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复试工作方案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集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遗”保护和文化智库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为维护中国艺术研究院良好的招生信誉,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艺术研究、艺术管理和艺术创作高级人才,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20〕9号)等文件要求,现将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方案公告如下:一、进入复试考生的基本分数要求2020年教育部下达我院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人数为100人。根据教育部、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工作的有关规定,我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为:1. 理论研究型考生:(1)外国语单科40分(含)以上;(2)专业一单科78分(含)以上;(3)专业二单科80分(含)以上;(4)政治理论(同等学力加试)60分(含)以上。2.创作研究型考生:(1)外国语单科40分(含)以上;(2)专业一单科78分(含)以上;(3)专业二单科70分(含)以上;(4)政治理论(同等学力加试)60分(含)以上。3.报考与河北传媒学院联合培养的考生:(1)外国语单科40分(含)以上;(2)专业一单科78分(含)以上;(3)专业二单科85分(含)以上;(4)政治理论(同等学力加试)60分(含)以上。二、进入复试考生名单(以考生编号顺序排列)(一)理论研究型考生:141人1.艺术学理论:31人4.美术学:16人5.美术设计:24人(二)创作研究型考生:72人1.美术学:64人2.美术设计:8人(三)报考与河北传媒学院联合培养的考生:2人根据我院划定的复试分数线,进入复试的理论研究型考生141人;创作研究型考生72人;报考与河北传媒学院联合培养的考生2人,总体录取复试比例为1:2.15。
11月9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主办的电影电视评论周正式开幕。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祝东力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兼党委书记韩子勇、中国电视家协会主席胡占凡、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兼副主席张宏先后致辞。开幕式后,以“新时代中国影视学术发展与‘三大体系’建设”为主题的开幕学术论坛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多功能厅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祝东力主持开幕式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兼党委书记韩子勇致辞中国电视家协会主席胡占凡致辞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兼副主席张宏致辞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作为文化事业重要支柱的影视产业,近年来创作规模、艺术品质及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此次论坛围绕如何持续加力电影产业的升级换代、建立中国特色电影话语体系等方面展开一系列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研讨。论坛的主要议题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影视理论的创新发展,“中国学派”与中国影视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新语境下影视民族化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国影视理论研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教育等。开幕论坛分两场。上午的主题演讲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主持。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力、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陈犀禾、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等重量级电影界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影视学术发展与‘三大体系’建设”的议题,进行了具有真知灼见的发言,分别从影视作品、影视理论、文化发展、影视美学等方面对树立和彰显文化自信表达了深刻的学术思考。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进行主题演讲下午的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和研究员秦喜清主持,论坛设有议题发言及点评环节,由上海大学教授陈犀禾、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晓红、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海洲、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隋岩点评。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等自全国影视学重点院校以及影视学重要期刊《当代电影》的18位重量级学者就中国电影理论研究、影视创作及理论研究高层次人才建设等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与交流,话题覆盖了最新、最有活力的电影文化现象,及时捕捉新时代特有的电影创作动态和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思想性。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主持开幕论坛此次评论周为期五天,共设五个分论坛。除开幕论坛外,“中国特色影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论坛、“新语境下中国影视民族化探索”论坛、“青年编剧的新挑战与新机遇”论坛、“城市变迁与文化记忆”论坛等四个议题的论坛将于11月10日-13日陆续举行。五天内,将有300余位业界专家学者和编剧导演、制作发行等一线的行业专家莅临评论周,共同为中国影视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此次影视评论周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三次举办,前两届分别于2017年、2018年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评论周是学术界的盛会,结合当下的学术探讨,令学术研究紧跟时代脉搏,及时总结创作实践经验,为一线创作提供具有理论高度和时代大局观的专业建议。这也使得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一直走在影视业的理论前沿。(图片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提供)责编:杜英杰
10月30日至11月1日,2020中国艺术传播高峰论坛暨安徽省经济文化研究会年会在安徽财经大学召开。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立驰,亳文化研究中心、中文与传媒系、经济与管理系、音乐系教师一行11人参加会议。张立驰作开幕式致辞。他围绕研究会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出要加快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关注文化事业建设发展、关注文化消费领域、关注安徽地域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关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安徽经济文化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安徽科技学院副书记、研究会副会长韦文联向全体会员报告了安徽省经济文化研究会2020年度工作情况和2021年度工作计划;安徽省经济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葛敬峰通报了会费管理收支情况;安徽省经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莉通报了研究会主要人事换届情况,安徽省经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淮论坛副主编张亨明作经济文化研究会人选说明,并进行了选举表决。安徽省经济文化研究会新当选会长张立驰教授发言,对经济文化研究会未来几年的工作开展进行谋划布局。会议期间,《江淮论坛》副主编张亨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张治栋、《海南大学学报》主编孙绍先、《改革》和《重庆社会科学》主编文丰安分别作论文写作专题辅导报告。陈德琥、刘运好教授提交的论文《五音听治与<淮南子>崇禹情结——兼及音声释义与曹本冶教授商榷》被评为一等奖,并在“大禹文化与艺术传播”专场作了汇报交流。本次年会以“经济文化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响应时代命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向。共有来自全省30多所高校、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150多位专家、学者和巴基斯坦专家UMER SHAHZAD、Najaf Iqbal等参加了此次盛会。安徽省经济文化研究会自2017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安徽省文化产业、文化事业领域重大决策部署,回应时代关切,致力于更好更快地为安徽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做好服务。在省委省政府、省社科联的坚强领导和各界同仁的鼎力支持下,在研究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研究会已成为安徽省从事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研究学者交流思想、阐述主张、谋求共识、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成为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0月24日,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2020年年会暨“媒介视域下的艺术变迁”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开幕。研讨会以“媒介视域下的艺术变迁”为主旨议题,以“媒介变革与艺术历史的演进”“媒介变革对艺术观念的影响”“媒介变革与艺术创作和批评”“媒介变革与艺术传播和消费”等四个问题为分组议题,全面阐释了媒介变革与艺术史、艺术观念、艺术创作与批评、艺术传播与消费等艺术学理论重要议题的关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表示,本次大会主题聚焦媒介与艺术如何更好地互动,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精神,为凝聚国家力量、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王一川提出,艺术偏网时代出现了网络型艺术、倚网型艺术和疏网型艺术等三种艺术形态,艺术定义的路径趋于复杂多样,对艺术概念乃至整个艺术理论和批评的认识,也要随之作相应的变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认为,我们身处网络时代、媒体时代,各种生活场景与媒介捆绑着。艺术的变化是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进行的。艺术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介质上,并需要通过传播而完成鼓舞、感染、教育大众的功能。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施旭升提出,明星符号在媒体变迁和消费社会的双重语境下,承担了多重使命。明星与媒体的共谋,成为当代社会最为重要的媒介景观之一,因而成为当今媒介批评与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次会议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承办。(文化副刊部编辑)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说起书法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流行一种怪风,“丑”风开始流行了。其特点是写得丑,让人看不懂,越是如此,越能成为大家。今天要讲的故事主人翁就是这么一位书法大家,他名叫曾翔。在他身上有很多头衔,还都是比较牛的: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书法篆刻院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还兼任北大、清华、人大、中国传媒等多所著名高校名家工作室的导师。身负如此多的头衔,想必也是有两把刷子,但近年来,曾翔字写的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越来越乱七八糟的了。可他自诩自己的“丑字”是张扬个性。丑字代表人物出生于1958年的曾翔教授,在书法界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是书法家。看过曾翔写书法的人,应该都会被他的一系列举动所震惊。双手握笔、一抬、一点、一提,奋力一书,墨汁四溅,末尾还吼上一声“嘿”,围观者被他的气势所镇住,欣然叫好。如此另类的书写过程,搞出一些动静,似乎不是人们厂里中所认识的书法家。而更像是一个举重运动员、或者是一个拉船的纤夫,需要靠声音以及夸张的动作来助力。他书写的视频被很多人转发到朋友圈,一时间声名鹊起,可并不是什么好名声,满屏的挖苦、嘲讽、甚至有人唾骂他是跳梁小丑,玷污了书法艺术。其实怎么完成创作,是创作者的自由。就像李白一边饮酒一边作诗,许多作家一边吸烟一边撰稿……但这些都是作为辅助,目的都在完成创作,如果辅助动作太多,反而让人觉得舍本逐末,装神弄鬼,搞了太多噱头。其实曾翔自己怎么不知道,他也说过,过去江湖跳大神、鬼画桃符的大师,实际上并不会写字,但是要让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很仪式化,神秘化,于是在画符之前倒杯酒、拜个神、念句咒语、碰个运气,仪式完成后,酒一喝,杯子一扔,抓起毛笔在纸上画一个字符,就算完工。其实这与他自己的行为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明眼人都知道是噱头。然而,曾翔并不是特例,与他相似的还有很多位。石开算是在“丑书”行列出名较早的书法家,他的字体端庄古朴,气势非凡型笔尖是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洒脱,当然,这种洒脱整体看起来怪。细看之下还是怪。以“乱书”出名的王冬龄,是最早的一批中国书法专业研究生,这位前卫的书法家,早年在世界各地举办过很多个人展览。有人说他的“乱书”带着别样的美感。沃兴华是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是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他的书法虽然没有过分的出格行为,但也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欣赏的了的艺术。他说,写出来的东西不仅要用眼睛看,更多的是要用心去感受它的张力。别人练书法都是为了把字写得更美、更好、更有力,他却要“返璞归真”,学小孩子握笔写字。白砥更是有个性,中国美院书法系的博导,曾经举办过16次个人展览。他说过一句话“我不写漂亮字”,而他也确实言行一致了。如此看来,曾翔教授并非孤立无依,还是有众多的业内大家与他站在同一条线上。曾翔教授的字,忽大忽小,忽粗忽细。普通百姓自然是看不懂他的书法,甚至有人说还不如小学生写的好。但是曾翔的书法受到了业内一些前辈的肯定,于是,这几年,他在全国各个地方举办个人书法展,也吸引了一批追捧他的粉丝。那么,曾翔的“丑字”价值究竟在哪里呢?另辟蹊径的难度中国书法有两种不同的审美形态,一是二王帖学的清丽妍秀,二是北碑的浑厚古拙。曾翔为什么要写“丑字”?说“丑字”而不说“丑书”,是因为“丑书”在书法美学中是一种另类的审美形态,并不是如今的书法乱象,既无意态,也无骨法。其实在古代,也并不是没有先例,比如张旭、怀素、颜真卿、杨凝式等,但古人丑书是极难事,非墨染鹅池、写尽芭叶就无法达到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的书法境界。虽以丑求美、以异求新,却不是盲目乱写,而是“心中有丘壑,眉目做山河”。曾翔的作品,从美术构图、设计形式上都丧失了美感。但他自己却说他所坚持的原则“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以自己的审美去大胆创造”。艺术创作确实是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但是要做出突破并非易事。原因之一,书法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我们无法从其他视觉艺术谱系中找到相应的参照。于是古代文人所创造的帖学范式,变成了规范的、单一的审美标准。逾出规矩,必然会挑战受众根深蒂固的审美心理极限。原因之二,书法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大众的审美与艺术家的审美常常不在一个高度。挑战大众审美,如果不能成功,将很快淹没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无规矩不成方圆实际上,书法作品是有一些基本审美标准的,包括神韵,笔法,力量,节奏和用墨等,这些特征才能构成一幅好的作品。书法也是一种艺术创作,要有无限的表现力。光说表现力,这是一种抽象概念。具体来说,要把书法的美,包含其中。那么字体就要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每个时代都有字好与字差之人,文物出土也不乏挖出部分书法蹩脚的市井之作,但总有那些人,千年流传的法帖不习,而去标新立异寻求“个性”,强说道理玷污书法文字,实在是给文化人的脸上抹黑。说艺术家和耍流氓仅一步之遥,究竟怎样是好的书法?各有各的审美,但如果只是为了炒作自己,没有艺术家的高度和认知,纯粹博取眼球、忽悠外行、随心所欲,甚至不利于书法事业的健康发展,引导大众走向审丑方向,这种行为就值得人们深思了。
2019年6月4日,中国艺术经济发展与建设研讨会在李可染画院召开。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中国经济出版社副社长李会武、世屹集团董事长徐志鹏、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司长马文辉、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院长西沐致辞发言,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晓丹对出版传媒平台的建设与规划进行介绍。会议由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副秘书长王新主持。图: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左上)、中国经济出版社副社长李会武、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原司长马文辉(右上)致辞图:中国艺术经济研究出版基地揭牌,由中国经济出版社与李可染画院共建大会现场,举行中国经济出版社与李可染画院共建中国艺术经济研究出版基地签约仪式,并进行中国艺术经济研究出版基地揭牌。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指出,科学与艺术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艺术与经济的融合填补了当下研究领域的空白。中国经济出版社副社长李会武表示,相信中国经济出版社与李可染画院的合作能够令文化艺术绽放绚丽光彩,让越来越多读者享受文化艺术盛宴、获得文化艺术与其他业态相融合而产生的巨大发展空间。图: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院长西沐发言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围绕国家文化创新战略和文化产业大发展战略,致力于建成中国艺术经济的思想库、信息库、人才库及产品库。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院长西沐指出,研究院是一个公益性、开放型的研究服务平台,对这个研究服务平台我们将沿着五大维度进行拓展,即艺术经济经济活动平台、艺术经济传媒出版平台、艺术经济支撑发展平台、艺术经济研究服务平台、艺术经济教育培训平台。其中,出版传媒平台覆盖线上及线下。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晓丹介绍,网上平台已建成中国艺术经济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纸质出版物包括院刊等连续出版物、丛书、研究报告等。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机构、研究力量参与到我们的研究、服务与发展的过程中来。图:中国非遗产品综合服务平台效能完善提升研究课题启动仪式会上,举行世屹集团与李可染画院共建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签约仪式,启动中国非遗产品综合服务平台效能完善提升研究课题,由西沐主持课题组进行研讨。世屹集团董事长徐志鹏表示,希望通过经济赋能艺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序,使得艺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进入人们的生活。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原司长马文辉指出,非遗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人文意义,有助于学术教育、文化艺术繁荣,对社会经济、产业发展有积极影响。原文转自:雅昌艺术网
2020年10月23日上午09:00,语艺中国“聚焦赋能·融合共生”——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主持考级考务管理工作培训会在北京大兴星光影视基地举办。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考级中心主任陈斌斌,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蔺琪,原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李晓华,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播音主持学院院长刘宇,国家级媒体播音员、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陈鑫,中国语文报刊协会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石海明,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秘书长范英,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核心素养教委会秘书长秦博,中国教育电视台《星星课本剧》节目执行制片人田莹,中国教育电视台《星星课本剧》节目总导演兼摄影指导任炎华,中国网网家家教育中国负责人李艳,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梅雪,北京大兴艺术联合会副主席、大兴区舞蹈家协会主席、副研究员金淑云,成艺大学影视学院院长李霞,艺讯中创(武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陈述,艺讯中创“艺优课”项目负责人邓晶焱,广德朴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四海生活首席架构官陈可,资深媒体人、中国第一档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季播节目《少年行动派》总制作人李欣颐,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副院长、邮梦(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冬华邮梦(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师帅,STEAM和创新教育课程专家,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讲师彭新尧,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演讲与口才分会会长籍艳秋等数十位语言教育界重量级领导、嘉宾应邀出席会议。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家主持考级培训项目合作机构来京参加会议。专家齐聚,行业发展趋势全解析会上,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考级中心主任陈斌斌首先上台致辞,他首先简单介绍了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及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考级中心的发展历史,之后指出,2020年,考级中心增加了戏曲、戏剧、语言类的考级项目。同时在未来将促进少年儿童艺术素质教育走规范化、特色化、努力实现品牌化发展目标,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信誉度,促进考级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并希望在各位领导、来宾、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让语言类主持考级工作在未来能够蒸蒸日上。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原所长张世平在讲话中指出,本月13日,国家召开了新一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新世纪新时代以来第一次全国语言文字会议。这表明随着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本次活动的召开正是响应了时代发展所需。而此次青少儿播音主持培训项目的全新升级就是语言教育领域中的又一次进步,它可以让教育、语言、语音等各方面真正做到系统、具体的分级测量,令普通话考察有了一个可以落地的实际抓手。可以说,通过这样的项目细化升级,让语言得到了量化提升,真正做到了“看得见、摸得着”。让广大青少儿通过几年专业、系统的培训能够不断成长发展。作为老一辈语言工作者,自己对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充满敬意。蔺琪女士讲话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蔺琪在讲话中指出,青少儿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不仅能让他们学到课堂外的更多知识技能,还能为他们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打下根基。语艺星光与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达成合作,在就业推荐、员工培训、合作办学、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相信能为本项目的升级提供更加优质的师资储备。她希望更多机构能够像语艺星光一样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培育出文化素养与艺术素养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播音主持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李晓华教授讲话原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李晓华表示,作为语言艺术教育的两端,一头是教学培训,一头是考级评价,合二为一就成了一条龙的专业队伍。对推动语言艺术教育发展有重大作用。现在仅仅停留在推广普通话的层次还不够,所以需要语言艺术教育来提升国民语言能力。这是当下能够快速实现全民语言能力提升的最好途径。他相信,语言教育在未来将会拥有更加光明的前景,成为艺术教育中的支柱板块,希望未来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推动语言教育新发展。项目升级,打造语言教育新模式只有项目不断升级,企业才能乘风而上。发布会上,语艺星光副总经理周美玲女士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主持考级培训项目的升级情况。语艺星光副总经理周美玲女士讲话她指出,主持考级培训项目此次在运营服务、项目产品、招生指导、特色活动、宣传推广、教师成长计划六大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其中在产品方面,在教材教辅内容上更加注重提升口语表达、强化思维训练及课程实践。在教学规划上开设四节常规课+一节实践课的“4+1”模式,并结合主讲与助教相互配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双师课”模式和多样的教辅配套小程序。实现名师资源共享。解决教师资源匮乏和地方教学技能不强的问题。同时,还增加了社交场景表达,口语交际等内容,将场景描述纳入其中,全面提升青少儿口语表达能力。在师训方面,除了往常的常规师训外,还增加了表演、节目编排等主题师训,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同时实行包含教师研讨会、线上教研、教师输送、评优评选、公益活动、扶持基金六方面在内的“教师成长计划”,全面提升教师团队质量。在宣传推广方面,将进行三方面优化升级,一建立新媒体矩阵,把内容主动推送给意向客户。二是进行落地宣传服务。三是增加在线教育,协助有意向要进行在线服务的机构搭建教育平台。此外,在招生服务上,将建立系统的线上线下培训机制及到店支持。在活动方面,将依托星光集团强大资源支持进行服务下沉,开展全线机构营销活动。“只有通过这样不断的项目升级,才能不断提高企业自身免疫力,并最终成为语言教育界的领军品牌。”周美玲女士说。共享共赢,畅谈未来发展新模式在谈到语艺星光的未来发展时,董事长吕彦锋先生表示,青少儿播音主持项目依托于语艺星光,而语艺星光的战略发展方向也决定着项目的未来发展。在未来最希望的就是能同所有行业同仁一起共建、共享、共赢。“我们是语言教育的从业者,如何给教师、机构做好定制化服务,让孩子们快乐地拥有出众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在未来要肩负的责任,做好语言的传播和推广是我们未来的方向和目标。因此公司在未来会采用联合经营的战略,与合作机构建立更加亲密的合作关系,以股权形式深入参与大家的运营,以‘城市中心’的概念加强服务落地。加强同行业、机构、学校等三方面的合作,让我们的合作机构能够拥有更多领先行业的产品。计划在2021年成立5-10家城市管理中心,在2022年成立30家,在2023年能够成立超过100家。同时,公司在未来将搭建更多大型综合性发展平台,将总部资源与地方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实现进一步资源共享。同大家共同成长。”启动仪式:开启语言教育新篇章全面的战略发展方向阐述,让大家看到了语艺星光的美好未来,详细的项目升级介绍让大家了解到了播音主持领域发生的新变革。而在这之后,便是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随着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华,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播音主持学院院长刘宇,国家级媒体播音员、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陈鑫,中国语文报刊协会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石海明,北京语艺星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彦锋及副总经理周美玲的共同上台,启动机关,大屏幕前绽放出绚丽的蓝色光彩,而这也是整场发布会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环节——启动仪式!如果说青少儿就是一颗颗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苗,那语艺星光全面的语言教育体系就是能够令他们生根发芽的土壤,不仅提供了养分基础,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成长质量,更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片沃土的支持下,孩子可以牢固扎根,向上生长,最终枝繁叶茂。而到场的这些专家、学者、老师就如同阳光一样,在他们语言艺术的成长之路上如影随形地陪伴着他们,不仅时刻给予他们温暖,也照亮了他们的未来。论坛交流:为语言教育行业把脉问诊下午,来自行业内的著名专家、学者、媒体从业人员及多位及负责人纷纷登台,就语言艺术教育定位、语言艺术和语言教学的区别、专业化师资培训、语言教育机构多元化发展等诸多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其中,在谈到语言艺术教育的全新定位时,李晓华表示,现在的语言教育已不仅是简单的普通话培训,而是深入到语言应用层面,提高青少儿口语应用能力,达到有审美价值的语言表达的层次。在谈到朗诵与主持考级间的区别时,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播音主持学院院长刘宇指出,朗诵基本上是表达别人写的文字作品,用声音进行二次创作。但主持更多倾向于即兴语言表达,这是主要区别之一。同时在主持方面的培养中还包含了看图说话,场景描述,主题演讲,情景主持等更多层次的培训,这些都是跟朗诵截然不同的地方。在回答吴帆老师关于语言艺术教育师资培养的问题时,周美玲女士认为应该从五方面入手。第一,打造一比一还原的招生示范课,第二是系统、专业的师训,第三是优秀的案例共享,第四是定期的月研讨,还有就是定期的周教研。此外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陈鑫补充道,保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非常重要,行业中教师队伍的不专业将会教坏学生。因此只有先教好老师,老师才能教好学生。签约授牌:共同见证荣耀时刻发布会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为语艺星光颁发了“理事单位”铜牌,中国教育电视台《星星课本剧》节目组也同语艺星光进行了独家战略合作签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为语艺星光颁发了“理事单位”铜牌这样的互惠合作标志着播音主持培训项目在未来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元,让教学内容及质量得到新的提升,服务能力及水平实现新的跨越,体验式实践活动体系得到新的完善,在青少儿语言教育之路上踏上全新征程。中国教育电视台《星星课本剧》栏目组同语艺星光进行了独家战略合作签约同时,现场还进行了规模庞大的授牌仪式,数百家机构先后上台领牌,共同见证、分享了这一荣誉时刻,并纷纷表示在未来将会继续在语言教育领域深耕细作,规范教学质量、创新发展思路,同语艺星光一起携手前行,培养语言人才,规范行业发展。明星教师树立业界教学标杆发布会中,罗莎、张馨、李玲、周娜、梁艳辉、雷雅琳、张圆娇、张明杭、苏美艳等35人被授予“教学标兵”称号,虽然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但他们都拥有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梦想。他们无怨无悔地投身于语言教育行业,潜心教学与研究,面对天真、可爱又活泼的青少儿,他们如春风化雨般对其进行谆谆教导,在辛勤耕耘中享受教书育人的快乐,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而“教学标兵”的荣誉就是给予他们的最好回报和褒奖。在谈到未来的目标和期望时,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情投入,让更多的青少儿拥有优秀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中国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同时,发布会上还授予了廖茶香、黄蕾、谢凯、刘凡、秦芳、陈志锋等19位老师“品牌官”荣誉称号,他们将成为语艺星光品牌的代言人和发声者,推动语艺星光品牌建设、维护语艺星光品牌价值,为宣传语艺星光品牌文化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语艺星光作为青少儿口语交际领域的领跑者,肩负国家使命,树立行业标杆,始终倾力打造综合型的专业教育服务机构。随着会议的顺利召开,标志着青少儿语言教育领域将产生新的起点。而语艺星光未来也将汇聚更多的时代精英,引领更多的人才起航,承担更加神圣的教育使命,打造更好的教育品牌;让更多的青少儿通过语言艺术树立自信、健全品格、提升素质、强化自我,让他们在未来成为新一代中国好声音,讲出中国好故事。
2020年11月21—22日,“河南大学艺术学理论特色骨干培育学科·课程教授系列学术讲座”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王廷信教授应邀作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为何要做艺术传播研究》、《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传播媒介演进与艺术传播》等四个主题讲座。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总牵头人、艺术学理论研究院院长陈宗花教授主持了讲座。21日上午,王廷信教授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概说》为题,分别从人文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角度展开。他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强调人文科学对社会价值判断的重要作用,引申出艺术学学科的初衷,解释了艺术学何以成为学科门类,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关键之处在于养成研究者思考问题的习惯,找到研究问题的视角。21日下午,围绕《为何要做艺术传播研究》与《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两个主题,王廷信教授不仅阐述了艺术传播的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还就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问题展开了精彩论述。他指出艺术是在传播中形成的,对于传播的研究有助于考察艺术的起源信息、功能等。对于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问题,王廷信分别从“中华传统艺术的界定”、“对传承与传播的理解”、“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处境”、“如何破解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难题”、“传播对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价值”五个核心问题展开,并通过众多鲜活案例,分析艺术的传承、传播问题,理论深度与趣味性兼具。22日,王廷信教授作了《媒介的演进与艺术传播》的主题讲座,对于媒介的分类、演进及其与艺术传播之间的关系作了系统阐述。在场师生踊跃发言,就艺术作品传承问题、艺术学视野下的艺术形式问题、艺术传播发展问题,以及艺术教育史写作研究等诸多问题,与王廷信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审核:金慧排版:张可欣文案:陈宗花责编:孙奕文 刘沫含 王哲
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播音主持与语言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首届交流会暨教研活动的通知2017年6月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成立播音主持与语言艺术研究所,并聘请中国传媒大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专家教授为研究所导师。播音主持与语言艺术研究所召集全国优秀的一线青少年语言艺术教育工作者,集合中国传媒大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专家教授的宝贵经验,召开学术论坛、专家讲座、教研活动、语言艺术展演等活动,为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播音主持与语言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首届交流会暨教研活动于2018年5月21至22日在中国传媒大学西校区召开。一、会议报到时间及地点报到时间:5月21日上午8点半报到地点:中国传媒大学西校区二、会议议程三、与会人员丁可、李艳娥、史庆联、陆 晟、姚媛媛、徐淼、赤素鸽、 吴 宪、霍咏梅、李旭阳、冷勤业、孙雪莹、李紫、王辉、傅明丽、成杰、刘华东、陈翔鹏、柴林、谭忠良、翟璐、王袁培、李俊杰、吕军成、陈钰芯、余悦、阚婉雪、付文超、杨冉。(一)出席人员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播音主持与语言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二)列席人员1、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素质测评高级考官;2、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素质测评初级考官;3、往届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师资培训学员;4、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素质测评授权合作伙伴及教学人员;5、历届中国花样少年语言艺术展演指导教师及家长;6、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小记者夏令营家长及教师;7、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研学活动负责人及教师。四、会议要求(一)请各与会人员和列席人员按时报到参会,需统一安排食宿的人员持本人身份证办理入住手续。(四)全体会议期间,与会人员一律着正装(深色西服、白色衬衫)。五、会议须知1、收费标准:与会人员(研究员)会议费:800元(包含会议费、住宿费、早餐、午餐、参观费、参观期间交通费、门票);列席人员(非研究)会议费:1000元(包含会议费、住宿费、早餐、午餐、参观费、参观期间交通费、门票)。2、乘车方式:首都国际机场下车: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上车乘坐机场大巴四惠线至四惠交通枢纽下车,步行4分钟至地铁八通线四惠上车(开往土桥方向)至高碑店站下车(B口)出,预计用时1小时。北京站下车:乘坐地铁2号线(外环)至建国门下车,站内换乘1号线(四惠东方向)至终点,站内换乘八通线至高碑店站下车(B口)出,预计用时40分钟;北京西站下车:乘坐地铁9号线(国家图书馆方向)至军事博物馆下车,站内换乘1号线(四惠东方向)至终点,站内换乘八通线至高碑店站下车(B口)出,预计用时1小时10分钟;北京南站下车:乘坐地铁4号线(安河桥北方向)至西单站下车,站内换乘1号线四惠东方向)至终点,站内换乘八通线至高碑店站下车(B口)出,沿预计用时1小时10分钟。南苑机场下车:乘坐机场大巴公主坟线(开往公主坟方向)至公主坟下车,乘坐地铁1号线(开往四惠东方向)至四惠下车,站内换乘八通线至高碑店站下车(B口)出,预计用时1小时40分钟。3、联系方式更多活动:【中丹文化交流小使者选拔】2018安徒生国际艺术节-中丹文化交流小使者面向全国招募语言艺术素质测评教程第二册教具盒子开售啦幼儿园语言语言艺术教学实战暨教师资格研修班开班啦【2018暑期孔子学院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招募啦】文化交流之旅第一站——葡萄牙【2018暑期孔子学院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招募啦】文化交流之旅第二站——日本第四届中国花样少年语言艺术大赛分赛区及测评中心承办机构招募官网:http://www.huayangshaonian.com/电话010—57457495
央广网北京4月21日消息 4月19日下午,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中国影视·责任与未来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行。来自影视管理、学界、业界的专家齐聚一堂,见证清华大学一个新机构的成立,研讨中国影视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清华大学校长助理、影视传播研究院管委会主任彭刚,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电影局局长童刚,北京电影学院原校长、党委书记王凤生,著名导演、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院长谢飞,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传理学院院长黄煜,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俞剑红,电影学者、前台湾金马奖主席焦雄屏,爱奇艺首席执行官龚宇,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等学界业界知名人士参加大会。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院揭牌彭刚代表清华大学在致辞中表示,影视传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大学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成立影视传播研究院是清华大学实现“更人文”的又一重要举措。希望影视传播研究院不断开拓创新,在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为清华大学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也为国家文化发展和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做出更大贡献。彭刚致辞柳斌杰在致辞中表示,影视传播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注重影视传播学科建设,在电影产业、影视人类学等多个领域位居学科前沿,涌现出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影视传播研究院将汇聚多方资源与力量,培养新时代影视传播高素质人才,推动学术研究与学科发展,服务于国家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大局。柳斌杰致辞廖祥忠表示,当前是影视大发展的时代,影视传播研究院的成立是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件盛事。依托清华大学的跨学科优势,影视传播研究院将会在影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廖祥忠致辞龚宇与大家分享了爱奇艺的成长历程,强调了科技创新对于影视行业升级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表示,清华大学集聚技术发展优势,清华学子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创新意识,影视传播研究院的诞生正逢其时,将会为影视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出更多贡献。龚宇致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院院长陈昌凤在发言中表示,成立影视传播研究院与人类文明建设、国家文化力建设、清华大学及其新闻与传播学科建设密切相关,未来将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在影视艺术产业人才培养和前沿应用等领域的优势,将向国际化、跨学科领域进一步拓展。陈昌凤发言清影工场董事长、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高阳在发言中表示,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品质的影视作品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传播形式之一。影视传播研究院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是助力中国影视人才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将会为培养国际化领军影视人才、打造优秀影视作品发挥独特作用。高阳发言学术委员会委员(上)及发展指导委员会顾问(下)聘任仪式会上,研究院还举行了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发展指导委员会顾问的聘任仪式和揭牌仪式,柳斌杰与童刚共同担任研究院发展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影视·责任”论坛(上)与“中国影视·未来”论坛(下)成立大会结束后,“中国影视·责任与未来”论坛在主楼接待厅举行。论坛分为两部分,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一川主持“中国影视·责任”论坛。童刚、程武、焦雄屏以及《绣春刀》导演路阳围绕中国影视业的社会责任与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深度交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杭敏主持“中国影视·未来”论坛。谢飞、香港浸会大学教授、电影学院首任总监卓伯棠、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王一川、香港浸会大学电影艺术硕士项目主任温文杰围绕中国影视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影视传播研究院成立大会出席嘉宾合影2019年1月,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院由清华大学校务会议批准设立,由清华大学与清影工场合作共建,是依托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校级研究机构。影视传播研究院旨在利用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开发高新视听技术,培养面向国际的高端影视创作人才,推动影视传播与数字视听新媒体领域的学术研究,力求建设兼具理论高度和国际视野,并与前沿影视内容生产和传播行业保持密切关系的影视传播思想和实践体系,成为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艺术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学生记者 万宁宁 摄影 陈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