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020第三届半导体才智大会暨“中国芯”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南京)成立仪式正式召开。在本次大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集成电路所所长王世江对会上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进行了介绍。集成电路人才建设引关注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受存储降价等因素影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总规模大幅下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增速也有所变缓,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体现了极强的发展韧性。2019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333.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5.24%。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国内市场的带动下,依然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7562.3亿元,同比增长15.8%。展望2020年,虽然受疫情影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上半年增长将有所放缓,但是下半年市场有望恢复活力,全年产业仍将呈现增长态势。人才发展与产业紧密相关。2020年8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20〕8号,以下简称8号文),旨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8号文准确把握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供需状况,为政策制定和行业报告撰写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王世江说道。他指出,白皮书自2017年开始到2019年已经连续编制了四年,在白皮书的影响下,国家在人才方面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措施或做出相应的表态。多维度看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建设情况相较于其它集成电路产业成熟国家和地区,我国直接从事集成电路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较多且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底,我国直接从事集成电路产业的人员规模在51.19万人左右,比2018年增加了5.09万人,增长了11.04%。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测算,平均每个集成电路岗位都会创造4.89个间接就业机会,由此测算,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也间接创造了近250万人左右。从产业链环节来看,设计业、制造业和封装测试业的从业人员规模分别为18.12万人、17.19万人和15.88万人,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3.22%、19.39%和1.34%。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层面是动态变化的,人才结构逐步形成设计业和制造业“前中端重”、封装测试业“后端轻”的趋势。“封测业不论产值和从业人员增速会慢一些,人均产值因为设计和制造环节增长比较多,相对人均产值退避增长4.21%。虽然设计业企业数量在增长,但是从人员上来看,企业增长比较多的还是中等企业,这是近几年比较好的迹象。虽然大企业人数超过1000人数量没有变化,但是至少在100到1000人的规模,中型企业在加速崛起,这些中型企业未来有可能成为大企业的中坚力量,在未来将有利于制造业做大做强。”王世江说道。白皮书显示, 2019年集成电路行业离职率是12.51%,比2018年进一步下降,但仍高于健康离职率。从离职原因调查结果来看,薪酬回报和股权激励是影响行业人员流动的主要因素。在学历构成方面,集成电路对高学历人才需求增大,大专及以下人才主要集中在封测、材料和制造领域,装备业对学历要求较高。王世江指出,现在新成立公司较多,增大了对有工作经验人才的需求,这促使了高校人才培养进一步与产业界结合。从行业景气度来看,整体行业人才需求量旺盛,虽然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但是整体人才市场仍然保持稳定状态。集成电路行业人才供需表现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2020年一季度招聘需求仍保持同比增长28.90%,二季度同比增速继续扩大,增长53.37%。“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已经成为整个行业供给人才非常重要的途径。”王世江谈到。据统计,在全国28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中,有55%的本科生及毕业生进入集成电路行业,这个比例较2018年提高近9%,集成电路对专业人才吸引力进一步增强。白皮书梳理了集成电路紧缺岗位的情况,排名前五位的芯片设计岗位分别是模拟芯片设计、数字前端、数字验证、数字后端和模拟版图设计。从毕业生去向来看,本科生毕业有将近60%学生进入民营企业,硕士有将近60%学生进入民营企业工作,博士相对来说有近一半是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校培养方式对集成电路行业就业有一定的影响,在未参与工作的情况下,有44.44%的学生们认为学校的培养方式对往后就业有一定帮助;有36.9%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但仍有有18.7%的学生认学校的培养方式对就业的帮助非常小甚至没有帮助。“这说明新的产教脱节依然存在,希望通过一级学科建设把产教脱节问题能够尽快解决。”王世江表示。四个方向完善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建设近年,随着科创板的推出,企业融资能力越来越强,企业愿意付出更高的薪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行业。白皮书显示,集成电路相关岗位薪酬方面呈现增长趋势,对比2020年一季度和2019年二季度的数据,总体薪酬同比上涨4.75%,研发岗位薪酬增长增速最快,在9.5%左右。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国内集成电路企业人均薪资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王世江指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建设存在四点问题,一是我国领军和高端人才紧缺,对人才吸引力不足;二是人才培养师资和实训条件支撑不足,产教融合有待增强;三是我国集成电路企业间挖角现象普遍,导致人才流动频繁;四是我国对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不足,科研人员活力有待激发。王世江表示,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加大对集成电路人才政策的激励与引导;二要利用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建设深度落实产教融合;三要加大集成电路海外高端人才吸引和保留;四要引导建立企业间人才合作平台以规范人才流动机制。
11月2日—3日,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超高清视频是继数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轮重大信息技术变革,5G商用为超高清视频创造了更多的应用空间和可能性。超高清与医疗、工业、安防等行业融合应用,已形成遍地开花的总体建设格局。张立从五个方面总结评述了2020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首先是应用。超高清视频与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深度融合,彼此互为应用场景,互为能力补充,催生了大量新场景、新应用、新模式。例如,去年的北京世园会、世界杯篮球赛、建国70周年大庆系列活动、北京冬奥会测试赛等,均是5G+4K/8K转播应用的经典案例。今年以来,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超高清视频与5G结合,在远程医疗、远程办公、安防监控等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价值。北京301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和方舱医院间通过5G网络实现了远程医学影像会诊,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全国“两会”期间开展了5G+8K+卫星+手机直播报道的实验验证工作,祖国边疆四地(喀什、漠河、威海、三亚)均可通过8K电视机、5G手机观看“两会”现场报道。由此可见,伴随着5G商用快速普及,超高清视频已经从前两年的蓄力、造势期快速步入了应用落地阶段。这也是本次大会主题“超清视界 5G赋能”的设计初衷。第二是基建。新基建是今年的政策热词,从中央到地方、从产业界到学术界、资本圈,均给与广泛关注和较高期望。超高清视频台网制播设备以及传输网络本身就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带动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整体升级,还将加速以视频为核心的行业智能化转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年来不断加大超高清制播系统改造力度,依托5G网络支撑4K节目采、传、编、播全流程集成制作系统,改进基于5G的信号传输、云端收录、移动云制作、AI智能语音合成等节目制作手段,带动了广播电视领域新媒体转型。工业制造领域,超高清监控摄像头、工业内窥镜、工业相机等的采用,创新了工业可视化、机器人巡检、人机协作交互等新业务模式,成为工业互联网新基建的重要补充。第三是标准。工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印发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中明确提出坚持“标准先行”,建立覆盖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全产业链综合标准化体系,并鼓励国家、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协同发展。标准问题事关超高清视频产业的健康规范和发展后劲,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今年五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了《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覆盖6大类23小类,对于加速我国超高清视频技术演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统一行业共识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体系下,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与9月正式发布了高动态范围(HDR)团体规范,后续,还将在数字版权管理(CDRM)、三维声(3D audio)、高速多媒体接口等方面开展系列标准攻关工作。赛迪研究院也会对上述关键基础标准做好对部研究支撑工作。第四是内容。超高清视频产业的核心痛点在供需结构,而供需结构的症结在内容供给。丰富内容供给的有效途径有三:一是依托电视台频道开播支持带动;二是平衡压低内容制作成本;三是保护内容版权,畅通交易渠道。今年以来,新增广州、杭州、上海三个地市4K超高清频道上线或批复,另有多个地方4K频道在筹备中,对于包括内容制作在内的产业链各环节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作用。广东省发布了《2020年4K节目制作引进补助实施方案》,对省内平台播出的4K节目内容,按照节目类型、生产方式、视频参数测试指标等标准给予补贴,在成本降低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今天大会上刚刚启动设立的超高清视频产业投资基金,未来也将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力量关注内容制作领域。同时,China-DRM生态体系加速构建,将有效保护超高清视频等高价值数字化音视频内容安全快速传播,保障影视创作者和平台播出方的合法权益。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也在酝酿以内容大赛等方式,向社会推介一批优质的超高清内容作品。第五是平台。超高清视频产业链条长、涉及广、跨度大,离不开技术链、资金链、供应链端到端的协同配合。政府引导、产业链各方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四川已分别成立超高清视频制作技术协同中心并投入运营,广东省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也已成立,多个地方创新中心正积极谋划、筹建过程中,为行业协同发展发挥重要纽带作用。与此同时,工信部2019、2020连续两年支持了两类面向超高清视频行业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其中赛迪研究院牵头承担了超高清视频显示终端标准检测验证公共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标准符合性检测验证、标准信息服务、产品检测、内容标识认证、技术咨询等服务。
11月20日-21日,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出席大会,并就2020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发表演讲。刘文强表示,作为数字时代信息显示载体和人机交互窗口,新型显示已成为升级信息消费、壮大数字经济、发展电子信息行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全球经济社会智能化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意义。“在人类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的五大感官系统中,相关技术发展最快的是视觉,变化最大的也是视觉。”刘文强说,“进入信息时代以后,视觉占比从原来的60%提升到83%,从手机显示屏、计算机显示屏到车载显示屏、电视显示屏,显示完全融合到生活中。”全球经济下挫 显示行业上扬刘文强表示,从全球来看,受疫情影响,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增长明显放缓。从今年第三季度主要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中国已经恢复正增长、一枝独秀。而世界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呈现出四个趋势。第一个趋势,全球经济下挫明显,显示行业逆势上扬。在疫情期间,全球远程会议、远程教育、居家娱乐需求全面提升,电视销量的环比增长达到38%,增幅很大。2018年到2020年,液晶面板价格走势比较平稳,而自今年年初以来,价格增长了50%,面板价格快速回升。我国一些企业受疫情影响,虽然也放缓了最初的步伐,后来逐渐恢复。但是国际上一些企业受疫情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很有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第二个趋势,“三国四地”格局依旧,中国大陆后来居上。从全球总体格局来看,“三国四地”的格局没有大的变化,但具体来看,中国大陆部分后来居上。当前全球新型显示面板的生产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四个地区三个国家。疫情加速了韩国退出液晶面板的生产,中国大陆的产能占比加速提升,2020年有望提升超过60%。第三个趋势,信息交互愈加普及,应用场景多元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智能显示,工业互联网、工业领域的大屏应用也越来越突出。手机屏幕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出现 瀑布屏、折叠屏等一系列新技术。硬件技术成为企业竞争的布局动力,传统的大尺寸的电视、电脑的市场权重仍然比较高。电视现在越来越朝着大尺寸、超高清、低成本的趋势发展;车载显示、智能显示以及未来的虚拟显示,正在进一步拓展新型显示的应用范围;同时,显示 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第四个趋势,主流的技术不断完善,渐进式的创新持续推进。首先从性能上来看,屏幕对比度有了提升,正在追求更低的功耗。集成度也逐渐成为突出的需求,手机屏下指纹、摄像头技术正在加快发展。显示形态越来越多样,有折叠式、拉升式、卷曲式,延续去年的发展势头,一些新产品上市,也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我国产业规模居首 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刘文强说,从政策的角度看,支持力度持续提升,显示产业成为各个地区的发展重点。面对疫情,我国为拉动经济做出新部署,这也推动了新型器件在加快发展,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等一系列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带来新机遇,各地也在加快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既有顺应专项政策发展趋势提出的,也有以新器件、数字经济等形式体现的,都对推动地方显示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作用。从规模来看,中国的规模全球第一,形成了四大产业集聚区。从营收看,2019年新型显示产业的总营收达到3700亿元;从全球产能的分布来看,中国大陆成为主要的产能分布区域;从国内的区域来看,形成了四大区域,包括: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广东、安徽、四川三个省份的产能规模最大,占总体规模的61%。从安徽来看,今年安徽的显示产业增长了38%。从创新来看,技术创新实力正在逐步增强,新技术布局质量显著提升。在TFT-LCD领域,低温多晶硅、氧化物等产品量产能力不断提升,叠屏、屏下指纹、动态背光等新技术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TFT-LCD领域的优势地位。在AMOLED领域,国内企业产品逐渐得到品牌企业的认可,出货量快速提升。折叠屏、透明屏、屏下摄像头等技术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企业的兼并重组速度正在加快,龙头企业实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大家可以看到TCL、京东方实施的并购,对行业的影响非常大。在相关配套领域,企业在偏光片、设备等方面都积极地开展并购,也对行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全产业链建设看,配套建设正在成为投资热点,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各个企业都在积极推动大陆投资,推动相关配套体系的建设。从资本市场来看,配套体系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从去年到今年,超过十家企业成功登陆中国股市,而且还有一批企业正在推进之中,所以资本的投入也在加快行业发展。多种技术并行发展 集成创新成重要方向展望未来,刘文强表示,一是多种技术并行发展,集成化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新方向。刘文强说,我们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基础、系统的供应链体系、持续优化的性能,因此液晶显示仍然在大尺寸面板中占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很大的份额。microLED的市场份额还会更大,LED、AMOLED、激光显示、电子纸等新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在细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以交叉融合为主要特征的集成化创新,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方向。5G+8K、mini LED+LCD、传感器+OLED,正在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二是内容呈现灵活多样,定制化显示需求不断攀升。从未来的内容需求和应用场景来看,有游戏、短视频、车载、医疗等越来越灵活多样的显示应用,内容需求推动整机需求,整机需求推动显示器件的需求。因此高对比度、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低功耗、柔性化和异形化、3D等等,都成为未来的显示需求。
8月31日,“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总结座谈会在海口举行。图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行业改革发展研究室主任王夙发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邓浩/摄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半导体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8月26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在2020世界半导体大会上表示,以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具引领性的方向,将带动千亿投资,撬动万亿市场规模。 据悉,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在《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强调了重点支持“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建设。而半导体产业正是这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石。张立表示,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半导体产业的加速发展是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战略选择,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1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简称赛迪研究院)调研,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党建和业务工作汇报,深入了解赛迪研究院研究成果、产业园建设等情况。肖亚庆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了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蓝图,是做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行动指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肖亚庆对赛迪研究院支撑“两个强国”建设、服务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做出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加快创建国家一流高端智库提出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密联系工信部核心职能,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际,紧密联系工业和信息化实际,对标对表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智库,拓展国际视野,强化战略思维,不断增强重大问题的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研究能力。要立足产业,脚踏实地,全面准确掌握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实际情况,围绕制造业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提出问题、调查研究、支撑决策的系统能力,为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党的建设和班子建设,以中央巡视整改为契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赛迪研究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陪同调研。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ccid-2014”
1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简称赛迪研究院)调研,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党建和业务工作汇报,深入了解赛迪研究院研究成果、产业园建设等情况。肖亚庆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了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蓝图,是做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行动指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肖亚庆对赛迪研究院支撑“两个强国”建设、服务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做出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加快创建国家一流高端智库提出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密联系工信部核心职能,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际,紧密联系工业和信息化实际,对标对表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智库,拓展国际视野,强化战略思维,不断增强重大问题的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研究能力。要立足产业,脚踏实地,全面准确掌握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实际情况,围绕制造业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提出问题、调查研究、支撑决策的系统能力,为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党的建设和班子建设,以中央巡视整改为契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赛迪研究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陪同调研。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办公厅
日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0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为3690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13%。该报告显示,随着疫情防控向好态势发展和各项促消费政策生效,厂家商家积极调整措施到位,市场迅速复苏至去年同期水平。第二季度我国家电市场零售总额达2486亿元,两倍于第一季度,同比增2.64%。互联网零售渠道对家电市场的快速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线上家电产品零售额为1913亿元,同比增7.23%,线上渠道占整体家电零售额的比例达51.84%。其中,京东成为上半年家电市场全渠道份额第一的平台,占比达到28.86%。从产品上看,上半年消毒柜、末端净水设备、洗碗机、除螨仪等以除菌消毒为主打功能的产品销售增长明显,同时带动具有保鲜抑菌功能的冰箱、高温煮洗功能的洗衣机、空净一体空调等大白电产品增长。报告认为,疫情激发了人们对家电产品细分功能的需求,促进了家电产品结构调整。今年上半年,直播带货等新营销方式成效卓著。报告指出,上半年家电全行业拥抱直播带货,家电领域直播场次超百万场,达成交易额逾千亿。第二季度家电类直播带货的转化率进一步提高,场均产出是第一季度的4倍。展望下半年,该报告认为,家电市场整体谨慎乐观,但随着家电下乡、汰旧换新、消费升级等政策的落实到位,市场潜力进一步挖掘,市场规模有望与去年持平。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孙磊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于10月19日—20日在南昌举行。本次大会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办会、国际国内同时设置会场的形式召开。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虚拟现实产业联盟秘书长安晖以线下演讲的方式发表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安晖表示,如今,虚拟现实产业已进入新阶段。关键技术持续突破推动产业升级会上,安晖介绍,虚拟现实技术体系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感知、建模、呈现以及交互。在感知方面,是利用眼部、头部、肢体等感官进行动作捕捉以及位置定位等。在建模方面,主要分为几何建模、物理建模、生理建模、行为智能建模等几方面。在呈现方面,包括有3D显示、3D音效、图像渲染、无缝融合等呈现方式。在交互方面,包括了触觉和力觉反馈、语音识别、体感交互等交互方式。可以看出,虚拟现实所涵盖的体系纷繁众多,因此安晖认为,虚拟现实是集多项高新技术于一身的技术。如今,随着多类高新技术的持续突破,也将成为虚拟现实产业提供新的升级发展动力。近年来,无论是在虚拟现实操作系统,还是虚拟现实里的定位、感知、交互技术以及新型显示技术等,都给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多新的技术支撑以及新的驱动力。《毕马威2020科技行业创新》报告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开创了远程办公和远程消费者互动的新时代,市场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虚拟现实。很多企业都加大了对虚拟现实的投入,其中36%的企业将投资额提升了1%-19%,21%的企业提升了20%-39%,14%的企业甚至将投资力度增加了40%以上。同时,近两年虚拟现实领域年专利申请量已超过30000份。技术深度融合解决发展痛点安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5G、云计算、物联网、超高清视频等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各项高新技术之间逐渐进行深度的融合,将有效解决虚拟现实产业存在的痛点,并赋能虚拟现实产业中的典型应用,实现虚拟现实设备中的轻量化、移动化功能,以及虚拟现实应用中的实时反馈、快速反应等功能。虚拟现实也将为这些技术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场景和全新空间,从而相互促进,驱动产业发展持续活跃,并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安晖提到,在虚拟现实产业中,硬件是虚拟现实应用的载体和基础,并决定着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水平,也能够与虚拟现实的软件和内容进行相互促进。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面,有很多国内外的大企业和创新企业都推出了很多新的虚拟现实相关的硬件产品,这些产品的推出也推动了很多新的应用的开发,并且实现了更多新的VR技术。例如,在硬件发展的推动下,在不久的将来,时尚、轻巧、舒适的AR智能眼镜将成为现实。数据表明,2025年智能眼镜硬件市场规模将增长到50亿美元,到2030年将增长到340亿美元,且年销量将达到2500万套。然而如今,虚拟现实硬件领域尚未形成明确的领跑者,安晖认为,在未来,能够率先在硬件方面有所作为的企业,将会有更大的可能把握住VR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六方面建议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最后,对于VR产业未来的发展,安晖提出了六条建议。第一,企业需要树立坚定的产业发展信心,切莫妄自菲薄。第二,企业要对虚拟现实行业中的应用场景进行深度挖掘,努力在重点行业领域打造虚拟现实应用的标杆项目,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示范项目和应用经验,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在这些行业领域的常态化发展。第三,企业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要引导和推进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5G等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围绕重点行业和特色应用的需求,对应用种类和服务内容进行创新。第四,要丰富VR行业的主体类型,而这需要统筹产学研政等各方面力量来共同完成,并鼓励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第五,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法规制订,努力解决产业发展中涉及的隐私保护等问题,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最后,在虚拟现实产业中,要建立全球创新合作的机制,企业要拥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从而打造全球的创新生态、技术交流平台、人才体系等,共同打造虚拟现实空间,并共享虚拟现实带来的红利。
储祥好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考察对接本报讯(记者 张 越)新旧动能如何转换?高质量发展怎么实现?12月18日,市长储祥好带队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考察对接,就加快产业转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院长张立、院党委书记宋显珠及相关专家深入交流,寻求支持帮助,共商合作发展。赛迪研究院是直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类科研事业单位,面向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产业规划、区域发展、城市战略等专业服务,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的重要智库。座谈会上,储祥好对各位专家百忙之中为运城加快转型发展出谋划策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运城是山西的农业大市、新兴工业城市,传统产业结构偏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薄弱,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当前,我们聚焦“六新”突破,着力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精品钢、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实现这些目标需要科技支撑、创新驱动、项目带动,需要借助“外脑”智慧,明确转型方向和路径,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希望赛迪研究院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在运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业体系构建、产业链设计、新动能培育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并期待与研究院建立长效交流机制,拓展合作空间,实现互利共赢。各位专家围绕国内工业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结合运城产业发展实际,就如何发挥区位优势、构建“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未来产业”的迭代体系,积极献计献策,提出宝贵意见。专家们表示,将立足前沿,整合多方资源,在产业规划、招才引智、重大技术联合攻关、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助力运城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