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石油一干部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罗盘经

中石油一干部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据中纪委网站4月9日消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山西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储气库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宓龙彪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经国家监察委员会指定,山西省监察委员会对其立案监察调查。宓龙彪简历宓龙彪,男,汉族,1964年11月出生,浙江省余姚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986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3月至2000年1月,任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人事劳资处副处长;2000年1月至2002年9月,任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炼油与销售分公司人事处副处长;2002年9月至2005年12月,任中油黑龙江农垦石油有限公司总经理(二级正职);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月,任中国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副总经理(一级副职);2008年5月至2008年11月,任中国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2008年11月至2010年7月,任中国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安全总监;2010年7月至2016年12月,任中国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储备气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2018年5月至今,任中国石油储气库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一级副职)。新媒体编辑:崔晓萌

波瑠

中国石油大学2020级研究生大数据出炉:最小的只有17岁

新学期就要开始了,唐岛湾畔马上就要迎来新一批萌新,听说今年中国石油大学的研究生格外优秀,最小的研究生只有17岁。下面就通过学校2020年的研究生新生数据,一起来感受下2020级的研究生风采吧!2020级研究生新生人数统计2020年,石大共迎来了3099名研究生同学,其中硕士研究生2773人,占比89.48%,博士研究生326人,占比10.52%。2020级硕士研究生新生男女比例1.45:1。博士研究生新生男生232人,占比71.17%;女生94人,占比28.83%。2020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全日制硕士2440名,占比88%;非全日制硕士333名,占比12%。 2020级博士研究生新生中,本硕都为本校的共98人,占比30.06%! 2020级研究生新生年龄分布2020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20岁的有8人;21-25岁的共2490人;26-30岁的有176人;30岁以上的共99人。2020级博士研究生新生中22-25岁的共130人;26-30岁的共137人;31-35岁的共34人;36-40岁的共19人;40岁以上的有6人。 2020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最成熟硕士54岁,最年轻硕士17岁,最萌年龄差37岁!2020级博士研究生新生中,最成熟博士45岁,最年轻博士22岁,最萌年龄差23岁! 2020级研究生新生民族分布2020级硕士研究生中,汉族占比96.68%,少数民族占比3.32%,其中回族16人,土家族10人,壮族8人,苗族7人,藏族7人,维吾尔族2人,布依族1人,朝鲜族1人,满族1人,侗族2人,白族3人,哈萨克族1人,黎族1人,水族1人,纳西族1人,羌族1人,仡佬族1人。2020级博士研究生新生中,汉族317人,蒙古族3人,回族3人,满族3人。【来源:半岛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可言可意

「突发」中石油又一干部被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4月9日援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山西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储气库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宓龙彪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经国家监察委员会指定,山西省监察委员会对其立案监察调查。宓龙彪简历宓龙彪,男,汉族,1964年11月出生,浙江省余姚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986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3月至2000年1月,任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人事劳资处副处长;2000年1月至2002年9月,任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炼油与销售分公司人事处副处长;2002年9月至2005年12月,任中油黑龙江农垦石油有限公司总经理(二级正职);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月,任中国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副总经理(一级副职);2008年5月至2008年11月,任中国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2008年11月至2010年7月,任中国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安全总监;2010年7月至2016年12月,任中国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储备气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2018年5月至今,任中国石油储气库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一级副职)。

舒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1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1年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具体详情查看中国石油大学官网:国家线

不坐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及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建设工作专班例会召开

2月27日上午,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及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建设工作专班例会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晓军主持会议,听取了工作汇报,调度推进有关事项,研究下步工作思路措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于红波,市政协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田青云出席会议。王晓军指出,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及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建设是重大民生工程、科教工程、发展工程,要以对历史负责、对东营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盯紧关键环节,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他要求,要围绕学科专业设置、教职工队伍建设、校区规划设计、设施维修改造等重点事项,坚持整体谋划、精心设计、分步实施。要严格落实工作推进机制和专班例会制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积极稳妥做好各项工作。会前,王晓军一行实地察看了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石大附中和北二路周边环境,对规划设计、维修改造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研究。【来源:东营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缉毒队

招聘!中国石油2021年春季校招启动

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和国资委“稳岗扩就业”工作部署,根据企业战略及业务发展需要,现启动中国石油2021年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活动,欢迎广大优秀毕业生加入中国石油,传承石油精神,共创美好明天!同学们,准备好加入中国石油大家庭了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是产炼运销储贸一体化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国内外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销售、国际贸易、油田技术服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新能源开发等。中国石油大力实施创新、资源、市场、国际化和绿色低碳五大战略,在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进程中走在中央企业前列。2020年,中国石油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位居第三,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位居第四。本次计划招聘3165人招聘程序看这里↓↓↓招聘程序(一)学生网上报名1.中国石油各招聘单位的高校毕业生招聘信息均通过招聘平台发布,无其它报名方式。2.所有应聘毕业生均应通过平台查询招聘信息、在线填写简历和申请应聘。3.每名毕业生最多可应聘2家招聘单位。4.报名时间2021年4月9日0点至4月23日24点。(二)应聘资格审查报名结束后,各招聘单位按照应聘基本条件以及招聘岗位具体条件对应聘毕业生进行资格审查,确定参加统一准入考试的应聘毕业生名单。资格审查未通过的毕业生,各招聘单位及时通知本人。(三)统一准入考试(线上考试)1.通过招聘单位资格审查的毕业生参加统一准入考试,具体考试信息以中国石油招聘平台发布的考试公告为准。2.考试委托第三方考试服务机构组织实施。3.本次统一准入考试为线上考试,考生自行准备带有摄像头和麦克风(音频输入设备)的笔记本或台式电脑作为考试设备,不支持手机、Pad等移动设备。考试期间需要实时联网,考试系统在网络连通的状态下自动保存作答结果,并对考生全程远程监控。(四)统一考试免考范围纳入高层次毕业生范围的人员(2020年泰晤士世界排名前30名和国内排名前10名高校及相关一流学科专业排名前10名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获得过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两次评选为普通高校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研究生;符合岗位招聘条件的博士研究生。达到上述条件之一的,免予参加通用能力准入考试。(五)公布入围名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考试中心按照各招聘单位确定的入围比例,确定每个招聘岗位入围人选,并在招聘平台统一发布,公告期为5天。入围人选按考生姓名音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后,具有同等资格。(六)人才测评和专业测试根据招聘岗位需求,招聘单位自主决定对获得入围资格的毕业生进行人才测评和专业测试。(七)招聘单位面试考核各招聘单位自行组织实施面试考核,具体方式、时间安排以单位通知为准。(八)公示拟录用及递补名单各单位根据人才测评、专业测试和面试结果,综合确定拟录用及递补人员名单。每个招聘岗位可按不高于1:3安排递补人员。拟录用人员与递补人员同步公示,公示期为5天。具体内容详见招聘公告。再次强调本次春季招聘报名于2021年4月23日截止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本次招聘唯一渠道为中国石油高校毕业生招聘平台( https://zhaopin.cnpc.com.cn)千万不要记错哟~可进入中国石油高校毕业生招聘平台进行报名!来源 | 中国石油官方微信、集团公司人事部统筹/责编 | 隋英琦

夫子之宜

中石油经研院:预计2021-2025年国际油价运行中枢为60~70美元/桶

4月16日,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最新版年度《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认为,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明确,将深度引发油气供需两侧的结构性变革,油气行业正加速转型升级。未来五年,全球油气市场将进入变动期,天然气仍将是需求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发布会现场 (谢玮 摄)过去一年在新冠疫情和全球经济下滑的双重压力下,全球石油石化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一次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4.5%,全年能源相关投资大幅下滑近20%,新发现油气储量同比大幅下降30%,世界石油供需降幅和库存创历史之最,国际油价首次出现负值,呈现先跌后震荡回升态势。2021年以来,随着新冠疫苗在全球使用,疫情正逐步得到遏制,油气行业也将有可能进入复苏回暖阶段,预计国际油价同比上涨,布伦特全年均价在62~67美元/桶。同时,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明确,后续行动将逐步推开。报告认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石油需求恢复增长之后增速将逐渐放缓,石油供应能力保持充足,国际油价将维持中低位水平,预计2021-2025年运行中枢为60~70美元/桶。未来五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发展将进入变动期,天然气仍将是需求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区域消费结构、供应格局以及贸易和投资模式都将不断调整。“十四五”期间,在全面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和“3060双碳”新目标下,我国油气行业将进入加速变革和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油稳气增”的特征将更加明显,预计“十四五”末,石油需求将逐步接近7.3亿~7.5亿吨峰值平台,天然气仍处于快速发展期,2025年达4200亿~5000亿立方米;油气供应保障能力将不断增强,国内原油产量将稳中有升,天然气产量将达2350亿~2500亿立方米,进口LNG接收能力大规模提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华林在致辞中说,能源行业面临重大转折,全球能源结构向环境气候友好和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安全、低碳、高效正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追求,中国向世界做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郑重宣示,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复苏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面对新冠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中国石油2020年主动应对低油价挑战,取得了好于预期的经营业绩,特别是在国内外油气生产实现了“三个1亿吨”的历史性新格局,即国内原油年产量保持1亿吨以上、海外油气权益当量年产量保持1亿吨以上、天然气年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油当量并首次超过原油。“十四五”期间,中国石油将以“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为价值追求,大力实施创新、资源、市场、国际化和绿色低碳五大战略,着力做强做优,到2025年基本实现高质量发展,到2030年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50年左右全面实现世界一流的综合性能源公司。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余国介绍,《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自2008年首次出版以来,已连续13年发布。报告立足中国、统揽全球,通过跟踪国内外油气行业及油气公司发展动向,形成对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态势的基本认识和判断。本次发布会上,《行业报告》主编、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朝全和姜学峰携主创团队,分别从油气市场、公司战略、能源政策、油气生产、投资环境、国际合作、转型发展等多个方面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并邀请业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分析点评。报告核心观点:关于石油市场2020年新冠疫情把世界经济和油气行业打入低谷,世界石油市场创下多个令人记忆深刻的“历史之最”或历史新低。布伦特-WTI期货价差明显收窄,布伦特-迪拜原油现货价差年内大部分时间倒挂。上海原油期货价格独立性初显,作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的地位进一步稳固。新冠疫情和OPEC+产量政策仍将是影响2021年世界石油市场的两大核心因素。综合判断,世界石油需求恢复性反弹、OPEC+继续进行有效的供应管理,世界石油市场基本面将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改善趋势,支撑国际油价反弹,但剩余产能处于高位、库存水平仍然偏高及上游成本的下降将制约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基准情景预计布伦特年均价为62-67美元/桶。在世界石油消费大幅下降时,我国石油表观消费却实现快速增长,总量达到7.02亿吨。中国炼油能力增长至8.7亿吨/年,经营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展。国内石化行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突出贡献。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计GDP增速达到6.0%以上,将有效拉动中国石油市场的复苏。关于天然气市场在经历了2018-2019强劲反弹和屡创新高的发展后,2020年全球天然气产业链遭遇新冠疫情和油价暴跌双重冲击,主要市场指标呈现“三降两缓一停滞”。天然气项目投资遇冷,全球天然气贸易受较大冲击。但年末受冷冬气温影响,主要市场需求明显回升。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为天然气市场带来的非传统供应安全风险和价格剧烈波动风险值得重点关注。2021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出现强劲反弹为较大概率事件。随着基本面的恢复,全球天然气市场景气度将随之回升,需求侧和供应侧的竞争都将不断加大。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下,天然气仍然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一同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2020年我国天然气市场一枝独秀,在全球天然气消费同比下降3%的背景下,中国天然气同比增长7.1%。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互联互通工程取得新进展。预计2021年天然气需求增速回升,供需基本平衡。在国家管网独立,基础设施第三方开放的背景下,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效果显现,市场主体多元化,供应能力提升。我国天然气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所面临的进口气的安全稳定供应、劣质化天然气资源效益开发、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市场化改革问题亟待解决。关于公司战略2020年,新冠疫情的蔓延严重打击了油气行业,国际石油公司的经营业绩遭受重创,产量普遍下降;国内石油公司产量稳中有升,全年实现盈利。国际大石油公司迅速调整经营策略,大幅削减投资规模,及时下调产量目标,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积极履行政治和社会责任,一手抓防疫抗疫,一手抓生产经营稳定,在保障产业链平稳运行、抗疫保供、全产业链深入挖潜、提质增效降本等方面成绩突出。同时加速推进转型发展,加快数字化建设,发展绿色低碳能源业务,打造新业态新模式。建议石油企业未来可保持适度的投资弹性,密切关注全球资产重组方面的机遇,在新能源业务发展上合理把控投资节奏,确保转型成功。关于国内政策围绕“双碳”目标积极推动能源转型。2020年,坚定不移地推进了矿权、成品油出口等环节开放,稳步推进能源法制建设,走出了一条“低碳化”“市场化”“法制化” 的发展之路。展望“十四五”,面对内外部风险挑战、能源资源约束、气候变化等问题,我国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油气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继续深化以炼化为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按照“双碳”的目标要求坚定推动行业低碳转型发展,坚持“绿色低碳”“公平开放”“高效高端”发展,油气行业将进入加速变革和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关于油气生产2020年,全球上游投资大幅下降30%,投资规模走入近10年来的低谷。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均陷入低迷,油气发现数量和新增发现储量大幅减少,新发现油气储量同比下降30%。投资者对上游项目开发更加慎重。同样的疫情和低油价下,中国的勘探开发相比国外油气勘探走出了截然相反的态势。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按照国家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要求,企业调整投资策略,有效控制成本,油气产储量双双增长。全年新增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分别达到13.2亿吨和1.29万亿立方米的高峰水平;油、气产量分别达到1.95亿吨和1889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6%和8.9%。展望2021年,随着油价逐步稳定,全球上游投资将触底回升,下半年工程技术市场回升效应也将显现。中国油气勘探生产按照七年行动计划保持加速状态,油气产量有望继续提升。预计原油产量1.98亿吨,天然气产量突破2000亿立方米大关,油气新增探明储量将更加注重效益增储以及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探明。 关于海外投资环境与国际合作新冠疫情和大国博弈使得国际社会秩序混乱,全球治理体系破坏,全球经济严重衰退,能源行业遭到重创。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油气资源国对外合作政策整体朝更趋宽松方向发展。2021年,海外整体风险呈上升趋势,地缘政治风险成为最主要的风险。未来,全球油气行业投资风险大小取决于中美关系的变化、美国新政策的出台,我们对海外投资环境的改善不应报过高期望。2020年中国企业海外油气合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看,在坚持低成本发展和审慎投资策略下,储量稳中有增,产量略有下降,资产优化和企业间项目流转获得新突破,海外LNG产能建设和炼化项目合作成为新亮点。预计2021年中国企业国际合作将延续2020年态势:在战略上,经营好现有项目是核心;在业务布局上,天然气项目合作多于石油,下游快于上游。未来3到5年,中国企业将利用油气并购市场窗口期,获得更多优质项目。关于“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将深度引发油气供需两侧的结构性改革,促进石油石化行业的转型发展,油气企业必须顺应形势、主动作为,但也应防止跟风,注重根据企业的实际,实现转型中的有效发展。对于油气行业发展氢能,发布会认为,这将成为石油公司低碳转型的重要选择,宜积极谨慎推动。氢能与油气产业链的联系天然紧密,国际大石油公司持续保持了对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的关注。氢作为二次能源,其角色在于弥补电气化短板、辅助可再生能源更好发展。建议我国氢能发展坚持环保初心,瞄准绿氢,培育市场竞争力;从能源的视角研究氢能产业发展战略,做好顶层设计;加快突破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多部门协同,持续完善有关政策和标准法规,破除发展壁垒。建议石油公司及早关注氢能,结合自身优势做好技术积累,参与技术标准制定;实施开放式创新,做好示范项目;积极谨慎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关于“十四五”前瞻过去五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速放缓,石油供应增速超过需求增速,市场基本面总体宽松,尤其新冠疫情给2020年市场供需两侧均带来巨大冲击,国际油价显著低于“十二五”水平。后疫情时代世界石油需求恢复增长之后增速将逐渐放缓,石油供应能力保持充足,国际油价将维持中低位水平,预计2021-2025年运行中枢为60-70美元/桶。过去五年,国际天然气需求较快增长,供应主体更加多元,市场供需宽松加大,贸易活跃度持续提升,国际气价较“十二五”期间下降20%-50%。未来五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发展将进入变动期,天然气仍将是需求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区域消费结构、供应格局以及贸易和投资模式都将不断调整,给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十四五”期间,在全面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和“3060双碳”新目标下,我国油气行业将进入加速变革和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油稳气增”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十四五”末石油需求将逐步接近7.3亿-7.5亿吨峰值平台,天然气仍处于快速发展期,2025年达4200亿-5000亿立方米,年均增量超200亿-300亿立方米;油气供应保障能力将不断增强,国内原油产量将稳中有升,天然气产量将达2350亿-2500亿立方米,进口LNG接收能力大规模提升至1.9亿吨/年。油气行业需进一步努力,以高质量的供应保障体系支撑行业健康发展。编辑:谢玮

卫风

瞭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让新时代创新人才做真学问、真做学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做真学问,就是针对真正的科学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国家战略需求,努力开展研究;真做学问,就是不玩概念、不唯论文、不唯奖项,只求实质性进展和实质性贡献目前,我国油气行业正向深地、深海、非常规等复杂领域拓展,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领域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难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正加快布局力度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旭东先后在北京、东营、青岛三地办学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已有68年历史,肩负着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和培育高层次人才的重任。201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芳担任校长,提出“办值得尊敬的大学”,并在去年的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作了题为“做真学问 真做学问”的演讲。他为何向学生提出这八个字?在他眼里什么样的大学算“值得尊敬的大学”?面向“十四五”,这所高校又有哪些规划和设想?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郝芳。不唯排名、论文做有意义、有价值的学问《瞭望》:近两年,“办值得尊敬的大学”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生的价值追求,你觉得办值得尊敬的大学有哪些内涵?郝芳:公众对大学的排名和社会影响关注度非常高,而大学的排名又有多种版本。衡量一所大学的另一个角度是这所大学是否值得尊敬。我认为,判断一所大学是否值得尊敬,首先要看它是否为社会作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高校的社会贡献应包括三个层面:第一,能够培养一大批在不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杰出人才。建校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国家和行业培养了20余万名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战略企业家和全国英模。恢复高考以来,本科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人数位列中国高校第14位。第二,能够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教师和广大毕业生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参与了新中国几乎所有大型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参与了几乎所有大型石油化工厂的建设和运行。第三,具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能力。“十三五”特别是“双一流”建设以来,学校围绕山东省十强产业中的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和高端化工5个领域,通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新调整成立了5个学院,增设了4个研究机构、7个本科专业、10个硕士点、12个博士点和2个工程博士授权类别,建立起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各种诱惑层出不穷的当今社会,建设值得尊敬的大学,大学文化也至关重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努力营造“爱党爱国、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提出“三要三不要”,即教师要以德为先、惟真惟实、追求卓越,干部要讲政治、敢担当、有能力,学校要保护和重用说实话、干实事的干部,充分尊重做真学问、真做学问的教师,为默默奉献的教职工提供最好的保障和支持;学校不提拔靠圈子、无才能、不担当的干部,不给精致利己主义者晋升机会,不容忍违规违纪和违反师德师风的教职工。学校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大学文化,在良好文化氛围中,办值得尊敬的大学,培养德才兼备、追求卓越的人才。《瞭望》:在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你作了题为“做真学问 真做学问”的演讲,为何要提这八个字?怎样做真学问、真做学问?郝芳: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重要战略,研究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中国社会一定程度上存在浮躁和急功近利现象,学术界和教育界同样如此。因此,对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来说,树立正确的科研观极其重要。做真学问,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针对真正的科学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国家战略需求,努力开展研究。真做学问,就是做有意义、有价值的学问,不玩概念、不唯论文、不唯奖项,只求实质性进展和实质性贡献,真正做到惟真惟实。做真学问、真做学问,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实现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破除“五唯”的根本途径。《瞭望》:对于破除“五唯”,你有哪些思考和建议?郝芳:长期以来,在我国科技和教育领域,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存在过于依赖量化指标的问题,在实际评价工作中表现为“计工分”“一刀切”模式,不利于原创性成果产出和创新人才培养。部分科研人员疲于应对各种考核压力或片面追求论文数量,不做真学问,科研领域存在短期化、功利化的浮躁之风。因此,必须从建设科技强国这一战略目标出发,改革不适应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的评价体系。从科技创新规律和学校实践来看,评价工作主要应该体现以下原则:一是分类评价。如果不分类评价,就像是让乒乓球运动员和足球运动员比赛,显然不合适。应针对评价对象(科研人员、科研平台、科研项目等)的不同,科研工作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不同,学科门类(理、工、管、文、法、经等)的不同,有区别地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调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贡献导向。将科技成果对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作为项目评审、科技和人才评价的重要条件,引导和鼓励协同创新,引导科研人员组建跨单位、跨学科、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创新中心,组建大团队、产出大成果、作出大贡献。三是质量优先。更加注重科技创新质量,推行代表性成果制度,取代原有的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的评价指标,引导科研人员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从跟风研究到追求原创,从急躁功利到潜心研究转变,促进更多原创性、高质量、有长远意义的创新性成果产出。同时,健康的科研文化非常重要,而首要的就是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园开展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瞭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先后在北京、东营、青岛三地办学,历经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四个历史时期,你如何评价这一办学历程?郝芳:1953年,在新中国成立不到5年、国家建设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学校的前身北京石油学院成立。学校先后在北京荒郊、东营盐碱滩、黄岛泥滩、古镇口荒滩上艰苦创业,走出了一条艰辛探索、卓越贡献之路。学校率先并持续探索工科大学发展之路,同时强化文学、体育、音乐等素质培养,已成为全国少数拥有自己的大型交响乐团的高校之一,学生男子排球队多次夺得全国冠军;学校强化基础教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从这里发祥;学校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石大的实训教程、实训装备和仿真系统走入“一带一路”多个国家,被引入多所欧美名校,成为能源领域实训教学的经典。学校的发展史,也是石大人不断适应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不断发展壮大,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的历程。正是在艰辛的发展历程中,积淀形成了“石大精神”,即家国同心的担当精神、艰苦奋斗的无畏精神、惟真惟实的治学精神、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瞭望》:高校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对于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实践?郝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跨界创新正在成为重要趋势,这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对大学人才培养能力和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很多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思想都优于高校,高校作为新思想、新知识诞生地的优势正在面临挑战,加上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这都成为制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学校应对以上挑战的举措是,第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提出强化、拓展、提升的学科布局总体指导思想,进一步强化石油、石化学科,使这些学科走精品高端路线,拓展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学科领域,大力提升通用基础学科,构建符合学校特色优势、适应科技发展趋势、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第二,创新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学校努力探索建设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相衔接,文体素质、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相平衡,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重视学科融合发展,努力用新工科升级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融合发展之路,使新工科借鉴传统基础学科或者依靠传统优势学科,实现强特色、入主流的发展路径。多学科融合更为重要的是,能培养具有更强创新潜力的复合型人才。第三,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人才,探索重大项目、校企共建、院所校共建和订单式培养等多种产教、科教融合育人模式。以重大项目育人模式为例,学校依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为学校设立的重大科研专项,单列研究生招生计划,实行校企复合导师制,实现“石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推动跨界创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瞄准深地深海,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瞭望》:我国提出要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你认为学校担负着怎样的使命和责任?郝芳: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油气作为决定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资源,其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关切。石大始终肩负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和责任。2017年,学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学校以此为重大战略机遇,不断强化传统石油学科,加大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经过一个“双一流”周期建设,学校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学科实力明显增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能力显著提升,取得了一批重要理论成果,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为保障国家油气安全作出了实质性贡献。《瞭望》:国家提出瞄准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学校对此有何布局?郝芳:深地、深海、深空是未来全球科技竞争的三大战略领域,也是国家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其中,在深地、深海领域,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最重要资源之一是石油和天然气。目前,我国油气行业正在向深地、深海、非常规等复杂领域拓展,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领域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难题。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围绕着深地、深海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大布局力度。学校新增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8个,形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机衔接、相互支撑的平台体系。学校还通过与相关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联合研究中心等方式,强化深地、深海领域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此外,学校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石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基础通用学科+优势学科、海洋、新能源、新材料”,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传统石油学科升级,形成在深地、深海领域油气勘探开发的创新理论,突破“卡脖子”技术,引领科技发展。

身行仁义

瞭望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 郝芳:建设值得尊敬的大学 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旭东◇做真学问,就是针对真正的科学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国家战略需求,努力开展研究;真做学问,就是不玩概念、不唯论文、不唯奖项,只求实质性进展和实质性贡献◇目前,我国油气行业正向深地、深海、非常规等复杂领域拓展,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领域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难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正加快布局力度    先后在北京、东营、青岛三地办学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已有68年历史,肩负着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和培育高层次人才的重任。201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芳担任校长,提出“办值得尊敬的大学”,并在去年的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作了题为“做真学问真做学问”的演讲。    他为何向学生提出这八个字?在他眼里什么样的大学算“值得尊敬的大学”?面向“十四五”,这所高校又有哪些规划和设想?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郝芳。    不唯排名、论文做有意义、有价值的学问    《瞭望》:近两年,“办值得尊敬的大学”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生的价值追求,你觉得办值得尊敬的大学有哪些内涵?    郝芳:公众对大学的排名和社会影响关注度非常高,而大学的排名又有多种版本。衡量一所大学的另一个角度是这所大学是否值得尊敬。我认为,判断一所大学是否值得尊敬,首先要看它是否为社会作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高校的社会贡献应包括三个层面:第一,能够培养一大批在不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杰出人才。建校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国家和行业培养了20余万名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战略企业家和全国英模。恢复高考以来,本科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人数位列中国高校第14位。    第二,能够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教师和广大毕业生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参与了新中国几乎所有大型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参与了几乎所有大型石油化工厂的建设和运行。    第三,具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能力。“十三五”特别是“双一流”建设以来,学校围绕山东省十强产业中的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和高端化工5个领域,通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新调整成立了5个学院,增设了4个研究机构、7个本科专业、10个硕士点、12个博士点和2个工程博士授权类别,建立起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各种诱惑层出不穷的当今社会,建设值得尊敬的大学,大学文化也至关重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努力营造“爱党爱国、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提出“三要三不要”,即教师要以德为先、惟真惟实、追求卓越,干部要讲政治、敢担当、有能力,学校要保护和重用说实话、干实事的干部,充分尊重做真学问、真做学问的教师,为默默奉献的教职工提供最好的保障和支持;学校不提拔靠圈子、无才能、不担当的干部,不给精致利己主义者晋升机会,不容忍违规违纪和违反师德师风的教职工。学校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大学文化,在良好文化氛围中,办值得尊敬的大学,培养德才兼备、追求卓越的人才。    《瞭望》:在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你作了题为“做真学问真做学问”的演讲,为何要提这八个字?怎样做真学问、真做学问?    郝芳: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重要战略,研究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中国社会一定程度上存在浮躁和急功近利现象,学术界和教育界同样如此。因此,对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来说,树立正确的科研观极其重要。    做真学问,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针对真正的科学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国家战略需求,努力开展研究。真做学问,就是做有意义、有价值的学问,不玩概念、不唯论文、不唯奖项,只求实质性进展和实质性贡献,真正做到惟真惟实。做真学问、真做学问,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实现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破除“五唯”的根本途径。    《瞭望》:对于破除“五唯”,你有哪些思考和建议?    郝芳:长期以来,在我国科技和教育领域,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存在过于依赖量化指标的问题,在实际评价工作中表现为“计工分”“一刀切”模式,不利于原创性成果产出和创新人才培养。部分科研人员疲于应对各种考核压力或片面追求论文数量,不做真学问,科研领域存在短期化、功利化的浮躁之风。因此,必须从建设科技强国这一战略目标出发,改革不适应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的评价体系。    从科技创新规律和学校实践来看,评价工作主要应该体现以下原则:一是分类评价。如果不分类评价,就像是让乒乓球运动员和足球运动员比赛,显然不合适。应针对评价对象(科研人员、科研平台、科研项目等)的不同,科研工作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不同,学科门类(理、工、管、文、法、经等)的不同,有区别地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调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二是贡献导向。将科技成果对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作为项目评审、科技和人才评价的重要条件,引导和鼓励协同创新,引导科研人员组建跨单位、跨学科、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创新中心,组建大团队、产出大成果、作出大贡献。    三是质量优先。更加注重科技创新质量,推行代表性成果制度,取代原有的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的评价指标,引导科研人员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从跟风研究到追求原创,从急躁功利到潜心研究转变,促进更多原创性、高质量、有长远意义的创新性成果产出。同时,健康的科研文化非常重要,而首要的就是弘扬科学家精神。    开展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瞭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先后在北京、东营、青岛三地办学,历经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四个历史时期,你如何评价这一办学历程?    郝芳:1953年,在新中国成立不到5年、国家建设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学校的前身北京石油学院成立。学校先后在北京荒郊、东营盐碱滩、黄岛泥滩、古镇口荒滩上艰苦创业,走出了一条艰辛探索、卓越贡献之路。    学校率先并持续探索工科大学发展之路,同时强化文学、体育、音乐等素质培养,已成为全国少数拥有自己的大型交响乐团的高校之一,学生男子排球队多次夺得全国冠军;学校强化基础教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从这里发祥;学校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石大的实训教程、实训装备和仿真系统走入“一带一路”多个国家,被引入多所欧美名校,成为能源领域实训教学的经典。    学校的发展史,也是石大人不断适应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不断发展壮大,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的历程。正是在艰辛的发展历程中,积淀形成了“石大精神”,即家国同心的担当精神、艰苦奋斗的无畏精神、惟真惟实的治学精神、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    《瞭望》:高校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对于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实践?    郝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跨界创新正在成为重要趋势,这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对大学人才培养能力和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很多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思想都优于高校,高校作为新思想、新知识诞生地的优势正在面临挑战,加上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这都成为制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    学校应对以上挑战的举措是,第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提出强化、拓展、提升的学科布局总体指导思想,进一步强化石油、石化学科,使这些学科走精品高端路线,拓展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学科领域,大力提升通用基础学科,构建符合学校特色优势、适应科技发展趋势、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    第二,创新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学校努力探索建设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相衔接,文体素质、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相平衡,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重视学科融合发展,努力用新工科升级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融合发展之路,使新工科借鉴传统基础学科或者依靠传统优势学科,实现强特色、入主流的发展路径。多学科融合更为重要的是,能培养具有更强创新潜力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人才,探索重大项目、校企共建、院所校共建和订单式培养等多种产教、科教融合育人模式。以重大项目育人模式为例,学校依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为学校设立的重大科研专项,单列研究生招生计划,实行校企复合导师制,实现“石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推动跨界创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瞄准深地深海,    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瞭望》:我国提出要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你认为学校担负着怎样的使命和责任?    郝芳: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油气作为决定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资源,其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关切。石大始终肩负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和责任。    2017年,学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学校以此为重大战略机遇,不断强化传统石油学科,加大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经过一个“双一流”周期建设,学校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学科实力明显增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能力显著提升,取得了一批重要理论成果,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为保障国家油气安全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瞭望》:国家提出瞄准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学校对此有何布局?    郝芳:深地、深海、深空是未来全球科技竞争的三大战略领域,也是国家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其中,在深地、深海领域,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最重要资源之一是石油和天然气。目前,我国油气行业正在向深地、深海、非常规等复杂领域拓展,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领域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难题。    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围绕着深地、深海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大布局力度。学校新增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8个,形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机衔接、相互支撑的平台体系。学校还通过与相关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联合研究中心等方式,强化深地、深海领域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此外,学校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石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基础通用学科+优势学科、海洋、新能源、新材料”,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传统石油学科升级,形成在深地、深海领域油气勘探开发的创新理论,突破“卡脖子”技术,引领科技发展。

虹霓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0届本科生深造率接近50%,这数据怎么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一所特色非常鲜明的工科高校,该校的特色专业就是以石油石化方向为主,学校最好的专业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这两个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都获得最高的A+评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特点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在1:1左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高考招生分数明显高于在青岛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总体获得了不错的毕业生生源质量,除部分省份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生源都在省内1万名左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0 届全校共有毕业生 4023 名,其中本科毕业生 1925 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 1891 名,博士研究生毕业生 207 名。毕业生数量稳定,呈现微增长状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 31 个省份,其中毕业人数前三位的省份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26 人,河北省 125 人,北京市 117 人。2020届全校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4.68%,其中本科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2.42%, 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6.76%。本科生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是理学院的数学专业(70.7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0 届 1925 名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 835 人(其中攻读二学位 9 人),国内升学率 43.38%;出国(境)123 人,出国(境)率 6.39%;深造总人数为 958 人,深造率 为 49.77%。国内升学的 835 人中,攻读二学位 9 人,录取研究生 826 人。录取本校研占比 65.13%,录取外校研究生占比 34.87%。研究生深造率保持稳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毕业生出国(境)123 人,出国(境)率 6.39%,去向以英国、美国为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以其他企业为主,国有企业次之;研究生则是以国有企业为主,其他企业次之的状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622名毕业生就业主要在华北地区(1221人),其次是华东地区(530人)和西部地区(484人)。毕业生就业主要单位以与石油石化行业相关的企业或事业单位为主,包含多家世界500强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毕业生就业挺不错的,虽然就业质量和2019年不能相比(就业大数据:中国石油大学该选青岛还是北京,就业数据供你参考),在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20年,这样的就业质量已经很难得啦!虽然石油化工产业在很多考生心目中已经是夕阳产业,但毕竟能进入部属的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大学学习就是一种胜利,至于专业是否符合?可以考虑在考研时再跨专业嘛!2021年高考,你会考虑报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吗?如果不打算报考的话,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