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术英语教学研修第一阶段圆满收尾,第二、三阶段启程在即!赵籍

学术英语教学研修第一阶段圆满收尾,第二、三阶段启程在即!

7月11日,由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简称“西浦ILEAD”)主办的第三届学术英语教学研修如约在线开展,吸引了来自47所院校的157名一线英语教师、教学管理工作者的参与。本次研修旨在通过三个阶段不同方式与目标的学习,结合集中教学、案例分享、院校个性定制、行动学习等多元化方式,帮助参与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自我反思和教学反思,提升其对学术英语教师角色的理解,深入探讨相关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并以课堂观摩与落实实践相结合等方式促进参与者将学习收获高效高质地应用到实践当中。特色“三阶段”第一阶段:在线研修回顾7月11-16日,由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西浦英语系副教授、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邹斌,西浦ILEAD教学主任沈鞠明博士,以及西浦英语语言中心主任夏令,讲师Dara Sheahan、Danny Roberts、Andrew Mcintosh、周莹、张旗伟、王宇等资深教师从四个模块深入展开分享:模块一:“以学生为中心”未来大学的价值与内涵模块二:学术英语教学的全面认知、理念与设计模块三:学术英语教学实践经验与技巧模块四:研究导向型教学与教育技术使用案例分享第二阶段:一对一定制研修在完成EAP第一阶段线上研修后,7月17日起,针对参与院校差异化的多方位教学提升需求或者教学改革意向,西浦实践团队将从对应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提供针对性的线上/线下研修方案。需求分析:参加完ILEAD通过问卷调研以及深度访谈,收集和整理出客户学校的EAP学科建设或教学提升需求;深度咨询:根据收集到的需求,ILEAD团队与合作高校进行深度咨询,共同讨论确定第二阶段研讨的重点和主题;设计方案:根据最后共同商量研讨确定的主题,ILEAD团队为高校设计定制化研修方案,提供深度可执行方案。第三阶段:行动学习通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反思三个环节,ILEAD团队将为参与院校/教师进行多方位EAP课程改革支持,高效推进教学提升计划的落实。课程设计:基于第一、第二阶段的学习和咨询结果,ILEAD团队与高校合作指导带领教师们进行课程设计的调整;课程实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设计,线下组成行动学习小组,邀请同伴讨论和观摩;线上录制教学视频上传在学习平台,并收集同伴反馈,ILEAD团队与合作高校专家对行动学习小组的表现进行反馈;课程反思:在一个学期结束后,根据课程实施的情况,完成对应学期课程改革的行动反思总结,组织线上或线下分享会,并针对反馈情况设计后续改进计划。基于ILEAD行动学习的框架工具以及专业团队支持,以及线上/线下同伴分享和经验交流机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切实帮助合作高校教师巩固学习成果,促进行为转变,激发正向长尾效应,助力合作院校完成英语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的双重提升。如有意参与第二、三阶段课程,请留意文末联系方式,期待您的参与和收获!西浦学术英语核心优势一、国际权威认证的语言中心2020年,西浦语言中心面向本科及研究生开设的“学术英语” 课程获得“英国学术英语教师联合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of Lecturers i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BALEAP)认证。目前,全球仅有29所高校获得该认证,西浦语言中心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获得这项认证的语言中心。BALEAP认证地图二 、全英文和学术英语的教学环境西交利物浦大学建校以来就采用全英文教学模式,在全校普及学术英语课程,重视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学术探索、理解沟通等综合运用能力。大一学生经过一年的学术英语训练,基本上可以做到在大二专业课的学习中游刃有余。三、雄厚的学术英语教学师资西浦语言中心是全国甚至全亚洲最大的语言中心之一,团队拥有180多位具有英语教育专业资格证书的英语语言教师。四、科学严谨的教学设计西浦EAP教学为ESAP(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教学,在课程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契合了不同专业方向所要求的学术能力。课程难度阶梯明晰,考核模式设计严谨,内容与要求均有明确清晰的指引标准。例如:● 融合牛津英语词汇,通过游戏化设计增强英语学习趣味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 有机融合教材和技术,深度把握学术英语教学中的混合式教育运用,有效攻克学术词汇教学等难点、重点;● 针对学术英语的严谨性要求设置虚拟教学情境,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凝练多学科专业知识,渗透衔接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使专业知识与语言体系相互补完、相互促进。参与老师说“好”才是真的好“这次培训大大超出预期,以往参与的各类培训大多是噱头(恕我直言)。几场讲座下来让我深受启发,西浦教授的敬业精神让人钦佩!席院长关于高等教育变革、研究导向、产教融合的专题报告,醍醐灌顶!”——湖北大学 张老师“贵校培训活动举办得真的很赞!这次经历帮助我学习到了不同院校英语教师的优秀教学工作方式方法,课程清晰有条理,设计很棒。EAP教学组年轻有活力,教学和活动组织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望贵校能有更多研讨培训活动可以有机会参加。望疫情后,有机会到贵校实地考察学习!”——大连大学 马老师“本次研修课程信息量很大,贵校的EAP课程确实有不少值得学习的地方,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理念都非常具有创新性,感谢课程组的分享!”——重庆医科大学 吴老师

李侗

多省停考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新的英语考试已经完成整体设计

近年来,舆论中有关“四六级考试”改革甚至存废之争的议论不断,未来,究竟该如何进行英语能力等级评价,值得关注。存与废,四六级考试的改革之争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系教育部主办、教育部考试中心主持和实施的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自1987年开始实施以来,四、六级考试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陪伴了一代代学生的青春。为了不断适应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一直走在改革的路上。记者梳理发现,近十年来,诸如采取多题多卷、取消完型填空、增加汉译英分值、快速阅读理解改为长篇阅读理解等多种改革方案,均在四六级考试中实施。今年10月23日,在上海召开的2019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全体会议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提高评卷质量效果明显,建议进一步加强研究、逐步推广。且CET考试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并建议尽早将CET口语考试纳入必考科目,这有利于高校英语教学。其实,针对四六级如何改革,近年来,有专家学者呼吁“取消四六级考试”“转向社会化水平考试”。今年1月,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蔡基刚曾在媒体发表一篇名为《大学英语四、六级可转向社会化水平考试》的文章。文章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提出更高的要求,且标准化考试也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有声音认为,四六级考试固然不能完全反映出受试者的水平,但是其存在价值却不应被否认。四六级考试涵盖了听力、阅读、翻译和写作,同时也设置了口语考试,覆盖了听说读写能力,考试题目也相对灵活。相比于报名费动辄上千的“雅思”或“托福”,只需几十元即可报考的四六级考试,依然是评测大部分中国学生英语水平的“金标准”。未来的英语等级考试何时来到?2018年2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系面向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首个英语能力测评标准。当时,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在量表的基础上,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在研发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今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在2019托福年会上透露,现阶段中国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已经完成整体设计。“前期研究重点是研发对应高等教育阶段相应级别的考试。目前已完成考试大纲的设计和论证,并在一些高校开展试测工作。”而针对外界有关中国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将取代大学英语四六级的猜测,12月1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记者称:如何将新体系与现有考试项目融合,做好继承和发展,我们正在研究并广泛听取意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和四六级一样为大家所熟知的另一项国家级通用英语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目前已在四川、辽宁、江西、河南多省宣布停考。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多省停考!目前,多省已宣布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停考,但是四、六级考试不受影响!而今天又有新消息传来: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所研发的新英语考试已经完成整体设计!近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公告称,经教育部考试中心同意,四川省将从2020年上半年起不再承接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报名和组考工作。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ublic English Test System,简称PETS,下同)是教育部考试中心设计并实施的全国性英语能力评价体系。它根据我国英语教学实际及人才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在同一能力量表上设置五个等级的评价标准,全面考察考生在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英语交际能力。四川省不再承接全国英语等级考试,那四、六级考试呢?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公告称,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不受此影响,照常进行。一个月前,河南省也发布停考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公告。今年5月,江西省教育考试院也发公告称,江西省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停考,由于近年江西省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人数逐年减少。早在2016年12月,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率先发布通知,明确2017年安徽省PETS停止考试,成为国内第一个停止PETS考试的省份。2018年,更多的地区加入“停考”名单,河北、湖北、吉林、重庆、新疆、山西、山东等地区也陆续公布停考通知。托福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结果发布教育部考试中心与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联合发布托福考试成绩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结果。继雅思之后,中国英语语言能力标准与国际考试的进一步接轨。从对接结果来看,托福(满分120分,听说读写各项分值均为30分)最低总成绩达到37分的时候对应CSE四级,达到57分时对应CSE五级,达到74分时对应CSE六级,达到87分时对应CSE七级,达到101分时对应CSE第八级。今年1月,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联合发布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英国雅思、普思考试的对接研究结果。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四级对应雅思总成绩4.5分,五级对应5.5分,六级对应6分,七级对应7分,八级对应8分。对于是否也将开展四六级考试对接,教育部考试中心外语测评处处长吴莎今日表示,目前还没开展与四六级成绩对接。最新消息:这个新的英语考试已经完成整体设计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是第一个面向中国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标准,已于2018年2月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其英译版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发布。今年1月份,教育部考试中心曾透露,在量表的基础上,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在研发中国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当时正在研发对应高等教育阶段相应级别的考试。对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研究进展,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今日在回答澎湃新闻提问时表示,“英语等级考试已经完成整体设计”,已经完成了高等教育阶段的考试大纲的设计和论证。“在中国这样一个英语学习数以亿计的大国,我们对英语的测评和考试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托福考试是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是一个标准化的国际英语考试,我们国家现在最大规模的英语考试是面向大学在校群体的大学四六级考试,大概在30年前才起步。”于涵指出,真正意义上建一个庞大的外语测评体系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是“好消息是我们已经开始起步,并且有了明确的规划”。他表示,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正是庞大外语测评体系的基础,之后还要有“主楼”--正在研发的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目前进展是已经完成了整体的设计。“先期研究的重点是放在针对高等教育阶段的相应级别上,我们已经完成了考试大纲的设计和论证。”于涵介绍,为了保证考试的科学性,目前已经开展了在一些高校的试测工作,并且在搜集研发过程中等各方面的反馈,总体上受众反馈较好。“但是大家知道,一项有着重大影响力、有关键作用、涉及面广的国家考试,环节很多,目前还在针对重点研发的级别推进实施方案进行论证,相关进展我们会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及时地向社会公布。”于涵说道。1,成人英语听力突破技巧2,孩子几岁学英语更靠谱?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中所选图文来源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祸重乎地

蔡基刚教授:大一起就应该开始科研,学术英语的学习没有等级之分

2019年5月25日,由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中国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英孚教育和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学主会场召开,北京、天津、河北、宁夏、哈尔滨、南宁、大连、武汉、重庆、郑州、昆明、山东、浙江等全国多地同时举行。第五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主席蔡基刚教授发表了题为《科研与英语:比翼齐飞的平台》的开幕致辞。蔡基刚教授认为:科技创新力的培养首先就是要让我们大学生尽早接触和进入科研,最好是从本科一年级就开始。不要相信科研只有到研究生才有可能的说法;不要相信应用型高校学生不需要做科研的说法;不要相信学术英语只有在一流高校才有可能的说法,不要相信只有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才能阅读英语专业期刊的说法。蔡基刚教授呼吁:今天的青年学生用什么帮助国家奋起,再次崛起?依然是爱国的热情和实干的科学。致辞全文如下:同学们早:今天第五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了。来自近200所高校的6500多名大学生将在同一个时间在上海、北京、天津、河北、西安、宁夏、哈尔滨、南宁、大连、武汉、重庆、郑州、昆明、山东、浙江等省市等17个主、分会场用英语宣读和英语海报等形式交流他们专业的科研论文和科研计划。这创造了中国甚至是世界上英语作为外语的国家里,有史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面向本科生的、工作语言为英语的科研学术活动的记录。一百年前,当我们中国处于民族生存的危机关头,爆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全国的青年学生奋起喊出了爱国和科学的口号。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又处于一个类似的危机关头。美国政府把华为、把《中国制造2025》、把中国整个高科技打入了实体名单,禁止世界向华为提供高科技产品。在这个危机关头,今天的青年学生用什么帮助国家奋起,再次崛起?依然是爱国的热情和实干的科学。这场贸易战或准确地说高科技博弈战的核心是教育,是高等教育,是科技创新。我们高校只有加快科研开发,加快科技创新,才能缩小我们与美国和其他世界科技强国在高科技领域差距,并努力超过他们。大学生是科研创新的主力军。科技创新力的培养首先就是要让我们大学生尽早接触和进入科研,最好是从本科一年级就开始。不要相信科研只有到研究生才有可能的说法;不要相信应用型高校学生不需要做科研的说法;不要相信学术英语只有在一流高校才有可能的说法,不要相信只有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才能阅读英语专业期刊的说法。科研活动和专业知识有关系,但并没有直接联系。科研活动的本身培养的就是一种探索和创新,本身就是培养学习和应用英语的能力。东南大学的申怡飞从17岁就开始了5G研究,19岁就有了5G的专利发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本科生泰米尔发明了卫星相机,成果发表在《科学》刊物上。近几年我们许多普通院校如济南大学、周口师范学院、常熟理工学院、西安医学院和浙江师范大学等无数的本科二、三级学生的科技发明成果都发表了在国际专业顶级期刊上。我们参加这个研讨会的目的不仅仅是来宣读一篇论文,交流一篇科研计划,我们是在培养自己一种科研创新的能力,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种用英语汲取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英语是世界上科技、经济和学术交流的国际通用语。覆盖医学、物理、化学、数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176个学科的8000多种SCI检索期刊,其中用英语写的占到95%。当一个专业的最前沿信息是在这些期刊论文上交流的,当一个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是发表在这些期刊论文上时,一个大学生若不能用英语直接汲取本专业领域的世界前沿发展信息,就不可能吸收和借鉴世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就无所谓科技创新。学会用英语汲取世界最前沿最新的专业研究成果是打破科技封锁的最有效方法。大学生国际研讨会要求参会学生递交的用英语撰写的论文和科研计划,无论哪种,其研究都必须包括(1)研究现状与背景(2)相关文献综述(3)研究方法介绍(4)调查或实验数据(5)研究结果汇报(6)讨论解释发现(7)参考文献等。显然这些科研论文的基本要素要求我们大学生直接用英语阅读大量相关专业文献,在阅读文献中发现前人研究的不足,才能提出具有创新的看法和设计;在阅读文献中比较一流科学家对问题的不同设计方案,才能使自己的设计更具有竞争性。英语是在强烈的需求和积极的应用中提高的;英语不是在能力等级攀登和被迫应试中提高的。尽早进入科研,尽早进入课题项目组,尽早进入实验室,尽早阅读专业的国际期刊。在用英语汲取和交流科研活动中的信息,我们的英语水平会大幅度提高,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科研创新能力会达到一个新高度。我们国家需要一大批申怡飞和泰米尔这样的大学生,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这样的潜力。我们需要有一种机制和平台激发和培养我们学生这种能力,这就是我们举办全国性的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大学生5分钟科研演讲的初衷。预祝全国第五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

不主常声

全国17地同步举行第五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济大学是主会场

大学外语怎么教?外语教学如何服务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大学生如何提升其全球胜任力?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如何培养多语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国家已充分认识到国际化人才储备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意义。2019年教育部启动高校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旨在培养一大批“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在这个背景下,2019年5月25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中国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英孚教育和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学主会场召开,北京、天津、河北、宁夏、哈尔滨、南宁、大连、武汉、重庆、郑州、昆明、山东、浙江等全国16个地方同时举行。每年5月第三周举办的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是 “全国科技周”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研讨会邀请全国各地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大会,目的在于让大学生通过用英语撰写科研论文并到大会上宣读交流,培养大学生用英语汲取专业信息和交流科研思想的能力,增强他们在学科领域内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今年同济大学主会场,首次尝试以英语为主,以德、法、意、西班牙语等多种外语为辅,第一次将主会场的论坛做成多语模式。上午,在主会场开幕式上,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上海市教委高教处负责人和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负责人致开幕辞。16个分会场的200多所高校学生通过网络直播观看。开幕式结束后,8位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科霸”学生作了主旨发言。这些主旨发言由学生用全英语介绍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学术成果,其中多位学生已在自己专业的顶级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文。本次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人类、环境、经济与技术发展”。大学生结合自己专业用英语撰写论文和科研计划,并在大会上进行交流。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全国约180所高校的近7000名大学生提交的稿件。下午,是各会场的平行小组交流汇报。在同济大学主会场,200名学生在20个平行小组用多种外语进行了学术交流。在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宁夏大学等16所国内著名高校设置的分会场内,各自的平行小组论文交流也同时展开。本次大会主会场是由同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部(简称“公英部”),携手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意学院、中西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中法学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和莱茵书院共同承办。同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在学术英语教学、服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走在上海乃至全国高校前列。2013年起,根据上海市教委的要求,公英部实施从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的试点改革,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公英部主动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学院、化学系、中德工程学院等合作,从新工科着手,共同打造“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在短短6年时间里,建设了以学术英语为主体、以通用英语和跨文化为两翼的本硕博一体化公共英语课程体系。通过重点建设通用学术英语和专门学术英语课程,实现与全校各学院开设的全英语课程的无缝对接。越来越多的同济大学生用英语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科研论文,或在国际论坛上交流他们的科研成果。为此,同济大学公英部于2015年获上海高校首批“学术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称号,2017年获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大学英语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获上海市教委颁发的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这次,同济大学更是结合校本学科优势,选择了“人工智能”作为2019年主会场的论坛主题。这是同济大学主动对接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积极贯彻教育部“一精多会、一专多能”战略精神的一次重要尝试。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指出,本次论坛以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思想,以国家“双一流”战略规划和同济大学“双一流”战略部署为引领,凝聚同济大学众多国际化平台力量和各语种特色,结合同济优势学科以及智能科学与技术高峰学科建设,以多语种展现大学生的学术外语素养,以落实关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与会大学生表示,从酝酿选题,到搜集材料,进行文献阅读,开展实验和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和描述,解释发现,最终写出学术论文,整个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外语水平,而且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参加这次研讨会的部分大一新生表示现在的课题方向使得他们开始思索今后的研究方向。相信本次研讨会的举行将有助于更多的大学生增强在专业领域借鉴国际同行领先成果、向世界介绍中国科技成就的能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的传播打下青年人才基础。

微笑圈

第八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央广网西安10月20日消息(记者雷恺)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承办的第八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今天(10月20日)在陕西西安开幕。来自中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一千余名英语教育与研究专家、学者齐聚古城西安。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王军哲教授等出席开幕式。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是我国外语教学界中规模最大、学术规格最高的国际性会议。本次大会为期三天,设立了1个主会场和5个分会场,内容包含了5场主旨发言和15场平行论坛。在开幕式当天的两场主旨发言中,以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应用认知和语言涌现理论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美国密歇根大学Nick Ellis教授和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梁茂成教授做了精彩演讲在接下来的两天中,还将有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laire Kramsch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查明建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姜亚军教授分别做大会主旨发言,并与来自国内外的10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国际化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新视角、新方法”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王军哲表示,西安外国语大学能在65周年校庆之际承办此次会议,充分体现了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和全国从事英语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对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支持与认可。作为西部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期待与国内外的专家及同仁在英语教学研究领域开展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王军哲认为教学应以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探寻教育方向与时代使命的共同发展,只有不断推动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才能让中国在世界发出响亮声音。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成立于1981年6月,属教育部高教司直接领导、并隶属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学会旨在推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促进中国英语教学的发展以及鼓励国内外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在10月19日晚召开的学会常务理事会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副校长当选为新会长。西安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4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实现了由单科外语院校向突出外语教育和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色,以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的转变。目前,学校共有23个学院(部)等教学机构,开设52个本科专业,5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在校学生2.4万余人。

巾以文绣

大学英语四、六级可转向社会化水平考试

2014年12月20日,大学英语四、六级开考。在山东聊城大学考试点,大学生正在排队进场。(资料图片)视觉中国供图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实施三十来年了(四级第一次考试是在1987年,六级第一次考试是在1989年——笔者注)。最近一些文章也在庆祝,其中一个观点是:这一考试对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升大学生英语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笔者不能完全同意——这个评论只能放在历史的语境下。先看三个事实:第一,根据1986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新生入学时是1600词汇量,要求完成大学英语学习后,四级达到4000词,六级达到5300词。但30多年过去,我国英语学习的起始年龄普遍提前到了小学一年级,国家、社会和家庭投入到英语教育的资源可以说超过任何一门学科。现在大学新生词汇量要求已达到3500,翻了一倍多。但是现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词汇量还是在4700~5000左右,而一次通过率也只有在30%多一点。30年,大学英语词汇量要求仅仅提高1000词,这个进步是小是大?相比同样英语是外语、没有实行英语教学全国统一考试的日本,其高校的大学英语词汇量要求达到了1.3万词,我们可以自问一下,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是快了还是慢了?大学英语发展是快了还是慢了?第二,北京外国语大学戴曼纯教授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曾介绍说,英国文化委员会多次对我国的英语教育进行评价,5分等级只给我们打了2分,即不及格。这个评估也得到英孚教育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连续8年的证实(熟练度指标报告是针对世界上将近90个英语为非母语的国家与地区的上百万、年龄中位数在26岁人群中调查得出的)。中国成人英语熟练度水平始终徘徊在低熟练度(2018年为51.94),比处于中等熟练度的韩国(56.27)和越南(53.12)等国低了不少。第三,根据最近一篇文章统计,30年来,我国累计已有3700多万名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教学要求,其中1600多万名学生达到六级教学要求,英语阅读速度达到甚至超过每分钟70~100词,能够通过英语阅读获取专业信息,以英语为工具“学习世界上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我所用”。但这只是匡算,实际情况如何呢?有一个事实不容否认: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整整一代本土培养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无法用外语熟练地汲取和交流各自领域的国际前沿信息和科研成果,也无法用外语有效开展他们毕业后的工作与研究。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提出更高的要求。当时国家教委为配合实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时作出规定:“国家教委将对结束四、六级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考试。”直到今天,大部分高校还是把大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完成大学英语学习的标志,通过了就免修大学英语课程和学分。笔者认为,可以说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导致不少高校的大学英语应试性、低水平重复性、无效水课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为高校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开展高水平英语教学的羁绊。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也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四选一客观题的信度提高了,但这是以牺牲学生独立分析思考能力和辩证思考问题能力为代价的。英语作文只要语法、用词正确就给高分,牺牲的是效度,鼓励的是学生没有真实思想的空话假话大话;养成的是I think, I believe这样不需提供任何文献引用和数据支撑的违反学术规范的话语风格;培养的是“因为……所以”式的简单逻辑推理,是忽视其他复杂变量的幼稚思维。笔者建议: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尽快转向社会化水平考试,其标志有二:一、不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而由各省市教育厅和各学校教务处实施;二、考试成绩除了考生本人外不得报给其他机构,包括考生的学校。当然停摆全国统一教学考试涉及很多人的利益,如社会培训,教辅出版,也包括学术利益。但是再大的利益也要以国家利益和学生利益为重。我们可以凭良心问一下:全国2000多所高校,办学定位、教学资源、学生基础都大不相同,我们可以要求他们达到一个统一的评价标杆,并去指导他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吗?我们可以凭良心问一下:各个学科各个专业对英语的需求是相同的吗?飞行员需要的是在无线电干扰条件下与控制塔管理人员的极强的对话能力,科技研究员需要的是文献汲取的阅读能力和成果交流的写作能力,那我们为什么一刀切呢?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每个专业或课程不能搞本位主义,大学英语只能是一个服务性的课程。大学生到了高校,需要学习和训练他们所学专业需要的某种能力,暂时不需要的(包括能力和大学生)没有必要去学,到了工作岗位需要时再学效率更高。语言能力不用则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实施30年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停摆对一辈子从事其设计、命题和实施的专家是痛心的,包括笔者本人,做了10年的考委委员,心情也很复杂。但是任何事物都必须与时俱进。在社会需求日益变化的时代,任何一个技术和做法都必须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和主动死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浴火重生。(作者为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问知

十位学霸同济大学谈英语学习:不必过早抢跑,点燃兴趣是关键

一两岁的娃娃,还不会开口说话,就被家长送进了英语培训机构,带着尿布学英语有必要么?10位大学生学霸的经历告诉你:不必过早抢跑。2019年5月25日,由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中国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英孚教育和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主会场和全国16个分会场同步举行。上午的主旨发言环节,8位(其中一组有三位成员,一位代表作发言)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科技学霸”进行了演讲。这些主旨发言由学生用全英语介绍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学术成果,其中多位学生已在专业的顶级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文。这些英语很好的学霸是怎么学英语的?上午的主旨发言结束后,10位学霸接受了专访。出人意料的是,10位学霸并没有在学龄前学英语,他们的英语启蒙绝大部分是从小学一年级或三年级开始,甚至还有从初中开始学英语的。跟大多数同学一样,学霸们不太喜欢死记硬背单词,词汇量的提升主要来自阅读、听英语歌、看英文电影、刷美剧英剧等;枯燥的语法也曾经让他们遇到挑战,甚至还有学霸因为死磕语法导致英语考试不及格。而让学霸们英语能力飞速提升的,多是由于兴趣被点燃,有的是因为不再被应试所累,发现了语言学习的美好,有的则是碰到了好老师,好老师不以单词和语法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有更多的拓展。学霸们建议,语言学习无需过早抢跑,更不必死死卡在词汇和语法上,找到兴趣点,持之以恒地努力,自然能收获成功的果实。英语好对于科研的帮助毋庸置疑,学霸们会阅读大量的专业期刊和论文,并进行全英语论文的写作,他们认为,进入大学后,学术英语在提升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人类、环境、经济与技术发展”,大学生畅谈了人工智能对现在和未来的影响。如今人工智能翻译技术越来越成熟,还需要再学习外语么?学霸们坦言:人工智能(AI)时代,外语的学习不会被放弃也不应被放弃。机器只是工具,不能完全取代人类。附录:大会主会场全国直播的学霸主旨发言Keynote Speech 1: AI-aided wildlife protection(人工智能助力下的野生动物保护)演讲人:何渝丰 同济大学Keynote Speech 2: Synthesis of Bi2WO6 with gradient oxygen vacancies for highly photocatalytic NO oxidation: In situ DRIFT study (一氧化氮光催化反应中包含梯度浓度氧空位钨酸铋的合成与原位漫反射红外研究)演讲人:丁北琪 重庆大学材料工程学院Keynote Speech 3: Decoup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consumption and water demand linked to economic growth and modeling future scenarios along the Nile Basin alluding to the South China Sea scenario(经济增长相关的用水量和需水量之间的关系并参照中国南海模拟尼罗河流域未来的情景)演讲人: Anne Wambui Mumbi 肯尼亚肯雅塔大学Keynote Speech 4: Synthesis of nanocomposite passivator and application in 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纳米钝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演讲人:周润声、 王月、曹译允 山东科技大学Keynote Speech 5: Smart Streetligh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Shanghai(智能街灯及其在上海的应用)演讲人:唐明健 同济大学Keynote Speech 6: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ater management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NOW corpus(英语国家水治理现状和对策分析——基于NOW语料库的实证研究)演讲人:王一帆 宁波财经学院Keynote Speech 7: Passive acoustic localization based on the COTS mobile devices(基于COTS移动设备的被动声源定位系统)演讲人:钱辰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Keynote Speech 8: Automatic diagnosis of thyroid ultrasound image based on FCN-AlexNet and transfer learning(基于FCN-AlexNet和迁移学习的甲状腺超声图像自动诊断)演讲人:孙天旭 西安交通大学

卜之

全国17地同步举行第五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 聚焦新时期高校外语教学复合人才培养

大学外语怎么教?外语教学如何服务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大学生如何提升其全球胜任力?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如何培养多语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国家已充分认识到国际化人才储备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意义。2019年教育部启动高校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旨在培养一大批“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在这个背景下,2019年5月25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中国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英孚教育和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学主会场召开,北京、天津、河北、宁夏、哈尔滨、南宁、大连、武汉、重庆、郑州、昆明、山东、浙江等全国16个地方同时举行。每年5月第三周举办的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全国科技周”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研讨会邀请全国各地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大会,目的在于让大学生通过用英语撰写科研论文并到大会上宣读交流,培养大学生用英语汲取专业信息和交流科研思想的能力,增强他们在学科领域内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今年同济大学主会场,首次尝试以英语为主,以德、法、意、西班牙语等多种外语为辅,第一次将主会场的论坛做成多语模式。本次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人类、环境、经济与技术发展”。大学生结合自己专业用英语撰写论文和科研计划,并在大会上进行交流。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全国约180所高校的近7000名大学生提交的稿件。(中国日报上海分社)同济大学主会场哈尔滨工业大学分会场来源:中国日报网

股啊股

关注|“四六级”存废之争不断,中国人该如何测试英语能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消息,2019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于14日开考,考生可于明年2月查询成绩。近年来,舆论中有关“四六级考试”改革甚至存废之争的议论不断,未来,究竟该如何进行英语能力等级评价,值得关注。资料图:2017年6月17日,全国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开考。朱一鸣 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考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消息,2019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考试)时间为12月14日。其中,上午9:00—11:20进行英语四级考试,下午15:00—17:25进行英语六级考试。考试前夕,多省份教育考试院发布提醒,考生在考试当天必须按规定时间(上午8:45开始,下午2:45开始)持准考证、学生证和有效身份证件进入考场,“三证”缺一不可。入场开始15分钟后禁止入场。按照各地发布的考前提醒,在开考前,社会上往往有一些不法分子和中介机构利用网络和其他工具,发布“助考”、“提供真题”、“答案”以及兜售作弊工具等有害信息,并声称“包过”,骗取考生钱财。请考生切勿轻信虚假宣传,以免上当受骗。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CET笔试每年开考两次,时间为每年的6月和12月,6月开考英语及非英语所有科目,12月仅开考英语科目。CET口试每年开考两次,为每年5月和11月。自2016年12月起,报考同一年度笔试的考生则具备报考同一级别口语考试资格。考生可于明年2月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官方网站查询成绩。资料图:2017年6月17日,全国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开考。朱一鸣 摄存与废,四六级考试的改革之争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系教育部主办、教育部考试中心主持和实施的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自1987年开始实施以来,四、六级考试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陪伴了一代代学生的青春。为了不断适应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一直走在改革的路上。记者梳理发现,近十年来,诸如采取多题多卷、取消完型填空、增加汉译英分值、快速阅读理解改为长篇阅读理解等多种改革方案,均在四六级考试中实施。今年10月23日,在上海召开的2019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全体会议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提高评卷质量效果明显,建议进一步加强研究、逐步推广。且CET考试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并建议尽早将CET口语考试纳入必考科目,这有利于高校英语教学。其实,针对四六级如何改革,近年来,有专家学者呼吁“取消四六级考试”“转向社会化水平考试”。今年1月,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蔡基刚曾在媒体发表一篇名为《大学英语四、六级可转向社会化水平考试》的文章。文章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提出更高的要求,且标准化考试也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在蔡基刚看来,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每个专业或课程不能搞本位主义,大学英语只能是一个服务性的课程。各个学科各个专业对英语的需求不尽相同,英语水平考试也不应该搞“一刀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尽快转向社会化水平考试。但与此同时,也有声音认为,四六级考试固然不能完全反映出受试者的水平,但是其存在价值却不应被否认。中国青年报2017年底发布的一篇评论文章称,四六级考试涵盖了听力、阅读、翻译和写作,同时也设置了口语考试,覆盖了听说读写能力,考试题目也相对灵活。相比于报名费动辄上千的“雅思”或“托福”,只需几十元即可报考的四六级考试,依然是评测大部分中国学生英语水平的“金标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四六级考试虽然在历史上起到了不少的积极作用,但其考察标准不够科学、针对性不足的缺点已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阻碍。有关部门不妨多听取学界的建议,对其进行替换或进行更加大刀阔斧的改革。资料图:2017年6月17日,全国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开考。朱一鸣 摄未来的英语等级考试何时来到?记者注意到,早在2014年,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这也是国家层面第一次对外语考试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2018年2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系面向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首个英语能力测评标准。当时,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在量表的基础上,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在研发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今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在2019托福年会上透露,现阶段中国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已经完成整体设计。“前期研究重点是研发对应高等教育阶段相应级别的考试。目前已完成考试大纲的设计和论证,并在一些高校开展试测工作。”而针对外界有关中国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将取代大学英语四六级的猜测,12月1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记者称:如何将新体系与现有考试项目融合,做好继承和发展,我们正在研究并广泛听取意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和四六级一样为大家所熟知的另一项国家级通用英语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目前已在四川、辽宁、江西、河南多省宣布停考。外语考试综合改革正在持续推进,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最终将何去何从仍未有定论。

柏拉图

四六级存废之争不断 中国人该如何测试英语能力?

(原标题:四六级存废之争不断 中国人该如何测试英语能力)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消息,2019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于14日开考,考生可于明年2月查询成绩。近年来,舆论中有关“四六级考试”改革甚至存废之争的议论不断,未来,究竟该如何进行英语能力等级评价,值得关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考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消息,2019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考试)时间为12月14日。其中,上午9:00—11:20进行英语四级考试,下午15:00—17:25进行英语六级考试。考试前夕,多省份教育考试院发布提醒,考生在考试当天必须按规定时间(上午8:45开始,下午2:45开始)持准考证、学生证和有效身份证件进入考场,“三证”缺一不可。入场开始15分钟后禁止入场。按照各地发布的考前提醒,在开考前,社会上往往有一些不法分子和中介机构利用网络和其他工具,发布“助考”、“提供真题”、“答案”以及兜售作弊工具等有害信息,并声称“包过”,骗取考生钱财。请考生切勿轻信虚假宣传,以免上当受骗。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CET笔试每年开考两次,时间为每年的6月和12月,6月开考英语及非英语所有科目,12月仅开考英语科目。CET口试每年开考两次,为每年5月和11月。自2016年12月起,报考同一年度笔试的考生则具备报考同一级别口语考试资格。考生可于明年2月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官方网站查询成绩。存与废,四六级考试的改革之争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系教育部主办、教育部考试中心主持和实施的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自1987年开始实施以来,四、六级考试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陪伴了一代代学生的青春。为了不断适应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一直走在改革的路上。记者梳理发现,近十年来,诸如采取多题多卷、取消完型填空、增加汉译英分值、快速阅读理解改为长篇阅读理解等多种改革方案,均在四六级考试中实施。今年10月23日,在上海召开的2019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全体会议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提高评卷质量效果明显,建议进一步加强研究、逐步推广。且CET考试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并建议尽早将CET口语考试纳入必考科目,这有利于高校英语教学。其实,针对四六级如何改革,近年来,有专家学者呼吁“取消四六级考试”“转向社会化水平考试”。今年1月,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蔡基刚曾在媒体发表一篇名为《大学英语四、六级可转向社会化水平考试》的文章。文章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提出更高的要求,且标准化考试也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在蔡基刚看来,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每个专业或课程不能搞本位主义,大学英语只能是一个服务性的课程。各个学科各个专业对英语的需求不尽相同,英语水平考试也不应该搞“一刀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尽快转向社会化水平考试。但与此同时,也有声音认为,四六级考试固然不能完全反映出受试者的水平,但是其存在价值却不应被否认。中国青年报2017年底发布的一篇评论文章称,四六级考试涵盖了听力、阅读、翻译和写作,同时也设置了口语考试,覆盖了听说读写能力,考试题目也相对灵活。相比于报名费动辄上千的“雅思”或“托福”,只需几十元即可报考的四六级考试,依然是评测大部分中国学生英语水平的“金标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四六级考试虽然在历史上起到了不少的积极作用,但其考察标准不够科学、针对性不足的缺点已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阻碍。有关部门不妨多听取学界的建议,对其进行替换或进行更加大刀阔斧的改革。未来的英语等级考试何时来到?记者注意到,早在2014年,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这也是国家层面第一次对外语考试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2018年2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系面向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首个英语能力测评标准。当时,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在量表的基础上,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在研发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今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在2019托福年会上透露,现阶段中国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已经完成整体设计。“前期研究重点是研发对应高等教育阶段相应级别的考试。目前已完成考试大纲的设计和论证,并在一些高校开展试测工作。”而针对外界有关中国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将取代大学英语四六级的猜测,12月1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记者称:如何将新体系与现有考试项目融合,做好继承和发展,我们正在研究并广泛听取意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和四六级一样为大家所熟知的另一项国家级通用英语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目前已在四川、辽宁、江西、河南多省宣布停考。外语考试综合改革正在持续推进,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最终将何去何从仍未有定论。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