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这三个专业考研的意义不大,能力比学历更重要,千万别盲目考研保健品

这三个专业考研的意义不大,能力比学历更重要,千万别盲目考研

今年我国有341万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一方面是大家对于学历的提升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导致的就业市场越来越饱和,所以不少人在本科结束后都会选择考研深造。可是自己适不适合考研,到底要不要去考研呢?这个大家一定要提前思考清楚,要知道很多专业在应聘的时候其实根本没有重视你是不是研究生文凭,而更看重你是否拥有相应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考研的意义也就不是很大了。下面这三个专业从近几年的就业市场来看,考研深造的意义真的不是很大,能力往往比学历更重要,因此这三个专业的同学千万不要盲目考研,一定要仔细思考清楚。导游专业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提升,每年选择外出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黄金周的时候总能看到各个景区爆满的情况,因此对于导游的需求量都是非常大的。我自己也非常喜欢旅游,平时很少听到导游是研究生甚至是博士毕业的,基本上都是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所以导游这个行业干得好不好,与学历真的没有多大的关系,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说话。比如你的沟通能力强不强、协调能力行不行等,都直接影响了你的收入,所以如果是能力不强的导游,即使是博士毕业肯定也不行的。财务专业财务管理相关的专业其实跟导游类似,考研的意义也不是很大,因为这专业的毕业生真正走向相应的岗位以后,会发现在大学时候所学习到的内容用处真的不是很大,而往往工作实战一段时间后,业务能力才会得到相应的提升。所以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与其花费时间在考研深造上面,不如早一点的投身就业市场,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这样才能得到更好地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在现在的就业市场来看,其实基本上都是与销售挂钩的,因此开拓市场,寻找营销机会,如果不提前进入抢占先机的话,那么又怎么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呢?而且市场营销本身就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专业,因此如果实力不强,那么学历再高也没什么用的,所以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早一点的进入就业市场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选择考研深造。

从其强梁

这三个专业,学生毕业后找工作难,考研意义也不大,一定要注意!

再过一个多月,2020年的高考就要到来了,很多准大学生在高考结束后都要面对另一大难题,那就是填报志愿。我国有上千所高校,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专业,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很容易眼花。再加上近些年来大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很多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十分困难,有些人会选择考研来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但是下面这三个专业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考研的意义也不是很大,大家一定要注意了。一、历史学专业暂且不说将来的就业前景,其实历史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专业,但是真正要学起来却比较困难。先不说国外的历史,单单是我国就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这些知识学起来真的让人非常头秃。历史学专业学生要识记的知识有很多,有些是比较有趣的历史故事,但更多的是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原因和意义,比较枯燥。很多大学都会设有考试复习周,有些老师还会给学生划重点,但是历史学的学生却没有任何重点可以画,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是重点,只要你上课不认真听讲,就很容易挂科。历史学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是在学校担任历史老师,或者是去文献馆工作,工资并不会太高,如果你想通过考研这条道路,将来找到更好的工作,也不是太现实,历史学的研究生对口工作也非常少,有些是去当历史学家,有些是从事历史类的研究,总体来说,这类人才的需求量在我国市场上所占的比例较少,考研也没有多大意义。二、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此专业在前些年属热门专业,但正是由于报考此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的人才需求量也趋向饱和。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在我国处于较低的水平,没有国外那些齐全的设备,发展条件也受到限制。再加上很多科研机构人满为患,每年只招收一小批人才,因此,这个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对口工作,即使选择考研,成功上岸,想要找到一门称心如意的工作,也并不简单。三、公共管理专业随着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我国的服务业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管理专业也越来越热门,我国有很多管理类专业,譬如说酒店管理,商务管理,但是与前两个专业相比,公共管理专业的前途则更为有限。公共管理实际上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此专业在国外比较受欢迎,并且待遇也很不错,但是就我国而言,公共管理专业较为抽象,绝大多数人感到非常陌生,即使将来考研成功,但是由于缺乏对口的岗位,很难找到工作,整体的竞争能力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提高。通过考研来提高自己的优势,固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适合考研,尤其是上面这三个专业,考研的意义并不大,你们认为呢?

恶能正之

中文系有什么用?从小镇考出来的我,一直在寻找答案

高考考场的一支笔,十八岁夏天的一班火车,把女孩从湖南小城带到北京。那时的她还没意识到这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从此,她与故乡渐远,异乡成了新的故乡。几年后,当她走出校园,才再一次意识到,从学生到社会人,从教室座位到写字楼里的工位,人生是无数转折的叠加,而她终将带着来自小城的执拗和天真,不回头地往前走着……小镇我生长在湖南西部,一个“铁路拖来的城市”。铁路系统给我家带来了所有的生活。十八岁以前,除了旅游,我就没有离开过这个方圆5公里的地方。上学简单得像上台阶——铁一幼(“铁路第一幼儿园”的简称,依此类推)、铁一小、铁一中。学校之间也挨得很近。放学后,大家从校门口走回家,经过菜市场,买几串烧烤,经过小商铺,挑一挑逛一逛,就能在三五成群同学里面,瞥见曾经的校服和未来的校服。毕业以后,我还是喜欢盯着这些校服看,看着看着就仿佛自己也穿上了。早年间,铁路还保留了集体生活遗留下来的风俗——“叫位子”。在那些对上班上学有特殊意义的时刻,比如早上的7点40和8点,中午12点,还有下午2点和5点半,铁轨深处会发出一声嘹亮而悠长的鸣笛。带着时间的命令,白色的汽柱喷涌而出,伸手拧住每个角落的耳朵,足足揪了一分钟才肯作罢。小时候我们都不看表,听到叫位子,就明白到点了。那时候,所有我熟悉的人都生活在“叫位子”的范围里。衣食住行一应俱全,甚至还囊括了一座小巧的森林公园、一个工人文化宫。直到有一天,很久没见到小姑姑,我问奶奶,她说“去广州打工了”。我没有放在心上。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再也不“叫位子”了。后来我只在电影里听到过这样的声音,老式的蒸汽火车,轧着钢轨呼啸而去。没想到有一天,铁路也带走了我。上学的时候,我语文成绩最好。只有语文,让我摆脱了“做题”的困境,成为一个能够在做题时悠哉游哉,享受文学的人。高三那一年,顺着香菱学诗的路子,我买了本《王右丞集笺注》放在教室,还让爸爸给我买了一套当时觉得卷帙浩繁的“中华经典藏书”,共61册。摆在家里顶天立地的书架中央,很是壮观。当时捧着《诗经》摇头摆尾地读着,懵懂之中体味了音韵之美。十八岁那年,我高考语文拿了全省第一。我像往常一样暗捺住激动,表情依然很矜持,好像在说:没什么大惊小怪,这就是我应得的。倒是爷爷很激动地跑到校门口,为了看我的那一行喜报,盯着头顶上重复滚动的LED灯,站了好久。暑假里,有杂志社编辑在QQ上找我约稿,想让我写点高考心得。聊着聊着,他说自己当年高考也挺厉害的,接着弹出几句话:“大学可能没你想得那么好”“身边优秀的人很多”十八岁的我内心横生一股怒气,这种过来人的语气,是在贬低我的努力。我当时想,这说明他不够努力,不够优秀,才会在一个高中毕业生面前诉苦。我从来没有想过,十八岁离开家的那一天,会是我迁徙的起点。从那一天开始,再也没有办法回到当初一家人天天生活在一起的时光。我以为我只是像上小学、初中、高中一样,上大学。我以为我只是把汽笛声拉大了点,拉响了点,坐一天一夜的火车,穿过大半个中国。我以为像只候鸟一样飞,旅途会把我的家和我梦想中的城市牵在一起。北京我本科在北京念中文系。学校是一所“双非”一本(非985非211语言类学校),但分数线比较高。做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我想去北京大学读研。北大几乎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学子都梦寐以求的地方。上了大学以后,我并没有感到不适应。我喜欢教育体系的延续——我喜欢这个专业,能做得比别人更好。而成绩好就能带给人优越感。除了学业以外,我在校内也做了很多事情,办了两年的人文学院的刊物,做了一年学生会的宣传部长。现在回想起来很有趣,学生会的层级制与社会相似,但又不同。学生会是严格按资历来进行选拔的,大一干事,大二部长,大三会长——这是一套很稳定的层级体系,很难有人能够破格,比如大一当部长。学弟学妹、学长学姐的称呼,本身就已经暗含了地位的高下。在这样一套论资排辈的层级体系里,我称心而安稳。那是2010年代,北京在我眼里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城市,这也是我后来虽然后悔本科没有选择“985、211”的学校,但从不后悔去到北京的原因。我在校外参加了许多具有启蒙意义的文化活动——电影资料馆的放映、女权主义的讨论、污水治理的参观、青年空间的聚会……整座城市散布着形形色色的关注文化与社会的人,大大小小的公共空间非常活跃。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叫蓬蒿剧场。那是我实习过两次,认识了很多现在仍保持联系的朋友的地方。每当我下地铁,匆匆穿过南锣鼓巷密集的人流,从东棉花胡同一拐弯,眼前就突然空旷。走过中央戏剧学院高耸的灰砖楼,不远处就有一面蓝色的小圆牌在静静地等着你,“蓬蒿剧场”。这是一个容纳了我心中一点理想主义的空间。在一个小小的四合院改造的剧院里,有咖啡馆,有黑匣子,有图书馆,有展厅,最棒的是有一棵槐树冲破了二层露台,四处都是黑瓦楼顶的小四合院,独有这里拥有了一把遮天蔽日的凉伞。图源 微博@蓬蒿剧场在蓬蒿实习的日子里,我接触了很多国内外剧团的戏剧。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法国艺术家,他把普普通通的塑料袋剪成小人的形状,在风扇微风的承托下,扁扁地身体被轻轻吹起,一丝丝地注入了生命。他们一点点地鼓胀起来,尝试着站立,却只能颤颤地匍匐着。当风开始加速的时候,这些彩色的小人忽然腾空,开始轻盈灵动地舞蹈。所有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你能想象那种感觉吗?舞动的肢体薄如蝉翼,一呼一吸都怕打乱他们的节奏,他们飘上去又飞下来,细微处如同露珠在草叶尖的颤抖。艺术家撑开一把巨大的伞,满意地看着这些飘浮的精灵。小人们舞动得越来越熟练,艺术家突然变得暴躁不安,他拿起剪刀,捅向这些颤抖的塑料袋,一片片撕碎了它们。全场陷入了莫名的震惊与沉默……这个黑衣男子的创造与杀戮,是上帝,还是人类?这突如其来的狂躁与暴怒,是命运,还是人性?这部剧作叫《牧神午后》,是以同名的德彪西交响乐作为配乐的。图源 lestroiscoups.fr虽然蓬蒿剧场能给我带来精神世界的富足,但实习薪水非常微薄。在民营剧场工作,没办法成为我赖以生存的职业。与此同时,我的内心对进入社会有种逃避和拒斥,也没想好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我只是很想继续读书。所以大四的时候,我选择了读研。当然,我还记得自己北京大学的梦想,可我们学校当时保研名额比较少,而且主要是保本校。当我了解到北大的录取人数当中,保研是考研的好几倍,考研的报录比又极低的时候,我放弃了。如果说保研是百米冲刺,考研几乎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想要确定一个更加可行的目标,于是选择了南京一所985大学。考研的确是一个很磨砺心志的过程。但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为了考试而考试,我需要心领神会,而不是死记硬背。我报考的是现当代文学专业。还记得当时用整个暑假翻看了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原本,也在大四上学期认认真真地修完了最后一门“六朝散文”。最后一课是考研前夕,教室里空荡荡的。下课时已是深冬的傍晚,灰白的天空衬得路边的梧桐愈发深沉。几位学生伴着老师走在路上,她问我们准备得怎么样了。我们都说挺紧张的,心里没底。老师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如果你们这样的学生都不要,他们要谁呢?”南京考研初试成绩出来了,我进了前十。复试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所在的校区非常偏远。住在校内,居然能听见后面荒山上的狗叫。这是一个很僻静的做学问的地方,但也被学校金融系的大佬鄙夷:“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方,怎么搞出真学问。”研究生三年,我陷入了一种任性读书、漫无目的的状态。比如,对延安整风感兴趣,就去阅览室翻了一个学期的《解放日报》;对冰心的女性观感兴趣,就去读《冰心全集》;对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感兴趣,就去画了个地图来还原他漂泊人生的轨迹;对英语翻译感兴趣,就去全程参与了翻译中国典籍的课程,即便是不记学分的。读研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想过工作的事情,我只是想读书。我非常想去国外看一看,但拖着拖着就错过了最佳的交换时机。后来我读《斯通纳》的时候,写下一段批注:“现在回想大学,正如这个人一样,努力但是缺少规划,缺少对规则的掌握,不会合理将自己的计划和固有的制度结合起来,达到想要的目标。埋头读书,也是一种目光短浅。”临近毕业,我在读博和工作当中纠结许久。读完博士可以在大学任教,但如今学历高度通胀,留校教书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往更低一级的学校去谋取职位。我终于还是用一套更“现实”的条框说服了自己,与其四五年后面临未知的就业市场,目前我需要一份稳定的薪水,先经济独立。那年的秋招有点兵荒马乱,中文系的就业劣势和局限是非常明显的。总结经验之后,我写了一个知乎问答:“纯文科生(文史哲等)怎么选择就业方向?”我坚信文科生有一些底层能力是与职场相通的,例如表达能力、逻辑能力,万万不能因此灰心丧气。社会当我蓦然踏出了大学校门,周边环境的逻辑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在学校里,文学便是“圣贤之书”。我仍清晰地记得,本科时有一位颇有唐代仕女气质古汉语老师,在课堂上朗声问我们:“为什么读书?”一位男生站起来,中气十足地答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老师笑而点头,告诉我们这是张载说的,并让我们诵记。然而进入社会才发现,对于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文学是一种奢侈品。周围价值观的巨大转变,让我偶尔有点丧气。但也我也质疑自己,是否因为自己所念的专业,便产生了一种自命不凡的傲气?千古文人,高山仰止。可我们这个时代,识文断句已经是每个人都会的本事,每个人都可以用键盘敲出一行朋友圈,一段微博,一个段子。即便有的人文学造诣很深,但各行各业也都有这样顶级的人物,为何文学会带给人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错觉呢?现在,我所在的行业是建筑业,跟中文系简直是两码事。在工作中用得上的技能,大多是学生会那个时候给我的经验,比如印刷常识、PPT制作这样的小事。文案工作也算是我得心应手的,对于文字的运用和风格的体会,是我这么多年的文学熏陶里提炼出来最实用的一部分。我在职场上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是建筑行业方面的知识空白。我发现,对于实际工作来讲,文字只是一种工具。只有内容够充实,文字才不会流于形式。所以,要多多学习业务知识。其次,是在职场社交方面缺乏经验。在学校里一心读书的后果就是容易对于实际生活中的人与事缺少省察,在工作中就只知道埋头做事。所以,要与外向和情商高的朋友多多沟通。当我工作快满一年的时候,“小镇做题家”这个词开始频繁出现。这并不是一个新鲜事。几年前,“学生思维”有关的话题早就在知乎上成为了热门。有意思的是,“学生思维”是一个来自于外界的负面评价。它意味着学校与社会的评价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学校要求一个人独立完成课题,导师就是唯一的上级与标准;社会要求团队合作,体系与层级之间存在很多微妙与灵活的关节。所以社会人是与学生大不相同的身份,少了学校的庇护,多了责任与繁难。“小镇做题家”不太一样,最初带有自嘲和戏谑的性质,是一种自我评价。界面文化这样解释:“他们的共性在于,高中阶段因成绩优秀而拥有的光环,在进入大学之后迅速瓦解。”前行我突然回想起,高考毕业那年,那个编辑用自身经历轻轻提点的两句话,在这里得到了应验。我在学校并没有感到多少压力,在进入社会后,高涨的房价与落户的门槛、职场的压力与同辈的竞争,让我明白,自己身在象牙塔的这些年,社会也在滚滚向前。更没有想到的是,时隔十年,曾经去广州找事做的姑姑,与在大城市打拼的我,都同样拥有了“打工”这样的时代烙印。姑姑没有上过大学,是随着那一代打工潮,随着小姐妹去的广州。而研究生毕业,留在了东部沿海大城市的我,也被冠上了“打工人”的称号。只不过不同的是,姑姑仍然可以选择回去,但我回不去了。在外求学七年的生活,让我彻底适应了大城市的便利、开放、多元、快速的生活节奏,我没有办法回到家乡,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在我离家之前,我爸不止一次焦虑地对我说:“我们家没有什么背景,只能靠你自己了。”“做题家”以“小镇”为前提的时候,就意味着这是一群从相对落后的村、镇、城里走出来,想要向上流动的学生。在《我的二本学生》里,黄灯老师有一句令人丧气的结论:“学生成长的可能性,越来越受制于家庭的溢出效应。”在这样的语境下,原生家庭成为了一种“原罪”,“小镇做题家”似乎成了“凤凰男”、“凤凰女”的另一个翻版。可如果一切已在冥冥中决定,那么个人奋斗与自我觉醒又有什么意义?如果原生家庭是“原罪”,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本是社会结构的问题?从个人层面来说,“小镇做题家”是一种不甘。早些年工作包分配的时候,学历是与社会地位、职级体系挂钩的。可现在自由竞争的就业市场,让小镇青年用十几年的努力换来的高等学历,没办法保证可以等价交换。所谓“985废物”,对于“废物”的标准是夸大的,并不是这群人无法通过工作获得报酬,无法维持生计;而是他们无法获得与“985”这个头衔相称的工作岗位和社会地位。“小镇做题家”也是如此。从学校进入社会,在两个截然不同的评价体系,从顶部向下滑落,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造成了这种有些酸楚的心理。我是一个胜负心很强的人,小时候下棋下不赢我妈,我会哭鼻子。哭到我妈都觉得诧异,为什么伤心成这个样子?因为我就是要赢,不接受自己输。我至今仍然没有改掉这个习惯,好面子,胜负心强,不大能接受批评。当然面对批评我会表现得很虚心,但内心早就筑起了防御的一道高墙——我做得够好了,错一点也再所难免。当我看到《优秀的绵羊》里这么描述精英学校里的大学生的时候,我惊叹于它的普适和准确:“我们当今的名校大学生,对成就和成功有着一种被压迫式的追求:他们都觉得自己必须要以最高效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目标,从而再接着去追逐下一个更高更伟大的目标……比它更具杀伤力的是名校生们内心的恐惧,他们害怕在他人面前示弱,担心自己成为一位众人眼中的屈服于压力的弱者,因此他们拒绝示弱。”很多时候,我会存在极度自信和极度自卑的两面。后来,我找到一个心理学的术语,叫“内向自恋情结”(Covert Narcissism)。特征有以下几点:对批评高度敏感用冷漠的敌对行为表达不满,抬高自己非常需要外界鼓励,容易自我沮丧害羞和内向的性格当我找到这些解释的时候,简直觉得每一条都在针对自己。我也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反思原生家庭对我造成的影响。我自己性格的很多细节,都烙印在童年不愉快的回忆里。但我也最终意识到,如果我不走出这个阴影,我将把自己永远地困在过去,在回溯过往、自我反思当中陷入无尽的循环。我丢失了此时此刻真正的自己。所以,这是一个小镇做题家的自白,也是一个小镇做题家的觉醒。小镇与做题都是往事,我们面临的是更加多变而戏剧性的未来。我想要找到自我身上因为环境改变、自我觉醒而产生的最新最有创造力的那一部分,这一部分是我最有力量、最能改变人生的那一部分。我要继续往前走了,你呢?本文作者:云使。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来自于Pexels。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镇做题家”

农学家

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要不要考研?读研的意义有多大?

我是原创作者杨杨精彩说世界,跟大家一起探讨当代教育。很多大学生在大三的时候都面临着一个选择,是就业还是考研,那么读研的意义是什么呢?小编认为选择读研的同学目的不外乎以下几个:首先,是真正的热爱科研。凭借着对学习的热爱,考研、读研对个体来说都不是太大的难事吧!其次,读研对于有的人来说,意义在于将来有机会找到一个好工作,起点会更高一些,相对会轻松一些。然后,还有一部分同学是为了扩大交友圈、提升自己的朋友质量。的确一个人的工作环境和学历,决定了所接触的同伴,当你研究生毕业能够进入一个更好的公司后接触到的也是比较高端的人才,这样你就可以拥有一个相当不错的人际圈,同时拥有你所从事行业的强大的人脉资源,凭借着这些人脉可以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可能会减轻许多阻力。最后,还有一些同学就是单纯的为了文凭而选择考研,虽说提升学历不一定能提升自己未来的竞争力,也未必能够提升个人魅力,但这也不失为最好的提升方式之一。通过其他途径提升自己固然可以,但风险要比提升学历这个途径难得多、慢得多。也有一部分单纯是因为喜欢校园生活的,想多享受两三年的学生时光。那么就不要抱怨自己的选择,去听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吃食堂最爱吃的饭。小编觉得读研很重要,可以说对我们将来的发展很重要。因为小编本科学历只是个普通的二本院校,参加校园招聘会时发现,前来招聘的的公司都是本地的一些小企业,实习工资一般都在两千块钱左右,即便转正之后加上全勤、绩效也只能拿到3000左右。预想到就目前的消费状态,挣这点工资一年到头根本剩不下多少,仅仅能够满足自己吃住花销,别提攒钱和给父母钱了!所以就二本普通院校毕业生来说,毕业之后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很难。甚至于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了辞职读研,比如说小编大学时的室友,当初在北京培训做软件,实习工资也就是两千多,后来一个月大概能拿到一万的月薪。在还没有走入社会的小编来看都属于很羡慕、很不错的工资了,但是室友告诉小编,公司的员工如果是研究生毕业的话,月薪能拿到20~30万的年薪,读不读研差距还是挺明显的。小编因为对自己的定位很客观,也认识到了读研的意义以及对以后发展得重要性。通过努力考上研究生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真的哭了,不是因为兴奋,而是感谢自己那一年的付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生毕业那年顺利的被老家的一所二本院校录取,成为了一名大学讲师。而招聘章程说的很清楚,所招老师必须是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生或211高校的博士生,因此深刻的感受到了读研的意义,凭借着学历找到了一份悠闲自在的工作。最后小编觉得读研最大的意义就是那份不甘平庸不愿碌碌无为随波逐流的强者之心,读研也好,就业也罢,最主要的是你要有自己的想法。这其实就是理财界所讲的投资,只不过你投资的是你自己。如果你在大学的时候还犹豫不绝,那就换个角度想:其实自己也不一定非要读研啊,也可以通过生活中其他途径提升自己,或者有时间读个在职也行,毕竟现在的研究生考试取消了年龄的限制。所以,读研的意义就是不甘平庸。只要你能在工作中让自己持续的进步,不断的提升自己,那么你一直都是研究生!本文是杨杨精彩说世界的个人观点,感谢大家的阅读。声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欢迎关注杨杨精彩说世界,我们一起关注教育,关爱祖国的花朵

黑水晶

我至今都没后悔过做出了跨考的这个决定

昨天考研群里有一个同学问到:突然不明白学这个专业的意义是什么?我很世俗地回答了一句:因为我所有的喜悦与荣誉都是它给我的。不经意间考研已经过去了快一个多月,我依旧坐在自习室的同一个位置,只不过手中的肖秀荣徐涛换成了穆旦的诗集,窗外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枝桠给诗八首那一页点缀了许多奇妙的光影,这也让我有点恍惚,第一次坐在这里的时候窗外还是蓊郁的绿色啊。1说到学中文是我的理想这一点儿也不为过,初中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唐诗宋词,诗经楚辞,别人的早读在背英语,背文综,我的早读却是在读一些根本就不会考到的诗,不过那真的是我兵荒马乱的高三的唯一乐趣。理所当然的高考志愿报了某985的中文系,还填得不服从调剂。可是命运就是这么爱捉弄人,当别人都开开心心的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收到的却是一个滑档了的电话,家里的人大概也没想到文科比一本线高八九十分的我会沦落到没有学上的地步,倔强的我选择了复读,那一年的心酸与不甘想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吧。第二年也没有考得特别好,考上了一所普通的985,最具有戏剧性的是依旧没有考上中文系。而且都是因为英语这同一个原因,有时候就在想,要是英语再多考那么几分会不会就不是现在的境遇.后来大学因为英语不好没转成专业,因为英语不好没能通过夏令营,这次考研的英语好像也不也么好,但是不论结果如何,我至今都没后悔过做出了跨考的这个决定。2三月份买了专业课本,一共有十九本,古代、现代、当代、外国文学,语言学、文艺学、文学评论。看古代文学与背诗是让人快乐的,可是晦涩难懂的语言学与文艺学让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人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煎熬。还有五分之一单词都不认识的英语阅读更是让人头疼。中间又经历了换学校,保研失败,自己找房子搬出去……这些更是折磨的我心力交瘁,头发大把大把的掉,眼镜的度数半年涨了一百五十度,有一段时间根本不想看镜子里的自己,也不想让同学碰见……每天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自习,一个人回住的地方,唯一的交流就是在食堂打饭的时候和阿姨说几句话,有坏情绪也不想找朋友说,因为她们忙,更不想找家里人说,以至于后来家里人给我打电话的时候都说,我们家孩子就是心态好。而我自己呢,高考为了自己的执念失败了一次,所以格外害怕失败,每天都在压力与痛苦之间挣扎,记得很清楚有天晚上回到住的地方,背着背着书就哭出声来,那天在日记里写下:不敢看今天几号,也不想知道,我真的孤独的快要死掉了,好希望有人可以和我说说话或者给我一个拥抱,好希望溺在水中的我可以有一根稻草,好希望在我最暗淡的时光里能有一束光…不过这个小小的愿望也算是实现了吧,每天早上给我打招呼的自习室叔叔,楼道背书认识以后经常互相投喂食物的研友们,鼓励我坚持自己梦想的中文系老师,当然还有住在我对面的那个声音好听的男孩,虽然只是顺路走了两三回,留了联系方式后唯一的交流也仅仅是在没拿钥匙的时候请对方帮忙开下门,但他不知道的是,因为那两天的美妙早上,让一个女孩开心了好多天……3最后的那一两个周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打乱了复习计划,导致一小门专业课有一半都没有看完,那时候想过放弃,考试的那两天晚上就睡了四个多小时,焦虑得睡不着在30楼的阳台上吹冷风,背书也背不进去,当时给朋友半夜打电话哭着说,我真的付出太多太多了,我不想因为其他的原因而不是我自己不努力而导致的复习不完。当然最后也没有大家期待的华丽逆袭,那几十分的专业课确实没能背完,但是随着五点哨声的响起,这半年多的生活也随之落幕了,考完试的那天下午很冷,蓬头垢面的自己走在大街上想着明天要干什么,一觉睡到自然醒?去看电影?去吃好吃的?一瞬间恍了神,就这么的结束了吗?开始的时候还给朋友发消息抱怨要是前三科考的也不好我也不会这么的不甘心,后来回到住的地方看到一地的书,自己有什么可抱怨的呢,不论结果如何,我已经对我自己很满意了,我也依旧会坚定自己的执念。因为我知道,自己是发自内心喜欢它的。最后还是要感谢这半年多的时光,让我认识了最好的自己和最好的你们。人世很长,未来可期!

天无私覆

考研结束之后,大多数考生都明白了这些,比考研成功更有意义!

经验和教训历来都是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说,考研复习的经验和教训、初试应考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复试准备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是每年考研学生迫切希望得到的。因为当掌握了这些考研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时,或许我们的考研之路将会更加的顺利,更加的有希望。而对于每年考研经验的分享者,很多在读硕士研究生学姐都感叹,当考研结束之后,绝大多数考生都明白了这些道理,比考研成功更有意义和价值。可能每年新一届的考生更多的是希望自己打探到考研复习的窍门和捷径,这样自己就能够更轻松一些,但事实上每年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学姐学长,没有一个是轻轻松松的就拿到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更为重要的是当考研成功之后,他们的经验绝对不是帮助考生能够更加轻松的通过考试,更不会给每年的考生提供怎样的考研复习捷径,因为这些都是不存在的,他们能够给考生提供的更多的是考研复习的观念,但基础还是建立在考生努力和辛苦的基础上。所以,对于每年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学生来说,或许你应该认真地去领悟研究生学姐的这些经验教训,它所起到的作用将是不可限量的:1.自认为十拿九稳的科目,却成为了最掉链子的科目参加考试的学生每一位都有自己的优势科目,有的考生英语水平高,有的考生政治水平高,但同时每一位考生都有自己的劣势,有的是数学解题能力不理想,有的是专业课知识点容易忘记等。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考生都会集中自己最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弥补自己的短板,使之能够和自己的长板达到同样的高度。这样做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很多的考生却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长板慢慢的磨平,慢慢的降为短板了,更为重要的是考生自己却并没有发现,因为他们更多的是沉浸在短板的弥补,一旦到了考场才发现自己当初引以为傲的优势科目,发挥很一般,完全没有给自己的整体成绩带来积极作用。2.努力、拼搏的路程中,最靠得住的人只有自己都说考研之所以难,更多的是因为难于坚持,难于熬到头,或许很多没有经历过考研的学生对其并不是很赞同,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只不过在谈到坚持这个话题时,相信所有曾经多的考研人都明白在自己努力和拼搏的路程中,最靠得住的人只有自己,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独立去完成,当你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时,或许从你寄托开始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这件事情必然要流产,必然不可能成功。尤其是在考研复习这漫长的时间中,只有学会自己鼓励自己,自己相信自己,将所有必做的事情都尽可能的做到亲力亲为,而不是想方设法通过某些途径给自己节省时间和精力,给自己创造更多惬意的空间,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时,你才能够真正掌握考研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保障自己复习的顺利进行。所以,当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刻开始,请一定要明白接下来的这一年时间中,你的所有努力,你的所有辛苦都将是你自己一人承担,你所遇到的任何事情,你只能是自己去高效完成,不要指望通过他人的帮助来实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有时还会事与愿违。总之,每一年考研学生最终追求的是考研成功,追求的是一战成功,但在成功之中还隐藏着这些比成功更重要的经验,而且这些经验不仅仅适合于考研复习这一时间段,更重要的是其适合我们之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才是最重要的考研经验分享。

鹤无双

第二学位扩招,考研失败同学有必要报考吗?意义并不大

教育部宣布扩招了第二学士学位,考研失败的同学有必要修吗?在我看来,只要转行意愿不是特别强烈,没有必要报考第二学士学位。教育部宣布了今年第二学位扩招,具体的报考条件如下:1.今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2.本科毕业三年内及往届暂未就业的毕业生;3.重点照顾以下几个专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大数据、生物与医药、养老护理等。从报考条件来看,应届毕业生完全有条件报考,为何我不推荐报考呢?有以下原因:1.考研与双学位不同,考研是提升学历,第二学位是增加技能今年考研已经失败,那就说明有一颗升学的心,希望拿到更高的学历。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考研失败只是暂时的,若考研失败后就去报考第二学位,不仅会浪费自己的时间,甚至自己不能接受最后的结果。考研的本质是到更好的学校学习,拿到更好的学位,更高的学历,研究生毕业和本科毕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企业也更希望招到研究生学历的人才。第二学士学位说到底还是本科学历,虽然拥有第二学位,在找工作的时候有一定的优势,但相较于研究生学历而言,竞争力并不强。在考研失败之后,大可先就业,在就业的时候选择二战,或者直接毕业就开始考研复习,通过调查发现,考研二战的成功几率比一战要高出30%。因此,我并不建议考研失败的同学报考第二学士学位。2.第二学士学位扩招,本质上是缓解就业压力在今年发生的突发情况之后,我国的经济局势一直不太好,各行业失业率在上升,在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了6.8%。缓解就业压力有两种办法:1.减小就业人员;2.增加就业岗位。然而,就今年的经济局势而言,增加就业岗位非常难,所以减小就业人数成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教育部此前提出,今年的本科、研究生招生计划将会扩大,现在又提出已毕业学生可以报考双学位,这种种措施都在为社会减少就业人员,通过这种办法减小社会就业压力。报考第二学士学位也有一定的优势,就是在毕业之后拥有更多的专业技能,这可以增加自己就业时候的竞争力。但第二学士学位报考人数增多之后,同样也会在几年后加大社会的就业压力。与其在修了第二学士学位之后依然与本科生竞争,倒不如考取研究生,加大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结语:第二学士学位报考条件放宽,对于转行的朋友来说是一件喜事,但对于考研失败的同学来说,没有必要选择第二学士学位。

恢诡谲怪

文学考研题如何回答?北大中文系422分学姐分享经验 不会也能得分

在考研中,最让人头疼的是那些文学性大题,无论是分析、名词解释还是简答,如果背过还好,没背过,基本上就要凉凉的节奏了,因为一道分析题的分值是20分,丢掉一个还拿什么考呢?但是每年的文学考研题中都会出一两道不在"编内“的题,这该怎么办呢?别急,北大中文系422分学姐说,即便是遇到没背过的大题,但只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一样能够得分,下面我就将技巧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用。因为每道题的问法不一样,答题方法也不一样,我们以这道2018年某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题为例进行回答。问题:鲁迅曾经评论《红楼梦》是在思想和写法上都冲破了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试谈谈你的理解。首先,我们从问题中得知,这道题主要回答的是《红楼梦》在思想和写作手法上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不同,那么,我们应该先回忆一下,传统才子佳人小说在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上的特点是什么。如果不知道的话,这里就用到了联想法。可以联想一下古代的那些有名的才子佳人小说,比如《西厢记》、《倩女幽魂》等,这些小说在内容上,只是简单的描述了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在写作上,除了语言优美,生动形象,也没有太多出奇之处。知道了传统才子佳人的特点之后,要回答的是《红楼梦》与它们有什么不同,那么此时此刻,就要回忆《红楼梦》在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上的特点,如果记得的话,将这些点清晰的列在草稿上。不记得的话,照样使用联想法回忆。第一,先从《红楼梦》的性质进行回忆,大家都知道《红楼梦》是一部批判封建社会的小说,这在性质上就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不一样。第二,再从《红楼梦》的内容上进行回忆,《红楼梦》不仅讲述了才子佳人之间的爱情,还有阶级、官僚、建筑、饮食、医药、民俗等方面的详细描写,这是传统才子佳人小说也不能比的。第三,《红楼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看完就让人忘不掉,性格十分的鲜明,像泼辣的王熙凤,睿智的探春,圆滑的宝钗等,这种写作手法比传统小说也更胜一筹。第四,《红楼梦》有众多的心理描写,像林黛玉写《秋风秋雨词》的时候,宝钗偷听小红和坠儿说话的时候,这些也是才子佳人小说没有。第五,《红楼梦》中有很多地方都暗示着人物的结局,除了判词,它们元宵节所作的谜语谜底也都是,这在传统才子佳人小说中也是没有的。这样,一一对比下来,就知道《红楼梦》在思想和写法上与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不同的地方。此外,还要告诉你的是,虽然题面上说的是,从内容、写作两大方面来说,但是内容上又可以分为好几个小点,所以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标好序号,做到简约明了。

色空

2020考研:一则二本跨专业考厦大中文系经验贴分享!

考研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困难,但对每一个真正用心经历的人来说或许是一次重生。我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带给你们一些有用的帮助。预备阶段:一、关于考哪个学校,选择哪个专业我建议你认真衡量,去想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未来就业机会和前景,还是生活环境,或者一个硕士的学历,考研是人生一个很好的机遇和向上的平台,他对人生不能说有决定性作用,但确实有着重要意义,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为以后的生活多积攒一些努力,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考研的真正目标是什么,再来选择地区、学校、专业。二、确定了学校和专业之后,一定要广泛的搜集学校信息,从报录比到分数线,最好能够看到学校真题,这样你可以大概知道这个学校的考试题是否适合你的思维,对你来说是不是更容易回答,报录信息,分数线等等网上都可以找到。三、通过自己意愿和搜集到的信息确定自己报考的专业后,一定要从厦大官网上找考研参考书目,如果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参考下其它相关书籍。备考阶段:第一阶段:我大概是在17年十月就开始进行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看书,了解书有多少章节,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以《中国文学史》为例子,每一章又都会有小标题,在第一轮看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小标题,小标题对于提示本章主要内容有很大作用,对每章主要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后,在看到后面内容时会联想到之前内容,知识更容易衔接,对后期背书有很大帮助。第二阶段:18年四月开始就已经开始背书。《中国古代史》:是直接背了配套的辅导书,但要注意的是《中国文学史》一共有八编,每一编都会有绪论,绪论一定要背,近几年来厦大常从绪论里出题,13年出过文学与经学双向互动、魏晋南北朝发展历程;14年明代俗文学发展与文学特性认识的变化;18年宋词兴盛原因。除此之外《中国文学史》里的小标题一定!要注意,很多时候厦大的题目都倾向于用小标题直接作考题,不过虽然文学史内容多,但厦大不必重点,一定要好好研究真题,近年考过的真题可能不会考,但是考过的人物、时代、或者与以往考题有相似之处的知识点会考,仔细分析真题会发现考试的偏重点,比如人物、作品艺术成就或价值、文学作品等,也会发现朝代里,汉、唐、宋、明考过的题目很多,也很少会连着考一个朝代,但也有例外,比如去年和今年都考了宋朝。现当代文学:现代文学考题又难又偏,有一点不方便的就是现当代文学没有小标题作提示,所以要自己把握内容和重点。现当代文学建议同时参照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可以弥补一下朱栋霖版现当代文学史中遗漏的内容,此外个人认为对现当代文学的把握,最主要还是要依据真题,根据真题分析现当代文学史中最重主要的内容,如对比真题会发现鲁迅先生一直是考试重点、小说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而言也更受重视,新感觉派小说、新历史小说等等都格外重要。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的题目经常出人意料,比如今年简答题就是“垮掉的一代”,对于外国文学史的复习要比任何一个科目都要细致,每一个细小的细节都可能变成考题。可以参考真题猜测考试的重点时代,流派和内容,但一定不要侥幸,一定要细致复习。对于真题的分析,可以给予参考的如对比真题会发现,近年考试开始重视文学流派,如今年考了浪漫主义文学,之前考了批判现实主义,俄国文学、苏联文学、20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也经常被用来考试如《第二十二条军规》、“垮掉的一代”、《等待戈多》等。友情提示一点,鉴于厦大喜欢从0几年的题目里出题,莎士比亚在0几年多次考过,而现在好多年没有考过所以可以给予一定关注。语言学:跟其他语言学专业比,701的语言类题目更常出一些能作为论述题的大知识点,考点也更加基础,《现代汉语》参照真题我重点看了上册,其中词汇、文字考的频率更高,《语言学概论》对照着辅导书和从学姐那里买来的题库背了背,只有最后一章做了笔记。而《古代汉语》对应的翻译其实没有那么难,保持翻译的敏感度就好,也可以休息的时候用《太平广记》一类的书练练手感。802《文学理论》:先看了一遍,当然只是看根本就不够,要弄清楚每一章节内容,有的时候一章就可以出成一道题,此外课后题也要给予重视,课后题中的名词解释,问答都可能在考试中原题出现。文学理论我建议自己要看一遍弄清每一章逻辑关系,然后根据课后题尝试自己梳理笔记,这样再次与学姐笔记或者其它辅导书对比时,既可以补充自己的笔记,也不至于在没有把知识点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情况下,机械的背诵别人的笔记。对于真题,文学理论经常会出相似的或者几年之前出过的知识点,而最后80分的文学评论我是听了学姐卖的文学评论课程,对于文学评论的立题和评论方式也有一定启发,除此之外也可以多看些文学评论类的杂志,或者平时限时练练手。近些年来厦大的文学评论开始偏重于散文、随笔类,如今年叔本华美学随笔《论文学》、之前的《忠义水浒传序》等美学:美学太难看懂,是直接买了学姐笔记来背,同时也看了易中天的《破门而入》帮助理解。总体来说美学的题基本上都考的是重要人物或者重要观点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黑格尔都是重点,具体的可以参照真题来决定复习的重点。第三阶段11月---12月这一个阶段分析了厦大考试的重点与出题规律外,我只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来练习掌控时间,和答题技巧,之后主要还是背书,只不过背书开始有了侧重点,【有一点要注意哦!虽然猜到考过的题再考的几率很小,但我还是会背!也还会背其它不像重点的知识点,只不过不再是强求精准!】这一时期背书我通常是背一个朝代或者时代,然后第二天复习前一天内容并重新再背新内容。11月-12月具体时间安排是:7:00-8:00:古代文学(昨天朝代+今天)8:00-9:00:现当代(昨天时代+今天)9.00--10.00外国文学(昨天两个时代+今天)11.00-12.00文学理论(昨天三章+今天三章)13.30--14.00美学14.00---17.00英语17.00--19.00政治19.00--20.00语言20.00--21.00复习到了后期基本就是古代文学一次性过两个朝代,现当代两个时代,文学理论五章等等。最最最最重要:1、每个人的记忆力和习惯不一样,所以时间要根据自己习惯调整哦2、每一门课程都要踏踏实实背书,不要自己押题,分析真题和押题是不一样的,分析真题只是为了确定哪个重点背,而不是哪个不用背~~对于真题的分析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的分析只能作为参考,一定要好好背书,自己琢磨!3、考研都很难,但一定保持好的心态,慌了,累了就休息休息,不要强迫自己,这样大脑可能会拒绝学习的。公共课:我公共课考的并不好,所以也不敢怎么传经验,但是考虫的课可以考虑,肖秀荣的“圣经”就不用多说了。考研很累,我很幸运自己有足够的动机,也非常感激有一个能和我一起考研的伙伴,如果没有她的鼓励和陪伴我想我的考研之路会非常难熬,我希望每一个考研的小伙伴都能成功,也祝愿每一个我身边的考研人能一帆风顺。

聚则为生

为何研究生导师会排斥年龄大的考生?30岁以后再考研还有用吗?

为何研究生导师会排斥年龄大的考生?30岁以后再考研还有用吗?如今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往届生考研的比例逐年升高,其中不乏一些大龄考生。很多往届考生在考研复试的时候因为年龄的缘故被不少导师责难,甚至在同等水平的条件下,导师会优先考虑应届生。那么,为何研究生导师会排斥年龄大的考生呢?年龄超过30岁的人考研还有用吗?为何不建议超过30岁再考研?不仅仅是研究生导师会排斥大龄考生!有人会问:30岁有资格考研吗?现在研究生报名已经取消了年龄限制,即使你符合报考条件,即使年过花甲也可以考研。只不过不建议30岁以上的人考研,却不仅仅是研究生导师会排斥大龄考生!有网友咨询小水,自己已经30岁了,打算考研,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又担心自己读研出来无用。年龄超过三十岁,适不适合考研看具体情况,一般来说不适合考研,主要是针对研究生录取和做学术研究这块。而读研却很有用,无论你年龄大小,最起码高学历就比别人多了很多竞争力!30岁是而立之年,无论是男女,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不小。成家与否?经济基础是否无忧?考研的初衷?全日制研究生还是在职研究生?在研究生导师层面来讲,他们更愿意录取那些年轻人。年龄小的,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可塑性强,专业基础牢固,有精力和体力做学术研究。而30岁,年龄有点大,人的体力和精力跟不上,工作年限多了,基础知识早已忘却。再加上往届生基本上接触社会较多,也不便于管理,很多人功利性考研的又多,所以研究生导师更偏向于要年龄小的,特别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在生活层面,30岁的时候考研,你就要面对家人的不理解,还得挤出来时间复习,确定自己的读研目标,这都是很难的事情。如果有家庭,还得承担家庭的责任。如果有工作,还得想清楚是在职考研还是辞职考研。辞职考研又该如何处理,在职考研又得如何努力?所以说理想虽好,但是现实很骨感。不过,也有一些大毅力的人选择辞职考研,考上了985名校,改变了命运。但这毕竟是少数人,而更多的人在30岁以后,并不适合再读研了,他们更多的是为生活所累,对学术研究早已没了热情,也很难做出成绩来。46岁也可以成功读研?考研路上的成功只给那些有梦想和愿意努力的人!世事无绝对,虽然不建议年龄超过30岁的人考研,毕竟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都已经不适合读研了。但是也有不少超过30岁的人成功读研的!今年一位福州的姐姐以46岁的年龄成功读研,这其中不仅来源于她家庭的支持,还有她朋友的鼓励和帮助。这位姐姐报考的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古典文献学专业,而且今年只有她一个人上线,其他的缺额考生都是从其他专业和学校调剂过来的。因为她工作过,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读研为了什么,所以目标明确,知道如何努力和坚持,也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读研机会。导师们虽然会介意往届生的年龄,但是并不绝对,因为往届生有其优点,即使年龄很大,只要不断探索专业的方向和深入研究,也一样会被导师看重的!你觉得往届生考研和应届生考研哪个更有优势呢?如果你年龄超过30岁,但是学历很低,你会考虑读研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