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部主管权威刊物《中国研究生》杂志“阅读人生”主题征稿啦!人义

教育部主管权威刊物《中国研究生》杂志“阅读人生”主题征稿啦!

一、杂志简况《中国研究生》杂志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中国研究生》编辑部编辑出版。杂志创刊于2002年10月,国内刊号:CN 11-4871/C,国际刊号:ISSN 1671-9042,国内外公开发行,初期为双月刊。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2007年1月起,变更为月刊,每月16日出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信息,报道国内外优秀学人的先进事迹,贴近研究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反映研究生的心声,促进研究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健康地成长。办刊定位是:新知识青年的成才杂志,聚焦中国研究生教育,全方位助力研究生成才。杂志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你可能从未发现,阅读是如此有趣与书相遇,打开更充盈的人生。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中国研究生》特别推出“阅读人生”主题征文(含摄影、设计作品)活动,来稿将择优刊发于《中国研究生》杂志2021年4月号,或通过《中国研究生》推送。参考选题1.建党百年经典文献品读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发展历程中,选择一篇(部)自己认真研读过,对自己产生重要启发,对新时代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仍具有启发价值和重要意义的作品,进行解读,阐释其当代价值。2.我的人生启蒙书有没有一部作品,对你的人生观、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产生重要影响,使你的生活状态或模式发生重大改变?欢迎分享。3.我的学术点睛书学术科研路难走,站在巨人肩上易攀登。学习科研中,有没有一部著作或一篇论文,点醒了你的学术之路,助你在科研难题面前有了新的思路或方法,打开了研究新视野、新境界。欢迎结合研读所得进行分享。4.好书共读向研友推荐一部你喜欢的著作,阐述你推荐的缘由。5.“书与人”主题摄影(海报设计)作品能体现“人与书”主题的原创摄影(海报设计)作品。要求高清图。特别提示:竖幅的优秀原创作品,有可能被选为杂志封面哦~创作要求1.真诚、用心、踏实创作。2.所有投稿作品为原创,未在任何公众平台发表(发布)。作品(包括图片)不含任何伪造、抄袭、洗稿及其他侵犯他人财产权、肖像权、知识产权问题,不涉及国家机密及他人商业秘密。3.文字作品忌矫揉造作、浮夸空泛,注重文章有主张、可读性、启发性,观点突出,对研友有参考价值。1000-2000字为宜。4.摄影、设计作品,注意构图、审美,鲜明表达“书与人”的主题。截稿时间2021年3月15日12:00投稿邮箱由于平台规则限制,不允许含有联系方式,请想要投稿的朋友,微信搜【写作投稿便利站】获取。投稿邮件主题、投稿作品文件命名格式统一均为:阅读人生+作品名称+作者+院校+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地址

六合之外

《中国研究生》杂志(教育部主管)“春节”主题征稿

期刊杂志介绍《中国研究生》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创刊于2002年10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唯一主要服务于研究生群体的综合性平面媒体。《中国研究生》杂志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中国研究生》编辑部编辑出版。杂志创刊于2002年10月,国内刊号:CN 11-4871/C,国际刊号:ISSN 1671-9042,国内外公开发行,初期为双月刊。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2007年1月起,变更为月刊,每月16日出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信息,报道国内外优秀学人的先进事迹,贴近研究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反映研究生的心声,促进研究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健康地成长。办刊定位是:新知识青年的成才杂志,聚焦中国研究生教育,全方位助力研究生成才。杂志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进了腊月就是年,即(yi)将(jing)放寒假的你有木有很期待春节的到来呢,关于春节又有哪些有趣、难忘的记忆和经历,快快投到碗里来~NO.1文字作品征集1返乡篇 踏上返乡过年之路,途中是否遇到过特别的人,又发生了哪些特殊的故事?欢迎分享你的沿途经历,可以是有趣的、感动的、出乎意料的等等,能给人以启迪或感悟。2居家过年篇 逛庙会、守岁······这些传统过年习俗在你的家乡还存在吗?它如何延续至今,或又因何消失不在?欢迎聊聊家乡过年习俗的现状(保留/转变/消失/复苏等等),谈谈对民间习俗现状的个人思考,如保留至今的习俗的意义、习俗发生变化或消失的深层原因等。 长期在外上学的你回家后有哪些体会和感想呢?是否突然察觉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更深了,与父母的矛盾变少了,与伙伴的交往变淡了?欢迎写下你的回家过年记,可以是难忘的、有趣的事,对新年的期待等,也可以分享与父母、朋友的相处变化历程及个人思考、感悟。 居家过年的其他经历、感受。 当然,如果你选择了旅行过节,也欢迎投稿哟~3在校留守篇 新春佳节之际,你是否当过在校过年的“留守儿童”,是否曾在学校孤独地自习直至春节的到来,又或者是在学校度过了简单而难忘的新年并结识了一些新的小伙伴?欢迎分享你的在校过年记,可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有遗憾的,欢迎分享你留校过年的经历和感想。4美食篇 在年夜饭桌上,是否有那样一道堪称“经典”的佳肴使你跺着期待的jio jio想要大快朵颐,是否有一款家乡的美食令远在他乡的你分外想念?回到家中,看到为你烹煮美味的家人,是否有很多话想说?又或者你已成长为年夜饭的主厨?期待你的美食分享,向大家介绍你笔下的“色香味俱全”,以及美味背后的故事,可以是对家人的感谢,也可以是自己的成长等。NO.2摄影作品征集内容1. 寒假返乡途中的随拍,可以是沿途的风景,也可以是对人或物的瞬间记录。2. 家乡春节习俗的活动场面,合家团圆一起过年的画面等。3. 过年期间学校举办活动的场景,和师友、同学一起过年的画面等。4. 家乡美食,年夜饭桌上的佳肴,过年自己做饭的场景等。5. 春节期间各类随手拍。NO.3投递要求1. 所列内容均可投稿不限于2021年,往年春节记忆深刻的相关内容也可投稿。2. 文字作品要求作品应为原创、非虚构,以现代白话文撰写,紧扣主题,有真情实感,有故事有情节,富于启发,能引起共鸣。字数:600-1000字。文章请以Word文档附件形式发送,文章配图请单独发送,勿插入Word文档。3. 图片作品要求主题鲜明,有情境,有细节,构图合理富于美感。图片分辨率600万像素以上,每张图片大小不低于3MB,以jpg格式原图发送,配以50字内简短说明。多张图片压缩打包发送。4. 投稿格式邮件主题及稿件文档(图片)命名格式:“我的春节+文/图+作品名称+单位+作者姓名+手机号码+邮箱”。特别提醒:文档内须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箱、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请勿使用任何形式的超大附件。5.截止日期和邮箱请在2021年1月3日22:00前投稿至投稿邮箱。由于平台规则限制,不允许带有练习书法,请想要投稿的朋友,微信搜【写作投稿副业优选超市】或者《中国研究生》杂志官方媒体账号获取。

负面

《中国研究生》主题征稿

01暑期社会实践暑期是研究生沉潜自我、了解国情,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段。这个暑期你是如何度过的,参加了哪些实践活动(如调研、科研、志愿服务、防疫、扶贫、乡村振兴等)?通过什么方式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展担当?2020年第9期《中国研究生》“校园采风”栏目聚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邀请广大研究生以摄影作品的形式反映充实而有意义的暑期生活,展现当代研究生的使命担当和青春风采。要求:1.作品应构图合理,富有美感,有专业水准,突出具体场景和细节、情节,体现故事性和场景感,忌摆拍式合影。2.作品应为原创,未公开发表,分辨率600万像素以上,每张图片3MB以上,以摄影作者+单位/院校+手机号码命名。3.图片可为单图,也可为组图,以jpg格式原图发送,多张图片压缩打包发送,随图须配以12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4.截稿时间:2020年9月5日17:005.投稿邮箱:zgyjs@vip.163.com6.邮件主题:校园采风+联系人+单位/院校+手机号码02青春诗会秋高气爽新学期,校园里迎来青春的脸庞,洋溢着春天般的活力。“青春诗会”诚挚邀请你,与我们相约金秋十月,一起放歌未来。要求:1. 现代汉语原创诗歌,赞美青春,畅想人生,自由抒怀,积极向上。2. 语言凝练优美,感情丰满真挚,意蕴深长。3. 作品有诗意,富有文学美感。不是大白话长短句,也不是口号式语句的堆砌。4. 篇幅不宜过长。5. 邮件主题及诗歌文档名称格式:青春诗会+诗歌题目+作者+院校/单位+手机号码,并在诗歌文档内注明姓名、单位、邮箱、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忌使用超大附件。6. 请于9月15日10:00前将稿件发送至zgyjs2002@88.com03决战脱贫攻坚为更好地展现研究生师生在脱贫攻坚奔小康行动中的责任担当和奉献付出,《中国研究生》第10期特设专题,以图片的形式集中展示研究生师生在脱贫一线攻坚、返乡扎根基层实干、利用所学进行产业帮扶助推乡村振兴的故事。 内容:展示学校、研究生师生在教育、医疗、科技、文化、农林牧渔等方面支援帮扶,带动引导贫困地区脱贫,以及在疫情期间克服困难、抗疫不忘脱贫、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如支教、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培训指导、产业引进、消费扶贫、实地调研等。要求:1. 主题鲜明,图片要有故事性,有细节,有情节。2. 构图合理优美,有冲击力,情境感,忌合影、纪念照等。3. 每张图片配以120字内文字说明。4. 作品应为原创,每张图片分辨率不低于600万像素,文件大小不低于3M,以jpg格式原图发送。多张图片压缩打包发送。5. 邮件主题及文件名称格式:决战脱贫攻坚+作者+院校/单位+手机号码,并在图片文字说明文档内注明图片摄影作者姓名、单位、邮箱、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忌使用超大附件。6. 请于9月15日10:00前将稿件发送至zgyjs2002@88.com往期精选研语新知 | 送给新晋研究生的 “就业规划”青听有你 | 毕业一年记2020届村口四枝花毕业求职图鉴新刊 |《中国研究生》2020年新生专刊重磅来袭!征稿|读研偶记:“在家读研”的日子Sep.1编辑:马亚男责编:雅琨原来你也“ 在看”! 【来源:教育部学位中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鬼天师

媒体:论“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上核心期刊,乃学术之耻

无数研究生求上不得的核心期刊,竟用了30多个版面来发一篇马屁文章,实在让人失望至极。▲文章部分截图。一夜之间,一篇2013年发表在学术期刊《冰川冻土》上的论文风靡网络。这篇文章名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洋洋洒洒数万字,占据了期刊的30多页。互联网不会埋没“天才”,这篇文章隐匿7年后,被人挖掘出来,横空出世、一鸣惊人,被誉为2020年第一篇神论文。看这标题,你可能会想,这题目挺正经的啊。要说是“神论文”,无非就是复制粘贴、抄抄写写;不然就是水平太差、贻笑大方。Too young too naive,这篇文章重新定义了“奇葩论文”,其宗旨立意、谋篇布局、一字一句,无不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您先看看导语部分——“如何建立理想的生态经济集成框架,首先需要理解形而上之理,这就需要我们有创新的思维方式”“这里首先探讨了美和道的问题,然后以导师和师娘的事例为例,阐述了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带普适性的人的发展之路。”是的,这篇试图建立“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文章,其理论和实践基础完全来自于对“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感悟和体认。它的创新性,体现在冲破了世人对学术期刊的固有偏见,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即在“拍导师马屁”过程中,生发出一种学术理论。文章尤其真诚而深入地研究了“导师的崇高感”,特此摘抄一段,以飨读者:“导师提倡十年铸一剑,他的见识像天路一样高原而深邃,只冷却路基一招就轻松破解了冻土的难题;导师提倡江海纳百川,他的胸怀就像大海一样宽广而平静,让全国研究水土的英豪汇聚到黑河谷底。导师倡行长空挥彩笔,他的精神就像时空一样玄妙而永恒,将我们带上了这人生真正的舞台,望着以大为重要特征的导师,宛如一座连绵的青山,在我面前巍巍耸立直入云霄,导师凭高俯视世界,静观世间一切事物的形象,表现出一种高贵的单纯、肃穆的伟大,如果这都不心生崇高感,那就只能归入麻木,缺乏五行的行列。”看到这段,别说是朝夕相处的师生,连我这个局外人,都不免心生憧憬。这哪里是导师,分明是天师下凡、普渡众生。这溜须拍马的深度和高度,和珅看了恐怕都要自愧不如。而在“师娘的优美感”部分中,则又是另一番风景。“师娘美,其风姿绰约,雅致宜人,当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宛如丁香花开随风飘,优美感四溢,师娘现在尽管年龄已大,但风韵依然高绝,形象更显雍容华贵。”具体美在哪呢?论文作者略举二三事,点明了师娘“优美感”的标准。第一,“女子无才便是德”。论文称,中国人讲平安是福,讲安居乐业,要达到这两点,首先就是一个安字,安就是女的在房子里面安分守己,如果女人不安分守己,很容易造成牝鸡司晨的结果。第二,“给导师做饭是一种义务”。为了证明这点,论文作者还不惜搬出了康德老人家,指出“一种出于义务的行动”应该完全排除爱好的影响,义务就是必须做一个尊重规律的活动。这种客观规律,就是师娘和导师的合理分工。看来作者不仅是“马屁高手”,还是“女德卫士”,甚至流露出了一丝PUA的影子。只是这从封建故纸堆里捡起来的“残旧三观”放到网上,恐怕又要引来女权主义者的狂轰乱炸,难怪段子里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除非有的雪,确实该崩。”在文章最后,这位作者恐怕觉得这三五万字还不足以表达自己对导师、师娘的高山仰止之情,又用自己的“有限才华”为导师、师娘作了长诗一首,摘抄一两句,再飨读者——“绿水伴青山,好事常成双,佳庆双喜日,桃李开心时,先赠诗一首,供导师下酒,再拿云一片,师娘当围裙。”相信大多数人和我感觉差不多,看到这些文字基本上都是汗毛竖立、鸡皮疙瘩掉一地的状态。不过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个世界本参差多态,有人愚笨,有人机巧;有人刚正不阿,也有人卑躬屈膝,出现这样一篇马屁文章,本不足为奇。更何况,或许这真的是作者本人发自肺腑的“心里话”。但这篇“雄文”出现在一个正规的学术期刊之内,这一期刊还属于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令无数研究生求上不得的核心期刊,竟用了30多个版面来发一篇马屁文章,实在让人失望。更令人生疑的是,作者单位就是该期刊的主管单位,而文章的男主角——那个令人高山仰止的导师就是这本期刊的主编。这是怎样一种架构呢?自己学生写了一篇吹捧自己的马屁文,刊发在自己主管的杂志上——也不知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还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如今,这样一篇文章在知网上被查阅、被“引用”、被网友群嘲,不啻为学术之耻,相关方面显然不能埋起头来做鸵鸟,而应该启动调查,对文章的审核、刊发过程进行回溯。翟天临事件之后,教育部屡次强调对学术不端“零容忍”,如果说抄袭是最表层的“不端”,那么这种披着学术外套、占用学术资源搞导师崇拜的现象,恐怕是更深层次的“不端”。倘若这样一篇极尽谄媚地描述“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文章,能够继续作为核心期刊标准而存在,那么对那些为了发表论文而焦虑、脱发的研究生来说,简直是个黑色幽默。□思凝(媒体人)编辑 孟然 校对 李世辉

夫精粗者

重磅:中国学者被撤稿Science论文被编辑部发函关切

今天,Science的一则“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震动中国学术圈。学术不端的危害第一个罪状是“谋财害命”。因为一旦造假会造成学术资源的浪费,并且使得同行浪费很多时间去验证造假的结果,最后是不能得到验证。鲁迅先生说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所以造假就是谋财害命。第二种罪状是“逆向淘汰”。造假出一个成果,比老老实实做出一个成果更容易一些。如果造假的结果发在一些影响比较大的期刊上面,势必造成一些老老实实做学问的这些人得不到晋升得不到重视,一些伪劣科学家会越来越有发言权,拿到越来越多的经费。第三个罪状是“祸害学生” 。老师造假瞒不过学生,所以学生对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放在眼里,如果学生看到老师造假混得不错,有一批学生也会跟着去做,实际上对下一代是一个非常大的祸害。第四个罪状是“亡科学”。如果我们国家对科学的公信力越来越下降,那么对我们整个科研成果,对于我们整个科学队伍的公信力都是不利的。我们的科研要变成生产力,我们的企业家应用我们自己开发的科研成果将会越来越困难。最后一个是“亡天下”。亡天下就是说,如果我们连做人的底线、做人基本的道德都沦丧了,那是亡天下。构建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如果学术不端盛行的话,对整个社会的风气、道德和公信力的破坏,都是极为严重的。中国遏制学术不端:零容忍中国要实现“世界级大学、世界级学科”的雄心,就必须遏制不端行为,培育诚信。现在预测所有的改革都会带来的变化还为时过早,但是政府已经表明了采取行动的决心。近日, 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压实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承担单位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主体责任的通知》指出,从事科研活动的各类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是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履职尽责,当好“第一责任人”。7月31日,科技部印发《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科研人员反映强烈的科技活动违规行为。对于科学技术人员来说,12种行为被列入违规范畴。比如,在科学技术活动的申报、评审、实施、验收、监督检查和评估评价等活动中提供虚假材料,实施“打招呼”“走关系”等请托行为;故意夸大研究基础、学术价值或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社会经济效益,隐瞒技术风险,造成负面影响或财政资金损失;抄袭、剽窃、侵占、篡改他人科学技术成果,编造科学技术成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违反科技伦理规范等。

过去篇

研究生论文投稿的几点建议

今年的全国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结束了,在不久的将来,一批新同学将要走进科学研究的大门,走上科研道路。在科研道路上,成果的总结和展现很多时候是依靠论文发表来实现的,那么,应该如何选择期刊,有效的投稿呢?过来人想和同学们分享以下几点:1. 不同的期刊对于文章的要求标准不一。期刊在文章研究方向、研究侧重、数据要求、写作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更重视数据的分析,有的偏好结果的应用,因此在选择期刊投稿时,要先分析自己的文章更适合哪个期刊,再有的放矢;期刊的级别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SCI、EI收录的期刊要求必然很高,国内核心期刊的水平和要求往往也不低,一般的国家级、省部级的期刊要求不一,但都有各自的取用标准,投稿时应该做好预估,不要盲目投稿,尽量避免重投浪费时间。2. 期刊发表的费用不一。有的期刊有审稿费、版面费的要求;有的期刊没有任何费用要求,且发表之后有一定的稿酬。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投稿时做好功课,量力而行,并和导师做好沟通。一般来说,核心期刊及以上级别的杂志发表都是需要支付版面费的,要提前和导师沟通好。3. 发表周期不一。不同期刊因投稿量不同、审稿过程不同、录取要求不同,往往会导致一篇文章从投稿到发表见刊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高的期刊,审稿越严格,录用要求更高,审改次数也更多,发表的周期也更长。如果对于文章发表的时间有要求,建议按照目标期刊往期文章的格式,做好格式的修改,及早投稿,积极与编辑沟通,再对照专家意见逐条进行修改,争取早日见刊。4. 格式要求不一。不同的期刊由于排版风格和版面限制不同,对投稿文章的格式要求是不一样的。建议投稿前一定按照投稿期刊的格式模板仔细修改,之后再行投递,避免因格式问题引发的退修,浪费时间。5. 寄送渠道不一。文章发表后,编辑部一般会附送当期期刊至少一本给作者,纸质期刊对于文章作者来说十分重要,作者应该提早和编辑部取得联系,确定方便的寄送渠道。大部分期刊默认的是邮政平邮寄送,时效性较差,有时还会丢件,十分不便,建议作者早做准备。

天放

人生艰难!中国研究生群体抑郁焦虑问题显著 博士抑郁倾向明显高于硕士

现在的社会,无论你在哪个领域,何种社会地位都需要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竞争和麻烦。因此我国居民的心理健康情况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根据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发布的针对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研究生群体的抑郁焦虑问题也十分显著。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对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为样本。调研结果发现,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调研发现,35.9%的女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7%;35.2%的男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2%。 调研还发现,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显著高于硕士生。博士生中有抑郁表现倾向的比例也高于硕士生。在硕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4.7%,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1%;在博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6.6%,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9%。

滔滔不绝

中国研究生生存现状:我们读书到底为了什么

一,五一的时候,我去了一趟广州。朋友在一家外企上班。见面吃完饭,我们聊天。“诶,你说你读研有什么用,毕业了不还是要给别人打工?这么大了还让家里给你交学费,供你读书?”朋友一边看着抖音,一边问我。“……”二,大学同学,毕业的时候考了公务员。上班时打印材料,办理业务。下班后养花练字,情趣盎然。他没有读研读博,生活也过得怡然自得。三,前两天,我和一个研究生毕业的师兄聊天,聊起他读研时的生活。周一到周六,每天早八晚十,除了做实验写代码就是吃饭睡觉,每两周汇报一次。他马不停蹄的向前。研三秋招,师兄签了工作,月薪很高,人事主管坦言聘用是因为的他的科研经历。两篇sci,国家奖学金。研三毕业,师兄和谈了两年多的女朋友订婚了。我想,师兄应该觉得读研挺好的。四,2019年是新中国建国70年,也是恢复研究生教育41年。从1978年研究生招生开始,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从1.07万激增到290万,增加了大约289倍。在恢复研究生教育的40年里,我国学位授予量超过800万。近1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学位授予量占总量近8成。研究生似乎真的已经烂大街了。但是,从1995-2016年,我国研究生总共招收了660.8万人,而2017年大约招生58万人,2018年大约招收了60万人,总计人数770.8万人。如果按总人口进行计算,全国目前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仅仅是0.55%。而博士更是仅仅只有0.057%。但是,根据美国SAUS和BLS的数据显示,最高学历群体比高中学历群体的平均收入高整整六倍,且每个教育阶层都显示出明显的级差,在社会统计领域,有无数权威统计资料证明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健康水平、预期寿命、心理健康水平、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水平等等几乎所有的人类社会指标都呈无可争议的正相关。五,世界的运作机制是由很多学科交叉建立起来的,经济学,文学,社会科学,工学,理学等等等等。几百年来,立足于这些领域的学者和专家们究其一生所发现的揭示这个世界客观运作的基本法则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时间的大河奔涌向前,高耸的大厦和广袤的森林终将化为渺渺一粟,但这些不断累积的真理却如同闪亮的灯塔,指引着人类在暴风骤雨中探索美好的未来。或许你觉得自己做出的努力很小,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改表了世界。当你老了之后,回想起你的一生,回想起自己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的不同选择,当时的晚霞浸染了天空,夏风吹过你的脸,全世界都安静下来。但是你却不知道,在这苍穹之下,命运的巨轮因为你的每一次掌舵伴着风暴与海浪轰隆起航。没有人说的清楚,你现在做出的每一种选择会带来怎么样的人生,但是前方漫长的路,宁愿做一回唐吉坷德。最后,我想借用胡适先生1932年于北大毕业典礼的演讲作结:“朋友们,在你最悲观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梨沙

中国成为「研究生大国」,99%研究生背后的焦虑:就业更难了!

【新智元导读】近期,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文件,今年我国在学研究生人数将达300万人,2020年扩招了18.9万人,我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但也有不少人发出担忧:研究生的含金量是不断缩水了呢?这个「研究生大国」的头衔是好还是坏。开学季已经有一个月了,今年又有多少新研究生入学呢?根据最新消息,2020年我国在学研究生将达300万人,2020年扩招了18.9万人,其中不乏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生。所有数字都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然而,这是件好事吗?虽然有着严格的分数线把控,而每个成功的考研人也都经历过寒窗复习。但很多人都认为,以这种超常规方式加快人才培养,似乎不容乐观。扩招是把双刃剑从1949年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到2017年研究生在学人数264万人,到2018年研究生在学人数273.13万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00万人……根据统计数字显示,自2017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节节攀登,已经连续4年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趋势了。对于研究生来说,扩招确实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考上的几率大了,也意味着自己有更大的机会接受研究生教育。况且,很多人稀里糊涂的读了本科,考研也教会了他们学习的重要性。「再念个两三年,我变得更充实了,这两三年来我也一直在思考未来的人生方向。」一位同学说。的确,现在很多单位都喜欢招聘研究生,「因为他们更成熟,更稳重。」再者,研究生扩招能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虽是老生常谈,但却仍然奏效。今年的疫情就是个例子,教育部也将研究生招生情况适当做了调整。然而,扩招的负面影响也不得不谈,首先,研究生遍地都是,那这学历还值钱吗?我们都知道,研究生几乎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导师的招生名额都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学校资源也有限,如果人多了,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的高校资源也会相应变少。可想而知,教育的含金量会下降。其次,每年都有研究生毕业,就业的压力真的缓解了吗?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本科毕业当年的就业压力缓解了,但三年后,毕业的人更多了,新一轮的毕业压力又会随之而来。「考了非211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发现比本科强不了多少,只是找低薪工作似乎更容易了。」一位研究生毕业生说。「社会经验和学术经验,我也搞不懂哪个重要了。」18考研招收硕士生72.2万人;19考研招收硕士生76.25万人;20考研扩招18.9万人,招收硕士生90多万;21考研也将继续扩招。「等我多学几年,时代机会变了」,是错觉吗?为什么读研?面对这个问题,大家的回答迥异。但仔细思考,虽然他们的回答形形色色,但也有类似的想法——「是不是读几年研出来,世界就会宽待我一些了呢?」现实永远没有这么理想,你逃避的社会终究会把你拉回去。根据数据,有的学校研究生扩招增幅甚至超过50%: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扩招23.21%;沈阳理工大学扩招54.73%;安徽工程大学扩招59.4%;大连民族大学扩招54%;郑州大学扩招1200多人;……触目惊心的数字让人感叹教育的「普遍」,但普遍的代价,或许是「不再珍贵」。愿每个考研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学有所成!

桓宽

人生艰难!中国研究生群体抑郁焦虑问题显著博士抑郁倾向明显高于硕士

现在的社会,无论你在哪个领域,何种社会地位都需要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竞争和麻烦。因此我国居民的心理健康情况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根据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发布的针对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研究生群体的抑郁焦虑问题也十分显著。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对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为样本。调研结果发现,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调研发现,35.9%的女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7%;35.2%的男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2%。 调研还发现,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显著高于硕士生。博士生中有抑郁表现倾向的比例也高于硕士生。在硕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4.7%,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1%;在博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6.6%,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9%。(文章来源:前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