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双重因素造成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资金严重不足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其主要原因有:一是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调查显示,做过资信评级的企业仅占46.6%,未做过的占53.4%,个别企业抽逃资金,拖欠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整体形象;二是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高。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不大,自有资金较少,技术水平落后,经营业绩不稳定,抵御风险能力差,加上财务管理水平低下,信息缺乏客观和透明,给银行和投资方带来了投资风险;三是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四是银行体制缺乏活力,营运方式呆板,贷款门槛较高;五是无直接融资渠道。目前中小企业一般通过增加股本金和银行借款融资,政策上不允许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资金。2、财务意识薄弱,财务结构失衡一方面,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另一方面过度负债是高速成长企业的典型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中小企业发展如此迅速,与高速成长战略有着直接关系。高速成长战略必然会造成资金短缺,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就不可避免地要负债经营。而经营不利和内部财务管理弱化等因素又会加剧债务水平,造成企业过度负债。在过度负债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财务压力就会加大,支付能力日渐脆弱,加快了财务危机的爆发,最终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倒闭、破产的道路。3、经营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较低,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素质局限,不懂得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讲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二、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1.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深化金融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发展风险投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开辟二板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投入。转变商业银行的观念,由被动贷款变为主动贷款,发挥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促进作用,要改革和完善现有信贷管理方式。建立多层次担保体系。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由城市、省、国家三级机构组成。其业务由担保与再担保两部分构成;担保主要以地市为基础,再担保主要以省为基础。城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以辖区内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并向区县延伸分支机构;省级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则以地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机构为服务对象,实行业务指导和监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创办的初期不应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其担保资金和业务经费以政府预算资助和资产划拨为主,担保费收入为辅。2.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必须加强日常资金管理,尽可能使企业资金投放少、回收快、保持良性循环。这就要求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物资合理库存、设备购置与管理等方面作进一步细致入微的工作,协调好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与效益性的关系。这牵涉到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要转变观念,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财务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各部门要层层落实,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1)完善中小企业财务制度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特别是有效的财务管理,必须要有完整的财务资料,以帮助管理者分析过去和预测未来,使管理者看得远一点,以增强其风险意识。为此,应从以下几个制度上入手加强管理。首先重视企业财务的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指涉及企业款项和财务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2 人或2 人以上分工处理,以起到一种制约的作用。例如: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查、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即“管账不管钱,管钱不管帐”。这样既能够保证各种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又能使各职能部门的经办人员之间形成一种互相牵制的机制。其次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实施对会计的再监督。内部审计实施是在监督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坚持内部审计机构与财务机构分别独立,保证内审人员独立于被审计部门,查错防弊,改善经营管理,保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再次建立财务审批权限和签字制度。在审批程序中规定财务上的每一笔支出应按规定的顺序进行审批;在签字组合中规范了每一笔支出的单据应根据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完成必要的签字,同时还应规定出纳只执行完成签字组合的业务,对于没有完成签字组合的业务支出,出纳人员应拒绝执行。由此对于控制发生不合理的支出及保持支出的合法性起到积极的作用。2)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的存在使企业促进销售,增强竞争能力,但同时要避免应收账款对企业资金周转造成束缚及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在苏南中小企业的调查中,36. 7 %的企业认为在资金方面目前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受三角债拖累”。为了处理和解决好这一问题,中小企业可采用以下2 个措施:一是要健全信用制度并做好原始记录。企业除了掌握应收账款明细账,进行账龄分析外,应制定健全的催收及信用分析制度,以免造成销售信用泛滥、资金积压、坏账过高,甚至诉讼的产生。二是业务与收款可由一人负责,并据以评估其工作绩效。3) 保持适当的存货量适当的存货量既能保证经营业务的正常需要,也能使存货占有的营运资本降低到最低的限额。适当的存货管理有赖于企业各部门的配合。如当产品需求上升时,营业部门应立即察觉并将信息传达给企业其他部门,采购部门及生产部门就必须立即考虑此项变动因素,并安排在采购及生产计划中,同时财务部门也应妥善做出资金来源计划。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一般都不大,这就决定了企业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不多,生产的产品产量也不大,远距离的采购原料和销售产品是不经济的做法。因此,尽可能地就近采购原料既可以节约采购成本,还可以减少原料的库存积压,减少了原材料对资金的占用。同样的道理,尽可能地就近销售产品,可以节约销售费用、缩短产品库存周期,这样既减少了资金的占用,也加速了资金的回收,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4) 重视生产成本事前管理事前管理着重抓成本规划、产品设计和试制。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产品价格水平、产销预测寻找目标成本。目标成本交给设计、技术、生产和供应部门进行具体设计和落实,并不断改进设计,提高材料利用率。采用廉价的代用材料,降低材料、协作件的采购价格,提高生产率,务求达到目标成本。只有达到了目标成本,才能正式进行试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采用标准成本(也叫预算成本、计划成本) 进行事前控制。标准成本按成本形成的责任单位逐级分解落实到基层,按标准成本对生产过程实行管理,使成本管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重视事后检查考核。各个责任单位按期分析实际成本同标准成本的差异,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的,要总结经验,巩固普及,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的,要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3.优化财务结构平衡高成长和稳健发展优化财务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对资本、负债、资产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 (1)建立最佳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种能使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筹资成本,企业价值等之间实现最佳均衡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安排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设计最佳资本结构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些相关因素。(2)优化负债结构。负债结构性管理的重点是负债的到期结构。由于预期现金流量很难与债务的到期及数量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在允许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确定负债到期结构应保持安全边际。企业应对长、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权衡,以确定既使风险最小、又能使企业盈利能力最大的长、短期负债比例。(3)优化资产结构。资产结构的优化主要是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因为流动资产过多,影响企业的效益;流动资产过少,周转失灵,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三 、结语经济越发展,财务管理就越重要。重视财务管理,将有利于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有利于降低成本,更好地筹资;有利于投资,提高投资收益率。所以,中小企业应在政府已出台和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有利政策基础上,狠抓财务管理,政府已出台和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有利政策,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稳步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7年11月,央行发布了修订后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增加了应收账款“转让登记”的规定,调整了登记期限,办法的修订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助于盘活企业的存量资产。同时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国内贸易流动“十三五”规划》、《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7-2019年)》等政策,均指出要从多方面、多角度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鼓励流动企业通过学习商业保理业务的经营、管理进行资金筹集,盘活企业的存量资产。2019年底的新冠疫情对全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家也先后出台了关于运用应收账款扶持中小企业经营生产的文件。2020年6月2日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产融合作,推动全产业链金融服务,鼓励发展订单、仓单、存货、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发挥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作用。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的基本情况与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就此进行分析。应收账款的数额直接影响保理业务的规模。从国家统计局的公开数据来看,截止2020年3月,我国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14.04万亿元,同比增长7.3%。2019年底,我国工业类企业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余额达17.4万亿元[1],比2018年底同比增长4.5%。2018年底,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达14.34万亿元,同比增长8.6%。从近年来全国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余额来看,每年的期末余额都呈递增的趋势,但增长势头趋缓,见图1。图1 近年的全国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余额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天逸金融研究院分析整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2012至今,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持续增长,2017年年末同比增长了9.6%,2018年底同比增长了7.6%,2019年底同比增长6.5%。同时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截止2019年12月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占流动资产的比重29.6%,说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流动资金的风险依然存在,流动性风险有增加的趋势。表1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及流动资产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天逸金融研究院分析整理从现有的数据分析来看,应收账款的余额持续增加,而其占流动性资产的比例也在持续增加,较多的应收账款将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公司的营运资金存在一定的压力。特别是下游客户的回款速度放缓,公司也未进行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会对公司的资金周转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应收账款的流动性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特别是近年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增加,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需要尽早提上日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将工业类企业划分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其他等经济类型。对主要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的近五年来的应收账款余额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各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近年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股份制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持续上升,截止2020年一季度末同比上升9.4%,达9.98万亿元。其次是私营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近年来也持续攀升,截止2020年一季度末达到4.17万亿元,同比增长14%。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到2020年一季度末达到3.8万亿元,同比增长1.3%。国有控股工业类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为3.2万亿元,同比增长5.6%。国有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近年来呈下降的趋势,截止2020年一季度底共有1,515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2 近年分经济类型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从当前可获得的数据来看,应收账款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率近年来一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中外商及港澳台的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率一直比较高,2019年底这个比率达到35.7%,2020年一季度末这一比率达到28.5%。其次可以看出,私营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率2019年底达到31.3%,2020年一季度达到26.1%。从下图可以看出,私营工业企业、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的流动资产风险在逐年增加,需要有效地进行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的控制[2]。2020年一季度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的经营受到较大影响,以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为例,2020年一季度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的数量较2019年底降低2.48%,营业收入也大幅下降,2020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4.34万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3%,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47.4%。一季度,由于疫情防控的影响,很多企业处于停工停产的状态,企业的经营受政策和环境影响较大,当期利润下滑严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天逸金融研究院分析整理图3 分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率截止2020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类企业的应收账款中居前十位的包括这些行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表2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类企业主要行业应收账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天逸金融研究院分析整理从已经公布的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类企业主要行业的应收账款余额来看,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的应收账款同比增长速度最快,达24.2%;其次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幅度达22.5%,同时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增长幅度达1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天逸金融研究院分析整理图4 2020年一季度各行业应收账款余额比例从主要的行业分布来看,截至2019年底应收账款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气制造、汽车制造、化学原料、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些行业的应收账款占比达82.1%。这些行业的应收账款存量巨大且增长速度较快,保理公司在制定业务范围、目标客户时也应该将这些行业的重要企业作为主要选择对象。从各行业的应收账款占其流动资产的比率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比率较高,2018年底也处于39%以上,2019年底这个比率高达39.33%,2020年一季度末这一比率为32.92%;其次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比率在33%的临界点浮动。从下图各行业应收账款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率来看,一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的应收账款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率相对较低,说明这些行业当前的流动性风险不是特别明显。对比2018年,2019年主要行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率的相关数据,2020年一季度这个比率在较多的行业表现出高于临界点的流动性风险,这与今年的新冠疫情带来经济的停滞、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要密切关注这些流动性风险较高的行业。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天逸金融研究院分析整理图5 2020年一季度主要行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率从前文分析来看,2020年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依旧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复苏缓慢,工业企业经营流动性问题一直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另一方面今年的新冠疫情导致很多企业业务停滞,企业经营的供应链发生改变,应收账款回收困难。同时截止目前的数据来看,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依旧存在,其中外商及港澳台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一直居高不下,并且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他类型工业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也需要加强关注,积极防范中小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从行业来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应收账款余额的同比增长幅度较大,同时其流动性风险较高;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同比增长率仍旧较高,依旧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资金需求较多的行业。而从前文的数据来看,一季度汽车制造行业的应收账款余额近年来首次出现下跌,主要是由于汽车行业近年下滑严重,多家汽车厂家经营陷入困境,经历了痛苦的业务转型、产品创新,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扶持下,部分汽车行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因而首次出现应收账款规模降低的现象。基于这样的现状和前提,中小企业不仅要加强企业的信用制度建设,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等措施,而且要积极盘活应收账款,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使应收账款应用于生产的资金再循环和融资需求。前不久结束的两会,首次对应收账款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了立法规定,未来中小企业运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也将有法可依。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四大硬伤如何解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因其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强,展现出了较强的生命力。其经营机制比较灵活,投资少、见效快,且具有产品品种丰富、涉及领域广泛等特点,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主要靠自我完成原始资金的积累,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资本少,底子薄,短时期内规模难以做大,企业在较长时期内都处于一种比较低下的生产运营状态。一旦面对行业危机的侵袭,很多中小企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尤其在财务管理方面硬伤明显,破产风险大增。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四大硬伤有机构根据在长三角民营企业百余家企业诊断咨询案例的经验,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总结发现,四大要素财务管理是众多中小企业硬伤。第一,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能力低下,同时对资金的需求量具有数额不大,但次数频繁、随机性大的特点,造成了融资成本的增加并使融资更加复杂化;其次,中小企业现阶段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大部分不尽完善,财务报表不规范,不能及时给企业提供各种反映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具体信息;第三,部分中小企业存在着重复建设、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和盲目投资现象,资产负债较高,企业资金风险较大;第四,目前大陆大部分中小企业老板是总经理,老板娘是财务总监,资金是左口袋出右口袋进,财务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记账、报销、统计、盘点、做报表、报税、办社保和发工资,财务管理家族式色彩浓,财务制度不规范,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水平较低。四大硬伤如何修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决定企业财务资源分配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资金运转的流向和效率。业内专家表示,现阶段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主要有三点措施:首先是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不仅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筹资能力。企业的负债比例越大,财务风险越高;特别是在企业经济效益不佳时,越容易产生财务危机,进而引发企业破产。同时,负债比例过大,筹资能力必然减弱,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新鲜血液补给。因此,保持合理科学的资本结构至关重要。这其中包括两点:第一,中小企业在创业初始阶段,应做到多大的碗装多少水,根据自己的资本实力,科学合理地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做到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相匹配,尽量避免因企业发展规模与资本实力不相称而造成负债过多、风险增大的情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时刻注意资本负债比例的协调,这时候,《资产负债表》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二,实施有利于企业积累的股东利润分配政策,采取多留少分,将更多的税后利润积累下来,充实资本,使企业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当然,在企业赢利能力强、业务稳定的情况下,企业适度举债,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也会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这一前提必须是增强企业的信用管理能力。其次是资金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中小企业从管理要效益的重要手段。企业营运资金一般具有以下4个特点:1.资金周转时间短,说明营运资金可以通过短期筹资方式加以解决;2.非现金形态的营运资金,如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有价证券等容易变现,对企业应付临时性的资金需求有重要意义;3.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容易受内外条件的影响,数量的波动则往往很大;4.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营运资金的需求问题既可通过长期筹资方式解决,也可通过短期筹资方式解决,仅短期筹资就有: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商业信用、票据贴现等多种方式。降低营运资金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的有效途径是,加速货币资金的周转循环。根据货币资金周转循环周期的时间长短,可以预测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第一,实现降低营运资金管理,从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应付账款管理三个方面着手;第二、要通过确定订货成本、采购成本以及储存成本计算经济批量,尽量减少在存货上占用的资金;第三,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在信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企业要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通过这些措施来鼓励客户尽早交付货款,从而加速应付账款的周转。最后,资本经营问题。这里有一个很容易出现的「误区」,即资本经营就是向外扩张,是企业兼并,是向社会融资,甚或转向民间高利息借贷。实际上这些并不是真正资本经营而是投机赌博。中小企业的资本运作,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对企业的一些相对优质的资产在「含金量」较高时进行出售,并借机对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适度调整。
央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记者蒋勇)为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精准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央行、工信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发文规范供应链金融发展,提高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效率。供应链金融,简单来说就是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八部门发布的文件要求,鼓励核心企业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进行确权,为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提供便利,降低中小微企业成本。银行等金融机构应积极与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减少应收账款确权的时间和成本,支持中小微企业高效融资。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近年来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给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的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看中了供应链金融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的优势。董希淼:第一,它可以有效发挥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赋能作用。比如说在开展信贷的时候,它就可以帮助上下游企业进行增信。第二,上下游企业依托供应链产业链所产生的这些数据,加上核心企业的增信作用,它可以更方便地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支持,这种支持一般不需要提供担保和抵押,能够更方便中小企业融资。文件提出,供应链金融应以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为出发点和宗旨,推动产业链修复重构和优化升级,加大对国家战略布局及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董希淼:大中小企业分工协同、共生共赢,有助于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保持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特别是要加大对国家战略布局和一些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这样能够更好地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的工作。而且在目前外部不确定因素比较多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增强国际产业链的国内替代能力,进而加快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为防止核心企业店大欺客,侵犯中小微企业的正当利益,文件要求核心企业、第三方供应链平台公司以供应链金融的名义挤占中小微企业利益的,相关部门应及时纠偏。核心企业不得一边故意占用上下游企业账款、一边通过关联机构提供应收账款融资赚取利息。文件特别提到,为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各类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应严格遵守业务范围,加强对业务合规性和风险的管理,不得无牌或超出牌照载明的业务范围开展金融业务。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记者班娟娟)《经济参考报》1月31日刊发题为《国务院:加大民企和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力度》的报道。文章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汇报,要求加大清欠力度完善长效机制;推出进一步压减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措施,更加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通过《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去年11月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积极清理被拖欠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目前全国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已清偿账款1600多亿元,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和民生工程款项等得到了优先清偿。下一步,一要加大清欠力度,建立台账,抓紧制定清偿计划,春节前农民工工资拖欠要力争“清零”。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要优先用于偿还拖欠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发债或其他金融工具置换存量债务节省的利息支出要全部用于清欠。对目前已确认的多年拖欠款,力争年底前全国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清偿一半以上。中央企业要带头优先偿还对民营企业的逾期债务,年底前做到“零拖欠”。其他国有企业也要加快清欠。二要强化抽查督促和专项审计,对工作不力的地方和部门予以通报,公布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例,对失信人实施联合惩戒。三要抓紧建立防范拖欠长效机制,严禁政府工程项目以各种方式要求企业带资承包,提高支付工程进度款最低比例要求,修订完善法规制度,严防发生新的拖欠。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近年来,账款拖欠问题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长期难以回收的大额应收账款,更是成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脱困的重大障碍。去年底以来,国务院对清理政府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高度重视,要求必须限期完成拖欠款项。这几个月以来,各地严格按照国务院要求,加快落实清理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账款拖欠是造成企业现金流紧张、经营困难加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加剧了失业风险,对稳就业形成较大冲击。清理拖欠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欠款,是营造竞争中性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清理欠款需要防治结合,久久为功,坚持惩治与预防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在清理存量欠款的同时严控新增欠款。”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表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在现有工作进展基础上,加大督察审计力度,保障清退资金供给,继续抓好清理工作,尤其是中央企业要发挥带头作用,确保清理目标如期实现。同时,为了防止新问题的发生,要求各地建立防范拖欠的长效机制。这将从根本上推动拖欠问题的解决,既有利于促进政府和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和谐,也有利于减轻民营企业负担,增强民营企业家信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刘兴国说。(完)
来源:时代财经作者:时代财经 徐维强疫情冲击之下的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有力支持。昨日(12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会议认为,加大金融对市场主体的支持,总量政策要注重结构化取向,提高专业性,用好信用贷款、融资担保、政策性贷款、贴息、应收账款融资、产业链融资等各类政策工具,努力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应收账款融资受关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政策进一步宽松“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中小企业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中南大学商学院金融系教授饶育蕾告诉时代财经,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处于很困难的阶段,在经历疫情的冲击之后企业开始复工复产,但很多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大,甚至很难扛得过去。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出台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肯定是一个积极的举措。而从出台的政策分析,饶育蕾认为这些政策也都是比较宽松,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也都是迫切需要的。“现在企业出现现金流断裂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饶育蕾感叹,现在不仅是中小企业,甚至连一些大企业都处于断裂的危险中。虽然目前已经开始复工复产,但毕竟之前已经停工了几个月,对于很多企业已经是生死存亡的边缘。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向时代财经分析,根据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内容,根据疫情的进展,把握好货币政策的节奏。目前还处于复工复产的过程中,政策还需要一定程度的深化,对于未来在经济回复到正常水平之前,政策肯定还是会处于相对宽松的状态。应收账款融资还需得到进一步发展时代财经注意到,此次会议中,“应收账款融资”作为政策工具之一,被提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时代财经根据CHOICE统计发现,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季报显示,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应收账款总额达5.25万亿元,同比2018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规模4.57万亿,同比增长14.88%。据统计,2010年至今,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保理业务也成为部分大型上市公司管理应收账款的一个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A股上市公司有近100家先后公告拟成立或收购商业保理公司。对于此次国务院重点提及的应收账款融资,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向时代财经解释,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应收账款,是因为在产业链中,有一些企业由于地位比较强势,处于核心企业地位,对上游供货企业延迟付款、对下游企业则是要求先付款再交货,通过这种情况核心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资金运用效率,但也带来一个结果,给相关的配套企业造成了资金问题,把融资压力转移到了配套的中小企业身上。而中小企业恰恰又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所以应收账款近年来不断增长,表明这种发展的态势在加剧,核心企业不断向资金使用来要效益。鲁政委表示,如果将这些应收账款可以实现流转,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方面不会增加核心企业的财务负担,而上下游的小微企业在拿到应收账款的权益之后,可以进行转让,把钱拿回来。实际上,这一凭证是借用了核心企业的信用,核心企业开出商票后,小微企业可以拿到银行进行兑付。但鲁政委指出,由于此前有一段时间出现了票据的空转、套利等漏洞,导致监管部门对票据进行治理,从而使得票据业务出现萎缩。“大家都不敢开票,开了票银行也不愿意接受。”鲁政委表示,因为接受了开票就意味着面临更多的监管风险。“今年年初以来已经恢复了不少。”鲁政委告诉时代财经,除了比重较大的票据业务外,还有一块非票据的应收账款的流转。严格来讲,目前国内也有一些平台在做,但是没有系统的、像票据一样的完整流转渠道,还处于发展之中。过去,有一些保理公司在从事相关业务,但保理公司属于非银业务,在规范过程中很多保理公司也同样出现了业务萎缩的状况。鲁政委表示,目前票据已经是属于相对成熟的业务了,经过之前的规范之后,未来可以有更快的发展。对此他认为,不能再拿过去的眼光来看,现在的票据业务已经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同时,目前票据中很大的一块内容是银行承兑汇票,未来应更多地探讨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核心企业自己开出来后,不需要银行承兑就可以拿出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流转,这一部分的业务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副教授陈波向时代财经分析认为,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对于核心企业会比较有利,而对于上下游企业、中小微企业则不会很有利。因为大企业有抵押物和信用额度,因此其应收账款可以获批,但对于中小企业由于抵押物,因此很难获得融资。对于未来应收账款融资的发展面临的挑战,陈波认为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很多企业面临订单的问题。陈波表示,受到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都在收缩,对于进出口的冲击也比较大,国内消费也需要至少一两年的时间才能起来。企业即使是能贷到款,但订单没了,也就没有了实际意义。陈波表示,现在对于中小企业的很多援助政策,是希望他们“能活过这一年”。目前很多放贷周期是一年期以内,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也是比较有压力的。宽松政策落实有待观察新财董董事长彭钦文向时代财经分析,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不是量的问题,而是均衡的问题。如果是一家优质企业,很容易会得到相应的融资,但对于实力较小、不知名的企业,却很难获得融资。彭钦文表示,这一块的民间融资业务实际上还是有着很大的空间,即使银行不做,很多民间机构也在做。彭钦文认为,这部分业务的发展,也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容忍风险或者“放水”的程度。他表示,市场的机制是没有变的,更多是政策是否放松对于风险的管控。“但宽松不意味着加大风险”,彭钦文表示,宽松有很多方式,还是应该用机制的方式去思考问题。陈波表示,疫情过后中央的政策是希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因为这也涉及到就业问题,今年财政政策等的一个大背景也是“保就业”,而中小企业则是就业市场中最大的一块。陈波指出,目前包括银行信贷等在内都在进行放松,都在做一些逆周期的政策。但陈波也认为,从以往的政策效果来看,在放松之后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也会出现一些折扣,实际效果究竟会如何也有待观察。除信贷额度之外还有一个利率的问题,贷给中小企业的利率是否会随之降低,毕竟银行也要考虑坏账率,如果扩大贷款额度也要相应提高贷款利率,否则损失就无法覆盖。而且越是这种经济局面下,银行反而越希望贷给现金流好的企业,中小企业反而被“嫌弃”,导致出现反向的因素。陈波分析认为,在此次政策放松之后,未来难免会出现违约率上升的局面,因而对银行的信贷风险管控也要进行调整,否则“只管一头不管另一头,一定会出现不平衡”。
央广网北京9月23日消息(记者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为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精准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央行、工信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发文规范供应链金融发展,提高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效率。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供应链金融,简单来说就是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八部门发布的文件要求,鼓励核心企业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进行确权,为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提供便利,降低中小微企业成本。银行等金融机构应积极与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减少应收账款确权的时间和成本,支持中小微企业高效融资。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近年来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给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的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看中了供应链金融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的优势。董希淼说:“第一,它可以有效发挥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赋能作用。比如在开展信贷的时候,它可以帮助上下游企业进行增信。第二,上下游企业依托供应链产业链所产生的这些数据,加上核心企业的增信作用,可以更方便地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支持,这种支持一般不需要提供担保和抵押,能够更方便中小企业融资。”推动产业链修复重构和优化升级文件提出,供应链金融应以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为出发点和宗旨,推动产业链修复重构和优化升级,加大对国家战略布局及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董希淼说:“大中小企业分工协同、共生共赢有助于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保持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特别是要加大对国家战略布局和一些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这样能够更好地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的工作。而且在目前外部不确定因素比较多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增强国际产业链的国内替代能力,进而加快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为防止核心企业店大欺客,侵犯中小微企业的正当利益,文件要求核心企业、第三方供应链平台公司以供应链金融的名义挤占中小微企业利益的,相关部门应及时纠偏。核心企业不得一边故意占用上下游企业账款、一边通过关联机构提供应收账款融资赚取利息。文件特别提到,为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各类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应严格遵守业务范围,加强对业务合规性和风险的管理,不得无牌或超出牌照载明的业务范围开展金融业务。
来源:第一财经原标题:推动复产复工,破解中小企业资金问题,银保监会还有这些政策你要知道作者:杜川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续两个多月,目前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金融机构也不断创新完善支持方式。但中小微企业在疫情的影响下,普遍面临因现金流不足导致经营中断的风险。在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上,还存在哪些困难?在打通产业链、资金流方面,金融监管还有哪些具体的支持政策?3月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检查官杨丽平介绍了疫情期间金融支持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有关工作。她表示,要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要直接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支持。 疏通“堵点”受疫情影响,各行业、企业复工复产进度不一。由于产业链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都会导致上下游企业的运转顺畅。“产业链资金流的‘堵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核心企业占用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二是中小企业本身存在融资难融资贵。”杨丽平介绍,基于此,对于银行而言,一是要抓住核心企业这个产业链的关键,核心企业是产业链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一方面,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自身的发展。“产业链核心企业受疫情影响,可能自身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资金上的问题,我们鼓励银行增加对他流动性的支持,包括给他增加授信额度,帮助稳定他的生产和经营。”杨丽平表示;另一方面,她建议,通过给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授信、贷款,或者支持发债,支持其更多以现金的方式或者预付款的方式给上游供货企业,以及减少对下游企业预付款的比例,进而支持到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二是,要直接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支持。主要措施包括:如果核心企业不以现金方式或者预付款方式给上游企业,银行可以基于真实的交易场景,为上游供货商提供应收账款的融资。杨丽平指出,在疫情防控期间,鼓励银行适当的提高融资比例,增加资金来源,增加流动性。对下游经销商,如果核心企业不降低预付款的比例,则鼓励银行通过下游经销商提供仓单或存货进行质押融资,或基于订单进行预付款融资。此外,她强调,疫情防控期间,对暂时受到疫情影响、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银行可以适当降低承兑汇票的保证金比例,并适度减免手续费,增加企业手中的现金流。”另外杨丽平强调,上述政策的关键是基于真实的交易背景,银行要加强风险防范,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要诚信,不能做假。支持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产业链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大多都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数量多、自身抗风险能力弱,疫情给它们的冲击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冲击。据银保监会数据,在存量贷款方面,存量的中小微企业加上个体工商户、小企业主共有2200多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400多万户。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中,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进行复工复产,做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杨丽平谈到,帮助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和发展政策分为存量贷款和增量贷款。在存量贷款方面,对中小微企业(包括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在增量方面,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也会研究考核首贷率,让更多从来没有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能够从银行获得融资。近期,银保监会及时研究落实金融支持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有关重点工作。具体来看,一是强化产业链核心企业支持力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加大流动性资金贷款支持,给予合理的信用额度。支持核心企业通过信贷、债券等方式融资后,就是他拿到钱之后,以预付款的形式向上下游企业支付现金,降低上下游中小企业现金流的压力和融资成本。二是,优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金融服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跟进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复工复产需求,支持企业以应收账款、仓单和存货质押等方式进行融资。同时,推动适当降低银行对信用良好企业的承兑汇票保证金的比例。这些也是增加企业手中的现金,增强企业的流动性。三是,加强全球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金融支持“稳外贸”的作用,保障贸易融资信贷资源配置,完善激励机制,增加外贸信贷投放,这是增量。落实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对受疫情影响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可协商再延期。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并降低费率。另外,运用金融科技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供应链业务系统,通过与核心企业、政府部门相关的系统进行对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链条上的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供应链融资服务。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加强与主要依靠互联网运营的民营银行的业务合作,为小微企业精准滴灌,提高复工复产小微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
利好不断!中小创又要涨了?4月7日晚间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基金君梳理了10大要点,供投资者参考。1、进一步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进一步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加大再贴现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小微企业500万元及以下小额票据贴现。将支小再贷款政策适用范围扩大到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含新型互联网银行)。将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的合格担保品范围。2、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债券发行机制,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采取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提供信用增进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经营正常、面临暂时流动性紧张的民营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探索实施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鼓励设立市场化运作的专项基金开展民营企业兼并收购或财务投资。大力发展高收益债券、私募债、双创专项债务融资工具、创业投资基金类债券、创新创业企业专项债券等产品。研究促进中小企业依托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特许经营权等进行融资。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发挥知识产权增信增贷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开发续贷产品。3、加快中小企业首发上市进度为主业突出、规范运作的中小企业上市提供便利支持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加快中小企业首发上市进度,为主业突出、规范运作的中小企业上市提供便利。深化发行、交易、信息披露等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推进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完善创新创业可转债转股机制。研究允许挂牌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落实创业投资基金股份减持比例与投资期限的反向挂钩制度,鼓励支持早期创新创业。鼓励地方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等专业化基金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对存在股票质押风险的企业,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研究制定相关过渡性机制,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采取防范化解风险措施。4、减轻企业融资负担。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和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融资,满足进出口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加快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引导担保机构逐步取消反担保,降低担保费率。清理规范中小企业融资时强制要求办理的担保、保险、评估、公证等事项,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附加费用,降低融资成本;相关费用无法减免的,由地方财政根据实际制定鼓励降低取费标准的奖补措施。5、建立分类监管考核机制。研究放宽小微企业贷款享受风险资本优惠权重的单户额度限制,进一步释放商业银行投放小微企业贷款的经济资本。修订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适当放宽考核指标要求,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夯实对小微业务的内部激励传导机制,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完善绩效考核方案、适当降低利润考核指标权重,安排专项激励费用;鼓励对小微业务推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措施;细化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管理,完善授信尽职免责规定,加大对基层机构发放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贷款的激励力度,提高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信贷占比;提高信贷风险管控能力、落实规范服务收费政策。6、推进国家级新兴产业基金军民融合产业基金实施运营充分发挥各类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推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走市场化、公司化和职业经理人的制度建设道路,使其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在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大力推进国家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的实施和运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产业领域优质企业融资。7、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加快推进地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根据实际情况,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支持中小企业吸纳就业。8、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倾斜各级政府要为中小企业开展政府采购项下融资业务提供便利,依法及时公开政府采购合同等信息。研究修订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采取预算预留、消除门槛、评审优惠等手段,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倾斜。9、改进财税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落实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中央财政安排奖补资金,引导地方支持扩大实体经济领域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融资担保成本。进一步降低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的政策门槛,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地方给予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同时推进相关统计监测和分析工作。落实金融机构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贷款损失准备金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10、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支持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研究制定专精特新评价体系,建立动态企业库。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基础,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专项工程,打造一批融通发展典型示范和新模式。围绕要素汇集、能力开放、模式创新、区域合作等领域分别培育一批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引领制造业融通发展迈上新台阶。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语: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企业扩销抢占市场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结算付款明显滞后,应收账款数额持续增长,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一定隐患。本文梳理了上市公司整体、制造业及建筑行业16家龙头企业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挖掘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潜在风险,最终提出金融机构加大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注意有效防范风险,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等建议。 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应收账款能够帮助企业扩大市场、减少库存,增强企业效益,在我国企业运营资本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企业扩销抢占市场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结算付款明显滞后,应收账款数额持续增长。不仅加剧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助长了带息负债攀升,也严重影响了企业运行质量和盈利能力,更有甚者将应收账款作为虚增营收、掩盖亏损的手段。疫情发生后,部分企业流动性紧张,应收账款增速呈现边际上升态势。 企业应收账款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重要流动性资产,既是构成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也是流动资金占用的最大组成部分之一。我们以A股上市公司为主要样本,梳理了近年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发展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政策治理使应收账款规模增长放缓,但周转率显著下降、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有所提升 近年来,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增长速度超过上市公司总资产扩张速度。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状况下,赊销成为企业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特别是在企业销售新产品和不断开拓市场时,赊销的作用尤为明显,也造成了产业链上企业之间拖欠行为的循环,俗称“三角债务”。从上市公司样本看,近十年来应收账款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19年末,A股上市公司整体应收账款余额规模达到5.23万亿元,是2015年规模的1.71倍,是2010年规模的4.67倍,显著超过了A股上市公司资产扩张速度(A股上市公司2019年末总资产规模为280.6万亿元,分别是2015年及2010年总资产规模的1.62倍和3.26倍)。 随着国家出台降杠杆、压降“两金”(应收账款和存货)政策,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增速放缓,但应收账款周转率整体下降、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有所提升。国家近年来非常重视企业尤其是央企两金占用、降杠杆减负债的相关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关于中央企业开展两金占用专项清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5〕82号)、《关于中央企业降杠杆减负债的指导意见》(国资发财管〔2017〕187号)等。相关政策出台后,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应收账款的规模增速有所下降。尤其是2019年应收账款同比增长8.5%,为近十年来最低增速。但是,上市公司2015年后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标,本文均采用整体法计算)维持在8.2左右,较前期双位数的周转率显著下降,表明应收账款回收速度下滑,资金流动性风险仍在上升。同时,随着国内经济景气度下降,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步下滑,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有所提升。近五年来,上市公司整体应收账款规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平均为10.74%,较2010~2014年均值(7.64%)显著提高。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或被动提高企业有息负债,增加企业负担。应收账款过高反映出上市公司急于扩张营收规模、扩大市场的心态。若应收账款对方财务状况较差或信用较差,就有可能从应收账款变成坏账(见图1)。 数据来源:Wind,建行研究院。图1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及周转率等走势应收账款在不同行业之间呈现显著分化,制造业、建筑行业应收账款积压问题最为严重 制造业及建筑行业应收账款积压问题较为集中。不同行业的上市企业因经营特点和经营周期不同,应收账款积压问题存在较强的行业特性。从规模看,制造业及建筑行业应收账款规模占比近七成。制造业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比较集中,赊销、资金拖欠现象严重;而建筑业施工、收款历来有时间差。截至2019年末,制造业应收账款规模达到2.6万亿元,建筑行业应收账款规模为9793亿元,两者合计占上市公司整体应收账款的68.6%(见图2),但这两个行业总资产占比仅占A股上市公司总体的11.6%。从应收账款周转率来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应收账款周转率为0.3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应收账款周转率为0.42),卫生和社会工作(应收账款周转率为0.6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应收账款周转率为0.82)等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相对较低,同样值得关注。 数据来源:Wind,建行研究院。图2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行业分布(亿元)疫情发生后,复工延期及需求下降使得部分企业回款困难,应收账款规模同比显著增加疫情加剧了企业现金流短缺及资金拖欠行为。疫情发生后,延期复工、内外需求不振导致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收入持续萎缩,我国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不断转差(2020年1~4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为-27.4%)。许多企业面临现金流短缺的问题,也加剧了资金拖欠行为。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4月,我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达到14.4万亿元,1~4月平均增速约为10%,显著高于2019年(见图3)。上市公司面临同样问题,一季度上市公司整体应收账款规模增长11.23%,较2019年同期上升9.43个百分点,尤其是采矿业应收账款增速高达140%。 数据来源:Wind,建行研究院。图3 工业及三大门类应收账款规模增速制造业及建筑企业应收账款案例分析 制造业及建筑行业应收账款积压问题较为集中。通过分析两个行业龙头企业应收账款情况,发现当前应收账款积压问题已经比较普遍,且在疫情冲击下极易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信用风险的传导。 制造业 2019年末,上市的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达到2.6万亿元。制造业产业链的特征是产业链条长、参与者众多且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若一个环节发生资金问题,就可能通过产业链影响上下游多个企业。近年来,关于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甚至造假的报道不绝于耳,有的规模企业也因此破产。如神雾环保2014年借壳上市后,股价在四年里曾创下10倍涨幅,但终因关联交易造假、虚增应收账款被媒体曝光而股价暴跌并于近期退市;早在2004年,四川长虹便曾因美国ALEX公司4.72亿美元应收账款无法回收,造成股价大跌、至今低价徘徊。我们通过深入挖掘制造业应收账款规模最大的前十家企业,发现如下问题: 应收账款规模均为百亿级别,疫情发生后资金周转效率普遍转差。截至2019年末,1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应收账款规模最小的为海康威视(213亿元);最大的工业富联(富士康)应收账款规模高达846亿元,且占总资产比重高达41%。除上汽集团外,10家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普遍低于5,显著低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表明流动性较差。一季度是制造业应收账款周转效率的季节性低点,而疫情发生后,10家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更大,应收账款周转率普遍下滑至0.5以下(见表1)。 表1 1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及周转率情况数据来源:Wind,公司财报,建行研究院。应收账款账龄超过一年的占比普遍较高,发生坏账风险较大。据Wind不完全统计,制造业全部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账龄超过一年的规模约4673万元,约占整体的18%(2019年)。10家案例公司中,比亚迪、上海电气、中联重科一年以上应收账款规模超过或接近100亿元,而这三家企业的利润总额仅为20亿~70亿元(见表2)。有6家案例企业应收账款账龄一年以上占比超过10%,其中比亚迪、上海电气、徐工机械超长账龄的占比纷纷超过了25%,中联重科甚至达到30.71%。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回归不及时,企业很可能因流动资金短缺而面临巨大的财务危机。尤其是部分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比例较低,如比亚迪坏账计提仅为4.29亿元、占2年以上应收账款的15%,一旦发生应收账款坏账呆账,计提的坏账准备将无法完全覆盖,将极大损失企业利润。 表2 1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分布 (单位:亿元,%)数据来源:Wind,公司财报,建行研究院;数据均为2019年末。建筑业建筑企业施工周期特点与相对较低的产业链地位相叠加,导致其前期垫资、后期资金回收滞后,协议约定和付款惯例往往存在一定时滞,造成其应收账款与存货高企。同时,建筑业也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在行业整体景气度趋弱、上下游资金收紧的背景下,应收账款、存货的资金占用与周转效率将直接影响建筑企业流动性,进而影响其信用品质高低。我们以建筑行业排名前六、行业集中度高达76%的龙头企业为案例(据中国建筑企业管理协会2017年发布的《中国建筑企业500强》,排名前六的建筑企业分别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2019年总资产为指标,6家公司总资产占上市公司中所有建筑行业总市值的76%),通过应收账款规模、周转率、坏账计提等指标分析其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两金”专项治理政策推动下,建筑业央企应收账款积压问题治理效果有所分化。近年来,国资委连续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开展专项工作,治理应收账款和存货(两金)等问题。且在国资委对央企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中,应收账款周转率在财务绩效评价基本指标中的权重为12%,占比较大(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国资发评价〔2006〕157号),财务绩效评价占70%,管理绩效占30%。其中应收账款周转率在财务绩效评价基本指标中的权重为12%。且应收账款降低还能够直接降低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叠加应收账款周转率三者在财务绩效指标中占比高达34%)。各家央企近年来纷纷成立了专门治理两金问题的工作组。整体看,6家央企应收账周转率近年来有所上升,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见图4)。从规模看,中国铁建、中国中铁治理效果较好,两个公司2019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较2017年下降23%和34%;资产负债率随之得到改善,分别由2015年的80%以上分别降至75.77%和76.76%。中国建筑、中国交建及中国电建三家龙头企业应收账款规模仍有较快增长,2019年应收账款规模较2017年分别增长11.8%、40.9%和23.1%(见表3)。 表3 六大建筑类央企应收账款及周转率情况数据来源:Wind,公司财报,建行研究院。数据来源:Wind,公司财报,建行研究院。图4 2015~2019年建筑类龙头企业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建筑行业应收账款积压问题有其内在性,导致长期挂账的情况较多。建筑项目约定的付款条件普遍为项目终审后付款90%~95%,剩余5%~10%的质保金在1~2年内支付。然而,项目审计期间短则2年,长则7、8年之久,待最终质保金收回可能已经距离项目完工10年之久。同时,可能存在业主指挥部早已撤销、相关项目负责人调离等各种特殊情况,导致应收账款无法继续跟踪,虚列应收账款难以正常核销而长期挂账。从6家龙头企业应收账款账龄分布也可看出,均有百亿元以上的1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总体应收账款比重约为20%。而中国交建、中国中冶、中国电建账龄超过5年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2.51亿元、28.01亿元和24.29亿元,有一定的坏账风险。3家公司5年以上账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均在80%~100%。数额巨大、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长期占用企业流动资金,极其不利于企业整体资产质量的改善(见表4)。 表4 六大建筑类央企应收账款账龄分布 (单位:亿元,%)表4 六大建筑类央企应收账款账龄分布 (单位:亿元,%)高应收账款下的潜在风险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也是一项风险较大的资产。一方面,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流动性危机,被动引起有息债务增加,还容易引起债务纠纷。另外,应收账款可能虚增营业收入,成为企业财务造假的“重灾区”。 应收账款虚增了企业的经营成果,更有甚者,有的企业通过应收账款造假掩盖企业损失。以乐视网为例,2016年,乐视网实现营业收入219.5亿元,同比增长68%;应收账款达86.85亿元,同比增长158%,应收账款增幅接近营业收入增幅的3倍,且38亿元应收账款为29家关联方所欠。2016年财报披露后遭到深交所发问询函要求详细披露应收账款及关联交易,随后乐视网承认资金链出现问题,从此企业相关问题接连暴露、走入下坡。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的风险。不合理应收账款会影响了公司资金循环,导致大量的流动资金集聚在非生产环节上,导致企业现金流的短缺,使营业周期延长,盲目的销售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赊销方逾期拖欠账款的时间越长,收回账款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的可能性随之增高,更有甚者使得企业连成本都无法收回,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四川长虹、神雾环保都是应收账款管理不佳的典型案例。 应收账款积压可能导致企业被动增加带息负债,并最终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率。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不断加大的同时,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逐步扩大。由于应收账款变现不及时,使得企业不得不依靠外部贷款、有价证券等手段举债经营。带息负债经营,常使得企业的资金成本高于项目实际获得的收益,筹资成本直接吞噬了企业利润。应收账款占资使得资产规模持续增长,债务规模的不断增加使得负债总体高位运行,高额的筹资成本影响了企业利润,最终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 疫情助推了应收账款增速提高,而海外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款项收回的风险。目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且新增确诊病例增长速度未减。许多企业与境外客户常采用赊销结算模式,积压了大量出口应收账款。通过央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发现,2020年应收账款融资登记笔数较往年同期显著上升,反映出企业盘活存量资产的迫切性(见图5)。但海外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也成为境外客户最终是否能成功支付货款的不确定性因素,客观上助推了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 数据来源:Wind,建行研究院。图5 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应收账款融资登记笔数解决应收账款积压问题的主要方法及相关建议企业通过保理、应收账款ABS等方式压降应收账款。随着应收账款问题的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金融产品压降应收账款、盘活存量资金,包括保理业务、应收账款质押、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手段。其中,部分兼具“出表”功能的应收账款ABS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国电建等央企均有发行应收账款ABS降杠杆。据Wind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2日,2020年应收账款ABS发行383笔,规模约3006亿元,而2019年全年发行规模仅为4300亿元(见图6)。另外,对于规模企业,成立或收购商业保理公司也成为一种有效途径,如康旗股份、汉得信息、亿利洁能、苏宁云商等公司。这些企业多为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大且上下游企业众多,并且具有较强的黏性,能够形成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管理基础,也都得到了丰厚的业绩回报。 数据来源:Wind,建行研究院。图6 应收账款类ABS发行笔数及规模统计运用金融科技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供应链核心企业系统对接。一方面,央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具有构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互信互惠、协同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020年6月1日,央行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力争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部接入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据金融时报统计,截至2020年5月底,共有78家核心企业、18个省级和市级财政部门、36家商业银行与平台实现了系统直连。预计随着该平台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将进一步加强与该平台对接,破解账款确认难的业务难点,提高融资服务效率。另一方面,许多银行已推出自有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且针对不同客户、不同场景设计多样化产品。下一步,可借助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推动系统更加智能化,并邀请更多核心企业、供应商上链。在这个基础上,能够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追溯性以及整个流程的自动化,风控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及时预警风险。 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同时,注意有效防范风险。2020年以来,商务部等部委出台多项政策加大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但客观来讲,应收账款质押、保理业务相对其他担保方式风险较大。假如信贷资产逾期,采用房产等不动产抵押的资产,银行可以将其估值出售追回损失;但如果采用应收账款质押,就存在不能追回资金的风险。银行在推动供应链融资服务的同时,要加大贸易真实性、企业信用资质审查力度。注意跟踪企业应收账款回款进度,加强供应链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等。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其中周敏系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