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部主管权威刊物《中国研究生》杂志“阅读人生”主题征稿啦!见一丈人

教育部主管权威刊物《中国研究生》杂志“阅读人生”主题征稿啦!

一、杂志简况《中国研究生》杂志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中国研究生》编辑部编辑出版。杂志创刊于2002年10月,国内刊号:CN 11-4871/C,国际刊号:ISSN 1671-9042,国内外公开发行,初期为双月刊。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2007年1月起,变更为月刊,每月16日出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信息,报道国内外优秀学人的先进事迹,贴近研究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反映研究生的心声,促进研究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健康地成长。办刊定位是:新知识青年的成才杂志,聚焦中国研究生教育,全方位助力研究生成才。杂志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你可能从未发现,阅读是如此有趣与书相遇,打开更充盈的人生。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中国研究生》特别推出“阅读人生”主题征文(含摄影、设计作品)活动,来稿将择优刊发于《中国研究生》杂志2021年4月号,或通过《中国研究生》推送。参考选题1.建党百年经典文献品读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发展历程中,选择一篇(部)自己认真研读过,对自己产生重要启发,对新时代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仍具有启发价值和重要意义的作品,进行解读,阐释其当代价值。2.我的人生启蒙书有没有一部作品,对你的人生观、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产生重要影响,使你的生活状态或模式发生重大改变?欢迎分享。3.我的学术点睛书学术科研路难走,站在巨人肩上易攀登。学习科研中,有没有一部著作或一篇论文,点醒了你的学术之路,助你在科研难题面前有了新的思路或方法,打开了研究新视野、新境界。欢迎结合研读所得进行分享。4.好书共读向研友推荐一部你喜欢的著作,阐述你推荐的缘由。5.“书与人”主题摄影(海报设计)作品能体现“人与书”主题的原创摄影(海报设计)作品。要求高清图。特别提示:竖幅的优秀原创作品,有可能被选为杂志封面哦~创作要求1.真诚、用心、踏实创作。2.所有投稿作品为原创,未在任何公众平台发表(发布)。作品(包括图片)不含任何伪造、抄袭、洗稿及其他侵犯他人财产权、肖像权、知识产权问题,不涉及国家机密及他人商业秘密。3.文字作品忌矫揉造作、浮夸空泛,注重文章有主张、可读性、启发性,观点突出,对研友有参考价值。1000-2000字为宜。4.摄影、设计作品,注意构图、审美,鲜明表达“书与人”的主题。截稿时间2021年3月15日12:00投稿邮箱由于平台规则限制,不允许含有联系方式,请想要投稿的朋友,微信搜【写作投稿便利站】获取。投稿邮件主题、投稿作品文件命名格式统一均为:阅读人生+作品名称+作者+院校+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地址

救世者

论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看到作者,网友大呼失敬了

“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近日一篇发表于2002年5月的论文因“参考文献”的第一句火了众多网友前来围观:是谁这么自信?但当大家看到论文作者钱伟长纷纷直呼“失敬了!”还有一些不明状况的网友好奇钱伟长是谁评论区秒变“大神安利区”↓↓↓高考物理只有5分却成为中国力学大师1912年,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书香门第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钱伟长的国学功底非常扎实18岁那年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一百分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钱伟长一夜之间做出一个决定:弃文从理,科学救国“我听了以后就火了。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我下决心不学历史了,要学造飞机大炮。”钱伟长属于严重的“偏科生”在之前的录取考试中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得了0分决心科学救国后钱伟长除了吃饭睡觉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扑在物理和数学上四年后他成为8名顺利毕业的学生之一并且成绩优异之后,钱伟长到加拿大学习拿到博士学位后又去美国做博士后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正当科研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传来国内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钱伟长毅然选择了回国“国家需要的,我都干”回国一个勇敢而危险的决定他多次提出要回国但冯·卡门始终不点头1946年5月6日34岁的钱伟长只带了简单的行李和几本必要的书籍从洛杉矶乘船回国钱伟长的研究项目五花八门推导过13000个三角级数求和公式还研究过汉字计算机编码他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中国大学里第一个国际理论力学大会力学专业;招收中国解放后的第一批力学研究生;出版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创建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与此同时开创了全国现代数学与力学系列学术会议,开创了理论力学的研究方向和非线性力学的学术方向。为中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人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钱伟长长期从事力学研究,在板壳问题、广义变分原理、环壳解析解和汉字宏观字形编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41年提出“板壳内禀理论”,其中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被称为“钱伟长方程”。1954年提出“圆薄板大挠度理论”,获1956年国家科学奖二等奖。1979年完成的“广义变分原理的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4年设计提出的“钱码”,获得198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1987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银牌奖 。曾被授予波兰科学院院士,加拿大拉尔逊多科大学荣誉教授。1986年被选为加拿大多伦多赖尔逊学院院士。1988年获澳门东亚大学荣誉博士称号。1997年9月23日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应用数学与力学论文集》等共约300余万字;还担任5种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和一些国内学术刊物的顾问。曾创办《应用数学和力学》刊物,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在国内外发行。著有《变分法及有限元》、《广义变分原理》、《穿甲力学》,合著有《弹性力学》 。“我回国以后,干过十几桩事情。有人骂钱伟长是万能科学家,我不理。我觉得国家需要的,我都干。”作为一名教育家,钱伟长提出了一套完整、丰富、系统、科学的中国高等教育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的突出贡献。他提出了“拆除四堵墙”的办学理念 ;坚持“三制”(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 ;提倡和谐教育思想和美育思想 。在1949年至1956年的短短几年间,钱伟长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作为主要执笔者之一参与制定了我国“十二年科技规划” 。1990年后,钱伟长还担任暨南大学的名誉校长和校董会董事长,漳州职业大学、沙洲工学院的名誉校长,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侨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还任美国《应用数学进展》、《国际工程科学月刊》,荷兰《分析和设计工作中的有限元》,英国《薄壁构件》等杂志编委;乌克兰《应用力学》等杂志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副主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编审委员会委员;《辞海》副主编;重庆出版社《现代化探索丛书》主编;科学出版社《应用数学和力学丛书》主编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钱伟长最关心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他为建立上海大学倾尽心血2010年7月30日6时20分钱伟长病逝于上海,享年98岁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这样形容他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剪刀男

墨尔本大学报刊呼吁停招中国学生引发争议,校方急回应:学生刊物不代表学校立场

【环球网报道】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4月1日报道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一份学生报刊近日刊发匿名文章,呼吁该校停止接收中国学生,理由是所谓的“新疆人权”问题。报道称,该文章不仅在国际学生团体中引发了愤怒,也引起了种族歧视的质疑。而校方发言人回应说,刊登该言论的刊物是学生刊物,不代表学校立场。据报道,该文章3月18日刊登于墨尔本大学一份名为《最低限度》(De Minimis)的报刊上。该报刊是该校法学院一份非官方学生报刊,由该校研究生学生会支持。这篇声称,鉴于美国和加拿大已经在涉疆问题上指责中国,墨大“不接受中国学生”也是一种抵制形式。报道称,有两名在墨大法学院就读的中国学生告诉ABC,这篇文章引起了她们的担忧。其中一人表示,她和她的中国同学都被文章震惊到了,并担心起自己的个人安全。一名墨尔本大学的发言人则表示,《最低限度》是“学生刊物”,并不代表大学立场。“墨尔本大学正在并会一直为本地和国际学生提供安全和包容的环境。”这位发言人说。澳大利亚国际学生委员会(CISA)全国主席贝尔·林对此表示,CISA支持澳大利亚大学的“言论自由”,但这篇评论有可能使现有针对华裔和亚裔的种族歧视进一步加深。“在这个国家,不该有学生被边缘化或者被针对。”她说。环球网记者注意到,目前墨尔本大学研究生学生会主席杰里米·怀特已就此事在其官网上进行了公开致歉。致歉声明开头第一句表示,GSA(墨尔本大学研究生学生会)与中国学生群体站在一起。除谴责“任何形式的歧视和煽动对少数族裔的仇恨”之外,杰里米·怀特称,“GSA目前正在根据我们的章程规定,针对该刊物采取适当的措施”。此外,目前就读于墨尔本大学的法学院中国留学生Alex告诉环球网记者,《最低限度》这份学生刊物有自己的网站,用户是用匿名发文,很难查到源头。这篇文章可能是个别学生匿名牢骚,目前已经在校内引来不少批评声音。对于所谓“新疆人权”问题,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此前曾回应,新疆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借涉疆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企图都不会得逞。我们多次说过,涉疆问题根本不是什么人权、民族、宗教问题,而是反暴恐、反分裂问题。中国新疆采取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措施,有效遏制恐怖活动多发频发势头,各族人民的生命安全才有了保障,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才取得更大进步,这是最大程度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的基本人权。

目标战

科研小常识│如何查询SCI期刊号?

本文由掌桥科研整理,平台提供中外文献检索获取服务,拥有1.8亿+篇,月更新百万篇,是科研人员与硕博研究生必备平台之一。掌桥科研最新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下载网站:zhangqiaokeyan.com/公开发表论文需要找一份正规的期刊。那么该如何判断一本期刊是否为正规期刊呢?标准就是看期刊有无期刊号,即使是SCI期刊也不例外。那么,SCI期刊号该如何查询呢?SCI期刊收录范围较广,分国际期刊、国内期刊两种。因此查询SCI期刊号,需要分为SCI国际期刊和SCI国内期刊两种情况。SCI国际期刊一般只有国际期刊号,即 ISSN。SCI国内期刊一般同时有国际期刊号和国内期刊号,即 ISSN+CN。有多种方法可查询SCI期刊号,本文主要介绍三种:(1)web of science可在 web of science网站上查阅SCI收录的期刊。登录 web of science后根据提示,完成需要查询的SCI期刊的检索,即可相关信息介绍,查询到对应的SCI期刊号。(2)中国知网中国知网络数据库规模非常大,收录了大量期刊。登录中国知网,检索要查询的SCI期刊,只要该本SCI期刊收录,就能找到该本期刊的介绍,查看到对应的期刊号。(3)SCI期刊分区名单SCI期刊名单每年更新,每次更新都会公布最新的期刊分区名单。这份名单中,包括每本SCI期刊的简介,当然也可以查看相应的期刊号。SCI期刊是正式出版物,只有一个期刊号与之匹配。通过查阅期刊号,可以了解到SCI期刊的收录网站或文件。不管哪一种,只要检索的途径是正规的,那查询到的SCI期刊号就是正确的。

灯塔情

墨尔本大学报刊呼吁停招中国学生 校方紧急回应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4月1日报道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一份学生报刊近日刊发匿名文章,呼吁该校停止接收中国学生,理由是所谓的“新疆人权”问题。报道称,该文章不仅在国际学生团体中引发了愤怒,也引起了种族歧视的质疑。而校方发言人回应说,刊登该言论的刊物是学生刊物,不代表学校立场。ABC报道截图据报道,该文章3月18日刊登于墨尔本大学一份名为《最低限度》(De Minimis)的报刊上。该报刊是该校法学院一份非官方学生报刊,由该校研究生学生会支持。这篇声称,鉴于美国和加拿大已经在涉疆问题上指责中国,墨大“不接受中国学生”也是一种抵制形式。报道称,有两名在墨大法学院就读的中国学生告诉ABC,这篇文章引起了她们的担忧。其中一人表示,她和她的中国同学都被文章震惊到了,并担心起自己的个人安全。一名墨尔本大学的发言人则表示,《最低限度》是“学生刊物”,并不代表大学立场。“墨尔本大学正在并会一直为本地和国际学生提供安全和包容的环境。”这位发言人说。澳大利亚国际学生委员会(CISA)全国主席贝尔·林对此表示,CISA支持澳大利亚大学的“言论自由”,但这篇评论有可能使现有针对华裔和亚裔的种族歧视进一步加深。“在这个国家,不该有学生被边缘化或者被针对。”她说。环球网记者注意到,目前墨尔本大学研究生学生会主席杰里米·怀特已就此事在其官网上进行了公开致歉。致歉声明开头第一句表示,GSA(墨尔本大学研究生学生会)与中国学生群体站在一起。除谴责“任何形式的歧视和煽动对少数族裔的仇恨”之外,杰里米·怀特称,“GSA目前正在根据我们的章程规定,针对该刊物采取适当的措施”。此外,目前就读于墨尔本大学的法学院中国留学生Alex告诉环球网记者,《最低限度》这份学生刊物有自己的网站,用户是用匿名发文,很难查到源头。这篇文章可能是个别学生匿名牢骚,目前已经在校内引来不少批评声音。对于所谓“新疆人权”问题,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此前曾回应,新疆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借涉疆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企图都不会得逞。我们多次说过,涉疆问题根本不是什么人权、民族、宗教问题,而是反暴恐、反分裂问题。中国新疆采取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措施,有效遏制恐怖活动多发频发势头,各族人民的生命安全才有了保障,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才取得更大进步,这是最大程度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的基本人权。

马龙

打开“城市书卷”共阅“大庆文献”

大庆市图书馆二楼大厅,“地方文献专题展”正在这里展出。“如果没有,我不会跟她建立深厚的文化联系,她不会在我的生活里产生回声……”又到最美人间四月天,又到“4·23”,又到世界读书日。2014年“4·23”之前,大庆市图书馆(新馆)开馆在即,本报曾以《开卷》为题,报道“图书馆开馆,城市开卷!”那一次深入采访,曾有多位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读书人谈到“心目中的图书馆的样子”。以下,是当年部分采访实录——被访者一:感观是外在的,实质与内心相连。它是接纳我心灵的一处所在,是我工作之余、享受生活的栖身之处。在独处时,我背着双肩包去寻她,在那里呆一上午。被访者二:我希望是私人书房式的图书馆。在周末,我想换换脑筋时,就去那里呆上一天,休闲小憩。轻松舒缓地交流,自在随意地阅读,身旁有人,是那些书友,就像偶遇的老朋友……我要的是这种感觉。被访者三:馆内的装饰应该是经过设计的,有大庆建市以来,几代读者正在阅读的老照片……我在读书的间隙,端起一杯茶,抬起头,看见他们。(以上三位是记者随机采访的书友)“它有这城市里已故名人的笔记、日记、私人信件么?比如包世忠的?有反映大庆历史全面细微的文献史料吗?如果没有,我不会跟它建立深厚的文化联系,它不会在我的生活里产生回声……”宫柯说。“图书馆,它应该有自己的坚守吧,它不浮躁,它很冷静。馆内每天替城市市民选购书的人,应该是训练有素的人,应该是心很沉静的人,应该是那种不慌不忙的人。她知道这是一个神圣的使命……图书馆,真的是悄无声息地在向人宣告这座城市的品格是什么,这座城市的味道是什么,它的使命是滋养一个城市的文明。”那子纯说。(以上两位是我市作家)一位东北石油大学的研究生正在地方文献馆查阅文献资料。1991年3月10日,成立地方文献室;2014年4月23日,正式成立地方文献馆闭馆的音乐,已经在书香间萦绕,大庆市图书馆二楼大厅内的学子们,一个一个站起身来,收拾书本,悄无声息,渐次离开。有两个青年走到“地方文献专题展”前观看,流连止步,神情专注。4月6日傍晚时分,记者在大庆市图书馆采访。二楼大厅,“地方文献专题展”正在展出。红色展板上写有展览前言:“一百年沧桑巨变,一百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大庆人追随党的脚步,乘风破浪,奋勇前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共同回顾大庆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特举办此展览。本次展览共展出重要地方文史资料317册,包括‘创业足迹’、‘城市脚步’、‘精神永续’、‘鉴往知来’四个主题。这些文献见证了大庆作为共和国长子,怎样从荒原到矿区、从矿区到城市、从资源型城市到现代化都市的成长与蜕变,也见证了新中国从羸弱到强大的光辉历程。”“地方文献有狭义地方文献和广义地方文献之称。二楼正在展出的‘地方文献专题展’属于狭义地方文献。狭义地方文献,指在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一切具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载体的文献,不区分出版形式、出版地、文种和载体形态等,内容上以是否记载地方情况、是否具有地方特点为衡量地方文献的唯一标准。”大庆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负责人张兆宇说。“地方文献”的概念最早由我国图书馆界地方文献事业奠基人杜定友先生提出。他指出地方文献是“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他对地方文献的概念是广义的理解,即“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三部分。地方文献馆位于大庆市图书馆五层。从概念上说,这里属于广义文献馆。管内寂静无声,一位穿着红色志愿者马甲的大姐,正在给图书上架。2014年她于油田企业退休后,就来文献馆做志愿者。采访时,她不说自己姓名,继续往架上摆放文献书籍。“这是一座文化特别厚的城市!”她笑着说。一位男士正在查阅文献资料,近段时日,他几乎每天都来。他于市二医院退休,目前正在撰写一部作品。“(图书)馆内每天替城市市民选购书的人,应该是训练有素的人,应该是心很沉静的人,应该是那种不慌不忙的人……”如作家那子纯说,文献馆负责人张兆宇50多岁,沉静,朴素,认真。她熟知每一本馆藏文献。她介绍——1991年3月10日,大庆市图书馆以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局名义,予大庆地区各企事业二级单位下发《关于征集地方文献的通知》,与此同时成立了地方文献室,抽专人负责搜集管理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室成立之初隶属于读者阅览部。2014年4月23日正式成立地方文献馆,地方文献馆是大庆市图书馆特色文献馆。回声:共阅城市“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地方文献是记录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等的“百科全书”,对于保存地方史料、提供乡土教材、凝聚地方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方文献馆,承担着大庆市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工作,是黑龙江省首家独立成馆的地方文献特色馆,地方文献收藏数量及征集、管理和利用在全省排在前列。占地面积202平方米。采用开架式阅览,阅览座位12个。为广大读者查阅相关资料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张兆宇介绍:大庆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馆文献资源主要包括书、刊、报三大类:纸质图书5315种,10632册;刊物105种,6044册(包括正式出版和内部出版);报纸46种,合订本513册(包括正式出版和内部出版)。此外还有电子文献57种,226件。图片资源37种,177张等其它形式的地方文献资源(数据截止2021年3月底)。现在黑龙江省地方文献平台整合下,对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建立了“馆藏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编制了地方文献索引数据库,实现了全省地方文献资源共享。为迎接世界读书日,大庆日报大庆书友会将与大庆市图书馆及各区县图书馆,共邀各界专家学者,解读城市文献,阅读城市历史,链接城市记忆。我们采取的方式:邀请一位专家,臻选一本(一部)经典文献,进行解读,同时与广大市民共读;一本一本解读,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深阅!我们阅读的将是什么呢?关于地方文献,从内容上讲,凡是记录和反映本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教育、体育、卫生、军事、人物、艺术、语言文字、民族宗教、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物产资源、水文气象、农林牧副等方面的文献。从形式上划分:按载体形式,图书、报纸、期刊、文件、信函、会议记录、通讯录、纪念册、地契、手稿、日记、笔记、门票、商标、抄本、手稿、碑帖、传单、舆图、照片、档案、谱牒、拓片、碑刻、乐谱、地图、音频、视频、光盘、缩微胶片等。按发行方式:公开出版物非公开出版物,即本地正式出版和内部出版的内容涉及本地并以连续形式出版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地方报纸和期刊。按年代特征,包括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建国后文献。……这里,有你我共同的精神家园,有你我共生的城市文脉,有大庆人共同的血脉亲情。如作家宫柯所言:“它有这城市里已故名人的笔记、日记、私人信件么?有反映大庆历史全面细微的文献史料吗?如果没有,我不会跟它建立深厚的文化联系,它不会在我的生活里产生回声……”此次采访后,可以知晓,会产生“回声”的!接下来的时光里,让我们打开“城市书卷”,共阅“大庆文献”!此活动由中共大庆市委宣传部、大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大庆日报、大庆市图书馆及各区县图书馆文献馆承办。【来源:大庆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摩羯座

媒体刊文:摒弃“期刊崇拜”,让教师评价回归“本真”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高校教师队伍的数量增加、素质不断提升、结构得到优化,通过人才保障的方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大发展与大变革的同时,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在新时期也同样面临着大学组织环境变化、人才竞争激烈、体制与学术制度变革等方面的挑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需要我们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抓住改革推进的关键性要素,对改革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进行理性判断与充分预估。直面“堵点”,久久为功,筑牢师德高地师德师风是评价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标准,决定了高校教师对教育实践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近年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得到了推进与落实。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可回避的制约因素。高校虽能够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首要标准,但无论是在优选评价还是履约评价过程中,师德师风主要还是以底线为主导,缺乏分类分级评价标准,对师德履行的引导性与激励性仍不足。在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要以整体、系统思维进行推进,将其置于历史性发展进程之中。师德困境不能单独以规制和道德惩戒来解决,要将传统与现实、规则与境界相结合,一方面要厚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良知良能”“见贤思齐”等德性精神,另一方面,高校师德建设要积极引导教师在道德观念、情操与品质方面的自觉构建,推动外在道德规范向内在信仰的转化,使教师葆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在高校具体考评中也要对师德评价机制进行进一步细化、差异化与水平化,对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杰出的能够得到真正认可与激励,同时发挥政策与舆论的积极导向效应。解决“难点”,持续发力,激发专业活力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是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核心。在高校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业务能力与育人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新时期的一系列改革的推动,我国高校教师在专业水平以及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由于高校教师在早期的专业化训练时期较为倾向于学者而非教学者,加之高校的薪酬、晋升等政策倾向,教师以科研为本的行动偏好尤为明显,尤其在部分高校非升即走的制度压力下,科研与教学之间形成了一种零和游戏的状态。部分教师在教育理念及方法提升方面积极性不高,立德树人的能力与水平亟须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受到现有高校招聘中“学者是良师”的价值预设影响,在招聘考核中较为重视学位与科研成果,对本身在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较为缺乏的新教师来说未来教学困难重重。对于高校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问题的审视,需要理性平和的心态,要通过制度来构建“教”与“研”的相容机制。对青年教师在注重其学术发展的同时也要对教学进行强化训练,初期适当减轻教学工作量,开设少而精的课程,建立教师与学者的双重认同。要在专业素质结构方面下大功夫,在研究生教育中融入教育类课程内容,在职业初期强化教育实践训练,缩短教师专业成长周期。在高校教师发展支持方面,要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实、建强,通过教学共同体组建、多样化课堂教学活动等多种形式,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发挥领头羊作用。抓住“痛点”,标本兼治,回归评价本真高校教师评价对于学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成效也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评价推动高校教师发展已成为提升大学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手段。评价已从简单的管理工具逐渐上升为一种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高校教师的学术方式、生存与发展。项目与论文的多寡与层级成为考核及职称晋升的重要标准,呈现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样态。现今高校教师评价的合法性基础,主要由可量化、可观测及主观判断中的指标化与要素化构成。这种客观的学术评价从原有的计数方式日益转向了引用频次,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区及排名,进而形成精致化的计数模型。从本质看,评价是否客观,除了量化模型构建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学术研究深层次的学术品质。如果忽视学术品质,就会使学术人员“依标而术”,甚至“投机取巧”,其直接后果不仅体现在周期长、风险高、创新性研究会日益减少,同时也容易使技术理性冲淡大学对真理的追求与坚守。当前我国教育评价领域进行了深入改革,新的部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未来的改革要基于学术研究价值本身,始终恪守求善求真的内在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摒弃“期刊崇拜”,破除学术成果的物化导向,使高校教师能够持之以恒、平心静气地做好学术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者:张媛媛、于洪波,分别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教授)光明日报

纷乎宛乎

媒体刊文:申请硕士学位不用发论文,不会降低研究生培养水平

据媒体报道,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20至2021学年度第9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该规定确认,发表学术论文不再是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硕士学位的前置条件。清华大学的规定,无疑是根据本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作出的决定,但对其他大学以及整个硕士研究生相关状况的判断也不无启发。稍早几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7所大学已经取消了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或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性指标,率先打破了这个已不合时宜的规定。在普通高等教育愈益普及化的当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越来越具有学科专业高级训练的性质。在恢复高考的头一二十年里,高层次高等级人才稀缺的现实,抬升了人们对硕士研究生的期望。在那个时期,每个大学都把相当一部分甚至是最主要的资源用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并且,许多硕士研究生也确实不负众望,在“小材大用”的岗位上挑起了大梁,有的甚至成为一代栋梁。适应当时的学术界整体水平和情势,与教育资源分配及其所应产生的效果相当,规定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或毕业的前置条件为发表论文,虽是一个不低的学术要求,似也不太为过。当然,这个规定在目前看来已经过时无疑。最主要的在于,这种规定,既与当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及其所占用的高等教育资源占比的现状不匹配、不适应,也与硕士研究生本人所处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现实相脱离。以中国学术界的整体水平而言,硕士研究生所具有的普遍水平,已经不宜再占用仍属稀缺的学术刊物等资源。确立这样的衡量标准,并非降低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平,而恰是适应学术标准提升以及学术资源稀缺现状的结果。更加现实的情况是,在非发表论文不能申请硕士学位或不能毕业的前置条件下,许多研究生不得不“剑走偏锋”,东拼西凑论文,继而再托关系找门路,甚至为发表文章贿赂那些控制学术资源的人,由此不仅败坏了学术环境,也迈错了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对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或毕业所规定的发表论文的前置条件导致的种种不正常现象,许多人心知肚明。显然,废除这种以及其他不合时宜的规定,仅有7所大学还不够,加上清华大学也不够。废除硕士研究生非发表论文不能申请硕士学位或不能毕业的前置条件,不会降低研究生的培养水平,也不会改变研究生的既定培养目标。这就像破除“唯论文”,实际上反而有助于提高论文水平。【来源:光明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概念

一周两篇Nature!95后中国博士曹原创造历史,他说:学成立刻回国

传说中上帝创造世界花了一周时间,现实当中的我们7天时间能够做点什么呢?特别是那些已经成功上岸的研究生,如果让你7天时间写出一篇论文的话,你是否能够拿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你听说过中国95后博士曹原的名字吗?最近他用7天时间创造了一项新的历史,上一周他刚刚发表了一篇新的《Nature》,可是一周之后人们又发现,这位超级学神又有新的论文发表了!我就问你这是不是一个惊喜?这是不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例外?要知道这已经是曹原的《Nature》7连杀!连续发表重量级论文的他,早在2018年就被自然杂志评为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这是何等的荣耀?三年前曹原关于石墨烯领域的研究成果,令整个国际科学界沸腾不已,他的论文将石墨烯的科学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那一年Nature杂志的封面用的就是曹原的照片,他成为了登上这个杂志封面最年轻的中国科学家。中学时的曹原:左一懂行情的人都知道Nature杂志,是现如今世界最权威的四大科学杂志之一,大多数科研人员终其一生,都无法在这个杂志上面刊登任何文字。登上《Nature》、《Science》、《Cell》绝对是很多人毕生的梦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曹原的科研能力究竟强悍到了什么程度!一直以来石墨烯都是非常尖端的科研产物,曹原通过不断地探索发现:将石墨烯平行放置两层中间形成特殊的角度时,居然能够产生特别神奇的超导现象,直到如今还有很多石墨烯领域的研究者,不断地引用曹原的这个科研理论。很多人可能对此表示不理解,这个发现对于我们的生活究竟有多大意义?可以这么说:无论是通讯信息还是工业加工,甚至是生物医学领域,关于石墨烯的这项新研究,都可以快速应用。还有我们最关注的航空航天领域,目前处于急速发展的磁悬浮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都依赖石墨烯的科研进展。在这项研究成果被发现之前,我们想要维持稳定的超导现象,就需要超低温环境,液态氮是唯一能保持超低温环境的重要条件,可是这个材料的造价太过昂贵。有了曹原的这个重要发现,百年来困扰着人类的难题得以被完美解决。曹原从小就是与众不同的孩子,11岁的他仅用了三年时间,便将小学中学高中的课程全部学完,以669分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所有老师给他的评语都是:不但聪明而且动手能力超强,在学习上永远是最主动的那一个!虽然他是人人口中称赞的天才,却从来没有因此而居功自傲过,导师面前他永远都是最虚心的那一个,由此可见天赋和努力同样重要。现在的他才25岁就已经名动全世界,虽然经常会获得各种各样的科学奖项,可是曹原却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的心里搞科研需要的是永远向前看,如果只知道活在过去的功劳薄上的话,早晚会被周围的人和科学所淘汰。最重要的是:曹原有一颗坚定而赤诚的爱国之心,以他现在所取得的成就,想要获得美国绿卡轻而易举,他却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曹原曾对媒体表示:只要自己在麻省理工学成后,便会立刻启程回国,为祖国效力!一个人最重要的品格便是爱国,这才是我们应该竞相追逐的明星!一周两篇《Nature》,这样的曹原真帅!可以预见,未来的世界物理史上必将留有曹原的一席之地!衷心祝愿曹原取得更高的成就!

到不了

光明日报:申请硕士学位不用发论文,不会降低研究生培养水平

据媒体报道,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20至2021学年度第9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该规定确认,发表学术论文不再是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硕士学位的前置条件。清华大学的规定,无疑是根据本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作出的决定,但对其他大学以及整个硕士研究生相关状况的判断也不无启发。稍早几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7所大学已经取消了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或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性指标,率先打破了这个已不合时宜的规定。在普通高等教育愈益普及化的当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越来越具有学科专业高级训练的性质。在恢复高考的头一二十年里,高层次高等级人才稀缺的现实,抬升了人们对硕士研究生的期望。在那个时期,每个大学都把相当一部分甚至是最主要的资源用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并且,许多硕士研究生也确实不负众望,在“小材大用”的岗位上挑起了大梁,有的甚至成为一代栋梁。适应当时的学术界整体水平和情势,与教育资源分配及其所应产生的效果相当,规定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或毕业的前置条件为发表论文,虽是一个不低的学术要求,似也不太为过。当然,这个规定在目前看来已经过时无疑。最主要的在于,这种规定,既与当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及其所占用的高等教育资源占比的现状不匹配、不适应,也与硕士研究生本人所处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现实相脱离。以中国学术界的整体水平而言,硕士研究生所具有的普遍水平,已经不宜再占用仍属稀缺的学术刊物等资源。确立这样的衡量标准,并非降低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平,而恰是适应学术标准提升以及学术资源稀缺现状的结果。更加现实的情况是,在非发表论文不能申请硕士学位或不能毕业的前置条件下,许多研究生不得不“剑走偏锋”,东拼西凑论文,继而再托关系找门路,甚至为发表文章贿赂那些控制学术资源的人,由此不仅败坏了学术环境,也迈错了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对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或毕业所规定的发表论文的前置条件导致的种种不正常现象,许多人心知肚明。显然,废除这种以及其他不合时宜的规定,仅有7所大学还不够,加上清华大学也不够。废除硕士研究生非发表论文不能申请硕士学位或不能毕业的前置条件,不会降低研究生的培养水平,也不会改变研究生的既定培养目标。这就像破除“唯论文”,实际上反而有助于提高论文水平。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