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不合格184篇!两教育强省公示硕士学位抽查结果,15所211榜上有名离而腊之

不合格184篇!两教育强省公示硕士学位抽查结果,15所211榜上有名

伴随高校连年扩招,学术造假的新闻已经层出不穷;针对这一现象,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学位抽检办法,明确要求各省市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抽检工作,并将抽检结果准时提交。截止到今天,只有江苏和广东对外公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广东有40篇不合格或者不达标,而江苏有144篇不合格。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数据。上图是广东省抽查的部分数据,本轮有27个单位参评(含高校和科研单位),抽检793篇,加上保密期刚满97篇,合计890篇。每篇文章都由三名专家把关,若一篇文章只要2名专家评审为不合格,就认定为“存在问题”,若只有一名专家评审不合格,则会另外聘请2名进行复审。本轮广东省共有8篇被判定为“存在问题”,32篇各有1名专家判定为“不合格”;其中中山大学(985/211)2篇存在问题,5篇不合格;暨南大学3篇不合格(211);华南理工大学3篇不合格,1篇存在问题(985/211);深圳大学4篇不合格,1篇存在问题;华南师范大学4篇不合格(211)。广东省内4所985/211全部在榜。江苏省从51000多名应届硕士生中,共抽检1790篇,由专家全盲评议。上图是江苏省专业学位抽查的部分数据,984篇被抽检,136篇文章获得优秀,优秀率为4.61%;106篇文章不合格,总体不合格率为3.59%。不合格文章数量超过5篇的高校有:东南大学12篇,苏州大学10篇,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各8篇,扬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各5篇。上图是江苏省学术学位抽查的部分数据,806篇被抽检,256篇文章获得优秀,优秀率高达10.5%,38篇文章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57%;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各有6篇不合格,江苏大学4篇不合格,南京医科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及中国矿业大学各有2篇。本轮江苏抽检的高校中,11所985/211大学全部中招(985有2所);对比之下,学术学位的抽检数据更好看;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根本区别就是,前者讲究学术与职业相结合,从事偏向职业背景的工作,比如医生、工程师;后者则主要从事理论研究,比如大学教师。江苏省教育部门明确表示,对于不合格率逐年上升或者高于省平均水平的各个单位,都必须接受约谈,并提出完整的整改方案;不排除还有其他的处罚措施,比如省内科研经费的投入、研究生招生指标管控等。本次抽检不合格的文章都有以下共同点:前期工作量有限,数据不严谨,排版混乱结构松散、严重缺乏创新,文字表达问题较多等;换句话说,本科的毕业设计也是主要这些问题,或许这就是研究生扩招带来的弊病,“宽进严出”的政策落实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局面。本文由学生范原创,欢迎关注,每天与你分享教育小知识!

怏怏不乐

三省抽检出百余篇不合格硕士论文 创新、逻辑是大硬伤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的通知南都讯 近日,江苏、广东两省相继发布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的通报,江苏抽检出144篇不合格论文,广东40篇论文不合格或存在问题。此外,河北去年12月抽检出4所河北院校共有4篇“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广东、江苏、河北三省总计抽检出百余篇不合格硕士论文。问题论文的问题何在?如何处理“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创新性不足、缺乏可行性与逻辑性等是所抽检论文的共性问题。“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学位授权点可能被撤销学位授权。目前,广东将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与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直接挂钩。抽检范围与评议方法:硕士论文抽检比例5% 每篇论文送3位同行专家评议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我国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为保证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2014年1月,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规定,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范围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10%左右,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5%左右。该办法指出,每篇抽检的学位论文送3位同行专家进行评议,专家按照不同学位类型的要求对论文提出评议意见。3位专家中有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将再送2位同行专家进行复评。2位复评专家中有1位以上(含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将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江苏抽检出144篇不合格论文2019年江苏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的通知江苏省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显示,江苏共144篇硕士学位论文不合格,含有38篇学术学位论文和106篇专业学位论文。抽检的学术学位论文平均不合格率较上年上升,抽检专业学位论文平均不合格率较上年降低。3月9日,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江苏省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的通知。通知指出,江苏省教育评估院2019年通过公开电子摇号方式,按3.5%的比例,从51200位应届硕士毕业生中抽取1790篇学位论文,并组织江苏省内外专家分类评议、对标评议、全盲评议。经专家评议、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审核,抽检的806篇学术学位论文,平均优秀率为10.5%,比上年提高2.72%;平均良好率为72.58%,比上年降低2.4%;平均合格率为15.34%,比上年降低0.51%;平均不合格率为1.57%,比上年上升0.19%。抽检的984篇专业学位论文,平均“优秀率”为4.61%,比上年提高1.08%;平均良好率为63.38%,比上年提高0.76%;平均合格率为28.42%,比上年降低1.73%;平均不合格率为3.59%,比上年降低0.1%。38篇不合格的学术学位论文中,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各有6篇,江苏大学4篇,南京医科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及中国矿业大学各有2篇。106篇不合格的专业学位论文中,数量超过5篇的高校分别是,东南大学12篇,苏州大学10篇,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各8篇,扬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各5篇。广东8篇、河北4篇论文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2019年度广东省抽检硕士学位论文通讯评议结果3月12日,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通报称,2019年度广东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的评议工作按照“随机抽取,均衡比例”的原则组织,从广东27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13074篇学术学位论文中,抽取793篇论文送审,占广东学术学位论文总数的6.07%。另外,对部分高校保密期满的97篇学位论文(其中26篇为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全部送审,合计送审890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评审。广东省送审的890篇学位论文中,有8篇论文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占送审总数的0.90%;另外32篇论文,各有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占总送审论文的3.60%。南都记者发现,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8篇论文中,中山大学2篇、汕头大学2篇、华南理工大学1篇、广州医科大学1篇、深圳大学1篇、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篇。各有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32篇论文中,中山大学5篇,华南师范大学4篇,深圳大学4篇,华南理工大学3篇,暨南大学3篇,华南农业大学2篇,广州医科大学2篇,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篇,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各1篇。此外,2019年11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河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的通报》,公布了2019年河北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本次抽检范围为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期间授予硕士学位的23所院校15305篇学位论文,最终评议结果为4所院校共4篇“存在问题学位论文”。论文共性问题:创新性不足、缺乏可行性与逻辑性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专家在评议过程中着重从论文的选题、内容、写作、格式等方面评价论文的质量。创新性不足、缺乏可行性与逻辑性、撰写论文态度不端正等是所抽检论文的共性问题。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表明,根据专家评议意见,广东省抽检论文的共性问题包括: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此外,河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关于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的通报》指出,本次抽检学位论文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论文选题、内容、写作、格式4个方面。专家指出,部分论文选题陈旧,没有明显的研究价值,题目过大、过空;部分论文题目过小、深度不够、内容简单;个别论文题目缺主题词、研究内容与题目不完全对应。部分论文在科学性和创新性方面不足,无法体现作者在设计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全文写作缺乏整体逻辑性。此外,参考文献胡乱标注,正文中无实质引用也是部分硕士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相关学位授权点可能被撤销学位授权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问题并非新问题,针对在抽检中出现问题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国家早已制定相关处理办法。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制定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规定,对连续2年均有“存在问题学位论文”,且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学位授予单位,进行质量约谈。该办法还规定,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中,将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作为重要指标,对“存在问题学位论文”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学位授权点,依据有关程序,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仍无法达到要求者,视为不能保证所授学位的学术水平,将撤销学位授权。学位授予单位应将学位论文抽检专家评议意见,作为本单位导师招生资格确定、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在广东,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已将学位论文抽检结果纳入到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评估考核,与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直接挂钩,包括招生计划、优秀学生(研究生阶段)名额、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分配等。对抽检结果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单位和学科,还将继续追踪抽检,増加抽检数量,提高抽检比例。2019年度广东省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检结果显示,华南农业大学的优秀论文比例为13.64%,为抽检高校中最高,并且不存在“不合格文论”与“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南都记者从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了解到,华农对“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处理措施严格。2018年9月,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印发《的华南农业大学对抽检结果“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处理办法》明确,针对“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研究生,学校暂时撤回该研究生的学位证书。研究生收到撤回通知起两年内,修改完善学位论文,再次匿名送审、答辩和申请学位。若送审、答辩和学位讨论通过,准许保留学位,否则撤销学位。针对其导师,硕士学位论文出问题,终止其硕士生导师岗位聘任且2年内不得再聘。之后,该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将连续三届匿名送审。此外,江苏规定,抽检论文不合格率上升或连续三年高于江苏省平均不合格率的培养单位,要针对相关学科或专业领域,认真查找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形成整改方案。江苏省教育厅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对近三年学位论文不合格率连续较高或本年度论文质量问题严重的培养单位进行约谈。高校加强论文评估工作:中山大学2020年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在国家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监测的背景下,国内多所高校纷纷严把硕士生“出口关”,加强对已授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后评估工作。中山大学严把研究生“出口关”3月13日,清华大学发布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两个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的意见》、《清华大学关于加强新时代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清华大学明确,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鼓励研究生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清华规定研究生院加强对已授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后评估工作,加大抽查力度,将评估结果纳入指导教师招生指导资格审查和院系年终考核。在加强新时代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学术底线不可逾越,对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充分发挥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评价导向作用,完善教师评聘制度,修订学位评价标准,推进学生评价、奖励和荣誉体系改革。在广东,中山大学严把“出口关”,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3月2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中山大学坚持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同频共振 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的简报,中山大学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加强对学位论文质量监督,对抽查“存在问题”论文,实行学位质量问责制度,强化导师的主体责任意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简报还提到,中山大学同时严把“进口关”,规范学校自命题环节和复试环节,加强对考试招生工作全流程特别是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监督、培训、指引,确保责任意识不缺位,实行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负面清单制度。严把“培养关”,加强研究生中期考核、资格考试、论文开题、答辩等环节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加大分流退出力度,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全程优质培养模式。

雇佣兵

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暴露了什么?

来源:《光明日报》记者:柴如瑾、陈 鹏,图片来源:千库网“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3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选题:卢雨荷编辑:卢雨荷

而口阚然

李眉蓁硕士论文123页被爆全是抄的,原作者曝光

国民党高雄市长补选候选人李眉蓁论文抄袭争议再爆新证据!岛内媒体披露,李眉蓁攻读台湾中山大学大陆所硕士在职专班的论文,不只涉抄袭台“侨务委员会委员长”童振源的文章达4页多,论文在扣除摘要、目录及参考文献之后,整本多达123页的本文内容,几乎都抄袭他人著作,其中有高达96%的页数,更是抄袭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硕士生雷政儒在2000年7月出版的论文《两岸经贸互动与台商投资之演变分析》。李眉蓁“十几年前我只是一个没有担任公职的学生,现在还能被拿出来讨论,我真的是受宠若惊!”李眉蓁日前遭爆当年论文有4页多都抄袭自童振源的文章,对于指控,李眉蓁20日受访虽致歉说,“可能有一些注脚没有标注到,这个我要说声抱歉”,但却也强调,台湾中山大学是个很有水平的学校,“我已经通过台湾中山大学的审查,我相信这应该没什么问题。”李眉蓁硕士论文《台湾对中国大陆之贸易分析》,是她在2008年7月所完成并出版,扣掉前后的摘要、目录及参考文献,本文共123页。当天,她甚至还在脸书贴文直批,民进党高雄市长补选候选人陈其迈的许多政策,“只是复制贴上经济部的懒人包和韩市长的政绩”。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黄子哲在政论节目上更替她缓颊说,“如果要抄袭应该整本,不会只有4页!”不过,台媒进一步接获高雄地方人士爆料,狠酸陈其迈政见是“复制贴上”的李眉蓁,她的论文却“不只抄4页”,而是整本几乎都复制贴上、抄袭自他人着作。除了段落、章节之间的连接字句外,这本让李眉蓁拿到硕士学位的论文,几乎没有任何研究是出自于她本人的创见与分析。综合台湾媒体报道

故辞

台湾中山大学认定论文抄袭成立并撤销学位,李眉蓁:感到失望

今年7月在竞选高雄市长期间被爆硕士论文涉嫌抄袭的中国国民党籍高雄市议员李眉蓁再遭打击:台湾中山大学认定论文抄袭成立,已正式撤销其硕士学位。据台湾“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岛内媒体10月13日报道称,高雄市长选举结束后,台湾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召开审定会,确认李眉蓁硕士论文抄袭成立,并报请有关学校撤销李眉蓁硕士学位。报道称,台湾中山大学近日发布公告,根据相关规定,正式撤销李眉蓁硕士学位并注销其学位证书。对此,李眉蓁在接受台湾“中央社”采访时表示,她认为学校应该是独立单位,却因为政治追杀所有人,台湾中山大学等做法令她感到失望。此前,原任高雄市长的韩国瑜于今年6月被正式罢免,随后李眉蓁正式代表国民党参加高雄市长补选。竞选期间,李眉蓁被爆硕士论文涉嫌抄袭,她于7月23日公开道歉,并表示放弃台湾中山大学在职硕士学位。据东森新闻云当时报道称,李眉蓁是台湾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大陆研究所硕士,曾发表硕士论文“台湾对中国大陆之贸易分析”。但前“促转会副研究员”吴佩蓉指称,李的论文有几处涉嫌抄袭“侨委会委员长”童振源发表的“两岸政经互动”。台湾中山大学则强调,李眉蓁一案须回归学术专业审理机制,学校7月20日已启动学术伦理审查机制,该校社会科学院已成立审定委员会,秉持公平、公正、客观、明快原则,送校外专业领域公正学者审查。8月15日,高雄市第3届市长补选举行投票,民进党籍候选人陈其迈赢得671804张选票,李眉蓁获248478张选票,陈其迈当选高雄市长,李眉蓁败选。(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造父

研究生论文“盲审”“查重”再升级!毕业恐进入“寒冬期”?

本文来源:交汇点讯 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最近,南京仙林某高校15级生物学博士生唐盛(化名)吃不下,也睡不着。她没想到自己修改了8个多月的论文,又一次没通过盲审。“这意味着一切要翻倒重来,而半年后能否通过仍然是未知数。”不仅仅是小唐,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感受到论文关卡难过。“盲审”“查重”猛于“虎”在微博、网络论坛上,有同学用“史无前例”来形容今年愈发严格的论文审查,“早知道有‘翟博士’这回事,我应该抓紧毕业的!”2019年初,随着翟天临事件引起的轩然大波,“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被列入教育部当年的重点工作,并投入800万的教育经费,抽查应届毕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其中博士的抽检率约为10%,硕士约为5%。而相应的,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了。唐盛告诉记者,过去只有少数院系抽检盲审,现在大多数院系要求毕业论文在答辩前,必须经过“盲审”关。盲审专家也从三个,变成了五个,但凡有一个给出“不通过”的意见,论文就要被打回重写,且修改率需达到50%以上,才能重新送给该专家再次审核。江苏各高校今年也陆续发布了“盲审”的相关办法或通知。比如江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100%“盲审”制度。南京医科大学要求全体博士研究生、同等学力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100%盲审,同等学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进行盲审。各高校在论文查重方面也更加严格,查重甚至包括了中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部分。虽然不同学科在查重比率上要求的不一样,但在今年查重率要求普遍都有所下降。复旦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小柳告诉记者,查重率要求从往年的20%降低为10%。介于10%-20%的,需要院系组织专家鉴定,认为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嫌疑下,修改论文后才可以进入论文送审的程序。“查重”“盲审”关卡严峻,让不少学生在提交论文前倍加慎重。南京某双一流大学16级商学院博士生小潘本准备年底预答辩,却被导师给劝了回来。“就这一年之内,导师的三个博士论文都被盲审给‘毙’了,每隔三个月,送一个挂一个,连老师都怕了!”小潘说,问题最严重的一位师姐,今年是学制第八年,如果修改后仍然通不过盲审,这意味着师姐将拿不到学位。“严进严出”杜绝“人情牌”严格审核,让“混日子”的学生不得不 “延期”“结业”甚至“退学”。今年以来,深圳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延边大学等全国十多所高校陆续发布通告,对研究生做退学处理。杜绝打“人情牌”,严格学籍管理,江苏省高校近两年开始逐步淘汰清退那些不再适合攻读学位的研究生。据统计,2018年全省高校总共淘汰清退研究生682名,2019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758名。该两年的数据中均有超过一半的研究生是因为超出最长学习年限而被淘汰清退的。其实不仅是应届生,已经毕业的硕士博士也不意味着进入“保险箱”。因硕士学位论文存在严重抄袭,南京理工大学近日在官网上公示,撤销了一名2017年毕业生的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跟随你一辈子”并不是停留在老师口中的一句空话。一系列的举措也在给导师和学校带来压力。省内一所名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校有两篇论文没有通过此次教育部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相应的,指导老师无法继续招生,当年立即停招。研究生们正感受到一系列的变化。南京仙林某高校硕士生尹雪(化名)告诉记者,最近院里的老师还将期末课程作业一一进行了查重,发现不少同学作业的查重率都在30%以上,有的同学甚至达到了60%。“学院坚决取消了他们的课程成绩。”变化也并非一朝一夕,小潘认为,实际上,教育部对于学术论文的审查正在逐年强化。“导师说2010年以前按期毕业的很多,现在延期的才是大多数。”南京大学一名老师这几日参加了C9高校研究生院老师的交流,会上大家都有个共识,“2019年是研究生质量年”。“在很多‘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研究生占比都超过了半数,考研人数更连连上涨,研究生规模化培养带来的质量问题,已经到了必须正视和应对的时候。”独创性缺失,研究生质量是系统工程“过去碍于人情面子,闭着眼睛放水的情况时有所闻,今后老师们更要严格履行职责,把好研究生教育质量关。”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王银泉教授说。王教授是该校外语一级学位点和翻译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对研究生教育深有感触。他认为,学位论文的抽检虽然被外界认为是“最后的稻草”,但其威慑力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学生有“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倒逼师生严格把关论文质量。但查重和盲审并非万能,为了避免查重“压线”,学生们也是各出奇招,绞尽脑汁,有的将中文参考文献先翻译成英文,再翻译回中文;还有些在引用原文的时候改变表述方式,论文查重检测已经成了一大产业。王银泉认为,要整体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技术性查重也只是一方面的问题而已,如何走出本科满堂灌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学生掌握方法,提升能力,这是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否则,只掌握死记硬背知识点的所谓优秀本科生,到了研究生阶段,还是经常会陷入一问三不知的尴尬,尤其是在论文写作中,根本无法提出独到的见解,更谈不上独创性。“很多研究生到了最后一年,论文也不知道该做什么题目。”王银泉说,这跟本科教育停留在中小学应试教育模式有关,学生只会被动接受知识,以至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缺失。他举例说,有本科毕业于211高校的学生读研之后,很迷惑地对自己的导师说,“老师你让我从知网上下的三十篇论文我看了,但我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更不知道怎么提出自己的观点。”“不会从文献中总结归纳提炼观点,不会提出和解决问题,没有问题意识,写作能力严重不足,无论是形式规范还是内容规范,都有诸多短板,怎么可能做出优秀毕业论文呢?”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导师指导密切相关,导师与老师看似一字之差,实则相差甚远,导师更重要的是指导,而不是简单机械地传授知识点。“不能仅仅将研究生导师当作一顶好看的帽子,一种荣誉,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关系到人才质量,而人才就是高校的产品,市场化的社会是不能容忍存在质量瑕疵的产品的。”某211高校研究生院老师透露,目前各高校评聘硕导、博导的标准,主要是发表多少篇论文,到账多少课题经费。该校有些相对弱势学科的导师招生年度审核,经常出现一半老师无法通过的现象,这还仅仅是从课题论文“数数字”的角度评判,“我们应该要让真正有水平,也愿意指导的老师去培养研究生。”不对学位授予“放水”,也要给研究生更多关注和帮扶。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大学已经建立了研究生院、院系、导师三方面构成的研究生学业三级预警机制。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亮教授介绍,对于学业有困难的学生,院系和导师会在博士生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的时候给予不同层次的学业预警,并针对性地帮扶。“早在博士生第三学期,学生必须参与资格考核,学生最多可参加3次资格考核,未通过将终止学业。”张亮表示,中期考核和学业预警的制度核心,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敦促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按照标准完成学业,如期答辩,学习状况不理想的学生有退出机制。研究生“严出”的趋势下,研究生教育质量需要全方位全流程的管理和质量监控。

神思

幸福来得很突然,中山大学两篇论文同一日被《nature》Online发表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团队论文 中山大学新任校长带来的捷报2018年8月29日,国际权威期刊《nature》刊登了通讯作者为中山大学新任校长罗俊,物理与天文学院,青年教授薛超为并列一作的论文《Measurements of the gravitational constant using two independent methods》,这是中山大学在2018年的首篇《nature》主刊论文,罗俊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引力物理专家,2015年从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的岗位上直接空降中山大学出任校长,因此此篇论文也是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的科研成果之一!中山大学强大的医学院 突然的幸福,显示中山大学强大的科研实力在国内以第一单位和作者在CNS主刊发文的难度,也许只有做科研的人才懂,2000年左右,中国每年在CNS主刊发表的论文只有1~2篇,虽然目前国内高校在CNS主刊发文已经不是稀罕事,但是同一天被接收发表的情况,还是非常的罕见,2018年8月29日在《nature》期刊同日发表的还有中山大学医学院眼科中心,李旭日为共同通讯作者的一篇论文《Role of glutamine synthetase in angiogenesis beyond glutamine synthesis》。中山大学强势插队 中山大学势力不输给华东五校随着中山大学受到广东省强有力的经济支持,最近几年的中山大学在合并了中山医后,综合实力提升非常的快,2018年最新出炉的世界高校学术排名中,中山大学强势插队华东五校,超越南京大学位列中国高校第7位,学术排行榜从诺贝尔奖或菲尔兹奖的校友、教师、高被引学者、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情况、科学引文和社会科学引文数、师均学术表现等6个方面对全球大学进行了学术排名。一日双刊也证明了中山大学科研学术的强大,中山大学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不可以已

李眉蓁论文涉抄袭,台湾中山大学决议撤销硕士学位

高雄市议员李眉蓁于竞选市长期间,遭爆硕士论文涉及抄袭,经台湾中山大学送校外3名专业人士审查,并由校内社会科学院投票,全数同意论文抄袭情节严重,抄袭案成立撤销硕士学位。台湾中山大学今天表示,有关李眉蓁论文涉抄袭案,经送3位校外专业公正人士审查,3位审查人均认为抄袭事证明确,而社会科学院召开2次审定会,经出席委员讨论投票,全数同意李生论文抄袭情节严重,抄袭案成立,依学位授予之相关规定,决议报请学校撤销李生之硕士学位。李眉蓁是台湾中山大学大陆研究所硕士,2007年发表论文《台湾对中国大陆之贸易分析》。在今年高雄补选期间,其论文被爆在扣除摘要、目录及参考文献后,内容有96%的页数涉嫌抄袭“侨务委员会委员长”童振源发表的《两岸政经互动》,以及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学生雷政儒硕士论文《两岸经贸互动与台商投资之演变分析》。今年7月23日,李眉蓁召开记者会,宣布将放弃自己的台湾中山大学硕士学位,并取消选举公报上登记的硕士学历。综合台湾媒体报道

核桃派

牛!中山大学这位本科毕业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MICCAI论文!

日前,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16级大四本科生郭宜锋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论文被 MICCAI 2020接受。MICCAI是医学图像分析领域国际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本科生以一作身份在国际顶会发表论文十分难得。该论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可应用于连续序列数据的CS-MRI架构。这种架构直观地模拟了临床医生通过上下滚动来仔细检查3D数据的方式,以充分利用当前同一序列数据2D切片上下的信息,该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方法重建速度慢的缺点,而且结合了时域和频域的特点能够保持较高的重建图像质量。这是学院本科生第一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该领域顶级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即便在欧美等国际一流高校中也属难得。得益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团制度,郭宜锋同学从2018年开始便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科研培养项目,并对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上的应用产生浓厚兴趣,从而选择在张贺晔教授课题组深入研究医疗人工智能课题。张贺晔教授课题组为有志于从事科研前沿探索的本科生提供了先进的GPU计算平台和国际化的合作平台。在此次MICCAI工作中,郭宜锋同学从2019年暑假开始准备,于2020年三月份完成MICCAI投稿,期间郭宜锋同学获得张贺晔教授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杨光教授全程细致指导,学术科研能力快速提升。郭宜锋同学本科毕业后选择在张贺晔教授课题组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此次MICCAI论文工作由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共同完成,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相关研究得到了中山大学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广东省科技厅研发基金的支持。MICCAI是由国际医学图像计算和计算机辅助干预协会(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 Society) 举办,跨医学影像计算(MIC)和计算机辅助介入 (CAI) 两个领域的综合性学术会议。MICCAI吸引全球超过130所顶级科研高校的研究团队共同参与,被认为有着非常强的国际影响力和非常高的学术权威性。MICCAI收录的论文代表了最前沿的图像计算和计算机辅助领域的前沿技术,是医学影像分析领域的前沿热点风向标,引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MCCAI 2020将于10月份在秘鲁利马召开。下面简单介绍论文及实验结果。论文《Deep Attentive 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for MRI Reconstruction with Recurrent Context-Awareness》摘要传统的基于压缩感知的MRI(CS-MRI)重建容易受其缓慢的迭代过程和噪声诱导产生的块状噪声影响。虽然现在提出了许多基于深度学习的CSMRI方法来缓解传统方法的问题,但它们仍然无法在较高的加速因子下获得更健壮的重建结果。大多数基于深度学习的CS-MRI方法仍然不能完全挖掘出来自k空间的信息,这导致了现在大部分MRI重建方法的结果并不理想。在本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CS-MRI重建方法,通过将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GAN)与递归神经网络相结合以充分利用MRI序列切片之间的关系。对注意力单元的进一步的研究同时使模型能够为MRI数据重建更精确的解剖结构。通过在不同的MRI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了本研究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获得比目前最先进的方法更好的结果,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重建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噪声。本研究设计的模型如下图所示:图1 DAWGAN框架的整体网络架构。左:模型的工作流程。右:带有Bi-ConvLSTM的生成器的细节和空间注意块(SAB)的流程图。来源:中山大学 中大学工 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转载编辑:杨力峰 初审:郑梦婕 审核:周昀 审核发布:钟一彪

弟子虽饥

中山大学学术诬告:应加快优化研究生分流退学制度

(原标题:应加快优化研究生分流退学制度) 暗示索贿、论文抄袭、阻挠毕业、强制退学……近日,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2012级博士生陈兵(化名)在网络上发布举报帖:博导因索贿失败阻拦自己发论文,致使自己无法毕业惨遭退学。11月24日,媒体从中山大学研究生院质量管理与学风建设办公室了解到,校方一年前即已获知陈兵对于博导的相关举报,并对部分举报内容进行了核查,结果为,陈兵举报内容均与事实不符,属于诬告。在校方已经进行了调查,并给出了处理意见的情况下,如果举报者不服,可以向学校的上级管理部门申诉,要求重新调查,而非在校方给出调查、处理意见后,还在网上发帖维权。必须明确,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应该由专家同行委员会调查、处理,任何舆论评价都无法代替专业评价,舆论只能对高校是否依法依规进行调查进行监督,而非越过高校进行判断。明确对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进行处理的权责边界,对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和导师权力至关重要。前不久发布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写作发表、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要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做好学生分流退出服务工作,严格规范各类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由于学生被分流、退出,都牵涉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肯定会有学生在被分流、退出后,对导师不满,提出举报。完善举报、调查机制,公正客观处理学生的举报,是建立分流、退出机制的重要内容。如果只要有学生被分流、退出,导师就面临很大的压力,那么,导师就很难坚持从严的标准,反之,校方不严肃对待学生的举报,也可能导致导师权力滥用,侵犯学生合法权利。校方调查显示,导师之所以拒绝陈兵参加外审,是因为其论文质量根本不合格。这显然不存在校方没有调查,或者没有依据的问题。至于举报者对校方的调查、处理不满,那可以再依法进行申诉。在网络发帖维权当然也是一种方式,但最终还是要回到正常的处理程序上来。不是谁在舆论场的声音大,就谁有理。而此事之所以引发关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由于近年来接连发生导师滥用职权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事件,导师的整体形象受到很大影响,学生在网上发帖维权,很容易得到网友的同情,“先入为主”倾向于认为导师有问题。其二,高校的教师伦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本应该是独立的学术机构,对于教师伦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当事师生和社会舆论应该尊重,但是,在当前的高校治理体系中,教师伦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并不完全独立,因此,调查、处理也缺乏一定的公信力。这提醒高校在推进导师制建设,从严要求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时,必须推进学校治理改革。赋予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独立负责学校教育事务、学术事务管理的职责,按学术和教育标准评价教师的教育、学术能力与贡献,同时坚持以教育原则、学术原则调查、处理教师涉及学术不端以及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这才能避免正常的学生分流、退学处理,一再进入公众视野,变为公共事件。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冉蓉蓉_NBJS12526【来源:北京青年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