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吴拥政——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卸压-支护-防护”协同防控原理与技术若是若非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吴拥政——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卸压-支护-防护”协同防控原理与技术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创新点(1)分析了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确定了导致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强冲击显现的防控难点,揭示了巷道冲击破坏机制。(2)建立了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围岩力学模型,提出了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卸压-支护-防护”协同防控原理。对巷道围岩远、近场卸压以降低巷道冲击能量和应力;利用高预应力、高强度、高延伸率及高冲击韧性“四高”锚杆(索)主动支护,结合围岩结构重塑技术,提高巷道围岩自承载和抗冲击能力;结合钢棚、缓冲垫层及防护支架,通过高阻尼作用快速抑制巷道围岩的冲击震动。通过协调“卸压-支护-防护”3种技术手段的时空关系,改变冲击地压巷道能量释放、传播及耗散形式。(3)提出了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卸压-支护-防护”协同防控技术,开发了长、短孔分段水力压裂工艺,研发了配套的压裂机具和设备;研制了高冲击韧性锚杆(索)支护材料;提出了以钢棚、缓冲垫层及防护支架为一体的巷道复合防护结构。1作 者吴拥政1,2,3,4,付玉凯1,2,3,4,何 杰1,2,3,4,陈金宇1,2,3,4,褚晓威1,2,3,4,孟宪志1,2,3,42单 位1.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2.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采设计事业部;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开采研究分院;4. 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3研究背景鉴于冲击地压事故主要发生在回采巷道,回采巷道冲击地压防治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冲击地压灾害的防治主要分为灾害预警和灾害防控,灾害预警主要包括微震监测、地音监测、电磁监测及煤柱应力监测等手段,灾害防控主要是从采区布置优化、主动解危和支护防冲等方面开展。由于冲击地压发生地点和时间难以提前预测、预报,单独依靠预警、卸压解危等措施仍不能彻底控制冲击地压的发生。巷道支护作为巷道冲击地压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合理的防冲支护能有效降低或避免冲击地压造成的破坏。目前,国内对深部冲击地压巷道控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①应力控制。②防冲支护。国内外学者在上述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缺乏对卸压、支护及防护3种防控手段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协同防控原理方面的研究,有必要从卸压、支护及防护3个方面开展研究,分析3种技术手段间的互馈机制,揭示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卸压-支护-防护”协同防控原理,从而充分发挥3种技术手段的协同防控效果4摘 要针对深部冲击地压巷道高应力、强冲击造成的强矿压显现难题,分析了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确定了导致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强冲击显现的防控难点,揭示了巷道冲击破坏机制。在分析深部冲击地压巷道破坏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围岩力学模型,分析了动、静叠加载荷、支护应力、围岩力学属性与莫尔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卸压-支护-防护”协同防控原理。通过对巷道围岩远、近场进行卸压,从动、静载荷角度降低巷道冲击能量和所受应力;利用高预应力、高强度、高延伸率及高冲击韧性“ 四高” 锚杆( 索) 主动支护,结合围岩结构重塑技术,提高巷道围岩自承载和抗冲击能力;结合钢棚、缓冲垫层及防护支架,通过高阻尼作用快速抑制巷道围岩的冲击震动。通过协调“卸压-支护-防护”3种技术手段的时空关系,改变冲击地压巷道能量释放、传播及耗散形式。基于“卸压-支护-防护”协同防控原理,提出了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卸压-支护-防护”协同防控技术,开发了长、短孔分段水力压裂工艺,研发了配套的压裂机具和设备;研制了高冲击韧性锚杆(索) 系列支护材料,大幅度提高了支护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提出了以钢棚、缓冲垫层及防护支架为一体的巷道复合防护结构,复合防护结构能有效吸收巷道围岩内的冲击动能,抑制围岩震动。研究成果在蒙陕和义马典型冲击地压矿井开展了工业性试验,“卸压-支护-防护”协同防控技术改变了厚层坚硬岩层冲击能量释放形式,有效抵御了高动、静叠加载荷,减小了巷道围岩整体冲击变形,控制了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围岩稳定。5部分图片冲击发生后巷道围岩变形情况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变形破坏机制示意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各阶段破坏的莫尔圆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卸压-支护-防护”协同防控示意预应力支护与莫尔圆关系长钻孔水力压裂设备组成锚杆(索)工作阻力曲线两柱八字形框架式防护支架钢棚与围岩间不同缓冲垫层冲击力曲线微震活动事件及能量统计协同防控技术试验效果作者简介 吴拥政,男,1978年5月19日生,河南修武人,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巷道所所长。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1项;发表论文70余篇(SCI/EI收录37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5件,编写国家及行业标准13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最美煤炭科技工作者、杰出工程师青年奖等。研究方向巷道矿压与支护技术主要成果一直从事煤矿巷道矿压与支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发明了煤矿井下地质力学原位快速测试方法及装备;开发出煤矿巷道高预应力锚杆支护成套技术;开发了小孔径定向水力压裂坚硬顶板控制技术与装备;发明了锚杆动静载力学性能综合测试系统,开发了高冲击韧性超高强度锚杆(索)材料,开发了煤矿巷道抗冲击预应力支护关键技术。来源:吴拥政,付玉凯,何杰,等. 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卸压-支护-防护”协同防控原理与技术[J]. 煤炭学报,2021,46(1):132-144.WU Yongzheng,FU Yukai,HE Jie,et al.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pressure relief-support-protection” collabora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deep rock burst roadway[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21,46(1):132-144.责任编辑:钱小静编辑整理:郭晓炜审核:常 琛End往期精彩 谢和平,吴立新,郑德志:2025年中国能源消费及煤炭需求预测钱鸣高,许家林:煤炭开采与岩层运动袁亮:煤及共伴生资源精准开采科学问题与对策康红普,王国法,姜鹏飞,等:煤矿千米深井围岩控制及智能开采技术构想谢和平: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研究进展康红普,尹丙鼎,高富强,等:中国煤矿井下地应力数据库及地应力分布规律联系我们联系人:郭晓炜电话:010-87986411-811邮箱:guoxiaowei@chinacs.org.cn网址:www.mtxb.com.cn版权声明:本平台刊登的《煤炭学报》所有稿件均按照国家版权局有关规定支付了相应稿酬,《煤炭学报》享有稿件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煤炭学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不冯其子

省煤矿5G通信建设和井下机器人配套技术高级研修班在西山煤电开班

9月21日,山西省煤矿5G通信建设和井下机器人配套技术高级研修班在西山煤电开班。今后5天内,中国矿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钱建生,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国军,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科创中心智能开采室主任赵国瑞等8位专家,将会讲解智能煤矿建设现状与实践、煤矿5G通信和机器人应用及关键技术研发、5G赋能智能矿山等内容。研修成员共有80人,来自省内及西山煤电,均为从事煤矿智能化、机电管理、通讯信息技术且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刘志彪 卢丽峰)

万川归之

「会议」“2020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现场会”在陕西榆林隆重召开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10月22日,2020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现场会在陕西省榆林市隆重召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信息化分会会长王虹桥,陕西煤监局局长田光雄,陕西省煤炭协会会长朱周岐,陕煤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严广劳,陕煤集团副总经理、陕煤股份公司总经理王世斌等领导出席本次现场会。王虹桥作主旨报告,张胜利、王世斌在会上致辞。会议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主任、信息化分会副会长陈养才主持。王虹桥在报告中结合当前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发展形势,阐述了通过两化融合推动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他指出,当下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组织和管理体系日趋成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区块链等新技术大大加速了煤炭工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未来的煤炭工业要以煤矿智能化建设为核心,培育壮大煤炭信息技术产业,加快重点领域基础研发,突破行业特色关键技术瓶颈,着力推进实施智能煤矿、智能选煤厂及相关智能工厂、数字车间示范工程,打造各类互联网交互平台。他最后表示,今后的煤炭工业将以最小的生态扰动为代价,实现安全高效生产;以最小的环境污染为代价,实现清洁高效利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用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增砖添瓦。会上表彰了本年度行业两化融合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调整增补了部分信息化分会理事、常务理事。陕北矿业公司近年来在两化深度融合过程中取得丰硕成果,与会代表观看了陕北矿业公司智能化成果展。王虹桥、朱周岐、张胜利、严广劳、王世斌在现场还共同启动了陕北矿业集团全生产链智能控制系统。在会议的主题报告环节,陕北矿业公司董事长吴群英在会上作了“从智能走向智慧----智慧矿区建设的陕北矿业模式”的主题报告。他从成效、思考、规划、目标、路径等五个方面介绍了陕北矿业公司近年来在两化深度融合中取得成就,以及陕北矿业公司瞄准世界煤炭工业先进水平,建设“二优三商三打造”行业领先、世界一流煤炭企业的具体做法和实施路径。陕北矿业张家茆矿业公司董事长张建安在会上介绍了张家峁矿业公司是能矿山建设的典型经验,陕北矿业公司神南产业公司神煤科技事业部经理陈星霖在会上与代表分享了互联网+“煤亮子”平台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科创中心副主任怀伟介绍了张家峁智能化煤矿建设关键技术研发情况,华为数字化转型咨询首席专家宋联昌介绍了华为“5G+AI 加速智能矿山建设”相关情况,北京大学教授、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善君虽然身体不适,但还是精神抖擞地与代表分享了他的研发团队在建设基于TGIS 的矿井智能开采与安全管控平台方面的关键技术与实际经验。在会议的专题交流环节,来自该领域科研院所及其高校的11名专家学者也做了相关学术报告。与会代表普遍反映,本次会议的报告质量高、信息量大、收获良多。23日,与会代表分组现场参观了陕北矿业公司张家峁矿、红柳林矿、柠条塔矿、神南产业公司。来自各省(区、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炭行业协会,各类煤炭企事业单位、煤炭院校分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人;信息化分会四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煤炭行业信息化专家、学者,各类信息技术企业负责人及相关媒体代表,以及陕西省能源局、煤监局、榆林市国资委、能源局、科技局等单位负责同志400余人参加了本次现场会。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煤炭杂志,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报到日

煤矿厚层坚硬顶板诱发冲击地压地面压裂区域卸压技术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80%以上的冲击地压事故都发生在具有厚层坚硬顶板的煤层巷道内,该类冲击地压已成为我国煤炭深部开采阶段冲击地压的主体类型。厚层坚硬顶板在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易形成大面积悬顶结构,加剧采场局部围岩的应力集中程度,其突然断裂更是瞬间释放强烈动载,从而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冲击地压事故。尤其当厚层坚硬顶板距离开采煤层较远时,采用井下常规的卸压手段(如井下短孔水力压裂、深孔爆破等)难以实现对该类顶板的弱化卸压。为有效降低开采期间厚层坚硬顶板的悬顶面积和来压强度,从根本上消除下方煤层开采期间面临的严重冲击地压隐患,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采矿技术研究所创新性的提出了地面压裂厚层坚硬顶板源头治理冲击地压的新技术。1. 技术简介地面压裂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从地面打钻至煤层上方高位厚层坚硬岩层位置实施压裂,通过压裂降低厚层坚硬岩层的强度和完整性,减弱高位厚层坚硬岩层突然失稳断裂时对采场围岩形成强烈的动载扰动,降低煤层开采期间的应力集中程度,使煤体应力始终处于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应力之下,从而实现对冲击地压的有效控制。该技术可以对距煤层上方50m以上、厚度大于30m的厚层坚硬顶板实施压裂半径不小于100m、走向长度1000m左右的大范围水力预裂,是解决此类冲击地压问题的有效途径,符合冲击地压防治“区域先行”的原则,对我国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及理念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a)压裂剖面图(b)压裂平面图▲地面压裂示意图(a)未弱化顶板前(b)弱化顶板后▲地面压裂区域卸压原理图2. 关键技术(1)冲击致灾主控岩层判别技术冲击致灾主控岩层具有厚度大、完整性好,在煤层开采后具有难以垮落的特征。采用煤层开采的主控关键层及能量传递响应分析、微震监测的主控岩层分析等方法综合确定煤层上方的冲击地压致灾主控岩层。▲主控关键层及能量传递响应示意图▲井上下联合微震监测台站布置示意图▲基于上下联合微震监测的主控岩层判别(2)水平井钻井及分段压裂技术采用旋转导向和实钻轨迹控制等关键技术在特定的靶点依次完成水平井垂直段、造斜段和水平段三段井身的施工;裸眼井钻达设计井深后,向井内下入套管,并向井眼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水泥,保护和支撑井身套管,封隔油、气、水等地层;下套管固井后,利用射孔器射穿套管和水泥环,沟通压裂岩层与井筒,为压裂液压入地层提供畅通的通道;射孔完毕,将连续油管与喷射工具联接后深入井底,将封隔器坐封,通过连续油管以一定排量和压力将压裂液压入目标岩层。本段压裂完毕,拖动油管后退式重复压裂剩余分段岩层。▲水平井井身结构示意图▲固井、射孔后水平井身截面图▲水平井分段压裂示意图(3)区域卸压效果检验与评价技术压中采用在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实时监测压裂井内的微地震事件,评估压裂液性能及裂缝扩展情况,指导压裂施工;压后采用井上下联合微震监测、支架监测、地音监测、应力监测及震动波CT探测等技术对回采过程中矿压与岩层活动进行实时监测,评判回采期间压裂的效果。▲压中采用微震监测裂缝扩展示意图▲压后回采期间采用微震监测高位岩层活动示意图▲压后回采期间采用地音监测低位岩层活动示意图▲压后回采期间采用震波CT探测煤岩体应力示意图3. 压裂效果评价采用CDEM连续-非连续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厚层坚硬岩层在未压裂和实施压裂两种条件下,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采场顶板岩层断裂特征、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地面压裂可以有效降低工作面回采期间厚层坚硬顶板引起的悬顶长度及应力集中程度。▲压裂前后上覆岩层的破断情况对比▲压裂前后工作面推进距离与煤体应力的关系对比▲压裂前后煤柱应力分布特征对比4. 应用条件与时机应用条件:煤层上方具有连续性、完整性较好的高位厚硬顶板(一般距离煤层上方50m以上,厚度大于30m),该岩层在煤层回采过程中不能及时垮落,是造成冲击地压发生的主控致灾岩层。应用时机:在工作面回采之前对冲击致灾主控岩层实施压裂,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利用矿山压力使其周期性破断。5. 研究进展(1)地面压裂区域卸压防冲技术方案顺利通过可行性论证2019年10月29日上午,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邀请煤矿和石油领域的专家对《鄂尔多斯厚层顶板地面压裂区域卸压防冲技术》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论证。与会专家对方案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讨论,一致认为采用地面压裂技术处理高位厚层顶板技术是可行的。▲专家组对地面压裂防冲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2)申请了地面压裂区域卸压防冲技术的系列发明专利目前,项目组已在地面压裂区域卸压治理冲击地压技术领域申请发明专利6项。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煤炭科学技术,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数术

游浩 唐军华走访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6月13日,潞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游浩,副总经理唐军华一行到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走访,与重庆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俊,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王克全,副总经理邓飞进行座谈。双方就巩固合作友谊、深化战略发展深入交流。西山煤电总工程师贺志宏参加座谈。周俊致欢迎辞,对潞安客人的到访表示欢迎。他说,不久前,我们到潞安进行了走访,今天就迎来潞安客人的回访,这必将进一步增进双方的战略合作友谊,探寻出新的合作方向和合作项目,结出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周俊表示,目前,重庆研究院拥有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重点实验室以及亚太地区最大的瓦斯煤尘爆炸试验平台等,为国家煤矿安全生产发挥着重要技术支撑作用。今后,重庆研究院将一如既往发挥自身在瓦斯灾害防治、粉尘防治、水害防治、应急救援等安全专业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为潞安提供更坚强更安全的支持,推动双方共赢发展。游浩对重庆研究院多年来对潞安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对双方多年建立的深厚友谊和合作成果表示肯定。他说,当前,潞安正在大力推动煤炭产业绿色开采、清洁高效利用,进一步提高煤炭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重庆研究院在瓦斯灾害防治、水害防治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装备,将为潞安的安全生产持续提供保障。希望双方在现有合作基础上,通过深入交流对接,交流出合作的切入点,对接出合作的新项目,全方位展开深度合作。同时,潞安全面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现代煤化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希望双方能够在高端转型项目和高端装备制造产品等方面探寻新的合作点,如潞安的“两桶油”和安易电气的城市智能箱式变电站、中低压开关柜等产品,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座谈中,双方技术人员还就测控、钻探、粉尘、瓦斯、防灭火等技术进行了现场交流。走访期间,游浩、唐军华一行还实地参观了重庆研究院的装备生产基地和二郎展厅。相关阅读据了解,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5年,现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是在全国煤矿安全领域居于龙头地位的一流科技型企业。下设十九个分院、公司等经济实体,主要从事瓦斯灾害防治、粉尘防治、火灾爆炸防治、水害防治、应急救援、安全爆破等安全专业技术研究。

路上面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纪委书记王喜灿到焦煤走访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5月19日下午,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王喜灿一行到焦煤集团走访,并与焦煤集团领导魏世义、皮大峰、俞宏庆在机关1011会议室进行座谈,机关有关部室和基层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主持焦煤集团党委会、董事会工作的领导魏世义对王喜灿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魏世义说,近年来,焦煤集团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研究解决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应用了大量创新成果及先进技术装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焦煤集团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面临的任务很重、挑战很大,仍然迫切需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装备及经验,来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为企业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希望中煤重庆研究院通过今天的交流座谈,能够进一步了解掌握焦煤现状,并在今后结合焦煤实际,加强技术装备研发,尽快研发出符合焦煤发展需求的技术装备,帮助焦煤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实现合作共赢,巩固彼此建立起的多年的友谊,共同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作出贡献。王喜灿感谢焦煤集团长久以来对中煤重庆研究院的信赖与支持,并表示,焦煤集团有着百年发展历史,是我国煤炭工业的“活化石”,深受中煤重庆研究院的敬佩,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煤矿安全技术研究的企业,中煤重庆研究院今后将注重结合焦煤实际,继续加强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研究、井下钻探技术和装备的技术研究及加工制造,全力为焦煤安全生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助力焦煤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双方友谊进一步发展。主持焦煤集团经理层工作的领导皮大峰说,此次与中煤重庆研究院进行交流座谈极其有意义,既为双方下一步开展技术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焦煤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中煤重庆研究院今后能够继续与焦煤加强交流,为焦煤提供更多先进技术经验,助力焦煤重大灾害治理技术水平不断实现突破,切实打造合作共赢的良好新局面。焦煤集团总工程师俞宏庆就有关技术装备研发提出了意见建议。中煤重庆研究院介绍了新技术及装备研发情况。与会人员就有关技术装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李帅群)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焦煤发布,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称道数当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原董事长王金华受贿4727.6942万元细节曝光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是一家大型央企。近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金华受贿细节曝光。据渝检五分院刑诉〔2019〕10 号起诉书披露,经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依法审查查明:2005年至2018年,王金华利用其担任煤炭科学总院院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上的便利及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周某某、田某某、韩某甲、薛某某等9人在工程承接、企业经营、职务晋升、工作调动等方面谋取利益,本人或伙同陈某某(另案处理)多次收受贿赂人民币4676.6894万元、美元6万元、千足金500克,共计折合4727.6942万元,用于投资、购买房产、日常消费等。具体事实如下:01为某能源科技公司承接煤炭开采业务提供帮助,收受3000万元人民币2010年至2018年,王金华利用其担任煤科总院院长、中煤科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天地科技公司董事长的职务便利,接受周某某的请托,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接**科工集团与榆林神木县****矿签订的煤炭开采业务提供了帮助。为此,王金华以占干股分红的方式先后7次收受周某某所送的现金共计3000万元。02为天津某贸易公司经营挂靠、取得采矿权提供帮助,收受600万元人民币2004年,天津***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挂靠**总院下属单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借用**科技公司的煤炭经营资质从事煤炭贸易活动。2005年至2013年,王金华及时任**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的陈某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接受***公司法人代表田某某的请托,为其公司继续挂靠及与**科技公司合资成立**科技**能源有限公司以取得陕西省榆林市***地区煤田采矿权提供了帮助。为此,2011年初,王金华、陈某某在北京市收受田某某所送的现金1000万元,其中,王金华分得600万元,陈某某分得400万元。03为北京某科技公司成为煤炭销售代理商提供帮助,收受300万元人民币2004年至2018年,王金华利用其担任煤科总院院长、天地科技公司董事长等职务上的便利,接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某某的请托,为其公司成为**科技公司控股的****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煤炭销售主要代理商提供了帮助。为此,2014年上半年,王金华收受薛某某以购买煤矿股份的名义所送的现金300万元。04为商人韩某甲牟利,让其为儿子支付购房款315.6894万元人民币2006年,王金华利用其担任煤科总院院长的职务便利,接受韩某甲的请托,承诺为其承揽**总院在北京大兴区**基地建设项目提供帮助。2007年下半年,王金华让韩某甲支付了其为儿子王某某购买房产所需的购房款315.6894万元。2009年1月22日,王金华退给韩某甲80万元。2009年3月,王金华又让韩某甲办理一张银行卡并存入现金3万元,交给其使用。2015年初,王金华接受韩某甲的请托,为韩某甲挂靠的中国**建设开发总公司中标**新能源风力发电建设项目提供了帮助。05收受北京某公司市场部副经理刘某某130万元人民币2006年至2018年,王金华利用其担任煤科总院院长、天地科技公司董事长、中煤科工集团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便利,接受北京****采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副经理刘某某的请托,为其在职位安排、职务晋升、家属工作调动等方面提供了帮助。为此,2009年、2016年王金华先后两次收受刘某某所送的现金共计130万元。其中,2009年在其住家****小区地下车库收受现金100万元;2016年在其办公室收受现金30万元。06收受澳大利亚某公司首席代表张某某人民币现金8万元和美元2万元2005年至2010年,王金华利用其担任煤科总院院长、中煤科工集团总经理的职务便利,接受澳大利亚**工业有限公司首席代表张某某请托,为其代理销售的****系统取得安全标志提供了帮助。为此,2010年,王金华在其办公室收受张某某所送的现金8万元及美元2万元(折合13.3272万元)。07为山西某进出口集团副总工作调动提供帮助,收受美元3万元2012年底,王金华利用其担任中煤科工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的职务便利,接受原山西**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某某的请托,为其工作调动提供了帮助。为此,2012年5、6月份,王金华在其办公室收受高某某所送的美元3万元(折合18.8832万元)。08为山东某基金公司沈某某妻子落户北京提供帮助,收受美元1万元2012年,王金华利用其担任中煤科工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的职务便利,接受原山东**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沈某某的请托,为其妻子工作安排、落户北京等方面提供了帮助。为此,2012年底,王金华在其办公室收受沈某某所送的美元1万元(折合6.2944万元)。09为商人严某某承建工程项目提供帮助,收受千足金500克2011年,王金华利用其担任中煤科工集团总经理的职务便利,接受严某某的请托,为其承建**科工集团下属单位**总院**研究院家属楼建设工程项目提供了帮助。为此,2011年,王金华在其办公室收受严某某送予的千足金500克(价值12.5万元)。简单回顾王金华落马被查过程:2018年11月,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金华因违纪被查;2019年1月,王金华被依法双开;2019年2月,王金华被重庆市公安局执行逮捕;2019年4月,王金华涉嫌受贿一案被提起公诉。

请问游是

中煤科工:科创托起能源梦,煤海深处写春秋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大楼能源梦,强国梦。煤炭资源是关系着一个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战略资源,更是保障一个国家强盛发展的底气。长期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据70%左右,一直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方向。煤炭的勘探与开发保障了我国的能源安全,支撑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煤炭行业还伴随着安全状况较差、管理水平不高、技术粗放、资源采出率较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因此,探索一条煤炭行业安全、高效、绿色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这也正是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研究院”)身上背负的使命所在。西安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经过六十四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煤炭系统专业从事煤炭地质与勘探及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装备与工程领域具有突出优势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回首这六十四年的春华秋实,是一部与国家、与时代同步前进的历史,是几代西安研究院人薪火相传,将个人事业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始终以推动煤炭科技进步为己任,以解决煤炭地质勘探及煤矿安全领域的重大疑难科技问题为主攻方向,不辱使命,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改革创新,砥砺前行,用精诚和智慧、勤劳和汗水书写着西安研究院不断发展的历史鸿篇。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西安研究院成立六十四年来,一直是煤炭行业促进科技进步的主力军,承担了国家、省、部等各级科研项目179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及省、部级等各类科技奖项350项,拥有有效专利336项(其中发明专利186项)、软件著作权150项,起草国家及行业标准111项,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六十四年砥砺求索,六十四年风雨兼程,西安研究院上下一心,带着历史的传承和新时代的激情一路走来,在西安研究院董事长、党委书记董书宁看来,历经一个甲子的时光流转,西迁时的筚路蓝缕,改制后的革故鼎新,现在的令人瞩目,都不过是几代西安研究院人不忘初心的再次出发。董书宁传承:血液里流淌着报国的基因时光回到1956年,年轻的共和国正值百废待兴之时,煤炭工业部成立了北京煤田地质研究所,这是西安研究院的前身。研究人员大部分是由煤炭部地质总局调配的,国家又分配了一批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当时,北京煤田地质研究所设立地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各研究室,与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及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密切配合,承担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所规划的、有关煤田地质研究题目中的部分任务,同时根据煤炭部地质总局及所属各勘探队的需要,研究和帮助解决一些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北京煤田地质研究所的建立,在煤炭工业的历史长河中亮起耀眼的光辉。第一代煤炭科技工作者为了建构更先进、更快捷通向地下宝藏的井筒和巷道,不畏艰险,无私奉献,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投身于壮丽的煤炭科研事业,用勤奋和敬业燃起生命的火焰,用智慧和业绩开启了灿烂的历程。“西迁”,是一场伟大的拓荒和奋进的工程,许多高校及科研院所,他们为服从国民经济的布局、服务西部地区建设而进行的搬迁,既为国家的西部开发保留并积累了科技创新的种子,也为推动中西部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西安研究院正是其中一分力量。1965年,研究所迎来了建制以来的第一个转折点——服从国家的安排,由科研条件相对完备的首都北京整建制搬迁到了西安。第一批工作人员从繁华的北京来到大西北的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根来,斗志昂扬地投身祖国西部建设,成为西部开发的先行者。此次迁址,不仅仅是一次空间的转移,其背后更是凝聚着西安研究院人爱党报国的使命担当与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将责任写入生命、以信仰创造奇迹,这成为西安研究院的先天基因,也极大振奋了整个西安研究院人的精神世界。“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这16字的“西迁精神”已深深厚植于西安研究院的血脉之中,随着时代的变革,历久弥新,经久不绝。沿着“西迁精神”的传承脉络,西安研究院人走出了一条求实创新、超越自我的开拓之路,不断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创新的新模式。1999年,西安研究院走到了建制历史上的又一个转弯处,转型为科技型企业,它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大后方被推向了市场经济浪潮的最前沿。转制后的西安研究院,坚定不移地走企业化发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科技、人才和品牌优势,全面向煤矿安全生产领域进军,加强科技创新,重点开展了煤层气开发、瓦斯抽采、矿井地质构造探测和矿山水害抢险与防治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发展科技产业,建设产业基地,推进主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效益化。从事业单位到企业,不仅是单位性质上的变化,更主要的是管理和运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蜕变,表现在方方面面。一是由事业化运行的体制机制到积极探索企业化运行的新机制;二是强化市场意识和观念,开拓市场的能力不断增强;三是发挥西安研究院的科研创新优势,发展技术、工程及装备等科技产业并逐步做强做大,初步形成板块和链条,支撑了转制后的快速发展。也是从1999年起,董书宁开始担任西安研究院的副院长,他深知面对严峻形势,要不等不靠,转观念、抓机遇、求发展才是最核心的。时代从不会停下脚步等待观望者与犹豫者,只有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科研要与市场对接。”痛定思痛后的西安研究院人终于在与市场经济大潮的多次搏击中获得了生存制胜的法宝。在全院干部职工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西安研究院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条件建设、管理提升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煤炭行业的影响力快速提高,职工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院容院貌发生了极大改变。实践证明,转企改制为西安研究院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市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淬火提炼中,新一代骨干力量一个个成长起来,成为带领西安研究院走向创新又一航程的“排头兵”。当风雨过后,大海永远青睐于时代的弄潮者。再出发的西安研究院已经不是一叶在海面上孤单探索的小舟,在历经60多年风雨沧桑之后,它已经成了一艘能够劈波斩浪的旗舰。深部煤炭资源原“973”项目启动会担当:科技打造煤炭行业巨舰当今世界,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如果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安研究院人所经历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是其中一条路,那么,今朝不同往日,创新已然成为西安研究院人自主选择的“攀登更高峰的必经之路”。始终关注技术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西安研究院在改革发展的新航程上,始终不忘要以科技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占据行业发展制高点。围绕煤田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四大专业和科学研究、“四技”服务、装备制造及工程施工四种业务类型,逐步形成了资源勘察与开发、矿山安全技术与装备、地质与环境工程三大业务板块,精细地质勘探与煤层气资源开发、矿井水害防治与救援、智能化钻探装备制造、特殊地层与特种工艺钻进、矿井综合物探、地质灾害治理六大核心技术和资源勘探工程、矿山水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煤层气(瓦斯)抽采工程、物探工程、钻探/钻井工程、钻探装备制造、物探仪器制造等九大优势产业,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装备供应及工程承包一体化服务,科技产业取得突出成效。西安研究院目前建有国家安全生产西安勘探设备检测检验中心(甲级)、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国家级中心两个实验室(矿井突水条件识别与鉴定技术装备实验室、矿山水害鉴定与治理技术模拟实验室)及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拥有三个煤炭工业重点实验室(煤层气基础重点实验室,工程地质重点实验室,煤田地质、矿井地质和地质勘探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水害防治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依托单位;是国家能源煤炭勘探技术装备评定中心、陕西省煤层气(瓦斯)抽采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与陕西省煤矿井下钻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在资源勘查工程方面,西安研究院依托精细地质勘探与煤层气资源开发核心技术,利用在煤田地质、煤层气测试评价、地球物理勘探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在技术服务、工程设计和工程承包方面同步发展,形成了集勘查设计施工(钻探、地震、测井、测试)、分析化验、综合研究于一体的煤与煤层气资源勘探工程产业。煤层气测试业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共完成2100余口煤层气井气含量测试和1250多口煤层气井的试井测试。2000年以来,在陕西蒲白、彬长、吴堡、永陇、榆神、榆横、宁夏韦州等矿区以及蒙古、巴基斯坦等国家承担煤炭勘查项目30余项,在陕西老爷岭、北马坊、高家堡、杨家坪以及内蒙古农乃庙、河南夏邑韩口、新疆等地开展地面地震找煤单项工程60余项,为发现和探明一大批大型、特大型煤田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矿山水害治理工程方面,西安研究院是全国唯一专门从事矿山水害防治研究与服务的专业机构,专门研究解决煤矿在勘探、基建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水文地质技术难题,是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单位。西安研究院矿山防治水工程产业是以矿井水害防治与救援核心技术优势为依托,集成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煤田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四大专业人才、技术和装备优势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业务包括矿井水文地质精细勘探、重大水害隐患治理和重大突水灾害应急抢险等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总承包,几十年来,主持完成全国95%以上的煤矿重大淹井灾害的应急救援和治理,堵水率达100%,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重特大水害隐患排除和水灾应急治理等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矿山水害防治领域始终占据着领军位置。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方面,西安研究院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产业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为基础,借助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和地质等多专业综合优势,依托地质灾害治理核心技术逐步发展成为西安研究院优势产业之一。主要业务包括边(滑)坡加固(治理)、采空区治理和矿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勘察设计、评估评价、模拟分析、试验测试、监测检测和施工。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方面,西安研究院以环境保护与地质工程专业为基础,积极拓展治理工程业务,逐步形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矿井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能力。先后完成“桑树坪矿矸石山治理”“略阳县茶店磷矿治理”等地质环境治理的可研、勘察、设计、施工项目10余项;完成了“韩城矿务局王峰煤矿建井期水处理工程”“大佛寺煤矿井下水处理站反渗透处理工程”“黄陵矿业一号井矿井水处理站EPC总包工程”等项目,并不断向废气治理工程和生态治理工程方面拓展。在煤层气(瓦斯)抽采工程方面,西安研究院借助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多专业协同优势,提供煤矿区煤层气(瓦斯)地面、井下抽采工程设计、施工及工程总承包“一站式”服务。2008年以来,先后在陕西、山西、安徽、河南、四川、黑龙江、贵州等地完成煤层气抽采试验井近50口,创造了我国侏罗纪低煤级煤层气井单井日产量连续三年稳产1000m3以上新纪录和碎软低渗煤层地面煤层气井日产气量10000m3的新纪录。2010年以来,井下瓦斯防治业务向瓦斯防治工程拓展,完成瓦斯综合探测与瓦斯抽采工程项目10余项。三维地震野外施工现场在物探工程方面,西安研究院依托矿井综合物探核心技术和地面物探研究基础及技术装备优势,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了服务于煤炭资源与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的物探工程产业,业务包括地面二维、三维地震,瞬变电磁,高密度电法和井下槽波地震,直流电法,瞬变电磁,音频电穿透等勘探工程,服务遍及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宁夏、甘肃、江西、新疆、辽宁等矿区。在钻探/钻井工程方面,西安研究院充分利用特殊地层与特种工艺钻进核心技术优势,利用自主研制高端钻机,结合引进高端设备,积极开拓地面煤层气勘探开发、水害防治钻井工程和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地质异常体探查、探放水钻孔工程等业务,并以地面对接井、水平井施工技术与工艺、分段压裂、射流等增透技术为突破口,对外开展地面煤层气抽采定向钻井工程总包。2019年10月22日,西安研究院应用自主研发的大功率定向钻进技术及装备在神东煤炭集团保德煤矿进行钻孔工程示范,完成了主孔深度3353m的沿煤层超长贯通定向钻孔,打破了2019年年初自己创造的2570m超长定向钻孔的孔深世界纪录,再次创造了我国井下定向钻进新的世界纪录。3353m沿煤层超长贯通定向孔的成功实施,是井下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发展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井下定向钻进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对促进煤层大区域瓦斯超前治理、以孔代巷工程、水害防治及地质勘探等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钻探装备生产车间在钻探装备制造方面,西安研究院钻探装备制造现有5个生产车间,厂房面积约38000m2,检测试验用房面积约4000m2,共有各类先进的专业加工设备230余台。目前已具备年产1500台钻机(包含分体钻机、履带钻机、车载钻机及其他装备)、30万根钻杆(包含外平、螺旋、随钻测量、三棱、打捞及地质/石油钻杆)、71500只钻头(包含硬质合金、金刚石、金刚石复合片、锚杆、煤层气/石油、扩孔及潜孔锤及配套钻头)的能力,是全球生产能力最大的坑道钻探机具生产基地。在物探仪器制造方面,西安研究院物探仪器制造用房面积约660m2,检测试验用房面积约2000m2,设有电装、调试、装配、检验、机加工、产品老化、充放电、特殊工艺、标定、维修等专业工作室。主要生产煤矿井下巷道顶底板、侧帮、掘进前方含水异常探测、小构造探测及矿井水情监测监控等各类物探仪器20余种,具备年生产2000余台套的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大煤炭企业,是国内生产矿井物探仪器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单位。董书宁荣获第二十八届孙越崎能源科学大奖奋进:凝心聚力的团队精神西安研究院在岁月洗礼中经受住一次次考验,艰苦卓绝的攻关历程不仅不断提升着科技成果的性能,对于全院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心理也是一种淬炼。他们在锤炼中逐渐成长起来,成为我国煤炭行业技术进步的中坚力量。同时,也为我国的行业发展不断培养领军人才。古人云: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凝心聚力的大团队,有这样一群同甘共苦的奋斗者,我们的事业才能很快地向前推进。”董书宁一语道出西安研究院快速发展的秘诀,“我们明白要干成一件事,必须先要把共识凝聚,思想统一,剩下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众所周知,煤炭行业的艰苦不言而喻,不要说常年在一线打拼的工人,就是科研人员也要经常下井、出野外、跑沙漠、战戈壁、穿越黄土高原,去做各种试验,承揽工程,一年出差在外200天以上更是家常便饭。作为一支作风过硬的团队,西安研究院人都懂得,话说得再漂亮也没有用,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来!正是这种对于科技创新的追求和工作的忘我奉献精神,使得西安研究院人攻克了戈壁、沙漠、黄土塬等煤炭勘探的“难点”和“禁区”,不断攀登煤田地质勘探科研高峰,以新方法、新技术与新装备研发为突破口,开展煤矿井下构造、水害探测科技难题的攻关,取得丰硕成果,构建了以煤为主、多种资源协同勘查的综合勘查理论体系,形成了以三维地震与瞬变电磁、矿井电法、槽波地震等为特色的系列化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了煤层底板高承压奥灰岩溶水害隐患地面区域超前治理的新技术,不断创造并刷新煤矿井下顺煤层超长定向钻进孔深世界纪录,并在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抢险救援中屡建奇功。科技兴国,最稀缺和宝贵的一直是人才!西安研究院的领导班子深知,人才是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培养与技术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他们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在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财务制度和内部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坚持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坚持资本投入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创造条件,推动骨干人才的使用与培养。他们加强人才制度建设。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为科研、技能、营销、管理各类人才提供成长通道,完善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打造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使之成为企业创新的不竭动力。他们注重人才激励政策。畅通科技人才晋升通道,技术高级岗位对应享受中层待遇;实行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薪酬体系紧密结合,鼓励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实现高精尖人才的价值增值。他们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不断优化人才结构,硕士、博士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5%;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制定了《西安研究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简化聘用和考核程序,提供政策支持和补贴待遇;借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博士后,按入职博士对待,提高政策支持和补贴待遇。他们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先后组织了三期共45名技术骨干赴纽约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研修学习,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建立了管理、技术、营销、技能4种类型的理论培训和实践培养体系。近3年开展职工培训123项,共有8200余人次参加;通过科研项目培养青年人才,积极鼓励青年科技人员申报并参与科研项目,通过锻炼使其快速成长;利用西安研究院内部专家和研究生导师资源,为青年科研人员配备专业导师、师傅,实行“传、帮、带”,加速其成长。他们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建立起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队伍及一级、二级、三级专家队伍,培养行业(领域)领军人才;通过打通各类科技人员成长通道,构建专业领域内的专家人才梯队;通过科技人员动态管理、双向选择,构建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团队。西安研究院再次刷新我国井下定向钻进孔深世界纪录未来: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科技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加强自主创新,推进技术进步,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董事长,董书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等全面创新。西安研究院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覆盖传统四大专业“院级研发中心+研究所”的自主科技创新组织模式,不断整合外部资源,加速多学科技术成果和煤炭行业的融合创新。西安研究院围绕煤炭地质保障的主要任务进行科技创新,在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开采安全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依托煤田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四大专业,西安研究院在煤炭行业最早提出了“煤矿地质保障技术”“煤矿地质保障系统”的概念,在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和公益性研究方面,研发了一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2020年3月初,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的三个阶段目标,提出了煤矿智能化对地质保障技术的要求。煤矿智能化开采凝聚了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行业共识,不但成为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还为今后煤炭地质保障系统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实际上,从2011年起,西安研究院就开始并持续开展了智能探测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在智慧煤矿和智能化开采这一复杂的系统面前,已经完成了煤矿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随采地震探测技术与装备的工业性试验,实现了对回采工作面内部静态地质异常体的高精度智能探测,开展了煤矿开采动力地质灾害的微震、视电阻率动态监测预警,初步实现了智能工作面三维地质透明化,以及透明工作面三维动态地质模型与“三机协同信息互馈”。在智能掘进工作面的地质透明化方面,他们依托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将定向钻探与钻孔物探技术融为一体,实现了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前方“腔状”二维空间地质透明化,正在开展基于煤矿井下掘进机震源的智能探测现场试验。未来的智慧矿山是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发展的最高形式,它将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机器人化装备等,形成自主感知、万物互联、自学习、自决策、自控制的高度智能系统。这一切,都要建立在透明矿井的基础之上,要求煤炭地质保障系统不仅要在精准探测技术上实现颠覆性创新和跨越式发展,还要实现数据、信息、知识三层架构下的全息透明,并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基于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将大幅提升矿井地质信息监测,以端边云融合模式,构建透明矿井综合感知指标体系,实现人—机—环的协同管理。为此,西安研究院组建了透明矿井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所,并于2019年创建了深圳研发中心,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国内外的最新成果,实现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煤炭地质保障技术的加速融合,打造智能开采时代煤炭地质保障技术的升级版。过往、今日的影像交织重叠,西安研究院站在承往启今的时间纵轴之上再度启航。六十四年风雨如磐,六十四年砥砺求索,西安研究院始终聚焦国家需求,扎根三秦大地,守望着煤炭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履行着实业报国的时代担当!又一次出发,面对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时代召唤,薪火相传的西安研究院人,一样会用奋进的壮歌,守候投身民族产业的不变初心,乘风破浪,续写新的篇章!

痛痛快快

中煤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赴安徽理工大学开展合作调研

2月23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步康,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宋德军等赴安徽理工大学开展合作调研。校院双方在舜耕苑二楼会议室举行了交流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郭永存,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虞宝桃出席会议。郭永存首先代表学校对王步康、宋德军等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学科发展、科研平台建设、创新合作等情况,以及近期学校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融入行业、融入地方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他指出,太原研究院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对煤炭事业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校院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愿景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双方不断凝聚合作发展共识,创新合作发展机制,进一步推进校院深度融合发展。宋德军对安徽理工大学近年来在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简要介绍了太原研究院的发展情况,研究院紧跟智能矿山发展形势,围绕掘进机、智能辅助运输等6个专业形成6大产业,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进一步加强双方在人才培养、团队组建、科学研究、成果凝练等方面交流合作,早日实现校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煤炭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贡献力量。会上,双方就校院合作领域与技术攻关课题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学校党政办公室、自然科学处、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负责人参加了相关交流活动。(胡彪 特约通讯员:施培松)【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木戒指

中煤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来安徽理工大学调研

2月23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步康,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宋德军等一行13人来安徽理工大学开展合作调研。校院双方在舜耕苑二楼会议室举行了交流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郭永存,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虞宝桃出席会议。郭永存首先代表学校对王步康、宋德军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学科发展、科研平台建设、创新合作等情况,以及近期学校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融入行业、融入地方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他指出,太原研究院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对煤炭事业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校院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愿景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双方不断凝聚合作发展共识,创新合作发展机制,进一步推进校院深度融合发展。宋德军对安徽理工大学近年来在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简要介绍了太原研究院的发展情况,研究院紧跟智能矿山发展形势,围绕掘进机、智能辅助运输等6个专业形成6大产业,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进一步加强双方在人才培养、团队组建、科学研究、成果凝练等方面交流合作,早日实现校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煤炭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贡献力量。会上,双方就校院合作领域与技术攻关课题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校党政办公室、自然科学处、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负责人参加了相关交流活动。(撰稿、核稿:自然科学处 胡彪、张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