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关于学术的“罪”近日,一则“涉嫌非法走私、盗窃实验室的研究样本,哈佛一名中国留学生被逮捕”的报道迅速引爆了留学党的朋友圈。据《纽约时报》称,该中国留学生名叫郑灶松,是一名来自中国广州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同时他还是一名非常出色的中国医学生和癌症研究人员,主要研究膀胱癌与肾癌,去年获得了哈佛大学赞助的赴美留学签证。然而,在2019年12月10日,郑灶松因涉嫌从其工作的哈佛大学实验室中盗走了21瓶癌细胞样本,在美国波士顿的机场被逮捕。报道中指出,郑灶松表示他私自带实验样本回国是为了自己的名义在中国发表研究结果,以促进自己的科研事业发展。但显然大多数网友并不买账,认为他不过是为了一己私利铤而走险,希望回国之后能够少奋斗几年。但无论为何,郑灶松原本美好的发展前景,都将功亏一篑。目前,郑灶松曾经工作的哈佛大学贝斯以色列狄肯尼斯医学中心已经将他开除,波士顿地方法官也批准了检方提出的关押郑造松且不许保释的要求。若罪名成立,这将是发生在哈佛大学的首宗盗窃实验室样本案件。事业没促进反倒丢了大好前途,甚至还给自己带来了牢狱之灾,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如果说,郑灶松事件只是个别现象,那么现象背后必定存在着更为本质的问题——学术诚信。据美国常春藤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等14所名牌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退学率高达25%,其中学术表现差和学术不诚信占比大,同时学术不诚信退学率首次超出学术表现差。事实上,相对于国内来说,国外大学对学术诚信问题一向严控。当地学生只要被查出一次问题立刻退学,而留学生则是两次立刻遣送回国,毫无回旋余地。严格执行方面,英国的一位留学硕士就经历过“悲伤逆流成河”:他在撰写硕士论文的时候,贪图方便借用了自己本科论文的一部分内容,没有标明引用。结果这位同学因为抄袭了自己的本科论文被查,喜提硕士重修。抄自己的文章也叫抄吗?严谨治学的英国教授给的答案是肯定的。凡是引用必须进行标注,不然就是抄袭,绝无异议。这位同学再一次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国外,学(no)术(zuo)诚(no)信(die)有多重要。在此,华人头条小编也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有关国家关于“学术诚信”的规章与处罚:澳大利亚每个留学生到澳大利亚上学的第一天,都会接受一场叫做“学术诚信”的入学教育。每一次上交作业前,都要签署一份“学术诚信”的承诺书。并且所有大大小小的作业论文,全都要被查重检测,只要一次出问题,这门课就挂了。一旦出现论文代写被发现的情况,轻则“挂科”,重则“遣返”。英国针对学术不端行为,英国高校的处分① 警告;② 降低考核分数;③ 取消考试成绩,重新参加考试;④ 取消考试成绩,同时取消考试资格;⑤ 取消课程成绩,但可以重修;⑥ 取消课程成绩,同时取消重修资格、开除。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处罚为 “取消重修资格”,对于必修课而言,无法重修,则意味着无法取得毕业证。不只是无法顺利毕业,在英国,作弊记录会对个人的信用等级产生极大的破坏。美国美国大学对学术论文要求非常高,学生在完成学术论文时需要非常严谨而细致。此外,重复提交同一篇作文、考试抄袭、与他人讨论本应该独立完成的作业、数据造假都有可能成为与学术剽窃同等影响的违规行为,严重的话可能是要坐牢的。除此之外,美国还专门设立了科研诚信办公室The 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ORI),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置。尊重学术诚信,是每个学生学习的最低底线,也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同学们在外留学,一定要树立严谨的学风,千万不要“以身试法”。[ 编辑:秋霖 审核:郑昕 ](以上内容由“华人头条”综合整理,图片源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比第三轮增长76%);全国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有94%申请参评。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以评促建,引导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是学科评估的根本任务。在评价指标和方法上做了专门设计。例如,此次评估摒弃了仅“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俗称“数帽子”)的片面做法。比如“长江学者”等头衔,不会自动换算成分值,而是由专家综合考虑教师水平、队伍结构、国际影响程度等进行评价。在统计成果所属单位时也做了专门设计:成果按“产权单位”认定,不随人移,有助于抑制“抢帽子”等人才无序流动现象。同时,着力构建充分体现质量导向的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克服唯论文数量和国外期刊的评价方式。除部分学科外,不再统计发表论文总数,以“代表性论文”进行同行评议。合理把握中外期刊论文的综合评价,强化中国期刊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特别规定代表性论文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不断提高中国期刊影响力,鼓励优秀成果优先在中国期刊发表。此外,本次评估还单独设置“社会服务贡献”指标,通过开放的“代表性案例”评价,能够充分体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差异性发展成果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克服“一把尺”评价学科的弊端。第四轮学科评估首次采用“分档”方式公布评估结果,不公布得分、不公布名次,不强调单位间精细分数差异和名次前后。采用按百分位进行分档的方式。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广东高校有4个学科排名A+,分别是中山大学的生态学和工商管理,华南理工大学的轻工技术与工程,华南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广东高校分学科排名情况(部分学科没有数据,代表广东高校没有参与排名或没有相关学科)哲学:A-中山大学 B-华南师范大学 C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B+中山大学 B深圳大学 B-暨南大学 B-华南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B+中山大学 B+暨南大学 B-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法学:B+中山大学 B-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东财经大学 C+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华南师范大学政治学:B中山大学、暨南大学 B-华南师范大学 C+深圳大学 C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学:B+中山大学民族学:B+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A中山大学 A-华南师范大学 B华南理工大学 C+广州大学 C深圳大学 C-广东财经大学教育学:A-华南师范大学 C+广州大学 C-深圳大学心理学:A+华南师范大学 B-中山大学 C+深圳大学 C广州大学体育学:A-华南师范大学 B广州体育学院 C深圳大学中国语言文学:A-中山大学 B+暨南大学 B华南师范大学 C-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文学:A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B+中山大学 B-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C深圳大学新闻传播学:A-暨南大学 B中山大学、深圳大学 B-华南理工大学 C汕头大学考古学:B中山大学中国史:A-中山大学 B暨南大学 C华南师范大学世界史:B-中山大学 C+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数学:A-中山大学 B+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B广州大学 C+暨南大学、汕头大学物理学:A-中山大学 B+华南师范大学 C+华南理工大学化学:A-中山大学 B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C+暨南大学 C汕头大学天文学:地理学:B+中山大学 B华南师范大学 C-广州大学大气科学:C中山大学海洋科学:B+中山大学 C+广东海洋大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C中山大学生物学:A-中山大学 B+暨南大学 B-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C+汕头大学系统科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A+中山大学 B-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统计学:B中山大学 B-暨南大学、广州大学 C-广东财经大学力学:B-中山大学 C+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A-华南理工大学 B+广东工业大学 C-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光学工程:B+深圳大学 B-中山大学 C+暨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C-广东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A-华南理工大学 B中山大学 B-广东工业大学 C深圳大学 C-暨南大学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C+华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B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B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C-深圳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B+华南理工大学 B深圳大学 B-中山大学 C暨南大学 C-广东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A-广东工业大学 B+华南理工大学 C-深圳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B暨南大学、深圳大学 C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建筑学:A-华南理工大学 B-深圳大学土木工程:B+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 C+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C汕头大学水利工程:C中山大学 C-华南理工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A-华南理工大学 B广东工业大学 C中山大学 C-华南农业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A+华南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B-华南理工大学 C中山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B+华南农业大学林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A-华南理工大学 B+中山大学 C+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C-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B+华南理工大学 B深圳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B-中山大学、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A-华南理工大学 B+华南农业大学 B-广东海洋大学 C+暨南大学城乡规划学:B+华南理工大学 B-深圳大学风景园林学:B+华南理工大学 B-华南农业大学软件工程:B+华南理工大学 B中山大学 C+广东工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C+华南理工大学作物学:B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B华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B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B华南农业大学畜牧学:B+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 A-华南农业大学林学:C+华南农业大学水产:B-广东海洋大学草学:B- 华南农业大学基础医学:A-中山大学 B+南方医科大学 B-暨南大学 C汕头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A-中山大学 B南方医科大学 B-广州医科大学 C暨南大学、汕头大学 C广东医科大学口腔医学:B+中山大学 C-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B+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C-广州医科大学中医学:B+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A-广州中医药大学 B+南方医科大学 C+暨南大学 C中山大学药学:A-中山大学 B广东药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B-暨南大学 C汕头大学、广州医科大学 C-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B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C-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B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C广州医科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A-华南理工大学 B中山大学 B-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C+深圳大学 C-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工商管理:A+中山大学 B+暨南大学 B-深圳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广州大学 C汕头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B+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A中山大学 B-华南理工大学 C+暨南大学 C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B+中山大学艺术学理论:B广州美术学院 C+深圳大学音乐与舞蹈学:B+星海音乐学院 B-华南师范大学 C广州大学戏剧与影视学:C广州大学 C-深圳大学美术学:B+广州美术学院 C+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设计学:B+广州美术学院 B广东工业大学 C+深圳大学评估环节和流程2016年4月,学位中心在系统总结前三轮评估经验、全面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启动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本轮学科评估共经历信息采集、信息核实、主观评价、权重确定、结果产生、结果发布等六大环节。一是信息采集。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数据提供商等获取公共数据,再通过参评学科严格按照数据填报标准提供其他评估信息。二是信息核实。通过证明材料核查、公共数据比对、重复数据筛查等举措,对申报信息进行全面核查,并在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材料进行网上公示,接受同行监督;将核查结果与公示异议反馈给各单位进行核实确认;对于以上核查措施不能完全覆盖的数据,学位中心进行随机抽查。三是主观评价。对23万学生和15万用人单位联系人开展大规模网络问卷调查;邀请13000多名同行专家对5项主观指标进行“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邀请同行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学科声誉调查,同时还首次邀请海外同行专家对6个学科试点进行国际声誉调查。四是权重确定。通过参考上轮指标权重和本轮评估改革理念,形成指标权重“初值”;召开专家研讨会确定指标权重“参考值”;邀请专家近9000名(每个参评学科至少一位专家),根据权重设置原则和“参考值”给出建议权重,学位中心通过求平均得到95个学科的最终权重。五是结果产生。对客观指标按照“线性规划法”计算得到各末级指标得分;对主观指标分别邀请同行与行业专家、在校学生、用人单位进行评价,得到各末级指标得分。学位中心根据指标权重加权得出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和整体水平得分。六是结果公布。第四轮评估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公布结果,将高校与科研单位的评估结果分别呈现;首次立足学科评估关键指标分析展示我国学科建设主要成就,并向参评高校提供“学科优秀率”(即A类学科占全校博士硕士授权学科数的比例)。评估指标本次评估指标体系保持“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框架基本不变,共设置人文、社科、理工、农学、医学、管理、艺术、建筑、体育等9套指标体系框架,每个学科设置不同的权重。具体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较前几轮有了较大创新:第一,强化“五个引导”,建立学科评价体系的“中国标准”。一是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引导高校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二是改革师资队伍评价方法,引导高校关注队伍结构质量和青年教师发展,抑制人才无序流动;三是改革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引导高校提升论文质量、重视中国期刊;四是强化社会服务贡献评价,引导学科建设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分类评估,引导高校关注学科特色和内涵建设。第二,突出“五大创新”,建立学科评估方法的“中国模式”。一是采用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观测学科建设成果,克服单纯依据公共数据评价大学的片面性;二是提出跨学科成果按实际内涵,拆分归属到相应学科的“归属度”成果认定方法,解决跨学科成果评价难题;三是实行“绑定参评”方法,规定同一门类学科必须同时申请参评,有效避免材料拼凑,引导优化学科布局;四是采用数据查重、公共数据比对、证明材料核查等6大措施全面审核材料;五是探索国际同行评价,首次在数学、物理、化学等6个学科邀请国际同行专家参与声誉调查。文/广州日报记者 徐静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于2004年由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作为一所独立学院,该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办学宗旨,主动适应本科教育改革的新需求,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积极采取了系列举措,“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起来、让管理严起来”,全校总动员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建校十五载,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2019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在迎来建校15周年之际,喜讯频出、捷报频传。10月16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正式发布了《校友会2019中国独立学院一流专业排名100强》,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位于第30位,拥有六星级专业1个,五星级专业3个、四星级专业7个。9月2日,武书连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发布。在2019中国255所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位居第42位,其中在广东省独立学院中名列第7位。今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19年普通本科招生5500多人,创历史新高。招生范围也扩大到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等18个省份。在今年6月举行的毕业典礼上,学校隆重表彰了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50多名毕业生,其中不乏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院校,以及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日本宇都宫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院校,再次彰显了该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显著提高。办学十五载,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学校已有在校生2.3万余人,坚持立足东莞、服务广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了以管、工为重点,管、工、经、文、法、艺、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促科研,设有13个教学单位,41个本科专业,建立了92个专业实验室、200多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24个校级科研机构,与一大批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关系。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区位优势和合作优势。近四年,多位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不断增多。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取得国家授权专利29项,承担教改课题37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77篇。学校先后多次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国际(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际、国家级竞赛,并屡获大奖。学校教风、学风优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升,获得社会广泛赞誉。广东省教育厅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城市学院连续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正在这座立志“创一流大学、办百年名校”的校园内掀起热潮,“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起来、让管理严起来”,强化本科教育举措,更是得到了师生的积极响应,教得负责、学得认真的良好风气在校园里蔚然成风。让学生忙起来 :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学校着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与学形态,实行“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以学生知识习得、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为导向,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基于问题、案例、项目或任务的研究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上课方式上,老师会提前要求学生预习课程,带着问题去上课,原来以老师讲为主,变成现在以学生学为主,切切实实让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在对学生考核上,学校不断强化课程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学校教务处处长赵书山教授表示,首先是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取消“清考”制度。学生考试不合格只能重修,学年内六门考试不合格或者累计八门考试不合格者一律做留级处理。通过此举,促进了学风建设,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其次是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加强了对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在2019届毕业生中启用维普论文检测系统,严格实行论文查重和抽检制度,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三是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通过课程考核管理方向的变化引导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转变,将学生学习的着眼点从阶段性复习考试转向全过程主动学习,真正让学生忙起来。当前课堂明显出现了学生主动坐到前排,抬头率大幅增长、提出问题积极性也不断高涨。学生们反映,以前当“闲鱼”,现在忙多啦!大学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堂,课外更是一个重要阵地。为此,学校出台了《本科生课外学分管理实施细则》,大学四年内有10个学分必须通过课外活动来获得,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发明创造、学科竞赛、发表论文、社会实践、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参加校园文化、体育、劳动等活动获取学分,从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今年9月,在东莞举行的篮球世界杯上,有不少来自城市学院的同学担任大赛志愿者,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送上贴心的服务。该校艺术学院负责人陈建新告诉记者,学子每年受邀参与的各类文化活动、赛事等应接不暇,学生的表现也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认可。据智能制造学院院长连元宏博士介绍,近年来,该学院学生在大学生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昌平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竞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市级奖项更是不胜枚举。还完成了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业项目52项,立项大学生攀登计划6项,获批专利15件。学校出台《本科生学分认定与转换工作管理办法》,对于竞赛获奖、软件著作权,如发明专利、文学创作等课外学分事项可申请转换为课内学分,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校振兴本科教育,引导青年学子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切实做到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让教学活起来:争当“四有”好老师,争做“四个引路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学校鼓励广大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效为导向”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把准“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两个命题,进一步明确学校、二级学院、教师的根本使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及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系统考虑如何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把四个回归的要求落实到行动中。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2019年1月,该校组织各二级单位围绕贯彻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展开教学大讨论,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与建议。3月至9月间,共组织10多场各教学单位的经验交流与讨论活动。7月,举办了暑期中层干部(扩大)读书班暨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强化专业思政建设,从课程中抓起,从学生上抓起。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及课程大纲的制定工作,把立德树人内化到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所有课程之中,具体内化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讲授、课程考核、课程评价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推进“三全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以“网络原住民”为主的本科生,学校推行混合教学模式,致力于打造线上“金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希望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与创断工作。学校计划用2-3年时间以通识教育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建设一批适合网络传播、教学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打造系列“金课”。每个学生在线课程上有10个学分的学习任务,根据自己专业需求,可在线观看全国各大学的精品课程,老师还会做线下的辅导。学校已开出97门混合教学模式课程,有120位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举办了赛课、慕课等相关活动,学校多次邀请线上课程建设专家指导教师开展线上课程建设工作,培养老师打造线上“金课”的能力。学校积极引入社会优质资源,推进校企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加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2018-2019学年新建了12个实践基地。另一方面联合各教学单位加大与政、行、企等单位的合作力度,开设多个协同育人创新班,学校先后与高顿教育集团合办了CFA创新班,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云财务会计师”卓越班,与鸿高建设集团共建了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创新班,与北部湾保险合办了定单班。“就拿我们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云财务会计师’卓越班来说,这是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首次尝试,办学以来,先后有40多家全国高等院校前来考察交流,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商学院院长罗卫国教授告诉记者。法学院院长刘杰介绍说,在法学院,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专业立足东莞,为地方法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与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东莞市律师协会、东莞市社工协会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多方共育英才。当前,法学院毕业生遍布东莞两级法院、律师事务所、社工服务中心等机构,不少学生考取了公务员和211、985大学研究生,司法考试(法考)通过率和助理社工师考试通过率更是法学院亮晶晶的名片。此外,学校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大力支持教学研究、改革和实践工作,通过省、校两级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专业与课程建设质量持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近两年,我校教师积极申报质量工程项目及教改项目,共有24项省级项目、84项校级项目获批立项建设,有28项省级项目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结题验收。让管理严起来:多部门协同推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一环。学校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管理,通过自主开发课堂管理系统,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出勤情况进行监控,大大提高课堂管理效率,学生的出勤率、到课率明显提高。除了强制性手段外,为了让学生发自内心喜欢上课堂,主动地、高效地去学习,学校要求任课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学会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事实证明,老师讲得好,学生自然就学得进去了,抬头率、点赞率持续提升。在教师管理方面,学校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评教活动,赵书山处长表示,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绝不是走走过场,而是高度重视。对于学生评价排名靠后的老师,学校会找老师谈话、沟通,查找问题根源,不断督促老师改变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学校还专门设置了教学督导,督导员可以随时推门听课,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工作,实现了由针对教师个人评价向课堂教学效果及质量评价的转变,多维度考评教学规范、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等。同时,积极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和资助工作,提升教师专业实践与应用能力;实行“青年导师制”,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培养,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依据《教职工考核办法》开展全员绩效评价工作,引导教师更为高效地完成教学、教科研及教学服务工作。对标评估,提升专业建设和管理水平。学校以问题导向、打通关键堵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原则,面向所有本科专业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学习及对标评估工作,历时六个月。去年9月开始制定专业对标评估的自评方案,组织学校各部门、各教学单位认真学习“国标”,并分别于今年1月和6月组织了校内自评和省级合格评估。学校各专业积极对照“国标”的专业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内容查找差距,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有效提升了专业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水平。15年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坚持“立德树人”,苦练内功,锐意进取,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成就,不断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天,学校正在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努力将学校建成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互联网平台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各类信息的广泛传播,网络成为了社会热点事件的策源地和聚集地,不仅扮演信息源的重要角色,还是公众自由表达意见促使舆论发酵的关键场所。高等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则是网民群体中不可小觑的队伍,高校舆论环境同样受到互联网背景下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近年来,涉及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舆情事件频出,特别是一些突发负面事件往往会伴随着较为片面的情绪化的看法、观点甚至是谣言,从而引发高校舆情管理危机。不可否认,负面话题、负面新闻和负面事件具有天然吸引力,但当舆论过度聚焦负面的时候并不完全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反而增加网民陷入消极情绪的可能性。另外来说,对于事关切身利益的高等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教育管理等,大学生群体也普遍持有强烈的关注度和参与意愿。在这一背景之下,深入挖掘和分析高校正面热点事件显得尤为迫切。蚁坊软件基于舆情监测系统鹰击早发现、鹰眼速读网选取2019年度150件高等教育领域正面热点事件为研究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法从时间、地域、类型等多维度进行分类统计并尝试归纳正面热点事件的总体传播特征,运用个案研究法落脚到典型事件的舆情呈现及评价以期进一步具体考察舆情管理者在正面舆情应对和引导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和相关理论提出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正面热点事件舆情优化策略与可行性建议。第一章 2019高等教育正面热点事件舆情概况一、时间分布:呈双高峰式,9-10月到达舆情峰值除1月、2月正面热点事件数量少于10件外,其他每月发生数量均高于10件;其中10月为20件到达最高值,2月最低仅有4件;以15件为一个峰值时期的衡量标准,可以看到6-7月、9-10月呈双高峰式分布。这两个时间段分别对应毕业季和招生开学季,加上恰逢建国70周年华诞,全国高校数千万大学生花式表白祖国,教育正面舆情普遍集中,假期以及其他正常教学时期则较为平缓。正面热点事件虽存在一定的时间规律性,但其特殊性同样值得注意。高校寒假开学一般在2月底3月初,从时间分布图看,正面热点事件数量直线上升;而11月,数量又骤然下降。由此可见,单纯考察时间规律参照毕竟有限,突发性正面热点事件的出现、网民关注度的降低和媒体有意无意地忽视也左右着正面热点事件的生发。二、地域分布:北鄂广为高发区,全国性舆情数量最多从地域分布看,2019高等教育正面热点事件涉及22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1个特别行政区,整体比较分散;其中有18件发生在北京地区,除全国性21件外,占比最高,为14%;湖北、广东、陕西、江苏四地均超过10件,位于第二梯队;河南、四川、浙江5件以上,位于第三梯队,其余地区为第四梯队。北京地区高校密集,舆情主体和传播主体的大量存在,网民对高校教育舆情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加之传播媒介发达,正面热点事件更具传播力。第二梯队的广东江苏、第三梯度的浙江和第四梯度的山东等地同属于我国东部地区,分布数量却差异明显。换言之,东部地区正面热点事件虽然总数多,但广东、江苏两地占了绝大多数,即呈局部集中分布。全国性正面热点事件没有具体发生地域,关注度和影响力覆盖全国各地,如“教育部高度重视家政服务人才的培养培训,每省份原则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开设家政专业”、“高校毕业论文查重日趋严格,部分学校查重率降低至8%”等等。三、事件类型:以周期性事件为主,高校管理、学生言行类热度较高①以时间关联性为标准以时间关联性为标准,可将高校网络舆情当中的正面热点事件划分为突发性和周期性。突发性正面热点事件对于舆情主体来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网民对此或表达意见或期待真相或要求公正处理,一旦爆发能够迅速引爆舆情。周期性正面热点事件一般发生在特定时段,是可以预先进行议题设置的,对公众的刺激性大大降低。由以上分析可见,绝大多数教育正面舆情属于周期性事件,突发性事件占27%。开学季、考研、毕业季、招生、女生节等常规性的时间节点,媒体往往主动介入挖掘即将出现的赚取眼球的消息,具体的新闻报道可能不尽相同,年复一年相关舆情议题却大体相似,周期性事件难以翻出新意,形成印象固化的标签效应。突发性正面热点事件发生频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舆情风险程度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网民负面情绪或认知是隐性状态,这就容易造成舆论忽视正面教育热点事件,错失宣传机遇。②以事件内容属性为标准根据事件内容属性的不同,可以将正面热点事件划分为教师言行、学生言行、后勤人员言行、高校管理、科研成果、学科专业、政策法规、社会服务和其他。学生言行和高校管理类数量最多,两者共占比65%,在校大学生、高校管理者分别作为高校教育活动与高校治理的重要主体,也是正面教育舆情重要主体。教师言行位于第三位,与屡屡登上热搜的涉性侵性骚扰事件截然相反,教师这一群体在正面热点事件当中颇具正能量;学科专业、政策法规以及后勤人员言行所占比例相当;其他和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几乎寥寥。高校管理又细分规章制度、后勤管理、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五个子类别,如下图所示,这反映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二章 正面热点事件舆情传播特征分析一、舆情主体:多元化互动性通常而言,网络上对于各种社会现象、问题表达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网民构成了舆情主体,其中既包括舆情事件主体又包括舆论参与主体。从以上内容属性分析来看,正面热点事件舆情主体一般多是教师、大学生、管理者等相关涉事人员,正是与这些舆情事件的相对接近使他们具备一定程度的敏感性能够积极参与意见表达。在不同渠道的舆情表达机制中,不同的舆情主体又展现出不同的叙述框架和话语体系。首先,教育部网站、高校官网等基本是以招生考试、政策法规、学科专业设置为主,叙述框架是主题式的,管理者由于受到隐形“把关人”角色的限制话语基调是比较平和中立的;其次,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具有采编权的网站对教育舆情的报道多为政策法规的宣传与解释、热点事件的评论分析,往往经过精心策划从而有力引导舆论;还有微博、微信、短视频等社交网络媒体,由于舆情主体不受明显监管者的影响,传递信息手段更加灵活内容更加分散复杂,交流互动更加容易产生。另外,后勤人员比如说宿管阿姨、高校保安他们或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或具有令人感动钦佩的励志故事而成为高校正面舆情事件主体之一。总的来说,相对于其他领域,高等教育舆情主体整体素质较高,不论是教育专家、高校校长、教师还是大学生,具体到正面教育舆情的形成和运行,这类群体作为信息发出层面与信息接受层面都能够做到相对客观理性,从而更易形成较为统一的舆论倾向。广东某高校毕业答辩现场“扔论文”视频刷爆网络,事发后涉事教师接受采访还原了现场情况,其他同学也及时发声认为系其“要求严格”,使得网民讨论焦点并不在一味指责涉事教师“有辱斯文”不尊重别人,而是逐步转移到对高等教育“严进宽出”的思考上。这一转变与部分舆情主体主动澄清真相、进行事实归因密不可分,防止舆论走向恶化。二、传播载体:社交媒体、短视频表现突出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增长2984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8年底的98.6%提升至99.1%。而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由此可见,当下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成员交流的重要介质,作为其主力军的学生受到了极大影响,改变着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进而重构了教育舆情的传播路径与方式。从2019年高校正面热点事件传播载体的统计分析来看,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具有采编权的新闻网站在高等教育舆情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和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传播力更强,以B站为代表的视频弹幕网站正在兴起。高校夸夸群的产生就是基于微信、QQ等社交媒体平台,复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北大等高校学生为实现“我想被夸”的愿望自发组成了一个个的网络社群,促使大学生进行持续性的互动交流(赞美)和媒介分享(进群),群内成员之间的平等性和参与感体现了一种强互动关系。而高校抖肩舞的爆火则源于移动短视频的助推,在依靠弱关系传播的B站上,由UP主西理工自动化院学生会上传的抖肩舞视频播放量最高,达到420万+,海河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播放量均为180万左右;同样在抖音话题推荐页,#抖肩舞 播放1.5亿次,#高校抖肩舞 播放量740.2万次,公域社交环境为高校抖肩舞提供了病毒式传播的土壤。三、舆情内容:同质化明显、周期较短舆情内容即高等教育正面热点事件的焦点议题。从时间维度上看,每逢高校开学季,关于大学生报到、新生军训和开学典礼的消息在网络上铺天盖地,这类周期性事件的报道议题较为集中;从舆情主体的角度看,高校网络舆情的关注和参与群体存在高度一致性,受群体压力影响认知判断和行为趋于相似,两方因素叠加使得大量同质化内容涌现。虽说突发性正面热点事件所占比重较少,但与其他社会突发舆情类似,往往几个小时内就会被网民关注和热议,观点、看法聚集较快,传播面广。而就舆论倾向性而言,网民对正面热点事件多持有正面情绪和中立态度,一般不会产生负面情绪或认知,这也意味着快速聚集的舆情缺乏长期演进的动力,持续周期较短。四、影响力:对社会现实影响广泛而深刻高等教育网络舆情发生于教育领域,但其影响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教育领域。一些高校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和重大负面教育舆情的出现容易引起舆论对教育管理、教育体制等问题的反思。例如广州大学、延边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多名研究生被退学一度导致舆论震荡,部分网民对高校落实“宽进严出”表示极大认可,同时感慨难道“毕业难”要成为常态?还有部分网民研究生被退学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导师也应当被纳入“严”的体系中;而登上热搜的#武汉大学清退92名国际学生#引来网民一片叫好,长期以来公众形成了留学生在中国某种程度上有着相当“优待”的刻板印象,这种印象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造成公众对教育公平的焦虑。再比如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坚决取消“清考”;教育部通知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学位证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这些政策与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息息相关,现实问题倒逼教育政策出台,从而有力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还有受翟天临“不知知网”风波的影响,“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被列入教育部重点工作,并为此投入800万元的教育经费。与之相对应的,高校对学生的要求也愈加严格。日前,江苏各高校陆续发布了“盲审”、“查重”的相关办法或通知,力阻蒙混过关。直到现在,学术不端后遗症仍然随处可见于微博客类社交平台以及网络论坛,“史无前例”严格的研究生质量年无不让在读硕博士哭天抢地,有人戏称“翟天临冒着自己前程尽毁的风险,凭一己之力净化了我国学术圈生态”。第三章 典型正面热点事件舆情呈现及评价一、暖新闻传播正能量纵览2019年高等教育领域的正面热点事件,其中不乏表现个体积极向上、诠释责任与担当意识等充满正能量的内容,而由于高校新闻宣传处在相对独立的传播环境和舆论场,网络媒体又一味博眼球过度聚焦危害公众的社会阴暗面,这些来自高校的正能量往往辐射范围有限,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暖新闻的社会功能构建正面舆论环境尤为重要。①体现大学生见义勇为精神。兰州理工大学大二学生范效宏和女友张蓉黄河边漫步听见有人喊:“一个小姑娘落水了!”范效宏第一时间冲向前去,和途经的市民李先生用竹竿鱼网将孩子打捞了上来。而就读于甘肃卫生职业学院临床护理学院的女友张蓉,立即跪在地上对女孩做了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我女朋友是医生”大学生情侣“一条龙”救落水女童》澎湃新闻 10月31日)②颂扬教师职业奉献精神。一名憔悴的中年人,打着吊水,紧蹙眉头,坐在医院的病床上修改稿件。这一幕被前往医院探望的安庆师范大学校长闵永新悄悄拍了下来。他将照片放到朋友圈和学校的相关工作群里后,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师生们纷纷点赞。“这一幕让我感动:打着吊水,改着稿子。”闵永新在朋友圈这么评价。(《安徽一教授边打点滴边改稿,校长发朋友圈点赞》中安在线 7月29日)③彰显高校人文关怀价值取向。“近期我们发现你在食堂用餐期间校园卡消费较低,所以向你的校园卡内打入200元,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近日,中国矿业大学不少学生收到了一条短信,饭卡里“凭空”多出200块钱,多数学生以为是诈骗短信。原来,该校依托学生校园一卡通消费大数据,“隐性资助”贫困学生,该做法受到该校不少师生的点赞。(《高校“隐性资助”贫困学生,学生收到打款短信以为是诈骗》 中国青年网 7月8日)总结以上暖新闻类型,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点赞、感动始终占据主流,这些人物事迹是有温度并且充满感召力的,极易获得社会广泛的认同和关注,对于营造正能量的高校网络环境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争议性事件的正面舆论倾向争议性事件是指由社会生活中一个具体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触发,引起社会参与,牵出广泛争议或质疑,形成“争议场”的热点事件和问题。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正面热点事件当中同样存在涉及高校的一些敏感问题,比如西安交大新校区无围墙、川美人体写生、考研直播等等,网民基于自身情绪和立场的相互交锋非常明显,但在民意的充分聚合以及媒体大V引导作用强力发挥之下,整体舆论偏向正面评价。下面我们将以西安交大新校区无围墙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不论是在现实层面还是网络舆论场上,关于“好的大学没有围墙”、“国外大学没有围墙”、“中国唯一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等讨论话题已经盛行多年。9月10日,“西安交大新校区无围墙”又登上了微博热搜,校长王树国称,希望大学不仅物理无围墙,更希望学术无围墙,也希望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到“心中无围墙”。一方面出于安全担忧,另一方面则是大学之开放本性问题,舆论场中围绕“大学该不该建围墙”展开激烈辩论。11时左右,澎湃新闻率先报道“#西安交大新校区无围墙#!校长:望学术无界”一事,1个小时之后,网络热度值呈直线上升,并于13时许到达峰值,随后逐步回落。从网络热度趋势看,这场由西安交大新校区无围墙所引起的“辩论赛”还在继续,可以预见的是,民间舆论场对此仍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据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显示,认为“大学应该建围墙”的网民占比57.9%;持反方态度占比22.5%;中立立场占比19.6%。针对校园安全问题,有网友表示还是要看校方保卫处和警方的治理,还有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交利物浦的学生现身说法,鼓励大学校园建设大胆尝试;关于大学之开放,争议点主要集中在到底需要适合学习的安静氛围还是要共享资源与兼容并包的胸襟和智慧;提及国外大学无围墙多数网友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此外一些西安交大学生澄清“新校区创新港方圆几公里根本就没有居民、外卖起送费都上百,宿舍区、学院楼进门都是刷卡、刷脸、刷指纹”,呼吁了解实情再进行评论。在微博客类社交网络平台上,媒体、政府所占比例仅为1.9%。虽然现阶段校长出面回应舆论质疑收获了不少点赞之声,更多源自官方客观理性评论仍然十分必要。这不仅仅涉及到“大学该不该建围墙”,还包括如何看待“有形和无形的墙”。归根结底,网络民意存在着理性与非理性的博弈,涉高校正面热点的争议性事件虽然暗含着积极价值对话与探讨的正面舆论倾向,也要警惕不合理的观点表达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非理性的声音渐渐减弱,使理性的声音占据主流。三、正面热点事件的负效应一则被置于舆论聚光灯下的高校正面热点事件产生的效应并非全然正面,通常其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意义存在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一方面,站在传播者立场,信息的采编和发布必然会渗透着某些主观因素,可能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失真”,从源头上终结正面热点事件的正效应;另一方面,活跃在舆论场中的网民以及利益相关群体对所接受的信息解读各不相同,导致负效应现象时有发生,同样亟待引起高度重视。江西师范大学的几名研究生室友花费两万元打造的“仙女寝室”被就地拆除,曾经强调的“生活仪式感”轻轻拍打着脸,让不少网友啼笑皆非。在这一事件中,社交网络媒体、网民和政府官微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梨视频于1月4日发布#美女研究生打造仙女寝室#的博文,称室内悬挂各种小灯泡,将宿舍装饰得十分温馨,此时并未在社交媒体上产生任何涟漪,直到消防官微参与其中。1月5日19时30分,@中国消防 转载博文并提出质疑:没有隐患?学生宿舍属于人员密集场所,根据我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 654-2006)》,不得随意乱接电线,擅自增加用电设备。并请@江西消防 通知到@江西师范大学 现场核查。随后这一事件热度开始缓慢上升,引来不少网友围观。5分钟后,@江西消防 响应指令,并请@南昌市消防支队 到场核查。晚间,@南昌市消防支队 回应“已经对仙女寝室就地拆除,整改到位”,讨论热度达到巅峰。不到两小时排除安全隐患,消防官微的接力响应得到了不少网友的点赞,而@中国消防 负责人坦言这是自己在刷微博时,看到了报道中的视频,由于职业敏感性,认为视频中私拉电线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艾特地方官微,消防官微与网友互动取得了高效成果。是否回对当事学生进行处分备受网民关注,江西师范大学对此发布声明,涉事寝室检查整改后,学校已对同学进行思想教育,并未对她们做出校纪处分。“仙女寝室覆灭记”经过@江宁公安在线 、@江宁婆婆 等博主的传播,一时之间也成为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更警醒网友提高安全意识。1月5日,@江宁公安在线 整理该事件全过程,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发布,该条博文迅速得到网友的点赞支持,据微博话题页显示该条博文的转评赞数已经达到11万+,@凤凰网 @共青团中央 @浪玩堂 等博主均转载了博文,扩大了博文的传播影响力。@共青团中央 更是调皮回复“仙女下凡也要注意消防安全哟”。鹰击早发现博文传播舆情监测显示,该事件的博文类型以评论和转帖为主,占比达到96%以上,而网民在围观事件发展全过程后,评论画风颇为幽默:生活需要仪式感,更需要安全。学校宿舍一直是消防问题的高发区域,仙女寝室的改造本以为会得到夸赞,却忽视了可能给宿舍带来的安全隐患,看似不起眼的小串灯,一旦着火,后果不堪设想。消防官微接力的举措更是为网友上了一堂生动的提高消防意识课程,排除安全隐患,保证生命财产安全。原本是一则关于享受校园生活的线下正面事件,媒体曝光被赋予了更多含义刺激着线上舆论的形成,线上舆情的爆发又对线下实情的处置产生着重要影响,推动更多媒体的重复报道和持续报道产生累积效应。在此基础上,舆论关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网民情绪不断高涨,最终导致强大的“意见气候”,线上线下相互结合、议题与情绪相互强化共振进一步考验着涉事各方的应对能力。四、大学生维权事件的新图景传统的维权手段基本处于一种刚性模式之中,维权主体行为和案件受理程度受制于既定权利的控制,声音相对单一。伴随着网络维权的兴起,话语表达和信息交流渠道更加多元化,参与和讨论公共事件的成本越来越低,公众通过新媒体途径发布个人维权信息以引起网民、大V、政府、律师等社会各界关注促成舆论共鸣,进一步推动解决现实问题。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一旦有意识地与侵权行为作斗争主动进行维权将有力构建社会认同,在传播抗争诉求和展开话语博弈等方面更具优势。热门打卡景点上海迪士尼乐园一度引发全网热议。事情的起因是华东政法大学大三学生小王携带零食进入迪士尼时遭遇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小王认为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犯,于是将其告上法院,要求判令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的格式条款无效,经过近一年的诉讼和舆论发酵历程,小王胜诉获赔50元。8月9日,中新经纬率先发布了“迪士尼禁止自带饮食被大学生告了”的相关消息,引发舆论热议。网民纷纷表示迪士尼强制翻包侵犯隐私权,园内食物价格虚高还禁止自带食物侵犯消费者的选择权。随后,人民日报、央视财经、时间视频等媒体相继介入进一步报道此事。8月14日上午,中消协发布消息“支持大学生对上海迪士尼诉讼”,迪士尼利用其特殊地位对消费者进行限制,“搜包”是有损消费者人身权益的行为。舆论的持续发酵终于引起了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团队的回应,于8月23日发布了一则姗姗来迟的相关说明:安检系应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乐园的食品政策的诉讼未决;“迪士尼不接受调解”的说法不符合事实。这一强硬态度随即引发舆论高潮,网民负面情绪爆表,“坚决不去,今后也不会去,好感全无”等评论充斥社交网络。变化是从哪里开始的?从迪士尼首度松口表示将调整外带食物的规定到食品携带细则出炉再到与大学生获得和解,这股舆论怒火才终于散去。有评论称“打造童话的企业,不要相信世界上只有童话,还有人心和容忍的极限。中国消费者在这个风波中表现得相当体面:不仅是起诉的女大学生,还有无数支持‘适度维权’的普通人。”从舆情监测系统鹰击早发现的分析来看,在上海迪士尼食品携带细则出炉后,网民情绪以正面为主,占比达到了89%,认为这是迪士尼退后的一小步,却是广大消费者前进的一大步;部分人担心细则实施后,垃圾是否能及时清理带走的问题;还有人呼吁其他的大型游乐场所向迪士尼看齐,取消翻包检查及禁止携带食物进入园区的规定,各方观点基本趋于理性。迪士尼选择妥协是必然的,在如今的舆论场里没有哪个企业敢如此挑衅公众,特别是作为一家外资企业,已经遭遇了若隐若现的“搞歧视”的指控时。回看这一事件,面对“造梦师”迪士尼的个体相对弱势身份,大部分人在遇到这类侵权时会选择沉默,根本没有获得公开报道和广泛传播的机会,但具有较高权益意识和能动性的大学生群体(包括小王)可以主动通过各种话语动员和表达方式展开抗争维权,为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的维权活动提供了新的实践空间。第四章 基于规律研究的高等教育正面热点事件舆情应对策略与2018年高等教育领域的正面热点事件相比,2019年在整体数量上仅为去年的一半,除增加社会服务类2件外,其余各类别均有下降,其中高校管理类最为明显,从96件(2018年)降至43件;2018年正面热点事件地域TOP3分别为北京(41件)、四川(30件)、浙江(24件),而今年北京仍然为高发地区、全国性升至第一位。在2018年正面教育热点事件研究中,我们立足于舆论倾向性,认为针对网民持中立态度的教育舆情,应当引起舆情管理者的重视;针对网民持正面或非常正面态度的舆情事件,舆情管理者应当积极应对想方设法扩大正面效应。为避免重复力求有所突破、挖掘更有研究价值的内容,2019年正面舆情报告聚焦在高等教育领域,故未过多着墨于舆论倾向性。2019年正面热点事件舆情呈现积极、平稳、向好,各方舆情回应越来越及时,实现化危为机。但是,要想做到确保舆情少反弹甚至不反弹,将舆情反转、次生舆情、谣传等带来的影响和压力降到最低,还必须掌握具体思路和应对策略。总体来看,高等教育正面舆情应对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一、从舆情管理者的角度:注意自身定位和职责界定,充分利用网络规律和规则,防患于未然不论是负面热点事件还是正面热点事件,他们进入公众视野往往都是一个由潜舆情到显舆情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同信息之间难免掺杂着整合与同化,加大处置难度。因此,对于舆情管理者来说,加强教育舆情前瞻性研判、提高风险意识,关口前置方可有效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首先面临的是高等教育舆情处置可能横跨区域和部门的问题,这就需要搭建信息沟通和协调处置的扁平化结构,确保能够第一时间精准联系到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其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用专业的舆情监测软件以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完善技术监测的软硬件基础,便于找准教育舆情应对的时间节点;再次,教育系统应发挥高校智库资源优势,重视日常化琐碎舆情事件的回应,将重大舆情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或初生之际。最后,面对突发性正面热点舆情事件,及时跟踪网络情绪调整引导方向,延长舆论周期,将会取得更良好的传播效果。二、从传播路径的角度:加强不同传播平台互动建构,培育正能量意见领袖,利用新媒体及时纠偏绝大多数教育部门及教学单位都成立了包括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抖音、自媒体等的新媒体矩阵平台。在舆情正面热点事件的干预和引导过程中,注重权威信息发布、澄清网络谣言、培育正能量“意见领袖”将进一步扬正面舆情之利。由于高校大学生群体密度较高、舆论环境宽松自由,校园谣言一旦出现极易被疯狂传播,及时辟谣至关重要。一则《关于2019年春季学期大学物理实验室实验暂停教学活动的通知》在朋友圈疯传,通知显示由高校教务处发出,有同学反映物理实验产生偏差,经学校勘探,教学楼发现“大量金矿”,遂封楼停课、开采矿藏。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现已出现@中山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等多个版本,经求证,以上均为谣言!”@浙江大学 官微回应“没有金矿,也不停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回应“中国科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没有金矿”;@西南政法大学 回应“无限期封锁博学楼?想的美谁P的图?命令你乖乖去上课!”这些涉事主体都充分把握了舆情发展动态,承担话语责任,用微博平台主动发声,遏制了谣言传播,缓解网民负面心态。三、从媒体议题设置的角度:处理好公共信息服务与公众情绪引导的关系,适时转移网民关注点面对高校领域的正面热点事件,媒体既要做好公共信息服务努力留住用户、吸引用户,又要随着信息需求内容和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通过做好设置议题来引导公众。因为每一个值得深度解读的热点背后,都聚集着大量公众情绪,媒体便是公众情绪的减压阀和疏导者。网络直播现今风靡一时,当与考研这种严肃、持久的学习过程搭配起来的时候,除了让人感到有点新奇,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质疑声,有人说学习需埋头苦读,对着镜头和观众如何能平心静气;有人怀疑这是假装努力博流量。究竟是励志还是作秀?科技日报发文《考研直播 积极的学习“作秀”无伤大雅》,根据舆论不解的情绪表现与现实情况积极回应,把握住了对这一事件的舆论定调权。针对产生负效应的正面教育热点事件的议题设置,媒体还也可选择设置一个新的议题,转移网民关注点。光明日报评论“仙女寝室覆灭记”提到,“大学生的想法和观念乃至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在恪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大学到底如何给予学生更多基于个性的、自主的、创新的行为空间,已成为当前学校必须面临的现实课题。”该论断没有停留在镜子式再现层面,而是综合各方反应告诉公众应当“怎么想”,从而构建出对高校管理新的认知和判断,不失为主动出击、切割舆情长尾的有效手段。
“问题论文”话题频上热搜。2019年年底,河北发布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今年3月以来,江苏、广东也先后发布抽检结果—— 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暴露了什么 “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 3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 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 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 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 “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 “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 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 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 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 “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 “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 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 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 “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 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 “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 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 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 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 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 “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 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 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 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 “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 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 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 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 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 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 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 “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 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光明日报编辑 刘娟利 编审 胡莹
“问题论文”话题频上热搜。2019年年底,河北发布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今年3月以来,江苏、广东也先后发布抽检结果——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暴露了什么“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3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来源:光明日报
" 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 10%,过去都是低于 20%。" 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3 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 2019 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 2019 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 " 存在问题 " 或 " 不合格 " 的硕士学位论文。2019 年 11 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 2018 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 " 在 2020 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 问题论文 " 究竟差在哪儿" 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 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 2019 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去年 12 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 " 问题论文 " 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 " 问题论文 " 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 " 问题论文 " 多发领域。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 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 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 " 软科学 " 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 2015 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 10%,管理学比例超过 9%,法学超过 7%,其他均在 5% 以下。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 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 1.57% 的不合格率。" 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 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 2017 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耀则认为:" 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 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 问题论文 " 是怎样产生的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 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 高耀表示。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 3 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 5 到 7 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 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 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与此同时," 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 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 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 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 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 " 中国式 " 的现象," 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严把 " 出口关 ",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 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高耀认为。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 " 出口关 "。清华大学今年 3 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 " 论文自审环节 ",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 " 答辩汇报内容 ",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 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 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 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 " 逐年考核、逐步分流 " 的培养模式。厦门大学 2020 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 "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 " 由原先的 " 低于 20%" 调整为 " 低于 10%"。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 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 ",既要严把 " 出口关 ",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 " 进口关 " 和 " 培养关 "。" 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 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 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 "。记者注意到,教育部 2017 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 " 十三五 " 规划》已明确 "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 ",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栏目主编:秦红 本文作者:光明日报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来源:光明日报
“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3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报记者 柴如瑾 陈 鹏)
最近,教育部发文明确2020年研究生扩招,对今年考研的同学来讲可谓及时。但是高兴之余,有些人提出了担忧,担心研究生数量的增加会影响培养的质量。笔者觉得这种担忧是多余的,虽然我国现在研究生的绝对数量不低,但是研究生的比例还是很低的,另外,国家对硕士博士的培养要求越来越严。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公告称,2018年随机抽查了6572篇博士论文,抽查率为10.4%。公告还称接下来将对抽检中问题比较突出的学校进行集体约谈,并要求2020年各学校博士论文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面对教育部发布的公告,一些学校迅速跟进。中山大学近日发文要求加大学位论文的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查率为50%,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查率为20%,大大超过2018年全国平均水平。中山大学还提出,要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监督,对问题论文要问责,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50%!20%!以往很多学校只有5%!中山大学这个论文抽查比例确实高得吓人,中山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硕博毕业生的规模比例较高,这么高的抽检比例,工作量确实不小,看来严把“出口关”的决心很大。估计后续会有更多的学校跟进,硕士博士毕业论文会越来越严格,看来“没有毕不了业的博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初衷无可厚非,确实现在有些研究生的论文质量堪忧,甚至有些同学写完毕业论文,连最基本的论文排版都没学会,更别说论文写作的素养、学术水平的提高了。但是,对此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目前,在我国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就业是第一位的。最近这些年,年年都是“就业形势最严峻的年份”,今年的高校毕业生更是突破800万,就业压力非常大。如果在研究生期间不去公司实习,获取一定的经验,找工作简直不可想象。于是就会出现一种认知:毕业论文写的再好,工作找不到都是枉然!这个问题对学校和学生导师来说,也是一种无奈,毕业论文管得太严,学生没有精力找工作,毕业论文管得太松,抽查又过不去,培养质量上不来。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需要用发展来解决,找工作的问题不能交给学校来解决。找工作再难也不能以牺牲培养质量为前提,否则长此以往,研究生培养质量会越来越差,研究生的“含金量”也会越来越低,伤害的是我们整个社会。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我是“习与智长”,专注降重和查重,分享有价值的高考及考研信息,让同学们少走一点弯路,欢迎关注。
网络配图“问题论文”话题频上热搜。2019年年底,河北发布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今年3月以来,江苏、广东也先后发布抽检结果——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暴露了什么“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3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