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刊载文章,介绍了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教授谢爱萍的故事。1951年出生的谢爱萍从小酷爱文学,关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曾受邀到中国参与学术研讨会。谢爱萍性格坚强,尽管一生遇到许多工作与生活上的困难,但她从未低头。如今她已经68岁,在学术和教学路上耕耘一生,经过了癌症的考验,也为华社和社团发声,令马来西亚学术界十分尊敬。20世纪50年代的吉兰丹道北(Tumpat)是东海岸火车终站,也是有点热闹的小渔港。这里有一户人家,住在制冰厂的旧货舱里。男主人以修理钟表为生,而女主人在马来村子里长大,有马来族群的乐天精神。因此他们的7个孩子,在苦日子里也从不怨天尤人。这家排行老二的女儿,诞生于1951年,从小就酷爱文字,求知若渴。买不起书报,她就把包杂货的报纸铺平,一字不漏地反复阅读;她知足常乐,长大后才发现,自己童年原来活在赤贫线下。穷困教给了她一生受用的本领,比如环境再吵杂,她也依旧能专注精神;比如懂得节俭,十分惜福。这个节日跟着兄弟当街兜售冰淇淋的小女孩,1971年考进了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从此踏上了学术研究的路。求学的日子里,她对知识的摄取如饥似渴,总是图书馆开门就来,熄灯时才走。她就是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教授谢爱萍。从20世纪70年代起,谢爱萍就对马来西亚华人的情况很感兴趣,她的学士学位论文题目是《华文独立中学研究》。大学毕业后,她留在了中文系当助教,期间继续修读硕士学位,硕士毕业论文题目是《吉兰丹华商的现状与前景》。取得硕士学位后,谢爱萍成为马大中文系正式讲师,并在1990年获马大哲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瓜拉吉赖:一个大马乡镇的社会与商业形态研究》。1992年,谢爱萍被擢升为副教授,此后曾两度任美国密芝根大学访问学人。在撰写博士论文的过程中,谢爱萍采用了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手法,进入社区长期观察,论文主题锁定了社区里的商政之间的贪腐关系。成稿后,校外考官主张禁发她的论文。谢爱萍坚持反对,表示“论文有根有据,经严正筛选,可以发表。”那些年,谢爱萍常受邀发表论文,曾受邀到中国晋江出席侨乡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还集结文章,出版了著作《你为什么怕?》。谢爱萍自小个性刚毅,很少哭。小时家贫,有一年有亲戚送鞋,她穿不下,十分难过,但始终没哭。人生第一次痛哭还是在51岁,那是她刚确认自己得了乳腺癌,必须马上动风险极大的手术,手术后又得马上开始化疗。“到今天都没有人知道,化疗期间,我多少次独自泪流到天明。”谢爱萍说。事后很久,谢爱萍才知道,自己患上的是恶性肿瘤,存活率不高。“2010年复诊时,医生笑着说,你活下来了,让我们的数据胜过了新加坡。当时我跟医生说,谢谢你没说,不然我可能活不了。”谢爱萍笑道。此外她也坦言,家人亲友和学生们的关爱也给了她巨大的力量。这个曾经面对南中国海,日夜听浪翻潮涌的小女孩,以勇敢的身姿翻过了人生的高低潮,穿过了生命最黑暗的风暴圈。如今她的人生,已经十分坦然自在。(许雪翠)
5月10日晚19:30—21:00,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会学术部主办的论文写作经验分享会成功举办。本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共有一百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线上分享会。文学方向:王佳明会议在轻松而不失认真严肃的氛围中愉快地展开。作为文学方向分享人,19级博士研究生王佳明首先从论文写作中最容易出现的现象,例如期末季论文扎堆、牵强附会地引用文献、概念的过度使用以及表达能力的不足等问题入手,幽默地分析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和方法。最终总结出的最重要的方法:勤能补拙,点明了一切学术写作都不可缺少的基础。语言学方向:赵晨蓉语言学方向分享人,现攻读历史句法方向的19级博士研究生赵晨蓉,则结合了具体的历史句法相关论文,总结出论文中材料选择和材料分析两大步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认为材料选择需要根据信息全、材料全的原则;对材料的分析也应当始终围绕着自己的研究问题和材料,并且在每一个结论之后都要有论证。古典文献学方向:张亿古典文献学方向分享人,18级博士研究生张亿首先提出了“学术论文写作是否是纯粹的理性活动”的问题。他认为论文的写作不仅需要理性,也需要真诚。论文产出应当是求真的态度和自我的表达的结合。接着,通过总结常见的论文类型(介绍类论文、发现类论文、发明类论文)和学生阶段常写的论文类型(版本类论文、字词考释类论文、名物考证类论文、材料梳理类),提出了写论文的一些有用的思路,并对大学阶段的论文写作提出遵守基本规则、参看前人文章、从基础问题入手、文本的梳理等建议。应用语言学方向:陈龙最后,应用语言学方向分享人,18级硕士研究生陈龙从学术论文的写作步骤入手,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认为“确定研究对象”是比写作更加重要的步骤。他提出“研究过程中的三个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认为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这三个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才会在学术写作上获得更多的思路、有更多的思考。本次线上直播分享会共持续一个半小时,在工作人员的维护和参与同学的支持下有序展开。虽然通过网络直播方式进行,效果依然良好。同学们在此次讲座中收获到了许多关于学术写作的“干货”:感觉收获很大,师兄师姐指出的问题很真实(我也写不出来很多字,哈哈哈),而且虽然他们都挺谦虚,但是讲的东西真挺实用!——19级本科生 gyy最大的感想是希望“勤能补拙”不是一句空话,因为的确感觉到自己面对论文的慌张和笨拙,所以只能迫使自己勤奋起来。多学习,多积累,多动笔,有计划地,带着烦恼和压力写完每一篇论文,这个过程本身带来的思考和练习就很宝贵,我也相信自己总会在这个过程中获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可爱首先是感觉学术性很浓厚,没想到在听怎么写论文的时候还增进了对各分流专业的了解;主讲人都很有意思,感觉最后一位做分享的师兄很有趣!感觉落实到具体作文的情况下,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吸收和调整!——19级scy这次分享会真是干货满满!学长学姐们有的幽默风趣,有的耐心细致,给出了很多实用的论文建议!虽然大家都说着“我写不好论文”但确实帮到我们很多!学长学姐和工作人员们都辛苦啦~希望这样优秀的活动可以越来越多!——18级的小可爱师兄师姐不仅指出了很多本科生写论文经常会犯的错误,还分别对不同论文的写作方法做了很清晰的示范,真的是干货满满的分享会~——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此次论文写作经验分享会得到了嘉宾和参与者的热烈支持,为同学们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丰富了疫情期间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取得圆满成功。来源:北京大学 北大中文系 供稿:中文系学生会学术部 刘雨佳 审核:中文系学生会学术部 王睿临 编辑:刘悦月
来源:瞭望智库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浪潮重塑了中国社会的面貌,这其中就包括高等教育。随着资本洪流的介入,中国高等教育在高校扩招趋势的推动下,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轨。作为一位在普通高校教学一线工作15年的教师,黄灯教授以“从教日常”为观照对象,对普通二本院校学生的生存图景进行了呈现。“在这一漫长、复杂、看似平和实则惊心动魄的过程中,我作为高等教育市场化铺开前的最后一批见证者、亲历者,在这一呈现中,因为各类杂糅经验的冲撞,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参差、对照的个人视角。尽管因为对象的限定,在不少生命故事的展开中,我不得不承认逐渐分化的趋势与命运,已经铁一般地砸中了一个群体,但正是个体丰富的突围,让我意识到教育的功能正是为了反抗这种铁定,并打开、提供新的命运方式。”文|黄灯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华文学选刊杂志”(ID:zhonghuawxxk),原文首发于2020年5月13日,标题为《黄灯:那些被遮蔽的二本院校学生 | 非虚构》,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12005年,我博士毕业后,入职南方一所极为普通的二本院校——广东F学院,当了一名教师。十四年后,翻看保留的学生名单,我惊讶地发现自己教过的学生达四千五百多名。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借此接触到一个群体,看见一个群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漂浮与命运。随着十几年和学生大量、琐碎的交往,以及对他们毕业后境况的跟踪,我深刻意识到,二本院校的学生,从某种程度而言,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了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在大众化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只有少数人能进入光彩夺目的重点大学,更多的则走进数量极为庞大的普通二本院校。就我所教的几千学生看,他们大多出身平凡,要么来自不知名的乡村,要么从毫不起眼的城镇走出,身后有一个打工的母亲或一个下岗的父亲,以及一排排尚未成人的兄弟姐妹。务农、养殖、屠宰、流动于建筑工地,或在大街小巷做点小生意,是他们父母常见的谋生方式,和当下学霸们“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高配家庭形成了鲜明对照。尽管在高校的金字塔中,他们身处的大学并不起眼,但对于有机会入学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可能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是寂寥村庄的最亮光芒和希望。来到繁华的都市后,他们对改变命运的高考充满了感激,并对未来小心翼翼、跃跃欲试。他们进入大学的路径,完全依赖当下高考制度提供的通道。在应试教育的机制里,他们一律经过了紧张的课堂教学、题海战术、千百次考试的淬炼。在一系列严密的规定动作中,他们被删削掉一部分个性、血性、活力,以标准答案为突破口,从高考中艰难突围,就这样一步步来到大学校园,来到我的课堂,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温良、沉默的性子,以致面目日渐模糊。作为教师,通过无数的课堂观察和见证,我深感这个群体经过严苛的刷题和排名竞争,加上就业的焦虑和现实生存压力的逼近,业已过早透支了他们生命的能量,削减了青春的锐气,以致呈现出某种漠然的生存状态,其思考力、创造力,已在残酷的考试进阶中悄然磨损而不自知。他们的去向,更是在严酷的择业竞争中,有着触目可见的天花板。根据我的观察,在中国大学的层级分布中,不同级别的大学,学生的去向对应着不同的城市。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乡镇甚至乡村。一层层、一级级,像磁铁吸附着各自的隐秘方阵,干脆利落,并无多少意外发生。在当下的社会格局中,任何群体若要跨越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和阶层,需经历怎样的内心风暴和艰难险阻,只有当事者知道。黄灯老师和同学们的合影作为二本学生,他们刚踏进校门,就无师自通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没有太多野心,也从未将自己归入精英的行列。他们安于普通的命运,也接纳普通的工作,内心所持有的念想,无非是来自父母期待的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毕业以后,他们大多留在国内基层的一些普通单位,毫无意外地从事一些平常的工作。作为教师,我对世界的安全边界的认定,来源于对学生群体命运的勘测。二本学生作为最普通的年轻人,他们是和脚下的大地黏附最紧的生命,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群体。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空间、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以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一代人命运的关键。多年来,在对学生毕业境况的追踪中,负载在就业层面的个人命运走向到底和大学教育呈现出怎样的关系,是我最多的问题,也是本文竭力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但我知道,我既无法通过穷尽对象的学理式写作获得答案,也无法通过严丝合缝的推理来寻找结论。唯一能够依仗的,不过是十四年从教生涯中对学生群体的持续观察,以及从师生之间的长久联系、观照中所获得的感性认知。通过打开有限的个体命运,我发现,他们的生命故事竟能验证自己的某种直觉,并通过这种直觉帮我找到一种理解时代的可靠方式。我知道本文无法提供整体性的观点,不过呈现了“个体见证个体”的生命景象,但我不能否认,正是具体的生存境遇,让我意识到中国普通青年群体在时代的洪流中某种必然的遭遇和突围的可能;我亦不能否认,正是鲜活的个体生命,丰富了我对年轻人的认知和理解,稀释了此前对这个群体常见的曲解和成见。22006年6月16日,在原来经济贸易系文秘教研室的基础上,学校决定成立财经传媒系。我当初之所以进入广东F学院,也是因为学校要申报新的专业——汉语言文学。作为第一个中文博士,通过人事处的招聘信息得知,我实际上是以申报新的专业“急需人才”的名义而入职的。说是财经传媒系,但因为师资的百分之九十以中文背景为主,依托的专业也是汉语言文学,在没有获批新专业以前,实际上就是中文系。2006年,新成立的财经传媒系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我在给全校学生上公共课的同时,终于拥有了一个在本系上专业课的机会,并且在第一届新招的两个班中,被系部书记安排当062111班的班主任。2006年9月16日,是新生报到的日子。一早,我就按学校的规定,履行一个班主任的职责,去迎接新来的学生。天气还不错,我穿着军绿色套裙,穿梭在人流中,心里涌动着第一天上课般的激动,对即将到来的新生充满了好奇。开学第一天,学校的人气极为旺盛,繁忙的接新生车辆来来往往,将来自广东省各个地方的孩子,拉到了学校青年广场上方的空地上,各个系部的迎新桌子一字排开,一张张新鲜、略显紧张的脸庞在桌子周边环绕。我留意到班上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那天报到的方式完全不同,印象深刻的有几种:其一,一个女孩的爸爸找我反映,说是看过学生宿舍的情况后,发现没有空调,感觉条件太差,问我能否到校外给孩子租房住。他的妻子,大波浪的卷发,脸化着浓妆,年轻、光鲜也时尚。她跟随丈夫,一言不发,揉着红通通的眼睛,怎样也擦不净冒出的泪水,仿佛女儿住进没有空调的集体宿舍,即将面临一场地狱般的痛苦。女孩看起来极为单纯,面对父母对我的咨询,眼神闪烁而茫然失措。其二,一个男孩,眼神坚定,行李简单,很明显没有父母的陪伴。我后来注意到,送他来学校的,是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哥哥,因为长得太像,外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两兄弟。哥哥看起来受教育水平也不是很高,遇到不清楚的事项,也不问人,而是观察别人怎么做,然后很快就熟门熟路地处理好了诸如缴费、办卡、进宿舍等琐事,一看就在外面闯荡过,颇有社会生活经验。其三,一个戴眼镜的斯文男孩,陪伴的队伍最为庞大,不但父母来了,爷爷奶奶也来了。奶奶挂着拐棍,看起来有八十多岁,一脸的幸福,感觉孙子能上大学,是一件特别自豪的事情。男孩淡定、从容,知道我是班主任,很大方地和我点头微笑。其四,一个看起来朴实、懵懂的女孩,眼神里有着不确定的害怕,但又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我目光相撞时,明显想躲闪,躲闪不过,终于从嘴边挤出了一些不自然的笑容,略黑的脸蛋,倒是显得极为阳光。她的父母从装束一看就是农民,爸爸带着女儿办各种手续,妈妈怯生生地躲在树荫下守着化纤袋包裹的行李。开学后,我特意到宿舍了解情况。第一个女孩,出生于汕头,家里很有钱。她父亲是汕头一家公司的老板,妈妈的生活非常优裕,保养得极为年轻。女孩很快就适应了集体生活,性格温和,讨人喜欢,与同学相处也融洽愉快,宿舍没有空调,在她眼中根本就不是一件值得担心的事情。第二个男孩,出生于农村,家里情况不是很好,但男孩性格开朗,长相英俊,不卑不亢,喜欢也擅长与人打交道。适者生存的准则,在他身上获得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生活的历练,让他无师自通地懂得机遇的重要,在班级的首次竞选中,他顺利当上班干部。有一次我没带饭卡,他看到我,直接将我带到食堂底层,叮嘱打饭的师傅给我来一份最好的菜,根本就没有刷卡收钱。后来才知道,打饭的师傅是他老乡。这个男孩适应能力强,做事不死板,内心也没有太多的规则约束。毕业时,因为找工作,没有时间好好写论文,指导老师又急又气,但面对他的态度,又不能发作,最后只得想尽各种办法让他通过。第三个孩子来自惠州一个教师家庭,父母看起来教养不错,得知我是班主任,立即邀请我去惠州玩。孩子入学后,各方面都符合好学生的标准,专业功底也不错,对文学的感悟力显然超出班上别的同学很多。但更多的孩子则悄无声息,恰如第四个家庭中的女孩,在班上默默无闻,唯恐被别人注意,也不愿和老师多沟通,到毕业时,都没有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第一次开班会,我拿到了全班的名单,共五十二人,三十八名女生,十四名男生,全部来自广东省。他们出生的时间大多在1987年左右,也就是说,我当班主任带的第一届学生,是80后。让我奇怪的是,班上男女比例如此失衡,我难以想象,一个五十二人的班级,男生竟然不到三成。而在我念大学的时候,情况恰恰相反,同样是中文专业,四十六名同学中,女生十二名,不到三成。和教研室老师聊起,才发现,男女生比例失衡早已成为常态。我后来才明白,作为系部第一届学生,062111班的男生数量,和此后其他班级比起来,已经是非常可观了。2007年6月,我开始休产假,错过了大二第一学期给他们上“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的机会。考虑到此后课程的安排,为了早点了解他们,在系部专业教师匮乏的情况下,在大一第二学期,我主动要求给他们上“外国文学史”。待我2008年2月休完产假,他们已经进入大二第二学期,此后,我再也没有机会给他们上专业课程。通过给他们上课以及日常的接触,我发现,广东学生相比我熟悉的湖南、湖北的年轻人,更留恋自己的家乡。在班上,我随机做过调查,很少有学生愿意离开广东,到外地念书或工作。这种执念,和我高中毕业最大的梦想就是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远走高飞,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既让我困惑,也让我着迷。我突然发现,这种身处异地所带来的文化冲撞、映衬,除了让我更好地看清了自己,本身也极为有趣。我甚至觉得,如果说,来广东的选择和留广州的决定,让我真正确认了自己湖南人的身份,那么,062111班孩子的存在,则让我在这种奇妙的碰撞中,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内陆人的认同感。自然,“广东学生”这个固定的群体和概念,也伴随我的班主任身份,一步步扎根于我的内心。从2006年入学算起,我目睹他们踏进校门并度过波澜不惊的大学时光,然后在学校的后山和他们共度毕业聚餐,随后一直关注他们毕业后的漫长岁月。仰仗信息时代的方便,通过QQ和微信群的便捷,我随时都能知道他们的动向。在虚拟的网络中,有一个小小的空间,依然延续了我作为他们班主任的既定角色。在中国的教育语境中,班主任意味着更多的担当,意味着一份信任的托付。尽管大学有专职的辅导员,学生学习上的教务管理及生活琐事,几乎不用班主任操心,但对学生而言,班主任始终是他们大学生活中最为亲近和随意的倾诉对象。在当他们班主任的几年中,除了和学生不定期的交流,我的一个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配合辅导员做一些所谓“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他们逃课,考试不及格,不愿意打扫宿舍卫生,反感被迫去听讲座,不认同学校的诸多评价机制,以一种让辅导员头疼的方式,保留了凝聚于叛逆气质之上的生命力。如何说服这些孩子面对学校的考核,并让他们顺利获得学位,以应对进入社会后更为死板的基本门槛,成为我最头疼的事情。我不在乎他们是否能够获得优秀宿舍、优秀班级的称号,但每个学生必须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是我对自己班主任职责的基本要求。十四年来,我突然发现,正是班主任身份,让我的社会关系中多了一个确定的群体:我的学生。相比公共课上一闪而过的面孔,这五十二个孩子,像是永远守在一个角落,一旦要和母校建立联系,我就成为他们毫不犹豫要找的第一个人。十四年来,还是因为班主任身份所提供的方便,我目睹了一个群体从学生时代到完全步入真实的社会,并和这个时代产生真实的关联。我目睹了80后一代,在房价飙升最疯狂、社会群体分化最严重的十年,所演绎的形形色色的生活和命运。他们,如一个个固定的锚点,成为我对国情最方便的观测。他们,以一个个真实的生命,成为我对时代最真切的感知。3从2006年9月16日算起,我已见证062111班整整十二年,班主任的身份,早已成为我丈量自身职业生涯的标尺。2006到2018,恰恰是中国社会变化最快、分化最明显的十年,在梳理学生命运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和我大学的同学进行对比。我得承认,尽管从就业结果而言,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但若从更为细部的肌理进入,诸如培养目标、培养形式、就业观念等维度,就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毫无疑问,我的大学时代和学生的大学时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图景,分属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主导的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与资源主导的高等教育,两者差异的原因,显然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市场经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姿势,快速登录中国大学所致。不能否认,我的大学时光,依旧弥漫着计划经济时期理想主义的余晖,而对062111班及他的同代人而言,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大学时光,则更多充斥着市场经济所致的功利、现实、竞争和机遇。作为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个阶段的亲历者,联系自己做学生的经验和教学生的过程,我能明显感到中国大学教育目标的变化。我的大学时代,教育目标指向的是为集体(祖国或社会)培养“人才”,而到我的学生,却变成了培养成为找到工作的就业主体,以温铁军老师的话,就是“把人变成资本化的一个要素”。伴随培养目标变化的,是身份指认的区别:我的大学时代,哪怕只是一个中专生、专科生,也被视为“天之骄子”,对农村的孩子而言,考上大学常常被视为“跳龙门”,并被国家从人事关系上认定为“干部”;而对062111班的学生而言,进入广东F学院这样的二本院校,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太多精神上的荣耀感。从进入校门开始,还没来得及感受高中老师曾描绘的美妙大学时光,就被辅导员告知就业的压力,他们毕业时,更多人拿到的只是一份“劳务派遣”。可以说,刚刚卸下高考的重负,就崩上了找工作的弦。整个大学过程,被学校锻造为专业“流水线”上的一个规整产品,并被冠以“人力资源”的工具化表述。正因为这样,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大学生,无论国家顶尖的北京大学,还是地方上的岳阳大学,在培养学生上,都首先立足将大学生还原到一个完整的人,注重学生的整体素养和长远发展,学生既不会被就业绑架,也不会盲目地受制于一些所谓的就业技能,忽略掉更为重要的专业学习。在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上,学生也会拥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不会延续高中时代的填鸭模式。以我的经验为例,我之所以在大学毕业三年遭遇国企改革下岗后,能在短短几个月的备考后,通过武汉大学1999年的硕士研究生考试,依赖读书再一次改变个人境遇,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正来源于我大学时代,利用大量的闲暇时间打下的良好专业功底,也和自己没有就业压力,始终怀有从容不迫的心态,坚持个人兴趣密不可分。而到我062111班的学生,随着就业不确定性的增加,学校为了增加就业的筹码,往往没有经过严密的专业论证,就增设过多工具性的课程。我的学生,拿的是文学学位,专业方向是汉语言文学,除了上中文专业的课,也要上传媒方向、甚至经济类、金融类的课程。石磊大学毕业时,就因为没有通过教学计划中的“高等数学”考试,推迟一年才拿到学位。因为专业培养涉及的学科门类太多,大部分课程只能蜻蜓点水,没有太多专业含量,学生上课压力极大。就算如此,为了增加就业的筹码,他们不得不涉猎更多的信息,以致修第二学位,成为学生无可逃避的选择。放眼望去,大学考证成风,学生无所适从,焦虑迷茫,盲目跟风,被各类考试牵引,根本没有条件获得更多闲暇时间,去好好锤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二本院校的大学氛围,在极其强烈的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像职业院校。与教育目标不同对应的,是就业方式的差异。在前面的分析中,我曾提到,让人欣慰的是,062111班的大部分孩子,通过各种途径大都较好地安顿了自身生活,享受到了时代夹缝中的光芒。从整体而言,062111班学生的生存状况和我大学毕业的班级,相隔十五年,差异并不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抵达这一结果之前,过程也具有相似性。对九二中文二班而言,我们获得工作的方式,主要依赖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包分配的政策。在大学尚未并轨之前,因为入读比率极低,这客观上保证了文凭的稀缺性,国家也能从政策上统筹安排大学生的就业去向,个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天然建立了彼此牢固的关联,换言之,国家在包揽大学生就业的同时,实际上通过行政的力量,保证了底层家庭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可能。我大学的九二中文二班,来自普通农家的占到60%,通过国家分配工作的比例高达97%(只有一个没有接受统一分配),这从整体上保证了班上成员仅仅因为大学教育,就能获得较好的生活保障。我大学毕业后,通过统一分配,和同届的一名男生,进了岳阳市一家大型国企。当年和我一起分配进厂的四十多名同事,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其中不乏中国纺织大学这样的行业名校。进入大型国企,在当时的语境下,同样意味着获得稳定的生活,尽管工资不高,但能享受到单位提供的住房、医疗、孩子托管和入学等相关待遇,对农家子弟而言,意味着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得以真正改变。而到062111班,随着教育市场化的推进,他们一入学,就被社会、学校、家庭作为就业的主体对待,“国家”这个宏大的词汇,在他们的生命中,已没有太多具体可感的关联。他们的毕业去向,在“自主择业”的话语中,早已失去了“国家分配”的兜底和庇护,必须依靠自己和家庭的力量去争取。大学毕业以后面临的生存压力,诸如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都只能在彻底市场化的社会语境中独自承受,个体和国家的粘连度越来越低,学生的去向,越来越受制于个体背后掌握的资源,底层家庭的孩子,在自主择业的鸡血和市场经济的赤裸搏击下,不确定性成为唯一的确定。对我大学的九二中文二班而言,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拥有一个共同的大学文凭,同窗的就业质量相差无几,但对062111班学生而言,个体出路和家庭情况密不可分,学生的命运,某种程度上,甚至由原生家庭决定。——事实上,学生分化的开始,已说明了问题。在追踪062111班学生去向时,我猛然发现,在迎接新生第一次和他们见面时,凭直觉留下的几种初见印象,竟然从整体上印证了他们毕业的基本流向。我想起那四个孩子,除了第二个依靠极强的社会适应性,凭个人之力在现实中找到了立足之地,其他孩子的命运,仿佛更多受制于一种无形魔力的牵引:第一个汕头女孩,父母早就给她安排好了出路,念书的唯一目标,就是拿到文凭,获得进入社会的入场券;第三个惠州男生,也在父母的打点下,一毕业就回家考了公务员,在父母早就买好的房子中结婚生子,无忧无虑;只有第四个女孩,恰如她在校的沉默一样,毕业以后,在茫茫人海中悄无声息,我听班上的同学说,她做过文员、销售,卖过保险、做过微商,辗转换了好几份工作,也换了好几个城市,没有成家,生活也无安稳可言,在各类被叙述为个体命运的话语中,独自承受生活的考验。不可忽视的是,我在随后多年范围更大的持续追踪中,发现这样的孩子占比越来越高,他们汇成日渐庞大的队伍,在我心中形成了一个隐匿而突兀的人群。他们的第一份工作,以及手头拥有的那份根基不稳的合约,最大的意义,除了成为学校统计就业率的数据支撑,根本无法成为他们人生锚定牢固的桩基。漂泊不定,是一个群体的真实生存。正因为九二中文二班和062111班所依凭的时代差异,他们的就业意识,以及面对现实的态度,也迥然有异。尽管计划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灌输,在具体的专业教育中,也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甚至因为毕业包分配的就业保障,客观上也保证了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对公平,但事情的另一面是,正因为有国家的兜底,那一代人的就业观念,体现了对稳定性的强烈渴望和对集体、国家的明显依赖,而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意识,自然缺乏应有的敏感,甚至有一种隐约的排斥,他们的日常状态,和计划经济时代提供的最后稳定构成了一种甜蜜的依附关系。但到062111班那一批孩子,他们心中早已没有任何国家兜底的概念,从一入校,他们就接受了自主择业的观念,并在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中,通过商业和竞争的通道,完成了自我社会教育。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我惊讶地发现,从接手062111班开始,我的学生和我大学的同学相比,确实更认同商业的准则,也更拥有做生意的勇气。很多时候,我甚至就是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客户,我办公室里永远擦不完的皮鞋油,吃不完的茶叶、红枣,还有丝绸被、洗发水,都来自学生的推销,我的日常消费中,一些护肤品、小首饰、正式一点的包,都来自学生的供货。这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完全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在我的大学期间,我不会因为拿纸蛇捉弄老师导致课堂骚乱而羞愧,但难以接受为了获取利润和差价,将商品推销给师长的行为。这种差异以及面对市场经济的不同态度,毫无疑问,显示了时代在我和学生身上打下的不同烙印。概而言之,毕业八年后,综观062111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和生存状貌,可以看出,整体上,对80后一代孩子而言,他们通过各种努力和尝试,大都能拥有一份让人踏实的工作,并在工作的庇佑下,得以成家立业,实现读书改变命运的古老承诺。很明显,对那些通过“考公”,得以顺利进入体制的学生而言,这种通道,显示了大学教育最为直接和原初的价值,以及时代给他们提供的公平机会。对那些顺利进入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学生而言,他们的选择,得益于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学校提供的就业优势。对那些进入各类企业大显身手的学生而言,广东地区发达的经济环境,毫无疑问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当然,对那些一直坚持梦想,愿意在市场中搏击,敢于自己创业的学生而言,这是他们的自信在时代和自我的认知中最好的证明。无论如何,062111班的学生,之所以还能够在教育市场化的境况下,获得良好的发展,显示了这一代普通青年曾经拥有的丰富资源和时代机遇。
先声明:我不是戏精,只是有点逗逼女博士,博一,已经迎接我在这所学校的第八个秋天考上博士的时候,我是很开心的,这个必须承认只是今天,得知同为某学术公众号编委的一位博士发了顶刊,心里不禁长叹一声:在写论文这方面,我和人家之间的差距比我和猪之间的差距还要大。不许你侮辱你自己开学前这个暑假,也没有迎来最后的狂欢,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七月,导师通知我写篇会议论文,九月参会;八月,导师让我再写一篇论文,与他的研究方向相关,美其名曰要看看我的写论文能力怎么样,国庆假期后交。中秋、国庆小长假及每个周末就这么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这个暑假,本人可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把美好的时间在“热土”之上献给了伟大的论文事业。还是言归正传,跟大家侃一下我是怎么走上博士这条康庄大道(STREET OF NO RETURN)的。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现为某中部211古代文学专业博士新生,本、硕、博都就读于这所学校。一路走来,感慨颇多。最早在本科的时候,我还是一枚学渣,大三大家都在思考考研or工作的时候,我压根没考虑过这件事。学渣的快乐你不懂是我亲爱的母上大人,逼着我必须考一个。大四的上半学期学院要教育实习,没有太多时间去搜集别的学校的资料,本着对本校的了解,报考了本校古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比较顺利地通过了初试、复试。上研之后,更深更广地接触到古代文学,在作课程论文的时候,慢慢痴迷于“阅读中发现问题——找资料解决问题——精心结撰论文”这个过程,觉得日后或许可以深造一下。来呀造作啊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硕导,一直鼓励我,帮我悉心改论文,引导我思考问题、挖深问题。后来也把平日写的某些课程论文进行修改后投了出去,硕士期间,共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研三也凭借这个拿到了国奖。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一度难以下手。硕导鼓励我大胆一点,写的时候就当自己是领域大佬。所以毕业论文的时候,常听的歌是毛不易《感觉自己是巨星》,我感觉自己是学术圈大佬。我本来想继续跟着硕导深造,但硕导19年并没有招生名额。他鼓励我去找一下外校的导师。于是,18年下半年我就开始了漫长而曲折的找导师的过程。考过博的都知道,文科考博找导师这个事儿跟谈恋爱也差不多。尤其是中文系的博导们,学富五车,套路最深了!给一位心仪的导师写信自荐,那你就要先把他的论文和著作看完,最好是有一些体会。给老师写的信要言之有物,又要情真意切。等待老师回信的时候,怕Ta不回,又怕Ta拒绝,柔肠百结、辗转反侧。你的内心戏真多如果有导师对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自然欢呼雀跃,那么接下来你就该在各种场合制造机会偶遇心仪导师,比如飞去他所在高校听他上课,再比如跟他的弟子打探一下他最近的行程,有没有去哪里开会,最好去旁听一下他的发言。这个偶遇的过程,要显得“天然去雕饰”,才是上上之策。不,我想考博所有的偶遇,都是你的精心设计。你以为这些就是全部了吗?不,这都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是最特别的那个。因为,绝大部分导师都是养鱼好手,你只是他鱼塘里的一条鱼。你要保证你自己是最肥美的那条,才有可能上岸。当然更常见的是,导师和学生互相放生,宛若渣男渣女。放生!?导师养了好多条鱼,你也选了好多个鱼缸。互相试探的过程,像极了“爱情”。最终我选择了北京的一位老师和本校的一位老师。本校的这位老师,本来今年也没有招生名额,但他恰好在年初申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费充足,按学校规定就可以每年都招了。都说考本校有优势,但我考博之前跟这位老师并没太多交流,老师并不眼熟我。我第一次写信过去,老师望“名”生义,还问我是不是男生。这位老师年轻有为,报考他的还挺多的。他留下“好好复习,认真准备,你们公平竞争”这样的金玉良言之后,就“深藏功与名”了。接着就开始了一边毕业论文一边考博初试的历程,学校的考博初试时间是三月份,毕业论文送盲审的时间也是这个时候。我问过这位老师上一届的博士生,给我的建议是多看老师论文,揣摩透,就没问题。但我万万没想到,今年考博老师出题一反往年,出的都是通识性质的题目,相关论文一点没考。还好有本科、硕士期间学的知识“护身”,才不至于一败涂地。这也就导致了我的初试专业课成绩并不突出,排在第二。上线的一共三位。导师后来还调侃我,怎么本校的都没考到第一,我也是有口难言。我的考博复试极具戏剧性第一,本校复试时间跟另一个学校的初试时间冲突,导致我提前要二选一。这个选择非常残酷,如果选错了,就意味着今年考博的失败。而本校的这位老师,向来以公平公正闻名,而且谨言慎行。复试之前一个礼拜叫我过去进一步了解情况,看了我发表的论文之后,说我的资质很不错。但同时也很直白地说,其他两位上线的考生,跟我的初试分差都较小,论文成果方面也一样厉害,所以要谁都很公平,主要还是看复试表现。还劝我不要放弃另一个学校的初试,尽量赶过去。听闻此言,心里一凉,想着老师这话相当于劝退了。当晚失眠好久,早上肿着眼睛爬起来给外校的那位老师写道歉信。真的也是抱了“背水一战”的心思在准备复试了。第二,复试前一天得知考第一的那个女孩子因为怕这边考不过,选择了另一所高校,这样我就少了一位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感谢好心的小姐姐!第三,复试的时候,先介绍自己,再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这个我早有准备。真正的挑战是老师们的专业提问。我硕导虽然也在场,但是为了公平,我和另一位小姐姐的面试,硕导不参与提问,也不能打分。我仔细看过博导论文这一点,可能也是他最后选择我的原因。虽然初试没用到,但是面试的时候,用老师论文里的某些观点来回答他的提问,印象分加倍。这段时间压力还是很大的,当时上午体检下午面试,特别紧张,体检查出来个心动过速。面试玩得就是心跳。完整地经过考博后,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第一,打铁还需自身硬,多看论文多读书多参加学术会议,在思考和交流中增强学术素养,拓展学术眼界。在此基础上,能多发几篇论文就更好了。其他专业不清楚,但就古代文学而言,发核心没老师带的话,基本不可能,所以多发一些普通二本学报也可以。硕导说:这个过程或多或少是个锻炼,博导最怕的就是写不出;第二,考博之前,了解导师的喜好特别有必要。比如他是喜欢论文发得多的,还是会觉得硕士生发论文是胡闹;喜欢单纯一点的应届生还是喜欢阅历多一点工作几年再考博的。不同导师间差别比较大,这也是一门玄学呐。我有一位朋友,应届生,发表论文很多,恰好碰到一个喜欢有阅历的,而且不喜欢发表论文太多的导师,复试前非常忐忑。好在报考这位老师的朋友中,仅她一人来复试了,也算有惊无险;第三,研究一下博导的研究方向,你自己的研究方向跟博导重合度越高,导师选择你的可能性就越大。本文转载自:考博圈(kaoboquan100)作者:语嫣
你对于自己的老师还有印象吗?很多同学说有。很多同学说没有。但是一说起老师,就想起了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的无私奉献。李光荣身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的教授和硕士生导师,也在一直为教育事业做奉献。一、李光荣的简历:学习经历:1982.01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期间曾分别去复旦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进修。工作经历及职务:1982.02-1996.09,在红河学院任教,1996.09-2005.12,在云南师范大学任教,2005.12-今,在西南民族大学任教,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领衔导师。主讲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中国现代作家研究》、《西南联大文学研究》、《鲁迅研究》、《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高等教育、民族文学、艺术等。二、专著:1.《季节燃起的花朵——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2.《语言文学大师风采》(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3.《西南联大文学作品选》(文献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4.《民国校园文学高峰》,台湾花木兰出版公司2013年版;5.《民国文学观念:西南联大文学例论》,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6.《西南联大与中国校园文学》,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三、论文(发表100多篇,此举20篇):1.《人物出走——曹禺戏剧艺术管窥》(《文学评论》1994年第6期);2.《曹禺:出走情结与戏剧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3期);3.《冬青文艺社及其史事辨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6期);4.《南荒文艺社——一个被历史遗落的社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6期);5.《中国现代文学的劲旅——文聚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3期);6.《闻一多在昆明的戏剧活动》(《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4期);7.《西南联大早期的文学社团》(《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3期);8.《西南联大中期的文学社团》(《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4期);9.《西南联大后期的文学社团》(《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1期);10.《高原文艺社始末及其意义》(《新文学史料》2007年第2期);11.《:汪曾祺的文学开端》(《新文学史料》2009年第1期);12.《朱自清先生在云南》(《新文学史料》2011年第3期);13.《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新文学史料》2013年第2期);14.《基希:中国报告文学的乳母》(《文学理论与批评》1998年第3期);15.《彝族歌舞与闻一多〈“九歌”古歌舞剧悬解〉》(《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16.《民族原生态歌舞首登中国现代大舞台》(《艺术评论》2010年第12期);17.《“化入树干而滋生”——论穆旦的抗战》(《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4期);18.《文学抗战的艺术呈现——论西南联大抗战文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3期);19.《西南联大文学与云南地方文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20.《论梅贻琦的美育思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10期);四、科研项目: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西南联大的艺术成就与艺术教育研究”;3.主持四川省社科基金课题“艺术的育人功能与大学生的艺术创造”。五、获奖:1.论文《人物出走——曹禺戏剧艺术管窥》1997年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论文《彝族歌舞与闻一多〈“九歌”古歌舞剧悬解〉》2004年获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论文《西南联大的后期文学社团》2009年获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作为人类的园丁,李光荣一直在文学教育事业上勤勤恳恳,未来,李光荣也将继续深耕文学教育事业,培养出更多的文学人才。
2020年11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学第三十六次研究生代表大会于理科教学楼108教室举行。大会应到会代表339人,实到321人。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北京大学研究生会第四十届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北京大学研究生会章程修订草案,选举产生了北京大学第四十一届研究生会主席团和主席。晚上,北京大学第三十六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常务代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理教108教室举行。全会应到代表52人,实到45人。全会审议并通过了研究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工作报告,公布了新一届研究生代表大会常务代表委员会委员名单,选举产生了常务代表委员会主任团和常务代表委员会主任。东北师大附中2012届毕业生王佳明成功当选研究生会主席,祝贺王佳明同学,也祝愿附中的毕业学子铭记“志存高远 学求博深”之校训,不断在自己的成长路上创造佳绩。王佳明高中毕业于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中文系2012级本科生、2016级硕士生、2019级博士生王佳明说,北大和中文系都不是完美的,但是要问我愿不愿意在这待一辈子?愿意啊!他说。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会 编辑:学校办公室
《唐文治年谱长编》(上下卷),刘桂秋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1251页,498.00元唐文治(1865-1954),著名国学大家,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光绪十八年中进士,官至清农工商部左侍郎兼署理尚书,入民国后曾任大学校长。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引来不少学者的关注,在众多研究成果中,最扎实的是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刘桂秋编撰的《唐文治年谱长编》(以下简称“年谱”,引用仅标注页码)。笔者以前喜读传记,后感读传记不如读年谱,因传记写作可避重就轻、溢美隐恶,而年谱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没有了水分,从而更少主观色彩。一般以为编年谱易,其实,“年谱编撰是最花时间最吃功夫,同时也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治学方法。研究者在学术上的真知灼见被不动声色地编织在资料的选择和铺陈中,而不像那些流行的学术明星。凭着胆子大就可以胡说八道”(陈思和,《学术年谱总序》,《东吴学术》2014年第五期)。一年谱长达一百四十三万字,如此厚重,有几大因素。一是谱主高寿;二是唐宝刀不老,耄耋之年还忙于学校管理、参政议政、著述、慈善等事务,普通人退休后就无事可记;三是作者对谱主材料“穷追不舍”,广辑史料,尽最大努力去抵近历史的真实面貌。年谱作者耗时十年,上天下地找资源,从档案馆、图书馆、数据库中发现诸多谱主未刊的佚文、函电、新闻报道及档案。当年全国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对唐文治的活动多有报道,作者借助《申报》数据库检索到三十多万字的相关内容,虽能提取文本,但准确度常打折扣,为此作者花费大量精力,比对提取版文本与影印版,以匡正错漏。民国年间,《锡报》《新无锡》也刊有唐文治的作品与活动,可这些报纸没有经过数字化处理,作者在无锡图书馆逐页翻阅老报纸,寻找可用内容,然后逐字录入。“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和“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对年谱的写作帮助甚大,作者从中找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寻找这些文献的过程是艰苦的,不仅考验作者的耐心与定力,也考验着信息搜寻能力。读罢年谱,深为作者发现资料、挖掘资料、考证资料的实力而惊叹。正是基于翔实的史料,谱主的形象丰富而立体。如唐文治在南京乡试中闯关成功。唐自订年谱对三场考试题目都有记载,作者从顾廷龙主编的《清代朱卷集成》中找到唐的考卷与阅卷者的批语收入年谱,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十八岁的唐文治的应试水平,也让读者对中国科举考试有更直接的感知。编撰年谱时,作者注重资料的全面性与平衡性。如1882年5月6日,十八岁的唐文治在家乡参加了一次“群体事件”,七十来名太仓文人来到政府大院,面呈州县领导,要求阻止基督教牧师吴虹玉来太仓购屋传教。唐文治曾记其经过。年谱除采用唐氏所记外,又搜寻到当事另一方《吴虹玉牧师自传》的相关内容(42-43页)。用两造不同的记录,让读者对事件有更全面的认知。毕竟吴虹玉声名不彰,编撰此条目时,惯常做法是引用唐文治所记,而作者编撰年谱时,会以这个人、这件事为中心,生发开来,竭尽所能地去找与之相关的资料,由是他在《近代中国》1997年第七辑找到《吴虹玉牧师自传》一文,将不同立场的两方资料都载入年谱,体现了学术研究的客观与中立。作者的发散性思维与强大的资料搜索能力,使年谱有着丰富的史料价值。如1894年,唐文治正当而立,其妻郁夫人因难产早逝,借助唐好友王清穆的《知耻斋日记》,作者呈现了唐文治的崇儒抑佛与当年的厚葬之礼:“然吾亲见所办棺木及漆工,费至八十余金,冠带衣衾之类,费至四十余金,虽事出仓皇,而未肯稍涉简率。发引之日,杠房亦费至四十金,凡可以从俗者未尝不勉力以求如礼,而止独延僧诵经一事,则决然不为。……同往夕照寺赁屋一间,为其夫人郁冰雪出殡之所,每月房金一两二钱。”(92页)一次丧葬,不仅花光了唐的积蓄,且让他债台高筑,多亏王清穆出城见了孙培元,帮唐借了“四十金”。郁夫人去世时,正值中日大战,中方一败再败,日军直逼东北,京城人心惶惶,纷纷逃离,唐文治虽在官场,但级别尚低,加之其母三寸金莲、行动不便,自身也刚丧偶,入不敷出,想要逃走,既无财力,又受母亲牵累,极为无助无奈。1894年11月1日《知耻斋日记》写道:“晨,访蔚芝,论及去留大节,我两人皆由科第窃禄于朝,际此国家有事,既不能尽一手一足之劳,稍冀图报于万一,乃以闲曹无职守为解,忍而去此,虽得性命苟延,尚何面目立于人世耶!故各以镇静不动相慰勉,死生有命,听之而已。蔚芝于《易》理有功夫,因请筮之,见其揲蓍挂扐不尽泥古法,筮毕,得大过之小过,蔚芝则谓非吉,余思驳象精微,难于窥测,非圣人其孰能与于斯。”(97页)由这段史料不难看出唐文治这位小京官在时代大潮降临时的焦虑不安,亦可得知占卜这项“基本功”在绅商界的流行。二“年谱”作为个人的编年史,一般被归入“谱牒学”与“历史学”范畴,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述史体裁。唐文治自小就喜读名人年谱:“余弱冠时,读陆稼书、汤潜庵、张杨园暨吾乡陆、陈诸先生年谱,心向往之。复读《朱子年谱》,更大好之,遂有必为圣贤之志。中年读罗罗山、胡润芝、曾涤笙、左季高诸先生年谱,志气发扬,更慨然以建功立业为事。”(97页)七十岁时,他编撰印刊了仅五万余字的《茹经先生自订年谱》,虽然简略,却为年谱长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史料。维新变法后,唐文治进入中央政府决策外层,对清末政治运作有了近距离的观察。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王朝末年,风云激荡。如义和团运动期间,唐在总理衙门当差,身处旋涡的中心、决策的前沿,他对义和团的记载与评价,与现在的主流表述多不一致;唐在商部握有许可权时,切身感受到权力的巨大含金量与官场的腐败:“(1905)正月,粤商张弼士入都,请办三水佛山铁路,并在山东开办葡萄酿酒公司。余为具奏,邀准。张濒行馈余二千金,余辞之,至于再三,张滋不悦,则严却之。其后粤商张煜南请办潮汕铁路,闽商林尔嘉请办福州银行,均馈巨金,一律峻拒。”(296页)对欣赏自己的慈禧太后,唐敬中有怨:“是年(1905),皇太后寿辰,赏大寿字一副、玉如意一柄。自署侍郎后,每遇令节,必蒙恩赐,如绸缎、普洱茶、春条等。文治每感极而叹曰:‘恩礼如此,使臣工仆仆亟拜,何若信用臣言,改良政治为愈乎?’”(305页)这也从侧面证明,慈禧善于笼络高层却缺少政治远见。1907年,当唐文治离开中枢到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即现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任职后,年谱中所见证的不再是政府的运作,而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缓慢成长:还在幼年的上海交大只有几十名教职员,许多院系领导由外国人担纲,学生所使用的专业教材都是英文版的,毕业生每年仅几十人。唐文治掌舵十三年,为交大成为世界名校夯实了基础。作为中体西用的信奉者,唐文治强调学习西洋科技,不能排外,但他认为面对外来文明的强大冲击,更要尊孔读经,“一读十三经,二读国文”。可新文化运动如日中天,四处一片“打倒孔家店”声,“废经者世奉为大功,崇拜恐后,余向者腹非之而不敢言”,唐文治认为这股反孔潮流危害甚大,造成了人心败坏,“迄乎今日,废经之效亦大可睹矣!新道德既茫无所知,而旧道德则扫地殆尽,世道至于此,人心至于此,风俗士品至于此,大可闵也。且夫我国之伦常纲纪,政教法度,具备于十三经”(唐文治,《中学国文新读本序》,《菇经堂文集二编》卷五)。然而,这套尊孔之论很不合时宜,唐文治只能在自己主政的校园里坚持读经尊孔,1917年8月27日的祀孔典礼尤为隆重:“祀孔乐章,……配以佾午,一时彬彬焉,雍雍焉,称极盛矣!”一些受新文化洗礼的学生,认为唐文治校长所为是在“开倒车”。“以侯绍裘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学生,对校内的尊孔读经表现了强烈的不满,他们高呼‘打倒孔家店!’砸烂了学校里的孔子牌位。学生们的这一行动,使唐文治感到痛心疾首,终于决定把学生领袖侯绍裘秘密开除出校。侯绍裘学业成绩优秀,作文尤为出色(曾在国文大赛得奖)。在唐文治的心目中,侯绍裘是一位有才华的优秀学生。可就是这位受过唐文治多年熏陶的学生,竟如此‘大逆不道’,他认为不开除不能维护封建礼教。”(《交通大学校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70页)1920年暑假,侯绍裘被开除,11月,唐文治毅然辞去主政了十三年的校长岗位,来到无锡创办国学专科学校。此时他五十五岁,且双目失明。三无锡国专定位于国学,相当于现在大学中文系的古典文学方向,招生时不考数理化与外语,只考四书五经方面的知识。国专学制是三年,每年招生数在三十人到九十人之间,最多时,校内有两百多名学生,教职员工二十来人。三十年间,无锡国专的毕业生不足千人,但它以“小而精”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一批人才:唐兰、王蘧常、蒋天枢、吴其昌、钱仲联、王绍曾、魏建猷、江辛眉、汤志钧、杨廷福、许威汉、曹道衡、范敬宜、冯其庸这些文史大家都是唐的弟子,他们的名字让无锡国专与大牌学校相比也并不逊色。“大凡我国的文科大学或者是综合性大学文史哲专业科系中,基本上都有无锡国专的毕业生,而且多是某一学术领域的权威、专家。在培养国学人才这点上,国专可以和任何一所专科以上大学的文史哲系相媲美。”(吴湉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229页)借助于这批学有所成的众门生,唐文治及无锡国专在消逝一个甲子后,仍为学界所关注。陈平原教授对无锡国专的办学成绩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它是传统书院现代转型的成功典范,并认为国专成功的背后有“无锡”元素,“一地学风与一地民风相勾连,无锡国专之得以成功,与当地士绅的财政支持,以及民间的文化需求大有关系。有意讲学的‘当世大儒’,非只唐文治一家;借私人讲学弘扬国粹的,也非只无锡国专一处。但只有无锡国专能够获得足够的本地生源,以及相对充裕的办学经费”(陈平原,《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以无锡国专为中心》,《学术中国》2001年第一期)。无锡国专成就了唐文治,唐文治也成就了无锡国专,唐被认为是无锡人才引进史上最成功的范例。刘桂秋先生2011年曾编撰出版《无锡国专编年事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此基础上,他对唐任无锡国专校长三十载的历史梳理得更为详备。可以说,年谱的出版,对当下的唐文治研究在文献资料方面做了较好的补充,为致力于唐文治研究的学者提供了详尽的唐文治的人生轨迹,展现了唐文治的国学教育的发展脉络。四作为当时的大儒,唐文治对儒学的信仰从未动摇过,他一生孜孜追求的便是正人心、救人命:正人心是办学、著文,让孔学深入人心;救人命则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动员有产者为灾民救急。年谱中有大量这方面的记载。为正人心,唐文治反复强调忠、孝等美德,可唐家却出了一个不孝子。1936年,唐的幼子、正担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苏州分行经理的唐庆永离家出走,独自与情人去了成都,不曾给妻子儿子写过一信一字。1938年,唐文治得知庆永在四川成都后,作了“怀古”诗五首寄去,劝庆永回家,庆永不理,仍与情人过着同居生活。(吕成冬,《唐文治家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42页)与此同时,唐文治的三个儿子全都赴美留学。这也说明,虽然唐在无锡国专强调传统教育、推崇国学,可他也赞同物质层面上中国需要向西方学习。这种中体西用的中庸思想为唐所坚持,却也在学界遭到杯葛。对此,唐的内在思想有没有张力?可惜年谱中未能呈现。这主要是因为唐的家书都遗失不存,年谱引用的资料多属印刷品,缺少未公开的日记与信函,使得唐文治的“本我”仍隐藏在冰山下。年谱中没有唐的收入记载,而唐本人1935年的自订年谱也从不披露其财产变动情况。按理说,唐在政府任职、在上海与无锡担任校长,都应有工资记录,可这一切都不存,也让年谱留下不小的遗憾。上述信息的缺席,说明《唐文治年谱长编》尚有提升空间,但在现有的条件下,作者已做了最大的努力。就笔者所知,对学问之虔诚,对名利之淡漠,对朋友之关心,无出桂秋先生之右,正如虞万里先生在序中的评价,“沉潜笃学,刊落声华,不汲汲于课题之立项,每欣欣于史实之抉发,为学多方,深造独得,尤究心于乡邦文献”。(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有这样一个人,他人生似乎是从退休开始的。这个人就是书法家赵慕鹤。在66岁退休之前,他没有什么惹人惊叹的人生经历。在古稀之年,他突然醒悟,人生开挂,经历了锤炼和创造了许多记录。赵慕鹤,1912年出生于山东金乡的地主家庭。出身于地主之家,7岁入私塾,14岁学习鸟虫体书法。之后,他经历了正常的人生,考入曲阜师范学校学习,在中学任教,读大学毕业。1948年,因出身问题,赵慕鹤从金乡一路南逃至金门, 40岁偷渡到台湾。其后,赵慕鹤一直在大学做行政工作,以此度日。1.75岁的背包客,三万元游欧洲75岁那年,赵慕鹤忍受不了退休后的无聊生活,准备去欧洲旅游,见识一下异国风采。但是对于钱不多、不通外语、年龄又大的人来说,很多朋友都劝他报一个旅游团。但是,他却不这样想。赵慕鹤说:"如果出国玩一趟要准备很久,要懂语言,要有钱,那就三辈子都出不了国了。"他背起包,自己去了欧洲。他住过青年旅社,睡公园长椅,啃干硬的面包找中餐厅解决语言问题。借宿学生家中时,他通过擦玻璃,扫地,做饭回馈。就这样,赵慕鹤用六个月的时间,仅仅花了三万元,走过英法德的许多著名的风景区,完成了欧洲之旅。2.年过八旬二考大学赵慕鹤退休后,将大陆的最小的孙子,接到台湾读书。1998年,孙子面临考大学。为鼓励孙子,他以身作则也报考了大学。由于准备不足,结果他和孙子双双落榜。他没有放弃,第二年和孙子一起复习。这次的结果非常好,孙子考上中华大学,赵慕鹤考上空中大学文化艺术系。考上大学的时候,赵慕鹤已经87岁。很多人以为,他不过是为了陪孙子,不会真的去读大学;即使读了大学,他也毕不了业。甚至有教授说:"如果你读完,我给你下跪。"赵慕鹤根本没有反驳,他用实际行动来回应。他4年间修满128个学分,达到毕业条件。2002年,91岁的赵慕鹤和孙子一起毕业,传为佳话。3.再战研究生考试,成为史上年龄最大的硕士95岁那年,赵慕鹤听说朋友的儿子考硕士。他便一起相约,经过三个月备考,顺利考上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期间,赵慕鹤严格遵守纪律,认真上课。每周上课时间,他要从高雄赶到嘉义。他早上5点起床,骑20分钟自行车到火车站,坐两个小时火车后,再搭校车到学校。他每次的作业也很优秀,他尊敬任课教师,和同学们相处融洽。98岁时,他完成关于"鸟虫体"书法硕士论文,顺利毕业,成为史上年龄最大的硕士。他的事迹让台湾人非常钦佩,马英九亲自为赵慕鹤颁发学位证。103岁时,他到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旁听。他从不迟到、不早退、不打瞌睡。晚上住宿舍,和同学们相处融洽,成为学校最美的风景。105岁时,他萌生了读博的想法,可惜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从赵慕鹤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有理想,就应该付诸实践。人生的过程不是等待,而是不断地奔走向前。充实的人生才是完满的。
不知你听说过语言大师王力先生吗?他青年时代曾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就读,师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在赵元任先生的推荐之下,1927年冬天到法国巴黎大学学习实验语音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理论 。1932年,他以毕业论文《博白方音实验录》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据说,东方学者要在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很难,几十年间东方学者在巴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只有9人,而王力正是是其中之一。归国后,先生不求功名利禄,亦不求奢华的生活,默默无言地在高等学校任教,并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因为在青少年时代靠自学广读图书古籍,具备有相当深厚的国学基础,再加上清华的经历和留学的背景,学识异常渊博,因此,他的研究方向涉及到中国语言学近乎所有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也都有其开创性的贡献,而这在中国学界又是极其罕见的。王力先生写的《博白方音实验录》曾在巴黎出版社出版。这无疑是祖国的骄傲,给中国争了光。有人问王力先生为什么不把它翻译成中文,他说:“我对这篇论文并不那么满意,所以一直没有翻译成中文”。从他的回答可知他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希望做到精益求精。最近几年我们才把这篇论文翻译成中文。这篇论文约十万字,研究的对象是王力先生的家乡方言。经王力先生研究发现他的故乡方言有十个声调,是比粤语还多一个声调。博白方言(本地称地佬话)也因王力先生而在学术界名扬天下。王力先生在语言学各方面均有建树。其代表作有《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等等。话说现在普通高等教育的《古代汉语》教材也是使用王力先生主编的版本。他是第一个明确地提出并且大声疾呼地要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古汉语词汇。 季羡林先生曾给予王力很高的评价:“中西融会,龙虫并雕。”足见这位语言学泰斗精深而渊博的学术造诣。1980年8月,《庆贺王力先生八十寿辰座谈会》在京召开,王力随同其好友叶圣陶,胡愈之,董纯才等人出席会议。他的老师,已九十岁高龄的赵元任先生专程从美国发来贺电,高度肯定了王力语言学研究的卓越贡献。1986年5月,王力先生在京逝世。北京大学中文系向他致以挽联:“大笔淋漓,茹古涵今,生前一代雕龙手;绛帐肃穆,滋兰树惠,身后三千倚马才。”这位现代汉语奠基人的精魂,将永垂青史,陪拌未来的中国学者走过更漫长而又艰巨的道路,时至今日,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1993年,王力先生老家的一所中学——广西博白县第二初级中学正式更名为王力中学。请点击输入图欢迎留言关注一起讨论。
当我在大一时定下要出国留学目标的时候,许多人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出国?”其实这是中文系出国前真的要想清楚的问题,就像中文系不是在培养作家一样,很多人认为中文系的人留学是崇洋媚外,是出国镀金,可能对于一部分人是这样,但是在我自己看来,这并非如此。一门语言背后是一个世界中文系的课程大致分为小学(文字、声韵、训诂)、思想、词章、考据等等,当时选择国内的高校就读中文系,其实也是因为中学为体,因为平时爱写作,也爱古典文化,对于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等等我更是非常感兴趣,如今做古学问的老先生很少了,由此也更感觉到抓紧学习自己民族文化的必要性。但是我并不是只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感兴趣,我也对基督教下衍生的文化感兴趣,在那个时候同样沉浸在《唐顿庄园》(英国版《情深深雨蒙蒙》)、《罗马》等历史文化剧中不可自拔,而且想想民国的知识分子哪个又不是学贯中西,徐志摩的诗至今还刻在剑桥大学校园里,为什么中文系的学生目光只能局限在国内?况且,人说一门语言背后是一个世界,诸多语言学家也是那么认为的,既然人生只有一次,我想尽力去了解更多的世界,书写更多的体验,出国又何尝不是理所当然呢。我们中文系不仅仅是在学汉语言,其实也学习很多其他内容,甚至包括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文系是一个大类,很多人以陈旧的眼光把中文系的学者看作一个只会背唐诗宋词的酸书生,这种看法显然不全面的。理想重要,但留学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除却空喊理想,仔细思考一下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就能看得更明白。在洋务运动的时候国人就想着“师夷长技以制夷”,我在这里不是说崇洋媚外或者厚此薄彼,没有哪种文化先进那种文化落后的意思。我们如今建国才70年,现代教育更是一步步从零开始构建起来的,可谓一切都算是草创初就,而反观欧洲和美国呢,事实就是他们大多数高校的建校历史比我们长。上一年QS的高等教育实力排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分别占据TOP5,而中国大陆高校虽然不差,但是却排在第8名,不是说国内的教育不好,只是说有机会去接受体验更成熟的教育体制,为什么不去?从这一点来说我在国内大学的诸多老师,甚至是我的导师也建议我出国留学的,这一点我还是非常感谢我的老师的,毕竟也算是985高校的老师,他们的眼光也更开阔和长远。你是中文系的,你出国学什么?前文也说中文系的学生也有充分的理由出国,但是我们也不能单单沉溺于学贯中西的幻想之中,出国留学我们必须要考虑好到底要学什么。我个人觉得如果是学中文系,以国文为基础的,那么最好本科是在国内读,这是因为大学本科这段时间的学习可以说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而且在国内本科我也确实遇到了许多学识渊博的老先生,这点在国外是没有的。那么我这里主要分享的还是关于Postgraate阶段的留学内容了。PG这个阶段其实包含了本科之后的硕士和博士两个项目,文科硕士基本上就叫作MA(Master of Art),除了牛剑和少部分高校有自己的传统,硕士有MLittMStMPhilMSc等等:当然这样的叫法区分一方面源于传统,一方面也体现出牛剑等一些历史高校与现代其他高校的不同,这里做一个区分:牛津MSt = 剑桥MPhil = 其他地方的MA - 1年牛津MPhil = MPhil 其他地方的MA,时间一般为两年剑桥MSt = 在职硕士,但是它的意思和牛津的那个MSt又不一样。MLitt = PhD的学习时间, 但是对于学术贡献的要求没有PhD那样严格。选校和排名那么我们还是先讲学校和专业:首先中文系大致上是会选择人文学科这个大方向的,而这个大类的QS学校排名基本上如下,可以看到英美大校基本上是占据了Top20的半壁江山。从排名上看显然Top10 里面都是欧美的天下,牛剑藤校大致上分布得也算均匀,而到了Top 20 这个阶段,亚洲的一些学校例如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香港大学,澳洲的国立大学,加州的多伦多大学也纷纷上榜了。所以这里就有了选择的空间,如果想要冲刺世界顶级的学校,那么无疑需要在英美之间做出选择,而如果更希望距离近一些,或者不乐意去英美的,但是对于学术也有要求的,可以考虑东大、澳洲国立、新加坡国立、港大这些学校。但是细分下来其实每个学校也有每个学校的突出学科,而且人文学科里面其实各类学科还是很多的。总的来说硕士项目还是有一下几个比较受欢迎的次级学科方向可以作选择的(当然也欢迎大家补充)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其实不是一个大方向,它是被划归在英语语言和文学下面的一个三级方向了,所以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只能从英语语言和文学的方向来测评学校的实力排名:其实如果是选定这个方向作为你的留学方向的话,可想而知,如果要得到好的学术资源,英美是首选,其次就是澳加,而在这里面基本上学校排名和专业排名是比较接近的,例如牛剑、斯坦福和一些藤校。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爱丁堡,这个学校其实在学校排名上并不是属于最顶尖的,但是它的英语语言和文学这个专业算得上一流。现代语言现代语言可以说囊括了很多方向,作为中文系的同学自然可以去国外学习现代语言,不过也只能深造中文,因为其他语言系包括德语、法语、西语、日语等等这些基本上也是要求本科就对此有研究的,即本专业的。从QS排名来看,现代语言的选校范围是非常广的,北大也位列Top10,而且在Top20中破天荒出现了拉美学校的影子,但是我们也是要注意的是,现代语言是依旧是一个大系,下面每种如今通用的语言都会有对应的项目。如此一来每个地域和学校都会有相对强势的语言项目,北大很有可能是中文系强,而拉美也可能是因为西语上榜。如果不能前往Top10或者至少Top20的学校学习中国语言,而且内心坚定的要选择中国现代语言中国项目的话,可能对于出国这个想法还是要重新考虑一下。教育学教育学可以说也是中文系学生比较喜欢或者乐意去选的那么一个大方向,而教育学的龙头老大自然是UCL,它的IOE教育学学院已经是不知道当了TOP1多久了。当然其他排名也可以看一下: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学这个方向,港大也算是赫赫有名,所以如果对留学预算和距离比较在意的,其实可以考虑港大作为目标学校。我个人经历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欧洲的语言环境,所以我选择的留学地区是英国。很多人都知道硕士项目是分授课型和研究型的,很多人都说授课型的比较水,研究型的才跟国内的研究生差不多,其实这可能有个误区,因为英国只要拿到硕士学位就有资格申请博士,不管你的硕士学位是授课型还是研究型的,而且英国的硕士平均的学制都是1年到1.5年。我就读的UCL,CMII(多文化交流中心学院)下属的比较文学专业,当时我们的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是这么区分的,两个硕士的学习时间是一样的,授课型会比研究型硕士多选一门课,而研究型硕士在写毕业论文是会比授课型硕士多写几千字,区别就仅此而已。而且两者我们所有拿到offer的学生都可以自己选,所以当时有学生说,既然我们交了那么多学费,来英国当然选择多听一节课,所以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了授课型硕士方向。确定好专业我便从专业排名和学校整体排名的角度选校,我基本上确定了如下几个学校:1. 冲刺OxfordCambridge2. 稳住UCL爱丁堡3. KCL曼大华威以这种方向,我又在学校的各个网站寻找相对应的比较文学或者世界文学的硕士项目,并开始根据对方项目的需要准备材料。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先提提奖学金的事情:奖学金1.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CSC)一般来说,出国的学生会寻求CSC的奖学金赞助,这个至少有一年,不过因为是政府的拨款,所以政府还是会要求你在学成之后需要回来报效祖国,毕业之后要求你在国内工作一段时间,一般来说是2年2. 各式各样的Funding搜索网站这里Funding网站还是比较多的,一般你只要输入要求,就可以找到相关大学提供的奖学金,但是一般留学要注意两点:领取奖学金的身份以及奖学金的类型。有些奖学金针对的是本国人或者欧盟国家的人,有些奖学金针对的就是海外留学生,有些奖学金针对的是不同的人种,而有些不是全奖,有些还是学生补助或者学费减免,而更有一些是学生贷款,由此需要自行分辨。当然最直接的就是直接去你要选的学校官网上看。申请要求在哪里?作为中文系的学生,准备材料可以说也是十分重要,在申请中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很多,而且不同学校要求的不同,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去了解这些大学录取要求和所需要的申请材料呢我们举牛津为例:首先我们需要进入Postgraate的页面:然而在页面下方基本上会有课程、费用以及赞助、申请方法,一般来说赞助,这里面的Fee and Funding 以及Applying to Oxford的介绍都是相对笼统的,这个时候我们直接点Course去找我们需要申请的对应的 就好了。进入Course之后基本上我们就能直接找对应的课程项目或者从学院方向去找对应的课程项目。我们直接进入如下页面,然后根据选项进行筛选这里看到世界文学这个项目,点进去界面:可以看到完整的要求和相关奖学金及费用。牛津要求的是一等或者2:1成绩以上在英语语言文学或者额外相关的学科上拿了荣誉学位的同学,而且它还给出了个参照比分。这里也说GRE这类成绩材料是不需要的,而且如果学生要转成研究型在牛津这里是同样要通过考核的。这里的英语成绩要求是higher Level,基本上也就是7.5(7.0)雅思的水平。其他关于推荐信以及CV这些则被放在了How To Apply这个栏目里,而且这里还提到了面试,确实一些好的学校会有要求面试,不过也不一定。正如牛津官方这边也说了,面试不一定会有。这里也说明了该项目不用套磁,学院会给你分配导师,不过从实际的角度来说,硕士项目的导师制度没有博士那么严格,所以申请硕士的时候套磁基本上也就被免了。当然我们综合一下,基本上学校的要求如下:学术背景类a. 成绩单b. CVPS等c. 推荐信d. 学术项目e. 论文片段(optional)2. 其他类a. 语言b. 实习成绩单不用说,在申请国外高校时985高校也是比较有优势的,因为很多国外高校针对大陆高校的不同等级给出的要求不一样。UCL就是要求985高校的学生成绩在85分以上,而211的在90分以上,而牛剑就是明确985学生也要在90分以上。我本科绩点也还行,所以能过UCL的分数线。成绩是硬件,这个除了你可以将一些不重要的选修课成绩去掉,其他也没办法,当然没有达到成绩要求的也可以申请试一试,万一考官看中你其他的方面也说不定。除了成绩,PSCV这些也不用多说,推荐信倒是值得一提,首先需要选择熟悉的老师,因为推荐信的程序比较复杂,基本上需要推荐的老师用学校的邮箱给对方学校发推荐信,如果老师跟学生不熟,而且学习表现也不怎么样,你基本上也很难要求老师帮你作推荐。在选择推荐老师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个非常熟悉你的,你在对方课上表现很好的老师,这样在写推荐信的时候老师也会写得相对生动一些,当然你也最好找一个学术地位相对高的老师,这样或许对方招生官也会对你更为重视一些。除了学术背景之外,实习当然也不是很大的问题,有研究项目或者研究院的实习经验固然好,但是如果没有也没有关系,只要实习满足对方的基本要求,自然没有什么大问题。最后就是语言,这里千万要注意,很多大学申请时不一定要先交语言成绩,语言成绩可以慢慢考,我在申请UCL的时候就是无雅申请,而且UCL也丝毫没有犹豫,一周内就下了Conditional offer,所以语言不是最关键的。不过在去就读之前还是要达到对方要求的,不然你的conditional offer就无法变成无条件offer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