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团队决胜局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团队

新华网北京4月21日电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的院校,由文秋芳教授率领的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团队始终秉承着学校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做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今年1月,文秋芳教授带领的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这个团队涵盖了四个子团队,分别为“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团队”、“产出导向法团队”、“外汉对比研究团队”和“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团队”,其14名核心成员来自全校不同院系,涉及多个学科,职称和年龄结构多元,横跨老中青三代人,在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团队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师德师风: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文秋芳教授曾毅然放弃香港高校的优厚待遇,回到内地工作,主攻外语教育、语言政策等方向。从教41年来,她长年肩负教学、科研、行政三副重担,是同事和学生眼中的“工作狂人”。在很多人看来,她已功成名就,不必如此操劳,但她依然心系中青年教师的发展,手把手帮助他们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出色的师德师风,令她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2010)、“三八”红旗奖章(2014)等荣誉称号。团队中的另一位教授王文斌,他曾在1993年、1995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但两次都因国内工作需要中途放弃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回国后,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和对学术理想的不懈追求,成为词汇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和英汉对比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他不仅传授知识,还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同时,他注重学科团队建设,将多名青年教师培养成为学术带头人。杨鲁新教授也一样如此,2006年放弃国外工作机会,回国就职。为解决我国外语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她深入到中小学英语课堂,参加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帮助其诊断并解决问题,探索出一条“教研一体”的教师发展之路。团队中的中青年教师都是来自北外各院系的教学科研骨干,有些还承担着繁重的行政工作。在家庭中,他们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在教学中,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在学生入学、毕业、就业等关键节点,进行个性化辅导,将学习方法、学术规范与职业理想深度融合,力争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教育教学: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外语教学质量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密切相关,文秋芳教授领衔的团队经过10多年探索,形成了“学用一体、文道相融、教师主导”的“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在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思想指导下,文秋芳教授基于8所高校的教学实践,带领团队于2015年创造性地编写出版了能够解决“学用分离”弊端的《新一代大学英语》。她还指导对外汉语教师团队进行教学实验,尝试提高国际汉语教学效果。团队成员凭借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极高的教学科研水准,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据了解,“产出导向法”课题组先后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15篇学术论文,被引千余次。在未来五年中,团队将以“北外学院”为依托,构建具有北外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探索培养国家战略急需的复语型、复合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科研创新:敢为人先 开拓创新语言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人心沟通的钥匙。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比,我国的国家语言能力差距较大,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更是薄弱。为了弥补这一短板,团队负责人及成员进行了科研转向,投入到国家急需的语言战略政策研究中,并在国家语委的指导下成立了“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建立了“语言政策与规划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创办了《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集刊、《世界语言战略资讯》月报;先后承担了10多项旨在提高国家语言能力的科研项目;10多篇咨询报告被政府部门采纳。2012年团队承担了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外语人才动态数据库建设”。这是中国建设的首个外语人才库,收集了全国121所高校的高端外语人才信息,总人数达27000多人,涉及5种通用语、44种非通用语、12个学科门类、87个一级学科。人才库还包括全国外语专业师生数据子库,其中收集了国内近900所高校2010年以来的外语专业师生信息。基于本项目研究成果,团队先后为政府提供了两份成果要报,将对提高国家对语言人才资源的通晓力和支配力,提高国家对外语人才培养规划的科学决策力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基于北外的多语种优势,2015年该团队组织了跨院系、跨语种、跨学科团队,开展“多国领导人话语研究”项目。2016年底项目完成后,陆续在语言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社会服务:知行统一 甘于奉献团队甘于奉献,知行统一,积极转化科研成果,提升学界外语教学能力。在文秋芳教授的带领下,王文斌、何伟、杨鲁新等教授将自身在外语教育、外汉语言对比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及时融入教材和教学,与教育部、财政部、北京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合作,开展了100多期高校教师培训、100多期“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培训、多期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培训、数十期国际外语高端人才培训等,大大增强了教研成果的引领力和辐射力,提高了国内外语教师的教育认知和行动能力,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受益面惠及数万名师生。文秋芳、王文斌教授等人带领团队积极建设西部实验基地,对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进行教学及科研帮扶,定期开展教学观摩、科研指导、学科引领等工作,援建西部教育事业,促进了教育平衡发展。何伟教授等人通过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儒释道哲学内涵的阐释,提出“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思想,引领生态话语分析,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秋芳教授的带领下,团队骨干以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中东欧研究中心、巴尔干研究中心、波兰研究中心、罗马尼亚研究中心等为平台,为中共中央办公厅、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等有关部门提供咨政服务,被采纳高质量咨询报告达10余篇。

其道不怒

2019年语言生活研究:热点与趋势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往往是综合性研究。因此,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是这一领域在学术上的又一显著特征。从学术起源上看,社会语言学的创立和发展直接受到了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滋养,随后更融合了政治学、教育学、传播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不断探索,推动了学术的发展。“语言与社会”是语言学的核心话题之一,有关研究近年来在我国常被称为“语言生活研究”。语言生活是指“学习、运用和研究语言文字的各种活动,以及对语言文字研究成果的各类应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社会功能是这类研究的核心关注点。从现代语言学发展的格局看,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的“语言生活派”,可以被看作社会语言学的中国学派,它有强烈的本土意识和家国情怀,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开展从微观到宏观的语言研究,结合多学科知识不断丰富语言学的内涵与方法,以面向社会现实的学术研究助力国家发展与社会建设。这一领域迅速发展的背后,既有国家与社会发展带来的诸多新需求,也有语言学家探索中国道路的不懈追求与努力。近年来,学界对“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关注持续走高,在2019年依然保持了相当的热度。笔者以“语言生活、社会语言学、语言社会学、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社会话语、语言与社会”为核心检索词,考察了相关论文和项目情况。结果发现,国内期刊论文中有2600余篇相关成果,核心期刊和相关领域重要刊物中涉及这类话题的论文达350余篇。在科研立项方面,语言生活研究首次进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南,相关研究立项达到60余个,其中包括4项重大课题和6项重点课题。热点话题异彩纷呈语言生活研究有丰富的内容和多元的视角,既可以关注语言现象本身(属于“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也可以透过语言分析社会行为(属于“社会学的社会语言学”)。2019年度出现的热点话题,涉及多个领域。话语研究的对象是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组织与使用特征,并从交际功能、使用者的认知来解释语言使用中的制约因素。2019年度对外交话语的关注度很高,不仅有关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译介与传播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立项,重点项目中也有两项课题与话语研究直接相关。同时,政治学者也开始重视语言对国际政治活动的影响,提出建立国际政治语言学,探究语言在国际政治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是政治文本分析),或者借鉴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国际政治现象。外交话语研究方面,中外政治活动中的言语行为、外交话语与国家形象构建、我国外交话语模式的历史演变等都是讨论较多的话题。国家语言能力指“一个国家掌握利用语言资源、提供语言服务、处理语言问题、发展语言及相关事业等方面能力的总和”,这是近年中的热点话题,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有一个立项。最近的进展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方面,学界对国家语言能力的内涵做出了更深入的探讨,并将其拓展至国防、应急管理等方面。语言教育是语言生活的核心领域,其中的外语学科建设与社会对外语的需求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在三重背景的综合影响下展开。首先,“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对国家语言能力和语言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其次,“双一流”和“新文科”建设为外语学科发展带来新机遇。再次,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对外语人才市场形成冲击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学者们对外语学科的定位、知识内涵、发展原则与建设路径等问题展开了新一轮探讨;外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外语学科定位的应用性与人文性之间的争论又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汉语国际教育蓬勃发展,有关研究仍在不断推进。一方面,学者们继续就汉语国际教育的基本理念、知识体系、学科内涵等问题做深入探讨;另一方面,从跨文化角度对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展开个案研究、实证调查的研究逐渐增多。还有学者借鉴传播学、经济学理论,从更宏观的层面讨论汉语国际教育政策,并尝试构建语言传播理论,分析当前汉语国际传播面临的问题。网络语言研究呈现出宏观与微观双管齐下的局面。一方面从微观角度对具体的网络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讨论网络词语的语素化、语法化、意义建构与语义流变机制等问题;另一方面则研究网络空间中的语言活力、网络语言的经济功能以及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机制与规律等问题。人口流动带来的城市多语现象是学者关注的核心话题,我国不同区域中流动人口的语言使用状况、本地话在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中的作用、区域或城市中的语言态度与认同问题等都引发了多方关注。社会学与经济学领域中也有人开始关注语言能力与语言多样性在贸易和城市移民创业中的作用。在国家推行《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背景下,涌现出大量有关语言扶贫、语言减贫和推普脱贫的研究。从学理上讨论语言与贫困的关系、贫困人口的语言能力现状、语言能力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等,都是被关注和讨论的话题,研究对象以多类贫困群体中的儿童为主。语言教育、语言技术、“推普脱贫”行动的成效也被提及。这方面的研究学科跨度较大,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2019年1月发布的《岳麓宣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以“保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重要永久性文件,由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布。它再次引发了中国学者对语言资源、语言多样性的关注,成果涉及语言资源的类型、语言资源保护与语言政策的关系、其他国家和组织的语言资源保护与语言复兴经验等。针对特殊人群语言的研究,关注了诸如盲文、手语、语言障碍人群的语言使用等方面的内容。而过去这些学界很少关注的领域,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2019年发表的相关成果涉及盲文与手语的语言政策、标准化与规范化问题,针对这类人群的语言服务、语言权利等;在语言障碍相关的研究中,老年人的语言能力蚀失和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是研究者关注最多的问题。学科交叉融合指明发展方向社会生活是学术研究的源头活水。这类研究根植于社会现实,大到国家方针政策、国际政治与外交,小到个人对生命的认知和体验,无不被纳入研究者的关注范围。因此,关注现实、联系现实是相关研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在2019年,中国的国际战略、扶贫攻坚计划、社会公平与公正、城市化与移民、“双一流”与“新文科”建设、网络空间发展、国家软实力建设、老年语言、特殊人群的语言应用等,都在语言与社会研究中得到了体现,为语言研究注入了现实的动力,带来了更多的研究素材,也提高了研究成果的现实价值,相信这一特点在未来将被继续发扬光大。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往往是综合性研究。因此,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是这一领域在学术上的又一显著特征。从学术起源上看,社会语言学的创立和发展直接受到了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滋养,随后更融合了政治学、教育学、传播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不断探索,推动了学术的发展。例如在2019年度,就有学者结合政治学理论探讨了语言的政治属性与国际政治格局,还有学者基于传播学理论提出语言传播的混合模式,还有学者结合管理学知识提出语言治理能力模型。科学发展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科学上的新理论、新发明、新技术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重视交叉学科将使语言与社会研究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并以此不断丰富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推动学术创新。最近十几年中,这一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阵地和研究平台,各类活动频繁,国内外互动增强。其中,以国家语委科研机构、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若干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为核心的科研机构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基础平台的作用,研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这一领域的所有层次与侧面;除了“国家语言生活皮书”系列丛书(包括《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4个子系列),还有《语言战略研究》《中国社会语言学》《中国语言战略》《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语言规划学研究》等成为核心发表阵地;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专业委员会、语文现代化学会等学术团体发挥着凝聚与培养核心学者的功能;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着这类研究的发展。同时也应看到,有关研究仍大有发展空间。作为这类研究的骨干力量,语言学家不但要保持善于分析语言材料的长处,还要进一步关注社会研究,在追踪社会热点话题时,合理地建立社会因素与语言因素之间学术意义上的相关性,将社会研究所必需的事实呈现和逻辑分析深入应用于语言研究。而对一些非语言学界的学者来说,与语言学家紧密合作,也能极大拓展其研究的深度。因此,把握语言与社会研究的本质、构建研究应有的知识体系、真正做到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融合应该是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语言政策综合资源库建设及比较研究”(15JZD047)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赵蓉晖 杜宜阳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

虎与狼

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上外召开

为推进我国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近日成立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2020年6月20日上午,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本次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承办。在1万余位外语专家、学者和广大师生的共同见证下,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正式成立。在会议开幕式环节,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姜锋书记致欢迎辞,姜书记向参加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的全体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指出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自成立以来,努力推进外语学科的发展,在建设一流外语学科,提升外语学科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的成立,是拓展外语学科研究外延,丰富外语学科研究内涵的重要举措。上海外国语大学将与各界一起,共同推进我国语言学跨学科研究,把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建设成为国内外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平台。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李维屏教授宣读委员会特聘顾问、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专家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上海外国语大学姜锋书记、上海外国语大学戴炜栋教授、李维屏教授和胡开宝教授共同为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揭牌。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副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王雪梅教授主持本次会议。在大会发言环节,上海外国语大学戴炜栋教授、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黄国文教授、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作了大会发言,为我国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献计献策。戴炜栋教授指出,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新文科”发展的背景下,跨学科研究是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亦是语言学发展的必然所向。随着认知科学、脑科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发展,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将日益拓展。胡壮麟教授表示十分拥护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的成立,认为我国外语学科的发展需要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统一思想,求得共识,发扬中国特色,让外语教育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贯彻“一带一路”倡议服务。王初明教授认为,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的成立将有助于汇聚国内语言学高层次人才和学者,针对我国的重大语言问题,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产出标志性和高显示度成果;有助于促进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在大数据和互联网利用、人工智能开发等方面回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李宇明教授从语言学与“新基建”和数字经济的角度提出语言数据作为最为重要的数据,应纳入“新基建”和数字经济视野,与“物理空间”-“人类社会”-“信息空间”所构成的三元空间融通,走语言学的“新文科”学科发展之路。文秋芳教授认为,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的成立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既可以探索语言学学科发展之路,又可以培养“语言学+专业”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黄国文教授指出学科交叉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并以生态语言学是语言学与生态学的跨学科研究为例,指出在“新文科”背景下进行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具有时代意义。何莲珍教授以浙江大学跨学科生态建设为例,从规划和政策制度、交叉科研项目、创新交叉团队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对语言学跨学科发展进行了试点和探索。王文斌教授认为在科学、信息技术和经济等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开展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实有必要,要正确处理语言学的独立性与跨科性关系以及语言学的学科交叉性与融合性关系。在会议闭幕式环节,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作了总结。他向各位专家和学者对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该委员会的成立积极对接语言学研究日益显著的跨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新文科”战略,旨在把国内语言学跨学科研究推向新高度。他介绍了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的未来工作计划,提出将整合国内外学术资源,努力推进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举办相关学术研讨会,出版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系列丛书和专栏文章,组织语言学跨学科研究不同专题的学术交流活动,举行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组织中外学者对话,为推动我国语言学的发展,扩大外语学科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做出积极贡献。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的成立不仅得到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也获得外语界广大师生的积极关注。原定可容纳300人的网络会议室因为参与师生的热情而瞬间“爆棚”,主办方不得不临时更换线上会议会场。最终,本次会议吸引了1.3万外语专家、学者和广大师生的参与。(中国日报上海分社)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外文局“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研究院成立

9月24日,中国外文局“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凝聚共识 联通民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图为与会嘉宾共同合影。新华网发9月24日,中国外文局“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凝聚共识 联通民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成立仪式上,与会嘉宾共同为“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研究院揭牌,同时研究院分别与“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北京大学“一带一路”大数据创新项目签署了合作协议。成立仪式结束后,研究院举办了“凝聚共识 联通民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围绕“凝聚多方共识、共促民心联通”“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智库+媒体’新型研究机构”等主题展开讨论。据了解,中国外文局“ 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研究院由中国外文局所属的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人民画报社共同运营,旨在打造一家智库与媒体有机融合的新型研究机构。它将秉承全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外宣智库建设水平的原则,以“国际舆情”与“国际传播” 为主攻方向,以外文局平台为依托,充分整合多语种出版、智库研究、媒体传播、对外发行、网络技术等对外传播领域的优势资源,围绕重大外宣问题和重大国际问题开展综合研究与指导实践。

本觉

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隆重举行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高端论坛6月16日上午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隆重举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副校长闫国华,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黄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总编辑徐建中、党总支书记王芳,以及来自全国外语教育界的6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共商中国职业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大会开幕式由闫国华主持。鲁昕对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中心寄予了殷切期望。在致辞中,鲁昕肯定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对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的关注与重视。她指出,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国际影响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深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国家迫切需要能够参与全球治理的有知识、有技术、有专业、有语言能力的人才,语言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鲁昕表示,职业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其发展任重道远。北京外国语大学领风气之先,担有为之责,率先成立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凭借北外的专业品牌优势,形成广泛共识、汇聚强大合力,专注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鲁昕同时指出,外研社作为承担中心具体工作的载体,不可替代,责无旁贷。她希望,中心通过在职业英语教材、评价体系、线上终端等方面多作探索与创新,助力中国的现代职业教育真正达到现代水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王定华在致辞中指出,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标志着国家将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职业教育迎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王定华表示,外语教育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国际化水平提升的重要先手棋和助推器,在培养高素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外国语大学此时成立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既是“应势而动”,也是“正当其时”。王定华期待,中心在未来能够汇聚全国外语优质专业资源,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探索建设职业外语教育与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以顶层设计、研制标准、建立示范、推广应用为路径,为新时代中国职业外语教育的崭新发展制定更专业的制度依据、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水平与国际竞争力贡献全新力量。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徐建中代表外研社在致辞中强调了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对于外研社的重要意义。外研社已形成教、学、测、评、研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大、中、小学段外语教材全线出版,基础外语教育、职业外语教育和高等外语教育平衡布局,人工智能及线上与线下高度融合,国内国外市场双向拓展的业务形态和发展格局。专业化、职业化和国际化“三化”特色是外研社的实力,也是外研社的信心所在。在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外研社将把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作为新契机,将中心发展建设和发展视为己任,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的“智库”、研究的“平台”、合作的“桥梁”和评价的“标准”。徐建中表示,恰逢外研社成立40周年之际,外研社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助力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开拓前行,“创造奇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总编辑徐建中鲁昕、王定华共同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揭牌。鲁昕、王定华共同为中心揭牌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聘请了74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中心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委员。鲁昕担任中心指导委员会顾问,王定华担任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定华为指导委员会顾问鲁昕颁发聘书颁发聘书颁发聘书颁发聘书鲁昕、王定华为委员们颁发聘书成立大会之后是首届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高端论坛。论坛特别邀请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院长刁建东、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曾用强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张元分别就“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深化职业外语教育改革,推动教师、教材与教法创新”“职业外语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探索”和“人工智能与职业外语教育发展”作专题发言。高端论坛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常小玲主持。曾天山指出,职业教育是全民教育、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较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具有特殊性,其本质是跨界、开放和整合的。我国职业教育应针对问题进行改革,着眼目标进行创新,推动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向行为导向的育人模式转型。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肩负历史使命,未来前景广阔。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刁建东表示,职业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型,具有其自身鲜明的特征,应大力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突出应用、对接专业,做到产教融合。其中,按照专业设置对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生产过程三大要求制定明确的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尤为重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也对教学创新有重要推动作用。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院长刁建东曾用强指出,职业教育具有学生多、行业多、考试多三大特征,亟待开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英语教育教学标准与评价体系。只有评价从岗位需求出发,才能推动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都和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对接,真正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曾用强张元认为,人机结合将促进教学环境、评价方式和教师角色的深刻变革。人工智能正在影响职业结构与职业形态,而这些变化将倒逼职业教育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职业外语教育肩负使命,任重道远。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闫国华副校长作大会总结。闫国华指出,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应运而生、恰逢其时,将我国职业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未来,中心将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为使命,以培养高素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从顶层设计、理论研究、评价标准、课程改革、教师发展、交流合作、发布咨询等方面全面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工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闫国华与会领导和专家合影

慢慢来

国内最顶尖的翻译硕士(MTI)十大热门校

想考外语类研究生的小伙伴,听说过翻译专业硕士MTI吗?MIT全称: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是我国目前20个专业学位之一,分为全日制和在职两种,学制短,实用性强,学费也不算贵,因此受到不少外语专业考生的青睐,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一下国内最顶尖的MTI十大热门校吧。(招生信息均来自官网,为2019年的要求)1.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是国内外语类院校的顶尖学校了。入选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专业创新平台”、“2011计划”,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专业建设高校,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成员。其外语专业多,门类细致,可获得联合国、欧盟、CIUTI实习机会。招生人数:英语学院笔译30,专用英语学院笔译15人;英语学院口译15人,中英会议口译、中英口笔译一共招40人,英语同声传译15人。2.上海外国语大学上外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也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世界一流专业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招生人数:英语笔译54,英语口译35;翻译学11;英语语言文学(包括翻译研究)133初试参考书明确专业优势:英语学院开设翻译研究(笔译方向)、翻译研究(口译方向),高级翻译学院开设翻译学(该专业初试无指定参考书,复试参考书明确)、翻译硕士两个专业,层次分明,内容多样,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翻译的痴迷与探索。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属于广东省属重点大学,“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亚洲大学学生交流集体行动计划”(亚洲校园计划),向联合国提供高端翻译人才的全球19所大学之一、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创始单位之一、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成员,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招生人数:英语笔译80,英语口译60报录比:8%(2017年)专业优势:(1)翻译学博士(PhD);(2)翻译学硕士(MA)(设笔译研究、口译研究、翻译教育研究、文学翻译研究等四个方向);(3)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TI)(设国际会议传译、应用口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传媒翻译、翻译与本地化管理等六个方向)4.西安外国语大学它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高等学府,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成员之一。位于历史悠久的古都,“一带一路”核心区西安。招生人数:71(包括推免生5人)英语笔译专业下设跨境电子商务翻译方向、本地化与翻译方向以及知识产权翻译方向,英语口译专业下设交替传译方向和同声传译方向。5.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省重点大学,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国专业著名度三星级大学。位于滨海之都,浪漫之夏,夏季达沃斯论坛举办地大连市。该校的特点是文学翻译功底深厚,有同传室,且与外研社、中央编译局、环球网以及中央编译服务有限公司等合作,建立了校外翻译实践基地。招生人数:英语笔译50,英语口译206.四川外国语大学川外位于西南重镇重庆市,是重庆市大学联盟、中国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可就近(翻译学院)进行CATTI口译考试,有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证书考试(ETTBL)考点和全国语言服务与翻译能力评估考试(LSCAT)考点,有重庆川外翻译有限公司、中国网、环球网等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12个。招生人数:英语笔译98,英语口译587.福建师范大学全国大学排名百强、师范类大学第九名、“20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福州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据点,在全国百强城市中排名第25。招生人数:201[包括学科教学(英语)、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英语口译、日语语言文学。8.福州大学同样位于福州。福大在文学翻译方面发展强劲。学校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招生人数:36(包括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英语口译)9.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是老牌名校,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学校位于四大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市,距离北京也很近。而且学费比北上广的高校要低廉一些。招生人数:英语67(包括推免生23) 日语2010.北京大学北大的知名度就不必说了吧,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虽然在MTI方面北大不是最出色的,但还是有不少人冲着它的牌子慕名而来。招生人数:英语笔译30另外,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的MTI课程也都不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官网上看看哦!

水之乡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研究院“2021年外语教材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研究院(以下简称“教材研究院”)为外语教材的专门研究机构。教材研究院在外语教材研究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旨在凝聚国内外语学科多语种、跨学科的教材研究专业力量,搭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外语教材建设的高端学术研究平台,实现外语课程教材建设研究的专业化、专门化、专项化,打造国家外语教材研究高地。为推动我国外语教材研究,促进优秀研究成果交流,经上海外国语大学批准,教材研究院面向全国外语教师及研究人员,发布2021年外语教材研究项目。项目申报事宜如下:一、指导思想立足我国外语教材研究和建设需求,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以中国外语教材建设研究为主,兼顾国际比较研究,以现实问题研究为主,兼顾历史研究与前瞻研究,为我国外语教材及外语学科建设和发展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前沿和动态,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应用研究要立足学科发展、人才培养需要,聚焦教材建设和使用中的实际问题,力求具有针对性和较强的应用价值。二、项目说明1. 此次课题继续聚焦各层级、各语种的外语教材理论、外语教材建设及外语教材应用研究。2. 为实现研究集群化、成果体系化、目标明确化,教材研究院将为经评审立项的课题指定课题导师。导师负责统筹研究方向,指导研究过程。3. 此次课题设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研究周期分别为:重点项目2年,一般项目与青年项目1年。三、建议课题方向1. 新时代课程思政融入外语教材创新研究(课题导师:浙江大学 李媛教授)1) 课程思政融入外语语言技能类课程教材研究2) 课程思政融入语言学类课程教材研究3) 课程思政融入文学文化类课程教材研究2. 外语教材理论研究(课题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 王雪梅教授)1) 外语教材编写理念研究2) 外语教材价值观研究3) 外语教材评估理论研究4) 外语教材二次开发研究5) 外语教材话语分析研究3. 混合式教材建设研究(课题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 金慧教授)1) 面向混合式教学的教材设计与开发2) 基于MOOC的外语教材建设研究3) 多模态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研究4) 混合式教材的交互设计研究5) 混合式教材的内容设计研究4. 外语教材研究与教师发展(课题导师:华中科技大学 徐锦芬教授)1) 教材开发与教师专业素质联动发展研究2) 教材编写实践对提升教师教材使用能力的影响研究3) 教材编写实践对提升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影响研究4) 教材建设投入度与教材使用有效性研究5) 融合教材建设与使用的教师培训项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5. 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教材研究(课题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 胡开宝教授)1) 语料库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 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国形象研究3) 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西方形象研究4) 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课文语言特征研究6. 职业外语教材的建设与发展(课题导师:北京开放大学 常红梅教授)1) 职业类型教育背景下“活页”教材资源建设与开发2) 1+X证书制度试点下课证融合、书证融合的探索与实践3) 职业外语教材的评价体系及标准研究4) 职业外语教材中高本一体化建设研究7. 新文科视域下日语专业通识教育教材设计(课题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 高洁教授)1) 日语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纸数融合教材设计与编制研究2) 日语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教材的育人理念与内容配置研究3) 日本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材研究注:申请者可在建议课题方向下,根据所涉领域、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重点,自行设计具体题目进行申报。题目表述要科学、严谨、规范、简明,避免引起歧义或争议。四、申请条件1. 申请人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2. 申报重点项目,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主持完成过省、部级及以上社科研究项目。3. 申报一般项目,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主持过校级科研项目者优先。4. 申报青年项目,申请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优先。申请人年龄不得超过40周岁(1981年1月1日以后出生)。5. 申请人如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须由同研究领域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五、申报时间及要求1. 项目申请时间为2021年4月1日—6月30日。以申请人《项目申请书》网上提交日为准。2. 申请人可登录“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研究院项目管理平台” (http://kyxm.sflep.com)进行注册,填写相关表格,并在申请有效期内通过申报网站提交《项目申请书》及相关资料;同时将申报书下载打印一份(A4纸),由项目申请者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填写审核意见并盖章后寄至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研究院。邮寄地址:上海市大连西路558号外教社716室,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材研究院项目管理办公室(邮编:200083)。联系人:邵老师。联系电话:021-55385320。六、项目管理1. 立项。申请人可通过项目管理平台查询评审及立项结果(立项结果将通过“外教社高教发布”微信公众号对外公布)。教材研究院将向获批立项的申请人发出《立项协议书》及相关资料。正式立项时间为收到申请人签字的《立项协议书》后的次月1日。2. 结项。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研究后可申请结项。申请结项时,请在项目管理平台提交《项目结项申请书》,同时下载并用A4纸打印两份,由项目申请者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签署审核意见并盖章后,连同项目成果复印件一份,寄至教材研究院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成果经鉴定合格后方可结项。3. 延期。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项目研究的,可书面申请一次延期结项。延期结项时间最长不超过60天。书面申请请寄至项目管理办公室。七、经费资助1. 经费资助。立项项目根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享受相应的项目经费资助。申请人应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2. 经费发放。经费分2次发放,项目正式立项后的次月发放经费总额的60%,项目结项通过后,发放剩余的40%。对于未能结项或结项鉴定为“不合格”的项目,剩余的40%经费不再发放。经费汇入项目申请人所在工作单位账号。3. 票据开具。申请人在收到立项和结项经费后,需分别开具正规发票或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收据,并寄回教材研究院管理办公室(相关开票具体要求另行通知)。八、项目成果1. 教材研究院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权使用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和资料。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拥有课题成果优先出版权。2. 研究成果由研究者自主出版或发表的须在成果中注明:“本项目获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研究院外语教材研究项目资助。”本指南最终解释权归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研究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1年3月19日(广告)

灭度

视频|专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杨鲁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

中国日报网7月20日电 7月20日,2018 TESOL中国大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会堂开幕。本届大会由世界英语教师协会、中国日报社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21世纪英语教育传媒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担任学术指导单位,旨在加强中国与世界在英语教育方面的对话与交流,为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搭建国际化、专业性学习与交流平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杨鲁新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这几方面的实力。除了教材之外,教师应该大量阅读外文书籍;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讲课经验的积累,也需要老师去研读一些理论书籍、观摩同事的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杨鲁新认为,目前众多教师最缺乏的是对语言教学本质、学生学习规律的认识。不认识教学本质,教学过程中的许多活动是违背学习规律的。语言学习与学生的认知年龄是紧密相关的,只有采取符合语言认知年龄、语言学习规律的方法,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当前,英语考试日趋社会化,考试越来越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要应对这一趋势,老师要教会学生词汇、语法、篇章结构,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运用。老师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和听说活动,来综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只要老师的教法得当,无论考试如何变化都没有问题。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应该去阅读一些教学理论书籍,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掌握判断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看到别人做什么就去模仿。(编辑:舒靓 李海鹏)

鬼潜艇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30年:学术界少有人不受它影响

要讨论海外汉学研究译介,无论如何都绕不过这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它于1988年创立,如今恰逢而立之年。透过它,几乎可以看到整个海外汉学研究的变化。(摄影:顾炜)截至2018年10月,这套译丛已出图书185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科技史等领域。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热”的潮流下,江苏人民出版社希望“做一套好书,走向全国”,推出了海外学者研究中国的系列著作。如今,已走过30年,期间社长换了五位、编辑换了五茬。“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因其独特的外部视角和研究范式,逐渐在学术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10月20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出版30周年回顾暨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主办,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承办(摄影:顾炜)。“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诞生1988年的秋天,刘东筹划“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时,在北京西八间房里写下这样一段话,表达这套丛书在中国现代化转型时期所希望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作为这套丛书主编的雄心壮志:“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就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绝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往十年前推的1978 年,中国刚刚重新打开国门;再往前推二十年、三十年乃至四十年,中国处于一个遗忘世界的封闭状态,然而世界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不管是中国正在发生的还是已经发生的,乃至于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和文化,世界各地的学者一直都在研究着中国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大到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政治,还是细到行业、人物和书本,甚至精细到某朝某代或特定时段的吃穿住行。然而,中国长达三十多年的闭关锁国,让我们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都一无所知。于是,他呼吁当时的学术界:“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30年前的中国,学术界百废待兴,但同样是一个知识界和出版界活跃的年代。刘东从南京大学的教学岗位,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师从李泽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的是宋代美学。在1987年的下半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周文彬为了“做一套好书,走向全国”,找到了在中国社科院读博的刘东。尽管研究的是中国古代美学问题,但在做博士论文时,刘东参考了大量的海外中国研究方面的图书资料。两位江苏老乡一拍即合,立马回到南京与社领导商讨“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计划:“从发达国家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状,感觉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启发很大。”周文彬回忆说。“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早期译著(再版)。于是,“借鉴海外汉学,促进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成为了这套丛书最初的出版宗旨。第二年也就是1988年,“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第一本书《中国的现代化》出版了——这是一本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著作,对中国从晚清和西方碰撞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各个历史阶段所实施的政策进行分析,并展望了20世纪末的中国将会采取哪些可能的发展道路。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恰好呼应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中国转型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了后来学界对中国现代化史研究的源头。很多学者回忆起那本书时,当年阅读的感受仍然记忆犹新。最初只打算出版三辑就收尾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没想到在读书界的口碑越来越好,并成为了最能代表江苏人民出版社形象的图书品牌。很多大学教授在课堂授课和教导研究生时,不断引用和推荐这套丛书。逐渐地,“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人与读者;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末,当分管领导出于经济考量准备停止出版之时,当时的社长吴源不仅从经济收益的盈亏方面说服了领导,还告诉出版社:“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的很多负责人自己花钱购买这套书。”自下而上的品牌口碑,学界学人的重点关注,以及丛书效益的盈亏收支,让“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持续了三十年。趁着八十年代文化热潮,刘东和周文彬就这么地开创了国内规模最大、延续最久的学术译丛之一,在30年来的坚守之下,已经积累下了185种图书,成为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记忆。(摄影:顾炜)最初的时候,也就是1988年策划“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时,设有顾问、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会等,涵盖了当时知识界的风云人物和青年学人,主编是李泽厚和庞朴,副主编是刘东和姚大力。1989年之后,丛书取消了编委会和顾问等职,由刘东主编。很有意思的是,当时刘东还是八十年代“走向未来”和“文化:中国与世界”两套丛书的编委会成员,这两套书也被称为“大丛书”,反而“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被称为“小丛书”。然而,让人意料不到的是,1989年后,“大丛书”和“小丛书”的社会地位急剧颠倒,两套“大丛书”在时代中戛然而止,反而“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一直延续了三十年。在丛书出版十五周年之际,刘东这套规模宏大的学术译丛已经“熬成传统”:“把我们对于生于斯养于斯的母文化的理解,放到了由国学和汉学反复对话所造成的方生方成的过程中。而面对这两种并长争高的学术传统,使我们更突出和更直觉地看到了文化互动的持续作用。”在三十年后的2018年,在“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出版30周年回顾暨学术研讨会上,刘东自信满满地对这套书的市场需求做出了评价:“读者是把手中的钞票当成了选票,在他们有权做出选择的图书市场上,向我们出版项目投出了赞成票。”真正的学问应该“不问西东”凤凰出版集团董事长梁勇在会上说,这套丛书的诞生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和社会各界渴求知识的文化热潮,他对这套丛书的出版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了总结:一是内容丰富,涉及到中国的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思想、科技、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新的知识体系,为中国学者提供了全面的海外中国学研究成果和发展轨迹;二是视野独特,方法新颖。这些研究中国自身问题的他国经验,拓展了中国学者的视野,促进了中国学术的国际化进程; 三是在引入业界的同时,推动了中国学术走出去,增进了中外学术交流,让世界更加全面认识中国。在“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出版30周年回顾暨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周锡瑞作为丛书的作者,作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回顾了自己在八十年代来到中国山东做义和团历史调查时的见闻和想法。在他看来,尽管大家对外面的世界感到茫然,但那依然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周锡瑞认为,八十年代末启动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把海外中国研究的不同声音和多元面目带给了中国,对中国学术界和思想界的多元化视角和学术氛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也希望中国学术界在这种多元的氛围中,能够呈现更多的多元的不同的声音,希望将来能够在国外看到更多的中国的研究丛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周锡瑞。在下午的座谈会上,上海交通大学纪志刚教授认为,做学问就该“立德立言,不问西东”,这八个字也是“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重要宗旨和文化遗产,也是这套丛书应该确定的学术标准。而学术交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像徐光启作为晚明重臣,依旧亲身参与西学东渐,并提出“欲求超胜,必须汇通,汇通之前先需翻译”的口号:翻译只不过是手段,汇通是个过程,最终目的是要超胜。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姚大力,从中国历史地理空间的扩散来看中国现代意识和中国现代化潮流的历史进程。“我们要在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领域里有一点出息,就必须把它看成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哪怕是局部封闭的知识生产体系,我们必须认真看待中国文明是一个富庶文明的事实,必须怀着珍惜和敬重之情,把不同民族的语言和语文的文献和口传资料当做我们从事研究所不可或缺的素材,必须与我们的外国同行们保持真诚和坦率的对话。”“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出版30周年回顾暨学术研讨会上,无论是几位海外汉学家,还是中国本土学者教授,都从不同的学术角度和社会角度,讲述了跨文化的交流在中国人的自我认识中、在中国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译介海外中国研究学术成果,加强中国与国外学术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融合,丛书主编刘东和江苏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府建明说,他们俩一直考虑做一本《海外中国研究地图》,把整个海外中国学术脉络梳理出来,作为海外中国研究学术地图。作为给年轻学人的学术导读读物,从结构性等方面梳理一下海外汉学的研究脉络和历史传承,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轻松了解到海外中国研究的大致图景。学术界与出版界良性互动的典范回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三十年出版史,当年的很多译者现如今已是各个研究领域内的学术大家。关于这套丛书的学术效应和市场反响,梁勇说:“这套丛书是学者与出版社精诚合作,共同坚守的结果,是学术界与出版界良性互动的典范。”在八十年代筚路蓝缕的学术界和出版界,很多知名学者在当年还只是“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读者,有些还尚在研究生阶段,很多人在这三十年中都由读者变成译者,成为海外汉学的传播者,再加上通过这套书所形成的海外汉学家与中国学术圈之间的关系,“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不仅构建了中西学术的密切交流,也形成了中外学界与出版社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了思想界、学术界与出版界的互动典范。在下午的座谈会上,众多教授学者和海外汉学家一起回顾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对自己学术研究方面的影响,以及自己作为翻译者、组稿者或者海外汉学图书推荐者的身份是如何参与到这套跨越三十年的丛书出版工作的回忆。历史学者马勇在回顾自己的学术历程时说:“如果没有这套书,可能很多我们的讨论和外国学者的讨论,不在同一个语境当中。”雷颐则回顾了当年与刘东一起参与这套丛书时的故事,刘东回忆道:“那时候邓小平还没有南巡,中国处在危机的时刻,恰好是非常需要深刻理解传统和现代性的张力的时候。”在谈到“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学术影响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渠敬东教授认为,这套书的影响力不在于西方学者发现了怎样的中国,而在于中国知识界从这套书中重新找到一个机会去发现世界和认识世界。在他看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对海外学术成果的译介,在初期有着开创性和累积性的知识影响,很多国内学术研究的背后都有着这套丛书所提供的学术范式的影子存在,而且这种意义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间里才能重新被发现出来,借此也可以反思和回顾中国学界当下研究的基本状况。此外,渠敬东还认为,中国学术研究更多着眼于社会科学的分析影响,缺乏文化精神的内在性研究,希望学界在社会科学的范式之下,将学术研究转化为精神层面的问题研究,对自身文明的核心问题去进一步探索。(摄影:顾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曹峰教授在回顾了八十年代的学术生态后,认为中国学术的问题意识、材料选取、分析范式,乃至学术风气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译介影响。在今日的学术研究中,希望能够在海外学术研究的比较之下,形成更加严谨的学风和严肃的学术态度。对于海外学术的翻译与介绍,曹峰还认为,尽管在当下的出版环境下,但趁着外语比较好、时间比较丰富和精力比较旺盛的年轻阶段,认真翻译几本海外学术著作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在反复琢磨的翻译过程中,年轻学者也能够从中获取很好的学术训练,对海外学术和海外学者的思想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对“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出版工作表达了敬意之外,清华大学的王宪明教授也表示这套丛书可以不断扩充学术版图:“一个是前沿性的学术面可以再宽阔一些,比如关于欧洲的研究、关于国民党的研究、从现代眼光看中国政治的发展和世界的关系、中西的政治思想的比较,等等。二是对现有的一些学人或主题性学术成果进行回溯,有意识地进行出版的系统化,把汉学发展以来欧美、日本的学者对中国某一领域的研究挑选出若干品种形成系列,这样对我们整个领域发展、对学科建设更有帮助。”作为出版人,江苏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府建明也回忆了自己与学术界之间的互动交流,并表达了这套丛书继续加深与海内外学术界之间交流沟通、同步转化的意愿:“我们这套丛书里面有很多翻译时候当初都是年轻人,像雷颐、王宪明等等,他们参与的时候还是年轻学者,现在都是大名鼎鼎的‘一方诸侯’。所以,我觉得一套好的丛书,应该和年轻学者共成长,和年轻译者共成长。”

弟子异之

探索新时代外语学科发展新路径

新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对我国外语学科和外语期刊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回应时代需求,促进外语学科和外语期刊发展是当前外语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1月11日,2020外语学科和外语期刊协同发展论坛暨《山东外语教学》编委会会议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新时代外语期刊与外语学科协同发展这一议题展开交流研讨。透过中国视角研究外国文学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外国文学》主编金莉认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已经调整为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五大学科方向。学科方向的调整极大拓展了外语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也对外语研究者和高校外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外语学科研究者不仅要精通一到两门外语,而且应熟悉语言背后的文化,更要有跨学科意识并掌握跨学科研究方法,建立完善的人文知识结构。外语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须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提升学术话语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现代外语》主编冉永平认为,外国文学研究者的视野不能仅仅聚焦于某些具体的问题,更应该围绕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的某些重大前沿问题,进行持续跟踪研究,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和学术体系。伴随着国外语言文学批评理论的引进和译介,我国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批评视域和思考维度不断拓展和丰富,但盲目遵从国外语言文学理论的现象不容忽视。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特聘教授聂珍钊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化发展历程谈到,中国学者应有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不能对国外理论亦步亦趋,而应努力建构有中国气派的学术体系,引领国际学术共同体建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副主编王文斌看来,我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很多论文都存在套用西方文学理论来解释文本或者语言的现象。应倡导在外国文学研究中运用中国视角,不断发现新问题,提炼新观点,探索新表达,贡献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朱振武结合文学研究和翻译实践提出,中国的外语学科应进一步运用中国视角,树立中国情怀,强化比较视野,走出一条坚持文化自信的学术之路。把握学科和期刊发展机遇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俊菊表示,学术期刊应加强主题策划,主动设置议题,引导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现实问题,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个人学术兴趣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国别与区域研究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外语学科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王立非表示,外语学科研究者在转向国别与区域研究时,需要了解区域国别研究的基本特点,掌握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具体路径,凸显外语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形成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化发展。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卓提出,外语学科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充分的语言服务和文化服务。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苗兴伟认为,外语学科研究应有问题意识,应体现出外语学科研究者对某一个问题持之以恒的探索和研究。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外语界》主编庄智象看来,外语期刊的发展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紧盯外语学科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杨金才提出,学术期刊应该有自己独到的办刊理念,拥有忠实的作者和读者群体,形成一个独特的学术共同体。期刊应与时俱进,不但在内容上应对接时代要求和学科发展需求,而且在形式和体例上也应该不断更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曾艳兵认为,外语期刊的发展要适应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外语学科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同时,外语期刊也应利用其平台性、前瞻性等特点,对我国外语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立体化推进高校外语教育建设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需要构建具有融通性、立体化、多层次的外语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外语教学内容从语言技能到语言交际再到文化联通的拓展。在王文斌看来,在教学研究领域,存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脱节的现象。因此,应该倡导教师结合教学开展研究,将有关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实现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指导教学的良性互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程朝翔表示,外语界应重视教学教育研究,尤其是要探索文学教育、翻译教学等领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同济大学教授张德禄也谈到,应重视基础外语教育问题,尤其是核心素养培养问题,而这一研究也可以延伸到高等外语教育领域。外语学科发展呈现出由工具性、应用性向人文性和创新性转变的过程。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杨连瑞认为,外语教育应直面传统、现实和未来,以学科为依托,与学科相融合。此外,要加强中小学外语教学研究,为培养外语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杰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