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领导换帅!中国农业大学一次性迎来5位副校长!其中3位有试用期

领导换帅!中国农业大学一次性迎来5位副校长!其中3位有试用期

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所以,中国农大的人事任命需要教育部直接决定,近日,教育部经过研究决定任命5位副校长赴中国农业大学担任副校长的职务,其中,有三位副校长试用期为1年!与此同时,免去王涛、龚元石的学校副校长职务。(一)无试用期的副校长两位1、辛贤辛贤教授照片辛贤,本科在山东师范大学就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研究生(硕士、博士)在中国农业大学就读,1996年开始,辛贤就开始在中国农大担任助教等教学角色,2002年,晋升为教授,2010年,辛贤教授成为经管学院院长,2014年,成为农大党委常委、副校长,现在,辛贤教授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职务。2、钱学军钱学军教授照片钱学军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学士学位,研究生学历。(二)试用期为一年的副校长三位1、林万龙林万龙教授照片林万龙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硕博连读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对母校有深厚的情谊,2008年,林万龙教授晋升为教授,从2020年10月至今,为研究生院院长。2、田见晖田见晖教授照片田见晖,本科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北京农大获得硕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在职博士学历。先后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多机构多岗位负责人!3、杜太生杜太生教授照片杜太生教授本科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晋升为教授!

彼不得梦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北京大学博士王仰麟履新山西大学党委书记

近日,山西大学召开干部大会,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曲孝丽,副省长吴伟出席,会议宣布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仰麟担任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理学博士,教授。1984年获陕西师范大学士学位;1989年获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曾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总务长、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等职务。现任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陕西师范大学位于古都西安,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

王季为适

招生分数偏低的农业大学,走出校门的出路如何?

说实话,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对农业大学从内心来说是比较抗拒的,在家务农大家开玩笑都说啥都考不上,可以回来上农大,好吧!基于此,当初我也没有勇气去选择即便在北京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实力如何呢?应该说在农业学科方面真是说一不二啦!国内的学科发展水平之高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也就意味着现在考上的都捡到了一个大便宜,既然说起来这个学校水平那么高,实力那么好,那这所学校就业如何呢?我们通过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度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作为基础,来分析分析。中国农业大学2017届毕业生共5150人,总就业率 96.64%(截止到2017年10月底),其中本科毕业生2742人就业率为 96.79%,硕士毕业生 1716 人,就业率96.39%,博士毕业生 692 人,就业率 96.68%。在分析毕业生出路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农大学生的生源都是什么情况:中国农业大学2017届毕业生生源统计表对于农业大学的本科生而言,虽然学校在北京,但招生计划第一名的确是山东省,有404人,占本科生总数的14.7%。招生计划第2名的是北京市,有248人,占比9%,其后依次是河南省150人,河北省144人,四川省116人,天津市105人。其他省份就都没有超过百人的啦!这么说来,农大的招生没有太明显的地域照顾的特点。毕业生的出路一般就是升学和就业,本科生有超过60%的选择了升学(含出国),而硕士生有83%的选择了就业,博士生也是就业优先,达到68%。中国农业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农大本科毕业生的升学率是逐年走高的,从2011年的45%,到2017年的超过60%。但农大本科毕业生的国内外升学去向,农大就业质量报告并未给出相对明确的数据,估计校内肯定是本校为主。中国农业大学 2017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属行业,主要以农林牧渔业、教育、制造业为主。中国农业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看来和自己的校名比较吻合,农林牧渔类的占绝大多数,那去向都是什么样的单位呢?中国农业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生就业单位以各类企业为主,而博士毕业生则是留在高校或科研单位为主体啦!那毕业生在全国的就业地域呢?中国农业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省份分布毕业生的就业区域主要是以北京为首的北部地区,包括北京、山东、河北、天津。占就业总人数的60%。再就是长三角有8%的毕业生,珠三角有6%的毕业生,西南省份有7%的毕业生。关于毕业生就业比较热门的单位,该单位数据并未进行发布。截至 2017年10月31日,中国农业大学2017届毕业生共有173人待就业,其中本科毕业生88人,硕士毕业生62人,博士毕业生23人。截至11月30日,已有44人落实工作,68人正在求职过程中,8人拟出国,34人拟考研。学校总体来说就业率是不错的,但哪些专业就业率一般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本科生:有28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试验班)(75%)、电子商务(77.78%)、社会学(86.36%)、生物技术(87.5%)。硕士生:科学技术史(50%)、植物学(66.67%)、畜牧生物工程(75%)、英语语言文学(75%)、农产品安全(80%)、生态学(81.25%)、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84.64%)、环境科学(85.71%)、管理科学与工程(87.5%)、基础兽医学(88.46%)博士生:草业科学(66.67%)、区域经济学(66.67%)、车辆工程(75%)、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80%)、作物遗传育种(87.5%)、遗传学(87.5%)、机械设计及理论遗传学(87.5%)、生态学(88.89%)这样看来,农业大学虽然试图把自己办成半综合性大学,但除农学大类外的专业,毕业生似乎没有那么抢手,比如本科生的计算机专业,硕士生的机械制造专业,管理专业;以及博士生的车辆工程、机械设计等传统工科专业,就业率似乎没那么乐观,所以,如果你想考农业大学,报考的专业要慎重啊!关于中国农业大学的就业,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油鬼子

中国农业大学就业结果公布!总就业率为95%!研究生也爱“铁饭碗”

随着2018年结束,现在正是各大高校和企业总结、年会的时间,这个时候各个行业的大数据也公布出来了,特别是排名前十的高校在过去一年的就业情况备受关注。理工科、文科类高校一直是重头戏,被关注的太多了,今天小编要PICk的是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是国之根本,不得不受重视,所以过去一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是什么样呢?中国农业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共 5144 人,其中本科毕业生 2748人(53.42%),硕士毕业生 1769 人(34.39%),博士毕业生 627 人 。截至 2018 年 10 月 31 日,中国农业大学 2018 届毕业生总就业率95.41%,与往年相比基本持平。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 94.36%,硕士毕业生就业率 96.33%,博士毕业生就业率 97.45%。中国农业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前三位分别为农林牧渔业,教育,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毕业生还是选择了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从中国农业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看, 前三位分别为各类企业、党政机关及高等院校。而且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偏向“铁饭碗”的工作,学历越高的毕业生更倾向党政机关,不过能不能拿到“铁饭碗”的工作,关键还是依靠能力!中国农业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共有 390 人赴西部就业;共有 209人入选国家基层就业项目(选调生、大学生村官或参军入伍)。近年来,我国农业的发展是离不开这些大学生村官的深耕的,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对农业专业的偏见在逐渐下降!中国农业大学 2018 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 57.78%; 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总人数为 586 人,其中本科毕业生 478 人,硕士毕业生 77 人,博士毕业生 31 人。从这个表格中不难发现,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改造自己的占大多数,这也就说明了现在的大学生普遍不满足现状的知识体系和学历。确实如此,现在本科生真的和“烂大街”似的存在,提高学历是没有错的,谁不想自己更优秀呢!中国农业大学 2018 届毕业生赴全国各地区就业的分布情况,其中北部沿海地区分布最多,占 61.45%;其余各地区共占比 38.55%,其中东北地区分布最少,占 2.62%。另外,北京市以 1298 就业人数位居第一,山东省以 269 人位居第二,广东省以 124 人位居第三,河北省以 116 人位居第四。此外,京外就业 1566 人,占就业人数的 54.68%。另外,中国农业大学 2018 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为 0.49%。创业学生中,本科毕业生占比最高, 为 64.00%, 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分别占比 32.00%、 4.00%。 截至 2018 年 10 月 31 日,中国农业大学 2018 届毕业生有 236 人待就业,其中本科毕业生 155 人,硕士毕业生 65 人,博士毕业生 16人。初步统计有 44 人落实工作, 107 人有求职意愿, 13 人拟出国, 24 人拟考研。整体而言,中国农业大学在过去的一年是可喜可贺的, 2018 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5.41%, 毕业生职业选择更加理性、 就业区域的分布更加广泛, 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中国农业大学就业结果公布!总就业率为95%!研究生也爱"铁饭碗"

长短何如

博士招生仍然是宽进严出?想多了

读博,以前在大部分的人眼里一直是以为宽进严出,但是实际上现在的博士申请难度,尤其是重点高校的博士申请难度比前几年难得多了,这主要是因为就业压力的增大,读博士在缓解更多的就业压力的条件下,博士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待遇等因素决定的!我国的博士招生方式现在我国硕士毕业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直接在本校攻读,另外一种是在其他学校攻读。与此相对应的,博士现在常常采用的招生方式有直博、提前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和考博。直博、提前攻博和硕博连读是学生在本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两种升学方式。直博一般是学生在考研成功进入实验室就确定的,这种方式招的学生就是导师为了做一个比较大的课题采取的一种招生方式。提前攻博一般是对于学硕来讲的,在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向学校提出攻读申请博士学位的申请,经学术委员会考核同意后转入博士阶段的学习。硕博连读则一般是研究生在三年级的时候提出申请,经学术委员会考核同意后转入博士阶段的学习。一般情况下对于提前攻博和硕博连读,大家的区分不是很大,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采取的都是提前攻博的方式读博,申请考核制和考博是两种外考的形式。选择这两种读博方式的学生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学生所在的学校该专业没有博士点,学生本人又有一定的读博意愿,因此会申请其他学校的博士。学生认为现在所在的平台不足以支撑其本人继续进行科学研究,想要去往一个更高的平台做相关研究。这两种考试的区别在于:申请考核制博士不需要参加博士入学考试,只需要按照目标院校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面试合格后即可攻博;而考博需要初试合格后再进行复试,只有两者都做好了才能被录取。但是现在考博已经被逐渐淘汰了,申请考核制逐渐被大多数高校所接受!现在读博难吗?我国的博士培养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宽进严出,也就是说只要硕士毕业,进行申请后就能继续读博士,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对于攻读博士的难易程度,我们需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校内读博。这个难度系数是最小的。一般对于重点高校来讲,读博的名额是相当充足的,前几年甚至出现专业招不满博士,博导们劝自己的学生读博这种现象。这两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博士生的报考也逐渐增多,只要表现比较好一般向自己的导师提出攻博申请,导师是不会拒绝的。相对于校内攻博,校外攻博的难度要大不少的。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把名额让给了愿意读博士的自己学生,从而导致外放的名额十分稀少,竞争激烈!以刚刚结束的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生招生考试为例,其植物营养学专业只招生19位博士,但是经过一轮筛选以后还有70多位研究生进入了复试阶段,这个报录比一点都不比考研的低。怎样增大读博的概率呢那么在考博压力如此巨大的情况下,考生想要读博该如何选择才能最大程度增加自己读博士的概率呢,我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努力:如果本校有博士点,和老师表明自己读博的志向,到时候直接通过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的形式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如果学校因为名额限制或者没有博士点,那么学生就要考虑外考了。此时学生应注意在研究生阶段做好考博成功的基本准备工作:1.要通过英语的四六级考试,现在一般学校申请考核制都需要考生提供英语的四六级考试成绩,尤其是在985高校,英语六级、450分以上的考试成绩几乎是获得申请考核资格的最低要求。2.要有科研成果。说白了就是要有科研文章或者发明专利。如果研究生阶段没有文章发表的话,想要走申请考核的道路读博也是很难的!3.如果除了一张毕业文凭,你在研究生阶段没有什么其他成果,那么考博是你唯一得选择,但是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讲,很麻烦得一件事。浙江大学医学院2019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节选)总之,与以往相比,现在申请博士的难度要高很多了,而且由于博士培养人数的增多,现在博士培养的毕业要求也是水涨船高,许多学生由于考虑不周全,选择攻读博士,花了5-6年的时间还没有读出个所以然,最后只能肄业,十分可惜!所以,奉劝各位一句,在选择读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你是否有读博的需求,你为什么要读博,否则对你来说可能读博是件十分煎熬的事情!点赞+关注,大学生活不迷路,谢谢支持!#教育微谈##教育感悟#

在人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设置有完备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专项奖学金、“三助”津贴及国家助学贷款等。保障性资助“一个不漏”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及助研津贴100%覆盖。同时,中国农业大学通过“绿色通道”、“临时困难补助”等,建立保障性资助数据库,确保保障性资助“一个不漏”。发展性资助“重在引领”加大对推免硕士生和直博生的奖助力度。推免硕士生和直博生,入学第一年直接评为二等学业奖学金,同时学校助学金标准相应提升。以学术型硕士生一年级为例,推免硕士生可获得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共计16000元,比统考硕士生多获得资助6千元。加大对硕博连读生的奖助力度。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在确定硕博连读身份后,通过“1+4”奖助政策,在学籍身份还是硕士生的情况下,提前一年享受博士资助待遇。综合下来申请硕博连读的硕士研究生与没有申请硕博连读的硕士相比,在硕士二年级多获得资助金额在1.74至2.74万元之间,鼓励硕士生在专业领域 再接再厉。中国农业大学通过各类奖学金评选条件的制定,发挥奖学金的奖学励志导向作用,通过对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新闻报道、奖学金颁奖会、奖学金获得者经验分享等活动发挥奖学金的榜样作用。中国农业大学广覆盖和差异性的奖学金政策,即保证了大部分研究生获得奖学金的机会,也让优秀的研究生获得更多的奖学金。三助专项“能力提升”中国农业大学三助工作用于全面培养研究生科研学习能力、知识传授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助研工作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助教工作用以培养研究生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增强研究生对相关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理解;助管工作有助于锻炼研究生协调、沟通能力和责任意识,训练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面能力。资助服务“与时俱进”中国农业大学不断加强资助工作人员培训,持续提升资助队伍的服务能力,建立及时有效、多种渠道的资助沟通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创新资助服务方式,发挥新时代电子化、信息化的手段优势,打造线上线下一体的资助服务平台。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研招办 供稿:王 铁、 史 博 编辑:刘艳君、牛国卫

不暇

“34所”之中国农业大学

好一段时间没有给大家分享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下位于北京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学科特色优势明显,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平台好,注重培养“三农”人才,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发展多种新兴学科,正努力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1.中国农业大学简介(985、211、世界一流建设高校(A类))中国农业大学(简称中国农大)是一所百年名校,始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1949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北大学三所知名高校的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由北农大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化农业专科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平原省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于1954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院校,经过6年的发展,于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当时,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题写校名。2.中国农大学科、师资及科研平台中国农大学科多样,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且特色鲜明,是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专长,学科群包括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其拥有15个博士后流动站,95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种专业学位类型,33个专业学位领域。有10个学科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分别是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和药理学与毒理学,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两个学科进入前1‰,另有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农大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含研究员)620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855人,研究生导师1479人,博士生导师87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获得“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荣誉称号的教授、专家近350人,还聘请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DNA之父”James Watson和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等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中国农大拥有8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其中,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还建设二十余个校外科研基地,助力科研发展。(截止学校官网2017年数据)3.中国农大2018年考研进入复试分数线4.中国农大学术氛围中国农大学术氛围浓厚,全校师生都为了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而努力学习努力科研,是中国最受外国政要关注的大学之一。见校友、网友谈其学术氛围5.中国农大杰出校友中国农大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已培养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才,且不仅仅是农业方面的人才哦,政商各界都有许多杰出校友。如海峡两岸关系新阶段的重要当事人陈云林,他曾任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如美国普渡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朱健康,他是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领军科学家、世界植物科学领域发表论文引用率最高的科学家之一朱健康院士如创建北京大北农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邵根伙,他捐赠2.7亿元排名于2016年胡润研究院发布《大城小爱慈尚会2016胡润慈善榜》第十位。邵根伙董事长还有如央企高管任洪斌,担任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蒙牛集团总裁孙伊萍,创立了高林咨询,专注于助力中国企业的发展;养马学家、教育家朱先煌,奠基中国马匹人工授精技术等很多杰出人才。你是否想去中国农大深造或者到北京感受下浓厚的学术氛围呢?你是否有自己的农大故事?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图片来源网络

符书

毕业生供需比例达到1:11的中国农业大学,这样的就业你羡慕嘛?

校名中有中国字头的学校不多,中国农业大学就是其中的一个,中国是农业大国,也能体现出农业大学的地位,但实质上由于人们对农业大学的偏见,导致这所大学与中央民族大学一样,高考录取是最具性价比的学校啦!实际上现在的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变成以农业专业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啦!这样华丽转身的农业大学就业咋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农业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共 5144 人,总体就业率95.41%。其中本科毕业生 2748人,就业率为94.36%;硕士毕业生 1769 人,就业率 96.33%;博士毕业生 627 人,就业率 97.45%。学校提供岗位数量与毕业生就业人数比约为 11:1。该校男女生比例为1:1.46。生源地分布:中国农业大学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招生最多的省份是山东省,本科招生424人,其次是学校所在地的北京市,有220人。其他较多的省份河南省(161人),河北省(148人),四川省(127人),安徽省(108人)。境内外深造:中国农业大学 2018 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 57.78%;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总人数为 586 人,其中本科毕业生 478 人,硕士毕业生 77 人,博士毕业生 31 人。就业行业分布:依照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中国农业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前三位分别为农林牧渔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就业单位性质:中国农业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前三位分别为各类企业、党政机关及高等院校。就业地域分布:中国农业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北部沿海地区分布最多,占 61.45%;其余各地区共占比 38.55%,其中东北地区分布最少,占 2.62%。其中北京市以 1298 人位居第一,山东省以 269 人位居第二,广东省以 124 人位居第三,河北省以 116 人位居第四。此外,京外就业 1566 人,占就业人数的 54.68%。待就业情况:截至 2018 年 10 月 31 日,中国农业大学 2018 届毕业生有 236 人待就业,其中本科毕业生 155 人,硕士毕业生 65 人,博士毕业生 16人。根据学校对待就业毕业生的跟踪统计数据,截至 11 月 23 日,已有 44 人落实工作,107 人有求职意愿,13 人拟出国,24 人拟考研。具体各专业的就业率情况如下:通过就业数据可以看出来,中国农业大学的就业水平还是不错的,就业率在农业类中应该是领先的。实际就业中,涉农类就业还是很一般的,在经济转型中的中国,难道农业专业没有机会吗?尤其是在市面上价格高昂的有机农业,这个概念逐渐被很多人接受啦!有机的才是健康的。好了,农业类大学在就业上是不能直接和纯理工科大学去比的。对于中国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就业,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人之性邪

博士种田,有啥不一样?带你去“大粮仓”看看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对发展智慧农业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予以肯定,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了要求。又一个丰收季节即将到来,记者再次来到建三江,用镜头全面呈现这个大粮仓里的小康生活奋斗史。在北大荒农垦集团公司建三江分公司下辖的大兴农场,胡春光是个出了名的“装备控”,所有和种地相关的黑科技他都忍不住要去认真了解一番。一旦看准,便会果断入手。最新款的变量施肥插秧机不仅能实现无人驾驶,还能自动测量土壤中的养分,从而使得水稻的长势趋于一致,不仅节约肥料,还能最大程度提高产量。为了应用这项设备,老胡此前还花了20多万元,对自家的农田进行了改造,从而满足新型机械的作业条件。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服务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从而也让57岁的种植户胡春光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在50多年前,对第一批建三江的开拓者而言,是生活选择了他们。1966年,当26岁的转业军人李怀存来到这里时,地图上还没有建三江这个名字,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的建三江位于黑龙江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是人们俗称的“北大荒”的一部分。取名“建三江”还寄托着开拓者们要将它改造成江南鱼米之乡的美好愿景。新中国建立后,这里便承担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让中国人吃饱饭的历史重任。不怕苦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第一代开荒者身上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7月的建三江正处于一年中的田间管理季节,各种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在1200万亩的稻田间进行施肥、控水、喷药等作业,等待着丰收季的到来。第一代开荒者李怀存和他的战友们也曾在多年前一次次守望过粮食的丰收季,因为农机设备匮乏,每一个丰收季的到来,都成为对劳动力的极限考验。据李怀存回忆,当初建三江七星农场3000多职工日夜奋战,每年大约能收获粮食1.6亿斤左右。如今七星农场已有职工4800多户,年均粮食总产量达14亿斤,耕地面积也由最初的30万亩扩大至122万亩。当年田间地头依靠人工和牛马抢种抢收的景象已经永远成为了历史。在建三江,水稻种植面积最大、机械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当属七星农场。这里既是连年丰收的大粮仓,更是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智慧农业转型的样板。通过数字平台对土壤数据实时分析,从而实现精准施肥;通过智能诊断系统对水稻叶子进行数字化监测,并将信息推送给种植户,种植户通过手机就能对稻田实现一站式管理。科技化、智能化的产品和应用在这个科技园区实验室诞生后,可以很快推广至田间地头。5G、人工智能甚至卫星遥感等前沿科技应用已经在这里大显身手,并塑造着农业的未来。数代人用汗水接力,让曾经一片荒芜的沼泽地变成了今天的大粮仓。自开发建设以来,建三江累计为国家生产粮食1.08亿吨,新一代建三江人的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的不仅仅是生产生活方式,作为现代化大农业的一片热土,建三江依然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他们身上依然能看到第一代开拓者们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精神基因。除此之外,还有着一颗用现代科学武装起来的大脑。38岁的赵光明每天穿梭于实验室和田间地头,他是建三江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博士头衔的农民。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土壤肥料专业硕士研究生赵光明被导师派到建三江管理局的七星农场,在田间地头开始了他的硕士生涯。下管理区,入田间,与种植户同吃同住,赵光明就这样完成了3年的硕士生涯,他所研究的水稻种植技术更是直接帮助到了当地的农户。刘庆江就是在他的指导下对水稻田进行科学有效的排水和施肥,产量明显提高。2009年,赵光明放弃了出国继续深造的机会,毅然留在了七星农场,并随后在农场的支持下,考取了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与此同时,赵光明自己也承包了一块土地,在公关科研时做起了种植户,成为名副其实的博士农民。结合农场生产实际和课题研究结果,赵光明科研团队摸索形成了一套寒地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技术模式,可为种植户每亩增加水稻产量50公斤以上,应用推广面积超过50万亩。博士毕业后的5年间,赵光明和他发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者团队走遍了七星农场的122万亩土地,培训农民超过5万人次。而放眼整个建三江,如今已经有1000多名科研工作者和大学生分布在15个农场的研发中心和田间地头。建三江也不再只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大粮仓,更是绿色农业和优质大米的重要基地。2015年,博士农民赵光明牵头组建了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当地种植户中发展社员52人,入社土地面积2.4万亩,并注册了两个大米商标,把建三江绿色安全的大米推广到更大的市场,让农户们的收入进一步增长。赵光明希望加入合作社的种植户们不仅“种得好”,也能“卖得好”。不过,对于赵光明和社员们来说,农业品牌建设之路还刚刚起步,现代化的市场营销手段他们也需要从头学习。而放眼整个建三江,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从当年满足温饱到今天利用科技赋能并顺应消费升级的转型之路已经在徐徐展开。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建三江1.24万平方公里的画卷上也将增添更多的亮色。那是更加智慧和集约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更绿色更优质的农产品,还有内涵越来越丰富、让人倍感珍惜的小康生活。建三江管理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由于农时抓得紧,农户之间团结互助,再加上智慧化信息化的成功应用,建三江的农业生产并没有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受到损失,预计粮食产量和人均收入增长都能如期达到年度目标。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如今现代智慧农业的示范区,建三江的发展史是全面小康从理念到现实的生动演绎。它的成功让人欣慰,而它的明天值得期待。(来源:央视网)

三世

焦点访谈丨博士种田有啥不一样?带你去“大粮仓”看看

15:09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对发展智慧农业,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予以肯定,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了要求。又一个丰收季节即将到来,记者再次来到建三江,用镜头全面呈现这个大粮仓里的小康生活奋斗史。在北大荒农垦集团公司建三江分公司下辖的大兴农场,胡春光是个出了名的“装备控”,所有和种地相关的黑科技,他都忍不住要去认真了解一番,一旦看准,便会果断入手。最新款的变量施肥插秧机,不仅能实现无人驾驶,还能自动测量土壤中的养分,从而使得水稻的长势趋于一致,不仅节约肥料,还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产量,为了应用这项设备,老胡此前还花了20多万元,对自家的农田进行了改造,从而满足新型机械的作业条件,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服务,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从而也让57岁的种植户胡春光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在50多年前,对第一批建三江的开拓者而言,是生活选择了他们。原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工会主席李怀存说:“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军人的天职,让我们到北大荒来,当时我们心里也不太清楚,后来来到这儿才知道要开发这片荒原,要把这片沼泽地开垦出来。”1966年,当26岁的转业军人李怀存来到北大荒时,地图上还没有建三江这个名字,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李怀存说:“当时是沼泽地,全是荒原,除了荒草就是水,冬天是大冰甸子,夏天是明水一片,再就是荒草,别的没什么。”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的建三江,位于黑龙江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是人们俗称的“北大荒”的一部分。取名“建三江”,还寄托着开拓者们要将它改造成江南鱼米之乡的美好愿景。新中国建立后,这里便承担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让中国人吃饱饭的历史重任。不怕苦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第一代开荒者身上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7月的建三江,正处于一年中的田间管理季节,各种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在1200万亩的稻田间,进行施肥,控水,喷药等作业,等待着丰收季节的到来。第一代开荒者李怀存和他的战友们,也曾在多年前一次次守望过粮食的丰收季,因为农机设备匮乏,每一个丰收季的到来,都成为对劳动力的极限考验。李怀存说:“当时国家不太富裕,东方红拖拉机54马力的,每个连队也就有一两台,但是一个连队要种几千亩地,上万亩地,靠那两台拖拉机远远不够,所以就得靠人工上,再加上畜牧,牛也要上,马也要上。”据李怀存回忆,当初建三江七星农场3000多职工日夜奋战,每年大约能收获粮食1.6亿斤左右。如今七星农场已有职工4800多户,年均粮食总产量达14亿斤,耕地面积也由最初约30万亩扩大至122万亩,当年,田间地头依靠人工和牛马抢种抢收的景象,已经永远成为了历史。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王伟说:“到目前为止全管局有38.3万农机具保有量,而且先进的机械化率达到99.3%,现在应用的变量施肥机,总共有81台,在全世界使用量占35%。”在建三江,水稻种植面积最大,机械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当属七星农场。这里既是连年丰收的大粮仓,更是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智慧农业转型的样板。通过数字平台对土壤数据实时分析,从而实现精准施肥;通过智能诊断系统对水稻叶子进行数字化监测,并将信息推送给种植户,种植户通过手机,就能对稻田实现一站式管理。科技化、智能化的产品和应用,在这个科技园区实验室诞生后,可以很快推广至田间地头。5G、人工智能甚至卫星遥感等前沿科技应用,已经在这里大显身手,并塑造着农业的未来。王伟说:“我们又投入了1200万元,在6个农场当中进行了无人农场整个试验项目课题的开展,包括无人机作业,包括智能化插秧,包括卫星当中的平地,包括整个无人收割。”数代人用汗水接力,让曾经一片荒芜的沼泽地变成了今天的大粮仓。自开发建设以来,建三江累计为国家生产粮食1.08亿吨,新一代建三江人的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的不仅仅是生产生活方式,作为现代化大农业的一片热土,建三江依然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他们身上依然能看到第一代开拓者们,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精神基因,除此之外,还有着一颗用现代科学武装起来的大脑。38岁的赵光明每天穿梭于实验室和田间地头,他是建三江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博士头衔的农民。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管理人员赵光明说:“我上学这两年,发现了还能够节省20%到30%的肥料,这就是我们在这里搞课题、搞项目研究的意义。”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土壤肥料专业硕士研究生赵光明,被导师派到建三江管理局的七星农场,在田间地头开始了他的硕士生涯。下管理区,入田间,与种植户同吃同住,赵光明就这样完成了3年的硕士生涯,他所研究的水稻种植技术,更是直接帮助到了当地的农户。刘庆江就是在他的指导下,对水稻田进行科学有效的排水和施肥,产量明显提高。2009年,赵光明放弃了出国继续深造的机会,毅然留在了七星农场。并随后在农场的支持下,考取了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与此同时,赵光明自己也承包了一块土地,在公关科研时做起了种植户,成为名副其实的博士农民。结合农场生产实际和课题研究结果,赵光明科研团队摸索形成了一套寒地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技术模式,可为种植户每亩增加水稻产量50公斤以上,应用推广面积超过50万亩。博士毕业后的5年间,赵光明和他发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者团队,走遍了七星农场的122万亩土地,培训农民超过5万人次。而放眼整个建三江,如今已经有1000多名科研工作者和大学生,分布在15个农场的研发中心和田间地头。建三江也不再只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大粮仓,更是绿色农业和优质大米的重要基地。2015年,博士农民赵光明牵头组建了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当地种植户中发展社员52人,入社土地面积2.4万亩,并注册了两个大米商标。把建三江绿色安全的大米推广到更大的市场,让农户们的收入进一步增长。赵光明希望加入合作社的种植户们,不仅“种得好”,也能“卖得好”。不过,对于赵光明和社员们来说,农业品牌建设之路还刚刚起步,现代化的市场营销手段他们也需要从头学习。而放眼整个建三江,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从当年满足温饱,到今天利用科技赋能,并顺应消费升级的转型之路,已经在徐徐展开。王伟说:“建三江品牌和北大荒品牌企业生产,整个纳入物联网系统,实现产品可追溯。各个农场成立了15个产品营销中心,加大产品的营销,利用网上直播,经过网店、实体店综合运营,扩大产品的影响力。”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之年,建三江1.24万平方公里的画卷上也将增添更多的亮色,那是更加智慧和集约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更绿色更优质的农产品,还有内涵越来越丰富,让人倍感珍惜的小康生活。建三江管理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由于农时抓得紧,农户之间团结互助,再加上智慧化信息化的成功应用,建三江的农业生产并没有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受到损失,预计粮食产量和人均收入增长都能如期达到年度目标。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如今现代智慧农业的示范区,建三江的发展史,是全面小康从理念到现实的生动演绎。它的成功让人欣慰,而它的明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