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狟先森01革命的孵化器我们一提起到师范学校,非常自然地会同太阳底下的人民教师联系起来,把师范学校当做培育教师的场所。这种想法当然正确。但是,真理总是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要是把师范学校放到民国时期,这种想法就可能片面的。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看到书里的一些表格后,我对当时师范学校的起的作用产生惊讶,比如:万里,1933-1936年就读于曲阜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古牧,1932-1934年就读于山东文登第七乡师这两位我们都特别熟悉,是国家级的官员、改革开放时期的国家级“大将”。这本书还列举了许多20世纪30年代曾就读于师范学校、后来在建国后担任省地级官员的人物。如果单个例子不能说明什么?当例子多了,就可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民国时候的师范学校可能具有培育革命力量的作用。那么,一贯以“育师”为职的师范学校在民国时候是怎么变成革命孵化器的呢?02寒子弟上师范国民政府建立后,恢复了大力发展师范学校、读师范不要钱的传统。它希望这样的政策能为政府培育更多充当国家传声筒的乡村教师,把教师训练成国家在农村的代言人。对于农村贫寒子弟来说,不管最终是不是还得回到农村教书,但读师范的确是一条能够改变身份、而且不用让家里人有太多负担的一条通道,也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子弟报考师范。但这时候的师范学校比起报考人数来说,还是显得供不应求。竞争相当惨烈。这里有一个数据:1933年河南省立师范学校招生名额是92个,但有804人报考,报录比接近8:1;1932年山东省立第七师范更可怕,1300人报考,只招80名,报录比为16:1。师范学校的考场上不可谓不“血雨腥风”。尽管大部分读师范的是农村来的学生,但是经历了这样严格激烈的考试,进来的大多数人绝对是本地区的佼佼者,心里多少也是有一定优越感的。这些学生在两三年的师范学校学习中,见的世面更广了,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逐渐生发了想要逃离原生地的想法。可当时的师范生政策、环境不允许他们有更多地选择(毕业后必须回家任职)。他们的确在家乡从事教职,服务几年后继续升学,但小学教师薪水之低又让他们不得不放弃这样的想法。他们发现:尽管自己够努力,但原生家庭的经济条件一开始就限制了自己的选择,几年以后,还得从哪来回哪去。他们逐渐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萌发了要求社会变革的想法。03左翼青年下师范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许多激进左翼的知识分子流亡到乡村。为了生活,有的人就进入师范学校当老师。这些青年很自然地向他们介绍自己被国民政府打击的悲惨遭遇。同是天涯年轻人,一个怀疑社会的不公、一个刚被社会打击,一拍二和,这些青年老师就像催化剂一样,让学生想要变革社会的情绪高涨起来。这还不算什么,这些老师还向这些18、9岁的年轻人介绍鲁迅、曹禺、巴金的文章,这些学生觉得这些文章岂不就是在说自己的生活?再加上老师还时不时穿插讲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下学生的革命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师范学校慢慢变成了一群被压抑的师生讨论如何革命的场所。有的老师还组织学生活动小组,成立了团组织,更进一步地,有的老师还带头建立共产党支部。比如曾经当过第三国际代表鲍罗廷翻译的冯品毅,1926年以后跑到河北一师范学校当老师,最后把校长、教务主任、还有好多学生都发展成了党员。国民政府千算万算没有料到,原本是打算培养“自己人”的师范学校竟然变成培养“掘墓人”的地方。但这口锅国民政府哭着也得背。它对一些危机的糟糕应对、对左翼知识人的打压,恰好让师范学校变成了对政府宣泄不满的地方。当日军大举侵华,社会局面越来越困顿,国民政府的表现又是如此差,让这些师范生选择了自己在学校接触到的“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变革社会和革命的武器。就这样,师范学校“一不小心”就变成了革命输出的孵化器。参考文献:(1)从小平.《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社会转型(1897-1937)》[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刘昶.《革命的普罗米修斯:民国时期的乡村教师》,《中国乡村研究》(第六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漫漫寒冬,人们的衣服越穿越厚,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冬季疫情防控,在经历一段时间消沉后,再次回到话题的核心处,引发人们的新一轮忧心忡忡。大疫止于村野除了有关部门的有效预警,从我们每个人生活的角度来看,什么才是最好的防疫,如何才能做到最好的居家防疫呢?中国的三农问题专家、教学科研工作者温铁军教授,结合03年非典与20年新冠两次抗疫的亲身经验,与多年的中国乡村研究实践,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大疫止于村野。面对疫情,乡村有着得天独厚的防疫优势。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形成一个亲和自然的可持续社会,这才是最佳、最低成本的防疫。温铁军教授还指出:几十年来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都是以乡村的衰败为代价。但随着2020疫情爆发,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反思,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逆城市化的探索。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也就是国际上被称为“中产阶级”的人群,选择“下乡生活”,他们是逆城市化发展的先锋者,也是目前来说的主力。他们致力于找一块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到一个空气阳光蓝天白云的地方,一方面精神上放飞自我,一方面也是找一个最低成本免疫的环境条件。相关内容转自“人大国发院”▲城市与乡村的抗疫环境差别▲在自然防疫方面,乡村有显而易见的环境优势▲乡村旅居,首选江西婺源于是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梦里老家·桃花源建法自然,选择先进的居住方式——在位置上回归乡野,但生活品质比肩城市,比城市更温暖自然,比乡村更文明的理想人居。梦里老家·桃花源选址最美乡村江西婺源,县内13个国家级景区环伺分布,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少数派”!一城包罗自然山河,生态健康颐养身心,它既是城市精英的精神原乡,又是修身养性的健康住居。婺源森林覆盖率高达82.64%,每日吐纳13万个/㎝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孕育出梦里老家·桃花源宜游、宜居、宜养、宜业的天赋之境,让晴耕雨读、诗酒花茶的田园生活触手可及。
当自称“净海王”的大海商汪直被处死的时候,明朝嘉靖皇帝以为,帝国的海疆终于安宁了。这是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在此前的30多年里,这名以擅长权力制衡出名的皇帝,厉行了明朝最严酷的海禁政策,由此导致东南沿海“倭患”不断。汪直是继许栋、李光头之后,垄断帝国东南沿海与东南亚、日本走私贸易的大海商。他的大本营设在双屿岛(今属浙江舟山),最鼎盛时拥众十万余,大小船只无数。过往的商船都要打着“五峰”(汪直,号五峰)旗号方能通行。不过,在明朝官方看来,他们都是帝国“倭患”的根源。为了抗倭,浙直总督胡宗宪与汪直的海商集团斗智斗勇多年,最终在1559年将汪直诱骗入杭州,并进行抓捕。汪直被朝廷处死后,双屿岛作为官方认定的大贼窝,也被捣毁了。然而,出乎明朝君臣意料的是,一个新的“双屿岛”迅速形成。被朝廷军队击散的倭寇和海盗,沿着海岸线南下,一直到了闽粤交界的海面上。在那里,一个三不管的小海岛以及本土的海盗团伙,接纳了逃窜的海上力量,随后野蛮成长,很快就发展成为让帝国官员头疼不已的海盗巢穴。这就是南澳岛(今广东汕头南澳县),面积仅为113平方公里左右,大小约等于3.5个澳门。此后的100多年时间里,明清帝国针对以南澳岛为中心的海盗势力的斗争与博弈,深刻改变了闽粤两省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走向。▲黑框内为南澳岛,与汕头市澄海区隔海相望,现有南澳大桥相连。01. 海盗巢穴的形成准确地说,在汪直集团被摧毁之前,闽粤交界的潮州府包括南澳岛一带,海盗势力已经颇有声势。只是尚未引起官方的重点关注。这整片地方,今天统称为潮汕地区,涵盖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前些年以盛产全国首富,近些年以“美食孤岛”之名,被全国人民记住。但在传统帝国时代,这片地方属于典型的省尾国角,长期以来,中原王化和统治触角难以抵达。尤其是南澳岛,孤悬大海之中,千百年来“无所系属”,是一个三不管的海岛。现在能看到的历史记载中,南澳岛早在南宋时期就成为海盗巢穴。史载,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一个名为沈师的大海盗“啸聚甚众,犯南澳,岭东震动三月”。时任广东常平提举杨万里集合数郡兵力,总算平定了沈师之乱。沈师因此在史书中被称为“海上剧寇”。到了明朝开国后,南澳岛上原有民户居住,但在海禁的基本国策下,朱元璋洪武年间,官方担心岛民作乱,将他们迁往大陆,“遂虚其地,粮因空悬”。在朝廷看来,一座无人荒岛是最安全的,但在另外一些人眼里,这就是啸聚的天然据点。嘉靖时人陈天资在《东里志》中记载:“(南澳岛)惟深澳内宽外险,有腊屿、青屿环抱于外,仅一门可入,而中可容千艘。番舶、海寇之舟,多泊于此,以肆抢掠……长沙尾,西跨南洋,近于莱芜澳,为船艘往来门户,海寇亦常泊焉。”也就是说,在嘉靖时期,南澳岛上的深澳、长沙尾等港湾,早已成为海盗聚众泊船的据点。当时活跃于漳州、潮州地区的重要海盗集团,几乎都在南澳岛有根据地。日本商人也循声而来,每年五月定期在岛上搭棚贸易,当时人说“刀枪之类,悉在舟中”,看得一清二楚,然而贸易各方都习以为常。双屿岛被摧毁后,海上武装势力盘踞的南澳岛,才彻底暴露在朝廷的视野之内。▲南澳岛上的国家森林公园,是广东唯一的海岛国家森林公园。图源/图虫创意02. 许朝光的故事提到南澳岛最早崛起的大海盗,许朝光和吴平必须有名字。许朝光是广东饶平人,本姓谢。传说他幼年时,父亲被大海盗许栋掳杀,母亲则被许栋霸占。因许栋无子,遂收其为子,并改姓。在传说中,许朝光长大后,听其母讲述身世,怒不可遏,遂趁许栋从日本贸易返回南澳岛途中,伏兵刺杀了这名纵横四海的养父。而在历史记载中,许栋则死于嘉靖“禁海名臣”朱纨之手。1550年左右,包括许栋、李光头在内的96名“倭寇”和“海盗”,被朱纨下令处死(一说许栋成功逃逸,不知所终)。朱纨同时指责闽浙两省的世家豪族勾结倭寇。这引起了两省豪门大族的大恐慌,他们纷纷动用关系,弹劾朱纨越权擅杀。在巨大的压力下,朱纨最终喝下毒药自杀,临死前,他颇为无奈地说:“纵天子不欲死我,闽浙人必杀我。”▲嘉靖朝名臣朱纨,以厉行禁海政策、严打海盗出名。总之,许栋死于养子许朝光的刺杀,或许只是许朝光发迹前后自我宣传的虚构事迹。但因为这个故事颠覆了既有的伦理关系,崇尚复仇至上与胜者为王的原则,所以得到了海盗群体和潮汕民间的广泛传播。可以确定的是,许朝光崛起后,自立为“澳长”。他将今南澳岛后宅镇一带作为根据地,在那里修宫室、建敌楼、筑城寨,同时将势力扩张到牛田洋、鮀浦诸海口。史载,许朝光控制的海港,但凡商贾往来,都要交保护费买平安,名曰“买水”。这种开创性做法,随即被其他海盗帮派学去,与官府争夺商税,成为各大海盗集团的稳定收入来源。嘉靖四十年(1561年)前后,许朝光多次联合倭寇劫掠潮汕沿海村寨,引起很大的震动。地方官府兵力松散,防备吃力,只得对许朝光采取招安政策。许朝光同意招安,但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要求:“本人入城招安,入城后不能关闭城门,不能斥去左右随从,不能解除随从所持兵器。各城门都要兼备本人手下人员守护。入城时应当用特殊礼宴请,县佐首领官必陪在身旁,宴毕后必立即出城,不能命令我等拜见府道大人。”官府最终任凭许朝光的大队人马进城,名为招安,实际上对其毫无约束力。乾隆版《潮州府志》载,“(许)朝光居大舶中,击断自恣,或严兵设卫,出入城市,忘其为盗也”。许朝光后来被手下头目莫应夫刺杀。他死之时,已是嘉靖朝的最后一年——1566年,此时,朝廷针对潮州府海盗的剿杀也进入了尾声。▲南澳岛曲折的海岸线,形成多个优良港湾,有利于海盗集团藏巨船。图源/图虫创意03. 海贼王吴平之死许朝光曾经的对手、闽粤海盗巨魁吴平,因为势力太大,最终震动朝廷,引发闽粤两省联合剿杀行动。吴平是福建诏安人,自幼聪慧好兵,曾在有钱人家做家奴,遭到女主人虐待,遂逃去入山为寇,后又出海为盗。传言吴平得势后,掳掠了原先虐待他的女主人进行报复,“以壶水系两乳,令裸身磨米,身动壶摇水淋漓以为乐”。史载,吴平颇有谋略,抗倭名将戚继光“犹惮(吴)平,平所设奇,皆与相当,号为劲敌”。这个有头脑的大海盗因此得到同时期海盗头目如许朝光、林道乾、曾一本等人的推崇。吴平也当仁不让,以闽粤海盗的总首领自居。当时,活跃于南澳岛海域的大海盗之间,形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不过,海盗之间往往只有利益,没有情义。当吴平在南澳岛东北角筑寨之时,手下“战舰数百,聚众万余”,许朝光担心吴平会蚕食自己的势力,设计挑拨吴平父子关系。吴平中计,在醉酒之后怒杀了自己的儿子,待到酒醒,后悔莫及,举兵与许朝光火拼。双方大战于南澳岛中部的牛头岭,战斗激烈,人头滚地,迄今牛头岭仍有“人头岭”的别称。许朝光战败,退守回自己的据点,而吴平则进一步奠定自己海盗霸主的地位。但南澳岛一带海上巨寇的养成,已经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潮汕地区人多地少,民众大多以海为生。即便是在明朝的海禁国策下,潮汕人也未停止与东南亚、日本等地的海外走私贸易。待到嘉靖后期执行明朝史上最严厉的海禁政策,潮汕人为了生存,只能游走在亦商亦盗的边缘,身份模糊。时任潮州知府的江西人郭春震指出,潮州海患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本土海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当地人驾船挟货,往来东西洋,将“通番”贸易视为家常便饭。嘉靖皇帝却不认为是他的海禁政策催生了海盗集团。他认为是地方官府的纵容私通、武力不济,才养成了一个个海上大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潮州府增设澄海县,与南澳岛隔海相望,以加强对地方的行政控制。新设的县取名“澄海”,恰恰表明那里海宇未靖,朝廷希望此后能够剿灭海寇,“澄清海宇”。在此前后,潮州府下饶平、惠来、普宁等县的设置,也大致出于同样的原因,县名均取同样的寓意。当吴平的声名传到帝都,朝廷将他视为“广东巨寇”的时候,嘉靖皇帝震怒了。他要求闽粤两省“严督兵将,协心夹剿,以靖地方”。于是,两广提督吴桂芳与福建巡抚汪道昆协同部署,督令总兵俞大猷、戚继光率军水陆并进,直取南澳岛。经过数场恶战,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吴平的海盗集团在福建海域被戚继光部击沉战船百余艘之后,退据南澳岛,筑土堡木城,准备作最后的反抗。与此同时,戚继光的军队也登上南澳岛,而俞大猷则统率300余艘战船,与戚继光会师。在人称“俞龙戚虎”的帝国两大抗倭名将发动最后的总攻之前,朝廷的战船已将整个南澳岛团团围住,防止吴平的人马逃窜。此战,吴平的海盗集团被杀、被擒1500余人,烧死、淹死5000余人,主力被消灭殆尽。尽管如此,在明军水陆兵的强大攻势下,吴平还是率残部逃出了包围圈。史载,吴平辗转逃到了安南(今越南)万桥山。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四月,俞大猷的部将汤克宽在万桥山之战中最终剿灭了吴平的残余势力。吴平投水身死,一代海盗传奇人物落幕。▲南澳岛上的武帝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图源/图虫创意04. 郑氏集团的基地吴平不是明朝盘踞南澳岛的最后一代海贼王,但他的死预示着潮州海盗的鼎盛时期逐渐成为过去式。“俞龙戚虎”在南澳岛的胜利,成为明朝平定潮州“海患”的一个转折点。隆庆元年(1567年),新继位的隆庆皇帝听从福建巡抚涂泽民的建议,有限度地开放海禁,一时间“寇转为商”,“漳潮之间,旋即晏然”。万历三年(1575年)起,明朝在南澳岛设副总兵,以水兵3000人专守此地。尽管南澳的官方守备很快就松懈下来,但这一标志性事件,表明一直处于权力真空状态的南澳岛被纳入了军事管理。这个嘉靖后期海盗集团的孕育之地,终于相对平静了数十年。▲闽粤南澳总镇府的设置,标志着南澳岛被明清两代纳入军事化管理。图源/图虫创意吴平死后,林凤、林道乾等常年活动于南澳岛的潮州海盗集团,纷纷起兵攻打沿海城镇,寻求新的据点。在朝廷军事镇压下,这些大海盗战败,率船队和人员流散于东南亚,有的还在东南亚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东南亚因此成了潮州海盗最后的退身之地,而他们,演变成为潮汕人移居海外的先驱,也为海外潮商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或许就是历史的奇诡之处。明末,福建南安人郑芝龙的海商集团崛起后,整个闽粤海域,涵盖东南亚、日本的航线,基本属于他的势力范围。他拥有无可匹敌的制海权,仿照许朝光收取“买水”钱的做法,给过往商船发通行证,获得了巨额的收入。崇祯元年(1628年),在击溃了福建的官军之后,郑芝龙却意外地选择投入朝廷的怀抱,出任明朝一个名为“防海游击”的低级职位。事后的结果证明了郑芝龙做出这一选择的精明。他虽然投靠朝廷,却依然拥有自己的船队与地盘,不仅自身利益丝毫未受损,还可以打着官方的名号去剿杀其他海盗集团,扩大郑氏集团的势力。5年后,1633年10月,明朝水师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在金门岛附近的料罗湾展开了一场海战,这是中国与欧洲列强在海上的一次重要较量。结果,明朝取得了这次海战的胜利。而鲜为人知的是,明朝的主力舰队其实都是郑芝龙的船队。这可算是28年后其子郑成功击溃荷兰人、收复台湾的一次预演。料罗湾海战后,明朝在福建和广东东部的海防力量,都被郑氏集团控制。崇祯十三年(1640年),郑芝龙就任南澳副总兵。尽管他在4年后就升任福建都督,离开南澳,但此后的三四十年,明清朝代更替,而南澳一直是郑氏集团军事与贸易的重要基地,完全脱离了中央王朝的控制。▲南澳居民区里的郑芝龙坊,其任南澳副总兵时立功,朝廷准予建坊表彰。图源/岭东忘时堂大清顺治三年(1646年),郑芝龙降清,但其子郑成功“止南澳,招兵制械,得数千人”,扛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帜。康熙元年(1662年),由于郑氏集团内部矛盾,时任南澳副总兵的陈豹降清。同年,清政府在潮州沿海实行大规模的"迁海"政策,南澳岛和大陆沿海数十里居民全部内迁,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南澳岛——这个持续了200余年的海盗巢穴,又回到明初的蛮荒状态。▲郑成功曾在南澳招兵买马,图为厦门鼓浪屿郑成功塑像。图源/摄图网05. 最后一个大海盗邱辉是明清两代潮州最后一个有影响力的大海盗。他是今汕头达濠人,有个绰号叫“臭红肉”。如今誉满天下的达濠鱼丸,相传就是邱辉孝敬其母而首创出来的。邱辉活跃的时候,清朝已实行“迁海”政策,南澳岛荒蛮,所以他的据点建在了南澳岛西南方向的达濠半岛上。他在达濠建寨固守,控制粤东沿海的盐业和渔业,成为当时潮州沿海唯一驻守“界外”的海盗头目。当时,退守台湾的郑氏集团已经传到第三代郑经。邱辉奉郑经为正统,支持其反清复明大业,被封为“忠勇伯”。连横在《台湾通史》中称,邱辉“踞达濠……布帛无缺,凡货入界者以价购之,妇孺无欺。自是内外相安,转运毋遏,物价愈平”,颇有义盗之风。邱辉占据达濠十多年,并在达濠设置“大明潮州府”,其战船经常在沿海出没,“清兵莫能御”。康熙八年(1669年),潮州各地"复界",但摄于邱辉的势力,清政府特别规定达濠仍为"界外"。清政府平定三藩之乱后,移师南澳,准备收拾邱辉。在清军水陆并进的攻势下,邱辉的达濠寨被攻破,他本人撤退到台湾。后来,在与清军发起的收复台湾海战中,邱辉战败,引爆火药桶自杀。邱辉之死,宣告了潮州最后一段海盗传奇的落幕。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宣布取消海禁。潮州沿海的海盗活动,终于告一段落。▲相传雍正年间,官府命潮汕民间渔船刷红漆,以区别于海盗船,名为“红头船”。图源/图虫创意只是南澳岛的过往“污点”,依然让清政府忧心忡忡。清政府为了防止这个海岛形成割据势力,在设置总兵的同时,分别由广东、福建各出一营军队驻扎该岛,形成了由两省分治共管的局面。当时人蓝鼎元鉴于明朝晚期以来南澳海盗集团风起云涌的历史,特别提出:“南澳一镇为天南第一重地,是闽粤两省门户也,镇南之法以搜捕贼艘为先。”他希望清政府务必不要放过任何一艘海盗船,以免南澳岛再次发展为大贼窝。有意思的是,当乾隆年间东南沿海的缺粮问题越来越严重之时,朝廷最终允许潮汕海商从暹罗(今泰国)进口大米,这样,曾经流落东南亚的潮州海盗后代,纷纷以商人的身份率领船队回来贸易。所有人似乎都忘记了,仅仅半个世纪以前,他们的前辈还是帝国的敌人,是朝廷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海贼。海盗与海商的身份转换,完全取决于帝国的对外政策调整,这是多么吊诡的事情。一直到今天,受明清官方意识形态反复多变的影响,潮汕人对于历史上喧嚣一时的本土海盗传奇人物的印象,亦处于一种矛盾的评价心态之中:一方面,海盗大帮的血腥劫掠,深刻影响了潮汕历史,是催生数百年间潮汕乡村军事化、宗族抱团、械斗等地域文化的原因;另一方面,海盗集团织就的海上贸易网络,也深刻影响了潮汕经济的结构,是潮汕本土藏富于民、海湾港口繁荣发展、潮汕商帮称雄海内外的原动力。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而当年的海盗巢穴——南澳岛,现在是一个热门的旅游岛,人们奔涌到岛上看海、吃海鲜,偶尔去寻访岛上的海盗风云遗迹。从岛上最热门的青澳湾出发——那里有一家颇具潮汕特色的茶食空间“角茶轩”,值得去消磨半天一天——北行四五公里左右,到达一个叫金银岛的地方,相传便是明朝大海盗吴平战败前埋藏金银财宝之处。▲从角茶轩可以看到青澳湾无敌海景,这里是南澳岛最美的海滩。图源/图虫创意当地流传吴平的藏宝诀:“吾道向南北,东西藏地壳,水涨淹不着,水涸淹三尺。”据说能破解者,即能找到巨额财富的确切埋藏点,只是至今无人能解。金银岛附近,有一个名为“吴平寨”的村庄,是中国唯一以海盗的名字命名的村落。种种迹象表明,潮汕人对过往的海盗历史,感情颇为复杂。历史无声,只是静默烙印于相关族群的集体记忆之中,抹都抹不掉。参考文献:[清]蓝鼎元:《鹿州全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陈春声:《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方法问题》,《中国乡村研究》第2辑,2003年陈春声:《明清之际潮州的海盗与私人海上贸易》,《文史知识》,1997年第9期杭行:《17世纪明清鼎革中的广东海盗》,《海洋史研究》第9辑,2016年冷东:《明代潮州海盗论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期刘平:《清朝海洋观、海盗与海上贸易(1644—1842)》,《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6期
编者按新时代需要新观念、新书写和新表达,为了能够更好地厚植人才优势、传递时代声音、助力青年作家、彰显文化自信,“2021北京老舍文学院青年作家高研班”将于2021年4月17至21日在京举办,15位青年作家,在文学旅途中探寻创作与成长的无限可能。研修班由北京老舍文学院与青年文学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作家网提供媒体支持。后续报道敬请关注。陈楫宝:2012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北京文学》《青年文学》等刊。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选刊转载。曾获北京市文联抗疫作品优秀奖。出版有长篇财经小说三部曲《对赌》《黑金时代》(初版名《白手套》)《纸金时代》。读过的经典不多,栽过的跟斗不少,文学不时让我抽离,越过“万水千山”;饕餮的资本,繁芜的商业,生动的日子,文学让我……怎么说呢,文学的种子一旦在心里发芽,便是一辈子甩不掉,且行且珍惜。陈志炜:作品见于《芙蓉》《青春》《钟山》《花城》等刊。于四方当代美术馆展出跨文本作品《X动力飞船》。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未来科幻大师奖等奖项。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老虎与不夜城》。正如让·热内所述:“背叛是屡见不鲜的,让人不由自主混在其中……;写作,不比任何一种背叛逊色。”写作,对我来说是背叛的契机,我可以在写作中背叛自己,也可以为这个不值得信任的自己去背叛他人;写作,制造出轻微的敌对关系。可是,直到写下这段话我才发现,写作只是在为这种关系命名,在写作之前敌对就已经存在。淡豹:2011年以前,在《社会学家茶座》《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乡村研究》等刊发表人类学论文、书评多篇。2011年后转向随笔和文学写作,在《三联生活周刊》等媒体发表评论和随笔。非虚构作品散见于《鲤》《小说界》《花城》《十月》等刊,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美满》。以前很喜欢托马斯·伯恩哈德、罗伯特·穆齐尔等作家作品中那些思辩性强、不时刻薄的要素。现在我变了,想要学会具体地弄懂一两个人、写明白一两个人物。自己写得太差了,写了几年,终于出了一本作品后,尤其意识到以前花了太多工夫考虑“写什么”,太少训练自己“怎样写”。非常希望向大家学习。邓安庆:出版有《纸上王国》《柔软的距离》《山中的糖果》《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望花》等作品多部。我与文学是密不可分的。写作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就是写作。我每一天都有某个时刻是非常焦虑的,可能是因为某件很小的事情,也可能只是一种莫名的情绪,我觉得更深处的是不安感。写作的动力也部分源于此。一方面是喜欢和习惯所致,另一方面就像是筑墙以抵挡现实世界的凄风苦雨。杜梨:1992年生于北京,英国莱斯特大学英语现代文学和创意写作专业硕士。双语写作,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西湖》《山花》《花城长篇专号·2021年春夏卷》等刊。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长篇小说《孤山骑士》,译有帕蒂·史密斯《奇思妙想》、菲利普·肖特《宠物医生爆笑手记》等作品。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和“澎湃·镜相”非虚构写作二等奖。当我五岁时,听到身为土木工程师的父亲念起《伊索寓言》里“在非洲的大草原上,一只老鼠在狮子头上沙沙地走了起来”,并对我反复强调“沙沙地”这个拟声词的曼妙时,一枚玫瑰指针将我祖传的理工基因轻轻地拨转至文学那一端——或是家族曾在核基地工作的缘故——某种精巧的辐射后,我渴望识别一切“沙沙的”文字。方言:创作小说、散文、诗歌等二百六十余万字,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青年文学》《北京日报》等报刊。出版有长篇小说《一辈子也别丢下我》,短篇小说集《爱之幻梦》,诗集《秋在秋天》等四部。天生对文字感兴趣。相比同龄人,有较为苦难的童年。家族是世代务农,我也是。童年、农村、苦难是我创作的源泉。愈苦难记忆愈深刻。人生路上,痛苦的记忆,可砺志,亦可令人颓废,但这些都是文学创作最好的佐料,也是思想转化成文学作品的催化剂。所以文学与我,有着互相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互相的谅解。侯磊:北京人。青年作家,诗人,北京文化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著有长篇小说《还阳》,中短篇小说集《冰下的人》《觉岸》,北京非虚构三部曲《声色野记》《北京烟树》《燕都怪谈》,文史随笔集《唐诗中的大唐》《宋词中的大宋》等。有部分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及译为外文发表。现就职于《北京文学》月刊社。从事写作,是因为我不会写作;偏要写作,是因为我有话要说。——并不是我明白了什么想告诉别人,而是我有很多东西不明白,想通过阅读、写作与思考搞明白。写作可以客串上帝,也可以潜入人的内心,专门窥探那些人间的隐秘角落,那些不可言说的地方。总之,文学是最为诗意的生活方式,它能让我保持思考,不会傻掉。江汀:2005年开始诗歌写作,有作品在《诗刊》等数十种刊物发表。著有诗集《来自邻人的光》《寒冷的时刻》《北京和灰尘》,散文集《二十个站台》。先后获阁楼诗歌发现奖、《安徽文学》诗歌奖、胡适青年诗人奖、十月诗歌奖、中国诗歌网年度诗人奖、丁玲文学奖诗歌奖等奖项。现供职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这是我喜欢多年的一首诗,每当想起它时,我都希望自己生活在南方,能够处于放松的状态,知道自己并非身处异地。但其实我很难想象某种理想生活。“既然你已经在这里,在这个小小的角落浪费了你的生命,/你也就已经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毁掉了它。”李晓晨:生于山东济南,山东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创作小说、散文、随笔、评论文章等二十余万字,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十月》《青年文学》《北京文学》《文学报》《青年报》等报刊,有作品入选《小说选刊》等刊及选本。现供职于文艺报社。仔细想想,我好像从来没冀望以文学为志业,可它就这样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并在某些时刻带来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相对于现实而言,文学是另一个并行不悖的世界,是关于偶然性和必然性纠缠不清的确证之一。我被这种含混的不确定性深深吸引,并乐于通过想象的方式去追逐、描述这种不确定性——就像一个暗夜里的追光者,既向往光的最终的温暖,又痴迷于在野地中奔跑的随心所欲。孙睿:1980年生,祖籍北京。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作品发表于《当代》《人民文学》《收获》《青年文学》《北京文学》等刊,已出版长篇小说《草样年华》系列、《我是你儿子》系列、《背光而生》等十余部,作品多次被《当代·长篇小说选刊》《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选刊选载。参与编剧电影作品《一步之遥》,导演电影作品《草样年华》。我和文学的关系,就是失物招领的关系。有时候我迷失了,它把我领回来;有时候我想找到点儿什么,找来找去,哪都没有,转呀转,最终在文学里找到了。孙一圣:小说作品散见于《上海文学》《人民文学》《青年文学》等刊,出版有小说集《你家有龙多少回》。前几天,家里的竹林新来了一只斑鸠筑巢。斑鸠也不怕人,经常落到砖铺的院子里觅食。每到饭点爸爸便撒些小米抑或谷糠到地上,爸爸边吃饭边看它像鸡一样叨叨觅食。于是,这只斑鸠,连鸡笼子也省却了,从此圈养在了我家里,它也识趣,再不飞去他处了。斑鸠与圈养,我想,这就是我与文学之间的一种秘密联系。索耳:1992年生于广东湛江,武汉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中短篇小说见于《收获》《花城》《钟山》《山花》《青年作家》《鲤》《ONE·一个》等刊,出版有长篇小说《伐木之夜》。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押沙龙短篇小说奖首奖等。文学并不高于生活,有时候你以为圈一块地出来,就可以完成自我净化,其实并不然。甚至,文学所显露出的狰狞、低下、投机,更甚于生活十倍。因此,一个机敏的作家,不但要抵抗生活中的不堪,更要抵抗那个幻象和自域里的不堪。然而,这也不能保证这种“机敏”和“抵抗”就是百分之百纯洁的。所以,禁止套娃下去吧,一开始就不要幻想。小珂:1988年生于北京。2018年开始小说创作,作品散见于《收获》《十月》《天涯》《西湖》《长江文艺》《青年文学》《青年作家》等刊,有作品入选《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以及选本和排行榜。曾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佳作奖。中学时,我以复习功课为借口躲在书房偷看村上春树,从那时起,我已与文学结缘。这么多年,兜兜转转,我还是回归文学。文学是一条道路,它带我抵达真理,抵达宇宙核心,抵达真实自我。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与文学无关,文学只是途径。只不过对我来说,没有文学,我便与世界切断了联系。文学是我唯一的路。郑在欢:作品见《人民文学》《钟山》《十月》《青年文学》等刊,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驻马店伤心故事集》。文学于我而言是一种随着呼吸而不断变化的生活,也就是说,已经发生的过去和正在发生的现在造就了属于我的文学,过去提供养分,而正在进行的时间则决定了文学会以怎样的面目到来。周卫民:北京人。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诗选刊》《北京文学》《青年文学》等刊,著有诗集《命运遗迹》《反光镜》。入选《诗刊》社第三十五届“青春诗会”。写作一定会给我们一种能力,一种一眼把所有事看到最后,甚至站在人生终点回头看的能力——那种“什么都是浮云”的豁达。总会有许多无法阻止的事发生,一个人心里真正的痛苦,历经多年,也会荡漾层层余波。诗歌不能改变秩序,但可以让我直面世界的残缺和无奈。我常在奔波的日子里停下来,邀另一个叫作诗歌的自己来坐坐。
《恋地情结》,(美)段义孚 著,志丞、刘苏 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版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的《恋地情结》是西方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开山之作,至今仍是美国很多大学景观专业的必读书目。这本著作成书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值美国环境运动和地理学计量革命的风潮。以往的人地关系研究注重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段义孚的著作则侧重于人对环境的感知、态度和价值观,探讨人与地之间的感情纽带。段义孚在书中旁征博引,从古希腊神话到中国历史,从古典哲学到现代社会学,深厚的人文底蕴让此书超越了地理学的范畴。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与此同时人与乡土的关系日渐疏离和陌生。这本首次翻译成中文的经典著作,也许能为当下中国的发展带来启示。《中国乡村》,萧公权 著,九州出版社2018年2月版在这本百科全书式的19世纪中国乡村研究著作中,政治学家萧公权并非着眼于中国乡村的政治体系,而是着力于中国乡村的统治体系。从传统中国的基层统治体系,我们更能看出中华帝国的统治体系是如何构建的,窥见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及崩溃前夜的晚清社会,书中严谨地论证了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统治体系及其运行效果。借助文集、方志和谱牒等历史资料,萧公权还着重分析了朝廷与乡村之间的社会博弈,有力地驳倒了“皇权不下县”的传统史观,清晰地呈现了中国社会是如何受到官方管控的。面对社会结构的复杂关系和社会阶层的复杂角色,萧公权发现“皇权难下县”是因为政府有心无力,而非政府有力无心。地方与朝廷之间的力量博弈,往往取决于利益分歧的汇流与否,而社会结构中的中坚力量也随之摇摆。《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日)丸山真男 著,商务印书馆2018年3月版作为战后日本最著名的民主主义政治学家和思想家,丸山真男站在世界主义的立场,解剖了日本帝国的宪制病理,考察了战前和战争时期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形成,论述了战后美苏对峙下的政治及文学等问题,并对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的不同特征进行了独特视角的对比,重点反思了“不负责任的体制”会给时代和历史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在此基础上,又不断深化和反省了政治学的方法论,冷峻深邃地重估“权力与道德”和“支配与服从”等政治问题,阐释了现代化社会中的个体人格问题,强调了个人的道德判断、思想自由独立于国家统御之外的必要性,以及个人对自身行为应负起的责任。丸山真男提供了如何运用外来主义解释本土问题的典范。《邻人之妻》,(美)盖伊·特立斯 著,世纪文景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7月版在这本如同现代美国浮世绘长卷的非虚构典范之作中,盖伊·特立斯将宗教、法律、传媒、文化、文学和艺术等多条线索齐头并进,借助一位人物牵出另一位人物的隐秘关系,呈现了20世纪初到70年代美国社会的观念变化。作为新新闻主义之父,盖伊·特立斯花费九年的时间,亲自到各种风月场所或裸体社区调研,终于完成了这本涵盖几代人性观念的社会变迁史,记录了欲望抗争对于社会变迁的内在张力。从色情杂志、审查制度到性自由社区,一边是欲望的挣脱,一边是政府的压制,还有主流社会观念的鞭挞与容忍,盖伊·特立斯借助性爱观念的社会演变,讲述了一部个体与社会的进步史,为我们呈现了欲望与观念之间的微妙较量。《清算:华尔街的日常生活》,(美)何柔宛 著,翟宇航等 译,薄荷实验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2月版对于华尔街这样的金融地带,被论述时往往出现在经管类写作或金融类写作之中。人类学家独辟蹊径地为华尔街开创了新的书写方式和观察视角。何柔宛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和专业的人类学分析,探寻了华尔街精英们的组织文化建构体系,为我们解构了主宰我们时代的华尔街金融神话,对金融和市场的观念图腾进行了民族志般的祛魅书写。值得注意的是,何柔宛还揭示现代金融市场的繁荣与萧条是如何在现代黑箱下运作的,有力地刺破了市场的光环。在越发BAT化的中国市场崛起之际,这本书为中国资本时代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认知价值。《罪行与沉默:直面耶德瓦布内犹太人大屠杀》,安娜·比科特 著,季大方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年10月版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在有意或无意的集体性失忆下,该如何去拯救历史。作为当代人,应该如何去面对历史的伤口?凭借着媒体人的坚韧精神,安娜·比科特冲破报纸主编和社会压力,通过长期跟踪的当事人口述和法庭访谈等行动,揭开了民族历史上极不光彩的一页。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待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在面对历史伤口时的不同态度,呈现了波兰社会对民族历史的接受态度。而这种态度的变迁,或许能给我们如何去反思历史的过错,提供非常重要的思考。除此之外,安娜·比科特还为我们带来了关于记忆与遗忘、个体与集体,以及道德与责任之间的思考。《字里行间的哲学》,(美)亚瑟·梅尔泽 著,六点图书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在现代写作中,晦涩难懂一直为读者所诟病,甚至被认为是卖弄之举。现代文明的世俗化,往往要求着精英写作的平民化。然而,无论是自孔子以来的东方,还是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隐微书写一直都是书写的传统。《字里行间的哲学》通过打捞隐微书写的历史传统,考察启蒙运动后裔们为何抛弃这一写作方式,进而试图教会我们如何重拾在字里行间阅读经典著作的隐秘内涵。如果不理解这种写作传统,我们就可能对前人的著述进行不同程度的误解,甚至无从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和隐秘内涵。在这本涉及了思想史和政治史的哲学著作中,亚瑟·梅尔泽重点分析了隐微写作的四种方式:因惧怕社会给自己带来迫害而进行的自卫性隐微书写,因害怕自己的言论会给社会带来危害而采取的保护性隐微书写,因教育需要而采取的晦涩型教学性隐微书写和因服务于政治生活而需要的政治性隐微写作。亚瑟·梅尔泽考察了这几种隐微写作的历史流变,不仅对现代社会世俗化的知识偏见进行了有力的反思,也为我们打开了另一种语言与社会之间的隐秘关系。《1902:中国法的转型》,李贵连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版依法治国早已成为现代文明的世界共识,权力与法律之间的内在张力考验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司法是否独立和法律是否完善,关系到每一位国民的日常生活。回顾百年来的中国法律转型,尤其是现代法律的转型之路,依旧还得从源头考察。作为长年研究晚清法律制度改革家沈家本的学人,李贵连重新回到晚清法律的改革源头,通过古今之辩、中西之较,梳理近代法的发展脉络;尤其是在传统法的终结与近代法的衍生对近百年来中国法造成的历史影响及其成因方面,作出了深刻的反思。百年之后的我们,重新回顾近代史的礼法之争与转型之困,对于中国当下有着强烈的借鉴意义。《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黄盈盈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4月版黄盈盈这本新书源自她近二十年性别社会学研究的个案,故事社会学的提法源自英国性社会学家肯尼·普拉莫的理论框架。所谓故事社会学,关注的是谁在生产故事,谁在消费故事,故事是如何被讲述出来的,讲述的过程又是如何为权力关系所穿透。黄盈盈关注的是乳腺癌患者、女性艾滋病感染者、变性人等被污名化的主体如何讲述自身,她也关注城市白领女性、加拿大中国移民等中上层群体的性故事。故事社会学这一独特理论脉络频频让研究者返身自照,自己在故事生产过程中扮演了何种角色。譬如,让人深思的是,如小姐等边缘人群进入研究者视野时,通常只是作为被凝视和剖析的客体,当如若被研究者过于强势,研究者又当如何自处?再或者,受过专业社会科学方法训练的研究者纵然可以秉持客观中立的原则,并对被研究者表现出某种同理心,但如若研究者遭遇像书中写到的前性工作者阳春这样没有任何政治正确、不断跌破三观的被访者时,这样的同理心又该如何确立?对依然位处边缘的性/别研究来说,《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这样以扎实丰富的田野为基础的研究著作无疑难能可贵。
从2月3日发布新增企业之后,截至2月3日晚21:00,战“疫”+我一个行动计划参与企业激增至114家,越来越多的首都出版企业行动起来,纷纷通过自有或社会网络平台免费开放在线教育、知识付费、网络文学、数字音乐、数字阅读、有声读物等免费优质内容资源供给,为全国人民群众免费提供抗击疫情时期高品质精神食粮。附:2月2日14:00至2月3日21:00新增企业名单如下(38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中远博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北京曲一线图书策划有限公司、青豆说(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法律出版社、北京洋洋兔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智领未来(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爱青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华万维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恒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崇贤馆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教育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蟠星图书有限公司、北京微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接力出版社、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六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龙源创新数字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禹田翰风图书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日报出版社、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燕山出版社有限公司 、北京湛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新增行动企业及内容资源清单:一、在线教育1.“考拉快考”APP、“考拉快考”微信小程序免费开放15万道题库资源,涵盖信息素养、教师资格证、计算机、建筑、会计等各类职业认证考试题目(行动企业: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2.“SunCloud课程视频库”平台免费开放一个月,链接:http://kc.bitpress.com.cn(行动企业: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3.“北大博雅讲坛”APP免费提供百余场思想领袖、学界精英与知名专家的文化讲座视频、北大教授书单、相关电子书等内容(行动企业:北京大学出版社)4.“博途教育”APP免费提供导游初、中级培训视频课程(行动企业:北京中远博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5.“计划社微课程”微信公众号提供造价师考试在线教育免费学习精讲课程(行动企业: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6.“开放云书院”APP免费向武汉学员提供经济学、法学等10多个学科、150多个专业,近 500种数字教材及3000多种视频、音频、题库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荟学习”教育资源课程共享平台免费开放600余个在线讲座视频,涵盖安全、生物、制造、航空等多个领域链接:https://huixuexi.crtvup.com.cn/index/auth/index(行动企业: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7.“小曲解答”平台免费开放,提供高考状元、清北优秀学子、名师专家的微课、讲解视频等资源链接:http://xqjd.quyixian.co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曲一线资源平台”免费开放,提供五三系列图书各年级、各版本、全学科的课件及真题模考套装等学习资料链接:http://zy.quyixian.com/http://m-zy.quyixian.co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行动企业:北京曲一线图书策划有限公司)8.“崇贤馆时代善本”公众号免费提供“唤醒经典”课程链接:https://wxd13b65f07d6846a7.h5.xiaoe-tech.com(行动企业:北京崇贤馆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9.外研社基础教材配套数字资源全免费链接:https://www.fltrp.com/c/2020-01-30/495185.shtml;发布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在线外语教学和学习综合方案链接:https://www.fltrp.com/c/2020-01-30/495183.shtml(行动企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10.爱奇艺知识发起“停课不停学”计划,联合40余家头部教育机构,免费提供2000场直播课,8500门免费精品录播课链接:https://m.iqiyi.com/h5base/act/chinacomeon.html?scheme=knowledge&channel=ios_app&schema=knowledge(行动企业: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11.“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平台开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专区,提供相关科研成果的预印本免费投稿、发布、浏览和下载链接:http://www.paper.e.cn/(行动企业: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12.在优酷网免费提供《全民健身指南》视频观看学习,分为青少年篇、老年人篇和成年人篇服务方式:关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查看历史消息扫码学习(行动企业: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二、知识付费1.“青豆说”免费开放所有内容至2月9日服务方式:关注“青豆说”公众号,点击“进入青豆说”(行动企业:青豆说(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有章阅读”APP、有章平台开放法规案例免费查询、浏览链接:https://www.ilawpress.com/law/group(行动企业:法律出版社)3.免费提供“洋洋兔上下五千年历史”“洋洋兔讲中国传统节日”“洋洋兔讲国家人文历史”“洋洋兔讲中国历史故事”“洋洋兔讲古诗词”共249期课程服务方式:关注“知识漫画大讲堂”公众号,进入商城,点击专栏课程(行动企业:北京洋洋兔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4.“教育科学文库”平台免费开放两个月链接:http://wenku.esph.com.cn/free(行动企业:教育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三、有声读物1.“优谷朗读”微信小程序,免费提供4万+朗读素材和2000+名家示范音频(行动企业:广州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2.“智领未来云学堂”公众号1月27日起,提供“快乐读书吧”5000+集有声读物免费畅听一个月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81BDqhJ7FqOeKKvKY_ALA(行动企业:智领未来(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3.“人民文学出版社”公众号提供《围城》《朗读者》“茅盾文学奖系列作品”“教育部统编版语文教材”等目前本社已有音频的全部图书,一个月免费畅听权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gnOKT3_DdZkfe35ojnn7A(行动企业:人民文学出版社)4.在喜马拉雅APP提供免费音频专辑《蔡亦青|逃离数学岛》链接:https://www.ximalaya.com/ertong/21508164/(行动企业:北京蟠星图书有限公司)5.“微言读书会”公众号免费提供读书音频(行动企业:北京微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6.在“天鹅阅读网”微信公众号免费提供《爸爸带我看宇宙》《鄂温克的驼鹿》等20余部有声故事收听(行动企业:接力出版社)四、网络文学1.“爱青果”APP所有原创作品免费阅读(行动企业:北京爱青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起点读书”APP上线“共克时艰,取得战‘疫’胜利”限时免费专区;“红袖读书”APP设立“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专区,提供防疫知识电子书免费阅读和精品书单限时免费(行动企业:阅文集团)3.飞卢小说网创设免费阅读专区链接:http://s.faloo.com/huodong/index.html(行动企业: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4. 橙光设立“抗击新冠肺炎,共克时艰”免费阅读专区,专区推送超一万个免费作品,并根据热度每日更新链接:www.66rpg.com(行动企业:北京六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五、数字阅读1.国际出版网、《图书馆报》官网、“国际出版周报”公众号、“图书馆报”公众号免费提供科学防控疫情的最新信息,推出“出版业防控疫情”专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图书电子版内容链接:www.ipubl.com、en.ipubl.com、www.cpin.com.cn(行动企业:新华书店总店、新华万维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2.先晓书院经典电子书籍免费畅读链接:https://xianxiao.ssap.com.cn/activity/index.html;皮书数据库,2月1日~29日免费阅读链接:www.pishu.com.cn;中国乡村研究数据库,2月1日~29日免费阅读链接:www.ruralchina.cn;国别区域与全球治理数据平台2月1日~29日免费阅读链接:www.crggcn.com(行动企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有章阅读”APP、有章平台可免费阅读《中国法律评论》2015-2018年的全部文章链接:https://www.ilawpress.com/collected/list/392777512293237248/393591026343739905(行动企业:法律出版社)4. 华夏出版社特殊教育类电子书免费阅读链接:http://app.readoor.cn/app/dt/pd/1572839506/1?s=1&ns=1;正向改变平台电子书免费阅读链接:https://3v7c03ghp6e.shop.docepub.com/;当当云阅读APP、京东读书APP、掌阅APP免费阅读本社出品的电子书(行动企业:华夏出版社)5.“科普中国”APP全平台内容免费;联合“百度”APP进行疫情实时大数据汇总链接:https://voice..com/act/newpneumonia/newpneumonia#tab2;联合人民日报客户端、成都无糖信息、360大数据推出肺炎确诊患者同行程查询工具V1.3版本链接:https://zt.scimall.org.cn/2020/0131/index.html ;“科学辟谣平台”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关于疫情的科学辟谣内容(行动企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6.正义网提供疫情最新进展、权威信息、辟谣等各类信息链接:http://www.jcrb.com/xztpd/ZT2020/202001zt/KJXXGZBDFY/;“检察日报正义网”公众号上线抗击肺炎内容专区(行动企业: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7.“星宿谭”公众号提供星宿谭漫画免费阅读链接:https://m.zymk.cn/4180/(行动企业:北京崇贤馆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8.2月1日-2月29日,龙源期刊网免费开放人文大众名刊大刊的阅读服务1个月链接:www.qikan.com;“数字北京”APP提供知识服务、文化服务精品内容,用户注册后可自动获得30天VIP免费阅读权限(行动企业:龙源创新数字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9.2月1日-2月29日,在“当当云阅读”APP,提供《好好说话:跟阿德勒学沟通》《人性的优点》《越简单 越幸福》等20本电子书免费阅读(行动企业: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10.在“咿啦看书”APP免费提供《敲门小熊》《小红点》《我有梦》在线阅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X27UQ9BrFp_qNXhnG3_xw(行动企业:北京禹田翰风图书有限责任公司)11.在“当当云阅读”APP免费阅读本社出品的《万物有意思》等22种电子书链接:http://e.dangdang.com/media/h5/ddreader50//free.html(行动企业:北京日报出版社)12.新华书店网上商城免费为读者提供12种疫情防护书籍阅读、819种各类好书免费下载链接:https://www.xhsd.com/activity/zhuanti-mianfeidianzishuhttps://www.xhsd.com/activity/mianfeiyue(行动企业:新华书店总店、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13.在亚马逊kindle电子书平台提供本社出版的“世界文学文库系列”、“世纪文学系列”、“分级阅读系列”等100余种图书,1分钱阅读(行动企业:北京燕山出版社有限公司)14.“湛庐阅读”APP设立 “科学宅家指南,10本书解读免费领”专题,https://api.app.cheerspublishing.com/appshare/topicDetail?share=true&ispreview=false&id=77&code=071PDJx51IxXYQ1caix51lixx51PDJxI&state=;开展为期35天的“春节知识不打烊”打卡活动,每天免费提供《韩焱精选》栏目内1条音频收听,连续打卡7天还能获得100元健康奖学金(行动企业:北京湛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15.“商务印书馆”APP、官网免费开放1300余册电子书资源链接:www.cp.cn(行动企业: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6.在“天鹅阅读网”微信公众号免费提供《超级父母时间管理术》《早点遇见你》等近50种电子书阅读(行动企业:接力出版社)六、数字音乐1.“中数高品质音乐”平台全部音乐免费收听链接:http://music.cdcgcart.cn/(行动企业: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2.“戏缘”APP平台所有大戏免费观看链接:https://a.app.qq.com/o/simple.jsp?pkgname=xiyuan.hoping.org.xiyuan(行动企业:河南恒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截至2月3日21:00,加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我一个”行动计划的首都新闻出版企业共114家: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网易有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华语教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书店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智能文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百科在线网络出版有限公司、北京维旺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凯声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中广影音(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阅文集团、北京吾里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天下书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雁北堂(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晋江原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金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光忆世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易天行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幻想工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铁血科技股份公司、博易创为(北京)数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当当数媒(武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华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点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黑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喵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汇文立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凤娱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华先锋出版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精典博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幻想纵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读创(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波波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太合音乐集团、北京酷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唱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新华书店总店、新华国采教育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青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格伦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海关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鼎甜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北京木本水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地质出版社有限公司、智秦数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南文博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诚品读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新金桥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百科康讯科技有限公司、赛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南京大众书网图书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人民阅读信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中远博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北京曲一线图书策划有限公司、青豆说(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法律出版社、北京洋洋兔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智领未来(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爱青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华万维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恒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崇贤馆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教育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蟠星图书有限公司、北京微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接力出版社、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六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龙源创新数字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禹田翰风图书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日报出版社、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燕山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湛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后续有意向加入的出版企业请联系闻女士联系方式:15810895140转载源自:首都新闻出版
中国有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第六代了,依然如日中天、独"富"天下。在今天的美国,要完全躲避这个家族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毫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过去150年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历史的一个精确的缩影,并且已经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杰出代表,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假如老洛克菲勒活到今天,他的财富将比全球前十大富豪的总资产还多10%。这些惊人的财富除了用于慈善,大部分被他传给了儿子小洛克菲勒。小洛克菲勒又分别在1934年、1952年设立一系列信托,把财富传给妻子、子女和孙辈。在信托委员会和别名"5600房间"的家族办公室的打理下,老洛克菲勒当年积累的财富已传递给家族第六代成员。在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期,"洛克菲勒"就是"美国财富和权力"的同义词。"富不过三代"似乎是铁一样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绵延了六代。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续写着辉煌的历史,约翰"D"洛克菲勒的后代们没有整天躲在房间里计划如何守住自己的财富,不让金钱落入别人口袋,而是积极的参与文化、卫生与慈善事业,为了一个好名声来赚取更多的钱而将大量的资金用来建立各种基金,投资大学,医院,让整个社会分享他们的财富。在今天的美国,要完全躲避这个家族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毫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过去150年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历史的一个精确的缩影,并且已经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杰出代表,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洛克菲勒基金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他赞助的医疗教育和公共卫生是全球性的。他一生直接捐献了5.3亿美元,他的整个家族的慈善机构的赞助超过了10亿美元。中国受益尤多,接受的资金仅次于美国,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中国医学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在1921年建立了 北京协和医学院 ,这所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掌握现代知识的医学人才。这一时期,协和成为了亚洲医学和研究方法的最高标准,对日本和印度的高等医学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924年梁启超先生右肾手术当年就是在协和医院做的。在资助协和医院的同时,基金会还资助了一些其他的医疗教育机构,如齐鲁医科大学、湘雅医学院等总共13所高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当时的燕京大学,另外还有很多中国乡村研究的援助。1937 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基金会的工作遭到严重破坏。1938 年,董事会通过特别决议:基金会将继续为在华工作拨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前往内地的乡村建设项目。2010 年国庆节前,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2010年,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主席陈致和博士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这份来自中国政府对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奖项,为这个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基金会带来了一份来自中国的迟到的谢意。让我们记住洛克菲勒家族,记住这个“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大资本家”。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收录了第一代洛克菲勒创始人写给儿子的38封信,创始人把自己一生的感悟写在38封信件里面,让下一代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内容主要是针对下一代如何成长、如何创业、如何守业这三大方面,实际上,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孙能够取得的巨大成功,是和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的,创始人把全部的心得都写到这本书里。不仅仅是一本励志的书,更多的是能够引起读者思考。现在这本《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只需要29.9元,就可以如此优秀的父亲是如何教育下一代。
4月11日,由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温故知乡”主题论坛,在乌镇木心美术馆开幕。本次活动是策展人姜珺策划的“原乡·乌镇国际建筑论坛·2018”系列活动的启动部分。“原乡:乌镇国际建筑论坛·2018”分为“温故知乡”“日用而知”“聚微见著”三场主题论坛,旨在聚焦与“乡”有关的三大关系:物我关系、群己关系、城乡关系。本月首先举办的“温故知乡”分为两个半场,在上半场活动“乡村马拉松对话”中,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建筑师雷姆·库哈斯,与长期从事中国乡村研究的另一位荷兰建筑师斯蒂芬·彼得曼,以及策展人姜珺先生一起,与来自中国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在乡村建设领域有长期思考和持续实践的16位代表人物进行对话。“马拉松对话” 是建筑师库哈斯与策展人奥布里斯特在2006年发明的活动类型。此后库哈斯相继在欧盟总部、柏林、深圳等地举办过多场不同主题和规模的马拉松对话,此次乌镇对话是他举办的第六场马拉松对话。现场对话以两位嘉宾为一组的形式举行,每组40分钟,整场对话将持续6小时。74岁高龄的库哈斯由于突发发烧不能赶赴乌镇,但依然坚持抱病在阿姆斯特丹的住所以视频直播方式全程不间断参与了长达6个小时,这不仅是库哈斯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网络马拉松”,也是这位永不懈怠的建筑大师“马拉松精神”的真实写照。在这场思想火花碰撞的马拉松对话中,陈向宏以乌镇景区与古北水镇总裁兼总规划师的身份,和主持人进行了一番关于中国乡村建设的思考和对话。库哈斯以视频直播的方式全程不间断参与了马拉松对话。“乡村不是用来怀念的,是用来生活的”主持人:全球大量乡镇都在做旅游业,为什么乌镇模式是否能被复制?陈向宏:很高兴再次和库哈斯见面。我觉得主持人的问题可能是说乌镇一方面恢复了以名人故居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名人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又新嫁接了类似“乌镇戏剧节”“乌镇当代艺术展”的现代文化元素,这样做我们的诉求是什么?是不是为了发展旅游?这种方式可不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加以复制?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确实进入了一个转折期,现在评价一个城市,不是评价这个城市的房子建得有多高,有多现代化,有没有“大裤衩”,而是评价这个城市是不是适合生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方向。很多人关注乌镇,不仅是觉得乌镇有传统的江南民居——小桥流水,符合所有人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向往,更重要的是乌镇适合现代人生活,它不仅有传统,也有现代。从乌镇能够看到茅盾先生、看到木心先生,也可以看到世界一流的美术馆,看到中国最著名的画家——陈丹青先生在担任馆长,而不是在北京某个美术馆担任馆长,我们也能看到乌镇大剧院有当今最一流的国际戏剧节。乌镇这几年发展的轨迹说明了什么?不否认它是有旅游的内驱动力在,但更主要应该看到它其实在探索使一个具有1300年历史,已经衰败、空洞化的江南古镇,以怎样的姿态迈入到现代社会去。我个人有一个观点:我们现在都在讲“乡愁”,似乎只有回到从前才有“乡愁”,而事实上我觉得生活在故土,有历史和现实的对比才有“乡愁”。乡村不是用来怀念的,是用来生活的,只有生活在这里,对这块故土有着深厚的感情才有对比。我的爷爷奶奶、爸爸是乌镇人,但是我也离开过这里一段时间,重新回过来,我找到的是一种很悲哀的乡愁,可能现在我再过十年回来,我找到的是一种有充分生命力的乡愁。库哈斯在第一个问题说我是设计师,又是策划人,又是开发商,我觉得可能我是另类了一点,但身份的标签是一个历史发展时期的标注。乡村振兴离不开热爱乡土的里人,过去叫“乡绅”,现在叫“乡贤”。现在关注乡村振兴发展,一些地方所谓的新农村,更多是放在形式上,冠以各种表象呈现,而且这种形式化也成为一种时髦,把城市化的一些元素,例如道路、路灯式样搬到乡村里就觉得很美。我觉得形式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内容。我挺喜欢日本的乡村,到日本去照样能够看到城市文明在乡村的落地,而我们这里面除了文化礼堂、红灯笼外,能不能给每一个喜欢乡村的人找到个体的寄托、找到我们精神上的故土情结,又能在现代文明生活环境中安身?我不赞成把乌镇这种形式加以复制——每个乡村都去建美术馆、建名人故居,而是应该把每个乡村建得我们所有的年轻人都喜欢去生活、创业,这就够了。木心美术馆主持人:我想了解一下,对于您古北水镇这个项目。未来下一步的期望是什么?会做哪些工作去实现乌镇2.0?陈向宏:古北水镇项目是我从2010年开始的,像乌镇一样,也是独立规划设计整个项目,除了两个大酒店不是我设计,从平面、规划到建筑呈现,是自己从一片白地上做起的,新建了5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现在经营非常成功,但是这种成功是一种商业成功,我觉得离今天的话题有点远。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一个事关乡村重建的问题,而是作为一个旅游项目的建设问题,但是问为什么会成功,我也可以回答一下。我当时建的古北水镇也有不同的声音,最大的声音说:怎么建了一个假古董?我说我是建景区的,我只是用中国传统民居的形式建了一个主题景区。在中国可以接受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可以接受欧洲、德国某个从冠名到建筑形式都“山寨”的小镇,甚至把埃菲尔铁塔原样都搬过来,我就奇怪为什么我们不能用我们自己民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制,很多是用传统建筑材料,让传统工匠去建设一个新的旅游度假区呢?就这么简单。事实上,我觉得这种旅游项目的成功,很大的评价条件有两个:第一是整体环境的协调。不管是哪种形式,是后现代的,还是中国传统民居的方式,放在周边环境里面不突兀,它跟山、河,跟所有历史背景、生态自然环境存在是协调的,这是重要的;第二是市场的肯定,游客喜欢。游客是用脚投票的,现在我们所有的股东都很满意,这个项目投资得非常好,这就够了。至于贵州的项目,这是关于乡村的一个项目。三年前,大家都在说旅游扶贫,我个人看到的旅游扶贫与我心目中的旅游扶贫是两回事,因此我希望我们团队做一些尝试。然后我找到贵州,挑了很多的地方,当地政府也给我推荐了旅游资源非常好的地方,让我去做一个旅游景区,但我不要现成的旅游景区,也不需要自然禀赋优异的待开发旅游资源,我就只挑了一个很贫穷,资源很一般的地方,原来叫遵义县,现在叫播州区下的三个自然村,我们现在统称为乌江村。我们这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有两点:第一我们利用原有山村加以改造,让它成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我相信再过一两年后会很惊艳地开放,我希望大家去看看,项目感觉很美。第二我们把当地的原住民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旅游合作社,这章程还是我自己起草的,我只是希望不要出现有能力的人富起来,没能力的人无法分享旅游带来收益的局面,而是觉得应该组织起来,把旅游收益的一部分反哺给没有经营能力的一些村民,同时我们希望它越做越大,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大家都可以看到,到一些不发达的地区,凡是旅游发展得快的地方,却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着坑蒙拐骗、欺客宰客的现象,这让人很伤心,淳朴的乡村很美,但是淳朴的乡情在哪里?我不希望我们到一个地方,旅游发展了,淳朴的乡风乡情改变了,丧失了。我希望收益与淳朴的乡风是同时可以保留的,可以提高的,变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所以我们这个项目是按照这个宗旨做起来的。乌镇戏剧节主持人:1月份我和库哈斯一起去拜访您,他跟我说他最震惊的是您的手稿:他几乎是在一个完全不是学院理解的范畴里在画图,把一种接近于有机生长的概念,通过手和纸相亲的过程展示出来。一个更加广泛的问题是,乡村建设是否需要专业建筑师。其实乡村设计大部分都是业余建筑师在做,大部分是包工头在干。这个问题我想听一下您的看法?陈向宏: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因为今天在座的肯定多多少少都跟建筑有关。在中国,建筑师作为一个正式职业存在有多长时间?估计也不到一百年,但是中国的建筑存在有很长时间,所以在建筑师这个职业出现之前,中国的老百姓也在建房子。我是1999年来筹备乌镇旅游,当时我去南栅拜访一位老人,姓唐,现在去世了,80多岁,很贫穷的一位老人,我为什么到他家去拜访?他有一个职业叫“纠偏匠”,就是把倾倒的屋子纠偏。他有很简单的几个工具,有几个铁钩和几条绳索挂在墙上,他甚至翻出了一个1952年上海市政府颁发给他的一个奖状,他曾经被上海市住建局邀请去给上海的一些老房屋进行纠偏,我请他出山对乌镇西栅的很多房屋纠偏。老人很神奇,很多的房屋不是单向的倾斜,是多向的倾斜,比如它倾斜30°-45°,但同时又是扭曲的。我们中国的房屋叫“梁不倒,屋不倒”,只要梁在,屋是不会倒。他上去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找到几个支点,然后打几个洞,地上放几个桩,通过绳索张力对木梁架进行各种角度的调整,把整个屋子纠偏过来,像他这种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人,这叫匠人。我当时在修乌镇的时候也有不同的声音说:怎么能以这样的方式修民居?乌镇民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每个民居修复应该做一个方案,应该给专家报批。我就觉得奇怪:我就是在这条街上长大的,我们小时候修建民居是很普通的一件事情,当地的工匠来了,腰里插着斧头和榔头,就开始做料,就开始盖房子。我说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中国很多乡村的形成是从匠人时代形成的,而不是一个设计师规划出来的。我们问苏州园林是不是哪个设计师规划出来的?以我所知可能也是一批大画家开始画出来的。我记得有一天,丹青老师看我画修复图纸,我跟丹青老师开玩笑说:我是野路子。丹青老师说:向宏,欧洲好多城市就是画家这么画出来的,这是他对我的鼓励。我在这里当着这么多重量级的嘉宾郑重说明:第一我不说我的方法是好的,是唯一;第二我也不赞成所有乡村要设计师去设计,这是一句辩证的话。我看过一些设计师设计的整个乡村,第一这个乡村就是属于设计师的,整体贯穿着设计师的表现风格;第二如果再过十年看设计师设计的乡村,可能连设计师自己都很难认出来,因为人住进去会加以改造。而我们更多的是考虑到住进这些房子里的人的需求,更有区别感。我以前说过这个论点,我记得跟库哈斯也说过这个问题,设计师要在乌镇老街上建一个房子,他们肯定不会按照民居的形式来设计,他们肯定要设计一个能够代表个人风格的,要把这么多年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体现出来,要在这老街上一看就能看出是哪个设计师设计出来的房子,而我恰恰是不要这种建筑,因为有了这种建筑,这条老街变成了不像乌镇的老街,这是我的回答。陈向宏(左一)与陈丹青(左二)“现在我们最不愿意看到中国乡村同质化”主持人:我问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故乡的概念。木心先生曾经改过一句话,把“逃亡是我的美学”改成“美学是我的逃亡”,所以我们今天的场地是一种美学的“逃亡”,我不知道您是否同意这句话?陈向宏:我稍微接着丹青老师的话说几句,刚才听到一个问题“20年后的乡村变成什么样子”,确实这是一个好问题。在一二十年前,我很傻地做过一件事情,当时嘉兴市有关部门征集一个乡村农民住宅(包括生产用房)的建筑方案,我完全是个门外汉,但是我也做了方案去投了,我当时还是乌镇镇党委书记,没标明自己的身份,结果落选了。为什么?我跟丹青老师想得一模一样,我们都说中国城市同质化,现在我们最不愿意看到中国乡村同质化。现在看到的所谓新农村改造,把散点居住的农民集中在一块,横成排、竖成列,都是兵营式的,毫无趣味的,把原来有落差的田地多次流转,然后变成一整块很整齐的“综合体”,我觉得挺丑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农村的美,不仅是农民生活水准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还是具有乡村田野独特趣味“乡土美”。这种“美”是多样的,有个性的。我也要呼吁,我们这么多有力量的社会人士,这么多有知识、有抱负、有能力的建筑师应该把重点更多放在关注乡村农民住宅建设上,我也知这话说得容易,做着很难。我可以向大家坦白,你们现在看到的外面整齐的农民房子是我在2004年建的,当时古镇整治拆迁了4个小组。我当时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要求他们不能在墙面上贴马赛克,要保持粉墙,必须做封火墙,结果农民跟我吵架说:必须要规定封火墙的高度,隔壁家的封火墙不能高过我家的,高过了就不同意。所以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是我相信未来会变得越来越好。主持人:我想问一个比较痛心的问题。你刚刚说到了外面的那排房子,都是属于不美的乡村,进来感觉很好,一出去就有这个问题。这实际上是当一个古镇被成功开发之后,涉及到周边的过度消费问题,似乎对当地经济有益,但是对我们营造的意向又似乎是一种破坏,陈主任如何处理这个问题?陈向宏:首先我并不觉得周边的破败是因为旅游开发,反而是因为有了旅游这面镜子,周围的破败显得更明显了,中国乡村的杂乱从来不缺,大多自然集镇公共环境治理没能充分重视。我在实际工作中间深有体会,我们要避免单纯考虑某一个旅游产业的发展或者说某一个项目,对一片区域进行局部改造,而是真的要考虑成片区域的风貌、建筑状态、生活基础设施等的改善。我们现在很多的诉求一下子爆发出来,混合在一起,又找不到合适管道加以释放。举个例子,乌镇旅游刚开发的时候,土地拍卖70万元/亩没人要,现在700万元/亩还在抢。来盖房子的是什么?以前70万元/亩的时候,是本地人拿土地盖房自己住;现在700万元/亩是外地的开发商来盖房子,卖给上海人来住,这就变得完全不一样。现在乌镇整个规划对象、受益对象跟20年前完全不一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来管控所有诉求、分配资源,这个很重要。而现实中间恰恰是缺乏这种长远的整体的考量,往往变成今天有个什么项目在这里落地了,明天有个新区要开发,这就容易产生无序开发,影响一个地方持续发展。其实我个人认为乌镇算做得好的,这几年特别是镇区对外围道路的改善,对原有民居风貌的改善,这几年是做得好的,但是还不够。
中国网3月25日讯 3月22日,由酉阳县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2021酉阳旅游春季媒体·达人活动顺利举行。此次活动为期2天,邀请了渝、鄂、湘、黔、川五个省市的主流媒体及旅游达人参与,此次游览路线从“世外桃源”的桃花源,到“石上生花”的叠石花谷,再到千年古镇的龚滩古镇·乌江画廊,展示了酉阳的生态之美、发展之美、人文之美。世外桃源,春色醉人一踏入有着千年历史的酉阳桃花源,就会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酉阳桃花源景区由世外桃源、太古洞、酉州古城、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组成,自然风光和当地风土人情的结合相得益彰。世外桃源、秦人古村,青山秀水、阡陌交通。在这万物复苏、吐故纳新的阳春时节,世外桃源内桃色满园。据了解,世外桃源的桃花种类有70余种,桃花的花期长达50天左右,3-4月份是来此赏花的最佳时节。在桃花源中,除了前来采风的媒体和达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也随处可见,“酉阳桃花源景区的景色非常不错。”来自湖南的游客李女士说,“这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争相开放的桃花更是让人流连忘返,这样的美景就适合拍照!”叠石花谷,艺术秘境叠石花谷景区是叠石层、巫傩文化和乡村艺术的完美结合,有“地球日记”之称的叠层石产生于距今5亿年的寒武纪时期,堪称“中国南方之最”。叠石花谷景区入口,气势磅礴的石拱门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走进叠石花谷景区,扑面而来的巫傩文化和艺术氛围让人陶醉。沿着景区线路向谷区纵深走去,十二月神柱石阵、叠石魔坑、三皇台、巫傩神坛遗址、二十四戏神篝火台等,一件件造型各异、构思精巧的石雕作品令人拍手叫绝。叠石花谷景区内种植了3000余亩的粉黛乱子草,每年的9-11月,是粉黛乱子草最佳观赏时节,成片的粉色花海,吸引了众多县内外游客前来打卡。叠石花谷景区的艺术部落主要以乡村艺术作品与花卉欣赏为主,2019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首届就落地于板溪叠石花谷,全国16位知名艺术家在叠石花谷的乡村大地上留下17组作品。据了解,2021年3月11日,四川美术学院(酉阳)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挂牌仪式在重庆酉阳叠石花谷景区举行,开启了酉阳县旅游扶贫、文旅融合,乡村振兴、艺术院校的校地结合新篇章。乌江画廊,千年古镇龚滩古镇是建立在乌江江畔的千年古镇,源于蜀汉,置建于唐,距今大约1800年历史,素有“钱龚滩”之美誉,是重庆第一历史文化名镇。龚滩古镇的古建筑如艺术群雕,堪称古建筑史上的珍品;石板街跌宕起伏,曲折幽深;土家吊脚楼悬空而起,被专家赞誉为“绝壁上的音符”。龚滩古镇还是极受欢迎的写生小镇。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赞誉龚滩古镇“是唐街、是宋城、是爷爷奶奶的家。”“龚滩古镇是千年古镇,有文化底蕴,建设有特色,有山有水,风景宜人,本地风土人情比较朴实”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美术老师梁赵飞告诉笔者,“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这里来写生,每年至少会两次。”从龚滩古镇沿乌江溯水而上,经土坨子峡、白芨峡,直至荔枝峡,是乌江百里画廊的精华,以“奇山、怪石、碧水、险滩、廊桥、纤道、悬葬”而著称。全域桃源,繁华胜地近年来,酉阳旅游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浓郁厚重的民族文化,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以“文旅融合+”为引领,做足“山水”文章,突出“人文”特色,打好“乡村”品牌,走好“旅游”路径,构建起集旅游县城、旅游集镇、旅游乡村于一体的全域桃花源旅游体系,打造了酉阳旅游一带三区·一城十景的产品布局。据悉,接下来酉阳将举办“中国乡村艺术季”、“龚滩古镇写生艺术节”、“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旅游狂欢节”、“第七届酉阳桃花源自驾美食音乐节”等多场主题活动。此外,7-8月份,酉阳还将举办“酉阳桃花源国际田园诗歌文化节暨陶渊明文化高峰论坛”,并以此为契机将桃源文化活化、时尚化,提升酉阳旅游文化内涵和全国知名度。(尤紫璇)
(在英国乡村,绅士、牧师和小学教师曾担负着民间领袖或基层引导者的职责。)绅士、牧师与教师文/赵旭东发于《中国慈善家》2020年第4期费孝通在1947年发表的《重访英伦》一书中曾经有一篇《访堪村话农业》的笔记性散文,文中描绘了他1946年冬回国之前,冒着雪走访这个他称之为“堪村”、全名叫堪德灵顿的英国乡村的故事。这个村庄距离牛津城不过二十里路,属于城市的近郊,现在估计早被城市化了。他是受朋友之邀而专门去的,拜访住在那里的一位名字叫温德的先生。 温德先生很熟悉费孝通,知道他之前写过几本有关中国乡村的书,自然特别想告诉费孝通,英国不仅有大都市,世界闻名,并且还有乡村,也像模像样的。不过,在费孝通的眼中,这里的乡村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比对英国工业化的传统,这里不如说是一个意欲振兴却不断在走向衰败的乡村。从他在乡间所能接触到的绅士、牧师以及教师之类的社会精英角色的转变,这种衰落无论如何也是不可逆转的了。 一 或许是碰巧,费孝通选择了冬季的雪天来作为旅行的叙事场景,在我看来,这恐怕也是一种费先生善用的曲笔的隐喻,意味着一个已经选择了工业化之路的都市文明,如何再难以回归到偏于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上来了。在这方面,他的文字是极为顺畅的,但顺畅之中却有一种阻隔,时不时总让人感受到那么一种阴郁味道的存在。他满眼看到的,或者映入他眼帘的,更多的是种种人为干预乡村不成功之后的惆怅难解。 他在文中清楚地讲到了英国农业在现代社会之中一路衰败下来的社会景象,讲到了人再也回不到乡村之中去的那份愁苦和眷恋。在那里,或许也是在我们这里,乡村日益成为了城市富有阶层、退休的官僚群体,乃至整个都市中产阶级的后花园,他们把乡村变成跟消费时髦商品一样,是有待消费的一种奢侈品品牌;他们喜欢乡村,跟他们实际能够对乡村的影响和贡献之间形成了一种反差极为强烈的影像和影像的倒影。 在这方面,他们这些人可能更多会成为这个社会中的榜样,甚至可能还是民族文化的英雄,但他们的生活对于乡民而言,却无论如何都是遥不可及的,根本无法让常人去模仿和跟随,因此他们这些人无论如何优秀也都不可能成为地方社会的领袖或领导者,更不可能由此而去引导着人们真正构造出一种社会众人可以环绕的重心。 这个重心,必然是一种社会的重心,像磁石一般可以吸引到更多人参与其中,实现一种有效且不费多少成本的社会治理。尽管他们也会花时间住在乡间,也会和村民礼貌的打招呼,也会跑去教堂礼拜,或许曾经还上过村里的小学,并且从城里获得财富后在村里购置房产和田产,但他们终究不再是村里人了。至少在村民眼中他们是外人,这些外人是不可能成为当地这些人生活、精神以及未来前程引导者的。二 在一个中国人眼里,雪天的气氛总有一份萧杀的压抑之感。在费孝通的内心世界之中,情形或许就是如此,他借用了这一偶遇的雪天笼罩下的乡村景色,来描绘他内心真实的对于英国乡村的情感。这是一种落木缤纷的景色,又是一种看不到乡村希望的情感,这种情感对他这样一位来自遥远东方的访客而言,自然是会感到极不舒服的了。想一想吧,有谁会愿意看到有朋友住在那样的地方,会是一幅满目凄凉的景色呢? 这幅景色是战后英国乡间真实的风景画。相比当时英国二八比例的乡城人口而言,中国乃是一种反过来的二八比例的城乡人口。要知道,那时的中国,差不多是1946年前后的中国,相比于英国而言,明显是一种费孝通所概括的“乡土中国”的图景,也就是绝大部分的人口都是居住在乡村里的。恐怕即便是今天,那些喊着要快速城市化的人士,大拆大建的一番努力结果,真正进到城市里的中国人,恐怕也只是大约不过一半多一点的样子,最多也不会达到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城市之中吧。 也是正是因为如此,现代史意义上的中国乡村研究才会有那么大的市场,可以吸引到欧美学者们的注意。似乎好像不论怎样的人,他的研究和关注点只要跟中国的乡村关联上了,自己就很得意了。但实际上,彼时的英伦三岛,英国人早已经是八成的人口住在像伦敦、伯明翰、牛津、剑桥这样的世界闻名的大都市之中了,而我们的城乡人口之中,即便是今天,这个数字比例无论如何也是追不上的。那时的英国,明显属于一种费孝通所说的“都市国家”了,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对比,在那时已经像一幅黑白木刻的图画和背景那么的泾渭分明了。 (乡村日益成为城市富有阶层、退休的官僚群体,乃至整个都市中产阶级的后花园。)但应该清楚的是,英国的这种都市国家的出现,恐怕并非一朝一夕之间,不是一种天上掉馅饼似的突然降临,而是英国人的选择以及数百年持续坚持的成果。在数百年的英国近代史中,“日不落帝国”的美誉成就了其海外贸易的强盛,使其成功转型为一个完全依靠运输和工商业的海上帝国,这也无形之中催生了英国基于城市空间而拓展出来的一种引领世界文明进程的工业化发展,这种发展也曾经是中国现代化追求中所梦寐以求的一个目标。 不过,英国在战时的粮食短缺,却使得这个国家去选择重走了一条回头路,它试图要回到一种不受外部干扰的自足的农业化的老路上去,通过一种国家推行的粮食价格补贴以及规定农民最低工资的做法,来使更多的人转回到农业上来。或者说那时执政的政府希望通过改变社会运行规则和法律,持续地向农业予以倾斜,使得更多的农民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出来,以此来补足受到战争影响而日益紧缺的粮食供应。 这样的思路和道路选择并非是错误的,法律的实施也并非没有其着力点,但是在乡村里的农民群体那里,无论如何都不买政府的账。政府的作为总让人有一种遭受冷遇的感觉。被英国工业化、现代化以及都市化之风催熟了的乡村里的年轻人,依旧是义无反顾地向往着去到作为新的文化政治中心的城市中生活,大部分乡村里的年轻人也真的就去了那里,并且也不再可能返回乡村。 他们也因此脱离乡村而获得了一种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攀升的便捷之利。此时的英国城市,经济日益发达,人口也日益壮大,其中有很多人便是从遥远的乡村之中逃逸出来的。这些从乡村走出来的年轻人,无论如何都会向着城市的中心去迈进而不肯回头的。他们的父母也不认为留在乡村里的孩子是有出息的,他们宁愿推着自己的子女们进到城市工厂里去做工。 三 在欧洲和英国之间所出现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一种英国人所持久信奉的自由贸易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自信心也因此受挫。国与国之间,英帝国海外贸易与欧洲大陆之间,日益出现了关税壁垒层层加码的现象,海上贸易最终都以彼此的争端和冲突而成为了那个时代国际关系的主流。摩擦不断,战争因此不可避免,原本常态化的国际贸易不得已成为了一种战时的国内贸易。 结果便是新执政的工党政府只能改弦更张,从一种老牌的英帝国极为自信的完全开放的海上贸易体系,转而去强化和强调农业以及粮食生产的新规则;由一种日益扩展的海外贸易,转而成为了向内求得闭锁自足的乡村农业上去用力了。政府和人民都希望这样做可以独立自主,国家可以万事不求人。 这可谓是一个近代帝国的一种社会秩序的整体性转向,也是法律制定向着内部需求的乡村倾斜。结果,原本的社会曾经因为工业化的影响而缺失了重心,地方没有领头人的困局,并没有因为这种国家政策、法律规则方向性的改变而得到真正改观。 所谓鼓励更多的人到乡村去的法律,也不过成了一纸空文,飘浮在空中而已。而且,政策和法律跟大家的生活之间似乎并没有形成一种最为直接的关联。那些来到村里购置地产居住的富商豪客们,虽然人还住在乡下,虽然有沃野良田,面积可阔至千亩,但在社会角色上,他们也只不过是那种外在于乡民真实生活的无事可做的太平绅士罢了。 (本文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赵旭东。)他们可以算作是村里的少数人,是村民们的榜样。或许,“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只是可惜,大多数的乡村普通人是学不来这些的,梦想着未来能够成为像身边的绅士那派头去生活,一定不会是村里所有人梦想的一种生活。在这里,普通人是最为讲求实际的,他们需要有一种就在身边的规则秩序和道德生活的引导者,而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那些榜样人物或者英雄人物的存在。称其为基层社会引导者,或者民间领袖,他们应该是真正让人从内心里佩服并跟随的人士,是乡村人群中的自己人。 因此,费孝通特别注意到,原来在英国的乡村之中,下面这样三种人是可以担负起此项民间领袖或基层引导者的职责的,社会的面貌也因这些人的存在而井然有序。这三种人便是绅士、牧师以及小学里的教师。 但是,原来曾经作为英国乡间大地主的绅士,他们统领着乡民的生活,而现在他们的生活是要到城里去寻找的,大部分时间也是要住到城里去的,只是偶尔闲下来之时才会回来住一下,顺便情绪性地抒发一下自己久违的乡愁,而乡下家里的全部事务则交由能干的太太去打理。费孝通文中所提的那位热心公益又很懂得生计管理的精明的克太太便是其中的一位。但无论如何,因为各种原因,这些太太们实际上都不可能真正担负起乡村领袖的引导者角色,更不能成为社会的重心,吸引到更多的人去引导他们的日常生活。而乡间的牧师,作为神职人员,角色似乎就更是奇怪。他们还是一直居住在乡下,也还照常主持着教堂礼拜,只是精神上本该有的那份对于乡民的感召力却少了许多。他几乎成为了有着一种历史偏好的地方史的一名孜孜以求的收藏者和鉴赏家,对于这个乡村地方文化的犄角旮旯、方方面面似乎都了如指掌,包括建筑、民风以及种种的遗产,乃至于当地人闹鬼的习俗,他都能够如数家珍地讲给外来者听,并乐此不彼,但在人们生活之中的精神引导上,他却似乎是无太多的突出表现,来教堂做礼拜的似乎也只是寥寥的数人,其中年轻人更是几乎少见。 至于乡村里的小学老师,本应是乡里孩子们的引路人,但是其角色却落魄成为只是完成教书匠任务的普通人一般了,这样的局面,多少也是会让来访者心中不免一冷的。据说,那些毕业了的学生,已经很少再来向他们的启蒙老师求教了。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引路人的角色,无形之中已经衰落了。而如果时空转换到了今天,这种村子里的小学校和那里的教师也必定是不存在了。即使那些可能还有的小学老师,他们跟学生们之间的距离,不仅在空间上变得更为遥远了,而且心理上似乎隔着一层塑料胶布,表面虽可能彼此透明,但内心却并非是那么通透清爽的。 应该清楚,在乡村里,外来的政策和法律恐怕也一样是社会秩序构建的基础,因此,只要是规则性的东西,它便有可能会成为一个社会构建的重心。而变化了的规则和重新制定的法律,是要和当地已形成的社会风俗传统相匹配的。并且,法律和习俗之间的距离大多也不会那么遥远,特别是在那种日日经营一种平常生活之人的心中,法律便是他们的习俗,而习俗不过就是长期形成的可以真正约束他们的规则而已。但是也要知道,没有一部真正有效率的法律会是一部僵死的法律,它往往都是在一种变化之中存在着,因此真正的法律必然是一种活的法律,是能够与时俱进的。 换言之,法律必然需要活在人心之中,并且要活跃地活在那些在基层担负着引导者或民间领袖职责的人身上才可以。一旦人不在那里了,法律和规则自然也就不在了,或者说至少活的法律是不存在了,不再发挥其实际的约束作用了。如果一种政策或者法律的改革无法保证人的存在,那里的社会秩序也便难于有真正的保证。而随意地对既定习俗进行更改,却不深度思考这种政策、法律和规则更改的社会后果和文化价值,最后社会就一定会以一种突发的不适应以及自我存在的解体或瓦解,来作为这种随意更改的代价。(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