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调研定义及分类市场调研,泛指调研机构通过科学系统的调研方法(常为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目标企业或市场,并获得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真实意见或市场竞争现状数据的活动过程,有助于帮助企业形成特定市场营销决策,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重要环节。广义而言,市场调研机构泛指所有可自行开展调研项目的组织、机构或部门,如可承揽桌面调研项目的咨询公司、部分本土知名企业(如腾讯、网易)的独立调研部门等。市场调研可从调研范围、调研性质、调研频率、调研方法、调研内容等角度进行分类。以调研范围划分可分为全面调研和抽样调研;以调研性质划分可分为探索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因果性调研和预测性调研;以调研频率划分可分为一次性调研、连续性调研;以调研方法划分可分为文案调研、实地调研;以调研内容可划分为顾客满意度调研、消费者需求调研、竞争动态调研和市场环境调研。市场调研按不同角度分类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参与者分为一手信息来源(包括行业研究专家、调查访问对象)与二手信息来源(包括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第三方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网站);产业链中游参与者为市场调研企业;产业链下游参与者为企业客户、政府机构、个人客户等。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1、产业链上游分析一手信息来源,一手信息来源,即市场调研企业获得的原始资料数据(需自行整理分析,方可获得结论),具有实证性与保密性高的特征。如行业研究专家:行业研究专家可为市场调研企业提供行业咨询服务(如行业未来趋势预测、市场竞争现状、行业痛点分析等)。二手信息来源,即其他机构或协会搜集并整理分析的现有资料数据,可用于市场调研企业调研时参考,具有实证性与时效性低的特征。如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常出具行业相关重要数据(如行业市场规模、进出口业务量、宏观经济等数据),可信度高但常存在时效性差的问题。2、产业链下游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下游参与者包括企业客户、政府机构及个人客户,其中企业客户占比最高,为80%左右。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初期,外资企业客户数量较多,但随着时间推移,本土企业相继崛起,市场调研需求逐步增多。现阶段,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本土企业客户数量占比约为90%,外资企业客户数量约为10%。本土业务为市场调研行业主要增长驱动力,国际业务有待加强。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三、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技术随之迅速迭代更新,用于市场调研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不断增多,如眼动、脑电研究方法、互联网与大数据采集分析方法等。调研方法与技术的不断丰富提高了调研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推动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不断走向成熟。此外,伴随本土企业的不断崛起,为更了解市场现状、洞察消费者行为特征、提升市场竞争力,本土企业逐步养成市场调研意识。在此背景下,可提供专业服务以协助企业进行品牌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行情研究的市场调研行业深度受益。2015-2019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由115亿元增长至18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9%。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为市场调研行业带来利好因素。市场调研企业逐渐将传统市场调研方式与互联网市场调研方式相结合,可丰富数据采集来源、加快数据获取时间、减少实际调研成本并拓宽调研应用场景。大数据时代来临,可进一步优化市场调研技术与研究方法,通过不同算法不断深挖更高层数据,并保证数据准确性与真实性。传统市场研究方法面临革新,市场调研企业运作效率将得以有效提升。在上述因素影响下,预计2019至2024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将以13.5%的速率持续保持增长,2024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将有望增长至351.9亿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四、中国市场调研行业驱动因素分析1、本土企业崛起,扩大调研市场需求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早期,市场调研企业多服务于部分大规模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本土企业市场需求尚小。但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本土企业相继崛起,为提升品牌竞争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本土企业的市场调研需求增多(如媒介研究、客户满意度研究、市场行情研究、用户行为态度特征研究、品牌与声望研究、价格研究、产品现场测试或追踪研究、广告效果追踪研究等),其中媒介研究、客户满意度研究、市场行情研究与用户习惯&态度研究市场实施比例较高,分别为13.7%、12.8%、9.1%、9%。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不断多元化,促进市场调研行业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技术快速迭代更新,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也随之愈加丰富。调查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与大数据研究。据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数据显示,采用以上研究方法的企业占比为73%、20.3%、6.7% ,其中面访研究为企业采用最多的研究方式,占比高达37.2%。市场调研企业通过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与大数据研究为辅的方式,可进一步提升数据采集、整合、分析的运作效率,充分保证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方法的合理性,有利于促进市场调研行业发展。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五、中国市场调研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参与者可分为三大梯队(根据企业营收):第一梯队企业是以尼尔森、盖洛普、益普索为代表的世界知名外资企业,年营收多为数亿元,此类企业为行业标杆企业,拥有领先个案研究水平;第二梯队企业是以CSM、零点研究、慧聪为代表的本土或合资领先企业,年营收常超过5000万元,成立较早、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第三梯队是以现代国际、中为咨询为代表的本土知名企业,年营收多低于5000万元。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梯队企业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尽管世界知名外资市场调研企业市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但本土市场调研企业业务水平逐步提升,不断抢占行业市场份额。现阶段,从企业类型分布来看,民营企业分布占比最高,为73.2%左右,其次为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国有企业等,占比分别约为12.5%、8.0%、4.5%。由此可见,选择开展市场调研业务的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竞争随之日益激烈,企业需加强项目研究质量把控,方可长久发展。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六、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互联网市场调研为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互联网市场调研,市场调研企业可丰富数据采集来源、缩短数据获取时间、降低实际调研成本。现阶段,常用的互联网市场调研数据收集方式包括网站问卷调查、电子邮件调查、网上小组座谈、一对一网上深层访谈、文献资料分析、弹出式调查、网上观察、网上实验法等,其中选择网站问卷调查的市场调研企业使用占比最高,为59.8%,其次为网上固定样本与电子邮件调查,占比分别为27.7%、20.5%。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独立使用互联网市场调研方式的企业数量占比为30.5%,以传统市场调研为主的占比为29.9%,互联网与传统调研相结合的占比为24.3%,从未使用过互联网市场调研的占比为15.3%。互联网市场调研的商业价值不断受到市场调研企业的认可,其应用场景也愈加广泛,涵盖网络用户监测(如用户数量、结构、地理分布、消费行为)、网络广告监测(如网络广告发布量、点击率)、网站流量监测(如网站访问量、购买率)等。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在经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革后,市场调研企业逐渐意识到互联网市场调研的重要性,相继开始采用互联网市场调研的方式。相比传统市场调研方式,互联网市场调研可为企业带来诸多优势(如调研效率高、范围广、成本低等),青睐互联网市场调研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因此互联网市场调研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2、大数据技术将不断应用于市场调研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减少了企业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成本与调研周期,还促使数据信息朝多样化、完整化方向发展(通过数据清洗、数据调整、数据补充等方式优化已获取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升市场调研企业的运作效率。传统的市场研究方法是通过定性、定量市场调查手段实现品牌研究,而大数据手段则是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对新闻媒体、社会化媒体等网站进行监测,实时掌握品牌市场舆论与消费者满意度情况,促进了企业对品牌形象现状与趋势的了解。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了8个国家第二季度前五名智能手机的销售榜单。报告显示,在中国Q2销量占前五的手机分别是:iPhone 11、OPPO A8、荣耀9X、VIVO Y3和华为Mate 30 5G。中国市场Q2各手机所占份额 图片来自于Counterpoint Research这份图表隐藏了很多信息点。首先,为什么上榜的是Mate30而不是P40,为什么Mate30的市占率只有iPhone11的一半?说明余承东说的华为高端芯片缺货是真的。华为高端的麒麟芯片因为美国的第二轮制裁,不仅无法继续由台积电生产,联发科的产线也有来自美国公司的设备,所以其与华为的合作也可能无法为继。在华为组建芯片的生产团队之前,如果高通能够成功游说当局,那么华为的高端手机芯片紧缺的解决方案剩下的唯一活路便是采购,但这也意味着竞争力的减弱、以及需要承担更高的溢价和专利费。此前政策靴子落地之前,华为已经曾经抢单台积电,屯库存,不过如今库存已经告急。华为Mate30和今年发布的P40,用的都是海思麒麟990,而现在所有的高端芯片肯定都要预留给接下来新发布的Mate40,所以Mate30/P40出货量不高也是可以预见的。其次,值得注意的是,份额前五的旗舰手机只有iPhone 11和华为Mate 30 5G,而且都是发布时间超过半年的机型。虽然前三个季度各大安卓厂商都量产了65W或者125W以上的快充,由此也引发了苹果电池续航、充电速度弱的讨论。不过也不影响用户一边吐槽一边买iPhone,品牌力还是很充足。另外,今年上半年小米、OV分布的高端旗舰机型都没有上榜单,最畅销的机型OPPO A8、荣耀9X、VIVO Y3都是售价1500元以内的中机型。这也说明,小米和OV今年冲击高端市场,推出的高端机型还没有完全获得市场的认可,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品牌力的打造还需要时间,也有客观大环境的原因——在疫情之下,用户对大额消费的购买力减弱,所以不愿意接受“踩雷”的可能性,会更倾向于已经得到市场验证的大额商品。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里还提及了其他国家数据。其中,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iPhone11的份额都是第一位,三星的机型也偶尔上榜。在韩国,本土品牌三星的机型则大包大揽了前五名。在印度,Redmi的五款机型分别占据了榜单的前五位(Redmi Note 8、Redmi 8、Redmi Note 9 Pro、Redmi 8A Dual、Redmi Note 8 Pro)。美国市场Q2各手机所占份额 图片来自于Counterpoint Research印度市场Q2各手机所占份额 图片来自于Counterpoint Research韩国市场Q2各手机所占份额 图片来自于Counterpoint Research英国市场Q2各手机所占份额 图片来自于Counterpoint Research
净利润同比增长70.0%至人民币72.08亿元北京2021年3月30日 /美通社/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或“公司”,601995.SH,3908.HK)今天公布其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业绩。2020年中金公司年末总资产为人民币5,216.21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51.2%;净资产(注)为人民币716.35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48.3%;合计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为人民币324.02亿元,同比增长42.2%;实现净利润(注)为人民币72.08亿元,同比增长7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5%。2020年,面对疫情全球蔓延的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中金公司积极应对挑战,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营管理工作,以服务“六稳”“六保”大局和落实战略发展举措为主线,各项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经营效益持续提升,为股东实现了良好回报。公司网络和客户覆盖进一步加强,产品和客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业务协同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研究和信息技术基础更加坚实。公司继续深耕国内市场、筑牢跨境优势,着力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做大做强步伐明显加快。六大业务全面高质量发展投行业务继续全力服务实体经济融资。2020年,中资企业全球IPO承销规模排名第一,A股IPO承销规模排名第二,港股IPO全球协调人承销规模排名第一,新经济行业先发优势进一步巩固;境内债券承销规模券商排名第四,中资发行人投资级美元债承销规模中资券商第一,创新型结构化业务保持领先;中国并购市场总排名第一,主导多起国企及民企大型产业重组项目。公司积极把握一级市场机遇,巩固标杆项目优势,探索创新融资工具,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新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股票业务进一步夯实市场领先地位。2020年,股票业务围绕“双循环、双资本”释放发展动能,积极拓展机构客户,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加强跨境业务布局,推进系统化、数字化建设,着力为境内外、场内外专业投资者提供“销售、交易、投研、产品、跨境”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2020年,境内主经纪商业务平台不断完善,衍生品业务加快定制化和标准化发展,互联互通业务的交易总量和市场份额继续位居市场前列并稳步提升,资本引荐业务稳健发展,助力扩大机构客户生态圈。固定收益业务布局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20年,固定收益外汇业务取得突破、商品业务增长明显,业务布局进一步完善,形成了涵盖利率、信用、结构化、商品、外汇在内的境内外业务体系,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面对波动的市场环境,交易业务凭借良好的交易和风控能力,取得稳健投资收益。同时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资金、运营、系统三大平台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资产管理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2020年底,资管板块管理规模逾人民币5,60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5%,全方位综合平台优势进一步凸显。资管业务在持续完善产品布局、提升研究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境内外机构客户覆盖,大力拓展零售渠道和境外渠道,业务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中金基金主动管理能力持续增强,公募基金产品表现普遍超越市场,同时前瞻性大力布局公募REITs等新业务机会,着力打造中金特色产品线。私募股权资产管理规模行业领先。2020年底,中金资本资产管理规模逾人民币3,000亿元,在募资持续承压的严峻市场环境下,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在原有业务布局基础上,积极加强与跨国公司和大型产业集团合作,持续深化重点区域布局,产业基金、绿色基金、新型专户管理基金等产品取得良好发展,产品线进一步丰富。中金资本将加快打造统一、开放的管理平台,对内实现资源集中和管理协同,对外形成开放性的平台生态。财富管理发展成效显著。2020年,财富管理业务的产品保有量、交易市场份额、客户账户资产总额均实现大幅上涨,转型发展助力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买方投顾业务引领行业发展,通过多资产配置提升客户持有体验;客户分层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私人财富管理业务规模快速扩张;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科技赋能全谱系客户服务取得突破性进展。专业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为财富管理全面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研究与信息技术基础持续夯实研究不断提升国内外市场影响力。公司研究业务关注全球市场,为国内外客户提供覆盖宏观经济、市场策略、固定收益、资产配置、股票、大宗商品及衍生品的全面研究服务和投资分析,其独立性、客观性和透彻性获得国内外投资者广泛认可。2020年,多篇深度研究报告引发市场强烈反响,研究资源赋能业务发展成效显著,并成立中金研究院作为新型智库,致力于为公共政策制定和金融市场发展贡献更多中金研究智慧。信息技术持续强化业务支持能力。2020年,公司信息技术组织架构进一步完善,建立了主要业务线专属团队,加强与业务互动融合,提升响应能力和效率。前中后台信息系统建设持续推进,全面提升公司线上化、数字化经营管理水平,大力支持远程及共享办公。以公司数字化转型为契机,IT治理体系优化、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及系统和数据整合加快推进,科技对业务发展的支持能力和驱动效应不断增强。资本运作与整合公司高度重视资本运作,将其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2020年11月,公司准确把握市场窗口完成A股上市,募集资金人民币130亿元,进一步扩充资本实力。公司将统筹运用“A+H”双融资平台,为业务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本支持。成立合资技术公司金腾科技,创新布局金融科技。2020年6月,公司与腾讯成立合资金融科技公司金腾科技,开创中国证券业先河。金腾科技与中金财富联合通过数据化运营手段,面向富裕客户进行定向营销,并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运营模式。深入推进财富管理整合,加快释放协同效应。2020年,财富管理板块整合进展良好,柜台交易系统整合落地实施,人员管理融合加速推进。公司将继续围绕系统整合和管理机制创新,稳步推进整合工作,促进发挥“1+1>2”的整合效应。展望未来2021年是中金公司深化战略落实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年,公司将以推进落实“数字化、区域化、国际化”和“中金一家”的“三化一家”战略部署为重点,加大资源投入、完善网络布局、加快转型发展、夯实中后台能力,力争规模体量和发展质量再上新台阶。注:净资产为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权益总额。净利润为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正文结束-关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601995.SH,3908.HK)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为境内外企业、机构及个人客户提供综合化、一站式的全方位投资银行服务。自1995年成立以来,公司始终秉承“以人为本、以国为怀、勤奋专业、积极进取、客户至上、至诚至信”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国的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并成为未来金融体系的核心参与者。公司拥有境内外证券类业务经营资质,并已建立覆盖广泛的国际化业务网络。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境内设有多家分、子公司,并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超过200个营业网点,同时在中国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旧金山、法兰克福、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设有机构,具备境内外及跨境一站式服务能力。公司拥有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股票业务、固定收益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私募股权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和研究业务在内的全面均衡发展的业务结构。
记者 温媛报道:4月6日,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一行来到我市,就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调研。座谈会上,调研组听取了我市“跨省通办”“证照联办”“一业一证”“一件事一次办”等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并就重点工作进行充分的交流。调研组对长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功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希望我市进一步围绕“放管服”改革,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作为,先行先试,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不断推动地方经济实体竞争力提升,切实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更好发展作出新贡献。【来源:长治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来源:经济日报原标题:国企重组关键在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李 锦(作者系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最近,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实施联合重组,整体划入新公司。此次联合重组将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打造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化工企业。随着国企联合重组的深入,把握新阶段特点,在产业链竞争力上见实效,是当前国企重组中需要特别强调的。国企重组的目的,不是一般意义上把规模做大,而在于扎实做好业务协同和管理提升,集聚创新资源、打通产业链条、提升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应出现重规模、轻效率,重机构重组、轻链条整合,“大而不强、整而不合”的现象。目前,全球产业链布局正在深度调整。提高国企重组效益,关键在于形成产业链竞争力。这是国企兼并重组的目标,也是重要着力点。产业链的专业化整合,是国有企业重组的重点。专业化重组以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为背景,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聚集、推动企业聚焦主业,把生产或经营的各个环节相互连接组合起来,形成若干产业链条。应着力理顺业务板块间的逻辑关系,以一体化为目标推进产业链条整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在行业中一定程度的控制力,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同时,推动化解落后过剩产能,减少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以纵向整合为主,提升专业供应链管控能力,有效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是国企重组中的基础任务。核心产业链的强化,是国企重组的关键。产业链自身复杂等多种因素,导致全球产业链调整差异较大。有些产业链是深度镶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不容易转移的,核心产业链调整更加耗时,成本更高。这些高度依赖专业化和全球范围的分工合作的产业,正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业发展效益和升级态势有重要影响的若干关键环节进行强化,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集聚和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形成更强竞争力,是国企重组的重中之重。我国产业基础,包括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基础研究等还很薄弱,某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存在“卡脖子”问题。外来资本和技术的引进,并不能自动转化为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依赖我国本土企业的科技能力成长。国有企业要借重组机遇,持续构建新的比较优势,把科技力量组织起来,形成企业新动能,使科技驱动企业发展,在并购重组的方面整理相关科技资源,得到更先进的技术、更优秀的人才,推动产业从中低附加值走向高附加值。产业链短板方面的补充,是国企重组的迫切任务。国际产业链的调整是外因,中国产业链自身的短板则是影响产业链安全和稳定的内因。国有企业应着眼于当下和长远,坚持底线思维,从防范和化解产业链风险、增强产业链技术自主可控性、使产业链社会基础更加包容等角度,提升企业在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筑牢产业链的基础。对一些重要的产业或领域,即使短期内本土企业的技术能力无法提升,也要做到有备份或替补能力。在国企重组中要更加注重培育和壮大国内市场,更大程度地发挥国内需求对于企业商品和服务的导向作用,降低国有经济尤其是某些产业的对外依存度。重视设置在本国或本地区,以控制非市场风险。尤其是石油、重要矿产和部分农产品等无法自给自足的产业,更须重视自给自足的产业链条“内循环”。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开始与数据紧密捆绑。尤其是在城市区域,从日常消费到衣食住行,每一个行为背后都伴随着大量的数据交互。如何通过这些数据去分析一座城市的活力?如何在大数据中抽丝剥茧,寻找对城市治理有价值的数据?如何将多源的数据更好呈现给市民,让每个人通过数据感受到城市的变化?这些都是城市分析规划行业在努力探索的问题。由第一财经内部孵化、成立于2015年的「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是一家致力于整合分析城市商业数据、地理数据、人口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用不同视角探究城市发展的数据研究机构。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主要通过专业内容、定制咨询、数据平台,为广大读者、政企高校机构、品牌咨询用户提供数据产品及服务。图片来源: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榜单背后的需求“新一线城市”如今已经成为广大读者耳熟能详的概念。这个概念最早由《第一财经周刊》在2013年提出,依据商业魅力为中国城市重新分级。每一年,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会通过五大维度,近20家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大数据,对337个地级以上的城市进行评估分析,形成一份排行榜单。随着榜单知名度的提高和许多专题内容的输出,越来越多政企机构开始对背后的数据维度和分析逻辑产生了兴趣,希望通过深层次的分析去提升城市各方面的运维管理。同时,各类研究机构以及房地产、消费等品牌方,因为缺少长时序多源数据和相关分析模型,也对城市大数据产生了强烈的需求。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主要合作客户包括华润、华侨城、万科、阿里云、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世邦魏理仕、李宁等。图片来源: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三条业务线:内容、咨询、平台为了应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目前主要有三条业务线:一、生产专业内容:内容业务是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基础和支撑业务。主要包括每年发布《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和举办“新一线城市峰会”,以及在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媒体渠道输出大量的城市数据分析研究成果和专题内容。二、定制咨询服务:咨询业务是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最早尝试商业化的业务。咨询业务偏定制化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承接各级政府各个领域的研究课题,包括宏观经济、城市规划、商业发展等领域。针对不同城市的需求,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去提供咨询服务,以及政策制定的一些视角。三、知城数据平台:在2020年,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推出的首个付费数据平台产品——知城数据平台。该SaaS平台以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累积的城市榜单、知城指标体系、五大城市数据库、专业的指标算法为基础,为城市管理者、商务需求方、广大读者提供感兴趣的数据、分析与研究产品,并输出标准化的数据查询、数据分析、数据采购、数据可视化服务。图片来源: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内容:背靠一财引流,扩大品牌影响专业内容的生产是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核心优势之一。无论是对咖啡馆、便利店、电影院的商业分析,还是对上海、郑州、重庆的城市观察,都通过高质量的可视化图表,将结论的推导过程展现在读者面前,也吸引了专业用户的大量关注。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主编沈从乐告诉36氪,在内容生产中,《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是比较核心的部分,也是每年大量读者的关注重点。《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作为客观的榜单,有明确的评价维度和指标,不接受任何商业合作,也不承担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商业化目标。从《第一财经周刊》改版而来的《第一财经YiMagazine》杂志,目前在线上线下拥有较多发布渠道,约有20万左右的发行量。每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会借助于《第一财经YiMagazine》杂志,以封面报道的形式进行全文刊载,让更多人看到榜单和相关报道,了解其中的研究方式。图片来源: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咨询:基于数据分析,落地实施建议咨询业务是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最稳定的业务,该业务最早始于和内容业务的协同联动。随着榜单的知名度提高,地方政府机构希望通过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了解榜单背后呈现出的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案。当前的咨询业务以项目制为主,根据用户定制化需求,匹配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相关能力以提供服务,例如提供政府课题的研究,城市运营的优化等。咨询业务体量从十几万到上百万不等,视课题需求决定。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主编沈从乐以成都夜间经济评估案例为例,该咨询案例始于一份榜单中的夜间活跃度二级指标。成都市相关政府部门看到指数后产生了疑惑,虽然成都的夜生活非常出名,但夜间经济指标并不突出,他们希望了解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新一线城市研究所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了夜间公共交通不太匹配的情况,并通过详细的大数据分析明确了哪些位置比较缺乏公共交通服务配套,是潜在的夜间经济的提升点。通过这样的大数据咨询方式,将一些可以落地的专业建议给到城市管理者,帮助提升城市运营管理。除此之外,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目前在承接上海夜间经济专项规划,这是全国第一份专门针对夜间经济去做的城市级别规划,也是第一份基于大数据的方式去做夜间经济的专项规划。在这份专项规划中,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根据大数据统计了上海夜间经济各个层面的表现情况,制定了一套大数据夜间经济的监测体系,为上海夜间经济发展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并且在做长期数监测启动工作。图片来源: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平台:标准能力输出,累计用户过万知城数据平台于2020年9月正式上线。通过半年左右的发展,目前已累计过万专业用户,包括政府、高校、规划机构、咨询机构,品牌商等,主要针对有选址或战略规划需求的用户。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产品总监,知城数据平台负责人毛怡玫告诉36氪,未来数年,知城数据平台将是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业务中心,尤其是在商业化领域。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希望通过知城数据平台去触达更多的企业与机构客户,重点发展智慧城市的潜在客户,以及房地产、消费零售领域的一些商业客户。作为标准化数据平台,这块业务在市场上也具有很好的前景。知城数据平台当前有普通用户(免费)和会员用户(付费)的注册形式。经过用户访谈和调研,普通用户在试用期过后,整体的付费意愿较高。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希望通过付费的形式,以覆盖数据开放和分析模型开发的成本。知城数据平台负责人毛怡玫表示,目前知城数据平台主要针对有专业使用场景的机构客户,正在考虑上线机构版,或是更批量输出企业级数据服务方案,实现更好地用户转化。针对独立的普通C端用户,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也在做产品用户体验的升级,帮助用户更好通过可视化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图片来源: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优势:融合多源数据,贴近业务逻辑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团队当前共有15个人,除了基础的数据挖掘团队外,还包括咨询团队和知城数据平台团队。团队结构目前比较稳定,暂无快速扩张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将以业务发展为核心,目前依然在投入期。在与第一财经的关联与业务协同上,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主编沈从乐表示,第一财经给予了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更好的媒体背书和曝光机会,也提供了更多传播渠道的流量支持,让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能获得和调动更多的资源,包括可视化的能力,知城数据平台的技术支撑等等。同时,知城数据平台也完全对内开放,帮助第一财经的同事更好借助数据去分析和解读。作为一个大型财经类媒体,第一财经在城市规划、商业分析领域都与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有许多业务关联点。沈从乐认为,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定位不是原始数据的售卖方。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希望输出的是数据分析的结论和定制化的分析方法,而不仅仅是对于地理数据的简单加工。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核心能力是帮助用户把看上去杂乱的大数据进行处理,寻找对应业务场景逻辑当中的数据指标,来辅助所有商业和政府运营的决策。由于商业媒体的基因,新一线城市研究所非常贴近各行各业的业务需求,对业务逻辑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并且通过过去五年的榜单制作和数据积累,也非常擅长多源数据的融合,通过多源的数据去验证决策信息的有效性。
2020年中国市场规模达280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达41%,保持高速增长细分市场:数据存储113亿,决策应用54,以大中型企业需求为主,政府、金融行业是主市场重点区域:一二线城市占市场规模的八成以上,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处于全国第一梯队用户规模:48万高需求用户,1.4万家数据资产化需求用户,实际客户开发率低,未来有34倍成长空间在中国经济迈入增速换挡期的当下,中国市场的数字化建设需求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伴随数字化建设程度的不断提高,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政府机构等积累产生大量数据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开始意识到这些数据的价值,并希望对这些数据要素进行整合与管理,以便于为企业/机构管理者提供决策辅助支撑。最终用户的数据资源以数字类最高,其次是文本类、图像类和视频类,相对而言,语音类和符号类占比较低。从数据资源的量级来看,平均单个最终用户的数据量级达到3.2PB,从具体分布来看,有55%的最终用户数据资源累积超过100TB。从数据资源的来源渠道来看,客户/用户数据与企业运营数据是主要来源渠道,其次是经管数据和互联网公开数据。
权益类投资市场“波涛汹涌”之时,险资却并未停下“溯洄”调研的步伐。4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险资调研情况发现,一季度参与调研的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机构合计100余家,调研总次数超850次,被险资调研的个股数量则近300家,相较去年同期均有所提升,其中科技、大消费依然是险资调研“热门”。业内人士认为,上述领域受险资青睐,与其对保险业务的协同作用或者其本身有较大市场机会有关;而多家头部保险机构近期对权益类市场发射的积极信号,也让险资入市态势未来可期。科技、大健康仍是调研“重头戏”从调研领域来看,科技与大健康依然是今年一季度险资调研的“重头戏”。具体而言,2021年一季度,险资合计调研的个股数量达到293家,相较去年同期的236家同比增长24.15%。从险资调研的个股“三甲”来看,迈瑞医疗被达25家保险机构扎堆调研,最受青睐;爱美客、药石科技位列其后,参与对其调研的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数量分别为18家和17家,三者分属医疗保健设备、生物科技和西药行业,均在“大健康”领域。放眼最受险资青睐的前20名个股榜单,除了医疗健康领域外,电子科技、信息技术领域亦备受关注,如通信设备业的传音控股、电子设备和仪器业的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等。“科技产业升级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医美康养这个板块因为业绩比较好、符合中长期消费升级的逻辑,所以长期以来其实都是资本市场关注的对象。”对于上述险资调研“地图”,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如是评价。而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亦分析称,这两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有提高趋势,并且能支持保险公司运营。“其中医疗康养领域与相关保险业务有直接的协同作用,电子科技能支持改造保险经营方式,因此,保险资金加大投资力度。这两个领域在去年与今年一季度的市值均波动较大,且个股之间差异很大,所以保险资金加强了调研。”对此,王向楠如是解释。此外,家庭娱乐软件行业的吉比特、航天航空与国防行业的中航机电、航天发展,以及化肥与农用化工行业的新洋丰,服装、服饰与奢侈品行业的周大生等亦进入险资重点关注的视野。“这几个领域与保险经营的直接关系不强,居前或许是由于它们的市场机会可能较大。”王向楠解释称,家庭娱乐软件、家电、服装和服饰与奢侈品,是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基础内容,有一定支撑,在实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战略下有一定发展空间;而航天航空与国防和化肥与农用化工,则均是有真实技术积累,且将加大投入的领域。头部险资成调研“头羊”将镜头移向参与调研的险资本身,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今年一季度,参与调研的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机构合计105家,调研总次数861次,相较去年同期的837次调研总次数增长2.87%。其中,头部保险机构亦是调研“头羊”。具体而言,“国寿系”险资一季度调研次数遥遥领先,合计114次。其中,国寿养老调研较多的个股包括海尔生物、天融信、周大生,分属医疗保健设备、电气部件与设备及服装、服饰与奢侈品行业;中国人寿调研较多的,则有电子设备和仪器行业的淳中科技、大华股份,以及食品加工与肉类行业的华宝股份等。对此,王向楠认为,“国寿系”可投资资金量大、资金久期长,要发挥稳定的机构投资者的作用,需要事先充分了解上市公司信息。而对于调研次数的增加,陈雳认为:“每家险资都有自己不同的投资风格,有一部分比较倾向于调研一线了解情况,所以调研情况从数量上来看更多。”放眼行业整体,相较财险公司和保险资管机构,今年一季度,人身险公司依旧是调研“主力军”。具体而言,今年一季度参与调研的寿险公司54家,健康险公司3家,养老险公司6家,财产险公司约20家,资管公司3家,另有若干保险集团参与调研。陈雳介绍称,在权益市场投资兴趣和比例上,寿险公司及其下属资产管理公司一直多于财险公司,也更加关注二级市场权益投资。对于人身险成“主力”这一调研布局的成因,王向楠分析称:“人身险公司的可用资金量更大、可投资时间更长、资金自主投资比例更高,所以更积极地进行调研。人身险公司将更多的资金投入股市,且面临着投资业绩上更大的横向比较压力,所以这种分化加大。”权益投资市场被普遍看好尽管今年一季度权益类市场波动较大,险资调研规模依然有所扩大。业内人士认为,这反映出险资对权益类市场的看好。如中国人保财务负责人周厚杰便在公司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在权益配置方面始终高度关注资本市场的变化,也特别关注近期整个股市的较剧烈变动。2021年受益于经济的回暖向好、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居民财富向资本市场转移,预计A股市场仍然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中国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亦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关于资产配置,去年平安预估股票的相对回报较债券好。而中国人寿投资管理中心负责人张涤此前亦于中国人寿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的权益市场长期向好的方向不会变。“中国的资本市场越来越规范,长期向好的趋势非常确定。中国广大的老百姓都有资产配置的需求,同时外资也在全球的配置中,中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些都会产生很多的权益市场的配置机会。中国的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机构投资者的声音会越来越大,投资者的成熟度也在不断提升。”对此,张涤如是解释。那么,在权益类市场的地图上,险资在未来可能会产生何等“走位”?陈德贤便表示:“今年还是延续去年的思路,股票相对回报率比债券会好一点,但今年股票的波动可能会较大,需要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利用好股票市场的波动机会,进行一些战术性操作。”而关于未来在权益市场方面的配置策略,张涤则介绍称,首先,中国人寿将围绕长期的战略配置,中枢和敞口会有非常严格的投资纪律,围绕中枢和敞口做投资安排;其次,将发挥内外部管理人的优势,通过内外部管理人的有效互补,创造长期稳定的回报;最后,会围绕市场的变化做战术的再平衡,有效地管控投资风险。“保险资金很多是中长期投资,在投资策略上,更重视中长期的成长股,科技、消费、顺周期等行业都是当前的热点,随着疫情得控,左侧拐点性机会的行业也会越来越受重视。”对于未来险资入市趋势,陈雳则预测,二三季度通常也是产业和企业调研的高峰时段,并指出经济复苏主题、乡村振兴和科技升级主题值得关注。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周菡怡
来源:北京商报权益类投资市场“波涛汹涌”之时,险资却并未停下“溯洄”调研的步伐。4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险资调研情况发现,一季度参与调研的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机构合计100余家,调研总次数超850次,被险资调研的个股数量则近300家,相较去年同期均有所提升,其中科技、大消费依然是险资调研“热门”。业内人士认为,上述领域受险资青睐,与其对保险业务的协同作用或者其本身有较大市场机会有关;而多家头部保险机构近期对权益类市场发射的积极信号,也让险资入市态势未来可期。科技、大健康仍是调研“重头戏”从调研领域来看,科技与大健康依然是今年一季度险资调研的“重头戏”。具体而言,2021年一季度,险资合计调研的个股数量达到293家,相较去年同期的236家同比增长24.15%。从险资调研的个股“三甲”来看,迈瑞医疗被达25家保险机构扎堆调研,最受青睐;爱美客、药石科技位列其后,参与对其调研的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数量分别为18家和17家,三者分属医疗保健设备、生物科技和西药行业,均在“大健康”领域。放眼最受险资青睐的前20名个股榜单,除了医疗健康领域外,电子科技、信息技术领域亦备受关注,如通信设备业的传音控股、电子设备和仪器业的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等。“科技产业升级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医美康养这个板块因为业绩比较好、符合中长期消费升级的逻辑,所以长期以来其实都是资本市场关注的对象。”对于上述险资调研“地图”,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如是评价。而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亦分析称,这两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有提高趋势,并且能支持保险公司运营。“其中医疗康养领域与相关保险业务有直接的协同作用,电子科技能支持改造保险经营方式,因此,保险资金加大投资力度。这两个领域在去年与今年一季度的市值均波动较大,且个股之间差异很大,所以保险资金加强了调研。”对此,王向楠如是解释。此外,家庭娱乐软件行业的吉比特、航天航空与国防行业的中航机电、航天发展,以及化肥与农用化工行业的新洋丰,服装、服饰与奢侈品行业的周大生等亦进入险资重点关注的视野。“这几个领域与保险经营的直接关系不强,居前或许是由于它们的市场机会可能较大。”王向楠解释称,家庭娱乐软件、家电、服装和服饰与奢侈品,是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基础内容,有一定支撑,在实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战略下有一定发展空间;而航天航空与国防和化肥与农用化工,则均是有真实技术积累,且将加大投入的领域。头部险资成调研“头羊”将镜头移向参与调研的险资本身,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今年一季度,参与调研的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机构合计105家,调研总次数861次,相较去年同期的837次调研总次数增长2.87%。其中,头部保险机构亦是调研“头羊”。具体而言,“国寿系”险资一季度调研次数遥遥领先,合计114次。其中,国寿养老调研较多的个股包括海尔生物、天融信、周大生,分属医疗保健设备、电气部件与设备及服装、服饰与奢侈品行业;中国人寿调研较多的,则有电子设备和仪器行业的淳中科技、大华股份,以及食品加工与肉类行业的华宝股份等。对此,王向楠认为,“国寿系”可投资资金量大、资金久期长,要发挥稳定的机构投资者的作用,需要事先充分了解上市公司信息。而对于调研次数的增加,陈雳认为:“每家险资都有自己不同的投资风格,有一部分比较倾向于调研一线了解情况,所以调研情况从数量上来看更多。”放眼行业整体,相较财险公司和保险资管机构,今年一季度,人身险公司依旧是调研“主力军”。具体而言,今年一季度参与调研的寿险公司54家,健康险公司3家,养老险公司6家,财产险公司约20家,资管公司3家,另有若干保险集团参与调研。陈雳介绍称,在权益市场投资兴趣和比例上,寿险公司及其下属资产管理公司一直多于财险公司,也更加关注二级市场权益投资。对于人身险成“主力”这一调研布局的成因,王向楠分析称:“人身险公司的可用资金量更大、可投资时间更长、资金自主投资比例更高,所以更积极地进行调研。人身险公司将更多的资金投入股市,且面临着投资业绩上更大的横向比较压力,所以这种分化加大。”权益投资市场被普遍看好尽管今年一季度权益类市场波动较大,险资调研规模依然有所扩大。业内人士认为,这反映出险资对权益类市场的看好。如中国人保财务负责人周厚杰便在公司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在权益配置方面始终高度关注资本市场的变化,也特别关注近期整个股市的较剧烈变动。2021年受益于经济的回暖向好、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居民财富向资本市场转移,预计A股市场仍然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中国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亦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关于资产配置,去年平安预估股票的相对回报较债券好。而中国人寿投资管理中心负责人张涤此前亦于中国人寿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的权益市场长期向好的方向不会变。“中国的资本市场越来越规范,长期向好的趋势非常确定。中国广大的老百姓都有资产配置的需求,同时外资也在全球的配置中,中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些都会产生很多的权益市场的配置机会。中国的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机构投资者的声音会越来越大,投资者的成熟度也在不断提升。”对此,张涤如是解释。那么,在权益类市场的地图上,险资在未来可能会产生何等“走位”?陈德贤便表示:“今年还是延续去年的思路,股票相对回报率比债券会好一点,但今年股票的波动可能会较大,需要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利用好股票市场的波动机会,进行一些战术性操作。”而关于未来在权益市场方面的配置策略,张涤则介绍称,首先,中国人寿将围绕长期的战略配置,中枢和敞口会有非常严格的投资纪律,围绕中枢和敞口做投资安排;其次,将发挥内外部管理人的优势,通过内外部管理人的有效互补,创造长期稳定的回报;最后,会围绕市场的变化做战术的再平衡,有效地管控投资风险。“保险资金很多是中长期投资,在投资策略上,更重视中长期的成长股,科技、消费、顺周期等行业都是当前的热点,随着疫情得控,左侧拐点性机会的行业也会越来越受重视。”对于未来险资入市趋势,陈雳则预测,二三季度通常也是产业和企业调研的高峰时段,并指出经济复苏主题、乡村振兴和科技升级主题值得关注。记者丨陈婷婷 周菡怡编辑丨张兰
报告格式:纸质版 电子版 纸质+电子版出品单位:智研咨询能源按来源可分为三大类:来自太阳的能量。包括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 (如太阳光热辐射能) 和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可燃矿物及薪材等生物质能、水能和风能等)。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一种是地球内部蕴藏的地热能,如地下热水、地下蒸汽、干热岩体;另一种是地壳内铀、钍等核燃料所蕴藏的原子核能。(3) 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2018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6.4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3%。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3比上年下降3.1%。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烧碱综合能耗下降0.5%,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0.7%,吨钢综合能耗下降3.3%,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4.7%,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7%。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十三五”时期,国家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明确要求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2012~2018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单位:%)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上海能源市场全景调研与市场调查预测报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绍了中国上海能源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上海能源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上海能源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上海能源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上海能源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上海能源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上海能源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上海能源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报告目录:第.一章 上海市能源储量状况第.一节 上海市煤炭资源状况一、勘察状况二、资源储量三、资源地区分布四、资源特征五、开发现状第二节 上海市石油资源状况一、勘察状况二、资源储量三、资源地区分布四、资源特征五、开发现状第三节 上海市天然气资源状况一、 勘察状况二、资源储量三、资源地区分布四、资源特征五、开发现状第四节 上海市水能资源状况一、资源储量二、 资源地区分布三、资源特征四、开发现状第五节 上海市风能资源状况一、资源储量二、资源地区分布三、资源特征四、开发现状第六节 上海市太阳能资源状况一、资源储量二、资源地区分布三、资源特征四、开发现状第二章 2019年中国能源所属行业总体发展分析第.一节 2019年中国能源产业发展概况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能够反映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据测算,2018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2015年以来继续反弹回升。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77,表明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较高。2012年和2013年下降到0.5左右,2014年下降到0.29,2015年最终下降到0.14,2016年开始回升,2017年为0.42,2018年为0.5。需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数据“背离”。2012~2018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注:2017年之前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8年数据系计算所得一、我国继续加快大型能源基地建设步伐二、我国加快能源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三、我国能源工业未来发展思路第二节2019年中国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坚持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二、我国加快建设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三、中国坚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五、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第三节2019年中国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一、我国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二、制约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的因素三、促进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四、持续推进中国能源产业健康发展五、规范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第三章2019年上海能源产业运行环境分析第.一节2019年上海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一、上海GDP分析二、消费价格指数分析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六、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分析第二节 2019年上海能源产业政策环境分析一、中国能源开发的基本政策导向二、中国能源产业政策实施动态三、上海主要能源政策分析第三节 2019年上海能源产业社会环境分析第四章2019年上海市能源所属行业消费总体状况及趋势第.一节2019年上海市能源消费总量第二节2019年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第三节2019年上海市节能降耗状况第四节2019年上海市单耗状况第五节2019年上海影响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第五章2019年上海市煤炭供需现状及趋势预测第.一节上海市煤炭消费状况一、上海市煤炭消费量统计二、上海市煤炭终端消费结构三、上海市煤炭单耗情况四、上海市主要煤炭应用行业的发展状况五、上海市煤炭消费量预测第二节上海市煤炭进出口状况一、煤炭进出口总体分析二、煤炭进口分析三、煤炭出口分析四、煤炭进出口预测第六章2019年上海市石油供需现状及趋势预测分析第.一节2015-2019年上海天然原油产量分析一、2015-2019年上海天然原油产量分析二、2019年上海天然原油产量分析三、上海天然原油产量增长性分析第二节 上海市石油消费状况一、上海市石油消费量统计二、上海市石油终端消费结构三、上海市石油单耗情况四、上海市主要石油应用行业的发展状况五、上海市石油消费量预测第三节 上海市石油所属行业进出口状况一、石油所属行业进出口总体分析二、石油所属行业进口分析三、石油所属行业出口分析四、石油所属行业进出口预测第七章2019年上海市成品油供需现状及趋势预测第.一节 上海市成品油产量状况一、2015-2019年上海燃料油产量统计分析二、2015-2019年上海汽油产量统计分析三、2015-2019年上海柴油产量统计分析第二节 上海市成品油消费状况一、上海市成品油消费量统计二、上海市成品油终端消费结构三、上海市成品油单耗情况四、上海市主要成品油应用行业的发展状况五、上海市成品油消费量预测第三节 上海市成品油所属行业进出口状况一、成品油所属行业进出口总体分析二、成品油所属行业进口分析三、成品油所属行业出口分析四、成品油所属行业进出口预测第八章2019年上海市天然气供需现状及趋势预测分析第.一节2015-2019年上海天然气产量分析一、2015-2019年上海天然气产量分析二、2019年上海天然气产量分析三、上海天然气产量增长性分析第二节 上海市天然气消费状况一、上海市天然气消费量统计二、上海市天然气终端消费结构三、2015-2019年上海市天然气单耗情况四、上海市主要天然气应用行业的发展状况五、上海市天然气消费量预测第三节 上海市天然气所属行业进出口状况一、天然气所属行业进出口总体分析二、天然气所属行业进口分析三、天然气所属行业出口分析四、天然气所属行业进出口预测第九章 上海市电力供需现状及趋势预测第.一节 电力供应状况一、上海发电量统计分析二、电力出口分析第二节 电力供应结构第三节 电网发展现状第四节 电力消费状况第五节 电源建设状况第六节 电网投资状况第十章2019年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市场状况及趋势预测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状况及趋势预测第二节 风能利用状况及趋势预测第三节 生物质能利用状况及趋势预测第四节 地热能利用状况及趋势预测第五节 核能利用状况及趋势预测第十一章2019年上海市能源运输状况及趋势预测第.一节 上海市铁路运输发展现状第二节 上海市公路运输发展现状第三节 上海市航空运输发展现状第四节 上海市水路运输发展现状第五节 上海市海路运输发展现状第六节 上海市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第七节 上海市煤炭运输现状、问题及趋势第八节 上海市电力运输现状、问题及趋势第九节 上海市能源运输总体格局现状、问题及趋势第十节 上海市运输投资状况第十二章上海市能源产业领先企业竞争性财务数据分析第.一节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二节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三节 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四节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五节 东莞市方达再生资源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十三章 2021-2027年上海市能源投资及发展研究建议第.一节2021-2027年上海市能源投资环境()第二节2021-2027年上海市能源投资优劣势分析一、投资机会二、投资优势三、投资劣势四、投资威胁第三节2021-2027年上海市能源领域投资前景分析一、上海市国民经济发展潜力二、上海市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趋势三、上海市能源投资总体状况四、上海市能源投资发展趋势五、上海市能源投资前景预测第四节2021-2027年上海市能源产业投资规划建议一、重点投资地区建议二、重点投资方向建议三、重点投资领域建议四、投资风险预警建议()图表目录:图表:上海GDP分析图表:2015-2019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图表:2019年中国三产业增加值结构图图表:2015-2019年中国CPI、PPI月度走势图图表:2015-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图表:2015-201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图表:2015-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对比图图表:2015-2019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表图表:2015-2019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图表:2015-201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图表:2015-2019年我国社会固定投资额走势图图表:2015-2019年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额对比图图表:2015-2019年我国财政收入支出走势图图表:2015-2019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图表:2019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照表图表:2015-2019年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图表:2015-2019年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速走势图图表:2015-2019年中国外汇储备走势图图表:2015-2019年中国外汇储备及增速变化图图表:2019年中国人民币利率调整表图表:2015-2019年央行历次调整利率时间及幅度表图表:我国历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统计表图表:2015-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图表:2015-201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走势图图表:2015-2019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走势图图表:2015-2019年中国就业人数走势图图表:2015-2019年中国城镇就业人数走势图图表:2015-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走势图图表:2015-2019年我国总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图表:2019年人口数量及其构成图表:2015-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图表:2015-2019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走势图图表:2015-2019年上海天然原油产量分析图表:2019年上海天然原油产量分析图表:上海天然原油产量增长性分析图表:2015-2019年上海燃料油产量统计分析图表:2015-2019年上海汽油产量统计分析图表:2015-2019年上海柴油产量统计分析图表:2015-2019年上海天然气产量分析图表:2019年上海天然气产量分析图表:上海天然气产量增长性分析更多图表见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