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40多所院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参见:全国累计已有40多所院校发布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了研究近些年我国博士的扩招情况,我们特别从中选出公布招生人数的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研究样本。从上述5所院校的最近6年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提取出各个年度的招生人数。然后分别对各个院校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中国人民大学2015-2020年扩招:11.11%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截止2014年6月,我校共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下的博士学位授权点12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2015年我校拟招收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约900人,其中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约15人(其中非在职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50%,汉族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 约6人。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截止2015年6月,我校共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下的博士学位授权点12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2016年我校拟招收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约900人,其中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约14人(其中非在职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50%,汉族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 约6人,“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约3人。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截止2016年6月,我校共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下的博士学位授权点12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2017年我校拟招收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约900人,其中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约14人(其中非在职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50%,汉族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 约6人,“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约3人。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29个,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900人。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30个,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940人。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31个,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000人。南开大学2015-2020年扩招:25%南开大学2015年博士生招生说明:我校2015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800名,招生名额中包含硕博连读、直接攻博、申请考核制及普通招考生。南开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说明:我校2016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800名,招生名额中包含硕博连读、直接攻博、申请考核制及普通招考生。南开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说明:我校2017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800名,涵盖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以及普通招考四种考试方式。南开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说明:我校2018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900名,涵盖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以及普通招考四种考试方式。南开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说明:我校2019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九百多名,涵盖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以及普通招考四种考试方式。南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我校2020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一千多名,涵盖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以及普通招考四种考试方式。东南大学2015-2020年扩招:49.25%东南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15年,我校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670余名。东南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16年,我校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700名左右(最终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东南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17年,我校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730名左右(最终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东南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18年,我校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800名左右(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最终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其中,学术学位各专业只招收全日制博士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仅招收非全日制博士生。东南大学2019年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9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攻读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800余名(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东南大学2020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0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1000余名(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上海交通大学2015-2020年扩招:66.67%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1500名左右,招考方式分为:公开招考(考试入学)、公开招考(申请入学)、本科直博、硕博连读四类。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1500名左右,招考方式包括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制、本科直博、硕博连读。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1500名左右,招考方式包括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制、本科直博、硕博连读。录取时根据学校发展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招生名额,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的文件为准。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1700名左右(含医学院),录取时根据学校发展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招生名额,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的文件为准。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200名左右(含医学院),录取时根据学校发展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招生名额,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的文件为准。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500名左右(含医学院),录取时根据学校发展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招生名额,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2020年扩招:16.67%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15年共有116个研究所、14个院系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计划在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39个一级学科、166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6000余名。此外,计算技术研究所、软件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拟在“电子与信息”领域招收工程博士研究生共约20名。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16年共有115个研究所、14个院系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计划在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39个一级学科、166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6000余名。此外,计算技术研究所、软件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拟在“电子与信息”领域招收工程博士研究生共约20名。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17年共有111个研究所、16个学院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计划在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41个一级学科、167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6400余名(具体数据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17年招生计划为准)。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18年国科大计划在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7大学科门类的160余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6600余名(具体数据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18年招生计划为准)。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19年国科大计划在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7大学科门类的160余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7000余名(具体数据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19年招生计划为准)。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20年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备案导师1278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070名。2020年国科大共有130余个培养单位(具体指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及国科大所属各院系,下同)计划在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8大学科门类的160余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约7000名(具体数据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20年招生计划为准)。相关研究结论1.本文选取的5个院校具有代表性,除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其余4所院校均为985高校,代表中国的最高学府,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招生人数为全国最多,这意味着其招生规模人数会增加很多,但是扩招比例并不会特别高。真实的数据为扩招1000人,扩招16.67%。2.从上述5校的招生数据来看,2018年以来扩招的人数非常多,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博导评选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副教授甚至讲师成为博导,而且也暗含着我国培养的人才已经陆续大批量的成为教授、博导。3.博士扩招主要为理工科专业驱动,我们看到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是以理工科见长,其扩招的比例是非常惊人的,特别是上海交通大学竟然达到66.67%,而东南大学也高达49.25%。而以文科见长的中国人民大学虽然也扩招不少,但是扩招的比例远远低于上述2校,当然扩招的比例还会受学校资源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文理基本持平的南开大学扩招数据告诉我们上述结论是可靠的。4.从2015到2020年,共计6年,全国的博士明显的增多。这5所院校2015年共计招生9870人,而2020年拟招生12500人,扩招26.65%。5.上述5校的数据基本上与全国博士的招生数据呈现同一趋势,博士人数越来越多。于此同时,未来博士的毕业难度也将加大,无法毕业的人数也将急剧增多。
就在昨天,已经失联15天的中国科大博士遗体在某水库的芦苇荡中被发现,看到这个新闻,学霸姐姐实在是觉得很痛心,刘同学今年28岁,是中科大地球化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至于因何原因死亡,目前还没有调查出来,我们普通大众最好也不要无端揣测,但是,有一点是证实的:他在失联前后表现都是“一切正常”,在读博期间也会定期与家人联系,因为刘同学的毕业论文还没有发出来,所以要延期一年毕业。刘同学的家人也说,他从小到大学业方面一直都很顺利,这是第一次出现毕业延期的情况,家人表示刘同学可能是面临毕业和就业压力,“我们都知道博士难毕业,也开导过他,不至于失踪。”联想到前几天,翟天临博士的学术不端事件,真的是让人觉得不公,真博士因为论文和毕业焦虑不堪,假博士却顶着头衔风光无限。是时候让大家了解一下,博士们的压力到底有多大了:德克萨斯大学的一名神经学家曾经做了一份心理学研究,她分析了全球 26 个国家的 2279 名学生,发现超过 40% 的学生有中度甚至重度抑郁,注意,这里仅仅是普通的学生,而有抑郁或者焦虑现状的硕博士比例比一般人高出 6 倍!这份数据可能让人觉得无法相信,但是学霸姐姐是认同的,这里的抑郁并不是一个人的个性缺陷,大都是现状造成的,讲真,如果你天天为实验绞尽脑汁,每天都被发论文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为正常毕业忧心忡忡,为个人问题焦虑心慌,更重要的是:你突然从一个一直以来的天之骄子,变成了一个loser,看着身边的同学工作生活风生水起,而你连毕业都困难,那种焦虑真的不是你斗争一下就能放下的。粗略统计一下,博士们最有可能面临的困境有以下5个方面:1,经济压力虽然最近几年博士生的待遇有了提高,但是对比普通的已上班的同龄人,大部分博士还是一个穷学生的状态,2,科研压力这里的压力主要就是论文的压力,论文的数量和等级可能直接关系到毕业和今后就业。3,导师关系压力博士生的最大社交对象应该是导师,如果跟导师关系处不好,很有可能读博几年都是一场噩梦,《Nature》的一篇2017 年的问卷中,表示大概有有四分之一的博士生想换导师,可见导师真的是博士心头的一座大山。4,就业压力博士们也大都心知肚明,毕业后刚就业的收入可能还不如已经工作好几年的大专生,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可能很多博士生在毕业后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坚持学术道路的就更少了。5,社会舆论压力这部分主要是针对女博士的,女博士已经成了第三性别,当然男博士的秃顶形象也是深入人心的,有对象还好,没有对象的博士还得面临杀伤力一万点的单身压力。对于以上这些压力,学霸姐姐也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毕竟这是你自己的学业,没有人可以帮得了你,但是学霸姐姐还是希望博士们可以多敞开心扉,多走出实验室,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放松的事情,学霸姐姐也可以和你相互取暖。最后,希望刘同学安息,希望各位博士生都能内心强大,顺利毕业。生物女学霸,一个自称学霸其实很渣的生物汪,努力将有趣的、有用的、有血有肉的科研那些事儿呈现给大家,关注一个好不啦~
为了吸引优质生源报考,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每一所学校都会想方设法、不遗余力。最近,一贯在高校圈行事低调的“国字号”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火了一把。该校的数学科学学院为了能够吸引到优质生源报考2020年基础数学方向的博士,在官网发布了一则题为《放大招啦!我们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等你来!》的公告。此公告无论是从标题还是内容来看,都是霸气十足。其中,公告内容中有两大亮点十分吸睛:一是中科大数学科学学院承诺从博士阶段开始,每人每年保底收入10万元,由助研费、助教费和奖学金三部分组成。如此高标准的读博收入,在中科大历史上并不多见。二是中科大数学科学学院明确表示,此次招收的2020届基础数学方向博士生,仅面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五所学校的本科生。笔者以为,由这一条要求,至少可以解读出以下三条隐藏含义。其一,在中科大眼中,北大、清华、中科大、复旦和浙大是国内高校圈的五强高校,而自己则是仅次于北大和清华的国内第3校。不知道各位看官对此怎么看?其实,关于国内清北之后第3校之争由来久矣,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华东五校”都有机会。不过从近年来QS等国际四大权威排行榜来看,中科大排名第3的次数的确更多一些,也有很多人心目中的国内第3校就是科大。其二,本科生的含金量最足。中科大招博士,不仅只圈定五所学校,而且还明确指出主要这五校的本科生,这无疑在放在高考的价值,也难怪高校圈有“金本科、银硕士、铜博士”的调侃。看来这里,笔者想给即将参加2019年高考的学子们加个油,期待大家能够把自己的本科含金量提得更高些。其三,中科大的数学学科实力超群。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中科大如果没有超强的实力,恐怕也不敢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无论是在高校圈的口碑还是教育部学科评估数据显示,中科大都是一所以理科见长的国内顶尖高校,尤其是数理化等三门典型基础理科学科,都在第四轮高校学科中收获了A类的顶尖评级。看完中科大的博士招生公告,虽然奖学金和各种补贴很诱人,但仅要清北科复浙五校本科生的这一要求,让绝大多数人表示“高攀不起”,只有羡慕的份。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博士一年不低于10万的收入其实并不高,毕竟绝大多数博士已经是20大几岁的年纪了,甚至有些超过了30岁。对于中科大“重金”招收博士,却又只面向北科复浙五校本科生的做法,你怎么看呢?关于中科大是国内第3校的说法,你赞同吗?欢迎留言交流哦!
都说学以致用,可是这“用”也要用到正途上。扬州警方破获了一起网上销售外挂软件非法牟利的案件,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4名嫌疑人中,居然还有一名是中科大的博士!而在网上销售的外挂软件代码,正是由他编写出来的。中科大博士用知识“赚外快”,三年挣300万据悉,四名嫌疑人中的申某,是一名中科大毕业的博士生。作为中科大高材生,他却属于同学中混得比较差的,每个月8000元的工资与他的理想生活还有一段距离,“挣外快”和打游戏就成为他下班之后唯二琢磨的事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某论坛上认识了三位狂热的游戏分子。四人相见恨晚,出于“挣外快”这个共同目的,四人一拍即合,在网上干起了制作、销售外挂软件的生意。四人素未谋面,可是却有着非常明确的分工,因申某是中科大博士,于是由他负责编写外挂代码,其他人则负责推广和销售。凭借着申某编写的外挂软件,同时他们四人对于游戏领域也十分熟悉和擅长,于是在短短不到三年时间里,申某及其团伙就获利三百余万。学以致用,前提是合法合规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当申某还以为自己利用学到知识找到一条“挣外快”的捷径时,没想到四人早已被警方盯上,目前申某四人已被法院以相关罪名起诉。对于普通人来说,考上中科大并不容易,何况申某还读到了博士学位!这其中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汗水,我想只有经历过考研考博的同学才知道。这一路需这其实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申某拥有极高的智商,是名副其实的高材生,只可惜他的聪明才智用错了地方。抛开制作销售外挂软件不说,申某身上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引起同学们的警惕和注意:第一,学以致用的前提是遵守法律。申某作为中科大博士,拥有极高的智商和丰富的知识,按理说他不会不知道制作和销售外挂软件属于违法行为,但是他却因为嫌弃工资低,急于“挣外快”而走上贩卖外挂这条歧路,最终葬送了自己美好前程。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警方确定了申某等四人涉嫌制作销售外挂软件之后,都被检察院提起诉讼,这四人的学历身份各不相同,却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没有因为申某是中科大博士就网开一面,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要懂自足、切忌攀比。申某是中科大博士生,这个身份已经足够光鲜亮丽,可是他却不懂自足,非要和其他人比一比,一番比较下来,又发现自己混得不够好,为了能让自己挣到更多的钱,让自己面上有光,于是剑走偏锋。一个令人羡慕的中科大博士生,本可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却因自己一时“挣外快”的欲望毁于一旦,笔者也在这里提醒各位同学,特别是大一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踏踏实实,很多同学喜欢在大学做兼职,这时尤其要擦亮眼睛,千万不要因一时贪念亲手将自己送上不归路。
他曾经被誉为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物,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流传甚广的一个传说是,第一次走进校门时,他还在滚动一只铁环。他就是曾经被冠以天才之名的谢彦波。谢彦波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8级第一期少年班的学生。然而,他的求学经历与一般的学子极为不同,他是跳过整个中学阶段,从小学直接进入了中科大少年班,这在中国教育上也算是比较少见。11岁的谢彦波,进入中科大,这在很多人的眼里觉得是羡慕和不可思议,但是足可以说明,当初的谢彦波绝对是一位天赋过人的孩子。在15岁,谢彦波就成为了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在读硕士,跟随于渌院士;18岁,谢彦波便已是在读博士,也跟随一位院士。可见,中科大对于谢彦波的培养,师资方面也算是阵容庞大。然而,原本被看好的天才,本可能在20岁前拿到博士学位,却因为师生关系,最终夭折,于是便只能前往美国读博。不过,前往国外后,谢彦波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跟随曾经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森,做固体物理理论工作,当时一度被誉为最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谢彦波与这位老师,依然存在性格不合,导致求学上出现一些不顺。“我的论文不讨他的喜欢,”谢彦波说,“写的是他的理论的不对。”或许,对于权威来说,并不是人人都喜欢被质疑,但是质疑本不应该区分是否权威;因为已经在学术上多次证明,权威的理论有时候存在历史的局限性,更何况真理最不该惧怕的就是质疑。古老的东方文明中有一句老话: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惜,这句话往往被权威而忽视。谢彦波质疑导师,本身不该是一种错误,但是却不被接受,再次受挫。随后回国,他只能以硕士的身份接受了近代物理系教师的工作。幸运的是,谢彦波虽然在读博的道路上不是很顺,但是还是在21岁获博士学位。有人说,是谢彦波的性格问题,但是对于真理的执着,对于权威敢于质疑,这却恰应该是做研究者具备的基本素质。试想,如果作为学术领域的人才,在权威面前没有质疑的勇气,在真理面前缺乏执着,又怎么可能出现突破性的研究?多年以后,谢彦波与曾经被预言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期望渐行渐远,似乎天才回归到了平凡,他从大学一名教师干起,也早已结婚生子,如今成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副教授。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谢彦波本应该可以走得更高,走得更远,只是因为性格让他从神坛上跌落。然而,实际上更应该反思的是教育,中国多年来人才培养方面参照西方,淡化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致使一些人才失去了成长的土壤。与其说谢彦波回归平凡,倒不如,他接受了现实。
前两天,已经失联了15天的中科大博士刘春杨的尸体在一个水库的芦苇荡中被发现。网络中关于他的死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说法,甚至还有很多自媒体也趁着这个机会,开始蹭着各种热点,进行无端的揣测和杜撰,仿佛“一个著名高校的死”成为了一场“媒体的狂欢”。作为旁观者的我们要做的只是根据所了解的信息,做一个合理的推断即可,不要做任何消费死者,混淆视听的事情。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的是一段刘春杨出事后,相关媒体对刘春杨的父母采访时,透露的一个信息:刘春杨曾经对父母说过因为毕业论文一直还没有发表出来,所以,原本已经可以毕业的他不得不延迟一年毕业。不论刘春杨的死到底与毕业有没有关联,至少从这个方面显露出博士毕业难的现状,而这一点其实也早已是很多在读博士或者顺利难道博士学位的人承认的事情。因此,今天的话题就是博士为什么毕业难?首先,从绩点谈起。或许很多人会以为绩点会是博士毕业的一个重要考评依据,不幸的是——你猜错了,在这里可没有任何人会关心成绩,因为对于在读博士而言,所谓获得的最优绩点只不过是对于你的一个最低要求而已。但是,可悲的也是如果你的绩点不那么让人满意,就势必会让你拿出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课堂上。那么,糟糕的事情就出现了,你在课堂上花费的时间越多,相应的你花在研究的时间上就被减少了。而对于博士而言,最初两年,学生们的当务之急是找一个导师,然后选择一个研究领域,然而阅读大量与之相关的论文,再尽可能多的尝试一些小型的研究项目,这才是一个能够让你正常甚至快速毕业的正确方法。花太多时间用在功课上,那么想要做这些事,精力必然会被分散。其次,在谈观念。很多人抱着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所以前来报考博士。但是,如果在这个观念上没有厘清的话,很容易在读博士的时候显然混乱与彷徨。因为,读博士是一个需要有针对性学习的事情,它更多的讲究深度挖掘而不是广度的研究。所以,若是你读博士的时候,依旧还保持着兴趣广泛的爱好,去参加一些和本专业毫无关系的课程,这就是浪费时间的典型。要知道博士生到了第三年年底的时候,将需要至少完成150篇论文的阅读以及深度了解,这样才能保证之后自己写下的毕业论文不会走入前人曾经“踏进过的河中”。但是,还有一类人也同样让人感到焦急,他们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是什么,于是,为什么搜索相关内容,深度了解行业,因此花费了大量时间在阅读资料上,以至于到了后期,他们会猛然惊醒,等到他们决定要开始进行课题研究时,时间却不够了。不论是这一种,还是刚才提到的那一类博士生,这些都不是导师喜欢的类型,想要顺利毕业可不容易。但是,如果你能够接受“晚毕业”的结局,其实,在读博士也是一个很好的了解更多知识的平台,他会让你接触到以前你从未触及的知识,前提是不要让你的导师讨厌你,或者说浪费导师的资金。接着,再来聊聊学霸。能够考上博士的往往大多数都是我们嘴上时常挂着的“学霸”,这些好学生会提前把导师在看到论文后会问到的各类问题想到,接着,糟糕的就来了,他们为了让自己的论文足够完美,于是,就开始不停给自己的论文做修正,直到每一处结构都完美无瑕了,才会真正开始写作。所以,当你开始写博士论文或者论文出现问题时,不要力求完美,因为写论文本就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遇到问题稍微改进一下,考虑到收益递减点的问题,估计改正两三次之后,论文也就差不多了。“钻牛角尖”式的苛求完美,并非不好,只是,付出与收益会严重失衡。刘春杨的死因,我们无法得知。但是,警察目前有监控可调,有法医可检,有死者的手机可查,还有亲友可以走访,他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死,终会水落石出。这篇文字只是希望现在正在读博士、或者准备读博士的人们能够清楚“为什么博士毕业这么难”,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如果能够因此安排出一份合理的博士就读计划,就便更好。父母养育不易、长大成才不易,不要陷入认知误区,人生可期,未来可期!各位看官,你们觉得还有哪些方面让博士毕业难的原因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观点!
常有人说: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事实真的如此吗?在「申请考核制」为主流的生物学博士生招考环境下,考博并非轻而易举。「申请考核制」不等于免试,除去设置 SCI 论文发表数目、英语水平等基本申请门槛,部分高校在考核环节仍会设置专业课、英语考试,考生需予以重视。笔者挑选出 21 所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大学,针对性地汇总生物学博士生备考建议,希望能帮助报考者避雷。(整理有误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指正)清华大学作为国内 Top 2 的清华大学,实行「申请考核制」较早。敢于报考的学生想必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素养,在此不再赘述笔试经验,仅谈考博面试。在面试考核环节,创新是博士生涯的灵魂,不推荐提前准备万能回答。尽力在有限时间内展现自身亮点,如果你口语好,就凸显语言优势;如果你跨学科备考,就介绍学科交叉的好处;如果你辞职考博,就表明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官网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实施「申请考核制」已久,举个例子自行体会:有同学报考北京大学,手握 3 篇 SCI 一作文章,英语很棒,和国外教授交流顺畅无压力,综合素质也高。然而,还是没申请到读博的名额。报考这种巨无霸高校,只能努力努力再努力了。上海交通大学上交大区域优势强,依照「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生,国际化程度高,某些学院对考生出身要求严格,即 985 + 学硕,手握 SCI 文章加分,限制性强。专业课备考不要只看资料,一定要动笔写,用真题做模拟,不动笔的话永远不知道下笔写时思维的变化。考核形式多样灵活,笔试答题应结合专业的新成果,体现思维能力。在面试前,最好能把已发表论文和研究计划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做个全面梳理,设计好应对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对外招生较少,许多学院原则上仅实行硕博连读制,这与其执行的小规模英才教育,走小而精的教育之路相关。对外招生的院系有如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等。中科大申请考核细则里要求报考者以一作身份在 SCI JCR 分区 1-2 区发表过文章。这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比较难,总体而言,中科大的考博难度还是相当大的。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实行申请考核以来,考博英语听力的难度很高,满分 20 分,单独划线。如果达不到划线分值,总分过关依旧会被卡。手中的 SCI 文章最好能体现科研实力,灌水文尽量绕行。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生物学专业「申请考核制」与考试并驾齐驱,需要有科研成果、专利、发表的论文。初试很难过线,尤其是英语的题目难度很大。在复试环节刷的人较多,一定要和导师多加沟通,如果导师对你青睐有加,你的胜算便会大大提高。所以报复旦一定要有强大的实力,需慎重。图片来源:复旦大学官网同济大学公开招考的专业里,英语题型是单选、阅读、翻译和作文,可参考中科院英语真题、同济大学考博历年真题、专八阅读。专业课笔试一般分为五道概述性答题,涉及到硕士毕业论文概述、博士阶段研究计划、本专业最新热点等,题目开放性强,重在考察考生平日的知识积累。武汉大学一般来说,武汉大学对博士生的出身歧视现象较少,申请考核通过后部分学科组会对考生进行专业测试。只要考生的专业基础和科研成果足够强悍,导师还是相对友好的。武汉大学的英语难度尚可,复试分为专业英语笔试和口试,笔试包含专业题型,口试则围绕硕士毕业论文、常见的学科知识,提前准备可顺利应对。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低调务实,「申请考核制」注重面试环节,考生切勿过于浮夸。复试笔试较简单,专业知识扎实的人基本可以通过。综合面试部分考生需认真打磨 PPT,同时做好全英文交流专业知识的心理准备。和其他高校招考要求一样,SCI 在手,胜算都有。厦门大学博士生考核以面试进行,包括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两部分,总分 100 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每个考生以 PPT 形式报告时间 20 分钟后回答导师的提问。在提问环节,考核考生对英文文献的理解和归纳能力、口语及听力水平,同时考核其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厦门大学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建议平日里作报告易脸红心跳的学生,勤加练习,维持良好台风。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目前基本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学风很好,博士初试题目考察较细,一般考完后次日晚上公布进入复试的名单,英语不公布具体成绩,只告知考生是否通过。面试所占比重大,报考导师有一票否决权,发言要注意学术用语,曾有考生将发表的论文、硕士论文、读博计划书做成合集,获得导师们的一致好评,这种有准备、有计划的做法值得学习。图片来源:南京大学官网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考博难度系数稍高,「申请考核制」已经大范围实施, 校内经常有评选学术之星的活动,学术氛围很浓。需要准备的申请材料比较常规,大体上和其他名校一样。生物医药专业都比较强劲,性价比很高,如果有 1 篇以上 SCI 文章最好。南开大学考博试题和历年真题的重复率较高,建议考生和已经读博的师兄师姐多沟通联系,获得资源。报名前和导师联系,同专业不同导师在最初没有竞争关系,同专业不同考生存在竞争关系,一般是同一导师过线的同学参加复试,根据复试结果择优录取。另外,南开校园很大,初到者就近住宿,防止考试前找不到考点。吉林大学实施「申请考核制」,报考吉林大学的博士生原则上有一篇 SCI 文章,英语水平高。部分专业需要参加考试。考博英语题均为选择题,包括三大类题型,语法词汇、完形填空以及阅读理解。复习资料要提前准备,可在某宝上寻找考博英语试题,上面提供一部分学校的考博英语真题,也可以咨询下学校的书店、复印社,这些渠道都会不同程度地提供真题资料。初试英语过线以后,才有资格进行专业课的考试。由报考学校学院老师自拟专业课命题,大多都是主观论述题,需要结合平日思考积累,并进行进一步地拓展。图片来源:吉林大学官网山东大学作为老牌高校, 山大虽然源源不断地给清北输送硕博生,但它本校在招收博士时要求也很高。基础医学院规定,除符合山大校方的博士招生条件,还需要符合医学院的规定:硕士就读学校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硕士就读院校不符合上述规定,则近三年内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正式出版的期刊上至少发表 1 篇学术论文。四川大学四川大学要求考生有一篇 SCI 论文,考博英语题目难度较大,考生应高度重视。英语题目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选择题,共 50 分;一部分是主观题,共 50 分。选择题有以下三种题型:阅读 6 篇,完形填空 20 道,单选题 20 道。主观题有以下三种题型:英译汉,汉译英,作文。四川大学校风活跃,思维敏捷、头脑灵活的报考者在「申请考核制」下很加分。图片来源:四川大学官网天津大学天津大学考博英语近几年去掉听力环节,专业方面的考察四平八稳,没有过于胆颤心惊的部分,一篇 SCI 文章是敲门砖。中国农业大学中农的生物学、农学、兽医学等学科实力较强,校风淳朴,实施「申请考核制」。帝都的导师比较看重考生综合素质,口语能力强、SCI 文章多的学生很受欢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考博面试很有南方地区高校的特色,复试面试分为英语和专业课两部分。英语并非考查重点,只是在开始提问有关专业课之前,由外院老师和考生就读博原因、学习经历等非专业问题进行交流。至于专业课,老师依然会围绕当年的热点进行提问,考察应试者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建议考生反复模拟面试,缓解面试中的紧张心情;平时多读书,多思考,对问题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多练习口语表达,提高自己总结提炼以及有逻辑性地表达观点的能力。中南大学24 个试点单位实施「申请考核制」,对第一学历有限制,对于外校报考生,建议避开院士、院长等热门导师。从初试录取名单可以看出,卡人的主要是英语。专业课备考多看看书、多做真题,过线应该不成问题。湖南大学湖南大学的博士生源多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及外地部分高校,竞争相对激烈。考博试题出题相对稳定,考生在备考时应研究透真题,针对知识点逐一查缺补漏,夯实基础。以上信息来源于已上岸博士生的热心分享,具有个体及专业特异性,欢迎大家补充交流!一些普适的考博经验博士学位是世界上最高的学位,考博不易,需要考生倾注巨大的精力、付出卓绝的努力。报考不同的院校对应不同的备考策略,在此,笔者分享给追梦人一些普适经验,助力考博成功。1、SCI 在手,说走就走。考博第一利器,其重要性不再赘述,多多益善;2、英语!英语!英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部分高校设置英语水平门槛或要求英语过线后才有资格进行专业课考试,建议英语能力薄弱的考生提前准备;3、认真制作科研计划书,严谨的计划书不仅体现了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向报考导师全方位展现科研潜质的利器;4、充分调动人脉资源,来自考博成功师兄师姐的经验分享,很大程度上能帮自己少走弯路,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逛逛考博论坛和各类群,及时获取最新资讯;5、在申请考核的招生制度下,考生应注意和报考导师保持紧密联系,刷足存在感直至拿到录取通知书;6、保持良好心态,及时排遣负面情绪,选择离考点较近、环境安静的住宿地点,减少外界对备考过程的干扰。最后,祝所有考生考入心仪高校!
第一篇顶会论文,太紧张刺激无论过多少年,陈冬冬都能把第一次在顶会发表论文的心情记得分毫不差,“太紧张刺激了。”结束一天的实验,高速运转的大脑依然无法停止,陈冬冬总是躺到床上还在继续“咀嚼”问题,深夜偶尔能带来突如其来的灵感。陈冬冬 左几个月后,这篇工作也成为了陈冬冬以一作身份在国际顶级计算机视觉会议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在完成顶会“首秀”后,他又陆续在 ICCV、ECCV、SIGGRAPH 等顶级会议中收获了数篇论文。在中科大读大三时陈冬冬参加了中国科大和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的选拔,并进入了视觉计算组。在第一年完成博士期间所有的校内课程以后,陈冬冬只身来到北京,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视觉计算组,成为了“练习时长四年的博士生”,也开启了他“百发百中”的奇妙科研之旅。他是“百发百中”的联培博士在 CVPR 2017 发表的第一篇论文“StyleBank”,为陈冬冬的博士论文——风格迁移(style transfer)的主线故事按下了起始键。风格迁移技术能够一键为普通图片生成强烈的艺术效果。针对此前风格迁移算法存在的问题,“StyleBank”为图像风格提供了一种更加显式的表达。陈冬冬就曾争分夺秒连续钻研一周,累了就在微软亚洲研究院13层办公室角落的沙发区轮班睡一会。“最后两三天,我们真的把结果跑了出来,提交完论文我就瞬间瘫在了椅子上。”努力终有回音,这篇论文最终以3.9的高分入选了 SIGGRAPH 2018。此后,陈冬冬以5篇论文全中的战绩结束了博士阶段的历练。5篇循序渐进的论文也自然形成了陈冬冬博士论文的主线——在经典的风格迁移之外,既从图片、视频、3D 等不同的数据维度,也从老照片到高清图片的时间维度,对广义的风格迁移问题设计了针对性的算法,探索了 AI 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带娃毕业,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在科研学习之外,陈冬冬还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结交了许多特别优秀的小伙伴。除了每天和实习生“饭团”一起吃饭,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也让陈冬冬和许多其他组的同学打成一片。周三晚上狼人杀,周五下班约德扑,羽毛球、篮球、攀岩社提供一整周的花式运动,北京炎热的夏天则是游泳社的主场。临近毕业时,陈冬冬还在微软雷德蒙研究院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实习时光。实习结束后,陈冬冬回到了中国科大校园进行论文答辩,也迎接了一个小小的新生命的降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毕业之后,陈冬冬更感到了一种奇妙的引力,“在这里遇到的朋友会遍布世界各地。即使很长时间没见,重逢时刻总会感到亲近和熟悉,这种感觉特别好。”从微软亚洲研究院毕业后,陈冬冬加入了微软认知服务团队担任高级研究员,继续从事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与俞能海教授合影“除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导师,我真心特别感激我的学校导师俞能海教授。他在我人生的岔路口上给我指路,也给我很多帮助。有一次在夜班高铁上,俞老师还在帮我看博士论文,半夜12点还发了大段的语音帮我指出问题,令我非常感动。读博几年能够一路遇到很多贵人,我真心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来源微软亚洲研究院
失联中科大博士确认蒙难,虽说现在还不能100%确定是自杀,但现在没有其他证据证明,暂时就认为其是自杀吧。对于这样的高学历人才的离世,大家都很痛心,但这也不是第一例博士自杀了,前有西安交大博士,后有浙江大学博士自杀,确实要让我们大家好好反省一下了。一、博士导师真有那么大的权力吗?西安交大博士自杀直指导师对他非人的控制,需要其帮助处理除学术上的很多生活上的事务。也有很多博士吐槽说导师如何对自己苛刻,帮导师做了多少工作,成了导师免费工人,得罪导师就别想毕业,多拖一年博士毕业就可以多免费使用一年。我们不否认有的博士导师的人品不行,但更多的恐怕还是自己创新不够,论文没有达到要求,还达不到毕业条件,因此才推迟毕业的。导师故意为难自己的弟子的应该是少数,更多的是希望弟子能有更大的作为的。二、博士为何抗压能力不行呢?说实话,更读到博士的都是高材生,应该是从小差不多是学霸,是人们夸奖的对象,受的挫折较少。所以人的一生如果多经历一些挫折,也许内心会更强大,会更坚强。但我想说,都读到博士了,年纪也不轻了,父母给自己投入了多少心血,而你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不是不忠不孝。再说退一万步说,就是博士毕不了业,不是还有一个硕士学位吗?这已经秒杀了绝大多数同龄人,为什么要想不开自杀呢?三、博士毕业真的很难吗?据说博士能够正常毕业的人数比例不高,大多要推迟毕业。作为博士生来说,压力大是肯定的,一方面自己年纪大了,还没有什么收入,有的还可能要养家糊口,而毕业论文却迟迟难以定稿,毕业答辩又要推迟。我们说在翟天临博士论文事件暴光后,我们又在质疑这些明星的学位拿得太轻松,而对真正做学问的博士来说,要求又非常要,这是不是会出现教育不公呢?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希望这种事不要再出现,这种高材生之死是其家庭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希望我们的高学历人才珍惜生命,你的生命不属于你个人,是属于你的家庭和国家的,请不要随意放弃。以上是我的看法,你们觉得是这样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最近关于博士的问题真的是闹腾的沸沸扬扬,先有翟天临北大博士论文造假被曝光,引发了人们长时间对博士学位的质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翟天临事件没有水落石出,新闻里又出现了“中科大博士失联15天,遗体在水库发现”的持续报道,让普罗大众的视线又聚集到目前博士生的学习压力上。两则新闻发酵到现在,翟天临的博士学位已经被撤销了,中科大博士刘春杨死亡原因警方也已经介入,也算是尘埃落定。当然,关于这两条新闻的评论后续或许依旧会绵延下去,但是,这并不在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之中。今天,我只是要带着大家一起去看看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看看他们的诞生、他们的人生,或许可以让你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关于“博士”的话题。首批博士合影1977年,新中国恢复了高考,1年之后,研究生招生也被恢复,再5年,新中国的第一批博士悄然诞生了,全国一共只有18名学生通过自主培养的方式,拿到了新中国的第一批博士证书。首批博士名单在大合影的照片中,如果仔细的人,一定会数过,然后发现只有17个人,因为还有一个人没到场,他的名字叫冯玉琳,授予的是工学博士,因为当时还在美国学习,所以没法回国领证。在这18位博士中,1名华师大,1名山东大学、4名复旦,6名中科院,6名中科大。但是,国内还没有所谓的博士服,所以,参与领证的各位博士都是按照参加国家会议的规格准备衣服。所以,才有了合影中,17个人衣服各不相同的场景。钱三强在学位授予的当天,“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钱老也亲自出席。如此隆重的学位授予仪式,以至于让很多教育界的人士把那一天——1983年5月27日看做了教育界的“开国大典”。能有如此高规格的待遇也和他们求学的坎坷之路有关,196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因为国家形势几乎全部远离了科研工作,变成了农民工人。所以,能够在抛开书本十年之后,又能重新考进研究生,其中花费的心血毋庸置疑。马中骐,原北大物理系研究生,考研恢复之后,却差点因为超龄无法参加;于秀源,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但是,1978年的时候,已经是14年之后,期间一直杭州一所中学的校办工厂当工人;王建磐,当过农民,做过中学老师,还给剧团写过剧本,后来,相继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和1978年的考研,都顺利通过,同一年拿到两本录取通知书。马中骐有些人或许会想因为人才断档,国家一定会降格录取,那么,你就想错了。就拿1978年的高考录取率来说,只有3.4%,29个人只有1个人才能考入大学,这和现在动辄就70%的大学录取率相比,就是天壤之别。大学生的录取率都这么低了,可想而知,研究生的录取率只会更低。这里需要科普一下,1978年的研究生不分硕士博士,相当于现在硕博连读。洪家兴首批18位新中国博士中,马中骐是第一位拿到博士学位证书的人,他的导师是北大著名教授胡宁,给他签发证书导师钱三强,后来他在美国还和杨振宁一起工作过,甚至杨振宁还指导过他一篇论文。苏淳成了著名的奥数金牌教头;洪家兴成了中科院院士;王建磐当过华东师范大学的校长;赵林城是国际著名数理统计学家;李尚志做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院长;中科院院士王小云是于秀源的得意弟子……在他们当中,一共出了1位中科院院士,1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位大学校长或中科院所长.王小云最后,我想用马中骐院士的一句话做结尾:当初,我们考研究生是因为对科学的热爱,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不像现在,很多博士只是为了能找个好工作。各位看官,你们认为现在高校的博士好考吗,容易毕业吗?欢迎在评论区谈谈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