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为主体的专职研究人员队伍,已成为我校青年人才的生力军!在解决国家关键技术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在与行业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相契合的高水平科研团队中……都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2015年以来,中山大学提出“人才倍增”计划,同时,打造人才创新发展平台,为专职研究人员提供了科学研究的绝佳舞台;建设精英荟萃的人才蓄水池,为专职研究人员开通了转聘教师的绿色通道;开辟人才发展的道路,为专职研究人员提供多种发展路径。中山大学和广大的科研人员一道,共享着湾区发展的红利,共同缔造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中大速度”,共同见证中山大学新的辉煌!科研工作时,他严谨细致;日常生活中,他亲切随和,他身上有一股大男孩的冲劲,又有一份阳光暖男的贴心,实验室的同学们都亲切地喊他一声“曙哥”。李忠曙博士加盟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已有五年时间。从博士后,到专职科研人员,再到顺利通过副教授职务的聘任,李忠曙用“一见钟情”来形容他与中大的初见,用“矢志不渝”来描述他对科研工作的执着。与中大一见钟情“我对中大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了。”李忠曙如是说道。Hansjrg Grützmacher教授是化学学院的外籍教授,同时也是李忠曙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博士后导师。在导师的耳濡目染下,李忠曙对这所位于中国南方的高等学府有着美好的憧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李忠曙决定先来一趟广东,拜访一下这所“传说”中的大学。这一面,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两种色彩在这所大学身上的碰撞与融合。校园里,随处可见红墙绿瓦的百年建筑,曲径通幽的林荫小路,读不舍手的菁菁学子;实验室里,仪器设备既新又齐全,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相比毫不逊色。经过与苏成勇教授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后,李忠曙认识到,尽早回国,在国内成长并建立自己的科研平台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中山大学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超分子化学之父”之称的化学家Jean-Marie Lehn教授领衔,联合了法国、德国、瑞士等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组建的一个国际联合研究机构。李忠曙表示:“中山大学的博士后指导和培养机制,与国际前沿充分接轨。”无论是外籍指导老师Hansjrg Grützmacher教授,还是其他外籍教授,李忠曙随时随地都可以与他们交流自己的实验进展和科研设想,而教授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学识和经验给予指导,让他能够更快地锁定最合理、最有效的实验方案。新团队的敬业和安心从博士后到专职科研期间,李忠曙有两位导师,一位是化学学院的苏成勇教授,另一位是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的Hansjrg Grützmacher教授。初到中大,作为一个“新鲜人”,李忠曙的科研工作却一点也不孤单。进校不到两个月时间,从实验台的搭建到样品试剂的购置,化学学院和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师生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各类测试。就这样,李忠曙很快加入了新的团队,科研工作也步入正轨,一切顺利得既超乎想象又水到渠成。期间,两位导师给李忠曙的科研工作带来了很多有益的新想法。在设计合成二磷化二碳探索过程中,李忠曙多次尝试分步合成方式,但都未达到良好的效果。听了Grützmacher教授的建议,李忠曙豁然开朗,决定直接将反应的原料与还原剂反应。这次尝试后,他成功制备出一种结构独特的二磷化二碳四元杂环,相关成果发表于化学类国际顶尖期刊(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5744–5749)。▲李忠曙与两位自己协助指导的博士生在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前的合影另一方面,涉及有机磷化合物在材料科学方向的应用问题,苏成勇教授给予他很大的启发。在深刻理解有机磷杂环化合物的性质后,李忠曙一直尝试制备有机磷杂环和无机金属的杂化材料,目前已经成功地把这类材料应用于磷光温度传感器(Inorg. Chem., 2018, 57, 13235–13245),未来还将继续探索它们在材料科学上的其他应用。在李忠曙看来,中山大学这所包容、开放的一流学府有着独特的魅力。无论是资深教授,还是工作人员,踏实、敬业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记得有一个晚上,由于实验的原因,李忠曙要通宵守在实验室。凌晨3点钟,丰盛堂的门卫余师傅出现在实验室门口,向他反复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后才继续巡逻。后来他了解到,每天晚上23点和凌晨3点,余师傅都会把整个丰盛堂巡逻一遍,查看是否有安全隐患问题。这一份坚持与敬业,也让李忠曙对中大的师生多了一分敬意,对中大的科研生活多了一份安心。“物超所值”的专职科研路在欧洲国家,许多科研工作者在高校取得正式教职前,都会经历一段 “habilitation”的过程,直接翻译成中文就是独立大学教师资格训练,主要是训练年轻人独立科研的能力。在李忠曙看来,这个岗位与中大的专职科研岗类似。2014年,李忠曙以“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入选者的身份入职中山大学,两年的时间,李忠曙心无旁骛地钻研自己的课题。博士后顺利出站后,带着对未来的美好预期,他决定留在中大进行科学研究。后面的三年里,作为特聘副研究员的他充分利用了化学学院的研究平台,并且在有机磷化学领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李忠曙在丰盛堂实验室去年在日本参加杂环类国际会议期间,一位国际同行看到了李忠曙的名字后惊叹:“你就是那位做二磷化二碳四元环的!” ”自己做出的成果能被一些国际同行们所看到,这让李忠曙既开心又自豪。三年的专职科研路,可以说是“物超所值”了!对目前在中大开展科研工作的专职科研人员,李忠曙建议:把握好这三年时间,当成自己独立开展工作的一次训练。在中大,不仅生活环境优美,更有资深教授和各类专家热心提供帮助。比如申请基金项目时,学校、学院都会组织专家进行指导,包括申请前的指导,申请中的撰写指导,以及提交申请前的项目书修改等。这对缺乏基金申报经验的年轻人而言,无疑是最好的引导。受益于中山大学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发展政策,李忠曙将继续潜心研究,用自己的行动,矢志不渝,继续科研求索之路。人物名片李忠曙,2009年至2013年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6年到中山大学化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至2019年转为专职科研人员,2019年转聘为副教授。主要从事有机磷化学、主族元素化学、自由基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来源:中山大学 编辑:王星月 责任编辑:李智 初审:李劲峰 审核: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博士后科学基金出炉·6月28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第67批次面上项目资助名单,广东省高校成为最大的赢家,中山大学共斩获135项博士后面上项目基金,深圳大学也闯入全国十强,共斩获58项博士后面上项目基金,显示出广东省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具体的十五强排名中,广东省高校占据3所,排名如下:1、中山大学(135)、2、清华大学(119)、3、浙江大学(99)、4、四川大学(83)、5、上海交通大学(82)、6、西安交通大学(81)、7、北京大学(70)、8、复旦大学(66)、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1)、10、深圳大学(58)、11、郑州大学(56)、12、华中科技大学(51)、13、山东大学(51)、14、暨南大学(46)、15、南京大学(43)。经济优势带动高等教育发展随着国内高校对师资队伍的高要求,国内名校纷纷效仿欧美高校,把师资博士后作为对新进教师的考核阶段,师资博士后的优劣,直接表现出高校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毕竟在国内高校做博士后并不是博士毕业生们的首选,但是随着国内高校纷纷提升的博士后待遇,国内博士后的收入水涨船高,并且招募博士后的教授的科研水平也不断提升,这也让国内的博士后水平不断提升。广东省其实高等教育资源并不丰富,靠着中部高校资源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随着广东省的经济优势越来越明显,加上经济转型的需求,广东省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越来越多,特别是深圳市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和待遇都位居全国前列,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大名校在广东省设立研究生院,更让中山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在2020年的博士后面上项目中可以同时杀入全国15强,也预示着广东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潜力全国第一!华南理工大学需警惕从2020年的博士后项目来看,广东省的各大高校的发展速度都非常的快,特别是深圳大学和暨南大学的表现非常吸睛,虽然华南理工大学在此次博士后项目中也斩获40项,位居全国第18位,但是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和中山大学同样985双一流高校的位置,竟然博士后项目仅是中山大学的1/3都不到,甚至不如深圳大学和暨南大学,从华南理工大学的全国排名来看,并不是华南理工大学出现了退步,而是广东省省内的其他高校进步更快!面对数据的差距,华南理工大学需要警惕,毕竟高校发展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且马太效应也非常强,例如博士后项目,并不是仅仅靠金钱就可以吸引来人才,很多中西部高校百万薪金招优秀博士后,对于优秀的博士后也没有吸引力,毕竟博士后阶段,更看重科研发展和合作导师的综合实力!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联合下发《关于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等497个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08号),我市科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列其中,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人才培育招引工作,把人才当做是第一资源,打造吸引和聚集高层次人才的载体平台,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积极“筑巢引凤”,为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点燃创新驱动新引擎。专技科 2021年1月6日【来源: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近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示了第68批面上项目拟资助名单,本批次共资助3764人。我院7位博士后获得资助,获资助人数和金额创历史新高。中山大学获资助164项,高居各单位榜首,包括一等资助10项,二等资助154项。各类学科中,临床医学最多,共有291人获资助;基础学科获资助数稳居前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是专门用于资助在站博士后科学研究的基金,旨在促使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博士后进行创新研究,培养造就一支跨学科、具有复合型和战略性特点的博士后人才队伍。博士后基金每年可申请三次,其中,一次为特别资助,两次为面上基金。面上资助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由专家通讯评审确定资助对象。资助标准分为一等和二等。自然科学资助标准为一等12万元、二等8万元;社会科学资助标准一般为一等8万元、二等5万元。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博士后队伍建设,修订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和激励措施,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加大博士后招收和培养力度,有力激发青年教师科研生命力。为促进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博士后简介石洁医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博士后在站,合作导师为放射治疗科万香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以(共同)第一作者在Redox Biology及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发表SCI论文2篇。秦白富分子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博士后在站,合作导师为方乐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以第一作者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杂志发表论文一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钟敏儿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吴小剑主任医师。202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要研究方向是结直肠癌的诊治。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EBioMedicine等SCI杂志发表论文6篇,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科研项目3项。邓禹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师从中心主任王敏教授。王敏教授曾任耶鲁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炎症及心脑血管的信号通路传导的基础研究,该团队已在 Nature Biotech、Nature Medicine、Cell等期刊发表有关研究的文章100余篇,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博士研究阶段一直从事表观遗传修饰对干细胞分化的作用和机制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已先后发表在 SCRT (2020)、BBRC(2020)等 SCI 杂志上。目前是康复医学中心临床博士后,合作导师王于领主任技师。余泓恩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博士后在站,合作导师为兰平教授和肖健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消化系统肿瘤的代谢重编程与化疗耐药等的相关机制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Death & Disease等杂志,并入选国际消化病论坛e-poster及中国肿瘤学大会壁报,参与广东省卫生厅等项目。王慧慧2011年至2015年,就读于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药物制剂专业;2015年至2020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学习分子医学专业,师从刘焕亮教授。硕博连读期间,研究方向为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研发,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各一篇。2020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进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临床检验科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刘焕亮教授。朱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科研博士后,合作导师高翔主任医师。2020年中山大学博士毕业,主要从事IBD患者个体化用药研究。以第一作者在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等杂志发表多篇SCI文章,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重点地区国际合作项目。责任编辑:郭松青初审:戴希安审核:简文杨审定发布:李冠宏图、文/中山六院
刚刚(10月27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示了第68批面上项目拟资助名单,3714位博士后获得资助,一等资助163项,二等资助3551项。共来自550个单位,包含高校、院所及企业。在高校中,中山大学一等10人、二等154人,力压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以总数164人高居榜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分别位列第2到第4名。前四名高校获资助人数均超过100人。其次是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获资助总数跻身前十。在获资助人数超过50的高校中,表现亮眼的有郑州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超过了例如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等强校。若按照获资助的等级(一等)来看,排名前五的高校为中山大学(10)、浙江大学(7)、北京理工大学(7)、清华大学(6)、复旦大学(6)。拟资助人员单位统计结果如下:(医学院、研究院等单位合并统计)青塔统计最后祝贺获资助的博士后们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分享信息,整合资源交流学术,偶尔风月1博士后岗位及待遇年龄在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海内外优秀博士。基本年薪28.4万,加科研绩效奖励以及合作导师的绩效工资(2.4-8万/年), 以及相应的论文和项目奖励。推荐及协助申报国家和广东省各层次人才项目。出站业绩突出者,可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编制)。2申请博士后岗位条件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的全日制博士,2019年度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学位获得时间须为2018年1月1日以后且于2018年12月1日以后进站;须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行申请,不得变更合作导师。至本批次申请截止日期年龄不超过31周岁(1987年1月1日后出生)。申报项目所属学科为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且须符合优先资助的研究领域。拟进站人员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商议形成初步研究计划。博士后合作导师应为该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术造诣深厚;且原则上可为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国家级科研平台。入选者办理入站手续时须将人事关系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并保证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留学回国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请。3岗位需求(请详细填写,工作内容与要求填写不明确者人力资源部拒收,序号不够可以续增;)A、工作内容:合成和表征多功能纳米材料。评估多功能纳米材料在药物递送中体内外的安全性和药效。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药物零载体递送体系的设计和应用;肿瘤微环境响应的多级靶向诊疗一体化体系的设计和应用;智能化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上的诊疗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研究。B、应聘要求吃苦耐劳,具有较强上进心,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分子生物学、药学、材料学、高分子化学或分子生物学等博士学历以上。具有较强的合成动手能力,熟练运用和分析透射电镜、扫描电镜、马尔文粒度粒、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常规表征纳米材料仪器。具有一定的生物知识背景,能单独完成细胞相关的实验,如MTT、激光共聚焦、western-blot,PCR以及动物实验。具有良好的中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熟悉查阅外文资料。已发表SCI论文(JCR一区两篇以上)的优先考虑。4单位和平台简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介:http://gzsums.net/fuyi_19360.aspx?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眼视光学院简介:http://www.wzeye.cn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简介:http://www.wibe.ac.cnPI 简介:巫林伟博士,教授,长期从事器官移植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2007年赴香港大学附属玛丽医院学习活体肝移植技术,2013年9月赴美国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进行为期2年的肝脏疾病基础研究。第一作者完成的课题已经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Hepatology, Elife上,参与研究的课题已经发表在Cancer Cell, Cell Stem Cell,blood等国际顶级杂志上。截至目前申请人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20余篇。主持包括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课题10余项,参与包括863、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级课题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及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项,中山大学芙兰奖一项,中山大学优秀临床带教老师,2017年当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柯麟青年人才。2018年当选为首批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沈建良博士,研究员,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导师毛宗万教授);2012-2014和2014-2017年在康奈尔大学医学院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进行博士联合培养和博士后研究(导师沈海法教授)。2017年9月受聘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 (研究员)、温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眼视光学院及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主要从事金属抗肿瘤药物及智能多功能化纳米制剂抗肿瘤与诊疗应用研究。研究工作在Nature Biotechnology (IF=35.724)、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IF=40.182)、Materials Today(IF=24.537)、Nano Letters (IF=12.08) 、ACS Nano(13.709)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IF=10.199) 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5篇学术论文入选ESI 1%,以及专利6项,其中一项美国专利。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重大项目等500多万经费。目前团队有5名副研究员、4名助理研究员等不同专业的年轻人组成 (课题组网站:http://www.wibe.ac.cn/h-col-366.html)。担任American 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 &Nanomedicine荣誉主编,Advanced Applied Materials主编和Chinese Chemistry Letters青年编委。联系邮箱shenjl@wibe.ac.cn (沈建良)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记者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获悉,近日,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3家单位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至此,我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达到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研流动站共计11家,我省博士后科研平台进入“双位数”时代。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是我省引进国内人才、培养本土人才,破解人才短缺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我省博士后工作自2003年启动实施以来,已汇集西部矿业、西宁特钢、盐湖集团等省内大中型企业和省地质调查院、省交通科研院、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加盟博士后工作阵营,逐步覆盖我省“一优两高”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优势学科。今年,黄河水电、亚洲硅业、互助青稞酒获批设站,实现了我省博士后工作向产业集群型央企驻青单位、特色产业链经济属性非公企业的延伸拓展。截至目前,全省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科研人员47名;由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主持开展科研项目累计93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4项、其他项目31项;申请专利44件,获批22件;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95篇、专著6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获批12项;申报博士后科学基金20项,获批18项。博士后工作优势凸显,博士后人员逐渐成为推动我省产、学、研、用结合发展的先锋力量。(陈晨)【来源:青海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6月10日下午,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杨艾琳、院长助理姜少平、IDG金融创新研究院傅文波总经理一行莅临博士后在线参观指导。博士后在线创始人樊木春、博士后在线副总经理欧阳梦应热情接待了杨院长一行。(杨院长一行和博士后在线创始人樊木)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简称“中大深研院”,成立于2006年,是中山大学与深圳市共建的事业单位。研究院秉承中山大学“以贡献促共建、国际水平、国家需求”的办学理念,积极响应深圳市三大产业振兴发展的需要,将中山大学优势的学科、教育与科技资源引入深圳,将研究院打造成一个中山大学服务深圳地方的一流的产学研基地,使其逐步发展成为面向港澳台、面向世界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中心。(杨院长与樊总一行进行座谈会)杨院长一行与樊总进行了座谈会,本次会议欧阳副总介绍了博士后在线正在筹备的“IPO之路创投大赛”项目,此次大赛也是博士后在线联合多家千亿龙头企业共同打造的“科创新IP”。本次大赛旨在让更多的优质项目融入资本市场,帮助更多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获得市场的订单,同时给新兴企业创造一个充分展示的优质平台。杨院长在了解了本次大赛的情况后,认为“IPO之路创投大赛”项目非常具有潜力,并且称赞它想象空间很大。同时杨院长与樊总进行了交流,并提到自己以往的创办大赛的经历,同时给“IPO之路创投大赛”项目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随后杨院长一行在樊总的陪同下,参观了博士后在线总部园区,和已经入驻了博士后在线园区的各大企业,以及裸眼3D项目,并纷纷对博士后在线平台表示称赞。(杨院长一行参观博士后在线总部园区)此次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院长杨艾琳一行莅临博士后在线参观指导,创始人樊木春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双方今后能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博士后一所大学的博士点数量和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可以反映出该高校的科研实力,在我国42所双一流大学里面,你知道哪所大学的博士点和博士后站最多吗?根据统计,在博士后站数量上,中国科学院大学最多,有178个,遥遥领先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在高校博士点数量上来看,最多的是浙江大学,有59个。而中国科学院大学则排名第11,其他进入前10的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具体统计如下图:可以发现,排名比较靠前的都是”体量“比较大的高校!
日前,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 (第二批)获选结果的通知,此次共有50名博士后入选,获选者每人3万元将被资助3万元。博士后交流 资料图获选者来自单位有中山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燕山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浙江大学下面看看具体名单吧:2019年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 (第二批)获选人员来源: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