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我校2020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公布及复试等后续工作拟安排如下:1.初试成绩公布和复查:将于7月20日公布,具体公布时间、成绩查询方式、初试成绩复查方式请以我校后续发布的《202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及复查的通知》为准。2.复试名单公布时间:拟定于7月23日公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方案》,并由各院系公布复试名单。3.7月26日-8月5日进行复试。7月26日统一组织进入复试的考生进行外国语笔试,考试方式为网上开卷考试,时长60分钟,总分50分。专业面试和外国语口语、听力测试由各院系组织,复试方式为网上远程面试。具体要求另行通知。4.考生在复试时需提前准备相关材料:(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取得的成就、研究兴趣、未来研究构想等);(2)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科研成果等材料;(3)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提交材料将作为系复试小组考查考生学术水平的重要参考材料。提交方式和时间请以各院系复试通知为准。5.全部复试工作完成后,拟于8月中旬完成拟录取名单公示和录取通知书发放。以上安排为初步时间安排,请报考我校2020年博士研究生的各位考生密切关注我校招生网和研究生院网站招生信息栏目内的相关通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2020年7月16日
闵大洪1978至1981年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学习;1981年迄今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从事新闻学传播学研究工作;曾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生导师,现已退休。近年来致力于传播科技研究,尤其是互联网传播研究,是我国互联网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1998年4月,出版专著《传播科技纵横》(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向“浙江在线”网站提出“在线文库”概念,从而创办国内第一家新闻传播学术网站“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并在其中设有个人专栏《大洪视点》,收录了自1997年以来所写作的全部文章;2000年创办并亲自运作国内第一家新闻传播学术邮件列表刊物《e传播周刊》(e-Media Week,共出21期);2002年主持开通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站“传播研究网”主要研究领域致力于传播科技研究,尤其是网络传播研究。“我是从20世纪80年代关注中国报业的技术发展,开始科技传播研究;到了90年代中期互联网进入中国,于是很自然的从媒体和传播的角度开始对互联网进行研究。”出有专著《传播科技纵横》(1998年4月,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在“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中设有个人在线文库《大洪视点》,收录了1997年以来所写作的全部文章。2001年6月,创办面向媒体工作者的新闻性学术性的邮件列表刊物《e传播周刊》。 2002年主持开通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站“传播研究网”。主要成就闵大洪是中国传播学术界极为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在博客中所发表的传播科技、网络媒体方面的文章对当今社会生活与大众传媒进行了很好的研究和阐述。他的数量众多的专著博客文章已经成为网民学习现代传媒学鲜活的好教科书。闵大洪从90年代后期中国新媒体诞生之时就一直关注和追踪,他每年撰写的“年度中国网络媒体和网络传播”成为业界最全面的总结和概括。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致力于传播科技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致力于互联网传播研究。闵大洪是国内少数贯穿学术界和互联网业界的活跃人物。担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新闻出版总署报业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主任,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第二届会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刑事学668法理学、828刑法学每个人的考研都注定是一场不平凡的修行——致所有努力的大家或成功,抑或失败,各有各的原因,难以复制。但是我们仍旧可以找到一个基本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个基本盘与总论的“提取共因式”异曲同工。我为什么要读研近年来,研究生扩招,意味着本科学历开始不保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贬值”会越来越明显;再者,较好的岗位需要研究生学历,这就从就业层面更加凸显了其必要性。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就法学硕士而言,首先需要确定一个目标院校,因为不同院校对于应试科目的要求并不相同,而且不同科目的分值不同;如不预先确定院校很难展开有序的准备。院校的确定需要自我根据自身的实力、喜好等进行评估,然后确定一个目标。我还是建议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因为旷日持久的坚持需要一个“热爱”作为动力源泉,从而在自己的内心竖起一道坚韧的屏障来抵御种种干扰,并在作战的日子里一往直前。初试复习时间安排整个备考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冲刺阶段等。具体之安排其实并无定法,所谓“无法为大法”。重头戏乃基础阶段,夯实基础才有提高之资本,后期之提高也不过是在牢固基础上的再次巩固与完善,考研不是做研究,所以并不需要在专业课上有很高之造诣,当然“技多不压身”,我并不否定你知识的精深化;我想说的不过是,尽管整个考研之过程是一个自由安排度极大的历程,但是扎实基础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专业课公共课备考建议专业课1、细化知识、架构体系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不区分打基础阶段与进阶阶段,有的只有研习。所以不会就基础阶段和进阶阶段分开论讲。知识点细化和架构体系是同步推进的,我并不认为二者有着先后关系。(1)看书的时候,你需要备一本法条或者下载一个app,看到某块知识点,在读书的时候也要看法条,这样的好处是,你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熟悉了法条,须知:离开了法条学法律,没有比这更荒诞的事情了。而且,好多人都觉得法条记不住,王泽鉴老师在北大演讲的时候说:“法条不是背住的,而是看多了记住的”,诚如斯言。(2)即使每一章、每一节都是有体系的,那么就在学完这一章或者这一节的时候就要回头看,该章节的行为结构,并进行记忆,并不是只要你把文中的零散知识点进行学习就过去了,没有体系化无法统合地掌握知识点,没有细节之知识点,奢谈体系化,二者是相互融通的关系,我建议大家同不推进。(3)每一个部门法都有一个切入点,学习的过程要逐渐找到这个切入点,如此,可以使得学习更加通畅。郑玉波教授有言:“法书万卷,法典千条,头绪纷繁,莫可究诘。然一言以蔽之,其所研究活所规定之对象,不外法律关系而已。”对于私法从法律关系(其实也就是请求权基础规范)入手实乃终南捷径;任何一个部门法的学习其实都要有这样的思维,你需要自己“遁入法门”。(4)记忆并不是要留在最后的阶段,相反,边学边记忆,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这一点王泽鉴老师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法律诚非背诵之学,但经由理解而记忆,准确把握基本概念则属必要,任何学科兼属如此,怠无例外。如将法律学习譬如练功,则法律概念,犹如练功的基本动作。必须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切实掌握。一个习武之人未有踏实的基本动作,临阵之际,破绽百出,暴露死角,必遭败绩。”就应试而言,如果将所有的记忆工作都放到最后,你会发现“我学了那么久,我怎么什么也不会”,同步推进个人觉得更好。如果目标院校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那么单纯的一本专业书就显得不是那么踏实了。一方面,可以去看看你要考的专业(二级学科专业,其他基础学科不需要)的老师最近2年(不需要多)发的论文,肯定也就几篇不会多;其次,一个有观点争议的知识点,就需要结合另一本书去看看其他作者是怎么样的观点,是怎么论述的,这样会对这个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进而展开自己对于该问题处理的见解,这样在考试的答题中也可以将自己的理解写入,相对而言更好。学习法律要对典型的案例或者是尖锐的案例有一个了解,因为尖锐案例是检验学说良莠的试金石,通过这些案例一方面可以加深自己对学说的倾向以及自己的流派归属,他方面,即使在应试中论述题,也没有一定要纯理论的作答,相反在别人都是理论堆体的情形下,你结合案例进行论证,岂不更好!2、反复巩固、强加训练遗忘是在所难免的,巩固是克服遗忘的良方。所以一定不要忘了回溯性的复习,至于回溯的节点就看个人安排了,无定论;输入是一方面,输出是另一项技能,但是总体而言,有了存量之后输出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要稍加训练即可,即便如此,输出的训练也是必须的,那就是做真题。就这部分而言确实不急,大概10月份开始,根本不晚。所以关键还是前期扎实知识。输出的训练,要自己亲自动笔写,写完之后要进行润色,写的过程与而后润色的过程都是知识反思的过程,颇有实意。如此,输入与输入形成联动,对于应试而言足矣。后期要认真研究真题,发现出题规律以及老师的出题偏好,进行一定的预测,并对自己预测的知识点牢记,压的中,一方面可以为你节约不少时间,他方面,可以对个人的整体心态有一个很好的激励,在考场上心态再怎么谈论其重要性,都不为过。3、结语每个人都怀揣着不同的目的去考研,而考研的岁月压力一直相随,从未缺席。考研的岁月,旷日持久、人困马乏;但是要相信功不唐捐,要相信守的云开见大日,要相信鲜衣怒马归来仍是少年。公共课1、政治就政治而言,开始不用太早,我建议教育部的大纲解析出来(10月初)再行开始,应该不晚。政治如果10月开始,那么你必须保证每天学习3小时以上,这样才能跟得上时间进度。就政治的复习而言,我前期就是看大纲解析,后期就是肖8。个人感觉没必要资料很多,反而应该极简化,看烂一本书。再者,就是政治选择不需要背诵,因为背诵费时,性价比不高,我个人是看了两遍大纲解析。2、英语就英语而言,准备考研的那一刻,就应该着手英语。单词:海量的视频你看不完,有些视频课,还没待你看完,你就上考场了。所以,别看太多,重复!阅读:当单词不再成为问题,长难句不再成为问题,那么阅读你就毋需什么套路。“阅读理解”从来就是只有阅读,而无解读。大家知道“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利特”,简言之,同样的语段,不一样的人有着不同之解读,然难谓何者是,何者非。然而应试考试必须要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此之安排下,就只能排出“解读”(思维发散),将命题限定在“阅读” (誊写)上,我想这一点讲的很清楚了。
在职研教育因上课时间灵活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所以倍受在职人员的青睐,国内有众多知名院校开设了在职研课程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便是其中一所,该校师资力量雄厚,是众多学子心目中理想院校。近期有学员想了解该校在职研的相关信息,那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怎么样?据悉,该校在职研是通过同等学力、高级研修和中外合办招生的,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报考该校在职研,均利用工作之余上课,毕业还可以获得优质证书,可见该校在职研还是比较不错的。为了方便大家了解,下面介绍一下。 上课时间灵活该校在职研采用周末班、网络班和集中班的方式授课,无论通过哪种方式上课,均利用学员的业余时间,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其中网络班对上课时间及地点没有过多限制,比较适合距离上课地点远且时间紧张的学员,可见该校在职研上课时间灵活。获得优质证书通过不同方式报考该校在职研毕业后所获证书是不一样的,分别是课程结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其中结业证书受到院校认可,在院校官网可查,而硕士学位证书在学位网可查,对今后工作的发展有很大帮助,所以该校在职研还是比较不错的。总而言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还是比较不错的,上文对此做了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想要了解的在职人员。了解清楚后,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招生方式报考该校在职研,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先进的专业知识。
3月19日,我校与故宫博物院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敬胜斋续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承诺未来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合作。我校校长张政文与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出席仪式并致辞。我校副校长张斌和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我校副校长王新清、林维、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等出席了签约活动。签约仪式由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主持。在未来的合作中,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开展文博人才培养、文化遗产研究、一流学科建设等工作。故宫博物院将选派更多的古书画、古陶瓷、古建筑、宫廷史、博物馆学、文物修复等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我校研究生导师。张政文表示,我校非常重视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刚刚闭幕的两会通过了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要“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为我校与故宫博物院的深度合作带来了更多契机,学校将全面调整优质学术教育资源,全力推动落实双方战略合作协议,为国家的文化传承与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旭东表示,人才培养是百年大计,学术研究是故宫博物院立院之本。故宫博物院不仅向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开放,也向世界开放,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尤其是年轻的学者来研究故宫承载的文化,讲好故宫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故宫博物院期待通过与我校续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更高的平台上做更深远的谋划,来推动双方的务实合作,为国家培养更多文博领域和相关领域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贡献。王新清宣读了故宫博物院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优秀导师”荣誉称号的16位学者名单,优秀导师王连起先生向我校赠送了书籍。2010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与故宫博物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0年来,故宫博物院先后有43名专家学者在我校担任各类别的兼任教师,讲授了5000多课时的课程,指导了213名文博专业研究生,这些研究生已成为国家文博事业的生力军。10年的成功合作为双方未来继续携手前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供稿:历史学院排版:宣传统战部
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合作交流处2021年4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中国历史研究院“兰台讲堂”第一讲在京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和张政文校长先后致辞,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杨艳秋主持揭牌仪式,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近200人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双双挂牌,是贯彻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实施“科教融合”办学战略的又一创新举措,旨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历史学人才培养、为推进新时代中国史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揭牌仪式后,中国历史研究院“兰台讲堂”第一讲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王巍研究员以“考古学家眼中的中华文明起源”为题做了精彩演讲,现场有近200人参加,同时网络观众通过线上直播参与互动提问。据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中央赋予中国历史研究院的重要职能,也是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崇高责任。为充分发挥史学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中国历史研究院面向社会公众举办历史学讲座――“兰台讲堂”,将邀请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等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担纲主讲,努力为广大历史爱好者奉上一场场精彩的知识盛宴。
2021年4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中国历史研究院“兰台讲堂”第一讲在京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和张政文校长先后致辞,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杨艳秋主持揭牌仪式,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近200人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双双挂牌,是贯彻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实施“科教融合”办学战略的又一创新举措,旨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历史学人才培养、为推进新时代中国史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揭牌仪式后,中国历史研究院“兰台讲堂”第一讲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王巍研究员以“考古学家眼中的中华文明起源”为题做了精彩演讲,现场有近200人参加,同时网络观众通过线上直播参与互动提问。据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中央赋予中国历史研究院的重要职能,也是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崇高责任。为充分发挥史学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中国历史研究院面向社会公众举办历史学讲座——“兰台讲堂”,将邀请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等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担纲主讲,努力为广大历史爱好者奉上一场场精彩的知识盛宴。本文来源:人民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中国历史研究院“兰台讲堂”第一讲在京举办。 中国历史研究院 供图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马帅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中国历史研究院“兰台讲堂”第一讲2日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和张政文校长先后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揭牌。 中国历史研究院 供图李国强表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培养史学世界的接班人不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职责,也是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责任所在。他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充分利用好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同学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实践基地,把教室延伸到科研一线,把教学拓展到学术前沿,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好中国历史研究院这座学术殿堂,积极参加中国历史研究院举办的各类学术活动。张政文在揭牌仪式上表示,中国历史研究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的发祥地,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学者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导师、特聘教授和岗位教授。他还透露,经教育部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点明年正式招生。揭牌仪式后,中国历史研究院“兰台讲堂”第一讲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作“考古学家眼中的中华文明起源”主题演讲。王巍表示,面对国外把商代晚期作为中华文明历史的开端,质疑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现象,出路只有一个,就是依靠考古发现寻找证据。“兰台讲堂”第一讲,王巍做 “考古学家眼中的中华文明起源”主题演讲。 中国历史研究院 供图“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疑古派提出对古史记载要进行重新验证,催生了中国考古学。”王巍称。王巍提到,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是“满天星斗”说非常有利的证明,它表明在中原地区形成文明的同时,周围地区都有区域性的文明,进入夏商时期,各个区域的文明仍然在发展,且各具特色,三星堆在信仰方面就有自己强烈的特色。“兰台讲堂”是中国历史研究院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历史学讲座,未来将邀请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等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担纲主讲。(完)
4月11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术成果转化与研究生研学基地在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执行会长林辉勇企业——北京永利多房地产公司北京总部隆重揭牌。揭牌仪式现场出席揭牌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致公党中央原副主席王宋大,国家林业部原副部长蔡延松,国务院原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张伟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委员、博士生导师、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菀洺教授,北京永利多房地产公司董事长、美国潮商总会主席、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执行会长林辉勇,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陈杰、副会长兼书画院院长张热云、副会长兼秘书长孟宪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导师林涛教授、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林方瑞,以及商学院的部分老师、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代表等出席活动。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老领导王宋大、蔡延松、张伟超出席揭牌仪式老领导们在揭牌仪式上向林辉勇会长表示祝贺并谈到:非常高兴看到企业和高校强强联手,相互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处于新的历史阶段,企业和高校要把握国家大政方针,紧跟形势,明确今后发展目标任务,在“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上走得更亲密,走得更深更广,要注重创新发展,加强对新型产业的研究和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促进我国新形势下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互赠礼品环节张菀洺教授向林辉勇会长表示热烈祝贺!她讲到:自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到2017年升格整合成为大学规模至今,林会长企业是首个获得授牌殊荣的单位。潮汕人善于经商,极具创业和创新精神,林会长本人也为潮汕地区教育、慈善事业和新农村建设奉献良多,这些都为双方合作办好新型商学院树立了良好典范,相信随着合作深入,将对学校、师生和社会起到积极效应,未来,将更多的促进研究成果与企业运行有机结合,从而相得益彰。林辉勇会长向社科大及张菀洺教授表示感谢。他讲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久负盛名,作为以“中国第一智库”著称的学府,一直肩负着向国家中央机关输送人才,为央企国企培养优秀骨干的重任,为国家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本人企业此次成为承接金融学术成果转化及研究生研学的基地,实属荣幸之至。他随后介绍了企业情况,并对自己的经营理念和世界观、价值观做了剖析,回答了学生代表的提问,就社会新型人才标准和企业用人意识谈了自己的看法。学生们纷纷表示“第一次听到这样独特而深刻的观点”。与会人员合影留念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