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线上和线下零售的融合,企业要面对新经济在供应链端的不断挑战,传统物流供应链各环节各自运营的线性结构无法满足高速增长的用户需求和更加复杂的仓储、运输情境。因此,物流供应链逐渐形成网状的形态,所有的服务围绕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展开。针对大B客户和C端客户,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物流企业需要持续不断的提升自身能力,满足可能超过业务范围的客户需求,以保证客户的稳定性以及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各行业边界逐渐模糊的现象出现。物流服务即按照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服务,完成运输、仓储、管理等单个或多个物流环节。在国内一般物流服务行业中,主要分为两类:仓储及综合服务、 运输服务。一方面中小型电商平台商户有提升仓储的需求,包括小批量进出货的入库出库需求以及小微融资贷款及账期的需求;另一方面大企业客户有适应新经济发展环境的需求,需要整体物流供应链效率提升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因此,仓储企业亟需提升其信息系统能力、升级硬件设备设施。由于目前线下门店的不断发展,订单呈现碎片化、零散化、多样化的趋势,快运企业需要对网络化的铺展更加全面才能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一些小型快运企业难以达到这样的能力水平,有实力的快运企业拥有更多的市场话语权,市场整合力度将大大增强。如果您喜欢此类文章,我们请关注或使用评论功能↓↓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物流行业丨研究报告全文字数:5909字精读时间:15分钟核心摘要:即时物流1.0:指货物不经过仓储和中转而直接性的端到端送达,且送达时效为两小时以内的物流服务。即时物流2.0:指基于数据,通过实时全局调度的方式以匹配实时需求与实时运力的配送服务。即时物流行业随着外卖O2O的兴起实现了一段时间的爆发式增长,而近两年来外卖市场的增速已逐渐放缓,即时物流企业也开始寻求除餐配以外新的业务方向,例如快递末端配送市场以及新零售市场。对快递配送运力的补充将成为快递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将成为即时物流企业的潜在市场,即时物流企业利用自家运力的空闲时间段来承接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线上线下融合作为新零售的典型标签,同时也反映出在新零售供应链的建设中物流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末端配送环节中对即时物流的需求。To B类企业需要寻找更多业务拓展的可能性,以保持订单规模与运力规模的平衡;To C类企业也将不满足于狭窄的市场空间。随着行业逐渐成熟,两种企业将会加紧在业务类型上的互相学习及互相融合渗透。随着用户即时需求和即时物流的发展,行业内各企业会愈加重视对骑手的运营和人文关怀,既为骑手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也为消费者提升了运力服务水平。即时物流的定义及服务范畴从即时物流1.0到即时物流2.0即时物流1.0:指货物不经过仓储和中转而直接性的端到端送达,且送达时效为两小时以内的物流服务。即时物流2.0:指基于数据,通过实时全局调度的方式以匹配实时需求与实时运力的配送服务。核心区别:第一,此前,门到门即为极速送达,极速送达一定是基于数据且靠技术驱动,而点对点或多点对多点都是基于实现路径和表述方式实现;第二,即时物流需要实时全局调度、实时运力匹配及实时需求满足。因此在现阶段,即时物流行业产生了更多业务场景的需求和更丰富多元极速送达的场景。即时物流的存在形式可承担成本压力及订单规模影响运力组织形式,用户需求类型决定配送模式在即时物流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需求类型会催生不同的存在形式,例如众包和自建两种运力组织形式,以及并单配送和专人专送两种配送模式。而正是由于多种不同需求类型的存在,才会使得即时物流市场更加多元化且即时物流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政策:推进“互联网+”,拓展“智能+”补充末端运力,助力建设新零售供应链201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物流行业的“互联网+”和“智能+”需要继续推进。而即时物流作为物流网络的一环,一方面运用不同的运力组织形式和调度匹配技术提高了运输效率,另一方面以其即时的特性促进了新零售供应链的建设,对“互联网+”和“智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经济:网上实物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网络购物市场的扩张推动即时物流行业的前进与上一年同期相比,2018年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7万亿元,一方面代表着中国网购市场的向好,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末端配送运力压力的增加,因此,部分快递企业开始寻求即时物流运力作为其“最后一公里”的运力补充。而另一方面,外卖、商超、生鲜、鲜花等新零售市场的扩张也对即时物流有了更多的需求。经济:即时消费需求增长显著需求品类的多样化给予即时物流更多的可能性随着消费者网络购物的类型更加多样,以往三日达的时效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且部分产品的即时属性也使得其需要被迅速地送到消费者手中,特别是以餐饮外卖为代表,其对于配送时效、配送服务品质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随着这类需求越来越多,即时物流企业随之发展并壮大起来。即时物流:1、各平台对于用户线上购物习惯的培养,使得线上消费方式已被大部分用户所接受,并应用到各个消费场景中,如餐饮外卖、商超宅配、生鲜配送、鲜花配送等。2、受到仓储、运力等影响,网络购物末端配送环节中即时配送企业参与的情况越来越多,有利于网络购物物流速度的提升。3、时间、精力和交通的成本耗费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跑腿服务来满足同城物品递送及同城物品代购的需求。4、线上消费频次高,用户规模大,粘性强,推动即时物流发展。技术:应用层面技术的研发和更新数据分析技术帮助提升即时物流效率对于用户而言,选用即时物流即代表着其有即时送达的需求,因此,如何匹配骑手以实现最快接单以及最快送达则成为即时物流企业需达成的首要技术目标以及首要用户体验。目前已实现的技术包括:一是实时订单分配技术以使订单得以正确分发;二是订单智能打包技术以确保配送效率的提升从而实现成本节省。在即时物流行业,技术的进步多是为了提升运输效率,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路线、人员配置、运输网络的优化,从而提高整体行业的能力和效率。技术:众包服务质量的优化路径系统调度及订单匹配技术助力众包服务质量优化在众包模式下,当订单池达到一定密度时,系统根据订单的配送路径、坐标、商品品类等多种信息源将相近取货商家的订单或相近配送地址的订单打包在一起,最大程度减少配送员取货或者送货的时间。中国即时物流行业产业链图谱中国即时物流行业订单量非餐配比重持续扩大,即时物流企业发展潜力巨大即时物流行业随着外卖O2O的兴起实现了一段时间的爆发式增长,而近两年来外卖市场的增速已逐渐放缓,即时物流企业也开始寻求除餐配以外新的业务方向。目前来看,新零售市场的发展甚至包括网购市场的持续增长都对即时物流有非常大的需求。在新零售市场中,即时物流企业能够帮其实现配送时间的最小化以及配送服务品质的最大化;而在网购市场中,持续增加的快递业务量与缺失的劳动力之间的矛盾使得即时物流企业也有其拓展之地,即补充末端配送的运力。中国即时物流行业规模即时物流服务品类扩充,行业规模持续增长2009年,“即时物流”概念由点我达创始人赵剑锋提出。随着即时物流企业在外卖O2O、新零售以及快递末端市场的进一步布局,即时物流的服务品类持续扩充,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导致行业物流成本提升,侧面反映整个即时物流行业走势良好,拥有巨大发展空间。中国即时物流企业融资并购情况行业融资逐渐放缓,但头部企业总融资额呈现巨额领先态势近几年即时物流企业频繁获投,但从2019年以来,投融资节奏明显放缓,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即时物流行业的发展,投资市场开始更加谨慎地去做出每一个决定。因此如何向市场证明即时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以及如何规划企业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成为即时物流企业眼下需要去努力的。但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几家头部企业的融资轮次和融资金额均比较可观,这也印证着即时物流这个行业的潜力确实是被市场认可的。餐配市场市场需求现状高频餐配市场为即时物流企业提供稳定订单来源随着2015年外卖O2O市场的兴起,即时物流企业也迎来了行业真正的春天,外卖订单的高频属性使得即时物流行业拥有稳定且巨量的订单流,而外卖平台对于即时物流企业订单流量的供给,足以支撑头部企业存活。但另一方面,随着外卖用户的逐渐稳定以及外卖市场扩张的放缓,外卖O2O市场交易规模在未来几年的增长将趋于稳定,因此可以预见,如果即时物流企业一直将餐配市场作为主打市场而不去拓展其他业务方向的话,即时物流行业将与外卖O2O市场同时进入放缓的节奏中。所以对于即时物流企业而言,方向的确定及地盘的扩张是其目前的重要步骤。订单分发权的控制上游订单分发权决定即时物流企业订单的绝对数量从目前市场来说,即时物流的主要订单源仍是来自于餐饮外卖需求,而目前外卖O2O市场呈现着二分天下的态势,且两家均有单独运营的配送版块服务自己的餐配业务,订单分发权被两大外卖平台所掌控。但餐配的巨大订单量也很难被外卖平台自己全部消化,仍有比例可观的外卖订单由商家自配送,这些订单中的大部分则会流转到各即时物流企业手中。除此之外,与外卖平台合作,成为其官方供应商也是即时物流企业在餐配订单市场中可选择的道路之一。因此,餐配订单上游分发权的不受控也推动着即时物流企业去寻求分发权还没有被完全掌控的订单源,例如新零售领域订单、快递订单和跑腿订单等。快递末端市场市场需求现状快递业务爆发式增长,众包运力补充末端配送产能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规模增长总量可观,对末端配送人员数量上的需求较大。然而,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下降,潜在从业人员持续减少,快递从业人员缺口的存在将一方面导致配送效率的下降,另一方面也对用户体验有较大影响。具体可表现为,近几年的电商大促时期各快递点均会出现爆仓的情况,快递短期无法配送从而堆积在快递点。因此,对快递配送运力的补充将成为快递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将成为即时物流企业的潜在市场,即时物流企业利用自家运力的空闲时间段来承接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这种方式解决了快递企业运力不足的问题,也缓解了即时物流运力波谷时间段的订单量缺失的压力。从仓发货到从店发货的转变趋势发货方的转变带来即时物流的增长点电商仓一般遵循全国仓——区域仓——地区仓的设置逻辑,当全国只有一个总仓时,所有在线订单都会由该总仓安排发货;而当该品牌拥有区域仓或者地区仓时,在线订单则会通过对送达地址以及仓库存货情况的判定来选择最合适的仓库来安排发货,这两种情况都需要1-3天左右的物流时间。但随着近来消费者对于时效及便捷度的愈发注重,品牌商开始尝试从最近的门店安排发货,通过即时物流送达至消费者手中,而对于品牌商而言,这种方式也使得其拥有更自由的仓储能力,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其部分仓储开支,而将仓储、发货等环节都转嫁到门店。新零售市场新零售推动传统物流补充新血液新零售匹配新物流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新零售和以网络协同为目标的新物流,以相互需要相互补充的形态出现在大众视线中。毋庸置疑,新零售是目前来说较为合理的消费形态,但其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特征,使得其对服务形式、服务品质等都有较高要求。因此,物流环节的设计、物流供应链的建设以及物流数据的分析等均需要为新零售的各个环节服务,而新零售也完全离不开物流。线上线下融合是即时物流的爆发基础即时物流补充了新零售的配送缺失线上线下融合作为新零售的典型标签,同时也反映出在新零售供应链的建设中物流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末端配送环节中对即时物流的需求,一方面是由于即时物流能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的即时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即时物流的存在补充了新零售的供应链,成就了新零售。新零售-生鲜市场即时物流是多元生鲜消费场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消费者对于生鲜消费品质需求的提升,保质期短、损耗大的生鲜产品在配送环节的要求也随之提升,配送时效、配送服务品质等都是生鲜供应商需要考虑的重要部分。随着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生鲜产品提供方式也随之多元化,消费者的生鲜消费场景不仅仅是在线购买生鲜产品,还可以在生鲜超市、生鲜市场、便利店、餐饮店等生鲜供应场所挑选品类,由即时物流配送新鲜产品到家。因此,即时物流企业在生鲜配送领域的可能性以及订单量也随着生鲜消费场景的多元化而随之增加。新零售-商超市场即时物流满足的是消费者对商超产品的即时性需求2013年前后,大多数消费者的商超消费主要是通过单一的线下渠道,因为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逛超市属于娱乐消遣活动,是情感交流场景及社交场景的延伸。随着互联网企业在本地生活服务上的创新,商超宅配的模式兴起,而这是为消费者创造的新消费场景。在需求端即消费者看来,即时物流为其实现了线下商超产品的预订即时送到家中,商品需求的即时性得到满足;在供给端即线下商超看来,即时物流的存在为其扩大了3-5公里的消费半径,而这意味着更多的潜在消费人群。艾瑞分析,该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张需要多方的努力,包括商超本身在线化意愿的提升、即时物流企业配送时效及成本的平衡以及商超产品预订平台即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对潜在消费人群的拓展。新零售-其他市场升级改造线下门店,即时物流配送范围逐步扩展到药品、美妆、服饰及鲜花等品类药品的即时需求是普通消费者在日常中诉求最为明显的类别,即时物流配送员能够真正24小时为消费者提供药品配送的保障,给深夜药品急需用户带来心理安全感。基于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即时物流为美妆消费者重构了消费场景,随时随地满足消费需求,提升消费体验。在线上平台购买的美妆品类产品,能够通过即时物流配送员迅速地被送往消费者手中,满足消费者当下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为门店附近的消费者创造线上购买渠道,实现线下线上互通。消费者下单后,门店接受订单进行配货,即时物流配送员在门店取货配送至消费者,完成服饰品类的新零售流程。日常鲜花消费的兴起,使得鲜花供应商为消费者配送的最后一公里环节对即时物流的需求较以往更大,其可以通过订单分配系统,将鲜花前置到离客户最近的地方,再通过即时物流进行配送,提高时效,降低鲜花的损耗。趋势一即时物流的发展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对于一二线城市而言,即时物流已经从简单的配送服务逐渐向消费供应链及物流供应链建设的环节去转变,并且已经实现数据分析技术在配送服务及运力调拨上的导流以及配送人员的精准管理;而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随着消费升级的风吹来,新零售所带来的即时物流行业的机会也随之而来,其即时物流的技术及能力将踏着过往的经验成果,实现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迅速过渡。趋势二市场逐渐明朗,不同类型企业将互相学习共同成长随着行业的逐渐成熟,两种企业类型的轮廓开始清晰,一种走的是烧钱补贴培养用户消费习惯并维持巨大运力规模的道路,是典型的互联网企业发展路径,另一种是模式一旦稳定便开始盈利的企业类型,走的是小而美的路线。目前从投融资情况来看,两种均为投资者看好的企业类型。艾瑞分析,未来外卖O2O市场将趋稳,以B端商家作为用户群体的企业需要寻找更多业务拓展的可能性,以保持订单规模与运力规模的平衡;与此同时以C端消费者作为用户群体的企业也将不满足于狭窄的市场空间,因此,未来两种类型企业互相融合渗透发展将成为即时物流行业的趋势。趋势三各大企业加强骑手运营和人文关怀,优化运力服务水平伴随本地生活和新零售的发展,即时物流逐渐成为新消费时代的基础设施,骑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产生深度互动。骑手往往是外地人员融入新城市的第一份工作,但是外来骑手对城市归宿感较低,在心理上产生疏离感;而在社交层面,骑手之间以同事关系组织起来的互助网络使他们在大城市的生活孤而不独,饱含温情。因此,未来随着用户即时需求和即时物流的进一步发展,行业内各企业会愈加重视对骑手的运营和人文关怀,一方面为骑手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运力服务水平。
随着网购使用率逐年上升,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购的继续渗透,人们对快递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加上新零售的不断发展更推动物流快递在未来较长时间实现较为稳健的增长。2018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5.95亿人,占总体网民规模的73.0%;预计2019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达6.49亿人。2019年上半年度中国快递业务量、收入分别完成277.6亿件和3396.7亿元,较2018年分别同比增长了25.7%和23.7%。线上线下融合速度加快、电商行业持续增长,再加上社交电商的火爆,促使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大幅提升。比达(BigData-Research)数据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5月中国主要物流快递服务类APP月活跃用户数分布中,菜鸟裹裹位居第一,月活跃用户数为796.4万人;运满满找货排行第二,月活跃用户数为197.3万人;快递100排行第三,月活跃用户数为192.0万人。菜鸟裹裹作为阿里旗下物流快递平台,有强大的资源,凭借数字化运营的模式推动物流快递行业升级。
近日,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9-2020年)》,报告对2019年快递行业发展做了总结综述,对2020年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报告认为:中国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特征明显,转型升级持续加速,产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特别是客户主体和需求不断扩展,科技创新与应用日益广泛,正深刻改变行业运营方式。报告总结2019年快递行业发展的八个特点,一是行业良好态势延续,保持高位稳速运行,为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底盘。二是行业格局演变加速,领先企业优势继续扩大,新主体新模式不断涌现;三是业务创新融合加速,从快递向快运、大件重货、云仓、冷链、商业新零售、共享众包等多领域发展,同城及下沉市场增量广阔,以微信、短视频、直播为媒介的流量市场快速发展。四是科技创新应用贯穿全流程、全场景,运输、分拣、仓储、系统平台、投递等领域,人工智能、AI、大数据应用加快,效能提升加速。五是资本投向从广泛布局向重点企业、关键领域聚集,头部企业更受资本亲睐;六是绿色快递实现从理念到实战的转换,可循环包装应用、绿色采购和包装回收等绿色举措重磅落地,量化推进成效明显;七是新兴市场布局火热,出海步伐稳健,快递国际网络继续加深;八是快递末端动力转换,末端业务功能不断加载模式重塑加快,技术创新成为快递企业末端创新突破的方向。报告对2020年行业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展望,提出伴随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快递行业危中有机,催化行业竞争加速、创新加速、演变加速。疫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面带来诸多影响,深化了消费习惯改变、消费模式衍变、社交方式嬗变,为电商、新零售和快递物流行业带来新一轮发展契机。同时,也将对快递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一是竞争深化,新模式新主体为行业注入新动力,快递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二是线上消费习惯得到强化,新型电商快速发展,优质快递服务成为畅通经济循环、促进线上线下一体的重要保障,为快递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带来契机。三是以快递为核心,快运、冷链、技术服务、数字服务等将加速孵化壮大,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等下沉市场发展加快。四是持续发力国际,伴随中国制造全球出海,向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五是绿色安全仍是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包装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作业流程绿色化、运输环节绿色化、管理手段绿色化等方面加深实践,末端渠道安全稳定运行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快递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9-2020年)》是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的连续性研究,报告得到了各品牌快递企业的大力支持,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围绕建成邮政快递业的高端权威卓越思想库智慧库信息库,深入开展战略性、前瞻性、自主性研究,充分发挥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功能,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将与社会各界持续加强交流合作,助力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物流科技行业发展概况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物流环节贯穿商品流通全过程成长期的中国物流,机遇挑战相伴左右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历史悠久,舟、车、常平仓、广惠仓、驿站等运输和仓储要素齐全,更开辟了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等著名商贸交流之路,为现代化物流的诞生奠定基础。但古代物流仅是单一环节的管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运仓配一体的标准化现代物流模式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给我国物流业发展带来蓬勃活力。加上90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们对物流业发展重要性有了切身体会,开始由理论转向实战,探索实际的运行操作。进入21世纪,政策环境利好,运力网络大规模覆盖、信息平台建设迅速推进,我国物流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成长期,也即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将是贯穿这一时期的鲜明主题。物流需求稳中向好,16年总额达230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个百分点,增速小幅回升。其中工业品物流需求仍占主导地位,达到93.2%。具体到不同的工业品种类来看,采矿业、高耗能行业物流需求增速回落,采矿业物流需求由上年增长2.7%转为下降1%。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物流需求增速持续加快,分别比上年增长9.5%和10.8%,呈现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的特点。运行质量有所提升,但相比其他国家仍旧存在差距2016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1.1万亿元,同比增长2.9%,继续保持低速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9%,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有所下降,运行的质量有所提升。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16年我国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全球平均水平3%,高出美国6个百分点。与同样属于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印度相比,我国的比率同样处于较高水平。降本增效,提高物流运行质量是现阶段国内物流业发展的关键任务。中国物流科技行业转型与升级从企业到产业,从体制到体系,全面推进物流发展降本增效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物流业整体运行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从单个企业层面入手,以头部企业的示范效应带动整体行业向上发展,更关乎产业结构、体系、政策等更宏观范围的改革和转型。现阶段,从实施难度来看,企业层面的升级可行性更大,操作性上也更容易实现。现实阻碍反作用力+直接推力=升级之路运、仓、配多点渗透,全面开启智能化作业流程仓储作业已经在自动化层面发展多年,未来要提高智能化水平,根据商品的件型、重量、销量、交付时效等属性,设计不同的作业流程,并采用相匹配的物流智能化系统进行操作。运输、分拣和派送环节的辅助驾驶、编队运输、自动化及机器人分拣、智能终端已经实现应用。随着购物场景的碎片化以及交付地点的动态化,未来在实现无人化作业的同时,会基于实时定位的应用,在消费者日常的某个动态节点实现交付,与消费者的工作和生活完美融合。中国物流科技行业产业链图谱中国物流科技行业发展现状16年车货匹配平台规模1.3万亿元,物流智能装备347亿元公路货运占整个物流运输的比重最大,进一步可细分为整车、零担和快递三个部分。零担和快递的行业集中度相对整车市场较高,相应运营效率较好。剩下的整车领域,行业分散,一个人一辆货车就可以做起整车生意。但也因此可优化的空间和市场潜力广阔。2013年前后,以运满满为代表的一大批车货匹配平台涌入到整车行业,利用信息技术改善车源和货源的双向匹配效率,给行业带来了变革。16年全年车货匹配平台的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元,并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除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智能装备的应用也在蓬勃发展,16年市场规模接近347亿元,较之上一年增长29.8个百分比。典型企业用户量对比应用|运输|车货匹配配货时间缩短2天以上,日均行驶里程提升33.3%目前,我国的公路物流货运量占到了整体货运量的80%,干线物流在整个公路物流中占比最大,但是行业整体运作效率不高,我国货车日均有效行驶里程300km/天,美国则可以达到1000km/天。国内2000多万货车,空驶率40%。造成资源错配、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车货匹配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将线下信息进行整合,发布信息并进行精准匹配,可以优化供应链下游的货物与司机的资源分配,降低空驶率,进而节约运输成本。市场竞争激烈,融资能力差距逐渐拉开车货匹配市场从2016年初开始到今年9月之间,融资数量超过20次,但大部分集中在A轮及以前阶段,且融资金额较小。目前,少数企业在融资能力上开始逐渐拉开差距,平台的技术研发能力、运力基础、体验、诚信保障、以及可延展的业务及盈利空间,均是资本关注的重点。应用|运输|新能源车电耗代替油耗,年运营成本平均下降超过300%2017年最新出台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对新能源客车以动力电池为补贴核心,以电池的生产成本和技术进步水平为核算依据,并进一步完善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的补贴标准,按提供驱动动力的电池电量的分档累退方式核定。同时设定中央和地方补贴上限,其中地方(地方各级财政补贴总和)不得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各类车型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补贴标准和上限,在现行标准基础上回落20%。但对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纯电动车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仍大幅降低,加上清洁,无污染,将在物流运输中大规模普及。动力电池是核心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车品质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动力电池投资热度只增不减。作为技术核心的电池,目前成本占到了整车成本的1/3至1/2,意味着整车厂可能需要把一辆车一半的收入分给电池厂。目前我国电池企业在技术和生产方面有了明显提升,但和松下、三星、LG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电池的重要性,除了体现在车辆续航能力等方面,整车的管理系统等其他成本也会下降。应用|运输|无人驾驶无人驾驶商业化进程加快,降低物流行业运输成本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纷纷向汽车业渗透,汽车制造业迈向了智能化的时代,无人驾驶的实现备受期待。无人驾驶不仅可以为驾驶出行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在商用的货物配送领域发挥空间更大。根据驾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无人驾驶从无自动驾驶阶段到完全自动驾驶共6个阶段。现阶段的发展应用还处于辅助驾驶向完全自动驾驶的过渡阶段,距离无人驾驶的大规模商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互联网巨头 PK 老牌车企,技术研发和生态发展全面竞争目前无人驾驶领域入局者主要有两方:一是谷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以及英尔特等软硬件提供商,从自动驾驶算法切入,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奔驰、福田、一汽等传统老牌车企,以整车控制集成为切入点,借助高级辅助驾驶(ADAS)经验继续深入;双方的竞争从技术层面延伸至上下游的生态体系构建。目前共享出行理念的诞生和需求增加,分时租赁、网约车等形式也成为布局的重点。无人驾驶技术加上用户场景的建立,将会颠覆整个交通运输行业。应用|仓储|无人仓整体无人仓亮相,从入库到装车打造现代化智能仓储仓储行业正在变得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可以刚性提高效率,智能化可以满足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增强供应链柔性。商品的入库、储存、拣选、分拣、出库等一系列流程,在无人仓中都可以用相应的自动化设备或者机器人替代。常见的有AGV机器人,根据不同用途又分为搬运、拣选和分拣等不同类型,以及专业从事码垛工作的码垛机器人。另外,RFID标签、立体仓库的应用等均显著减少成本费用,提高了作业效率。AGV的关键在于调度,码垛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有待提高从单个AGV机器人来看,核心技术主要在定位、导航、避障等操作方面。但实际在无人仓中运作时,通常一个大型仓库需要配备几十甚至上百个机器人,如何通盘的调配和统筹安排,把集体效用发挥到最好才是考验技术实力的核心指标。针对码垛机器人,国内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控制系统上,国外一般采用的伺服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远好于国内的变频器。应用|仓储|AGV|拣选货到人的智能拣选,均效提高3-5倍,节约人力70%仓储物流的拣选一般有人到货和货到人两种方式。人到货方式中,当前应用最广的是PDA人工拣选,语音拣选、AR眼镜拣选等新兴技术尚未在国内普及。货到人方式中,主要有穿梭车和拣选机器人两种解决办法,都是根据拣货员指令,将所需的商品送到作业人员面前,节约行走和寻找时间。但前者设备投资大,柔性小。后者更加灵活,可根据实际需求,自主规划,相对于人工拣选,机器人操作均效提高3-5倍,节约人力70%。应用|仓储|AGV|分拣提高分拣效率30%,节约人力70%分拣环节的机器人应用能够节约70%左右的人力。2017年8月,京东物流昆山无人分拣中心正式亮相,昆山无人分拣中心最大的特点是从供包到装车,全流程无人操作。目前,该中心已经实现自动供包并对包裹进行六面扫描,保证面单信息被快速识别,由分拣系统获取使用,进而实现即时有效的分拣。申通的快递分拣机器人“小黄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分拣,扫码、称重、分拣功能“三合一”,能够实现快递面单信息识别,以最优路线投递。应用|配送|送货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送货时代即将到来,机器人上岗取代快递小哥应用|配送 | 对比送货机器人技术尚未成熟,无人机只欠政策东风物流精细化运营后,末端配送的成本和效率成为优化重点,物流公司不约而同将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寄托在机器人身上,阿里和京东相继推出自主研发的送货机器人。无人机方面,顺丰、京东、邮政等也纷纷加快布局动作。就实际应用来看,送货机器人技术尚未成熟,最大难点在于城市道路的极其复杂,加上承载量较小,目前各家投入比例相对小于无人机领域。而无人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目前最大的阻碍来自政策监管,一旦政策放开后,大规模的商用将会迅速普及。应用|配送|智能快递柜丰鸟之争点燃快递柜终端大战,三方势力角逐高下2017年6月,顺丰和菜鸟双方互相关闭数据接口,一时间引起业内广泛关注。虽然在国家邮政局的协调下,双方同意从6月3日12时起,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但丰鸟之争实质上是数据、用户等的竞争。丰巢在智能快递柜的布局力度和速度在2017年1月份25亿元的融资后表现得更加强劲,可能对菜鸟形成了一定压力,菜鸟迅速入股速递易的举动,也被看成是和顺丰的正面较量。目前智能快递柜市场入局者主要分为三类:京东、苏宁等电商系;丰巢、邮政易邮柜等快递系;速递易、日日顺、云柜等第三方,各有优势。随着国家队和阿里站队速递易、阿里投资的苏宁和日日顺也将逐渐统一阵营,丰巢背后则有顺丰、腾讯、京东等的支持,三方势力逐渐演化为两大阵营的对峙。集成物联网、无线通讯等技术,解决最后100米交付痛点智能快递柜结构分为储物终端、平台管理系统,可以智能存件、智能取件、远程监控、信息管理、信息发布等。内嵌固定式条码扫描头,可读一维、二维条码及手机屏幕条码信息。取件时,用户可凭手机上的收到的取件码,在智能物流柜的扫描窗口刷取,验证成功即可取件。核心技术在于物联网、智能识别、无线通讯等。中国物流科技行业趋势与展望政企合作布局物流大数据,重塑供应链智能化模式智造时代,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广阔自2013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但国产机器人的份额仅占约三成的份额,且处于行业低端,高端机器人主要依赖进口,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可以生产关键零部件或机器人产品的企业仅百家左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国家相继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等多部政策,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预示工业机器人即将迎来广阔发展前景。自2013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但国产机器人的份额仅占约三成的份额,且处于行业低端,高端机器人主要依赖进口,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可以生产关键零部件或机器人产品的企业仅百家左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国家相继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等多部政策,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预示工业机器人即将迎来广阔发展前景。科技创新,催生商业新模式物流科技的创新将给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升级和变革。未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可以更灵活的调整物流结构,由传统先订单后物流的模式,转变为分析消费数据,提前将一部分商品前置,或是生产符合客户需求的定制化产品,精准地配置库存,降低成本。另外,自动化设备方面,由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且改动成本高,一般要求对业务不要具有太多的变化,但目前国内商业发展活跃,变化快,因此10年内一般不会实行仓库全自动化,但自动化程度会逐渐提高,较好的兼顾供应链柔性。因此,一些大规模有实力的物流公司很有可能会凭借其自动化、智能化的供应链体系优势,打造社会化运力平台,惠及更多中小型企业。由于机器人价格昂贵,一些智能装备制造商也正开拓代运营业务,企业在成本允许范围内,能享受到更加先进的仓储管理服务。
来源:格隆汇核心摘要:物流活动渗透在生产、流通、消费的方方面面。我国社会物流效率正逐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改善运输结构、提升互联网与技术运用水平、提高标准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将成为物流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纵观物流的众多细分赛道,除快递、车货匹配平台、仓储机器人等少数几个子行业外,其余子行业均呈现行业极度分散的现状。本报告通过市场规模、增长潜力、核心价值等6个维度对物流中的主要24个子行业进行了投资价值评估并给出投资建议。简版报告对其实4个子行业做了深度的研究分析。零担与同城货运行业市场规模大,但在规模化能力与总体进入壁垒上存在一定劣势。零担将随着货物化整为零与大件快递需求的增长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小票市场竞争格局正逐步成型,大票市场极度分散。同城货运市场增长潜力一般,B端业务玩家集中度非常低,而C端和小B端市场已经形成头部玩家。快递和B2C仓配一体服务为相互替代的关系,得益于电商的驱动均有不错的增长潜力。随着头部玩家在成本和服务端的不断优化,快递行业进入壁垒极高。B2C仓配一体在时效与末端服务质量上优势明显,仓储环节的人员操作效率是关键壁垒,目前主流电商的自营仓配服务以及电商体系内的头部服务商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中国物流行业背景中国社会物流需求稳步上升,物流费用不断增长物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总需求呈平稳上升的发展态势,在2018年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83.1万亿,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另一方面,社会物流总费用也随之增长,于2018年达到13.3万亿,其中运输费用6.9万亿,占比52%,保管费用4.6万亿,占比34%。中国社会物流效率逐步提高但与美国相比仍有上升空间随着一系列物流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中国的物流费用相对GDP的占比从2013年的18%降至2019年上半年的14.6%。特别地,运输费用率在近年来逐年下降,体现中国物流的运输效率逐渐提升。另一方面,美国的物流费用率近年来均处于7.5%-8%之间,意味着中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由此,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于《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到2025年中国社会物流费用率降低至12%的目标。中国物流行业概览中国物流行业概览物流活动渗透在生产、流通、消费的方方面面以制造业为例,环环相扣的物流链条覆盖了原材料的入场物流、生产环节的场内物流到产成品触及终端消费者的末端配送。自动化为场内物流效率与配送中心仓储管理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基础,仓运配一体的供应链服务无论在生产制造环节还是消费品环节都正在成为趋势。中国物流行业概览中国物流行业重要发展趋势中国物流行业重要发展趋势中国物流各子行业投资价值评估中国物流各子行业投资价值评估行业投资价值评估标准我们从承运、撮合、仓储及物流园区、物流技术、物流延伸服务等大角度划分并选取了行业的24个细分子行业,通过六维评价体系,对各个子行业进行投资价值的评估,从而选出主要投资赛道。子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1/2)整车行业市场规模大,但是运力分散,整合前景微弱;车货匹配、零担、同城均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子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2/2)智能快递柜的政府支持力度大,但商业化模式不清晰;快递、即时配送、冷链均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对具有投资前景的子行业的深入分析快递市场分析快递业服务民生,总体规模化能力较弱,同时进入壁垒高快递不仅是高频民生服务,在电商领域有独特的价值主张,而且快递服务制造业是我国打造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重要工程,因此价值主张很强。总体行业的规模化能力一般,其中直营型扩大覆盖网络意味着在收派网点、中转场、干支线车辆等各环节都需要加大投入,规模化能力十分弱,而加盟型则可依托末端网络的加盟实现快速扩张,规模化能力较强。快递业的重要竞争壁垒为低成本与高服务质量,新进入者难以在成本或服务质量角度与头部企业抗衡,因此进入壁垒很高。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目前高、低端玩家均十分集中一方面,随着电商的稳定发展,制造业与快递融合的逐渐成型,业务量将保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成本优化将驱动单票价格持续下降,因此市场规模增速较快。目前行业集中度非常高,自2016年以来,头部玩家市占率持续升高,二三线玩家不断被CR8整合。中低端领域,中通、韵达、圆通、百世汇通、申通在2019年上半年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中高端领域,顺丰是主要玩家,京东、EMS也占领了一定市场份额。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增长14.5%;2020年中国快递服务业务量以30.7%的增速增长至830亿件,较上年上升 5.4 个百分点。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快递物流是电商体系得以顺利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因而快递物流与电商发展相辅相成,未来随着线下消费向线上转移,网络零售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物流将会成为电商平台竞争的关键。此外,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并且在国家鼓励建设便捷高效的“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渠道的利好政策推动下,农村电商物流也将迎来发展良机。(《2020-2021年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典型案例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81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核心观点2021年中国春节期间邮政快递业务量超过6亿件,同比增长260%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 6.6 亿件 ,同比增长 260%,全网揽收量是去年同期的 3 倍左右,投递量达到 3-4 倍。中国目前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常态水平下快递量达到每天3亿件,春节期间规模进一步爆发,彰显着中国快递物流行业正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蓬勃发展。超5成受访网民使用过同城配送,超4成使用时效快递产品数据显示,近7成中国受访网民使用的最高快递形式是经济快递,此外,同城配送、时效快递的发展潜力也在突显,使用率分别在53.0%和41.0%,同时小众使用场景的冷链物流也在慢慢崛起。艾媒数据分析师认为,随着现代电商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物流速度的追求越来越高,同城配送或时效快递发展潜力巨大。快递物流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头部企业出海成趋势中国快递物流行业业务量及收入都在稳定增长,行业发展良好态势持续延伸,但行业格局演变加速,领先企业优势继续扩大,二三线企业加快出清,新主体新模式不断涌现,快递行业竞争越发激烈。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头部企业一边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科技赋能经济的竞争力,一边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寻求营收新增量。以下为部分报告节选内容: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背景分析:网络零售近年来,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增长14.5%,占社会零售总额的24.9%。中国的快递行业与电子商务行业并驾齐驱,既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推动者,也是其直接受益者。随着线下消费向线上转移,网上零售额占社会零售总额比重持续提升,在线零售的渗透率因此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行业的加速发展推动了快递行业的发展。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背景分析:懒人经济近年来,宅经济、懒人经济随着互联网企业兴起、物流体系持续完善而发展,受短期疫情刺激逐步走向成熟。数据显示,在2016年至2020年间,本地生活O2O市场规模不断保持平稳增长,生鲜电商、外卖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20年分别达到2638亿元及6646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宅经济离不开物流体系,同时也在反哺物流发展,懒人经济的需求加上其商业模式的成熟,必将带动快递物流行业加速发展。2011-2021年2月中国社会物流总额数据分析数据显示,2011-202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持续增长,即使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社会物流总额仍增长3.5%。2021年1-2月,中国快递物流总额44.7万亿元,同比增长32.4%,物流运行逆势回升、平稳增长,令物流规模进一步扩大。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21年1-2月增速较高,主要是因为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基数较低。随着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因素增多,物流运行开局良好,物流需求恢复态势明显。2015-2021年3月中国快递业务量数据分析2015-2020年中国快递服务行业业务量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2020年受益于宅经济的发展,中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以31.2%的增速增长至833.6亿件,较上年上升 5.4 个百分点。此外,截至2021年3月24日,全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200亿件,日均业务量超过2.4亿件,日均服务用户接近5亿人次。2021年快递业务量突破200亿件用时仅83天,比2015年12月25日快递业务量首次超过200亿件提前了9个月,比2020年提前了45天。2020-2021年1月中国快递业务量结构分析数据显示,相较于2020年,2021年1月中国快递不同专业业务量均有所增加。具体从不同专业快递业务来看,八成快递业务量由异地快递所贡献,不同专业快递业务收入占比中,异地快递占比近一半。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相较于去年1月,快递物流行业受疫情的严重冲击,今年的快递物流较去年同期实现显著增长。在“就地过年”政策的影响下,“2021年网上年货节”成为快递物流增长的主要动力。年货节期间,在直播、拼购、线上线下融合的叠加带动下,网络商品销售增速明显,快递物流业务量实现高速增长。快递行业典型企业京东物流:外部客户为提高规模效应,增加收入,京东物流全面对外开放。数据显示,2018-2020年9月,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18年这一占比为29.9%,至2020年1-9月,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增长至43.8%。同时,得益于外部客户收入的增长,京东物流应收第三方贸易款项也有显著的增长。2019年,京东物流第三方贸易款项翻番增长至32亿元,到2020年9月,这一数字已达50亿元。快递行业典型企业德邦:公司营收数据显示,2020年9月,德邦股份累计营收为190亿元,同比增长2.74%,环比增长63.7%,净利润同比增长36.42%至2.96亿元,环比增长率为90.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行业整体下行、货量萎缩、疫情管控的大环境之下,德邦股份在保持传统快运主业竞争力的同时,积极拓展大件快递,集中精力管控成本和精细化运营,从而实现了业绩的增长。2021H1中国受访网民对快递柜收费的看法数据显示,完全接受当前的快递柜收费制度的受访者在4成以下。其中华北、华中、华东三地的受访者接受度在相对较高,在3成以上,但西北、华南地区接受度相对较低,并普遍认为当前的收费制度仍需要调整。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然快递柜具有一定的便利性,但是消费者为快递柜付费习惯尚未养成,贸然向用户收费可能会造成用户流失,因而快递柜既向快递员收费又向用户收费的举措应慎重决定。2021H1中国受访网民对快递物流行业发展期待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网友对快递物流未来的发展期待集中在提高速度、提高服务态度上,快递网点密度提高、纠纷投诉渠道的完善也成为了重要诉求。相比于以上的发展期待而言,仅有38.9%的受访网友认为未来快递物流行业应降低价格。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的快递物流是高度重视用户体验的行业,也是依托于大数据信息系统的行业,可以利用大数据信息规划配送安排、规划网店选址、完善投诉渠道等,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2021H1中国受访网民在快递物流行业未来消费数据显示,近3成的网友希望未来在快递物流行业上的消费支出保持不变,而26.0%的受访网友表示未来愿意在快递物流上消费支出增加10%以下,总体来说表示愿意增加快递物流消费的占比为64.6%,而表示在未来快递物流消费支出减少的受访者仅占比7.5%。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快递物流行业的本质是满足了消费者方便、快捷、节省时间的需求,在未来用户更愿意为了这些原因增加其在快递物流行业的消费比例。2021年上半年中国网民使用快递物流类型分析数据显示,中国受访网民使用的最高快递形式是经济快递,占比69.2%,如平时寄送快递的“三通一达”等。除了经济快递,同城配送、时效快递的发展潜力也在突显,使用率分别在53.0%和41.0%,此外小众使用场景的冷链物流也在慢慢崛起。艾媒数据分析师认为,随着现代电商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物流速度的追求越来越高,同城配送或时效快递发展潜力巨大。2014-2020年中国即时配送用户规模数据分析数据显示,中国即时配送用户规模从2014年的1.24亿人增长至2020年的5.06亿人,增长了近5倍。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即时配送服务覆盖商品类型不断丰富,加上疫情推动非餐类即时配送服务需求上升,中国即时配送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但一二线城市的即时零售配送行业已经趋渐饱和,三四线等低线城市的即时配送行业还存在明显的上升空间,低线城市是即时配送商家下一步需要攻占的对象,下沉市场的布局显得尤为重要。2014-2020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显示,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自2014年的1500亿元增长2020年的4850亿元,增速自2017年开始逐年加快,2020年增速为28.3%。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城市居民对生鲜食品的需求以及市场对温度敏感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当前疫情的影响下,医药行业的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大幅增长,这都将推动冷链物流行业的持续壮大。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发展现状总结(三)企业近年来都在增加研发投入以提升科技能力应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 2020年,各快递企业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持续增长,2020年,顺丰研发费用增长46.1%,百世在自动化上投入近20亿元,申通也将继续加大对数字化方向的投入和发展,2019-2021年将投入10 亿元研发经费。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电商市场发展将拉动快递物流需求。数据显示,2013-2019年,中国移动电商和跨境电商市场规模稳步增长;而2020年受疫情影响,跨境电商规模小幅下降,移动电商交易规模却逆势增长,预计2021年电商市场将持续向好。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电商市场的发展会带动海内外的B端物流需求,因而未来随着电商市场的发展,电商快递物流,特别是跨境电商物流将会迎来发展良机。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典型案例研究报告》。
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以及众多的政策支持,为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第三方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整体表现在市场总额逐渐增加、成本逐渐降低、效率不断提高等多个方面。物流行业市场稳定增长物流行业规模与经济增长速度具有直接关系,近年来虽然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速减缓,但经济仍保持稳定较快增长仍拉动着物流行业的刚性需求。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98.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2020年1-7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49.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5%。数据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物流行业结构升级,效率逐步提高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逐步扩张的同时,现代物流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社会物流效率有所提高,物流市场环境不断向好。数据显示,2019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4.6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2020年1-7月份,社会物流总费用8.0万亿元,同比下降2.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6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物流行业发展趋势1。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物流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初步形成较为清晰的竞争格局。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数规模较小。总体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形成数家大规模专业化物流企业划分市场的格局。2。信息化发展与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经营较为粗放,信息化程度较低,运力规划能力普遍较差,导致效率不高,费用率居高不下。为提高竞争力,物流企业必须着眼于降低成本,加大在信息化技术应用及管理水平方面的投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升级带动行业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以及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不断发展并在物流业得到广泛运用。3。进一步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在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流趋势,在第三方物流模式下,行业上下游企业把物流委托给第三方管理,既可以减少资本投入,又可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4。服务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物流供应链行业未来发展的另一趋势是服务逐步向供应链两端延伸,加深上游下游生产制造企业合作力度,从简单的第三方物流,逐步拓展到全面介入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各个阶段,并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建立起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关系。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物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获取《亿欧 2020智能物流产业研究报告》完整版,请关注绿信公号:vrsina,后台回复“5G报告及白皮书 ”,该报告编号为20bg0127。 物流行业历经规模化增长阶段之后,目前已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开始更加注重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此项指数由业务总量、新订单、从业人员、库存周转次数、设备利用率5项指数加权合成,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反映物流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由图可以看出,近年来的物流业景气指数基本处于50%分界点以上,这表明中国物流业经济发展近年来处于持续扩张趋势之中。201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83.1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指出,目前物流需求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2018年增速略有回落,但物流需求结构有所优化。2018年中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为797.69亿元,同比增长16.5%,2013-2018年的智能仓储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2%。自动驾驶卡车产品化的实现仅靠一家企业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整合产业链资源。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不论是科技创新公司、主机厂商、产业链各类供应商还是运营管理平台,优势互补、开放合作已经日渐成为主流态势。各方合作可将各自优势聚合,产生强聚合效应,既可以提高开发效率,也能节约资源,从而促进技术进步,推动行业格局构建。
消费升级的升温,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高品质、便利化的用户体验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即时物流作为能够满足用户极速、准时配送需求的产物应运而生。本报告通过对即时物流发展背景、现状及典型企业商业模式的分析,旨在为大家梳理当下即时物流发展的全貌,并希望能借由对趋势的洞察给从业者带来启发。报告中的重要观点:1、2016年即时物流行业订单量超过56亿单,环比增长102.2%;2、即时物流行业在历经探索期、爆发期、整合期后,形成阿里和京东两军对垒局面,点我达、新达达、美团等成为行业主流玩家;3、行业难点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均有所体现;4、单量密度和品类多样化是企业竞争的关键点;5、为降低成本并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传统的人工调度必将被智能调度系统所取代。即时物流定义及特点:直接门到门的即时、准时送达服务即时物流在餐饮外卖等行业有所涉及。2009年,“即时物流”概念由点我达创始人赵剑锋提出。2016年8月,点我达接受阿里巴巴近10亿元投资,“即时物流”概念广泛传播。2016年11月召开的互联网大会上,美团点评和饿了么相继强调“即时配送”业务。区别于传统物流方式,即时物流的核心特点在于即时性,满足用户提出的极速、准时的配送要求。目前,即时物流以同城、小件领域切入,拓展到生鲜、商超配送领域,再逐步扩展到更为广泛的快递末端领域。一、中国即时物流行业发展环境政策:“互联网+”和新零售背景下,物流业发展政策利好2016年8月和11月,国家相继发布相关政策,支持鼓励物流业发展,并加大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2017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中再度关注快递业,要求“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快递末端共享网络的建设受到诸多代表委员的热议。互联网+和新零售的政策利好,促进传统物流朝向信息化、数据化高效发展。经济:网络购物快速增长,即时要求日渐提升近年来,网络购物规模仍保持较快增长,消费者在习惯网购的同时也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及时、准时等需求引发末端配送方式的变革。二、中国即时物流行业发展现状阿里、京东两军对垒,发展动力将从外卖延伸至快递末端近年来,即时物流行业不断涌入新的企业,也有不少企业因为经营不善相继倒闭。在经历了探索期、爆发期、整合期后,形成了“阿里+点我达”、“京东+达达”两军对垒的局面。目前,即时物流行业普遍选择外卖领域为切入口,表现优秀。随着商超、生鲜领域需求的不断增长,即时物流业务也将扩展到相应领域。未来促进即时物流行业发展的最终动力将扩展到广阔的快递末端市场。商超宅配成为增长新动力,新零售概念丰富想象空间随着商超宅配的兴起和发展,即时物流在外卖配送之外找到了新的市场增长点。目前商超宅配O2O行业渗透率较低,不足2%,但保持50%以上的年增长率,成为即时物流新的增长点。另外,“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将通过数据和商业逻辑的深度结合,实现消费模式的深刻变革,其中物流的价值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即时物流行业产业链图谱行业规模稳步提升,商超宅配、快递末端配送兴起2015年,外卖O2O增速迅猛,同时C端市场也逐渐打开,即时物流在2015年出现一次发展高峰。随着外卖市场的增速放缓,即时物流订单量增长率小幅下降,但整体规模仍保持上升态势。另外,商超宅配、快递揽派、鲜花配送、跑腿等服务领域正逐步兴起,上升空间大,将成为即时物流未来发力点。即时性配送需求提升,导致物流成本增加消费升级的主要表现之一,在于消费者对消费体验期望值的增加。即时物流由于快捷、便利的典型优势受到消费者的热捧,需求逐渐提升,从而导致成本增加,侧面反映整个即时物流行业走势良好,拥有巨大发展空间。自建、加盟、众包适应不同发展场景快速成长阶段,O2O平台多选择混合模式,同时使用自建、加盟/代理、众包模式,以自有运力保证基本运行,通过加盟代理和众包模式迅速扩大运力。三种方式对应不同的管理颗粒度,有各自的适用场景。发展难点:订单分布不均限制配送效率市场发展的初期,订单量增速会非常快,企业需要匹配足够的配送人员。然而订单时间、地点分布的不均与运力稳定之间存在天然矛盾,午高峰、晚高峰时很可能出现运力不足的情况,波谷时则会产生运力过剩,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配送效率。发展难点:消费者对配送要求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物流配送的要求,在快速、安全、服务三方面均较以往更加严格。不仅希望能够即时发货、即时收货,提高便利性,同时也更为强调配送安全保障。另外,消费者对服务的考核标准也在不断细化和扩展,配送人员态度、商品品质是否新鲜等也将成为考核点。发展难点:商品品类多样、规格不同,配送难度增加即时物流配送的商品种类日益增多,从最初的外卖,延伸到商超零食、生鲜以及电商快递领域。不同品类特点的商品对配送要求不同。另外,商品规格的不同也增加了配送难度。发展难点:配送人员流失率高维持稳定的配送员团队,对于配送平台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即时物流行业存在配送人员流失率高的难题。究其原因,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因素:求职门槛低、可替代性强,平台对人员的约束力较弱以及基本保障体系不健全。发展难点:运营门槛高,需和利益方建立良好信任合作机制近年来,众多即时物流平台相继涌现,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但平台资质、配送员诚信问题仍令人担心。目前各平台只能依靠长期发展积累的口碑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随着配送品类的扩展,用户和平台都面临更高的风险。另外,利用同城直送服务进行的贩毒、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也让即时物流平台面临监管问题。发展难点:技术门槛高,中心化调度需人工智能技术和多维度数据积累即时物流行业竞争激烈,随着O2O平台补贴力度降低和即时物流产品的不断成熟,企业更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运营效率、降低配送成本,中心化的智能调度系统是近几年的发展趋势,需要企业掌握机器学习算法,还需要平台积累大量的日常运营数据。应对策略:从技术、管理、用户体验着手,提升平台吸引力针对当前即时物流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平台需要以下三方面做好应对之策。阿里和京东在物流领域的布局,点我达、达达背靠巨头,形成对垒局面电商与物流密不可分,阿里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纷纷在物流领域布局。在阿里体系中,点我达、蜂鸟配送作为快速增长的即时物流平台在即时配送、末端配送方面发挥作用,与菜鸟的深度合作也让点我达充分利用阿里的物流资源;在京东体系中,除自建物流外,新达达在即时物流领域被寄予厚望,成为O2O战略落地的基础。三、中国即时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即时物流受上游产业影响大,单量和品类决定企业前景即时物流依托O2O快速发展,其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与快递行业有相似之处。在经历了电商带来的爆发式增长和激烈的价格竞争后,快递行业市场格局相对稳定,主要企业相继上市,业务范围逐步拓展。当前即时物流行业处于爆发期,丰富的订单为行业的精细化运作提供基础,但企业仍需牺牲利润换取市场地位。与快递行业类似,在上游产业发展趋于稳定后,即时物流行业也将进入成熟期。相对而言,单量品类越多,成熟期后受到的影响越小。以B端企业为切入点的企业存在天生订单和品类数量的优势,典型企业的竞争,其实也体现的是典型上游平台的竞争。业务范围扩展,成为电商向“新零售”进化的必备基础设施快速、及时、实时的物流实现路径是“新零售”的必备条件,即时物流在居民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物流能力向下渗透触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衣食住行的全方位互联网化提供现实基础,未来新零售趋势下的即时需求比重会逐步增加。即时物流降本增效的核心将会是优化算法和增加订单密度2016年,O2O平台逐渐开始降低补贴力度,目前大部分即时物流业务收取的配送费用仍不能弥补成本,降本增效压力突显,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配送速度和时效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提高人效来降低成本。其中,根本任务是管理好商圈、商户和配送员。订单数字化、管理系统化成标配,行业构建一定技术壁垒随着O2O的深入发展,即时物流在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多方便的同时也开始丰富传统物流方式,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完成配送任务,提高物流效率;与此同时,即时物流平台凭借智能化的调度系统、大数据预测、新兴的运力组织形式帮助行业提升效率。高效的数据运用必须依赖大量的运营数据,市场先入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及系统化管理经验,新入者在切入市场时必然会面对冷启动和技术壁垒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