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博士,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高级知识分子,高级人才这些相关词语。作为学霸中的佼佼者们,博士这一群体不仅拥有着极高的学历,而且还会因为博学而通达受到我们的仰慕和尊敬。在这个学历至上的时代,能够考上博士的同学,真的可以算得上是同龄人中的人生赢家。不少网友对于目前中国一共有多少博士,博士的含金量究竟如何等问题一直感到困惑,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真实的答案,很有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中国目前一共有多少博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博士和博士生的区别。博士指的是完成了课程与科研工作,并且顺利通过学业考试,独立撰写完成学位论文,并经过论文查重、专家审查,最后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被成功授予博士学位的人。而博士生指的就是在读研究生,与前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存在不能够毕业的风险。1978年时,我国招录并培养了第一届博士生,这一届博士生的人数只有18人,这一年则成为了我国博士培养的“元年”。从教育部在2019年下半年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一年研究生招生的总人数是85.80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76.25万人,博士研究生招生9.55万人。而这一年毕业的研究生共有60.44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为6.07万人,占到了总毕业生人数的10%左右。粗略估计,从1978年至今我国共有博士毕业生90万左右,占到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万分之七。虽然博士招生的人数有所上涨,但是在短时间内依然不会出现博士大幅度扩招的情况。博士的含金量还高吗?对于这一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认为当下学历贬值的速度太快,读博的时间还赶不上博士贬值的速度。还有的人从博士总量上来考虑,认为当前博士的总人数占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博士的含金量依然不可忽视。对于这一问题,我认为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因为当我们抛开毕业的院校和专业来思考答案的话,很容易出现错误。博士的含金量如何,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待。1、文科博士的含金量确实要低一些。在十年以前的时候,高校的教师队伍缺口是非常大的,不管你是什么专业的博士,毕业后在大学任教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在今天看来,高校文科博士的岗位基本上快要饱和,需求变得越来越小,而毕业的博士生数量却在不断增加,含金量确实会降低不少。2、热门专业的博士缺口巨大,含金量十足。例如人工智能专业,大数据处理专业和芯片研发专业等类型的热门新兴专业,博士的缺口是巨大的,含金量要比普通博士高出不少。而像一些所谓的“天坑专业”,即便是博士毕业,就业压力也很大。3、毕业院校的层次直接决定了博士的含金量高低。虽然博士招生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名校博士的人数还是有限的。大部分新增的博士点都是位于普通院校,即便是同一个专业的博士生,由于学校层次的差距,和名校博士生相比也会存在含金量上的差距。总的来看,我国目前的博士总人数和博士占总人口的比例依旧处于较低的水平,含金量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也足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不过从较长的时间考虑的话,随着博士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的压力也会不断地增长。看完博士的总人数和含金量以后,你有什么想法,会不会选择读博呢?
2019年9.26日,小西刚给课题组的3个博士新生、1个博士后添置新的台式机,便于他们处理数据和撰写论文。近5年,我们课题组的博士招生人数变化不大,大约是3-4个博士生/年。部分朋友听闻的"一个博士生导师每年带几个博士生"真的很少见。但是,我们专业、所在学院、整个学院的博士生招生人数却是有显著增长的,因为每年都在引进新的青年教师(博士),同期也有不少教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这也是不少学者常提到的"研究生扩招",换句话说,也是不少人有所感觉的"学历贬值"。之前,我的导师曾说过:要是我们提升学历的速度赶不上学历贬值的速度,硕士生、博士生就白读啦!比如,你读研3年、同学工作3年,要是不努力,单单"混"个硕士学位,那么读研带来的变化将达不到你的期望。1.我国有多少博士?博士:博士研究生通过在校学习与研究,完成课程学业与学位论文的撰写,经论文查重、外审等流程后,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被校学术委员会授予博士学位的人。也许,上面关于博士的定义有点拗口,通常的说"已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叫博士"。同理,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叫博士生。不过,便于称呼、简化,通常也将在读博士生喊为"××博士"(更加顺口)。我国有多少博士的数据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因此往往统计的不太准确,比如每年6、12月有2批博士研究生被授予博士学位。以教育部2019年7月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为例,其中:2018年招收博士生9.55万人,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毕业博士生6.07万人。自我国1978年培养第一批18名博士生(上图)开始,博士生招生人数持续在增长(增长率有不小的浮动)。2013年11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在论坛介绍中提到,博士生招生快速发展,实施研究生教育35年来,已培养逾50万名博士人才。2014年之后,我国每年博士授予人数大约在5.5-6.0万人左右,以最大数据估算即:50+2.5(2013年下半年)+6+6+6+6+6+3=85.5万人折算上之前"逾50万人",截至2019年9月,我国已培养的博士约为90万人左右。之前,小西也提到2018年博士招生9.55万人,毕业仅有6.07万人。这个比例(63.56%)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约有2/3的博士生4年学制内无法正常毕业(延期)。因此,我建议不要盲从读博。2.博士现在的待遇水平如何?博士的待遇放到个体上,差异性非常大。博士常见的几个求职选择:① 留高校、研究院所做一名科研工作者。比如,进入高校做教师(青年教师=青椒),普通大学讲师引入的话,待遇在10-12万元/年;"双一流"大学特聘副教授、教授引入的话,待遇在24-30万/年。当然,诸如"青千"、"优青"等高层次引入的话,待遇可达到50万元/年以上。除了工资的基本收入,还有可观的安家费(或给套房),如根据人才层次15-100万不等。同时,为便于科研工作,会配套不低的科研启动费,如不少高校是30-60万/人。优秀的博士,甚至可以和单位"谈条件",如解决配偶工作(如进财务、图书馆等,有编制)、解决孩子读书难题(如入学单位配套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等)。在地方引入博士时,会给予一定的住房补贴,如长沙是1.5万元/年;直接落户或给予较高的落户积分等福利。② 进入企业,从事研发等工作。之前,华为发布的一则通知激发不小的争议,其中关键的是给予博士200万的年薪。我记得一个HR曾和我说过一句话:你想要百万年薪,没问题、真的不多,只要你值这个价,那公司就捡到宝了。而且,能拿这样的年薪,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承受的压力同样不小。不过,小西熟悉的几个博士进入企业的,待遇都是不错的,待遇基本上达到20-25万/年。其中,大部分博士工作几年后就"跳出来",自己创业。另外,部分博士会选择考公,待遇的话和单位、定职有关,待遇的话并没有额外的增长。不过,在很多单位,博士工作努力、成绩出色的话,有更大的提拔机会(成不成还得综合参评选拔)。如今,博士的总体情况是"博士仍然稀缺,重在提高质量"。也许,不少博士单工资收入不高,部分科研成果好的博士年终绩效(科研奖励)是非常高的,去年我们一个优秀同事年底拿了30多万。年后,就看到她换了一辆新车。但是,双非大学等普通院校的不少老师没有足够的课题和经费,也发不出好文章的话,单工资收入真的不高,扣完各种费用后到手四五千/月的博士不少。看了博士的人数和待遇,你还有想法读博吗?
在几年前,一提到博士,很多人都会羡慕不已。不过在最近几年,太多大学生都开始在犹豫是否该不该读博士。全中国看有将近80万人次已读博士。不过很多博士在毕业之后却选择了高校的行政岗位。这一选择,让太多人开始考虑读博士究竟有什么用途?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一下读博士究竟有用吗?一、待遇单单从薪资待遇方面来看,国家为了鼓励大学生去读博士,也是推出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在大学之后也会有对应的生活补助,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有两千左右。不过在一些发达的地区,博士能拿到的工资是比较高的,但是如果在3、4线城市,实行人才引进,一般在进入到工作岗位的时候会分配一套房子。和本科生相比,发展空间比较大,晋升空间也是很大。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博士本身的知识比较深厚。月薪一般是在5-8万左右。年薪上百万基本是差不多能达到的,对以后考公务员也有很大的优势!二、就业从就业方面来看,其实博士还是比较倾向于研究类领域,到了博士阶段就已经研究出比较好的成果。还有一些博士比较倾向于到母校教书,在自己足够优秀的时候,学校也是很希望这些博士来学校教书的,从而培养更多的人才。假如你的能力非常突出,学校也会给出很诱人的条件,让你来到各地高校!以上两点是博士的优势,当然了,有优势就有劣势。那么有哪些劣势呢?一、家庭条件想要读博士,第一点要考虑的因素是家庭条件怎么样,要知道博士是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也力不从心。二、研究方面你自己能不能专心的从事研究方面的工作呢?并且要有相应的论文。如果你在一个知名报刊发表论文,一是需要一笔钱,二是如果你自身水平不够的话,报刊也不允许发布的。三、压力其实读博士压力挺大的,在博士毕业之后,大多同学都已经到了30岁了,这个时候的压力不只是有学习压力了,而是家庭压力,同龄人都已经结婚生子了,而你才刚刚毕业,这就被人甩了好几条街了。但是,如果这些压力你都可以承受的住,不要犹豫,那你就去读博士!总结:在读博士中,我们的知识确实是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以前不是很懂的细微的知识,在读博上会研究的更加透彻,而且博士在社会上的认知度比本科生可强太多了。而在找工作的时候,企业一看到你的学历,一般会特别重视你,在以后晋升上也会更加容易。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理工科的博士收入要高于文科博士相对来说,理工科的博士收入要高于文科博士。如果进大学,现在top级别的博士,都进不了一本以上学校,只能去二三本大学;所以很多博士选择企业就业,甚至去中学当老师,比如最近特别火的深圳某中学招了20个老师,19个是清北的,其中更有博士。如果博士在大学里,年收入在10-20之间;去中学的话,20-30万年薪;去企业的话,差别就大了,10-100万的都有。博士人数才不到100万全国有十几亿人,博士人数才不到100万,所以博士依然是教育阶梯里顶尖的人才,读了几十年数,不拿高薪能对得起自己吗?能对得起国家的培养吗?先不说参加工作后的收入,光说读博士的收入就已经超过很多上班族了。就拿我同学的例子来说,他在北京的一所211读博,吃住都在学校,花销很少。但参加导师的项目有补贴,读博国家也有给补贴,发论文还有奖学金,另外在做些兼职什么的,每个月的收入都在大几千了。想我这样的社畜,扣除房租饭钱,最后发现还没人家挣得多,心塞啊,为什么当时我没有读博。年薪百万也不一定不过要说都是年薪百万也不一定,要看学校和能力怎么样。一般博士的出路要不是留校、要不是去企业,如果是留校的话,也得从讲师做起,一步一步的往上熬,当个教授、副教授什么的,能独立承担项目,那么收入也会很多,那百万年薪也差别不多,只是当讲师收入很少的;如果是去企业,也要看去什么企业了,能去华为的话年薪百万很容易。小编总结从博士生的待遇上来看,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选择读博士,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到了大学之后会有相应的生活补贴,一般的大学会在2000块钱左右,而一些发达地区的博士生每个月拿到的工资更高。如果在三四线城市就职,实行人才引进,在顺利进入岗位工作的时候,直接会被分配一套住房,和本科生相比,晋升空间也要更大一些。本身知识就很渊博,给出的薪资在8万到10万,年薪也在百万以上。如果博士选择考公务员的话也有很大的优势。不过薪资收入相对进入企业要低很多,一般在1万—2万左右。
目前我国排名前的18所高校博士点 哪些高校的师资匹配自己的博士生点数量?最近教育部新的政策是扩大高等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小编对这样的政策非常的不解,目前中国每年毕业的博士生数量已经是全球最多,但是博士生的教育投入和产出比却非常的低,经常爆出博士由于毕不了业,以死相逼的新闻出现,引发网络对高校的攻击,小编只想对那些攻击高校的人说,在海外每年名校的博士淘汰率非常的高,每年都有大量的博士放弃的博士学位,而在中国似乎有了一种认定的道理,我读了博士学校就一定要必须保证学生可以顺利毕业,这也是我国高等科研一直很差的重要原因。更主要的是中国经历教育产业化,很多不具备博士招生点的高校纷纷争取博士点,造成自己的师资不匹配,这也是造成中国高教科研水平很低的重要原因。那么中国最好的师资高校在哪里?杰青十大高校 杰青偏重于自然基础学科首先从自然基础学科人才对比,其中杰青是高校科研人才中最成熟和富有精力的一个群体,杰青数量代表着未来学科的级领军人,他们都是高校最优秀的博士生导师群体,从2011~2018年目前的杰青数据来看,杰青人才聚集最多的十大高校分别是:1、北京大学、2、清华大学、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浙江大学,5、上海交大,6、复旦大学,7、南京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9、中山大学,10、武汉大学。教授数量最多的十大高校 教授的质量和数量决定博士生的优劣从2017年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高校教授数量来看,吉林大学的教授数量最多,然而吉林大学却未进入中国高校博士点前十八的高校,对比表单只有两种可能,第一、吉林大学虽然教授人数众多,但是有博士生招生资格的教授数量却非常有限,第二、中国博士点十八大高校中,很多高校博士生非常的水,师资力量根本达不到培养相应数量的博士生。这也是2017年西安交大博士生自杀造成导师成为攻击目标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很多教授是在90年代教育大跃进时期,浑水摸鱼上去的,水平离真实的教授水平差很远,根本不具备培养博士生的资格,最近几年国家人才政策的实施,海归优秀青年千人人数多的高校,已经具备了很多高素质的教授团队,因此在报考博士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表格(文科生除外):中国自然科学师资最强的18所高校自然学科领域青年人才18大高校青年千人人才教授9大高校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3、浙江大学、4、中科大、5、上海交大、6、复旦大学、7、南京大学、8、中山大学、9、华中科技大学,以上高校青年千人都超过110人。做科研是一件非常苦的事,如果是为了逃避就业那么请不要轻易尝试读博,读博需要的是兴趣和投身科研事业的决心!、
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象牙塔内最高级别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 ——摘自《百度百科》近些年,全国高校本科、研究生开始大幅扩招,随之而来的是学士和硕士文凭的相应贬值。当家长们面对这样的现实,望洋兴叹同时,不得不自信地问出一个未雨绸缪的问题 :“孩子,你以后想不想念个博士?”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博士”这一词汇到底从何而来?很多人以为博士是随着西方教育体系进入中国后才产生的,但其实博士一词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齐国举办的稷下学宫成为列国规模最大的人才聚集中心,很可能在那时,博士一词已用作官方对某些特定高级人才的称谓。战国时期:C位出道,国家担当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生于赵国,十五岁就来到了齐国,一辈子受学于稷下,执教于稷下,成名于稷下。他一生进进出出、走走回回,多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一职,成为天下文坛盟主。作为稷下学宫最出名的“掌门人”,他见证了百家争鸣最后的辉煌,也见证了稷下学宫的浮浮沉沉。可别小看战国时期的博士,在当时做博士可是相当难的一件事。首先,知识面要掌通古今,君主若找你咨询,得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不管星座八卦,还是政治经济,都能侃侃而谈。平时,得去学校传道受业,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授课之余也不能闲着,还得整写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维护国家图书馆的资料库。这样高标准严要求下,整个秦朝3000万人里,也就七十人能以博士的名义C位出道,堪称整个国家的脑力担当也不为过了。汉朝:全国博士生统一招生考试到东汉时期,博士开始有了统一的标准考试。如果一个学生想要成为博士,首先得通过《易》、《书》、《孝经》、《论语》等必修科目的测试。考试合格后,这些候选人还得再找到博士生导师,为他写推荐信,通过举荐后的评定,才能授予博士的称谓,和现代的博导制异曲同工。唐朝时期:72行,行行出“博士”到了唐朝,随着科举制的创立,国家开始对高等院校“扩招”:不但丰富了“本科”院校——国子、太学、四门的办学力量,还设立了“专科”院校:律学、书学、算学。教育改革后对于人才可以说只有一个要求,“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是“本科”还是“专科”,只要学问深,就是国家的好博士!宋朝:接地气的“博士”到了宋朝,博士更是走下神坛,走进生活。在市井中甚至还有茶博士、酒博士等称谓,大约类似于我们今天所叫的“师傅”。只要你能成为一门行业内的大拿,便会被尊称为博士。如《封氏闻见记》“饮茶”条记载:“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若是你茶煎得好,或酒酿得全国第一,虽然没有文凭,但凭江湖地位,大家也会敬你一声“博士”。现代社会教育体制中的博士学位制度,则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是三级学位(博士、硕士、学士)中的最高一级。到今天,随着近代引入西方教育,“博士”这个概念从江湖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学堂。成为了我们今天形容高等教育最高学术水平者的称谓。看来,博士这个名词也是汉语中的活化石了。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沧海桑田,但核心的寓意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让人不得不感慨中文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
在我国学历的等级分为四类,从低到高依次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而博士是我国最高的学历,有的人考上博士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就业拿一份不错的薪水,有的人考上博士则是为了更好的深造自己,证明自己的价值,那么你知道目前我国有多少博士呢?他们的收入水平真像人们说的那样“年薪百万”吗?首先我们一起来探讨下,目前我国到底有多少博士。据网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显示,全国共授予博士学位人数80万左右。1978年是我国博士培养的起点,那年只招了18名博士,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国家逐渐重视对教育的发展,之后每年博士招收数量持续的增长。由网上一份资料统计来看:从2004年至2017年博士毕业生人数合计587821人,加上1995年至2004年博士生总人数在10—15万人之间,现在全国每年大概有约5万名博士毕业生,再参考以上图表到2019年,中国博士大致在80万左右。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收入的一个水平是怎么样的?博士生通常来说,会比普通本科生收入高3000—5000元,比研究生高1500—3000元每月,除了在待遇上比本科生或者研究生都要高出许多,博士生在其他方面也有特别明显的优势。现如今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到来,各个领域的高端研究、开发人员都是相当稀缺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很多城市的各大知名企业都能给出相当丰厚的待遇,比如放宽一些条件,解决户口问题、给予住房补贴(或者直接可以说成是分配住房)、孩子上学受良好教育、给予充足的研究经费等等。对于其中很多优厚而独到的条件,是普通本科生与研究生不能享受到的。说到博士的具体工资,这是谁也无法给出答案的,网上说的都不能轻易的相信,只能算得上平均的一个水平,因为这关系到你的工作城市、工作单位、工作的种类等等方面的因素。我们用医生举例,医学博士工作在国外、沿海和内地工资不一样,在骨科和内分泌不一样。相对而言比较低薪的,在大学教书的博士,多数年薪大概10—20万。中层次有在外企上班的,收入30—50万一年,不包括年终奖和奖金。也有比较高薪的博士,薪资可以高到如自己创业,成功研发出一个项目,几千万甚至上亿年薪。就目前而言,博士仍然是非常稀缺的人才,同样也是高收入的人群,虽然没有网友们说的那样“年薪百万”,至少生活水平还是特别不错的,年薪几十万还是有的。所以小编觉得只要是能坚持学习深造自己,创造出自己的价值,总有一天你也会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待遇。
清华大学:九月份招生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8月23日12:00~9月6日16:00。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报名时间:2019年10月14日中午12:00—11月30日下午16:00。北京大学:2019年10月14日12:00-12月6日12:00。南开大学:普通招考生网上报名时间:2019年12月5日9:00-12月25日12:00。初试时间为2020年3月21日—22日。申请考核网上报名时间:2019年10月25日9:00-11月5日15:00南京师范大学:(1)定向就业考生(不含专项和教育博士):2019年10月14日-19日(2)直接攻博考生:2019年10月21日-23日(3)“学校发展计划”考生:2019年11月1日-6日(4)硕博连读考生:2019年11月8日-14日(5)普通招考考生:2020年1月5日-11日。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10月10日至11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开放时间为2019年10月15日至12月15日或2020年3月15日至4月20日,具体报名截止时间请查阅学院的通知。“医工交叉平台”直博生为2019年9月28日至2019年10月11日8:00。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网上报名时间:2019年10月1日至11月15日。网上确认时间:2019年11月18日至11月30日。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考试时间为2019年10月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中国农业大学:直博生与硕博连读生填报时间为2019年10月23日上午9:00至2020年1月7日下午4:00。申请考核制博士生2019年10月23日上午9:00至2020年1月7日下午4:00。福建医科大学:2019年11月1日-2019年11月17日。陆军指挥学院:2019年12月1日至31日。军事科学院:网上报名时间截止9月30日24:00。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10月10日至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2019年9月25日-2019年10月21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一批为2019年8月7日-9月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2019年10月10日-10月25日;秋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2019年12月12日-2020年1月12日。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11月至12月。厦门大学:2019年10月10日-2019年11月30日。江西农业大学: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海军工程大学:2019年8月30日-9月23日。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9月23日-10月15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11月1日至2019年11月10日。南京邮电大学:第一批报名时间:2019年10月5日-10月20日;第二批报名时间:2020年2月15日-2月29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春季网报时间:2019年11月4日-11月8日;秋季网报时间:2020年3月1日-2020年3月15日。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2019年9月25日-10月25日。国防科技大学:申请考核为2019年8月25日00:00时至2019年9月10日24:00时;统考为2020年2月1日8:00时至2020年2月20日24:00时。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10月10日~10月24日。
博士是我国学位体系中的最高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意味着一个人的能力已经从实习阶段进入了学术阶段,博士也是我国科学研究未来的“主力军”。而每年我国大约有5万左右是博士毕业生,这基本上和美国差不多,大约是硕士毕业生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如下如是各个地区研究生毕业人数。2016年博士毕业生人数由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博士毕业生分布和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是相似的,北京、江苏、上海三个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人数最多,其中,近半的博士毕业生来自这三个省份。当然,就博士毕业生来说,在很多“省份”仍旧是“稀缺”的,比如重庆、河北、河南、福建、云南、江西等中西部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也就几百个人。为什么要读博?首先,对于很多名校的毕业生来说,硕士和博士的待遇实际上是差不多的,而且读博还需要多花3-5年的时间,对于单身女青年来说,读博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然而,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会选择读博?一是理想和情怀。从小学开始,我们的理想随着自己的长大而慢慢“变小”,从开始的科学家、发明家,到现在只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理想在随我们越来越远。而当硕士毕业,似乎儿时的理想又离我们如此的近,而读博让你走上学术之路,从此踏上实现儿时理想的舞台。二是现实让我选择读博。对于很多普通大学的硕士生来说,有些不吃香的专业,毕业后不上不下,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果家庭不算富裕,毕业后买房买车又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而读博毕业到高校,一套安置房,解决配偶工作等等,足以吸引大量的人选择读博,当然,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加,这类待遇正在缩水,中西部可能还有,东部高校、科研单位引进博士可能这类待遇少了。中国博士学位含金量多高?实际上,我国很多的学历学位并不被国外认可,甚至港澳台的也不承认大陆的很多文凭。那么我国的博士含金量有多高呢?小编没有找到很好的例子来说明,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各大高校人才引进的要求来看,起码我们自己的大学,对自己培育的博士认可度是不高的。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国内一流名校,人才引进基本上只要一些国外的名校,自己培养的博士基本上很难直接留在本校,只能到国内的二流大学,继续做科研,而二流大学的博士,只能去三流大学,三流大学的博士只能去九流大学了。我们虽然博士毕业生和美国相当,但含金量就差了一大截,这与我们的博导制有关,导师带的博士越多,自己的“收益”也会越多,就如曾经有一个博导一同时带了47名博士,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中国博士过剩了吗?犹如前文所说的,我国博士学位的含金量参差不齐,那么我们的博士过剩了吗?从数量上看,我国是一个产博的大国,每年博士毕业生超过5万人,这和美国是相当的,但从质量上,还有差的比较多。因而小编认为,从数量上看,我们的博士实际上已经过剩了,但从质量上看,博士仍旧还是稀缺的,不然我们的那么多名校为什么不招自己的博士呢?反而还要大量的外国“博士”?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这份意见明确提出国家将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同时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意见发布后,博士规模或将扩大的消息引发热议。博士招生规模的扩大是高校博士点数量快速增加的直接反映。据统计,从1981年国务院批准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始,到2017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结果公布,全国共计进行了12次学位点审核工作,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博士点的数量也从最初的几百个上升到近4000个。尽管各大高校近几年博士点数量快速增加,但各校的详细数据一直鲜为人知。近日,小编基于青塔数据,查询了各大高校官网、学科办、研究生院官网并综合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历次学位点动态调整等数据,对全国各省和各大高校的博士点数据进行了整理,一起来看看。全国各省份博士点数量统计博士授权点对科研单位科学研究和人才引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数量直接反映了全国各地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从全国各省博士授权点数量统计来看,一级学科博士点占有绝大多数,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专业学位博士点占比较小。其中北京博士点数量最多,共有56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专业学位博士点。江苏共有30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1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上海共有239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1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四川高校博士授权点分布在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12所大学内,共计13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7个专业学位博士点。其他学位点数量较多的省份还包括湖北、广东、陕西、山东、辽宁等。相比之下,江西、新疆、广西、内蒙古、贵州、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省份博士学位点数量较少,均不超过50个。总体来看,各省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与各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保持一致。截至2018年9月,全国各省份普通高校和科研单位博士学位授权点统计数据如下(不含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由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仅为特定领域博士培养项目,与一般的博士授权点有所区别,因此不纳入统计):全国高校博士授权点统计对高校来说,博士学位点是关系学校未来发展的大事,其数量也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从统计数据来看,全国有博士点的高校共有344所高校(至少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大多数高校博士点在10个以下。浙江大学博士授权点最多,包括5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5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清华大学共有5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4个专业学位博士点。中山大学共有4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其他博士授权点较多的高校还包括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此外,郑州大学、苏州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大学、扬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河南大学等省属高校博士学位数量也较多。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飞速发展的南方科技大学2018年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拿下四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总体来看,高校博士点数量两极分化明显,东部高校博士点数量远多于中西部高校,双一流高校拥有的博士点也远远超出非双一流高校。截至2018年9月,中国普通高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统计如下(不含军队院校,按照高校一级学科博士点排序;由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仅为特定领域博士培养项目,与一般的博士授权点有所区别,因此不纳入统计):来源:四川省教育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