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二本三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课取得253高分,我是如何做到的?碣滑有实

二本三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课取得253高分,我是如何做到的?

现在是2020年6月29日下午17:31,我打开电脑文档开始写下这行文字。这是一篇失败的经验贴,没有什么鸡汤,也不会煽情,只是想说说这两年自己考研这条道路上走了多少弯路,吃了什么亏。我不希望刚开始备考的你也走这样的弯路,也吃亏,所以自己想谈谈考研的一些想法,也希望自己写完这篇文章后放下执念,好好生活。有人可能会说失败的人谈啥谈,实际上如果就有效性来说,失败经验远远大于成功经验,因为成功有些是幸存者偏差,如果你听信了,那么很有可能你就会走进歧途。最常见的此类误导信息比如,有些人说政治不需要复习很久,一个两个月就行。当然我也是复习了很短时间的,但是这是因为我自己已经一战有了基础,再加上我本来就是文科出身,这样的话政治不学也没啥大不了。但是一些理科生应该像重视英语一样重视政治,否则吃大亏的就是你。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就是很多人说政治只背肖四就行了,这条经验往年还有可能,今年只背肖四的人估计死得很惨。虽然我失败了,但是我对初试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不妨接着往下看。一、一战北京某高校惨败的经历我一战报的是本专业的一个学校,因为那个时候还对北京有些执念,心心念念想要到大城市闯荡。如果现在你问我一个人还值不值得去大城市,我会说你应该拼死都要去大城市,但是不一定要去北京。总之如果你跟我一样,也希望自己能多多少少努力拼一把,就不要放弃。如果自己真的努力了,还是失败,那就坦然接受现实吧。一战自己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验不足的,导致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前一年我因为学校安排到乡村支教,耽误了不少时间,所以无缘面试,直接被淘汰。那次我也想过调剂,但是第一次经验明显不足,对调剂的学校也不满意,所以就没去成。回到家后,我就开始考虑二战的事情,当时想要换一个专业,正好自己也喜欢书法,想要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成果,所以选择跨考艺术。二、重新备战,信心满满当时选择的院校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我本以为这是一个竞争不太激烈的院校,事后考完才知道,和我报考一个院校的哥们考了三四年了,而且很多人一考就是好几年,跟他们比我还是太年轻,当然也有一战就考上的,我也非常敬佩。如果说一战给了我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对于文科生来说,对于一个学习古代文学的文科生,背书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背书学习的方法,这里就不便展开了,感兴趣的,可以联系我。而且文科思维和艺术理论基本上在答题的规范、行文思路方面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所以我驾轻就熟,很快就搞清了了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核心。三、努力备战,收获硕果由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没有什么指定的参考书目,所以我大概在网上搜集了一些信息,找了一些相关的教材,开始梳理其中的线索。其实文科类的史论内容梳理起来无非两条线索,一条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一条是按照门类的顺序。比如我一战考文学史的时候,就画了很多提纲,一种提纲是按照朝代顺序,明确各个时期的文学风格和代表性的文学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清楚的知道每一个时代的特点,把我时代风格。但是缺点就是过于散乱,而且文学的发展不会因为朝代的更迭而消失,他们之间往往会有很强的过渡行和承接性,粗暴的按照时间顺序来划分,比较割裂。另外一种思路就是按照文体的顺序,比如散文、诗歌、小说、戏曲这些文体单独的梳理,好处在于它可以非常清晰的找到文体发展的线索,不被时间所割裂,坏处就是不容易把握时代风貌。所以上述利弊的分析,其实也在告诉你们,最好在复习的时候将这两条线索结合起来。艺术史的复习梳理简直跟文学史没什么区别。因为我考得是美术学,所以会考到两门专业课,一门是艺术概论,以王宏建为主,一门是中外美术史,以央美中外美术简史这两本教材为主。虽然我报考的是书法史的研究,但其实初试根本就没考书法史的内容,可以说非常奇葩了。那梳理线索,其实也是按照这两的思路,一个是时间的线索,从先秦两汉的艺术到魏晋 ,再到隋唐、宋元、明清。另外就是按照山水、人物、花鸟、书法、雕塑、佛教艺术、工艺美术等门类来进行梳理,这样两条线索线索并行不悖,答题的时候也能思路清晰。整理好美术史、艺术概论的笔记和线索,就开始背书了。背书也是一门技巧,无论怎么背,你要保证的就是尽量防止遗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所以,尽量按照规律来,反复背书,防止遗忘。我自己就是这样轮流背书的,也非常省事,每天大概复习几个小时就不会忘记。另外,就是因为背完之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掌握了多少,所以可以试着去回想,我每天都会在睡觉前回想一下,每一个知识点,大概有多少关键的信息,想得到,说明就掌握了,想不到,就说明还有欠缺,第二天再拿起书来看,如此一天一天,想忘记也很难。就这样,我从去年七月份一直背书背到了考场上,真正拿到试卷的时候,心里一点都不慌张,因为差不多都是自己背过的东西,而且也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只需要书写出来就可以了。大概在三四月份的时候,出了成绩,艺术概论130,美术史123,自己还算相对满意。四、备战复试、无奈被刷可以说,从成绩出来到真正面试,我一直都很浮躁,这也是我可能被刷的真正原因。而自己之所以会那么浮躁,是因为这个学校,真是太慢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中国艺术研究院这个研究所,我是在6月中旬左右才开始面试的,那个时候,基本上全国大部分院校都已经调剂完了。当时自己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想着要不要调剂算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和自己的“迷之自信”,所以也就没着手想这个事情。所以,如果你不是对这个学校有执念的话,最好早做打算,不然真的很耽误时间。大概在6月20号左右,我就刷到了招生办的录取成绩单,看了两遍也没有自己,我知道自己落榜了,没有多少难过,只是回想起来会有些不甘心。五、避坑指南现在想想,自己确实走了很多弯路,也有一些不必要的担心,我就简单归纳几条,大家看看。(1)、不要研究竞争对手,最大的对手是你这是我烦的最大的错,可以说初试的时候,我之所以这么拼命,就是因为看到很多非常牛的人,他们和我一起竞争,自己心里难免会有些忐忑,每天都害怕自己做的是否到位,是否需要在加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但是事后证明,那些看似比你强大的人,其实也强大不到哪里去。然后复试的时候,正好也认识了一些研友,当时大家状态都不好,因为疫情原因,都很浮躁。所以我也不知不觉放下了警惕,这也导致了我后期复习的时候动力非常差,效果也不好。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找太多研友,就算是找,也不找找那种能“包容”你的人,因为你一次懒惰,她说没关系,你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考研,最好找诤友,互相较着劲、激励自己的人,那种整天给你倒苦水、消极态度的人,马上拉黑最好。(2)、英语不好的人好好写作文我是一个英语四级都没过的人,但是一战二战都过了国家线,原因就是我非常重视作文。很多人说阅读是最重要的,你当我不知道吗?我也知道四十分的阅读理解是大哥,但是我水平真的不行,除非你单词背的很溜,题目刷了很多遍,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英语渣渣,那就好好学作文,练好英文书法,这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作文写作也是有套路的,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可以到到很高的水平,拿到高分绝对没问题,我自己也总结了一套经验,限于篇幅就不细讲了,感兴趣的可以私聊我。(3)、背单词最好的时机是一年前,其次是现在这条经验承接上面,把单词背好了,其实英语就解决了一半问题,我吃亏就是没摸索到背单词的技巧,等我终于找到门路了,时间来不及了,所以尽早探索适合你的背单词的方法,然后使劲背,注意技巧!(4)、书写一定要工整这个就不要多说了,文科考试最重要的是书写,而且专业课大题一般要写很多,备考的时候我都是买来A4纸天天练,熟能生巧。我说的书写,不是让你追求艺术性。当然你能写的跟字帖上的书法一模一样那很好,如果不能,就不要费劲写得多好看了,最重要的是速度和工整度,不要为了写的有艺术性而在那里死扣笔画、你要做的是清楚、干净、简洁美观的传达给阅卷老师,让老师批改起来不困难,感到舒适就好。(5)、政治复习不要过度依赖某一老师,分阶段很多人都过度依赖肖大大,我觉得还是有的放矢的最好。肖大大精华是四套卷,其他的东西我一律不推荐。打基础最好听徐涛的课,因为他接地气,但是到了提高阶段,最好是跟腿姐,因为技巧性很强。我因为二战了,所以在政治基本上就复习了半个月,最后考了70分也还算满意吧。(6)、早做打算考后其实是很忙碌的,因为成绩出来了,你要考虑很多问题,比如成绩能不能进面试,大概排在什么水平,要不要调剂?要不要直接放弃找工作,复试要学习准备哪些东西?这些问题你都要考虑。我建议你做两手准备,比如成绩擦边,积极调剂、积极准备找工作。成绩中等,积极复习,同时准备调剂。高分,积极复习,了解调剂。大概暂时就想到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评论或者私信我,看到我都会回复。另外我也有意向招收学生,虽然自己败在了复试,但是初试经验还是足的,如果你信任我,我可以和你一对一辅导,保证你高分过初试没问题,复试的话我也认识一些学长,帮你们联系。

是出则存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展”在京开幕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袁思陶 刘兰芳)2019年12月15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及系列论坛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中国艺术研究院近70年的教育发展历程和教育科研成果。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致辞王春法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是该院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新中国艺术发展道路探索和创新的一个历史缩影。同时,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动艺术传播的一次重要实践,该展览充分展现了中国文艺的时代变迁和时代张力,将鼓舞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为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韩子勇致辞韩子勇在讲话中回顾和总结了该院的发展历程、学术传统和教育科研成果,阐释了该院科研与教学相长、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治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致辞徐里表示,中国艺术研究院百花齐放、硕果累累,是我国的一座文艺高地。本次展览充分展现了该院学者和艺术家的科研、创作和教学水平,他们锐意进取,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杨飞云致辞作为导师代表,杨飞云在发言中表示,身为教师,他切实感受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对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充分投入,这里学科建制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各个专业既能完备发展又能互启互鉴。此次展览,是我院以各学科的教育科研成果向社会的回馈,展现了师生们的学术志向和使命担当。展览现场据了解,此次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6号、7号、8号、9号4个展厅举办,共计展出各类展品千余件。其中,6号厅为“教育发展史”展厅,设置有“不忘初心”“历史沿革”“事业格局”“立德树人”“新时代 新气象”“展望”共6个内容单元,通过图、文、影、音相结合的综合展出形式,展示了该院艺术教育事业近70年来薪火相传、锐意进取的发展历程,回顾了该院老一辈专家学者扎根科研、锲而不舍的光辉业绩,阐释了该院艺术教育所秉持的治学理念、所依托的整体格局、所具备的资源优势。展览现场7号厅为“教育科研成果”展厅,同样采取综合展出的形式,结合百余件典藏实物和珍贵手稿的陈列,详细介绍了该院艺术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音乐学、舞蹈学、影视学、设计学、中国语言文学共8个学科专业系的发展历程。展示内容涵盖各学科专业系的学术传统、学科结构、师资力量、科研成果、教学成果、重要活动等方面。该厅的展陈空间以“花”为意象进行布设,既与“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相呼应,又象征了各学科专业系间既各具特色、各显风采又凝神聚力、同气连枝的紧密关系。展览现场8号、9号厅分别为“教师创作成果展”“毕业生优秀作品展”,集中展示了该院在创作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展现了该院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深厚底蕴和昂扬风貌,也体现出师生们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两个展厅共展出由该院教师以及优秀学生代表所创作的国画、书法、篆刻、油画、雕塑、版画、摄影、文物保护与修复、工艺美术及设计作品两百余件。展览现场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1月5日。系列活动还包括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教育发展论坛”和“艺苑国风 国乐经典”音乐会,以及编选出版《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论文集》《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作品集》等重要板块。

好时光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21新作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讴歌建党百年辉煌历程,展现我院美术学博士生导师在党领导下的美术创作成果,发挥文艺引领作用,特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博士生导师美术展,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承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务部美术学系展览时间及地点:2021年3月24日—4月24日,研究生院一楼美术馆参展画家名单(按年龄排序)一、国画韩子勇、张立辰、姜宝林、赵建成、苏百钧、许钦松、范扬、田黎明、蒋威、薛亮、何家英、陈孟昕、江宏伟、周京新、陈平、许俊、徐里、牛克诚、何加林、潘缨、卢禹舜、林若熹、唐建、刘万鸣、张见二、油画杨飞云、龙力游、朱春林、韩洪伟、郑光旭、徐青峰三、版画谭平四、雕塑吴为山、郅敏五、书法李一、陆明君、陈忠康、陈海良、杨涛六、篆刻骆芃芃一、国画韩子勇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和旅遊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出版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化随笔等20余种。《西部:偏远省份的文学写作》一书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出品、策划、创作的多部舞台剧及影视作品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飞天奖等奖项。《有所思》34cmX130cm 纸本水墨 2020年张立辰1939年生于江苏沛县。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从学于潘天寿、诸乐三、陆抑非、陆维钊等名师。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院艺术委员,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等职。曾任中央美院中国画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画学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美院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秋浦夕照》300x143.5cm 纸本设色 2020年姜宝林1942年生,先后毕业于浙江美院和中央美院,是李可染的研究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作品荣获“1992年第26届蒙特卡洛现代绘画世界大奖赛”大公政府奖;1999年美国佛尔蒙特国际艺术创作中心富瑞曼国际艺术基金会艺术创作一等奖;英国剑桥大学徐志摩诗歌艺术节终身成就奖及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201932号》68x136cm 纸本设色 2019年赵建成1949年生,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北京市文史馆馆员、美国美术设计学院名誉院长、法国鲁拉德骑士团艺术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黄宾虹》 180cmX60cm 纸本设色 2012年苏百钧1951年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艺术顾问。全国美展评审委员。作品《凤凰花木图》悬挂于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和平颂》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常委会议室。2018年在北京鸟巢被授予法国皇家骑士勋章。出版个人专集四十六种,其中《当代名家艺术观——苏百钧创作篇》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南海休渔期》217×147cm 绢本设色 2013年许钦松1952年生,广东澄海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曾担任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艺术顾问,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艺术指导委员会艺术顾问,“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总策划。《山雨欲来》 69×136cm 纸本水墨 2018年范扬1955年1月生于香港,祖籍江苏南通。1972年入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书画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文殊禅院千佛塔》65x44cm 纸本设色 2020年田黎明1955年5月生于北京,1991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10年调入中国国家画院任副院长,2011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2013年获第二届“中华艺文奖”,2017年获“凤凰艺术奖”。田黎明以“和”的审美理想融合中国传统儒、道、释,构成了其作品追寻平淡天真的审美理念。《山上阳光》260 × 130 cm 纸本水墨 2018年蒋威内蒙古包头人。1979年研修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8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任故宫博物院中国画法研究所所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全国艺术科学专家库专家。作品多次参加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国内外大型美术展览。多次赴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艺术展览并获奖,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及中外友人收藏。《云起山秀九峰多娇》137x68cm 纸本设色 2014年薛亮1956年出生于江苏靖江。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历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傅抱石纪念馆馆长。现为江苏省书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少儿基金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艺术类高级职称专业评审委员会学科组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2013年,获得由江苏省委省政府颁发的首届“紫金文化奖章”;2014年,获“江苏省艺术成就奖”。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展览,曾获国家级金奖一次,国家级银奖三次,省级银奖三次,省级铜奖一次,省级学术成就奖四次。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近十件巨幅作品被国内各大美术馆、博物院、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等政府机构张挂收藏。《碧色家园》46x69 cm 纸本设色 2006年何家英1957年生,现任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文艺人才等荣誉。擅长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代表作品有《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酸葡萄》《魂系马嵬》《秋冥》《杨开慧》等。《秦征先生像 》 59x44cm 纸本设色 2020年陈孟昕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及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等。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荣宝斋特聘画家,为多所中、外大学硕、博导师。作品参加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及近百次国家级展览并获银、铜奖项,承接并完成四项国家重大美术题材创作项目。获中宣部等授予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享受政府专家津贴和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退休老人》135x66cm 纸质工笔 2021年 江宏伟1957年生,江苏无锡人,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教,专攻花鸟画,曾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美院兼职教授。《蜀葵珍禽》66x34cm 纸本设色 2021年周京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名誉院长、艺委会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美术创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江苏省政府参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画作品《水浒组画》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扬州八怪》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西游记组画》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战洪图》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羽琳琅》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天使》138X68cm 纸本设色 2020年陈平1960年生,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二级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画家,中共中央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雁荡山写生》40X55cm 纸本设色 2019年许俊1960年生,北京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静听流水几重音》136X68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徐里1961年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任、全国美展总评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执行主任,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无题》68x46cm 纸本水墨 2021年牛克诚1961年生于辽宁抚顺,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美术系主任、《美术观察》主编、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美术学科组委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芥子园生长》 136x68cm 纸本重彩 2020年何加林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创研部主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获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黑竹沟》 138X68cm 纸本水墨 2019年潘缨1962年生,满族。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幸福西藏》190x375cm 纸本设色 2019年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院务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覆天載地,天地大美,惟像無形,四方八極,六合九州》 2400x2035cm 纸本重彩 2014年林若熹1963年生,1988年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2002年暨南大学毕业获文艺学博士。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创立“广东省林若熹艺术基金会”。出版有论著《解读传统》《中国画线意志》、诗集《蜘蛛之吻》及多部画册。《时代》215X550㎝ 纸本设色 2020唐建1965年生,文艺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教授 、花鸟画创作研究方向博导、国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如雪》 97x180cm 纸本水墨 2020年刘万鸣1968年生于河北,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委员、文化和旅游部高级职称评委、故宫博物院中国画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2012年获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作品入选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全国画院展、青年美展等国内外学术大展曾获金、银、铜等奖项。出版个人专著二十余部。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展馆举办个展数次,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家级单位多次收藏,中央电视台等以专题的方式都对其艺术成就有过详细的报道。《秋月景明》370x185cm 纸本水墨 2020年 张见1972年出生于上海。199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曾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叠no.6》89.5X114.5cm 绢本设色 2020年二、油画杨飞云1954年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委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意大利佛罗伦萨造型艺术研究院通讯院士,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北方姑娘》80x70cm 布面油画 1987年龙力游1958年生,湖南湘潭。1984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写实画派”成员,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和国内外私人收藏。《爱子情深》100 x80cm 布面油画 2020年 朱春林1968年生于安徽桐城,1988年毕业于安徽黄梅戏学校舞美专业,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一级美术师。《五夫里潭溪》60x70cm 布面油画 2017年韩洪伟1970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同等学历研究生班;2009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通向远方的路》200x100cm 布面油画 2015郑光旭郑光旭,1970年12月出生于吉林省辉南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务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欧美同学会会员,中国国家艺术基金获得者,俄罗斯美术家协会金质奖章获得者,俄罗斯艺术创作协会金质奖章获得者,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雪乡晨曦》 60x80cm 布面油画 2021年徐青峰1972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写实画派成员。《抬头见喜》135x180cm 布面油画 2021年三、版画谭平1960年生,艺术家,教育家。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20世纪80年代末留学德国,获硕士学位和Meisterschule 学位,英国金斯顿大学荣誉博士。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设计学院院长,被誉为中国抽象艺术的领军人物、当代中国艺术设计学科的拓荒者、中国实验艺术学科发展的推动者。《无题》105X82cm 套色木版画 2007年 四、雕塑吴为山1962年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院长,2018年当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吴为山首创中国现代写意雕塑之风,提出“写意雕塑”理论和“中国雕塑八大风格论”。代表作有《马克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组雕》《老子》《孔子》《问道》《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睡童》等。《弘一法师》184x80x50cm 青铜 2012年郅敏1975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一级美术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会委员、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副秘书长、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雕塑艺委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IAC)成员。湖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双生 龙马》 82x70x50cm 陶瓷 2013年五、书法李一1957年生,山东曲阜人,博士。先后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术观察杂志主编、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李一近作绝句二首》68x45cm 纸本 2021年陆明君1962年生,历史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书法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倪云林画竹赠志学诗》138cmx 69cm 纸本 2020年陈忠康1968年生,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工作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博、硕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柳永词望海潮》 95x800cm 纸本 2021年陈海良1968年生,2009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创作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艺术家金评审委员,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唐诗二首》167x25cm 纸本 2021年杨涛安徽宣城人。学士、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书法、篆刻创作和研究。现供职于文化与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书法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一级美术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艺术基金评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美术馆展览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青联第十、十一届委员;西泠印社社员;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白日黄河联》 138×36㎝x2 纸本 2021年六、篆刻骆芃芃1958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女书法家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获得者。篆刻作品:《团圆》篆刻作品:《白衣天使》

蛇杀手

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今日开幕

诚邀莅临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美术学系/设计学系开幕式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实践(美术、设计)教学研讨会开幕式时间2019年6月16日 下午14:00实践教学研讨会时间2019年6月16日 下午15:30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展览时间2019.6.16—6.22展览地点炎黄艺术馆一层、二层展厅前 言 与时代同行这里展出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19年毕业生的美术、书法、篆刻、设计作品。它们像一朵朵千姿百态的花儿,盛开、摇曳在无比辽阔、丰沛、云蒸霞蔚其中也不乏风雨雷电的时代原野上。 一切都必须接受检验和检阅。“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展览仅仅是对三年学习成果的检验和检阅,当然不是定评,艺术作品也难有定评。时代之路没有捷径,特别是充满巨变的环境,必然崎岖不平、充满艰难险阻。我们的民族正处在爬坡爬坎、滚石上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最终通过检验和检阅的,被时代选中、被历史铭记、成为民族集体记忆和情感寄托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必然是与时代同行、共同奋斗,在时代的进步中天才地、敏锐地抒写着文化艺术伟大复兴的壮丽诗篇。 这里展出的60余位美术、设计创作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的140余件作品,凝结着三年学习的进步与收获。作品个性鲜明、主题广泛、题材多样,有汲古开新、叩问心灵、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书画传统艺术的作品;有表现质朴自然、狂放洒脱、大气磅礴、浪漫灵动、独树风骨的荒路巨子的力作;有细察当代、广纳博收,于巨变中捕捉、锤炼创作灵感,力图描绘时代洪流的追梦人的佳品。 三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更加广阔、火热、复杂而艰辛的奋斗将徐徐展开。美是艰难的,美在当代,美在生活的深处,美在奋斗和创造之中。马克思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大道可走的,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沿着崎岖山路不断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明和顶点。”艺术的道路同样如此,让我们共勉。 感谢所有付出心血的导师和同志们。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党委书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韩子勇 2019年6月13日参展研究生名单 博士研究生(国画)郭肖汝、张 苛、李立山、郭青杰史广信、樊 诚、王 振、王 谦刘少宁、贺韵旨、黄丹松、傅振羽鹿 宽、姚旭辉、沈 阳、陈 川郑博文、苏国强、陈 艺徐心悦(设计)硕士研究生(国画)陈 斌、崔亚鲁、何 微、邓建军胡箫桐、周 涛、贺 喜、刘艺菲董洁莹、李泽卿、高 洁、刘皓璐刘 巍、王 芳、宁 强、张 瑾乔金塔、叶 紫、宋 晨、周 逊(书法、篆刻)金宗学、李浩溦、刘美汝、汪哲平吴成君、吴宗阳、鲁东彬、张一帆(油画、版画、雕塑)蔡 浩、韩丁虎、韩金峰、黄林宇荆 妍、潘 悦、孙晓晗、王俊远王乔溥合、夏亚楠、杨继路(设计)李静芳、姚依宏、周成宝

事而无传

高山景行 弦歌不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艺术教育成果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直属文化和旅游部,是我国唯一一所集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艺术智库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依托“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中国艺术研究院现拥有15个科研和智库机构、7个艺术创作机构、14个期刊出版机构,及研究生院、艺术与文献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等机构,承担和完成的国家级、部级、院级重点科研项目近万项。回望历史,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在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绘画研究所、民族音乐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毛泽东同志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并题写院名。1953年中国绘画研究机构(后更名为民族美术研究所)筹建,1954年民族音乐研究所成立。由此形成“一院两所”并于20世纪70年代划归文化部艺术研究机构,于1978年更名为“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于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近70年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中国艺术研究院始终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奋斗目标,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根本任务,以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己任辛勤耕耘。自成立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汇集了梅兰芳、程砚秋、张庚、郭汉城、黄宾虹、王朝闻、蔡若虹、杨荫浏、缪天瑞、黄翔鹏、葛一虹、李少白、郑雪来、吴晓邦、侯宝林、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陆梅林等众多享誉国内外的学者和艺术家,他们以繁荣中国文化艺术事业为己任,勇担使命,艰苦奋斗,撰写、编纂、出版了一大批奠基性的学术成果,为新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展开幕式嘉宾合影在学术先贤们的引领下,中国艺术研究院几代学人励精图治、薪火相传,艺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桃李芬芳。从20世纪50年代开设第一批研究班,到1979年第一届研究生入学,再到今日形成结构完善、体系完备、资源丰沛、特色鲜明的艺术教育格局,中国艺术研究院始终处于我国艺术教育事业最前沿,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着各艺术门类研究、创作、教学、管理的高端人才。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四个一级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语言文学、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年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300多名,在校生近千名,共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8000多名。同时,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人社部批准建立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是教育部授权的港澳台招生单位,是教育部、文化部批准的海外留学生招生单位,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的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单位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可以说,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我国学科建制最齐全的艺术类研究生教育机构,其教育发展历程更是我国艺术类研究生教育萌芽、确立、成长和繁盛全过程的缩影。秉持遵循艺术规律、恪守学术品格的优良传统,凭借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和优越的人才培养机制,依托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沛的学术资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取得了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育理念,即以科研带动教学,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互动,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藉此理念,《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国美术史》《中国话剧通史》《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华艺术通史》等奠基性史论著作所蕴含、所彰显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皆得以充分地融入到各学科的教育实践中,从而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展展览现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中国艺术研究院将一如既往地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坚定不移地落实培根铸魂的根本任务,全力建构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努力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筑牢学术根基;坚定不移地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发展科研与教学相长,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中国艺术研究院将全力以赴地发挥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的优势,努力开创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中国艺术研究院近70年的教育发展历程和教育科研成果,弘扬优良传统,展现卓越成就,彰显时代风采,展望大好前景,激发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创造新成绩,我院举办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展”系列活动。此系列活动主要包括由我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展”,由我院主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教育发展论坛”,编选出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论文集》《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作品集》,以及举办的“艺苑国风国乐经典”音乐会等重要板块。系列活动开幕式于2019年12月15日下午15:00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6号、7号、8号、9号4个展厅展出,展期为2019年12月15日至2020年1月5日。欢迎观展。原文转自:雅昌艺术网

浜崎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莫言书院等七个工作室

5月2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莫言书院、田青书院、田黎明画室、杨飞云画室、何家英画室、赵建成画室和吴玉霞乐坊七个学术、艺术工作室的揭牌仪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连辑,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福州,院副院长牛根富、刘宏昌,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办公室主任杨晓辉,中央音乐学院三弦演奏家谈龙建,空政文工团二胡演奏家邓建栋,中央民族乐团柳琴演奏家张鑫华、打击乐演奏家朱剑平、扬琴演奏家谌向阳、箜篌演奏家吴琳,北京光中文教馆执行长慧得法师,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静之,三弦演奏家、哈尔滨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张馨元,中国歌剧舞剧院中阮演奏家王薇,中康文旅集团董事长康维海、广西宝盈投资董事长任江杰、一品尚书房创始人孙伊如、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金沙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各所负责人、中心主任,中国画院、中国油画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等创作机构的专家、学者、艺术家以及各方媒体近百人出席了活动。揭牌仪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主持。吕品田常务副院长首先介绍了七个工作室的定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艺术工作室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为杰出学者和艺术家搭建的高端学术和创作交流平台。这七位学者和艺术家均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杰出人才:莫言先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中国籍作家,创作成果丰硕;田青先生是著名音乐学家,著作等身,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田黎明先生在当代写意人物画、杨飞云先生在当代写实油画、何家英先生在工笔人物画、赵建成先生在写实人物画创作领域中,造诣精深,成就卓著,社会影响广泛;吴玉霞女士是当代著名琵琶演奏家,技艺精湛,蜚声中外。七位学者和艺术家为时代、民族,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与繁荣做出了贡献。我院一直坚持“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原则,强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构筑高端的国家级学术平台,在组建学科体系完备的人才梯队、加大人才培养使用力度、拓宽学术交流渠道等方面卓见成效,为人才发展营造了具有良好学术氛围的成长环境。本次揭牌的七个工作室也是继2012和2013年成立秋雨书院和范曾文苑之后,中国艺术研究院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讲话精神的又一举措,进一步促进和创新了人才工作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连辑院长和各工作室的学者、艺术家依次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七个学术、艺术工作室揭牌。莫言先生代表七个工作室的学者和艺术家上台致辞。他表示,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的十几年中,深深地感受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对人才和人才培养的重视。新成立的七个工作室,将激励学者和艺术家们在新的平台上为国家和人民努力创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发展和建设作出更多的成绩。莫言表示,未来七个工作室的门应是相互连通对外敞开,任何一种艺术创作必须要向其他艺术门类学习,才能够在本专业的创作中有所突破和创新。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设置丰富,是从事艺术创作的宝地。在全院上下的齐心协力中,中国艺术研究院必将前途无量、大放光芒。著名三弦演奏家谈龙建女士作为院外嘉宾致辞,她肯定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学术、艺术工作室的战略举措,赞扬吴玉霞乐坊的成立将对综合学院式教学、文艺团体的舞台艺术和学者式研究三方面构成有机整合,为民族音乐艺术提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连辑院长在总结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向七位学者和艺术家们表达了祝贺。随后,他着眼于人才发展大局,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人才工作提出如下三点要求:第一,当今国家的发展已逐渐转向物质和精神并重。不同于物质生产的是,精神生产的每一次都是创新。因此,精神生产者的数量、质量变得更为关键,重视人才培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作为国家级的艺术研究、创作与教育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人才建设领域须有超前意识、引领意识和更为先进的人才观,才能把国家级的团队打造成国家所期望的团队;第二,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需要“专才”,更需要“通才”。所谓“通才”,既要有“气”和“道”的高度,又须具备“术”的手段。如此,才能在“术”的领域取得突破,攀上高峰。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为人才由“专才”走向“通才”而搭建的平台:在这里,各个艺术门类之间可以无障碍的沟通、学习、交流;第三,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一定是“文”前“艺”后,即“文而优则艺”,“艺而优则文”。艺术创作的高峰并非产生于艺术高原之上,而是产生于文化高原之上。文化高原指的是综合修养,包括思想、观念、立场等多方因素。因此,只有具备了眼界、格局、审美、知识、阅历等条件,艺术上才可能获得突破到达顶峰。最后,连辑院长总结道,“中国艺术研究院将充分利用锻造通才的平台,吸引更多人才。今天揭牌成立的七个工作室只是第一批,今后还会陆续有人登上这个荣誉平台。此外,我们还将聘请终身研究员、二级研究员,通过一系列相互配合的组合措施,打造高端人才队伍。”毋庸置疑,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艺术工作室的成立将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杰出人才搭建高端平台,同时又可为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创造优质环境。此举将会充分发挥中国艺术研究院杰出人才在文艺创作和研究领域的表率作用,积极引领当代艺术科研与创作发展方向,鼓励学者和艺术家勇攀理论和实践的高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佳作。(光明融媒记者郭超)

大王失国

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2017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拉开帷幕光明网讯(廖廓 杨银东)7月2日下午2点,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在炎黄艺术馆隆重举行美术学系、设计学系和艺术学系2017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开幕式。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系、设计学系和艺术学系博士、硕士等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共一百一十余人约三百余件,包括中国画、书法、油画、雕塑、陶艺设计,传统技艺研究(MFA)中的刺绣、龙泉青瓷,越窑青瓷,木雕,牙雕等作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和书画鉴定与文物保护(MFA)实践图片及视频。这是该院第二届在公共展览空间面向社会大规模公开展示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画学会会长龙瑞、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丁杰、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等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高显莉、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福州、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宏昌,还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以及研究生们和各界的朋友们。开幕式盛况空前,观者如潮,前来看展的观众挤满了整个炎黄艺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刘万鸣介绍该展览的学术意义与主持人,开幕式由CCTV《国宝档案》著名主持人任志宏先生主持。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陈平作为导师代表首先致辞,他肯定了博士、硕士毕业生们在三年里努力学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师生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肯定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教学是国内一流、国际一流。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由于在香港出差,特意委托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丁杰代表中国美协向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丁杰高度赞扬了博士、硕士毕业生们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来的精湛技艺,肯定了许多同学业已彰显的独特语言与风格样式,指出这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反映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的教学成果。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看到同学们精彩纷呈的作品无比激动,把自己和所有的导师比喻成秋收喜悦的农民,赞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天空是辽阔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土地是肥沃的”,邀请明年的毕业生作品展到中国美术馆举办。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先发表讲话,肯定中国艺术研究院一贯坚持党的文艺方针路线,为国家培养了许多高精尖的艺术人才,一批批的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国家艺术领域的栋梁。最后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发表讲话,对研究生院教学和毕业生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今年的毕业生作品比去年有很大的提高,展览的展陈设计、展览效果和开幕式都做了精心准备,反映了研究生院师生们在这一年里认真总结经验、切实抓好实践教学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2017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实践(美术、设计)教学研讨会”。首先,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介绍了研究生院实践教学情况,介绍了研究生院开放办学、开放教学、在名家讲座和名家示范等课程设置上的特色教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再次肯定了研究生院在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提出对研究生要进行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基本功训练。然后各位专家踊跃欲言。研讨会围绕研究生实践教学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张立辰提出要突显中国书画的基本特质,姜宝林提出传统与现代并重,谢志高提出注意重培养艺术修养,程大利提出建立完整型的人才培养方法,陈孟昕提出改革实践研究方向的博士招生制度,张望提出个性化创作,王平提出做学问是一生的功课,陈平提出“诗书画印”一体的综合教学,何加林提出要培养学生艺术气质,许俊提出个性化指导,骆芃芃提出要突出“研究生”特色,龙力游提出创作与论文同时开题,朱乐耕提出艺术创作要有原创性,韩洪伟提出应该降低论文要求,于洋提出横向教学模式,杭春晓提出“严进严出”,陈明提出加强人文素养,王志纯提出传授艺术修养,潘缨提出理论与实践均衡,穆家善提出“辩艺”教学法和印证教学法,王红媛提出研讨教学法,阴澍雨提出尊重个性教学法,谷泉提出注重实验创作等。研讨会气氛热烈,从下午三点半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专家们对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具体建议,为中国的艺术实践教学(美术、设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念与措施,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教学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中国唯一一所集艺术科研、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艺术研究机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深厚而宽广的文化累积和领先的学术研究能力,多年来已发展成为艺术学科建制最为齐全的艺术类研究生教育机构。研究生院一直以培养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艺术科学研究工作和创作实践能力,在教学和专业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艺术研究、创作与管理人才为办学的目标。自200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如何更好地推动艺术创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让艺术人才的培养更贴近社会的需求,一直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不断摸索和实践的课题,也是研究生院美术学与设计学教学的方针。本次展览即是对该理念的一次践行, 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学生们走出艺术学习的象牙塔,接受社会的检验。展览的作品充分展示了同学们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努力和收获,体现了同学们学习传统方面的努力,并结合生活的体验,表达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本次展览作品都是同学们的精心之作,风格各异,形式多样,个性鲜明,探索了一定的艺术语言,其中不乏优秀作品。尤其是本次毕业展所展出的美术作品精彩纷呈,比历届作品都有很大提高,反映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三年来在实践教学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同时,设计学系传统技艺研究方向毕业生的作品,包括刺绣、龙泉青瓷,越窑青瓷,木雕,牙雕等30余件(套)作品,充分展示了同学们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显示了该院开创性地把师徒相传的传统教育模式纳入研究生教育实践所取得的显著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和书画鉴定与文物保护方向的毕业生也是首次展出实践学习图片及视频,得到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本次展览和学术研讨会都是该院研究生教学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同学们表示,毕业展览是新的起点,他们必将再接再厉,更加努力学习创作,争取再创佳绩。展览将持续到7月8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讲话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欣赏学生作品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讲话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刘万鸣讲话各界专家与会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毕业作品

周曰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毕业后,她选择去开奶茶店……

河南商报记者 熊卓甜/文 记者 王访贤/摄第一批90后30岁了。 事业有所成就吗?有车有房有存款吗?结婚生子了吗?在“别人”眼里,这些可能成了衡量他们的标签。有人如临大敌,觉得自己三十没有立起来,恐慌前途灰暗;有人不急不躁,认为不过才30岁而已,人生刚刚起步,何必这么丧?事业嘛,人生路上,步履不停,就像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说的那样:三十岁之前有很长的路,因为我们老是在展望,到了三十岁我们就在路上了,我们该埋头苦干赶路了!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30岁而已,再出发并不晚。 那感情呢?有人认为30岁已经老了,不配拥有爱情;也有人认为:30岁又怎样,半年前我还在为爱情掉眼泪...... 今天,我们走进5位30岁创业者的生活,聊了聊爱情那些事儿! @闹闹:30岁怎么了?这个标签,是要把我归为不可约会对象吗?闹闹,1990年生,一位古代着装卖家。大学毕业就走上了小众的创业之路,时间自由,常年奔走在日本、泰国等古着店淘货。30岁来临之际,她给自己换了个新的工作室,宽敞明亮还带有心心念念的小院子。创业之路很顺畅,感情上也绝不牵强。 “二十多岁的时候,家里总是催我,给我的压力很大,反倒成为寻找伴侣的阻碍,后来见我迟迟没有动静,他们也就放弃了。一定是精神独立、经济独立的我让他们放心了!” 当问起她30岁是否还会对爱情有憧憬时,她的回答是很坚定的。她觉得不管是30岁还是80岁都有敢爱敢恨的权利,对现在的她来说,不管单身还是两个人,又或是结婚,不断成长才有能力爱别人,等着别人愿打愿挨付出这事儿只存在于偶像剧和撞大运。 “你若盛开,便不会在意清风何时会来。现在这个年代的30岁,其实只是25岁+而已,我将饱含对生活的热情,对爱情的期待,继续做个young lady! @大涛30岁,空荡荡的房子里,多了一位女主人大涛,1990年生,2017年3月份开始创业,开了自己的小公司,做影视动画。忙的时候每天加班,随时招呼着甲方爸爸;不忙的时候出去见见人,在家做做饭也是常态。他的2019年,虽时常为工作焦虑,但好在空荡荡的房间住进来一位女主人,让生活有了新的出发点。 “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她,比我小三岁。第一次约会是在大夏天带她去樱桃园摘樱桃,那天特别热,现在想想这直男的安排也是很上头啊……我提前买好了早餐、备着水和湿巾,还有一些零食等,但没想到这些细心的举动竟然打动了她,觉得我很贴心、靠谱,樱桃园之恋就这样开启了哈哈~” 俩人恋爱一年多,在2019年10月份结婚了。说起结婚前后的改变,大涛仔细想了想,发现俩人的状态一直都挺平和的,互补的性格,基本不会吵架;双方家长也很给力,不干涉也不共同生活,有足够自由的空间,但让他惭愧的是,好像给她的小惊喜和仪式感变少了。 “记得没结婚前,她回学校领毕业证,回来的时候我去车站接她,在副驾驶上放了一束花,她当时特别开心。不过那次也是最后一次送她花了……我们也就刚在一起不到两年,如果一结婚就不注重仪式感和惊喜感,那确实对她来说挺不公平的,本来她比我小,也就还是个小女生而已。” 大涛是个实在人,不会每天说晚安,也不会说土味情话,但他可以通宵加班赶进度以早些兑现承诺她的旅游。 “生活需要激情,爱情需要保鲜。三十而立的爱情,让我中意的人在身边笑。” @侯哥30岁,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爱情,带着牵挂,晚点投降侯哥,1990年生,2018年底从稳定的单位离职,踏上软包装创业之路。 “2016年10月份结婚,2017年9月份宝宝出生,从最开始不放过任何节日,一定要给她买礼物,到现在只在过生日时才会制造点小惊喜,生活越来越平淡和归于现实。有了孩子,我俩基本没有二人世界,如果非得给爱情定义,那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说彼此的惊喜,那就是带孩子去游乐场玩,吃一顿大餐。” “媳妇儿做好的热饭、闺女第一次开口叫爸爸、出门在外的牵挂……有亲情,有爱情。我的30岁,依旧为生活拼搏。” @丹丹30岁,一点也不恐慌,反正已经嫁完了!丹丹,1990年生,地道河南人,2009年到北京上学,北师大四年本科,中国艺术研究院三年硕士,毕业以后进入海淀区的一所小学担任舞蹈老师,但不甘于一眼就望到退休的日子,于是留在北京开了间梦想的奶茶店,她的爱情也像奶茶一样甜。 2010年的一面之缘,时隔五年后才正式确定关系,一年恋爱后,结婚。“我们俩都不是矫情造作的那种,没有特别在意仪式感,从不刻意制造浪漫,日料大餐想吃就吃,地摊烤串也都不在乎,开心最重要。” “在北京,节奏很快,如果刻意奢求什么,那活的太累了,所以我俩一致决定,要知足!周末会收拾房间、做饭、一起去奶茶店看看,晚上会阅读,泡泡脚,俩人在一起每天都开心,这就是最美好的爱情吧。” 问丹丹30岁还有什么想做的?她说:我,财务自由,心态自由,奶茶自由,是时候生个宝宝啦!” @任飞30岁的爱情?爱情本来就不是很可靠,两个人紧密关系的纽带应该是亲情任飞,1989年生,大家称他为“啤酒大神”,因为他为了开自己的“啤酒bar”喝了1000多款啤酒……他的感情经历很平常,就是看对眼了,然后恋爱,结婚,生子…… “回顾自己的30岁,挺忙的,还多了一个孩子,于是许多事都开始变化,对未来也有一些实际的计划了,或许现在我才开始过生活。关于爱情?爱情向来和激情都比较近似,激情总得褪去的,也不能天天都像发了情吧,有时候惊喜,有时候低落,有时候平静,这才是正常的爱情状态。” 可任飞当了父亲之后,才明白,原来亲情才是两个人紧密关系的纽带。 Saying:创业很难,爱情很暖。当劳累了一天回到家,在你身边的那个人就是最好的感情寄托;当你为困难焦虑、犹豫不定,枕边人会做你坚强的后盾。30岁而已,无需为单身烦恼,也不必纠结爱情的定义,轰轰烈烈也好,平淡纯真也罢,舒服最重要。(编辑:郭爽 施尚景 吴冰)

适得怪焉

中国艺术研究院丨王德芳:冠上加冠

王德芳,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花鸟画室,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中心专业画家。擅长工笔、写意花鸟、动物、草虫,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风格。作品被北京大学、台湾、香港、日本、韩国、德国等地收藏。王德芳 冠上加冠 68x32cm 纸本设色 2018白鸡冠花北宋 · 王令如飞如舞对瑶台,一顶春云若剪裁。谁为移根蓂英畔,玉鸡知应太平来。作品//局部

匠伯不顾

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首届学术提名活动

12月2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学术提名活动在京举行发布仪式。此次提名活动包含张庚戏曲学术提名、杨荫浏音乐学术提名、王朝闻美术学论文提名、冯其庸红学论著学术提名,共计28项学术提名。七十余位提名获得者代表和我国戏曲、音乐、美术、红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发布仪式。据悉,“张庚戏曲学术提名”分为理论著作组和创作实践组,由专家委员会专家独立推荐。活动针对2019年度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戏曲新创作品和有突出成就的戏曲主创者情况进行了多轮研究、讨论,共推选出理论著作1部,创作实践7项。“杨荫浏音乐学术提名”评审委员会由海内外音乐研究领域知名专家组成,从2019年度出版的逾百部著作中选出4部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领域具有重大理论创见和突出成就的学术专著。“王朝闻美术学论文提名”重在发现和培养青年研究人才。活动共收到国内外近四百份投稿邮件,经专家评选,最终有10篇论文获得提名。获得“冯其庸红学论著学术提名”的六部论著,分别从《红楼梦》主旨、艺术成就、作者家世渊源、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审美经验分析、学术理念的不同价值取向等方面呈现了当代红学异彩纷呈的研究风貌,也使红学加入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系统阐释和体系建构中。学术提名活动遵循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下属的《戏曲研究》《中国音乐学》《美术观察》《红楼梦学刊》四家学术期刊及相关研究所组织实施,邀请戏曲、音乐、美术、红学领域知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经过多轮评选,确定提名名单。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韩子勇表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提名活动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总要求下应运而生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各个历史时期汇集了一大批在艺术诸领域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和艺术家。本次提名活动以张庚、杨荫浏、王朝闻、冯其庸四位先贤命名,是想更好地传承老一辈学者的学术精神,把优良的学术风气发扬光大。明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70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将更加积极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积极开展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中华文化基因研究、文艺评论,以及国家文化公园研究等相关工作;继续举办高质量的学术活动,不断加强学术交流互鉴,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动中国特色艺术学的长效发展,为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积极作用。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学术提名名单(共计28项)张庚戏曲学术提名(8项)1.《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编纂委员会《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做打卷)》2.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闽剧《生命》创作”3.中国评剧院“评剧《新亭泪》创作”4.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昆剧《当年梅郎》创作”5.张曼君“张曼君导演艺术”6.谢涛“谢涛晋剧须生表演艺术”7.朱绍玉“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8.罗周“罗周编剧艺术”杨荫浏音乐学术提名(4项)1.赵宋光著作《中国民族音乐形态研究与阐释》2.乌兰杰著作《蒙古族音乐史》3.沈洽著作《音腔论》4.李玫著作《“燕乐二十八调”文献通考》王朝闻美术学论文提名(10项)1.许珂论文《乾嘉时期京师的“顾遇人”与画家延誉机制——以翁方纲、罗聘为例》2.高泽论文《寻找宋画中的农隐形象——以<春社醉归图>的骑牛老者为中心的研究》3.孙博论文《炽盛光佛图像的“祠神化”——以敦煌莫高窟61窟甬道壁画为中心》4.王琳论文《传统的再造与转换:<民间情歌><金瓶梅>系列漫画研究(1934—1937)》5.郝斌论文《古元碾庄实践与延安“民族形式”问题》6.肖清雨论文《从画禅室到芥子园——图文互释系统的生成与流变》7.曾小凤论文《“美术革命”的现代性及其困境》8.钟鲁敏芝论文《王朝闻现代文艺观的吸收与转化》9.马丽云论文《图景互译——英国乡村庄园中式园林建筑及其图像表现》10.王佑佑论文《20世纪中叶伦敦国家美术馆绘画清洗争议研究》冯其庸红学论著学术提名(6项)1.刘上生著作《探骊:从写情回目解味<红楼梦>》2.王金波论文《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3.王怀义论文《寓意批评的限度——评浦安迪<《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4.朱志远论文《“楝亭图咏”与清初江南诗风嬗变》5.曹立波论文《〈红楼梦〉佳人形象的文学基因探究》6.詹丹论文《一本向平庸致敬的红学著作——评<白先勇细说红楼梦>》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