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各有关高校开展“破五唯清理。2020年,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矛头直指科研评价体系中的“SCI至上”。可以说最受打击的就是青椒学者了,因为论文是青椒学者通向科研大牛之路的天梯,青椒们除了论文就一无所有了。国家一方面破五唯,一方面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高要求,所以青椒们也许多少有点迷茫。研究生毕业如果不要求SCI论文,然后还要符合高质量的要求,那么如何评价呢?有人会说由学术委员会来评价,所谓的学术委员会也是人组成的,哈姆雷特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更何况,科研领域,隔行如隔山,哪怕一点点区别都会难以对别人的研究做出客观的评价。比如,我做炎性肠病的人,我觉得根本没有资格去评价别人做肿瘤研究的,哪怕也许他做结肠癌的。综合来看,论文还是要发的,尤其在生物医药领域从事基础研究的,没有论文,还是很难说自己具备一个科研人员的素质。依我看来,论文好比是运动员平时训练的成绩,平时训练成绩好的,也更有可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虽然,平时训练的确又不是真正的比赛,我们会因此浪费一些资源,这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大家内心都得有杆秤。言归正传,给大家带来点干货。论文还得发,发到什么杂志上去?如果能发CNS的人建议不用考虑国家是不是破五唯了。关键是平时我们辛辛苦苦要毕业的研究生做出来的大概3分4分的水平的论文,我们该投到哪里去(如果有更好的科学问题可以深入研究,建议就别发了)?答案显而易见,肯定是国内的SCI期刊了。目前国内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简称“三类高质量论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参照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确定。根据中国国际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国内期刊可分为领军期刊,重点期刊,梯队期刊,以及高起点新刊等。附上国内创刊并被SCI收录的生物医药领域期刊即时影响因子,供各位研友们研究。据说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有改变(惊爆:明年SCI期刊影响因子计算重大改变!),明年相信会出现SCI论文影响因子全上涨的趋势,本次预测肯定会有误差,以最终公布影响因子为准。30本生物医药领域期刊即时IF预测预测影响因子方法:首先需要有Web of Science使用权限,搜索WOS核心数据库。选择的文章种类一般限制 article 和review。举个例子,在Web of Science中,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在2018年和2019年共发表论文1632篇(限制为所有论文类型,包含综述、论著等),这些论文在2020年被引用的次数为5162次,则该期刊2021年的影响因子(即时影响因子)=5162/1632=3.163。现在大家应该知道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怎么预测了吧。你只需要提前了解到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对应的被引频次就可以了。由于科睿唯安收录论文的滞后性,最新的影响因子要在2021年6月份才会公布。这个计算的即时影响因子肯定会低于实际影响因子,好多其他信息是在被排除之外的,综上所述,我们只能根据Web of Science中的数据,预测大致的变化情况。写在最后,国家破五唯,谨慎看待SCI论文发表,踏踏实实做研究,反对SCI至上。
最近新闻中那个词语大家记忆深刻?想必“帅锅”这样一个词语是其中之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大家心中非常的明白,同时也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还是有着很大的不足的。这个时候世界三大学术期刊集体为中国发声!在感到欣慰的同时要注意这个问题。一、关键问题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世界三大学术期刊没有一个是中国的期刊,关键的问题就是在这。也就是说在文章发表这一块,我们还没有具备有世界顶尖权威性的平台,真的没有。这个事情让我想到了一些大学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或者博士生毕业,有这论文的要求的,评价这些论文的其中一个标准就是论文要在实际顶尖的杂志上去发布。当时比较好奇的问道了一个朋友:“国内的一些平台发表不行吗?”。得到的答复是“不行,权威不够,学校不认可”。泱泱华夏大国,现在每年的专利发明数量排名世界第一,论文发表的数量就更是庞大的数量,却是没有一个国际顶级权威发布平台令人唏嘘不已。二、如何建立权威平台建立权威平台,这个权威平台如果是做到国内认可这个是比较的简单的,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世界上面要被其他国家认可。这到底要怎么做?不管怎样,国内一定要要有一个这样的权威平台,哪怕是目前只有国内认可也要建立。这是解决一个有无的问题。有了这样的一个平台,那么就要充实这样的权威平台,需要吸引一些人来进行文章的发表。当然不能是只要是文章就要能发表。这个审查的严格程度要比那些世界顶级权威平台的不差,甚至要更加的严格。在这会遇到新的问题。新问题就是他人愿意到这样的一个平台来发表文章,另外一个方面是审核这些文章的人员是那些权威人员呢?其实这两个问题带有一定的先后的顺序,那就是先解决权威审核文章的人员问题,在解决他人愿意来发表的问题。如果有一帮权威的人员来审核,已经这些权威人员在这样的一个平台首发文章,那么吸引其他人来发表是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一帮权威审核人员。三、国内有多少国际权威人士咱们国内有多少国际权威人士?说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咱么内心中难免发虚的感觉。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咱们相比世界,实在是缺少国际权威人士。国际权威人士又通常在那?在那些国际知名、顶级的研究机构里面。中国具备国际知名、顶级的研究机构真的还不多!所以国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发展这些机构才行。其中财力是非常的关键的一项,想想国内的钱往往是流向股市、流向房地产,想想年轻人梦想的职业是当明星,有的时候只能深深的叹息。
“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孙光宇在这篇文章中,对于孙光宇发表16篇SCI的经验做了总结。第一点是“始于模仿,成于创新”:以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孙光宇分享了做科研的一般的流程。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确定的,对于这个方向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了不少论文,他要做的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他找到了跟该课题紧密相关的十几篇论文。精读论文后,通过模仿前人的做法,他尽可能做到对之前研究的复现。“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第二点是“无人迹处,最有奇观”:谈及自己科研方法时,孙光宇表示,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做研究,就会发现自己能想到的点子别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其实科研就像是在挖金子,如果在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研究,便会比较容易发现金子。同时,科研方法也很重要。要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哪些是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点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这三年的科研经历中,最令孙光宇难忘的便是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因不够成熟而被拒的经历。在沮丧了一小段时间后,他认真地分析总结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这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如Nature, Science)上发表的期待。”另外,文章介绍称,对于大学要如何度过,孙光宇认为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没有必要太早确定以后工作的方向,因为在大一大二时期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是方向一旦确定好了以后,就应该一直往前走。“希望钱院的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少一点从众,多一点思考。”对于今后的发展,上述文章透露,受钱学森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影响,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面向’,这要求我们青年要有大局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进步大潮,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孙光宇在读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官网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电气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先锋论坛”圆满举办》介绍:“求实创新,知行合一”研究生标兵孙光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心得。首先,他对科研给出定义,科研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勇于突破固有思维,大胆寻求创新。孙光宇同学认为科研不仅仅需要时间的付出,更需要方法论的转变,在实验时难免会出差错,要正确的分析错误,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而耗费时间的完美主义是不可取的,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多读文献,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源:澎湃新闻、光明日报来源:中国青年报
3年发表16篇SCI论文,应届硕士真能破格成博士?议论风生如要对这名优秀硕士毕业生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该根据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而非其在读研期间所发表的SCI论文。《三年发16篇SCI,这名应届硕士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9月6日,多家媒体发布的以此为题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这篇报道的导语是:“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然而,除了在导语以及文中有“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之外,整篇报道其他地方都没提及究竟是谁建议。虽提到电气学院,但并不明确是其导师,还是论文答辩委员会,或学院学位委员会的建议。也不见该校学位委员会对此建议有何看法。因此并不能确定这一建议是正式且已纳入相关程序的,还是只是在媒体报道时提及。确定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离开学术标准与规范的媒体建议,除了博眼球外,还会误导学术评价标准。在我国大学办学实践中,有硕士生因毕业论文被答辩专家认为达到博士毕业水平,进而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美谈,但似乎还没有在硕士求学期间发表论文多,就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先例。期刊发表论文和学位论文,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授予博士学位需基于学位论文,而不能由期刊发表论文替代。也就是说,如果对这名优秀硕士毕业生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根据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而非SCI论文。但从媒体报道看,这位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主要就是因其发表了16篇SCI论文。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期刊发表论文,能替代进行系统研究的学位论文吗?近年来,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对发表论文有要求,且将其作为学位论文答辩的前置条件,这不但让社会舆论误解平时发表论文比学位论文重要,也引导很多学生为此耗费大量精力。而实际上,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主要是提高课程质量;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则主要是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这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而不要求其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我理解很多网友会把硕士求学期间就发表16篇SCI论文的学生称为“大牛”,但这只是论文发表角度的“大牛”。我国还有读博3年发表46篇论文的“高产大牛”。对于学生本人来说,这无可厚非,这也是他们刻苦学习、勤于写作的结果。但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来说,则应坚持学术导向,不只重视学生论文的发表,更要重视论文质量,尤其是学位论文的质量。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这是正确的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高校和社会舆论,都需建立新的论文观。一名学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是其自主选择,也可作为评优、升学的一方面指标,其科研精神也值得学习。但学校应做到不以论文发表论英雄,要紧抓培养的核心环节。如果是破格授予博士,那一定是他撰写的学位论文达到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而非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熊丙奇(教育学者)【编辑:王禹】
经历了考研季,有很多考研同学经过一年的辛苦努力、奋斗都被心仪的大学录取了。回顾起来这一路的考研历程,大家可能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可能都觉得考研比较难。可是比考研更难的是读研,读研不仅要完成日常的学业,部分高校部分专业对研究生还有相关的科研论文要求。经常会有相关新闻报道说,某些研究生因为论文的相关事宜未能顺利毕业,甚至被迫退学的情况。此可见,和考研比较起来,读研究生也是比较难的。不过比读研更难的,便是读博了。在读博圈儿里有这么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很多在读博士生都会出现延期毕业的情况。有的甚至延期毕业三年,四年甚至更多,很多在读博士生都是卡在论文相关的方面。不过,这些都是对于普通学生来说的,在校园里总是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人物,他们智力超群,学有余力,在搞好日常学业的同时,科研方面也非常出彩。这不,在西安交通大学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学霸。在读研究生期间,他竟然发表了16篇高水平Sci论文,并且很多都是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这个成绩甚至超出了很多博士生的要求,以至于这位同学被该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真是太牛了,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他是谁?一起走进他的故事吧。孙光宇,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发表了16篇SCI论文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第一篇论文的发表经历始于模仿,成于创新。以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孙光宇分享了做科研的一般的流程。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确定的,对于这个方向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了不少论文,他要做的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他找到了跟该课题紧密相关的十几篇论文。精读论文后,通过模仿前人的做法,他尽可能做到对之前研究的复现。“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科研方向和科研方法非常重要无人迹处,最有奇观。谈及自己科研方法时,孙光宇表示,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做研究,就会发现自己能想到的点子别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其实科研就像是在挖金子,如果在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研究,便会比较容易发现金子。同时,科研方法也很重要。要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哪些是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曾被拒稿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这三年的科研经历中,最令孙光宇难忘的便是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因不够成熟而被拒的经历。在沮丧了一小段时间后,他认真地分析总结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这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如Nature, Science)上发表的期待。”建议: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对于大学要如何度过,孙光宇认为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没有必要太早确定以后工作的方向,因为在大一大二时期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是方向一旦确定好了以后,就应该一直往前走。“希望钱院的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少一点从众,多一点思考。”情怀: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心系家国,饮水思源。受钱学森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影响,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面向’,这要求我们青年要有大局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进步大潮,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最后期望孙光宇未来在科研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1信息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 文字:电气学院 钱学森书院编辑:朱凡煜
醉心科研,不负青春年少时光;初入师道,积累点滴从师感悟;热爱生活,感受世间精彩瞬间。他是土木工程学院最年轻的教授,是一位年轻的90后博导,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鲁聪老师的故事吧!鲁聪工学博士,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工系教授,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南京留学人员择优资助项目。主持国家十三五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博士后期间参与多项香港政府资助科研项目(RGC/GRF),参与编写行业标准2部。在Journal of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Journal of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Engineering Structure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三年内引用200余次,同时为本领域多个主流期刊审稿服务。01、发掘兴趣,与土木的缘分从此开始鲁聪2012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师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环境系梁坚凝教授,研究方向为新兴的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其间在港府资助下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八个月,合作导师是ECC发明者Victor C. Li教授。2016年博士毕业后历任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现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和我们中的大多数一样,曾经他也日复一日地上课考试,虽然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始终觉得没能进入一个很好的状态,感觉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是一种找不到一个方向或者说缺乏热情的感觉。但是,有一件事情对他的改变很大。本科时他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结构竞赛,也是这次经历让他发现自己对这个行业设计相关的东西非常感兴趣。“那个时候仿佛有种力量拉着我,当时选拔赛一共5天,我就睡了一夜。我通宵做一个模型,到了白天进行测试,用各种极端测试把它摧毁掉,找出它问题,然后再通宵做一个模型......”最后四轮选拔和哈尔滨的全国赛,鲁聪老师都是全国第一名。鲁聪老师代表东南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竞赛并获一等奖来到香港之后,他了解到香港也有国际结构竞赛,但组织竞赛的老师并不在他的研究方向。他主动找到老师,毛遂自荐,自己在外面买材料,一点点拿电焊将模型做出来。最后,他代表香港拿到了香港近十几年第一个研究生杯国际赛第一名。“我特别喜欢自己进入这种状态的时候,会对一个东西特别痴迷,或者说满脑子都会想着这么一个东西,然后我就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好。我感觉我需要去找到能把一件事情做得特别好的专注状态。”02、教学工作,为师之道的探索者作为一名刚起步的科研工作者,必然需要经历一个从学生到老师的适应过程。他坦言,两种身份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在香港读书时,他的生活相对是比较单纯的,日常生活就是做研究和写文章。“如果在国内读研,可能需要接触到一些项目和企业相关的东西,或者说需要处理相对复杂人际关系。不过总体来说,作为学生,其实只需要对你的导师负责。”将导师分配的任务完成,除此之外能够比较主动地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学会自我思考,自己探索出一条路来。做到以上这些,基本就能扮演好学生的角色。相比之下,老师的身份更加复杂和多面。对下,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对学生负责,怎样合理引导学生的研究方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成长等等。而对上,则需要学会和学术上更高层次的引领者或者是其他的专家同行们接触交流。同时,自己本身也同样有科研方面的任务不能懈怠。鲁聪老师在北密歇根刚回到学校任教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他还是经常处在学生的角度,无论什么事情都更偏向于亲力亲为。但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他也逐渐了解到这样并不合适。虽然看起来好像是帮助学生分担或者解决了问题,但是他们自己其实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这种教育方式并不能真正地帮助到学生。另一方面,如果只是随便分配给学生一个任务,然后让学生按照这个方向去做实验,效果并不会太好。所以他现在带学生,更关注他擅长做哪个点,他想做哪个方向。“我现在也在尝试着去转变,多给学生自主权,努力找到学生的天赋,了解他的特长,让他自己去发掘选择感兴趣的点,希望他在这特定的方向能够超过自己,这才是做导师应该值得骄傲的地方。这样他自己能够得到成长,无论是将来是读博还是就业,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过程对他都是有帮助。”鲁聪老师在优胜美地星空下自拍目前,对于学生的培养,他沿用当年自己在香港和美国学习时的方式,即采取面对面的单独交流,而不是开组会让学生一个个上去报告。“我觉得这样效率更高,能够针对到每个人的问题所在,因为大家的方向其实都不太一样。当然目前学生也并不是很多,之后慢慢地也会尝试将两种方式相结合。”03、科研创新,热情是指引前行的灯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土木行业,许多业内人士也认为这是一个夕阳产业,对它的前景并不看好。而鲁聪老师则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个行业现在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个行业也需要创新,也需要探索怎么去和一些高新的行业、学科相结合,比如说人工智能,比如说大数据,这也是一个我们国家现在比较推崇的方面。”鲁聪老师目前正在研究的一个领域,叫做混凝土3D打印技术,这个方向就是和人工智能以及BIM技术相结合。混凝土3d打印技术就像打印机一样,我们可以将混凝土当作打印的油墨,把混凝土从机器上面倾倒进去之后,打印机就可以按照我们预先设定的路径打印出我们需要的各种形状。“终极目标是直接把一个房子打出来,就好像用机器人去盖房子,当然离那一步也还很遥远,最终也不一定能实现得了,但是未来会向着这个方向智能化,即工业装备现代化。”对于研究生来说,做科研也十分看重创新,但是这确实又是许多人难以突破的地方。刚离开校园不久的他,也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科研学习路上的经历。他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热情。“在读博的第1年,导师给我定了一个题目,于是我就埋头做了一年时间。导师的预想是1+1>2,然而我做到最后的效果都是1+1<1,它们不仅不能相互促进,甚至互相干扰。想象中的那种微观的机理,实际中没有办法做出来。”当时他也曾倍感迷茫,在与导师沟通讨论之后,他觉得老师所提到的材料理论方面的东西很有意思。他开始阅读断裂力学方面从七十年代开始至今的文献,发掘之前的研究者做的不足的地方,主动去找导师讨论,然后自己动手推导,在电脑上写程序计算。“当时我花了可能一年的时间写了一个模型,文章出来以后我发给了我们当时水泥基材料专业最好的期刊,这就我的第一篇文章。当时我提出的这个模型是ECC材料第一个能够模拟它的多缝开裂尺度的大尺度的模型。我从一个前人都没有想过的一个角度去考虑和分析,因为我当时对这个东西很感兴趣,我很好奇为什么他会这样,他内在机理到底是什么?”他认为,我们不能被压力和别人的要求推着走,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一定要有兴趣去拉着你往前去,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04、积极生活,做专注且满怀热爱的人在生活中,鲁聪老师也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专业以外的世界,同样让他觉得十分奇妙。对于他来说,生活中的各种爱好都是良好的调节剂。鲁聪老师十分热爱运动因为从小喜欢看书,他对文学方面一直兴趣浓厚,上学时还喜欢写现代诗。他也热衷于设计,平时喜欢自己动手对家进行装修改造。在运动方面他同样经验丰富,他从小就喜爱运动,打篮球一直是他的乐趣所在,本科时他参加了学院篮球队,目前,他也是土木学院教工队的队长 。鲁聪老师热衷健身,力量举三大项成绩可以达到450千克,“如果东南举办一个健身力量举比赛,我觉得我跟学生比能拿到名次的。”他笑着和我们说。鲁聪老师日常健身照片然而,与很多人涉猎颇广却浅尝辄止不同的是,他对任何感兴趣的方面都会研究得深入透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大概是“对感兴趣的东西特别容易着魔”。“我爱人常说我生活中什么事情都容易走神,或者很多细节不注意,但我可能就是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容易专注在一个事情上面。”他特别喜欢自驾,在美国时他刚学会开车拿到驾照后,花了1400美元买了人生中第一辆车,有时候一个人一天可以开1000多公里,并且他对汽车各方面机械结构和型号参数都如数家珍,经常自己在密歇根的雪地里爬到车底修车。摄影也是他的一大兴趣,他的专注与热情在这个方面同样展现得淋漓尽致。鲁聪老师摄影作品 鲁聪老师给我们看了他的电脑桌面,告诉我们这是他自己拍的。“当时在美国自驾游的时候,为了抓拍到日出出现在拱门中间的这一时刻,我应该是早上3:00爬起来,开车开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偷偷的溜进了国家公园,打着手电筒摸黑爬到悬崖边上,一直在那等到日出,虽然这个日出仅仅持续了两分钟就过去了。”目前,年纪轻轻的他在科研领域收获颇丰,但他对于这些荣誉的态度,却有些不同。他觉得“外界因素影响可能会打乱自己以前想要保持的节奏,因此是需要去相互平衡的”。他也常常思考,自己将来在土木这个行业,要对这个行业做出什么样的真正有意义的贡献,只有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能让他的内心感到真正满足。当他用真挚的口吻和我们说出这段话的时候,我们再一次被他内心的力量所打动。老师寄语“现在国内研究生其实的压力都很大,希望大家一定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在自己的生活中要为自己找一个乐趣。不要让自己被压力推着走,同时也要不要让科研成为你生活的全部。把眼光放长远,那么目前可能碰到的一些小困难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希望大家在认真科研的同时,心态开阔,热爱生活。”用那份对科研的痴迷,对教学的诚恳,对生活的热情,谱写着东大人的故事。以热爱为由,以专注为理,以兴趣为伴,亦师亦友,归来仍是少年。来源: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研究生 采访、编辑 | 云山不雨、NJ 东南大学研究生会 东南大学宣传与新媒体中心
无数研究生求上不得的核心期刊,竟用了30多个版面来发一篇马屁文章,实在让人失望至极。▲文章部分截图。一夜之间,一篇2013年发表在学术期刊《冰川冻土》上的论文风靡网络。这篇文章名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洋洋洒洒数万字,占据了期刊的30多页。互联网不会埋没“天才”,这篇文章隐匿7年后,被人挖掘出来,横空出世、一鸣惊人,被誉为2020年第一篇神论文。看这标题,你可能会想,这题目挺正经的啊。要说是“神论文”,无非就是复制粘贴、抄抄写写;不然就是水平太差、贻笑大方。Too young too naive,这篇文章重新定义了“奇葩论文”,其宗旨立意、谋篇布局、一字一句,无不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您先看看导语部分——“如何建立理想的生态经济集成框架,首先需要理解形而上之理,这就需要我们有创新的思维方式”“这里首先探讨了美和道的问题,然后以导师和师娘的事例为例,阐述了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带普适性的人的发展之路。”是的,这篇试图建立“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文章,其理论和实践基础完全来自于对“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感悟和体认。它的创新性,体现在冲破了世人对学术期刊的固有偏见,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即在“拍导师马屁”过程中,生发出一种学术理论。文章尤其真诚而深入地研究了“导师的崇高感”,特此摘抄一段,以飨读者:“导师提倡十年铸一剑,他的见识像天路一样高原而深邃,只冷却路基一招就轻松破解了冻土的难题;导师提倡江海纳百川,他的胸怀就像大海一样宽广而平静,让全国研究水土的英豪汇聚到黑河谷底。导师倡行长空挥彩笔,他的精神就像时空一样玄妙而永恒,将我们带上了这人生真正的舞台,望着以大为重要特征的导师,宛如一座连绵的青山,在我面前巍巍耸立直入云霄,导师凭高俯视世界,静观世间一切事物的形象,表现出一种高贵的单纯、肃穆的伟大,如果这都不心生崇高感,那就只能归入麻木,缺乏五行的行列。”看到这段,别说是朝夕相处的师生,连我这个局外人,都不免心生憧憬。这哪里是导师,分明是天师下凡、普渡众生。这溜须拍马的深度和高度,和珅看了恐怕都要自愧不如。而在“师娘的优美感”部分中,则又是另一番风景。“师娘美,其风姿绰约,雅致宜人,当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宛如丁香花开随风飘,优美感四溢,师娘现在尽管年龄已大,但风韵依然高绝,形象更显雍容华贵。”具体美在哪呢?论文作者略举二三事,点明了师娘“优美感”的标准。第一,“女子无才便是德”。论文称,中国人讲平安是福,讲安居乐业,要达到这两点,首先就是一个安字,安就是女的在房子里面安分守己,如果女人不安分守己,很容易造成牝鸡司晨的结果。第二,“给导师做饭是一种义务”。为了证明这点,论文作者还不惜搬出了康德老人家,指出“一种出于义务的行动”应该完全排除爱好的影响,义务就是必须做一个尊重规律的活动。这种客观规律,就是师娘和导师的合理分工。看来作者不仅是“马屁高手”,还是“女德卫士”,甚至流露出了一丝PUA的影子。只是这从封建故纸堆里捡起来的“残旧三观”放到网上,恐怕又要引来女权主义者的狂轰乱炸,难怪段子里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除非有的雪,确实该崩。”在文章最后,这位作者恐怕觉得这三五万字还不足以表达自己对导师、师娘的高山仰止之情,又用自己的“有限才华”为导师、师娘作了长诗一首,摘抄一两句,再飨读者——“绿水伴青山,好事常成双,佳庆双喜日,桃李开心时,先赠诗一首,供导师下酒,再拿云一片,师娘当围裙。”相信大多数人和我感觉差不多,看到这些文字基本上都是汗毛竖立、鸡皮疙瘩掉一地的状态。不过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个世界本参差多态,有人愚笨,有人机巧;有人刚正不阿,也有人卑躬屈膝,出现这样一篇马屁文章,本不足为奇。更何况,或许这真的是作者本人发自肺腑的“心里话”。但这篇“雄文”出现在一个正规的学术期刊之内,这一期刊还属于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令无数研究生求上不得的核心期刊,竟用了30多个版面来发一篇马屁文章,实在让人失望。更令人生疑的是,作者单位就是该期刊的主管单位,而文章的男主角——那个令人高山仰止的导师就是这本期刊的主编。这是怎样一种架构呢?自己学生写了一篇吹捧自己的马屁文,刊发在自己主管的杂志上——也不知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还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如今,这样一篇文章在知网上被查阅、被“引用”、被网友群嘲,不啻为学术之耻,相关方面显然不能埋起头来做鸵鸟,而应该启动调查,对文章的审核、刊发过程进行回溯。翟天临事件之后,教育部屡次强调对学术不端“零容忍”,如果说抄袭是最表层的“不端”,那么这种披着学术外套、占用学术资源搞导师崇拜的现象,恐怕是更深层次的“不端”。倘若这样一篇极尽谄媚地描述“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文章,能够继续作为核心期刊标准而存在,那么对那些为了发表论文而焦虑、脱发的研究生来说,简直是个黑色幽默。□思凝(媒体人)编辑 孟然 校对 李世辉
国外一个名为“Retraction Watch(撤稿观察)”的网站近日显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有学者的11篇论文因学术不端行为被学术期刊网站撤稿。昨晚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对此作出回应,相关研究生已于去年被撤销博士学位,其导师也停止了招收研究生的资格。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撤稿观察”网站上列出的撤稿名单上看到,这11篇材料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主要发表于2014年至2016年之间,被《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期刊网站撤稿。撤稿原因是一系列图片直接复制了以往已经发表的论文,不同论文通过重新编排和改动图示来重复同样的成果。论文的作者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Guoyi Tang”。但“Guoyi Tang”通常是这些论文的通讯作者,而第一作者主要是“Xiaoxin Ye”。清华深研院2015年的一篇新闻报道显示,该院有一名2010级博士研究生“叶肖鑫”,“师从于我院新材料所唐国翌教授,五年博士期间,在唐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第一作者16篇,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先后受邀担任国内外多家知名学术期刊的编辑”,2015年他还荣获过清华大学第20届“学术新秀”表彰。这一撤稿事件昨天被国内外多个科研网站和论坛转载。对此,清华深研院昨晚对有关调查和处理情况进行了说明。据介绍,叶肖鑫于2010年进入清华深研院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5年7月毕业并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指导教师就是唐国翌教授。2016年3月,唐国翌教授收到对叶肖鑫为第一作者所发表论文可能存在学术问题的举报后,立即组织对叶肖鑫就读博士生期间发表的16篇论文进行全面核查,发现存在自我抄袭、图片重复利用、编造实验结果等问题,随即与相关出版机构多次沟通,提出全部撤稿的要求。通过对叶肖鑫博士学位论文的核查,发现同样存在上述问题。经深研院进一步核查,初步判断叶肖鑫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2017年1月,校学术委员会成立专门工作组进行调查并经学术道德分委员会讨论,认定叶肖鑫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其导师唐国翌对此负有指导管理方面的责任。2017年4月28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决定撤销叶肖鑫博士学位,该处理结果在校内进行了公告。2017年6月,深研院停止了唐国翌教授招收研究生资格,撤销其材料学科负责人和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长职务,目前其已办理退休手续。昨天下午,北青报记者拨通了唐国翌教授的手机,对方听闻记者报出身份后就挂断了电话。清华大学表示:“清华大学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一经查实绝不姑息、严肃处理。我们将深刻汲取此次事件的教训,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严格相关管理措施,营造良好学术风气,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同时,欢迎社会各界继续对我院的学风建设工作予以监督。”去年刚发生一起国内学者被大规模撤稿事件:知名学术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一次性撤销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2012年至2016年发表的来自中国的107篇文章,这些文章被认为涉嫌同行评审造假,大多来自国内高校的附属医院,共计77家单位,其中包括一些名校或附属医院。(记者 雷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是20考研初试开考的时间点了,到时又将有新的一批研一新生进入各大高校的研究生院,开始自己的研究生生活,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和每一位硕士导师息息相关,怎样帮助每一位研一新生能够更好地做好相关的学习安排时,很多硕士导师表示,读研期间必须要做这三件事情,而且是百利无一害。当然,研究生生活的主动权始终把握在每一位研究生的手上,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规划必然要从实际出发,但是硕士导师的这些建议,或许真的是我们必须在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所要完成的,而且这对我们的个人成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1.查漏补缺,这是很多研一新生都会忘记的事情。顺利考上硕士研究生之后,很多的学生都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但却将自己大学四年所没有完成的任务而忘记了,或者说是彻底的丢掉了,这是很多研一新生都会忽略的一点,所以要做到查漏补缺,回顾自己大学四年中本应该完成却没有完成的事情。这其中就包含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各专业资格证书等等,这些是不会因为考研成功就能够完全的抵消掉的了,所以必须在读研期间将自己大学没有完成的事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的完成,不然最终都会成为我们的累赘,影响我们的个人成长。2.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应该是所有研究生都必参加的。很多的研究生对于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是非常不感冒的,局的很枯燥,很乏味,没有趣味性,所有即使有好的机会也不会去把握,可事实上如果你能够参加一次这样的会议或者是论坛,你会有很大的收获,你会结识到很多本研究领域的大咖,以及其他知名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这都是我们之后再学术研究上一个重要人脉资源。记得我读研时曾参加过一次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一次学术论坛,说实话见到了很多以前自己硕导经常提到的大家,并且很荣幸能和他们交谈,更为重要的是在和参加论坛的其他高校的学生交谈中,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得到不足和短板,也为自己之后的规划有了更直接的依据。3.发表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这是研究生的必备项目。但是这里的学术论文是有很多的要求的,不是指发表一些很多硕导都没有听说过的小期刊或者是只要给钱刘能够发表,完全不看文章质量,不看文章重复率和文章创新点的,这样的文章即使发表了或许也仅仅只是能够在评选奖学金的时候起到一定的作用。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可能很难发表SCI或者是CSSCI这样的期刊,但是我们可以降低一个档次找一些比较有知名度的院校学报,这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能够在这些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那么也是很牛叉的一件事情了。或许这些事情很多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已经很早就完成了,或者是还在完成的路上,但是对于每一年的研一新生来说,或许我们还不是很清楚,这些事情可能很一时间做到,但是我相信硕士导师的这些建议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对于所有的研究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不管是之后的就业还是读博。
期刊杂志介绍《中国研究生》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创刊于2002年10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唯一主要服务于研究生群体的综合性平面媒体。《中国研究生》杂志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中国研究生》编辑部编辑出版。杂志创刊于2002年10月,国内刊号:CN 11-4871/C,国际刊号:ISSN 1671-9042,国内外公开发行,初期为双月刊。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2007年1月起,变更为月刊,每月16日出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信息,报道国内外优秀学人的先进事迹,贴近研究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反映研究生的心声,促进研究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健康地成长。办刊定位是:新知识青年的成才杂志,聚焦中国研究生教育,全方位助力研究生成才。杂志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进了腊月就是年,即(yi)将(jing)放寒假的你有木有很期待春节的到来呢,关于春节又有哪些有趣、难忘的记忆和经历,快快投到碗里来~NO.1文字作品征集1返乡篇 踏上返乡过年之路,途中是否遇到过特别的人,又发生了哪些特殊的故事?欢迎分享你的沿途经历,可以是有趣的、感动的、出乎意料的等等,能给人以启迪或感悟。2居家过年篇 逛庙会、守岁······这些传统过年习俗在你的家乡还存在吗?它如何延续至今,或又因何消失不在?欢迎聊聊家乡过年习俗的现状(保留/转变/消失/复苏等等),谈谈对民间习俗现状的个人思考,如保留至今的习俗的意义、习俗发生变化或消失的深层原因等。 长期在外上学的你回家后有哪些体会和感想呢?是否突然察觉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更深了,与父母的矛盾变少了,与伙伴的交往变淡了?欢迎写下你的回家过年记,可以是难忘的、有趣的事,对新年的期待等,也可以分享与父母、朋友的相处变化历程及个人思考、感悟。 居家过年的其他经历、感受。 当然,如果你选择了旅行过节,也欢迎投稿哟~3在校留守篇 新春佳节之际,你是否当过在校过年的“留守儿童”,是否曾在学校孤独地自习直至春节的到来,又或者是在学校度过了简单而难忘的新年并结识了一些新的小伙伴?欢迎分享你的在校过年记,可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有遗憾的,欢迎分享你留校过年的经历和感想。4美食篇 在年夜饭桌上,是否有那样一道堪称“经典”的佳肴使你跺着期待的jio jio想要大快朵颐,是否有一款家乡的美食令远在他乡的你分外想念?回到家中,看到为你烹煮美味的家人,是否有很多话想说?又或者你已成长为年夜饭的主厨?期待你的美食分享,向大家介绍你笔下的“色香味俱全”,以及美味背后的故事,可以是对家人的感谢,也可以是自己的成长等。NO.2摄影作品征集内容1. 寒假返乡途中的随拍,可以是沿途的风景,也可以是对人或物的瞬间记录。2. 家乡春节习俗的活动场面,合家团圆一起过年的画面等。3. 过年期间学校举办活动的场景,和师友、同学一起过年的画面等。4. 家乡美食,年夜饭桌上的佳肴,过年自己做饭的场景等。5. 春节期间各类随手拍。NO.3投递要求1. 所列内容均可投稿不限于2021年,往年春节记忆深刻的相关内容也可投稿。2. 文字作品要求作品应为原创、非虚构,以现代白话文撰写,紧扣主题,有真情实感,有故事有情节,富于启发,能引起共鸣。字数:600-1000字。文章请以Word文档附件形式发送,文章配图请单独发送,勿插入Word文档。3. 图片作品要求主题鲜明,有情境,有细节,构图合理富于美感。图片分辨率600万像素以上,每张图片大小不低于3MB,以jpg格式原图发送,配以50字内简短说明。多张图片压缩打包发送。4. 投稿格式邮件主题及稿件文档(图片)命名格式:“我的春节+文/图+作品名称+单位+作者姓名+手机号码+邮箱”。特别提醒:文档内须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箱、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请勿使用任何形式的超大附件。5.截止日期和邮箱请在2021年1月3日22:00前投稿至投稿邮箱。由于平台规则限制,不允许带有练习书法,请想要投稿的朋友,微信搜【写作投稿副业优选超市】或者《中国研究生》杂志官方媒体账号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