药、妇科调经药占比较高,两者合计达到75.40%。随着人们对妇科疾病的重视程度提高,对中成药调理疗效的进一步认可,妇科用中成药市场潜力也将随之扩大。数据来源:米内网、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米内网、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心血管药物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通常较长且难以根治,特别是高血压类疾病,需要长期服用抗高血压类药物以控制血压、血脂至理想水平。因此,抗高血压类药物的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抗高血压类药物的市场销售额达到了711.73亿元,且自2013年以来保持了连续增长的态势。数据来源:米内网、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儿童用药儿童用药指应用于儿童患病所使用的药物,包括专门针对儿童的专用药品或药品说明书中标明儿童使用用法的药品。随着国家不断出台支持儿科用药发展,为儿科用药市场拓展注入动力,在政策激励以及市场需求增加的双重作用下,儿科用药市场销售额从2016年的652.0亿元扩大至2019年的890.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0.32%。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儿童用中成药销售额可达1056.5亿元。5.补益类补益类药物具有补益人体气血、平衡阴阳,治疗人体各种虚损的作用。补益类药物临床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增强人体活动机能、提高抗病能力;二是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加快恢复能力。数据显示,我国补气补血类中成药及壮腰健肾类中成药市场规模广阔、发展平稳,2019年全国零售药店终端补气补血类药品销售规模达到112.06亿元,2019年全国零售药店终端壮腰健肾类药品销售规模达到76.81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补气补血类药品销售额和壮腰健肾类药品销售额分别可达128.1亿元和80.8亿元。行业发展困境1.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我国制药企业众多,但由于起步较晚,大部分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相较于医药工业发展程度较高的欧美国家仍处于较低水平。产值较小的中小型医药企业多,导致我国医药产业过度竞争、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产业政策,扶持和推动医药产业的发展,加快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升级速度,预计未来国内医药行业将进一步整合,行业集中度将得到提升。2.研发能力不足,创新能力较弱由于新药研发资金需求多、时间周期长、研发人才素质要求高、研发项目风险大,目前我国医药研发仍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国内医药制造企业研发投入意愿并不高。一些关键性产业化技术长期没有突破,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导致产品同质化竞争情况比较严重,缺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核心技术产品。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中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观光者

艾媒咨询:中国中药材用户调研及延伸市场研究报告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显示,2019年接近五成受访者购买过中药材,滋补养生和治病是购买中药材的两大目的。由于中医药应用范围广泛,中医药产业链不断扩展延伸,并加速扩展和整合。同仁堂、片仔癀、东阿阿胶等中药巨头企业纷纷布局中药材后市场,建设中药大健康产业,如植物提取物、保健食品、中药化妆品等,已成为我国生命健康产业中最具成长性的组成部分。(《2019-2021年中国中药材用户调研及延伸市场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88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核心观点中药产品需求扩大,中药材发展前景向好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总体健康需求在扩大,进而推动中医药市场的发展,2018年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达1246亿元,同比增长22.40%,预计到2024年,中药材市场规模将达2004亿元。近五成受访者购买过中药材,滋补养生和治病为主要目的2019年接近五成受访者购买过中药材,其中男性受访者人数占比较高为55.3%,且用户主要以80、90后为主,大学(本科、专科)及以上学历占到八成以上,滋补养生和治病是购买中药材的两大目的,2019年接近五成受访者购买过中药材,其中男性受访者人数占比较高为55.3%,且用户主要以80、90后为主,大学(本科、专科)及以上学历占到八成以上,滋补养生和治病是购买中药材的两大目的。巨头药企纷纷布局中药大健康产业,中药材行业市场繁荣发展由于中医药应用范围广泛,中医药产业链不断扩展延伸,并加速扩展和整合。同仁堂、片仔癀、东阿阿胶等中药巨头企业纷纷布局中药材后市场,建设中药大健康产业,如植物提取物、保健食品、中药化妆品等,已成为我国生命健康产业中最具成长性的组成部分。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中药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政策中药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经济2013年到2018年,中国居民消费水平都保持8%左右的增长水平,2018年居民消费水平为2.5万元。其中,中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付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水平,2018年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达到约1685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国内经济增长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都刺激着中药医疗消费需求的增长。中药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社会需求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受访用户中,倾向中医药治疗的人数比例为49%,与西药基本持平。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健康保健意识的加强,加上中药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中药疗效信任度加深,中药市场需求扩大。中国中医类诊疗人次分布数据分析数据显示,2018年中医类诊疗人次为10.7亿,其中中医类医院诊疗最高,为6.3亿人,占中医类诊疗量的5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然中医类医院数量占比仅为8%,但由于医院诊疗技术、医护人员专业性等优势,患者优先选择去中医类医院就诊。中药材市场规模及预测数据分析中药材前端发展前景可观,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驱动下,中药材的战略地位逐步凸显,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2017年为1018亿元,2018年达到近1246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708亿元,2024年将超过2000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长近10%,中药材市场规模扩大前景可观。2019中药材用户画像数据分析iiMedia Research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受访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更多,为55.3%,且用户主要以80、90后为主,大学(本科、专科)及以上学历占到八成以上。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由于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中药材的认知和评价更加客观,利于“信中药、用中药”消费环境的营造。消费者购买中药材对象数据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5.3%的受访用户主要为自己购买中药,其次是为父母、子女购买。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药材购买者多为自用,或为家人选购,主要以使用为目的。消费者购买中药材主要目的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滋补养生和治疗病症是受访用户购买中药的主要目的。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大健康理念“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发展,未来中药保健品等后市场的需求可能大于对中成药的需求,中药后市场将会繁荣发展。消费者购买中药材考虑因素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受访者购买中药材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药效,其次是中药成分和副作用。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药材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减低,更加重视中药的疗效。消费者了解、购买中药材渠道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过四成受访者是通过医生介绍了解中药。从购买渠道上看,多数用户选择到医院、药店和诊所购买中药。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人们更倾向于寻求专业的意见以及到正规的场所购买中药产品。消费者对中药材价格接受程度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中药材的价格高,但有64.76%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中药材价格虽高,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中药疗效的提高,消费者对中药材的价格接受程度也会有所提高。消费者对中药材疗效认知情况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41.4%的受访者认为中药材疗效很好,57.5%认为疗效一般,仅有1.1%的受访者认为中药材疗效很差。超六成受访者表示愿意推荐其他朋友购买中药材。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药材疗效逐步被认可是消费者愿意向他人推荐的主要原因。典型企业分析一:同仁堂(一)典型企业分析一:同仁堂(二)过去五年,同仁堂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稳步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同仁堂实现收入99.59亿元,同比下降4.95%;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加0.04%;扣非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速0.55%。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成药OTC市场整体消费疲软叠加公司新管理层上任后内部经营调整(大幅减少新开门店)是营收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受阿胶产能问题影响导致营收大幅下降,拖累母公司整体业绩。预计短期产能问题解决后,同仁堂整体业绩将恢复往年正常水平。 典型企业分析一:同仁堂(三)医药商业和医药工业是同仁堂营收的两大板块。2019年上半年,医药工业营收43.41亿元,同比下降4.34%;医药商业营收38.53亿元,较去年同期38.18亿元,基本持平。中成药增长动力不足拖累医药工业业绩的主要原因。同仁堂中成药有超过400个品规,集中分布在心脑血管、补益、清热和妇科四大领域。2018年除了心脑血管其他三个中成药治疗领域均出现了3.87%-14.39%业绩下滑。典型企业分析一:同仁堂(四)2019年前三季度,在中成药增长动力不足,辅助用药目录出台、医保限制使用、修改说明说等一系列政策的打击下,靠营销驱动的单一产品布局已经很难抵御中成药增长乏力和政策监管带来的冲击。同仁堂已转型进军大健康领域,布局保健品、药妆、养老等,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典型企业分析二:片仔癀(一)片仔癀是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实际控制人为漳州市国资委,全资持有漳州市九龙江集团,九龙江集团持有片仔癀57.92%的股份。公司拥有多家控股参股公司,业务范围已有单纯的药品发展成为集药品原材料基地、药品生产流通经营、特色化妆品和日化产品及食品保健品生产经营等大健康集团。企业分析三:东阿阿胶(二)根据东阿阿胶财报,2015-2018年,营业收入持续稳健上升,到2019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8.3亿元,同比下降35.45%;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2.09%。艾媒分析师认为,受整体宏观环境以及市场对价值回归预期逐渐降低等因素影响,东阿阿胶主动压缩渠道客户库存并控制发货,从而导致其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渠道去库存给业绩的阵痛过去后,营业收入有望恢复正常增长。典型企业分析四:太极集团(二)2019前三季度,太极集团实现营收89.91亿元,同比增长16.12%,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下降15.46%,在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60%的情况下,第三季度出现下滑。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重大幅上升,从2015年的19.68%升至2019Q3的29.16%,涨幅超过10%。艾媒咨询分析师人认为,公司业务结构导致的毛利率相对较低,在此情形下,居高不下的营销费用或是吞噬太极集团利润的重要原因之一。典型企业分析五:胡庆余堂(二)2010年胡庆余堂成立电商公司开始布局电商领域,通过“广撒网”的方式,与天猫、京东、小红书、抖音等超过32个新渠道合作,发展至2018年,电商板块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左右,占据集团总销售收入的30%,以此推算出,2018年胡庆余堂总销售收入接近16667万元。据悉,2019年胡庆余堂电商板块营收目标是8000万元,并且会继续加大新渠道营销,预计几年内实现线上销售额占总销售的一半。短期内线下诊所、药房等实体的营收依然是胡庆余堂营收的主力。中成药产量趋势数据分析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7年,中成药产量一路上涨。在2015年1月,2012年4月和2017年12月中成药产量出现三次峰值,分别达到34.24万吨,38.8万吨和36.4万吨。2017年以后,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推行,中成药消费需求趋于合理,中成药产量开始回落,但仍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产量水平。 中成药销售收入数据分析数据显示,2011-2017年中国中成药销售收入直线上升,到2017年中成药销售收入达2996.37亿元,同比增长8.7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成药销售收入稳步上升,说明中成药市场需求在持续扩大,但在药品招标、医保控费、两票制等政策制约下,短期内医院消费市场端中成药销售额会下降,中成药营收增速会持续下滑。消费者对中成药信任程度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97.3%的受访者信任中成药,且在未购买过中成药的受访者中有接近七成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在未来有购买中成药的意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中成药炮制工艺的升级,中成药质量提高,疗效赢得人们的认可,未来,人们对中成药的需求会持续扩大。中药保健品市场规模数据分析2018年中国保健品行业的零售总额为2473亿元。其中,中草药保健品行业零售额890.2亿元(占比36%),仅次于膳食营养补充剂(占比5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健康中国”的推进,居民在收入和消费能力提升下,养生保健的意识明显增强,进而推动整体保健品市场需求增长。在此背景下,中药保健品凭借其中医理念特色,取得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药保健品消费区间数据分析2018年中国中药保健品行业价格区间:400元以上占比攀升,200元及以下明显压缩,高端化趋势显现。以阿胶类保健品为例,目前东阿阿胶一盒240克装的蓝帽子“阿胶片”售价已经达到了1400元以上。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18年高端进口保健品品牌销售额明显增长,促销活动的激励叠加居民消费升级拉动了高端中药保健品的消费需求。中药保健品地区需求分布数据分析华北地区,尤其是天津、北京两地,具有较为悠久的中药养生历史,同时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在当地对中药保健品有着较高的需求,约占全国比重的34%;华南地区较为注重膳食,近年来随着华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广东省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下,对中药保健品的需求明显提高,占全国比重约为23%。“药妆”市场规模数据分析2010 年以来“药妆”概念一直是国内化妆品行业的风口之一,虽然国内既未针对“药妆” 设制专门的批准文号,也未对“药妆” 有明确的定义,但这并不妨碍如抗过敏、中医中草药、皮肤修复、医美等药妆概念的走红。数据显示,2017年药妆市场规模62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810亿元。未来中药草本化妆品市场规模会随着对人们对药妆的需求上升而上升。消费者使用草本化妆品原因数据分析近年来各大化妆品品牌相继推出草本化妆品,而草本化妆品的竞争力主要在于其安全的成分和具有的特定功效,这两点也是草本化妆品区别于其他化妆品最主要的特点。同时,而化妆品本身的使用效果、对皮肤的刺激性以及价格也是顾客考虑购买的因素。主要药妆品牌中医中草药的护肤理念在 2010-2015 年一度是行业最大的风口,佰草集、相宜本草等一批本土品牌也在那个阶段实现了渠道与销售规模的快速提升,中草药植物理念的流行,开始反映了国内消费者对化妆品成分的关注,中医汉方作为本土特有的医学理论,也更容易被国内消费者接受。中国中药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