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不了解韩国的中文博士项目,那么你可能真的out了。以前一提到去韩国读博,首先我们要考虑的就是要再学一门小语种,觉得很麻烦,也很浪费时间。但是现在以中文授课的博士项目就在眼前,如果不仅仅抓住的话,那就真的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小金今天先针对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给大家科普一下我们的韩国中文博士项目。1.大家最最关心的就是在韩国读完这个中文博士项目,回到中国学历能得到认可吗?答:认可,并且可以做中国教育部的认证。(以下是大真大学博士项目的毕业证书以及中国教留服中心给予的认证)2.韩国的博士需要读几年才可以毕业呢?有没有假期的博士课程呢?答:韩国的博士需要三年可以完成。没有假期的博士课程。也没有兼职博士。我们申请的韩国博士项目是正规的全日制博士项目。3.申请韩国中文博士项目,需要什么条件呢?答:双证硕士或者单证硕士, 但是必须要有硕士学位证书才可申请韩国博士留学。就是说国内和国外一些只有硕士学位证书的学生也可以申请此项目。4.韩国中文博士项目都有什么特点呢?答:1、 教育水准高, 文凭含金量高;2、 打工机会多, 就业前景广阔;3、 零语言基础,课中配有中英文翻译;4、 申请手续快捷,100%留学签证率;5、 自由选择专业,轻松入读知名大学;6、 授课和学习过程严格认真,轻松结课, 顺利毕业;7、 留学距离近, 学习生活环境舒适,留学费用低。5.韩国中文博士项目学费贵吗?答:费用如下图。更多留学小知识,快来私信吧!专业留学规划师为你提供专业留学服务,为你的留学之路助力!
韩国全州大学中文硕博项目全州大学的研究生院,为中国留学生量身定做中文授课或中文助教硕博课程,其中,教育管理博士课程为纯中文授课,其他硕博专业采取1对1导师制,优秀的师资阵容培养出具备高度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专业涵盖:教育学,经营学,金融保险学,旅游服务经营学,酒店经营学,游戏/动画,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智能媒体,电影/广播,设计等领域。全州大学优势-运营国家级研究所 (碳素研究所, 韩国古典学研究所, 文化产业研究所)- 获得教育部 ‘大学体制改革评价最优秀(A等级)’奖- 被选定为教育部 大学基本能力诊断A等级- 中央日报 大学评价 湖南地区 私立大学 排名第一- 连续8年被选定为创业领头大学 培养产业 - 被选定为教育部 产学合作领头大学(LINC)培育事业 - 被选定为教育部 第四次产业革命核心领头大学 (全北地区唯一)- 连续3年被选定为教育国际化力量认证大学 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育博士课程采用中文授课,其他学科硕博均采用韩国语授课,因入学以及毕业均无语言等级要求,所以除教育博士课程外,其他专业均配备中文助教,采取中文翻译、课件汉化等方式便于学生学习。学习过程毕业标准申请及材料要求博士课程需申请人持有硕士以上学位,硕士课程需申请人持有学士以上学位,且本科阶段必须为全日制本科。经建大留学审核后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面试,每年5月6月及11月12月为材料提交时间,面试时间统一通知。私我留联系项目优势中文或中文字幕授课,入学以及均无语言要求时间短,好毕业,硕博课程均为两年时间论文要求低,国内发表即可,无期刊要求国内前置课程强化韩国语,侧重韩国语应用总费用低,同类项目中费用占据明显优势专业设置齐全,各学科均可通过建大留学申请通过建大留学可确保面试通过及后续跟踪服务认证无忧,回国享受海归人才待遇End你也面临选择困难?你也对未来感到一片茫然?不要疑惑,无需徘徊建大留学刘老师专业的本科和硕博申请导师团队拥有多年的留学经验为你指点迷津,排忧解难!
最近咨询教育学博士的同学很多,小编特别为大家整理出马来西亚教育学博士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01博特拉大学1.学校介绍: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UPM)是马来西亚顶尖的大学之一,也是全马来西亚五所领先的研究型大学之一,2020 年全球综合排名第 159 位,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第106位;教育专业文凭被美国所承认,在 UPM 教育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在美国任何一所学校任教。作为专业的高等教育学府,博特拉大学提供了很广泛的可供选择的专业课程和良好的学习环境。2.专业推荐:教育研究学院专业众多,包括:课程与指导/指导与咨询/体育科学/健康教育与传媒/语言/人力资源发展/人力资源开发/马来语第一语言教育/英语第二外语教育/技术与职业教育/道德教育/教育科技社会学教育/拓展教育/体育教育/马来文学教育/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等。3.语言要求:雅思6.0,如无语言成绩可申请就读学校语言课程4.毕业难度:博士较难(可选择参加学校辅导项目,降低毕业难度)5.学费预估:博士约7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常驻马来西亚时间不少于9个月注意:【博士】a.申请人应拥有硕士学位,相关专业最低成绩为B-;b.具有优秀的学士学位(没有硕士学位也可申请),最低CGPA3.75(需原毕业院校提供GPA的证明和阐明GPA的计算方法);c.语言要求雅思6.0分(也可入校修读语言课程)02 世纪大学1.学校介绍:世纪大学成立于1977年,拥有40年的教学经验,是由SEGi International Bhd拥有及管理。全马共有5所院校,在校生超过2万8千名学生,其中有5千多名留学生。课程多元化(包括证书、专科文凭、本科、硕士、博士课程等), 获得马来西亚教育部和国家学术鉴定机构MQA的认可,2013年马来西亚高教部的特别评估(SETARA)被评为五级(优秀);在MyQUEST(2014-2015)被评为6星级大学;是中国教育部首批海外认证院校(资质可查询教育部官网www.jsj.e.cn)。拥有来自各国的合作伙伴大学,包括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来自世界超过80多个国家的学生在此求学。2.推荐专业:教育学哲学博士(专业简介:教育学哲学博士是专为想要在专业发展领域或学术界担任领袖的教师量身打造的课程,以科研为主。该专业的课程安排为第一学年主要是高级定量研究方法、高级定性研究方法、研究计划与研讨会、研究与论文,第二、第三学年主要为研究与论文。)3.语言要求:雅思6.0,全程协助班可提供语言协助4.毕业难度:一般5.学费预估:博士约19.8万人民币(全程协助班/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03吉隆坡建设大学1.学校介绍:吉隆坡建设大学 (Infrastructure University Kuala Lumpur) 是一所全方位综合性大学。秉持着高素质的教学与研究理念,于2013年被马来西亚国家学术鉴定机构(MQA)评定为马来西亚五星级大学,这项荣誉不仅肯定了建大的课程品质,也高度认可了建大多年来的积极发展成果。此外,该校也是中国教育部认可的马来西亚高校之一。2.推荐专业:教育学博士3.语言要求:雅思6.04.毕业难度:一般5.学费预估:博士约11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04马来亚大学1.学校介绍:马来亚大学是马来西亚国内排名第一的国立大学,是一所文科、理科和医学兼有的综合性大学,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也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学府。它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爱德华七世王学院(Kolej King Edward VII)和1929年成立的莱佛士学院(Kolej Raffles)。1949年10月8日,这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了马来亚大学。2.推荐专业:教育学博士3.语言要求:雅思6.54.毕业难度:困难5.学费预估:博士约7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注意:马大教育学院的专业,都需要申请人有相关的专业背景;申请人如无相关的专业背景,则需要有相应的教育工作经验或受马大认可的教师资格证。05泰莱大学1.学校介绍: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创立于1969年,隶属于泰莱教育集团,是马来西亚历史悠久及最杰出的私立综合大学,享有崇高的信誉。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第511位,在QS星级排名五个类别中被评为5星级大学,位同中国双一流大学。2.推荐专业: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领导、课程与教学技术发展及学习设计、教育评估、师资发展、语言教学和读写能力、教育与社会。)3.语言要求:雅思5.04.毕业难度:一般5.学费预估:博士约10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06 泰国皇家师范大学1.学校介绍:泰国皇家师范大学(Rajabhat Rajanagarindra University)是一所泰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重点大学,学历学位国际认可,同时是获得中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认证的泰国高校。学校是泰国最早实现国际合作的高等教育单位之一,国际化程度较高,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中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进行学科合作,共同进行学科研究,教师及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学校性质:公立大学学校特色:学校不同的学院采用不同种类语言进行教学,有泰文课程,英文课程和中文课程。其中学生可选2.推荐专业:教育学博士 、教育管理博士 3.语言要求:无语言要求4.毕业难度:一般5.学费预估:博士约18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就读马来西亚高校教育学专业优势1.就业前景好:既获得出国留学的体验又拿到被国际社会认可的含金量较高文凭。马来西亚大学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综合文科师资、高等教育人文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文秘、专业技术与管理等工作。2.含金量高:知识能力的提高:另一个选择马来西亚就读的原因就是,一些院校被认为是亚洲的较优秀的教育院系之一,有超过1300名的全日制本科学生,超过50名的专业授课教师,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建树。在拥有人才济济的导师的校园里,学生们可以更多的接触到专业的知识,得到知识点的升华与提高。3.开拓眼界:结交来自不同国度的留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通向各个其他第三方国家的便利跳板。
儿子同学的爸爸是中文系博士,大学中文系老师,带硕士研究生。这位博士爸爸给儿子推荐了三本书,要求儿子必须认真读完。儿子读完后还写了自己的感想受益匪浅,从此爱上了读书。1.《鲁滨逊漂流记》书的作者:丹尼尔·笛福(英国)推荐理由: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漂流者——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鲁滨逊所乘坐的巨轮突然遭到海水猛烈的袭击,大部分人都被海水冲走,幸运的是鲁滨逊没死,而是被冲到一个小岛上。从那时候起,他开始了长达二十八年的野人生活。在小岛上,恐慌、孤独、食物、住宿等困难威逼着鲁滨逊,但鲁滨逊并不畏惧,而是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力生存下来。他用帆布搭了一个帐篷,并将船上有用的东西都搬到帐篷中,他也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并在岛上种植大麦、水稻等粮食。为了不让自己孤独,鲁滨逊养了一只鹦鹉作伴,之后他又救了一个俘虏,取名“星期五”,从此,他们俩便在岛上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二十八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有一天,一艘英国轮船将他们带回了礼貌社会。精彩片段:整整一天,我一直注视这海面上的那个东西,不久便发现它一直停在原处不动。于是我断定那是一艘大船.我急于想弄清真相,于是就拿起枪向岛南边跑去,跑到我前次被激流冲走的那些岩石前面.到了那里,天已经完全晴朗了。我一眼就看到,有一只大船撞在暗礁上失事了。我看到这一情景,心里忽然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求伴求友的强烈欲望,有时不禁脱口而出大声地疾呼:“啊!哪怕只有一两个人,或者是只有一个人能从这只船上逃出来也好!那样他就能到我这来,与我作伴,我就有人说话交谈了,那该多好啊!”阅读感受:我十分敬佩鲁滨逊那大无畏的冒险进取精神,我们要学习他,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应对困难不畏惧!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应学会自立,我们不能总依靠父母的保护,一朵温室里的花永远经不起风吹雨打,学做一个勇者!战胜一切困难!我推荐这本书,对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帮助的。2.《青铜葵花》书的作者: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推荐理由:这个小说主要讲了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男孩在5岁那年由于一场高烧成了哑巴。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便常常在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这本书里有许多好词佳句值得积累。特别在描写葵花的爸爸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从水中挣扎了出来,他看到了岸。他多么想最后看一眼自己的女儿,然而,岸上却只有那棵老榆树。”当我读到这里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朴实的话语,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这种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精彩片段: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而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这只鸟在空阔的天空下飞翔着,只听见翅膀划过气流时发出的寂寞声。苍苍茫茫,无边无际。各种形状的云彩,浮动在它的四周。有时,天空干脆光光溜溜,没有一丝痕迹,像巨大的青石板。实在寂寞时,它偶尔会鸣叫一声,但这鸣叫声,直衬得天空更加的空阔,它的心更加的孤寂。阅读感受: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苦难几乎是永恒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小说的青铜一家在此经历了蝗灾后家里最后一粒米也吃光了,但他们没有一个人会哭丧着脸喊:“我饿。”他们想方设法地从广阔的田野里找到能吃的东西,他们把家收拾得比原来还干净。主人公青铜和葵花与我们年龄相仿,可他们却经历那么多的苦难,那样勇敢的去面对,他们经历的苦难是我连想都不敢想的。3.《爱的教育》书的作者:亚米契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推荐理由: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就是这句话使我用心读完了这本书。书中主要写安利柯成长的故事,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口吻叙写了主人公一年的所历,所闻,所见,所感,抒发了乡国之感,师生之谊,亲子之爱和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友爱之情。通过一个个平常又满蕴人情味的生活条件,把爱和美注入读者的心田。精彩片段:我的弟弟被编入在名叫代尔卡谛的女先生所教的一组里。午前十时,大家进了教室,我们的一级共五十五人。从三年级一同升上来的只不过十五六人,惯得一等奖的代洛西也在里面。一想起暑假中跑来跑去游过的山林,觉得学校里暗闷得讨厌。又忆起三年级时候的先生来:那是常常对着我们笑的好先生,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先生。那个先生的红而卷拢的头发已不能看见了,一想到此,就有点难过。这次的先生,身材高长,没有胡须,长长地留着花白的头发,额上皱着直织,说话大声,地瞪着眼一个一个地看我们的时候,眼光竟像要透到我们心里似的。而且还是一位没有笑容的先生。我想:“唉!一天总算过去了,还有九个月呢!什么用功,什么月试,多讨厌烟!”一出教室,很不得就看见母亲,飞跑到母亲面前去吻她的手。母亲说:“安利柯啊!要用心罗!我也和你们用功呢!”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可是因为那位亲爱快活的先生已不在,学校也不如以前的有趣味了。阅读感受:这本书通过朴素的描写和精彩的语言,使我知道爱是无私的也是无价的,爱是用任何东西都换不回来的,爱是人世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爱是人人都需要的!阿三教育,超强专注家庭教育和课外教育,助力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作者的孩子上小学,曾多次获得科学知识网络竞答奖、三好学生、最美朗读者、新时代好少年等奖励,成绩优异。作者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点点滴滴。
中国迎来“博士潮”,那博士现在的待遇如何,告诉你真实的现状目前,我国博士的数量跟硕士相比,依然显得稀缺,但“博士潮”却早已到来。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博士数量的增长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几乎每隔三五年就会翻一番。这种爆发式的增长现象不是我国独有,它是全球性的。而我国同他国不同的一点是,其他国家的博士因为学术单位的职位空缺,博士供给过剩明显,就业形势稍显颓势。但我国没有那么严重,绝大部分的博士都是学术界和相应产业的“香饽饽”,他们能比较轻松地找到可以完全发挥个人能力的工作,这都是得力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有足够的需求度做支撑。记得去年一则“华为招聘8位年薪百万博士”的新闻,引发了不小的热议,并给“读书无用论”一记狠狠的耳光。华为给这8名博士开的薪酬,用夸张来形容是不为过的,最高的可以达到200万/年,而最低的也有近100万/年,这个层面的薪资,可以说是一毕业就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因此,不少网友直呼:要想走上人生巅峰,赶紧读个博士,这学历太值钱。其实,这是一种错觉。虽然“华为百万年薪博士”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是一种常态。博士的收入的高低,跟硕士、本科一样,同样要看情况,学科专业、学校层次高低、能力大小、就业性质、行业等等,都决定的了博士们薪资的差距。如果单单从薪酬的角度说,华为那8名博士的薪资已经顶上天,属于个别情况,不能代表博士的平均薪资水平。不过,博士的薪资虽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高,但也比本科和硕士高不少。他们大部分的年薪在20万以上,整体的范围在14万~80万之间,超过100万的,算是VIP级别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博士们的薪资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他们毕业后的去向多是公司和高校,或者说体制外和体制内的单位,所以说,因为他们的就业起点比较高,虽然愿意去的地方的数量不如本科和硕士,但所幸选择面要广一些。进公司,在一定层面上就意味着可能拿到高薪资,如果公司够好,专业够热门,城市够发达,年薪20万以上肯定没啥问题的,不过如果真的在一线的发达城市,20万又算个啥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罢了。如果是进高校,那薪资、安家费、科研启动资金等,会直接由毕业院校和读博期间所发文章决定,待遇并不会像大家想的那么好,不过比博士的平均收入要稍高一些。总之,博士的薪资并不如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高,但确实也不低。对于想读博的朋友,我觉得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就看你怎么想,不过话又说回来,薪资也代表不了一切,读博也不一定全冲薪资去。想了解更多精彩,请关注“教育润无声”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博士点申报时间节点,很多高校厉兵秣马,组织全校、每个学院的学术骨干填写表格和整理资料,集中所有可以集中的精兵强将,就为了拿到一个博士点。尽管现在读博士整体都在逐年贬值,一张博士学历也越来越没有以前那么值钱,但是各大高校不仅没有减小博士招生数量,反而逐年扩大博士生录取人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随着每年博士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普通本科高校能够提供给硕士稳定就业编制的机会也在减少,硕士毕业条件也在逐步提高,高校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人门槛不断提高,硕士学历越来越成为一个过渡学历,而博士就越来越成为一个高校的科研主力大军。加上申请到一个博士点,省里面也会给这个高校更多的经费和拨款,对于提高一个大学的办学档次和吸引顶尖人才,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虽然中国博士招生已突破10万,博士点很多,但博士点申报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去年,一个数学博士点,就有十几所高校同时申报,这样的竞争难度,堪比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考公务员的惨烈场面。俺所在的电子系,在前三年就参与过一次博士点申报,结果因为一票之差竟然落选了。三年后的今天,学院依然要求申报电子系博士点,要俺继续填写申报表格。但俺的热情已经没有三年前那么高了,原因不少。一个原因是,三年前,俺不吃不喝、通宵达旦、玩命地认真准备材料,甚至自我到酒店闭关写材料,结果就因为一票不同意,把我们整个组的心血都给否决了,很有挫败感。另外一个原因是,填写资料的过程很累,很繁琐,要去协调各个成员,要自己找最有力的支撑材料,有凝练特色等,都是非常耗时和耗脑的活,而且这样的活干得越多,会感到越烦,越没有意思。心里还总是吐槽,明明是电脑几秒钟就能搞定的活,非要到处找资料、找人来填写各种表格,这不是坑爹吗?其实,让一个专业的所有在职教师都来填写同一个表格完全没有必要,只要让这个专业最顶尖的10个牛逼教授认真填写就足够了。因为如果一个专业前10个最优秀的教授,都没有什么科研成果和高质量论文,可想而知,其他在职教授、副教授的科研水平和实力了,就算再加上其他人几个特别优秀的科研成果,最终博士点也是不可能给这个专业的。还有一些数据完全没有必要填写,例如研究生就业,会议,经费等,这些完全可以靠造假数据来完成,因为即使是教育部,也没办法查清楚每个研究生毕业都去了哪里,都发表了哪些论文,看这些资料完全就是在浪费填报人和评审专家的时间。最后就是为了避免有刷人的情况出现,一定要规定全职在这个系工作5年以上,避免有些高校临时挖人,申报过后,这个人又跳槽到其他高校,最后留下一堆烂摊子无人问津,这对高校自己培养的在职教师们也会造成很大伤害。
中国日报3月27日电(记者 邹硕)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通知》中对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进行了公布,经各省推荐和材料核查,进入专家复审程序的新增博士点1429个,通过复审和公示的655个,通过率为45.8%。据介绍,此次公布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评审、审批经过了省级学位委员会制订申报指南、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省级学位委员会核查材料并确定申请资格、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评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复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拟新增学位授权点进行公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审批等七个步骤。为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此次学位授权审核从条件标准、政策导向、专家机制方面对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进行了严格把关。从审核结果看,把关是严格的。一是从通过率看,经各省推荐和材料核查,进入专家复审程序的新增博士点1429个,通过复审和公示的655个,通过率为45.8%。通过的博士点中,原有二级学科博士点升级为一级学科博士点283个,完全新增的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只有372个,通过率仅为33.4%,也就是三个中才能选出一个。二是从新增总量上看,目前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共有401个,完全新增的博士点372个,平均下来一个单位还不到一个点,属于正常发展范围。三是从对现有授权点的影响看,二级学科博士点升级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后,由于学科口径扩大,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范围内的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再保留,升级了283个一级学科学位博士点,则对应减少了3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按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新增学位授权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部署,每3年开展一次。今后将按照此规定,定期开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编辑:齐磊 黄河流)
这几日,手机被一名自称为“法学女博士”所写热帖刷屏,文章题目是“为读博我辞掉年薪20万的工作,如今怎么也找不到了”。文章中充满了顾影自怜的叙述。文章用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几年读博教育的经历,下面我们选取文中比较精彩的内容:第一部分,文章讲述作者的现状: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法学女博士。本科毕业时我就在一个一线城市的垄断国企工作,第一年的年薪10万左右,到我辞职时已经快20万了。那时正好遇到现在的老公,他在北京读博,就追随他来到北京,考上了一流的法学院读研读博。 现在即将毕业了, 我发现我如今的最佳选择竟然还是当初放弃的那类工作,但现在我投了几百份简历才发现,我再也进不去那种单位了。很多用人单位明目张胆地写着:30岁以下,甚至27岁以下,男生优先。忽然感觉自己像站在一片荒野上,四处张望都看不到方向。第二部分,文章讲述作者的职业规划:如果说读书是一种投资,为什么我投资了负资产;而且最可怕的是,我发现我已经没有了斗志,对工作也失去了憧憬,对所谓的学术更是。规划一下我未来的职业,我并不想当老师,因为读书这些年对学术界挺失望的,从前天真,老觉得学校和社会不同,后来才发现坏风气学校尤甚。我分析自己的个性,很想去做律师,但是很少博士毕业出来做律师,而且好像只有走投无路了才会去做律师 。我也不想去国企了,而外企显然是不会要一个博士作为初进人员。考国家公务员,分数很高,心气更高,报了热门国家发改委,差两分没有进入面试。 我一直在消极地找工作,很少申请单位,因此也没有什么面试经历。记得我硕士毕业的时候曾经把自己简历放在某个求职网站上,很多单位打电话,居然还有一个猎头找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我又放了,3个月没有一点反馈, 后来才醒悟过来原来在这个人肉市场我已经大幅度贬值了,哭都来不及。我很讨厌说老公养我的话,我绝不愿意做一个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第三部分,讲述作者曾经的兼职经历:我最大的缺点是懒,不过但凡我做起事情来效率还是挺高的。北京这个城市我呆了快5年,还觉得有点格格不入,有时候我怀疑这辈子我是不是都会对它有这种隔离感。在找工作这个问题上,有时候还真不是我不愿意“屈就”,只是人家还不愿意“高攀”呢,简直就是女博士在婚恋市场的写照。对于国家公务员里的好单位,我还是会尽全力去考吧, 国家公务员在面试阶段还是有不少猫腻的,除非正好你的竞争对手和你一样都没有背景。 这个社会从本科以上,赚钱能力和学历确实没有多大关系,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我们是进步的牺牲者,我听我的老师说过他们当年读完博士,单位来请,给住房,解决配偶进京指标,于现在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啊。其次,现在的高校已经不像从前了,课时、课题、发表论文、还有各种事情,压力比以前大了很多啊,一点不见轻松,也就近5年的事情。如果想好好干就更不容易了,水平要有,关系要好,里头外头都要吃得开,一点不比社会少好混。而且北京高校很难进,博士太多,教席太少。老公是北京人,我们没有房子的压力。我虽然现在很少去面试,但是博士期间找兼职曾经去过几家律所面试。过程差点没把我气死,我在简历上注明了我是在读博士,去了以后一个女律师面试的我,两个男律师陪着;那个女律师全程板着脸,先从家庭情况开始问,当她问到我是不是买了房子我已经很不高兴了,我说,我想这和工作无关吧。她又说,啊,你们这些读书的博士,开始都说的好好的,到时候又干不下去了,以前我们这里也来了一个清华的男生,干得真不错,后来说是有课题,结果撂了担子就走了。还有一次是我去另外一家律所面试,那个所谓的主任和我说,除非你们家里死人了或者你自己病得起不了床(绝对原话)否则不要和我请假,什么妹妹结婚,妈妈来北京了不是借口。我们这里要求加班就是加班,我说了加班必须加班,你的时间我付钱了,就我说了算。一个月3000。第四部分:文章谈到了自己家庭的情况,婆媳问题无法绕开?当初我结婚,感觉公公婆婆对我太好,他们很虚荣,自己儿子是博士,所以希望儿媳妇也是,跟我说得很好,说是读书怎么都是好事,我也就脑子一热考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实际上公公婆婆说得再什么好也是面子上,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完全没法和父母比。 他们是北京人,平时嘘寒问暖的,到了怀孕以后,他们就想让我回娘家,而且说是:怕我妈妈担心之类的,我是在娘家生产和坐完月子的。刚开始读博士的时候公公婆婆很高兴,到处吹嘘,后来发现我们生活压力大,因为很多年我没有工作了,我婆婆脸色就没那么好了,就说什么当初让你考没想到你能考上之类的;还有同事小孩清华博士做兼职赚很多,虽然语气不很坏,不过听了也很伤心。真的伤透了心,所以现在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我。如果不是为了我老公,我不会辞职来北京;如果不是为了他们家,我不会考博士;当初我其实说的很清楚,我不喜欢搞学术,考博士一点意义都没有,可是由于他们一直算半文盲,总觉得家里多个博士那简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第五部分,谈到自己对于工作的期望,总有太多的忧伤:我现在学会将期望值降低,才越不容易失望,无论对人对事,可是我发现人连期望都没有了就更可怜。我现在就处于这个可怜郁闷的阶段。硕士毕业的时候我宿舍的一个傻乎乎的女孩去律所面试,到晚上9点那个面试的律师打电话要她去酒吧之类的地方陪他。傻女孩因为比较信任我,还打电话问我说应不应该过去,给我臭骂了一顿。我说你还算名牌大学的硕士呢,做助理一个月3000多还想你卖艺又卖身啊。其实我很喜欢有创意的工作,以前读本科喜欢在图书馆看广告和摄影方面的杂志,觉得有些创意真的好棒啊。我坐不住而且很讨厌寂寞,所以读博士真的很为难我了。当年本科毕业真是钱赚的容易,工作环境超舒服,每年旅游2次,出差都是5星级,所以现在落差尤其大。而且觉得这些年受的苦都白受了,考试很痛苦,写论文也很痛苦。当年我本科毕业出来,单位有一个大约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博士生直接当了部门经理,配几十万的车,一年收入40多万,位高权重。也正是因为那样,我一直想读硕士读博士,但是当我读了之后已经开始打破了学历的神话了。第一因为人太多太多,第二因为理性了。所以我说我不赶趟。找工作的难易程度排序是男硕最容易,接着女硕、男博,最后才是女博士。以前觉得学术至少清高。等自己给逼到花钱发文章的时候就觉得啥也不是,很是堕落。考博都是很痛苦的。 因为付出了那么多,所以有期望。我以前很多朋友都在自己的圈子有所建树了,国有单位混个中层,做律师的时薪2000元、轻松年收入百万,他们笑我傻,辞掉几十万年薪的工作去读博士,再回头看到现在的博士同学那种清贫、孤欢寡欲的生活,到30多岁了还在为一份工作而战战兢兢。(9月8日 澎湃新闻)上面是我们从文章中选取的大部分内容,基本上能全面的反映作者的心态和情绪。”女博士现象“在社会上发生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这篇文章依然在网上引发热议。有评论说:“读博士与挣钱多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期待读博士能换来财富迅速增长,失望的可能性会很高。时移境异,当初的工作找不到,当初的人寻不见,是世间常事,干博士何事?这位女博士所说的事情,跟博士无关,只跟她自己有关。怨老公、怨公婆,不惜笔墨;怨自己一时糊涂,一笔带过。看待别人时,全是艳羡;看待自己时,都是顾影自怜。文章除了满屏自怨自艾,始终缺少一种即使法学学士也应该具有的基本逻辑。浅显的道理在于,读博士与挣钱多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从财富分配的角度讲,博士毕业虽不至暴富,但可以在社会中获得一份正常而基本体面的工作,生活大概率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在社会工作机会的意义上,博士意味着可选择的路越来越窄。第一,取得博士学位的时间成本很高,即使按照原来博士三年毕业的时间来算,拿个博士比本科毕业要多读六年,目前部分高校博士学制已经改成四年了。第二,机会成本太高了,别人在职场打拼的时候,念博士的人都还跟书本较劲。第三点,由于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高昂,意味着专业成本极高。博士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匹配度相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讲,高出了不知多少倍。“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没有20万年薪的工作不等于生活一片灰暗,更何况,一是自己的选择没必要后悔,二是现在没有20万年薪的工作,也不表示永远再没有。(任孟山)读完这篇文章,又浏览了有关此篇文章的诸多评论,笔者有一点想法,分享讨论:首先,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说明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多么大的问题。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各级各类学校,无论是培养劳动后备力量,还是培养各种专门人才,都需要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曾经,全社会对学历进行盲目的崇拜,不管是经商的,还是做官的,都要弄个博士帽戴戴。好像读了博士,就能多挣钱,就能当大官。而近年来,教育依然是只注重分数,分数决定命运,考试圈定人生。家长对孩子也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上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考入好大学,一路下来,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赚大钱,有实权,才是成功的人生,才是成功的教育。社会应该是多元的,生活要多姿多彩。当所有人都挤上拿高分这一条路上,这个教育的方向有了问题,这种教育的结果一定要失败。其次,教书育人,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只在教书,不再育人。因为分数的比拼,高考的选拔,教育,只剩下教授知识,而忘了对人的塑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并不是高学历者多,这个国家和民族就是高素质的。学历文凭可以滥发,而人口素质是一个工程,没有高素质的社会成员,再高的学历,也带不来社会的和谐与文明。再次,不同层次的教育,有着总的和分类的目标。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现在教育,急功近利的造就了大批量的”人才“,这些”人才“,说其为”才“没有问题,说其成“人”,却有待”商榷“。最终,他们学有所成,知识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成为高学历者,成为大学生,他们返过来,却认为教育耽误了他,社会对不起他。这有教育的原因,也有受教育者的原因。从而,一大批的受教育者认为,受了教育就要出人头地,就要赚大钱,掌实权。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不是赚钱的学问,也不管人术学。有评论说,读书只为赚钱,出发点就有问题。博士大家知道是干嘛的么?博士头衔是证明一个人的有相当学术能力并且在某学术领域有自己独特见和发现,国家教育部门给颁发的证明而已。谁说博士一定要赚钱。相反,敢读博士就是证明这人坚定走搞学术这条路,向钱看肯定是不对的。教育,培养了一批批对教育不满的人,出现教育的白眼狼,让我们好好反思教育在哪些地方出了问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公布,按照文件的要求,专业硕士与专业博士都将大规模扩招。专硕的扩招尚在意料之中,因为从2017年开始,专硕实际上已经占硕士招生比例的一半以上,可专业博士的大规模扩招,依然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专业博士一般指的是应用型的博士,这样的博士与我们常规理解的博士不大一样,主要就集中在三个方向之中,包括医学、工程和教育,都是极为强调专业技能与实践的专业,并非普通的学术性博士。这一次的大扩招,也主要针对这三个方向的博士,包括临床医学、工程类和教育博士。国家提出要增设一批博士授权点,同时每年都会安排一定比例的增量,来促进这一批专业博士的发展,同时也要逐渐增加对应方向的科研经费,这一次国家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下了大力气要把专业研究生发展起来。注重实践实际上不论是专硕还是专博,都更加注重实践而非科研,虽然目前在很多学校的培养模式中,学硕同样需要长时间实习,专硕也依然需要发大量优秀文章才能毕业,可这是培养方案不完善所导致的,很多导师在扩招的背景下,实际上没有培养专业研究生的经验。随着专业研究生的逐渐扩招,对应的培养方案必然快速建立起来,学术性和应用型的区别也会体现得更加明显。应用型研究生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学制不同、培养方向不同、就业不同,过去与正统相比较或许显得有些劣势,但是在新背景下劣势却已经不在。这实际上也是国家对学历的新证明,研究生学历实际上是学术水平的标志,博士已经代表你可以独立科研,带领人类探索未知的知识边界。可在现在超高难度的就业上,研究生学历已经成为了一块敲门砖,你问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大多数人都明白表示就是找工作。国家出台这样的政策,也是明明白白告诉考生们,想要拿学历找工作的学生们,可以直接去考专硕了。不仅考试难度相对低一些,而且学制也足够短平快,第一年学完所有课程,第二年就会实践之中,学校也会帮忙对接更多资源,让你能无缝衔接到企业之中。不过任何做法都是有利有弊,研究生阶段的大扩招,即是顺应了国家发展的趋势,但是也必然带来学历的进一步贬值,以后在教育、医疗、工程三个领域,或许就会成为标配,博士才有走入高级岗位的机会。这对所有考生影响都极为巨大,有今年毕业的学生,可以试试考一个专博,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博士虽然扩招,但是依然是博士,考下来之后在就业上能占据更大的优势。
2016年,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领导给博士毕业生授予学位。资料图博士生招生制度从井喷到滞后再到扩招,变革背后,折射出我国博士教育经历的阵痛和谋变法治周末记者 高原王彻刚刚办了入职手续,今年7月份硕士毕业的他,因为没有排上心仪导师2018年的招生指标,只能边工作边准备考博。在发给王彻的邮件里,这位老师告诉他,因为报考的人多指标少,王彻只能排到两年以后再报考。不过,王彻的困境也许很快得到解决。8月27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这意味着,很多和王彻一样等待考博的人,会迈进更宽松的门槛。业内认为,这是继1952年院系调整、1966年取消高考、1977年恢复高考和1998年大学扩招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的第5次重大变革。而在中国,博士生招生制度从井喷到滞后再到扩招,变革背后,折射出我国博士教育经历的阵痛和谋变。博士大国决定考博,很大程度和王彻的性格有关。不善与人交流,情商低,是周围人贴给王彻的标签,但是一到实验室,王彻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世界,“我可以一天一夜不睡觉,只为等一个实验数据,一点也不觉得累。”王彻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而是否加入考博大军,也曾经在家里引起过争论。反对声主要来自父亲,近年来,中国博士的井喷式增长,让他觉得博士的质量堪忧,还不如早些工作。王彻父亲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改革开放之初,在恢复高考制度4年后的1981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制度正式确立,自此本土培养的博士生正式登台亮相,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教育部门统计,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从1981年的900人增加到2017年的82565人,累计招生115万人。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的《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披露,1999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至2004年的5年时间里,博士生教育出现了短暂的高速增长现象。“当时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达47名。”周光礼说。那个时期,各种形式的博士研究生班一拥而上,一个导师带三四个、甚至七八个博士生的情况屡见不鲜。某大学一位博导在搬办公室时问一个前来帮忙的学生:“你是我们学院的吗?你叫什么名字?”该学生回答说:“我是您带的学生。”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位60多岁的知名博导,最多的时候曾经同时带过40多名研究生。调查显示,我国每个博导平均要带5.77名博士研究生,远高于美国每名导师带两至3个学生的比例。对当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了质疑:“现在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异,有些学生成为了导师的‘打工仔’和劳动力,导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并不是很关心。”而按照国际经验,一位导师同时指导两至3名研究生效果较好;5至6名是导师精力许可范围内、能够保证培养质量的上限。考虑到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按照一个导师一年招收1至两名研究生计算,3年内同时指导的研究生数量应为3至6名。熊丙奇从2003年开始就开始关注研究生扩招现象。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当年,本科生出现就业难现象,有人提出扩大研究生规模来缓解。于是众多高校竞相追逐研究生规模。重点大学定位为研究型大学,扩大研究生规模,一般本科院校则乘机申请硕士点、博士点。熊丙奇说,研究生扩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科生就业难,但高校主要还是看中了研究生招生巨大的生源市场,迎合了社会上畸形的高学历消费需求。紧缩业内专家认为,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本身的迅速扩张,博士生教育规模增长近些年相对滞后。自2005年后,博士生招生规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增长速度大大放缓,年均增速不足4%。事实上,博士生招生设指标限制是中国特有的做法,是上世纪确立的一项教育管理宏观调控措施。但是,“同比美国、英国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知名高校,类似院系、导师之间争夺博士生招生名额的问题并不存在。”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李峰亮说。曾对此做过研究的李锋亮表示,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是层层放权,只要导师有课题需要、经费支持,就可以招收博士生,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招生指标。不仅招生受控,想要顺利拿到毕业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直到现在,博士毕业十年后,唐城还是时常在一个人的时候,戴上耳机听一曲《乱红》,这是一首笛箫作品,表达了冷清凄惨的悲凉意境。“这种意境是我整个读博期间的真实写照。”唐城对法治周末记者说。有段时间,美国篮球运动员科比的“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这句话流行网络,而在唐城这里,他特别想说:“你见过凌晨4点的实验室吗?”博士3年,他几乎每天都要通宵做实验,“我从实验室回宿舍的时候,正好是环卫工人开始打扫卫生的时间。”唐城说。即使是这样,唐城也差点没在毕业的时候拿到毕业证。由于各校均将发表学术论文作为博士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从选题开始,博士们就要“押宝”:什么研究方向容易发论文。理工科博士在毕业前需要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但一些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想要发SCI并不容易。唐城说,无奈之下,一些学生只能改变研究方向,往容易发论文方向靠,最后导致毕业论文成了“四不像”。为了发论文而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则更普遍,“虽然实验要求重复性,但很少有人真的会去重复核实,往往会将结果改得漂亮些。”唐城说。发论文几乎是他整个博士生涯中最重要的压力,而在缺乏导师学术指导,各实验室科研条件又参差不齐的境况下,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成果。“那是一个宽进窄出的时候。”唐城说,他的两个师兄,就因为没有发表足够的论文达不到毕业要求,至今没有拿到毕业证。扩招而此次扩招的原因,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要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业界认为这是因为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旺盛。同时,因为本科和硕士教育发展长期快于博士教育,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失衡,2017年1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适度扩大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2017年,清华大学首先开始大规模扩招博士生,主要方法是缩减硕士名额,全面实行申请-审核制,主抓本科博士两头,其他几所985高校也紧跟扩招,并获得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因为扩招,今年暑假,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都因博士生住宿问题引发过争议。最近,北大提出,2018年,在新入学的博士生中试行住宿申请制,鼓励有条件的博士生自行解决在校期间的住宿。而此次博士扩招,会不会像大学扩招那样,导致博士头衔含金量下降呢?有评论认为,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方向,进行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地扩招,防止“撒胡椒面式”的普遍扩招。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担忧,倘若研究生扩招没有与培养质量相联系,而仅仅是数量的增加,容易导致学历贬值。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曾撰文分析美国大学是如何保证本科教育质量的,美国顶尖大学的教学呈哑铃型结构,高度重视两头的本科和博士,对处于二者之间的硕士阶段看得相对较轻。还有就是从招生阶段开始严把入门关。哈佛大学的招办主任威廉姆·菲兹西蒙斯在40年的时间里,每天的工作内容只有一个,就是阅读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申请资料。不只是哈佛,许多大学的招办主任任职时间都在10年以上。每一个最终录取的学生都会经过几轮测试和评估。责任编辑:马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