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论文期刊投稿格式,了解一下无念

论文期刊投稿格式,了解一下

期刊学术论文的结构是论文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是论文作者思路的反映。期刊发表对格式要求往往也是比较严格的,对于常常只注重论文内容不注意形式的作者来说,期刊发表论文格式的要求直接影响编辑的审稿印象和成功通过与否,因此格外重要。根据有关部门颁发的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等文件精神,现列出以下论文著录规范细则,以供作者参考。各个学术期刊要求虽不完全一致,但大体规范一样。 一、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在每篇文章首页下以脚注形式注明文章收稿日期,如:收稿日期:2006-05-20二、作者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用连字符。姓名均不缩写。如: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从其惯例。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江 滨(武汉大学 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如:江 滨1 ,李晓述2(1.武汉大学 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中南大学 法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英文作者姓名下同样注明相应的英文项目,如:JIANG Bin(School of Law,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Hubei,China)三、作者简介及工作单位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识。例如:[作者简介] 江滨(1979-),女,湖北仙桃人,武汉大学法学院200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国际经济法学。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标识后相继列出,中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结束。英文作者简介用“Biography:”(单一作者)或“Biographies:”(多作者)作为标识。四、内容摘要文章均应附中文和英文摘要,100-250字以内。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并应尽量避免“本文认为”之类的空洞内容。最后以“。”结束。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中文摘要前加“[内容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识。五、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按学科级别从上至下选取3~8个,不得少于3个,并以分号隔开。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冠以“[关键词]” 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 words:”作为标识。例如:[关 键 词] 汽油机;燃爆控制;电子点火;模糊逻辑Key words:gasoline engines; knock control; electronic ignition; fuzzy logic六、中图分类号与文献标识码分类号,应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 )对每篇论文标引分类号。涉及多主题的论文,一篇可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分隔。分类号排在关键词之后,其前以“[中图分类号]”作为标识。如:[中图分类号] A81;D05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 ,每篇文章均应标识相应的文献标识: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B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D动态性信息;E文件、资料。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 A七、参考文献(一)参考文献著录项目1.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2.文献题名及版次(初版省略)。3.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4.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5.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6.文献起止页码,在正文中紧随指示序号以(第X-X页)形式标出。7.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二)正文中参考文献指示序号的编排格式1.每一引文对应一个指示序号,以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手动插入,设定上标。如:[1]、[2]、…。2.引文前有冒号及引号的,指示序号放在句号与引号外。如:他说:“知是知非而实无是无非,知是知非者应用之迹,无是无非者良知之体也。”[4]3.引文作为一段话的一部分,则指示序号放在引号与后面一个符号之间。如:可惜的是,因修持不足,从而牵引阳明学之高妙玄远一途百义无反顾,“龙溪竟入于禅”[21],“跻阳明而入禅”[22],遂至于流为禅狂。在有引号的情况下指示序号始终跟在引号之后。(三)正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排格式参考文献按引文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条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标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正文中的指示序号通常在与引文对应的标点符号的右上角,文献的起止页码在正文中紧随指示序号以(第X-X页)形式标出。参考文献条目中的标点符号全部自动在宋体状态下输入。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1.专著[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如:[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1](第15-18页)2.期刊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如:[3] 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J]. 中国史研究,1998,(3).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3](第167-173页)3.论文集和以书代刊的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如:[5] 钟文发.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 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5](第468-471页)4.报纸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如:[7]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5.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如:[9]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6.专利[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如:[1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7.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引用日期(任选).如:[13]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zhenggao.com,1998-10-04.(“[EB/OL]”意为网上公告)[12]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DB/CD]”意为光盘数据库,另较常用的[DB/OL]意为网上数据库)8.古籍:[序号] [朝代]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3] [清] 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M].起止页码(任选)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3](第43页)9.译作:[序号] [国别]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5] [英]詹宁斯,瓦茨.奥本海国际法(第九版)[M].王铁崖,陈公绰,汤宗舜,周仁译(或王铁崖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5](第78页)10. 学位论文:[序号] 责任者.文献题名(论文类别)[文献类型标识].保存单位,年份.[5] 杨帆. 网络实时参考模式分析与评价(硕士论文)[D].武汉大学,2004.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5](第36-38页)11.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对于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中未规定的其它类型的文献一律用“Z”标识,具体类型及示例如下。① 文件[序号] 发文单位.文件名[文献类型标识].文件编号.发文日期.如:[4] 财政部.关于国债代保管凭证(单)应严格执行国债兑付政策的通知[Z].财国债字[1995]第25号.1995-07-17.② 辞典[序号]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如:[3]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 [Z].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3](第52页)③ 年鉴、手册[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4]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4](第453页)外文参考文献格式依其惯例。如无惯例,则借鉴本刊中文参考文献格式。其中,① 外文著作类参考文献格式为:[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斜体) [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5] Matthew Craven.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A Perspective on Its Development [M].Oxford:Clarendon Press, 1995.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5](第2-15页)② 外文论文类参考文献格式为:[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斜体), 年, 卷(期).[3] Lisa A. Barbet & John Michael. Money Laundering: An International Challenge [J].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1995, (62).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3](第162-163页)(五) 文后“[参考文献]”中的注意事项1.每一参考文献条目中的标点符号全部自动在宋体状态下输入。2.参考文献条目序号与其内容之间要空格。如“[3] 何龄修…”。3.参考文献内容中一般只会出现“,”“.”“:”,标点后面要空格。如“[9] [英]尼尔?巴雷特.数字化犯罪[M].郝海洋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4.参考文献题名中还有题名的,用“《》”。如“[3]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5.同一文献被参引数次的,各参考文献条目应合并,用同一个指示序号标示。 参考文献格式参考:[1] 张希君.民营企业发展的五大制约因素[J].产经纵深,2003,(7).[2] 周学锋,巫绪芬.浅析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3] 李晓辉.我国民营企业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2).[4] 黄速建,黄群慧.现代企业管理-变革的观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5] 晓亮.论民营经济的十个认识问题(下)[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乡镇企业、民营经济,2001,(4)[6] Byham WC.What is assessment center?The assessment center method,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ies[EB/OL].http://www.zhenggao.com,2001-09-05.八、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引用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手动输入;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自动插入。九、论文字体字号规范(一)中文部分标题:黑体二号;副标题:楷体,四号;作者名:楷体,四号;作者工作单位、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楷体,小四;[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宋体,小五,加粗;上述三项内容:楷体-GB2312,小五;正文内容:宋体,小五;次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脚注内容:宋体,六号;[参考文献]: 宋体,五号,加粗;参考文献内容:宋体,小五。(二)英文部分标题:宋体,小四,加粗;副标题:宋体,五号;作者名:宋体,五号;作者工作单位、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宋体,小五;“Biography”、“Abstract”、“Key words”:宋体,五号,加粗;上述三项的具体内容:宋体,五号。(三)其他部分“评审专家”、“责任编辑”:宋体,五号,加粗。全文行间距为15磅,次级标题段前距、段后距均为0.5行。十、其他1.“[作者简介]”、“[内容摘要]”、“[关键词]”要上下对齐,且与各自内容之间要空格。2.作者简介中作者生年折线后要空格,折线为全角状态下的半个破折号。如“江滨(1979— )”3.文章正文每段段首要准确地空两格。4.没有规定加粗的地方不加粗。5.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1字;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图者于图题处标明“图1”;图题一般居中排于图的下方。表格应结构简洁 ,具有自明性。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排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1字。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表者,于表题处标明“表1”。6.题目和文中的破折号中间不能断开。如“──”。7.英文标题首字母和实词首字母大写,其它字母小写。8.英文作者简介务必注意大小写。如“SHEN Xiaji(1978- ),male,Postgraate,School of Business,Wuhan University,majoring inDecision & Forecast of Investment.”

好声音

CSSCI中的这些半月刊,真香,还是真坑?

根据出版周期,可以将期刊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和年刊等。《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目录》中的期刊数量为568种。由于原中共中央党校、原国家行政学院2018年合并重组为新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从2019年开始,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并刊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因此,目前CSSCI期刊数量实际为567种。从出版周期来看,在567种CSSCI期刊中,双月刊最多,有314种,占比超过55%;月刊次之,有181种,占比接近32%;季刊有59种,占比亦超过10%;半月刊有12种;而旬刊仅有1种。本期推文将目光投向CSSCI期刊中的12种半月刊,向各位读者介绍这些期刊的基本信息。通常而言,期刊出版周期与年刊载文章数量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出版周期越短的期刊,每年刊载的文章数量越多。表格里这些半月刊年刊载文章的数量即明显高于同类期刊平均水平。对于个体特别是初入学术之门的研究生来讲,选择某些发文量较大的半月刊投稿,或许更容易被接收。然而,上述半月刊中的部分期刊,在坊间的“口碑”似乎不佳,或是因刊文量过大而被质疑论文“较水”,或是笼罩在“中介”代发、版面费高昂的阴云里。那么,这些半月刊到底是真香,还是真坑呢?1.《求是》的前身是《红旗》杂志,创刊于1958年,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是党中央机关刊,读者对象主要是党政军及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宣传思想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全体党员。尽管《求是》杂志的作者群体有较高的门槛,但根据杂志社信息,《求是》的投稿通道是面向广大读者开放的。《求是》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qstheory.cn2.《红旗文稿》是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宣传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由求是杂志社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8年,《红旗文稿》共刊载文献433篇(2019年数据暂缺)。《红旗文稿》现设有“文摘”“政治”“文化”“经济”“金沙滩”等栏目。《红旗文稿》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qstheory.cn/hqwg,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hqwg@qstheory.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4037076/640373313.《学术前沿》定位于对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学术分析,关注在中国改革发展实践中长期存在、触及根本、关乎全局的议题,特别是中央关心、民众关注,极富现实针对性,亟待给出对策、抓紧解决的问题,并以精确严整的学术范式,对这些重大、紧要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在规律层面进行把握;由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学术前沿》共刊载文献554篇。《学术前沿》以"二十四个重大问题研究"的形式,每期对一个重大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和阐析,此外,还设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成果发布”“调查研究”“公共治理”“中国战略”“政党政治”“学术大视野”“政治评论”等栏目。《学术前沿》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rmxs.chinajournal.net.cn/WKD/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rmxs,采用系统投稿。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53637454.《中国高等教育》创刊于1965年,当时刊名为《高教战线》,1982年复刊,1986年7月正式更为现名;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学术导向,倡导“正视听、明学理”,关注高教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是高教领域理论探究和工作交流的高端平台;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共刊载文献581篇(含增刊)。《中国高等教育》现设有“高教纵横”“理论视野”“党建与思政”“域外视角”“专题研究”“高职高专”“创新创业”等栏目。《中国高等教育》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jyb.cn/zggdjy,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gdjy@email.com.cn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22966585.《教育发展研究》创刊于1980年,当时刊名为《上海高教研究丛刊》,1985年更名为《上海高教研究》,1999年正式更为现名;主要报道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规划、教育体制、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等内容;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教育发展研究》共刊载文献431篇(含增刊)。《教育发展研究》现设有“决策参考”“摄影报道”“视点”“时评”“专题”“域外”等栏目。《教育发展研究》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jyfz@263.net编辑部联系电话:021-64186212/64034596/640383426.《图书情报工作》创刊于1956年,是国家级大型图书馆学情报学两栖专业学术核心期刊,主要面向研究型图书情报机构,侧重于数字网络环境下的知识服务与图书情报工作转型发展,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主要报道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核心的相关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图书情报工作》共刊载文献588篇。《图书情报工作》现设有“情报研究”“工作研究”“理论研究”“知识组织”“海外观察”“综述述评”“专题”等栏目。2020年重点选题可参见:http://www.lis.ac.cn/CN/column/column81.shtml《图书情报工作》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lis.ac.cn,采用系统投稿。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2623933/82626611-66147.《图书馆学研究》创刊于1979年,主要发表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等与信息管理与服务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由吉林省图书馆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图书馆学研究》共刊载文献333篇。《图书馆学研究》现设有“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专业教育”“图书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服务”“信息咨询”“读者工作”“著作权”“国外图书馆”等栏目。《图书馆学研究》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jlplib.com.cn/tsgxyj,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tsgxyj@163.com8.《中国出版》创刊于1978年,原名《出版工作》,内部发行。1987年1月起公开发行;1991年1月,改版并更为现名;定位为一本面向新闻出版行业,沟通管、产、学、研的机关刊物;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出版》共刊载文献564篇。《中国出版》上半月侧重实用,下半月侧重理论。现设有“品书录”“学术园地”“版权之页”“学术经纬”“本期话题”“智媒时代”“业界动态”“焦点论坛”“出版史话”等栏目。《中国出版》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s://zgcb.chinaxwcb.com/site-3/,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zgcb@vip.sina.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7622012/876220139.《统计与决策》创刊于1985年,立足统计前沿理论,探究统计新方法,推介决策理论与方法,崇尚数量实证研究,由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统计与决策》共刊载文献1073篇。《统计与决策》现设有“统计观察”“经济实证”“财经纵横““理论新探”“决策参考”“方法应用”“企业管理”等栏目。《统计与决策》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tjyjc.com/,通过系统或邮箱投稿均可。投稿邮箱:tjyjc@vip.163.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27-87819590/8781209010.《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于1984年,以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己任,紧紧围绕“科技进步怎么样”和“科技进步怎么办”两大历史命题,致力于促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由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科技进步与对策》共刊载文献820篇。《科技进步与对策》现设有“科技管理创新”“区域科学发展”“产业技术进步““企业创新管理”“科技法制与政策”“评价与预见”“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人才与教育”及“综述”等栏目。《科技进步与对策》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kjjb.org,采用系统投稿。编辑部联系电话:027-8727706611.《历史教学》创刊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刊最早的历史学刊物,是最具权威性的历史教学类杂志之一,由历史教学社(天津)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历史教学》共刊载文献346篇。《历史教学》每月出版两期,其中:上半月刊为中学版,主要栏目有“教学研究”“高考研究”“教材研究”“教学设计”等栏目。下半月刊为高校版,主要栏目有“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研究”“教学研究”“专稿”“中青年史学家访谈”“史苑新秀”等栏目。《历史教学》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historyteaching.cn,采用邮箱投稿,其中:上半月刊(中学版)邮箱:zhengwen0408@126.com下半月刊(高校版)邮箱:xsb07@126.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22-2333233012.《中国书法》创刊于1982年,坚持“书法至上、读者至上”的办刊理念,荟萃历代书法精品、关注书法文化现状、推动当代书法学术与创作健康发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书法》共刊载文献1171篇。《中国书法》现设有“经典”“学术”“创作”“人物”及“书法广角”等版块,每个版块下设若干栏目。《中国书法》采用邮箱投稿,其中:古代书法编辑部邮箱:zgsfza@163.com现代书法编辑部邮箱:zgsfxd@163.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5389765(古代)、010-64911178(现代)来源:发表记

乳间股脚

大学应该取消博士生发表两篇C刊的硬性规定吗?

前段时间有一篇文章在我的朋友圈里疯传,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博士毕业必须有2篇C刊文章 华师教授:这要求快把博士生逼疯了》。文章里的这位范军教授,把中国的博士、博后的数量估计了一下,然后按照每人两篇的发文数量进行计算,发现现有C刊没有这么多版面供博士生们发表。接着,这位教授得出一个结论,不应该再让博士生们发表C刊了。表面上看起来范教授的逻辑似乎很合理,但是如果我们对范教授的逻辑进行进一步的推究,就发现范教授似乎是假定每个博士生都应该正常毕业,不能让博士生们毕不了业。我认为范教授的潜台词是不合理的。有的博士生研究能力强,有的博士生研究能力差,那些研究能力不及格的博士生们应该被淘汰。发C刊是唯一的淘汰机制欧美名校一般不会对博士生的论文发表情况作硬性规定,他们主要通过对博士论文进行严格把关来淘汰不合格者。由于这些名校对博论的要求异常严格,所以这些学校的博士学位非常的难拿,要花好多年才能拿到。以前有一个加拿大的历史学教授来浙大讲学,他的博士学位是在芝加哥大学拿到的,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拿到博士学位。对比欧美名校,即使中国的一流名校在博论的评审环节也异常宽松,只要论文像模像样,就可以通过评审。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学术圈人情极重,A教授与B教授认识,B教授看到A教授所带博士的论文通常会手下留情,只要不犯特别严重的错误,都可以通过。国内的这种博论评审制度,根本无法把研究能力不足的劣等博士们淘汰出局。在这种情况下,发表两篇C刊就成了唯一的淘汰机制了。如果国内高校再把这条规定取消了,那我们国内的博士学位恐怕就要像硕士一样泛滥了。应整顿期刊在现在的条件下,应该做的不是取消博士生发表两篇C刊的规定,而是整顿学术期刊的恶劣办刊作风。前几年浙大古代史所曾经邀请《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清华大学学报》等期刊进行座谈,这些期刊都表示他们在办刊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关系稿。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某期刊的一位直率的编辑,他说他们现在刊出的都是约稿,并且建议我们博士生不要向他们期刊投稿。由于期刊倾向使用教授、博导们的关系稿,所以博士生发表论文的空间被严重挤压,甚至出现刚刚我提及的期刊不要投稿的怪现象。这种情况造成了一些有水平而无门路的博士生无法发表自已的论文。我觉得国家应该整顿一下这种恶劣风气了,否则以后C刊登得恐怕都是学阀的学生的文章了,那些没关系的学界寒门在学术界再无立足之地。应禁止导师挂名第一作者要真正发挥C刊的淘汰作用,必须在高校建立一套公平的发表机制,尤其要禁止导师挂名第一作者。论文是一个人的劳动成果,是一个人的知识财产,可是在国内却发生了大量导师“抢劫”学生成果的行为。本来A君独立完成一篇论文,可是A君却无门发表,屡次投稿都石沉大海,这是A君的导师B博导就以帮助A君发表论文为由,把自己挂作第一作者。这样文章是发表出来了,可是这篇文章以后却成了B博导的成果了,更有甚者B博导甚至觉得A君应该感谢他肯挂第一作者。B教授的行为是什么,这是明火执仗,是抢劫!读鲁迅的《孔乙已》,我们已经知道知识分子会做贼,可是看到眼前的现实,我们却震惊地发现知识分子还会做土匪!此外,别的教授见B博导得此便宜,群起效尤;别的博士生见A君成功发表,顺利毕业,想想自己前途未卜,便有样学样地挂导师作为第一作者。学界最后竟成盗匪世界。总之,我们需要的不是取消发表C刊的硬性规定,而是整顿C刊发表的各个环节。

春秋后伦

渤海大学|《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指南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刊号:CN 21-1512/C,ISSN 1672-8254,创刊于1979年,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的省级综合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渤海大学学报》现为辽宁省一级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2011年《渤海大学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网站”收录期刊。《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指南来稿依次包括以下内容:篇名,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国分类号,基金项目要标出项目类型和基金项目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作者简介,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并将前五项翻译成英文排在文末。一、篇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二、作者署名:署名置于篇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和其他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序号相同的数字;个工作单位之间联排时用分号隔开。三、作者工作单位: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如:(渤海大学 中文系,辽宁锦州 121013)四、摘要:摘要是文章论点的客观陈述,一般不超过200字,切忌对文章进行价值评判。英文摘要的内容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五、关键词:选择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切分。六、作者简介:对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和研究方向作出简略介绍。示例: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女,副教授,博士,从事历史学研究。七、正文:5000—10000字以内为宜,来稿发送电子邮件,再附纸质打印稿,文内标题要层次分明,序号分别用一、(一)、1、(1)表示,不宜用①,以与注释号区别。用字应符合汉语规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简化字以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标点符号使用要遵守GB /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除前引号、前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外,其余都应紧接文字后面,不能排在行首。著作、文章、文件、刊物、报纸等均用书名号。用数字简称的会议或文件,只在数字上加引号;用地名简称的,不加引号。数字使用应执行C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数字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星期几一律用汉字。非公历纪年用汉字,并加圆括号注明公元纪年。八、注释:凡对文章篇名、作者或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为注释,须在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最末一字右上方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标明序号,全部注释按序次排在文末。九、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志: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志,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志。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格式为:(一)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 年.示例:⑴刘国均,陈绍业,王凤翥等.图书馆目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二)论文集: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格式同(一)].示例:[2]王蠡甫:西方论文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三)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章题名[N].出版地: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北京:人民日报,1998—12—25(10).(四)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章题名[J].刊名,年,卷(期).示例:[4]何修龄.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五)学位论文:[格式同(一)].示例:陈桐生.中国文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全部参考文献按序次排在注释后。十、来稿请勿一稿多投,以免引起纠纷。文章一经录用,本刊将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学报》两本。《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栏目设置语言文字热点研究联系编辑:王世凯历史与哲学研究,政治与法学研究联系编辑:郑艳凤经济与管理研究联系编辑:单丽娟语言与文学研究,当代辽宁作家研究联系编辑:陈方方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文化艺术与传媒研究联系编辑:陈佳琳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法律职业观察》征稿启事对借调的公务员提个醒从正处级单位调到科级街道,还要托关系,同志能这么玩吗?「CSSCI」2020年《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参考选题

疑神疑鬼

涨知识了|期刊索引的SCI、SSCI、EI、ISTP、ISSHP…是什么意思?

期刊索引的SCI、SSCI、EI、ISTP、ISSHP……都是什么意思?目前,在国际科学界与学术界,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被ISI旗下的SCI、SSCI、EI和ISTP等重要检索期刊所收录科技论文的多寡则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1、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I)2、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SCI)3、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SSCI)4、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A&HCI)5、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TP)6、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SHP)7、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EI)8、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CSSCI)9、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CSCD)一: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I)ISI的发展简况: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是国际知名的科技信息研究与服务机构。1958年,ISI的创始人Eugene Garfield借款500美元创办了ISI,Current Contents(CC)ofChemical,Pharmaco-Medical&Life Sciences是当时的唯一产品,它每期有32页,包括了200种期刊。1960年,ISI引进了Current Abstracts of Chemistry and Index Chemicus,并于当年正式成立公司。1992年,ISI被ThomsonBusiness Information收购。ISI成立50多年来,先后推出了SCI、SSCI、ISTP、A&HCI和ISSHP等许多著名的学术研究检索工具和数据库。ISI的领域涉及22000种期刊、3100万件专利、60000个会议录、5500专业网站、5000本学术专著、200万化学结构、230多个学科的深度索引,以及100年的科学引文索引。目前,ISI的主要产品有两类,一是平面索引产品;二是网络产品。ISI的平面产品(5种):1:《科学引文数据库》(SCI) 2:《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 3:《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 4:《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 5:《社会科学和人文会议录索引》(ISSHP)ISI的网络产品(2种)1:1997年,ISI创办了ISI Web of Science,并开始通过因特网提供在线访问。ISI Webof Science。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引文数据库,包括ISI的三大引文数据库,即ISI-SCI、ISI-SSCI和ISI-AHCI,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领域200多个学科的8,600种经过评估的学术期刊,每个数据库都是每周更新的。它可让用户在这些的跨学科的海量著录信息中进行引文检索和引证分析。用户可以同时从多个不同学科和不同内容的数据库中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而且在检中的文献中还提供了该文献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访问路径,据此读者可以进一步参阅这些参考文献,直至追根溯源并了解全貌。这种独特的引文方法已成为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WebofScience可以在网络环境下直接使用,并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定制。2:ISI最新开发的信息产品解决方案被称为ISI Web of Knowledge(http://isiknowledge.com/),它可以为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界、企业、政府和非赢利组织开展研究活动提供信息支持。WebofKnowledge将跨学科的(以及细化的)论文著录、评估和分析工具、信息管理工具等集成在一起,是一个基于互联网(WWW)所建立的新一代学术信息资源整合体系。ISI的辅助产品(2种)此外,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也以影响因子方面的研究而著称。ISI开发的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ISI基本科学指标)收集和分析SCI、SSCI中所收录的10多年来的高质量学术期刊中出版的研究文献及其参考文献(引文),运用引文分析等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按照不同分类提供相关数据,并展开分析和排序。I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有助于确定关键的科学发现,评估研究绩效,掌握科学发展的趋势和动向,了解各个研究领域中最依靠的国家、研究机构、科学家、论文和期刊,确定特定研究领域中的研究产出与影响。2001年,ISI还创立了ISI Highly Cited.comSM(这是一个介绍世界最有影响、被引次数最多的科学家的网站),引入了ISI科学基本指标(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SM),为衡量科学趋势和为国家、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公司期刊的表。现排名提供了有力的评价工具。目前,ISI的首席执行官(CEO)是MikeTansey。二: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SCI)SCI简介:《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一种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也是当前世界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SCI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SCI创建于1961年,其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09-15)。它主要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45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目前,SCI的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联网上Web版数据库。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目前,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SCI将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Edition,简称SCI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6650余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其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指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简称CC)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这其中,含有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4500种;扩展版收录期刊6650余种。SCI每年收集论文数达六七十万条。SCI的索引形式:SCI主要摘录科技期刊和专利。被选用的期刊上所刊载的每篇文献,包括论文(无代号)、摘要(A)、评论(B)、编辑部文章(E)、通讯(L)、会议资料(M)、专利(P)、评论和书目(R)都逐一加以摘录。尤其把每篇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一一认真著录,并按照一定格式编排起来。在论文索引方面,它是以来源索引为基础,另配有四种引证索引(即作者引证索引、专利引证索引、主副事物引证索引及机构引证索引)。SCI的索引方式有4种。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按第一作者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用于检索作者发表的论文;期刊源索引(Source Index)按每篇论文的完整文题排列,用于检索论文主要内容;主题词索引(Permuterm Subject Index)通过标题词汇或主题词查找某学科、某专业方向涉及文献,光盘版已通过SCI’sKey Words Plus追溯出现在论文所引参考文献中的单词、词组与短句,扩充了印刷版的容量;机构索引(Corporate Index)按地域、字母顺序排列,检索每篇论文的所属机构,或某机构用于统计所发表的论文,也可用光盘版与在线版方便地查找此索引三: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SSCI)SSCI简介: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它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据ISI网站200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SSCI全文收录1876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现收录有中国大陆的期刊3种,台湾的期刊7种SSCI最早创刊于1969年,收录数据从1956年至今,是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数据覆盖了历史学、政治学、法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图书情报学、公共卫生等社会科学领域。SSCI收录期刊1979种,覆盖了历史学、政治学、法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图书情报学、公共卫生等社会科学领域。SSCI与SCISCI是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英文缩写,从功能上说是一种学术论文检索工具和数据库,从内容上说是以收录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论文为主。SSCI从功能上说也是—种学术论文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只不过它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英文缩写,从内容上说是以收录社会科学的论文为主。近几年来,在国内大学论文排名、研究基金申请、个人职称晋升等竞争中,SCI论文数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依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几乎言必称SCI。国内许多大学都提出了下世纪初把自己办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而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应当拥有较多的SCI论文数,这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然而,SSCI却在国内受到冷遇,很少有人提及。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不仅应当拥有较多的SCI论文数,还应当拥有较多的SSCI论文数,尤其对于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更是如此。SSCI对其收录期刊范围的说明中明确告知该数据库中有一部分内容与SCI重复,这是因为学科之间本身有交叉,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研究在文献中的自然反映。SSCI覆盖的学科范围。SSCI覆盖的领域包括:人类学,区域研究,商业,商业金融,传播学,犯罪学与刑罚学,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教育与教育研究,特殊教育,环境研究,人机工程学,种族研究,家庭研究,地理学,老人病学和老人学,健康政策与服务,历史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史,工业关系与劳工,情报学与图书馆学,国际关系,语言与语言学,法学,管理,法医学,护理学;哲学,规划与发展,政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物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数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公共管理,大众健康,康复,社会问题,社会科学-生物医学,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社会科学-数学方法,社会工作,社会学,恶习,运输,城市研究,女性研究等。无疑,这些学科的研究水平对于衡量—个国家的研究水平是极其重要的;对—个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更至关重要。四: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A&HCI)A&HCI即《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它是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与SCI和SSCI一起共同构成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三大核心数据库,其特点也是收录引文文献,目前收录1300种国际权威的期刊作为文献源。1976年,ISI创办了A&HCI,它收录数据从1975年至今据ISI网站最新公布数据显示:A&HCI收录期刊文献数据覆盖了语言与语言学、文学、哲学、宗教与神学、古典研究、历史、考古、艺术、建筑、表演艺术等社会科学领域,计9大学术领域共28个学科。A&HCI收录的期刊绝大部分为美国和欧洲的顶级学术期刊,较少收录亚洲等地区的学术期刊,收录期刊亦以英文期刊为主。中文期刊中,目前收入A&HCI有《亚洲艺术》、《中国史研究》和《当代中国思潮》等几种,港台地区仅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被收录。我国学术界对SCI、SSCI都比较熟悉,但是对A&HCI似乎还缺乏了解,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学科分类同西方的学科分类有所不同。西方的学科共分自然科学(Science)、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艺术与人文学科(Arts and Humanities)三大类,而在我国,学科只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艺术与人文学科被包括在社会科学内。五: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TP)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它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网络数据库Web of Science Proceedings中两个数据库(ISTP和ISSHP)之一。ISTP创刊于1978年,它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科技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的会议文献,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ISTP所收录的数据包括生命科学、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ISTP收录论文的多少与科技人员参加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多少或提交、发表论文的多少有关。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占被收录论文总数的64.44%。六: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ISSHP)ISSHP,即《社会科学和人文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ocial Sciences&Humanities Proceedings,简称ISSHP),它于1979年由ISI创办,其数据涵盖了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的会议文献。这些学科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文学、历史学、公共卫生等领域。七: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EI)EI,即《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它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也是目前世界著名的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创刊于1884年,最初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Co.)编辑出版发行,它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科技期刊和会议论文,其所收录文献的范围几乎覆盖工程技术各个领域的数据,涉及到材料工程、地质、电工、电子、通信、动力、核技术、化学、工业工程、环境、机械工程、计算机和数据处理、交通运输、金属工艺、控制工程、矿冶、能源、材料科学、农业、食品技术、汽车工程、生物工程、石油、食品、数理、水利、土木工程、医学、仪表、应用物理、宇航、照明、光学技术和自动控制等学科领域。目前,EI选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工程技术类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和图书等出版物。EI数据库每年新增约50万条文摘索引信息,分别来自5100种工程期刊、会议文集和技术报告,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文献的语种为英文。EI每月出版1期,每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每期EI均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EI的出版形式有印刷版、电子版及缩微胶片。EI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和权威性强等特点。1992年,EI公司开始收录中国期刊,并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EI中国镜像站。八: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CSSCI)CSSCI的由来与发展:CSSCI,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Index,简称CSSCI),它是南京大学1997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研制的一种中文社会科学研究信息检索的产品。2000年,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专门从事CSSCI的研究与开发工作。2000年,CSSCI引文数据库的构建工作完成,并相继研制成功了CSSCI数据库网络版和光盘版。2001年,在教育部指导下,成立了由17所著名高校科学研究与管理专家组成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CSSCI被列为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攻关项目,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将CSSCI列为国家重大研究课题。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8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现已开发的CSSCI收录了1998以来的数据,其来源文献54万余篇,引文文献320余万篇。该项目成果填补了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CSSCI的主要形式:CSSCI是我国社会科学重要文献引文统计信息查询与评价的主要工具,它以中文社会科学期刊登载的文献为数据源,通过来源期刊文献的各类重要数据及其相互逻辑关联的统计与分析为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提供科学、客观、公正的第一手资料。CSSCI来源期刊的遴选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800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CSSCI的遴选程序是:按照近3年期刊他引影响因子对所有学术性社科期刊分学科进行排序;按照“高进低出”的原则确定各学科预选来源期刊;预选来源期刊提交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审议,最终确定年度来源期刊。CSSCI提供的信息检索途径有:(1)来源文献检索。它包括篇名、作者、作者所在地区及机构、刊名、关键词、文献分类号、学科类别、学位类别、基金类别及项目、期刊年代卷期等。(2)被引文献的检索。它包括被引文献、作者、篇名、刊名、出版年代、被引文献细节等。(3)优化检索.包括精确检索、模糊检索、逻辑检索、二次检索等。不同途径的检索结果按发文信息或被引信息分析统计,并支持文本信息下载。CSSCI的收录期刊:CSSCI收录期刊采取两年一次动态调整的方式:2001年度,首次列入来源期刊共419种,另加海外华文期刊16种;2003年度,收录的来源期刊调整为418种;2006年度,收录的来源期刊调整为493种;2008~2009年度,所收录的来源期刊为528种,此外还列出了扩展版的来源期刊152种,以及来源集刊86种。九:学术期刊的国际索引知识(CSCD)CSCD,即《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它属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创办的我国学术期刊全文检索与评价数据库,是我国知识信息生产、传播、应用和期刊评价、管理的现代化运作平台,以光盘和网络等形式向国内外读者提供动态知识服务,并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进行期刊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期刊管理部门提供数据。CSCD收入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其中核心库来源期刊670种,扩展库期刊为378种,已积累了从1989年至今的论文记录近100万条,引文记录近400万条。CSCD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CSCD除提供文献检索功能外,其派生出来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等产品,也成为我国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的强大工具。CSCD具有建库历史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交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共遴选了1048种期刊。其中,英文刊40种,中文期刊1008种;核心库期刊670种,扩展库期刊378种。。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

透明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声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传播的重镇,拥有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的学术类期刊86种,形成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学科结构最完整、综合实力最强的原创型学术期刊群。为维护学术出版秩序,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打击假冒期刊诈骗活动,我们郑重声明如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学术期刊属于公益性学术出版物,不向作者、发文单位收取任何形式的费用,也从未委托任何商业机构进行征稿、组稿活动。凡是打着中国社科院期刊编辑部或合作单位旗号收取费用的,即是假冒期刊,请注意保留证据并发送给我们。我们汇总后,将统一交有关部门处理。二、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学术期刊建立了规范完善的审稿流程和发稿制度,严格实行同行评议和匿名审稿。文章质量是我院期刊录用稿件的唯一标准。我们抵制任何形式的人情稿、关系稿、有偿稿,也欢迎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对我们进行监督。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学术期刊坚决反对学术不端,如果发现稿件存在抄袭、剽窃、造假、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问题,将立即作出退稿或撤稿处理,并至少在5年内拒绝接受作者投稿。四、为打击假冒我院学术期刊进行的诈骗活动,现将全院83种学术类期刊(不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第欧根尼》)的投稿网址、电子信箱公布如下(见附件),请广大作者投稿前仔细核对,避免上当受骗。联系人:刘普 耿显家联系电话:010-85196258 010-85885160电子信箱:qkc-kyj@cass.org.cn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2019年7月24日期刊 投稿地址人文社科综合1. 中国社会科学http://www.cssn.cn, sscp.cssn.cn2.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http://www.cssn.cn, sscp.cssn.cn3.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http://www.cssn.cn, sscp.cssn.cn4. 国外社会科学http://www.ssaj.org.cn,ssaj@cass.org.cn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http://www.skyyjsyxb.org6. 台湾研究twyj-tys@cass.org.cn历史学7. 历史研究lsyjtg2019@126.com8. 世界历史sjlsbjb@163.com9. 世界史研究(英文)whscass@163.com10. 史学理论研究http://sxllyj.cass.cn11. 中国史研究动态http://zgsyjdt.zgsyjzzs.org12. 中国史研究http://zgsyj.zgsyjzzs.org13. 近代史研究http://www.jdsyj.org14. 抗日战争研究krzz-jd@cass.org.cn15. 当代中国史研究http://www.ddzgs.org16.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http://www.zgbjsdyj.com考古学17. 考古http://www.kgzzs.com18. 考古学报方志学与年鉴学19. 中国地方志http://www.zgdfz.cn20. 中国年鉴研究yearbook3021@163.com哲学21. 哲学研究wephilosophers@126.com22. 哲学动态zhexuedongtai@126.com23. 世界哲学wpcass@163.com24. 中国哲学史zhgzhxshyj@163.com25. 科学与无神论w8078@sina.com马克思主义26. 马克思主义研究http://www.mkszyyj.org27.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sszx@cass.org.cn宗教学28. 世界宗教研究sjzjyj@cass.org.cn29. 世界宗教文化religion@cass.org.cn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30. 世界经济与政治sjzbjb@cass.org.cn31. 欧洲研究cjes@cass.org.cn32. 美国研究http://mgyj.ajcass.orgmgyj@cass.org.cn33.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http://www.oyyj-oys.org34. 欧亚经济http://www.oyjj-oys.org35. 当代美国评论car@cass.org.cn36. 国际经济评论ier@cass.org.cn37. 拉丁美洲研究http://www.ldmzyj.org38. 当代亚太bjb-yts@cass.org.cn39. 西亚非洲http://www.xyfzqk.org40. 南亚研究nyyj@cass.org.cn41. 日本学刊http://www.rbxk.org42. 当代韩国http://ddhg.ajcass.org文学43. 文学评论http://www.wxpl.org44. 世界文学sjwxtg@126.com45. 文学遗产http://wxyc.literature.org.cn46.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wgwxdt@aliyun.com47. 外国文学评论目前只接受纸质投稿,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1154房间《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 10073248. 民族文学研究http://www.mzwxyj.org49. 中国文学批评http://www.cssn.cn, sscp.cssn.cn语言学50. 中国语文http://www.zgyw.org.cn51. 方言http://www.fyza.org52. 当代语言学http://www.ddyyx.com53. 民族语文mzywbjb@cass.org.cn经济与管理54. 经济研究http://www.erj.cn55. 经济管理http://www.jjgl.cass.cn56. 经济学动态http://www.jjxdt.org57. 世界经济http://www.jweonline.cn58. 中国工业经济http://www.ciejournal.org59. 中国经济史研究http://www.zgjjsyj.org60. 中国农村经济http://zgncjj.crecrs.org61. 中国农村观察http://zgncgc.crecrs.org62.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http://www.jqte.net63. 财贸经济http://www.cmjj.org64. 财经智库financialminds@163.com65. 金融评论jrpl@cass.org.cn66. 中国人口科学http://www.zgrkkx.com67. 劳动经济研究http://www.ldjjyj.org68. 城市与环境研究http://www.csyhjyj.com69. 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cwe70. 中国财政与经济研究(英文)cfer@cass.org.cn71. 中国经济学人(英文)editor@chinaeconomist.com72. 中国城市与环境研究(英文)cjues@cass.org.cn社会学73. 社会学研究http://www.shxyj.org74. 青年研究qsn@cass.org.cn75. 社会发展研究http://www.shfzyj.comnisdbjb@cass.org.cn法学76. 法学研究http://www.faxueyanjiu.com77. 环球法律评论http://www.globallawreview.orgglawreview@cass.org.cn78. 国际法研究http://www.guojifayanjiu.orgcril_cass@126.com政治学79. 政治学研究zzxyj@cass.org.cn民族学80. 民族研究http://www.mzyj.net.cn81. 世界民族sjmzbjb@cass.org.cn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82. 文献与数据学报http://www.wxysjxb.com新闻传播学83. 新闻与传播研究http://www.xwycbyj.org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北京热

科教文汇期刊投稿

期刊简介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主管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出版周期:月刊国际刊号:1672-7894国内刊号:34-1274/G邮发代号:26-205期刊级别:省级期刊描述:《科教文汇》杂志创办于2004年,是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省级期刊,影响因子0.274,现被万方收录(中)等权威机构收录,主要征稿方向:科教论坛、师德师资、教育教学、语文教学研究、数学教学研究、英语教学研究、政史教学研究教学研究、理化生教学研究、体音美教学研究、教研教改、政法财经、文化研究、理工科研、理论前沿杂志简介刊社简介《科教文汇》(旬刊)创刊于2004年,是由科教文汇杂志社、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科教刊物。遵循"严谨、唯实、公开、优质"的方针,力求体现"现代"、"实用"、"综合"三大特色。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态势、全面提高科教文工作者的素质,从而推动我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为其提供科研成果交流、学习的平台,《科教文汇》欢迎广大教育及理论工作者踊跃来稿。本刊分为上旬刊、中旬刊、下旬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栏目设置科教论坛、师德师资、教育教学、语文教学研究、数学教学研究、英语教学研究、政史教学研究教学研究、理化生教学研究、体音美教学研究、教研教改、政法财经、文化研究、理工科研、理论前沿投稿须知1.篇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且黑体(副题除外),一般用小二以上字号。2.作者姓名、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邮政编码。3.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超过200字。如:摘要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支出的各种费用的总和,是产品价值的主要部分,也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4.关键词3~5个。如:关键词成本控制运营管理重新设计。5.基金项目凡须注明项目名称的,用黑体字加圆括号标注,置于正文后、注释或参考文献前。6.文内标题简洁、明确,层次不宜过多,序号为:一、(一)、1、(1)、1)。第一层次一般为黑体,不加任何标点符号;同一层次的格式须统一。7.数字用法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和建国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并以圆括号加注公元纪年;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采用汉字。8.表格采用三线表,表内序号一律为阿拉伯数字,表序与表题居中置于表格上方。9.注释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置于正文尾部,“参考文献”上面。10.参考文献对文章所参考的文献的作者、出处、版本等详细情况的注明。格式与示例:(1)专著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1]刘大为,陈胜.图书馆目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论文集格式:作者.题名.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2]傅斯年.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关鸿,魏凭.人生问题发端--斯年学术散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3)期刊文章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刊名.年(卷期).示例:[3]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98(3).(4)报纸文章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4]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人民日报,1998-12-25(10).11.版面一般每个版面不超过2000字符(含空格),即两个版面不超过4000字符(含空格),3个版面不超过6000字符(含空格),在文首注明是1P或2P或3P,依次类推。12.论文要求word文档格式,要求要有英文摘要、题目、关键词、单位和地址,一般要求电子文档。投稿邮箱:tougaoyun@163.com在线投稿:tougaoyun.cn

动荡湾

阅读者|《中国历史研究法》之比较阅读

钱穆和梁启超都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史学大师,都写过一本《中国历史研究法》。这两人对如何研究中国历史的讲解,启发我阅读关于中国历史类书籍。钱本是系列演讲集结成稿,成书于1961的香港。钱穆从八个方面阐述如何研究中国史,分别是通史、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文化史。钱穆认为研究历史应该注意历背后所蕴藏的文化,所以各个分题都是在文化大体系下,侧重点不同的研究而已。梁本也是多次演讲集结成稿,全部写就于二三十年代(1921年南开大学演讲到1929年口述,补编由于身体原因,部分只有目录没有写完)。主要从历史的意义与范围、中国旧历史学、历史学改造、史料与鉴别的方面研究中国历史。看似没有钱的严谨和明确。实际是要解决的当时新时代如何开展中国史研究的讨论。所以提出了新史学一概念。(附录三即《新史学》)。补编分总论和分论,总论补充了前述的一些遗漏(史的目的、史家四长(史德、史学、史识、史才)),分论补上了专门史如何研究,主要方向是人、事(未写)、文物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方史(未写)、断代史(未写)(没有写的三个,在总论里有概述)。关于历史人物研究,二人都强调历史人物的重要性。钱穆对人物的研究重点在于人物所处的时代、得志与否、有无表现三个方向研究。伟大的人物一般是处衰乱世、不得志、无表现的人,钱穆认为当下(1961年)是衰乱世(第一遍读的时候,认为钱穆错了,这次再读,结合钱穆当时的处境和大陆的情况,似乎也可以理解钱穆的想法。历史研究不能站在现在的点看问题,要就作者写书的时代背景思考作者的观点),所以鼓励学子正是成为伟大人物的时代,最后引导学子要有远大的志向,能成就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事业。梁启超则没有对历史人物分类,而是从列传、年谱、专传(以一个或几个重要人物为中心,将一个事件事无巨细的全部保罗进来)、合传、人表(人物不够格见于列传的,用表的形式一起写下来,只有概述,这篇没写全)这五个方面讲解如何研究历史人物。总体来讲,梁启超的研究方法更全面,不会限制研究。政治、经济、文化被梁启超统一到文物专史中,梁启超认为这三者是人类社会成立最主要的三个要素,政治是社会骨干,经济是社会血脉,文化是社会神经。由于钱穆定位当时为衰乱世,所以对文化看的特别重,虽然从八个方向研究历史,最终还是为文化服务。中国之所以屹立于世界五千年,主要就是文化的凝聚力,在教导学生时,特别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要能够保持对文化的温情与坚守。拜读两位大师的作品,虽然侧重点不一样,但均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指导方法,对我这样的历史爱好者很有帮助。总体而言,两位大师都强调从大概念的问题上做文章,不要拘泥于一个小的研究对象,注重对史料全面的掌握,才会得到一个较全面的视野。作者:李春洋由市文明办、新民晚报社联手读者·外滩旗舰店发起“读书、读城、读可爱的中国”征文活动已经正式启动,优秀作品将定期在新民APP"阅读者“栏目以及读者书店公众号推送。投稿邮箱:yuezhe@xmwb.com.cn

镜中女

荣新江谈《唐研究》

荣新江(澎湃新闻 蒋立冬画)《唐研究》第23卷出版之际,荣新江教授在编后记中说:“我自1995年以來,受唐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和罗杰伟先生委托,承担大型学术年刊《唐研究》的编辑工作。二十三年來,可以说恪尽职守,保证了每年按时出版。现在已经出版了23卷,多少为唐研究做出些许贡献。今年夏季,我決定在完成第23卷的编辑出版工作后,辞掉《唐研究》主编一职,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读书、研究、考察、写作上。”陈尚君教授在微信朋友圈写道:“荣新江教授主编的《唐研究》,为中国学术保持颜面,始终不苟且于时俗,功莫大焉。”《上海书评》近日采访了荣新江教授,请他谈谈编辑《唐研究》的甘苦。能不能先谈一谈《唐研究》的缘起?荣新江:我其实跟罗杰伟先生不算太熟,所以只能简单说说情况,很多都是道听途说。罗杰伟本来是个IT企业家,三十九岁就拿到专利,他以前的公司在北京的赛特大厦上有一整层楼。他的企业非常成功,有一年他来北京,大概因为对中国投资的贡献,还被国家副主席荣毅仁接见过。他来中国发展生意的时候,就爱上了唐朝,他说其他朝代都不喜欢,只喜欢唐朝。以前也有别的杂志想请他资助,他说:“我只姓唐。”还有拍杨贵妃的剧组找他投资,但是他很听我们这些学者的话,我们跟他说还是支持学术研究更合适,他采纳了我们的意见,成立了“唐研究基金会”(Tang Research Foundation),专门资助学术。开始时,唐研究基金会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唐研究基金会丛书”,出了十几本,二就是创立并支持大型学术专刊——《唐研究》的编辑出版。国家副主席荣毅仁接见罗杰伟的报道我出任《唐研究》主编其实是很偶然的,当时罗新担任了基金会在中国的秘书,有一天他拿来他们几位约来的第一卷稿子请我审稿,我说请我审还不如让我编,他说那你就编吧。1994年12月,经过基金会学术委员会的正式讨论,通过由我担任主编。所以说,我做主编其实一切都是很突然的。不过我当年三十五岁,浑身干劲,此前几年又在国外一些学术机构走访,刚刚回国的人都是有干一番事业的冲动,所以我当时也正想做点学术推进的工作,《唐研究》正好是可以实现我的某些学术抱负和理念的地方,于是我就勇敢地接手了这个专刊的编辑工作。刚开始的组稿工作很困难,也很匆忙,一位好心的日本朋友对我说,日本有句俗语,叫“三期刊物”,你要小心《唐研究》不要办成“三期刊物”。我说,哪怕三期也好,只要是为中国学术做出点滴贡献,哪怕编一本论文集也好。1995年12月底,《唐研究》第1卷如期出版。《唐研究》第1卷池田温先生在《东方》杂志上第一时间介绍《唐研究》能不能说说你所了解的唐研究基金会主席,也就是《唐研究》的赞助人罗杰伟(Roger E. Covey)先生?荣新江:罗杰伟是个非常好的赞助人,他既有资本家的素质,也有学者的素养,非常尊重学者。我当时向他提出办刊的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经费要充足,当时我一口价问他要的钱,今天还够用,可以想象1995年的人民币现在已经贬值多少,就知道我当年是狮子大开口(事先还是预算过的),但他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了。第二个条件就是他不能干预编务,就是他只管出钱,不干预我的任何编辑工作,既不推荐文章,也不对文章的取舍发表意见,这些他都答应了。之后我和罗杰伟的交往不算多,基本只限于每年的圣诞节他从美国来北京的时候。那时每年这个时节都开唐研究基金会的年会,他十分尊重学者的决定,基本上不参加讨论“唐研究基金会丛书”的会议,他说哪本书值得资助出版,是你们专家的责任,你们说了算;至于每本书出多少钱资助,由他说了算。那时的会议总是找一个和唐朝有关的地方开,长安、洛阳、成都、扬州,记得唐朝两京之外,所谓“扬一益二”,我们都去过。在一起考察的路上,我们有时候攀谈一下,每次说到《唐研究》,他都是表扬和支持。我记得2002年4月,美国耶鲁大学韩森(V. Hansen)教授主持召开了一个小型的“中国发现的粟特墓葬研讨会”。我发现他也从芝加哥赶来纽黑文听会,当时他拿着一本新出的《唐研究》,一个劲地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唐代研究期刊。我看他一副相当自豪的样子,因为他支持的《唐研究》总算是站住了,而且每卷五六十万字,规模相当可观。我们知道美国也有一份期刊叫T’ang Studies,中文名叫《唐学报》,也是一位喜爱唐朝的实业家斥资支持的,内容略偏文学,发表很多重要的文章,如杜希德(Denis Twitchett)、麦大维(David L. McMullen)、柯睿(Paul W. Kroll)等人的大文。《唐研究》无意与《唐学报》比高低,但罗杰伟和他的美国同仁之间,或许有那么点儿较劲的意思,从规模和气势上来说,罗杰伟略占上风。唐研究基金会在洛阳考察(1997)后排左起第九人罗杰伟,第三人作者。罗杰伟后来退出企业经营,在芝加哥大学注册,跟随范德本(Harrie A. Vanderstappen 1921-2007)教授,攻读艺术史的硕士。他跟我说:他三十九岁以前都是在研究计算机,没有读历史书,现在开始读,怎么读也赶不上你们了。但他对图像的东西比较有感觉,所以他选择艺术史,研究中古时期的金银器、造像等。但大概因为起步较晚,罗杰伟的学问做得不太成功。他很爱辨伪,正面著述不多。我记得他的第一篇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是《北周拉梢寺艺术中的中亚主题》,巫鸿将其收入他主编的《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出版。事先巫鸿觉得写的不错,征求过我的意见,我看后也认为颇有新意,用他对于中亚艺术的知识,判别出前人不太留意的拉梢寺壁画中的一些中亚因素。罗杰伟去世后,他的一小部分有关中亚、中国艺术史的书入藏北大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图书馆,我翻检后觉得,如果罗杰伟循着这个路径正面研究中古中国艺术中的中亚因素,会有很大的成绩。但他似乎陷入了“疑伪思潮”不能自拔,我在《唐研究》上发表过他的两篇文章,一篇是2004年出版的第十卷中的《金银器说铃》,罗新译成中文发表;一篇2009年出版的第十五卷的“The Symbolics of Authority:Four Cases in Tang and Liao Silver”,都是关于金银器的辨伪之作。其中前者所辨伪的一些美国收藏的金银器,是他曾资助出版的《唐代金银器研究》一书中用作标准器物的,我曾十分犹豫这样发表出来,是否让我的朋友感到不爽,但本着学术争鸣的办刊宗旨,我还是勇敢地发表了他的文章,虽然我也不完全认同他的观点。比如他认为日本山中商会倒卖到美国的金银器,大多数是假的,但我考察过同一商会倒卖到美国的敦煌绢画,则确凿无疑。(山中商会的问题,我很想单独写篇文章)另外,罗杰伟2012年发表了一篇质疑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Kansas City)所藏洛阳孝子图石椁真实性的文章,即“Canon 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ese Art History”(载Original Intentions, Essays on Proction, Repro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Arts of China, edited by Nick Pearce and Jason Steuber, Gain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2012, pp. 38-73)。这件石椁经过中国艺术史权威索珀(Alexander Soper)和史克曼(Laurence Sickman)的论证,已经被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专家们看作是一件标志性的作品,在他们关于中国美术史、早期山水画和石椁葬具的研究论著中反复使用。罗杰伟认为这件石椁刻绘的图像过于精致,难以置信,于是从树、石、山、水及宫廷女性的图像细节,找寻“破绽”。这些努力,后来受到专家的批判,这就是朱安耐(Annette L. Juliano)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所藏6世纪早期石椁之真伪——兼论中亚的石椁和石棺床》一文,收载在我和罗丰主编的《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6月)一书中,读者可以自己分辨谁是谁非。我觉得罗杰伟是有眼力的,也有很多机会观察实物,比如他等到所有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从山中商会购买的金银器全部撤展到库房后,一总观察全部藏品,同时也看过美国其他藏家收藏的同一来源的金银器。我曾和他一道去小雁塔下的西安市博物馆(今西安市博物院)看馆藏的金银器,有些东西他一掂量就说的出产地是哪儿。可见他对实物的考察非常仔细,因为他看的东西多,他的金银器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过他一直没有能够完全静下心来做学问,公司事务缠身,私人生活波折,在学术道路上也很挣扎。如果假以时日,他能够从辨伪走到正面阐述,那他的学术天地会很大,特别是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上,他有其他学者所没有的不少机会,但他还没有来得及把握,就离开了人世。《唐研究》的体例是不是参考了《通报》?它跟西方的期刊有什么异同?荣新江:1984-1985年,我在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进修学习了十个月,汉学院是由一个兵营改造的,里面是个天井,汉学院的老师和一些研究生上午喝咖啡,下午喝茶的时候,有时候会谈到《通报》和上面刊载的文章。我出国前就常常翻阅《通报》(T’oung Pao),该刊1890年创刊,由法国、荷兰各出一位著名汉学家联袂主编,内容涵盖中国、日本、朝鲜、印度支那、中亚和马来西亚的历史、语言、地理和民族学等方面,后来转向以中国学研究为主,主要发表学术论文、书评。我知道许理和(E. Zürcher)教授是主编之一,他是我在莱顿大学的指导教授。但我到莱顿才知道,《通报》的编辑部就在莱顿大学汉学院,这段时间让我更多地了解了《通报》的编辑理念和编辑方法。许理和教授每个月会安排一次和我谈话,指导我的学业,回答我的问题。说到《通报》,他当时就跟我说:“我办《通报》,标准有两条,或者有新材料,或者有新问题。”因为当时欧美汉学界对于唐长孺先生为首整理的吐鲁番文书不甚了然,所以他约我给《通报》写篇文章,介绍这些新材料。这表明一位主编对新出材料非常关注,他当时还约张广达先生写一篇关于孔望山佛道造像的文章,也是这个意思。很遗憾,我的这篇文章到现在还没完成,很对不起他。当时是1984、1985年,简装本的《吐鲁番出土文书》还在陆续发表中。因为《吐鲁番出土文书》按墓葬为单位发表文书材料,我是按主题介绍,一个主题的资料在还没有出版的墓葬中也可能出现,就算我当时写完了,后面可能还有新的东西冒出来,所以虽然他们很想知道新出吐鲁番文书都是什么内容,急需英文的介绍,但我一直犹犹豫豫的没敢交稿。其实我的文章基本架构是写好了的,没交稿的另一个原因是《通报》水平太高,我当时只是个研究生,文章不够格,不敢拿出来。我在莱顿汉学院看到一位秘书小姐整天在办公室里打字,有次喝咖啡的时候我就问她,你在打什么呢?她说:“我在把英语不是母语的作者的文章改成通顺的英语。”许理和先生给她发工资,就做这么一件事,可见《通报》对于文字的要求之严格,要专门雇一个英语为母语而且文字功底好的人,来把法国人、德国人,甚至美国人的英语,改成纯正的英语。其实,这也是出版《通报》的博睿(E. J. Brill)出版社的严格要求。最近若干年陈怀宇和我编辑张广达先生颂寿英文论集,博睿对于我们这些非英语为母语的作者要求之严,难以想象,因此书一拖再拖,今年终于要出版了。我编《唐研究》也是朝这个方向努力,也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改文章,有些作者的文字很不讲究,我都得给他们重新顺一遍,甚至重写一遍。给二十三本《唐研究》改稿的时间加起来,我大概可以多出好几本书。我一直鼓吹学术是个很高尚的事业,学术要严守写作规范。所以为了追求这种高尚,《唐研究》每页排版不超过一千字,这是很奢侈啊,现在哪个刊物能做得到呢。许多刊物都要收版面费,能多排一点儿就多赚一点儿,字都挤在一起,看起来忒费劲。西方和日本的学术期刊我比较熟悉,《唐研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方式我是借鉴了《通报》的,所以我基本上只发表论文和书评两类文字,这是国际通例。欧美的学术刊物重视书评到什么程度呢,有的期刊一期只有一篇论文,其他全是书评,论文可能只有该领域相关的几个人读,书评是人人都要读的,要了解学界的最新动态,就得通过书评。国内在书评上是做得很不够的,所以我编《唐研究》,发誓自己要多写书评,希望学习伯希和(P. Pelliot)编《通报》,戴琼(J. W. de Jong)编《印度伊朗学刊》(Indo-Iranian Journal)那样,利用自编刊物,多写书评。当时的想法,是看完一本书,不写篇书评就不算看完。在《唐研究》前几卷中,我写过不少书评,评方广锠主编《藏外佛教文献》、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陈国灿《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Alfredo Cadonna & Lionello Lanciotti(ed.),Cina e Iran. Da Alessandro Magno alla Dinastia Tang、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Elfriede R.Knauer,The Camel’s Load in Life and Death、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有的批评的也比较猛。记得当时有年轻的同事说,吴玉贵老师看了这书评不要跟你玩儿命呀,我说已经给吴玉贵看过啦,没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学者比起老辈来是能够接受批评的。老先生一般自己不写批评文章,也不太能受得了被批评。陈尚君教授就一直坚持给《唐研究》写书评,从第三卷评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陶敏《全唐诗人名考证》、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考校》,到我编的最后一卷(第二十三卷)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长安高阳原新出土隋唐墓志》,非常棒,而且有功力。中国很多学术刊物都有编者的话、编后记,过几年可以单独抽出来出本书,我不爱写这些文字,我觉得学术刊物有论文和书评两块就够了。不是因为我没话说,而是我觉得应该让作者说。如果请您自己总结一下,《唐研究》有哪些显著特点?刚刚担任《唐研究》主编的作者(1997)荣新江:我虽然是隋唐史出身,但很多年都在搞敦煌学,敦煌学跟很多别的学科比如宗教、考古、美术史、文学、语言学等等都有交集,《唐研究》也是一样,不光关乎唐代历史本身,也关乎唐的各个方面。我编《唐研究》,很想推进美术史、考古这些方面的研究,所以编法跟一般人不太一样,模仿的是《通报》。我希望利用《唐研究》,推进唐史研究,也推进唐研究中不同学科的交流。刘后滨教授最近在《改革开放40年來的隋唐五代史研究》中说:“1995年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出版,标志着有了一份汇集以唐代为研究对象的包括历史学、考古学、古代文学、语言学、艺术史学和宗教学等各个学科的成果的学术专刊,构成了隋唐五代史研究中多学科交流的新起点。”这个总结,说出了我办刊最想做的一个方面。《唐研究》第9卷一份刊物就是一个阵地,《唐研究》一卷有五六十万字,可以推进我想推进的方面。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是我出国次数最多的一段时间(看我们中心的网页),也参加很多会议,友人葛兆光兄曾告诫我:“不要成为会油子!”其实,我有我的打算,就是了解学术动态,探索学术发展方向,通过交流得到哪些学者在写什么文章、研究什么课题的信息,这些对于我编《唐研究》有莫大的帮助。经过思考,我们从第九卷(2003年)开始,用一些专号的方式,推进唐研究甚至中古史研究的某些方面,比如第九卷是“长安:社会生活空间与制度运作舞台”研究专辑,虽然还不是整本的专号,但从学术史上来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安学”的开始;第十一卷是邓小南和我主编的“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推进或者说回应唐宋变革论的研究,其中有张广达先生的宏文《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第十二卷有“《天圣令(附唐令)》研究”一组文章,第十四卷则是刘后滨和我主编的“《天圣令》及所反映的唐宋制度与社会”研究专号,以推进新发现的《天圣令》及所附唐令的热点研究;第十三卷是侯旭东和我主编的“从汉魏到隋唐:变迁与延续”研究专号,希望打通汉唐,与唐宋一卷相呼应;第十五卷直接打出“长安学”研究专号,希望更进一步推进长安研究;第十六卷是“唐代边疆与文化交流”研究专号,推动探讨唐代边疆、外交、文化交流等方面;第十七卷“中古碑志与社会文化”研究专号,利用我们整理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的成果,推进利用碑志研究中古社会文化;第十八卷是“中国中古的信仰与社会”研究专号,这也是我很想促进的一个方面;第十九卷有“从地域史看唐帝国——边缘与核心”和《葛啜墓志》两个研究专栏;第二十一卷“唐代长安及其节庆”研究专号,是我们对长安研究的又一贡献;第二十二卷是“从高昌到奈良——丝绸之路上的写本”研究专号,是增进写本学、丝绸之路研究的努力;第二十三卷是陆扬和叶炜执行主编的“文本性与物质性交错的中古中国”研究专号,则是着眼于文本的物质性的讨论。《唐研究》这些专号,不敢说对唐代研究领域起来多大的作用,但我的主观愿望是想开拓研究领域,拓宽学术视野,利用《唐研究》比较厚重的篇幅,以专号或专栏的形式,做一些普通期刊做不到或力度不够的事情。《唐研究》第22卷另外,前面已经提示过,《唐研究》的特色之一,就是较一般刊物字数要多。我们一年只出一卷,在一些专刊应新闻出版署进入核心集刊的要求纷纷改一年两期的时候,我也坚持不改。原定一卷五十万字,但我能加就加,最多时有约七十万字的篇幅,尽可能把一个专题,一篇文章,在一卷中解决,一篇文章绝不发上下篇。所以,在篇幅上我们也比较自由,比如一般的期刊都有字数限制,不能超过一万五千字,大锅饭搞惯了,不能让一个人独占版面,现在《文史》和《中华文史论丛》稍微放松了点,也就两万字。我们就可以不管这些,我给定的最高限度是八万字。八万字的文章我发过两三篇,有上面提到的张广达先生写的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还有林晓洁的论文《中唐文人官员的“长安印象”及其塑造——以元白刘柳为中心》,脱胎于她的硕士论文,写得太棒了,但她要去中学当老师,很可惜没有留在学界,我就把她的论文一口气全文发了。再有一点是绝对按期出版。虽然我们是“以书代刊”的学术专刊,出版周期定为一年,一般来说可以稍早或稍晚出版,但我坚持每年12月底见书。除了《唐研究》,我差不多同时还在编《敦煌吐鲁番研究》,这份刊物挂的是季羡林、周一良、饶宗颐先生主编,实际编务是我负责,后来编了六卷实在顾不过来了,就交出去了。这两份杂志,我戏称一个专制,一个民主,专制的我说了算,民主的编委会说了算。后来我发现编杂志还是专制一点好,两份杂志同时创刊,都是一年一本,现在《敦煌吐鲁番研究》只出到第十七卷,我们则保证一年一卷,出了二十三本。大概只有一两次例外,如第十一卷因为等张广达先生的文章到12月18号才交稿,当时我和邓小南在京都大学访问,收到稿子我们把一切工作都放下,审完再发到巴黎给张先生修改,然后回来定稿排版,那一卷稍稍拖了几天。一个刊物如果按期出版,那就逐渐建立了学界对你的信任度,作者投稿以后,明确知道自己的文章年底会出,心里会很踏实。当编辑是不是会比较头疼退稿,您是怎么处理的?荣新江:我们的稿子基本上都是单向匿名评审,对审稿人不保密稿件的作者。如果是推荐来的稿件,推荐人必须写一份学术的评审意见。有些情况下推荐的是学生或者关系户,一眼就能看出来,有些则是推荐人真的发现了好作者、好文章。退稿的情况肯定会发生,也的确会得罪人。我想想,编《唐研究》,团结了百分之九十的同志,得罪了百分之十,这里面有百分之二三就成了仇敌。我是个广结善缘的人(用施萍婷先生话),最不想得罪人,但是碰到审稿人认为论文不能够发表标准的时候,我必须听专家的意见。一般情况下,我会把两位审稿专家的意见合成一份,然后以《唐研究》编委会代表的名义发给作者。退稿的原因很多种,有的是质量问题,有的是不符合专号的主题,有些大牌教授的稿子也得照退。被退稿的作者心里肯定会不高兴,但也很少有来理论的。我很感激这么多年来请的审稿人都是非常负责的学者,他们的审稿意见非常具体,有理有据,一般来说,发给作者以后,作者大多只有感激,没有意见。最近翻检《唐研究》编辑过程中的一些往来信件,早期还有不少纸本的书信和审稿意见书留存,其中包括黄永年、徐萍芳、吴其昱、傅璇琮、白化文、陈允吉、高明士、徐文堪、陈尚君、葛兆光等等很多人的手迹,有推荐文章,有审稿意见。随手检出一篇徐俊先生1996年4月写的审稿意见,三百字的稿纸写了八页,工工整整,对作者的看法,一条条分析,指出其问题,结论是:“此稿如刊于一般丛刊,似可。《唐研究》似不宜刊用。供参考。”这样的文字,只可惜无法发表,也不能告诉作者。所以我邀请的审稿人,个个都是无名英雄,他们在幕后,保证了《唐研究》的质量,也让我退稿时有充分的把握。但这么长时间办刊,总会遇到个别不服退稿意见,反复纠缠的人。而我只能相信专家,坚持退稿,由此必然得罪一些朋友,有的相信会嫉恨一辈子,有的过若干年后,又是朋友了。您怎么看核心期刊制度?荣新江:西方的核心期刊叫leading journal,很多都经营了百来年了,每篇文章都会找全球该领域最顶尖的学者来审,所以在学术界,这些期刊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我也受邀审过一些稿,基本上会给半年时间,要看得很仔细,提出非常具体的意见。我也看过别人审我的文稿的意见,有时候写的意见书跟被审的文章差不多长,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中国的核心期刊制度历史都不长,大多数核心期刊是社科院系统的杂志,包括院级的《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以及所一级的《中国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民族研究》《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考古学报》《考古》等等,当然都是面向全国的杂志,现在这些期刊都采用匿名评审制,逐渐走上正轨,慢慢成为一个领域的核心期刊。过去由于经费的原因,其他机构创办的历史学期刊往往没能生存下来。等到九十年代以后经济情况好转,国际交流频繁,一些机构、学会、学术团体、个人开始创办学术专刊,但这些刊物往往没有刊号,也就无法成为核心期刊,有的进入核心集刊范围,但许多学术机构是不承认核心集刊的。虽然我认为学术水平是看文章,不看刊物的。但核心刊物办的好,把关严,那么多年下来,一个刊物发表的的确都是好文章,当然就是核心刊物。所以核心期刊不是看有无刊号,而是看有无持续不断的高水平论文。一个学术共同体里面应该各种类型的刊物都有。《唐研究》多年来被南京大学评价系统评为核心集刊,也被一些高校列为核心期刊,某些学校认定在《唐研究》上发过文章是可以拿去评教授的。台湾“国科会”经过专家评审,也把《唐研究》列为核心期刊,所以台湾学者经常投稿。但罗杰伟创办唐研究基金会的最重要动机,是想资助中国大陆的唐研究,所以我们更多的是发表大陆学人的文章。回首学术界创办了很多学术专刊,与历史学有关的,如《学人》《原学》《华林》《学术集林》《国学研究》《燕京学报》《华学》《北大史学》等等,有很多没有能够坚持下来,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不是核心刊物,稿源有问题。坚持下来的一些高水平的刊物,因为是专刊,所以也岌岌可危。这种核心期刊的体制,对于水平不低的学术专刊是很不公平的。您倡导学术书评写作二十多年,感觉现在的学术书评风气有没有改善?荣新江:首先要特别声明的是,我虽然一直倡导写书评,但正面论述是更加重要的学术建树。说到书评,我认为一个学术刊物,书评是不可或缺的。放大一步说,一个学术界,不能没有书评。《唐研究》上发了不少书评,这点上我还是颇有贡献的。刘后滨在上面提到的文章里说:“《唐研究》至今已经出版了23辑,对于隋唐五代史甚至中国古代史研究学术规范的建立,都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尤其是其最初出版的几辑,由于书评所占分量很重,明显区别于国内一般学术刊物,显示出与国际学术规范接轨的重要特色。《唐研究》的书评强调史料的辨析和深度解读,给被评书以学术史定位,甚至对被评书代表的学术领域或整个学科的特点和意义及研究动向进行综合分析,彻底走出了‘瑕不掩瑜’体书评格套。这使其在规范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深刻影响了新一代学者的研究范式。”是中肯的话。北大的《国学研究》创办时,在一个座谈会上我建议发书评,他们就一直不发,因为怕惹祸。但从现在的学术刊物来看,发正式书评的越来越多了。发书评的第一条原则,是从学术史上来评价一本书,而不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你当然可以挑错,但其实许多烂书是不值得一评的。西方的书评制度是可评的书才能进入这个系统,所以不会是特别烂的书。而且必须是一个领域的专家才能写书评,如果某人是某个权威期刊某个领域的书评撰稿人,那说明他是这个领域最大的权威之一,这是很高的地位和荣誉。在中国可能办不到,所以我们更鼓励年轻人写书评。写学术书评,如果书不错,评者也不错,有对话,这样才能把学术往前推进。再厉害的人,写书也一定会有漏洞,但写书评不能用侮辱性或人身攻击的词汇,这样流毒太深。随着年轻一代学人成长起来,大家在书评氛围的熏陶下,应该是会越来越好。现在颇有些学术刊物借鉴了《唐研究》的论文和书评的体例,比如《艺术史研究》《中古中国研究》等等。《唐研究》后来的书评有往字数多的方向发展,好像老担心表扬人表扬的不到家,这个我往往要删;最好的书评五千字,大部分篇幅都是批评,这样对学术才有好处。我那本《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里被引用最多的就是关于书评的那部分,能够体现我的书评理念。编杂志这么多年,有没有什么遗憾?荣新江:说具体一点,刚才说到书评,我觉得很大的一个遗憾是我自己没有坚持写下来。这也表明自己没有时间细致地读书,因此也就写不出书评来。或者是时间不够,看完书就忙其他事去了,时过境迁,书评也就写不出来了。我编杂志从来不管卖,有时候日本大学的图书馆要购买过刊,进出口公司联系我,非要从我这里买,我说我只编书,不卖书,也没有库存。其实现在刊物都数字化了,有一两家公司曾经找我,要把《唐研究》数字化,但我觉得占用时间多,无法保证数字化的文本是否正确,还有就是根深蒂固的版权意识,觉得一些公司的数字化,对于作者的著作权和出版社的版权考虑不够。但现在一个刊物如果不数字化,那影响力就要小得多。在我担任主编期间,没有能够让《唐研究》数字化,是一个遗憾。还有一事没有完成,也很遗憾。2012年初,罗杰伟曾提议要编一本《唐研究》最有代表性论文的英译本,就像由他编译、罗新主编的《中国学者论内亚》(Chinese Scholars on Inner Asia,该书列为印第安纳大学《乌拉尔-阿尔泰研究丛书》第174册,2012年由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那样,暂定书名作《唐研究英文选集》(Chinese Scholars on the Tang,直译是“中国学者论唐朝”),由他和艾安迪(Andy Eisenberg)教授合作编译。经过反复讨论,我选择了下面四个方面十二篇文章:礼制与宗教,思想唐宋时期地方祠祀政策的变化——兼论 “祀典” 与 “淫祠” 概念的落实 (雷闻)论九宫祭祀与道教崇拜(吴丽娱)想象中的真实——隋唐长安的冥界信仰与城市空间 (孙英刚)政治,社会“关陇文化本位” 与 “南朝文化北传” ——关谷隋唐政治文化的核心因素 (何德章)韩愈日常生活研究 (黄正建)唐宋之际敦煌的民间结社与社会秩序 (孟宪实)长安研究关于隋唐长安研究的几点思考 (荣新江)唐代长安新昌坊的变迁——长安社会史研究之一 (王静)论唐长安城的营修与城市居民的税赋 (牛来颖)考古与艺术史关中唐陵陵地秩序研究 (沈睿文)初唐阎罗图像及刻经——以《齐士员献陵造像碑》拓本为中心 (张总)唐代的豹猎——文化传播的一个实例 (张广达)我应他的要求,联络所有作者,获得他们的同意后,准备好所有Word文本、图版、作者简介等,在2012年9月9日全部寄给他。10月4日,他就把我的文章的译稿寄过来,效率十分高。可惜之后就没有音信了,其实他的身体已经不行,直到2013年7月30日不幸去世。后来罗新从他的电脑里拷来有关《唐研究英文选集》文件夹,我翻阅了一遍,发现只有张广达、牛来颖、孙英刚的文章有译文草稿,其他都是通信和为翻阅所做的词汇表、年表等等。很遗憾,这件事没有完成。但我们要深深感谢罗杰伟,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的是《唐研究》的翻译工作。最后应当说,我对《唐研究》的最大遗憾,是不能再继续主编这样一本好的刊物了。罗杰伟的去世,没有影响《唐研究》的经费,他生前已经做好安排,要继续资助《唐研究》的出版。我感到我已经圆满完成了《唐研究》的使命。我作为一名教员,要教好书,带好学生,还有会议和杂务;作为一个学者,我要研究和写作。因此,我只好对自己心爱的《唐研究》说再见了。我卸任是很彻底的,解散编委会,一切交还唐研究基金会,由基金会决定继任人选和以下的所有事情。不做《唐研究》主编以后,您最想干的是什么?荣新江:我是一个学术人,辞掉《唐研究》主编,目的之一是更好地做学问。作为一个学人,仍然要多方面对学界做出回报。我在编《唐研究》的时候,同时也主编不少其他领域的著作,比如《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向达先生敦煌遗墨》《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敦煌讲座书系》《黄文弻所获西域文献论集》《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等等。现在虽然我不编《唐研究》了,但我仍然会编其他一些学术专集,如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文献、马可波罗行记译注等。我从来不是只顾自己学问的人,我努力用各种方式推进学术,所以,集体的项目也是我想做并努力往好处做的事业。我做学问比较杂,敦煌、吐鲁番文书,西域史,中外关系史,或者说现在时髦的丝绸之路,还有隋唐史,涉猎较广,也还有不少抱负。我的治学之路的顺序,大致上是先做敦煌,从敦煌到吐鲁番,到西域,通过敦煌吐鲁番文书的资料积累延伸到中外关系,而隋唐史这一块主要做的是长安研究。2002、2003年的时候我就想写一本关于长安的书,叫《从王府到寺观》,章节都列好了,打算运用一些理论,把长安作为一个大的场域,实现新史学研究。北大历史系主要是做政治史和制度史,这是看家本领,我最初也做制度,比如研究归义军节度使的升迁,用的就是制度史的基本功。现在数据库发达了,我希望更多的是能够解释材料,能够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和想法。我把长安作为场域,组织读书班,让学生在里面研究性别史、医疗史、社会文化,做一种活的区域研究。我的着眼点是从中古到近代的城市转变,安史之乱是个分水岭,那之后的长安不像过去那么封闭了。我得承认受到了李欧梵研究上海跑马地等公共空间的影响,借用现在的公共空间概念,落实到长安就是寺院。大的寺院都是王府或公主宅邸改建的,比如高宗当皇帝以后,他的宅子没人敢住,要么变成宫,要么就变成一个大的寺庙。皇戚的宅邸之大,有的范围就是一个坊,有的半个坊,它们本来是私密空间,一旦变成寺院以后就向社会开放,白居易他们喝酒赏月一喝就是一宿,就是去寺院里闹腾。学生读书、青年男女谈恋爱都是在这个空间里,整个城市就从这里动起来。这是我目前最想写的一本书。此外,关于西域史、吐鲁番文书、丝绸之路,等等,我都有题目要写,只是没有时间动笔。当然,不只是想写学术的,也想写一些随笔性质的,如早就构思的《三下和田》《海外访书记》……不要说太多了,免得完不成。我现在需要的是激流勇进。

论文期刊投稿格式,了解一下

期刊学术论文的结构是论文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是论文作者思路的反映。期刊发表对格式要求往往也是比较严格的,对于常常只注重论文内容不注意形式的作者来说,期刊发表论文格式的要求直接影响编辑的审稿印象和成功通过与否,因此格外重要。根据有关部门颁发的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等文件精神,现列出以下论文著录规范细则,以供作者参考。各个学术期刊要求虽不完全一致,但大体规范一样。 一、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在每篇文章首页下以脚注形式注明文章收稿日期,如:收稿日期:2006-05-20二、作者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用连字符。姓名均不缩写。如: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从其惯例。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江 滨(武汉大学 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如:江 滨1 ,李晓述2(1.武汉大学 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中南大学 法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英文作者姓名下同样注明相应的英文项目,如:JIANG Bin(School of Law,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Hubei,China)三、作者简介及工作单位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识。例如:[作者简介] 江滨(1979-),女,湖北仙桃人,武汉大学法学院200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国际经济法学。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标识后相继列出,中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结束。英文作者简介用“Biography:”(单一作者)或“Biographies:”(多作者)作为标识。四、内容摘要文章均应附中文和英文摘要,100-250字以内。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并应尽量避免“本文认为”之类的空洞内容。最后以“。”结束。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中文摘要前加“[内容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识。五、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按学科级别从上至下选取3~8个,不得少于3个,并以分号隔开。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冠以“[关键词]” 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 words:”作为标识。例如:[关 键 词] 汽油机;燃爆控制;电子点火;模糊逻辑Key words:gasoline engines; knock control; electronic ignition; fuzzy logic六、中图分类号与文献标识码分类号,应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 )对每篇论文标引分类号。涉及多主题的论文,一篇可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分隔。分类号排在关键词之后,其前以“[中图分类号]”作为标识。如:[中图分类号] A81;D05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 ,每篇文章均应标识相应的文献标识: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B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D动态性信息;E文件、资料。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 A七、参考文献(一)参考文献著录项目1.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2.文献题名及版次(初版省略)。3.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4.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5.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6.文献起止页码,在正文中紧随指示序号以(第X-X页)形式标出。7.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二)正文中参考文献指示序号的编排格式1.每一引文对应一个指示序号,以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手动插入,设定上标。如:[1]、[2]、…。2.引文前有冒号及引号的,指示序号放在句号与引号外。如:他说:“知是知非而实无是无非,知是知非者应用之迹,无是无非者良知之体也。”[4]3.引文作为一段话的一部分,则指示序号放在引号与后面一个符号之间。如:可惜的是,因修持不足,从而牵引阳明学之高妙玄远一途百义无反顾,“龙溪竟入于禅”[21],“跻阳明而入禅”[22],遂至于流为禅狂。在有引号的情况下指示序号始终跟在引号之后。(三)正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排格式参考文献按引文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条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标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正文中的指示序号通常在与引文对应的标点符号的右上角,文献的起止页码在正文中紧随指示序号以(第X-X页)形式标出。参考文献条目中的标点符号全部自动在宋体状态下输入。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1.专著[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如:[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1](第15-18页)2.期刊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如:[3] 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J]. 中国史研究,1998,(3).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3](第167-173页)3.论文集和以书代刊的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如:[5] 钟文发.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 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5](第468-471页)4.报纸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如:[7]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5.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如:[9]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6.专利[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如:[1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7.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引用日期(任选).如:[13]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zhenggao.com,1998-10-04.(“[EB/OL]”意为网上公告)[12]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DB/CD]”意为光盘数据库,另较常用的[DB/OL]意为网上数据库)8.古籍:[序号] [朝代]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3] [清] 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M].起止页码(任选)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3](第43页)9.译作:[序号] [国别]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5] [英]詹宁斯,瓦茨.奥本海国际法(第九版)[M].王铁崖,陈公绰,汤宗舜,周仁译(或王铁崖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5](第78页)10. 学位论文:[序号] 责任者.文献题名(论文类别)[文献类型标识].保存单位,年份.[5] 杨帆. 网络实时参考模式分析与评价(硕士论文)[D].武汉大学,2004.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5](第36-38页)11.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对于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中未规定的其它类型的文献一律用“Z”标识,具体类型及示例如下。① 文件[序号] 发文单位.文件名[文献类型标识].文件编号.发文日期.如:[4] 财政部.关于国债代保管凭证(单)应严格执行国债兑付政策的通知[Z].财国债字[1995]第25号.1995-07-17.② 辞典[序号]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如:[3]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 [Z].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3](第52页)③ 年鉴、手册[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4]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4](第453页)外文参考文献格式依其惯例。如无惯例,则借鉴本刊中文参考文献格式。其中,① 外文著作类参考文献格式为:[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斜体) [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5] Matthew Craven.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A Perspective on Its Development [M].Oxford:Clarendon Press, 1995.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5](第2-15页)② 外文论文类参考文献格式为:[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斜体), 年, 卷(期).[3] Lisa A. Barbet & John Michael. Money Laundering: An International Challenge [J].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1995, (62).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3](第162-163页)(五) 文后“[参考文献]”中的注意事项1.每一参考文献条目中的标点符号全部自动在宋体状态下输入。2.参考文献条目序号与其内容之间要空格。如“[3] 何龄修…”。3.参考文献内容中一般只会出现“,”“.”“:”,标点后面要空格。如“[9] [英]尼尔?巴雷特.数字化犯罪[M].郝海洋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4.参考文献题名中还有题名的,用“《》”。如“[3]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5.同一文献被参引数次的,各参考文献条目应合并,用同一个指示序号标示。 参考文献格式参考:[1] 张希君.民营企业发展的五大制约因素[J].产经纵深,2003,(7).[2] 周学锋,巫绪芬.浅析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3] 李晓辉.我国民营企业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2).[4] 黄速建,黄群慧.现代企业管理-变革的观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5] 晓亮.论民营经济的十个认识问题(下)[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乡镇企业、民营经济,2001,(4)[6] Byham WC.What is assessment center?The assessment center method,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ies[EB/OL].http://www.zhenggao.com,2001-09-05.八、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引用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手动输入;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自动插入。九、论文字体字号规范(一)中文部分标题:黑体二号;副标题:楷体,四号;作者名:楷体,四号;作者工作单位、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楷体,小四;[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宋体,小五,加粗;上述三项内容:楷体-GB2312,小五;正文内容:宋体,小五;次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脚注内容:宋体,六号;[参考文献]: 宋体,五号,加粗;参考文献内容:宋体,小五。(二)英文部分标题:宋体,小四,加粗;副标题:宋体,五号;作者名:宋体,五号;作者工作单位、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宋体,小五;“Biography”、“Abstract”、“Key words”:宋体,五号,加粗;上述三项的具体内容:宋体,五号。(三)其他部分“评审专家”、“责任编辑”:宋体,五号,加粗。全文行间距为15磅,次级标题段前距、段后距均为0.5行。十、其他1.“[作者简介]”、“[内容摘要]”、“[关键词]”要上下对齐,且与各自内容之间要空格。2.作者简介中作者生年折线后要空格,折线为全角状态下的半个破折号。如“江滨(1979— )”3.文章正文每段段首要准确地空两格。4.没有规定加粗的地方不加粗。5.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1字;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图者于图题处标明“图1”;图题一般居中排于图的下方。表格应结构简洁 ,具有自明性。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排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1字。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表者,于表题处标明“表1”。6.题目和文中的破折号中间不能断开。如“──”。7.英文标题首字母和实词首字母大写,其它字母小写。8.英文作者简介务必注意大小写。如“SHEN Xiaji(1978- ),male,Postgraate,School of Business,Wuhan University,majoring inDecision & Forecast of Inves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