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欣驰1993年 生于北京密云,现居北京;2017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学院 获学士学位;2020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学院 获硕士学位;毕业作品展示名称:《秋憩》尺寸:130×200cm材料:绢本设色作品介绍:我言秋日胜春朝,本幅作品描绘一种秋天独特的美。刺猬在民间属于吉祥之物,在2019年秋天回家路上偶然遇到,遂而使其融入美丽的秋景画作之中,愿生活多些幸运,美好如期而至。#美术研究#名称:《柿如丹霞缀土城》尺寸:97×180cm材料:纸本白描作品介绍:本人对家乡的秋天有一种独特的情感,本幅作品是在家附近的村子里写生后整理而来,漫山遍野的柿子树长满了红彤彤的果实,甚是惹人喜爱。选取一景,运用白描手法,意在表达秋天丰收的喜悦。名称:《白描牡丹》尺寸:97×180cm材料:纸本白描作品介绍:自古以来,牡丹花是富贵的象征,以此为题材易落入俗套。作者以白描手法表现牡丹花花团锦簇之感,在富贵中寻求一份清雅。名称:《秋意浓》尺寸:97×180cm材料:纸本设色作品介绍:作者一度沉醉于动物画,爱猴尤甚。此幅作品运用小写意手法,融入家乡秋景,意在把两种喜爱的事物表达在同一画面之中。名称:《花荫》尺寸:69×138cm材料:纸本设色作品参展与获奖经历2017-2020连续荣获中央美术学院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2019作品参加“自主空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2019入选《出彩郑州·全国第五届线描展》2019参加洛阳市举办的“金葵花”2019牡丹绘画作品大赛,获得优秀奖并做爱心义拍2018参加“对话——90青年艺术家交流展”2017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毕业作品展并获红星奖奖学金2016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年度教学展并年度在校生优秀作业二等奖2016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写生展并获奖2013-2017连续荣获中央美术学院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李尚大奖学金等文章发表《现当代花鸟画艺术图式解读》发表于《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2期;《花鸟画艺术图式的内涵意义》发表于《广告大观》2019年第8期;《民国时期湖社画会对传统花鸟画的坚守与探索》硕士毕业论文,知网;美术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毕业生:阮梅油画美术研究|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不似之似当下拜!画家不一定是隐士,而隐士基本都是画家,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研究|画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美术研究|夫欲书者,凝神静思,预想字大小,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赵岳,1995生于北京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王晓辉教授。毕业作品展示名称:《社会剧场-剧中人》尺寸:210x300cm材料:纸本水墨《社会剧场-剧中人》:《剧中人》突显的是作为“被看”的演员的正面形象,人物的自我在社会剧场中被分解、扭曲后呈现出一种麻木不仁、破碎紊乱、沉默不言的状态。画面试图冲破人物表演“前台”的屏障,触及到其“后台”被压抑、模糊、遮蔽的本体心理。名称:《社会剧场-错位1》尺寸::190x300cm材料:纸本水墨名称:《社会剧场-错位2》尺寸::190x300cm材料:纸本水墨 名称:《社会剧场-错位3》尺寸::190x300cm材料:纸本水墨《社会剧场-错位》:《错位》通过将人置于平面分割的不同区域、不同密度下的纠缠与拉扯中,令完整的肢体、肉身产生分割与错位,使人由常规形态进入无序状态。错位是对自我感觉的基础边界的扭曲化、片段化处理,寓意精神和自我意识的边界消解。 名称:《社会剧场-愚人舟1》尺寸::200x300cm材料:纸本水墨名称:《社会剧场-愚人舟2》尺寸::190x300cm材料:纸本水墨 名称:《社会剧场-愚人舟3》尺寸::190x300cm材料:纸本水墨《社会剧场-愚人舟》:《愚人舟》意在对社会剧场的规范及表演模式的冲破。愚人舟象征着混沌、无序的癫狂状态,是与成熟、稳定的精神形态和理性文明对立的产物。愚人舟的驶向并非愚昧、邪恶、错觉,而是走向为人的精神留有幻想、发泄、异轨、解放与自由可能性的模糊地带,是冀望挣脱理性枷锁的束缚和避免精神同化的载体。或许唯有交错混乱的狂热、紊乱、冲突、癫狂,才能使人跳出社会剧场,摆脱循环往复的日常群演身份,而不至于成为痴迷观看的戏中人。名称:《社会剧场-倒影》尺寸::125x250cm材料:纸本水墨《社会剧场-》:倒影象征着人的潜在倾向,是人主体的异化、欲望的延伸。名称:《错乱情境-暗区域》尺寸::98x180cm材料:纸本水墨名称:《错乱情境-言语场》尺寸::98x180cm材料:纸本水墨名称:《错乱情境-逝》尺寸::98x180cm材料:纸本水墨名称:《错乱情境-交涉》尺寸::98x180cm材料:纸本水墨 名称:《错乱情境-冲撞》尺寸::98x180cm材料:纸本水墨 名称:《错乱情境-移位》尺寸::98x180cm材料:纸本水墨名称:《错乱情境-阴影》尺寸::98x180cm材料:纸本水墨名称:《错乱情境-间隔》尺寸::98x180cm材料:纸本水墨名称:《错乱情境-命题》尺寸:98x180cm材料:纸本水墨名称:《错乱情境-势》尺寸:98x180cm材料:纸本水墨《社会剧场-错乱情境》:《错乱情境》中所谓“错乱”指向明确化、符号化的历史框架与经验结构,意在通过对图像的分解、转化以及符号元素的打散、重构,加剧冲突、混乱与不确定性,消解固定情境的单一、准确化表达,由此探讨历史与当下的关系,揭示自我、个体与群体的社会现象。名称:《面相-1》尺寸:32x38cm材料:纸本综合名称:《面相-2》尺寸:32x38cm材料:纸本综合名称:《面相-3》尺寸:32x38cm材料:纸本综合名称:《面相-4》尺寸:32x38cm材料:纸本综合《社会剧场-面相》:被塑造的“演员”形象。作品介绍:《社会剧场》主要由《剧中人》《边界》《愚人舟》《错乱情境》等多个系列组成。其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戈夫曼(E.Goffman)的戏剧理论,即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其二是德波(Guy Debord)在《景观社会》中提出的景观异化与景观社会的剧场化概念。可以说,这种灵感契合或延续了我以往对于个体与群体关系、自我与外部社会的关注、思考,以及相关符号、图像的探索与表达。剧场作为“观看之场所”,是人与社会的中介和彼此交融的重要场域,它所构建的社会群体无意识与个体意识不断交织而形成的抽象空间,也是景观得以展现的直接途径。诚如德波所言:“景观不是影像的聚积 ,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作品《社会剧场》聚焦了作为社会影像的集合化并加以呈现的“人”的景观,通过不同的情节框架来将人的形象与不同符号、元素相组合、相交织。破解原有图像的已知意义,展现其冲突与矛盾,试图通过象征性和隐喻性探讨社会文化中人作为“演员”在不同剧目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精神形态。由外在的常规限定和规范,进入内化的个人认知与个体意识,以思考景观异化下人自身的存在现实。参展与获奖经历获奖2019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9年获“2019年长三角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生论坛优秀论文”奖。2018年获“2018 CEAPVA 亚太视觉艺术交流展”银奖。2018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奖学金。2017年获“学院风--首届全国研究生艺术作品大展” 金奖。2017年获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创作展优秀作品三等奖。2016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社会实践写生李尚大奖学金。2014~2015学年获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个人李尚大奖学金。2014~2015学年获中央美术学院二等奖学金。2013~2014学年获中央美术学院二等奖学金。参展经历2020年“ARTCLOUD中国SAP艺术大奖展”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2019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19年“青衿计划2019”2019年 “学院的精神·视界”——十大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作品展2019年 “时代·新像——2019全国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生中国画学科作品暨论坛”2019年 “墨象行吟——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生中国画学科作品暨论坛”2019年 “青春·足迹——全国艺术院校主题创作展”2019年“美·遇”第八届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展2019年“舞动的梦想·优秀艺术家芭蕾绘画作品展”2019年“经验之外”中国·万州小幅当代艺术作品展2019年“平视——斯图加特·中德艺术家交流展”2019年“The MPI 「液体状态」线上创作展”2019年"EASACI含量"突破内心极限 线上展2019年“九思艺术新锐”2019年“无问西东中法当代艺术邀请展”2019年“2019性疗法”展览2019年“对话——90青年艺术家交流展”201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第三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并收藏201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墨香诏安·中国画作品展”并收藏2018年“CEAPVA 亚太视觉艺术交流展”2018年“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艺术院校人物画展”2018年 国际“2018 GAMMA Young Artist Competition青年艺术家比赛”大展2018年“2018烈焰·表现主义艺术展”线上展2018年第二届“齐白石”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美术作品2018年“中国(济南)国际抽象艺术展”2018年“ART新生代Ⅱ-梦境艺术展”2018年“第12届《中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年鉴》”2017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首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2017年“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青年画家扶植计划暨绘画新锐展”2017年“麓山美术馆年度新秀奖” 作品展2017年第三届“新青年·当代艺术国际推广计划”2017年中央美院“为中国画——全国艺术院校师生写生展”2017年 “有润美术馆 门里门外·解衣般礴乐化机第二届美院毕业生优秀作品展”2017年天津市第十一届滨海艺术节“京津冀”美术书法作品展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王晓辉工作室水墨人物巡展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创作展2017年“学院风--首届全国研究生艺术作品大展” 获金奖2017年第五届 “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2017年“第二届亚洲美术双年展”2016年“中国梦 劳动美”基层劳动者风采美术作品展并被太庙艺术馆永久收藏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学院本色”作品展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足迹青春”作品展2015年"为中国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学与创作展”发表2018 年论文《浅谈都市水墨人物画的图式语言与审美取向》发表于《文化月刊》,2018年09月2019年论文《当下中国画创作的必由之道》发表于《文化月刊》,2018年11月2019年论文《个体意识与现实思维的缺位——当下青年国画家的创作现状刍议》,发表于《文化月刊》,2019年4月2019年论文《“徐蒋体系”的内核极其传承刍议》,发表于《文化月刊》,2019年6月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一、 复试分数线1. 统招考生:政治、外语≥38 分,国家总分≥347 分;成绩总分≥460 分;(成绩总分计算方法: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美术理论 150 分制计入,与政治、外语分数相加构成),专业课单科成绩≥90 分;2.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国家总分≥248分,政治≥32分,外语≥30分;汉语≥50分;专业课单科成绩≥90分,成绩总分≥420分(成绩总分计算方法: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美术理论150分制计入,与政治、外语分数相加构成);详细名单见附件。二、复试工作安排1. 复试形式:2020 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生复试采用提交“专业研究报告”和“网络面试答辩”的方式进行。具体网络面试平台和操作流程将于 5 月上旬发布,届时请关注官网。2. 复试时间:2020 年 5 月9 日(周 六) 3. 复试准备工作:考生须于 2020 年 5 月 7 日中午 12 点前将以下材料发送至邮箱:wangyongqiang@cafa.e.cn①“专业研究报告”(格式:pdf 文件);②“2020 年人文学院复试基本信息表”(含调剂志愿书、考生诚信承诺书,打印后签字扫描成 pdf 文件)。4. 参加复试 考生 须 保持手机畅通 。三、专业研究报告要求1. 要求:专业研究报告是针对所报考专业方向来撰写。如报考人文学院“01 中国美术史(古代)”方向,须提交与该方向相关的研究报告电子稿。2. 专业研究报告的格式体例A 格式:封面信息:2020 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生复试专业研究报告报考方向及代码考生姓名及准考证号码字体:封面字仿宋体四号字内正文字仿宋体小四号字、单倍行距字数要求:不超过 2000 字B 体例:[1]选报该研究方向的目的,内容包括个人本科学习背景简述,以及选报该方向的原因。[2]该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概述。[3]描述在你未来研究生学习中,准备在该研究方向中做哪方面的研究工作,你觉得自已在未来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学习和训练,以提高研究能力。四、 面试答辩要求1. 面试前考生须做好网络准备,所在场所不得有任何其他人及考试相关材料、通讯设备等;2. 答辩时,考生全程开启摄像头,共享 PPT 文件,完成 5 分钟的报告陈述,在陈述之后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注:请考生严格把握 5 分钟陈述时间,不得超时)3. PPT 制作要求简洁明了,通过图像文字等资料,呈现所要陈述的报告核心内容。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20 年 4 月 28 日以上内容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官网
卓芊吟:浙江温州人,1992年出生,浙江温州人,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徐华翎老师工笔人物工作室。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专业方向:中国画工笔人物。艺术年表2008—2012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12—2016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师从徐华翎老师,工笔人物专业。2016—2019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刘金贵老师,工笔人物画研究。2017“时代墨章——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迎十九大”书画作品展。2018作品《花想容》入选“弄潮杯”浙江省中国画大展。2018作品《沉思》入选中央美术学院“足记·青春”作品展。2008-2012年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12-2016年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师从徐华翎老师 工笔人物专业。2016-2019年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硕士研究生 师从刘金贵老师 工笔人物画研究。2014年 作品《线描老人》获年度教学检查优秀作业三等奖。2015年 作品《眺望》获得年度教学检查优秀作业三等奖,并入选校“足迹·青春”展览。2015年 作品《眺望》参加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为中国画”师生作品展。2016年 作品《秘密花园》获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优秀作品三等奖。2017年 “时代墨章——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化学院迎十九大”书画作品展。2018年 作品《花想容》入选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届“黄公望”青年美术作品大赛。2018年 作品《秘密花园之二》入选“弄潮杯”浙江省中国画大展。2018年 作品《沉思》入选中央美术学院“足迹·青春”作品展。2019年 作品《人面桃花相映红》获得第五届“宝甄艺术生活创新奖”。2012-2013年、2013-2014年 中央美术学院二等奖学金。2014-2015年 中央美术学院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2012-2013、2013-2014年 中央美术学院 社会优秀工作奖。2012-2013、2013-2014年 中央美术学院 三好学生。2013-2014年 中央美术学院 优秀学生干部。2014-2015年 中央美术学院 优秀团员。2016年 中央美术学院本科优秀毕业生。2016-2017年、2017-2018年 研究生全额奖学金。作品欣赏当时学校课程安排里有传统壁画的临摹。在王书杰老师的带领下,又是做墙又是刷大白粉,忙得不亦乐乎。也是那个时候,正在体会到传统笔画色彩的绚烂。也许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我彻底爱上了鲜艳的色彩。《法海寺壁画临摹》60×80cm 绢本设色 2015这二张作品是在创作完《渗透》之后画出来的。《渗透》是想说明多弱植物有灵魂,有想法,而《相融》想要表达的是已经附着在身体之上,成为身上的一部分。但是它还是有着自己的特征,就有点像古代狐仙化为人却可能还留有尾巴一样。《人面桃花相映红》系列之《融合》毕业创作 40×90cm 绢本设色 2019(可售)《人面桃花相映红》系列之《融合》毕业创作 40×90cm 绢本设色 2019(可售)到研究生毕业的阶段,个人的创作似乎已经离不开女性和多肉植物了。这两者似乎已经慢慢成为个人的一个标志。在进行这三张作品的构思阶段的时候,想要赋予多肉植物灵魂——不再只是背景,它们是有思想存在的。在创作这三张作品的时候,截取的也是人物的局部,但是将人物是安放在多弱的花丛中,像是从多肉中长出来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系列之《渗透》 90×90cm 绢本设色 2019(可售)《人面桃花相映红》系列之《渗透》 40×90cm 绢本设色 2019(可售)《人面桃花相映红》系列之《渗透》 40×90cm 绢本设色 2019(可售)这三张作品的创作是先后进行的。一开始的想法是将人物分成三截,取三块不同的身体部分形成三张作品。突然有一天看到一组摄影作品,上面的女孩子身上都带着一些伤,但是却不影响她的美貌。于是想到多肉植物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鲜艳的、饱满的,但加入伤痕之后的女性虽有伤痛,却还是美的存在。《花想容》 60×150cm 工笔人物 2018(可售)《沉浸》 60×150cm 工笔人物 2017(可售)《秘密花园》之三 60×150cm 工笔人物 2017(可售)这张作品是进入研究生阶段第一张相对完整的创作。其创作的想法是顺应本科毕业作品的。在吸取了毕业创作的一些不足之后,对多肉植物以及容器的处理上面做出了一些调整。《秘密花园》之二 80×180cm 工笔人物 2016(可售)这张创作是本科的毕业创作,也是将女性和多肉植物相组合在一起的第一张作品。当时在创作这张作品时,纯粹是被多肉植物的色彩和外形所吸引。画面中将人物和植物一同安置在容器之内的灵感也是来源如多肉植物比较常见的盆栽形式。我想通过这样的形式表达出的是女性其实是需要被呵护的,如同多肉植物一样。但是过度的呵护是否会是一种束缚,其实也是当时那个年纪的我在思考的问题。《秘密花园》之一 140×200cm 工笔人物 2016《思》 60×120cm 工笔人物 2018(可售)《眺望》之二 40×120cm 工笔人物 2015
中央美术学院(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简称“央美”,中国八大美院之首,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是首批国家唯一一所两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的艺术院校,也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美术类艺术大学。美院什么专业好?看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就知道了!设有中国画学院、造型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八个专业分院;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雕塑、中国画、美术学;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美术学、设计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艺术学;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美术学、设计艺术学、艺术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学位点:艺术硕士(MFA);学院设有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工业设计、雕塑等五个二级学科,设有书法、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摄影艺术、综合绘画、动画艺术、移动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装饰艺术设计、染织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设计史论、美术史论19个专业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绘画\艺术设计;重点学科:美术学(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美术史论)\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染织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硕士学位授予权及艺术硕士授予权:美术学、设计学;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研究生专业考试总共两天、分为《设计基础》与《专业设计》两个科目,每个科目考上下午两场,也就是一天。以2018年考研时间安排为例可供参考。报考设计学院的所有专业的考生,第一天的《设计基础》都是统一的考题。而往年只会在第二天的《专业设计》上每个专业各自出题考试。但从2018年开始,设计学院所有专业的《专业设计》统一出题。因此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考研来说,2天考试无论专业统一出题。以下是从2013-2018年设计学院《设计基础》考题汇总2013年【设计基础(上)】1.写生速写3人8开纸,每人/10分钟+半默画速写1人8开30分钟2.根据速写时模特放在椅子上的衣服这些道具和空间来进行创意素描。8开工具:限用黑色铅笔、炭笔、橡皮【设计基础(下)】将上午你所画的素描试卷进行写实色彩1张+创意色彩构成1张。8开工具:水粉或丙烯2014年【设计基础(上)】以“椅子”为题进行1张创意写实素描+1张构成素描,形式表现手法不限。8开工具:限用黑色铅笔、炭笔、橡皮【设计基础(下)】根据所提供的黑白风景照片,1张写实色彩+1张创意构成色彩,形式表现手法不限。8开2015年【设计基础(上)】根据地面上堆放的垃圾进行1张写实素描+1张该对象另一状态下的表现素描,构图不能更换。8开【设计基础(下)】根据素描考题所画的内容进行1张写实色彩+1张根据写实色彩进行想象的风景色彩,与素描构图一致。8开2016年【设计基础(上)】根据所播放的三段视频(偏实验电影类)进行一段文字叙述,并根据所写的文字内容画具有关联性的三幅画面。1张8开【设计基础(下)】根据设计基础(上)所播放的视频内容,画一张与视频相关的空间画面。1张8开2017年【设计基础(上)】在所发放的报纸《参考消息》中,提取三个关键词,并根据关键词画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三幅画面,同时进行阐述说明。2张8开纸【设计基础(下)】根据设计基础(上)你所画的三幅画面进行结合,画一张具有叙事性的画面(只能用一种表现形式),同时进行叙事性阐述说明。1张8开2018年【设计基础(上)】根据文本材料内容《2017全球十大新兴技术》利用材料提到的一种或几种技术画至少3幅以上关于该技术在未来生活中的运用场景,以故事版形式描绘。进行简短的文字说明和画面外框,要求写清每一张所选用的技术关键词。黑白、彩色不限(1张8开)【设计基础(下)】根据上午自己所画的方案中挑选一个画面,并结合完整的场景进行深化设计。黑白、彩色不限(1张8开)可以看出改革后的专业方向变化跟往年都灵活很多,也有很多人都抓不到方向,考研专业的训练。绝非考前画室那种以素描色彩来说的考试内容,只不过是通过黑白素描和色调色彩的形式来表现画面或想法。并不是画什么人头像或静物素描而已,请考研准备中的同学们整理思路,认清方向才能事半功倍!更多信息可以去艺硕博官网获取最新资讯!
2019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中国画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中国画学院花家地南街8号,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这里发生的每件值得记忆的事,都无法以严谨的数字记录或衡量,反倒是那些鲜活的形象,动人的画面代表了学术引领,深刻到我们的心中。美院的学习虽是短暂,但不是磨掉了你们的棱角而圆滑到通往社会舞台的路上。它如同一面镜子,记录了青春的身影,也映照着未来。在这里,曾有过的欢乐、沮丧、迟疑或坚持,一直伴随着你们成长,直至走出校门离开这个让人思念的地方。有一天,你们或也成为教师,或者在自己的事业上有一番成就的时候,美院会为你们而骄傲。你们的导师也会一如既往地看着你们成长的背影,自豪地为你们喝彩、鼓掌。 亲爱的同学们,继续加油啊。——中国画学院院长 刘庆和学生毕业作品(按姓名首字母排序)安超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花鸟画研究指导教师:姚舜熙晨晖鹇鸣,纸本设色,220×240cm陈若玮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花鸟画研究指导教师:岳黔山落英·香,纸本水墨,95 x 180 cm董鹏原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书法指导教师:刘彦湖行书创作,宣纸篆刻,寿山石,10×10cm方略奇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研究指导教师:刘荣一梦烟岚鹿谷鸣何熠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研究指导教师:姚鸣京空山明月,绢帛 矿物色 水墨,80 x 230cm吉芮佳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研究指导教师:刘荣喵生六记,绢本水墨设色,228 x 140cm贾田雪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花鸟画研究指导教师:岳黔山微凉,绢本设色,98 x 200cm 李楠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中国画当代艺术表现与材料语言研究指导教师:胡伟望山,宣纸 矿物色,230 x 200cm林静云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工笔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刘金贵少见多怪,绢本 矿物颜料 墨,200 x 118cm庞皓文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水墨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毕建勋新生,纸本设色,150×97cm庞中华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书法艺术研究指导教师:徐海行书苏轼诗一首,纸本宋岫音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工笔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金瑞胎,绢 亚克力,67 x 67x 142cm王珊院系专业:山水系 - 山水画研究指导教师:陈平拾光·系列之一,绢本,190×96cm韦秋紫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花鸟画研究指导教师:姚舜熙长春 系列之一,绢本 天然矿物色 天然植物色 金箔,175×97cm杨东谕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水墨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李洋晨风,纸本水墨,200 x 200cm杨旭智 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写意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李洋傣雅印象,纸本水墨,200x200cm张杰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水墨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毕建勋三十而立,宣纸 水墨 综合材料,183X150cm张俊东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研究指导教师:刘荣云携泉涌觅香音,纸本设色,248x129cm赵瑞勇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书法艺术研究指导教师:刘彦湖琴心玉唾篆书联,宣纸 墨,24.5 x 180cm x2二十四节气印章条屏,宣纸 印泥 印石,180 x49cm 周奇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花鸟画研究指导老师:于光华荷,纸本 水墨,124×248cm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主编 | 吴琼 编辑 | 何逸凡
2018年5月8日,2018中央美院百年校庆毕业季启动,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于同期开幕。值此中央美院建校百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央美院研究生教育四十年的重要节点,本次展览是对中央美术学院一百周年历史的献礼,是对于美院研究生教育四十年的一次总结,是社会对央美研究生教育的检验,也是对于在美院成长的青年学子们的一次祈愿。展览是学业终点,更是艺术人生的新起点,带着百年母校的殷切期望,带着对艺术最初的理想,带着美院所习所感,带着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的责任和使命,美院学子不忘初心,步入社会、步入艺术创作的新征程。展览一共展出2018届380名博硕士毕业生1200余件毕业创作,其中研究生院博士毕业生12人、各院系硕士毕业生 362人。展览是国内视觉艺术在校研究生创作的水平体现,可以说是近年来国内艺术院校研究生的缩影和集中展现。百年来,中央美术学院涌现出一大批名家大师;百年来,中央美术学院创作出一大批经典力作;百年来,中央美术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美院以深醇的学术传统、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推动着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美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顶尖人才,在传承与发扬中国艺术精神,塑造当代中国文化形象上占有重要地位,这其中,美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回溯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教育走过的四十年,一直秉持的是关注现实的教育理念,用艺术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这也和美院从建校以来一直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艺术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契合。追溯历史,美院穿越百年的时空,合着时代的脉搏、祖国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走到今天。展望未来,美院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艺思想和教育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美术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型艺术人才,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不断攀登艺术高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中央美术学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2018年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将持续至5月22日。5月25日,2018年本科毕业生作品展将如期开幕。(光明融媒体记者 荣池)
张璐,1992年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201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2019年被录取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2016年 油画系第13届“画室开放日”素描《男人体》获最佳造型奖。2017年 作品《马》获得学院优秀作业二等奖,参加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学院优秀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多功能展厅。创作自述这个作品集是我从本科高年级到现阶段的作品选。有油画、水墨画和丙烯画。在绘画材料上,我喜欢尝试多种材料媒介,在不同的材料语言的实践中,感受纸笔之间的不同性情,也探寻着绘画的通性。◆《荒原》:城市化的节奏逐步加快,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是什么已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复杂。而除了飞速发展的城市,世界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这一面是永恒和单纯的。◆《工厂与马》:马儿误入工厂中,面对这个环境的空旷,因看不见远方的目的地而踌躇不前,这匹马正是我们面对工业化又积极又迷茫的一种状态。◆ 水墨石窟佛造像:古代的石窟雕像,由于多为佛像和神像,动态的流动感,神秘的面部表情,把人的思绪带到一片虚空中。◆《多面体》:看这些多面体,它们就是一个个元素,至简的体的元素。他们的框架结构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组合中也是富有变化的。在不同的面 就会有不同的样子和组合的平面型。颜色也会跟着变动起来。这和我的生活很像,是一种记录。◆《水墨猫》:这是以我养的猫为模特的一些画,这些是对水墨语言的尝试。作品欣赏《荒原》185x165cm 油画 2018年《工厂与马》180x180cm 油画 2018年水墨石窟像 43x43cm水墨画 2017年水墨石窟像 43x43cm 水墨画 2017年水墨石窟像 69x138cm水墨画 2017年水墨石窟像 69x138cm 水墨画 2017年水墨石窟像 69x138cm水墨画 2017年《多面体》30x40cm丙烯 2019年《女作家》 40x60cm 油画 2017年《水墨猫》 34x45cm 2019年《水墨猫》 34x45cm 2019年《水墨猫》 34x45cm 2019年《水墨猫》 34x45cm 2019年
朱新意,1988年生于河南商丘、2012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获学士学位。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第四工作室硕士研究生,师从武艺教授。《花有重开日》系列是在今年毕业季开始的创作,在帮同学布展时的瞬间有种时光穿梭到本科毕业时的感觉,想起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有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伤。《五大爷》 《闲话农桑》中都是我的父辈,他们一生都在“土地里刨食”,没有特别的技术,都是最普通的农民。虽然他们已芳华尽退,年至迟暮,但内心的赤诚,对生活的热爱,朴素至极的可爱依然洋溢的脸上。从开始的绢本到铜版、金箔、坦培拉只是材质上的不同,也是想从宋画中学习有多少种可能性和不同材质所呈现不同的美感。绢本身是柔的、暖的,而铜版是金属的、冷的。绢本临摹时其效果是直观的,而铜版的制作过程有许多不可控和未知性。但制版的过程中的刮、刻又和绢本的水墨晕染道殊同归。选择牡丹也是因为“牡丹”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又被誉为“国花”,所以她也是一种传统语言或者说是符号。而选择用金箔画来呈现,机缘于敦煌研究院马强老师教授的日本画的一种工艺性较强的绘画 。在贴箔的过程中又是对心性的一种训练。作 品 欣 赏《蝶舞云山》72x180cm(可售)纸本金箔综合 2019《花香蝶自来》72x180cm(可售)纸本金箔综合 2018《花有重开日-乳鸭》80x50cm纸本银箔综合 2019 (可售)《花有重开日-玉兰》80x50cm纸本银箔综合 2019 (可售)《花有重开日-月季》80x50cm纸本银箔综合 2019 (可售)《那年花开月正圆》 100x60cm纸本金银铂综合 2018 (可售)《五大爷》135x90cm纸本综合 2018(可售)《闲话农桑》 90x135cm纸本综合 2018(可售)《重屏争艳图》135x90cm纸本金箔综合 (可售)《锦石牡丹园》120x240cm(可售)麻纸 金箔 矿物色 2016《望春图一》90x135cm麻纸 金箔 矿物色 2016《望春图二》135x90cm麻纸 金箔 矿物色 2016
祝伟唯,山东济南人,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院造型学院壁画系、2017年至今,研究生就读于中央美院造型学院壁画系。参展获奖经历2015年参加新印象水墨艺术馆“心生”展;2016年“消逝的小屋”发表于光明日报;2017年研究生入学并获得研究生奖学金;2018年参加“响”优秀研究生作品展;2018年参加多彩中国意象世界展览;创作自述小时候生活环境的变迁让我对于土墙墙皮有着深厚的情感,可城市生活能见到这种传统土底的墙面寥寥无几,老墙上边或有图案或有标语,甚是可贵。进入壁画系我便对于传统壁画更是有浓厚的兴趣。每次在看传统壁画的时候这种残破的效果深深吸引着我,欣赏壁画我仿佛与古人对话,面对残破感受着时间的永恒。我这组作品是通过传统壁画制作方式,来呈现出残片的效果。它们可以没有出处却又可以属于任意一个时空。这也是我毕业创作的前奏作品,其中即蕴含了我对过去生活的情感,也是对短暂与永恒这一命题的尝试的表达。作品欣赏《朦胧》 10x12cm 综合材料、石墨 2019《宋画临摹》 25x28cm 绢本 2019《敦煌壁画临摹》 60x70cm 敦煌土 麻刀矿物颜料等 2019《无题佚名》 23x25cm 传统土底 综合材料 2019心像札记消逝的小屋我站在窗前,看着楼下小屋,两只小猫在屋顶的一个旧皮包上沉沉地睡着,连清晨细润的阳光洒到它们身上都没有察觉到。母亲说今天要骑自行车外出,我便拿了小屋钥匙去推车子。楼下香椿树旁的红色小铁门,周围红砖砌成,这就是我们家的小屋。它是院子里配的再普通不过的红砖房,里面放满了我画画的宝贝,各种颜料、画板,乍一看还以为是个加工作坊。我把车子推出来,回到小屋里正想关灯,目光落在了墙角旧橱柜前的一摞纸上。尽管上面落满灰尘,但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最上边的一张是我考中央美术学院前画的最后一张素描半身像。虽然现在我已经毕业,但还记得第一次接触油画时,那种兴奋、激动在内心绽放,迫不及待地想把颜色画在画布上。“铃铃铃”,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打破了小屋的宁静,母亲从外面回来了,带回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家属院要拆迁重新规划。这惊醒了沉浸在回忆中的我,想着生活二十几年的地方要拆迁了,想留住它,那唯有把它留在我的画中。于是我在院子里从各个角度取景,用相机拍,在速写本上画,也有很多邻居在拍照片留作纪念,从白天到晚上没有间断,大家都深爱着这个地方,都想把大院儿的记忆尽可能多地留下来。傍晚,朦胧的夜色隐去了夏日的热浪,唯有一抹欣然的暖色铺洒在天边。我站在小屋旁沿着这一堵红墙望过去,不禁被树隙中透出的夕阳余晖吸引。神圣的橘色,映衬着墨绿色的梧桐,再配合这深红色的墙面,一切都这样安静,仿佛在诉说着这悄无声息的别离。对!就是此刻的景色,我想要的就是它!我迅速准备好工具,绷布、支架、调色,尽最大可能地挽留这稍纵即逝的美丽。我没有在画布上起稿,单纯地把画面看成色块与色块的组合,也没有在调色盘上调匀颜料,而是直接在画布上挥笔作画。我一边快速地在画布上堆砌颜色,一边组织眼前的色块,不同色块的叠压衔接,画面上的景物也渐渐显现出了应有的形状。傍晚已过,画面绘成,看着这速写似的油画,莫奈的《睡莲》《鲁昂大教堂》等作品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这些作品描绘的是同一地点不同时间下的景色。我便借鉴大师,借鉴的不仅是空间景色的变化关系也有时间的推移,时间空间相结合了,才觉得这样表达的情感才更加饱满。第二天我便描绘了沐浴在耀眼日光下的小屋,它像往常一样在阳光下红的那样热烈,周围的绿树也那样娇艳。或许是太钟爱于此的缘故,也让我一直觉得正是这种大红配大绿的色彩格调才能体现出这里的朴实与真挚。画毕,我仔细端详着,仿佛觉得会在画中度过一整天,白天阳光明媚,傍晚夕阳余晖。这间小屋,融汇了心灵的痕迹,承载着我的情感、思绪,把我融在了画里,画也印上了记忆,这就是我那时生活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