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集树上微出版 课题负责人:于卫青;课题组成员:宋永成、梁哲、周仕德、唐朋、曹广金、吴铁稳、臧书磊、兰教材、谌焕义、徐孝明等。本项目的成果取得是建立在巨人肩膀上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感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宋永成教授,岭南师范学院教务处相关领导,法政学院领导、教师们,历史系各位同仁和同学,湛江爱周高级中学、湛师附中师生的指导、支持与配合,使本项目得以顺利展开,并取得预期成果。书单推荐今天树上微给大家推荐的好书——《历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集》,本书内容是广东省教育厅教研项目“世界近代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总结,作者对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探讨,非常值得一读!本书已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树上微出版精心制作而成!12作者简介于卫青山东高唐人,岭南师范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后。长期从事世界历史、中东地区国际关系与宗教民族关系、佛教与地方文化研究。现为中国中东学会理事,岭南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粤西宗教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硕士导师。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省级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景东升河南确山人,岭南师范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现任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历史系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硕士导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湛江地方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级、校级和湛江市委托科研项目5项。12内容简介本书是基于互联网时代高师历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方面的思考。宏观上看,我们选取的论文涵盖大学历史课堂教学、大学生课外阅读、课堂教学延伸等诸问题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甚至还涉及到素质教育、全球化教育等问题;微观上看,则包括中学历史教育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内容。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中学教育师资要求之间的无缝链接,我们结集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成果,期望能得到更多启发,以促进高师的长远建设与发展。12序言国家的未来在教育。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先生认为,中美贸易的根本问题是科教,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在教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教育依然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推进改革,在改革中更好发展。广东省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有着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地方师范院校,地处粤西,现在学校定位为“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相对而言,本校历史学科专业具有良好的基础,83%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拥有省级特色专业和“中国史”校级重点学科。2009年前后,我们在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历史学专业和师范生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较早注意到高校师范生培养存在的这些问题,注重与中学教学的互动和衔接。我们曾经考察调研过西安、广州等地的师范大学和课改名校,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近几年来,我们获得省级教育教研项目4项,校级教研项目16项,教研成果奖3项,教研论文30余篇。为了更好地与中学历史教学接轨,向中学教育教改学习取经,我们外聘了十余位省内省外专家名师作为我们的外聘教师。他们都是中学一线省市级名教师、骨干教师和地市县区的教员。这本论文集,就是我们集体初步探索的智慧结晶。人才培养任重道远,教育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我们热切期望得到教育界同仁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教!于卫青、景东升2019/5/31树上微出版定制出版 专业为你尊重每一部作品的价值12摘要为了提高高师历史专业师范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提升高师历史专业师范生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课件制作、板书设计、讲课说课等技能技巧,以源于西方的“习明纳”教学模式为参考,以世界近代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为突破口,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问题设计、课下资料收集、小组讨论、课件制作、课堂汇报和讨论等环节,改变原来一言堂的灌输教学模式。这不仅是教学模式的变革,而且是学生学习模式的变革,更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在人才培养、师范生实践环节、中学教师培训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需要在实践中完善和推广。12导论课堂教学是高师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大学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尤其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普遍滞后。目前的大学课堂教学还有很多停留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长期以来,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没有时间和条件去真正体会教学内容和所学知识的内涵,教师提供的知识成了真理式的答案,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知识的移动硬盘。大学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从改变教学方法开始。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乏理论的探讨,而是缺乏实际的实践探索。高师课改的成果不应该是以课题和论文的形式出现,而是应该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和示范性。本项目从世界近代史课堂教学出发,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案研究与实践,为高校师范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一种选择和思考。本项目研究以源西方的“习明纳”教学模式为参考,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借鉴中学课改的“翻转课堂”和“高效课堂”经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资源,以世界近代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为突破口,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利用手机微信群、教学网站、课程QQ群等多种形式,通过课前问题设计与任务布置、课下资料收集、小组讨论、课件制作、课堂汇报和讨论等环节,改变原来一言堂的灌输教学模式。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本项目旨在进行课堂教学的重构,改变传统的知识本位,真正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这不仅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也是学生学习模式的变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本项目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就是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本科生学习兴趣不足、表达能力差强人意,教师综合素质和技能偏低,研究能力缺失、研究成果贫乏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这既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同时也需要学生更新过时的学习观念。面对接受了12年传统教学方法熏陶的大学生,使他们接受新的学习观念和研究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耐心的逐步引导和循序渐进的推行。具体为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单向收受的传统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教学文本的生成者,而不是单纯的接受者。第二,改变教师传统的课堂角色和备课方式。在教学资源空前丰富的网络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垄断者,而是知识重新建构的引领者。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不再是填鸭式的授课者,而应该编写好课前准备和问题设计,进行科学的分组,引导学生使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第三,改变学生的学生方式。学生学习不再是课堂上的被动灌输,而是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积极查找资料,编写课堂演讲稿,进行小组讨论或课堂辩论。第四,通过这种教学和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锻炼他们的材料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师范生必备的各项技能。如果您有出书的梦想,如果您不知道如何出书,如果您感觉孤军奋战,需要专业的团队支持,那么您并不孤单。
目前,国内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吸纳史学研究新成果的问题是比较丰富的,很多历史教育者研究不同版本教科书、不同课程内容,大多数研究内容都涉及到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史学研究前沿动态,积极地引入与教学紧密结合的史学成果以避免教科书的滞后性给师生带来不便。这些论述通过对教科书内容的横向与纵向对比,讨论了如何在教科书有限的编写范围内由教师主动引入史学热点问题、史学界争论话题和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等问题。广大有实践经验的历史教师也根据自己的讲授内容认识到教学吸纳史学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并在长期的探索中找到这种适合师生的教学方法。许多历史教育者都关注到了教科书吸纳史学新成果的深度、广度和信度问题,凸显教科书与史学成果的关系,进而提出了教科书的一些滞后原因和解决办法,教师应该怎样起主导作用等。比如尤育号的《历史教学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的尝试》指出,历史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积极使用历史研究结果和促进这些研究成果进入课堂,体现了历史教学的点睛之处在于连续不断地汲取历史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并把它们变成学生可以驾驭和掌握的知识。教师将课本中比较过时的说法对照新成果从而得出与时俱进的结论,指导学生从新的视角审视历史问题,利用史学研究成果引导学生乐于涉足史学争鸣。李克军《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史学研究成果的探究》一文,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入史学动态和与课文相关的史学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地确保该教学内容充满了科学性与时代性,这种引入过程一定要遵守一些原则,即适当性、补充性、一致性的原则,采取补充史料与提倡合作探究等方法在课堂上引入合适的史学研究成果。贺英在其论文《论史学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运用与反思》中分析了在教科书中存在的史学成果应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张振宇的《史学研究成果引入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探析》也指出教师认为教科书中的缺失和遗漏等不足可以通过以下办法来解决: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理解与剖析历史的本领,进一步拓宽学生历史学习的视野,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及对教材体系之外的历史研究成果也有所涉猎,则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文章从四个部分论述了史学研究成果引入的类型、方法、功能和原则。具体到某一历史课文中,讨论吸纳史学研究成果对本文的写作是一个参照。魏德才《试论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一文中他讲述了人教社《中国近现代史(上册)》中一些概念的评判,比如: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台湾问题在中法战争中的体现、全面评价李鸿章和清末新政等,这种种分析都为引出将史学研究引入中学历史教学的具体做法作铺垫。印艳武的《论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吸纳史学研究新成果滞后问题——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探讨》写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当中分别有李鸿章评价、清末新政、民族工业短暂发展这三个方面与史学新成果的详细对比,描述了中学历史教材吸收新成果的滞后现象甚为突出,进而找出教材吸收新成果的进程比较滞后的原因,并从讲授课程的历史教师角度出发,提出了吸收历史研究成果的一些方法。于晓蕊的《关于高中历史教科书吸纳学术新成果问题的研究——以洋务运动为例》,对人民版九十年代后的四个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里面洋务运动课文比对。在比较了四个版本之后,作者认为:教科书制度的制约、教科书因吸纳史学研究成果需要一定的时间修改版本、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安排详略等这些因素导致了教科书吸收新成果滞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现代化与革命化相统一原则、吸纳成熟研究成果是教科书吸收新成果的原则。作者还分析与评价了洋务派,建议加大洋务运动的内容。唐莹莹在《史学研究成果与中学历史教学结合实践探析—以戊戌变法为例》中通过戊戌变法这节课的内容来探求历史教科书观点与史学研究成果的相对滞后性和片面性。孙永昌的《论高中历史课本中义和团运动部分吸收新成果的滞后问题》比较了现行四版同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中义和团运动,发现书中的描述滞后于史学研究成果,也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新成果的措施和现实意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29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新玲)面对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历史课如何上?这是许多高中历史老师面临的新课题。12月28—29日,“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高考: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普通高中历史课标修订组全体成员、统编教材全体作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老师、部分高中校校长汇聚一堂,共同研讨。200多位参会者就高中新教材编写思路、新时代课程与教材的新标准、校长与中学教学改革、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使用方法、如何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等议题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强调,历史教学要贯彻唯物史观,加强对历史教师的多样态专业培训,要让历史教育成为涵养学生生命的过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和启用高中新教材省市的考试院负责人和教研人员也参加了研讨会。会议期间,首都师范大学还举行了“历史教材展”,展示了学校教师编纂的历史类教材,涉及基础教育阶段教材、大学教材,以及历史教育学、历史教学法、教科书研究等10个类别的图书。(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历史教学评价是指历史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运用科学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本文浅谈新课改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欢迎阅读。历史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环节重要组成部分,对改进历史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而教师则把考试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这种评价模式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不利于学生健康、和谐和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如何对历史教学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价,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共同问题。这里笔者就新课改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评价问题做一些探讨。一、传统中学历史教学评价存在的误区(1) 过分重视知识考查,忽视能力培养。这种评价模式只注重基本知识,忽视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2) 过分重视考试结果,忽视过程评价。这种评价模式,评价目标单一,且学生被排除在评价的“主体之外”,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3) 过分重视选拔功能,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这种评价模式“唯考试成绩论英雄”,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二、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评价遵循的原则(1) 评价方式的多元性原则。对学生评价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而是以多视角、多渠道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课堂学习、课外实践活动、学生成长过程、考试等。(2) 评价主体的广泛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只是“老师一人说了算”,除老师外,学生本人、学习小组、家长和社会都可以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3) 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不只限于考试结果,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个人兴趣爱好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三、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评价主要方法(1) 课堂评价法。课堂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评价活动。实施课堂评价法有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修养,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细心观察学生学习表现,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认真听讲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学习马虎的学生提出批评和严格要求。为了激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给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不难想象,一堂历史课如果高潮迭起,生机勃勃,教师收放自如,学生如临春风,教学效果肯定积极而明显。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如回答问题时独到的见解以及绽放的创新思维的火花给予鼓励和支持,如果再加上同学们啧啧的赞美、热烈的掌声、羡慕的目光,势必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学习意识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实践活动评价法。《基础教育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确立自信。”为了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个性品质进行有效评价,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和书面考试模式,让学生走出学校,接触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和感触历史,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有利空间。如通过撰写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锻炼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通过制作历史模具,丰富学生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历史调查、访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历史演讲,锻炼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历史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刻领会和感悟历史,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等。对于每次的的课外实践活动,老师要采取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措施,一般可采用分数、等级加评语等多种评价方式。分数、等级是对学生实践活动能力、个性发展的积极肯定,而评语则是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一种交融,是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肯定、鼓励和期望,可以化作巨大的力量鼓舞学生学习进步和不断成长。(3)学生、家长、教师多元评价法。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考试论英雄”“老师说了算”成了“师道尊严”神圣光环下教师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这种评价模式使评价的范围狭窄化,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挫伤了学生成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学生、家长、教师多元评价法,更有利于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如让学生自己从课堂学习、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等方面评价自己,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本人的自信心,获取走向成功的动力;让学习小组评价学生,可以增加学生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家长根据子女在家学习的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对其进行评价,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根据学生平日参与的课堂学习、课外活动表现和学习效果给予评价,可以给予学生奋发向上、不断进步的动力。不难想象,同学之间互相信任、勉励的评语,家长对子女欣赏的眼光、激励性的的话语,老师对学生信任的评价,如“你进步很快,只要你努力,你一定能够走向成功”“你很优秀,老师为你感到骄傲”“你的回答非常精彩,老师期待你在历史的天空里飞得更高”。这样的评价没有分数高低,没有等级界定,只有老师的激励和肯定,无疑会化作巨大的力量鼓舞学生发奋努力,健康成长。(4) 成长记录评价法。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获取知识和不断进步、走向成功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该重视学生的成长过程。教师通过学生成长记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进行多层次评价和全面评估,不仅能够客观公正评价学生,而且对学生是一种鼓励和信任。学生成长记录包括学生现实表现、学习态度、考试成绩、实践活动记载等。如学生制作的一件最佳历史模具,学生写的一篇最佳历史小论文,单元或期中期末考试最好的一次成绩,学生课堂上一次精彩的回答,学生参加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演讲、历史表演获得的证书等,都可以纳入学生成长记录内。教师根据这些成长记录,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法代替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单,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5) 阶段考试评价法。新课改指出:“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历史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如何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阶段性考试评价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它包括单元教学评价、学期教学评价和学年教学评价。这种评价模式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单元、本学期和本学年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阶段性评价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怠。”老师根据阶段评价反映的问题给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的建设性的反馈,可以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教师本人的进一步教学提供借鉴和指导。在此基础上,教师制定改进教学的措施,科学、有效地制定下一个单元、学期和学年的历史教学目标。显然,通过这样的评价能够更好地实现阶段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和教师教学的发展。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评价对推动课堂教学和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管窥,不足之处,还希望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自18世界以来,人类逐步建立了民主的政治体制、诞生了自然科学、连续进行了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历史在这两百多年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教育却非常吊诡,它极其稳定。第一、甭管外面是发生经济危机、新冠肺炎、还是爆发局部战争,教育都不会停止,教师也都不会失业。第二、工业革命已经过去两百多年了,我们的课堂还跟两百年前的一样,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选择性的听。只不过黑板变成了一体机、水泥地板变成了瓷砖地板。当今世界的变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毫不夸张,技术的更新速度是以天为单位的。回顾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产业的升级,都会造成大量的人失业,同时也会营造新的商机。除了生产力的进步,世界还会面临许多的突发事件,比如这次新冠肺炎引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也使得许多公司倒闭,工人失业,也会促成互联网等行业的繁荣。我们不禁反思,中学教育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一言蔽之,就是无论世界如何纷繁变化,依然能够不被社会所淘汰,活得有尊严的能力。那我们要传授哪些知识给学生?必须是学生扔开书本,多年后依然能回忆起来的知识。当今的中学历史教育,情况如何呢?许多人的历史学习体验是三个步骤: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撕笔记。所以,有人就给历史学科取了一个音乐家的名字——贝多芬(背得越多越高分)、不背就是孙思邈(孙思邈是唐朝的医学家,他的名号叫药王——不背书,你的历史就“要亡”)。学历史靠背书,真的能够提高成绩吗?背下来这些知识对他将来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都是这样背下去,学生对历史会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难道历史就是考谁的背诵能力、记忆力更强?作为学生,假如对历史学科失去兴趣,天天被老师抓作业、抓背诵。老师没有时间精心备课,每天都在想方设法“对付”学生,试图找出一条能够让所有学生乖乖听话、按时交作业的法子。试问,如果某位学生真的被你推上了高中,他自身没能力、不自觉,他能适应高中的学习吗?读了高中,如果没能考上好的大学,他会幸福吗?电影《银河补习班》对教育制度提出了质疑,点击观看:电影《银河补习班》培养独立能力 高考完撕卷子笔者人微言轻,看看名人们如何回忆自己受过的历史教育:畅销书作者二混子在《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序言中说到:二十岁之前,我是不看历史的,我接受过完整的初高中历史教育,但对此毫无兴趣,唯一能记住的历史事件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因为数字还算好记,至于我为什么通过了那些年所有的考试,我只能说,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的我张口就可以喷出一堆年代来,比如618年唐朝建立、1368年到1644年的大明朝、1096年到1291年的十字军东征、1337年到1453年的百年战争等等,偶尔在饭桌上小试身手,惊起一滩鸥鹭。这当然应该归功于我二十岁之后对于历史的喜爱,虽然还没有爱得死去活来,但有问题没搞明白时,我总会茶饭不思,这让我有足够的动力来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不过我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同样的历史,为什么二十岁之后的我会如此感兴趣?不管你信不信,原因是:二十岁时我在上大学,大学没有历史课。我绝无意否定我们的历史课教育,它普适、严谨,对于大众基础教育来说,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我只是在想,能不能做到更好?如果跳出课堂,历史会变成什么样?还会这么高冷吗?我一直认为,一个人能把一门知识学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他到底有多感兴趣,除此之外的因素全是扯淡。历史是非常有趣的,我们先不谈它到底能不能带我脱离低级趣味变身为纯粹的人,光是通过它,我们忽然对世界恍然大悟这一点,就能让我如痴如醉地迷恋。好奇心被满足的一刹那,成就感爆棚,就是这么简单原始的快乐。但是在课堂上,它的表现经常不是这样,它只是一门课程,学习它不是为了快乐,而是为了准备考试。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学习一件事情的主要途径是死记硬背,谁会对它感兴趣?张宏杰在《千年悖论》中说:上中学的时候,历史是我最讨厌的课程之一。这门本来可以写得和教得非常有意思的学科被编成了一种单纯用来折磨学生的东西,从头到尾罗列着重大事件的概述、意义、年份、地名。这些干巴巴的内容被用来做填鸭的饲料。这种教育方式,就像把一盘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好菜冷却、风干,分解成各种原料:维生素、糖、盐、味精,让你一样一样地吃下去。我想象不出有什么事能比这更愚蠢。大部分学术著作也好不到哪儿去。我认为,学问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好玩”。常常使我奇怪的一件事是,为什么学问到了某些中国学者手里,就单调呆板,变成了概念、意义、材料的集合。外国人的那些学术名著,却大都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儿,甚至眉飞色舞神采飞扬。中国式的学术研究包含了比西方多得多的目的:政治、意识形态、职称,可是往往唯独缺少了一项:兴趣。因为如此,绝大部分读者眼中的历史面目可憎,或者是二十四史式的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并且佶屈聱牙。一提起历史,许多人都敬而远之。石不易在《鬼脸历史课》序言中说:我曾是一个讨厌历史课的人,相信很多人也都和我一样。有些人把这种“不幸”的结果归罪于老师。但老师也有老师的苦衷,他们中的不少人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因为哪怕把历史课讲成单口相声,也无法阻止某些学生在课堂上埋头苦做数学题。于是这就导致了一种现象,老师怪学生花在历史上的时间太少,学生怪老师讲得不好,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也曾认为问题的症结在老师,但随着对历史的深入学习,我发现先前的想法实在有些牵强,因为同是一个老师教的学生,为什么会有高下之分?如果去掉智商这个非人为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兴趣问题。与其说是兴趣,还不如说知识源于好奇,当你对某个东西产生好奇,你就会主动去寻找答案。没有人会讨厌历史,对‘过去’的好奇是人类认知的本能,从《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及混子曰、易中天、康震等人的走红可以看出。那些说讨厌历史的,大多源于对历史就是老古董、就是死记硬背的刻板印象。老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之大,如果老师本身都缺乏对历史温存的敬意,仅仅是把历史教育当做是他谋生的手段,尽管他的大脑里充满了历年中考积累的经验,对考点把握非常精准,但他的历史课堂必定是索然无味,照本宣科的。学生多年后回忆,我们当年在历史课堂上学到了什么?或许只能哼出一两个历史人物。相反,如果老师真正把历史当做是自己的爱好,在下班之余他也能坚持对历史的阅读和思考。学生们是灵敏的,他们能嗅到老师对历史的热爱,并受老师的感染。所以中学历史教育,首先要让学生领略到历史本身的魅力,而不是死抓考点。如果以后的中学生一想到历史这门课,脑海中跳出来的关键词不再是背书,而是探索,那历史教育就是成功的。有些历史教师的课堂除讲授之外,会采取多种丰富的形式,比如辩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但除了形式以为,真正的历史教育还需从思想性入手,比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些课堂标榜着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但还是奔着考试的标准答案去的,就有点像洋务运动那样目的不纯,虽然变法图强,但依然是要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帮助学生形成思辨性“历史意识”是德国的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位于莱比锡市的德国历史博物馆在其入口处刻着这样一段铭文:“警告!历史会让人具有洞察力并导致其意识觉醒!”为此,德国的历史历史课的首要任务并不是传授“有关历史的知识”,更多的是帮助学生获得分析和判断历史的基本能力。“思考历史而不是背诵历史”是历史教学的指导原则。美国有很多种教材,可供教师选择的余地很大。美国的学生习惯了在辩论中研究问题,他们“非常怕记历史年代”。美国历史教师詹妮丝博士说过:“不同的社会价值观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师只能教给他们方法,如寻求资料支持、逻辑论证等。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完全可以不接受教师的观点。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违反它,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引起学生与家长的投诉。”当然,这也容易走向历史虚无主义,老师要拿捏好分寸。2016年开始,我国语文、政治、历史开始统一采用部编版教材。毋庸置疑,意识形态必须要抓,而且不能软。但当教材变成了金科玉律,所有学生都只有一个固化的思想或者没思想,那当同学们日后有机会接触到完全不一样的观点时,会发现自己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苦苦背诵的历史是“假历史”,人生观、价值观将会彻底崩塌。或者出境时,当境外人士攻击中国专制、黑暗、腐朽时,是反驳?还是选择了认可?假如我们在课堂上,就已经把不同的观点摆出来,并教会学生如何去判断,那效果又将会如何?比如:1、讲鸦片战争时,将教材里的资料、来自英国史学界的论述乃至林则徐给道光皇帝的上书都提供给了学生,不要求学生必须选择相信其中一个2、马克思在1853年对“太平天国”评价很高,称之为“革命”,但是他在晚年(1862年)称之为“魔鬼的化身”。为什么马克思会否定自己的说法呢?他哪个说法靠谱呢?太平天国究竟是革命还是魔鬼的化身?再摘录一些潘旭澜先生写的《太平杂说》,看看太平天国的所作所为,然后把称赞太平天国和否定太平天国的史料放一块,综合起来评价。3、比如独立战争,教材说它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再放一段英国的纪录片,讲这场战争是叛乱。学生“考得好”不等于老师“教得好”,也不等于学生“历史好”。有些历史老师安于现状,不想作出改变,因为按部就班的历史课最轻松,无非就是把课本上的内容重新打包整理,以致于教的年久的老师上课都不用带课本和教案,滔滔不绝地讲,PPT上多余地写满了课本上就有的内容。他们认为,中学历史教育就应该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独立思考历史的能力等到大学之后再培养。首先,命题老师就不答应。看看近几年的中考、高考命题,只考历史常识吗?(本来少考死记硬背题目,多考思维性题目是好事,但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必须先普及教材里的历史常识,还要另外花大量的时间开展阅读、辩论,但课时允许你这样操作吗?笔者所在地区的中考历史总分100分,但最后要折算为50分,这意味着历史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比体育还要低的,体育60分。领导在对历史学科的师资、课时方面的安排都会压缩。所以这仅有的课时,光抓基础知识都不够。中考历史共127个考点呀,涉及古今中外几千年的历史,命题者还增加难度,试图把中考题变成高考题,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还有谁愿意花那么多时间去学分值又低题目又难的学科)再说,所有人都能够读到大学吗?就算有机会进入了大学,受历史就是死记硬背影响,还有多少人会主动去学历史?本来历史是一门值得终身去学习的学科,但又有多少人毕业以后还会学习历史?高层多次强调学历史的作用,但历史学科在考试科目中的地位始终不高、历史教育始终不能脱离固定答案,难道是怕祖国的花朵们知道太多不可告人的历史?对“历史会让人具有洞察力并导致其意识觉醒!”感到担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些历史老师在理念上认同改革,但也表示很无奈:“现实很残酷,学校、家长是要成绩的,只好匆匆画要点、重点、考点……你说,怎么办?””难道真的只能成为固定答案的傀儡了吗?如果一线教师们都团结地真正行动起来,能不能倒逼上面改革呢?附录: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说:历史者,研究人类社会之沿革,而认识其变迁进化之因果关系者也。原来宇宙之间,无论哪一种现象,都是常动不息的;都是变迁不已的。这个变迁,就叫做“进化”。因此,无论什么事情,都有个“因果关系”。明白了他的“原因”,就可以预测他的结果,而且可以谋“改良”、“补救”的法子。要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所以要“经验”。一个人的经验有限,要借助于别时代,别地方的人,就要有“纪载”。纪载就是“历史”。梁启超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即历史是人类群体的记忆。有了相同的记忆,个体便对群体产生认同,人类创造的文化由此世代相传。因此,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会忽视历史教育。一方面,学习历史有助于提高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它对于加强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作用。钱穆说:让我首先问为何要研究中国史?简单回答:“中国人当知道些中国史”。这是一项极普通极基本的道理,我们应当承认。同样,每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应该知道些关于他们自己本国的历史,中国人应该知道些中国史。中国史讲的中国人之本原和来历,我们知道了中国史,才算知道了中国人,知道了中国人之真实性与可能性,特异性与优良性。我们也可说,知道了中国史才算知道了我们各自的自己。譬如我们认识一位朋友,总不能单在他的高矮肥瘦上去认识,当然该知道一些他以往的历史,如他的姓名、籍贯、学历、性情、才干等,我们才算是知道认识了此朋友。我们是中国人,只有在中国史里来认识我们自己。不仅要认识我们的以往,并要认识我们的将来。若非研究历史,即无从得此认识。张宏杰在《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中说: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记忆。我们都知道,记性不好的人,今天的事明天就忘,做事颠三倒四,他的人生显然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善于梳理分析自己的历史,它在现实当中就会总犯错误,甚至会总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因此有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台大历史学家吕世浩说:在古代,帝王精英都要学历史,而且他们都觉得学历史很有用;到了今天我们所有人从小学就开始学历史,可我们往往都不知道学历史有什么用。古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难道古人都是一群笨蛋,还是我们的智力比古人增长了一百倍?这都不是答案,我研究之后发现这是因为古人学历史的方法和我们根本不一样。那个方法究竟是什么?古人学习历史的秘密是,当他读一本历史书,读到书中重要的历史人物他面对人生一个重要的关口,他需要下一个决定的时候,那时候请你不要继续读下去,把书盖上,去想象你就是他,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怎么决定。努力把一切想清楚以后再把书打开,看那个人是怎么做决定的。他的决定和你是不是一样,他为什么做这个决定,他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他付出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用这种方法就可以用古人的智慧来磨练我们的智慧。为什么我们今天教育不用这个办法呢?后来我发现,因为现代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培养工匠为目的的教育。这一套从小学中学开始教的现代教育其实诞生在工业革命以后,目的就是为了填补工业革命产生的大量专业能力的空缺。所以这种教育注重的是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对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对于如何解决人生的难题基本上是不关心的。这种方法在历史教育上就会要求同学记忆大量的历史知识,可从来不告诉你这和你的人生有什么关系,于是他们的教学方法往往就是要求背诵背诵,我们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古代要培养帝王精英,所以他们要求用思辨学历史;今天要培养专业工匠, 所以要求用背诵来学历史。目的不一样,方法当然不一样。北京第十一学校历史特级教师魏勇在《一席》中的演讲中,给学生“开脑洞”的做法比较大胆,现实是他也只能教高中理科班的历史,在没有考试压力的前提下才能“开脑洞”。这非常吊诡,真正的历史教育只能在历史为非中考、高考科目的地方才能实施。可能有人会觉得魏老师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盲目美化帝国主义殖民时期的统治。很好,证明你有独立思考,历史课堂上就是要把两种以上不一样的观点摆出来,让学生判断,而不是直接把教材的观点硬塞给学生。当然,意识教育必不可少,老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对中国历史、制度产生了“定力”之后,又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不会轻易掉进西方和平演变的圈套中,反而能够真正做到不盲目崇拜西方的同时,也能认识的中国的客观不足,推动中国变得越来越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确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这40年中国的经济也的确在持续发展。但随着中国中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庞大,他们对参与国家治理的渴望会越来越高涨,前提是他们要学习到真正的历史,这也是公民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中学历史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我的答案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参与和推动国家发展的合格公民,而不是只会挣钱的机器。没有标准答案,你的答案是什么呢?往期精彩:爱情公寓5来了,青春,再见了!附搞笑片段庆余年前传之人类补完计划,兼论西游记、赡养上帝的共同原理贸易战、香港风波、台湾大选、新型肺炎一系列事件背后的大国博弈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素质教育目标进行的。历史学科要适应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要提高效率就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而历史课往往给人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所谓“贝多芬”(背多分)就是这样来的。学生背得多就可考得高分,这样历史课成为历史只是的单一传授积极记,教和学又基本上变成了机械灌输和死记硬背于是上课时出现了学生做其他科作业的,打瞌睡的,还有一些学生在下面笔聊的,即便有的同学机械的记下一些历史知识,但过不久,也全面还给老师了。怎样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呢?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会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才能具有创造性。历史学科因其内容庞大时间久远,即逝性强的特点被人们当作死记硬背的副科这一偏见造成负面影响。使学生对历史科目不够重视和失去兴趣。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上,要点燃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幽默,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还应该加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对教法学法指导进行反思可以让老师找到一种更适合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从而好学。同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哪怕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攒美,都会给学生以激励,让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进一步提升青羊区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实现历史教学和教研科研的相互促进,9月18日,成都市青羊区2020年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提升专题研讨会在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举行,全区初中历史教师约50人参加研讨活动。会议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历史教研员李正平主持。活动中,李正平对上学期全区历史网络教学、教研科研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提出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历史“情境·问题”有机融合教学的思考和研究,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思维性,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在如何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方面,石室联合中学历史教研组长黄秀琼聚焦“优秀初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初中历史教学与复习”作经验交流;树德实验中学(东区)教师赵春芬作了“细节激发学生兴趣,思维促进师生发展”的经验分享。“初中历史教学复习,要立足课堂站稳课堂,重视‘情境·问题’创设以激发兴趣培养思维,加强基础知识梳理、问题教学和解题方法指导以提升教学质量,是多年来我区初中历史教师和历史教学始终如一的要求。”在会议发言点评中,李正平多次强调历史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科教学研究,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培养。此外,李正平还对今年初中会考成绩进行了分析,对下届历史会考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并给今年会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和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宋得恩)
当今社会是一个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这种人不仅应具有科学精神、文化素养、而且应包含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技就会受欺 ,没有民族的人文精神就会虚无。中华民族是人类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我们的祖先以其勤劳勇敢和顽强精神,以其聪明智慧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创造了光辉灿烂中华文明。这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取之不竭的源泉。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人文精神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比较薄弱。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文教育尤其重要。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人文”一次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在《易经》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一方面强调内心修养,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考。 现代学术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批判及超越精神。和对人生的的意义与价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对人生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受教育者的历史知识,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发展,通过历史熏陶的与涵化,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学会做人。 二、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历史乃人文之本,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历史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2、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通过对瓷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安康。唐代的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是我们培养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通过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这些改革为国家政治上的清明、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结束语: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创新连绵不断。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灿烂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培育了中华民族丰厚的人文精神,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这种丰厚的人文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扬。作为史学工作者,我们今后应该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升华教材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中国灵魂 世界胸怀●又是一年 “南京教育好故事”,今年,由南京外国语学校历史老师周媛媛向大家分享另一位“媛媛”老师的故事。1、浑厚悠远的钟声久久回荡,它在告慰亡灵,它在警示世人,它在祈愿和平……十年来,总有一群南外的同学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撞响和平大钟,诵读拉贝日记……用特别的形式面对历史和我们自己。《面对历史和我们自己》正是南外的一门选修课程。你可能想不到,引进、开设这门课的是一位英语老师,她叫尚媛媛。2019年,尚媛媛创造了两个全国第一:第一位在全国历史教师年会上做主题发言的英语老师,也是第一位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发表论文的英语老师。2、是怎样的机缘让一位英语老师步入历史学科的天地呢?2009年,尚媛媛在一次workshop活动中接触到了《面对历史和我们自己》课程,她一直在思考、探索怎样使学生兼具中国灵魂与世界胸怀,这个课程让她看到了一条道路。从此,她就执着地投入到对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中。十年来,路越走越宽,路上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面对历史和我们自己》这一课程1976年创始于美国,通过分析过去的战争、人类历史上的大屠杀及其他悲剧产生的原因,将历史和我们今天面临的道德选择联系起来,旨在结合历史与当今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要让这门课程真正在南外落地并不容易。为使课程跨越学科的界限,尚媛媛阅读了很多相关书籍,精心挑选合适的课程材料。这个过程中,她得克服阅读此类题材带来的心理障碍,有时候一连几夜睡不着觉。她带着同学们探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岑洪桂老人,老人死里逃生的经历深深地震撼了同学们,他们把采访记录翻译成英文并制作了纪录短片,以独有的方式和视角向人们转述幸存者眼中的那段历史。她带领同学们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鼓励并指导同学们创作英文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她和同学们一起把这些小诗集结成册,举行朗诵会让同学们分享传播,通过这些特殊的方式让学生再次触摸历史、认识历史。她结合历史事件与当今社会热点,从纳粹屠杀犹太人、卢旺达惨案到美国校园枪击案,启发同学们思考讨论“刻板印象、偏执、种族主义”,将他们关于历史、民族、世界的思考引向深处。4、从课堂走向社会,尚媛媛的选修课影响越来越大。2019年7月,一场和平之旅在警示和平的钟声中开启。日本侵华战争中,约翰·拉贝、约翰·马吉等国际义士冒着生命危险参与设立了南京安全区,竭尽所能保护了25万多中国难民,八十二年后,他们的后人来到南京寻访先辈的足迹,而担任全程陪同、交流翻译的正是南外的老师和同学们,他们的杰出表现让这场和平之旅的意义更加深远。因为南外课程的影响力,2016年,《面对历史和我们自己》美国课程总部开始和纪念馆合作,把这段历史纳入到课程研究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珍惜当下的和平。5、尚媛媛说:“面对历史和我们自己,是值得每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必修课。近年来,南外的同学们在国家公祭日,会‘重走安全区,祈愿和平路’,在高中毕业离开母校前,会来到纪念馆认真聆听‘行前一课’,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这些青年学子们走向四海,和平的种子就一定会撒遍世界!”来源:南京外国语学校 素材来源:周媛媛、尚媛媛、归群、南京市电教馆编辑:喵喵 审核:校办
史料教学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寻找史料的途径大多都是网络检索,从同行教师的课件中选用符合自己教学需要的史料。若再“较真”一点,对教学中所使用的的每一则史料均追本溯源、判别真伪,则难度很大。在教学中,我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想查证某则史料的出处,却发现在网络检索时搜索结果大多都是试题与课件。这类史料就是仅存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伪史料”。如果再深究一下,会发现在这类史料所标注的来源中,是很难查到真正原文的。近期在教学备课中,先后两次在查证史料出处时遇到困难,简要记录如下。一次是在准备试题讲评中,遇到了一道引自《朱子语类》的选择题。“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朱子语类》)这则语录所阐发的是A. 心外无物的世界观B. 克己省身的修养论C. 推己及人的处世观D.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在这段话中“心者,万事之原也”很容易结合到心学的主张,而这明显与学生所学朱熹的理学主张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我在网上找到了《朱子语类》的电子版。《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中国宋代景定四年(1263年)黎靖德以类编排,于咸淳六年(1270年)刊为《朱子语类大全》140卷,即今通行本《朱子语类》。《朱子语类》基本代表了朱熹的思想,内容丰富,析理精密。通过对这140卷的全文检索,没有找到与之完全匹配或者相类似的话。如果电子版没有漏掉部分内容的话,就可以表明这段话并非出自《朱子语类》。那它出自哪里呢?若在百度中搜索,结果几乎全是各类考题。这可能就是仅存在与中学历史试题中的“伪史料”。另一次是在准备人教版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时,从同行课件中看到了这样一则材料:晚清保守派名臣徐桐曾有名言:“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载。荒诞不经,无过于此。”(刘成禺《世载堂杂忆》)这则材料可以很生动地表明晚晴保守派对世界形势知之甚少。但是因为太过“生动”,反而让我有些怀疑。于是我到网上找到了刘成禺《世载堂杂忆》的电子版。这本书以幽默的语言记述了清代的科举制的利弊清代官员奖罚制度、当时的风云人物及其表现、太平天国动乱的见解、对文化名人的讽刺以及当时的外交政策等。但是检索该书全文,完全没有关于“西班有牙”之类的任何表述。若在百度中搜索,结果也大多是教学课件,偶有游记感悟、历史杂文等。在知网中搜索,能够找到部分论文,但这些论文均未注明这句话的真正出处。通过互联网检索,上述两则材料我在教学中是万万“不敢”使用了。当然,鉴于个人能力和条件所限,无法找到原版书籍进一步甄别真伪,仅根据网络检索就判定“伪史料”也是不负责任的。但通过这两件事,能强烈地感受到甄别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还有一类人造的“伪史料”更需要引起注意。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一课中,时至今日仍能在课堂教学中看到教师在引用“雅典农民帕帕迪的一天”来设计问题、开展教学。而关于这一“虚构人物”,在中学历史教学界早有一番“论战”,其中丁翀的《试议中学历史想象与虚拟教学的边界——帕帕迪、王氏与张九奴形象背后的历史哲学思考》(《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25期)和夏辉辉的《历史教学中的想像与虚拟——从"雅典农民'帕帕迪'"说开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6期)两篇文章最具代表性。如果教师对此有所了解,那么至少应该在教学中做一说明:“我们根据目前所掌握的史料,通过虚构的一位雅典农民的经历,来学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而很多教师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直接使用这样的“人造史料”,很容易造成学生认知的误区。北师大李凯教授在《史料遴选应是中学史料实证的重点》(《历史教学》2018年第9期)一文中指出,史料实证由浅入深分三个层次,一是论从史出,二是甄别史料,三是史料考据辨伪。去伪存真是史料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历史教师的基本素养。“史料实证”作为历史学科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落地、落实需要教师围绕史料的遴选、甄别做更多的工作。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