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民航大学毕业生最后怎样了:85%从事民航工作,月薪6201元

中国民航大学毕业生最后怎样了:85%从事民航工作,月薪6201元

中国民航大学,位于天津市 ,是中国民用航空局 直属,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 和管理人才为主,由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 共建。学校的前身是 1951 年的第二民用航空学校,目前建有朝阳飞 行学院、内蒙古飞行学院、新疆天翔航空学院 3 个飞行训练学院。校本部坐落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旁,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国家级特色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1、就业去向2018 届毕业生共计 6304 人。其中,男女比例 2.2:1。硕士研究生 532 人。本科生 4020 人。专科生 1752 人。整体就业率为 96.07%。其中,研究生就业率 98.50%,本科生就业率为 94.33%,专科生就业率为 99.32%。2、本科深造情况本科生深造率10.8%。共 434 人。①国内升学:8.7%。共350人,其中考取本校深造的比例为 42.57%,考取双一流院校深造的比 例为 27.14%。②境外留学:2.1%。③保研情况根据学校教务处《关于推荐2018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保研率:1%。考研率:7.7%。3、就业工作①就业地点就业人 数最多的前 5 个省市分别为: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天津市、四川 省。毕业生中有 45.86%的学生在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就业,服务于京津冀一体 化、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圈、“大飞机”项目等国家战略。②就业单位主要流向国有企业60%、民营企业/个体 25%。③就业行业已就业毕业生中有 85.54%的学生从事与民航事业相关工作。就 业人数前 3 位的单位类型分别是:航空公司、维修单位和机场,比例分别为 59.18%、14.44%、8.66%。④重点单位就业超过100 人的单位有: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 中国南方航空、厦门航空、四川航空、深圳航空、春秋航空、山东航空。⑤薪酬2018 届毕 业生总体月收入为 6201 元。其中,硕士毕业生的月 收入为 7470 元;本科毕业生的月收入为 6008 元;专科毕业生的月收入为 6191 元。

遥遥相对

中国民航大学,就业高薪体面的特色高校

中国民航大学,这所由毛主席钦点校长、周总理选定校址的学校,以其霸气的校名,在天津市毫无争议的排行老三。这所“四非学校”之所以如此出名,最大的优势就是就业。“中航大”是中国民用航空局、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高校,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科学技术研究的中心,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建校67年来,为民航和社会培养了近 9 万名各类毕业生,毕业生遍及民航各生产岗位及技术领域,全国民航七分之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来自该校,一大批毕业生成为民航工程技术和管理的中坚骨干,许多人成为业界精英。前几日,中国薪酬网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这份榜单通过对包括39所“985”工程院校和112所“211”工程院校在内的近百所高校自2013届、2015届、2017届的本科毕业生进行调研,调研人数达到281万人,计算出了各高校毕业生的薪酬状况,中国民航大学在排行榜中位列第79名,在天津市排在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之后。目前,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未来15年全国将建设1600个通用机场,急需大量民航相关专业人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才报告》,将民航相关专业列为未来十年人才缺口较大的专业之一,由此可见,民航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根据麦可思发布的《年度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民航相关专业连续三年进入就业率最高的5大专业榜单。中国民航大学的就业情况到底如何呢?事实胜于雄辩,还是让数据说话,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民航大学官方发布的近三年《中国民航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告》。一、中国民航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5年“中航大”共有5421名毕业生,其中研究生539人、本科3261人、专科1621人。研究生就业率99.07%、本科生就业率93.87%、专科生就业率98.83%,就业率达95.87%。到民航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比例达77.95%。在2015届毕业生中有42.51%的学生选择了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大城市工作,主要原因是民航业在这些超一线城市发展迅速。2015 届毕业生就业人数在 20 人以上的单位近 50 家,其中相对集中的前 20 家单位,就业人数约占整体毕业生 41.39%,就业人数超过100 人的单位有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成都航空有限公司。二、中国民航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航大”2016 届毕业生共计 5537 人,整体就业率为96.5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98.04%,本科生就业率为95.94%,专科生就业率为97.38%。毕业生中在北京就业的人数最多,其中,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就业人数分别占本群体就业总人数的 21.83%、14.83%、36.01%。根据第三方机构对2016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该校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49%是国有企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1000 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用人单位。“中航大”2016届毕业生中,从事与民航事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83.25%,就业人数前3位的单位类型分别是航空公司、维修单位机场和空管局,比例分别位57.18%、12.40%、7.29%,进入研发制造类型单位的比例最低,比例为0.82%。“中航大” 2016 届毕业生总体月收入为 5616 元。其中,硕士毕业生的月收入为 6203 元,本科毕业生的月收入为 5288 元,专科毕业生的月收入为 6168 元。三、中国民航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航大” 2017 届毕业生共计 5952 人,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 96.54%。其中,研究生就业率 98.95%,本科生就业率为 95.63%,专科生就业率为97.87%。根据第三方机构对“中航大” 2017 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该校 2017 届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国有企业(48%),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的比例为 29%;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国有企业(52%),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的比例为 34%。毕业生主要就业于 1000 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用人单位(72%)。2017 届毕业生中有 86.84%的学生从事与民航事业相关工作,就业人数前 3 位的单位类型分别是航空公司、维修单位和机场,比例分别位59.53%、10.50%、10.43%。总之,如果考生很重视就业,想找一个体面、稳定、待遇还算不错的工作,“中航大”可能是最佳选择。可以说“中航大”的就业率在国内大学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说它是中国民航界的最高学府一点也不为过。每年毕业季,各航空公司和民航相关单位基本都会来学校开校园招聘会,“中航大”毕业生们参加招聘时担心的不再是就业问题,而是就业后薪资高不高,就业好不好的问题了。

电哪吒

874万毕业生最难就业季:缩招、毁约、尴尬云招聘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6月1日,2020夏季武汉市高校毕业生首场线下招聘活动在江汉大学举行,一名大学毕业生看着招聘信息。图/IC原标题:874万毕业生迎来最难就业季:企业缩招、毁约、尴尬云招聘本刊记者/杨智杰发于2020.6.29总第953期《中国新闻周刊》进入6月,校招已到后半场。即便没有发生疫情,史上最大规模的874万毕业生,也将迎来最难就业季。根据数据,今年报名参加考研的人数是341万人,在教育部宣布研究生扩招之后,这其中大约有100万毕业生可以继续读研。再扣除专升本、读博、留学等毕业生群体,剩下的大部分学生将面向就业市场。疫情,无疑使得这一局面雪上加霜。越来越多的数据,透露出不容乐观的形势。“985”高校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近期透露,截至5月25日,该学院本科生就业率为35.17%,其中签约率仅为14.48%,研究生就业率为48.53%。面对就业率不足五成的严峻形势,学院不得不向校友发出“求助信”,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资源。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尽管面向应届生的招聘需求在春季持续复苏,招聘时间线延后,招聘周期也有所延长,但截至5月20日,今年应届毕业生春招的整体招聘规模较2019年同期下降27%。供需失衡王枫就职于一家A股上市房地产公司的HR(人力资源部门),往年春节后,公司会尽快启动春招计划。但今年,计划被叫停。过去几年,王枫所在的公司每年会招聘超过500人的应届生,尽管秋招是重头戏,来年春招也会对空缺岗位进行补录,人数超过百人。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招聘应届毕业生是公司人才储备的重要战略,但是疫情以来,公司业绩下滑,现有员工都被裁员,所有的招聘全部按下了暂停键。从1月起,受疫情所累,国内楼市总体呈负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1~2月份,全国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了39.2%,销售额则同比下降了35.9%。市场交易放缓也使得房企现金流压力倍增,开发投资和到位资金均同比下降近两成。以往“财大气粗”的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收紧钱袋子。王枫透露,公司“下半年还会有校招计划,但力度不会有往年那么大。”民航也是受冲击严重的行业。春节过后,国内航班因疫情影响大量取消,民航局颁布最严格的“五个一”规定,国际航班也大幅缩减,民航营收数据出现断崖式下跌。民航院校的毕业生,在这个春天,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流”。“国内几所民航类学校都有一个普遍特点,8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都会直接找工作。”中国民航大学就业办教师刘阔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以往,民航这类行业内院校的就业情况相对比较好,基本不愁找工作,但是今年压力倍增。刘阔发现,春节过后,往年第一时间主动联系中国民航大学发布招聘信息的企业们却迟迟没有动静。就业处的老师们开始主动出击,他们列了一个清单,囊括了全国各地与民航相关的企业,挨个打电话,咨询并邀请企业加入春季招聘。“大家都属于民航业,也挺支持我们的工作。”刘阔说,但是也有企业很为难,目前校招岗位需要重新核算,可能不像以前有那么多岗位空出来。新冠疫情重创各行各业,面临资金链危机,一些公司不得不做出裁员、降薪、停薪留职的决定。寄希望于春招的毕业生,在春节过后等来的却是企业大规模缩招。智联招聘校园事业部总监孙凌感触颇深,往年春节后的3月是他最忙的时间,但3月初,他接触的企业中,约有30%明确提出了终止所有招聘,40%表示观望,等待沟通。“同比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综合影响下,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但求职申请人数增加69.8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公司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提到,3月份毕业生进入春季招聘市场,遇到了显著的供需矛盾。上述报告统计,网络游戏业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减少67.9%,而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加14.0%。此外,受此次疫情影响,交通/运输、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旅游/度假、汽车/摩托车等行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较为严峻。4月8日,Boss直聘发布的《2020应届生春招趋势报告》也显示,贸易、进出口行业受到国外疫情的二次冲击,纺织、鞋履、小商品等领域外贸订单数急剧下降,贸易/进出口的岗位校招比去年同期降低了43.1%。能够吸纳大量应届生就业的服务业和贸易行业需求同样降低四成。收缩程度最大的是金融行业,较2019年同期降幅超过一半。“就业人数持续增加,招聘需求大幅下降,就业进程整体延后,顺利毕业和成功就业压力交织。多方因素叠加,毕业生普遍感到就业压力大。”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总结了今年“最难就业季”的几个特点。随着公司复工,疫情在国内得到一定控制,企业的招聘需求逐渐回升。Boss直聘近期的报告称,截至5月20日,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五个主要行业招聘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餐饮的招聘几乎回归正常,同比2019年恢复了92.9%,酒店对人才的需求恢复到了去年的87.5%,贸易/进出口、广告/传媒的招聘需求回升至去年的7成以上。旅游业尚未恢复元气,招聘需求只是去年的51%。并非所有行业都在缩招,统计发现,互联网企业、机械/制造业、能源/化工/环保行业应届生需求量却不降反升。今年2月,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春季招聘为大学生开放超过6000个全职及实习生就业岗位。“今年的需求比往年翻了一倍,去年的校招需求是3000人左右。”字节跳动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主要是因为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人才有大量需求。疫情也并没有影响字节跳动的招聘节奏,春招从2月持续到4月底,截至6月初,字节跳动已经给3500余位学生发放了offer。Boss直聘研究院的报告也提到,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热门产业的应届生招聘力度普遍提升,面向应届生的岗位规模较去年同期均有1~5个百分点的提高,应届生岗位占比也高于全行业均值。6月1日,2020夏季武汉市高校毕业生首场线下招聘会现场。图/IC云招聘的尴尬受疫情影响,线上招聘了成为2020届春季校园招聘的主流方式。3月4日,教育部发文,“教育系统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之前,要暂停举办各类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要充分利用部、省、校三级联通的就业网络体系以及社会招聘网站,联合举办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24小时365天招聘活动),各地各高校要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上述网上招聘活动。”智联招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截至6月4日,今年春季智联招聘平台已经举办1217场空中双选会,超过73万家企业参与,发布280多万个职位。Boss直聘、前程无忧等各类招聘平台,甚至快手、钉钉等互联网公司也为线上招聘提供了新的渠道。线上招聘看似热闹,但效果到底怎样?对大部分企业而言,线上招聘是疫情下的无奈选择。企业HR与应聘者全程无接触招聘,更加安全,成本也相对更低。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初体验,招聘双方都出现诸多水土不服,很大程度影响了春招的进展和效果。“部分企业跟我们反馈,有时候和学生聊着天,突然对方就黑屏或者断线了。”中国民航大学就业办刘阔注意到,这些意外造成面试不顺畅,可能会成为学生的减分项,影响企业对应聘者的选择。湖南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蒋利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线上招聘虽不受地域限制,但也正因为这份便利,存在弊端。学生海量投简历,用人单位的简历查看率直线下降,据他们统计,大约只有35%。学校为此曾给400多家用人单位一一发去短信,提醒他们及时查看学生投递去的简历,最终有100多家给予了肯定回复。另一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月至今,湖南科技大学举办了8场线上招聘会,提供了超过10万个岗位。但截至5月中旬,网上签约人数为500人左右。而往年举行的线下招聘会,每场会提供2万到3万个岗位,大约会有1000人达成意向。“线上视频面试给我们的选人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难点。”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人事经理陈洁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以往线下面试时,从见到学生走进房间到开始自我介绍,3分钟内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对方是否是公司想要的人,能有效识别这个候选人是否是公司的黄金目标人群。但在线上招聘,人力资源部门分岗位安排毕业生面试,学生隔着屏幕自我表现,面试官很可能会忽略一些肢体语言等因素的观察。线上面试也会让一些企业的招聘陷入被动局面。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是位于陕西的一家国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3月,公司开始参加线上春季校园招聘会,有30多个技术类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为了更快招到人才,公司还新开两个网上招聘端口。但直到6月初,这些岗位仍然没有招满。往年,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会参加机械类对口院校的校园招聘会,或者申请专场招聘会,向毕业生介绍的公司信息更多样,互动更及时,一次线下双选会,公司至少可以收到七八十份简历。但今年春招,参加一次线上招聘会,他们收到的简历只有二三十份。“线上招聘,学生看到的只是海量企业中的一个名字而已,感受力可能没有线下那么敏感。”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招聘节奏被明显打乱了。春季招聘中,一直有“金三银四”的说法,3~4月是春招的黄金期。上述HR提到,往年到了6月,公司的新人已经基本招满,7月进行新人培训,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岗位没有招满,她预计,新人培训也可能推迟或者搁浅。“线上招聘让我们非常被动。”陈洁娜坦言,通过线上招聘,无法知道学生在每个环节流失的原因,也不知道是否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投入去把控人员的流失。陈洁娜团队担心,届时公司会面临尴尬的境地——前一届校招没收尾,后一届校招又要开启了。在她看来,整个招聘市场,没有为大规模云招聘做好准备,“疫情的发生在意料之外,企业如何应对春招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包括做校园招聘的猎聘、前程无忧、智联等平台,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场猝不及防的行动。”毁约率上升疫情给校招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不止未能找到工作的学生焦虑,即使已经手握offer的毕业生,也可能面临煮熟的鸭子飞走的意外。吴小飞是中国民航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去年9月,计划考研的他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同时参加秋招,找工作保底。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9月18日,学校正式秋招的第一天,国内一家知名航空公司前来招聘,要求专业对口、过英语六级。投简历和面试后,吴小飞第二天就收到录取通知,并在当天签了就业协议,约定后续提交体检报告。2月初,研究生笔试成绩推迟公布,复试延期,有一份工作在手的吴小飞少了些忐忑。几天后,他却突然接到该航空公司电话,称就业协议被退回。“按照他们的说法,这是没有法律效应的协议。”吴小飞心里不平,“对方给的理由是,过去一段时间对我们考察,不合格。但是公司没有给出任何细则,也没有说我哪条不合格。招生时也没有说有考察,对我们唯一的考察,是体检报告。”遭遇无理由毁约,吴小飞并非个例。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去年秋招,该航空公司在中国民航大学招聘了20位毕业生,其中有10个人都被退了就业协议。“有比我更惨的同学,因为签了工作,直接放弃考研。如果这个公司毁约,就没有工作了。”吴小飞认为,这种做法任性且不负责任,“这是第一批来学校招聘的公司,后面的秋招,我们都没有参加,把我们最好的秋招机会也浪费了。”最终,由中国民航大学出面交涉,该航空公司调整决定,继续聘用这批毕业生,但是改变了入职条件:要么继续在原定的工作城市,换一个岗位;要么岗位不变,换个城市。其他的同学都选了不换岗位换城市,但吴小飞对这份工作已经不抱期望。3月下旬,吴小飞收到进入研究生复试的通知,未来又多了一种可能性,“我现在准备考研复试,上岸的几率挺大的。”但不是所有人都像吴小飞一样拥有选择。一位2020届环境工程应届毕业生在知乎上分享,去年10月底,他与一家国企签订就业协议,原计划可以舒适地过完毕业季,但是4月底,他收到了公司解约通知和一笔违约金,不得不在春招的尾巴重新投入找工作的大潮。但春招形势要比去年秋天更为严峻,他将知乎的签名改为“疫情下的毕业生,前途迷茫”。评论区里,有十多个学生留言,讲述同样被公司毁约的经历,有的原因很简单,“仅仅是因为发生了疫情”。往年,公司与学生之间有一方提出解约时有发生,但2020届的一些毕业生遭遇公司解约,则成了新冠疫情的“次生灾害”。“疫情下,企业一季度面临亏损,只能打保守牌。”王枫对《中国新闻周刊》坦言,他所在公司今年与一部分校招生解约了。原因在于,疫情加上经济下行,公司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有一些区域的事业部被整体裁掉,“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公司在长沙的事业部没有了,去年秋招招聘的应届毕业生,我们就只能调往其他区域。有的学生如果觉得远,或者因其他理由不愿意去,双方就只能解约。”3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其中特别提到,国有企业今明两年连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不得随意毁约,不得将本单位实习期限作为招聘入职的前提条件。疫情造成流动性差,一些重视实践类专业的学生无法实习,也是企业毁约的原因之一。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付新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秋招春招大多是招聘实习岗位,很多学生都是通过实习转化成就业,但是今年没有这个环节。”另外,学生去年跟一些中小型企业签订了实习协议,但今年企业倒闭或者裁员,这些学生被迫“失业”。“铁饭碗”扩招空间有限面对惨淡的就业市场,全社会都在帮这一届应届毕业生寻找出路。以往,许多省份的公务员考试都集中在4月前后进行,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多地推迟省考时间。但在企业大规模缩招的背景下,将求职目标投向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将迎来利好。4月底,山东省成为疫情暴发之后第一个启动公务员招录的省份,计划在2020年招录7360人,比去年的3047人增加了一倍以上。该计划也向应届毕业生有明显地倾斜,山东省第一次拿出了1021个岗位,专门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6月5日,福建省也启动2020年公务员的招录,招录规模扩大,高校毕业生可报考的职位超过录用计划的九成。此外,辽宁、河北、江苏等省份都在今年公务员招录工作中,增加了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比重。事业单位也在向应届毕业生伸出橄榄枝。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深圳市共有2020届高校毕业生近2.88万人。在事业单位招聘专项行动下,深圳市要求事业单位适当放宽专业技术、基层工作经历等条件,在计划补充工作人员数量上,应届生招考将超过总人数的70%,相较往年有大幅度提升。去年,事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录取占比不足50%。此外,6月11日,深圳市公办中小学面向毕业生公开招聘1382名在编教师,而往年,这些岗位很少招聘应届生,更多提供给有经验的求职者。深圳市还要求,国有企业要确保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上年实现一定比例的增长。“国有企业今明两年将连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也是今年教育部等6部门开展就业“百日冲刺”十大专项行动中的一项。从全国范围内,政府还要求充实基层专项计划行动。“特岗教师”计划将增加招募规模5000人,今年招募规模将达到10.5万人;“三支一扶”计划拟招募3.2万人去基层;“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实施扩招;将招收40多万毕业生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采取“先上岗、再考证”的举措。今年也将落实毕业生参军入伍的优惠政策。粗略统计,这些岗位一共可以提供大约55万个岗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长期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从政府角度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提供一些比如公共卫生、教育等岗位,我觉得有一定空间,但空间总体来说还是太小。”一位教育财政领域的学者也曾对媒体表示,“我们不能一直给公务员、国企‘开口’,靠体制给学生‘兜底’,更长期的应对路径,还是要靠重振市场经济,加强高校和用人单位的链接纽带,优化人才培养,提供更长效的就业支持机制。”近年来,民营经济已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的重要去向。2019年,麦可思发布的《2019年就业蓝皮书》也显示,2014~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50%上升到54%,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65%上升到68%。但在储朝晖看来,国家在鼓励民营企业吸纳毕业生的政策上,力度仍然不够。储朝晖认为,“真正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要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环境,这是潜力最大的方向。”(应受访者要求,王枫、吴小飞为化名)

发射线

一所颜值与薪酬双双居高不下的院校——中国民航大学

一、院校简介中国民航大学坐落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旁,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另外建有朝阳飞行学院、内蒙古飞行学院、新疆天翔航空学院3个飞行训练学院。学校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计划,成为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航空宇航学科群与交通运输学科群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院校的满意度3.8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关,距离天津市区有点远,购物可能是有点不便。此外它的宿舍条件有点普通,所以也让它的生活满意度停留在3.5分。但是校园的学习氛围不错,同学可以安心学习。网友评价:1、学校有环境还不错,老师们也都很认真负责,图书馆新建所以硬件设施在同类学校里经实属不错,就业率了慢出名的高,做科研的话其实也有很多机会。2、研究生实验硬件条件还可以,但是住宿条件太差,夏天住顶层热死;学习氛围较浓厚,位于郊区,周围娱乐设施少,可以安心学习;这里是民航界的老大,和民航相关的专业就业率都不错。3、中国民航大学,民航界的小清华,为民航输送了大批人才。学校研究氛围不重,地偏,设施待完善,不过学校在变好,一直在努力提升实力。在天津市,录取分数线公次于天大南开。基本上都是与民航就业相关的专业。老师也实力很强,有不少良心老师,在民航业颇有名气。二、薪酬水平根据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18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学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位列国内大学第79位,连续四年进入全国百强,天津市排名第三。其中薪酬最高的是以下这5个专业:三、报考条件除成绩条件外,报考中国民航大学对身体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我们来看下2018年的飞行技术专业的身体报考标准:普通的本科专业招收条件如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原则上不予录取:生活不能自理;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或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斜视;嗅觉迟钝;口吃;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5米以内,另一耳全聋者;肝功能不正常者。近年来,本科平均录取分数超出一本线分差逐年提高,生源质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高校前6%。2017年,普通类本科生源平均超一本线52分,超一本线90分以上生源占比达11.2%。中国民航大学的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居于全国高校前列,薪酬水平也高,就看你的条件能不能符合了。

缓急相摩

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中国民航大学怎么样?

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学校现为一校四区的办学格局:包括天津校本部校区、天津宁河新校区、辽宁朝阳校区和内蒙古扎兰屯校区。校本部坐落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旁,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在辽宁省朝阳市和内蒙古扎兰屯市分别建设朝阳飞行学院和内蒙古飞行学院 2 个飞行训练学院。历史变迁中国民航大学前身是1951年9月成立的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2006年5月30日,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计划,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天津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现已成为一所民航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学府,将努力建设成为带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民航大学。学科门类中国民航大学拥有工、管、理、经、文、法、艺7个学科门类,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4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民航主要业务领域,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航空宇航和交通运输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拥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交通运输专业为首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航空类交通运输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飞行器动力工程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通信工程、飞行技术就业情况中国民航大学2019年整体就业率为 90.6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 96.65%,本科生就业率为 88.96%,专科生就业率为 92.77%。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前 5 个地区分别为:北京市(24.94%)、广东省(12.65%)、上海市(10.22%)、四川省(6.51%),天津市(6.43%)。行业内就业单位类型:排前 3 位的单位类型分别是航空公司、航空维修单位和机场,比例分别为57.78%、13.22%、11.36%。大家对于中国民航大学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评论!!!

逗阵儿

这3所大学不输985/211院校,实力很强,值得报考!

因为我们对大学都不是很熟悉,所以以为只有985/211的大学未来才有出路,才值得报考。其实不是,还有很多学校没有985/211那么出名,但是整体实力是不可估量的,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几所学校吧!1、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作为国内知名财经类大学,金融专业是其王牌专业,金融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是东北财经大学的重点学院,培养了很多知名的高级金融人才,应该算是辽宁甚至东北最好的金融学院了。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类、管理类专业也比许多211学校好得多,教学质量很高,有很多比较厉害的老师任教。学校整体的学习氛围也很浓厚,如果想在大连工作,选择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就业不用愁,未来发展可期。2、中国民航大学学校教学水平还是不错的,整体学习氛围也很不错,图书馆里每天都有爱学习的同学在这里看书。学校热门专业是民航相关专业,空管、飞制等,国内很吃香。而且学校很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大部分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工作和专业匹配,所以工作也好找,就业率也很高。每年都有航空公司来学校招人,未来就业不用愁,薪资也很可观。另外该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和自动化两个学院,考研率和平时考试成绩都超棒!3、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作为南京颇有名气的高校,立足通信,多学科交叉,理工科专业领域很强势,是全省无数理科男心中理想的学习圣地。而且学校读书氛围特别好,大家都很刻苦,图书馆常年有人。信息与通信系统,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录取分数一般来说相对较高,通院研究生毕业一般都是去华为、中兴或者运营商,就业是很厉害的,社会认可度也很高。以上三所大学性价比都很高,后期就业也基本都很稳定,薪资也比较高,有你们喜欢的学校吗?你们会报考这些学校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说知

874万毕业生迎最难就业季:供需失衡 企业缩招毁约

进入6月,校招已到后半场。即便没有发生疫情,史上最大规模的874万毕业生,也将迎来最难就业季。根据数据,今年报名参加考研的人数是341万人,在教育部宣布研究生扩招之后,这其中大约有100万毕业生可以继续读研。再扣除专升本、读博、留学等毕业生群体,剩下的大部分学生将面向就业市场。疫情,无疑使得这一局面雪上加霜。越来越多的数据,透露出不容乐观的形势。“985”高校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近期透露,截至5月25日,该学院本科生就业率为35.17%,其中签约率仅为14.48%,研究生就业率为48.53%。面对就业率不足五成的严峻形势,学院不得不向校友发出“求助信”,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资源。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尽管面向应届生的招聘需求在春季持续复苏,招聘时间线延后,招聘周期也有所延长,但截至5月20日,今年应届毕业生春招的整体招聘规模较2019年同期下降27%。供需失衡王枫就职于一家A股上市房地产公司的HR(人力资源部门),往年春节后,公司会尽快启动春招计划。但今年,计划被叫停。过去几年,王枫所在的公司每年会招聘超过500人的应届生,尽管秋招是重头戏,来年春招也会对空缺岗位进行补录,人数超过百人。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招聘应届毕业生是公司人才储备的重要战略,但是疫情以来,公司业绩下滑,现有员工都被裁员,所有的招聘全部按下了暂停键。从1月起,受疫情所累,国内楼市总体呈负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1~2月份,全国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了39.2%,销售额则同比下降了35.9%。市场交易放缓也使得房企现金流压力倍增,开发投资和到位资金均同比下降近两成。以往“财大气粗”的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收紧钱袋子。王枫透露,公司“下半年还会有校招计划,但力度不会有往年那么大。”民航也是受冲击严重的行业。春节过后,国内航班因疫情影响大量取消,民航局颁布最严格的“五个一”规定,国际航班也大幅缩减,民航营收数据出现断崖式下跌。民航院校的毕业生,在这个春天,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流”。“国内几所民航类学校都有一个普遍特点,8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都会直接找工作。”中国民航大学就业办教师刘阔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以往,民航这类行业内院校的就业情况相对比较好,基本不愁找工作,但是今年压力倍增。刘阔发现,春节过后,往年第一时间主动联系中国民航大学发布招聘信息的企业们却迟迟没有动静。就业处的老师们开始主动出击,他们列了一个清单,囊括了全国各地与民航相关的企业,挨个打电话,咨询并邀请企业加入春季招聘。“大家都属于民航业,也挺支持我们的工作。”刘阔说,但是也有企业很为难,目前校招岗位需要重新核算,可能不像以前有那么多岗位空出来。新冠疫情重创各行各业,面临资金链危机,一些公司不得不做出裁员、降薪、停薪留职的决定。寄希望于春招的毕业生,在春节过后等来的却是企业大规模缩招。智联招聘校园事业部总监孙凌感触颇深,往年春节后的3月是他最忙的时间,但3月初,他接触的企业中,约有30%明确提出了终止所有招聘,40%表示观望,等待沟通。“同比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综合影响下,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但求职申请人数增加69.8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公司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提到,3月份毕业生进入春季招聘市场,遇到了显著的供需矛盾。上述报告统计,网络游戏业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减少67.9%,而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加14.0%。此外,受此次疫情影响,交通/运输、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旅游/度假、汽车/摩托车等行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较为严峻。4月8日,Boss直聘发布的《2020应届生春招趋势报告》也显示,贸易、进出口行业受到国外疫情的二次冲击,纺织、鞋履、小商品等领域外贸订单数急剧下降,贸易/进出口的岗位校招比去年同期降低了43.1%。能够吸纳大量应届生就业的服务业和贸易行业需求同样降低四成。收缩程度最大的是金融行业,较2019年同期降幅超过一半。“就业人数持续增加,招聘需求大幅下降,就业进程整体延后,顺利毕业和成功就业压力交织。多方因素叠加,毕业生普遍感到就业压力大。”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总结了今年“最难就业季”的几个特点。随着公司复工,疫情在国内得到一定控制,企业的招聘需求逐渐回升。Boss直聘近期的报告称,截至5月20日,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五个主要行业招聘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餐饮的招聘几乎回归正常,同比2019年恢复了92.9%,酒店对人才的需求恢复到了去年的87.5%,贸易/进出口、广告/传媒的招聘需求回升至去年的7成以上。旅游业尚未恢复元气,招聘需求只是去年的51%。并非所有行业都在缩招,统计发现,互联网企业、机械/制造业、能源/化工/环保行业应届生需求量却不降反升。今年2月,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春季招聘为大学生开放超过6000个全职及实习生就业岗位。“今年的需求比往年翻了一倍,去年的校招需求是3000人左右。”字节跳动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主要是因为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人才有大量需求。疫情也并没有影响字节跳动的招聘节奏,春招从2月持续到4月底,截至6月初,字节跳动已经给3500余位学生发放了offer。Boss直聘研究院的报告也提到,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热门产业的应届生招聘力度普遍提升,面向应届生的岗位规模较去年同期均有1~5个百分点的提高,应届生岗位占比也高于全行业均值。6月1日,2020夏季武汉市高校毕业生首场线下招聘会现场。图/IC云招聘的尴尬受疫情影响,线上招聘了成为2020届春季校园招聘的主流方式。3月4日,教育部发文,“教育系统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之前,要暂停举办各类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要充分利用部、省、校三级联通的就业网络体系以及社会招聘网站,联合举办校园招聘服务活动(24小时365天招聘活动),各地各高校要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上述网上招聘活动。”智联招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截至6月4日,今年春季智联招聘平台已经举办1217场空中双选会,超过73万家企业参与,发布280多万个职位。Boss直聘、前程无忧等各类招聘平台,甚至快手、钉钉等互联网公司也为线上招聘提供了新的渠道。线上招聘看似热闹,但效果到底怎样?对大部分企业而言,线上招聘是疫情下的无奈选择。企业HR与应聘者全程无接触招聘,更加安全,成本也相对更低。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初体验,招聘双方都出现诸多水土不服,很大程度影响了春招的进展和效果。“部分企业跟我们反馈,有时候和学生聊着天,突然对方就黑屏或者断线了。”中国民航大学就业办刘阔注意到,这些意外造成面试不顺畅,可能会成为学生的减分项,影响企业对应聘者的选择。湖南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蒋利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线上招聘虽不受地域限制,但也正因为这份便利,存在弊端。学生海量投简历,用人单位的简历查看率直线下降,据他们统计,大约只有35%。学校为此曾给400多家用人单位一一发去短信,提醒他们及时查看学生投递去的简历,最终有100多家给予了肯定回复。另一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月至今,湖南科技大学举办了8场线上招聘会,提供了超过10万个岗位。但截至5月中旬,网上签约人数为500人左右。而往年举行的线下招聘会,每场会提供2万到3万个岗位,大约会有1000人达成意向。“线上视频面试给我们的选人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难点。”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人事经理陈洁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以往线下面试时,从见到学生走进房间到开始自我介绍,3分钟内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对方是否是公司想要的人,能有效识别这个候选人是否是公司的黄金目标人群。但在线上招聘,人力资源部门分岗位安排毕业生面试,学生隔着屏幕自我表现,面试官很可能会忽略一些肢体语言等因素的观察。线上面试也会让一些企业的招聘陷入被动局面。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是位于陕西的一家国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3月,公司开始参加线上春季校园招聘会,有30多个技术类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为了更快招到人才,公司还新开两个网上招聘端口。但直到6月初,这些岗位仍然没有招满。往年,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会参加机械类对口院校的校园招聘会,或者申请专场招聘会,向毕业生介绍的公司信息更多样,互动更及时,一次线下双选会,公司至少可以收到七八十份简历。但今年春招,参加一次线上招聘会,他们收到的简历只有二三十份。“线上招聘,学生看到的只是海量企业中的一个名字而已,感受力可能没有线下那么敏感。”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招聘节奏被明显打乱了。春季招聘中,一直有“金三银四”的说法,3~4月是春招的黄金期。上述HR提到,往年到了6月,公司的新人已经基本招满,7月进行新人培训,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岗位没有招满,她预计,新人培训也可能推迟或者搁浅。“线上招聘让我们非常被动。”陈洁娜坦言,通过线上招聘,无法知道学生在每个环节流失的原因,也不知道是否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投入去把控人员的流失。陈洁娜团队担心,届时公司会面临尴尬的境地——前一届校招没收尾,后一届校招又要开启了。在她看来,整个招聘市场,没有为大规模云招聘做好准备,“疫情的发生在意料之外,企业如何应对春招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包括做校园招聘的猎聘、前程无忧、智联等平台,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场猝不及防的行动。”毁约率上升疫情给校招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不止未能找到工作的学生焦虑,即使已经手握offer的毕业生,也可能面临煮熟的鸭子飞走的意外。吴小飞是中国民航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去年9月,计划考研的他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同时参加秋招,找工作保底。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9月18日,学校正式秋招的第一天,国内一家知名航空公司前来招聘,要求专业对口、过英语六级。投简历和面试后,吴小飞第二天就收到录取通知,并在当天签了就业协议,约定后续提交体检报告。2月初,研究生笔试成绩推迟公布,复试延期,有一份工作在手的吴小飞少了些忐忑。几天后,他却突然接到该航空公司电话,称就业协议被退回。“按照他们的说法,这是没有法律效应的协议。”吴小飞心里不平,“对方给的理由是,过去一段时间对我们考察,不合格。但是公司没有给出任何细则,也没有说我哪条不合格。招生时也没有说有考察,对我们唯一的考察,是体检报告。”遭遇无理由毁约,吴小飞并非个例。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去年秋招,该航空公司在中国民航大学招聘了20位毕业生,其中有10个人都被退了就业协议。“有比我更惨的同学,因为签了工作,直接放弃考研。如果这个公司毁约,就没有工作了。”吴小飞认为,这种做法任性且不负责任,“这是第一批来学校招聘的公司,后面的秋招,我们都没有参加,把我们最好的秋招机会也浪费了。”最终,由中国民航大学出面交涉,该航空公司调整决定,继续聘用这批毕业生,但是改变了入职条件:要么继续在原定的工作城市,换一个岗位;要么岗位不变,换个城市。其他的同学都选了不换岗位换城市,但吴小飞对这份工作已经不抱期望。3月下旬,吴小飞收到进入研究生复试的通知,未来又多了一种可能性,“我现在准备考研复试,上岸的几率挺大的。”但不是所有人都像吴小飞一样拥有选择。一位2020届环境工程应届毕业生在知乎上分享,去年10月底,他与一家国企签订就业协议,原计划可以舒适地过完毕业季,但是4月底,他收到了公司解约通知和一笔违约金,不得不在春招的尾巴重新投入找工作的大潮。但春招形势要比去年秋天更为严峻,他将知乎的签名改为“疫情下的毕业生,前途迷茫”。评论区里,有十多个学生留言,讲述同样被公司毁约的经历,有的原因很简单,“仅仅是因为发生了疫情”。往年,公司与学生之间有一方提出解约时有发生,但2020届的一些毕业生遭遇公司解约,则成了新冠疫情的“次生灾害”。“疫情下,企业一季度面临亏损,只能打保守牌。”王枫对《中国新闻周刊》坦言,他所在公司今年与一部分校招生解约了。原因在于,疫情加上经济下行,公司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有一些区域的事业部被整体裁掉,“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公司在长沙的事业部没有了,去年秋招招聘的应届毕业生,我们就只能调往其他区域。有的学生如果觉得远,或者因其他理由不愿意去,双方就只能解约。”3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其中特别提到,国有企业今明两年连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不得随意毁约,不得将本单位实习期限作为招聘入职的前提条件。疫情造成流动性差,一些重视实践类专业的学生无法实习,也是企业毁约的原因之一。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付新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秋招春招大多是招聘实习岗位,很多学生都是通过实习转化成就业,但是今年没有这个环节。”另外,学生去年跟一些中小型企业签订了实习协议,但今年企业倒闭或者裁员,这些学生被迫“失业”。“铁饭碗”扩招空间有限面对惨淡的就业市场,全社会都在帮这一届应届毕业生寻找出路。以往,许多省份的公务员考试都集中在4月前后进行,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多地推迟省考时间。但在企业大规模缩招的背景下,将求职目标投向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将迎来利好。4月底,山东省成为疫情暴发之后第一个启动公务员招录的省份,计划在2020年招录7360人,比去年的3047人增加了一倍以上。该计划也向应届毕业生有明显地倾斜,山东省第一次拿出了1021个岗位,专门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6月5日,福建省也启动2020年公务员的招录,招录规模扩大,高校毕业生可报考的职位超过录用计划的九成。此外,辽宁、河北、江苏等省份都在今年公务员招录工作中,增加了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比重。事业单位也在向应届毕业生伸出橄榄枝。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深圳市共有2020届高校毕业生近2.88万人。在事业单位招聘专项行动下,深圳市要求事业单位适当放宽专业技术、基层工作经历等条件,在计划补充工作人员数量上,应届生招考将超过总人数的70%,相较往年有大幅度提升。去年,事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录取占比不足50%。此外,6月11日,深圳市公办中小学面向毕业生公开招聘1382名在编教师,而往年,这些岗位很少招聘应届生,更多提供给有经验的求职者。深圳市还要求,国有企业要确保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上年实现一定比例的增长。“国有企业今明两年将连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也是今年教育部等6部门开展就业“百日冲刺”十大专项行动中的一项。从全国范围内,政府还要求充实基层专项计划行动。“特岗教师”计划将增加招募规模5000人,今年招募规模将达到10.5万人;“三支一扶”计划拟招募3.2万人去基层;“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实施扩招;将招收40多万毕业生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采取“先上岗、再考证”的举措。今年也将落实毕业生参军入伍的优惠政策。粗略统计,这些岗位一共可以提供大约55万个岗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长期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从政府角度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提供一些比如公共卫生、教育等岗位,我觉得有一定空间,但空间总体来说还是太小。”一位教育财政领域的学者也曾对媒体表示,“我们不能一直给公务员、国企‘开口’,靠体制给学生‘兜底’,更长期的应对路径,还是要靠重振市场经济,加强高校和用人单位的链接纽带,优化人才培养,提供更长效的就业支持机制。”近年来,民营经济已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的重要去向。2019年,麦可思发布的《2019年就业蓝皮书》也显示,2014~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50%上升到54%,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65%上升到68%。但在储朝晖看来,国家在鼓励民营企业吸纳毕业生的政策上,力度仍然不够。储朝晖认为,“真正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要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环境,这是潜力最大的方向。”(应受访者要求,王枫、吴小飞为化名)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百姓悦之

10所大学航空航天就业大比拼,猜猜第一是谁,南航?北航?

电子类专业昨天介绍了各个航空航天大学,大家肯定会想,我将来要去航空航天部门去工作,假定成绩合适,应该去哪家工作呢?这是一个严肃问题,大部分的人上大学,只是为了找个工作。下面我们聊聊这个问题。还是先说春晚上的4位航天人: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神舟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这4位航天人分别是嫦娥探月、神舟飞船、北斗卫星和天问火星探测器的总设计师。杨孟飞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后来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也就是航天五院读研,读研后就留在五院工作。杨孟飞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这跟我之前说的一样,不要以为带飞行器字样的专业可以进航空航天领域,很多专业都是可以的。尤其是计算机、电子信息专业,航空航天里面最多数量的设备就是这些,所以需求数量很大。张柏楠是国防科大固体力学系毕业的,后来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读研,留在五院工作。大家看看,力学专业果然是基础。谢军也是国防科大毕业的,学的是电子系的雷达专业,也在五院读研,留在五院工作。孙泽洲是南航电子系毕业,来到五院工作。发现,在五院读研是在五院工作的一个最好途径,另外,电子信息类专业也容易。电子信息类专业容易入航空航天部门,这不是从几个人身上得出的结论。大家看过飞机的机长室吗?除了人活动的空间之外,其他都是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导弹、卫星也是各种控制的系统很复杂。航空航天企业下面我先介绍一下,航空航天领域有哪些企业。航空航天领域既是吸金兽,又是高科技的聚集地,不是一般人能玩的。全世界的国家,除了现在美国的马斯克,要么是国防部门,要么是国家支持的巨型企业。在我国,原先的航空航天工业部撤销,变成了航天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五院就是属于航天科技集团的。在航空方面,我们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这几家都是巨型公司,每家都有很多个子公司,员工都是几十万人,有几家是世界五百强企业。除了这些研发制造类企业外,还有民航、机场等领域,也是吸纳航空航天专业人才的。现在还有类似大疆无人机这样的公司,也是需要相关人才。哪些学校更容易去上面这些单位就业呢?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2019届毕业生,去航天科技集团的有 170 人、航空工业集团的有 88 人、航天科工集团的有73 人、航发有35人、商飞有22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2019届毕业生,去中航工业的有214人,航天科技的有210人,航天科工的有192人,商飞的有137人,航发的有55人。西北工业大学西工大,2019届毕业生,西工大把几大航空航天集团分拆成具体企业了。这张图还不全,还需要加上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14人,总的人数是324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航,2019届毕业生,去航空航天等企业的有1474人,去民航企业的有775人。这里面国防科技企业的范围比航空航天的范围要宽,不过应该是绝大部分去了航空航天领域,所以南航去航空航天领域的数量最多。不过,南航的毕业生数量要比北航多,北航是6573人,南航是7115人。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2019届毕业生,下图是研究生集中就业单位,航天科技集团有194人,航天科工集团有180人,中航工业有60人。本科生比研究生去的要少,航天科技集团有6人,中航工业有15人。南航去民航的本科生也比较多,可见国防工业的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南昌航空大学昌航,2019届毕业生,一共有26.87%的学生进入了航空产业。具体的单位见下图。最多的是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有70人,南航、深航,还有昌河飞机工业公司等。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航,它没有提供2019届毕业报告,只提供了2018年的,全校一共有1/9的学生,也就是11%的学生进入了航空航天领域。去得最多的是中航工业,一共有409人,总共有608人。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大学,2019届毕业生,研究生有65.59%,本科生有88.14%,专科生有86.12%在民航相关企业工作,其中去航空公司、航空维修单位以及机场的人最多。桂林航空工业学院桂林航空工业学院没有列出具体的就业单位,只给了一个总的比例。在2019年,在航空航天相关领域的就业率是18.99%。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总就业率是91.78%,一共5个系,工作主要都是跟航空相关。总结从学生就业的数量来看,北航、南航超过其他985和211大学;对于民航局下属的学校来说,在航空业就业的人不少。大家从这些图表里可以看出来,不同单位对人才的层次要求不同,当然收入也会不一样。在航空航天企业,不同的研究所、工厂,以及不同地方的研究所和工厂,待遇和收入都不一样。大家不要认为进入这个系统,就一定会高工资。不一定。在北京的航天部门,跟其他行业相比,就不算是高工资。但如果单位在三线城市,或者企业效益特别好,有可能是当地的高工资。而且,收入高低跟学校层次不完全相关,有可能中国民航大学、甚至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比南航的学生收入还高一些。因此,大家要把心态放平,全面了解情况。

夫德

谁能当选中国民航大学最顶尖级的王牌专业?

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我国唯一一所民航专业门类齐全、将航空宇航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两大学科群叉融合的高等院校,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认定的世界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民航类院校之一。“中航大”作为行业特色学校,最大优势是就业率超高。每年的毕业率除了升学和未按时毕业外,就业率在98%以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毕业就有工作。在“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 TOP200”中,“中航大”位列第79位,毕业生3年后薪酬在9800元左右,连续四年入围前百强。“中航大”现有31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覆盖民航主要业务领域。那么,在这些众多年专业之中,谁能算是最顶尖级的王牌专业呢?一、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在此次评估中,“中航大”有7个学科获评,层次不是很高,但数量尚可。二、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来看:7月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在本次试点评估中,“中航大”有1个专业入选。三、从看博士、硕士授予学科方面来看:“中航大”拥有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下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翻译硕士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1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这是我国民航系统首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填补了国内航空安全领域博士点空白。四、从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中航大”专业主要围绕着民航系统的飞行、机务维修、空管、商务等四大业务领域而设置。就业理想的王牌专业包括交通运输、机务类专业以及飞行技术专业。交通运输专业主要培养空管人才;机务类专业中包括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四个专业;飞行技术专业就是培养飞行员。五、从学科建设方面来看:“中航大”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计划,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航空宇航学科群与交通运输学科群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拥有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总而言之,“中航大”作为民航界的老大,优势专业很多,要想推选最顶尖级的王牌专业确定困难,因为“萝卜青菜各有喜爱”。如果单纯从学科方面推荐的话,当属“安全科学与工程”,因为此专业既是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又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获评C+,并且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如果从就业等方面考虑的话,那就要另当别论了。本文仅为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同时也请各位朋友们在留言区内发表高见。

相棒

非常值得报考的八所“普通”高校,就业率高,薪酬水平高!

吉林财经大学吉林财经大学位于我国吉林,是我国国家税务局与吉林省共建的一所省级重点大学,学校起步于1946年7月东北银行总行举办的银行干部训练班,经历了东北银行干部学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中国人民银行长春银行学校、吉林财贸学院、吉林省财贸学校等几个历史时期,1978年5月恢复吉林财贸学院,1992年5月更名为长春税务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吉林财经大学。学校曾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金融高等学校、国家较早成立的普通本科财经院校之一、国家第一所税务本科大学。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出国、考研升学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2%左右,到行政事业单位就业(考取公务员等)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1%左右,远远高于全省1.5%的平均水平,到金融系统就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5%,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流向沿海发达地区,内地就业者集中在省会城市,工资待遇较高,就业质量很好。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前身是1951年9月成立的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该校是中国民航届的最高学府一点也不为过,机务、空管、民航经管专业首屈一指,对得起这块牌子。在校学习期间,只要你用努力争取,各种民航单位的实习、见习机会也很多。今年五月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也有参与研制的老师被请去现场参加典礼。建校67年来,为民航和社会培养了近 9 万名各类毕业生,毕业生遍及民航各生产岗位及技术领域,全国民航七分之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来自该校,一大批毕业生成为民航工程技术和管理的中坚骨干,许多人成为业界精英。该校的整体就业率一直超过90%以上,其中到民航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比例近80%。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机械学院和成立于1960年的陕西工业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根据学校2016-2019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约为93%,而研究生则约为94%,可以看得出总体就业情况较好,而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在外省的就业比例约为51%,研究生则约为44%,占比都属于较高的水平,由此可见学校的毕业生在全国各地都有不低的认可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大学毕业后面临的是就业问题,仅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成为学术型研究人才。而谈到就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可谓是全国性价比最高的学校之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全国排名很低,甚至可以说不入流。但阿里巴巴每次招聘都不会落下杭电,华为招人也爱去杭电,浙江另外一所同等待遇的是浙大。为什么杭电这么受重视,其原因是其良好的编程氛围,杭电出品了很多优秀的工程师、架构师和创业者,其优秀校友遍布各大互联网公司。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这所学校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是上海市属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牵头单位,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建设引领计划。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居然高达100%,本科综合就业率也是达到了98%。如此之高的就业率你还担心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吗?这里的很多毕业生都在国企、事业单位机关等。这所学院位于我国经济非常发达的上海地区,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毕业后有很多同学都留在了上海或者分散在上海周边地区发展。长沙理工大学长沙理工由长沙交通学院和长沙电力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因而奠定了其学科特色,交通运输、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具有良好的积淀和传承。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土木工程为B+等次,交通工程、工商管理为B等次,电气工程、水利工程为B- 等次,实力也不错。长沙理工是8所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成员之一,在电力领域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从学科发展来看,在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表现更加突出。2019年有12个专业进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进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经济区,就业行业集中在建筑、制造、电力、交通运输和水利等行业,行业分布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毕业规模为5919、1252、18,就业率为91.45%、94.01%、100%,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就业单位的性质主要为国有企业,标签企业就业比例为74.06%,就业职业类型TOP1的是工程技术人员。上海海关学院上海海关学起源于上海海关学校,历时六十余载逐渐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专科学校,成为了一所特色鲜明的本科大学。学校身为海关高等教育类院校,以培养海关类专门人才为己任,海关管理系是学校重点科系。学校的特色专业是海关管理专业,课程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了解公共管理理论、熟悉海关管理相关领域等意识,为国家海关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学校的总体就业率为96.73%,其中捧上“铁饭碗”的概率占据75.7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于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直属的36所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为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创始单位之一。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该校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就业率,2019年总体就业率99.65%。本科就业率99.57%,研究生100%。每年有不少人去到五百强企业,例如宝洁,南航,国家电网,腾讯,华为之类的,去政府机构的相对比企业少,但每年都有去外交部、外事办、对外贸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