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图书2020|这一年读过的中国文学研究新著不日城

图书2020|这一年读过的中国文学研究新著

回顾即将结束的这一年的读书生活,仍不得不让人感叹“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不仅自己购买的许多书至今都还没有读,许多师友寄赠的大著、新刊同样未能悉数拜读完毕,要写的文章、要修订的几部书稿也都没有完成,只能留待以后。因此,以下的片言只语,虽立足于厕身的中国文学专业,不敢“跑野马”,但也只是一些个人初步的、粗浅的、对本年新出部分研究著作的阅读感受,疏漏、悖谬、孟浪之处均所难免,敬请读者诸君匡我不逮。首先也许应该谈到的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黄修己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4月版)。全书五大册、一百多万字,从五四新文学初创期一直写到新世纪的研究进展,作者姚玳枚、陈希、吴敏、刘卫国,均为师从黄修己先生、学有所专的中青年学者。其实从《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及其修订本,到两卷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再到五卷本的《通史》,黄先生及其领导的学术团队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学科史的高度也正由此得以不断确立。这套书问世后,我和中山大学的师友联合举办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再出发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在线对谈会”,进一步较深入地讨论了其学术贡献及有待发挥的地方,与会学者的精彩发言和会后同仁们的申论,即将或已经在不同刊物发表,此不赘述。《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陈平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版)也是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部书。该书各章此前多已在学术刊物发表,早已拜读过,但都为一编且改为专书体例之后,仍可见出作者对此问题思考的系统性、广度和深度。事实上,从晚清至今,中国人文学者的著述体例与述学文体的变化、转型尚未完成,今天我们仍能时常听到诸如关于“西式论文”“西式规范”等是否适合中国人文学术的讨论,就此而言,无论是蔡元培、章太炎的文体意识,还是梁启超、鲁迅、胡适的学术文,这些现代学术先驱的思想遗产,对于今人如何确立言说的立场、方式与边界,或都有一探再探的价值。此外,作者今年还出版了《游侠·私学·人文:陈平原手稿集》(越生文化2020年3月版),内收其论文、著作、随笔、书信等手稿多篇。当代学人出版手稿者,坊间尚不多见,此书不仅印制精良,所选篇什也多能代表一代人的学术旨趣、精神气质和立场追求,当然也有压在纸背的“人间情怀”。尤其从家书这一较具私人性的手稿中,我们可以一窥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治学、治生的不易,和面对不甚安定的外部环境时仍能葆持的一种乐观、自信、深耕学术的心态。事实上,也正是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其先后贡献出了《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等多种重要著述。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愈益自觉,逐渐有分裂成为一专门学问领域的趋势。《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十讲》(陈子善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版)的出版,为此一领域的代表性作品。作者治现代文学文献史料有年,著述等身,是次应复旦大学出版社“名家专题精讲”丛书邀请,将历年所作重要文章,按作品版本研究、集外文和辑佚、手稿、笔名考定、书信、日记、文学刊物和文学广告、文学社团史实探究、作家文学活动考略、现代文学文献中的音乐和美术十个方面,加以遴选,试以不同例证、不同个案的研究揭示此一领域研究的堂奥,凸显“实践性”优先于理论生产的重要,足称金针度人。在其近两年出版的《说郁达夫》《说徐志摩》《梅川序跋》等书中,作者也相继提出了发展“徐志摩文献学”“张爱玲文献学”等现代文学文献学分支之分支的设想,可见其对文献研究体系、理论方法的思考虽未结撰成专论发表,但仍在持续进行之中,且有相当激进的一面,不可不察。另外,今年秋天我也编辑了一册《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自觉——陈子善教授荣休纪念集》(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2020年9月版),对这方面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或可一并参考。另一部值得一提的著作是《重溯新文学精神之源:中国新文学建构中的晚清思想学术因素》(李振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9月版)。该书采用“内烁型”的研究思路,细细爬梳新文学传统与晚清学术思想史的关系,所见极为深刻。其中更不乏研究者强烈的主体性和当代意识,是一种有抱负、有情怀、有现实针对性的学术。当然,藉此我们也许还可以讨论思想史研究的不同思路、晚清的学术思想和晚清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新文学的独创性品格究竟为何、如何看待不同于危机时刻的学术想象的“纯学术”、如何看待新世纪以来本书未征引相关著作的研究等一系列问题。此书出版后,友人金理教授组织了一次讨论会,我们的发言也将于近期集中公开发表。本年除了上述这些资深学者仍在持续贡献新作,中青年学者的大著仍出不少,其中不少都是相熟的师友,多有驳诘往复,无须辞费。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有声的左翼:诗朗诵与革命文艺的身体技术》(康凌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6月版)。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不仅是从听觉文化的角度研究左翼文学、文化,而是研究左翼文学、文化,却没有被既有的左翼研究思路框住、拐跑,相反,扬榷而陈之,是从一种新的批判性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1930年代左翼诗歌对音响形式的经营和其中内蕴着的感官动员技术。换句话说,作者研究左翼,但他的立场不是左翼的,他的思想预设、出发点和最终想要解决的问题也并不是要重新回归左翼(当然也不是非此即彼,倒向新自由主义),更不是想要维护某种绝对主义的运思方式和自以为真理在握、在道德和审美立场上处于强势地位的论述策略,而是为了拓宽左翼文学的诠释空间。但站在充分的后设的立场上,如何看待朗诵诗等左翼文学的“文学性”(难道仅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装置?或流行的“文化政治”概念就可以取代、解释?),这一问题仍悬而未决,特别是在教学、文化传习中,一首满坑满谷战斗口号的诗歌、一篇写生产队挖地开荒的报道文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被中文系之外的读者所接受?又能够流传多久?何以证明其丰富的“生产性”不是一套特定的学术话语(意识形态)、惯习的自我建构和不断增殖的过程?这些问题似仍值得深入思考。专书之外,几种新出的关于近现代文学、历史、电影、艺术的随笔集也很可一说。《午后的繁花》(陈建华著,东方出版中心2020年8月版)中,所收不仅有其近年新撰如《文以载车》《陆小曼·1927·上海》等佳作,也有首次结集出版的二十余篇散文和学术随笔。但无论是对民国电影史的重探,还是对清末民初文学与思想的重访、物质文化研究、视觉文化研究等,抑或是关于新世纪一度流行的“狼文化”的批判,乃至其追忆师从李欧梵先生及纽约读书经历等等,都带着“老克勒”不懈探寻“诗与真”的明显标记,这些“记忆中隐秘闪烁的东西/如点滴火星的烬余”,见证了学者之外作为诗人、作家的陈建华的另一面相。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再读《陈建华诗选》及作者其余诸书。《老派:闲话文人旧事》(周立民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20年7月版)《星水微茫驼铃远》(周立民著,商务印书馆2020年7月版)是作者在《传记文学》等处的专栏文章、随笔、读书笔记的集合。前者各篇篇幅较短,后者诸章论述更从容,但无一例外体现出作者因接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兼以勤于读书、敏于思考,虽是论文述史却不偏执一端、笔端仍饱含感情等鲜明特点。在其附录的《从“不好看”说起——学术期刊与学术文体》一文中,作者透过对当前学术期刊论文尤其“学报体”的批判,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研究、写作信念,乃是企图恢复人文学术写作的多元性,试验其间存在的多种可能,于我心有戚戚,而这一点不仅对于某种程度上已经僵化了的当代学术文体的革新具有警示意义,也再一次在事实上回应了陈平原的相关论述。古典文学的书今年读得不多,印象比较深的有两种。一种是《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胡晓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版)。这是作者的名著,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版,新世纪初期又出过一版,今年又出一新版。全书认为山水诗“是中国哲学精神的感性显现,除了表达诗人的心境,更是表达着中国诗人代代相承的共通的心境,集体的意欲;这共通的心境与意欲,正映射着中国哲学的真正性灵”。因此,山水诗就不能仅仅被看作“精妙优美的语言文字或风景画”,还应探究其中“所表现的中国文化的心灵境界”,发现其中“隐藏在技法、家数、渊源、流派以及风格背后的共通的民族文化的诗心”。因此从雪夜人归、啼鸟处处、花泪蝶梦、荒天古木等十个方面,依次论述山水诗中映现出的生命的漂泊与安顿、悲哀与复苏、有我与无我、荒寒与幽寂等主题。但作者的论述并不是纯理论的空转,而是建立在对两百余首山水诗作的细致赏析与精妙解读之上,也很好地平衡了对诗歌文本的细部论述与对中国山水诗及其哲学、美学意涵的整体理解,从中不难见出作者重建后五四时代中国文论的努力。例如这样的一段论述——“山水诗满足什么样的心理欲求呢?只要看中国古代山水诗中,有那么多的宁静安谧的村庄、田园、古刹,只要再看看最早的山水诗,其实是对不自由人生的一种逃避,我们不妨认为山水诗是一个最大的补偿意象(compensatory image),尽管诗人们的真实命运中,充满了颠沛流离和不安焦虑的因素,他们对山水的崇尚心理,扎根于一种对更自由、更永恒、更真实的人生形式的持久的精神追求之中。宋人有两句诗:‘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其实,每一个中国诗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处隔水相望的‘淡烟修竹寺’与‘疏雨落花村’。尽管山水诗语言、风格有各种变化,但其中所代表的那一份普遍的精神需求,却绝不会消失。”另一种是《诗歌之力:袁枚女弟子屈秉筠(1767-1810)》(孟留喜著,吴夏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版)。这本书从表面上看,写法比较传统,自为袁枚得意女棣屈秉筠编纂年谱始,至订成袁枚所有女弟子年表结穴,依次讨论了屈秉筠的时代、家乡及家庭背景,社交网络,理论主张及两类代表性诗歌(家庭诗和关系诗)的创作特色等面向,有点不太像是一般我们想象的“海外汉学”,但在具体的论述、分析中,仍不乏洞见。如在分析其家庭背景时,提出了“家庭变成文学之网”这一重要观察,让我们想到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张氏三姐妹、林徽因和邵洵美的客厅、上海马斯南路曾朴的文艺沙龙、北京慈慧胡同朱光潜宅的读诗会……评析其理论主张时,则发现屈秉筠的家庭文学圈和包括袁枚女弟子在内的虞山圈的存在,已显示出一个因诗歌传播而缔结的“女性诗歌评论共同体”;由此体现出的所谓的“诗歌之力”或“女性诗歌之力”,从理论角度看,乃是女性生活、体验构成其艺术实践之动力,具体而言,正在于屈诗“使复杂的家庭关系简单化,使周边所有人和她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使其本人受到本地区内外的人的广泛的仰慕。”尽管这一研究结论可能并不惊人,但对于我们如何研究一位不甚知名的作家的生平著述,这本书仍能予人很大启发,也再一次向我们给出了一个不同于何炳棣“做第一流学问”的思考方向:或许并无二三流的选题,只有二三流的研究。也正如在艺文创作中,“怎么写”远远比“写什么”要重要。(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上窥青天

刘庆邦长篇小说《女工绘》获评2020年度好书

1月12日,作家出版社2020年度好书终评结果在京揭晓,驻园作家刘庆邦长篇小说《女工绘》荣膺2020年度好书之列。本届终评评委阵容强大,由著名文学评论家、知名文学期刊主编等组成。他们是: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吴义勤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总编辑杨平,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李一鸣,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文艺报》总编梁鸿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小说选刊》主编徐坤,《中国作家》原主编、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顾问王山,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黄宾堂,《小说选刊》原副主编、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顾问王干参加本次终评会议,会议由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主持,参评图书由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王松介绍。最终,经过专家评委评选,并综合读者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4日网络投票情况,评出了作家出版社2020年年度好书20种。《女工绘》讲述的是后知青时代矿山青年女工的故事。一群正值青春芳华的女青年,她们结束了“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知青生涯,穿上了用劳动布做成的工装,开始了矿山生活。在她们的青春与爱情里,阴影,压抑,痛苦,血泪,同时也有抗争,诗意,崇高,华美,构成了后知青时代丰富多彩的女工群像“大观园”。本推文改编自"作家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BOOK北京翰高文创园

爱在线

“中国文学研究新动向”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办

(“中国文学研究新动向”学术研讨会参会人员合影)2020年12月4日-6日,由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大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文学研究新动向”学术研讨会在济南舜耕山庄举行。本次会议由龚鹏程教授和杜泽逊教授共同召集,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的75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方法、新视角、新趋势,对文学理论革新与文学史书写、中国古典文学的海外影响等学术话题,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山东大学文学院讲席教授龚鹏程先生主持开幕式。山东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张帅致欢迎辞,他对嘉宾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山东大学隆重聘请龚鹏程先生的战略意义,山东大学专门成立中国文学研究中心,请龚先生担任中心主任,并配备了12位青年教师担任中心研究员,这有利于龚先生更好的开展教育和研究工作。(龚鹏程先生、山东大学文学院张帅书记)开幕式上,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北京大学钱志熙教授、山东大学江林昌教授分别就重写白话文学史、吟咏情性在中国古典抒情诗学中的地位、考古发现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境界的开拓等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北京大学钱志熙教授、山东大学江林昌教授)在主题发言中,山东大学李剑峰教授强调文学史书写要重视读者的作用;北京大学常森教授对中国早期书写中的潜文本问题进行了深入阐发;清华大学生安峰教授针对后理论时代的背景,提出回归中国语境,建设中国的理论话语;江苏师范大学沙先一教授以周密《玉京秋》为个案,探讨清人填词的具体情境;北京大学程苏东研究员对早期中国文本生成问题进行了学术史的反思。山东师范大学陈元锋教授主持主题发言,并做精彩点评。(分论坛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照片)5日下午,50余位学者参加分组讨论。山东大学孙学堂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李俊教授;山东大学刘培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曾绍皇教授;山东大学李桂奎教授与吕玉华副教授,分别主持三个分论坛。经过紧张而热烈的讨论,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良好的学术影响。(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总结发言)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最后做会议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收到了55篇学术论文,文学研究的新动向是由中青年一代优秀学者的优秀论文构成的,这是学术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龚先生主办本次学术会议的意义所在。龚先生于2019年4月应樊丽明校长之邀就任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对山东大学的古典学术尤其是古代文学研究来说是喜得良师,龚先生学问渊博,著述宏富,交友满天下,本次会议是以文会友、交流学术的良好开端。杜院长对不远千里、不辞辛劳前来参会的专家学者,表达了真诚的感谢和美好的祝福。会议期间,龚鹏程教授精心准备“文心雅集”,并邀请大家在尼山书院体验了射箭、武术、古琴、雕版印刷等文化活动。龚鹏程,江西吉安人,1956年生于台北,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历任台湾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美国欧亚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等教职。2019年4月始任山东大学文学院讲席教授。致力于中国学术文化研究,兼通儒释道,博涉东西方,著述宏富,出版专著《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中国诗歌史论》《中国文学批评史》《书艺丛谈》《龚鹏程述学》等一百馀种。文:钮迎莹、刘占召图:钮迎莹、王伟龙转自/山东大学文学院

摸错骨

2020年文学研究发展报告

#三大体系#中国文学研究在2020年主要有两大变化:一是不断增强关注、把握现实的力度,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更深刻体认文学“经世”的价值功能。二是在深厚的学术积淀中变革创新,反思文学研究的方向调整、边界拓展、视域融合、史料挖掘等问题,以反映和应对复杂多变的文学现象,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寻求问题解答和方向引导。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到来之际,总结文学研究的宝贵经验,展望未来,对于民族文化传承、时代精神形塑、文化共同体建构具有重要意义。一、年度重要学术现象国家层面对于学科发展的战略规划、文学研究自身的更新迭代、世界范围的疫情暴发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2020年文学研究的学科方向、问题关切、生产与传播方式等。国家政策引导影响文学研究学科发展方向。国家教育部2020年1月发文,决定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的“强基计划”。其中涉及的文科学科主要包含历史、哲学和古文字,传统文科的文学被摒弃在外,引发了传统文学是否属于基础学科及是否应当加强建设的热议。8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学科门类。11月,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将给未来的文学研究、文学教育带来深远影响,文学研究者结合学科现状积极探讨政策性变化带来的机遇挑战,《中国社会科学报》为此组织了“数字人文视域下的新文科建设”特别策划等。文学研究学术生产、传播方式新变加速。一是疫情影响下,传统的线下聚集式的学术交流、传播方式,加快向线上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云端交流传播方式转变。二是原有学术成果的发表方式、评价方式、学术秩序加速变化。预发表、开放获取、交互平台等,将成为未来学术成果发表、评价的重要渠道。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具有即时评议和交互功能的媒介,使得精准推送与交互式阅读更为便捷。一些学术公众号如“中国学派”“学术派”等在学界影响较大。学术批评的时效性大为增强,如围绕“清平乐”读音等问题,学者通过各种新媒介平台参与讨论、回应学术争论,形成新的学术热点。学术传播在普及化、大众化的同时,也出现扁平化的传播趋势。这无疑推进了文学研究的生产和传播。文学研究者群体代际更迭渐趋明显。以“70后”“80后”为主的学术群体,通过举办读书会、组建学术微信群、组织专栏文章、论文结集等学术活动,凸显作为新生代学术力量的问题意识和自觉反思。“从艺术哲学到艺术媒介”跨学科青年工作坊、“2020青年学者词学研讨会”等一系列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的学术活动,呈现出小而精的特色。继《文献》杂志推出“文献学青年谈”专栏后,“书目文献”公众号推出“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专栏。这些都体现出新生代文学研究者主动参与议题设置、引导学术潮流的努力。学术纪念活动引发对文艺经典学术问题的重新讨论。2020年适值恩格斯诞辰200周年、钱锺书诞辰110周年等,有关的经典学术命题被重新讨论。学者们提出应重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构建的巨大贡献,而对钱锺书等的学术纪念活动,则引发文学研究具有范式意义的问题探讨,学界再议“回归文学本位”、“诗史”与“心史”之辨、“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等话题,反思文学研究中思想性、文学性缺乏的问题。二、年度学术发展方向处在变化生长期的中国文学研究,一方面在丰厚学术积累基础上不断深化已有学术议题,努力完成历史化、经典化的发展使命;另一方面回应诸多新的文学现象和现实挑战,不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固本开新、转型拓路。1.面向“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文学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学研究中的指导作用,创造性地将之与中国文学实践相结合是核心要义。在研读经典中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论精髓。只有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和阐释,才能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意义价值。“回到马克思”、回到经典文本、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理论体系被学界不断重申。孙文宪认为,马克思对文学艺术问题的阐释往往夹杂在非文艺问题的论述中,要有机把握其文论话语特有的互文结构。姚文放通过解析经典文本,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考量马克思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在体系建构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形态。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体系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引下的当代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本土文学实践的有效结合,因此,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形态是中国文艺理论走向体系成熟的重要尺度。胡亚敏认为,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价值重建应坚持人、社会和审美的三个维度。季水河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在文学实践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知识界立足当代文艺发展实践和中国文艺历史传统,共同努力得来的智慧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当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理论指南。白烨强调文学的人民性立场。丁国旗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的系列重要论述,体现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体化的方法论特性。张清民比较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认为两个讲话体现了党领导文艺的内在思想逻辑。程国君、李继凯提出应重视延安革命家诗词研究。2.面向“现实”的文学研究2020年,随着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文学介入现实的功能再次得到强调,彰显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的人民性价值内涵,以及研究者对文学社会影响力的重视与思考。表现抗疫和脱贫攻坚等重大事件的文学创作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者关注迅速反映现实的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及通过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传播的文艺作品,肯定其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光明日报》《文艺报》等开设专栏讨论这些作品。吴思敬对抗疫诗歌、丁晓原对报告文学、赵稀方对港台文学、朱寿桐对澳门文学、王光东对生态文学的研究,都体现了文学研究关怀现实的巨大热忱。一如历史上文学汇入时代“大合唱”的特殊时刻,人们更看重文学发挥见证历史、激励人心的作用,以及这背后所蕴含的精诚品格和民族情怀。研究者也对作家的现实关怀提出艺术性要求。面对现实与文学何为的理论诉求及历史梳理备受关注。“文以传道”“诗言志”“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价值承载和功能传承是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在当下时代语境中,文学研究从历史传统和思想资源上再次探讨文学的价值、功能问题。疫情促使学者反思研究的价值意义。在“面对灾害,文学何为”的问题反思中,刘跃进认为古代文学对自然的敬畏、国家的认同和民族强盛的期盼等,在2020年疫情防控中得到全新诠释;王立等对明清避灾驱疫、御灾叙事、应灾心态等作了探索。陈晓明张扬当代英雄的精神气节。一些学术会议则以主题聚焦形式体现了强烈的现实关怀与家国情怀,如“中国新文学的现实关怀”学术研讨会聚焦中国现当代文学现实关怀这一传统的发展与演变,思考当下应如何深入理解“现实”概念。3.文学研究基本问题再思考理论、历史与经典的学术三分对应于文学研究即是文学理论、文学史与文学批评,这是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关于文学本质与功能、文学研究对象与方法、文学史书写、文学经典、文体与文本等的探讨,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焦点。推进文学研究“三大体系”建设。在新时代语境下,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文学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当代学术的发展方向。无论是文学研究的理论体系还是话语体系研究,均呈现出向中国文学传统、文化资源回溯的趋向。南帆提出,当前文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应回归中国的文学传统,将文化结构、现代性、审美与文学传统四因素之间的互动纳入视野。丁帆强调文学的“当代性”概念。董学文认为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要破除“唯洋是从”的思维定式和“以洋为尊”的话语模式。高建平认为美学研究要既依托艺术又突破艺术。曹顺庆、李伟昉聚焦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建构。党圣元、张晶等认为,“诗话”“文话”“词话”“小说话”等中国传统批评文体研究应成为填补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之间鸿沟的积极尝试。关键词研究受到关注,金惠敏、高玉从方法论角度强调关键词对于文学话语研究的枢机性意义,《中国文学批评》等组织专题文章对“意象”“文心”“文德”“诗兴”“事象”等文论关键词展开讨论。张永清主张从语境化和知识化视角,透视审美反映论问题。省思文学研究方向。在文学研究经历了方法论热潮、文献考证热此消彼长的研究局面后,近一两年来,一些学者不约而同发问,文学研究未来走向何在?文学究竟该怎样研究?有感于文学研究“非文学化”趋向的日益严重,一定程度上存在文献挤压批评、以考据取代分析、以文学外围的论述置换对作品体悟解读的现象,张伯伟提出要回归文学本体研究,提倡语文学与文学理论结合下的文学研究。王水照提出文学研究要坚持文学本位、坚持文学—文化—文学的研究路线。陈思和强调对文学与人生的关注。刘勇重视文学的文脉谱系研究。张清华提出如何将现实经验升华为精神性命题,均是文学创作反映时代的关键所在。李建军认为文学是对人和生活态度的反映,倡导积极意义的写作。赖大仁认为有必要对文学理论研究的观念与方法进行多层面总结反思。拓展文学研究边界。社会生活的加速变迁正在重新定义文学,文学的边界和内涵不断拓展丰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因史学化倾向的加强向传统经典文学“归队”,网络文学正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当代文学”。一些网络小说的点击率和销售量远超传统经典作家作品,尤其是改编后的影视、网络游戏等,它们正成为今天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存在之一。邵燕君认为,在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消遣文学中,个人需理解、遵循不同空间的文学原则。陈定家认为应重视网络文学独特的叙事模式,周志强认为网络文学应面向精神史写作。与网络文学类型、题材等常规性研究内容相比,网络文学场域诸要素越来越得到学者重视。学者认为,网络文学研究要在产业、技术、管理、舆论、消费等场域要素的复杂互动中建构新的批评话语。随着文学边界的拓展,图像、声音、影像等也都成为文学研究的关注对象。赵宪章、龙迪勇等继续推进“文学与图像”研究,傅修延探讨听觉对文学叙事的影响。更新文学研究方法。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体系不仅源于批评实践,更吸收文学之外其他学科理论的有益成分。跨界研究和交叉学科带来的科际整合,让文学研究的生态和形态大为改观。学者不断从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角度深入文学研究,打开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连接通道”。张福贵认为技术分析法指向了文学史研究中新的理论生长。蒋承勇提倡文学研究在学科间性基础上的跨学科互涉与对话。《文学评论》推出“‘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谈”,提倡文学研究的整体性。家族文学、都市文学、社团文学、民间文学等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地从历史活动场景理解文学的发生、接受与影响。文学研究地理空间视角的转向,引发了文学研究“地方路径”的思考。张光芒主张从“地域文学”到“地方路径”思维的转换,叶舒宪、王明珂、徐新建等强化文学与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话,封宗信探讨文学批评的转向与语言学范式转向之间的关系,聂珍钊强调从伦理学视角认识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需要警惕的是,新方法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文学史实践基础上,且应与社会历史语境形成密切互动。再议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关系。2020年,一些研究者对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之间的隔膜表达了担忧和不满。这一方面表现在批评缺少理论支撑,缺乏理论深度,未能给理论研究提供足够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表现为理论研究一定程度上脱离文学实践,从理论走向理论,过度追求形而上的理论体系建构。研究者多从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一些病相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吴义勤、孟繁华、贺绍俊等认为,文学批评要有关怀与梦想,更要增强批评的理论深度和现实向度,在实践中真正发挥文学批评阐释当下文学的有效性。加强文学阐释学研究。文学阐释学研究依然延续了前几年的热度,受到文学研究界持续关注。继“强制阐释”“公共阐释”“构建中国阐释学”主题讨论后,阐释学研究从各方面深入推进。阐释的本质是什么?阐释为何而生、因何而无穷?张江认为,在心理学视域下,阐释的本质为“自证”。自证贯穿于言说、说明、翻译等全部阐释功能之中,不断更新人类知识系统,建构独立意识主体的认知图景。以阐释本质为起点的心理学与阐释学研究具有广阔的理论前景。《阐释学学刊》《探索与争鸣》等刊物组织了多期阐释学研究的专栏文章,周宪、张政文、李春青、王宁、程光炜、曾军、傅其林、张跣等围绕阐释的有限与无限、公共理性等话题展开多维度、开放性的深度讨论。深化文学史写作研究。文学史写作的兴起是现代学术体系的产物,“五四”以来的种种文学史叙述,已基本形成纵向以朝代进行历史分期、横向以文体类型和作家作品分类的整体框架,这既为学科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研究框架,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研究的“惰性”,乃至形成文学研究创新的藩篱,当下文学实践的阐释要求正在倒逼文学史研究更新。李杨认为有必要重审以“纯文学”为对象、“四分法”为基本架构的“文学史”体制和观念。一些学者在原有文学史叙述基础上,探讨长时段、多角度审视下文学史研究的可能性。从长时段历史视野出发,将宋代文艺置于“唐宋变革”与“宋元近世”交集的历史演进视野进行考察受到关注。在文学史写作实践基础上,颜水生、贺仲明、陈培浩等对于文学史意识形态属性、审美属性、知识属性等的再思考,也体现了学界对于文学史本质属性的理论关怀。文学史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及演变研究,依然是学界的主攻方向。孙郁、郜元宝、王尧、王彬彬、谭桂林、乔以钢、宋剑华、王泽龙、罗振亚、张洁宇等的作家作品研究,吴周文、陈剑晖、王兆胜、陈亚丽等的散文研究,《中国文学批评》等组织的路遥专栏,以及葛晓音、郭英德、左东岭、钱志熙、陈文新、戴伟华、徐兴无、刘宁等对于古代经典的解读,袁行霈、陈尚君、莫砺锋、周裕锴等对古代文学经典的普及,都凸显经典研究之重要意义。《文学遗产》组织的七十年分体文学学术史的专栏论文,提出要把握原生文学史和“文献中的文学史”的关联和区别,探究“文献背后的事实”。有关文学史写作的探讨,既是近些年“重写文学史”思潮的延续,也体现了文学研究界在新的时代语境和文学场景下,以历史化方式对思想文化进行敏锐观察,重建整体性文学史的努力。重视文学史料学研究。文学史料学建设受到重视,研究呈现丰富样貌。一是文学研究史料利用范围不断拓展。黄发有、何平认为,应关注报纸、边缘刊物、内部资料、作家和批评家关于文学话题的书信、读者来信及期刊命名等。古代文学研究在传统史料外,重视新材料如出土文献和域外汉籍的挖掘和利用。《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的出版引发了学界关于安大简《诗经》文本性质、文字训释、文本次序、早期《诗》学传授等问题的热议。对散佚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东亚汉文化圈的域外汉籍中新史料的持续挖掘和集成研究,也使学者提出的以汉文化圈为单元的古代文学研究成为可能。二是文学史料研究视角不断丰富。吴俊从文献学、国家文学制度、网络新媒介等多维视野考察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为文学史料研究开辟新路。三是史料研究的价值追求应该倡扬。学者认为,史料研究不能缺乏思想穿透力,背后应体现相应的逻辑、观念和理论系统,呈现学术价值思考的深度。当下技术进步为史料的收集、利用及保存带来极大便利,但也产生泛滥、碎片化倾向等负面影响。4.数字人文视野下的文学研究尽管数字人文的发展依靠现代技术,但它绝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新研究范式。数字人文的研究实践。文学研究界积极围绕数字人文新变,推动文学研究的科学化、实证化发展。数字人文视野下的文本挖掘、语言计算、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社会网络与地理信息系统等,都进入文学研究者视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数字人文》等刊物都发文分析数字人文在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研究实践中的现状和前景,如王兆鹏以唐宋、六朝文学地图平台建设为例探讨数字人文的研究实践,刘石探讨大数据技术在古代文学经典文本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刘耘华提出建构远程阅读时代诗学对话的方法论。王贺分析数字人文在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应用,赵薇借助计算批评发现“文本”生产背后更深刻的文化逻辑,徐永明探讨数字人文的可视化实践。数字人文的理论创新。数字人文对于文学研究的意义,不仅是解决文学研究的具体问题,更应在实践研究基础上面向未来,提炼出影响、改变或引导新时代文学研究格局的研究范式和理论话题。数字媒介、人工智能、后人类状况成为本年度文艺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刘方喜认为,当下需要超越观念论旧范式,扬弃生产工具与主体对立的二元论,构建AI时代的文化哲学新范式。单小曦提出必须从再现论、文本论、接受论向超人类文化视野下的媒介论转型。王晓华认为,后人类美学是一种涵括了人类、机器、自然存在的交互美学。郑永晓重申创建“数字文献学”、张三夕呼吁古籍研究应建立“数据思维”等。以上都反映了学界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努力更新思维方式所进行的积极探讨。如何看待传统研究与数字人文之间的关系,将数字化研究方法与纯理论的演绎方法相结合等,需要在大量实践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客观来说,目前数字人文研究中新方法新技术很多还停留在尝试阶段,但文学研究必须直面新媒介技术所带来的各种挑战,以积极主动姿态完成传统研究方法和新研究方法的有机融合,推动学科研究方法的更新与转型。三、今后文学研究展望在现实图景、文学场域和学科转型的变化中,中国文学研究因应时代需求夯实发展根基、建构思想体系。今后的文学研究将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把握学术演进的历史谱系和当代语境,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推进回应时代、视域广阔的文学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现象、文学思潮是时代社会现象、社会思潮中最生动、敏锐的组成部分。以文艺之笔真切反映新时代伟大历史变革的风云际会,文学从来不只是时代的理性“观察者”,更是时代的热情“参与者”。如何回答时代问题,突破当下反映现实力度不够的艺术困境和“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的理论困境?文学需与时代相铆合,超越个人视野、学科内部“知识空转”的局限,更关注与国家、人类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秉持更宽广的社会历史视野和更高远的人文理想。在创作与研究的互动中,从审美、情感、意义层面更好发挥文学共情沟通、介入现实、引领时代风气、建构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功用,迈向更广阔、深沉、多高峰的文学世界。推进融会贯通、整体观照的文学研究。在日益规范的学科建设中,文学研究一方面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学科体系,但也出现条块分割、壁垒森严的界限分野,造成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隔膜、固守疆域。面对变动不居、互联互通的文学本身以及文学边界的不断拓展,这样的研究格局显得比较滞后。面对日新月异的文学现实,应将文学研究与历史、哲学、社会等相结合,突破学科壁垒,打通古今中外,树立面向未来的“大文学”观。这种追求整体性视野的多学科互涉研究,将有助于催生新的研究理论、方法和视角,将文学研究置于人类精神文明一体化中进行系统把握,更准确认识符合文学发展实际的历史样貌,更好体现文学研究本应具有的宏大视野、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推进更具活力、创新发展的文学研究。思想匮乏与创新意识缺乏的具体表现是研究的模式化与形式僵化,这种现象阻滞了文学研究的活力激发和创新发展。文学研究需跟从文学发展实践步伐不断创新发展。首先,面对新科技发展的革命性力量,积极探索数字人文视野下文学研究的观念更新和方法创新。其次,面对新媒介发展导致的文学新变,积极探索文学研究的边界扩展与方法融合。再次,面对“五四”以来形成的现代学术观念,进行新时代背景和思想资源下的批判性问题反思和理论建构。如反思西方概念、术语、体系割裂中国文学史与错置文学现象的问题,现代性概念的价值重估与重建问题,“人的文学”思想传统与理论局限的问题等。在对中国社会历史深刻洞察和整体把握基础上,鼓励基于不同视野、理论、方法的创新研究,既致力寻求共识,又拥抱多样性,将有助于建设更具主体性、文学性、审美性的中国文学研究,开创生机盎然、百花齐放的文学研究新时代。(执笔:李琳、马征、张聪、范利伟)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文学部相关阅读:202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报告2020年哲学研究发展报告2020年历史学研究发展报告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景曰

稿费200元/千字《古今文学研究》编辑部面向全国约稿啦

《古今文学研究》编辑部面向全国约稿啦约稿函各位作家以及文学爱好者朋友们:你们好!《古今文学研究》是义乌市文联古今文学研究院创办的纯文学刊物。本刊以研究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引进、介绍、赏读中外名家名作为主要内容,是浙江文学百家内刊联盟团体成员之一。现特向国内的广大作家、文学爱好者朋友们隆重约稿!本刊欢迎名家,不薄新人,按质选稿,不讲人情。我们相信文字质量和思想深度是检验刊物优劣的最高标准!自2020年元月一日起,本刊“文学研究”、“文学评论”以及“作家访谈”三大栏目面向全国征集优质稿件,稿费每千字200元(本院成员除外)。“文学研究”栏目文章要求:有关中国古今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及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文学评论”栏目文章要求:对某篇文学作品(或者某种文学现象,发展趋势等)发表你独到的看法,用评论家的眼光去剖析和挖掘,就它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等作出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作家访谈”栏目文章要求:通过访谈录的形式,对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进行深入的采访解析,揭开作家们别开生面的一幕。通过特定人提问或自问自答形式畅谈写作习惯、写作信念、写作技巧、阅读兴趣、消遣爱好等。以上来稿以5000字左右为宜,请用电子文本(A4页面,正文4号宋体)发至指定邮箱:gjwxyjybjb@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方式及所投栏目名称,以便交流意见及稿件发表后寄送样刊。所有来稿文章必须为原创作品,杜绝抄袭,一经发现,即交本院法律顾问酌处。静候佳作!顺颂文祺! 《古今文学研究》编辑部2020年元月本文图片文字均来自网络,资讯由驿站编辑搜集整理,版权属于原版权方,如有侵权/错误/不实,请联系小编处理删除,谢谢~

外籀

《中国文学批评》进入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

3月25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在其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最新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以下简称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期刊目录。《中国文学批评》首进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中国文学批评》于2015年3月创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合办。创刊4年来,《中国文学批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为目标,重视理论的研讨和批评实践相结合,联系文学创作和鉴赏的实际,打造了一批品牌栏目。2017年,《中国文学批评》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期刊”。2018年,《中国文学批评》被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评定为“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新刊核心期刊。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钟哲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金与木也

2017年新京报年度好书,请你来选|儿童、再版类

2017-12-15 孔雪、徐学勤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循着惯例,《新京报书评周刊》推出了2017年的终选书单。今年,书评周刊联手腾讯文化网频道共同举办此次评选,希望通过年度好书的评选,呈现阅读的价值与尊严,也希望读书这件事,能够回归阅读本身,回到阅读之美、阅读之趣,回到每本书本身的专业品质和文化品格。在这最后一期,我们为您推介儿童、再版类的年度好书,并邀请广大读者通过投票参与品评。儿童教育一直是为人所关心的话题。不光是父母,作为社会的每一份子都应致力于为儿童提供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在保护孩子纯真性灵不受污染,诗意想象不被束缚之余,教导孩子去认清生活的真相并秉承善良。以下童书相信能为我们的儿童教育提供富有裨益的启发,也或许能让许多“大朋友”们重拾返璞归真的乐趣。除此之外,我们也推介了有关社科、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再版书籍,其中不少是历经时间检验的经典之作,它们穿透时空的区隔,或回应着与当下类似的命题,或唤起我们共通的情感——让我们再次摊开它们,重焕经典的力量。儿童 撰文 | 新京报特约记者 孔雪1《儿童教养》 作者: 峯村良子译者: 唐亚明、郭敏、崔颖版本: 中信出版社·活字文化(小活字) 2017年5月回应国内家长关于孩子人身安全种种焦虑感的《儿童教养》,展现了多层面的教养礼仪,全面辐射儿童的身心健康、人身安全(包括防御性侵)。儿童可以看到日常生活是那样丰富细碎,理解人需要慢慢学习与化用大秩序和小规则,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出选择,掌握自主参与公共生活的技巧与权利。当这些细枝末节的提示与引导,随成长化入其品格,如自律、宽容、理解,这个成年人即便看到世界的暗与杂,仍有能量去秉持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共处的底线。2《最低年级里个子最小的女孩》 作者: 贾斯廷·罗伯茨 文/克里斯蒂安·罗宾逊 绘译者: 柯倩华版本: 启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1月反校园欺凌的鲜明主题是这本书的入选理由。庆幸它是绘本,这意味着三四岁的儿童就可以跟着一个敏感关注周围人事又敢于喊出“我们不要再相互伤害”的女孩,了解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行为是欺凌,面对欺凌可以怎么做。当她对一直发生却始终被大家以沉默敷衍的欺凌发声,事情开始改变。这对儿童而言是个简单的故事,对大人则像中国社会很多事的缩影。愿长大后的孩子能不断理解这个小故事的深意,即便很多人视而不见,他们也有勇气和意识去改变模糊的是非、对错标准,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3《摩尔小姐:儿童图书馆的推动者》作者:简·宾波洛夫 文/黛比·阿特韦尔 绘译者:王志庚版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 2017年8月社会的每个改变都由一批有勇气说“可我不这样想”并付诸实践、促生变革的人实现,遗憾的是人们往往习以为常,遗忘那些让社会朝向平等、健全的努力。记住推动变革者是这本传记被选入的理由。今天的儿童拥有绘本馆和公共图书馆里的儿童阅览室,需要感谢摩尔小姐这位先行者。愿孩子知道近日之权利、便利并非一直都有,它依托前人的努力,而下一代孩子可以看到什么书、活在何种社会,也依赖于新一代人的意识,勇于做个“可我不这么想”的人吧,无论男孩女孩。4《亲爱的世界,你好呀》 作者: 托比·利特尔译者:朱禛子版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未读 2017年6月和其他讲述各国风情的童书不同,这是一个小男孩主动写信,与外面的世界、不同的国家的人们交流的故事。和冰川学者、考古学者、遥远国度的另一些孩子讨论他们的生活、烦扰,信里有极光也有菜谱,自由得光怪陆离。这个时代,孩子更需要和外面的世界对话和交流,愿孩子不只被动接受一本书或是什么人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如何,而是自己去看去判断、反观自身、理解他人,最终理解他的国家、在这个世界的位置,即便这种破除自恋、走出局限看世界的意愿需翻越山岭才可实现。5《绣花儿》 作者: 保冬妮 著/陈波 绘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2017年7月《绣花儿》入选的原因,不只是它讲述了抗日战争背景下,一家开绣衣店的普通中国人收养了在华日本弃婴的故事,还在良善情感教育之外,为儿童理解宏大、抽象且敏感的中日关系提供了一个渗透进日常生活、尊重普通人的角度。这个根据真事改编的绘本很像导演许鞍华的新作《明月何时有》,它讲述了一对普通母女在上世纪40年代香港动荡的时局里怎么活。勿怪它太平淡或显得太善良,它在用孩子能懂的方式提醒:在一切易被煽动、诱导的抽象之争(如民族、国家、阶层,籍贯等区分)中,你可以用自己的经历去感受去判断,那是你的真情感,别人造不出也煽动不了。6《孩子们的诗》作者: 果麦 编版本: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10月在一个人人都热衷于给孩子一切的热潮中,推荐一本强调儿童自主创作能力和权利的《孩子们的诗》。大人给孩子的关爱十足赤诚,却是一种单向的赋予;而民国小学生作文、台湾小学生作文等集子虽活泼,却不及诗的灵动、诙谐,且看他们写一只屁股着火的火箭;以及纯净的伤感,他们写太开心飞到天上的人们,需一点伤心事才能回到地上。也曾多心去找成人编辑的痕迹,之后发觉其实只有孩子才能写出没负担、不在意的句子。不妨设想一下未来,儿童文学、童书评论是否也该有更多可能性,让孩子来写、来评?那是一个完整世界必要的维度。7《追逐潮汐的孩子》 作者: 马尔科·马尔瓦尔迪、萨曼莎·布鲁佐内 文/德西代里亚·圭恰迪尼 绘译者:张亦菲版本: 新星出版社·读小库 2017年8月与诸多致力于多元阅读体验的科普少儿读物不同,这本书还在追逐人文意味:一个孩子自主探寻真相、寻找问题答案的意识、潜能与权利。这本由化学家夫妇合作、面向十几岁少年的绘本不仅提供了关于潮汐的物理知识,还在揭秘过程中凸显了一个孩子未被大人简单回应所满足的好奇心,一个个引着他和父母一起做实验、画示意图,直到潮汐的真正成因一点点被破解。相比知识讲解,该书因为蕴含着自由自主的追逐,读来尤其畅快。愿所有小读者在成长路上,不满足于别人有意或无意的遮盖,不放弃这种畅快的、值得被呵护的自由。8《我依然爱你》 作者: 橙子 文/钟彧 图版本:蒲蒲兰·连环画出版社 2017年9月伴随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的大热,推荐这本国内首个关注老年失忆症的原创公益绘本,这是绘本界与公益基金会的合作促成了一本质朴、感人且具有中国味儿的作品。越来越记不住事情的奶奶拼命护着的大竹筐里,原来一直藏着爱你的秘密,小读者读了会感动;大人则会看懂年迈父母的真心,眼圈会变红。在开放二胎之后的“老龄化”社会中,关于隔代养育、代际理解与宽容,是中国式家庭关系中的重大挑战。这本绘本给了孩子理解与化解代际矛盾所需的温情。9《不可思议的朋友》 作者: 田岛征彦译者:李秀芬版本: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7月选择这本书,是希望每年4月2日“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中被关注的自闭症儿童、自闭症群体及其家庭,能以更日常的方式进入到孩子与家长的视野。自闭症儿童在国内大多数城市乡镇里无法享受特殊教育体系的照顾,甚至连进入一所“正常”学校都很困难,接受教育的同时又会遭受歧视。告知孩子如何面对一个你生活里遇到的自闭症孩子,即便在年纪小时,儿童尚无“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概念,却比大人们更有与其建立共情、拥有“不可思议的朋友”的天赋。期待他们用不可思议的力量让社会更美好一点点。10《给小朋友和大朋友的书》 作者: 任溶溶版本: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7年5月“一生中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多么快乐,比如从小练书法、读唐诗宋词、听京戏、看电影、爱读书写作。我的一生就是个童话,我很幸运活在有儿童文学的时代。我的工作是给小朋友写书,这个工作太有意思了,万一我返老还童,再活一次,我还是想做这个工作。”生于1923年的任溶溶在童书和翻译界被呼为“国宝”和“超级顽童”,他耄耋之年写下的这五本人生随笔,是送给小朋友和大朋友的时间之书与生命之书。它让“我”无法从头再活一遍,可是“我们”却能够从头再活一遍。这正是这些文字的意义。再版 撰文 | 新京报记者 徐学勤1《雷蒙·阿隆回忆录》 作者: (法)雷蒙·阿隆译者:杨祖功 王甦版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8月雷蒙·阿隆是法国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出生于巴黎一个中层犹太裔家庭,1924年到1928年间,在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1930年,相继到德国科隆大学、柏林大学教书和学习,直到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才离开柏林回到法国。二战打响后,他进入法国空军服役,抗击纳粹,后又随同戴高乐流亡英国,参加“自由法国抗战运动”。回忆录中,阿隆追述了20世纪法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细致地描绘了各种行为人的面貌,他把自己的全部著述都收集和归纳到书中。此书是对20世纪法国知识界的反思,他向我们表明,知识分子的公共言论必须基于道德责任,为此不惧被时代孤立的重负。2《 小约翰》 作者:( 荷)弗雷德里克·凡·伊登译者:景文版本: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10月这本被鲁迅称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叫小约翰的孩子,与精灵为伴,在奇幻的大自然中漫游的故事。他听花儿说话,和萤火虫谈心,和鸽子一同飞翔,并一心寻找那本“解答人生所有疑问的大书”,最终怀着对人类的爱回归现实生活。 这一趟奇妙的旅程,让小约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亲近,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有一套自己的语言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但他也同时发现,作为人之子与其他物种的隔阂,他最后回到劣迹斑斑的人类之中。浪漫主义的奇思妙想与对人类行径的深刻反思,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时空,保持天性和经历磨难也许同是寻找真理的必经之路。3《一生的故事》 作者: (苏)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译者:非琴版本: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7年11月帕乌斯托夫斯基因一部谈文学创作的散文集《金蔷薇》而闻名,然而,这部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才是他更为厚重、倾注更多心力的作品。他出身于莫斯科一个铁路员工家庭,从中学时代起便醉心于文学。参加过红军,当过报社记者和编辑,广泛地接触了俄国社会,创作了众多具有抒情风格的作品。 在生命的后期,他将精力倾注于这部长篇自传体小说。这部皇皇六卷的巨著,虽名为“一生的故事”,却只写到了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经历。书中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和情景,仿佛琐碎无关宏旨,却无枯燥、干涩之感,而是充满浓郁的诗意,以及对创作历程、道德精神的思考和探求。4“世界迷宫三部曲”(《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何谓永恒》)作者: (法)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译者:王晓峰 陈筱卿 苏启运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年1月尤瑟纳尔是现当代法语文学代表作家。她因发表历史小说《哈德良回忆录》蜚声国际,此后成为法兰西学院首位女院士。生命的最后十余年,她陆续出版自传体小说“世界迷宫三部曲”。三部作品堪称历史小说和回忆录写作的典范,使用了大量口述材料、信件、照片、贵族家族年鉴和遗留物品,讲述的焦点依次对应母系家族、父系家族和作家自己。她不甘于描绘家族里的各色人物,而是试图借此阐明“永恒”这一主题,抒写人类的命运,揭示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5《私人生活的变革》 作者: 阎云翔译者:龚小夏版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2月此书是第一部获得美国列文森奖的华裔作家作品,它有一个很长的副标题:“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这个村庄是距离哈尔滨市50公里的下岬村。上世纪70年代,阎云翔在这里当了7年农民;1989年,他以训练有素的人类学家身份回到下岬村,开始了为期十余年的跟踪考察。书中,他以当地人的视角,描绘出普通村民丰富、细腻又微妙多变的精神世界,阐述了社会关系、家庭财产、赡养老人等公共性议题,以及风流韵事、计划生育、性等隐私问题。半个世纪过去,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转型,越来越主张独立,却无对称的权责关系,而这正是他所忧虑的无公德社会的表现。6《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作者:( 瑞典)喜仁龙译者:邓可版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1月瑞典艺术史学家喜仁龙,曾供职于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机构,是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他于1920至1921年旅居中国,密切关注东方艺术与建筑。这本研究北京城墙与城门的著作,正是他实地走访考察所得。上世纪20年代,北京的城墙与城门都有程度不同的破损,但尚未被大规模拆除,基本格局和样貌尚在。喜仁龙被这些宏伟古迹的壮美所折服,也因其衰败的现状而叹息。他一面用摄像机镜头记录下真实原貌,一面用严谨的研究方法,挖掘历史文献中对城墙城门的记载,勘测丈量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城楼的尺寸,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切片。7《 四世同堂》 作者: 老舍译补:赵武平版本: 东方出版中心 2017年9月老舍先生逝世50年后,他的鸿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完整版才首度面世,这部作品是其一生文学创作的高峰。小说以北平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描写了抗战期间处于沦陷区的北平人民的生活遭遇和艰难抗争,刻画了他们从日本侵略者兵临城下时的惶惑不安,到在铁蹄下忍辱偷生,最终逐渐觉醒、奋起反抗的全过程。小说的创作始于战时陪都重庆“多鼠斋”,终于赴美讲学期间租住的公寓。1950年,小说的第三部《饥荒》在上海《文学》杂志突然停止连载,而最后13章的书稿也在“文革”中被毁。现在的完整版,是将当年的英译本重新译回中文,让这部失散的作品重见天日。8《鱼王》 作者: (苏)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译者:夏仲翼 等版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4月“从初读《鱼王》到这次再读《鱼王》,尽管已有六年左右,我对它的兴趣却并未减退。”王小波对这部自然主义文学经典的推崇,让许多人按图索骥般地去寻觅阿斯塔菲耶夫的作品。这部1976年的苏联国家奖获奖之作,是一部由13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构成的长篇,它虚化了时代背景,描述的是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乡野生活。书中所展现出的对自然万物的洞察与刻画能力让人惊叹,冰雪莽原壮美、辽阔却又充满生机,书中对乡土的依恋与对道德人性的洞察,都让人觉得那片雪域王国与自己血肉相连。9《我和你》 作者: (德)马丁·布伯译者:杨俊杰版本: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6月马丁·布伯是一位犹太宗教哲学家,他的著述领域涵盖犹太神秘主义、社会哲学、圣经研究、宗教现象学。1923年,马丁·布伯发表了他的小书《我和你》,这是一部表达其哲学观点的代表作,这部著作也被中国的许多学者所关注和引用,成为解释经验世界和关系世界的重要著作。布伯认为,不存在所谓“自在的我”,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只有两个基本词:“我与你”“我与它”。“当有人在说‘我’的时候,就是在那两个‘我’里的一个。”而“我与你”的关系才是世界更本源的关系,唯有它能使我们超越经验世界,在形而上的两两相对中呈现存在的意义,才能抑制膨胀的自我,正确对待世界。10《腹地的构建》 作者: (美)彭慕兰译者:马俊亚版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8月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慕兰被视为加州学派的领军人物,他曾师从史景迁,并担任过美国历史学会会长。这本书是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的一本著作,出版次年便获得美国历史协会费正清奖。此书讲述的是1853年至1937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对当地的金融、农作、交通、税收情况和农民的反抗斗争进行了全面描述,同时将当时华北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发展作对比。彭慕兰指出,在国家退出了对地方社会的经济以及政策扶持沿海地区的大背景下,此时的华北内陆又遇上战乱和自然灾害,衰败是必然的结果。中国内陆腹地的落后,更多是由国家以及时局造成的。 书评君邀请您为我们的儿童、再版类年度好书投票。 点击即可投票(可多选)。本文原载于2017年12月9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9-12版,与新京报书评周刊旗下公号“有时书评”共同推出。作者: 孔雪 、徐学勤;编辑: 《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 、彭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有时,思想有时有时·Time To,是由新京报书评周刊精心筹划的全新阅读平台。“有时·书评”将秉持专业品格、独立思想,努力成为喧嚣互联网中面向知识界和读书人的阅读空间。

天野

文科衰落了?学术期刊主编建言“新文科”

“人文领域现在非常缺乏科学精神,人文学科要有前途、有生命、有希望,首先要学习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2019年10月1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中国“新文科”知识体系构建与“一流期刊”建设高端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总编、《文学评论》主编张江如此表示。今年5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由此,“新文科”概念进入大众视野。据新华社消息,教育部将分三年全面实施这一计划,其中,新文科建设则是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教授刘曙光看来,“新文科”并非与传统文科对立,而是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学科整合,文科需要与理、工、农、医等学科交叉,打破学科壁垒,让研究者有更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更深度的学科积累。《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彭青龙指出,科技进步正给人类社会和世界发展带来变化和挑战。“我们应该围绕‘人’开展科学研究,让冰冷的科技变得有‘温度’。”他认为,目前学界缺乏跨学科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科学家和人文学科学者要一起研究构建有利于“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技人文评价体系,而这种评价不能仅仅是科技和人文的学术和学理评价,而是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的评价。《民族文学研究》主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哲学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朝戈金指出,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未来将高度依赖新技术,例如以统计学做支撑来研究唐诗,以大数据的方式进行文学作品的全景式描述。“再一个,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拉低了文学的门槛,重新带来了知识的民主。”他认为,利用新技术是文科研究发展的大方向。面对“握着智能手机出生”的新一代,现有的老旧知识体系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福贵则认为,当下不是人文学科需要科技,而恰恰是科技需要人文学科,“为干瘪的、冷冰的数据增加人文色彩”。在他看来,文科受技术主义的影响由来已久,目前提出的科技人文也更多是以科技为主体、以人文为附加项,往往忽略了文科在跨学科建设中的功能和价值。“怎样去确认人文学科在科技人文融合中的位置?就是要保留人文学科的创造性。”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彭玉平认为,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20世纪之后,真正有效的知识创新和知识增长非常有限。目前,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创造新的知识,而不是做信息重复和信息整合的学术研究。“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技术确实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一些影响和冲击,但从根本上讲,自然科学无法替代人文社会科学在价值构建、审美情感等方面的作用。”他说。《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克非认为,人文学科最重要的是“出思想”,对人类知识总量有所贡献。“一个是标杆性学者,一个是标志性成果,如果你的学术期刊经常有一些标杆性的学者撰文,经常有一些标志性的成果,那么这个学术期刊就能办好。”当天,上海交大举行了《New Techno Humanities(新科技人文)》英文期刊创刊揭牌仪式。上述期刊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英文刊,以提升学科发展和国际影响力为主要特色,旨在介绍和传播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农业、媒体学、社会科学及人文领域中最前沿的理论探索与革新应用,将刊载人工智能、网络和大数据等领域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交叉而产生的创新成果。彭玉平认为,人文社科一流期刊的建设在于其有真正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不能以投资和效益来衡量,也不能作为一个政绩工程来做。“要真正做到独树一帜,真正站在人类已知和未知的边界上探索新知。”

虞卿

拓展中国文学研究视野

中国现当代文学界思潮澎湃,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构建百年来中国文学的观念与版图”。围绕该问题,由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主办的“跨学科:现当代文学与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10月12—13日在山东威海举行。华文文学备受关注华文文学是构建中华民族文学百年版图的重要线索之一。20世纪以来,华文文学迅速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而这一概念的提出与界定,也一直伴随着争议。在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看来,世界华文文学概念存在模糊性,但也为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世界华文文学的各部分都是国别文学的组成部分。它们要么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要么是外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华文文学包含了跨民族、跨文化的因素,也可以作为比较文学的组成部分。鉴于世界华文文学或华人文学的复杂性,世界华文文学可以成为独立的学科,但不应该是孤立的学科。陈思和提出,应从跨文化、“大中国”观的视野将华文文学纳入中国文学谱系中。对此,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宋炳辉也表示,华文文学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中国文学概念的国别文学视域,有效拓展了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视野。如何处理中国文学与华文文学、华人文学的关系?暨南大学教授王列耀认为,华文文学、华人文学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学史视角,在“文化中国”的全球化场域中,可以有效沟通本土与海外。在山东大学教授黄万华看来,海外语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的一条重要线索。晚清陈季同的旅欧写作即是中国现代文学诞生的一个重要起点。陈季同倡导中华文化,但在写作中也蕴含自觉的中西文化双向交流意识。由此展开的现代性,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从世界看中国现代文学史21世纪初,不少学者提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世界性问题。陈思和认为,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就是要在其与世界的关系中讨论中国文学的特质。这个“世界”既是推进文学演变的宏大自然背景,又是文学演变本身。我们应该视中国文学为世界的一部分,并与世界相互呼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稀方谈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打破学科壁垒,关键是要在贯通性的视野里考察文学的演变与延伸,改变过去把海外华人文学视为中国文学补余或点缀的观点,进而推动二者的平等对话。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谭桂林表示,我国现代文学研究构建起了完整的现代中国文学史知识谱系。世界性问题是现代文学研究发展到经济全球化时代必然要出现和面对的一个新话题。这是现代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上的一次学术视角的转移,是现代文学知识谱系建构上的一种话语创新,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突破西方理论影响和话语的遮蔽、努力建构中国话语、强调中国主体的一种尝试。重视人文精神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出现文学史料学的研究转向。吉林大学教授张福贵认为,这一转向体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思路由宏大叙事转向实证主义和史料论。在某种意义上,实证主义和史料论的转向是对过度的宏大叙事风潮的调节。我们应当重视史料研究,同时要避免研究走向边缘化、细碎化。南京大学教授丁帆表示,以“资料整理、数据库建设与研究”为主旨的文学研究项目呈现繁荣发展势头。文学史料发掘固然重要,但不能忽略研究者的主体性和价值观的呈现。此外,目前影响文学史走向的关键性史料仍然缺失,应推进新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马兵认为,史料收集固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内循环式的封闭研究,必须警惕只有史料而没有思想统领的情况。张福贵认为,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昂扬向上的宏大叙事时代和20世纪90年代文学史实证主义的复兴时代,当下文学史研究应该重提人文精神,建构以人类价值为本位的现代文学研究和文学史书写,用人类价值衡量文学史写作、作家作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文学人文情怀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成为文学的主题,也应该成为文学批评的一种视角和尺度。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清俐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四十五篇(组)文章入选第四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

本报北京11月1日电(记者张贺)由中宣部出版局主办、中国期刊协会承办的第四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推荐活动结果日前在京揭晓,45篇(组)文章入选。“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推荐活动是优秀出版物宣传推介的重要活动之一,旨在引导广大期刊坚持正确办刊方向,进一步提高主题宣传质量。此次入选文章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新中国发展成就和经验,宣传党史国史军史和英模人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旋律响亮,体现“时度效”要求,有深度、有温度、接地气,题材角度、策划手法、表达方式等具有较强的创新性,集中体现了期刊界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成果。这45篇(组)入选文章是:《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求是》,2019年第7期;《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中国历史若干重大论断(笔谈)》,《党的文献》,2019年第6期;《论习近平关于文艺的系列论述及其历史意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1期;《追寻领袖走过的足迹》,《党的建设》,2019年第9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使命与境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年第4期;《历史视域中的人民旨归——改革开放坚持的价值向导》,《求索》,2019年第3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构建》,《武大国际法评论》,2019年第1期;《逐梦图强启示录》,《瞭望新闻周刊》,2019年第39—40期;《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理念和相应的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经济学动态》,2019年第8期;《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样态变革及价值引领》,《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尊重与融入——绿色发展中的追求》,《人民画报》,2019年第7期;《一号文件解读》,《中国发展观察》,2019年第3—4期;《脱贫攻坚重塑乡村治理》,《半月谈》,2019年第20期;《共同书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答卷》,《当代党员》,2019年第1期;《全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年第8期;《一场提升监督本领的学习革命》,《党风廉政建设》,2019年第9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中国七十年的主线和成就》,《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9期;《沃野千里磅礴伟力——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三农”发展给我们的启示》,《农村工作通讯》,2019年第19期;《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专栏》,《文学评论》,2019年第5期;《“新中国历史学70年”笔谈》,《历史研究》,2019年第4期;《“让画动起来——共和国动画七十年”专题》,《传记文学》,2019年第8期;《经济进化中的民间力量——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观察特辑》,《浙商》,2019年第19期;《“我”家70年小日子的大发展》,《年轻人》,2019年第10期;《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精神》,《哲学研究》,2019年第10期;《全球化与爱国主义认同》,《中州学刊》,2019年第8期;《名家笔谈·纪念古田会议90周年》,《苏区研究》,2019年第5期;《难忘的上甘岭战役》,《百年潮》,2019年第10期;《两弹一星大国俱乐部入场券》,《国家人文历史》,2019年第2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旨归》,《河北学刊》,2019年第4期;《银幕上的新中国时刻》,《中国银幕》,2019年第10期;《中国921》,《神剑》,2019年第1—6期;《寻找共和国的老英雄》,《老人春秋》,2019年8—12月;《阻击埃博拉》,《人民文学》,2019年第8期;《劳模价值链》,《当代工人》,2019年第5期;“村小人生”系列:《恰似你的炉火》《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辽宁教育》,2019年第9期、第12期;《走进港珠澳大桥,寻访大湾区优秀青年》,《黄金时代》,2019年第2期;《青年讲师团打造青年理论武装工作的“轻骑兵”》,《中华儿女》,2019年第18期;《美丽乡村中的别样芳华》,《天津支部生活·党建版》,2019年第5期;《回到良渚——对话五千年中华文明》,《中国报道》,2019年第9期;《长安寻唐》,《女友》(家园版),2019年第5期;《一曲黄河八十年》,《国家大剧院》,2019年第11期;《爷爷的新童年》,《我们爱科学》,2019年第38期;《蹲点老区访初心》,《南方》,2019年第14期;《我们的村》,《当代陕西》,2019年第22期;《核桃增产农民增收》,《今日新疆》,2019年第12期。《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