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演变,逐渐形成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在这个百花苑中,各民族地区地方戏曲约有三百六十多种。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源远流长,成为中华古国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专门人才的院校,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在国内戏曲教育领域中,专业最完备、培养体系最健全、优质师资最集中、输送高端专业人才最多、业内影响最大,在全国戏曲教育领域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是全国“戏曲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高水平特色大学,被誉为“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一、大师云集,成为全国戏曲人才培养的“国家队”从一开始建校,就汇集了一批新文化工作者和传统科班著名教师,学院聘请了王瑶卿、萧长华、王凤卿、尚和玉、谭小培、张德俊、金仲仁、鲍吉祥、马德成等教授和“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来校授课,奠定了优良的育人环境和育人基础,为中国戏曲学院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目前,学院延聘全国戏剧戏曲界各专业、各剧种百余位戏曲表演艺术家、理论家为学院荣誉教授、客座教授,已经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新老结合、院内外结合、在职与客座结合的师资队伍,被誉为全国戏曲人才培养的“国家队”。学院共有272名专任教师,其中有4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导师经历,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到74%;有北京市“长城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有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教学名师8位;先后引进了傅谨、谢柏梁、张火丁等特聘教授及学科带头人和其他高层次人才,同时聘请中国国内外专家、学者、艺术家。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沈世华、钮骠、宋丹菊、谢锐青、蔡英莲等。二、创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戏曲艺术精英学院汲取以“富连成”等为代表的传统科班人才培养模式,顺应现代艺术教育的趋势,始终以继承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为己任,形成了“教学、实践、科研、创作”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优秀的培养模式,有利于高端人才的成长。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院培养了刘秀荣、谢锐青、孙岳、朱秉谦、钱浩梁、杨少春、张春孝、李鸣岩、袁国林、侯正仁、杨秋玲、俞大陆、王晶华、王梦云、吴钰璋、马名骏、刘长瑜、冯志孝、李长春、寇春华、郑岩、李光、李玉声、叶少兰、李欣、高牧坤、沈健瑾、李维康、耿其昌、郑子茹等一大批优秀表演人才。学院先后承办了六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张火丁、李胜素、迟小秋、张建国、张克、奚中路、王立军、杨赤、史依弘、沈铁梅、曾昭娟等229名毕业生已经成为当今全国重点戏曲院团的领军人物。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8项、北京市级特色专业4个。学院现有“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14个专业、28个本科专业方向,戏剧戏曲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京剧表演专业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国家和北京市两级特色专业、北京市属高校首批一流专业。学院目前设有京剧系、表演系、导演系、音乐系、戏曲文学系、舞台美术系、新媒体艺术系、国际文化交流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继续教育部等教学单位。三、“德艺双馨,继往开来”校训清晰,艺术实践和创作推动成果有人气“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校训,激励这所大学的师生,积极为老百姓创造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学院以艺术实践和创作推动教学建设,这是这所大学不成文的优良传统,也是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学院参与的重大艺术创排作品,像《白蛇传》《穆桂英大战洪州》《卖水》《对花枪》《岳云》《杜十娘》《悲惨世界》《哪吒》《梅兰霓裳》《梁祝》等一批批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优秀作品深受广大观众欢迎。新学期,有弘扬中国戏曲文化梦想的同学,还有有志于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读者,领会这所中国戏曲领头羊的高等学府,去感受这所大学的四位一体教学。尤其是参加2020年高考的同学,对于想报考中国戏曲学院的同学,一定了解这所大学的特色。才能给自己的前途作出正确的选择。
亲爱的2020级新生:大家好!一路艰辛跋涉,一路满怀希望,你们终于在这硕果累累的美好季节里,带着喜悦、装着憧憬,成为中国戏曲学院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在此,对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祝贺!相信未来的大学生活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难忘、最珍贵的时光。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在全民抗疫的艰难时刻,你们依然为心中的理想不懈奋斗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为你们点赞,为你们喝彩!你们告别了曾经挑灯奋战的不眠之夜,褪去了少年的青涩面孔,即将进入大学校园,希望大家在不断地学习生活中去挥洒青春,收获芳华,国戏也会给予你们足够的帮助,为你们提供展示自己的独特舞台。当前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国外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为了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序安排好大家入学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的总体部署,结合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按照“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原则,有序组织新生入学报到。入学报到工作分为两个批次:第一批次的报到时间为9月18日,报到学生为京剧系、导演系、戏曲文学系、新媒体艺术系四系的本科生,以及京剧系、表演系、导演系、音乐系、舞台美术系、戏曲文学系、新媒体艺术系、国际文化交流系八系的硕士研究生。第二批次的报到时间为9月19日,报到学生为表演系、音乐系、舞台美术系、国际文化交流系四系的本科生。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做好新生入学报到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落实好“学校比社会面的防控标准要更高一些,节奏要更缓一些”的北京高校疫情防控基本原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同学们的健康安全。为此,在这里把相关入校条件和要求发给大家。入校基本条件:低风险地区的同学,持健康“绿码”和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校报到,如大家所在地不具备核酸检测条件的,到京后学院组织大家到医院进行核检,持健康“绿码”到校入住健康观察点,经核酸检测阴性后转入正常学习生活。中风险地区的同学,须集中或居家隔离观察14天,解除隔离观察后,持健康“绿码”和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校报到。高风险地区的同学,暂不入校报到。近期从境外回国的同学,严格落实境外进京人员管控措施,解除集中隔离观察后可申请入校,入校时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绿码”。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暂不入校报到。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曾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码“绿码”入校报到。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且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同学,暂不入校,待治疗无症状,报学院批准后可入校报到。请同学们在符合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有序进京入校报到。如有发热或可疑症状且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同学,应暂缓进校,病愈后经医疗机构检查不具传染性才可进校,严禁带病入校、报到。同时,要按规定到校报到,不得提前进校,家长不能进校,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到校的,经学院审批同意后可暂不入校。开学后,校园继续实施封闭式管理,进出校园须经学院同意,进入校园须检测体温。学院东门24小时关闭,所有人员、车辆均需由南门出入校园。实行校内闭环管理,以年级、专业、班级、宿舍为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错时错峰安排同学们在校学习生活,例如要错峰就餐、分散就餐,错时分批洗澡,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请同学们严格个人卫生管理,科学佩戴口罩,在小于1米近距离接触和处于人员密集、封闭拥挤场所必须佩戴口罩。自觉践行《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倡导自带餐具,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养成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校园里会设定快递收发集散点,控制各快递集散点人员聚集的数量,在满足同学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和保障的前提下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禁止校外外卖人员进入校园。同学们如有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腹泻和腹痛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向学院报告并进行隔离观察。请勿传播不实信息和谣言,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坚决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入校后会严格离京、外出管理,严格实行审批报备制度,严格落实“晨午晚检”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加强自身健康状况监测。同学们,入学后大家会首先迎来新生引航工程系列活动,你们即将与学院一起开始新的成长:你们的本领将在这里练就,你们的价值将在这里提升,你们的才华将在这里显露。亲爱的新同学,让我们一起奠定无坚不摧的知识基石,一起拂动翱翔蓝天的浩浩长风。这个秋天,国戏校园将因你们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希望到校后大家可以服从学院安排,认真遵守学院校园管理和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你们的安全、平安、健康、快乐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希望同学们充分做好各项健康准备,在来校报到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注意安全。期待你们在国戏校园的怀抱里,砥砺前行、奋发图强,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谱写新的辉煌篇章。学生工作部 研究生工作部2020年8月
央广网北京10月26日消息(记者马喆)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强调,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习总书记的回信让全院师生深受鼓舞。他们表示,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20-10-26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尹晓东表示,师生们以写信的方式向总书记汇报了学校70年来在文化传承、戏曲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在建校70周年的新起点上,总书记的回信是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遵循。尹晓东: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习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今后五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些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昆曲器乐专业2018级学生张峪昆说,作为一名本科生,最重要的是扎实打好基本功,做好技艺的传承。张峪昆:收到了习总书记的这封回信,感到很振奋。学戏有一句话:先学做人再学戏。戏曲讲究口传心授,需要人来传承,所以我们要先做好自己本身,把基础打好,才能为昆曲、为戏曲事业去传承、去发展。陈卓是中国戏曲学院附中五年级的学生。她说,能够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激动之余是非常荣幸。陈卓:我们新一代的文艺工作者更要不遗余力地去传承。我最需要做的就是踏实地练功、学戏 ,在每一次实践中把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京剧。习总书记指出,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表演系2018级研究生张艳萍:习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回信,这是党和国家对于中国戏曲、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关注和支持,是习总书记对广大戏曲工作者的殷切关怀。作为一个戏曲工作者,应该以回信精神作为航标,不忘初心使命,在我们中国戏曲文化的大潮中砥砺前行。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舒桐说,作为在职教师,要始终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的要求,将守正创新作为教学上不断追求的目标。舒桐:习近平总书记对戏曲艺术是非常了解的。因为戏曲艺术讲究的就是:正。第一,做人。同时,在我们的技术技巧、艺术传承上要规范、严谨、规整。在这种前提下,要有所创新,如何因应时代,更能在新时代体现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守正创新也是对我们教学的鞭策和督促。
今年是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为了庆祝这个重要时刻,他们将拿出众多压箱底的宝贝和大家分享。9月21日下午,中国戏曲学院发布了建校70周年展演展播活动的具体内容,共有140场线上展播,17场线下展演。从9月22日开始,历时四个多月的“《春华秋实》——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系列作品展播”将在线上持续推出。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介绍,学院将拿出140部珍贵的影像视频资料的线上展播。其中有记录萧长华、雷喜福、程砚秋、贯大元、茹富兰、赵桐珊等很多老一辈京剧艺术家、戏曲教育家的教学活动的纪录片《含苞待放》,由梅兰芳、姜妙香领衔主演的京剧电影《洛神》,由张君秋、刘雪涛主演的京剧电影《望江亭》……还有上世纪80年代的中专班毕业演出、中国戏曲学院实验京剧团建团折子戏专场,由赵荣琛、王玉敏、钮骠联袂演出的京剧电影《六月雪》等。另外,还有王金璐的京剧《八蜡庙》,高盛麟的京剧《独木关》,谢锐青的京剧《悦来店·能仁寺》,刘长瑜的京剧《八五花洞》,沈世华的昆曲《惊梦、寻梦、痴梦》等28部名师风采剧目呈现。观众不仅可以尽情领略风华绝代的大师风采,而且能欣赏到不少当代教授、艺术名家在求学、教学时期的珍贵影像。本次建校70周年展演展播有传统经典剧目、也有现代创排剧目;有一流专业京剧表演,也有戏曲名家名段、国家新年戏曲晚会;有戏韵管弦音乐会、演奏会,也有戏曲动画设计作品……从90年代以来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探索,再到2015年张火丁教授领衔访美演出等戏曲国际交流与传播发展……几乎覆盖了学院70年来本科、研究生、继续教育、附中等各类培养层次的名师风采、教学科研成果、国际交流等层面。比如堪称校戏的《白蛇传》就有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19年的5个版本,在其中看得到名师的风采,也有学生的成长,充分展示了国戏在培育京剧人才、传承经典方面的优势和能力。10月14日至12月6日,线下展播将在各大剧场陆续演出,包括青春版京剧《龙凤呈祥》,以及《罗成》《锁麟囊》《江姐》等17场。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春梅编辑:金力维流程编辑:王梦莹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国戏曲学院21日宣布,自22日开始,“《春华秋实》——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系列作品展播”将在线上持续推出,拉开该院70年校庆活动帷幕。该院21日举行建校70周年展演展播新闻发布会,随后几个月,教学成果展演、学术研讨会、教育成就展、纪念大会等系列活动将陆续举办。中国戏曲学院成立于1950年1月,是中国培养戏曲艺术专门人才的最高学府,最初称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首任校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词作者田汉。在未来4个月里,该院将举行140场线上展播。据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介绍,展播内容分为名师风采、教学成果、原创剧目、科研成果、重大比赛、国家使命和文化交流7个方面。140场展播中既有包含20世纪50年代萧长华、雷喜福、程砚秋、贯大元、茹富兰、赵桐珊等老一辈京剧艺术家教学珍贵影像的纪录片《含苞待放》,由梅兰芳、姜妙香领衔主演的京剧电影《洛神》,由张君秋、刘雪涛主演的京剧电影《望江亭》,也有20世纪80年代的中专班毕业演出、中国戏曲学院实验京剧团建团折子戏专场,由赵荣琛、王玉敏、钮骠联袂演出的京剧电影《六月雪》等,几乎覆盖该院70年本科、研究生、继续教育、附中等各类培养层次。此外,17场线下展演也将从10月至12月在梅兰芳大剧院、北京音乐厅、长安大戏院、国家大剧院陆续举办。其中,张火丁京剧程派艺术传承中心将率学员们集中汇报演出程派代表作京剧《锁麟囊》和张火丁的现代京剧《江姐》。12月中旬,该院还将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新中国戏曲教育暨中国戏曲学院70年教育成就展”。(完)【编辑:黄钰涵】【来源:中国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 王龙龙)9月21日下午,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展演展播新闻发布会举行。自9月22日开始,历时四个多月的“《春华秋实》——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系列作品展播”将在线上持续推出,随后的几个月,教学成果展演、学术研讨会、教育成就展、纪念大会等系列活动将陆续举办,并贯穿于这学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之中。图为发布会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龙龙 摄据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介绍,四个月时间,学校将进行140场线上展播、17场线下展演,展现国戏七十载沧桑变迁,荟萃国戏七十载育人成果。140部珍贵的影像视频资料的线上展播的内容主要分为:名师风采、教学成果、原创剧目、科研成果、重大比赛、国家使命和文化交流七个方面。本次建校70周年展播从上世纪50年代对新中国戏曲教育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纪录萧长华、雷喜福、程砚秋、贯大元、茹富兰、赵桐珊等很多老一辈京剧艺术家、戏曲教育家的教学活动的纪录片《含苞待放》,由梅兰芳、姜妙香领衔主演的京剧电影《洛神》,由张君秋、刘雪涛主演的京剧电影《望江亭》……到80年代的中专班毕业演出、中国戏曲学院实验京剧团建团折子戏专场,由赵荣琛、王玉敏、钮骠联袂演出的京剧电影《六月雪》等,另外,还有王金璐的京剧《八蜡庙》,高盛麟的京剧《独木关》,谢锐青的京剧《悦来店·能仁寺》,刘长瑜的京剧《八五花洞》,沈世华的昆曲《惊梦、寻梦、痴梦》等28部名师风采剧目呈现。本次建校70周年展演展播有传统经典剧目、也有现代创排剧目;有一流专业京剧表演,也有戏曲名家名段、国家新年戏曲晚会;有戏韵管弦音乐会、演奏会 ,也有戏曲动画设计作品;有20多场地方戏曲剧种剧目展演,也有京剧名家传戏工程成果;有“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还有全国艺术院校京剧学生电视大赛……从90年代以来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探索,再到2015年张火丁教授领衔访美演出等戏曲国际交流与传播发展……几乎覆盖了学院70年来本科、研究生、继续教育、附中等各类培养层次的名师风采、教学科研成果、国际交流等层面,可谓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精彩纷呈。同时,中国戏曲学院将于11月举办“新中国戏曲教育70年学术研讨会”,届时会邀请老艺术家、教育家、杰出校友和相关专家学者参会研讨,回顾总结新中国戏曲教育70年历程中浸润的经验,对当下及未来戏曲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等进行广泛交流,为新时代戏曲教育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尹晓东表示,回首母校七十年光影,浓缩着我们国戏人“坚忍不拔、孜孜以求,始终以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精神。以建校70周年为契机,通过研讨会的举办,论文集的整理与出版,系统梳理、总结新中国戏曲教育70年来的宝贵经验,提出新时代戏曲教育的发展策略,是国戏当下守初心、担使命、传承国戏精神的充分印证。12月中旬,中国戏曲学院将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新中国戏曲教育暨中国戏曲学院 70 年教育成就展”。尹晓东介绍说,本次展览将着力呈现中国戏曲学院从创业到改革,从探索到完善,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学院在戏曲人才培养、戏曲科研与创作、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中华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复兴与弘扬做出的积极贡献。展览将以展示以中国戏曲学院为代表的中国戏曲70年教育成就为重点,以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实物为媒,以数据代言,以多媒体助力。发布会现场还发布了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标识。以汉字“国戏”“七十”和“印章”为主要设计元素的标识,其“国戏”二字取自学院老校牌匾字体,寓意礼敬传统,不忘初心。“戏”字中隐含七十周年的数字形象,并辅以印章造型的阿拉伯数字1950-2020,象征着由战火中走来的“国戏”经历七十载风雨历程,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新中国的戏曲教育事业中,化为国戏精神,印证了“德艺双馨,继往开来”教育理念。标识的色彩选用代表新中国的红色与黄色,意在凸显70周年的特殊意义和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裕表示,国戏人从70年的发展历程得到启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是国戏不断发展壮大的“根”和“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是戏曲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石;坚持艰苦奋斗是国戏的优良传统;坚持传承与创新并进是国戏发展的强大动力。历史不会忘记,中国戏曲学院从艰苦创业中启航,在党和国家扶持戏曲发展的各项政策中壮大,一路激昂,步履铿锵;国戏在七十年的历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推进戏曲高端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过探索奋进的脚步;国戏从成立以来始终坚定履行艺术院校应有的文化责任与使命;面向未来,中国戏曲学院将进一步建设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戏曲家的摇篮,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继续为建设“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高水平特色型艺术大学而不懈奋斗,为戏曲教育、戏曲艺术事业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来源:中国青年网)
随着新型肺炎疫情局势的严峻,各大艺术院校陆续发文推迟艺考时间甚至暂时取消校考考试,而教育部也明确发文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疫情流行期间原则上不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和考试等。在这样的前提下,无非让今年艺考生再添“冰点”!那么,艺考生该怎么办?为了同学们不受疫情影响,在家也能安心备考,保持专业进度,中影人特别邀请各大院校教授专家开启线上公益课,课程不收取任何费用!!为在家的你专业保驾护航,并且也联合各大著名影星,教授助力2020届艺考生考出好成绩!中国戏曲学院赵建新教授助力中影人线上公益课堂!00:14赵建新教授:中央戏剧学院毕业,曾任职于中国戏剧出版社,后调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任编审,并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代表作:电影《龙城销烟》(2006电影频道),电视剧《可怜天下父母心》(2007年首播),《暗流》(2007年首播),《白药传奇》(2012年出版)万众一心,以艺抗疫!中影人收到来自众多名校专家教授以及业界明星大咖的祝福助力,愿在这个非常时期,中影人线上课程能够帮助各位艺考生凝心备考,实力迎考!
中国有很多好的艺术类大学,这些院校是很多学子的理想院校。学校培养具备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各专业门类教育或者工作的优秀工作。各大学院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十大艺术类院校排名,排名仅供参考了解。1.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创立于1940年重庆青木关,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的高等学府,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大学和 “ 211工程 ”建设院校,是一个专业培养高级专业音乐人才的学校,这学校有钢琴系和民乐系以及音乐系、作曲系等多个学院,是全国音乐教育中心,在国内有很好的声誉的音乐学院。2.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 成立于1938年发源地北京市。这里是为国家乃至世界培养优秀的戏剧影视艺术精英人才的学院,是世界著名的艺术院校,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学校有表演系和导演系以及戏剧文学系、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等多个学科专业。3.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建于1918年,是由蔡元培先生倡导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 ;学校主要院系有中国画-学院和造型学院以及设计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等多个院系,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学习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另外,学院还设立各种奖学金,资助学生赴中国国外学习交流,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国际竞赛多次获奖。4.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在国内电影和文化艺术界享有盛誉,是培养电影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也是亚洲规模大的电影专业院校。学校学科专业有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表演学院等多个学科专业。北京电影学院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2万余名电影工作者,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5.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前身是上海市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5年12月1日创立。上海戏剧学院 是一个专业培养戏剧艺术人才高等艺术学校,学校培养了大量的文化艺术人才,学院设立的学科专业有表演系和戏剧文学系以及电影电视学院,上海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院校,世界戏剧院校联盟成员,舞蹈学院等多个学科专业。6.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成立于1964年是很多喜欢音乐的学子理想的院校,学校以国学为根基,是一个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的高等院校,为国家培养很多优秀人才, 国家首批“ 双一流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素有“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中国音乐的殿堂”的美誉。7.中国戏曲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 学院成立于1950年1月28日,原隶属文化部,最初称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这个学校的京剧表演专业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学校以艺术实践、创作、科研推动教学建设,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8.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于1927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高等音乐学院,是享誉世界的著名音乐学院。学院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遍及全国和世界各地,其中包括歌唱家和作曲家以及理论家等,学校办学实力雄厚。 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是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和孵化器,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9.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 是很多学生理想的大学,学院创立于1954年位于北京。学校有中专和本科以及研究生等不同教育层次的专业化舞蹈专业教育的最高学院 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专业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全面的舞蹈知名院校,学院设立的有芭蕾舞系和音乐剧系以及国际标准舞系等学科。10.鲁迅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创立于1938年地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文艺舆情信息研究基地。学校主要院系有中国画系和版画系以及油画系、雕塑系等10个系,是中国八大美院之一。
学生体验化妆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供图)侯少奎(左)在北京大学《经典昆曲欣赏》课堂上(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供图)周三下午,清华大学的蒙民伟音乐厅里弥漫着浓浓的京剧味,教室里时不时传来咿呀的丝弦与清脆的锣鼓声。新学期伊始,《京剧表演史论与生行艺术实践》及《旦行艺术实践》如约开课。在一学期的课程中,60位选课学生将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唱腔、指法与形体动作,并将在期末汇演中表演《定军山》和《天女散花》。他们不是专业演员,也不是艺术团骨干,多是零基础的学生。从零基础开始培养在全国各地,像清华这样开设戏曲公共选修课的高校不在少数。选课季中,这些课程是学生们争抢的大热门。中国人民大学孙萍教授开设的《国剧艺术大观》只有120个课容量,但选课系统的候补名单里有三四百人;武汉大学易栋老师每学期都会开设《京剧历史与审美导引》《戏曲审美导论》《中国经典昆曲赏析》等通识课,每一门都非常抢手;四川大学学生高歌说,丁淑梅老师开设的戏曲课程《中华文化》很受欢迎,“被抽中需要一点运气”。20多年前,高校中开始零星出现戏曲类的公选课,“开课的初衷,是想和青年学生分享我所喜爱的艺术。”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强这样说。他从2000年起开设《京剧与中国文化》课程,让他意料不及的是,第一节课就座无虚席,他很快就将一个班扩容为两个班。2006年,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共同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十多年来,近3000场京剧、昆曲、话剧等演出在高校上演。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陈为蓬说:“2005年《昆曲艺术欣赏》的第一堂课上,我问同学们有谁在现场看过昆曲,没有一个人举手,但现在总有将近1/3的同学看过。”徐强认为:“戏曲讲座、活动比较零散随机,相比之下,以公选课的形式进行戏曲教育有更强的系统性。”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今年4月11日,教育部明确指出,“各高校要明确普及艺术教育管理机构,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表示:“以往清华的戏曲教育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很多戏曲课程是面向爱好者开设。随着政策的颁布与落实,我们开始以更高的站位去思考戏曲教育的意义,进一步扩大课程的覆盖面,让零基础的学生有机会接触戏曲,推动校园中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名师是大IP在四川大学学生高歌的成绩单上,除了一门川大校内的戏曲课,还有一门来自北京大学的《昆曲经典艺术鉴赏》。2009年,台湾作家白先勇发起的“昆曲传承计划”落地北大,随后,《经典昆曲欣赏》在北大开课。每周四下午,当张继青、蔡正仁等一位又一位艺术大咖走进北大,学生们总是早早挤满理科教学楼的教室。有时候,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昆曲爱好者不得不席地而坐。为了让这门广受关注的课程惠及更多学生,2016年起,北大在线教育平台“智慧树”上开设了网课,实现了跨校授课,并给予学分认证。高歌说,这门课包含了四节“见面课”,上课时,她和川大其他的选课学生一起集中到大教室中观看直播,主讲人会实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陈为蓬老师的《昆曲艺术欣赏》也是在2016年被搬到“学堂在线”慕课平台上。三年时间中,累计选课人数已近5万,中国民航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等全国各地的高校都曾将其纳入学分课的体系。武汉大学学生李明(化名)在上完易栋老师的戏曲理论课后,选了一节实践课。从小学习京剧的他到了课堂上才发现,表演教学的内容是武汉市地方传统戏剧汉剧,“我们选课都是冲着老师去的,谁也不知道是要学汉剧”。虽然出乎意料,他和大部分同学还是坚持了下来。在汉剧表演艺术家袁忠玉的指导下,李明在结课汇演上唱了汉剧《柜中缘》选段,又和另一位戏校的同学一起表演了“京汉两下锅”的《游龙戏凤》。一学期下来,“同学们不仅对汉剧有了基本的了解,还体验到了戏曲表演”。他说:“看10部戏也不如自己试着演一段,一演,就知道里面的讲究了。”从线下到线上,从赏析到实践,从京昆到地方戏,高校的戏曲课堂为学生走近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元的途径和选择。艺术教育也是情感教育在安徽大学的徐强老师看来,无论社团还是课程,戏曲艺术的教育“事在人为”:“只要能有几位积极的老师或者学生,这个事情就能够做好。”教师资源的匮乏,恰恰是许多高校面临的困境。徐强一直在寻找能接班的青年教师,却没有合适的人选,“年轻教师有较大的学术压力,很难有时间上课,而且我的课很特殊,是以学唱为主,和学生的互动很多”。赵洪坦言,如果没有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戏曲教育很难开展。她表示:“我们首先要明白艺术教育对人培养的重要性,有了认识的提升,才会有经费投入的保障;其次就是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教师去落实。”“选课的学生就像是一颗种子,会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徐强说,他课堂上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业,“有一些学生后来爱上戏曲,去考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了。”赵洪认为,年轻的学生不一定都会去看戏听戏,但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将来在他们有时间、有机会的时候,就会更愿意去欣赏,也会懂得如何欣赏。“戏曲教育一方面是审美教育,我们要让学生们能近距离、全方位、多角度体验戏曲之美;另一方面是情感教育,在戏曲艺术生动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蕴藏中,他们也会懂得中国人家国天下的情怀。”
10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对他们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在回信中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希望中国戏曲学院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戏曲学院的前身——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创办于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举办的第一所戏曲教育机构。近日,中国戏曲学院一些师生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院70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了为繁荣戏曲事业贡献力量的共同心声。总书记的回信在中国戏曲学院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裕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戏曲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国戏师生的亲切关怀,是对戏曲学院70年办学的充分肯定,是对国戏师生的巨大鼓舞,更是对国戏未来发展的厚重期许和深切嘱托,为学院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高水平戏曲艺术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龚裕说,要把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国戏发展建设的强大动力,融入学院办学治校各个方面,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遵循戏曲高端人才培养规律,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戏曲艺术人才,为繁荣发展中国戏曲事业作出新贡献。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表示,学院接下来要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传达学习,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总书记的要求贯彻到“十四五”规划的制订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国戏人应有的贡献。“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副书记徐超坦言,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对学校70年砥砺发展的充分肯定。我们一定把学校“建设好,发展好”,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戏曲事业人才,不辜负总书记的重托和殷切希望。“总书记回信,是鼓舞鞭策与担当责任,更需要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宋飞表示,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共同为新时代戏曲传承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冉常建认为,总书记的回信表达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中国戏曲学院几代教育工作者数十年辛勤工作的肯定,对中国戏曲教育未来发展的期待。“我们要凝心聚力培养更多新时代高端戏曲优秀人才,推动戏曲艺术更好更快传承发展。”冉常建说。接续奋斗 砥砺前行“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特别的激动’。”学院首届毕业生、著名表演艺术家刘秀荣感言,要遵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弘扬振兴发展国粹艺术,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戏曲人才。学院首届毕业生、戏曲教育家谢锐青谈到,学院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自己的成长也离不开老艺术家前辈的悉心培养,希望学院培养更多的京剧人才,将国粹艺术发扬光大。学院首届毕业生、戏曲教育家钮骠虽年过耄耋,但仍用“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来勉励自己。他表示,一定落实好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和殷切嘱托,为新时代与日俱进的戏曲教育事业再尽绵薄之力。学院杰出毕业生、荣誉教授李维康谈到,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如沐春风。培养人才就要立德树人,对于戏曲界也是如此,戏曲传承关键靠人。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根脉。在文化市场多元丰富的今天,如何守正创新,是戏曲人应思考的题中应有之义。学院二级教授张火丁也用“心情非常激动”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坦言要立足本职岗位,“培养好人,演好戏”,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学院客座教授、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表示,应谨记总书记的教诲,牢记戏曲的守正创新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我们应尽的责任和努力。教学相长 守正创新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谈到,总书记回信中谈到“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既指戏曲表演人才,也涉及戏剧文学、导演、音乐、舞美和理论研究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坚持守正创新”,就要明白什么是“正”,通古今,知正变;“弘扬优良传统”,就要在丰富的传统文化宝库有所甄别并确定传承优先顺序;“坚定文化自信”,就要研究戏曲在世界戏剧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总书记的回信使我们倍受鼓舞,充满动力。”京剧系党总支书记舒桐说到, 我们要思考如何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德艺双馨、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的戏曲事业接班人,这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表演系主任王绍军表示,要将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作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为提升中国戏曲学院的内涵建设,为更多的地方剧种培养高端人才,为中国戏曲的蓬勃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总书记的回信是鼓舞,更是鞭策。”京剧系副教授张艳红谈到,作为一线教师,要在传承的一招一式中,给学生提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史一论,使其在情感和人格上得以一感一化。不辱戏曲学人之使命,不负历史文化之重托。京剧系副教授李艳艳感慨,作为一名从事传统艺术教育工作的基层教师,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艺术传承事业的高度重视与关怀。正是有了强大的祖国,才得以真正迎来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春天。“我深感肩上的传承担子很重,将秉承‘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校训,为戏曲传承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艺术实践管理处处长张尧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对全国艺术教育的重要批示,也是对全国戏曲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和高度要求。中国戏曲学院要成为学习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引领者和示范者,要带领中国戏曲教育联盟的67所院校优化戏曲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探索,破难攻坚,让优秀戏曲人才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新媒体艺术系主任、图书馆馆长谭铁志谈到,我们要发挥特色高水平戏曲艺术大学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高水平人才培养中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文化自信在教育教学和学术科研中的实践路径,以艺术中的中国学派彰显戏曲艺术的文化软实力和强大生命力。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校长刘宇宸认为,总书记在回信中说“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国戏附中是选人育人的第一关,是艺术殿堂的基石。附中人会牢记教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学相长,服务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培养好建设者和接班人。“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身为国戏学子倍感骄傲自豪。”舞台美术系2020级研究生刘海德表示,作为学生党员,将秉承学院“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校训,与同学们一起让中华传统戏曲文化传承的更好,传播的更广。作为第四代国戏人的代表,学院附中京剧表演专业五年级学生陈卓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他说:“我会用对京剧艺术满腔的热情,尽绵薄的力量,将京剧事业视为我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