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学实验楼、创学创业大楼、法学科研大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花音

教学实验楼、创学创业大楼、法学科研大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大近期建设工程全公开!0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学实验楼项目概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学实验楼项目为1栋8层教学实验楼,裙楼1层,局部设置1层地下室。项目占地面积39492.24㎡,总建筑面积30120㎡,其中地下室面积4380㎡。教学实验楼效果图02.创新创业大楼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东南部,学校运输中心以南,博文路以东,文永楼以北。该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29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829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学生创新创业用房及地下车库等,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2994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为9883方米。创新创业大楼效果图03.法学科研大楼项目概况:拟建设地址在南湖校区中区以西,文治楼以南。项目拟建总建筑面积为1499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063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359平方米。结合“双一流”学科的发展要求,并结合法学院现有国家及省级中心及22个科研机构配备情况,学校提出建设法学科研大楼,设置法学发展基地及法学专职科研用房,法学专职科研用房包括专职科研人员所需的实验室、研究室、资料室、咨询室等专业用房及少量配套的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等,并配建地下停车场等功能用房法学科研大楼效果图04.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项目概况: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精装修工程,紧邻南湖大道,建筑面积2768.48 平方米,正在施工收尾阶段,2020年11月交付工程并投入使用。未来将成为学校大学生教育中心及大学生创业中心。素质教育中心效果图05.建行学院首义31号楼:该楼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约为4212㎡,建筑高度为11.4m,此次主要是结合使用需求,更新室内外装饰、水、电、暖、消防、智能化等配套设备工程,同时对屋面进行维修。首义35号楼:该楼为宿舍楼,总建筑面积 6530㎡(含架空层852㎡),共7层(不含架空层),建筑高度24.8m。此次主要是结合使用需求,更新室内外装饰、水、电、暖、消防、智能化等配套设备工程,增设2部电梯,增设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同时对屋面进行维修。培训餐厅:位于首义校区一食堂(现名黄鹤园)二楼,建筑面积约1900平米。设立自助餐区、三个独立包房、休闲阅读区。建行学院成立于2019年4月。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中国建设银行开展合作办学和产教融合的新平台,与建行大学华中学院协同共建,既是面向建行系统内员工的职业教育平台,更是向社会赋能、推进产教融合、开展金融知识普及运动,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与“新金融人才”培养的开放平台。建行学院培训餐厅改造前01.教师周转房及职工活动中心项目概况:拟建设地址在南湖校区南端,津发小区以南。拟建总建筑面积约为47262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3516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为12100平方米。建筑居住总套数480套,地下停车位310个。教师周转房及职工活动中心位置标示教师周转房及职工活动中心效果图道,不同作为中南大的著名景点南湖边一直是大家约会散步的不二选择西靠南湖北接绣球山现在将有崭新的南湖绿道准备建设南湖绿道工程位置标示南湖绿道效果图日新月异 高楼起南湖承前启后 绿道贯中南敬请大家对未来的中南大保持期待吧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红手套

把论文写在经济社会抗“疫”第一线——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科研抗“疫”

疫情肆虐,聚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从一开始,抗击疫情就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医务人员奋战在疾病救治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经济社会如何在疫情特殊情况下正常运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也要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党组有关决策部署,根据学校党委部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重点针对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在经济社会健康运行抗“疫”第一线建言献策,较早在国内呼吁有限制复工复产、呼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发挥数字技术在抗“疫”中的作用、扶持中小微企业、减免或推迟社保缴费,共享员工等,被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网广泛报道,相关科研成果、决策建议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权威媒体刊发,宏观经济理论文章被中央网信办4次全国全网推送,在国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经济社会健康运行贡献出中南大智慧。访谈763家制造业企业主,撰写3万余字调研报告2月5日,博士生导师、学校研究生院院长、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胡立君教授直接指挥布置,建立起微信课题研究沟通群,组织8名专家学者积极研究相关课题、选题,组织协调各方研究、调研力量,最终与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形成课题研究团队,通过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快速对广东省具有代表性763家制造业企业进行了调研,重点调研了制造业企业的财务、供应链、员工心理等多方面影响,并形成了1万余字的详细报告,提出了政策建议。之后,又以相关最新数据,从宏观、中观行业两个方面,分析了新冠疫情对广东经济的影响,提出了政策建议,该份报告2万余字,两份报告分别在2月12日、2月18日提交有关部门,供其作为决策参考。积极发挥智库作用,多方建言献策1月30日,数字经济研究院在新京报智库发表文章,就《如何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带来的经济冲击?》提出四个方面建议:一是逆周期调节要适当加码,呼吁通过降息等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税收减免等帮企业度过难关;二是适度的投资拉动同样不可或缺,建议一些补短板、促民生等方面的重大基建项目提前上马,并提出我国新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还非常大,呼吁此次完全可以把通讯设施等新基建作为突破口;第三,重点关注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最后,坚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大方向,大力实施实体经济定向支持政策,以金融、财政政策鼓励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2月3日,数字经济研究院在《环球时报》撰文《助力中小餐饮企业走过冬天》,呼吁为包括餐饮企业在内的中小微企业减免或缓缴各种税费、社保、医保缴费,减免租金,呼吁特殊时期劳工问题协商解决。2月5日,数字经济研究院在新浪意见领袖专栏呼吁,我们必须思考,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如何恢复经济社会秩序,起码是有限度的恢复部分生产。该观点获得了大部分网友的赞同,为中央尽早复工复产提前营造了舆论氛围。2月6日,在《中国证券报》刊发《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稳定发展》,文章指出对当前经济结构有信心,并提出培育新经济主体等五点未来政策建议。(发表在光明日报和经济日报的文章)数字经济研究院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在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建言献策。2月12日,在中国青年报撰文《“共享员工”走红新经济与传统企业碰撞出火花》,指出共享员工是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将探索出一种抵御不确定性冲击的商业模式。2月18日,在经济日报刊发文章《战“疫”或加速数字经济发展》提出,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数字技术展现出了巨大威力。先后在人民网、21世纪经济报道等刊发《治理现代化需加强重大数字应急技术的战略储备》《从疫情防控“大数据网格化”看社会治理数字》《疫情之下须发挥好数字经济平台稳经济、保就业作用》等文章,为如何发挥好数字经济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以及发展数字经济提出了许多建议。2月28日在《光明日报》发表《减负稳岗扩就业多措并举“稳就业”》,文章指出,此次疫情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数字化对于稳就业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好大型平台型企业对扩就业的引擎作用。此外,《疫情冲击总体可控,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信心不会动摇》等4篇宏观经济发展的理论文章被中央网信办在全国全网推送,为增强经济发展的信心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企业是抗击肺炎疫情的一支重要力量》等5篇文章以及数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文章被学习强国转发。积极发文发声,加强正面引导疫情发生以来,数字经济研究院专家学者先后接受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新社、新华每日电讯、人民网、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等权威媒体采访上百余次,就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中小餐饮企业企业复工复产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发表专家意见,积极正面引导舆论,获得千余家报刊、网络媒体的转发,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促进疫情防控期间经济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有序复工要硬招也要巧招。破解用工荒一方面要加强各地政策导向协调,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用工大县与劳务大县之间的点对点劳务对接。盘和林还就中小企业融资利率、共享员工、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等,多次接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等权威媒体的采访。就口罩转产话题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直播连线采访时指出,口罩快速转产体现出我国制造业实力,无愧于制造业大国称号。来源:中国网

鬼银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三大“王牌专业”,就业率很高,考上就是赚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坐落于美丽的城市,武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并哲学、史学、文学、理学、工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院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中原大学,在2000年的时候,由财政部直属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司法部直属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而成,目前学校有两个校区,分别是首义校区和南湖校区。光听学校名字就知道,财经和政法是本校的特长。财大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体特色专业有: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民商法学等。下面给大家说一说财大能入选王牌专业的三个专业,实力杠杠的,就业率很高,考上就是赚到!1、会计学会计学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重点学科之一,也是学校最好的专业,在全国排名经常是第五的位置。实力仅次于上海财经大学等会计学科顶尖高校。每年有15%的学生出国深造,也有20%左右的学生进入清华、北大、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会计专业也属于供不应求的热门专业之一,学生毕业是不愁工作的,一般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入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各大银行及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前景相当不错。2、金融学能够入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牌专业的当然还有金融学,该专业在学校的实力是相当不错的,紧随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之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金融学也成为当前最火热的专业之一,各行各业对金融学人才需求“强劲”,总的来说,就业方面非常不错,就业率很高。3、财政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最响亮的王牌学科当然还有财政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学校的财政学实力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财政学是培养具备财政、税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财政、税务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财政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财政局和税务局的税收规划、审计、资产管理工作。综合来看,金融学和会计学是最好的,想进国企或私企都可以,就业前景非常好,但财政属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不考公务员的话,就业可能也不是很简单。对此,你认为呢?

大猩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经和法学都是一流!一所被低估的双一流

在谈论法学领域的一流高校时,我们常常忽略这样一所“五院四系”成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经济学、法学、管理学都是其强势主干专业。一、地理位置具有优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我曾在之前的文章介绍过高考志愿首推的5座城市,其中就有武汉。武汉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一流大学林立,每年毕业生达到30万,与北京和上海媲美,是中西部高校资源最集中的城市。除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还有我们熟知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等。高校集中,有助于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资源共享。二、专业实力强劲比起其他政法类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其独特的专业优势,即拥有非常突出的财经专业,因此它除了被誉为“五院四系”外,还被誉为“五财一贸”。【“五财一贸”,即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均是财经类院校中的佼佼者。】例如:1.学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基本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列,在财经、政法类高校中均位于前列。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全国高校公共基础课中首先创设了“经济学通论”“法学通论”和“管理学通论”三门必修课程,有力推动经、法、管三大互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3.学校现有58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10个。三、就业情况良好根据官方的就业报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有质量,2019届整体就业率高达95.7%,就业单位对毕业生持高度评价。从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企业就业的同学占比最大,其中在国有企业就业的达到18.4%。此外,升学和国外深造的比例也非常大,出国出境的占比达到18.9%,这或许和学校优质的海外交流资源相关。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学校与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关系。整体就业率达到95.71%,本科生就业率为94.80%,硕士研究生为97.36%,博士毕业生为99.19%。本科毕业生到其他高校就读研究生的人数较多,比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等。高考分数不够的同学,选择这样一个平台作为基础,进一步到顶尖高校深造的机会也是比较多的。

番茄酱

位于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厉害吗?在财经类大学中排位如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湖北省会,新一线城市武汉市。中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高校,中国大陆第七所AMBA,CAF协会认证院校,被誉为“五院四系”有全国重点政法大学与“五财一贸”全国重点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始源于1948年创建的中原大学,2000年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为主干的多学科大学,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三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图片源自官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规模与实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设有19个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9300余人。学校有教职工24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拥有一批以长江学者,楚天学者等为代表的优秀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位实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设有58个本科专业,学校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中南大学的排位参考:先来看一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财经类院校中的排位情况。在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排在全国第52位,财经类高校第4位。在校友会大学排行榜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排在全国第69位,财经类高校第1位。(不同排行榜差距较大,仅供参考)。财经类大学排行榜。在湖北省的排名情况,在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排湖北省第5位,在校友会排行榜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排湖北省第7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科实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另是为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民商法。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经济史。拥有1个双一流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法学(自定)。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为法学、经济学、财政学、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房地产管理、投资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和法学评为A-。统计学、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评为B+,理论经济学评为B,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农林经济为C+,管理科学与工程评为C。

芄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9项成果荣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我校共有9项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青年成果奖1项我校获奖名单如下我校高度重视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组织申报工作2019年1月在教育部发布申报通知后由科学研究部牵头进行了拟申报成果的摸排工作制定了详尽完备的申报工作方案召开学校科研工作会议进行动员并邀请专家进行经验介绍评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教育部为表彰奖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每三年评选一次,自1995年以来已评选八届,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高校普遍将其视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经专家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审议通过,本届共评选产生奖励成果1539项,其中著作论文奖1241项,含一等奖152项、二等奖783项、三等奖306项;咨询服务报告奖77项,含一等奖10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20项;普及读物奖20项;青年成果奖201项。本次著作论文奖和咨询服务报告奖特等奖空缺。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党委宣传部文字 | 马高昂编辑 | 陈华靖审核 | 崔桢桢

百忧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界知名校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界知名校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普通高等学校。60多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累计约30万人,为中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其学术界的校友更是为我国的学术发展做出贡献。刘放桐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历任复旦大学副教授、教授。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专于西方哲学。著有《实用主义述评》、《现代西方哲学述评》,合著《萨特及其存在主义》,主编有《现代西方哲学》等。黄进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法,系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第一位国际私法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等职,荣获中国法学会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吴联生会计学博士吴联生,会计学博士,主要研究会计规则,盈余管理,公司治理,公司财务行为等。曾获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第四届“天健杯”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特等奖;在教学方面,先后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和北京大学树仁奖教金。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现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副厅长,多次参与中国司法考试命题工作和担任《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刑法学部分的主编之一。王竹泉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王竹泉教授立足于中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开拓了“利益相关者会计”和“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两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领域,连续得到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得到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计划的资助。作者:啊啊啊漪潇

母女情

勇担使命 在战“疫”中展现高校“硬核”力量

杨灿明(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已经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这是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联动作战的结果。高校作为这场特殊战争中的重要战场,从人力、智力、物力、财力、组织力等多个方面,支援战“疫”前方,筑牢战“疫”后方,为抗击疫情提供了“硬核”支撑,在抗击疫情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英勇逆行,驰援战“疫”前线输送骨干力量在此次战“疫”中,全国各地最顶尖的医护人员不断向湖北、武汉驰援,医学类高校和拥有医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几乎都从附属医院派出了精锐队伍支援疫区,奔赴最危险的前线阵地,利用自身的医疗资源和骨干力量救治病患。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纷纷奋战在抗“疫”救治主战场,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成为抗疫一线的中坚力量。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在疫情防控前线英勇奋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高校附属医院作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武汉定点医院,承担了大量救治任务;湖北省多所高校体育馆改建方舱医院,一批学生公寓被征用作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集中隔离点。与此同时,湖北高校师生参与志愿服务,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一线和社区防控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管理部总工程师李可得知建设现场缺乏有经验的网络工程师,主动请缨奔赴一线,合作完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网络集成的主体工作,在战“疫”一线留下了汗水与足迹。科研战“疫”,发挥专业优势迸发智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军事医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医学院调研时强调,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要综合多学科力量加快科研攻关早日取得突破,尽快拿出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高校科研人员自觉主动把研究精力投入到战“疫”攻关任务上,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的攻坚战中,在医药科学研究攻关、公共卫生与公共治理、防疫战“疫”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用不到一周时间确定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分阶段推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迅速筛选一批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未来,高校将继续在特效药物研制、疫苗研发以及防控策略完善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为战“疫”注入科技力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积极响应科研战“疫”的号召,发挥学科专长、专业优势,针对疫情期间的应急管理、企业发展、农业生产、社会治理、旅游发展等领域开展研究,组织专家学者和专职科研人员组成多个专题课题组为一线防疫具体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全校师生向社会各界报送一百余份科研成果,数字经济研究院科研战“疫”事迹等被媒体广泛报道。师生同心,开展联防联控发挥青年力量高校学子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此次疫情期间,全国高校听从指挥,统一行动,为全力打赢抗疫战斗发挥积极作用。各大高校积极配合社区在师生网格化管理、生活物资保障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动员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向社区主动报到,主动担当,全力配合社区工作,积极参与到战“疫”工作的各个环节;为师生采购配备防护物资,发放生活物资,防止疫情向校园扩散、守护师生安康;在校大学生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为疫情防控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许多高校开通了就业帮扶渠道和心理援助热线,为疫情影响下就业难的大学生提供帮扶,为产生消极心理的社会大众提供心理支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积极响应号召,迅即统筹校内部门联动,坚持科学防治,落实落细联防联控措施。校医院坚守社区医院防控疫情工作、保卫部实施校园出入管控、后勤保障部坚持“送餐上门”“24小时后勤保障”、财务部为学校疫情防控做好财务保障工作。各学院、各部门建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维护每一位师生的安全。涓滴成海,汇聚八方爱心凝聚校友力量“莘莘学子心,拳拳校友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各高校校友心系疫情,纷纷响应家国号召,积极捐款捐物,用亿万爱心支援湖北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同时提供就业渠道助力母校师弟师妹就业,为抗疫凝聚强大的社会力量。华中科技大学全球50多个校友会,数万名校友及多家爱心校友企业,截至2月底累计为武汉和其他地市的100多家一线医院捐赠了价值达3亿多元的抗疫物资,为学校捐赠了1600多万元的抗疫资金。全国高校陆续推出了“网上招聘会” “空中双选会”等多渠道线上就业活动,企业家校友纷纷提供应聘岗位,为2020届毕业生就业缓解求职压力。在武汉防疫物资最吃紧的时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一时间成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专项基金,募集善款一百五十余万元。广大党员师生主动捐款捐物,募集资金五十六万余元。各地校友会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助力母校疫情防控工作。校友企业珠海格力电器全力支持母校应届毕业生春招,开展母校专场招聘会。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境外疫情正在加剧蔓延,我国面临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大幅增加,依然容不得半点懈怠。高校必须咬紧牙关、扛起责任、再接再厉,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为复工复学做好充分准备和充足预案,为取得这场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贡献高校“硬核”力量。

黄衣

每日一校|第七十二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水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历史底蕴深厚,发展稳中求快。学校前身是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1953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荟萃中南地区六省多所高等学校的财经、政法系科,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湖北大学。“文革”期间,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1971年,湖北大学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1978年1月,学校经湖北省批准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并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北财经学院由财政部及湖北省双重领导,以财政部为主。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归司法部领导。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校名。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于2000年5月26日组建成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9月,学校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2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正式协议,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斐然。学校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院、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MBA中心)、会计学院(会硕中心)、公共管理学院(MPA中心)、统计与数学学院、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文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韩新媒体学院等19个学院。截至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1500余人,教师中教授280余人,副教授57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 我校先后聘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名、“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名、湖北省“楚天学者”22人,校聘海内外“文澜学者”讲座教授30名,2人获评“文澜学者”资深教授,12人获评“文澜学者”特聘教授,75人获评“文澜青年学者”。此外,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科领军人才,2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8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1人入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余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全国高校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7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30人,湖北省中青年突贡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48人,多人入选“中国重要审计学专家名录”,1人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人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近年来,学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基本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列,财经、政法类高校第一的位次。近10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共计11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教育部门重大攻关科研项目共560余项,国家教育部、国家财政部、国家司法部和国家科技部及其他省部级科研课题共620余项,共取得科研成果13000余项,其中专著800余部,编著及教材800余部,论文11000余篇。尤其是2013年获得代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9项,斩获该奖项全部等次和类型,体现了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一流的科研实力。培养体系完备,教学质量优异。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8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3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3500余人,每年接受来华留学生500余人次。学校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三大学科为主干,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互动,通过优势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优质教材、主讲教师形成人才培养合力。学校现有58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6项,普通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3个;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3个基地,即“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设立了500多个学生实习实践基地;2011年学校即成立了创业学院,近年来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0余项、校级项目490余项,实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4800余项;受教育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实施“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知识产权硕士培养项目,并承担50%的培养任务。学校十分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确立科学的“以生为本”“全面质量观”“特色制胜观”“协调发展观”等教育思想观念,突出“融通性、创新型和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一方面开设了商贸英语、法律英语、法制新闻、经济新闻、司法会计、经济伦理、法经济学、经济侦查等极具特色的课程;另一方面,在全国高校公共基础课中首先创设了“经济学通论”“法学通论”和“管理学通论”三门必修课程,有力推动了经、法、管三大互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学校现有国家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入选湖北省“荆楚卓越”协同育人计划项目5项,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素养与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在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还主办、承办和参加一系列的全国性、地区性本科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作为全国最大的财经政法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我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与改革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办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人才培养上的核心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高位,就业层次较高。责任意识强烈,社会服务深广。学校一直坚持科学研究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导向功能、研究工作的咨政功能以及师资队伍的服务功能。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确立了“顶天立地”(即基础研究追求高深、应用研究贴近实际)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起“立足湖北、面向全国、特色鲜明、主动服务”的思想,发挥学科优势,全力缔造财经政法领域思想库,努力打造“中部崛起”的智力服务品牌,形成了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法制建设、经济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的格局。2016年12月,我校在中国智库索引发布的“211”高校智库MRPA测评综合分排序中以100分荣获第一名。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111”创新引智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委智库、8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联合组建的行业研究基地等20多个高水平学术平台。2018年7月,学校与中国建设银行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行学院,实现银校强强联手,构建新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关系。近年来,学校有百余项咨政报告得到相关领导批示或被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采纳,其中10余项获中央领导批示。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连续多年作为阅卷中心承担全国中国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阅卷工作;与国家司法部门司法考试中心联手,多次承担全国司法考试阅卷工作;学校积极开展国家、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协同创新,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对外交流活跃,国际化水平高。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学校与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关系。学校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有视觉传达设计(动漫游戏方向)和电影学(影像内容方向)本科教育项目,为教育部同类专业项目中第一个与亚洲高校合作的项目。作为中国13所高校之一与俄罗斯13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并成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两河流域高校联盟成员。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全面开展合作交流,共建中意法学研究中心中国法图书馆(罗马);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塞尔维亚分中心”。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合作建设有孔子学院,并与美国石溪大学、德国汉堡大学、法兰克福应用科技大学、意大利罗马一大、特伦托大学、俄罗斯联邦政府直属财政金融大学、圣彼得堡经济大学、贝加尔大学、法国里昂三大、雷恩商学院、日本大分大学、冰岛冰岛大学、芬兰拉普兰大学、坦佩雷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北大学、中原大学等有交换生项目;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卡迪夫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法国雷恩商学院等均开设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且有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我校求学深造。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良。学校占地2800余亩,建筑面积110万余平方米,是全国最早开通校园网络的百所高校之一。图书馆拥有图文藏书854万余册,其中纸质书刊336万余册,电子书刊506万余册;在订中外文期刊和报纸1280余种,古籍善本、线装书及民国时期旧平装本图书8.37万余册;中外文学术文献资源数据库108个。会堂可与专业剧场媲美,单元式学生公寓接连耸立;学校运动场曾作为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主会场和主赛场,又曾作为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赛场;校园内绿树掩映、湖光潋滟,景色优美。70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累计30余万人,毕业生水平和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高级领导干部、学术精英和商界巨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校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文社科类大学”而奋斗,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优势&王牌专业学科建设:截止2018年9月,学校现有58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6项,普通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法学(自定)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经、法、管学科融通创新与社会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民商法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经济史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经济学、财政学、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房地产管理、投资学省部级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国民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法律史、民商法学、 经济法学、企业管理、社会保障湖北省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哲学、公安学、新闻传播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政治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税务、金融、保险、应用统计、国际商务、法律、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计算机技术)、工商管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资产评估、农业(农村与区域发展)、社会工作、旅游管理、审计、公共管理

哥斯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新年贺词:不忘初心,奋进前行!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谨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广大校友和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致以诚挚的新年祝福!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学校迁汉办学70周年。这一年,我们共同见证了祖国和学校发展的美好时刻:70周年国庆日,两千师生在国旗下深情告白祖国的歌声还在耳边萦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擘画了“中国之治”宏伟蓝图,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治理大计、贡献中南智慧的画面仍在眼前浮现;千余名教工同唱校歌,豪情许下誓言,坚定“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破解发展难题,温暖师生心灵。初心指引方向。作为由党在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创立的红色大学,中南大始终怀揣“办人民需要的大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心,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2019年,我们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庆典中、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初心,更加牢记“立德树人”之使命,更加增强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等领导先后来校调研指导,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高校建设践行“六个好”要求的前进方向。使命汇聚力量。2019年,我们引才聚智,师资队伍建设再上台阶。吴汉东教授、赵德馨教授入选第二届“荆楚社科名家”;郭道扬教授书写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历时9年,300万字《中国会计通史》献礼新中国70华诞;义务为学生补课20年的“大先生”孙贤林副教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0名教师成为首批教书育人奖获得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获批数量再创新高;一大批“金课”教师不断被师生传颂为“身边的榜样”。这一年,我们坚持共建共赢,开放办学更加深入。我们与罗马第一大学共建中意学院,与法国雷恩大学筹建海外校园,与诺丁汉大学共建的“田野实验调查研究中心”和“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塞尔维亚、奥地利分中心运行良好。这一年,中南大学子勇于追梦,捷报频传,先后斩获国际、国内百余项赛事冠亚军,就业率、就业质量保持同类高校领先。这一年,我们的校园更加舒适美丽,师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学校连续多年在中国校友会网排行榜上位居中国财经类高校榜首。梦想照亮未来。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2020年,也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是“十三五”计划的收官之年,第四次党代会将确定学校新时代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行动方案。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坡更陡。新的一年,我们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效切实转化为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完成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宏伟愿景,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财经、政法融通特色发展,践行新时代高校“六个好”的要求,凝心聚力加快“双一流”建设,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初心如磐,使命在肩。2020年,我们将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学校事业发展“奋进之笔”的新起点,让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矢志不渝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乘风破浪、扬帆起航!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党委副书记、校长 杨灿明2020年1月1日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