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后回国的他对中山大学“一见钟情”,今在科研上做出了成果!王通

博士后回国的他对中山大学“一见钟情”,今在科研上做出了成果!

以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为主体的专职研究人员队伍,已成为我校青年人才的生力军!在解决国家关键技术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在与行业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相契合的高水平科研团队中……都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2015年以来,中山大学提出“人才倍增”计划,同时,打造人才创新发展平台,为专职研究人员提供了科学研究的绝佳舞台;建设精英荟萃的人才蓄水池,为专职研究人员开通了转聘教师的绿色通道;开辟人才发展的道路,为专职研究人员提供多种发展路径。中山大学和广大的科研人员一道,共享着湾区发展的红利,共同缔造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中大速度”,共同见证中山大学新的辉煌!科研工作时,他严谨细致;日常生活中,他亲切随和,他身上有一股大男孩的冲劲,又有一份阳光暖男的贴心,实验室的同学们都亲切地喊他一声“曙哥”。李忠曙博士加盟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已有五年时间。从博士后,到专职科研人员,再到顺利通过副教授职务的聘任,李忠曙用“一见钟情”来形容他与中大的初见,用“矢志不渝”来描述他对科研工作的执着。与中大一见钟情“我对中大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了。”李忠曙如是说道。Hansjrg Grützmacher教授是化学学院的外籍教授,同时也是李忠曙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博士后导师。在导师的耳濡目染下,李忠曙对这所位于中国南方的高等学府有着美好的憧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李忠曙决定先来一趟广东,拜访一下这所“传说”中的大学。这一面,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两种色彩在这所大学身上的碰撞与融合。校园里,随处可见红墙绿瓦的百年建筑,曲径通幽的林荫小路,读不舍手的菁菁学子;实验室里,仪器设备既新又齐全,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相比毫不逊色。经过与苏成勇教授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后,李忠曙认识到,尽早回国,在国内成长并建立自己的科研平台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中山大学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超分子化学之父”之称的化学家Jean-Marie Lehn教授领衔,联合了法国、德国、瑞士等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组建的一个国际联合研究机构。李忠曙表示:“中山大学的博士后指导和培养机制,与国际前沿充分接轨。”无论是外籍指导老师Hansjrg Grützmacher教授,还是其他外籍教授,李忠曙随时随地都可以与他们交流自己的实验进展和科研设想,而教授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学识和经验给予指导,让他能够更快地锁定最合理、最有效的实验方案。新团队的敬业和安心从博士后到专职科研期间,李忠曙有两位导师,一位是化学学院的苏成勇教授,另一位是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的Hansjrg Grützmacher教授。初到中大,作为一个“新鲜人”,李忠曙的科研工作却一点也不孤单。进校不到两个月时间,从实验台的搭建到样品试剂的购置,化学学院和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师生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各类测试。就这样,李忠曙很快加入了新的团队,科研工作也步入正轨,一切顺利得既超乎想象又水到渠成。期间,两位导师给李忠曙的科研工作带来了很多有益的新想法。在设计合成二磷化二碳探索过程中,李忠曙多次尝试分步合成方式,但都未达到良好的效果。听了Grützmacher教授的建议,李忠曙豁然开朗,决定直接将反应的原料与还原剂反应。这次尝试后,他成功制备出一种结构独特的二磷化二碳四元杂环,相关成果发表于化学类国际顶尖期刊(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5744–5749)。▲李忠曙与两位自己协助指导的博士生在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前的合影另一方面,涉及有机磷化合物在材料科学方向的应用问题,苏成勇教授给予他很大的启发。在深刻理解有机磷杂环化合物的性质后,李忠曙一直尝试制备有机磷杂环和无机金属的杂化材料,目前已经成功地把这类材料应用于磷光温度传感器(Inorg. Chem., 2018, 57, 13235–13245),未来还将继续探索它们在材料科学上的其他应用。在李忠曙看来,中山大学这所包容、开放的一流学府有着独特的魅力。无论是资深教授,还是工作人员,踏实、敬业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记得有一个晚上,由于实验的原因,李忠曙要通宵守在实验室。凌晨3点钟,丰盛堂的门卫余师傅出现在实验室门口,向他反复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后才继续巡逻。后来他了解到,每天晚上23点和凌晨3点,余师傅都会把整个丰盛堂巡逻一遍,查看是否有安全隐患问题。这一份坚持与敬业,也让李忠曙对中大的师生多了一分敬意,对中大的科研生活多了一份安心。“物超所值”的专职科研路在欧洲国家,许多科研工作者在高校取得正式教职前,都会经历一段 “habilitation”的过程,直接翻译成中文就是独立大学教师资格训练,主要是训练年轻人独立科研的能力。在李忠曙看来,这个岗位与中大的专职科研岗类似。2014年,李忠曙以“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入选者的身份入职中山大学,两年的时间,李忠曙心无旁骛地钻研自己的课题。博士后顺利出站后,带着对未来的美好预期,他决定留在中大进行科学研究。后面的三年里,作为特聘副研究员的他充分利用了化学学院的研究平台,并且在有机磷化学领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李忠曙在丰盛堂实验室去年在日本参加杂环类国际会议期间,一位国际同行看到了李忠曙的名字后惊叹:“你就是那位做二磷化二碳四元环的!” ”自己做出的成果能被一些国际同行们所看到,这让李忠曙既开心又自豪。三年的专职科研路,可以说是“物超所值”了!对目前在中大开展科研工作的专职科研人员,李忠曙建议:把握好这三年时间,当成自己独立开展工作的一次训练。在中大,不仅生活环境优美,更有资深教授和各类专家热心提供帮助。比如申请基金项目时,学校、学院都会组织专家进行指导,包括申请前的指导,申请中的撰写指导,以及提交申请前的项目书修改等。这对缺乏基金申报经验的年轻人而言,无疑是最好的引导。受益于中山大学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发展政策,李忠曙将继续潜心研究,用自己的行动,矢志不渝,继续科研求索之路。人物名片李忠曙,2009年至2013年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6年到中山大学化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至2019年转为专职科研人员,2019年转聘为副教授。主要从事有机磷化学、主族元素化学、自由基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来源:中山大学 编辑:王星月 责任编辑:李智 初审:李劲峰 审核: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非量

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潜力全国第一,博士后项目,中山大学全国第一

博士后科学基金出炉·6月28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第67批次面上项目资助名单,广东省高校成为最大的赢家,中山大学共斩获135项博士后面上项目基金,深圳大学也闯入全国十强,共斩获58项博士后面上项目基金,显示出广东省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具体的十五强排名中,广东省高校占据3所,排名如下:1、中山大学(135)、2、清华大学(119)、3、浙江大学(99)、4、四川大学(83)、5、上海交通大学(82)、6、西安交通大学(81)、7、北京大学(70)、8、复旦大学(66)、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1)、10、深圳大学(58)、11、郑州大学(56)、12、华中科技大学(51)、13、山东大学(51)、14、暨南大学(46)、15、南京大学(43)。经济优势带动高等教育发展随着国内高校对师资队伍的高要求,国内名校纷纷效仿欧美高校,把师资博士后作为对新进教师的考核阶段,师资博士后的优劣,直接表现出高校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毕竟在国内高校做博士后并不是博士毕业生们的首选,但是随着国内高校纷纷提升的博士后待遇,国内博士后的收入水涨船高,并且招募博士后的教授的科研水平也不断提升,这也让国内的博士后水平不断提升。广东省其实高等教育资源并不丰富,靠着中部高校资源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随着广东省的经济优势越来越明显,加上经济转型的需求,广东省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越来越多,特别是深圳市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和待遇都位居全国前列,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大名校在广东省设立研究生院,更让中山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在2020年的博士后面上项目中可以同时杀入全国15强,也预示着广东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潜力全国第一!华南理工大学需警惕从2020年的博士后项目来看,广东省的各大高校的发展速度都非常的快,特别是深圳大学和暨南大学的表现非常吸睛,虽然华南理工大学在此次博士后项目中也斩获40项,位居全国第18位,但是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和中山大学同样985双一流高校的位置,竟然博士后项目仅是中山大学的1/3都不到,甚至不如深圳大学和暨南大学,从华南理工大学的全国排名来看,并不是华南理工大学出现了退步,而是广东省省内的其他高校进步更快!面对数据的差距,华南理工大学需要警惕,毕竟高校发展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且马太效应也非常强,例如博士后项目,并不是仅仅靠金钱就可以吸引来人才,很多中西部高校百万薪金招优秀博士后,对于优秀的博士后也没有吸引力,毕竟博士后阶段,更看重科研发展和合作导师的综合实力!

李香君

广东实力最强的一所大学,曾叫广东大学,有一级学科博士点51个

广东的大学数量还是比较多的,每一所大学的发展能力其实也比较强,它们在很多时候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发展和能力带动,特别是一些实力很强的大学,它们不只是有很强的学术影响力,而且也为社会培养了很多的人才,在各行各样中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像是广东的这所大学就是实力最强的高等学府。这所在全国都很有知名度的大学就是中山大学。在广东境内,大学数量不仅多,而且在校的学生人数也更多,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为广东的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所以像广州、深圳和佛山等城市的经济产业才会一如既往的强劲,而这对广东的大学实际表现下看来,这所大学的发展实力也很强。这所大学在广东的广州,如今它主要是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三个校区组成,它的大学地位非常高,因为它不仅是双一流大学,也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府,也是“985工程”和“211工程”之一,这些荣誉和地位都凸显出其大学的发展潜力,而这也是与全国很多顶尖高校是齐肩的。当然,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在对学科的建设上都比较重视,也是一所大学比较核心的地方,像是在这所大学中,它有一级学科博士点51个,也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而且也有一级学科硕士点59个,所以在学术成就和氛围上也非常强,说它是广东实力最强的一所大学也是不为过的,在世界上都有影响力。其实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与我国湖南大学、安徽大学、贵州大学等校名来看,在广东却是没有叫广东大学的高等学府,而要追溯广东的大学发展历史,其实中山大学是曾叫广东大学的,而如今的中山大学也是在后来整合了中山医科大学之后所形成的综合性高校,可见,这所大学的发展历史还是很悠久的。广东的很多大学各有千秋,在学科的特色优势上也差异,虽然从总体上说这所大学还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但对很多大学的综合潜力和表现中说,却造成了这所大学的与众不同之处,从而能很好的提升其大学发展价值,进而让许多人感到非常有教育实力的高等学府,所以为未来广东的人才培育和社会进步都有作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可谓穷矣

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杨艾琳莅临博士后在线参观指导!

6月10日下午,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杨艾琳、院长助理姜少平、IDG金融创新研究院傅文波总经理一行莅临博士后在线参观指导。博士后在线创始人樊木春、博士后在线副总经理欧阳梦应热情接待了杨院长一行。(杨院长一行和博士后在线创始人樊木)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简称“中大深研院”,成立于2006年,是中山大学与深圳市共建的事业单位。研究院秉承中山大学“以贡献促共建、国际水平、国家需求”的办学理念,积极响应深圳市三大产业振兴发展的需要,将中山大学优势的学科、教育与科技资源引入深圳,将研究院打造成一个中山大学服务深圳地方的一流的产学研基地,使其逐步发展成为面向港澳台、面向世界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中心。(杨院长与樊总一行进行座谈会)杨院长一行与樊总进行了座谈会,本次会议欧阳副总介绍了博士后在线正在筹备的“IPO之路创投大赛”项目,此次大赛也是博士后在线联合多家千亿龙头企业共同打造的“科创新IP”。本次大赛旨在让更多的优质项目融入资本市场,帮助更多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获得市场的订单,同时给新兴企业创造一个充分展示的优质平台。杨院长在了解了本次大赛的情况后,认为“IPO之路创投大赛”项目非常具有潜力,并且称赞它想象空间很大。同时杨院长与樊总进行了交流,并提到自己以往的创办大赛的经历,同时给“IPO之路创投大赛”项目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随后杨院长一行在樊总的陪同下,参观了博士后在线总部园区,和已经入驻了博士后在线园区的各大企业,以及裸眼3D项目,并纷纷对博士后在线平台表示称赞。(杨院长一行参观博士后在线总部园区)此次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院长杨艾琳一行莅临博士后在线参观指导,创始人樊木春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双方今后能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正也

表现出色!我院7位博士后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近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示了第68批面上项目拟资助名单,本批次共资助3764人。我院7位博士后获得资助,获资助人数和金额创历史新高。中山大学获资助164项,高居各单位榜首,包括一等资助10项,二等资助154项。各类学科中,临床医学最多,共有291人获资助;基础学科获资助数稳居前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是专门用于资助在站博士后科学研究的基金,旨在促使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博士后进行创新研究,培养造就一支跨学科、具有复合型和战略性特点的博士后人才队伍。博士后基金每年可申请三次,其中,一次为特别资助,两次为面上基金。面上资助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由专家通讯评审确定资助对象。资助标准分为一等和二等。自然科学资助标准为一等12万元、二等8万元;社会科学资助标准一般为一等8万元、二等5万元。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博士后队伍建设,修订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和激励措施,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加大博士后招收和培养力度,有力激发青年教师科研生命力。为促进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博士后简介石洁医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博士后在站,合作导师为放射治疗科万香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以(共同)第一作者在Redox Biology及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发表SCI论文2篇。秦白富分子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博士后在站,合作导师为方乐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以第一作者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杂志发表论文一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钟敏儿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吴小剑主任医师。202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要研究方向是结直肠癌的诊治。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EBioMedicine等SCI杂志发表论文6篇,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科研项目3项。邓禹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师从中心主任王敏教授。王敏教授曾任耶鲁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炎症及心脑血管的信号通路传导的基础研究,该团队已在 Nature Biotech、Nature Medicine、Cell等期刊发表有关研究的文章100余篇,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博士研究阶段一直从事表观遗传修饰对干细胞分化的作用和机制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已先后发表在 SCRT (2020)、BBRC(2020)等 SCI 杂志上。目前是康复医学中心临床博士后,合作导师王于领主任技师。余泓恩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博士后在站,合作导师为兰平教授和肖健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消化系统肿瘤的代谢重编程与化疗耐药等的相关机制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Death & Disease等杂志,并入选国际消化病论坛e-poster及中国肿瘤学大会壁报,参与广东省卫生厅等项目。王慧慧2011年至2015年,就读于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药物制剂专业;2015年至2020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学习分子医学专业,师从刘焕亮教授。硕博连读期间,研究方向为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研发,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各一篇。2020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进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临床检验科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刘焕亮教授。朱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科研博士后,合作导师高翔主任医师。2020年中山大学博士毕业,主要从事IBD患者个体化用药研究。以第一作者在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等杂志发表多篇SCI文章,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重点地区国际合作项目。责任编辑:郭松青初审:戴希安审核:简文杨审定发布:李冠宏图、文/中山六院

第一步

中山大学力压清北北大!最新一批博士后基金资助名单公布!

刚刚(10月27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示了第68批面上项目拟资助名单,3714位博士后获得资助,一等资助163项,二等资助3551项。共来自550个单位,包含高校、院所及企业。在高校中,中山大学一等10人、二等154人,力压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以总数164人高居榜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分别位列第2到第4名。前四名高校获资助人数均超过100人。其次是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获资助总数跻身前十。在获资助人数超过50的高校中,表现亮眼的有郑州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超过了例如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等强校。若按照获资助的等级(一等)来看,排名前五的高校为中山大学(10)、浙江大学(7)、北京理工大学(7)、清华大学(6)、复旦大学(6)。拟资助人员单位统计结果如下:(医学院、研究院等单位合并统计)青塔统计最后祝贺获资助的博士后们

商州

博士后是学历吗?43所一流高校博士后流动站排行榜,国科大第一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教育改革一所高校有多少数量的博士后流动站,这也是大学实力的重要表现。博士后是学历或者学位吗?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后工作站有什么区别?先普及一下几个常识性问题,否则会被误以为“没文化”。北京师范大学一是博士后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所以,很多人平时口中的“读博士后”“博士后毕业”都是错误的说法,所谓的“读博士后”应该表述为“博士后进站”,而“博士后毕业”则应该表述为“博士后出站”。二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有区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指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某个一级学科范围内,经批准设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组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指的是在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和特殊的区域机构内,经批准可以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这两者的培养单位是不一样的,培养目的也不一样。国科大和双一流高校博士后流动站名单我国国博士后制度创立于1985年,目的是为了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和发现更多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截至2018年,我国已建成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有3000多个,共计6000多个,累计招收培养15万余名博士后,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国科大,博士后流动站建站情况怎样?除了42所双一流建设高效,中国科学院大学设立的博士后流动站数量最多,共计有178个博士后流动站,这个数量远远高于其他高校。比如,浙江大学有57个博士后流动站,高于清华大学的48个,也高于北京大学的47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博士后流动站数量较多的高校有这么一些:武汉大学和吉林大学都是42个,中山大学和山东大学各有41个,华中科技大学有38个,四川大学有37个,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各有35个,厦门大学有31个,东南大学有30个。可以看出,博士后流动站数量越多,高校的实力也就越强。所以说,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多少,这也是一所大学实力表现的重要方面。我国博士后流动站的工作和博士后培养还需要大力完善。其一,博士后在站期间的考核制度需要完善。兰州大学我国博士后培养工作已经开展了30多年,但各设站单位对于博士后的进出站考核仍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对于进出站考核,要设定明确的考核指标体系。进站考核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考核评价小组,主要考核学位论文、科研成果和综合素质;出站考核主要考核博士的研究成果、研究水平、经济效益和综合贡献。出站考核条件既要涵盖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特长,还要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中期考核主要听取博士后工作进展情况,对博士后的科研能力、学术道德、业务能力、获取成效等全面考核,从而实现动态化实时管理。北京理工大学校园其二,我国博士后进展和出站基本没有激励制度。鉴于博士后进站和出站随意性,博士后进站后,培养单位应当适度增加1~3个月试用期,待开题通过后,再将其较低的试用期工资提高为等同于正式职工的工资。中期考核重在检查不足并及时解决问题,对于考核优秀的,可适当给予奖励。博士后在站期间申请到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以及其它重大项目的,省市财政和设站单位要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套资金支持。同济大学目前,许多设站单位正在探索博士后在站时间由一般为2年改为2~4年,博士后在站期间达到副高评聘条件的,及时对他们进行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与本单位正式职工同等对待。也许,这些好的制度建立以后,我国博士后进展工作效益和培养质量都会有大的提升。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姘居

2020年中国高校博士后人才质量排名发布!湖南大学超华科位居12位

近日,国家人社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2020年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名单,对于每一位入选的博士后人才,国家将每人提供高达63万元的资金进行支持!据了解,报名申请2020年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的博士后达到了上万人,最终只有400人成功突围,获得家资助,因此,高校获得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的人数,可以反映国内高校顶级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数据整理,我们发现,北京大学一共有21人入选,位居国内高校的第1名,体现了北大的高质量人才培养能力,以及优质的青年教师人才队伍清华大学一共有20人入选,位居国内第2名,表现也非常突出上海交通大学一共有19名博士后入选,位居国内大学第3名,上交青年人才储备突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国内第4名,一共有16人入选,体现了北航的高精尖和高质量复旦大学排名国内第5名,有15人入选,浙江大学位居国内第6位,有14人当选。北京理工大学有13人入选,排名国内第7名,这也是北理工近年来国内最高的排名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自都有12位人才入选,并列国内第9名。这几所大学也是国内非常顶级的985大学。湖南大学有11人入选,位居国内第12位,超过了哈尔冰工业大学、中山大学等老牌名校,表现非常突出,2017年,湖南大学被降级归入了双一流B类,学校受到非常大的触动,近3年,湖南大学在各方面全方位发力,不少指标表现都非常突出,因此下一轮双一流评估中,有很大概率重回双一流A类,其他表现突出的大学有,中国地质大学有4位人才入选,位居国内第24位,华中农业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各有3位入选,位居国内第34位,超过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985高校,这几所高校也是进入双一流高校的热门人选。对于这份榜单,各位读者朋友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本文由大学专业那些事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此谓上皇

2018中国高校博士点、博后流动站数量排名:浙大、清华、中大亮眼

博士后一所大学的博士点数量和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可以反映出该高校的科研实力,在我国42所双一流大学里面,你知道哪所大学的博士点和博士后站最多吗?根据统计,在博士后站数量上,中国科学院大学最多,有178个,遥遥领先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在高校博士点数量上来看,最多的是浙江大学,有59个。而中国科学院大学则排名第11,其他进入前10的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具体统计如下图:可以发现,排名比较靠前的都是”体量“比较大的高校!

圣人已死

青年学者成长系列|心有所系 砥砺前行——专访我院博士后陆艺文

编者按2015年以来,中山大学提出“人才倍增”计划,广聚天下英才,建设一流队伍。其中,学校打造菁英荟萃的青年人才蓄水池,提供筑梦科研的人才发展平台和多元畅通的转聘教师职务绿色通道,打造一支以专职科研系列人员与博士后为主体的青年研究人员队伍。他们积极致力于科研,成为我校青年人才的生力军。为了进一步展现专职研究人员的精神面貌,我们推出“青年学者成长系列”报道,展现青年学者们的成长历程。“近年来,中山大学为博士后提供了优越的治学环境和科研平台,我很幸运的抓住了人生中的这一重要契机。”陆艺文说。陆艺文博士主要从事肿瘤免疫方向的研究。发现了肿瘤化疗后产生的B细胞新亚群,为判断患者的化疗疗效和预后提供了具有应用前景的标志物,提出了乳腺癌免疫治疗潜在的新靶点。相关研究论文在Cell杂志上发表。青年学者成长系列 | 心有所系 砥砺前行——专访我院博士后陆艺文心有所系,有苦也甘动心于中山大学美丽的校园环境,大师云集、人才辈出的大学底蕴,这所高校成为陆艺文自中学起就一直向往的求学圣地。在心中信念持续的感召下,陆艺文如愿考上了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在八年的学习之后,陆艺文再一次选择留在母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9月,陆艺文师从宋尔卫教授,开始肿瘤免疫研究领域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宋尔卫教授是国内顶尖的临床科学家,他启发学生从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出发,提炼有意义的科学问题,再通过实验找寻答案。在宋尔卫教授团队,不仅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也有生命科学等学科背景的学生,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带来更多知识思维的碰撞,这样的科研环境让陆艺文大受裨益。但是,回想起从事基础研究的初期阶段,陆艺文有许多的感慨。乳腺肿瘤中心团队合影她谈到,当时自己刚刚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科研基础薄弱,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常常面临实验失败,遭遇不少挫折,时常被焦虑和沮丧的情绪困扰。记得有一次组会上,宋尔卫教授讲到,“做科研要注重思考和总结,要多读文献、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分析原因,才能有新的发现。”宋教授的一席话让陆艺文铭记在心,在实践中一直警醒自己,在失败中总结问题反复思考,每一次的进步也让自己的思路逐渐明晰。她回忆到,在宋尔卫教授团队做博士后时的一次研究中,她发现了一个从未报道过的现象,但机制方面还不明确,相关的实验也不够完善,看着别的同学已经步入临床工作正轨,陆艺文心里有点着急,以至于心态不大平稳。当时作为宋教授团队PI的苏士成研究员了解到陆艺文的这一心理波动后,对她说“一个科学研究的完整性和严密的逻辑非常重要,深入研究这个课题不仅可能有突破性的成果,还对个人的成长有很大裨益。”在苏老师的这番鼓励下,陆艺文决定做二站博士后,继续开展此课题的深入探究。虽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磕磕绊绊,但陆艺文一直在一步步前进着,课题研究也逐步成型,这让陆艺文的心态慢慢平稳下来。苏士成研究员团队合影陆艺文第二站博士后的合作导师苏士成研究员是一位优秀的青年学者,在科研、临床、教学领域都是佼佼者。在苏士成研究员的指导和感染下,陆艺文最终能够坚定信念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严肃对待科学研究中的每个细节,抓紧时间高效工作,在科研工作中持续深耕与精进。面向未来 砥砺前行学校人才发展办公室、医院人力资源部和学科发展规划部都非常重视博士后的发展,时常开展各类实用性讲座和培训。吸取前人经验让自己免于走很多的弯路,受益于此,陆艺文顺利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中)和面上资助项目。学校和医院为博士后的成长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优秀的博士后得以沉下心来,围绕前沿的科学问题潜心研究。在学校的人才发展政策及医院团队多方面支持下,陆艺文在科研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回顾学习和工作的这十余年,陆艺文说,“很感恩两位科研领域明星级别老师的指点和鞭策,他们在思维方式和时间管理等方面的言传身教让我终生受益。正是因为有学校的人才政策、医院先进的科研平台、强大的团队支持,加上课题组兄弟姐妹的帮助,才让我这样的科研小白战胜困难与挫折,取得目前的成绩。”在繁忙的科研生活之余,陆艺文喜欢阅读,尤其是阅读跨学科的书籍、文献,她认为这是一种开拓视野、自我精进的方式,对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作用。陆艺文很崇拜埃隆-马斯克。“他能同时跨越多个领域,并且在每个领域都能做出颠覆性产品。马斯克非常赞同的一种思维模式——“First principle thinking”,对我科研思维的建立很有启发。”陆艺文介绍到,“First principle thinking”(第一性原理)是指一种“追本溯源”的思考方式,遇到问题时,从原理出发,收集大量证据,一步步往前推演,直到找出适合该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思维方式给了陆艺文很多的启示,帮助其在科研过程中,在毛线团一样看似无序的问题里找到本质,从而理清思路,不断精进。关于未来,陆艺文的规划是刻苦磨砺临床技能,同时不忘钻研思考,借助学校、医院提供的平台优势,做一个能用科研思维解决临床问题的好医生。● 人物简介●陆艺文 陆艺文,女,出生于1990年8月。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博士导师为苏逢锡教授。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外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宋尔卫教授,从事肿瘤免疫方向的研究。2019年,继续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苏士成研究员,研究方向是B细胞相关的肿瘤免疫。博士后工作以来,在Cell,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等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中)和面上资助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责编:黄睿、刘昕晨初审:张阳审核:林伟吟审核发布:欧阳霞【来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