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新时代中国美学研究的新思路大海贼

新时代中国美学研究的新思路

近年来,国内外美学研究的理论语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技术条件的更新、艺术发展的需要,都影响着美学研究。新时代加快中国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资源,把握当代世界美学的发展趋势,关注当下中国人的审美和艺术实践情况,进行新的探索和建构,使美学为当代社会服务。本文试图从八个方面讨论新时代中国美学研究所要实现的跨越式发展。第一,对“美的本质”问题的重新反思。当下美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超越了传统美学的“二元对立”。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学在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论争中形成了“四大派”,即“美是主观的”“美是客观世界的自然属性”“美是客观世界的社会属性”“美是主客观统一”。这些理论各不相同,相互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到了20世纪80年代,它们各自有一些新的发展,在细节上作了许多修正,然而仍是建立在传统美学“二元对立”的立场上。例如,在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当时所思考的,是对自然的认识、改造,甚至征服,没有将自然看成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在谈论对美的欣赏时,仍将它与认识论中的“反映论”联系起来,不能将审美与认识作出明确区分。将美看成“主客观统一”,也不过是“在物为刺激,在心为反应”式的主客合一,而非在一个更深的本体论层面上的超越主客的统一。从80年代开始,中国学界开始反思这种美学倾向,以实践的观念为突破口,形成了美学研究的人类学本体论的立场,此后从生命、身体、生活的线索来研究美的各种流派被建立起来。近年来还有一些从中国传统哲学出发研究美的“意象”“生生”“人生”等新思考。这些工作对于汲取中国传统哲学资源,进行面向当代现实和当下艺术的美学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在“美的本质”这一话题之下,仍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例如对“人生”,是从“生命”“身体”“生存”角度理解,还是从“动作”“活动”“行动”“创造”的方面理解?从“人的本质”出发研究“美的本质”的做法,割断从动物到人进化的连续性,是否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从进化论的角度看是否存在着缺失?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在美学研究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引领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第二,“科学美学”的新发展。现代中国美学的研究从发端时起,就有着一种内在的科学传统。在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的一部重要著作——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就有着借鉴心理学研究成果来研究美学问题的倾向。在20世纪后半叶,许多学者研究文艺创作的思维规律,寻找和建构审美的心理模式,尝试在文艺批评中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做出许多努力。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对审美经验进行科学研究,借鉴神经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和成果进行美学研究。当然,美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怎样在这种研究中把握好哲学的思辨与科学的实证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哲学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的关系?我们认为,应坚持百家争鸣,让学者以不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相互倾听,在相互论争和学习中实现互补。第三,对美的性质界定和艺术批评中所使用的概念和范畴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有着悠久的传统。例如在美学中对“崇高”和“优美”、“幽默”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等范畴的研究,在艺术批评中对“模仿”与“再现”、“隐喻”与“象征”等术语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中对“现代”“后现代”等术语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理论中的“赋、比、兴”“自然、气与气韵”“文与道”等概念,从上古到晚清被人们反复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被赋予新意。这种概念史的意义辨析非常有价值,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从20世纪初到今天,语言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些新的语言学观念改变了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以及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看法。借鉴语言学的新成果,以概念、范畴和关键词的研究为切入点,可以推动美学的学科更新。第四,对传统的再反思。中国美学的传统与西方美学的传统,对当前的美学研究都很重要。然而传统必须活在当下。对传统,有一种“为传统而传统”的学术态度,致力于还原语境,进行追寻原意的阐释。这种工作当然是需要的,但同时,我们还需要一种从当代语境出发的研究。在当代美学理论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解决了这个问题,传统资源就能成为我们建设当代美学的营养。近年来,有不少中国学者所撰写的多卷本、大部头的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通史和断代史问世,这种深入的历史研究,反映出中国美学研究的厚度和实力,为美学理论创新提供了基础与依托。第五,对艺术的新探索。宗白华曾说过,艺术是一个可写一本大书的题目。艺术之中值得进行哲学美学分析的话题很多,例如:艺术的定义、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总体性与艺术的分类特性,具体门类艺术的特点及其与其他艺术间的联系,艺术终结话题所带来的挑战,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的边界及其随着时代而发生的变化,等等。有学者指出,随着中国的学科制度的变化,艺术被提升为一个学科,因此艺术研究变得非常重要。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认识。正是艺术本身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产生了新的研究需求,才使我们在制度设计上给予艺术研究以更大空间,投入更多资源。第六,新技术对美学研究的挑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形成了新的文学和艺术的载体。回顾历史,由于媒介的变化,文学和艺术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例如,印刷术的普遍应用使得书刊大量出现,才有了成本的小说和在杂志上连载的小说,使文学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很大变化。同样,新媒介也会带来文学上的根本变化。网络小说给纸质文学带来冲击;古老的“光”的美学随着新灯光技术的发展,给各种表演带来了全新面貌;新的声音保存传播技术和电子化影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相应的艺术形式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可见,各种艺术形式都在面对媒介变化的挑战,出现形式更新;伴随新媒介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艺术门类。第七,面向社会生活的美学。从起源的角度来看,美是起源于乡村的生活,早在城市还没有出现时,人类就有了对美的追求。美的创造和欣赏活动渗透在早期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各种信仰形式和休闲形式结合在一起。城市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大规模创造美的艺术,并对美的现象进行反思,从而产生美学。当前,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进入城市,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这进一步强调发展城市美学和乡村美学的必要性。城市要克服“千城一面”,使地方特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乡村要实现全面振兴,要从空心化到建成新家园。乡村生态的美、城市现代文明的美,都是建设的目标,也是建设中的美学追求。美学理论要针对这些方面形成评价尺度,指出努力方向。第八,美育概念的更新。美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席勒对改造社会的呼唤,到蔡元培要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影响了美育学科的建设。一个世纪以来,围绕怎样使美育落到实处,通过审美和艺术来实现人的改造,实现人民大众审美素质的提高,研究者做了很多工作。美育本身具有实践性,与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因此需要在坚实而有创新性的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成果推向实践。新时代建设新美学,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汲取中国传统美学的有益资源,吸纳西方经典美学相关成果,与当代各国美学研究进行同步对话,面向当下的审美和文艺创作、欣赏实践,在美学的各个具体领域里,进行自主创新与不懈探索。(作者:高建平,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新时代中国特色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来源:光明日报

不空

中国美学研究会等10家机构被列入非法社会组织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晓钰)2月18日,民政部官网公布了2021年第一批共计10家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提醒社会公众谨防上当受骗。这10家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包括:中国美学研究会、中国区块链委员会、中非文化友谊协会、中国爱国文艺家协会、中国志愿者协会、中国文化建设委员会、国际华人艺术协会、中国党史研究会、中华余氏宗亲联合会、中国复合型人才培养协会。据民政部方面介绍,近年来,民政部门持续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依法处置了大批非法社会组织,有效净化了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一些组织和人员仍然罔顾法律红线,继续违法开展活动。为进一步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民政部将2021年第一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予以公布。同时,社会各界可登录“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http://www.chinanpo.gov.cn/)的“投诉举报”栏目,提供涉嫌非法社会组织的活动线索。

化而为虫

高建平:新时代中国美学研究的新思路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新时代中国特色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近年来,国内外美学研究的理论语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技术条件的更新、艺术发展的需要,都影响着美学研究。新时代加快中国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资源,把握当代世界美学的发展趋势,关注当下中国人的审美和艺术实践情况,进行新的探索和建构,使美学为当代社会服务。本文试图从八个方面讨论新时代中国美学研究所要实现的跨越式发展。第一,对“美的本质”问题的重新反思。当下美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超越了传统美学的“二元对立”。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学在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论争中形成了“四大派”,即“美是主观的”“美是客观世界的自然属性”“美是客观世界的社会属性”“美是主客观统一”。这些理论各不相同,相互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到了20世纪80年代,它们各自有一些新的发展,在细节上作了许多修正,然而仍是建立在传统美学“二元对立”的立场上。例如,在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当时所思考的,是对自然的认识、改造,甚至征服,没有将自然看成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在谈论对美的欣赏时,仍将它与认识论中的“反映论”联系起来,不能将审美与认识作出明确区分。将美看成“主客观统一”,也不过是“在物为刺激,在心为反应”式的主客合一,而非在一个更深的本体论层面上的超越主客的统一。从80年代开始,中国学界开始反思这种美学倾向,以实践的观念为突破口,形成了美学研究的人类学本体论的立场,此后从生命、身体、生活的线索来研究美的各种流派被建立起来。近年来还有一些从中国传统哲学出发研究美的“意象”“生生”“人生”等新思考。这些工作对于汲取中国传统哲学资源,进行面向当代现实和当下艺术的美学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在“美的本质”这一话题之下,仍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例如对“人生”,是从“生命”“身体”“生存”角度理解,还是从“动作”“活动”“行动”“创造”的方面理解?从“人的本质”出发研究“美的本质”的做法,割断从动物到人进化的连续性,是否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从进化论的角度看是否存在着缺失?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在美学研究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引领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第二,“科学美学”的新发展。现代中国美学的研究从发端时起,就有着一种内在的科学传统。在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的一部重要著作——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就有着借鉴心理学研究成果来研究美学问题的倾向。在20世纪后半叶,许多学者研究文艺创作的思维规律,寻找和建构审美的心理模式,尝试在文艺批评中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做出许多努力。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对审美经验进行科学研究,借鉴神经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和成果进行美学研究。当然,美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怎样在这种研究中把握好哲学的思辨与科学的实证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哲学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的关系?我们认为,应坚持百家争鸣,让学者以不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相互倾听,在相互论争和学习中实现互补。第三,对美的性质界定和艺术批评中所使用的概念和范畴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有着悠久的传统。例如在美学中对“崇高”和“优美”、“幽默”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等范畴的研究,在艺术批评中对“模仿”与“再现”、“隐喻”与“象征”等术语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中对“现代”“后现代”等术语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理论中的“赋、比、兴”“自然、气与气韵”“文与道”等概念,从上古到晚清被人们反复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被赋予新意。这种概念史的意义辨析非常有价值,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从20世纪初到今天,语言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些新的语言学观念改变了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以及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看法。借鉴语言学的新成果,以概念、范畴和关键词的研究为切入点,可以推动美学的学科更新。第四,对传统的再反思。中国美学的传统与西方美学的传统,对当前的美学研究都很重要。然而传统必须活在当下。对传统,有一种“为传统而传统”的学术态度,致力于还原语境,进行追寻原意的阐释。这种工作当然是需要的,但同时,我们还需要一种从当代语境出发的研究。在当代美学理论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解决了这个问题,传统资源就能成为我们建设当代美学的营养。近年来,有不少中国学者所撰写的多卷本、大部头的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通史和断代史问世,这种深入的历史研究,反映出中国美学研究的厚度和实力,为美学理论创新提供了基础与依托。第五,对艺术的新探索。宗白华曾说过,艺术是一个可写一本大书的题目。艺术之中值得进行哲学美学分析的话题很多,例如:艺术的定义、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总体性与艺术的分类特性,具体门类艺术的特点及其与其他艺术间的联系,艺术终结话题所带来的挑战,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的边界及其随着时代而发生的变化,等等。有学者指出,随着中国的学科制度的变化,艺术被提升为一个学科,因此艺术研究变得非常重要。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认识。正是艺术本身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产生了新的研究需求,才使我们在制度设计上给予艺术研究以更大空间,投入更多资源。第六,新技术对美学研究的挑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形成了新的文学和艺术的载体。回顾历史,由于媒介的变化,文学和艺术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例如,印刷术的普遍应用使得书刊大量出现,才有了成本的小说和在杂志上连载的小说,使文学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很大变化。同样,新媒介也会带来文学上的根本变化。网络小说给纸质文学带来冲击;古老的“光”的美学随着新灯光技术的发展,给各种表演带来了全新面貌;新的声音保存传播技术和电子化影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相应的艺术形式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可见,各种艺术形式都在面对媒介变化的挑战,出现形式更新;伴随新媒介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艺术门类。第七,面向社会生活的美学。从起源的角度来看,美是起源于乡村的生活,早在城市还没有出现时,人类就有了对美的追求。美的创造和欣赏活动渗透在早期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各种信仰形式和休闲形式结合在一起。城市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大规模创造美的艺术,并对美的现象进行反思,从而产生美学。当前,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进入城市,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这进一步强调发展城市美学和乡村美学的必要性。城市要克服“千城一面”,使地方特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乡村要实现全面振兴,要从空心化到建成新家园。乡村生态的美、城市现代文明的美,都是建设的目标,也是建设中的美学追求。美学理论要针对这些方面形成评价尺度,指出努力方向。第八,美育概念的更新。美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席勒对改造社会的呼唤,到蔡元培要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影响了美育学科的建设。一个世纪以来,围绕怎样使美育落到实处,通过审美和艺术来实现人的改造,实现人民大众审美素质的提高,研究者做了很多工作。美育本身具有实践性,与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因此需要在坚实而有创新性的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成果推向实践。新时代建设新美学,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汲取中国传统美学的有益资源,吸纳西方经典美学相关成果,与当代各国美学研究进行同步对话,面向当下的审美和文艺创作、欣赏实践,在美学的各个具体领域里,进行自主创新与不懈探索。

大婶

民政部昨公布10家涉嫌非法社会组织 包括中国美学研究会等

来源:北京青年报相关新闻:民政部公布十个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中国党史研究会等在列原标题:民政部昨公布10家涉嫌非法社会组织本报讯(记者 蒋若静)近年来,民政部门持续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依法处置了大批非法社会组织,有效净化了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一些组织和人员仍然罔顾法律红线,继续违法开展活动。为进一步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昨日, 民政部将前期核查中缺乏证据线索的2021年第一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予以公布,提醒社会公众谨防上当受骗。同时,民政部欢迎社会各界登录“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http://www.chinanpo.gov.cn/)的“投诉举报”栏目,提供涉嫌非法社会组织的活动线索。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民政部公布的今年第一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共有10家,包括:中国美学研究会、中国区块链委员会、中非文化友谊协会、中国爱国文艺家协会、中国志愿者协会、中国文化建设委员会、国际华人艺术协会、中国党史研究会、中华余氏宗亲联合会、中国复合型人才培养协会。

维清

美学研究带来的困境,你是如何认识的?不妨看一看!

西方学者提出“重构美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改变美学理论局限于艺术哲学的传统,把美学扩大到生活感知的广阔领域。但是 中国 现代美学却不需要这样的重构。如前所述,在中国现代美学的主流中,艺术从未取得过独尊的地位,现实生活在美学的视野中从来都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文化研究关注大众生活及其理论研究跨学科的特点,完全可以在中国美学的理论研究中体现出来。尽管它仍旧存在着相当多的 问题 ,但当代中国美学实际上已经走向跨学科,它积极吸纳哲学、社会学、艺术史、心理学、人类学等多重领域的成果,这已经成为美学研究一种普遍的倾向。与文化研究不同的是,美学研究是以“感知”构成其学科框架的,也就是说,虽然美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共同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但前者又以其始终关注感觉经验和情感体验的特点而与后者区别开来的;对于文艺社会学来说,美学研究始终是围绕着文学与生活的审美关系而展开的。因此,我主张文化研究回到美学研究。从最低限度讲,这种要求至少与当前文化研究所接受的韦尔施的审美化理论一致。在韦尔施看来,审美化是一种包括伦理学和认识论在内的普遍倾向,美学的重构应当覆盖所有的审美领域;如果我们认可这种覆盖所有审美化领域的美学研究,那么就应当同时认可美学所具有的超学科的视野。这种视野不会导致一种与文艺学似乎没有内在联系的学术倾向,也不再是一种只有否定而没有建设的研究。在当前文化研究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中,如果我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上,从美学的角度看,就应当提出社会美的问题。社会美是中国美学进入现代历史后独创的范畴,它显示了中国美学关注社会人生的文化特点和现实需求。从上世纪40年代由蔡仪提出这个范畴到现在,社会美的研究仅有半个多世纪。不过,这个范畴从一开始就带有严重的缺陷,那就是以工整有序的外部形式表达功利 内容 和伦理需求的古代特征,而以这种美善混同的形态来概括社会生活,则与现代艺术对现实真实性的要求相矛盾;这大概也是它形成之后并没有引起充分注意,未能真正发挥作用的一个原因。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社会美古代印记的意义。一方面,社会美是在中国美学进入现代历程后不久锻造出的范畴,在仍然具有强大力量的传统审美思维中,一个新范畴带有古代特点是十分正常的;另一方面,这个范畴的古代美学缺陷,恰恰表明了当代中国审美需求在感受和理解社会生活是普遍存在的传统意识,这种意识并未随着蔡仪美学从上世纪80年代后的逐渐淡出而消失,它仍然在最新 时尚 的伪装中顽强地表现出来。我们看到,如果从社会美的角度审视当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就会得出一个令人遗憾的结论,这就是它明显地带有古代美学的印记。文化研究所倡导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从两个方面陷入了古代社会美的范畴。一方面,审美化被局限于日常生活的表层,这个表层的美几乎等同于“漂亮”,它表现在对人的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的装饰美化上,表现在物品外观色彩靓丽的形式组合上,表现在瑰丽炫目的广告图像上;另一方面,无论是否自觉地意识到,在这种表层的审美化下,文化研究看重的是物欲占有和享乐意识。这内外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社会美的古代形态。尽管这个问题是以后现代消费社会的视点提出的,但还是让人感到了中国古代的“礼”所包含的那种生活趣味和审美追求。可以说,文化研究的审美思维与蔡仪初创社会美范畴的审美思维一样,都没有超出古代社会美的历史局限。它实质上是向古代美学倒退了。这种现象可称之为“美的误认”或“审美复古”。

汝鄙人也

李泽厚的中国美学探究,你对此有了解吗?不妨看一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沦’集中于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美的本质,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基本付之阙如,文革期间更是‘万马齐喑”,几无学术研究可言。因此之故,1981年李泽厚《美的历程》的出版,大有横空出世的意味。此后,他又写出了《华夏美学》,与刘纲纪合作《中国美学史》。这几本书,连同他的几部中国思想史研究论著,不惟在20世纪80年代影响巨大,而今依然常销不衰,成为中国美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李泽厚提出了一系列颇具原创性的概念,如巫术传统、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人类学本体论、情本体等等,这些概念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在美学原理领域,他以马克思主义改造康德哲学,建构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原理一一实践美学,至今占据主流,难以超越。就中国美学而言,他提出了礼乐传统、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等命题,被治中国美学史者广为接受,已成不刊之论。下面围绕《美的历程》和《华夏美学》这两部作品,对李泽厚的中国美学研究作一简要评述。《华夏美学》论述了中国美学的四大主干及其基本精神。即: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屈骚美学和禅宗美学。在李泽厚看来,儒家美学以‘守L乐传统’为历史根基。以‘牿然之气”和‘,X人同构”为基本特点。是华夏美学的基础和主流。儒家美学强调“自然的人化’,道家美学,尤其是庄子美学,突出的则是“人的自然化”。庄子美学塑造了‘铠遥游”式的审美态度,扩展了审美对象,二者形成了互补之势:‘住于是被儒家吸收进来用在审美方面了。庄子帮助了儒家美学建立起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真正的审美态度。”“’屈骚美学一方面秉持了儒家美学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注重个体情感的深沉表达。后一特点被魏晋名士所传承,‘倔与儒、道(庄)渗透融合,形成了以情为核心的魏晋文艺一一美学的基本特征。”禅宗美学强调直觉妙悟,更趋宁静淡泊,“中国传统的心理本体随着禅的加入而更深沉了。禅使儒、道、屈的人际一一生命一一情感更加哲理化丫。”决于中国美学的主干,论者多强调道家(庄子)美学,忽视屈骚美学,而李泽厚明确将儒家美学视为中国美学的主流,将其置于基础的地位,同时认同道家美学在文艺领域的重要地位,并突出了屈骚美学传统,强调了此四大主干的融通与互补。应当说,这一论点建基于李泽厚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深刻领会,为我们把握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提供了精彩洞见。刘再复将《华夏美学》视为李泽厚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内篇,该书重在对中国审美精神的阐释,《美的历程》则为其外篇,探讨的是中国审美趣味史。《美的历程》以雄浑阔大的视野,精妙洗炼的笔触,围绕着美的结晶——文学与艺术,从远古以迄明清,历数传统中国审美趣味、艺术风格及其文化精神的变迁。夏中义评价此书说:‘救千年的不同门类的传统艺术的形态发育和发展,被首次接纳到千秋传承的民族审美一文化框架给以界说,这不能不说是《历程》的一大特点。”其实,理解《美的历程》,还需从李泽厚的美学观入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李泽厚提出美具有客观性和社会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又以实践来规定美,认为美的本质与根源是自然的人化,是实践。二者统一于“积淀”。他指出,美的形式,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而作为美的集中反映的艺术,更是积淀了物质生产、社会生活,反映了人生理想与时代精神。可以说,“积淀谢’是把握《美的历程》的一把钥匙。李泽厚认为,“只要相信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就应可肯定。””李泽厚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是简单地认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而是以其对中国思想史的精深功力以及对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敏锐感受,深入探考那些‘层层曲折渠道”,对历代艺术类型及其审美趣味的变迁进行了凝练的总结。比如。他将狞厉神秘的殷周青铜概括为“青铜饕餮”,认为其体现了“如火烈烈”的时代精神;先秦诗歌与建筑皆体现了一种理性精神;汉代艺术具有一种气势之美,充溢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将宗教雕塑划为北魏、唐、宋三类,北魏雕刻以理想胜,宋代雕刻以现实胜,唐代则以二者结合胜。可谓精见迭出,深刻影响了后世的中国美学研究。

精而又精

中国美学百年:历程反思与未来展望

图为研讨会现场 2019年4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室在京举办了主题为“反思美学在华百年发展历程、展望美学未来发展方向”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院、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的研究人员和哲学所在读博士后、研究生等近30人参加会议。研讨会共分为三个环节,前两个环节是围绕主题发言和讨论,最后是绕《美学》以及如何办好学术刊物进行探讨。徐碧辉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以及宗旨。今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本次会议旨在从美学上反思一百年来国内美学的思想历程、学科发展。她指出,从思想文化上来说,启蒙与救亡的主题双重变奏,到今天,启蒙的任务并未完结,现代性建设任务艰巨。对民族文化的反思,今天仍然不过时,在这个过程中,美学一直参与其中,起到独到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然后,徐碧辉率先发言。她说,从纯粹理论和学科定义上看,百年来完全属于中国原创的美学学说,尚且少有。但从百年中国美学的历程来看,从百年中国美学介入社会、推进社会的现代性发展、推动传统中国融入现代自由、民主和普遍性人道关怀的世界文明潮流中的作用来看,百年美学至少取得了四方面的成果:(一)对审美无功利的坚决维护和多方面论述。美学前辈们态度坚决地维护审美的无功利性,是因为他们期待美的这种非功利性可以洗涮人心污浊,改造国民素质,提升国民文明水平。(二)对审美现代性的强调。一方面,美被看作是超功利的,另一方面,这种超功利的审美却被赋予沉重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呼唤现代性,改造国民性。20世纪在其曲折艰难的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始终活跃着美学的影子。(三)创立独具中国特色的、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以自由为核心、以包含美善相融的审美形而上学为旨归的中国实践美学。这是百年中国美学最具理论和现实价值的成果,是欧洲古典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汇而成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同时又有世界眼光的理论成果。它不仅融贯中西,也汇通古今。(四)审美教育成为社会共识。从蔡元培开始,先贤们一代又一代,呼吁普及审美教育,蔡元培作为当年北大校长亲自开设美学课,指导学生创立各种道德和艺术方面的研究会,在各种场合呼吁美育的重要性,翻译介绍康德、叔本华等人的美学著作,掀起了20世纪第一次美学热,或者叫做“美育热”。80年代以来,开展审美教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接下来,学者们围绕着“百年美学”、“当前美学的问题”、“美学今后的走向”等话题展开了自由发言。图为研讨会现场学者自由发自“五四”运动以来,美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几转浮沉。在对西方美学理论和方法的融合及转化中,美学研究者们既从中国哲学、艺术和艺术史等角度梳理了我国丰厚的美学资源,又在理论系统上丰富了自身,促成了对美学学科建设的自觉。作为一门哲学学科,美学介于理性和感性的张力,一方面是我国美学研究的困难所在,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的美学研究提供了思考的余地:究竟是奉哲学思辨为使命,还是从感性的人文传统出发?究竟是更多地以感性体验为研究方法,还是回到抽象的哲学思辨中去?这成为了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北京大学教授章启群强调,美学学科的特殊性即它既涉及对艺术的感性经验,又不能脱离哲学理论的根基。因此,他指出:“美学研究不仅要研究哲学基本问题,还要研究与美相关的问题,包括艺术史。因此比哲学其他学科例如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等难度更大。”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祝东力也指出了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的研究对象的模糊性。他认为,感性的基础、沉浸式体验既是美学方法的独特之处,同时也是阻碍其进行理论深入的一个屏障。他主张,美学研究者亟需补理性的因果链意识,以弥补美学方法的先天不足。对美学学科性质的复杂性,北京大学教授王一川强调,通过探讨百年来美学学科在华出现艺术美学偏向的原因,他更倾向于把艺术理论和人生的信仰问题结合起来,丰富美学研究的方法,而非仅仅停留在艺术理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层面。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韩德民认为,美学学科的引进,提供了观照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新视角,但与此同时,就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的现代阐释而言,学科化的美学所可能造成的遮蔽效应也不容忽视,他认为,未来美学研究依托“审美”这种观念展开,也许是比依托“美学”这个学科平台更明智。除了对感性和理性的研究方法予以讨论外,学者们还对中西美学研究的现状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一方面反思我国美学研究的薄弱之处,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美学研究的独特性予以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聂振斌在中西美学精神的辨析中,结合对中西美学在美学研究的终极追求、美感论的不同、艺术创作的机制不同,以及“身体美学”还是“生命美学”等方面不同的思考,提出应从中国美学集理性与感性于一身的特殊性上着手对中国美学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王柯平指出了百年来国内享有一定认同感的两种美学理论,即王国维的“境界说”和李泽厚的“积淀说”,然后分析了它们的影响。他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残缺,到相对完整,到今天的不断丰富。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教授杨平谈到了国内美学学科位置的问题:与西方哲学语境及中国哲学语境的双重隔膜。他认为,一方面,百年美学是西学东渐的过程,更多地依赖于二手的研究文献,而没有回到西方哲学的原始语境;另一方面,中国哲学“一字千金”的传统在美学学科的建设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承继。在对这两个问题的反思中,杨平认为我们应当回到两个传统,即西方的传统和中国的传统,从而为当代美学研究提供养分。基于对中西语言隔阂的学术自觉,以及对国内原创性焦虑的意识,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黄应全指出了美学研究的两大难题,即:国内的美学研究既需要克服语言的障碍,也需要警惕急功近利的创作心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胡继华借用高尔泰的“美是自由的象征”这一论述,指出保持对原创权威性的质疑,也许能在方法论上为美学研究带来新的气象。图为研讨会现场 中国美学和中国美学史是我国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自“五四”时期第一代美学研究者引介西方美学理论,并将之与中国传统哲学加以融汇以来,我国的美学研究既倾力于对理论的探索,也有意识地深入到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的腹地中,以实现对我国美学学科有意识的建设。如何以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为根基,集萃西方美学思想和方法,以深化对中国美学史和中国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也成为此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成纪反对“一句话把中国美学说完”。他认为,中国美学史的书写必须从史料中介入,而不应当用范畴对之进行抽象的梳理。他强调,应以世界的视野来看待中国美学研究,杜绝持中国本位和西方本位。南开大学教授薛富兴则将中国美学史研究的主要问题归结为两点:第一,是更应关注中华审美的独特文化背景,还是更应重视中华审美的规律?第二,是更应关注中华审美的文化个性,还是更应重视中华独特审美材料中所体现的人类普遍的审美规律?针对这两个问题,他认为,应当持一种普遍性的研究视野来把握中华古代审美之内在规律。在对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的争辩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建军副研究员对之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通过回顾百年美学的研究路径,从20世纪初王国维和宗白华先生更关注中国美学的普遍性,到现在的研究更强调中国美学的特殊性,他指出这一研究路径的变化值得我们反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悦笛将中国百年美学史的书写核心归结于再造一个中华审美文明的问题。在他看来,作为由感性认识论发端的“美学”不仅应当是“感”学,更应是“觉”学。在此意义上,刘悦笛希望能为中国美学史提供一种新的书写范式、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在感性和理性之辩、中西之辩、古今之辩等问题的展开中,美学学科的建设不仅涉及到百年来美学研究所提供的线索,而且不可避免地介入到现时代的一些前沿话题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史红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模式、研究精度等方面,探讨了大数据问题对美学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史红希望借助于大数据提供的便利,拓展美学研究的领域、推动美学研究的进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何博超同样关注到人工智能、神经问题等前沿问题对美学研究的影响。他认为,现时代的美学研究不再只考量传统的“无功利”,而必将更多地关切到如何为现代社会的生活建立基础的问题。何博超认为,通过研究前沿问题,使大家站在一个平等的立场上,并进入一个普遍的研究话语,是实现美学研究向现代转型的基础和可能。除了围绕“反思美学在华百年发展历程、展望美学未来发展方向”这一主题,本次研讨会的自由讨论亦相当热烈。专家学者们既分享了彼此的治学经验,又在对话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既表达了对美学研究的一些共识,又在提问与回应中促成新的问题意识,深化了对主题的探究。中国社会科学科学院研究员梁梅针对王一川和祝东力的发言, 抒发了自己感想。从自身做设计美学的经历出发,梁梅认同王一川对艺术美学的信心,但对祝东力关于“美学研究者要恶补理性的因果链意识”,表示“有些压力”。祝东力随后对这个问题予以了澄清,强调并不是说学美学就必须要学哲学。章启群教授也表达了美学研究相与哲学学科基础的困难。卢春红研究员从个人研究的经历出发,对章启群关于美学研究与哲学研究的复杂关系的分析表示深有感触,表达了对美学研究游走于理性和感性之间以及美学研究价值所在的看法。就王一川谈及的艺术美学的主流性问题,他进一步解释道,中国艺术美学的问题在于没有像西方美学那样,把美学放到一个体系中去。就刘成纪提出的语言的话语权问题,王柯平认为关键概念还是要回到原初的语境中去。薛富兴则对刘成纪关于中国美学的普遍性问题的发言作了回应。他认为,我们应当从自身的材料出发,实事求是,能提出什么结论就提出什么结论。刘成纪坚持关于“中国美学依托的是普遍性”的观点,并进一步阐释道:成熟的文明对于相关问题的思考都是普遍性的。中国不是以国家观念来界定的,而是天下观念,所以具有一种普遍性。最后,徐碧辉介绍了哲学所美学室编辑《美学》辑刊的具体情况,并请各位专家就如何办好这一刊物提出建议。她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平台,既反思美学百年发展历程,又继承前辈的成果和中国美学的精神传统,在对时代前沿话题予以一定的观照中,从历史传统和时代思潮两个视角的交汇中,促进我国美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图为与会专家合影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李秀伟 岳洋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朝圣者

警惕!中国志愿者协会、中国美学研究会等10个为非法社会组织

据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消息,民政部18日公布了2021年第一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包括中国志愿者协会、中国美学研究会、中国区块链委员会等10家涉嫌非法社会组织。据介绍,民政部门近年来持续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依法处置了大批非法社会组织,但一些组织和人员仍然罔顾法律红线,继续违法开展活动。为进一步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现将前期核查中缺乏证据线索的2021年第一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予以公布,提醒社会公众谨防上当受骗。来 源 | 人民网编 辑 | 腾讯恩施【来源:恩施要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黑暗处

对美学研究问题的思考

[内容摘要] 本文认为,人的本质是自我,人活着就在实现自我,即进行审美实践,在此基础上,才形成审美欣赏,从而,审美欣赏的本质、特殊性只能通过审美实践来说明。而审美实践、审美欣赏活动的出现,决定了美的存在是必然的,美学的存在是必然的,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美的本质问题,把美学进行到底![关键词] 人的本质、审美实践、审美欣赏、美 世纪之交,在美学领域,对人本质的理解没有获得什么实质进展,审美欣赏的本质、特殊性没有得到正确、合理解释,“美是什么?”的问题被一些人有意丢开或无意放弃。这些情况严重地制约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科学建构和深入发展。当前,究竟如何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怎样确定审美欣赏的本质、特殊性?怎样面对“美是什么?”这个人类苦苦求索了两千多年的形上学问题?本人不揣浅陋,拟对这几个问题提出不成熟的思考和看法,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正!一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讲:“美学其实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美学是关于人生价值的一门科学。”中国当代另一位著名美学家刘纲纪讲:“现代美学的发展表明,一切美学问题的解决最终都不可能脱离对人的存在问题的思考。”①邢建昌最近也指出:“美学领域的一切现象应该由人的存在或活动来说明。”毫无疑问,审美活动与人的本质的内在联系或深刻的统一性已越来越为广大的美学工作者所认识,确认美学的学科本性即人学的思想或观点,已逐渐成为学界发出的共同吁求和强烈呼声。伴随着这种吁求,这种呼声,美学走向人学不仅成为时下一些美学工作者实现美学振兴的一个基本方法或重要途径,而且也显然成为时下美学研究的一大趋势或根本潮流,如欧阳友权讲:“世界美学大势正走向人学。”②而在这种“美学向人走来”的大的趋势、潮流之下,不仅解决人的本质问题对解决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殊性具有了一种特别的、前所未有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毫无疑问,谁解决了人的本质问题,谁就可能在美学研究中最终抢占制高点,从而在解决人类审美活动本质、特殊性的问题上处在绝对的领先地位。人的本质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人的本质的种种论述,我国哲学、美学界对人的本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比如,根据马克思“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③的思想,有人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意识性”;马克思讲:“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④据此等等,有人又提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由性”,“自由”或“解放”构成了人的特殊本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是劳动。”⑤以此为由,有人再提出人的本质是“劳动”或“实践”。马克思讲:“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⑦在此基础上,大多数人则倾向于人的特性、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或“社会联系”。我个人认为,这些观点从某些方面、某种角度看也许是非常正确的,但在根本上,都还表面、肤浅,实在不足以揭示人的特性或本质。没有意识、自由、劳动或社会联系等固然无从构成人,构成人的特性或本质,但有意识、自由、劳动或社会联系等同样不能构成人,构成人的特性或本质。人类迄今没有科学地和符合实际地揭示人类审美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就与迄今人们这种没有正确地揭示人的本质密切联系,大为相关。戴茂堂曾讲:“人类美学史的发展不断暗示出:美学之谜就是人学之谜,回避了‘人是什么’的问题就等于放弃了‘美是什么’的问题。但是,美学家们由于不能很好地说明人学之谜,从而不能回答美学之谜。”这话一针见血,确实是符合美学界的基本事实的。我以为,人的本质是自我,或者说,自我作为人的本质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的人学思想,这可以从以下方面求得解释。(一)自我作为人的本质,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有的重要的人学思想,尽管以前学界对此没有给予关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曾讲:“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⑧“人是人的最高本质。”⑨“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⑩这些都不在讲人的特性、本质就是人的“自我”吗?恩格斯在《英国状况 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只有彻底克服一切宗教观念,坚决地诚心地回到自己本身,而不是回到‘神’那里去,才能重新获得自己的人性、自己的本质。”⑾恩格斯讲一个人“回到自己本身”,即回归自我,“才能重新获得自己的人性、自己的本质”,这实际上仍然深蕴着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自我”的深刻道理。(二)相对而言,人的自我是人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东西。人的“意识性”、“自由性”、“劳动”或“实践”、“社会性”或“社会联系”等固然是构成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人如果没有自我,没有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人将不人,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人的“意识性”、“自由性”、“劳动”或“实践”、“社会性”或“社会联系”等还有什么作用或意义呢?所以相对而言,人的自我显然才是人更为重要和更为根本的东西,构成了人“自己的人性、自己的本质”,人的“意识性”、“自由性”、“劳动”或“实践”、“社会性”或“社会联系”等实际上都只是人获得“自己的人性、自己的本质”的各种基本条件或一些现实的途径及手段,比如就自由而言,中国当代哲学家黄楠森就曾讲:“自由不是目的,人才是目的。”夏多布里昂也讲:“自由赋予生命以价值。”(三)人的自我构成了人的最高本质。一个人有自我,即活出自己,实现了自我,他才具有人性,成为人,即具有了人的尊严、人的体面、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否则,一个人没有自我,即不能活出自己,实现自我,顶天立地,有所作为,这就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所反复讲到的人的异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将不人,人还存在什么呢?由此,人的自我必然构成了人的最终特性或最高本质。进一步讲,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毫无疑问,人活着,人生的目的,就在于把自己的“本性”、“本质”“对象化”或“现实化”,也就是活出自己,实现自我,顶天立地,有所作为,充分展示和敞亮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革命导师恩格斯讲:“有所作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恩格斯的话无疑独特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奥秘或真谛!如上所述,审美活动与人的本质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或深刻的统一关系。现在,我们揭示了人的本质,这就显然为我们进一步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本质打开了通道。二审美欣赏具有什么本质、特殊性?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由于不能正确地认识人,也没有形成科学的和符合实际生活的社会实践观,人们对审美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探讨审美欣赏,并且也不可能给审美欣赏以科学和合理的解释。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人生观的形成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论的确立,马克思不仅率先形成了自己非常丰富、深厚的审美实践思想,比如,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他讲:“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物质的,可以直观地感知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⑿这里,“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就是讲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正是因为这种审美实践,客观对象(“产品”)才与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统一关系,我把这种统一关系叫审美价值,人作为审美主体从而才能在对客观对象(“产品”)的审美欣赏(“直观”)中由于感受和体验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最终获得美感愉悦,即“感受到个人的乐趣”。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还讲:“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⒀这里,马克思讲人“在直接的肉体需要支配下”的“生产”即“物质生产”、“物质实践”,与之相对应,马克思讲人“不受肉体需要支配下”的“真正的生产”或“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就实际上仍是讲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也就是审美实践。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虽然没有明确地、公开地提出“审美实践”这一概念或命题,但在他的著作中深刻地蕴含着审美实践这一伟大思想却是个客观的、不容否认的事实。而且以此为基础,他进而对审美欣赏活动的本质、特殊性也给予了迄今为止最为科学和合理的解读或阐释,即审美欣赏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⒁,感受、体验、判断和评价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马克思的这些美学思想博大精深,空前绝后,开创了人类美学研究的新纪元,是人类美学史上一个崭新的里程碑,对我们建构独立、科学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理论体系无疑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遗憾的是,由于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也不能准确、全面和深刻地认识和掌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论,其结果,形成于20世纪八十年代的所谓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论为哲学基础的中国当代“实践美学”,不仅没有进一步光大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审美实践的伟大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地解读审美欣赏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合乎逻辑地推向一个新阶段,新水平,而且恰恰相反,它抛开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审美实践思想,反而十分荒唐和可笑地从物质实践出发,为人类审美欣赏活动寻找根据和必然性,探讨审美欣赏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从而最终把中国当代的美学研究引向了歧途。现在,我想我们要正确地揭示审美欣赏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先行深入地挖掘和充分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审美实践思想,因为很显然,不论在事实上,还是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实践的观点都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审美实践无疑是审美欣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前提或现实基础。只有把审美欣赏与审美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贯通起来,我们才不但可以最终正确地揭示审美欣赏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而且也才能进一步地展示、彰显马克思主义有关审美活动(包括审美实践和审美欣赏)思想的完整图景或整体风貌,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呈现出来,显豁于世。

刻经人

当代美学研究的多元化与系统化

当代中国美学的繁荣有目共睹,这不仅体现在美学观念创新上,也体现在美学多元化上。实践论美学、人生论美学、文艺美学、生活美学、生态美学、政治美学、生命美学、身体美学等美学思想和观念,百花齐放,共同推进当代中国美学的不断发展。然而,“美学的多元化带来美学的对抗性”,一种美学思想或观念常对另一种美学思想或观念形成冲击,这就给当代中国美学的接受者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困惑:到底应该如何理解美学?到底应该选择哪一种美学?我们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当代中国美学在强调“美学多元化”时,却忽略了“美学系统化”问题。保证美学思想观念创新“美学多元化”要强调美学的自由创造,即保证美学的观念创新与思想创新。由于美学是基于感性杂多审美经验的一门科学,因此,美学关怀的方向与内容是无限广阔的,没有任何一种美学思想或观念可以代替全部的感性想象与感性创造。因此,美学多元化是必然的。例如,强调实践美学的立场与强调人生美学的立场,各有其合理性,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矛盾。同样,从文艺美学出发,或从生活美学出发,乃至从生态美学出发,或者从政治美学出发,都有其思想合理性。不同的美学观念,指向不同的美学立场与美学领域,彼此之间无法相互替代,因此,相关美学思想观念的研究与接受应该实现多元化。但是,有学者为了强调自身美学立场与观念的合法性,总是喜欢批判、排斥或否定其他美学观念或思想,这就造成某种美学的唯一合法性的错觉。因此,在强调美学多元化时,我们应力求实现“美学系统化”。“美学系统化”,就是要将多元化的美学思想有机整合在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美学学科系统中。哲学的多元化并没有影响哲学的系统化。无论是知识论、形而上学、实践哲学、科学哲学,还是各种具体的观念美学体系,它们分别承担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任务,却都能达成对存在本质的根本认识。哲学观念之间的相互纠正,最终凸显了哲学根本价值的普遍意义。在笔者看来,美学的体系化,就应像哲学的体系化那样,最终必须要促成多元化美学与美学价值共识的建构。建立美学系统性认识“美学的多元化”暗含美学之间的普遍价值共识,即无论是什么样的美学思想或观念体系,都必须捍卫生存的自由与审美的自由。反之,生存自由与审美自由呈现了审美创造的无限可能性。例如,“文艺美学”强调通过文学艺术的审美形式表达生命创造的自由;“生态美学”强调通过生态保护与生态和谐的审美建构保证存在者的环境自由;“生活美学”强调通过日常生活美化的方式保证存在者的生活质量与生活自由;“政治美学”强调从社会生活入手保证存在者的权利与自由,保证社会生活的正义与秩序;“哲学美学”则强调从观念或理念入手确证存在者的感性自由与理性生活价值。从多元化美学意义上说,这些美学思想观念立足于不同的生存立场,面对不同的生命创造领域,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确证存在者的审美自由与创造自由。不同的美学思想之间无法相互替代,因此美学多元化是合理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如果只坚持一种美学思想,不能从系统性美学观念出发,就会一叶障目,顾此失彼。显然,这种孤立的美学立场无法促进美学多元化存在的内在和谐。因此,我们必须从美学系统化入手,将多元化的美学融入美学的系统性中。一旦我们建立起美学系统性的认识,我们的美学思想与观念将不再彼此对立,不同的美学思想与观念也将会形成价值互补。以实践论美学的论争为例。后起的美学思想总是希望否定先在的美学思想,这就形成了美学论争的恶性循环。其实,只要站在美学系统化的立场上就会发现,一种实践论美学的观念完全无法涵盖美学的所有方面,不同的美学观念在美学系统化中恰好可以达成思想的自由和谐。如果坚持这样的立场,我们的美学多元化创造就会减少许多阻力,我们的美学思想建构也不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再以实践论美学与人生论美学的论争为例。有学者坚持实践论美学的观点,强调实践论美学已包含人生论美学的内容,因为实践一定是人的实践,而人的实践在历史生活境遇中必定是人生论的实践,因此不用再专门讨论人生论美学。人生论美学的坚守者则认为,人生论美学强调以人为本,把人看成生活实践的根本目的。强调人生论美学,就是为了突出人生幸福与人生自由在审美体验与审美创造中的本体意义,它根本不能与实践论美学相混淆。在他们看来,实践论美学更加强调对象化的活动。其实,这完全是为了突出自我创造而有意回避价值共识建构的思想方法。超越孤立片面的美学认知反思当代中国美学建构的成败得失,我们可以有效地处理美学多元化与美学系统化的矛盾关系。显然,美学的多元化完全可以纳入美学的系统化之中。当然,这不是简单地排列组合,我们必须从一种新的思想高度审视美学的功能与价值。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审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人的自由解放事业,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个体到社会,从民族到国家,无处不需要美学的想象与审美的创造。只有审美的创造与美学的建构,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类的美好生活建设与自由理想探索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基于这一立场,我们必须确立美学的系统意识,即将美学的诸多新思想与新观念乃至新流派融入美学的系统建构之中。事实上,美学的诸多思想与流派并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服务于生命创造与美好生活的建构,它们可以互相丰富或者互相创造。我们需要审美哲学的理论把握,也需要生态美学或环境美学的思考;我们需要文艺美学的新观念,也需要政治美学的新认识;我们需要实践论美学的守护,也需要人生论美学的探索。总之,我们要超越孤立的、片面的美学认知,在理论的系统整合与思想综合中,寻找中国美学当代价值的丰富性创造。从对现代美学思想系统化认知出发,朱光潜对中国美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确立了系统化与多元化的价值立场。在朱光潜看来,没有必然孤立的美学思想,所有的美学思想,都可以在美学系统化中显示出真正的价值意义。人生论美学、实践论美学、形象论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康德美学、尼采美学、克罗齐美学乃至维科美学,都不再处于孤立状态,可以构成内在的思想和谐。正是由于朱光潜坚持这种多元化美学与系统化美学的立场,他在美学建构与美学译介时,才能始终立足于美学的根本价值认知,因此,他的全部思想就变成了丰富而自由的美学遗产。他的这些思想遗产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基于此,我们强调美学多元化与美学系统化的内在和谐,就变成了极有意义的思想选择与路径选择。(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咏吟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