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JM择校|中央民族大学法律硕士分数线、录取等情况分析案之无下

JM择校|中央民族大学法律硕士分数线、录取等情况分析

为了方便2021的同学们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院校,研线网会计、金融、法律硕士择校专栏持续更新中。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法律硕士招生院校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校徽01 分数线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律硕士复试分数线如下:法硕(法学):327法硕(非法学):33102 学制学费中央民族大学法硕学制学费信息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官网03 录取名单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律硕士录取情况如下:法硕(法学):录取117人;最低分329,最高分391。法硕(非法学):录取119人;最低分332,最高分392.管综写作精批班,7次一对一精批,17节配套课程,张乃心老师+写作批改团强强结合,写作无难题!详情请私信或点击研线网菜单栏嗷!04 专业目录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信息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官网05 其他政策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以上为中央民族大学法律硕士择校信息分析,详细情况请参考最新的中央民族大学硕士招生简章。

迷途

法硕择校篇之中央民族大学(养老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法硕招生备考信息学校简介中央民族大学,简称“中央民大”,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地铁站旁,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是国家民委、北京市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招生计划备注: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情况复试分数线复试形式:笔试与面试相结合复试内容:外语和专业课2020录取参考信息法学非法学录取情况法律硕士(非法学)进入复试147人,最终录取119人,录取最低分332分,最高分392分。法律硕士(法学)进入复试143人,最终录取117人,录取最低分329分,最高分391分。复试考试(一)考试内容形式考试形式为面试+笔试,均为百分制。面试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基础、实践(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外语水平等。笔试时间3个小时。法学理论专业考试法理学、中国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考试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专业考试刑法学;民商法专业考试民法学、商法学等;均不指定参考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于2019年9月1日前可毕业本科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分别为宪法学、法理学。考试形式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3小时,百分制,成绩不计入复试总分。(二)成绩计算1.考生各复试项目的单项得分要同时满足以下要求,否则不予录取。(1)专业复试(面试、笔试、加试)各项成绩不低于60分。(2)加试考试成绩每科不低于60分。2.考生最终成绩的计算计算最终成绩时,对第一志愿过线考生和其他考生使用不同的复试成绩权重。(1)第一志愿过线考生(含专项计划)(复试成绩权重值为50%):考生最终成绩(百分制)=初试总分÷5×50%+复试总分(换算为百分制)×50%;(2)其他考生(复试成绩权重值100%):考生最终成绩(百分制)=复试总分(换算为百分制)×100%;2020年复试方式(一)复试形式与各专业考核范围复试形式:全部采取远程线上复试的方式进行。各专业面试考核的范围: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专业考核民法学、刑法学。均不指定参考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于2020年9月1日前可毕业本科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分别为宪法学、法理学。考试形式为开卷笔试,每科考试时间1小时,百分制,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二)远程线上复试系统1.复试主系统:华为云Welink为远程线上复试主系统,学校会通过考生使用的手机号统一给每位考生注册账号,注册成功后考生会收到注册短信提示,学生根据短信提示完成APP的下载安装,并熟悉系统使用方法。重点提示:学校为考生注册Welink账号使用的手机号默认为考生去年10月考研报名时填写的手机号,如考生手机号发生变化请于5月15日前在复试考生群内联系管理员提交现在使用的手机号。(三)最终成绩的要求及计算1.对成绩的要求:考生(含专项计划考生)复试项目的单项得分及最终成绩(百分制)要同时满足以下要求,否则不予录取。(1)复试成绩不低于60分。(2)综合面试成绩不低于60分。(3)最终成绩不低于60分。(4)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成绩每科不低于60分。(5)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察不合格不能录取。2.复试备用系统:腾讯会议为远程线上复试备用系统,请考生提前下载安装。计算最终成绩时,对一志愿过线考生与调剂考生使用不同的复试成绩权重,优先录取一志愿过线考生。(1)一志愿过线考生(含所有专项计划),复试成绩权重值为30%。考生最终成绩(百分制)=初试总分÷5(满分300分除以3)×70%+复试成绩(换算为百分制)×30%;(2)调剂考生的复试成绩权重值为50%。考生最终成绩(百分制)=初试总分÷5(满分300分除以3)×50%+复试成绩(换算为百分制)×50%。其他信息学制法律硕士(非法学):3年。法律硕士(法学):2年。学费法律硕士(非法学):每年1.3万元,合计3.9万元。法律硕士(法学):每年1.3万元,合计2.6万元。奖学金一等奖:11000元;比例10%。二等奖:9000元;比例20%。三等奖:7000元;比例30%。住宿情况法学院研究生住寝室8号楼或者4号楼,6人寝室或者4人寝室。6人寝室800/年,4人寝室1200元/年。寝室内有卫生间,没有浴室。学校正在建设新校区,有可能搬到新校区。

其名鸳雏

央民族大学2020年法律硕士考研报录比参考书

中央名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央民大”,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由北京市、国家民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学校1978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也是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之一。 一、中央民族大学法律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1、招生院系:法学院2、招生专业:035102法律(法学)专硕 035101 法律(非法学)专硕3、研究方向:01法律(非法学)02法律 (法学)4、考试科目:(1) 101 思想政治理论(2) 201 英语一或日语(3) 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或者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4) 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或者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5 详情看图法律(非法学) 学制3年 学费13000 每年。 法律(法学)学制2年 学费13000每年。法律(非法学)含免推 拟招生 40人 法律(法学)含免推你招生50人二、法律考研参考书目★法硕大纲《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其它复习书目1《全国法律硕士联考考试指南》---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法硕联考历年试题及解析》--曾宪义主编--法律出版社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4 《全国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联考标准化题库》5 《法律硕士联考重要法条释解》三、中央民族大学历年分数线:2019 公共课 50 专业课90 总分3202018 公共课 42 专业课63 总分315中央民族大学 不属于34所自主划线大学。 具体信息请咨询国家线。四、(非法学)考试题型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内容结构  刑法学75分  民法学7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法条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亦步

学法硕(法学)这些高质量院校靠谱!

(一)中国人民大学难度:☆☆☆☆☆中国人民大学报录比根据往年数据的统计来看基本在15-20:1,根据现阶段的考情分析,2020考研报录比会在20:1以上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共有60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30人,复试差额比为200%,最高分402超过400分共有1人进入复试超过390分共有7人进入复试超过380分共有14人进入复试超过370分共有24人进入复试超过365分共有17人进入复试(二)北京大学难度:☆☆☆☆☆北京大学2018年首次法律硕士(法学)开放统考,所以当年分数较低,2019考研法律硕士(法学)报录比为11:1,根据现阶段的考情分析,2020考研报录比会在15:1以上;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共有140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97人,复试差额比为144%,其中全日制32人,非全日制65人,最高分为401分超过400分共有1人,拟录取1人为全日制超过390分共有11人,拟录取10人为全日制,拟录取1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80分共有23人,拟录取15人为全日制,拟录取4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70分共有47人,拟录取3人为全日制,拟录取28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65分共有52人,拟录取3人为全日制,拟录取31人为非全日制(三)吉林大学考试难度:☆☆☆☆吉林大学2019考研法律硕士(法学)报录比为10:1,因为吉林大学在该专业有缩招的趋势,所以预计2020考研报录比会在15:1左右;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共有78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43人,复试差额比为181%,其中全日制31人,非全日制12人,最高分为416分超过400分共有5人,拟录取5人为全日制超过390分共有2人,拟录取2人为全日制超过380分共有12人,拟录取12人为全日制超过370分共有9人,拟录取5人为全日制超过360分共有14人,拟录取5人为全日制,拟录取3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50分共有25人,拟录取2人为全日制,拟录取7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45分共有7人,拟录取2人为非全日制(四)武汉大学考试难度:☆☆☆☆武汉大学往年考研法律硕士(法学)报录比为7:1左右,根据现阶段的考情分析,因为武汉大学在该专业有缩招的趋势,所以预计2020考研报录比会在13:1左右;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共有34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28人,复试差额比为121%超过350分的同学共有21人,最高分为386分,全部在拟录取名单之列分数在340-350的学生在复试中淘汰6人(五)中国政法大学考试难度:☆☆☆☆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招生人数相对较少,而且推免比例比较高,2019考研法律硕士(法学)报录比为10:1,但是因为一志愿上线人数较少的原因,有少量学生是通过校内调剂的方式进入最后的拟录取名单,中国政法大学的分数是比较稳定的,基本要进入复试环节要考到355分以上才可以,所以整体难度还是比较大的!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一志愿共有32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25人,复试差额比为128%,最高分为401分超过400分共有1人,拟录取1人超过390分共有2人,拟录取2人超过380分共有5人,拟录取5人超过370分共有13人,拟录取10人超过360分共有8人,拟录取5人超过355分共有3人,拟录取2人(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考试难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招生人数相对较多,2019考研法律硕士(法学)报录比为20.6:1,报录比虽然很高,但是分数线不算高,所以即便是如此,同学们也应该拼劲全力把分数考得更高,未来在复试才会更有把握更有底气!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一志愿共有95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65人,复试差额比为146%,最高分为381分超过332分共有37人,拟录取12人超过340分共有34人,拟录取30人超过350分共有23人,拟录取23人,最高分为381分(七)华东政法大学考试难度:☆☆☆☆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招生人数比较多,但是分数线不算低,因为地处上海,所以对外语的要求会比较高,同时专业课的要求也不会低,同学们也应该拼劲全力把分数考得更高,未来在复试才会更有把握更有底气!官方并未公布报录比的相关数据,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华政的报录比不会低于15:1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最终拟录取130人全日制,另外还有30人为非全日制;拟录取名单超过332分共有56人拟录取名单超过340分共有45人拟录取名单超过350分共有16人拟录取名单超过360分共有8人拟录取名单超过370分共有5人,最高分为382分(八)西南政法大学考试难度:☆☆☆☆西南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招生人数比较多,共有401人进入复试,最终拟录取325人,其中全日制308人,非全日制17人,复试差额比为123%,复试淘汰比例较低,但是仍然存在高分被刷的情况,所以复试仍然不能懈怠。有96%的复试淘汰学生集中在339-360分数段,所以想较为稳妥的考入西南政法大学,基本要过院校线20分,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通常来说,每年大概有2000人报考西南政法大学,根据招简公布人数来看,报录比在12:1左右,2020考研仍会稳定在12:1甚至有所增长。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最终拟录取306人全日制,另外还有17人为非全日制,最高分为387分;超过380分共有10人,拟录取9人为全日制,1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70分共有30人,拟录取29人为全日制,1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60分共有58人,拟录取55人为全日制超过350分共有130人,拟录取117人为全日制,8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40分共有154人,拟录取94人为全日制,5人为非全日制339分共有19人,拟录取3人为全日制,2人为非全日制(九)西北政法大学考试难度:☆☆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招生人数比较多,院校线与国家线持平,共有142名学生进入复试,最终拟录取119人,复试差额比为120%,整体难度相对其他五院四系的学校来说会低一些,但是想要稳妥地考上基本也要达到335分以上,否则是存在很大复试被刷的风险。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最终拟录取119人全日制,另外还有30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20分共有54人,拟录取39人超过330分共有37人,拟录取34人超过340分共有36人,拟录取32人超过350分共有8人,拟录取7人超过360分共有7人,拟录取7人,最高分为381分北京地区(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试难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招生人数相对适中,共有67人进入复试,最终拟录取54人,复试差额比为121%,复试淘汰比例较低,但是仍然存在高分被刷的情况(复试淘汰最高分为368分),因为对外经贸大学复试中考察法律英语,难度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即便初试拿到高分复试仍然不能懈怠。通常来说,每年大概有400人左右报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该专业,根据招简公布人数来看,报录比在8:1左右,2020考研预计会在10:1左右;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最终拟录取55人全日制,最高分为406分;349分共有3人,拟录取2人超过350分共有23人,拟录取16人超过360分共有21人,拟录取17人超过370分共有11人,拟录取11人超过380分共有8人,拟录取8人,最高分为406分(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考试难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招生人数相对适中,共有30人进入复试,最终拟录取人数为27人,复试差额比为120%,复试淘汰比例较低,但是2019年存在缩招的情况,所以整体分数比较高,2019考研报录比在6:1左右,2020考研如果招生人数没有上涨,预计报录比会在10:1左右;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最终拟录取27人全日制,最高分为386分;340分共有11人,拟录取8人超过350分共有7人,拟录取7人超过360分共有10人,拟录取10人超过370分共有2人,拟录取2人,最高分为386分(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试难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律硕士(法学)全日制招生人数极少,报考难度就会提升很多,但是如果考虑非全日制的同学,难度会降低不少,共有18人进入复试,最终拟录取人数为15人,复试差额比为120%,复试淘汰比例较低,但是仅针对非全日制的学生来说,全日制共有7人进入复试,但是最终拟录取仅为4人,所以北航对于全日制的学生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有学生想考北航,初试高分是必要的,2019考研报录比在4:1左右,预计2020考研报录比会在6:1左右;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最终拟录取15人全日制,最高分为352分;315分共有6人,拟录取5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20分共有6人,拟录取4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30分共有2人,拟录取2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40分共有1人,拟录取1人为全日制超过350分共有3人,拟录取3人为全日制,最高分为352分(四)中央财经大学考试难度:☆☆☆中央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法学)全日制招生人数适中,报考难度同样适中,共有57人进入复试,最终拟录取人数为44人,复试差额比为130%,复试淘汰比例适中,但是想考央财即便是往年分数线较低的情况,也要考到345左右才会稳,整体难度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有学生想考央财,初试高分是必要的,2019考研报录比在7:1左右,预计2020考研报录比会在8:1左右;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最终拟录取44人全日制,最高分为395分;超过340分共有17人,拟录取10人超过350分共有25人,拟录取22人超过360分共有6人,拟录取5人超过370分共有7人,拟录取7人,最高分为395分(五)中央民族大学考试难度:☆☆中央民族大学法律硕士(法学)全日制招生人数适中,报考难度同样适中,共有102人进入复试,最终拟录取人数为47人,复试差额比为217%,复试淘汰比例较高,所以不能被院校线蒙蔽,复试淘汰率非常高,根据数据分析来看考到345左右是比较稳妥的分数,所以整体难度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有学生想考中央民族大学,初试高分是必要的,而且复试同样要好好准备,2019考研报录比在8:1左右,预计2020考研报录比会在10:1左右;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最终拟录取44人全日制,最高分为395分;超过320分共有36人,拟录取7人超过330分共有25人,拟录取6人超过340分共有18人,拟录取13人超过350分共有13人,拟录取12人超过360分共有5人,拟录取5人超过370分共有2人,拟录取2人,最高分为386分。

世俗之人

2020中国大学法学门类一流专业排名公布,人大法学专业全国第一!

2020中国大学法学门类一流专业排名法学是十二大学科门类之一,也是近年来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也是文科生比较青睐的专业。法学门类包括法学类、公安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民族学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等6个小类,那么,中国大学法学门类各类专业是如何排名的,哪些专业为世界一流专业、世界知名专业、中国一流专业。根据排名显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业为世界一流专业,全国排名第一。其他专业例如中国人民警察大学边防管理专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治安学;云南警官学院禁毒学专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等专业全国排名第一。具体排名如下:2020中国大学法学门类一流专业排名2020中国大学法学门类一流专业排名2020中国大学法学门类一流专业排名2020中国大学法学门类一流专业排名2020中国大学法学门类一流专业排名2020中国大学法学门类一流专业排名内容仅供参考!

独化

在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设立40周年暨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论坛的致辞

尊敬的田司长、马书记;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院友、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时值冬日,外面的寒意难掩今天会场的热烈,我们在此相聚,隆重庆祝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成立40周年。此时此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的全体师生和院友心潮澎湃,激情昂扬。在此,我谨代表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全体师生,向莅临庆典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院友、各位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海内外同仁、广大院友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曾经和至今仍在中央民族大学从事法学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和学习的前辈先贤、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1979年,中央民大法学专业扬帆起航,在中国法治进程的滚滚长河中乘风破浪,在“崇德尚法、明理笃行”院训的洗礼下,一代又一代中央民大法律人薪火相传,不懈努力,矢志不移地追寻着法治天下的梦想,四十年的法学学科建设、发展史,是几代中央民大法律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艰苦奋斗史。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学科的四十年,是紧握时代脉搏,致力法学教育完善和发展的四十年。如果历史的风重新吹开1979年那一页,那时的我国百废待兴,国家发展急需规范化法律的指引。在法律规则残破、法学教育近乎停滞的艰难条件下,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作为我国法学教育重建的先驱之一,从无到有,逐步建立了完善且富有特色的教学科研体系,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了自身的力量。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学科的四十年,是深耕民族高等教育,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的四十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作为少数民族优秀法学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成立之初就积极探索道德修养、家国情怀和法学素养结合互动的教学科研模式,使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成为民族高等法律教育的标杆。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学科的四十年,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持续为依法治国培养法治人才的四十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立足于少数民族法治人才的特色,充分发挥法学+语言的教育优势,不仅培养了精通民族语言的专门法律人才,更进一步辐射全国,放眼国际化需求,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法律规则的涉外法律人才,四十年来已经培养各层次毕业生近8000人,学院毕业生不仅成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更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法律实务部门、涉外法律服务部门和法学教学科研部门。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学科的四十年,是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健全学科门类,发扬学科优势,打造学科特色的四十年。民族法学优势突出,宪法行政法学、法理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稳步发展,国际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异军突起,网络法学、数据法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初露锋芒。在教学领域,突出法学思政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积极探索德法兼修教学、诊所教学、模拟法庭、虚拟仿真实验等,在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中多次斩获一等奖,处于国内法学院实践教学的第一梯队。在科研领域,始终保持民族法学研究在国内引领地位的同时,积极回应法学理论的时代性更新,在社会现代治理、企业刑事合规、信息数据权益、网络法学等新兴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学科的四十年,是国家民委正确领导、中央民族大学学校高度支持、国内一流法学院鼎力相助、兄弟民族院校共同进步的四十年。中央民大法学专业,是在国家民委的政策引导下设立的,中央民大法学专业四十年来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在国家民委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实现的。在此,我代表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感谢国家民委,特别是国家民委社科司对中央民大法学专业的关怀和指导,中央民大法学专业将不负使命,立志于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而中央民大法学专业的从无到有,同样离不开中央民族大学的资源支持和制度保障,四十年来,学校一直是法学专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在此,我代表学院,感谢中央民族大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对法学专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法学院将积极进取,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中央民大法学专业的设立和发展,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等院校的大量帮助,上述国内一流法学院校不仅为中央民大法学专业提供了人才支持,我们学院的老师过半来自上述法学专业院校,更通过长期的院际合作、校际合作为中央民大法学院的师生提供了多元化的一流平台,在此感谢上述国内一流法学院的鼎力相助,期待进一步拓宽、加深法学专业院校之间的合作。中央民大法学专业的发展,也是与中南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大学等民族兄弟院校共同进步的过程,中央民大法学院同民族兄弟院校之间,实现了充分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相互支持。在此感谢民族兄弟院校的信任与支持,中央民大法学院将同民族兄弟院校一起携手并进,共创辉煌。回首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的四十年光荣历史,对每一位中央民大法律人而言,四十年的时间很长,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一步步,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重要力量的背后,是几代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教职工和学子的不断拼搏与自我升华,在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法学专业成长道路上的这些艰辛付出更值得我们铭记。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要感恩那些为我们法学专业倾注心血的前辈和长者们,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将中央民大法学专业建设作为了毕生的职业追求,他们的贡献也将永远刻在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的史册,留在我们共同的记忆中。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四十年的建设,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法学专业本身,而是法学专业培养的一批批法治人才。共同的法治理想和家国情怀将中央民大法律人凝聚在一起,广大师生和校友在进入中央民族大学的那一刻,就与法学专业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共同沉浸于博大而宽广的法学海洋,共同醉心于法学深邃而含蓄的魅力,共同探寻令人心驰神往的法治天下实现之路。留守在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的师生员工们任劳任怨、辛勤耕耘,传承着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的学术和教育薪火;离开民大校园走向世界各地的中央民大法学校友,更是将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的火光,散作了满天星斗。因此,我也想专门向各位校友道一声感谢,感谢你们心系母校、心系法学专业的发展,更感谢你们在实现自身精彩人生的同时,能秉承着崇德尚法、明理笃行的院训,以开拓进取、学以致用的品格展现了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学子的风采,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将永远是所有民大法学学子的信念图腾和精神家园,感谢你们回家共同见证法学专业成立四十周年的庆典,更欢迎你们能常回家看看。展望民大法学院的未来,我们要看到,对我国的法治发展而言,四十年的时间依然很短,法治理想的践行难以一蹴而就,只能不断跬步前行。当前的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已然成为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结构。从历史经验来看,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是以技术为先导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社会新秩序的形成,进而引发社会科学的更新。正如封建社会废墟中兴起的工业社会推动了现代法学的产生,网络社会新秩序的实现首先要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新型法治体系,法学学科发展正处在历史的机遇期。与此同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恐怖主义、极端主义阴魂不散,民粹主义沉渣泛起,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能源危机、政治动荡不断加剧,也给法学学科带来多重挑战,这也给中央民大法律人在内的法律共同体,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以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成立40周年为契机,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凝聚智慧和勇气,加快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为人才培养、为法治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四十年风雨沧桑、初心不改,四十年斗转星移、继往开来,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不变的是法治理想,开拓的是法治建设新征程,在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关怀支持下,在各位院友的热情参与下,法学院全体师生将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法学院,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最后,祝各位领导和嘉宾身体健康!各位院友事业有成!各位老师工作顺利!各位同学学习进步!在座的每一位万事如意!谢谢大家!本文为韩轶院长在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设立40周年暨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论坛上的致辞

帝王谷

为何总考五院四系?这十所法学院校要拥有姓名!

随着2019年研究生考试的临近,不少选择考研的同学已经开始倒计时,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作为法科生,法学考研的道路不是一条轻松的路,相信在这条道路上奋斗的同学都有着自己的梦想与坚持。今天小编推荐十所“五院四系”之外,非常值得大家报考的法学院校,希望对大家的考研学习、目标选择有所帮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专业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法学院发展的历史:197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贸易系即设立“国际商法教研室“,开始招收国际贸易法硕士生。1996年,成立法学院。历经40年的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目前已经成为学科体系设置相对完整、国际法专业特色鲜明、学术和教学水平比肩一流的知名法学院。2018年全国首届专业学位评估中贸大法律硕士获评A-,位列全国前十。外经贸相对于第一梯队法学院校考研难度较小,并且出国机会也不少,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社会认可度,考研性价比非常高。推荐报考指数:五星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7-2009年全国法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法学院位居全国第19名,是国内发展最快的法学院之一,侧重培养通法律、懂经济、懂管理、懂外语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拥有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刑法学、金融服务法硕士学位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央财法学院在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研究生方面形成了鲜明的财经法律特色,对法律硕士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推荐报考指数:五星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法学院发展的历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简称北航法学院)于1997年建立法律系,2002年成立法学院。2012年,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法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17年,在教育部组织的第4轮学科评估排名中,位居全国法学院校第15名(并列),其中人才培养质量排名第13名。北航法学院师资雄厚、结构合理、国际化程度高,学科布局完整,重点突出,基础厚实,特色鲜明。所有法学二级学科,均设立了硕士和博士点。其中,民商法、宪法与行政法、诉讼法等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推荐报考指数:五星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是百年学府北师大最年轻和最具活力的学院之一。法学院发展的历史:其前身为1995年哲学系设立的法学专业,2002年成立的法律系,2005年成立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2006年正式成立法学院。法学院成立时间虽短,但已经取得卓越的成绩,全球权威的QS大学排行榜2017年法学专业排名位列中国大陆地区第8位、全亚洲第21位。同时还是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7年12月,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北京师范大学法学位列B+,与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属同一梯队。推荐报考指数:四星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自1979年即开始招收法学本科生,是全国较早设立法学专业的高校之一。学院现设有经济法、宪法学与行政法、民族法学、法律史、法理学、民商法、诉讼法、刑法、国际法九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在职法律硕士、全日制法学法硕和非法学法硕专业学位授予点。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众多的985高校中考研难度相对较低,既有985高校的平台底蕴做支撑,又有北京的地域加持,是法学考研非常值得考虑的院校。推荐报考指数:三星南开大学法学院发展的历史:南开大学法学院于2004年5月成立,由原法学系、法学研究所和国际经济法研究所等单位组成。法学院整体研究实力较强,科研成果显著,整体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在国内处于先进行列,国际法和法律史的研究水平居于国内前列。法学院依托南开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个环节都以养成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为核心,着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职业人才。推荐报考指数:四星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法科创建于1895年,“律例学门”是当时四大专业之一,中国现代法学高等教育由此发端。法学院发展的历史:1998年,天津大学法学系设立经济法专业硕士点,2015年6月17日上午,天津大学法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学院设有法学本科专业、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专业学位硕士点。各层次在校学生达400余人,其中在校研究生150余人。相对来说,天津大学理工科可能更强,但天大学术氛围浓厚,师资力量强,法学院实力也在逐年提高,非常适合希望通过考研来补足本科学历不足的同学。推荐报考指数:三星兰州大学2003年6月25日,兰州大学法学院正式成立,2005年,取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学院具有法学(不含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2个本科专业;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法学),涵盖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法律史7个专业和1个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授予权。推荐报考指数:两星辽宁大学法学院发展的历史:辽宁大学法学院创建于1980年,前身为辽宁大学法律系,是辽宁省第一所法学全日制本科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法学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等级,与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位次百分比并列前10%-20%。辽大法学院现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学第二学士学位授权点。辽大的法学研究生分为刑法、民商法、诉讼法、经济法、环境法、法理学、宪政法、国际法学和法制史学。推荐报考指数:四星山东大学法学院发展的历史:山东大学法科教育复办自上世纪80年代。1981年开设法律本科专业,1983年山东大学法律系成立, 1994年法律系转制为法学院,著名法学家徐显明先生、梁慧星先生曾先后担任法学院院长。山大法学院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双基地,拥有一级博士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一级硕士点、法学试验班等项目。目前在校生17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法学和法律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本科生近700人,师资力量雄厚。推荐报考指数:五星距离2019年研究生考试还有不到40天,无论是即将踏入考场的同学,还是未来打算考研的同学,努力终不会辜负梦想,祝愿成功上岸!(文章转载自超律志

抬驴

专业解读之法学专业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律师是智慧、正义、理想、财富的完美结合,他们唇枪舌剑、口若悬河地主持正义,维护着当事人的利益。一位法学专业的同学在博客上写道:"我当时选择法学专业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法学(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法学本科阶段的学习重在学习一种语言方式即法律语言。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法的形式是什么,法学的研究方法,法是如何运用和发挥效力的。该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有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中国法制史、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近年来,法学专业一直是文科生报考的热门,但据bk179平台近三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该专业的就业率在65%至85%之间上下浮动,实际就业情况并非与填报时一样"火爆"。法学专业虽然是文科中的报考热门专业,但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在上个世纪末就已显现。由于法学专业投入少成本小,有师资就可以开展教学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基本都开设了法学专业。1977年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3所大学设有法律系,每年招收200多人。2001年,全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为292所,2005年增长到559所,如今全国已有600多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2016年法学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8万至8.5万人。传统观念认为,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会从事法官、检察官等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职业。因此,很多家长和考生偏爱法学专业,认为毕业后能从事法官、检察官、高校教师等职业。实际上,这些工作对院校背景或学历水平都有相当高的要求。随着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公、检、法等单位人员逐渐饱和,从2002年开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法学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与薪酬一、公务员主要包括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由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设立,使得本科生要想成为法官、检察官,必须在毕业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毕业证"绝对不是"职业准入证"。司法考试可以说是法学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考试,这个考试过关率在30%左右。当然,毕业生想进入公、检、法这样的单位,除了需要通过司法考试外,还要通过公务员考试。二、律师律师既不像公务员队伍那样难进,又是法律专业的对口领域,是很多年轻毕业生的主要选择。黎学宁表示,律师是个经验型行业,收入参差不齐。根据工作经验、能力大小和所涉法律领域的不同,律师的收入有很大差别。按北京的情况来看,顶尖律师一年收入1000万元不成问题,但大部分小律师和见习律师每年可能只有两三万元的收入。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的是严格准入制度,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三、公司法务人员公司法务人员也是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集中的一个领域,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例如,各大国企、银行、外企、一些大型的私企内部都会设法务部门,专门处理企业所涉及的法律事务。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的法律事务部门,但一般政府部门对学历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不是普通本科生能达到的。外企中的法务人员一般年薪10万元左右,要求精通英语或某国语言;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一般年薪在5至7万元。四、其他相关领域如企业中的文秘、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岗位对既有经济管理基本知识,又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较为青睐。一些法学专业毕业生也会从事会计师、审计师、证券业人员、环境评估、司法鉴定、职业中介、房地产咨询、法制宣传等工作。我国目前的法学专业设置根据院校的侧重点不同,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专门的法学院校,另一种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谈到我国开设法学类专业的知名院校,就不能不提到"五院四系"。中国法学教育界曾有种说法:只有从"五院四系"走出来的人,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科班生。所谓"五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原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原西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原华东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政法学院)。所谓"四系"指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曾经的法律系,现在改为法学院。这些院校堪称法学类院校的泰山北斗,分数要求也是比较高的。目前,全国开设法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有620多所,其中既包括老牌的法学类专门院校和开设法学专业的名校,也包括了一些名气虽不大,但法学专业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院校。比如清华大学,民商法是清华法学院最具实力的专业,大师云集,名师荟萃,在民商法领域形成了清华与社科院、人大三足鼎立的格局。再如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设有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包括的海商法、海上保险法、海事国际私法等方向,非常符合学校的专业特色。除此之外,像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等院校的法学专业也各具特色。报考法学类专业也有身体条件要求。报志愿时,考生要对照体检意见和高等院校的中对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避开限报专业报考,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考生不宜就读法学各专业。很多院校的招生章程中虽然没有明确标出法学"专业受限"的要求,但在章程中明确表示"新生入校后,学校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复查和入学体检,对不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取消入学资格"。学生报考时一定要注意。法学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觉得今天的内容让你有所收获,欢迎你分享出去,让更多的同学能够看到,你也可以留言说出你的困惑和感想。感谢你的阅读,如果你想具体了解某一个专业,可以关注我后私信给我专业名称,我会尽快给您需要的信息。

陌路雪

“五院四系”迅速发展,排名发生变化,谁成了新贵,谁被挤下舞台

“五院四系”是新中国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法律系的简称,这几所高校的法律学科在中国法学教育研究重要的地位,对中国法治发展和法治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只有从“五院四系”走出来的人,才算是真正意义上“法学科班生”。“五院”指的是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四系”指的是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不过近几年由于“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由此政法领域的高校差距会说越来越大。其实有些老牌的政法类高校排名下滑,反而一些后起之秀格外的让人注目。1.五院中国政法大学是唯一个教育部直属的,而且在北京市。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是本科生院在昌平,但是相对而言还是有利于法学学习的,录取分数还是比其他四所要高一些。而西南政法大学是位于美丽的山城重庆,它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法学政法学府之一。它曾经的确是辉煌过,但是现在感觉在走下坡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几年发展的很快,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世界“双一流”建设高校。感觉是后来居上者,实力非常强大。而华东政法大学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很迅速,学校有很明确的发展方略。西北政法大学它的名气相比其他四所学校而言略弱,录取分数也是稍低。位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西南政法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不是“211工程”重点大学,而且地理位置也没有不是“211工程”大学的华东政法大学优越,感觉这两所学校会慢慢的淡出政法类的“五院四系”。2.四系北京大学法学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系、武汉大学法学系、吉林大学法学系法学系。其实这四所学校都是非常有名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世界双一流建设高校”等等,录取分数也是很高的。但是随着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今年也出现了向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这样的“法学界的新贵”,以及靠着自身专业优势而发展起来的特色法学专业,比如西安政治学院的军事法学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的民事法学、还有财经类大学的财经类法学等。因为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的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些老的“五院四系”已经在各自区域成为榜样,它们仍然是我们法学界不可忽视的参天大树。那些政法界后起之秀凭借自身的优势,也有望法学政法界的“五院四系”,将会有一个新的格局!

六趣

法学专家搞不定学术打假 抄袭与否的边界到底在哪儿

法学专家搞不定学术打假——谁来判定论文抄袭?看到查重报告显示,论文的文献复制比超过50%的时候,姚洪军一度觉得自己要举报的抄袭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这位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的副教授,关注本院院长侯怀霞涉嫌“抄袭”已经9年。他提供的中国知网查重报告显示,侯的博士论文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达55%,另外5篇期刊文章分别为97.8%、69.1%、55.4%、53.1%、47.6%。依靠这些查重报告,他给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写举报信,跟涉事学校反映情况,一一打电话给期刊和论文原文作者,也在网上发帖,结果是无一例外地碰壁。侯怀霞任职的上海政法学院回应“不构成学术不端”,授与其博士学位的母校中国海洋大学认定“不属于轻微抄袭”。海大学术委员会的一位教授明确表示,侯论文存在瑕疵,但绝非抄袭,“调查资料翔实,我们随时等待向有关部门汇报”。曾以272分通过司法考试、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的姚洪军困惑了。为了搞清事实,他电脑里的资料已存了几个G,但似乎掌握的资料越多,距离真理越来越远。事实上,不只是姚洪军,那些参与评议的专家,也面临难题:知网查重存在误差,人工评议不被信任,学术抄袭没有统一标准……面对这份“抄袭”鉴定,他们也在思考:当学术抄袭被讨论至铺天盖地时,什么才是最准确的评价标准?抄袭与否的边界到底在哪儿?查重系统的结果专家“不认”作为同事,姚洪军第一次关注到侯怀霞“涉嫌抄袭”,是在2010年5月。读过她在期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他突然觉得“有些问题”。他已经看过侯怀霞的多篇文章。“她发的文章很多,领域也广,涉及诉讼法、广告法、环境法、知识产权、对外投资、企业责任多种多样,但她研究方向比较固定,而且法律领域的研究在2000年已经细分了。”在姚洪军看来,侯怀霞这样的“多面出击”,基本没有可能。姚洪军将侯怀霞的多篇学术文章放进了知网查重。其中,侯怀霞的博士毕业论文《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在知网查重报告中显示,与25篇已公开发表的论文内容有重合。以各个章节来统计,侯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分别为:前言30.6%;第一章49.8%;第二章54.1%;第三章57%;第四章62.8%;姚洪军计算过,综合下来,整篇文章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约为55%。这份知网查重报告是在2015年生成的,侯怀霞则是在2008年6月6日通过的答辩,报告里列出的被复制的文章也包含了部分侯文刊发后发表的文章。为“防止误差”,姚洪军又进行了人工比对。他一页页圈出侯文中与他人雷同较多的文字,“最保守估计也超过6万字了”。侯怀霞的博士论文一共16万多字,按照姚洪军的算法,这些雷同的部分起码占到这篇论文的36%。侯怀霞毕业的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颁布了《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其中第10条写明:整段雷同内容占整篇学术成果30%以上,或将他人的学术成果作为自己学术成果的主要部分或实质性部分,构成重度抄袭行为;占10%且非主要创新点,也构成轻度抄袭行为。上海政法学院研究生处官网显示,侯怀霞2004年考入中国海洋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资源法方向)专业。2008年6月6日,她完成了毕业论文。姚洪军提供的知网的查重报告显示,侯怀霞另有5篇期刊文章也被指抄袭。2004年发表的《垄断涵义探析》、2006年发表的《我国信用制度的确立与完善》、2007年发表的《论宪法上的环境权》及《论个人独资企业的商事主体性质》、2009年发表的《论人权法上的环境权》,这些论文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内容占比分别为53.1%、69.1%、55.4%、47.6%、97.8%。姚洪军认为,这些数据表明抄袭是再清晰不过的事实了。然而,中国海洋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给出的结论是,侯怀霞博士学位论文不足以构成轻度抄袭;上海政法学院的认定结论也为侯怀霞的期刊文章不构成学术不端行为。这则“事实”也遭到了侯怀霞本人的反驳。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复制比中常理和法律法规都会标记,且她对别人的观点不是直接引用,就是间接运用,“这个学术规范是允许的”。侯怀霞坚称:“我没以任何方式去侵害和套取别人的东西,是否抄袭目前学校已经有结论,这些结论都有依据。”她还表示,其中一篇期刊文章《论个人独资企业的商事主体性质》,其实“是别人抄我的,是我先发表的论文集”。至于这本论文集的具体信息,她却称“时间太久记不起来了”。“我没有那些问题。如果真的构成抄袭,我愿意承担任何责任。”侯怀霞说。信机器,还是信人姚洪军想不明白:“我也是学法律的,白纸黑字的证据摆在这里,难道还不足以认定?”在他看来,居高不下的“复制比”是推不翻的事实。但在中国海洋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参与侯怀霞论文鉴定的专家李其眼里,查重报告里的数字并不一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李其承认“侯怀霞的论文存在缺陷”,但他同时强调,“这绝不属于抄袭”。按照他的说法,知网的查重会标记雷同的语句,但无法作出更加细微的划分。尤其像侯的博士论文为法学类别,涉及援引大量法律法条的情况。在他的印象里,侯文中被举报雷同的部分,涵盖科普性叙述、新闻类报道,也有相关的法律法条,而这些都要依照实际情况来综合判定。“一些历史性综述,有时候用自己的话概述反而不准,不如直接引用已有的说法。”李其说。“知网查重并不能作为评判学术抄袭的唯一标准。”从2007年开始,学术不端问题越发被重视,部分高校要求硕士研究生论文和博士论文都需要进行知网查重,只有检测合格才能论文答辩,这个要求随后也延伸到了本科阶段。相比人工筛查,它的数据库庞大,筛查标准统一,工作周期短,面对与日俱增的大量论文保证了审核速度,它逐渐成了学术问题筛查不可替代的“第一道防线”。2012年,教育部颁布《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2014年,又颁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从百度搜索指数来看,知网查重的搜索指数从2012年开始出现升高。但即使知网查重是我国目前相对可靠的查重工具,机器检测与人为判别毕竟存在一定的差别,一些有关学术问题判别的争议也往往因此产生。李其说,引入知网后,学术界往往将“复制比”作为判定论文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问题是,不少优秀论文是在既有的成果上推进的,有突出的创新点但可能也存在较多雷同之处,很容易被复制比这一个指标“一棒子打死”;另一部分人却因此找到了捷径——可以没有观点,但是要会用新鲜的写法包装。在李其看来,知网查重一方面的确保证了论文的原创性,同时却也“圈住了君子,放过了小人”。这个空子曾被不少人死死地盯住。在市面上,一种所谓的“反知网查重”开始流行,各式各样的论文检测系统应运而生。打开淘宝,一个月销量高达55万多笔的软件还能提供“降重”服务。拿这个软件来说,它可以根据论文查重情况,自动计算论文“降重”的价格,若需求紧急,24小时处理完还需再加钱。每逢毕业季,该店铺的论文查重及“降重”服务价格噌噌地上涨。有人总结,企图抄袭者能够用各种方法规避掉知网的查重,而潜心创作者因为引用问题却可能无法通过。“知网查重系统的存在,归根结底是为了方便,并非绝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是不是学术不端应交由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作判断。”关注过多起学术抄袭事件的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文钊,也认可这种说法。他表示,知网查重系统统计的相似度可以用作提示,是否构成抄袭必须进一步鉴别分析。在众多的学术不端行为中, 学术打假的对象多数来源于直接搬运他人著作的显性抄袭者。作为一种更隐蔽的方式,“软性”的抄袭并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软性”之外,还有一个更广阔的范畴——“隐性”抄袭。有国内知名高校在读学生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透露,自己与导师合著的毕业论文被导师私自“霸占”:缩写为短篇论文,以个人的名字偷偷发表在期刊上。导师解释只出现一位作者是“期刊要求”;但期刊回应“基本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对于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来说,鉴别分析抄袭也是道难题。比如对于界限并不分明的中间地带,什么能成为评判抄袭与否的标准?李其的方法是判定作者是否提出了新观点。但问题是,“观点机器无法识别,需要依赖人评。但人又很难被信任”。他们只能再次回归软件,这位教授无奈,“可软件不可能没有误差”。事实上,在国外,筛查论文也主要依赖这样的反抄袭检测系统。国外大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系统是Turnitin。Turnitin会将用户上传的文档与后台数据库里的文章作出比对,计算相似度的比例,以及包含大量相关信息的“原创性报告”。但这个系统,有着极其庞大的数据库:超万种不同的期刊杂志、数以百万计的图书、以百亿计的网页。它还采用了智能语料库技术——哪怕你改写了原文,一样会暴露。新技术能否检测旧问题被侯怀霞写入博士论文“致谢”中的刘惠荣,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的党委书记。侯怀霞表示,刘是自己的朋友、曾经的领导和同事,读博期间曾给自己诸多鼓励。刘惠荣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在2008年,那时候,学院里的答辩尚没有查重手段。对侯的论文审查,是答辩小组成员通过几层评议对内容进行的审核。“这在当时没有任何问题。”她强调。在她看来,存在问题的反而是举报本身。“侯的博士论文是2008年发表的,举报人是2015年用知网的查重软件检测,这是用现在的软件和标准去检测过去的文章”。她表示,一来,知网检测到“借鉴”的文章里,涵盖了侯文发表后刊发的文章,谁借鉴谁还不好说;二来,时代不同,用现在的标准去追溯和定性过往的文章学术不端并不能说得通。“即使从法律角度讲,也存在不咎既往的说法”。2009年,教育部颁布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事实上,被指抄袭后,总有高校及当事人回应:“刊发的论文发表早于各项规范出台。”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世友从教21年,10篇论文被指抄袭,其间职称从讲师晋升到了教授,并调入了另一所大学。这些论文中至少8篇大量“引用”了文末的参考文献,有的几乎全文由多篇参考文献组合而成。对此,张世友给出的说法是,被举报的论文多发表于2005年之前,“构不构成所谓的学术抄袭、学术不端,真是10年前的标准不一样”。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红英曾被公开举报“学术不端”。她的两篇论文一半篇幅以上引用他人已发表的论文,博士期间发表专著与他人已出版的专著在部分章节上存在大量相似,还有两篇文章涉嫌一稿多投。但校学术委员会对此的认定是,蔡红英两篇论文发表时间在规定实施前,当时全国高校的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研究管理尚未完全规范,引用不够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也是刊登两文的杂志社所允许的。“存在学术不够规范问题,但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虽然早已见怪不怪,但在熊文钊看来,“不能以新技术去追溯旧问题”,重点是要区分长期以来,判定抄袭的主要标准是不是未曾改变过——比如,无论什么时期,大面积的重合都不被允许。“在标准一定的情况下,这只是用新技术去检测曾经没发现的问题。”他说。抄袭与否到底谁说了算作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委员会成员,李其记得,接到举报材料,学校就成立了专家小组,但研究侯怀霞博士论文的“工作量很大”。从分析论文到写完报告,李其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加上一些学校规定的流程,前后差不多花了一个月。他研究了所有国内、国外相关规范,但发现仍有很多条文覆盖不到的模糊地带。他甚至自创了一套评判标准,拿着论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但论文是否抄袭,仍旧“是个非常难界定的事情”。“首先,国内外没有对抄袭的规范;其次,具体到每篇论文,硬性的标准也不管用,因情况而异。”他说,这个过程需要很多的讨论和商榷,没办法用查重系统来生搬硬套。他表示,中国海洋大学校学术委员会是“独立存在的”,按要求走完了所有该走的程序,关于侯论文详细的分析报告,他本人没有留存。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联系了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对方称相关情况为研究生院学科建设与学位管理办公室负责,该办公室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但这样一份让李其费尽周折的评议结果,却并没有得到举报人姚洪军的认可。长期以来,高校教授被指存在“抄袭”行为交由校学术委员会评审后,得出的结论多是“过度引用”或不规范,这也曾被人质疑是“降级处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校学术委员会的独立与否对审查结果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不少高校的学术委员会下设在校科研部门中,即使是独立机构,也有可能受行政因素干扰,对举报的审议难以保证足够地公平。而且,鉴定抄袭不只是高校面临的难题。姚洪军举报侯怀霞涉嫌抄袭的期刊文章不少刊发于知网查重系统问世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联系到侯怀霞曾发表论文的《苏州大学学报》和《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为核心期刊,《苏州大学学报》曾负责侯怀霞文章的编辑康敬奎说,按照现在的处理方式,投递来的文章首先用知网进行筛查,复制比低于20%才能进入编辑流程。而在当时,刊文的筛查流程为初步查重、外审专家提供意见,都通过,再由编辑部根据情况排版。如今,康敬奎已记不清当时的具体查重操作,他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回忆,“看以前有没有其他人发过类似文章,是不是一稿多投,也会看看作者的学术背景。”“多数凭印象,根据平时对稿件的掌握情况”。他说,“顶多是这样。”同样是核心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经济学版块的负责人苏伟也给出了类似的回应。“那会儿查重系统还没出现,就干脆没有系统式的查重。”他解释,一般来说,编辑部会把投稿的文章全文在百度上搜索;之后是专家复审,依赖专家对作者和该领域的熟悉程度,有时候也看直觉,看看文章跟作者本人职称、学历和研究方向等相不相符。“我们也很困难。作者如果抄一整本书,我们很难知道。”他反复强调,“当时真的挺辛苦的。”“我国学术评估领域出现的最大问题是不规范,首先是作者不规范,其次是学术期刊在刊发稿件时不规范。”储朝晖说。对此,储朝晖的建议是,加强校外的第三方评审机构建设,让第三方机构来评判事实,之后,再由学校行政部门作出处罚。举步维艰的维权之路这些机制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来,作为举报人,姚洪军说,在这场举报中,自己多数的时间都在等待。从2015年5月起,他就手中的材料开始举报。一年多过去了,姚洪军等来了中国海洋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作出的《调查结论的告知函》。同年12月,姚洪军开始向侯怀霞任职的上海政法学院举报侯怀霞的学术不端问题。没想到,事情一拖又是一年多。“即使按照规定,处理期限也最多是90个工作日。”姚洪军说,实际上,《上海政法学院学风建设实施细则》第八条也阐明:接到举报后,学校要在30个工作日内正式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组应于60个工作日内完成事实认定的规定。2017年6月9日,上海政法学院才给出认定结论,这份认定结论表示:“侯怀霞以上海政法学院名义发表的《我国信用制度的确立与完善》《论个人独资企业的商事主体性质》两篇论文,不构成学术不端行为。”2017年7月5日,姚洪军再次对上海政法学院提出申请,要求其公开认定标准并重新作出认定。这一次,学校很快给出答复。两个星期后,姚洪军收到了结果,“再次以相同的事实和理由提起复核,重新鉴定等于重复程序和鉴定,浪费资源,校学术委员会对本次复核申请不予受理”,但并未对公开认定标准的要求作出回应。研究法律的姚洪军不能认可这样的结果,他仍然想要一个“绝对的真理”。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8年发布的《科学与工程指标》,中国在已发表的论文数量上首次超过美国,但美国论文的引用率更高。据AEIC学术交流中心统计,去年一年,我国高校发生15起被公开讨论的论文抄袭事件,其中不乏国内一流的名校。这也是他执着举报的原因之一。在姚洪军看来,弄清楚侯怀霞论文的模糊地带,不仅关乎个人,也关系到我国学术评价的整体标准。“在政法学院,特别是法学博士之间,所有的标准和规则,即使是潜规则,都是可以拿出来讨论的。”他说。(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李其、苏伟为化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景烁 实习生 郭晓阳 安凤仪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