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图」时中

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图」

一、市场调研定义及分类市场调研,泛指调研机构通过科学系统的调研方法(常为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目标企业或市场,并获得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真实意见或市场竞争现状数据的活动过程,有助于帮助企业形成特定市场营销决策,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重要环节。广义而言,市场调研机构泛指所有可自行开展调研项目的组织、机构或部门,如可承揽桌面调研项目的咨询公司、部分本土知名企业(如腾讯、网易)的独立调研部门等。市场调研可从调研范围、调研性质、调研频率、调研方法、调研内容等角度进行分类。以调研范围划分可分为全面调研和抽样调研;以调研性质划分可分为探索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因果性调研和预测性调研;以调研频率划分可分为一次性调研、连续性调研;以调研方法划分可分为文案调研、实地调研;以调研内容可划分为顾客满意度调研、消费者需求调研、竞争动态调研和市场环境调研。市场调研按不同角度分类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参与者分为一手信息来源(包括行业研究专家、调查访问对象)与二手信息来源(包括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第三方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网站);产业链中游参与者为市场调研企业;产业链下游参与者为企业客户、政府机构、个人客户等。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1、产业链上游分析一手信息来源,一手信息来源,即市场调研企业获得的原始资料数据(需自行整理分析,方可获得结论),具有实证性与保密性高的特征。如行业研究专家:行业研究专家可为市场调研企业提供行业咨询服务(如行业未来趋势预测、市场竞争现状、行业痛点分析等)。二手信息来源,即其他机构或协会搜集并整理分析的现有资料数据,可用于市场调研企业调研时参考,具有实证性与时效性低的特征。如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常出具行业相关重要数据(如行业市场规模、进出口业务量、宏观经济等数据),可信度高但常存在时效性差的问题。2、产业链下游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下游参与者包括企业客户、政府机构及个人客户,其中企业客户占比最高,为80%左右。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初期,外资企业客户数量较多,但随着时间推移,本土企业相继崛起,市场调研需求逐步增多。现阶段,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本土企业客户数量占比约为90%,外资企业客户数量约为10%。本土业务为市场调研行业主要增长驱动力,国际业务有待加强。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三、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技术随之迅速迭代更新,用于市场调研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不断增多,如眼动、脑电研究方法、互联网与大数据采集分析方法等。调研方法与技术的不断丰富提高了调研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推动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不断走向成熟。此外,伴随本土企业的不断崛起,为更了解市场现状、洞察消费者行为特征、提升市场竞争力,本土企业逐步养成市场调研意识。在此背景下,可提供专业服务以协助企业进行品牌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行情研究的市场调研行业深度受益。2015-2019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由115亿元增长至18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9%。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为市场调研行业带来利好因素。市场调研企业逐渐将传统市场调研方式与互联网市场调研方式相结合,可丰富数据采集来源、加快数据获取时间、减少实际调研成本并拓宽调研应用场景。大数据时代来临,可进一步优化市场调研技术与研究方法,通过不同算法不断深挖更高层数据,并保证数据准确性与真实性。传统市场研究方法面临革新,市场调研企业运作效率将得以有效提升。在上述因素影响下,预计2019至2024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将以13.5%的速率持续保持增长,2024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将有望增长至351.9亿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四、中国市场调研行业驱动因素分析1、本土企业崛起,扩大调研市场需求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早期,市场调研企业多服务于部分大规模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本土企业市场需求尚小。但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本土企业相继崛起,为提升品牌竞争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本土企业的市场调研需求增多(如媒介研究、客户满意度研究、市场行情研究、用户行为态度特征研究、品牌与声望研究、价格研究、产品现场测试或追踪研究、广告效果追踪研究等),其中媒介研究、客户满意度研究、市场行情研究与用户习惯&态度研究市场实施比例较高,分别为13.7%、12.8%、9.1%、9%。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不断多元化,促进市场调研行业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技术快速迭代更新,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也随之愈加丰富。调查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与大数据研究。据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数据显示,采用以上研究方法的企业占比为73%、20.3%、6.7% ,其中面访研究为企业采用最多的研究方式,占比高达37.2%。市场调研企业通过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与大数据研究为辅的方式,可进一步提升数据采集、整合、分析的运作效率,充分保证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方法的合理性,有利于促进市场调研行业发展。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五、中国市场调研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参与者可分为三大梯队(根据企业营收):第一梯队企业是以尼尔森、盖洛普、益普索为代表的世界知名外资企业,年营收多为数亿元,此类企业为行业标杆企业,拥有领先个案研究水平;第二梯队企业是以CSM、零点研究、慧聪为代表的本土或合资领先企业,年营收常超过5000万元,成立较早、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第三梯队是以现代国际、中为咨询为代表的本土知名企业,年营收多低于5000万元。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梯队企业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尽管世界知名外资市场调研企业市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但本土市场调研企业业务水平逐步提升,不断抢占行业市场份额。现阶段,从企业类型分布来看,民营企业分布占比最高,为73.2%左右,其次为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国有企业等,占比分别约为12.5%、8.0%、4.5%。由此可见,选择开展市场调研业务的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竞争随之日益激烈,企业需加强项目研究质量把控,方可长久发展。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六、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互联网市场调研为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互联网市场调研,市场调研企业可丰富数据采集来源、缩短数据获取时间、降低实际调研成本。现阶段,常用的互联网市场调研数据收集方式包括网站问卷调查、电子邮件调查、网上小组座谈、一对一网上深层访谈、文献资料分析、弹出式调查、网上观察、网上实验法等,其中选择网站问卷调查的市场调研企业使用占比最高,为59.8%,其次为网上固定样本与电子邮件调查,占比分别为27.7%、20.5%。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独立使用互联网市场调研方式的企业数量占比为30.5%,以传统市场调研为主的占比为29.9%,互联网与传统调研相结合的占比为24.3%,从未使用过互联网市场调研的占比为15.3%。互联网市场调研的商业价值不断受到市场调研企业的认可,其应用场景也愈加广泛,涵盖网络用户监测(如用户数量、结构、地理分布、消费行为)、网络广告监测(如网络广告发布量、点击率)、网站流量监测(如网站访问量、购买率)等。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在经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革后,市场调研企业逐渐意识到互联网市场调研的重要性,相继开始采用互联网市场调研的方式。相比传统市场调研方式,互联网市场调研可为企业带来诸多优势(如调研效率高、范围广、成本低等),青睐互联网市场调研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因此互联网市场调研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2、大数据技术将不断应用于市场调研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减少了企业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成本与调研周期,还促使数据信息朝多样化、完整化方向发展(通过数据清洗、数据调整、数据补充等方式优化已获取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升市场调研企业的运作效率。传统的市场研究方法是通过定性、定量市场调查手段实现品牌研究,而大数据手段则是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对新闻媒体、社会化媒体等网站进行监测,实时掌握品牌市场舆论与消费者满意度情况,促进了企业对品牌形象现状与趋势的了解。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不饰于物

2020年中国图书市场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图书市场特点关键词:纸质书电子书有声并驾齐驱、疫情促进阅读、新书纸质书电子书有声并驾齐驱——纸电声+知识服务+软硬件的阅读全生态平台是用户首选;阅读形式趋于分散。疫情影响阅读——用户阅读时长提高,阅读偏好也有所改变。新书减量不减热度——出版品种数量下滑,但新书精品策略取得显著成绩,用户关注度高。图书市场趋势关键词:95后、渠道下沉、线上线下融合、直播、智能供应链95后成为消费新势力——图书用户年轻化越来越明显,在下沉市场增长强劲。城市线级继续下沉——下沉市场用户数量占比及新用户数量占比逐年上升,图书成交额较高线级城市增幅更高且增速加快。线上线下趋于紧密融合——用户仍喜爱实体书店,线下买书时会参考线上榜单。直播、短视频愈发火热——超半数用户观看电商直播和短视频的频率因疫情增加。智能供应链将推动行业加速发展——丰富图书种类,满足用户多元需求,提升购物体验。图书市场特点特点一:纸质书电子书有声并驾齐驱纸电声+知识服务+软硬件的阅读全生态平台成为用户首选受疫情影响,2020年用户对电子书和有声的需求变多。而相对功能较为单一的数字阅读平台,用户更偏好使用功能更全面的综合性平台:47.6%用户愿意使用纸电声+知识服务+软硬件的阅读全生态平台(17.5%用户愿意优先使用);纸电声+知识服务+软硬件的阅读全生态平台成为用户首选。阅读形式趋于分散,用户阅读时间占比差距缩小用户阅读时间占比与阅读形式覆盖率成正比,无论用户覆盖率还是阅读时间占比都是电子书第一,纸书第二,有声第三。与2019年对比,2020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在纸质书、电子书、有声的用户阅读时长均实现增长的前提下,用户利用纸质书和有声的时长较电子书增长更多,因此占比增长,并且导致各阅读形式的阅读时间占比差距缩小,用户阅读形式趋于分散。特点二:疫情影响阅读习惯影响用户阅读偏好,对医疗健康的关注明显提升43.8%的图书用户明确表示疫情对自己的阅读偏好有影响,其中13.9%表示非常影响,29.9%表示比较影响。疫情期间,随着阅读时间的增加,用户对各类型图书的阅读偏好均有增长;疫情的发生使得用户更加关注医疗/健康,医疗/健康类图书的用户偏好度增长最为明显(45.4%);用户偏好的增长也体现在图书销售上——根据京东图书大数据,预防医学/卫生学这一品类图书的销量,2020年是2019年的5倍。提高买书热情,购买数量进一步增加在2017年至2019年用户购书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相对2019年,2020年用户购书数量进一步增长,购买数量在8本以上的用户占比提升,由30.3%增长至35.4%。疫情期间阅读的增长对图书用户的买书热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8.2%用户认为疫情促进了自己的购买行为,其中17.2%用户认为自己实际购买的图书数量比预期增加了很多,31.0%用户认为比预期增加了一点。特点三:为知识付费意愿进一步提升买书花钱不含糊,人均购买金额逐年增长2020年,多数用户的买书支出依然集中在200-500元之间,占比达43.6%;但买书数量的增长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图书花费的增长,相较2019年,2020年买书金额在500元以上的用户占比提升了6.1%,用户为买书花钱的意愿进一步提升。根据京东图书大数据,图书用户的人均购买金额逐年增长,2020年图书用户的人均购书支出较2018年增长3.3%;人均花费增长的一小步就是图书市场增长的一大步。女性用户呈现出更强大的购买增长态势根据京东图书大数据,虽然男性用户人均买书金额高于女性,但女性用户数量增速在2019年和2020年均超过男性用户数量增速,2020年明显高出13个百分点;而对比2018年,2020年女性新用户数量增幅更是超过男性新用户数量增幅15%。特点四:新书减量不减热度用户对2021年新书关注度高,最关注经管/理财66.3%用户表示2021年会关注新书,仅1.1%用户表示完全不关注2021年新书。用户最感兴趣的新书类型是经管/理财,关注度为32.9%,小说和科普读物新书的关注度也在三成以上。97.4%用户有新书购买计划——半数用户预计自己的新书购买数量在3-6本,其中28.0%用户预计购买3-4本,22.1%用户预计购买5-6本;此外,13.9%用户预计会购买10本及以上的新书;这给新书市场释放了积极的信号。特点五:用户态度-看重题材和口碑选书最看重喜欢的题材,其次是网络/亲友/老师口碑推荐在图书题材之外,网络口碑、亲人/朋友推荐、老师推荐都是书籍内容评价方面的用户影响因素,图书运营需要加强口碑营销;此外,电商平台的销量榜单也是读者买书的重要参考因素。对比不同年龄段来看,图书消费重点人群——85后最看重网络口碑,对销量榜单的看重度高于其他年龄段。而用户对于口碑和销量榜单的看重使图书市场相对更容易形成“强者越强”的马太效应,有利于精品图书的销售。图书市场趋势趋势一:95后成为消费新势力用户数量与消费力双升通过京东图书用户画像可以看出,图书用户年轻化越来越明显。95后用户数量占比和件单价有相对明显的增长:25岁以下用户占比从2018的16.4%提升到了2020年的17.6%,95后用户的件单价在2020年跟2018年相比,提升了10%。此前被视为消费潜力的95后已成长为图书消费新势力。25岁以下用户在下沉市场增长强劲带动整体图书市场增长的85后和95后用户在下沉市场也拥有强劲表现,尤其95后用户表现更为突出:六线城市的95后用户数量增幅比一线城市高24%。高增速也使五六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的95后用户数量占比差距大幅缩减——从2018年的18%缩减至2020年的10.6%。趋势二:向低线级城市持续下沉三至六线城市的用户数量占比及新用户数量占比逐年上升近年来,下沉市场的精神需求旺盛,京东也关注下沉市场,积极推进全民阅读。根据京东图书数据,2018年至2020年,一二线城市的用户数量占比及新用户数量占比逐年下降,三到六线城市的用户数量占比及新用户数量占比逐年上升;与之对应,三到六线城市的成交数量占比及成交额占比也逐年上升,图书市场渠道逐渐下沉。下沉市场呈现出与高线级城市差异化的应用型图书类型消费高低线城市由于产业、工种差异,导致人们在应用型图书购买上有所差异。原版、投资、编程语言与程序设计、电子商务等品类的读者更多分布在高线级城市,其在一线城市成交额占比40%多。而京东物流和仓库的铺设,使正版图书可触达各乡镇,下沉市场用户可享受一样的优惠和物流速度,因此一些在低线级市场不易买到的专业书,如职业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图书,各线级城市成交额占比相对平均。趋势三: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时代到来融合加速,不断提升读者购物体验线上书店和线下书店的属性决定了双方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能满足读者不同的需求。当下,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已成为零售行业主流发展趋势。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的背景下,“黑天鹅”的出现加速了融合。2020年,京东图书通过“物竞天择项目”试水“一小时达”服务,优化配送成本以及顾客等待时效;预计2021年合作的线下书店数量将达到2020年的3倍。同时,通过京东极速版、京东掌柜宝、京喜等,为低线城市的小书店提供服务。未来京东图书将在全渠道融合趋势下不断探索新的玩法,带给读者更优的购物体验。趋势四:直播、短视频领域愈发火热超半数用户观看电商直播和短视频的频率因疫情增加疫情期间,防控力度加大,用户宅家时间变长,大大提高了用户观看电商直播和短视频的频率,调研结果显示53.0%用户观看电商直播的频率增加,55.8%用户观看短视频的频率增加。在2019年推出短视频栏目《书生说》的基础上,2020年京东图书搭建官方直播栏目《新书有请》《高能出版社》,邀约作家、大咖直播。2021年将继续在商家以及达人的直播、短视频方面大力投入资源,给读者推荐优质好书。图书市场榜单省(自治区、直辖市)TOP10北京/广东/江浙沪/高考大省更爱买书,西北地区增速明显从京东图书大数据看出,成交额前十为北京、广东、江浙沪地区和高考大省,2020年成交额前十的省份及排名和2019年基本保持一致;从成交额同比增速看,西北地区的甘肃、陕西、青海和新疆增速明显,河北则连续两年增速位列前3(2019年为第3,2020年为第2)。城市TOP10北上广深和成都用户蝉联前五,南京和杭州强势进入TOP10根据京东图书大数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五个城市在图书用户数量、成交数量和成交额上在2020年保持名列前茅,成都在用户数量上超越深圳位列第4。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和重庆在用户数量上被东莞和杭州超越,在成交数量上被南京和廊坊超越,在成交额上被南京和杭州超越而退出前10。纸书大众畅销榜TOP10经典图书生命力持久,三本书连续三年上榜根据京东图书大数据,2020年纸书大众畅销榜TOP10中,《现代汉语词典》《三体》和《平凡的世界》连续三年上榜,经典图书生命力持久。此外,英语学习书籍《新概念英语1》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上榜,语言学习热度不减;而《2021新高考数学真题全刷》作为新书强势上榜并位列第2;《红星照耀中国》由于在2020年4月列入《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带动销量大幅增长。电子书畅销榜TOP10小说和金融理财类电子书深受用户喜爱2020年电子书畅销榜TOP10中,投资管理及励志占3席,小说类书籍占3席,计算机类占2席。其中《价值:我对投资的思考》荣登电子书畅销榜榜首;热播剧《沉默的真相》和《庆余年》则带火了原著电子书的销售,《长夜难明》位列第6,《庆余年》位列第10。纸质书出版机构TOP10中信出版集团和机械工业出版社连续三年荣获第一和第二2020年纸书出版社机构TOP10中,中信出版集团和机械工业出版社与2018年和2019年的排名一样,位列第1和第2,人民文学出版社从2019年的第7上升为2020年的第3,新经典发行有限公司2020年位列第7。除此之外,海豚传媒服份有限公司不仅挤入TOP10,而且位列第6。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三个科技大社连续两年入围纸质书出版机构TOP10,科技类图书用户市场巨大。

可形已信

2021中国数据资产化工具市场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市场规模达280亿元

2020年中国市场规模达280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达41%,保持高速增长细分市场:数据存储113亿,决策应用54,以大中型企业需求为主,政府、金融行业是主市场重点区域:一二线城市占市场规模的八成以上,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处于全国第一梯队用户规模:48万高需求用户,1.4万家数据资产化需求用户,实际客户开发率低,未来有34倍成长空间在中国经济迈入增速换挡期的当下,中国市场的数字化建设需求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伴随数字化建设程度的不断提高,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政府机构等积累产生大量数据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开始意识到这些数据的价值,并希望对这些数据要素进行整合与管理,以便于为企业/机构管理者提供决策辅助支撑。最终用户的数据资源以数字类最高,其次是文本类、图像类和视频类,相对而言,语音类和符号类占比较低。从数据资源的量级来看,平均单个最终用户的数据量级达到3.2PB,从具体分布来看,有55%的最终用户数据资源累积超过100TB。从数据资源的来源渠道来看,客户/用户数据与企业运营数据是主要来源渠道,其次是经管数据和互联网公开数据。

烤肉点

中国十大民营市场调研咨询公司

来源:北国网1、零点研究(Horizon)资讯集团零点有数(原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是源自中国的国际化数据智能服务机构,旗下包括创新数据开发中心、公共事务数据事业群、商业数据事业群、未来商习院。零点有数累积自零点调查创办以来20多年一手数据收集与处理的经验,拥有服务于国内外规模企业、初创企业与公共服务机构的多元实践,聚焦产品互联网化与服务互联网化,基于多元数据汇集与挖掘,支持经济、社会、文化与政策决策。零点有数科技(原零点集团)同时拥有一支学科配置整齐、专业人员年轻、国际与国内职员兼有、高度自觉的学习型研究队伍,现有研究人员来源于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市场营销、经济学、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学、财务投资、计算机科学、法学等相关专业方向,95%以上的全职研究咨询人员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50%以上的研究咨询人员拥有4年以上的专业市场研究经验,30%以上的研究咨询人员具有海外学习背景。2、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产业与市场调查研究咨询服务供应商。公司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努力,与客户真诚合作,在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IPO咨询等领域构筑了全面专业优势。中为咨询致力于为企业、投资者和政府等提供有竞争力的调查研究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目前,中为咨询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3万多家企业,涉及机械设备、工控电子、信息通讯、食品餐饮、旅游酒店、批发零售、建筑装饰、家电家居、文化传媒、汽车与交通、化工化学、医疗医药、能源环保、公共事务等领域,并向海外市场拓展。旗下拥有大数据与信息资讯提供的深圳中为慧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及管理咨询与战略规划定位的深圳万海格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3、上海艾瑞市场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艾瑞研究体系自2003年开始研究中国互联网产业,已经累计出版超过1500份互联网研究报告,涵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营销、网络服务等各个领域。艾瑞咨询基于十六年在互联网领域的研究和积累;为客户提供基于情报+数据+服务的多元化大数据解决方案,涵盖市场竞争监测、消费者洞察、营销决策、企业精细化运营及数据共享等业务。公司专注互联网产业洞察十六年,超过100位专家研究团队,研究范围广泛;累计发布上千份行业报告,承载数百个咨询研究项目。公司针对企业进行定制化研究,结合产业洞察及竞品分析,帮助企业解决市场、产品、品牌、营销运营等多种需求。同时为客户提供上市公司业务基本面研究、商业尽职调查、投后管理、募投等定制服务。有效辅助客户进行投资决策和识别投资风险。艾瑞咨询品牌营销服务致力于帮助客户准确传递产品价值、全面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多角度诠释产品特点,从而为客户塑造品牌核心价值,打造最优品牌效力。4、北京慧辰资道资讯股份有限公司HCR慧辰资讯(北京慧辰资道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根植于数据分析领域,专注于洞察商业本质的数据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通过全数据驱动及人工智能辅助政府提高管理效率和范畴,帮助企业科学决策,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效益。HCR慧辰资讯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等地设有多家分公司,是国内最早期涉足行业深度洞察服务的研究咨询机构之一,专注服务全球500强企业客户。自2014年起,作为中国五大市场研究公司之一,拥有辉煌历史的HCR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大数据逐渐驱动产业变革之际,在原有市场调研业务基础上构建智能数据体系,积极吸纳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科技人才,创新研发,凭借在大数据方面的出色实力,成功转型成为大数据商用领域的翘楚。HCR慧辰资讯以数据融合、数据分析及数据应用三方面业务为基础架构,结合多年积累的市场研究知识与手段,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搭建了先进的数据智能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数据智能解决方案。5、广东赛立信数据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赛立信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专业市场研究公司之一和中国本土规模较大的市场研究企业,旗下包括赛立信市场研究有限公司、赛立信媒介研究有限公司、赛立信商业征信有限公司、北京赛立信市场调查有限公司、上海赛立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五家全资子公司。赛立信数据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场研究、媒介研究和通信研究等方面都有所建树:赛立信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拥有五大行业的丰富研究经验,四大专长研究领域,并于国内首创政务服务满意标准体系,获得了高度认可;赛立信媒介研究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广播收听率调查的专业机构,是国内规模最大且最具专业权威性的广播收听率数据服务商,在广播调研领域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赛立信商业征信公司拥有先进的评估技术和强大的数据库资源,是竞争情报和通信研究方案解决的提供商,能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效协助开拓和管理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6、深圳市万人市场调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万人市场调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是专业从事市场研究咨询服务的研究型公司,自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目标,以客户的满意为宗旨”的经营战略,以国际知名同业机构的行业规范和研究技术为标准,结合先进的专业技术和行业咨询服务经验,以规范、守信、保密、中立为原则,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市场调查与咨询服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部分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是目前深圳最大的调查公司,也是广东地区知名的研究型公司。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市场研究公司,公司于2014年1月24日作为国内第一批企业,登陆扩容后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这个崭新的资本市场,预计公司将在未来的几年,在资本推动下,迈入发展的快车道。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公司业务覆盖国内各级城市。公司访问员主要分布于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及徐州、成都、武汉、西安等各二线城市,在国内县市级城市也有专职访问人员。公司在香港、台湾等地也有合作调查机构。7、广州市佩升前研市场信息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佩升前研市场信息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2007年,从传统的市场研究公司起源,秉承洞察、量化、创新的经营理念,逐步形成拥有自主技术专利的大数据消费者全方位研究核心竞争力,成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营销应用的市场研究公司。送送核心业务涵盖消费者需求研究、品牌研究、产品研究、价格研究、广告研究、渠道研究、产品测试、满意度研究等范畴,截止至2016年5月,佩升共计收集研究问卷123.4万份,云端存储数据400TB,细分研究报告5632篇,致力于应用信息化科技采集数据,提供营销全流程调研数据支持,以及行业应用研究解决方案。公司服务行业包括保健品、医药行业、汽车行业、家电行业、日用品、连锁经营等行业,其中知名龙头企业超过20家,包括安利、美的电器、汇仁集团、中国银行、三星电子、别克汽车、丰田汽车、本田汽车、日产等著名企业,项目合作满意度高达100%。2016年,佩升前研完成了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的技术积累,现已累计申请包括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采集、分析专利合共14个,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佩升前研资深研究团队硕士及以上学历成员6人,海外留学归国成员3人,本科学历成员27人,全部资深研究成员从业均在5年以上,其中10人从业10年以上。8、成都达智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达智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月,作为内地调研行业领军品牌,达智咨询已于2016年1月完成了新三板挂牌。自2007年起至今,达智咨询连年8年当选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CMRA)副会长,2012年被推选为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CAMIR)副会长。通过17年的专注发展,达智咨询立足西南,数据采集业务覆盖全国,业务规模和品质居于国内前列;研究业务规模和品质居于西南地区前列。公司长期服务于世界500强企业,政府各部门及国内地产、金融、汽车、快消、医疗等领域知名企业。除定性及定量数据采集、高端会议室租赁、在线/微信调研、消费者U&;A研究、产品研究、品牌研究、满意度研究、行业分析、营销规划咨询、可行性报告及商业计划书等传统调研、咨询业务,达智已独辟行业之先河,研发并落地执行政府第三方评估/监控服务,企业价值评估系统、大消费U&;A系统等创新业务。9、立信(重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立信(重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是一家集传统调研、电话调研、网络调研及大数据分析的全渠道数据采集公司。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单位。立信股份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专业、规范的项目执行为重点发展方向,分支机构遍布北京、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青海、宁夏等多个省份。通过多年的发展,立信股份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优秀的督导和项目管理人员,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强大的管理平台和不断创新的调研技术。多年来,在完善执行网络基础上持续发展产品链,逐步形成立信股份的核心竞争力。10、盖洛特(福州)数据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盖洛特市场调查公司成立于2000年的中国福州,其业务范围是为企业提供“产品研究、满意度研究、神秘顾客调查、消费者研究、渠道研究、营销活动研究”等市场研究服务。公司秉承“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证明”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服务。专注于通讯、金融、快速消费品、汽车、广告营销等行业。先后在厦门、泉州成立了分公司。盖洛特在全国二十个多个省市均有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能够短时间内,在全国范围的执行大规模样本的调查研究项目。另外,公司与全国多个行业协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业务发展和行业数据收集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形成了覆盖中国大中型城市的数据采集网络。盖洛特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系统的市场研究解决方案,母公司及子公司为客户提供线下、线上(我要调查网)的市场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公司根据客户对市场调查服务的需求,通过入户访问、街上拦截访问、电话访问、在线网络调查等方式搜集信息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小组座谈会、深度访问、观察法等方式搜集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准确的市场调研。公司客户主要来自于通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广告业、政府等领域。

七金刚

中国网络婚恋行业市场调查研究-业务范围拓展未来仍具潜力

原标题不断拓展产业业务 网络婚恋市场未来发展仍有潜力#当下年轻人的网恋趣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婚恋平台的不断渗透,网络婚恋作为一种新的交友方式而受到大众瞩目。网络婚恋,是指用户借助互联网婚恋平台与其他异性用户进行沟通与了解,进而发展成为恋爱、婚姻关系,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婚姻伴侣的交友行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单身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以及离婚率的逐渐走高,为我国婚恋交友行业奠定了庞大的市场基础,我国网络婚恋市场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网络婚恋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单身人口数量逐年增长,发展到2019年已经增长至2.4亿人左右,占据着全国总人口将近20%的比重,因此对婚恋介绍的需求也较为庞大。另外,自2010年开始,我国呈现出结婚率不断下降而离婚率持续走高的发展势头,根据民政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我国结婚率已从2010年的9.3‰下降至7.3‰,离婚率则由2010年的2.0‰上升至2.7‰,我国离婚率的持续走高,也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对婚恋交友行业的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年轻一代消费人群的崛起,80后、90后逐渐成为我国婚恋市场上的主力军。与70后、60后人群相比,年轻一代群体更熟悉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因此也会更加倾向于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实现沟通交友的目的。另外,网络婚恋还可以拓宽交友范围,降低交友成本,未来随着我国移动网民规模的不断上升,网络婚恋在婚恋行业的渗透率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随着市场的发展,我国网络婚恋行业已经进入了产业转型时期。由于消费者需求及要求的不断提升,各大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开始以精细化运营以及创新发展的为目标,不断扩大核心服务业务,延伸行业产业链产品,进而进一步扩大市场发展空间。当用户在网络婚恋平台上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之后,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可以为其提供一系列的婚礼服务业务,例如婚礼策划、婚纱摄影、珠宝钻戒、婚宴预订、家纺家电、室内装修、汽车房产等,满足备婚人群一系列的婚礼服务需求,扩大企业收益。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单身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离婚率的上升,市场对婚恋交友的需求也逐渐扩大,在互联网技术的驱动下,网络婚恋在我国迅速星期并发展起来,其中80、90后作为年轻一代消费人群在市场的活跃度较高。但就目前来看,由于行业门槛较低,且婚恋网站平台对于客户筛选力度较低,极大程度的影响了行业持续向好发展。而随着我国网络婚恋产业逐渐实现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扩大服务业务,提高用户消费体验,未来我国网络婚恋市场仍存在着较大发展空间。

安取仁义

中国物联网平台产业市场研究报告:2025年全球连接数量达35 亿(可下载)

获取《中国物联网平台产业市场研究报告(2020版):平台,物联网企业做品牌的关键》完整版,请关注绿信公号:vrsina,后台回复“互联网2 ”,该报告编号为20bg0035。[研究报告内容摘要]本报告是中国物联网产业应用联盟、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和深圳市物联传媒有限公司的调研与研究成果。本报告内所有数据、观点、结论的版权均属中国物联网产业应用联盟、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和深圳市物联传媒有限公司拥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未经授权和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全文或部分形式(包含纸制、电子等)引用、复制和传播。不可断章取义或增删、曲解本报告内容。中国物联网产业应用联盟、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和深圳市物联传媒有限公司拥有对本报告的解释权。本报告所包含的信息仅供相关单位和公司参考,所有根据本报告做出的具体行为与决策,以及其产生的后果,中国物联网产业应用联盟、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和深圳市物联传媒有限公司概不负责。

积渐

中国大数据应用市场研究

01中国行业大数据应用市场概况2011-2018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发展大数据市场驱动力:来自于线下大数据市场( IT企业的大数 据应用及大数据平台业务市场)中IT巨头 和单一大数据业务的厂商开始行动,优 化产品和服务路线图。来自于线上大数据市场(互联网用户数 据市场,以及以互联网金融为主的线上 金融市场)的成熟度逐渐提高,以金融 和零售为核心的线上大数据应用走向成 熟,市场体量进一步扩大。企业着力培育数据资产,积极探讨数据,行业大数据多集聚、少融合。大数据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即针对企业 而言,以云端大数据集聚为前提条件, 以行业云服务为平台,共享企业间核心 竞争力。中国大数据市场发展历程及主要模式数据存储租用:通过易于使用的API, 用户方便地将各种数据对象放在云端, 然后再像使用水电一般按用量收费。租售信息业务:涉及到大数据产业链的数据整理与分析环节。提供加工后的数据 “ 半成品”。数据增值服务:精准营销等提升企业价值链业务。 小额信贷等数据衍生新兴业务。数据技术服务:为运营某一环节或业务问题提供方案。 针对企业系统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大数据即服务。行业大数据结构及应用状况中国大数据市场行业投资结构中,金融、通信、零售为前三大行业,投资占比分别为16.0%、15.6%和13.9%。政府、医疗、旅游投资比例分别为12.7%、9.0%和4.1%。六大行业累计占比71.3%。其他行业包括教育、制造、能源、媒体、互联网等,累计占比28.7%。重点行业大数据应用表现与成熟度中国大数据市场行业契合度及应用可能性分析中国大数据市场集中度与成熟度分析02重点行业大数据应用现状零售业线上与线下大数据资源的打通线下零售企业数据管理特点:通常辐射范围仅在周边10-15公 里,线下会员人数的增长空间十分有限。拥有大量的交易类数据, 但由于大量线下企业仍未建立完善的会员体系,数据难以进行定向追踪,关联性差。线上零售企业数据管理特点:领先线上零售企业由于可以辐射全国,早已获得了上亿的注册用户。但这类企业非结构化数据多, 需要挖掘才能得到价值。零售业大数据应用特点未来零售业大数据应用趋势将具有如下特点:如何进一步通过数据驱动经营和营销——各 零售企业会以会员为核心进行管理优化,通 过以人为中心的数据驱动,实现决策优化及 精准营销。行业会探索越来越多的大数据营销新模式— —各类零售企业会积极尝试新机会,如微店 等,寻找消费者偏好的新潮流。不断丰富外部数据源——在企业自身线下数 据采集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与更丰富的外 部数据源合作将快速提升营销的精准度,包 括权威市场研究机构、领先互联网巨头等。“知己”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当企业获 取翔实的用户数据后,为了突破自身实现快 速营销的瓶颈,将会倒逼企业利用移动销售 巡检、库存盘点等手段进一步完善自身的采 购、库存、员工行为等信息采集,从而实现 进一步“知己”,最终为实现全产业链的大 数据应用打下基础。旅游业大数据产业链的差异性线下旅游主管机构及景区、酒店等数据管理特点:本身不产生大数据,对数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数据来源分散 (横向涉及交通、环保、交通等, 纵向涉及国家及各地市旅游局)、 异构, 进行数据交换时缺乏业内统一标准。线上旅游平台数据管理特点:拥有大量交易、检索及用户行为数据,需要具备强大的语义分析能力才能实现精确的用户画像。旅游业大数据应用特点医疗行业大数据产业链结构我国医疗行业大数据建设方向“3521工程”,即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建设。当前全国有数十个个省份在搭建省级的信息化平台、 100多个城市在不同程度上搭建市级平台。以及区域医疗建设和医联体等,都会积累大量的数据。医疗行业大数据主要建设方向通信行业大数据产业链结构大数据在通信运营商中的应用趋势金融行业大数据产业链结构大数据对金融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政府行业大数据产业链结构综合数据源共筑智慧城市03大数据行业化应用趋势与看点未来大数据的价值创造方向大数据行业化提供商磨砺的三大武器大数据行业化应用的机会与看点欢迎关注作者,您的关注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目大运寸

2019年中国图书市场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图书线上快速发展,数字阅读稳步增长图书零售额线上占比逐年提升,2018年占比达到64.1%,预计2019全年占比达七成。数字阅读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8年达254.5亿元,预计2019全年达到约300亿元。B2C图书线上平台中,京东图书作为头部玩家,是国内唯一覆盖纸电声+软硬件+知识服务的阅读全生态平台。新书品种数量及占总品种数量的比例逐年下降2017至2019年,新书出版品种数量逐年下降,占总出版品种数量比例也逐年下滑。图书市场发展结构逐渐优化,经典图书生命力旺盛。纸电同步销售趋势明显图书市场纸电同步销售的品种占比越来越高,从2017年的14.3%,到2018年的23.7%,在2019年已经超过35%。随着民众电子书阅读率不断提升以及电子书市场内容供给不断提质增量,未来纸电同步销售比例将进一步提高。线上图书平台将保持低价优势、加强服务、继续渠道下沉针对用户需求和痛点,线上图书平台将不断进行全方位升级:一方面,继续以价格吸引用户;另一方面,不断加强服务;此外,随着京东等玩家继续下沉市场,低线级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市场概览市场概览-线上图书市场价格优势及商品、服务升级促使线上占比逐年上升随着网购市场的日益发展成熟,居民购书方式逐渐变化,图书零售额线上占比逐年提升,于2016年实现反超;2018年占比达64.1%,市场规模573亿元,增长24.8%。2019年前三季度,实体店图书零售市场规模同比下降7.0%,线上图书零售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4.8%;线上渠道占比进一步提升,预计2019全年能到七成。在整体市场交易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京东等线上图书平台除了以折扣、满减等促销活动让利消费者,还不断从商品和服务两个方面提升用户体验,无论是图书品种、商品推荐还是物流、售后等方面都在不断改善。市场概览-B2C图书平台京东图书成为消费者优选的线上购书平台京东图书上线九年以来,不断思考如何把出版业的特性与线上的模式结合到一起,持续创新发展,不断提升用户体验,获得读者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和信赖。业务布局方面,京东是国内唯一覆盖纸电声+软硬件+知识服务的阅读全生态平台。在一站式购物的消费大环境下,京东图书已成为消费者优选的线上购书平台,业务增长潜力强劲。此外,京东庞大的用户规模及高质量的PLUS会员为京东图书的用户增长提供了内生力,京东图书拥有高综合增长潜力。特点与趋势特点与趋势-纸书文教书、童书两个主要品类将持续扩大领先优势根据京东大数据,近三年各图书类型成交额占比排序相同,文教书、童书和文学书一直排名前三。值得关注的是,文教书和童书的市场占比在不断扩大,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家长注重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随着全民阅读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这两类书的市场占比将不断扩大。特点与趋势-纸书之文教大语文时代,中小学课外读物表现优异根据京东大数据,2019年文教书成交额最高的细分品类前三是:中小学课外读物、大学教材和工程类考试用书;中小学课外读物、高考读物、初中各年级读物成交额保持较高同比增长。近几年,国家提倡大语文,中小学语文教育发生变革,中小学课外读物作为文教书第一大品类,2019年成交额同比增速将近50%,预计在2020年,其成交额还将走高。上过初高中的同学都知道,《五年高考 三年模拟》是辅导书界的”小霸王“,带给80后、90后难以磨灭的记忆。现在这一系列图书依旧“折磨”着零零后,相关图书2019年销量是2018年的近三倍,是同步教辅中NO.1品种。特点与趋势-纸书之童书科技热,将给科普/百科类童书带来良好发展前景根据京东大数据,儿童文学、绘本、科普/百科三大细分品类的成交额同比增速超过童书整体增速,导致这三个细分品类在童书成交额中的占比逐年提升,从2017年的65.6%,到2018年的66.4%,再到2019年的69% 。三大细分品类中,成交额同比增速最高的是科普/百科,将近40%;它跟儿童文学和绘本的成交额差距持续缩小——科普/百科成交额在2018年是儿童文学书的一半,2019年已占六成。国家整体科技热,将给科普/百科类童书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特点与趋势-纸书之文学玄幻、科幻、新武侠引领增长,爆款影视剧带动原著热销根据京东大数据,文学书品类中,社会小说、科幻小说、玄幻小说、新武侠以及世界名著和诗歌词曲保持着较高的增速。其中,玄幻小说及新武侠同比增长超过40%。科幻小说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速,2019年的成交额同比32.7%。爆款影视剧带动相关原著销量增长已成常态,如2019年大热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小欢喜》,前者播出后原著小说日销是播出前日销的20多倍,后者播出后原著小说销量是去年同期39倍。明年如果《大江大河2》《青簪行》《余生,请多指教》 《有翡》《流金岁月》 《孤城闭》 《鬓边不是海棠红》《六爻》等电视剧播出,会继续带动相关图书热销。特点与趋势-新书新书单品成交额逆势上扬;注重精品,是必由之路2019年,在新书品种数量较去年大幅下降的同时,新书成交额不降反升;每个新品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超30%。其中,文教书、社科书、科技书类新书成交额占比及增幅位列前三。对出版行业来说,更加注重精品的挖掘以及重点书的营销推广,不断提高新书市场规模,是必由之路。特点与趋势-数字阅读纸电同步销售的品种占比将越来越高“纸电同步” 已成为读者阅读的新趋势。随之而来的是,一本图书同时有纸书和电子书两个出版形式的品种越来越多。在京东图书,这种纸电同步销售的品种占比越来越高,从2017年的14.3%,到2018年的23.7%,在2019年已经超过35%。特点与趋势-国内一二线市场仍是主力地区,低线市场是增长引擎根据京东大数据,2019年各线级市场的成交额排序是:一线、二线、三线、六线、四线、五线。其中,一线市场的经管励志书、科技书、社科书、生活书、艺术书和原版书的成交额占比都高于图书整体占比(原版书占比最高,将近50%)。童书、文教书和文学书在一线市场的占比低于图书整体占比。五六线市场与一线市场表现正好相反。从成交额占比变化来看,六线、五线和三线成交额占比上升最多,低线市场成为图书线上销售的增长引擎。当下,京东等线上图书平台全力开发下沉市场,为改进低线市场的商业基础设施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低线市场的消费升级。特点与趋势-海外海外市场增长强劲,美国是最主要的消费国家京东一直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实力挖掘跨境线上红利,并重点开辟京东全球售业务。通过京东数据可以看出,在2019年京东图书在海外销售爆发式增长,无论用户数量还是成交额,美国、加拿大和日本都是前三市场。市场榜单城市TOP10各城市中,北上广深以及成都用户最爱买书根据京东大数据,在2019年,无论是线上图书用户数量、成交量还是成交额,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市场均全国领先。此外,成都、武汉、西安、天津、重庆、苏州6个二线市场各个指标排名靠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西安购书的用户数量被重庆超越,但人均买书金额更高,整体成交额仍高于重庆,且在2019年超越天津成为第7。纸书畅销榜TOP10经典图书生命力持久,四种书连续两年上榜2019年纸书榜中,多数上榜书都是经典长销书,如《现代汉语词典》《平凡的世界》《三体》《原则》连续两年上榜。TOP10中新书只占两席,TOP100中新书占比不到两成。一方面经典之作常读常新,有无穷生命力;另一方面新书爆款不济也是主因。纸书畅销新品榜TOP10党政相关新书频上榜,多本新书作者登顶作者榜根据京东大数据,2019年纸书畅销新品榜TOP10中,有3种是社科新书,文学和童书各占两席。2019年9月才出版的《这里是中国》借助京东图书平台优势,不仅名列新书榜前十,而且进入总榜前十五。《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套装24册)》《这里是中国》《美国陷阱》《崔玉涛育儿百科》《人生海海》的作者全部凭借2019年新书入围作者榜TOP10。电子书畅销榜TOP10经典金融理财类图书强势霸榜2019年电子书畅销榜TOP10中以经典金融理财类书籍、管理类以及计算机类工具书籍为主,其中经典金融理财类书籍占四席,《富爸爸穷爸爸》《穷查理宝典》《财务自由之路》《证券分析》纷纷上榜。《原则》连续两年蝉联榜首,这本书也是唯一一种同入2019年纸书、电子书双榜前十的图书。最受欢迎作者TOP10考研大军助力肖秀荣教授登顶,网红故宫位列第二京东图书2019年最受欢迎作者TOP10中,排名第一的是肖秀荣。肖教授作为考研界的旗帜性人物,每年数以百万考研大军撑起了其在图书界的霸主地位。随着故宫博物院爆红,以《故宫日历》《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故宫文创产品也越发受到喜爱。星球研究所也凭借着2019年爆款书《这里是中国》成为书界网红。纸书出版机构TOP10科学技术类专业社多有入围2019年纸书出版机构TOP10中,中信出版集团和机械工业出版社与2018年排名一样,位居榜单第一和第二名。2018年排名第四的电子工业出版社今年排名上升一位,进入前三。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新晋入榜。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均属于科技大社。随着AI、5G、区块链、VR、智能家居等科技领域日益受到关注,科技类图书市场将不断扩大。电子书出版机构TOP10中信纸书电子书双头筹2019年最受欢迎电子书出版机构前十中,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图书为主的出版机构占据一半席位,中信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华章信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出版社均以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图书为主。中信出版凭借着强大的用户号召力,获得纸质书、电子书双头筹。用户分析用户画像-基本情况主要集中于26-45岁,学历水平较高线上图书用户性别较为均衡,男性占比52.4%,略超女性用户占比。年龄主要集中于26-45岁,这部分人群处于职场上升期和人生中成家生子的主要时期,对于图书的消费需求较为旺盛。学历水平较高,本科&大专学历用户占比63.1%,硕士及以上学历用户占比9.3%。

夜半

2020中国进口消费市场研究报告

德勤中国和天猫国际联合发布了《逆势而上,乘风破浪——中国进口消费市场研究报告2020》(下称“报告”),该研究显示,疫情改变了全球消费格局,线上购物模式在整体消费下滑的大环境下逆势上涨,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模式发生重大改变。进口商家需依照疫后消费者场景化体验设计驱动业务模式,通过推动数字化转型及与电商平台合作,创造多元场景与消费者建立有效连接,积极把握市场变迁带来的新机遇。今年新冠疫情持续笼罩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经济,对全球消费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虽然中国零售行业已开始复苏,但疫情令中国以及全球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重要转变。《全球新冠疫情消费者追踪报告》三至四月进行的调查发现,38%的消费者认为未来电商趋势将成为主流趋势。出于无接触的消费需求,更多的消费者转至电商平台和数字化商超购物,推动线上零售在整体消费下滑的大环境下逆势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9月份统计,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已占中国整体消费品购物的22.2%。PDF版本将会分享到199IT高端交流群,感谢您的支持!199IT热门报告重点推荐,可直接点击查阅2020年电动汽车成本报告2020年全球财富报告2020年印度媒体和娱乐报告(272页)报告:东南亚社交电子商务的崛起2021年B2B内容营销报告2020年播客广告转化基准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美国风险投资报告2020年全球移动网络体验报告2020-2024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中国摘要2020年第三季度电子商务报告2020年大中华区人工智能成熟度调研报告2020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路径2020年假日购物季消费者调查报告循环时尚:中国新纺织经济展望报告2020年移动行业影响报告(120页)2021预测之亚太地区2020年未来就业报告(163页)印度OTT报告2020智慧数码城市报告-全城 AI(136页)2020年第14个年度假日购物调查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客户参与报告2020年Q2太空投资报告2020世界超级财富报告复苏和超越:疫情后旅游业的未来2020年全球支付报告2020中国移动经济发展报告(中文版)2020年移动金融报告2020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270页)2020年第二季度受众报告2020年9月中国乳品报告2020年全球支付报告网络视频报告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报告2020亚太社会展望报告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报告:营销决策者与营销公司的关系2020全球消费者洞察报告2020年香港商户调查2020年Q2视频广告指标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移动应用市场报告2020年人工智能报告2020年度全球幸福感调查报告COVID-19如何影响消费者使用移动设备的习惯B2B买家行为调查报告TikTok的力量2020年化妆及美容报告2020年南亚经济聚焦报告(112页)2020中国服务设计报告零售业2020:在两极分化的世界中取胜2020年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0年9月网络新闻报告2020年世界石油展望报告(332页)2020年亿万富豪洞察报告游戏行业:无法独享安全报告2020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敏捷与弹性:迎接新现实的另类投资报告影响世界:了解富国儿童幸福的构成报告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2020年农产品市场状况报告(164页)资产管理报告:支持增长并确保关照首份数字欧元报告:2021年启动数字货币项目2019-2020上半年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报告人工智能在五大行业的成就与挑战报告:文化连通性转变2020年Q1-Q2中国TMT行业私募及创业投资报告2020年全球网络消费者指数报告2020中国汽车金融报告联网汽车新趋势报告联合国经济学家网络:塑造我们时代的趋势报告中国线下零售小店数字化转型报告2020年最有价值的75个印度品牌榜2020年粮食及农业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进展报告2020移动游戏报告2020年保险科技报告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20年汽车营销报告2020中国Z世代汽车消费洞察亚太地区移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报告复苏之路:2020年亚太地区电子商务报告2020年贸易和发展报告(165页)2020年品牌激情报告报告:重新思考COVID-19时代的零售策略之日本报告:为潜在客户转化建立关系2020上半年金融科技脉搏报告2020年年度忠诚度报告| NOTICE |

多于之赢

2020年全国文旅市场分析及2021年展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各行各业受到巨大影响,文旅产业更是首当其冲。但与此同时,我国文旅产业在危机中孕新机,在“战疫”中悄然巨变。文旅产业数字化进程大幅加快,数字文旅产业异军突起逆势上扬。相较于国际消费而言,我国国内文化旅游市场率先复苏,引领消费大规模回流,推动形成以经济内循环为主的文旅新格局。展望未来,我国全面加快信息时代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布局,文旅产业将进一步“开新局”,推动数字化进程进入正常化大规模发展新阶段,并成为各地对冲疫情影响,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我国国内文旅产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改善与提高,又将进一步激活国内文旅市场潜力,大幅提升国内文旅产业的市场空间。一、我国文旅产业格局在“战疫”中悄然巨变(一)文旅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文旅产业异军突起逆势上扬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几乎涉及全产业、全行业、全空间,对文旅产业影响巨大。加之疫情暴发时段正好与文化旅游旺季的春节重合,因而对文化旅游产业链造成极大冲击。为有效防控疫情,文化旅游市场从“保障供给、繁荣市场”转向“防疫情、停组团、关景区”,一时间景点景区关门,各种活动取消,酒店门庭冷落,旅行社停止收客,整个行业几近于“停摆”。即使新冠疫情防控告一段落,文旅产业复工复产也面临“谈疫色变”而需求不振的巨大阴影。文旅产业遭受新冠疫情重挫,行业营收、利润及增速均面临断崖式下跌。在新冠疫情中,文旅产业普遍遭遇危机,但在危机中也孕育着机遇。新冠疫情限制了线下的文旅活动,却又大大激发了线上市场的蓬勃发展。疫情一方面放大了文旅业发展中面临的运营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对实体资源依赖强等问题,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在客观上以数字科技为核心的消费模式为文化旅游业提质升级做了全新尝试,加快了数字文旅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进程,催生了数字文旅产业取得了不俗的表现。2020年3月份发布的《旅游企业复工复产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显示,疫情期间,数字化、网络化、社交化、互动化的生产方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特征。——线上活动。针对疫情期间文旅产业停业的现状,新华网旅游频道推出了“中国文旅再出发——线上系列主题沙龙活动”,景域驴妈妈在腾讯课堂推出大型公益文旅直播课。巅峰智业则顺势推出旅豆学堂,联合文旅业内各大强势品牌共同举办文旅产业线上巅峰大会,开辟线上学习在线课堂,将文旅产业的“停业闭园期”转化为“闭关修炼期"。此外,还与峰物优选共同主办了“文旅振兴公益同行”线上大会,与百城千县万企“云游美丽中国优选百城峰物”,助推文旅振兴。这些文旅在线沙龙论坛,分享战“疫”中的经验与智慧,为疫情过后行业复苏、转型升级夯实了基础。——虚拟云游。云旅游、云娱乐、网上博物馆等新业态在疫情中大放异彩。常德市桃花源景区在疫情期间,推出了“云游桃花源”项目,让网民在金牌导游的讲解下,在“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精品细读中,线上穿越桃花源景区,探寻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走近自己心灵的故乡。河南红旗渠景区利用5G技术,将“红色讲堂”、“劳模讲堂”、“廉政讲堂”等放到‘云端’,搭建线上云宣誓平台,促进了传统红色教育的线上延伸,开启了精神传承的创新之门。红旗渠景区在多个网络平台开启“云游”模式,吸引网友实时互动参与,覆盖人次达2000万。——在线营销。手机屏幕带来的“旅游”体验,尽管无法与实地出游相媲美,但高频度的网络展示让景区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潜在游客。从长远看,这种旅游体验一旦被市场广泛接受,辅以良好的引导,在特定场景下,也可做到用户的留存转化。湖南省文旅厅通过“云直播”开展“春暖潇湘”湖南文化旅游网络消费季活动,整合景区门票、酒店、文创产品、演艺、美食等湖南文旅产品。该直播吸引了近320万“云观众”在线观看。观看之余,消费者可通过湖南文化旅游消费商城享受各大景点门票优惠,一键抢购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卡。随着文旅产业复工复产持续推进,传统线下行业虽已恢复运转,但今后 “云旅游”依然会是旅游行业营销的重要方式之一。——智慧运营。云计算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它改变了传统旅游行业信息处理的方式,加大了信息处理任务量,加快了数据的分析速度以及私密性。雪松文旅集团与阿里云展开合作,依托雪松文旅项目的场景,联动阿里云的数字技术,通过智能化核心能力打造数字景区,全方位服务游客体验,以旅游+云计算、数字技术,创新升级文旅产业智慧运营方式及管理模式。携程与恢复营业的多地景区合作,推出包括无接触服务、实名制认证、大数据防控预警、预订页面显示景区限流人数等措施,并提供“秒入园”“无忧退”等便捷门票服务。——无人光影演艺。人力成本高是文旅产业发展的一大痛点。疫情暴发后,不少文旅企业在停工的情况下仍要支付高额的人力成本。因此,利用科学手段降低人力成本,是数字技术在文旅产业中的一项重要探索。巅峰智业在江苏连云港老街打造的《天海传奇》中尝试的无人光影演艺,每场演出只需500度电。对比传统实景演出项目,无人光影演艺项目只需10%的投资和1%的运营成本。不仅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还增加了项目的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且表演形式非常适合在夜间旅游,对于留住游客促进消费都有很好的作用。——大数据运管理。大数据是当前热门的应用技术,在景区的人流预测、行业监管等方面都有应用。旅游大数据平台通过实时统计客流量、归属地等信息,为旅游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分析。在疫情期间,旅游大数据协助政府进行外地游客管理、旅游产业发展研判,对于地区防疫工作贡献显著。在战“疫”中,文旅产业新形态如何精细化布局是当前关注的重点,联通大数据基于“全国游客整体流动趋势”、“游客口碑”、“涉旅消费”三个方面,分析全国旅游市场及重点景区的复游复玩趋势,为各级文旅管理部门全面推进旅游市场复苏做足准备。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高政用“异军突起”和“逆势上扬”两个词,概括了疫情之下的数字文旅产业。高政介绍,疫情期间,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短视频等业态的流量大增。云娱乐、云直播、云看展等新业态的用户高涨,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纷纷推出了云旅游项目,各地的博物馆也推出了2000余项网上展览,总浏览量超过了50亿人次,线上文旅产品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宅生活”。(二)国内文旅市场率先复苏,呈现内循环为主的明显特征近几年来,中国出境旅游一直保持平稳发展,发展速度、目的地结构和客源地结构相对稳定,并保持了多年的出境旅游第一大国地位。2019年我国出境旅游规模达到1.55亿人次,同比增长了3.3%,出境游客境外消费超过1338亿美元,增速超过2%。在疫情冲击下,2020年我国出境旅游发展受到重挫。2018年、2019年的1-6月份出境旅游人数的同比增长率皆为正数,而2020年的1-6月份出境旅游人数的同比增长率皆为负数。相比惨淡的出境旅游市场相言,我国国内市场率先复苏。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 6.37 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 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假期期间,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市场复苏明显,一些地方的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甚至同比还有增长。比如,北京接待游客 99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2.9%。福建省累计接待游客 3928.45 万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旅游收入340.88 亿元,同比增长10.2%。湖北累计接待游客 52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29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国庆假期的82.74%和72.26%。广东省累计接待游客4998.0万人次,同比恢复至 81.2%;实现旅游总收入356.7亿元,同比恢复至68.6%。由于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庆期间出境旅客骤减,民航国内旅客量实际已超越去年同期,出境游需求持续向国内转移。航班管家发布的《2020 年国庆及中秋双节民航数据报告》显示,2020 年国庆、中秋双节 8 天长假,全国民航共运输旅客 1326 万人 次,日均运送旅客 165.75 万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的 90.6%。2020 年 10 月 1-8 日全国民航客运航班 107791 架次,同比去年减少 8.77%,其中国内航班 106885 架次,同比去年增长 10.29%,民航国内航班运输已超越去年同期水平。10 月 1 日国内航班量同比增幅最高,增长 24.13%,恢复速度喜人。由于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假期期间国际航班仅 520 架次,占比 4.8%,而去年同期国际航班占比 14.8%。由于国内新冠疫情防控稳定,人们出行需求在假期得以释放,8 天假期民航平均客座率为 78.64%,已恢复到较高水平。受益于海外疫情反复与中国海南一系列免税利好幅度加大等相关政策刺激,海南引领国际旅游消费回流,再次刷新消费“成绩单”。2020年10月1—7 日,海口、三亚、琼海等4家免税店零售额同比增长167%,免税购物人次同比增长64%。海南省三亚市客流已实现同比正增长,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50.14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其中高端景点、离岛免税购物明显增长。10 月1—5日,亚特兰蒂斯酒店入住率接近90%。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达5.3亿元,同比增长136.9%,免税店日均收入过亿元。在国家出台相关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政策以后,我国文化旅游以内循环为主的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目前国内游客甚至开始挖掘中国版海外游替代景区,如中国版66号公路、中国版恶魔之眼、中国版羚羊谷等,部分中国版替代景区依靠中国中西部独有的地貌特色鲜明,进一步助推中西部自然风光热度持续升温。二、我国文旅产业在“战疫”中孕新机布新局(一)短期来看,疫情应对政策促进文旅消费扩容产业升级在2020年我国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期间,一方面各级政府周密部署严控疫情,另一方面化危为机,为对冲疫情影响,国家及各地方顺应数字文旅发展的时代大趋势,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举措,提升数字文旅产业发展,推动文旅产业复苏,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同时,一些市场主体也顺应文化旅游产业数字化发展大趋势,在疫情期间加快发展数字化进程,使数字文旅产业发展形成多头共振良好局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2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鼓励各地区、各行业运用手机应用程序(APP)等方式,整合旅游产品信息,畅通消费投诉渠道,改善旅游和购物体验。提升“智慧景区”服务水平,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做好客流疏导和景区服务。针对疫情期间文旅产业线下防疫的现状,文化和旅游部在官网上设立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的专栏,开设红色旅游云课堂、乡村旅游面对面直播课堂、旅游景区云课堂和文旅产业云讲堂等网络课程。中国旅游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调查实验室、阿里巴巴集团联手共建的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发起了"新文旅战疫成长营"项目,邀请文旅产业知名专家学者、资深业界人士,共析文旅产业疫情之殇,共谋文旅产业战“疫”之策。在地方文化旅游厅局层面,各地也纷纷出台实施方案,鼓励开发数字文旅产品,抓住5G、超高清等新技术发展机遇,加快推动“互联网+文旅”,发展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同时奖补文化和旅游景区数字化建设,促进“互联网+文化旅游”发展,提出在“互联网+文化旅游”领域统筹实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智慧型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等惠民工程,发展互联网文学艺术等互联网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等等。此外,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还结合文旅项目积极探索5G应用,与各大运营商合作,共建智慧文旅体系,探索数字文旅发展新模式。比如,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一些市场主体推出“阅读长城”、“倾听运河”等数字文旅项目,创新数字展示,建设线上长城、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等。广州市花都区出台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其中明确,在数字文化企业落户方面,总部企业落户最高奖励1200万元,上市企业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在人才引进方面,给予数字文化高端人才补贴资助、安居优惠、优先入户等优惠政策。(二)中长期来看,中央“新基建”战略布局将加速我国文旅产业内循环自 2018 年中央经济会议提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来,新基建便与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紧密相关。在应对2020年新冠疫情危机中,中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战“疫”中提高了数字解决方案、工具和服务的使用,加速了中国经济数字化进程,大大提升了我国文旅产业内循环的基础水平。特别是在应对新冠疫情冲击中,中央政府加快了我国立足5G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布局,从根本上构筑了我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强劲动能。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大支持力度,推动5G 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2月23日,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指出,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资金和政策性金融,优化投向结构。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文化旅游部门作为新基建中的新型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领域而受到普遍重视。早在2019年8月发布的《2019中国数字文旅发展报告》就指出,当前我国数字文旅规模巨大,有力推动了文化和旅游融合,技术和市场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数字文旅时代已经到来。在疫情期间,以智能管理、智慧运营、在线营销、模拟体验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得以广泛推进,数字技术更加深入地应用到文旅领域,为文旅产业走出低谷作出巨大贡献。2020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明确要求,旅游消费潜力巨大,要确定适应消费升级需求,支持“互联网+旅游”发展的措施。为促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旅游业健康发展,会议确定了支持“互联网+旅游”发展的措施。一是支持建设智慧旅游景区,普及电子地图、语音导览等服务,打造特色景区数字展览馆等,推动道路、旅游厕所等数字化建设。二是鼓励景区加大线上营销力度,引导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出台规范发展互联网+旅游民宿的措施等等。三、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将加速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我国文旅产业数字化基础扎实方兴未艾2020 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我国文旅产业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在国内疫情基本受控后,旅游逐步复苏、出游限制逐步放宽等利好因素推动文旅板块加速恢复增长,景区、旅行社、酒店等与旅游六要素关联度高的行业开始在下半年出现较为明显的复苏。尽管近期我国个别地区仍有零星的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出现,但整体防控力度和效果较好,有利于国内文旅的进一步恢复。疫苗研发和临床试验数据乐观,全球范围内疫情预计将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旅游恢复至 2019 年水平是大势所趋,文旅产业仍具有业绩修复和发展的动力。展望未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我国各行各业在5G时代迅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字技术在文旅产业的快速应用,不仅是应对新冠疫情一时之所需,而且在疫情之后仍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在疫情之后,随着文化和旅游线下业务的普遍恢复,各种“云”上数字技术应用需求短期会有所减弱,但从长远来看,以大数据与云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先进的数字技术仍将进一步广泛应用到文化和旅游行业各个环节,助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一体化经营与发展,成为文旅产业加速融合,并创新发展的澎湃动力。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高政表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将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推动数字文旅产业发展。一是落实财政、税收、金融、就业等各项支持政策,努力降低疫情影响,增强数字文旅企业发展信心和后劲。二是把握产业发展新需求新趋势,坚持正确导向,抓住5G、超高清、VR/AR等新技术机遇,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新型业态,鼓励创新创业。三是扩大优质数字文旅产品供给,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发展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引导和培育网络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热点新模式。四是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断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大格局。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认为,文旅产业呈现大量的网络视频、网络音频、在线教育、知识付费等数字文旅呈现更为明显的发展优势,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将在线云游、智能化运营、智慧化管理、数字化产品、在线化营销等作为产品服务提质升级的主要方向,并将在未来若干年仍将呈现方兴未艾之势。(二)我国国内文化旅游产品将向中高端休闲度假方向进一步演进由于疫情原因,我国出入境游市场基本消失,原有中高端用户的跨境游需求逐渐向国内转移,国内中高端休闲度假产品将越来越受到用户青睐。目前这一趋势很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得以持续。因此,有必要对产品与服务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快速调整,满足相应的用户需求。中高端休闲度假产品包括定制游、主题游、家庭游、租车自驾游等旅游新消费。比如,以兴趣爱好出发的主题游时代已经到来,滑雪、越野自驾、游艇、潜水等受到欢迎。应跟踪这些需求变化,加大产品开发力度,这一小类“品类经理”,应寻找登山、滑雪、潜水专家参与产品设计。再比如,国庆期间报名小规模家庭团的游客量同比去年增长100%,人均花费约5000元。这种小规模跟团游在跨省游恢复后,有进一步引领跟团市场复苏增长的迹象。专家分析,疫情以来,由于私密、安全等优势,家庭结伴自驾成为游客出行的主要方式。家庭结伴自驾游的盛行使得以前旅行团规模变小、变得精致,显示了消费升级有提前的趋势。在应对疫情中高端度假酒店和定制游的需求似乎也提前释放。携程相关数据显示,自由行游客更愿意选择高钻酒店。携程直播目前已为亚太地区高星酒店带货超 200 万间,预售产品均价 1200 元以上,预售产品核销率达 50%。携程 2020年11 月自由行产品订单中,选择 5 星酒店住宿的比例达 76%。另外,定制旅游在疫情应对中也呈现快速恢复的趋势,特别是国内的高端定制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跨省游恢复以来,定制游同比去年增长125%,人均花费超过 6000 元,国庆高端定制需求同比增长 300%。今后,在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而完全退出的阶段,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和品质需求的增长,高端酒店与定制游等高端需求还将大量涌现。(三)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文化旅游体验将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互联网应用市场化程度高、发展较好,但应用发展仍不均衡,行业应用广度和深度还显不足,特别是和实体经济融合还不够。数字文旅产业发展虽然来势很好,还仍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类型单一、商业模式缺乏、社会普及度不高,尤其是“有流量、无消费”、线上文旅消费规模较小、与实体文旅消费相互促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目前很多线上的数字文旅产品都是由文化机构或旅游景区自主开发,作为对实体文旅活动的一种补充,其市场导向不足、商业模式不明确,制约了促进文旅消费功能的发挥。在后疫情时代,一些平台型互联网企业与文博机构、旅游景区合作,通过“会员模式”“流量转化模式”“体验付费模式”等,整合打造市场化的数字文旅消费平台,不断提升数字文旅产品的供给质量。同时,强化数字文旅体验和线上线下互动,将文化内容与数字娱乐充分融合,将文化场馆、旅游景区植入网络游戏、动漫、电影、直播等数字娱乐场景之中,采取“游戏+虚拟游”、“动漫+云展”、“电影+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构建数字“虚拟文化空间”,带动由虚拟体验形成的周边产品消费。引导线上用户转化为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的实地游览、线下消费,将用户、信息和消费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之间充分互动交融,实现游前线上虚拟体验、游中现场沉浸体验、游后数字回味体验的全体验流程。在这次应对疫情采取的措施中,景区普遍采取了“预约、限量、错峰、有序”的管理模式,景区通过加速“新基建”投入和线上平台合作,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为游客提供预约、无接触和行程安全服务,景区市场数字化、智慧化程度大幅提升。可以预见,为应对新冠疫情常态化,或者说在后疫情时代,文化与旅游在整个流程设计上更加科学,更加注重安全,生态休闲体验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产业提质升级将进入新的阶段。内容来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