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双非高校浙工大,一年2次上Nature,校友纷纷打Call:欠个211名头伊苏

双非高校浙工大,一年2次上Nature,校友纷纷打Call:欠个211名头

杨净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中国高校4篇论文同日登Nature ,本已不寻常。没想到的是,这4篇入选论文中,还有一篇大气物理方面的论文,由于其主要作者和通讯作者来自浙工大,让这所双非院校在署名单位中,与清华北大上交中科院并列,于是获得了更大关注,甚至一下子点燃了校友群体。不少浙工大校友纷纷发来贺电,更多在校学生倍感自豪,量子位留言区,整墙整墙的校友贺电。虽然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一方面,相比其他高校的研究,浙工大参与的这篇论文,显示2年前就提交了,过审后最终上Nature并不容易。另一方面,这所双非高校和其学者,也用顶刊成果,获得了最好认证。究竟是怎样的研究?首先,来了解一下具体研究的内容。这篇研究题为:Large Chinese land carbon sink estimated from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data。研究提供了2009年至2016年间,从中国6个站点测得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摩尔分数的数据,其中还有利用碳卫星遥感技术测量的植被土壤数据。利用这些数据,研究人员估值在2010年至2016年期间,中国陆地生物圈的平均碳排放量为-11.1±3.8亿吨,大约相当于这一时期中国年人为排放量的45%。这一估计反映了中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省)全年陆地森林碳汇、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和吉林省)夏季月份的碳汇,以前被低估。目前,它们已经形成了快速造林、森林区域逐渐扩大的趋势。这些地区省级森林面积增加了0.4万至0.5万公顷。碳汇,什么概念?得先来了解一下碳源。碳汇和碳源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碳源,简单来说,就是产生二氧化碳的源头,既来自自然界,也来自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排放。那么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这一过程就叫碳汇。人们往往会通过植物造林、森林管理、植被修复等措施来解决。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数据来研究中国地区的碳平衡,比如,通过碳卫星遥感技术测量植被绿度、土壤水分可利用性;测量大气数据,推断出二氧化碳通量。作者表示,在本研究期内,对植被绿色度的卫星观测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植被的绿色度大大增加,这支持了这些造林地区土地碳汇的增加。什么样的团队?此次研究团队主要作者之一、也是论文的通讯作者,是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方双喜。此外,他还是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研究员,兼任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温室气体综合信息计划成员、编写专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学指南主要作者。△图源:科学中国人1998年考入武汉大学,在环境科学系进行本科阶段的学习。随后前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进行研究工作。2015年,他正式成为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研究员。2019年,入职浙江工业大学,担任环境学院教授。他曾主持过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多目标温室气体测量技术」,这是一个千万级经费的重点项目。除了安装成本和运行成本都相对较低,对比国外产品的单项浓度观测,它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甲烷等多个气体浓度观测。方双喜教授深耕大气观测多年,见证了国内温室气体联网观测逐渐成形,曾一手建立起多个创新型的温室气体本底观测系统。在公开采访中,方双喜教授表示,仍旧将工作重心放在开展大气本底观测上。除了针对高效系统的研发,他还积极尝试新方法,利用采样器搭载气球装置进行温室气体廓线直接采样观测,为我国碳卫星遥感提供直接观测数据校验。他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气象局「青年英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优秀青年」奖。去年伊始,身为温室气体观测研究的主要发言人,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研究员方双喜针对全球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缘由、我国自主碳卫星观测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答疑。△图源:科学中国人除了方双喜团队之外,这篇文章还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毅团队、爱丁堡大学Paul Palmer团队等共同完成。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篇论文发表,确实不算轻而易举。这篇研究是2018年3月接收,今年8月通过。第一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王静(音译),曾在爱丁堡大学地球科学院Paul Palmer团队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通讯作者除了浙江工业大学方双喜教授、中国科学院的刘毅教授以及爱丁堡大学Paul Palmer教授。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篇论文离不开浙江工业大学的贡献,但也是其他多方跨校跨机构合作的成果。只是无论如何,对于浙工大这样不常能站在聚光灯下的高校,确实是非常大的鼓励。也是时候介绍一下这所各大榜单中都能排名100,但既非985也非211的低调实力高校。浙工大:双非高校,各大榜单排名前100浙江工业大学,成立于1953年,前两周,刚度过完它67岁的生日。这所大学的强项主要是在工程学科,尤其是在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领域。学术领域知名校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无机化工专家周光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稀土化学之父徐光宪……中国化工奠基人李寿恒;中国绿色农药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寅初曾是这所大学的校长。以及产业界里,吉利集团沃尔沃中国区CEO童志远也是浙工大的校友。在最新US News 2021世界大学排名榜单中,浙江工业大学位于国内大学的74名。而在泰晤士2021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工程学科在国内大学排名第58名。在今年4月30日,发布的2020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中,浙工大表现亮眼。它在2020国际高校排名第271位,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第53位,2018-2019年增长率达80.3%。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浙江工业大学表现出色,共有17个学科上榜,在双非高校的榜单中,仅次于深圳大学。在方双喜所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位于中国内地大学的第30名。此外,浙工大近年在人文学科也有一定突破~今年5月,学校就实现了人文社科领域在Nature发表零的突破。由浙工大管理学院神经管理科学研究院、工商管理系沈强教授,与其指导的2019级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傅仕光」以合作者的身份在Nature发表了题为「 Variability in the analysis of a single neuroimaging dataset by many teams 」(多个团队对单一神经影像数据集分析的差异性)的论文。所以也更能理解浙工大校友们的自豪之情,毕竟因为低调,真是被低估了。浙工大校友留言说:欠一个211的名头。参考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849-9https://www.sohu.com/a/326425478_473428

若丧其一

气象部门今年八十四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一项、重大研究计划一项、重点项目四项

11月6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获悉,截至目前,2020年全国气象部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84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项目总经费达5035万元,获批项目负责人平均年龄37.9岁。气象部门国家级科研院所立项共43项,其他单位立项41项。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仍在进行中。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孙颖牵头“东亚气候变化的检测归因研究”获批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据悉,杰出青年基金已成为我国具有极高标志性和影响力的高端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此次为中国气象局自主培养人才第二次入选。此外,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青藏高原地-气耦合过程对区域灾害天气的影响”获批重大研究计划。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溶胶辐射效应对环渤海地区秋冬季局地环流及降水的影响机理研究”“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群日内尺度极端降水机制研究”、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川藏铁路建设关键区夏季强降水多时空尺度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青藏高原夏季热源北扩与塔里木盆地滞空沙尘气溶胶辐射加热的关联及对区域降水变异的影响”获批重点项目。(作者:赵晓妮 责任编辑:张林)【来源:中国气象报社】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黑魔女

机器学习,空气污染研究新思路

本期嘉宾: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养梅采访人:本报记者 王玫珏本期观点:污染物浓度变化主要受排放和气象条件两个因素影响,在评估分析减排效果时,需剔除气象条件的影响。利用机器学习技术,结合大量观测数据,通过对剔除气象条件影响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分析,可科学、定量地评估减排措施对空气质量改善起了多少作用。减排措施对不同的污染物改善效果有所差异,其中对二氧化硫、硫酸盐浓度的降低效果突出。进一步控制硝酸盐和有机气溶胶的污染,是目前防治的主要挑战。近年来,一系列污染防控措施落地,空气质量得到改善。除了排放因素之外,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对空气质量的作用复杂。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养梅团队首次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和大量观测,进行了一项创新性研究,在剔除气象条件影响定量评估主要污染物浓度上取得突破。在污染物扩散中,天气是“敌”是“友”?气象条件,包括环境温度、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边界层高度等,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有的情况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有的条件则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一般而言,当气团来自干冷地区、风速很大、环境相对湿度较低时,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当气团来自湿热的地区、风速较小、环境相对湿度较大时,容易形成静稳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实际上,气象条件对不同污染物的影响是很复杂的,要从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和光学特性等方面才能解释清楚。”张养梅介绍,大致来说,环境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环境相对湿度等气象条件对具有反应活性的污染物影响更大,尤其是二次产物,比如臭氧和气溶胶。在风速很小、大气氧化性强、气团湿热的情况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不稳定的气态污染物,加速向颗粒态的转化。与此同时,具有吸湿特性的大气颗粒物粒子,还可通过吸湿增长、碰并增长等途径加速“膨胀”,并为更多气态污染物向颗粒物的转化提供反应表面,从而形成一个连环过程,导致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评估污染物浓度,机器学习有何“智慧”?空气质量的好与坏,通常用实际观测的污染物质量浓度数据来表示。由于污染物浓度变化主要受排放和气象条件两个因素影响,在评估分析减排效果时,就需要剔除气象条件的影响,否则就会影响评估结果的客观性。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作用十分复杂,涉及很多参数,因此剔除气象条件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难点在于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在评估气象条件对二次产物转化的作用方面,更是难上加难。在张养梅的研究中,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在解决这一难题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机器学习技术在很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就是大量数据的支持。从2006年起,张养梅和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我国不同区域亚微米气溶胶特性的观测实验,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数据。为了充分发挥和挖掘这些数据的科学价值,张养梅便想到了机器学习技术。“我们将大量的气象条件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放到模型中,让机器模型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归纳,建立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再将实际观测的污染物浓度归一到具有代表性的平均气象条件中,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计算出不同的污染物浓度,从而实现间接剔除气象条件影响的目的。”张养梅说。简而言之,就是让机器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气象条件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复杂规律,再利用这一规律剔除气象条件的影响。机器学习在科研中的应用具备潜力定量评估减排措施对空气质量改善的效果,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科学问题,也是大气环境领域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借助机器学习技术的“智慧”,张养梅团队定量评估了减排措施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该项研究揭示出,我们所看到的空气质量改善,在多大程度上与减排有关;一系列减排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以及哪些污染物得到了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以来,大气污染防治总体效果较好。数据显示,近年来多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实现大幅下降,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尤其在2017年以后,减排产生的效果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减排措施对不同的污染物改善效果也有所差异,其中对二氧化硫、硫酸盐浓度的降低效果突出。但是,氮氧化物、硝酸盐、铵盐和有机气溶胶浓度水平仍然存在很大的下降空间,也将是下一步污染防控的重点和挑战。谈及未来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张养梅充满了期待:“机器学习可以应用于更多的科学研究,例如提高天气预报、雾-霾预报的准确性,在短临天气预警和短时灾害天气预警研究、环境治理、智慧城市规划等方面,都大有用武之地。”

黑猩猩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成立

中国气象报记者孙啸报道10月8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简称创新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发展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江苏省副省长费高云、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出席成立大会。创新研究院是由中国气象局、江苏省政府、南京市政府联合建设的科研型事业机构,该机构将按照国际水准、国家站位、江苏特色的总体定位,重点开展气象核心技术攻关、重大气象应用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等工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防灾减灾救灾等重大部署提供科技支撑。费高云表示,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福祉密切相关,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气象事业发展,创新研究院的成立将进一步加速气象科技成果在江苏的落地转化,推动气象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更大支撑。宇如聪表示,成立创新研究院能够充分发挥南京气象人才和气象资源优势。将创新研究院打造成气象科技体制改革特区、科技创新高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是将气象现代化建设与江苏高水平创新省份建设、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的创新举措,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气象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根据合作协议,中国气象局、江苏省政府和南京市政府共同推动创新研究院建设发展,将其建设成为学科特色明显、研究队伍精干、运行管理高效、体制机制创新的现代研究机构,构建气象科技研发中心和气象智能装备产业孵化基地。

敲门

硕士专业排名第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获国奖,颜值高还如此优秀

张雪贝张雪贝,女,中共党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2017级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她曾任校研究生会副主席、院研究生会主席、校大学生艺术团团长等职务。硕士阶段专业排名第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报告,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劳雷”奖学金等。她参加团中央、教育部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远赴云南山区支教,团队获“感动青岛”道德模范。她热爱志愿服务,曾参加青岛国际院士论坛、青岛地铁、赴蓉社会调研、海洋科普视频录制等志愿活动,且在上合峰会期间作为优秀志愿者代表接受山东电视台、青岛电视台、青岛日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中国海洋大学第十四届杰出青年志愿者”“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干部”“优秀研究生干部”等称号。春华秋实,牢筑学术根基怀抱着对自然科学奥秘的向往,张雪贝考入了海洋与大气学院,成为了一名“气象人”。求学七年中,打交道最多的是一个个晦涩的公式和一页页精细的代码。面对这个难度较高的学科和许多充满挑战的课题,攻克一个个难关是她的乐趣,而她的制胜法宝是“当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再去巩固一遍基础。”因为深知学习是学生之本、工作之基、能力之源,张雪贝在任何阶段都始终将学习置于首位。怀抱着初心,她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更加认真努力,也收获颇丰。2018年4月,张雪贝赴德国特里尔大学参加EPLWG国际会议,以“Analyses of a Remarkable Explosive Cyclone over the Northeastern Pacific in December 2006”为题进行汇报讲演。2019年3月,她在中文核心期刊以“对2006年12月东北太平洋上一个爆发性气旋的初步分析”为题发表文章。张雪贝对自身特点、专业特质、阶段特性能够精准把握,在勤奋务实之余,注重掌握方式方法。硕士阶段专业排名第一,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报告,研究生期间在学习和实践上的优秀表现使她获得“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劳雷”奖学金等荣誉。守正笃实,点亮校园微光从“社团缘”到“骨干心”。张雪贝坚持做校园文化建设的领跑者。推动组织改革、丰富活动内涵,策划活动百余场。她曾带队代表学校赴北京参与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五四晚会,作为学生主创的一员在海大九十年校庆和三年毕业晚会中担任节目导演、编舞、演员,携团队打造“年度人物”研究生品牌活动,为了塑造学校良好校园文化一直不懈努力。以“青年友”暖“青年心”。七年来,“服务”二字贯穿了她的学生工作的始终,“有困难,找贝姐”的QQ签名时刻提醒着她“责任在肩,不负他人”。张雪贝曾变身“小张老师”帮助同学摆脱学业困难,作为“知心姐姐”开导小伙伴走出心理阴霾,在身边同学走入思想误区时及时劝导,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从“搭桥者”到“设计师”。历经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学生群体,张雪贝不断思考青年的我们该如何适度彰显追求自由、个性的青春活力,又该如何让同学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深刻意义。她在任期间开设了学生线上线下交流论坛,了解不同群体学生特性,制定“个性化”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模式。常言学生干部是桥梁,七年的学生工作让她深刻地感受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搭桥工作越发不易,我们不仅要做一个有效的执行者,更要成为一个具有灵魂的思考者和设计师。每位学生骨干都应该是一束微光,努力做好表率,以点带面。这一束束微光汇聚就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推动校园文化不断正向发展。勇立潮头,志愿奉献青春张雪贝是学校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在云南大理州巍山县参与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她当初决定报名支教团的想法很简单,她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教育,关注留守儿童。随着党和国家对山区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投入,学校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校园环境已经得到极大改善。然而硬件设施的提升,依然掩盖不了当地教育事业的落后,张雪贝不希望大山成为阻隔孩子们成长的障碍,她想尽自己所能,努力成为孩子看向山外的另一双眼睛。她渴望给孩子们带去一片家乡之外的广阔天空。于是,她在课堂教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孩子们分享和感恩,引导他们向身边的人勇敢表达爱,在她的课堂上,她教孩子们为即将生宝宝的班主任写祝福信;教他们折康乃馨在母亲节到来之际送给妈妈。她和支教团的成员们开设了“解忧信箱”,以知心姐姐的角色解答困惑、解决困难。现在,张雪贝还保持跟学生互通邮件,回复他们在学习上的困惑,偶尔也当当“正能量导师”。一年的支教工作虽然结束,但孩子们快乐的笑脸却深深地印刻在张雪贝的心底,对志愿服务工作,她愈发坚定,没有丝毫停歇。作为研究生的她,坚持进行海洋知识义教这样一项繁琐的工作,编纂海洋知识教材,录制海洋科普网络课程,将“海洋”与“志愿服务”紧密相连,彰显了海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与此同时,她积极参加青岛国际院士论坛、青岛地铁、赴蓉社会调研等志愿活动,并在上合峰会期间作为优秀志愿者代表接受山东电视台、青岛电视台、青岛日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凸显着青年人的别样风采。新时代,青春的底色是爱国,青春的支点是奋斗。张雪贝将继续保持前进的姿态,奔向远方,不负青春年华,自觉担负起青年人的使命,建功立业新时代,铸就梦想新征程。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逆也

气象部门今年八十四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11月6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获悉,截至目前,2020年全国气象部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84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项目总经费达5035万元,获批项目负责人平均年龄37.9岁。气象部门国家级科研院所立项共43项,其他单位立项41项。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仍在进行中。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孙颖牵头“东亚气候变化的检测归因研究”获批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据悉,杰出青年基金已成为我国具有极高标志性和影响力的高端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此次为中国气象局自主培养人才第二次入选。此外,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青藏高原地-气耦合过程对区域灾害天气的影响”获批重大研究计划。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溶胶辐射效应对环渤海地区秋冬季局地环流及降水的影响机理研究”“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群日内尺度极端降水机制研究”、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川藏铁路建设关键区夏季强降水多时空尺度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青藏高原夏季热源北扩与塔里木盆地滞空沙尘气溶胶辐射加热的关联及对区域降水变异的影响”获批重点项目。

凤鸣关

@毕业生:11位专家寄语点亮你的气象人生

青春是一场狂欢,但终有繁华落尽见真淳之时。《@毕业生:11位专家寄语点亮你的气象人生》7月是毕业季,也是离别季,象牙塔里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下面是一些专家学者的寄语。愿它们能温暖你,陪伴你们去坚守、去奋斗、去寻求更美丽的知识与世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联寿:用足时间、下够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在科研和业务上做出点创新、取得点进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丑纪范:不要在社会发展的滚滚洪流中迷失自己,要回归初心、突破自我。每一天尽最大的努力,做一个全新的自己,要时时新、日日新,敢于追求真理,敢下“苦功夫”。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开启未来创新思维之门的钥匙,是取得未来事业成功的基石。科学之路没有捷径可走,成功只属于那些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理解世界、理解他人,在相互理解中,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毕业后又是一段新的征程,我希望你们永远不失赤子之心,将每一天的奋斗化作光,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要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就需要将自己投身到社会发展的潮流当中,不断学习进步、迎难而上,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推动科技进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现在的许多工作任务,都是由团队来完成的,个人的劳动往往体现在团队的集体成果之中。所以要与团队的成员多讨论,既学习别人的长处,也为团队作出自己的贡献。对工作任务要有紧迫感,要做得既快又好,只有最优秀的工作才会受到重视。如果能为组织解决一些问题,你一定会受到大家的青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兴琴:在此毕业之际,我希望你们一如既往,保持并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希望你们做“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三有青年,秉承大气人的精神,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为大气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建: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思考问题、锁定瓶颈、潜心攻关,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以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攻坚克难,面对挑战不畏难、不退缩,既要自信于自己对专业知识已有的理解与掌握,又要以开放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俊:要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对科研的热情。好奇心是一个科研工作者探索、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主要动机,而科研的热情、激情是创新的主要动力和源泉。要开拓进取,不要停留在已取得的成功和成果上,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提升思考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寻找和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和项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栋:美好的品德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浩然正气,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畏勇气,是“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的工作态度,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品质,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互助精神。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孙永强:人生苦短,正因为没法遍历所有过程,所以毕业以后,我们都得面临选择——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希望大家能选择自己喜欢做的、擅长做的事情。去了解你自己,你对自己认识得越清楚,就越能找到人生的使命和方向,越不容易迷失自己。趁年轻、多试错,年轻就是你们最大的资本。希望大家去拥抱我们不确定而又短暂的人生,毕竟,青春在手、时光正好!—END—本期主播|澍舟澍舟,甘肃省气象局气象主播,中国气象局官方微信夜读栏目优秀主播,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背景音乐:《瞬间的永恒》夜色钢琴曲 - 赵海洋推 荐 阅 读夜听 | 母亲的版图夜听 | 气象人眼里的春天,原来是这样的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文章来源:中国气象报社图片来源:网络夜听统筹:叶海英夜听策划:刘淑乔本期主播:澍舟音频制作:张娟微信编辑:张娟投稿咨询QQ:949385291(叶老师)

猎龙人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2018年公开招聘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公告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为科技型的社会基础性公益事业单位,是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象数据交换枢纽和全球信息系统中心、世界数据中心气象学科分中心、国家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档案馆、北京高性能计算中心。主要职能包括:承担全国和全球范围的气象数据及其产品的收集、处理、存储、检索和服务;研究和加工各类基础性数据产品;高性能计算机的资源管理服务和并行、GPU、多核计算方法的研究;为气象部门和社会提供气象信息服务。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下设6个管理部门、7个基本业务部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拥有一支高层次的人才队伍,中央直接联系专家1人,海外引进“双百计划”专家1人,副研级以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8人(正研级19人),占比职工总数5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位)人员173人(博士45人),占比职工总数67%。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现有2人入选中国气象局科技领军人才专家,3人入选中国气象局青年英才培养计划,海外咨询专家12人,中国气象局创新团队2个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创新团队2个。一、2018年应届毕业生招聘计划根据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具体部门岗位的需要,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公开招聘2018年应届毕业生,具体需求见下表:二、应聘基本条件和报名方式(一)毕业生应聘基本条件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无不良纪录;3.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具有较强的学习、创新意识;5.身心健康;6.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毕业报到时需同时具备毕业证、学位证和就业报到证;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需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以及就业报到证。(二)报名方式1.应聘毕业生请登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nmic.cn),查看“诚聘英才”栏目,注册登陆并在线填写简历,限申报1个职位。(注册的用户名请控制在15个字符以内,注册后无需等待审核,可直接登录填报简历。)2.应聘毕业生或登陆气象人才招聘网站(http://zp.cmatec.net),在单位列表中选择“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注册登录后在线填写简历。3.以上两种报名方式只需选择一种即可,无需重复填报。简历接收截止时间:2017年11月30日。4.简历填报注意事项(1)简历中生源地指毕业生参加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北京高校毕业生,因上学户口迁至学校集体户的,生源地不应填写北京,而应为迁户前户口所在地。(2)简历中填报的专业需与毕业证书保持一致,否则将影响办理落户。(2)简历中需填写英语四六级的成绩或其他能证明英语水平的考试成绩。(三)联系方式:1.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人事处(邮编:100081)2.电子邮箱:xxzxrsc@cma.gov.cn(接受咨询,不接收简历)3.联系电话:010-68409782 巢老师三、招聘办法、程序及时间安排(一)招聘办法国家气象信息中心2018年公开招聘面向全日制普通应届高校毕业生,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贯彻“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录用”的方针,采取考试、考察的方法,补充岗位急需、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二)招聘程序及时间安排国家气象信息中心2018年公开招聘毕业生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 发布招聘公告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人才交流中心官网和全国各大高校就业网发布招聘公告。2.报名与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登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官网或气象人才招聘网站在线填写简历,并提供相关材料配合资格条件审查。3.考试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等方式进行。考试主要测试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考试人员名单将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网站公布。4.考察和体检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对象,考察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综合素质、学业成绩、研究论文、社会实践等情况。组织拟接收毕业生进行体检,体检项目和标准参照现行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确定。5.公示和聘用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网站向社会公示拟聘人员信息,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根据公示结果,确定正式录用人员,并签订就业协议等。如需查询逐小时气温变化、历史气象数据,使用气象数据API接口均可登录中国气象数据网(data.cma.cn)查询使用。

案之无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复旦大学每年将联合培养25名硕博研究生

中国气象报记者崔国辉报道12月11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与复旦大学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协议,拟每年选拔10名博士研究生、15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双方将全面推进联合培养工作,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以及《中国气象局 复旦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的指导精神,促进科教结合,加强对中国气象事业及相关行业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博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已经启动。2019年,27位来自气科院的博士生导师将在复旦大学开展招生工作,研究方向涉及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地理学和物理海洋学等。据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大气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学科种类最多的国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作为中国气象局管理的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还承担着中国气象局的研究生培养任务。复旦大学于2016年4月增设大气科学学科,并建立大气科学研究院;于2018年1月建立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双方的合作将为气象事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而本无气

气科院2019年度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举行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9年度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在京举行。庄白羽 摄中国气象报记者唐淼报道7月2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9年度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在京举行。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副局长宇如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周秀骥、李泽椿、许健民、陈联寿、徐祥德等院士,为今年毕业的19名博士、44名硕士毕业生授予学位,并颁发优秀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